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东部低位体系域时空组合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琼东南盆地东部低位体系域时空组合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一、琼东南盆地东部低位体系域的时空组合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姚兴宗[1](2021)在《琼东南盆地陵水15-2区块梅山组地震沉积学及成藏条件研究》文中指出海洋的深水区勘探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油气勘探可以取得持续突破的关键。我国南海北部的琼东南盆地是重要的深水区油气勘探区块,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而在位于盆地深水区的陵水凹陷内,已发现包括LS17-2、LS13-2等多个大型气田,证实了其是一个富生烃凹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意味着陵水凹陷中-深层仍具有极大的油气勘探潜力。论文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对陵水凹陷北部梅山组的沉积特征和成藏条件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为后续南海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深储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基础铺垫。基于陵水15-2区块钻井资料缺少,地震资料丰富的实际情况,本论文通过对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陵水15-2区块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并借助邻区南北两个地震工区和部分钻井数据,结合前人关于陵水凹陷区域性地层发育、沉积充填以及构造演化的研究成果,对陵水15-2区块梅山组强反射岩性体展开沉积相分析、精细解剖“源-汇”体系要素组成,并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区内油气成藏条件。沉积相分析结果表明陵水凹陷北部梅山组发育半深海沉积环境下的海底扇,呈朵叶状展布,总面积约710km2,其中东支海底扇与陵水15-2区块强反射岩性体吻合。该套海底扇由水道和朵叶体组成。其中,水道的地震相特征呈现强振幅亚平行席状反射,朵叶体的地震相特征则呈中振幅亚平行席状反射。“源-汇”体系分析结果表明:梅山组沉积早期,陵水凹陷北部陆架发育一套低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沉积物在堆积到一定程度,受自身重力作用和陆架、陆坡坡度影响,产生滑塌或滑动,形成一定规模的沉积物重力流。重力流沉积物经下切水道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发生侵蚀下切作用,使得下切水道的形态呈现“U”型至“W”型的演化。由于作为沉积物输送通道的下切水道直接穿过了大陆坡,并延伸至陵水凹陷半深海环境中,使得重力流沉积物直接进入到深水稳定环境中沉积,形成朵叶状平面展布的海底扇。同时,结合地震剖面追踪和沿层均方根振幅属性分析,将海底扇刻画为四期。由于沉积物供给量以及输送路径的不同,四期海底扇的沉积范围有所不同,但总体呈现出进积特征。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分析了陵水凹陷成藏条件,并建立陵水15-2区块海底扇成藏模式:陵水凹陷崖城组和陵水组均存在烃源岩发育,对比有机地化、油源分析、烃源岩热演化史,表明崖城组的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和陆缘海相烃源岩两套烃源岩是主力生烃层,并在莺歌海组沉积时期进入干气阶段(Ro>2.0%),生成的天然气通过低强度活动的断层、层间裂缝以及区域不整合面等构成的输导体系持续运移至上覆梅山组海底扇中,由于在莺歌海组沉积后期,断层活动趋于停止,在断层下盘的梅山组海底扇储层北侧受到断层封堵,而其余方向则被上覆以及侧面的半深海相泥岩包围,内部的天然气不再逸出,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构成的天然气藏。

龚银[2](2021)在《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指出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是南海北部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块,是典型的“小而肥”的富油气凹陷。由于其处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结合部,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其垂向上与平面上构造差异的特点。福山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上具有西油东气、上油下气的差异分布特征,这种差异特征与福山凹陷构造差异发育密切相关。本次研究针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复杂的构造,以构造差异特征分析着手,充分利用岩芯、钻录井、地震及测试分析等资料,建立研究区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格架;在此基础上分析福山凹陷的构造演化特征,重点讨论福山凹陷构造差异发育特征及其成因;并以此为主线,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福山凹陷地层展布、物源、沉积充填及沉积体系对构造差异的响应特征,进一步探讨构造差异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提出典型油气成藏模式。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进展与认识:1、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发现福山凹陷构造格局呈现上下两套构造体系、东西隆凹相间的特点。福山凹陷西部地区临高断层是强烈伸展作用下形成的铲形拆离断层,具有强烈控凹作用;而东部地区长流断层具有一定左行走滑分量,并伴随平移扭动特征,控凹作用较弱;南部斜坡定安断层是在海南隆起顺时针旋转、过隆升程中刚性基底发生脆性破裂而形成的高角度正断层,基本不控凹;西部美台断层始活动性强,对西部凹陷的沉积充填具有显着控制作用。福山凹陷发育深浅两套断裂体系,分别为基底卷入型与盖层滑脱型。此外,受东西隆凹相间构造格局与应力差异的影响,平面上断裂体系可划分为西部伸展断裂体系、中部构造转换体系和东部伸展走滑断裂体系;并且东、西部地区古近系发育差异构造样式:西部地区受到强伸展作用的影响,主要发育伸展构造样式,东部地区则受到一定走滑作用影响,发育扭动构造样式。通过对沉降史与伸展量的研究,揭示了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活动演化特征: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沉降过程具有明显差明显的差异性,并且沉降中心具有由西部向东部迁移的趋势;伸展作用方向主要以北西-南东向为主,且凹陷各个时期的伸展速率都远大于沉降速率;伸展和沉降过程具有幕式演化的特征,但是伸展和沉降作用的幕式变化又不具有同步性。2、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福山凹陷古近系识别了7个三级层学,各层序地层展布、物源、沉积充填及沉积体系与构造活动紧密相关。(1)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沉积地层的厚度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裂陷Ⅰ幕的长流组沉积时期地层厚度中心仅发育于西部洼陷处,东部地层很薄;裂陷高峰期的流沙港组沉积时期,随着裂陷作用的增强,地层厚度逐渐增大,东部地区地层厚度增大最为明显;裂后期的涠洲组沉积时期,裂陷作用减弱,断层活动性减弱,进而对厚度分布的控制作用减弱,沉积中心远离边界主控断层。(2)与构造相关的四种控砂模式:(1)多级断阶控砂模式、(2)构造转换带控砂模式、(3)绕区坡折带控砂模式、走滑调节带控砂模式。(3)沉积体系的发育受到构造阶段性活动影响。3、在层序地层格架下,本次研究统计了福山凹陷己知钻井的油气分布,结果显示福山凹陷油气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东部白莲地区油气资源具有极高的气油比,显示出该地区烃源岩具有过成熟生气的特征。在时间上,油气主要分布于流一段高位体系域、流二段低位体系域和流三段高位体系域。在空间上,流三段高位域和流一段高位域的油气主要富集在中部地区,其次为东部地区。而流二段低位域油气主要富集在东部地区,其次为西部地区。4、基于福山凹陷古近纪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针对凹陷构造差异特征,探讨福山凹陷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显示福山凹陷构造-沉积-成藏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不同构造背景产生的构造样式控制着不同类型的沉积充填特征,进而在不同的构造-沉积部位形成了相应的圈闭分布模式。福山凹陷发育的深层反向和浅层顺向两大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深层反向断裂形成时间早,活动性差,有利于形成多种圈闭和对油气的遮挡成藏,控制了福山凹陷绝大多数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浅层顺向断裂形成时间晚,长期多期活动,断层遮挡油柱高度小,不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深层反向断裂控制的油气藏位于断裂下盘,浅层顺向断裂控制的油气藏位于断裂上盘,油气主要富集在深层反向断裂控制的下盘圈闭中。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主要四种成藏模式:西部滚动背斜成藏模式,中部构造转换带成藏模式,东部反向正断层成藏模式,东部牵引走滑构造成藏模式。

张鹏[3](2020)在《南海北部新近系陆架-陆坡演化及沉积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黄流组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和中央峡谷。通过对陆架边缘三角洲与中央峡谷之间的关系研究,可以更深刻地认识陆架边缘沉积环境和陆架边缘三角洲对中央峡谷发育的影响。本文基于二、三维地震数据和钻测井资料,通过对陆架边缘三角洲、陆坡中央峡谷形态表征,进一步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定量分析陵水凹陷北坡陆架边缘迁移轨迹特征,总结迁移轨迹的演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陵水凹陷北坡黄流组I段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内部反射呈“S”型前积或叠瓦状,平面分布于三角洲平原和前缘,其物源来自海南岛隆起,主控因素有相对海平面变化、物源供给、构造活动和古地形。(2)中央峡谷内部形态可划分为“V”型、“U”型和“W”型三种,峡谷整体走向基本平行于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峡谷内部由多条水道和朵体组成,且峡谷宽度自西向东逐渐变宽。中央峡谷发育的主控因素有破碎断裂带、充足的物源供给、构造活动、古地形和相对海平面变化;峡谷演化可划分为古洼填平、溯源下切侵蚀和峡谷内部填充三个阶段。(3)根据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加积距离、进积距离和迁移轨迹角度等参数定量分析,可将迁移轨迹划分为平缓型、低角度缓慢上升型、高角度上升型和复合型四种,研究区主物源为越南中北部,海南岛物源为次物源,故受不同方向物源影响,西部陆架坡折进积距离明显大于东部。(4)充足的物源供应是陆架边缘三角洲—中央峡谷—海底扇三者之间联系的基础。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发育为海底扇提供了充足的物源供给,是海底扇体潜力的有利指示条件,形成了陆架边缘三角洲—海底扇沉积系统,即“有扇无谷”的沉积模式;由于陆坡中央峡谷的“拦截”作用,沉积物输送方向被迫改变并在峡谷内部沉积,在垂直于峡谷的盆底不再发育海底扇,形成了陆架边缘三角洲—中央峡谷沉积系统,即“有谷无扇”的沉积模式。

董国旗[4](2020)在《琼东南盆地渐新统煤系烃源岩发育、分布与生烃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琼东南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且主要来源于渐新统煤系烃源岩的基本事实,采用地球物理学、煤地质学、岩石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基本理论,结合地震、地化、测井、古生物等基本资料,充分吸收前人最新研究成果,在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开展了煤系烃源岩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发育与分布、生烃演化等相关内容,由于煤系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崖城组和陵三段,本文将以崖城组、陵三段为主要探讨对象去分析煤系烃源岩的发育、分布与生烃特征。在以下方面获得了创新性的认识: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崖城组时期以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陵水组时期以滨浅海相沉积为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冲积扇相、浅海相、障壁海岸相和无障壁海岸相。通过层序界面的识别追踪,渐新统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根据测井煤层识别技术与地震煤层识别技术对勘探程度低的地区进行煤层识别,结合控制煤层发育的古气候、古环境、古构造、基准面升降等因素,预测渐新统煤层主要分布在盆缘、北部坳陷带周缘、中央坳陷带的南缘和北缘,主要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潮坪成煤沉积环境;陆源海相泥岩的分布与发育受控于多种因素,本文探讨出地形坡度与陆源海相泥岩的分布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据此预测渐新统陆源海相泥岩主要分布在盆缘、凸起部位和凹陷边缘,发育滨浅海沉积体系。生烃热模拟实验表明渐新统煤系烃源岩目前仍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根据盆地模拟技术和镜质体反射率参数重建了琼东南盆地的热演化-埋藏史,展现了渐新统地层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升降,每次沉降对烃源岩来说都是一个增熟的作用,结合热演化特征,可以看出热演化从凸起-凹陷边缘-凹陷中心是一个不断升高的过程,凹陷中心现处于过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通过对煤系烃源岩的分布发育特征、热演化特征、生烃热模拟特征的综合分析,在渐新统预测出3个生烃区带,分别为中央断陷北缘生烃区带、中央断陷南缘生烃区带和北部断陷北缘潜在生烃区带。

陈北辰[5](2020)在《南海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南北陆缘差异 ——基于XK1和NK1井精细刻画》文中研究指明生物礁滩体系是南海最为重要的含油气储层之一,对于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控制性因素分析一直是地质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南海南、北部均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台地及生物礁,但由于南海岛礁取芯钻井极少,大大制约了南海碳酸盐岩台地及生物礁滩体系研究。本论文以全取芯的南海北部岛礁XK1井和南海南部岛礁NK1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描述、薄片观察及大量分析测试资料,对XK1井和NK1井生物礁滩体系进行了精细刻画,揭示了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东亚季风和上升流、白云岩发育与全球气候事件响应对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的影响,进而查明了南海南、北部生物礁滩体系物质组成-碳酸盐工厂组合类型的差异,总结了南海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规律以及南北陆缘差异,为南海碳酸盐生物礁储层分布预测提供了基础。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XK1井精细刻画,系统总结了XK1井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沉积相构成、层序单元划分及碳酸盐组合带垂向变化规律:基于宏观岩心观察与薄片鉴定概括了生物礁滩体系中5种沉积微相,即礁盖微相、礁核微相、内侧滩微相、外侧滩微相以及泻湖相内部构成及沉积特征;XK1井新生代共识别出16了个三级层序单元,并总结了层序格架控制下地层单元垂向演化特征;根据造礁珊瑚发育情况为主要依据,在XK1井中划分出11个Photozoan碳酸盐组合带,6个主要的Heterozoan-dominated碳酸盐组合带,12个Heterozoan碳酸盐组合带,共计29个碳酸盐组合单元。在此基础上,总结了XK1井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特征和碳酸盐组合带垂向变化规律。(2)基于NK1井精细刻画,系统总结了NK1井渐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沉积相构成、层序单元划分及碳酸盐组合带垂向变化规律:基于宏观岩心观察与薄片鉴定概括了NK1井渐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5种沉积微相,即礁盖微相、礁核微相、内侧滩微相、外侧滩微相和泻湖相内部构成及沉积特征;通过暴露面的识别,结合古生物及锶同位素资料,提出了859.9m、614.9m、543.1m、383.6m和210.3m共5个关键暴露面分别作为渐新统、下中新统、中中新统、上中新统、上新统的顶界面,为该井地层划分提供有力的依据;在年代地层的框架下对NK1井地层单元进行了划分,共划分为17个三级层序单元;基于大量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NK1井生物礁发育演化的古海洋环境变化,碳酸盐岩C、O同位素、矿物成分以及地球化学元素测试结果较好地揭示了渐新世以来海平面变化、古生产力以及营养盐条件的变化;在三级层段地层单元的框架之中,识别出17段photozoan碳酸盐合、12段heterozoan-dominated碳酸盐组合以及7段heterozoan碳酸盐组合。该井大量的珊瑚组分是构成NK1生物礁滩体系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揭示了NK1井生物礁发育演化的古海洋环境变化,并构建了NK1井生物礁滩体系动态模式图。(3)运用比较沉积学方法,对鄂西晚二叠世见天坝生物礁露头剖面进行精细解剖,揭示了露头区生物礁沉积相三维空间组合特征:识别出8种岩性相和4种沉积组合单元,揭示了以海绵为造礁生物的生物礁沉积单元的三维组合特征,总结生物礁垂向演化过程中各种岩性相的组合及其演变特征。尽管晚二叠世与南海新生代造礁生物不同,但见天坝生物礁滩体系的岩性相类型和沉积单元在三维空间上的组合模式,为南海地下生物礁体系内部组构、岩性相及其空间配置提供有效的类比实例。(4)查明了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东亚季风和上升流、全球气候事件对XK1井和NK1井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的影响。南海南、北部构造作用不仅导致南、北部陆缘盆地碳酸盐岩发育时间早晚差异,而且由于构造沉降差异导致频现暴露面及生物礁滩体系发育厚度差异;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控制南海南、北部生物礁体发育演化,尽管还受到局部构造作用影响,但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是可以对比的,它控制了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的旋回变化;季风和上升流给南海北部西沙隆起带携带丰富的营养物,它制约北部陆缘XK1生物礁中珊瑚的发育,导致碳酸盐成分组合的变化,而东亚季风活动对南海东南部岛礁生物礁滩体系影响较小,形成了富含珊瑚组分的生物礁类型;XK1井和NK1井在晚中新世期间均发生明显的白云岩化作用,这种同步性的规律与全球古气候事件有关。(5)查明了南海南、北岛礁新生代碳酸盐工厂差异,并揭示了不同时期碳酸盐工厂变化的主控因素差异:渐新世时期,南海碳酸盐工厂转变机制为古气候主导型,NK1井发育Heterozoan碳酸盐工厂,至渐新世末,全球气候变暖,NK1井出现珊瑚礁;进入早中新世时期,气候变暖整个南海均适合珊瑚礁发育,这时南海碳酸盐工厂转变机制为海平面变化主导型,Photozoan到Heterozoan碳酸盐岩工厂转变主要受控于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中中新世时期,南海碳酸盐工厂转化机制为构造活动与季风活动增强主导型,XK1井由于受季风增强和富营养源的影响,出现从Photozoan到Heterozoan碳酸盐岩工厂转变,形成以Heterozoan碳酸盐岩工厂为主,而NK1井几乎不受季风影响形成Photozoan碳酸盐岩工厂为主导;晚中新世时期,南海碳酸盐工厂转变机制为海平面变化和季风活动增强主导型,自沙巴造山作用导致南海扩张终结后,晚中新世整个南海热沉降阶段,此时海平面变化成为南海碳酸盐工厂转变的主要因素,同样,XK1井在晚中新世季风增强时段出现从Photozoan到Heterozoan碳酸盐岩工厂转变的特征,而NK1井以Photozoan碳酸盐岩工厂为主导;上新世-第四纪碳酸盐工厂转变机制为海平面变化主导型,上新世-第四纪时期,南海碳酸盐工转变主要受海平面变化影响,XK1井和NK1井海侵体系域为Heterozoan碳酸盐岩工厂,高位体系域为Photozoan碳酸盐岩工厂。总体来看,南海南部岛礁以Photozoan碳酸盐组合为主,而南海北部岛礁以Heterozoan碳酸盐组合为主。尽管南海南、北岛礁在构造沉降、相对海平面变化以及季风影响等控制因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南、北岛礁碳酸盐组合带发生明显变化,但层序地层框架内南海生物礁滩体系的发育演化具有较好的可对比性。

刘炳强[6](2020)在《柴北缘早中侏罗世聚煤古地理与源-汇系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柴达木盆地侏罗系蕴含着丰富煤炭与油气资源,长期以来作为青海省乃至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柴北缘侏罗系分布连续,出露相对较好,是地史时期古环境、地质事件、层序地层、古地理研究的有利载体,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侏罗纪陆相地层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地区。本文以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剖面实测、钻孔岩心观察描述、砂岩薄片以及煤岩显微组分镜下鉴定等手段,对柴北缘中下侏罗统进行岩相与沉积体系识别、层序地层分析、巨厚煤层成因研究、古地理重建,并定量分析了源—汇系统收支状况。柴北缘中下侏罗统共识别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页岩、可燃有机岩5种岩石类型与22种岩相类型,并划分为7类岩相组合,可分别解释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与湖泊沉积体系,主要成煤环境包括河漫沼泽、分流河道间与分流间湾沼泽和湖湾沼泽。基于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地层钻孔岩心、野外实测剖面、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下切谷冲刷面、岩性及颜色突变面、沉积旋回转换面与古风化暴露面五类层序地层界面,将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为S1—S10共十个三级层序。选取研究区典型单孔剖面以及连孔对比剖面,分析层序格架下的沉积演化规律以及煤层发育特征。柴北缘早侏罗世从层序S4开始发育可采煤层,层序S4—S6聚煤作用有变好的趋势。中侏罗世层序S8聚煤作用最好,向上层序S9与S10聚煤作用有所减弱,但中侏罗世聚煤作用整体要明显强于早侏罗世,属于柴北缘的主要聚煤期。从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格架下的煤层分布情况来看,煤层主要发育于各层序的湖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中少有煤层分布。依据煤层与碎屑沉积的交替出现、显微组分与矿物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趋势,识别出了多种厚煤层内部的关键界面,具体包括陆化面(Te S)、陆地暴露面(Ex S)、沼泽化面(Pa S)、湖侵淹没面(GUTS)与可容空间转换面(ARS)。总结了关键界面界定的多期泥炭沼泽垂向叠置规律,揭示了巨厚煤层多期泥炭沼泽垂向叠置成因机制。发现柴北缘中侏罗世巨厚煤层中蕴含的高分辨率层序,经过分析划分为四个四级层序,进一步探讨了巨厚煤层中可作为四级层序界面的关键界面以及具有穿时性的关键界面。综合古流向、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分析以及锆石定年研究成果,显示柴北缘早中侏罗世物源区主要存在于盆地南北两侧。祁连山应为其沉积期北部的主要物源区,而阿尔金山与赛什腾山此时尚未隆起,更倾向于接受沉积。南部东昆仑山以及柴达木古陆同样在沉积期为盆地提供一定比例的物源。与此同时,盆地内部存在的小型古隆起也作为次要物源为盆地提供沉积。基于露头剖面与钻孔数据库,采用沉积相约束下的大数据汇编方法获取单因素等值线图,结合沉积环境分析与物源分析成果,重建了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面貌。早侏罗世沉积区主要分布于冷湖—南八仙一线的南部地区,南北两侧发育一系列辫状河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并逐渐过渡为中部的湖泊环境。中侏罗世沉积区向东北迁移至冷湖—团鱼山—鱼卡—大煤沟—旺尕秀一线,曲流河及曲流河三角洲环境明显增多,平面上展现出河流、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以及半深湖的过渡配置关系。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及分流间湾沼泽为最有利的聚煤古地理单元,聚煤中心集中于团鱼山、鱼卡以及大煤沟地区,自早侏罗世至中侏罗世聚煤中心具有东北迁移的特征。结合古水力学方程获取了干流河道所输送的沉积物量,并与沉积区的沉积物量进行对比,综合分析了源—汇系统收支状况,恢复了源—汇系统的关键参数。源—汇系统收支定量分析显示,柴北缘鱼卡地区层序S9干流满岸深度在3.1-3.3m,河道宽度为于69-77m,流经了较缓的坡度(0.0002046-0.0002178),流速一般为1.046-1.048m/s,搬运了中—细砂为主的沉积物。该时期流域面积约为3209.8-3781.6km2,流域长度介于177.8-196.2km,满岸水流量为239.9-286.2m3/s,满岸推移载荷流量在0.043-0.048m3/s之间,满岸悬浮载荷流量范围在0.083-0.094 m3/s。基于现代类似河流的对比研究,得出鱼卡地区干流年均沉积物搬运量介于158862.4-179242.3m3,在层序S9所持续的2.2Ma共向沉积区输入349.5-394.3km3的沉积物,与沉积区所统计的沉积体积(322km3)大致相符。古水力学方程得出的河流沉积物输入体积的高值约为支点下游沉积区统计体积的1.22倍,如果这一分析结果准确,则表明存在一定程度的沉积物遗失现象,研究区局限发育的重力流沉积可能是沉积物遗失的主要方式。有针对性的选择现代河流进行类比,运用更符合实际地质背景的古水力学方程,并尽可能多地直接测量源—汇系统基本参数,将会显着降低源—汇系统收支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误差。

李潇鹏[7](2018)在《南堡凹陷沙一段—东营组强烈断拗背景下扇体的精细刻画及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该论文以构造地质学、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油气成藏动力学为理论指导,总结了:(1)南堡凹陷内部断裂体系的平面展布及垂向组合特征;(2)南堡凹陷古近系沙一段到东营组的三级层序界面特征、内部结构、坡折样式及层序构成特征;(3)南堡凹陷沉积相类型及三级层序内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4)三级层序格架下四级层序内扇体的时空演化、结构特征、主控因素及发育模式。最终,(5)根据不同扇体的物性差异性及亚相分布,预测有利相带及有利圈闭分布区。首先,以测录井、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在详细的层位及断层解释的前提下,明确了南堡凹陷发育的七种断裂类型,划分出SQEs1、SQEd3x、SQEd3s、SQEd2及SQEd1五个三级层序,针对不同构造带及不同层位,识别了详细的坡折类型及层序构成样式,分别为凹陷南部的挠曲坡折、多级断控坡折,北部的断崖型坡折、断裂挠曲型坡折和断裂坳陷型坡折。其次,以岩心的岩性、沉积构造等观察为基础,总结了5种沉积相类型,12种沉积亚相和39种沉积微相,涵盖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扇三角洲沉积、浊积扇沉积、湖泊沉积和火山岩充填。以单井的重矿物组合、轻矿物组和为基础,识别了南堡凹陷的六类典型物源。以测井相、地震属性、砂分散体系为基础,结合沉积相类型及物源分布,识别了各个不同三级层序内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北部西南庄断裂、柏各庄断裂及高柳断裂下降盘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体系,且随着地层由老到新,扇体展布范围不断扩大。而后,以高柳及四号构造带为研究区,建立四级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20个四级层序,明确四级层序内的扇体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扇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总结出四种扇体类型,及不同类型扇体与控边断裂断陷速率与湖盆沉降速率动态变化的耦合关系。以上述所有构造带四级层序的扇体展布研究为基础,总结了6种扇体发育模式,分别为:断沟控扇模式、沟槽控扇模式、断裂坡折与高部位控扇模式、断裂坡折与差异断陷控扇模式、断陷与热沉降相等控扇模式和双强与古潜山同控的控扇模式。最后,以不同的扇体类型为单元,总结其物性特征,对比不同类型扇体之间的物性差异性。从扇体的沉积相带上来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沉积砂体的物性要优于平原沉积,从扇体类型上来讲,类型二与类型四扇体在同样的沉积亚相发育的情况下,其孔渗性要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扇体。结合扇体的平面展布,PS1,PS4,PS5,PS8和PS12四级层序内部预测有利区带展布范围广,可做为SQEs1,SQEd3x和SQEd2s三个三级层序内部的重点勘探层位。从分布位置上来讲,高柳地区的预测有利区带在PS1到PS12共计12个四级层序中发育更为频繁,要优于四号构造带。该论文在南堡凹陷高柳及四号构造带进行的精细的扇体刻画、扇体物性的差异性分析可以为该地区的深入细化勘探提供重要依据。在使用的扇体的雕刻技术、构造-三级层序-四级层序-物性-有利区带预测的技术方法流程为具有相似背景的陆相断陷湖盆的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杨柳[8](2017)在《中国海域新生代聚煤规律与控煤模式》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关于我国海域新生代聚煤规律的认识十分局限,对诸如煤层发育分布规律、聚煤作用时空迁移特点和控制因素、主要地质因素控煤模式等基本问题缺乏系统性认知。为此,本文作者采用煤田、构造、沉积地质及古气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上述基本问题开展系统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和成果:中国海域新生代聚煤盆地含煤地层主要发育在始新世渐新世时期,中新世仅在渤海湾及东海盆地内发育。含煤地层发育河流、扇三角洲、三角洲、湖泊及泻湖-潮坪5大沉积相类型,包括14种沉积亚相及20种沉积微相。基于海域钻井地球物理测井解释结果,发现我国海域煤层具有单层厚度薄,层数多,分布范围广且散的特点。借助于煤岩学实验,揭示南海盆地煤级为气-肥煤,东海及渤海湾盆地煤级为褐煤-长焰煤,具有由北向南、从东到西逐渐增高的分布趋势。通过有机岩石学显微组分统计规律,划分出深覆水泥炭沼泽和浅覆水泥炭沼泽两种煤相类型。结合微量元素测试结果,揭示沉积背景的波动式频繁变化对泥炭沼泽及煤层发育的深刻影响。基于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结果,发现含煤地层发育过程受同沉积断层控制明显,发育“不对称地堑”构造形态,且珠江口盆地断层倾角较大。聚煤盆地同沉积断裂的活动性从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逐渐减弱,具有北部强南部弱、东部强西部弱的分布格局。基于盆地构造特征,将海域聚煤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划分裂陷Ⅰ幕、裂陷Ⅱ幕、裂陷Ⅲ幕、裂后热沉降期、新构造五个演化阶段,聚煤作用主要受控于裂陷期的三个演化阶段。基于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了东海盆地、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含煤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4个可在横向上对比的三级层序单元,建立了不同格架下沉积体系配置关系,揭示沉积体系的迁移规律。发现煤层主要发育在海侵体系域顶部和高位体系域底部,揭示最大海(湖)泛面附近是最有利于聚煤作用发生的沉积环境,且聚煤范围随着沉积环境迁移而迁移。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揭示海域新生代主要聚煤期由北向南时间变新,主含煤地层层位随之抬高,聚煤范围由东向西逐渐扩展的基本特征,认为海域新生代断坳转化时间、构造稳定性及沉积环境差异是域新生代聚煤作用特点及含煤性的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而建立了我国海域典型聚煤盆地的构造-沉积控煤模式。

陈术源[9](2018)在《中国海域煤层生气作用及其对煤系气成藏的贡献》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近海海域天然气资源丰富,但长期研究与勘探关注的重点在于常规油气,将煤系地层主要视为烃源岩层系。然而,煤层及煤系致密砂岩同样是良好的油气储层,我国海域天然气主要赋存层系为新生代煤系,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基于此,本文采用煤系气共生共探共采的前缘思路,首次探讨了我国海域新生界煤系气共生成藏的主要特点和机理,提出了改变天然气勘探的思路和建议。我国海域新生代主聚煤期为始新世渐新世,均出现在断陷阶段末期。研究发现,东海盆地平湖组聚煤作用优于花港组,西湖凹陷煤系主要形成于滨海三角洲体系;琼东南盆地崖城组聚煤作用优于陵水组,沉积环境以扇三角洲-泻湖-潮坪体系为主;珠江口盆地恩平组聚煤作用优于珠海组,以河流-(扇)三角洲体系沉积为主。在此沉积-构造背景控制下,我国海域新生代煤层发育特点是层数多而厚度薄,与泥岩和砂岩频繁互层,硫含量和灰分产率较高;煤层富镜质组、低壳质组和贫惰质组,以生气为主;煤系烃源岩一般处于成熟阶段,部分达到过成熟高成熟阶段,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煤层生气转化率以及生烃量优于南海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我国海域新生界煤层埋深一般超过3000m,地层压力多处于超压状态,属于典型的深部高压煤储层。针对这一地质特点,考虑煤级、灰分产率等影响因素,基于较高温度压力的等温吸附实验模拟,首次建立了我国海域深部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我国海域盆地深部乃至超深部(埋深40005000m)煤层中不同相态气的分配比例随深度而发生变化。埋深增加,吸附气对地层温度和压力的响应减弱,吸附气量在煤层总含气量中占比减小,游离气成为煤层含气量的主要构成。对比研究认为,琼东南盆地崖城地区含煤地层发育特点类似于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煤层、泥岩、致密砂岩多而薄且频繁互层,构成吸附气与游离气共生的复合型煤系气藏。频繁互层的煤层和致密砂岩为储层孔缝发育及压裂改造提供了有利的地质基础,频繁互层产出的泥岩层形成了优质的内幕封盖保存条件,煤层生气作用提供了充足的气源。研究提出,我国海域煤系天然气勘探需要采用新的思路,摆脱常规勘探开发的方式方法,平面上寻找互层率和砂地比高的区域,垂向上以煤系气系统为基本的开发地质单元。

廖计华,王华,吕明,肖军,甘华军,严德天[10](2016)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宝岛凹陷同沉积断裂活动及其对沉积充填的控制》文中提出综合利用大量二维、三维地震数据以及钻井资料,运用古落差法和断层活动速率分析法系统阐明2号断裂带时空演化规律,并重点分析同沉积期断裂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古构造格架对松南-宝岛凹陷北缘层序地层整体构型、层序充填样式以及砂分散体系时空配置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2号断裂带活动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幕式特征,整体表现为"弱—强—弱—消亡"的演化趋势,主要活动期集中在古近纪裂陷期;在空间上显示出显着的分段性特征,可细分出松南段和宝岛段,且松南段活动性较宝岛段更为强烈.2号断裂带同沉积期断裂活动对松南-宝岛凹陷北缘沉积中心的展布及其动态迁移规律、层序内部体系域发育和沉积充填样式均具有明显控制.在裂陷期,松南-宝岛凹陷北缘分别发育陡坡断阶型层序样式和多级断阶陡坡型层序样式,在裂后坳陷阶段主要发育挠曲坡折型层序样式、沉积坡折型层序样式以及滑塌坡折型层序样式.此外,沿F2断裂上升盘发育的2个横向凸起调节带和2个走向斜坡调节带对盆缘水系的汇聚具有明显控制,其所在位置发育大型储集砂体.

二、琼东南盆地东部低位体系域的时空组合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琼东南盆地东部低位体系域的时空组合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琼东南盆地陵水15-2区块梅山组地震沉积学及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底扇研究现状
        1.2.2 地震沉积学研究进展
        1.2.3 陵水凹陷成藏条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特征
        2.1.1 区域地层特征
        2.1.2 研究区地层格架
    2.2 沉积充填特征
    2.3 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沉积相分析
    3.1 地震相分析
        3.1.1 地震相类型
        3.1.2 地震相平面展布
    3.2 地震属性分析
    3.3 沉积相展布
        3.3.1 地震相转换沉积相
        3.3.2 沉积相平面展布
第四章 “源-汇”体系分析
    4.1 物源分析
    4.2 输送渠道分析
    4.3 海底扇沉积过程分析
        4.3.1 海底扇分期刻画
        4.3.2 海底扇沉积模式分析
第五章 成藏条件研究
    5.1 烃源岩特征
        5.1.1 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5.1.2 油源对比
        5.1.3 烃源岩热演化史
    5.2 储层特征
    5.3 生储盖组合特征
    5.4 输导体系特征
    5.5 圈闭特征
    5.6 海底扇成藏模式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北部湾盆地及周缘地区构造地质背景
        2.1.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概况
        2.1.2 北部湾盆地地质背景概况
    2.2 福山凹陷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特征
        2.2.3 石油地质特征
第三章 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
    3.1 福山凹陷构造格架
        3.1.1 构造层划分
        3.1.2 构造单元划分
    3.2 断裂体系差异
        3.2.1 主控断层差异特征
        3.2.2 断裂体系差异分析
    3.3 构造样式差异
        3.3.1 伸展构造样式
        3.3.2 扭动构造样式
    3.4 沉降史差异
        3.4.1 参数选取及数据采集
        3.4.2 垂向上沉降演化特征
        3.4.3 沉降速率平面特征
    3.5 伸展量差异
        3.5.1 伸展量的计算方法
        3.5.2 伸展量的测线选择
        3.5.3 福山凹陷伸展差异
        3.5.4 福山凹陷古近系沉降与伸展特征综合分析
第四章 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沉积响应
    4.1 层序地层学特征分析
    4.2 构造差异背景约束下的沉积体系充填演化
        4.2.1 地层展布对构造的响应
        4.2.2 构造对物源体系的控制
        4.2.3 构造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第五章 福山凹陷油气分布规律与有利油气勘探方向
    5.1 福山凹陷油气分布规律
        5.1.1 层序-油气分布规律
        5.1.2 体系域-油气分布规律
        5.1.3 油气空间分布特征
    5.2 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5.2.1 构造对成藏要素分析
        5.2.2 断裂体系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5.2.3 构造样式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典型油气成藏模式
    5.3 福山凹陷有利勘探区预测
第六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南海北部新近系陆架-陆坡演化及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资料情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构造特征及演化
        2.1.2 盆地充填特征
    2.2 研究区资料情况
第三章 陆架沉积类型及演化特征
    3.1 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地震反射特征
    3.2 陆架边缘三角洲平面展布以及沉积演化特征
    3.3 陆架边缘三角洲发育的主控因素
        3.3.1 相对海平面变化
        3.3.2 物源供给
        3.3.3 古地形
        3.3.4 构造运动
第四章 陆坡沉积类型及其形态特征
    4.1 中央峡谷形态与充填特征
        4.1.1 地震反射特征
        4.1.2 测井相分析
        4.1.3 充填特征
    4.2 峡谷平面展布特征
    4.3 中央峡谷形成的控制因素
        4.3.1 充足的物源供应
        4.3.2 断裂带的影响
        4.3.3 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
        4.3.4 古地形的控制
        4.3.5 相对海平面变化
    4.4 中央峡谷演化特征
    4.5 中央峡谷沉积模式
第五章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定量分析
    5.1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定量化参数及数据方法
        5.1.1 定量化参数
        5.1.2 数据与方法
    5.2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垂向及横向变化
        5.2.1 垂向变化
        5.2.2 横向差异变化
    5.3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时空展布特征
第六章 陆架沉积与陆坡沉积之间的关系
    6.1 陆架边缘三角洲与海底扇之间的关系
    6.2 陆架边缘三角洲与中央峡谷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琼东南盆地渐新统煤系烃源岩发育、分布与生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认识与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位置
    2.2 构造背景
    2.3 地层特征
    2.4 岩浆活动特征
3 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特征
    3.1 渐新统沉积相标志分析
    3.2 渐新统沉积相发育与演化
    3.3 渐新统层序地层特征
4 煤系烃源岩发育与分布
    4.1 煤系烃源岩的二元结构
    4.2 煤(炭质泥岩)发育与分布特征
    4.3 陆源海相泥岩发育与分布特征
5 煤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与有利生烃区带预测
    5.1 渐新统煤系烃源岩生烃热模拟特征
    5.2 渐新统煤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
    5.3 有利生烃生烃区带预测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南海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南北陆缘差异 ——基于XK1和NK1井精细刻画(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2.1 生物礁滩体系沉积相分类
        1.2.2 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影响因素
        1.2.3 南海生物礁滩体系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5 论文取得的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南海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
    2.2 西沙群岛区域概况
    2.3 南沙群岛区域概况
第三章 XK1井生物礁滩体系沉积演化的精细刻画
    3.1 XK1井生物礁滩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3.1.1 礁核微相特征
        3.1.2 内侧滩微相特征
        3.1.3 外侧滩微相特征
        3.1.4 泻湖相特征
        3.1.5 礁盖微相/暴露面特征
    3.2 XK1井暴露面识别与层序单元划分
        3.2.1 下中新统与中中新统分界面
        3.2.2 中中新统与上中新统分界面
        3.2.3 上中新统与上新统分界面
        3.2.4 上新统与更新统分界面
    3.3 XK1井层序地层单元特征
        3.3.1 下中新统地层特征
        3.3.2 中中新统地层特征
        3.3.3 上中新统地层特征
        3.3.4 上新统地层特征
        3.3.5 更新统-全新统地层特征
    3.4 XK1井生物礁白云岩化作用
    3.5 XK1井生物礁碳酸盐工厂类型分析
    3.6 XK1井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分析
第四章 NK1井生物礁滩体系沉积演化的精细刻画
    4.1 NK1井生物礁滩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4.1.1 礁核微相特征
        4.1.2 内侧滩微相特征
        4.1.3 外侧滩微相特征
        4.1.4 泻湖相特征
        4.1.5 礁盖微相/暴露面特征
    4.2 NK1井暴露面识别与层序单元划分
        4.2.1 渐新统/下中新统界面
        4.2.2 下中新统/中中新统分界面
        4.2.3 中中新统/上中新统分界面
        4.2.4 上中新统/上新统分界面
        4.2.5 上新统/更新统分界面
    4.3 NK1井层序地层单元特征
        4.3.1 渐新统地层特征
        4.3.2 下中新统地层特征
        4.3.3 中中新统地层特征
        4.3.4 上中新统地层特征
        4.3.5 上新统地层特征
        4.3.6 更新统-全新统地层特征
    4.4 NK1井生物礁地球化学垂向变化特征
        4.4.1 C、O同位素垂向变化特征
        4.4.2 Ca、Mg元素垂向变化特征
        4.4.3 Si、P元素垂向变化特征
        4.4.4 Na、K元素垂向变化特征
        4.4.5 矿物成分垂向变化特征
    4.5 NK1井生物礁碳酸盐工厂类型分析
    4.6 NK1井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分析
第五章 生物礁滩体系露头类比分析
    5.1 比较沉积学的方法
    5.2 晚二叠纪见天坝生物礁露头分析
        5.2.1 见天坝生物礁岩性相
        5.2.2 见天坝生物礁发育演化模式
    5.3 生物礁滩体系岩性相比较沉积学研究
    5.4 生物礁滩体系演化模式比较沉积学研究
        5.4.1 生物礁滩沉积体系演化模式
        5.4.2 XK1井生物礁滩体系演化模式
        5.4.3 NK1井生物礁滩体系演化模式
第六章 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控制因素及南海南、北差异
    6.1 构造作用对南、北陆缘生物礁发育的控制
    6.2 海平面变化对南、北陆缘生物礁发育的控制
    6.3 东亚季风和上升流对南、北陆缘生物礁发育的控制
    6.4 南海南、北岛礁白云岩发育及其成因
    6.5 南海南、北岛礁碳酸盐工厂发育差异
    6.6 南、北陆缘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差异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柴北缘早中侏罗世聚煤古地理与源-汇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含煤岩系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3.2 厚煤层成因机制研究进展
        1.3.3 源—汇系统分析研究进展
        1.3.4 柴北缘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现状
        1.3.5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7.1 完成的工作量
        1.7.2 主要研究成果
        1.7.3 论文的创新点
    1.8 小结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大地构造位置
        2.2.2 构造单元划分
        2.2.3 盆地构造演化
    2.3 柴北缘侏罗纪地层
    2.4 小结
3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岩相与沉积体系
    3.1 岩相类型及其特征
        3.1.1 砾岩相
        3.1.2 砂岩相
        3.1.3 粉砂岩相
        3.1.4 泥页岩相
        3.1.5 可燃有机岩相
    3.2 岩相组合与沉积环境解释
        3.2.1 岩相组合A
        3.2.2 岩相组合B
        3.2.3 岩相组合C
        3.2.4 岩相组合D
        3.2.5 岩相组合E
        3.2.6 岩相组合F
        3.2.7 岩相组合G
    3.3 不同沉积环境的聚煤特征
        3.3.1 河流环境
        3.3.2 三角洲环境
        3.3.3 湖泊环境
    3.4 小结
4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地层分析
    4.1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地层格架
        4.1.1 关键层序界面的识别
        4.1.2 层序地层格架
    4.2 典型剖面、钻孔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分析
        4.2.1 柴北缘西部地区
        4.2.2 柴北缘中部地区
        4.2.3 柴北缘东部地区
    4.3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1 柴北缘西部地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2 柴北缘中部地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3 柴北缘东部地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4 柴北缘全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4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格架下的煤层分布
    4.5 小结
5 层序格架下的巨厚煤层成因
    5.1 煤层中的关键界面
    5.2 采样与研究方法
        5.2.1 采样与鉴定方法
        5.2.2 显微组分以及矿物的古环境指示
    5.3 鉴定结果及其解释
        5.3.1 显微组分以及矿物含量
        5.3.2 沼泽环境垂向演化过程
    5.4 巨厚煤层成因模式与层序地层解释
    5.5 小结
6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重建
    6.1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沉积物源分析
        6.1.1 古流向测量
        6.1.2 砂岩碎屑组分分析
        6.1.3 重矿物以及碎屑锆石定年分析
    6.2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重建
        6.2.1 古地理重建方法
        6.2.2 早侏罗世古地理特征
        6.2.3 中侏罗世层序S8 古地理特征
        6.2.4 中侏罗世层序S9 古地理特征
        6.2.5 中侏罗世层序S10 古地理特征
        6.2.6 源—汇系统沉积演化分析
    6.3 古地理格局下的聚煤特征
    6.4 小结
7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
    7.1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背景
        7.1.1 分析理论
        7.1.2 分析对象
    7.2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方法
        7.2.1 河道尺寸及粒度分析方式
        7.2.2 满岸水流量与沉积物流量评估方式
        7.2.3 年均沉积物量计算方式
        7.2.4 累计沉积物量评估方式
        7.2.5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方式
    7.3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结果
        7.3.1 河道规模
        7.3.2 满岸水流量与沉积物流量
        7.3.3 年均沉积物量与累计沉积物量
        7.3.4 源—汇系统收支比较
    7.4 源—汇系统收支状况解释
    7.5 不确定性与误差分析
    7.6 小结
8 主要认识与展望
    8.1 结论
    8.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南堡凹陷沙一段—东营组强烈断拗背景下扇体的精细刻画及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扇体与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1.2.2 扇体与构造活动的关系
        1.2.3 扇体与古地貌的匹配
        1.2.4 扇体与油气藏的匹配
        1.2.5 扇体雕刻技术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南堡凹陷构造与层序综合研究
        1.3.2 南堡凹陷沉积相研究
        1.3.3 高柳及4号构造带扇体研究
        1.3.4 高柳及4号构造带有利圈闭分布区预测
        1.3.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主要工作量
        1.4.1 资料使用情况
        1.4.2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2.1 南堡凹陷构造与沉积演化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南堡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第三章 高柳及四号构造带沙一段-东营组构造层序综合研究
    3.1 构造特征分析
        3.1.1 南堡凹陷断裂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3.1.2 断裂剖面组和样式
        3.1.3 一级断裂构造活动性分析
    3.2 层序界面识别及格架建立
        3.2.1 层序界面特征分析
        3.2.2 层序格架分析
    3.3 坡折及层序充填类型分析
        3.3.1 南堡凹陷南部主要坡折及层序充填类型
        3.3.2 5号及老爷庙构造带主要坡折及层序充填类型
        3.3.3 高柳及4号构造带坡折及层序充填类型
第四章 南堡凹陷沉积相研究
    4.1 沉积相类型的识别
        4.1.1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特征
        4.1.2 扇三角洲沉积相特征
        4.1.3 浊积扇沉积相特征
    4.2 南堡凹陷物源体系分析
    4.3 南堡凹陷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分析
        4.3.1 SQEs1低位与湖扩体系域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3.2 SQEs1高位体系域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3.3 SQEd3x低位与湖扩体系域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3.4 SQEd3x高位体系域沉积特征
        4.3.5 SQEd3s沉积特征
第五章 南堡凹陷四级层序级别下扇体展布分析
    5.1 单井四级层序界面识别及格架建立
    5.2 四级层序平面展布特征分析
    5.3 基于叠后地震数据的扇体识别技术分析
    5.4 扇体的时空演化
    5.5 扇体形成的主控因素及发育模式
        5.5.1 扇体形成的强烈断拗背景
        5.5.2 扇体类型、结构及主控因素分析
        5.5.3 扇体发育模式总结
第六章 高柳及四号构造带有利区带预测
    6.1 扇体物性特征
    6.2 高柳及四号构造带有利区带预测
        6.2.1 SQEs1各四级层序有利区带的分布预测
        6.2.2 SQEd3x各四级层序有利区带的分布预测
        6.2.3 SQEd3s各四级层序有利区带的分布预测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中国海域新生代聚煤规律与控煤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论文工作量
2 近海新生代聚煤作用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盆地类型及演化
    2.3 新生代地层
    2.4 含煤地层发育特征
    2.5 小结
3 新生界煤层发育及煤质特征
    3.1 煤层层数与厚度
    3.2 煤的岩石学特征
    3.3 煤及泥岩的化学组成
    3.4 煤和暗色泥岩沉积环境条件
    3.5 小结
4 新生代聚煤盆地构造演化
    4.1 聚煤盆地同沉积构造
    4.2 聚煤盆地同沉积断层及其活动性
    4.3 原型盆地恢复及构造演化
    4.4 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序列
    4.5 小结
5 新生代含煤地层层序格架及其演化
    5.1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与层序格架
    5.2 典型单井层序地层结构
    5.3 典型盆地沉积充填过程
    5.4 小结
6 新生代聚煤作用及其地质控制
    6.1 典型盆地煤层发育规律
    6.2 聚煤作用时空迁移规律
    6.3 聚煤作用的地质控制
    6.4 典型盆地构造-沉积控煤模式
    6.5 小结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成果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中国海域煤层生气作用及其对煤系气成藏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现存问题
    1.4 研究方案
2 近海油气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及其演化
    2.2 新生代盆地及其沉积充填
    2.3 大地热流与地温场演化
    2.4 油气资源分布与勘探发现
    2.5 小结
3 海域新生代典型盆地聚煤作用
    3.1 新生代煤系沉积序列
    3.2 新生代煤系煤层与煤质
    3.3 新生代聚煤作用时空迁移
    3.4 聚煤作用的地质控制
    3.5 小结
4 海域新生代煤系生烃作用
    4.1 煤系烃源岩生烃能力
    4.2 煤岩生烃热模拟及生烃模式
    4.3 煤系埋藏-受热-成熟演化史
    4.4 海域煤系生烃演化
    4.5 小结
5 海域新生代煤层储集能力
    5.1 等温吸附实验
    5.2 海域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
    5.3 海域煤层含气量预测
    5.4 煤层排烃量及其区域分布
    5.5 小结
6 崖城地区崖城组煤系气复合成藏作用
    6.1 崖城地区构造及其演化
    6.2 煤系气储集层发育与组合特征
    6.3 煤系气复合成藏及控制因素
    6.4 煤系气开发优势与勘探思路
    6.5 小结
7 结论及创新性成果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宝岛凹陷同沉积断裂活动及其对沉积充填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2号断裂带活动规律
3 2号断裂带对沉积充填的控制
    3.1 断裂活动对层序厚度和沉积中心的控制
    3.2 断裂活动对层序样式及其垂向演化的控制
        3.2.1 松南凹陷典型层序样式及垂向演化
        3.2.2 宝岛凹陷典型层序样式及垂向演化
    3.3 断裂活动对砂分散体系的控制
4 讨论与有利区带预测
5 结论

四、琼东南盆地东部低位体系域的时空组合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琼东南盆地陵水15-2区块梅山组地震沉积学及成藏条件研究[D]. 姚兴宗. 西北大学, 2021(12)
  • [2]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差异、沉积响应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龚银.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南海北部新近系陆架-陆坡演化及沉积体系研究[D]. 张鹏.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4]琼东南盆地渐新统煤系烃源岩发育、分布与生烃特征[D]. 董国旗.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南海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南北陆缘差异 ——基于XK1和NK1井精细刻画[D]. 陈北辰.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6]柴北缘早中侏罗世聚煤古地理与源-汇系统分析[D]. 刘炳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7]南堡凹陷沙一段—东营组强烈断拗背景下扇体的精细刻画及差异性研究[D]. 李潇鹏. 中国地质大学, 2018
  • [8]中国海域新生代聚煤规律与控煤模式[D]. 杨柳.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1)
  • [9]中国海域煤层生气作用及其对煤系气成藏的贡献[D]. 陈术源.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
  • [10]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宝岛凹陷同沉积断裂活动及其对沉积充填的控制[J]. 廖计华,王华,吕明,肖军,甘华军,严德天.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6(02)

标签:;  ;  ;  ;  ;  

琼东南盆地东部低位体系域时空组合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