妊娠期特发性脂肪肝一例

妊娠期特发性脂肪肝一例

一、妊娠期特发性脂肪肝1例(论文文献综述)

杜紫阳[1](2021)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及手术治疗妊娠期胆结石相关疾病的临床价值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APIP)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疾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等,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策略。方法:选取2013至2018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APIP患者39例,作为妊娠组;同期住院的同年龄段非妊娠女性急性胰腺炎患者81例,作为非妊娠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间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在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总结APIP的疾病特点。结果:1.发病原因妊娠组发病原因包括:特发性19例(48.7%)、胆源性15例(38.5%)、脂源性4例(10.2%)、其他原因1例(2.6%)。非妊娠组发病原因包括:胆源性50例(61.7%)、特发性22例(27.2%)、脂源性4例(4.9%)、其他原因5例(6.2%)。两组患者发病原因存在统计学差异,妊娠组以特发性急性胰腺炎为主,非妊娠组以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为主(χ2=5.439,P=0.020;χ2=5.740,P=0.017)。2.临床特征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好发于妊娠晚期。其中妊娠早期2例(5.1%)、妊娠中期12例(30.8%)、妊娠晚期25例(64.1%)。妊娠组轻型急性胰腺炎26例(66.7%)、中重型急性胰腺炎7例(17.9%),重型急性胰腺炎6例(15.4%);非妊娠组轻型急性胰腺炎61例(75.3%)、中重型急性胰腺炎12例(14.8%),重型急性胰腺炎8例(9.9%),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轻型急性胰腺炎为主。两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胆道状态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皆以胆囊多发结石多见。3.辅助检查结果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RBC计数、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红蛋白量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血清钙离子、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血淀粉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妊娠组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高于非妊娠组;非妊娠组RBC计数、血红蛋白量高于妊娠组。妊娠组急性胰腺炎B超阳性检出率为51.4%,非妊娠组急性胰腺炎B超阳性检出率为54.8%,无统计学差异(χ2=0.105,P=0.746)。4.治疗方法及结局妊娠组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仅1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后继续妊娠,非妊娠组23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妊娠组患者复发2例(5.1%),非妊娠组患者复发5例(6.2%),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组1患者治疗后发生严重胰瘘,非妊娠组1患者治疗无效死亡。APIP对胎儿预后有严重影响,其中早产4例(10.3%),胎儿丢失(流产、胎死宫内、引产等)11例(28.2%),活胎引产是胎儿丢失的主要原因(8例,72.7%)。结论:1.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好发于妊娠晚期,以特发性急性胰腺炎最常见。非妊娠女性急性胰腺炎以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最常见。2.两组患者以轻型急性胰腺炎为主,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发病症状不典型,结合辅助检查快速准确的诊断有利于防止病情进展。3.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严重威胁胎儿的生命安全,治疗后放弃胎儿是胎儿丢失的主要原因。第二章手术治疗妊娠期胆结石相关疾病的临床价值探讨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妊娠期胆结石相关疾病(Gallstone-related disease,GRD)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手术治疗妊娠期GRD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自数据库建库起至2020年8月9日,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遴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并由两名不同的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单独地进行质量评估及数据提取,最终提取的数据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共有2492名妊娠期患者,其中手术治疗组患者429人,保守治疗组患者2063人。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对胎儿早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OR=0.676,95%CI:0.453-1.009,P=0.055),但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疾病复发率、胎儿丢失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OR=0.044,95%CI:0.021-0.091,P<0.001;OR=0.379,95%CI:0.163-0.878,P=0.024<0.05)。结论:妊娠期GRD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疾病复发率及胎儿丢失率低,并且不增加胎儿早产的风险,手术可能是治疗妊娠期GRD的更优选择。

江娟[2](2019)在《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与年龄分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认识分析暴发性1型糖尿病发病及病情基本特点。2、探讨分析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在不同年龄分布之间的异同点。方法:从2007年9月到2018年4月南昌市7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筛选出23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深入分析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通过知网、万方、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输入“暴发性1型糖尿病”主题词或关键词查阅2007年9月到2018年4月国内关于FT1DM的论着和病例报道,去除重复、综述、会议及仅有摘要的文章,剩余144篇文献,筛选出至少有发病一般情况资料的438例FT1DM患者,再联合南昌市23例FT1DM患者,分析461例FT1DM患者的基本特点。最后从461例FT1DM患者中筛选出记录详尽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的FT1DM患者186例,按不同年龄划分为5组,分析不同年龄起病的FT1DM患者的基本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结果异同点。结果:1、南昌市23例FT1DM患者,12例男性,11例女性,发病年龄为(40.57±16.61)岁,病程为(3.26±1.94)天,发病后出现2例急性心肌损害,2例多器官功能损害,6例PF患者胎儿结局为胎死宫内,除了1例妊娠晚期女性患者死亡,2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后继续胰岛素或降糖药物治疗。2、本组资料FT1DM患者在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报道,女性多于男性,最大起病年龄为76岁,最小起病年龄为9个月,除了2例FT1DM患者死亡,其他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3、186例FT1DM患者发病血糖平均值为(38.34±14.41)mmol/L,病程为(3.82±2.46)天,糖化血红蛋白为(6.61±0.77)%,血清C肽水平极低,13例发现病毒抗体阳性,3例横纹肌溶解症,4例急性心肌损害,22例患者胰岛素相关抗体阳性,3例发病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阳性。4、青年组(20岁-39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超过所有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人数的一半;少儿组(0-19岁)患者在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少儿组(0-19岁)的高血糖症状、流感样症状、意识障碍发生率比其他三组均高(P<0.05),老年前期组(60岁-79岁)的高血糖症状发生率比其他三组均低(P<0.05),青年组(20岁-39岁)的流感样症状发生率比其他三组均低(P<0.05),壮年组(40岁-59岁)的意识障碍发生率比其他三组均低(P<0.05);少儿组(0-19岁)的体质量指数较其他三个年龄组偏低(P<0.05),而餐后2小时C肽水平较其他三个年龄组偏高(P<0.05),青年组(20岁-39岁)的血钠水平较壮年组(40岁-59岁)和老年前期组(60岁-79岁)偏低(P<0.05)。5、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胎儿致死率高,青年组(20岁-39岁)中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体质量指数、血清白细胞计数较非妊娠相关性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高(P<0.05)。结论:1、暴发性1型糖尿病具有致死性,并可合并各个器官功能损害,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胎死宫内发生率较高。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与非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相比,除了体质量指数、血清白细胞计数较高,其余的临床特征相似。2、不同年龄起病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特征略有不同,在临床表现(高血糖症状、流感样症状、意识障碍发生率)、体质量指数、餐后2小时血清C肽、血钠水平有明显差异。少儿组(0-19岁)的高血糖症状、流感样症状、意识障碍发生率、餐后2小时C肽水平较其他三组均高,但少儿组的体质量指数较其他三个年龄组偏低。老年前期组(60岁-79岁)的高血糖症状发生率比其他三组均低。

徐冬琼[3](2019)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妊娠结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以期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儿不良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临床资料。按孕期血小板计数至少两次<100×109/L为诊断标准,纳入≥28周分娩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例400例。按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分为3组,对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儿结局进行分析比较。40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例除外7例双胎,余按照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血小板正常的产妇中选择合适的对照组;病例对照匹配条件为:分娩年龄±1岁、分娩孕周及分娩日期±1周。对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组间比较,分析影响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和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自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产妇共45332例,其中≥28周分娩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例40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发生率0.95,血小板减少每年发生率接近。PT病因很多,其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最常见。PT400例,其中168例经剖宫产分娩,剖宫产率为42%。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总剖宫产率、首次剖宫产率、重复剖宫产率进行相关分析得出总剖宫产率(r=-0.625,P=0.027)、首次剖宫产率(r=-0.826,P=0.003)与年份呈负相关,重复剖宫产率(r=0.568,P=0.043)与年份呈正相关,说明2008年至2017年我院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总剖宫产率、首次剖宫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重复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16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产妇经剖宫产分娩,其中因仅有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行剖宫产14例,占8%。154例剖宫产产妇不仅有血小板减少,还合并其他剖宫产指征。2008年至2017年仅因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而行剖宫产的产妇呈下降趋势。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经顺产分娩和经剖宫产比较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500ml发生率、输血治疗、母亲转NICU、总住院天数、产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产后发热、新生儿转NICU、新生儿转NICU仅观察、新生儿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与经产钳助产比较仅产后发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经剖宫产分娩与经产钳助产分娩比较产后转院天数、总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均为早产,经剖宫产分娩并未降低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并未明显改善新生儿不良结局。PT不同分娩方式孕期最低血小板计数、产前血小板计数中位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匹配后的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毒性肝炎(OR=1.733)、自身免疫系统疾病(OR=1.733)、高血压疾病(OR=6.702)是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匹配后的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发现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诊断标准:阴道分娩≥500ml,剖宫产≥1000ml)、输血治疗、总住院天数、实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产后发热、新生儿出生体重、NICU入住率、NICU入住需治疗率、新生儿出血、新生儿血小板计数<10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值得注意的是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产后出血≥1500ml、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按妊娠期血小板计数100×109/L为诊断标准,PT发生率约为1%,且每年发生率相对稳定。PT病因很多,其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最常见。2.虽然PT重复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但PT的总剖宫产率、首次剖宫产率呈下降趋势。以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作为剖宫产指征的病例逐年减少,说明临床医师对选择血小板减少分娩方式的观点正在发生转变,PT经阴道分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产科临床医师认同。3.PT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T经剖宫产分娩因手术创口大导致产后出血量多,产后发热、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增加。PT分娩方式的选择与母体血小板计数无关,应单纯由产科情况决定。4.病毒性肝炎、高血压相关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是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妊娠合并以上疾病时应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及早发现血小板减少,通过血小板计数判断疾病进展情况,以便及时作出正确的处理,降低母儿不良结局。5.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治疗、产后发热、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高于妊娠期血小板正常的产妇。在不受分娩孕周、分娩日期、分娩年龄影响下PT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与妊娠期血小板正常产妇无明显差异。

乔媚[4](2019)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APIP)为妊娠期急危重症,发病率低但病情进展迅速,严重威胁母儿健康。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发病特点、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妊娠结局,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加强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认识,改善其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急诊科、ICU收治的72例患者的资料。结果:API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脂源性因素在病因占比中逐年增加。从病因分析,72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以脂源性(30例,41.7%)及特发性30例(41.7%)最多,胆源性12例(16.6%)。三种不同病因(特发性、脂源性、胆源性)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不同(P<0.05),脂源性因素更易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发生(P<0.05)。三组病因在白蛋白值、血钙、血糖值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脂源性APIP患者白蛋白更低、血钙更低,血糖值明显高于其它两组。三种不同病因(特发性、脂源性、胆源性)在终止妊娠方式、早产率、流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死胎率方面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API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脂源性因素在病因中的占比逐年增加。2.脂源性因素及原因未明的特发性因素是APIP的主要致病因素,脂源性因素更易导致SAP。3.脂源性APIP更易出现低蛋白、低血钙、高血糖,导致不良预后的发生。4.APIP的治疗应兼顾母儿双方情况,依据患者病情、病因及孕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时机终止妊娠。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5](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表明

段亚辉,牛丽娜,陈淑芳,员瓅[6](2011)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8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以便更早的认识,采用最合理的对孕妇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最大的改善围生期孕产妇及胎儿的结局。方法:对我科2006年至今收治的8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均有上消化道症状,6例伴有白细胞升高、血小板下降、低血糖;5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DIC伴多脏器功能衰竭。8例患者中1例因病情严重家属放弃治疗,随访死亡,1例就诊时死胎,5例就诊时胎儿宫内窘迫,均行剖宫产,出生后转儿科。结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期特发的疾病,多见于初产妇,多胎多见,男性胎儿多见。其起病急,进展快,危害大,且容易误诊,严重危及母儿安危。早期诊断、强有力支持治疗、快速终止妊娠,可明显改善预后。

杨淑梅[7](2008)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文中提出

潘卉萱,程骏章,莫继安,姜鸿,吴庆,雷清凤,马特安[8](2008)在《产后急性肾衰竭23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产后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急性肾衰竭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产后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例(26.09%)、产后大出血4例(17.39%)、胎盘早剥3例(13.04%)、溶血尿毒症综合征3例(13.04%)、败血症2例(8.70%)、妊娠急性脂肪肝2例(8.70%)、特发性产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8.70%)、HELLP综合征1例(4.35%)。经治疗,23例患者中病情好转14例,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3例,抢救无效死亡6例。结论:产后急性肾衰竭发病有其特殊性,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去除诱因,及时终止妊娠,尽早血液净化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张建梅[9](2008)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216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临床处理对策及母儿结局。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0~2007年共21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例(研究组),诊断标准为孕期两次血小板计数<100×109/L,记录产妇的年龄、孕产次、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临床表现、合并症及并发症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骨髓象、免疫指标)、治疗措施、分娩及麻醉方式、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结局等多项指标;同时随机选取同期血小板正常的孕妇21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其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结果:研究期间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216例,同期分娩总数为1655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1.30%,其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者最多,占62.96%(136/216),其次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96%)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11%),其它少见的原因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巨幼细胞性贫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抗磷脂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产后溶血尿毒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药物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病毒感染等。治疗方法为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血小板计数<20×109/L,或妊娠中晚期血小板计数<50×109/L,有出血倾向时,尤其在终止妊娠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制剂。216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阴道分娩86例(39.81%),剖宫产130例(60.19%),比较两种分娩方式者入院时的血小板计数,差异有显着性(P<0.05)。对照组剖宫产率为52.31%,与研究组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研究组中,产后出血8例,产后出血率为3.70%,对照组产后出血5例,产后出血率为2.31%,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研究组130例剖宫产中,103例采用局部麻醉加静脉麻醉,2例采用全麻,25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未出现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216例患者共分娩新生儿220个,新生儿死亡1例,血小板减少4例,颅内出血2例。结论:导致妊娠妇女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制剂是治疗严重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分娩方式取决于血小板水平及产科相关情况。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不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手术前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麻醉方式以局麻加静脉麻醉为宜。新生儿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少见。

二、妊娠期特发性脂肪肝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妊娠期特发性脂肪肝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及手术治疗妊娠期胆结石相关疾病的临床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一般资料与方法
    第三节 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手术治疗妊娠期胆结石相关疾病的临床价值探讨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一般资料与方法
    第三节 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与年龄分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人口年龄分组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基本设计方案
        2.2.2 临床资料的收集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南昌市23 例暴发性1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3.2 国内文献中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3.2.1 461例暴发性1 型糖尿病的一般情况
        3.2.2 186 例暴发性 1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3.3 不同年龄起病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3.3.1 少儿组起病的暴发性1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3.3.2 青年组起病的暴发性1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3.3.3 壮年组起病的暴发性1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3.3.4 老年前期组起病的暴发性1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3.3.5 不同年龄起病的暴发性1 性糖尿病临床特征的比较
    3.4 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第4章 讨论
    4.1 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人群结构分析
    4.2 不同年龄起病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4.3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相关因素
    4.4 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3)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妊娠结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例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例对照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产后急性肾衰竭2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发病情况
    1.3 治疗
    1.4 结果
2 讨 论
    2.1 急性肾皮质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
    2.2 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PHUS)
    2.3 HELLP综合征
    2.4 妊娠急性脂肪肝 (AFLP)
    2.5 特发性产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9)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21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妊娠期特发性脂肪肝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及手术治疗妊娠期胆结石相关疾病的临床价值探讨[D]. 杜紫阳. 兰州大学, 2021(12)
  • [2]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与年龄分布分析[D]. 江娟. 南昌大学, 2019(01)
  • [3]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妊娠结局研究[D]. 徐冬琼.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4]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D]. 乔媚.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5]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6]妊娠期急性脂肪肝8例分析[J]. 段亚辉,牛丽娜,陈淑芳,员瓅.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01)
  • [7]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 杨淑梅. 齐鲁护理杂志, 2008(24)
  • [8]产后急性肾衰竭23例临床分析[J]. 潘卉萱,程骏章,莫继安,姜鸿,吴庆,雷清凤,马特安.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 2008(04)
  • [9]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216例临床分析[D]. 张建梅. 山东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妊娠期特发性脂肪肝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