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行为契约和后果阶梯

课堂行为契约和后果阶梯

一、课堂行为契约与后果阶梯(论文文献综述)

吴志婷[1](2020)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基础教育语文课程中开展整本书阅读能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仍在探索阶段,专门性、规范性的指导多停留在案例汇总分析、教学设计层面,未形成系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理论体系,缺少连结课内外阅读的教学模式。因而研究小学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模式将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实践参考。教师将擂台式教学运用于整本书阅读是激发学生课内外阅读活力的关键。小学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展现为竞争型合作学习在课内精读、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效融合。小学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的课内精读呈现为个人攻擂积分式、小组合作展示式和班级守擂比赛式三种课堂的组织形式,能实现激活课堂活力的作用;小学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的课外活动展示为阅读竞赛擂台、大声朗读分享会、思维导图画廊、对照阅读学习单和创意表达空间五种活动表现形式,能促进学生在课外愉悦地完成整本书阅读的任务。导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推进课《夏洛的网》和分享课《窗边的小豆豆》三种课型展示了擂台式教学在整本书阅读的运用。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是阅读的全过程指导。除了进行课内精读、课外阅读活动外,教师需要通过四个重点环节指导学生阅读,包括构建阅读书目选读结构为学生选定阅读书目、借助“一起学习”APP监控学生阅读进程、完善阅读评价机制测评阅读效果、分析学生学习案例反思教学得失。研究小学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在推进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调动课堂活力、促进教师阅读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申莉[2](2020)在《行为契约法对小学生课堂学业自立养成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行为契约法的干预对小学生课堂学业自立行为的影响和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6-12岁儿童自立行为量表-课堂学业自立行为分量表》对湖南省某小学二年级某班42名小学生的课堂学业自立水平进行测量,把量表得分低于均值一个标准差以下的儿童作为低分组,低分组儿童共8名。结合教师推荐和研究者观察,再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二分测验简版》对8名儿童进行筛查以排除智力因素的影响,最终选取该班课堂学业自立水平相对较低的2名儿童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单个被试研究设计对2名个案儿童进行研究,采用A-B基线实验设计,综合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知情人报告,以行为契约为自变量,小学生课堂学业自立水平为因变量,因变量指标包含定量数据分析和定性报告两个部分。研究分为基线期1周(1-5天)、干预期4周(6-25天)和追踪期1周(26-30天)三个阶段。基线期用以了解个案小学生课堂学业自立的基线水平,研究者通过为期1周(5天)的时间对被试的课堂学业自立行为表现进行观察,通过《6-12岁儿童自立行为量表-课堂学业自立行为分量表》前测分数、《小学生学业自立行为观测表》观察到的目标行为次数,并结合教师和研究者观察对基线期内个案小学生课堂学业自立水平收集资料及数据;干预期是在被试儿童的行为基本稳定后,引入行为契约干预方案对个案儿童课堂学业自立水平进行为期4周(20天)的干预,干预期内通过《小学生学业自立行为观测表》观察到的目标行为次数、知情人报告以及研究者观察报告对研究对象的课堂学业自立水平的改变进行综合评估,干预结束后运用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后测。干预结束后对个案儿童进行为期1周(5天)的追踪期,通过《6-12岁儿童自立行为量表-课堂学业自立行为分量表》、《小学生学业自立行为观测表》、知情人报告以及研究者观察报告对研究对象的课堂学业自立水平进行评估。将这一阶段的课堂学业自立水平与干预期进行对比,以了解研究对象在停止干预后课堂学业自立水平的保持情况。结果:通过对个案儿童进行了为期4周(20天)的行为契约干预,基于《6-12岁儿童自立行为量表-课堂学业自立行为分量表》、《小学生学业自立行为观测表》、知情人报告以及研究者的观察结果表明:2名个案儿童在干预期、追踪期的课堂学业自立行为水平均高于基线期水平,2名个案儿童的课堂学业自立水平均有所提高。结论:行为契约法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课堂学业自立水平。

邵秀筠[3](2019)在《积极行为支持对学前孤独症儿童离座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孤独症儿童由于自身的认知特点、社交沟通障碍等原因,往往易爆发出行为问题。研究表明,积极行为支持能够有效干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本研究采用倒返实验设计(A-B-A-B),以一名5岁5个月的学前孤独症儿童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旨在透过积极行为支持改善个案的离座行为,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对积极行为支持改善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找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其次,采用倒返实验设计,进行儿童集体课中离座行为的干预研究。干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A1-B1-A2-B2),干预过程中首先对儿童的离座行为进行多方面的功能性评量,然后根据评估结果,与教师和家长共同制定积极行为支持计划,采用家校合作的方式灵活运用生态环境改善、前事控制、行为教导、后果处理等策略,利用目视分析法、单一被试数据分析软件进行资料分析。通过积极行为支持的干预,个案离座行为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减少,课堂规则意识和安坐时间增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运用功能性评量能够帮助工作者更快速准确的找出行为问题的关键;积极行为支持对改善学前孤独症儿童的离座行为有立即成效;积极行为支持的实施能够获得较好的社会效度:积极行为支持计划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团队的协调配合。针对结论,研究者进行相应讨论与建议。对教育工作者的建议主要有:运用功能性评量找出学生行为问题背后隐藏的行为功能;运用积极行为支持实施全方位干预;发挥团队作用扩大处理层面。对未来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建议有:研究计划准备要充分;研究对象选择要慎重;研究伦理标准要坚守;研究过程调整要灵活;研究人员安全要谨记。

刘娜[4](2019)在《利用行为契约的方式矫正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行动研究》文中提出课堂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场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课堂管理目标要求从控制课堂到激活课堂,体现真正的师生平等对话,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管理课堂问题行为是课堂管理的必要环节,课堂问题行为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教育工作者的难题。课堂问题行为会影响课堂秩序,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了解产生课堂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科学的分析原因并探究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方法,从而更好的管理课堂问题行为。因此,本研究尝试用行为契约的方式矫正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探究行为契约矫正不同课堂问题行为时效果如何以及行为契约在管理课堂问题行为上需要如何改进。本研究通过课堂观察筛选出课堂问题行为,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了解样本班级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以及教师对这些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方式及其效果;了解学生年龄特点、性别差异以及个性差异;探究教师、家庭以及环境对学生课堂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尝试用行为契约的方式矫正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在契约实施的过程中改进和完善行为契约,最后评估行为契约矫正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效果并得出结论:1.行为契约适用于解决经常性的课堂问题行为。2.行为契约在矫正外向型课堂问题行为时,在契约实施期内矫正效果明显,但契约实施期结束后一段时间有些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在矫正内向型课堂问题行为时,前期矫正效果不明显,但是问题行为一旦得到矫正,维持的时间较长。3.行为契约不仅可以矫正消极的课堂行为、优化中性的课堂行为,还可以维持和提高积极的课堂行为。4.选择目标行为时要充分考量学生目前的发展水平和能力。设置的目标行为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5.契约的执行时间要合理。制定执行时间要考量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目标行为对他的难度。

高晓娟[5](2019)在《培智生行为问题矫正的个案研究 ——以H特校培智部三名学生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对H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的三名学生的问题进行记录和评估。首先,在收集资料阶段,发现三名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包括固着行为、自伤行为、攻击行为和不适当的社会行为。而通过行为动机量表得知,三名学生出现这四种行为的主要原因是逃避、自我刺激以及获得实质性的东西。同时通过强化物调查表得知,三名学生最喜爱的强化物是消费性强化物和活动性强化物。其次,基于调查、观察和访谈以及评估的结果对他们的问题行为实施矫正干预。在矫正的过程中发现个案出现的问题行为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他们的行为问题容易受环境的影响。通过替代强化、不相容强化、负强化、普雷马克等方法,三名学生的问题行为都在减少。最后探讨了个别化矫治工作在培智生问题行为矫治上的效果。矫正过程中发现个案的问题与问题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教室环境、课程以及教学等的调整让矫正环境处在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矫正结束后,通过行为问题调查表得出,三名培智生的行为问题明显有所下降。本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行为矫正的方法能明显地降低特殊学生的问题行为。(2)在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时多选用正强化以及替代强化。(3)在选用强化物时要考虑后援强化物。(4)矫正过程中要遵循普雷马克原则。(5)行为矫正在本研究三名学生的使用上具有良好的认可度。根据本研究行为矫正计划的拟定,干预以及效果,研究者建议在对行为问题的干预时,要重视家长以及各个支持系统合作的作用,注重对问题行为的预防。在未来研究中,要多探讨干预效果在不同情境下的泛化情况。并且要多进行有严格控制的实验研究。

何巧[6](2018)在《小学班级规章制度: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市两所小学为例》文中指出班级是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各种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时期,学生思想还未成熟,可塑性大,班级规章制度在小学中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被广泛运用。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也为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社会规范的学习奠定基础。秉此认识,笔者以S市的两所小学为研究样本,运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班级规章制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策略。论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本章简要的交代了研究缘起、意义,综述了研究现状和本论文的关注点,简要说明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对小学班级规章制度进行理论分析。首先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制度”、“班级规章制度”进行界定,再对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度理念、功能进行探讨。第二章是小学班级规章制度的现状调查分析,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之一。本章首先对调查情况进行简要阐述,再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呈现,从而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问题分析。笔者认为,班级规章制度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运行和评价。因此,在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时,根据班级规章制度构建的动态过程进行逐一展开,包括制定情况、制定内容、运行情况及评价状况等四个方面。第三章根据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和教师方面提出了小学班级规章制度的构建策略。研究指出,首先要树立正确认识,学校正确认识教育管理目标,教师正确认识班级规章制度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规范、合理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学校加强对班级规章制度制定的指导,教师规范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再次,要设置具有全面性、发展性和人文性的班级规章制度内容以及进行多渠道的贯彻落实;最后,要建立科学、多元、差异性评价制度和多渠道、多主体的实施监督。

曹佳静[7](2017)在《中学留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案例分析与策略研究 ——以西安国际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面向中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不同于面向成年人的汉语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体现在汉语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上,还体现在有效的课堂管理上。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由于组织和管理课堂的能力不强,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无法站稳讲台,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师的自我价值感。本论文依据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表现和分布特征、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明确教师在问题行为处理中的角色,在课堂行为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典型的问题行为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教师预防性行为和干预性行为角度,基于案例和课堂行为管理理论,提出教师管理策略,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提高教师课堂管理水平和帮助新手教师处理问题行为、掌控课堂提供借鉴。

梅娟[8](2017)在《韩国中学汉语课堂问题行为案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兴起,韩国汉语学习再度“复兴”,其中中学生成为韩国汉语学习的主流群体。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殊性,以及中韩文化背景的差异,韩国中学生在汉语课堂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行为,导致中国汉语教师在韩中学汉语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如何采取恰当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行为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本文以作者在韩期间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以韩国中学汉语课堂学生问题行为研究为主题,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教学日志、调查问卷、案例分析等方法,开展了韩国中学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和选题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介绍了相关的核心概念,阐明了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根据抽样访谈和调查情况,对韩国中学汉语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分类,即包括显性问题行为和隐性问题行为,从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环境因素分析了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以韩国一二三汉语学院和大辰高中汉语课堂中学生的具体问题行为作为典型案例,详细分析了韩国汉语课堂隐性问题行为的表现和原因,运用注意规律的策略和人际沟通策略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第四部分以韩国一二三汉语学院和大辰高中汉语课堂中学生的具体问题行为作为典型案例,详细分析了韩国汉语课堂显性问题行为的表现和原因,并大胆创新性地提出运用行为预测策略、行为契约策略解决韩国中学学生在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最后一部分总结。对前面所讨论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强调了韩国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研究的意义,同时也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

杨倩[9](2016)在《针对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以来自泰国10所中学的教学案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汉语教育事业在世界各地的蓬勃发展,泰国的政府教育部门及相关机构也纷纷加入这个大队伍。由于中泰两国政府的密切往来,中国汉办每年向泰国输送大量的汉语志愿者教师,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泰国汉语教师不足这一棘手问题。然而,泰国中学汉语课堂秩序差,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频繁成为广大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和公派教师的共识。因此,如何提高泰国汉语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汉语志愿者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便成为当下应该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笔者收集了10所非孔子学院及非孔子课堂的泰国公立中学汉语志愿者教师的教学视频,揭示出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和教师的应对方式,进而归纳出引起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各项原因总结出改善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篇论文的选题缘由,以及研究的内容、对象和方法。第二章,以文献综述的方式,陈述了非对外汉语教学界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课堂管理及课堂问题行为相关概念的定义、解释和分类。第三章,首先对泰国中学汉语教学现状进行概述,接着对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扰乱型、隐蔽型、违反课堂制度型、文化冲突型四类课堂问题行为,最后挑选出典型的汉语课堂教学视频进行案例分析,并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辅助调查研究。第四章,总结归纳出导致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家庭因素。第五章,根据总结的原因及受访教师的教学反馈,从教师、学校、家庭三个角度提出解决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行之有效的策略。第六章,本文结语。

康玉平[10](2014)在《中学生对外汉语课堂问题行为案例分析 ——以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中学部为例》文中指出课堂问题行为作为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问题之一,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而对外汉语的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却相对较冷清。因为之前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多为成年人,自律性较强。而随着“汉语热”的兴起,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学习者呈现低龄化趋势。而作为低龄的学习者,由于年龄阶段的特殊性,他们具有易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对于这一方面的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中学部的37个案例中,筛选出兼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7个课堂问题行为案例作为研究对象,从课堂管理、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等角度对课堂问题行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解决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本文提出了用行为契约法解决课堂问题行为,论述了行为契约法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希望对教师管理课堂有所帮助。

二、课堂行为契约与后果阶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课堂行为契约与后果阶梯(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整本书阅读研究现状
        1.3.2 擂台式教学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整本书阅读与擂台式教学的概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整本书阅读
        2.1.2 擂台式教学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合作与竞争理论
    2.3 开展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的意义
        2.3.1 激发课堂参与热情
        2.3.2 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2.3.3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3.4 加强阅读评价指导
第3章 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模式构建
    3.1 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的课内精读
        3.1.1 课内精读教学目标
        3.1.2 整本书阅读擂台课堂的组织形式
    3.2 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的课外阅读活动
        3.2.1 课外阅读活动教学目标
        3.2.2 整本书阅读课外擂台的活动形式
第4章 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的教学实践
    4.1 选书:提供优质阅读书目
        4.1.1 阅读书目选读原则
        4.1.2 阅读书目选读结构
        4.1.3 阅读书目书单制定
    4.2 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的教学实施
        4.2.1 导读课——以《没头脑和不高兴》为例
        4.2.2 推进课——以《夏洛的网》为例
        4.2.3 分享课——以《窗边的小豆豆》为例
    4.3 进程监控机制与效果评价机制
        4.3.1 进程监控机制:“一起学习”APP软件的使用
        4.3.2 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第5章 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效果分析与反思
    5.1 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效果分析
        5.1.1 学生个人成长研究
        5.1.2 班级集体成长研究
    5.2 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反思
        5.2.1 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研究启示
        5.2.2 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研究趋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2)行为契约法对小学生课堂学业自立养成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小学生概述
        1.1.1 小学生生理发展特点
        1.1.2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1.1.3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
    1.2 小学生课堂学业自立概述
        1.2.1 自立
        1.2.2 小学生自立发展特点
        1.2.3 小学生课堂学业自立界定
        1.2.4 影响小学生学业自立的因素
    1.3 行为契约法概述
        1.3.1 行为契约法涵义
        1.3.2 有关行为契约法的实证研究
        1.3.3 行为契约法基本步骤及作用机制
        1.3.4 行为契约法对小学生课堂学业自立养成的理论基础
        1.3.5 行为契约法对小学生课堂学业自立养成的价值
2 问题提出
    2.1 已有研究不足
    2.2 研究意义
    3.研究的总体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对象的选择
        3.4 行为契约法干预小学生课堂学业自立的实施
        3.4.1 干预目标
        3.4.2 干预方案的设计
        3.5 专家效度
4 研究程序
    4.1 对个案儿童A的干预
        4.1.1 个案儿童A的基本情况
        4.1.2 个案儿童A的干预实施
        4.1.3 个案A的研究结果
        4.1.4 个案A的小结与分析
        4.1.5 个案A的课堂学业自立水平变化原因分析
    4.2 对个案儿童B的干预
        4.2.1 个案儿童B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4.2.2 个案儿童B的干预实施
        4.2.3 个案B的研究结果
        4.2.4 个案B的小结与分析
        4.2.5 个案B的课堂学业自立水平变化原因分析
5 讨论
    5.1 行为契约法干预的有效性分析
    5.2 影响行为契约法有效的其他原因
        5.2.1 教师因素
        5.2.2 环境因素
        5.2.3 家庭因素
        5.2.4 个人因素
6 结论
7 研究不足
8 教育建议
    8.1 将行为契约法运用到课堂中
    8.2 家校结合,充分利用家庭资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3)积极行为支持对学前孤独症儿童离座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基于课堂教学现场有序化的需求
        1.1.2 基于孤独症谱系障碍行为问题发展的现实紧迫性
        1.1.3 基于积极行为支持干预行为问题有效性的研究
    1.2 文献综述
        1.2.1 积极行为支持特征与涵意的研究
        1.2.2 积极行为支持实施策略的研究
        1.2.3 积极行为支持对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改善的实证研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孤独症谱系障碍
        1.3.2 积极行为支持
        1.3.3 离座行为
        1.3.4 功能性评量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2.2 研究方法及工具
        2.2.1 研究方法
        2.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参与人员
    2.4 研究实施程序
        2.4.1 准备期
        2.4.2 基线期一期
        2.4.3 干预期一期
        2.4.4 基线期二期
        2.4.5 干预期二期
第三章 研究过程
    3.1 个案基本情况
        3.1.1 个案基本信息
        3.1.2 个案家庭情况
        3.1.3 个案能力状况与水平
        3.1.4 个案喜好物
        3.1.5 离座行为发生与干预史
    3.2 个案行为功能分析与评估
        3.2.1 访谈分析结果
        3.2.2 离座行为动机量表结果
        3.2.3 直接观察分析结果
    3.3 拟定并实施正向行为行为支持计划
        3.3.1 生态环境改善策略
        3.3.2 前事控制策略
        3.3.3 行为教导策略
        3.3.4 后果处理策略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
    4.2 积极行为支持计划实施结果分析
        4.2.1 个案离座行为的目视分析
        4.2.2 个案离座行为的统计分析
    4.3 积极行为支持的社会效度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5.1.1 研究结论
        5.1.2 研究讨论
        5.1.3 研究局限
    5.2 研究建议
        5.2.1 基于研究结果的建议
        5.2.2 基于研究的教育工作建议
        5.2.3 基于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科研成果

(4)利用行为契约的方式矫正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课堂问题行为
        2.1.2 课堂行为契约
        2.1.3 行为矫正
    2.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2.2.1 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现状
        2.2.2 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2.2.3 行为契约管理学生课堂行为的研究现状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2.3.2 目标设置理论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行动研究法
4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观察与思考
    4.1 某小学三年级x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观察记录
    4.2 访谈记录
        4.2.1 本班级其他任课教师访谈记录
        4.2.2 课堂问题行为学生访谈记录(部分)
        4.2.3 课堂问题行为学生周围同学访谈记录
    4.3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分析
        4.3.1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具有多样性
        4.3.2 教师在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4.4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归因分析
        4.4.1 问卷的调查结果
        4.4.2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
5 行为契约的计划、实施与评估
    5.1 利用行为契约管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可行性
        5.1.1 行为契约可以作为一种公众承诺形式
        5.1.2 行为契约通过规则来支配行为
    5.2 行为契约的制定
        5.2.1 选择对象
        5.2.2 行为解读
        5.2.3 原因剖析
        5.2.4 具体的奖励与惩罚措施
    5.3 第一轮行为契约的实施与评估
        5.3.1 集体契约的实施与分析
        5.3.2 单方契约的实施与分析
        5.3.3 双方契约的实施与分析
        5.3.4 第一轮行为契约效果评估
    5.4 第二轮行为契约的实施与评估
        5.4.1 改进行为契约并实施
        5.4.2 改进后的行为契约实施效果评估
    5.5 行为契约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估
6 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5)培智生行为问题矫正的个案研究 ——以H特校培智部三名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
        1.3.1 行为主义理论基础
        1.3.2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学模型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行为
        2.1.2 行为问题
        2.1.3 行为矫正
        2.1.4 培智学校
        2.1.5 培智生
    2.2 关于培智生行为问题的国内外研究
        2.2.1 国内对培智生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
        2.2.2 国外对培智生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培智生行为问题研究的方案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参与式观察法
        3.3.3 调查法
        3.3.4 单一被试实验法
    3.4 研究工具
        3.4.1 行为问题调查表以及量表
        3.4.2 数据图表处理工具
    3.5 Kappa系数
    3.6 研究评估的目标行为
    3.7 研究的流程
        3.7.1 初步接触与建立关系
        3.7.2 收集资料与问题评估
        3.7.3 确定目标与制定计划
        3.7.4 实施计划并记录过程
        3.7.5 矫正后的评估与讨论
第四章 培智生行为矫正个案工作的实施
    4.1 自闭症个案
        4.1.1 个案的基本情况
        4.1.2 个案的主要行为问题
        4.1.3 个案问题行为的动机
        4.1.4 个案对强化物的喜好程度
        4.1.5 个案行为问题的矫正实施
        4.1.6 个案行为问题的矫正结果
    4.2 智力障碍儿童个案
        4.2.1 个案情况
        4.2.2 个案的主要问题行为
        4.2.3 个案的问题行为的动机
        4.2.4 个案对强化物喜好程度
        4.2.5 个案行为问题的矫正实施
        4.2.6 个案行为问题的矫正结果
第五章 个案行为矫正的分析与讨论
    5.1 个案行为矫正结果的分析
        5.1.1 个案秀秀行为矫正结果分析
        5.1.2 个案壮壮行为矫正结果分析
        5.1.3 个案峰峰行为矫正结果分析
    5.2 个案行为矫正的认可度分析
        5.2.1 家长对矫正效果的认可度
        5.2.2 班级老师以及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对矫正效果的认可度
    5.3 讨论
        5.3.1 个案问题行为出现的频次在下降
        5.3.2 个案问题行为的动机随时间出现转移
        5.3.3 个案问题行为的原因可能是认知的偏差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对家长的建议
        6.2.2 对教师的建议
        6.2.3 对学校的建议
        6.2.4 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6.2.5 对后续研究者的建议
第七章 反思
    7.1 对研究伦理的反思
    7.2 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阿肯巴克儿童行为量表(CBCL)
    附录二 行为问题调查表
    附录三 问题行为评量表
    附录四 行为问题功能访谈表
    附录五 问题行为动机评定量表
    附录六 特殊儿童强化物调查表
    附录七 个案过去问题行为矫正史
    附录八 ABC观察表(行为功能分析表)
    附录九 初步干预记录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6)小学班级规章制度: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市两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基于班级规章制度重要价值
        (二)基于现实的需求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评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学班级规章制度的理论分析
    一、关键概念界定
        (一)制度
        (二)班级规章制度
    二、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理念
        (一)以生为本
        (二)教育性
        (三)具有学校班级特色
    三、班级规章制度功能
        (一)维护班级秩序
        (二)引导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三)保障学生个人自由和发展
第二章 小学班级规章制度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情况
        (一)问卷调查情况
        (二)访谈调查情况
        (三)观察调查情况
    二、调查结果及问题分析
        (一)班级规章制度制定现状及问题分析
        (二)班级规章制度内容现状及问题分析
        (三)班级规章制度运行情况及问题分析
        (四)班级规章制度评价情况及问题分析
第三章 小学班级规章制度建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认识
        (一)学校正确认识教育管理目标
        (二)教师正确认识班级规章制度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规范、合理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一)学校加强对班级规章制度制定的指导
        (二)教师规范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
    三、设置具有全面性、发展性和人文性的班级规章制度内容
        (一)班级规章制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发展性
        (二)班级规章制度内容具有人文性
    四、多渠道的贯彻落实
    五、建立科学、多元、差异性评价制度
    六、多渠道、多主体的实施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中学留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案例分析与策略研究 ——以西安国际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课堂管理和问题行为研究概述
    一、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
    二、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
    三、关于学习者特征的研究
第二章 课堂问题行为分析
    一、国际学校情况介绍
    二、课堂问题行为类型
    三、典型案例描述
    四、课堂问题行为成因分析
第三章 中学生汉语课堂管理及问题行为处理的策略
    一、寻找班级最大配置,建立班级的课堂网络
    二、建立班级内磋商机制
    三、针对各类型问题行为的可操作处理策略
        (一)制订明确奖惩的课堂行为契约
        (二)建立优质课堂,开展优质教学
        (三)利用涟漪效应,加强教师干预
        (四)通过“我信息”表达教师期望
        (五)利用“不迷失策略”,师生平等讨论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8)韩国中学汉语课堂问题行为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原因
    第二节 研究价值
    第三节 文献述评
    第四节 核心概念
        一、课堂管理
        二、课堂问题行为
        三、行为契约法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韩国中学课堂问题行为类型及成因
    第一节 韩国中学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类型
        一、课堂隐性问题行为
        二、课堂显性问题行为
    第二节 韩国中学汉语课堂问题行为成因
        一、教师因素
        二、学生因素
        三、环境因素
第三章 韩国汉语课堂隐性问题行为及解决策略
    第一节 隐性问题行为相关案例分析
    第二节 隐性问题行为的解决策略
        一、运用注意规律的策略
        二、运用人际沟通策略
第四章 韩国汉语课堂显性问题行为及解决策略
    第一节 显性问题行为案例分析
    第二节 显性问题行为的解决策略
        一、行为预测策略
        二、行为契约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针对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以来自泰国10所中学的教学案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内容和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对比分析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课堂管理方面相关研究
        (一)非对外汉语教学界课堂管理相关研究
        (二)对外汉语教学界课堂管理相关研究
    二、课堂问题行为方面相关研究
        (一)非对外汉语教学界课堂问题行为相关研究
        (二)对外汉语教学界课堂问题行为相关研究
第三章 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案例分析
    一、泰国汉语教学情况简述
        (一)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现状
        (二)泰国的汉语教师课堂问题行为管理情况
    二、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分类
    三、典型教学案例分析
        (一)扰乱型汉语课堂问题行为分析
        (二)隐蔽违纪型汉语课堂问题行为分析
        (三)违反课堂制度型汉语课堂问题行为分析
        (四)文化冲突型汉语课堂问题行为案例分析
        (五)小结
第四章 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成因分析
    一、学生因素
        (一)学习态度
        (二)生理因素
    二、教材因素
    三、教师因素
        (一)志愿者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二)教师态度
        (三)教师的综合能力
    四、环境因素
        (一)中泰教育文化差异
        (二)学校环境
    五、家庭因素
第五章 改善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
    一、对教师的建议
        (一)以积极的态度正视课堂问题行为
        (二)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三)制定民主的班级规则,树立教师权威
        (四)提高泰语表达能力
        (五)做好课前准备,预防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六)合理运用课堂活动中的游戏环节
        (七)加强师生沟通,注重家庭管理
    二、对管理者的建议
        (一)出台汉语教学大纲,明确教学任务
        (二)优化教学环境,完善教材设施
        (三)积极配合汉语教师,解决教学难题
        (四)规范教师培训,提升专业技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10)中学生对外汉语课堂问题行为案例分析 ——以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中学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缘由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和对象
    1.4 研究方法
    1.5 美校相关情况介绍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关于课堂管理
    2.2 关于课堂问题行为
    2.3 关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三章 美校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案例分析
    3.1 美校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特点
    3.2 扰乱型课堂问题行为案例分析
    3.3 隐蔽性课堂问题行为的案例分析
    3.4 文化冲突型课堂问题行为案例分析
第四章 结语
    4.1 总结与启示
    4.2 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建议
    4.3 本文的创新点与本文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课堂行为契约与后果阶梯(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整本书阅读擂台式教学研究[D]. 吴志婷.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2]行为契约法对小学生课堂学业自立养成的个案研究[D]. 申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积极行为支持对学前孤独症儿童离座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D]. 邵秀筠. 济南大学, 2019(01)
  • [4]利用行为契约的方式矫正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行动研究[D]. 刘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培智生行为问题矫正的个案研究 ——以H特校培智部三名学生为例[D]. 高晓娟. 淮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小学班级规章制度: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市两所小学为例[D]. 何巧. 喀什大学, 2018(01)
  • [7]中学留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案例分析与策略研究 ——以西安国际学校为例[D]. 曹佳静.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08)
  • [8]韩国中学汉语课堂问题行为案例研究[D]. 梅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9]针对泰国中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以来自泰国10所中学的教学案例为例[D]. 杨倩.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6(08)
  • [10]中学生对外汉语课堂问题行为案例分析 ——以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中学部为例[D]. 康玉平. 中山大学, 2014(03)

标签:;  ;  ;  

课堂行为契约和后果阶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