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诊治在女性妊娠期的应用

耳穴诊治在女性妊娠期的应用

一、耳穴诊治在妇女孕期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敏[1](2021)在《加味子续葛根汤对早期先兆流产E2、P及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宁子铭[2](2021)在《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产后肥胖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比俞募配穴与常规辨证选穴埋线,治疗产后肥胖(脾虚湿盛型)的临床疗效,以探究两种选穴方法的疗效差异,寻找出对脾虚湿盛型产后肥胖患者更具针对性、显效性的配穴方法,为临床配穴方案及诊治提供新依据。方法:将符合产后肥胖纳入标准,且中医证型属脾虚湿盛型的70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俞募配穴埋线组(35例)、常规辨证选穴埋线组(35例)。两组皆采用埋线治疗,治疗组取俞募配穴,对照组根据证型辨证选穴。两组保证饮食摄入量及运动消耗量基本一致,且均遵循研究规则,10日1次,3次1疗程,前后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开始前、疗程结束后监测、整合患者各项客观指标,对比前后两次BW、BMI、F%、WC、HC及WHR等指数,观察其变化,分析其机理,以进行临床评价、判定诊治疗效。结果:1.观察指标:经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受试患者各项相关指标均较前降低,均为P<0.05,差异皆有显着性。两组间比较,俞募配穴埋线组F%、WC、HC、WHR指标明显低于常规辨证选穴埋线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然BW、BMI及中医症候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总有效率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俞募配穴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0.9%,优于常规辨证选穴埋线组的82.3%,疗效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1.针对脾虚湿盛型产后肥胖患者的治疗,两种不同选穴的埋线方法在降低患者BW、BMI、F%、WC、HC、WHR等指标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2.相比常规辨证选穴埋线,俞募配穴埋线法在降低患者F%、WC、HC、WHR指标方面,优势更突出;相较常规辨证选穴埋线,俞募配穴埋线法在紧致腰围、臀围,降低腰臀比等方面疗效更佳,患者满意度较高。

王彦彦[3](2020)在《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中医学术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网络文献检索系统、广州市各大图书馆、访谈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或后人、跟名老中医出诊学习等四种途径,对岭南中医名家治疗月经病学术思想、诊疗特色及临床经验等进行大规模的收集整理,发掘岭南地区月经病的发病特点和名家调治月经病的诊治规律,初步呈现岭南中医妇科医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思想源流及特色经验集成,为临床继承应用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用参与性研究方法初步验证其中一位名医的经验方的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为中医妇科后辈学习岭南中医妇科提供指引,为发挥岭南中医妇科优势,继承与发扬岭南中医妇科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本研究工作主要通过广泛收集历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相关历史记载、发表论文、医案医着、名医弟子的跟师记录、心得、经验总结及其他途径关于名医的一些记录等,搜集其中各岭南名医关于月经病诊治的学术背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有效病案等,通过比较研究的科研方法,归纳整理出岭南名医对于月经病诊治的特色和规律,形成“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同时对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诊疗特色进行整理研究,采用文献收集、名老中医自身总结、名家访谈、弟子访谈、跟诊学习等形式,采用传统及现代的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研究当代岭南妇科名医的学术思想、思辨特点、临床经验、方药特色、典型医案,总结其共性规律和特点,总结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学术思想。在基于上述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特色总结下,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的一个经验方药,采用参与性临床研究,从方药、治法入手,凝练形成代表性研究方案,评价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结果:在岭南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岭南地区中医妇科流派的发展受岭南文化的历史沉淀影响深刻。岭南中医妇科形成因素包括地域、经济文化、体质因素等。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构成代表有罗氏妇科、蔡氏妇科两支妇科派系,还包括以妇科病为专科的岭南医家及兼治妇科病的名家。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1)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培养数代岭南名医;(2)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3)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4)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5)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6)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7)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8)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本研究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补肾健脾法中药复方,治疗脾肾两虚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运用随机对照方法,与地屈孕酮片作为对照,结果如下:两组患者治疗后经行时间延长的主证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在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更为有效。经过三个月经周期的治疗两组H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两组间治疗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的疗效相当。两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经治疗后延长,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延长黄体期时间方面疗效相当。两组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BBT上升6-8天)经治疗后较前显着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均有可能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而改善黄体功能。但因两组治疗前后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不具可比性,尚不能证明中药组对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水平的有效性。结论:岭南气候地理的独特性造成了岭南地区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疾病特点及居民体质,如外邪常夹湿邪入侵人体,月经病患者也多气虚、阴虚及痰湿体质等;岭南地区还有采用当地中草药煲凉茶和煲汤的饮食文化习惯,因此药膳调经也成为岭南中医妇科的一大特色。岭南妇科流派传承特点:以代表性南海罗氏妇科为例,其调经特色在于:(1)崇尚景岳,调经首重阴阳;(2)脾肾为本,气血为用;(3)养阴保津,驱邪扶正,攻补有度;(4)治疗重视地域气候的差异;(5)善用南药,药性平和;(6)重视情志治病。罗元恺教授继承发扬,衷中参西,提出女性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的概念,这是岭南中医妇科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罗氏的传人欧阳惠卿、李丽芸、罗颂平、王小云等传承罗氏的学术思想,又各有发展创新。欧阳惠卿致力于补肾活血法在妇科领域常见病、难治病的应用研究,其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李丽芸充实了补肾法,提出经典的补肾八法,丰富了补肾调周法的经验。罗颂平立足天人合一,提出月经周期与太阴月节律同步的创新观点。王小云经多年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形成特色明显的中医“心身同治”学术思想,创新以情胜情的情志疗法。同时岭南妇科流派传承人为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研究开创流派工作室,培养人才,为岭南妇科流派作出贡献。潮汕蔡氏妇科其传承以家传为主,兴盛至今的除了其百年不衰的疗效。近现代名医蔡仰高、蔡纯臣刻苦努力传承良好的家风医德,崇仲景学说,重脾肾,博采众长,重视祖方、偏方,又有创新。至现代蔡妙珊教授继承先辈经验,又结合吸收院校中医教学,将蔡氏妇科发扬壮大。临床验证方面,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8号健脾补肾方对脾肾不足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患者是有效的,其疗效与地屈孕酮片改善黄体功能不全型经期延长的疗效相当,而对改善患者脾肾不足型中医症状方面更优于地屈孕酮。此经验方具有临床可行性及可重复性。

颜国辉[4](2020)在《腕踝针对妊娠剧吐干预疗效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龙海市第一医院2018年03月2019年10月的妊娠剧吐患者70例,随机分成甲氧氯普胺组和腕踝针联合甲氧氯普胺组各35例,甲氧氯普胺组采用常规甲氧氯普胺止呕、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腕踝针联合甲氧氯普胺组在甲氧氯普胺止呕、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治疗,治疗至出院。观察两组住院天数,对比两组的PUQE量表、NVPQOL量表、尿酮体变化及总体疗效的变化。结果1、其中腕踝针联合甲氧氯普胺组脱落0例,实际完成35例;甲氧氯普胺组脱落1例,因患者因终止妊娠退出治疗,实际完成34例,总脱落率为1.42%治疗组患者治疗治愈率为94.3%,对照组的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生育情况、年龄段、年龄、尿酮体等级、PUQE量表、NVPQOL量表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个组均能改善PUQE量表积分等级、NVPQOL量表积分、尿酮体等级。在PUQE积分,腕踝针联合甲氧氯普胺组(由12.71±1.45降至5.37±1.44),明显优于甲氧氯普胺组(由12.59±1.88降至6.88±1.81),两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PUQE等级,腕踝针联合甲氧氯普胺组治疗后等级(轻度/中度),与甲氧氯普胺组治疗后(轻度/中度),两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在NVPQOL量表积分,腕踝针联合甲氧氯普胺组(由165.60±7.67降至84.17±10.44),明显优于甲氧氯普胺组(由166.94±9.50降至96.55±12.33),两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尿酮体对比,表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踝针联合甲氧氯普胺组在总治愈率为94.29%,甲氧氯普胺组总治愈率为70.59%,两组相比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两组治疗均可以改善妊娠剧吐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在平均住院天数、改善妊娠剧吐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腕踝针联合甲氧氯普胺组优于甲氧氯普胺组。3.腕踝针治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安全性。

刘珊珊[5](2020)在《益源汤治疗便秘(阳虚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根据《景岳全书》及各版本《中医内科学》教材编写内容,结合临床疗效证明口服益源汤(济川煎加温阳健脾类药)治疗阳虚型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功能性便秘(阳虚秘)患者的规范性治疗探索一条更有效的治疗途径。方法:将于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符合功能性便秘同时通过辨证论治疗法确属阳虚便秘者纳入本次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益源汤口服,每次1包(150ml/包),早晚饭后各服一包。对照组予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商品名:力洛,山东创新药物研发有限公司,规格为1mg/片)口服,2mg/次,1次/日。两组疗程均为28天,治疗结束后统计症状积分变化,并于疗程结束后一月随访,其结果使用SPSS25.0软件系统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病例70例,其在性别、年龄、病程比较上无差异(P>0.05)。治疗组中痊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4.29%;对照组中痊愈7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77.1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症状改善情况的积分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在生理及满意度维度方面最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源汤治疗阳虚型便秘较非辨证疗法使用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疗效显着,在中医症候改善方面效果明显。中医疗法不仅可以改善便秘,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具有安全可靠、性价低廉、易于接受等优点。口服益源汤是临床上治疗阳虚便秘的有效治疗方案。

唐虹,张瑜,王军[6](2020)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妇女在产后腹压增加出现不自主的尿液经尿道流出,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文章从中医病因病机、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其他外治法方面对中医药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中医结合康复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显着,但目前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陈惠华[7](2017)在《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由多种病因所导致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在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者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出现卵巢功能衰竭。患者除了表现出月经稀发、经量过少、闭经、不孕等一系列主要的临床症状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妇科疑难病症。文献报道,P0F的发病率在妇女中占1%—3%,而且近20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是当今生殖医学和生殖健康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中医古籍中没有"卵巢早衰"这一病名的记载,根据其发病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古籍中"经闭"、"不月"、"年未老经水断"、"血枯"、"不孕"、"经水早断"或"经水不当绝而绝"等病证范畴。中医医家认为该病的病机以肾虚为其根本,也有部分医家认为以脾肾气虚或肾虚肝郁为本,与心、肝、脾等脏腑密切相关,虚实夹杂,以虚为多见,大多又夹癖、痰。治疗方面,祖国医学以整体观为指导,辨证施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用药以补肾为基础,同时兼顾疏肝理脾、养心安神等治法,补养冲任,使血海充盈,盈亏有时。主要通过辨证分型治疗、单方验方治疗、循期阴阳序贯治疗、针灸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疗法多靶点,多环节的整体调节作用,取得一定的疗效。此外,近年来,许多学者、医家对本病从病因病机、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现代医学认为P0F是一种临床高度异质、病因混杂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大约超过半数的患者临床上找不到确切的病因。研究资料显示遗传因素、基因突变、酶源因素、染色体核型异常、免疫因素、代谢异常、药物作用、手术及放化疗损伤、病毒感染、环境及心理因素均有可能诱发POF。P0F的治疗较为困难,西医迄今为止尚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恢复或保护卵巢功能方面效果不确切,主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如年龄、病因、症状、有无生育要求等综合考虑,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如:激素替代治疗,促排卵,辅助生殖技术,免疫疗法等,但以上各种疗法,其用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大,效果也难以维持。目前在西医学针对P0F的治疗仍未找到确切有效的方法。岭南医学源远流长,是传统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岭南文化与中医药文化荟萃的结晶。岭南医学注重在中医学总体理论框架的指引下,结合特有的地域文化、气候特征、药材资源、民间经验以及特有疾病、常见证型等形成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的地域医学。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是岭南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分类,是岭南中医妇科医家在传统中医学框架中运用、发展而来的具有明显的岭南地域学术流派特色的医学体系,以学说、医着、医家和传承关系构成其主要内涵。岭南中医妇科流派主要包括广州罗氏妇科和粤东蔡氏妇科两支妇科派系,还包括其他专治妇科病的岭南中医医家、治疗杂病兼治妇科病的中医医家。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各医家对于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论着及文献资料,记录了医家们毕生许多宝贵的理论认识和临床诊疗经验,对中医妇科临床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从岭南妇科肇始的清代到现代,岭南中医妇科医家有关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理论思想和临床经验论着散落在这一时期的论着中,系统地收集、挖掘、分析这些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对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有明显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文献检索与研究进展综述,笔者寻找到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卵巢早衰病证的学术前沿空白点:1.尚无专家、学者系统整理、归纳、分析有关岭南中医妇科医家对于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诊治情况,目前可查阅的文献资料,也仅仅限于某一医家的学术观点及临床诊疗经验上,或者对该病的认识、研究和治疗散见于其他医着中,而且大多数学者研究的重点仍然仅停留在一些医家的医案中,进行用药的归类分析等,尚未见将历代岭南中医妇科医家针对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论述作系统性整理的文献资料;2.检索近四十年来的文献,仍未见有专门从文献整理、理论升华的角度,系统地探讨岭南历代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学术思想、学术精华及临证经验的文献资料,未见有专门的学术论着。深入开展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的系统整理、研究及其防治规律的探索,不仅有助于为卵巢早衰的中医治疗用药、提高疗效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借鉴,在针对卵巢早衰治疗的临床思路应用发挥上,起着承前启后的极积作用;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岭南中医妇科医学的学术特色,有利于对岭南中医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文献研究法: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理论分析法:采用归类分析、临证解读等方法对岭南历代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的学术经验进行评述,探讨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经验、内涵及其临床价值。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库CNKI(1974年——2017年),有关卵巢早衰的论文共计3315篇,未见有专门从文献整理、理论升华的角度,系统地探讨岭南历代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学术思想、学术精华及临证经验的文献资料。笔者寻找到卵巢早衰病证学术研究空白点,即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有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的专门研究。论文研究方法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学术理论分析两部分。1.资料收集整理。收集历代岭南中医妇科医家的古籍文献,汇编研究资料。根据岭南中医妇科医家所处年代进行划分,分为清以前、清代、民国时期、现代四个时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及其着作,收集整理相关论述、文献资料。清以前主要选取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外篇》、《肘后备急方》;鲍姑的相关文献记载;支法存的《支太医方》、《申苏方》;罗浮山人的《菉竹堂集验方》等。清代主要选取谢完卿的《会经阐义》、何梦瑶的《妇科良方》、刘渊的《医学纂要》、何守愚的《广嗣金丹》。民国时期主要选取吕楚白的《妇科纂要讲义》、谢泽霖的《妇科学讲义》。现代医家,主要选取广东省名老中医中善于诊治妇科疾病的专家。其中,"广东省名老中医"是指1962年出席广东省卫生厅组织召开的"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座谈会"的72名老中医;以及197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授名为"广东省名老中医"的67位专家。综合两组专家名单,筛选出擅长治疗妇科疾病的专家,广泛收集他们公开在各类刊物发表的有关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学术观点、诊治经验,选择其中具有系统论述及鲜明见解的名老中医:吴灼燊、沈鼎荪、欧阳慧卿、罗振华、李丽芸。此外,选择岭南两支妇科流派(广州罗氏妇科流派、粤东蔡氏妇科流派)的传承人:罗棣华、罗元恺、张玉珍、罗颂平、朱玲、史云、赵颖、廖慧慧、曾蕾、蔡仰高、蔡纯臣,整理他们在各类刊物发表的有关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诊治学术经验,将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进行收集整理。2.学术理论分析。由于中医古籍中没有"卵巢早衰"这一病名的记载,只能根据其发病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古籍中"经闭""、"不月"、"年未老经水断"、"血枯"、"不孕"、"经水早断"或"经水不当绝而绝"等病证范畴,因此收集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文献资料十分困难和不易,也特别珍贵。论文以时间为主线,按照清代以前、清代、民国时期和现代四个时间板块,选取历代岭南妇科医家着作中对有关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述评,包括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各种理论论述、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证治特点、用药特点、学术特色、病案举例等进行分析与理论凝练,力求追溯其源流,分析其变迁情况,归类整理各时期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的相关理论、方药配伍规律等宝贵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为岭南地区卵巢早衰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综上,作者以岭南历代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相关病症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岭南中医妇科医家对POF病因病机的认识、诊治卵巢早衰理法方药文献的整理。重点针对现代岭南罗氏妇科流派、蔡氏妇科流派医家诊治POF的辩证处方用药特点以及学术经验进行整理、归纳及总结,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进行文献资料的查找、整理,并开展分析归纳、凝练学术观点,最终形成学位论文。结果:1.清代以前选取了葛洪、鲍姑、支法存、罗浮山人四位有代表性的医家,从他们诊治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少量、有限的记载资料来看,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还不够科学、疗效确切,但从晋代的葛洪到明代的罗浮山人,诊疗水平不断提升,从最初的基本停留在民间医学水平到逐渐发展成为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指导下,较为科学的认识、诊疗体系。每一位医家都无一例外受到自身所处社会状况、经济水平、政治环境、地域特色的影响,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创新的认识和经验:葛洪临证注重对症取得实际疗效,缓解病人痛苦,比如采用地榆、甘草煮水外治缓解卵巢早衰患者外阴干涩等症状,为后世医家提供参考,相比较现代医学选用雌激素外用缓解症状,中药外洗减少副作用,取得较好效果;葛洪既注重传承经典,又敢于破旧立新,这是中医学得以发扬、壮大、进步所需要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比如他传承《黄帝内经》中的理论,重视体质在发病中的作用;创新性使用动、植物药运用在闭经的治疗;虽处在医学尚不发达的晋代,但他已开始重视在治疗中辨病分型,呈现出治疗妇科疾病辨证论治的雏形,并形成了重视预防的"治未病"思想。鲍姑作为第一位女灸家,为开创艾灸辅助治疗卵巢早衰等妇科疾病奠定了基础,做出重要贡献。支法存在诊疗卵巢早衰相关病证中,最主要的贡献是创制了"药子一物方",体现了他注重补血扶正以振衰启废的学术思想。明代罗浮山人着有《菉竹堂集验方》,可谓一本综合性医书,从书中内容也反映出当时中医学理论体系已较为完善,在其指导下,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妇科疾病诊疗体系,从7个治疗不孕、月经不调等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24个方子来看,组方结构合理,配伍规范,弄综合运用补肾、健脾、养胃、疏肝、活血等方法辨证论治,为卵巢早衰的诊断、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该书并未针对所记载的疾病进行详细的病因病机分析,对于全面认识和掌握该病有所欠缺。2.清代岭南医家约有429人,医着约230余部。其中善治妇科病,在妇科方面有心得体会、有所贡献的医家大约有32人,有妇科专着或包含妇科内容的医学着作有12部,相较于清代以前,该时期岭南中医妇科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方面都有显着的进步。根据存世医着,以及在卵巢早衰相关病证诊疗情况,选取了谢完卿及其所着《会经阐义》、何梦瑶及其所着《妇科良方》、何守愚及其所着《广嗣金丹》、刘渊及其所着《医学篆要》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清代医家对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认识和诊疗水平已到达一定的高度,创制了许多沿用至今的效方、验方,也形成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比如在卵巢早衰相关病证中注重"三因制宜"理论的运用、重视四诊了解经候、临证注重温补肝肾及脾胃等脏腑系统的温补和调理、注重从肝论治等理论的提出和运作用。谢完素在诊疗卵巢早衰相关病证时特别注重脾肾两脏的调理,尤其注重顾互命门;同时,重视阴阳学说在妇科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这两点在现代各大妇科流派中,都一直沿用。何梦瑶善于博古通今,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诊疗过程中重视通过四诊了解经候,这点与现代岭南罗氏妇科流派重要传承人罗元恺教授的观点一致;他尤其擅长从肝论治闭经、经水早绝等卵巢早衰病证,创新性运用抚慰法辅助治疗,可以认为是结合现代心理学的方法,疏导患者,辅助治疗;尤其注重"三因制宜"理论的应用,注重结合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以及人民体质特点,辨证用药,他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刘渊敢于对先贤的经验提出质疑,认为治疗闭经不能妄用破血耗气之品,提倡辨证施治,以免误伤误治;临证注重顾互、调养、温补先后天之本,注意温补先天之肾和后天之脾;注重调理情志以治病;综合应用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气血辨证等多种辨证体系,灵活遣方用药,可见其中医理论相当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何守愚通过《广嗣金丹》一书普及妇科基本知识,对于调经、种子都有其独特而全面的见解,将闭经辨证分为气耗血枯和痰涎塑滞两种证型,并详细分析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以今人眼光来看,虽认识不够全面,但对指导临床有显着的借鉴意义;他提出妇人种子要注意养血调经、寡欲、择时,符合现代医学在治疗不孕症,指导患者选择排卵期行房的观点。3.民国时期,岭南中医学学校教育开始逐步发展,也形成了许多民间医学组织,岭南中医妇科在理论水平、医学论着、教参教材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选取吕楚白及其所撰的《妇科纂要讲义》及谢泽霖及其所撰的《妇科学讲义》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两位医家在所撰写的两本教材中,将卵巢早衰分别单列为"年未老而天癸竭"和"年未老经水断",首次在医学论着中以专门的中医病名进行概括、以专门的篇章论述该病,这是在岭南中医妇科医家中前无古人的开创性论述。吕楚白对闭经、不孕、年未老而天癸竭的病因、病机、分型、治则、方药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总结前人的经验,将闭经和不孕分别分为9种和5种证型,可谓集大成之论述,基本囊括临床上闭经和不孕常见的所有证型,所选方剂也沿用至今;反驳大多数医家的认同的观点,认为"年未老而天癸竭"并不是血虚或血枯导致的,实际上是由于心肝脾之气郁而不舒所致,由此产生的以血枯为表现的闭经,治疗应选用加减益经汤解心肝脾之郁,兼补心肝脾之气,然后大补肾水;注重继承经典,调经时认为第一要务是理气和重用岭南地方花类药物,轻清上浮而解郁。谢泽霖所撰《妇科学讲义》是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最早使用的教材,将闭经和不孕症分别分为2种和10种证型,并详细分析病因、病机、治则和遣方用药;在"年未老经水断"篇中,沿用吕楚白的观点,选用益经汤散心肝脾之郁,大补肾水、大补心肝脾之气治疗心肝脾郁闭;在诊疗过程中,重视脾胃肝三脏和冲任二脉;因地制宜,结合岭南地域地理环境、气候特色,归纳常见证型,常用滋阴、化痰疗法。4.现代岭南中医妇科两大流派诊治卵巢早衰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此部分内容又分为两部分论述,第一部分选择广东省名老中医中的吴灼燊、李丽芸、沈鼎荪、欧阳慧卿、罗振华等擅长治疗妇科疾病的老中医,收录他们诊治卵巢早衰病证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罗元恺、蔡仰高、蔡纯臣等人的诊治经验在第二部分岭南妇科流派中进行分析讨论;第二部分选择岭南两大妇科流派:广州罗氏妇科流派、粤东蔡氏妇科流派,分别收集传承人诊治卵巢早衰病证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论述。(1)广东省名老中医诊治卵巢早衰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与分析吴灼燊认为闭经属于虚实夹杂,以虚多见,将其分为5种证型,详细论述,自拟方药取得显着疗效;临证治疗卵巢早衰相关病证,主张理肝肾、调冲任为原则,力主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针对不同的证型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的药物组合。沈鼎荪认为妇人以血为主、以肾为本、以肝为用,归纳了治疗不孕症的八法;临证注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而且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欧阳慧卿重视"肾主生殖",强调血气失调的致病性,倡导辨病辨证相结合;认为卵巢早衰的病因是脏腑、天癸、脐血、冲任、胞宫先后受病,互为因果,本质是肾脾亏虚、肝郁血瘀,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早衰;认为其主要病机是"亏虚"和"瘀滞",以前者为主,常见4型,以肝肾阴虚血瘀为最多见;临证治疗,无论病程长短,均以补为通,因势利导;注重疏肝、健脾、补肾三法兼顾,调理肾肝脾三脏功能;调经善用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和经前期四期疗法。罗振华总结经验方研制出麒麟丸,补肾填精、益气养血功效,常用于卵巢早衰治疗;根据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出调经一、二方和经后一二方等一系列基础方(协定方);调经善用经时、经前、经后三期疗法。李丽芸主张温补肾阳、滋补肾阴、疏肝养肝、健脾化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调理气血、调治冲任督带等法灵活应用;擅长"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主张多途径综合治疗,扩大外治法在妇科的应用范围;将中医辩证与西医辨病有机结合治疗不孕症;传承祖国医学"医食同源",辩证药膳辅助治疗;临证注重冲任督带调理;认为肾精匮乏、冲任虚损是卵巢早衰发病的基本病机,兼夹他证,虚实夹杂,以虚为本,治疗时主张将"补肾填精、濡养冲任、养血活血"作为治疗卵巢早衰的基本疗法,兼加他法;将该病分为5个证型,创制相应的治疗方剂;擅于综合运用中药内服配合艾灸、针灸、食疗、按摩导引等多种疗法,在治疗卵巢早衰取得较好疗效。(2)岭南中医妇科流派诊治卵巢早衰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与分析罗氏妇科流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遴选出来的特色鲜明、疗效显着、优势突出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之一,已传承了四代,主要团队成员有18人,起源于罗棣华,盛于罗元恺,在人才培养、着书立说、医教研结合服务民众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全国妇科学术流派研究与推广方面占据重要的学术地位。在历代岭南中医妇科医家中,罗氏妇科流派对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研究最全面、系统、着书、立说丰富,取得显着的成就。本文选取9名传承人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归纳。第一代创始人罗棣华擅长温病,长期处于战乱时期,存世文献较少,未能获得与卵巢早衰有关的文献资料。第二代传承人罗元恺也是广东省名老中医,着作丰富,成就斐然。临证首重阴阳,认为阴阳学说是妇科学研究的基础;突出肾主生殖,创新性提出"肾—天癸—冲任—子宫"生殖轴理论,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也是罗氏妇科流派及其他部分流派秉承的主要理论;在卵巢早衰相关病证诊疗中,常常配合使用滋肾育胎丸;临证重视脾胃,归纳出调理脾胃的八法;是岭南中医妇科医家中,在诊疗卵巢早衰相关病证时,较早提出注重活血化瘀法的运用;强调医无定方,注重辨证调整用药;四诊中注重望诊以辨证;认为闭经的大法是先滋肾养血,继而舒肝解郁兼引血下行,加以引导,有热者稍加清热凉血,夹瘀者佐以活血祛瘀;将不孕症辨病和辨证紧密结合分为5型。第三代传承人为张玉珍和罗颂平。张玉珍潜心研究卵巢早衰诊治数40余载,是罗氏妇科流派中开展相关研究最深入、最全面的一位医家。在卵巢早衰病因的认识上有创新性发现;开展中医病机和药物疗效的研究,形成系列诊疗方案;创新性提出"围早衰期"的概念,为临床上卵巢早衰的指导预防和早期干预奠定基础;临证注重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综合采用中药汤剂、膏方进行个体化治疗;重治气血精、治疗人性化、注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卵巢早衰的思路和方法可归纳为:补肾健脾、疏肝活血、中西结合、温之以气、补之以味、情志调摄、维持治疗;将卵巢早衰辨证分为4型;在继承罗氏妇科流派前人治疗相似病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制"滋癸活血益经汤(加减归肾丸)"。罗颂平致力于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传承和发展工作,为岭南妇科专科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进一步梳理和系统研究,以及培养流派传承人,推广流派独特诊疗技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带领团队开展一系列实验研究,为中医基础理论"天癸学说"、"冲任学说"提供了实验室依据,也为卵巢早衰的现代科学研究、临床治疗开拓新的思路;认为卵巢早衰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有4个方面,虚实夹杂,主要是肾虚为主导,血虚为基础;临证遣方用药注重根据岭南地带地理环境及常见体质特点,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选用岭南地区特有的中草药,提高疗效;注重补肾填精、健运脾胃而益气养血、活血行气而使经脉畅通;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把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相互结合,以补肾填精、活血通络为基本大法,主要给予中药汤剂和膏方相结合,必要时适当运用西医人工周期疗法综合治疗。第四代传承人包括5位主要传承人和9位后备传承人,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第四代传承人和后备传承人也进行了一系列针对卵巢早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为该病的诊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朱玲重点研究免疫性卵巢早衰的诊治,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室研究,进一步阐明免疫性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发现左归丸对该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史云、赵颖、廖慧慧师承张玉珍教授,与团队成员一起从不同角度开展针对卵巢早衰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一步揭示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发现加减归肾丸对该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探讨其作用机理和作用环节;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为卵巢早衰患病可能性进行预测,评估发病概率,为预防该病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探索;发现卵巢早衰患者表现出高于常人的焦虑、抑郁、愤怒、不能控制,在治疗上要注重心理调适以提高疗效;提出对出现围绝经期临床表现的可疑病例及早进行卵巢储备功能检测,及时通过补肾健脾中药保护卵泡而治未病。曾蕾以罗元恺教授提出的"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为指引,以及继承罗老提出的治疗不孕症思路,认为督脉经气虚衰、经络阻滞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治疗上要注重温补温通督脉,进一步阐明岭南罗氏妇科治疗不孕症温、补、通的特色。蔡氏妇科流派已传承13代,但由于其较为局限的家系传承发展方式,限制了其学术影响的范围,是现代习医者认识、学习蔡氏妇科的障碍,因此与罗氏妇科相比,其起源虽早,但影响力却不及注重院校教育、着书立说的罗氏妇科流派。论文选择蔡氏妇科流派的"宁静斋"传人蔡仰高及蔡纯臣两位代表性医家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归纳和提炼学术思想、诊疗经验。蔡仰高对潮汕地区野生草药钻研颇深,总结出运用地方生草药治疗多种疾病的经验,自拟验方甚多;认为闭经多因气血虚弱或夹瘀夹热,或肝肾亏损而产生,见气血虚弱型,在治疗中用补气、补血、清热、活血祛瘀等法,;治疗血枯经闭选用调经养营汤,常辅以补血调经丸;临证重视脉诊;注重调理肝肾气血。蔡纯臣临证重脾胃肾;自拟"却病延年丸"用以防病健身延寿;善于调冲任治疗闭经,还善于运用活血化瘀法疗疾;学术思想源于岐黄,师承仲景,精研温病学说,师古而不泥古;注重选用岭南地区当地的新鲜草药疗疾。结论本论文以朝代为主轴线,从清代以前、清代、民国、现代这一轴线,对岭南地区主要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前辈们的学术成就和成果,并分析他们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为诊治卵巢早衰提供参考依据。重点阐述了现代广东省名中医、罗氏妇科流派、蔡氏妇科流派不同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的临证经验及学术经验总结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清代以前,随着中原三江人氏南下以及海外商贸往来,岭南医药受到中原文明和外来文明的推动逐渐发展,有名的医学人物主要以客籍为主,本土医家尚不多见。晋代岭南医家的着作中就记载了治疗卵巢早衰相关妇科病证的内容,当时医家们已经总结了一些治疗相关病证的方剂,这些方子都比较简单易得,同时也采用外治法辅助治疗,然而总体来说,清以前岭南地区有关妇科的文献记录较少,因此也较难搜集到治疗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诊治经验,同时由于历史的局限,清代以前的医家都会运用祝由等方法疗疾,反映了当时医学认识的局限性,医学水平基本处于民间医学的水平,与现代岭南中医妇科以完整中医学理论体系为基础,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疗疾病的先进医疗现状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古人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不畏艰辛,创新、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整体提高。2.清代岭南医家约有429人,医着约230余部。清代岭南中医妇科医家大幅度增加,他们论述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文献资料也逐渐增多。在岭南医家中,善治妇科病,在妇科方面有心得体会、有所贡献的医家大约有32人,有妇科专着或包含妇科内容的医学着作有12部,通过整理、收集、分析具有代表性的4部着作,可认为,清代医家在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理论认识、临床疗效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清代岭南中医妇科医家对卵巢早衰病证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认识上的发挥,还是临床遣方用药的思路,或是对前贤的继承以及在继承基础上的大胆创新,或是在证治的分型上的相互争鸣都有了显着、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形成了许多沿用至今的理论认识,以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药。3.民国时期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方面,最主要的特点是形成了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指引的,具有完整体系的相关论述,包括对该病的系统认识、病因病机分析、辨证分型及治疗等,均详细记载在医着、教材中,便于学习、推广、传播,为临床上诊治卵巢早衰提供参考依据及更充分的理论基础。4.现代广东省名老中医以及两支妇科流派在对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认识和临床治疗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中医学总体理论框架的指引下,把前贤的宝贵经验与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学术经验及临证经验,这是非常宝贵的资料,值得深入学习和推广。对于临床工作者来说,学习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学术观点,可以启发思考、提供借鉴,若能进一步进行深入探索和学习,无疑会对提高卵巢早衰病证的诊治水平和医疗技能有所裨益。5.创新点归纳:(1)目前尚无专家、学者系统整理、归纳、分析有关岭南中医妇科医家对于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诊治情况,尚未见将历代岭南中医妇科医家针对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论述作系统性整理的文献资料。本文以岭南历代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相关病症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岭南中医妇科医家对POF病因病机的认识、诊治卵巢早衰理法方药文献的整理,这一工作是过去学者们从未开展过的。(2)本文对岭南历代中医妇科医家,特别是现代广东省名老中医以及两支妇科流派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文献资料入手,从文献整理、理论分析、归纳凝练的角度,系统地探讨岭南历代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学术思想、学术精华及临证经验,进行系统整理研究集成,也是本文首次开展的工作。(3)从系统整理及归纳所得,卵巢早衰的致病因素多种多样,与遗传因素、代谢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有关,但无明确原因,属於原发性;其他如盆腔手术、化疗药物、放射线照射及免疫因素等引起的卵巢早衰,可以归纳为继发性。两者治则不同,要把两者鉴别开来。6.不足与展望:文章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必然存在遗漏之处,文献的缺失对于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的岭南特色的凝练构成了很大的影响。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进一步积累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能从中更好地领悟、总结和凝练岭南中医妇科医家们宝贵的医学理论、临证经验不懈努力。

王卫红[8](2017)在《250例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药安胎患者母胎及子代的健康情况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课题针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使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安胎治疗后母胎及子代的健康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正常组为对照,观察研究对象在孕期相关检查的结果异常率、患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分娩、产后相关情况及子代的健康状况,客观评价中医药安胎对母胎及子代健康情况的影响,为临床中医药在安胎中的使用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3月期间出现早期先兆流产症状后曾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就诊使用中药或中西医结合安胎治疗后继续妊娠并成功分娩者250例作为安胎组,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产科就诊已成功分娩者25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现场调查或电话询问的形式,收集孕期母胎情况及子代出生至目前情况,建立“中医药安胎治疗患者母胎及子代健康情况调查表”,调查孕期母胎及子代的健康情况等资料。客观评价中医药安胎对母胎及子代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1.本研究中,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孕前后体重差、体重指数及配偶年龄的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于最佳生育年龄者安胎组少于正常组,处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年龄者安胎组人数多于正常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中,两组研究对象在人流、药流、分娩的次数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安胎组既往孕次及不良妊娠次数较正常组多,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本研究中,行NT检查者安胎组235例,结果未见异常,235例行唐氏筛查,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有12例,其中3例行无创DNA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后续追踪这12例女性所生育子女均无出生缺陷;正常组共220例做了NT检查,结果未见异常,220例行唐氏筛查,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有7例,后续追踪这7例女性所生育子女均无出生缺陷。两组神经管畸形和18-三体综合征均未显示高风险阳性率。经比较唐氏筛查高风险阳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本研究中,行羊水穿刺者,安胎组26例,正常组9例,行超声诊断(二维、三维或四维)者,安胎组245例,正常组229例,其结果均未见异常。5.本研究中,患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糖尿病、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者,安胎组多于正常组;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者、妊娠合并贫血者,安胎组少于正常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本研究中,患脐带绕颈、胎膜早破者,安胎组多于正常组;患羊水过少、前置胎盘者,安胎组与正常组人数相同;而患羊水过多、胎位异常,安胎组人数少于正常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本研究中,两组在孕期增重、孕周及分娩方式等分布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本研究中,新生儿是过期儿、巨大儿、低体重儿的人数安胎组少于正常组,早产儿两组人数相同。两组新生儿在体重、身长、性别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本研究中,新生儿出生畸形者两组人数相同,均为2例,两组新生儿在肺炎、黄疸的发病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本研究中,1-3周岁各个年龄段子代在身高、体重的比较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本研究中,子代在学会爬行、出牙、说话、独走的时间上,经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本研究中,两组子代在患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的发病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医药安胎治疗对NT、18-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畸形、无创DNA等产前筛查高风险阳性率无不良影响;2.中医药安胎治疗对羊水穿刺、超声诊断的结果无不良影响;3.中医药安胎治疗不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肝胆淤症、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发病率;4.中医药安胎治疗不增加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膜早破、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脐带绕颈等疾病的发病率;5.中医药安胎治疗不会对孕期增重、孕周及分娩方式产生不良影响;6.中医药安胎治疗不会影响新生儿出生身长、体重、性别;7.中医药安胎治疗不会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发病率;8.中医药安胎治疗不会对1-3周岁子代的身高、体重造成不良影响;9.中医药安胎治疗不会对1-3周岁子代的爬行、出牙、说话、独走时间造成不良影响;10.中医药安胎治疗不增加子代患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常见疾病的发病率。

吴彬,虞洁薇,杨文宏,董凤英,顾清[9](2009)在《中医按摩保健操预防社区孕妇痔病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观察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按摩保健操,预防孕妇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孕14~36周社区女性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常规干预加肛门保健操。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结果:90例中完成84例,干预组中4例剔除,对照组2例脱落。痔病发生率干预组8例(19.5%),对照组13例(30.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痔病发生频率干预组(0.40)低于对照组(0.43)。未发现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结论: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按摩保健操,是预防孕妇痔病的一种安全、简易、有效的方法。

焦玥[10](2009)在《发作期女性少阳经偏头痛针刺方案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目的从缓解头痛程度与改善颅内主要血管血流速度方面比较与优选适宜的针刺方案,为临床干预发作期中重度女性少阳经偏头痛在治疗思路与方法及疗效评价领域提供证据。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世界卫生组织课题《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的干预发作期偏头痛的影响针刺疗效的四因素(效穴组合、毫针和电针疗法、耳穴疗法、放血疗法)及各自的三种方法,应用于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中。通过观察18例发作期中重度女性少阳经偏头痛患者治疗后10分钟-24小时各时点较治疗前疼痛缓解强度及颅内主要血管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纵向比较不同因素,同时横向比较各因素的不同水平之间的有效性,以优选适宜发作期中重度女性少阳经偏头痛的针刺治疗方案。2.1研究设计与治疗2.1.1正交试验设计依据研究目的,需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案。根据正交试验原理,应用L9(34)正交表,即一个组内要进行九组试验。四因素分别为:A效穴组合,B毫针及电针疗法,C耳穴疗法,D放血疗法。三水平分别为:(1)A因素:效穴组合A1水平:常规穴组A2水平:A1+远端穴组A3水平:A2+加强穴组常规穴组:丝竹空、率谷、太阳、风池;远端穴组:双侧合谷、太冲、足临泣、阳陵泉、丘墟;加强穴组:颔厌、悬颅。(2)B因素:毫针及电针疗法B1水平:0(即不进行毫针及电针治疗)B2水平:毫针刺法B3水平:B2基础上+电针(局部穴位)(3)C因素:耳穴疗法C1水平:0(即不采用耳穴治疗方法)C2水平:耳穴针刺C3水平:耳穴电针(4)D因素:放血疗法D1水平:太阳紫脉(或太阳)+阿是穴放血D2水平:太阳紫脉(或太阳)放血D3水平:0(即不进行放血治疗)表1 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根据表1确定试验的治疗方案。如:第一组试验治疗方案位选A1(常规穴组)+B1(不进行毫针及电针治疗)+C1(即不采用耳穴治疗方法)+D1(太阳紫脉获太阳+阿是穴放血),也就是说,本组仅在太阳紫脉和阿是穴进行放血,不进行毫针、电针及耳穴治疗。其他试验号依此类推。2.12分组及治疗方法将18例女性患者首先根据年龄,然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分至2个组内。之后各组内再进行随机,分配至9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如下图):治疗方法:(1)毫针刺法①丝竹空、率谷采用透刺法,丝竹空进针后朝率谷方向平刺1-1.5寸,行快速小幅度捻转;②太阳穴向后斜刺进针,施小幅度捻转手法,以局部酸胀为度;③风池进针后朝风府方向平刺1.5-2寸,采用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不提插,以局部酸胀为度,或向头顶、颞部、前额及眼眶扩散为宜;④颔厌、悬颅采用透刺法,颔厌穴进针后沿皮向悬颅平刺1-1.5寸,行快速小幅度捻转。上述穴位,单侧头痛取患侧,双侧头痛取两侧。⑤远端穴位均为双侧取穴,采用常规进针方法,得气后均用泻法。诸穴得气后均行针1分钟,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次,每次以得气为度。(2)电针法进针方法均同毫针刺法,得气后在局部穴位针柄上接电针,电针仪波型选择疏密波,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3)耳穴疗法①毫针刺:在神门、交感、皮质下、脑点、胰胆、敏感点进行针刺,深度以穿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中等量刺激。留针30分钟。间隔5-10分钟快速捻转行针1次。②电针刺:得气后在神门和敏感点的针柄上接电针,电针仪波型选择疏密波,强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4)放血疗法用中号三棱针在太阳紫脉(或太阳穴)、阿是穴点刺放血,待出血自行停止即可。2.2诊疗标准本课题采用国际头痛协会偏头痛诊断标准(1988)、疼痛程度分级法及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02试行版)“中药新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依据《灵枢·经脉》篇归纳的偏头痛分经诊断标准,同时制定严格的纳入、排除、剔除、中止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缓解的程度进行评估,应用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成像法,对颅内主要血管血液流速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以比较并优选适宜的针刺治疗方案。另外也对安全性评价(生理指标及不良反应)等进行了观察。2.3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CHI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然后按照正交表的要求,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3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包括18例入组患者人口学资料、一般情况、头痛严重程度的统计描述;治疗后10分钟-24小时各时点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及不同水平对头痛缓解程度的影响及趋势;治疗后30分钟不同针刺方案对改善脑血流速度的影响以及本研究的安全性评价。3.1人口学资料的统计描述主要从年龄方面进行描述。18例患者均为女性,按年龄可分为两组,分别是20-40岁组9例,41-60岁组9例,平均年龄为37.8±10.8(岁)。3.2疾病一般情况的统计描述(1)西医诊断:17例为无先兆偏头痛,1例为有先兆偏头痛,二者比例17:1。(2)病史:病史平均为15.8±9.1(年)。(3)头痛发作持续的时间:在不进行任何治疗情况下,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平均为37.5±19.5(小时)。(4)头痛性质:头痛呈搏动性的为12例(占66.7%),非搏动性的为6例(占33.3%)。(5)患侧:左侧头痛的有7人,右侧头痛的有9人,两侧均头痛的有2人,其中1人以左侧为重,另1人以右侧为重。(6)头痛部位:少阳经颞前部头痛者(太阳、颔厌、悬颅穴附近)9人,少阳经颞耳部头痛者(率谷穴附近)3人,上述痛处并存或兼及颞后部痛者(天冲完骨线或风池穴附近)6人。可见入组的少阳经偏头痛病例是以颞前、颞耳部疼痛为主。总体疼痛均在少阳经穴位分布的颞部区域内,即大体分布于少阳经太阳、率谷:颔厌、悬颅穴的近似“+”型的连线范围内。3.3头痛严重程度的统计描述(1)积分法:头痛严重程度积分平均为16.1±1.4(分)。(2)基于积分法的头痛分级法:按照病情程度分2组,分别是9例中度(Ⅱ级)患者(占50.0%),9例重度患者(占50.0%)。(3)患者自评头痛严重程度:自评为中度者有10例(占55.6%),自评为重度者有8例(占44.4%),二者基本各占一半。(4)不同方法之间的一致性比较:自评与依据积分法评级一致者有15例(占83.3%),自评时高估者仅有1例(占5.6%),自评时低估者有2例(占11.1%)。3.4治疗后各时点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3.4.1治疗后10分钟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在治疗后10分钟这一时点,缓解头痛强度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应为:电针刺常规穴组+太阳紫脉和阿是穴放血+耳穴电针或针刺。3.4.2治疗后20分钟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在治疗后20分钟这一时点,缓解头痛强度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为:毫针刺(常规穴+远端穴+加强穴)+太阳紫脉和阿是穴放血+耳穴针刺。3.4.3治疗后30分钟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在治疗后30分钟这一时点,缓解头痛强度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为:毫针刺(常规穴+远端穴+加强穴)+太阳紫脉和阿是穴放血+耳穴针刺。3.4.4治疗后1小时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在治疗后1小时这一时点,缓解头痛强度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为:毫针刺(常规穴+远端穴)+耳穴针刺+太阳紫脉放血。3.4.5治疗后2小时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在治疗后2小时这一时点,缓解头痛强度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为:耳穴针刺+太阳紫脉和阿是穴放血。3.4.6治疗后3小时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在治疗后3小时这一时点,缓解头痛强度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仍为:耳穴针刺+太阳紫脉和阿是穴放血。3.4.7治疗后4小时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在治疗后4小时这一时点,缓解头痛强度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仍为:耳穴电针+电针(透穴组+远端组)+太阳紫脉放血。3.4.8治疗后5小时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在治疗后5小时这一时点,缓解头痛强度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为:耳穴电针+太阳紫脉放血。3.4.9治疗后6小时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在治疗后6小时这一时点,缓解头痛强度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为:耳穴电针+太阳紫脉放血。3.4.10治疗后12小时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在治疗后12小时这一时点,缓解头痛强度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为:耳穴电针+太阳紫脉和阿是穴放血。3.4.11治疗后24小时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在治疗后24小时这一时点,缓解头痛强度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仍为:耳穴电针+太阳紫脉和阿是穴放血。3.5治疗后各时点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趋势(1)在治疗后30分钟内缓解头痛强度方面,太阳紫脉和阿是穴放血及耳穴毫针刺较体针效果好。(2)在治疗后30分钟-6小时缓解头痛强度方面,耳穴电针和电针常规穴组+远端穴组较放血疗法效果好。(3)在治疗后6小时-24小时缓解头痛强度方面,毫针和电针疗法大于效穴组合、耳穴疗法、放血疗法,但与耳穴疗法差距不明显。维持疗效的仍然是耳穴电针疗法。3.6治疗后各时点四因素各水平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趋势3.6.1治疗后各时点各效穴组合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趋势总的来说,常规穴组+远端穴组对于缓解头痛程度的影响趋势优于常规穴组及常规穴组+远端穴组+加强穴组。3.6.2治疗后各时点毫针及电针疗法各水平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趋势总的来说,从对疗效的整体稳定性上看,毫针刺+电针效果对于缓解头痛程度的影响趋势优于不用毫针或电针及单纯毫针刺。3.6.3治疗后各时点耳穴疗法各水平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趋势总的来说,耳穴电针对于缓解头痛程度的影响趋势优于不用耳穴疗法及耳穴毫针。3.6.4治疗后各时点放血疗法各水平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趋势总的来说,太阳紫脉和阿是穴放血对于缓解头痛程度的影响优于不用放血疗法及只在太阳紫脉放血。3.7治疗后30分钟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改善脑血流速度的影响在治疗后大概30分钟左右,对脑血流速度改善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为:太阳紫脉和阿是穴刺络放血+针刺常规穴组+耳穴电针。3.8安全性分析在整个临床观察中,四种针刺影响因素对于入组的18例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未出现超出正常范围的干扰,也未出现晕针、滞针、断针、血肿等不良事件。4研究结论(1)四种针刺疗效影响因素都能够较长时间(24小时之内)保持止痛效果。(2)综合各针刺影响因素及其内部各水平对于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发作期中重度女性少阳经偏头痛总的推荐治疗方案是首先进行太阳紫脉和阿是穴的放血疗法,然后进行耳穴电针疗法和常规穴组+远端穴组的电针疗法。(3)治疗后约30分钟左右改善颅内主要血管血液流速方面,最佳的针刺方案组合为:太阳紫脉和阿是穴刺络放血+针刺常规穴组+耳穴电针。与缓解疼痛效果最佳的方案有一定对应性。

二、耳穴诊治在妇女孕期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耳穴诊治在妇女孕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产后肥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及证型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1.8 脱落病例处理
    2 研究方案
        2.1 样本量估算
        2.2 试验设计
        2.3 分组方法
        2.4 盲法实行
        2.5 治疗方法
    3 疗效评价
        3.1 观察指标
        3.2 临床疗效评定
        3.3 安全性评价
    4 统计分析
        4.1 数据管理
        4.2 统计分析
        4.3 质量控制
        4.4 伦理学审批
    5 研究结果
        5.1 病例完成度
        5.2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性比较
        5.3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评分结果比较
        5.4 总疗效评价结果
        5.5 中医症候评价结果
讨论
    1 中医学对产后肥胖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的认识
        1.3 病机的认识
        1.3.1 从气血论治
        1.3.2 从痰瘀论治
        1.3.3 从五脏论治
        1.3.4 从六腑论治
    2 西医学对产后肥胖的认识
        2.1 致病因素
        2.1.1 孕期体重增幅
        2.1.2 膳食能量摄入
        2.1.3 产后喂养方式
        2.1.4 休息睡眠时长
        2.1.5 运动锻炼程度
        2.1.6 其它诸类因素
        2.2 发病机制
        2.2.1 基因遗传机理
        2.2.2 神经递质机制
        2.2.3 糖脂代谢因素
        2.2.4 肠道菌群失衡
    3 疗效分析
        3.1 穴位埋线的理论研究
        3.1.1 中医学认识
        3.1.2 西医学认识
        3.2 俞募配穴法的理论基础
        3.2.1 传统医学对俞募配穴的认识
        3.2.2 现代医学对俞募配穴的认识
        3.3 选穴依据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病例一般情况分析
        4.2 观察指标评分结果分析
        4.3 临床疗效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源流
    第一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形成的背景
        一、岭南中医妇科的形成因素
        二、岭南中医妇科的源流
    第二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
        一、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
        二、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
        三、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
        四、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
        五、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
        六、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
        七、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
        八、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
    第三节 岭南中医妇科与国内其他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特色比较
第二章 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经验
    第一节 研究纳入标准
        一、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研究的纳入标准
        二、流派研究的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纳入结果
    第二节 清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
        一、何梦瑶
        二、刘渊
        三、何守愚
        四、潘名熊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名家
        一、吕楚白
        二、吕安卿
        三、谢泽霖
        四、郭梅峰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岭南妇科医家
        一、罗氏妇科
        二、蔡氏妇科名家
        三、其他妇科名家
第三章 名家及传承人的访谈
    第一节 访谈法研究概述
        一、访谈方式
        二、访谈的研究步骤
    第二节 访谈名家
        一、访谈中医名家李丽芸教授
        二、访谈中医名家王小云教授
        三、访谈中医名家蔡妙珊教授
    第三节 访谈中医名家传承人
        一、采访题目
        二、采访时间地点
        三、采访目的
        四、访谈概要
    第四节 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传承主线
        一、罗氏妇科的主要学术传承思想
        二、蔡氏妇科学术思想传承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
第四章 李丽芸教授经验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经期延长的临床疗效观察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实验方案
        四、观察指标
        五、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临床资料观察
        二、疗效标准及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4)腕踝针对妊娠剧吐干预疗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一般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病例样本估算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评定疗效标准
        2.5 评价不良反应
        2.6 安全性评价
        2.7 统计
第二章 结果
    1 病例分布、完成情况
    2 可比性分析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表2-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PUQE量表(表2-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评定(NVPQOL)比较(表2-3)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实验室指标比较(表2-4)
    3 疗效性分析
        3.1 两组患者治疗住院天数情况(表2-5)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UQE比较(表2-6)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NVPQOL)比较(表2-7)
        3.4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实验室指标(尿酮体)的比较(表2-8)
        3.5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总体疗效的比较(表2-9)(图2-1)
        3.6 随访两组患者七天之后再次住院人数的比较(表2-10)
    4 不良反应评价
    5 评价安全性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1 中医中的妊娠剧吐
        1.1 起源与病机的认识
        1.2 中医治疗
    2 西学对妊娠剧吐的探索
        2.1 妊娠剧吐的机制
        2.2 现代医学的药物治疗
    3 腕踝针治疗的依据
        3.1 立方依据
        3.2 选穴分析
    4 妊娠专用恶心呕吐量化表(PUQE)的选择
    5 妊娠恶心呕吐生活质量量表(NVPQOL)的选择
    6 疗效分析
        6.1 两组患者住院平均天数分析
        6.2 对PUQE评分疗效分析
        6.3 对NVPQOL特异性量表评分疗效分析
        6.4 对尿酮体分析
        6.5 对中医症状疗法分析
        6.6 对患者再次入院分析
    7 脱落病例分析
    8 安全性分析
    9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益源汤治疗便秘(阳虚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终止和剔除标准
        1.7 不良事件
第二部分 治疗方案
    1 病例来源
    2 分组方法
    3 治疗方法
        3.1 一般治疗
        3.2 药物治疗
        3.2.1 治疗组
        3.2.2 对照组
    4 观察项目、指标
        4.1 一般记录项目
        4.1.1 受试者基本信息
        4.1.2 生命体征
        4.2 安全性指标
        4.2.1 药物引起的过敏或不适
        4.2.2 一般检查项目
        4.3 疗效性观察
        4.3.1 用药前后受试者
        4.3.2 用药前后受试者
    5 疗效评价
        5.1 中医症候积分法
        5.1.1 主症
        5.1.2 次症(兼症)
        5.1.3 中医证侯疗效参考“尼莫地平法”来评估中医疗效评价
        5.2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6 安全性评价标准
    7 持续稳定性评价
    8 统计学方法
第三部分 结果分析
    1 基础情况分析
    2 治疗前症状比较
    3 治疗后症状比较
    4 疗效判定
        4.1 两组药物疗效
        4.2 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估
        4.3 复发情况
    5 安全性及依从性评估
第四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考究
        1.2 中医病因病机
    2 西医对便秘的认识
    3 药物治疗依据
    4 益源汤药物组方分析
    5 现代药理学对本方研究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A
附表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文献综述 便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治疗
    2.2 针灸治疗
    2.3 其他治法
3 结语

(7)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岭南医学与岭南妇科专科的发展与传承
        一、岭南概念的界定
        二、岭南医学源流考
        三、岭南医学之妇科专科的发展与传承
    第二节 卵巢早衰的中医研究概况
        一、病因病机
        二、辨证分型
        三、治疗思路
        四、治疗方法
    第三节 卵巢早衰的西医研究概况
        一、概念与历史沿革
        二、病因
        三、卵巢早衰的诊断
        四、卵巢早衰的西医治疗
    第四节 总结及研究设计
第二章 清以前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收集
    第五节 葛洪诊治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文献资料收集
        一、葛洪传略
        二、葛洪诊治妇科病的文献资料及其学术思想
    第六节 鲍姑及其诊治妇科病的文献收集
    第七节 支法存诊治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文献收集
        一、支法存传略
        二、支法存诊治妇科病的文献资料
    第八节 罗浮山人诊治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文献收集
        一、罗浮山人传略
        二、罗浮山人诊治妇科病的文献资料
第三章 清代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理法方药文献资料整理
    第九节 清代岭南地区与妇科有关的医家、文献资料
    第十节 谢完卿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整理
        一、谢完卿生平
        二、谢完卿妇科学术思想概括
    第十一节 何梦瑶诊治卵巢早衰相关病证文献资料整理
        一、何梦瑶传略
        二、《妇科良方》所载诊治卵巢早衰相关文献资料
        三、何梦瑶之妇科学术渊源及学术思想
    第十二节 刘渊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整理
        一、刘渊生平
        二、《医学纂要》所载诊治卵巢早衰相关文献资料
        三、刘渊妇科学术思想概括
    第十三节 何守愚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整理
        一、何守愚生平
        二、《广嗣金丹》所载诊治卵巢早衰相关文献资料
        三、何守愚妇科学术思想概括
第四章 民国时期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理法方药文献资料整理
    第十四节 吕楚白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整理
        一、吕楚白生平
        二、《妇科纂要讲义》所载诊治卵巢早衰相关文献资料
        三、吕楚白妇科学术思想概括
    第十五节 谢泽霖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整理
        一、谢泽霖生平
        二、《妇科学讲义》所载诊治卵巢早衰相关文献资料
        三、谢泽霖妇科学术思想概括
第五章 现代岭南中医妇科两大流派诊治卵巢早衰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
    第十六节 广东省妇科名老中医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整理
        一、吴灼燊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整理
        二、沈鼎荪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整理
        三、欧阳慧卿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整理
        四、罗振华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整理
        五、李丽芸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整理
    第十七节 罗氏妇科流派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整理
        一、第一代创始人罗棣华及其文献资料整理
        二、第二代传承人罗元恺诊治卵巢早衰的学术经验整理
        三、第三代传承人诊治卵巢早衰的学术经验整理
        四、第四代传承人诊治卵巢早衰的文献资料整理
    第十八节 蔡氏妇科流派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整理
        一、"宁静斋"传人蔡仰高及其文献资料整理
        二、"宁静斋"传人蔡纯臣及其文献资料整理
第六章 现代岭南中医妇科医家陶莉莉教授诊治卵巢早衰的经验介绍及病案举隅
第七章 讨论
    一、卵巢早衰与卵巢功能减退
    二、岭南地区地理气候与岭南人的体质、病证特点
    三、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妇科疾病的特色
    四、岭南地区历代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的发展
    五、不同时期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认识、诊治卵巢早衰相关病证的特色及贡献
    六、现代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传承
    七、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的特色
    八、与不同地域中医妇科名家诊治卵巢早衰相关病症的经验对比分析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8)250例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药安胎患者母胎及子代的健康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及排除病例标准
        2.1.3.1 纳入标准
        2.1.3.2 排除标准
    2.2 观察指标
    2.3 开展调查
    2.4 统计
    2.5 质量控制
    2.6 研究结果
        2.6.1 一般资料
        2.6.1.1 母亲年龄比较
        2.6.1.2 身高、孕前体重、孕前体重指数
        2.6.1.3 男方年龄比较
        2.6.2 既往孕产情况比较
        2.6.2.1 孕次比较
        2.6.2.2 人流次数比较
        2.6.2.3 药流次数比较
        2.6.2.4 产次比较
        2.6.2.5 不良妊娠次数比较
        2.6.3 孕期情况
        2.6.3.1 产前筛查情况
        2.6.3.2 产前诊断情况
        2.6.3.4 妊娠合并疾病比较
        2.6.3.5 妊娠特有疾病比较
        2.6.3.6 孕期增重比较
        2.6.3.7 分娩孕周比较
        2.6.3.8 分娩方式比较
        2.6.4 新生儿情况
        2.6.4.1 性别比较
        2.6.4.2 出生体重比较
        2.6.4.3 出生身长比较
        2.6.4.4 新生儿状态比较
        2.6.6.5 不良结局比较
        2.6.6.6 新生儿患病比较
        2.6.5 子代情况
        2.6.5.1 1周岁子代身高体重比较
        2.6.5.2 2岁子代身高体重比较
        2.6.5.3 3岁子代身高体重比较
        2.6.6 会爬时间比较
        2.6.7 出牙时间比较
        2.6.8 独走时间比较
        2.6.9 说话时间比较
        2.6.10 患病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西医学对早期先兆流产的认识
        3.1.1 病因认识
        3.1.2 治疗及安全用药
    3.2 中医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确切
        3.2.1 病因病机认识
        3.2.2 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
        3.2.3 安胎中药的现代研究
    3.3 导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经验介绍
        3.3.1 “天人相应”思想
        3.3.2 中医特色疗法
        3.3.3 治疗经验介绍
4 结论
5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中医按摩保健操预防社区孕妇痔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 方法
    2.1 对照组
    2.2 干预组
3 结论
    3.1 观察指标
    3.2 结果
4 讨论

(10)发作期女性少阳经偏头痛针刺方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偏头痛西医学疗法研究进展
        1 偏头痛常用治疗方法
        1.1 药物疗法
        1.2 非药物疗法
        2 偏头痛西医学治疗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参考文献
    二、偏头痛中医学疗法研究进展
        1 偏头痛常用治疗方法
        2.1 药物疗法
        2.2 非药物疗法
        2 偏头痛中医学治疗方法优势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三、偏头痛的针刺疗法研究进展
        1 毫针刺
        1.1 体穴针刺
        1.2 耳针
        1.3 头皮针
        1.4 腕踝针
        1.5 项针
        1.6 腹针
        1.7 董氏奇穴疗法
        1.8 第二掌骨侧疗法
        2 电针
        3 刺络放血
        4 火针
        5 皮肤针
        6 穴位注射
        7 针刺综合疗法
        参考文献
    四、发作期中重度偏头痛临床研究概况
        1 发作期中重度偏头痛西医学疗法总述
        2 发作期中重度偏头痛中医学疗法总述
        3 发作期中重度偏头痛针刺方法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3.1 病情轻重
        3.2 刺激强度
        3.3 穴位选择
        3.4 治法择取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研究设计
        1.4 分组方法
        1.5 治疗方法
        1.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诊疗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偏头痛严重程度分级
        2.3 偏头痛分期标准
        2.4 偏头痛分经诊断标准
        2.5 纳入标准
        2.6 病例排除标准
        2.7 剔除、中止标准
        2.8 观察指标
    3 结果
        3.1 人口学资料
        3.2 疾病一般情况
        3.3 头痛严重程度
        3.4 治疗后各时点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
        3.5 治疗后各时点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趋势
        3.6 治疗后各时点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各水平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趋势
        3.7 治疗后30分钟不同针刺影响因素对改善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3.8 安全性分析
    4 讨论
        4.1 针灸经络学说对少阳经偏头痛的认识
        4.2 少阳经偏头痛选穴依据与治法选择
        4.3 疗效评价及结果分析
        4.4 正交试验设计应用体会
    5 结论:发作期中重度女性少阳经偏头痛针刺方案优选初步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耳穴诊治在妇女孕期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子续葛根汤对早期先兆流产E2、P及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D]. 徐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产后肥胖的临床研究[D]. 宁子铭.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D]. 王彦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腕踝针对妊娠剧吐干预疗效的临床观察[D]. 颜国辉.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益源汤治疗便秘(阳虚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珊珊.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 唐虹,张瑜,王军.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0(01)
  • [7]岭南中医妇科医家诊治卵巢早衰病证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研究[D]. 陈惠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8]250例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药安胎患者母胎及子代的健康情况研究[D]. 王卫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9]中医按摩保健操预防社区孕妇痔病疗效观察[J]. 吴彬,虞洁薇,杨文宏,董凤英,顾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11)
  • [10]发作期女性少阳经偏头痛针刺方案比较研究[D]. 焦玥.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11)

标签:;  ;  ;  ;  ;  

耳穴诊治在女性妊娠期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