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尼泊尔种姓制度的起源

追溯尼泊尔种姓制度的起源

一、尼泊尔种姓制度溯源(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燊[1](2021)在《多重边缘的交流与整合:中缅印交角区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研究》文中提出

王巳龙[2](2020)在《特定符号在藏文化语境中的表达研究 ——以“龙”(“鲁”与“珠”)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鲁”((?),kLu)和“珠”((?),vBrug)是藏语言当中,表达龙符号所指的两个符号能指。本文借助符号学的阐释路径,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范式及研究方法,以藏文化语境中的龙符号“鲁”和“珠”为研究对象,对特定符号在藏文化语境当中的表达进行了多角度的聚焦研究。研究首先对基本概念进行了力求科学合理的界定。本研究所立足的基本语境是藏文化语境。构成藏文化语境的主体和必要条件是藏文化,以藏文化为主体建构的语境可以生成藏文化语境。广义上的藏文化语境涵义较为宽泛,它不以地理位置、语言文字、人种体质或族属认同当中任何单个要素为唯一约束,而是一个需要在所有向度上进行综合讨论的概念。藏文化语境既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应当存在非此即彼的精确界限,而是相对模糊的动态的叙述范围,需要依据多因素进行综合判定。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能指符号,“鲁”符号所指范畴十分宽泛,且其概念和形象,在历史上呈现出变化状态,因此一个“鲁”符号表达是否属于龙,应当根据其外形形象、叙事话语体系及其叙事中与人的关系和互动模式进行判断。“珠”符号所指范畴相对确定,但同样具有多重含义,亦在表意方面存在变迁。本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鲁”、“珠”与龙符号的范畴进行归纳总结,以定量指标作为参考因素进行辅助判断,定性地界定了相对明确的龙符号及龙符号丛概念。基于明确的龙符号丛概念,在藏文化语境的边界条件下,本文首先对藏文化语境当中龙符号在文本当中所呈现的形象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文化定位。藏文化语境中的龙符号文本主要分为口传文本、典籍文本、视觉文本和行为文本几大类,其中符号的赋值则依附于文本成为能够被解释的呈现状态。龙符号的形象描述,在不同类型文本当中有不同的展示。对不同类型文本中龙符号形象的考察,即是将龙符号在文本中的解释意义还原为文本意义进行复原和呈现。龙符号在文本意义当中的呈现,是符号发出者赋予符号的意图意义进入文本之后,在文本当中的表达。宗教文本和世俗文本中龙符号表达的意义不同;个体创作文本和群体创作文本中龙符号的表达也存在差异。龙符号在行为文本中的表达亦有其特征属性。龙符号表达的核心是表达主体,而表达的动机和功能比表达生成的文本及其中的符号形象是否遵循事实或是否符合约定俗成的一般逻辑更为重要。对符号表达的分析是通过文本意义反向追溯并分析阐释叙述主体意图意义的过程。藏文化语境中的龙符号在发展历史中,除了持续的文化变迁外,还发生了两次文化形象的跃迁。其中人格化龙形象的生成体现了藏区社会的超现实话语向人类主体的理性社会之转型;汉族龙形象进入藏文化龙符号丛则表明跨语境文化交流由自发自觉活动转而成为系统化的主动社会策略。本文同时也将多民族、多文化的龙符号表达作为藏文化语境下龙符号研究的平行参照物。龙符号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各民族话语体系的叙事中,藏文化语境当中的龙符号表达存在一定的共性要素,更有其突出的独属特点。龙符号在藏文化语境下的叙事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类以符号为媒介进行的表达,其叙事生成的阐释体现出人类在其所处社会语境中的功能需求。龙符号叙事在藏文化语境中的呈现以及动态变化,实际上是人在构建文化语境时对语言策略的实践。

颜刚威[3](2019)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溯源》文中研究说明在古代的印度时期,统治者通过种姓制度的手段,达到有效地统治当地印度人民的目的,而且防止普通的老百姓有机会去接触财富、权力与地位,并逐渐把这种制度严格地做出许多不合理的规则。时至今日,虽然科技迅速发达,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但是印度当地的社会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种姓制度,继而引发起一大堆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困境,尤其是底层人民难以有晋升机会或空间,对未来不抱有太多的希望和期待,最终使整个印度社会充斥着动荡与不安。我们探论古代印度传统种姓制度的历史起源与文化背景以及它所衍生出的瓦尔那制度理论,其中有四个阶层人士,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被排斥在体制外的贱民,并进一步分析它所带来的严重影响。至于种姓制度对于当今印度社会的危害性,主要包括国家经济层面的严重影响、当今社会风俗文化、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策以及个体的发展与规划,从而发现种姓制度已经深深地影响当地印度人。讨论这种特殊制度对当今印度人民的心理变化,以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作为切入点,去深入分析他们在各个需求当中,哪些是明显缺乏的,使个体无法从需求里获取能够满足的,又严重影响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最后,基于印度种姓制度对于我国而言,带来一种启示,提醒我国人民既要保留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又要摒弃封建落后的不良习俗和行为,这样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和谐社会。

张理婧[4](2019)在《笈多王朝萨尔那特佛教造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笈多王朝被誉为“印度艺术的黄金时代”,萨尔那特佛教造像是该时期最重要的艺术遗存之一,萨尔那特也是与犍陀罗、秣菟罗齐名的佛教造像中心。笈多时期,该地制作的佛像被后世誉为“经典佛像”,并影响了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区佛教造像的风貌。本文调查了现存笈多时期萨尔那特出土的佛教造像共计71件,通过与同期秣菟罗造像的比对分析,明晰萨尔那特佛教艺术的演变脉络和延伸影响。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了萨尔那特在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的佛教艺术遗存,使萨尔那特佛教艺术的发展有脉可寻。第二部分对萨尔那特造像风格进行溯源,并将笈多时期萨尔那特的佛像、菩萨像、组合佛传石雕分为五期,分析每个时期的风格特征。第三部分从造像的面容、服饰、头光背光、手印持物四个方面,比较秣菟罗与萨尔那特两大造像风格的差异,进一步明确萨尔那特佛教艺术的特点及价值。第四部分阐明萨尔那特风格的辐射范围,包括尼泊尔、泰国、柬埔寨、中国等多个国家地区,具体分析了该风格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姜嘉伟[5](2019)在《21世纪以来印度宝莱坞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度电影自1913年拍摄第一部影片《哈利什昌德拉国王》发展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自1995年印度建成了以宝莱坞为核心的电影工业基地后,短短二十几年,宝莱坞以多彩多姿的表演,五彩缤纷的场面,出色的明星阵容,俊男美女风花雪月的特色闻名世界。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涌入以及印度社会多方面的合力,宝莱坞电影中所塑造的女性角色逐渐发生了变化。宝莱坞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变化也是印度社会的现实投影。纵观21世纪后,印度宝莱坞电影的女性角色变化大体经历三个阶段:沉寂阶段、突破阶段、觉醒阶段。沉寂阶段在时间上大致体现在2003年以前,受印度社会习俗,宗教等多方面的影响,该阶段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仍然延续了上个世纪的特点。此时,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在这片南亚次大陆上尚未产生鲜明的影响。这个阶段宝莱坞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体现着受男权制压制的形象,女性在电影中所被赋予的角色较为单一,女性的活动空间主要是在家庭中,主要承担的是母亲、妻子、女儿的责任。突破阶段在时间上大致相当于印度实行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即2004年至2008年。该阶段女性角色逐渐摆脱男性的桎梏,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此时印度受全球化的影响,迅速掀起了女性主义的思潮,但电影中印度社会传统习俗的力量仍然强大,在这种情况下电影中经常会出现“新思潮”与“旧想法”,“新变化”与“老传统”之间的冲突碰撞。在这一阶段,电影中女性角色表现出对传统男权制为主导的社会的不满,开始有了更为独立的自我意识。宝莱坞电影所塑造的女性角色的身份更为多样,开始出现了职场女性,并且职业多元化,一改沉寂时期单一的角色形象。觉醒阶段在时间上大致相当于印度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在2009年出现了印度电影史上一部标志性的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后,印度的电影人愈发关注印度女性的现实状况。该阶段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身上所具有的当代自由主义的女性特点更为明显,女性角色拥有把握自我命运的权利和能力,对自我的掌控力度更为强大,自我的“决定权”已经不再依靠他人的施舍,而是由自己把握,她们还对男性主义进行了批判与质疑。同时,这一阶段的女性角色对于两性关系的看法也更为开放,呈现出女性主义“性自由派”的特点。这些女性角色也成为了宝莱坞电影融入国际社会,占据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2017年上映的《起跑线》这部电影塑造的女性角色,带有鲜明的国际化现代女性的特点,这也标志着今后宝莱坞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方向,愈发自由、现代、国际,同时也通过电影引导印度社会女性的思想变化,带动印度女性的发展。

吕建福[6](2018)在《佛教起源于汉藏语系民族文化》文中研究指明从民族学视角提出佛教起源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文化,认为尼泊尔释迦族遗裔可溯源释迦牟尼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尼瓦尔族,孟加拉查克玛人关于释迦族迁徙的传说与历史记载和考古资料相印证,历史上迦毗罗卫国灭亡之际有4支释迦族先行北迁,其后裔曾来华译经可证其传说的真实性。原始佛教表现出汉藏语系民族文化特征,反映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的社会文化,其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色彩,释迦牟尼创立的学说是人生论,人本思想是其本质特征。释迦牟尼建立僧团组织,其核心成员和主要信众是藏缅语族民族。两次经典结集和部派分裂的记载也表明,原始佛教和早期部派的僧团和信众,大部分都是来自雪山地区的藏缅语族民族及其国家。佛教经过2000多年的流传后,印度以及中亚、南亚早已绝迹,但仍然在汉藏语系民族中留存下来,也表明佛教的根基在于汉藏语系民族文化。

王涛,曹峰毓[7](2018)在《南亚地区一体化困境的历史溯源》文中认为南亚地区滞后的一体化与该地区历史的发展进程紧密相关。各国独立后,南亚地区出现了权力结构失衡、贸易结构同质化、宗教与民族冲突长期延续等现象,最终使得南亚地区整合虽然勉力推进,但成效十分有限,未来前景不容乐观。

丁琼[8](2018)在《尼泊尔活女神“库玛丽”文化现象调研报告》文中认为此次调研在田野调查、神话传说搜集等基础上对活女神"库玛丽"原型进行追根溯源。尼泊尔库玛丽在民间社会被认为是印度教杜尔迦女神的化身。库玛丽的选取基于尼泊尔的种姓制及繁复的宗教仪轨。活女神库玛丽文化现象是尼泊尔中世纪以来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历史产物。

张静[9](2017)在《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5月26日,莫迪宣誓就任印度联邦政府总理。在任内三年多的时间里,莫迪在外交方面投入了巨大热情,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印度的外交理念与传统,莫迪政府基本采取了被印度战略界喻为“同心圆”的外交战略思想,将印度外交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心圆:第一层是印度的直接邻国即南亚地区国家,第二层是“扩展的邻居”,即印度直接邻国的外围国家,主要指穿越亚洲与印度洋的国家,第三层是指全球舞台,主要关注对大国与国际组织的外交。其中,本文将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同心圆定义为印度的大周边外交,也是莫迪上任后积极扩展印度影响力的地域。莫迪政府大力推行大周边外交政策符合印度崛起的逻辑。印度目前虽尚未成为全球性大国,但已成为最重要的地区大国,这也是新兴大国固有的发展道路。因此,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可视为印度实现“大国雄心”所必然采取的手段与途径。印度大周边外交具体政策虽然可能因国际环境和周边事态变化而发生相应调整,但外交思想和理念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探寻大周边外交政策的根源,需追溯印度特定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对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理念按其产生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古代印度的遗产,其中广为流传并常被引用的是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二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包括印度沿用至今的印度中心论与寇松的“斜坡理论”和“缓冲国理论”;三是印度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其中“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主要关注于印度洋,而南亚版“门罗主义”和“古杰拉尔主义”的关注重点则在南亚。这些理念对于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是印度外交思想的源头。除了印度的周边外交思想传统之外,具体到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其现实推动因素是不得不考量的重点之一。莫迪政府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莫迪政府对印度终须实现大国雄心的战略定位以及莫迪个人层面希望将印度崛起打上个人印记的愿望。二是安全上的双重考量,即对于陆、海双向大周边的地缘政治考量这一传统安全领域,和主要关注恐怖主义、海盗威胁、全球气候问题、能源安全等的非传统安全领域。三是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这方面的考量与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密切相关。四是大周边的软实力拓展,体现了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中地位的提升,得益于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拥有的良好基础。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实践层面可分为五个方向:一是致力于追求地区霸权的南亚地区政策;二是重点在经济的“东向行动政策”;三是考虑到能源与印侨问题的“西联”政策;四是关注安全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中亚”政策;五是拓展印度在更广阔空间经济与安全利益的南向政策。印度大周边外交的每一个方向都存在其独特的实施背景、核心利益关切、路径选择和具体效用评估,但不同方向在印度整体周边外交中的地位有所不同。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与效果,也有消极方面的风险与挑战。政策积极的一面为: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增加了印度的地区影响力、提升了印度的大国地位、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而消极方面则体现为三个层面,即国际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地区层面的潜在风险与国家层面面临的挑战。无疑,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发展将继续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并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政策对中印关系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在大周边视野下,印度对中国存在三重定位:地缘上的防范对象、经济上的合作伙伴和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对此,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采取了应对措施,一是在双边问题上立场强硬,二是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三是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四是在周边地区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五是与日本强化合作以应对“一带一路”。鉴于印度在大周边视野下对中国的定位,中国对中印关系更应采取全局性视角,立足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个伙伴”,即国家层面“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区域层面“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体系层面“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采用符合现实并致力于中印关系长远发展的政策举措。

赵正永[10](2017)在《萦绕文化高峰的连心桥——记印度国学大师罗卡什·昌德拉先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4月,受组织委派,我率党的代表团访问新加坡、印度和尼泊尔三国,同一些政党领导人会面交流,宣传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介绍我们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沟通,增进互信,积累共识。在印度,为推动"一带一路"的"文化相通",时任大使安排并陪同我会见了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主席罗卡什·昌德拉先生。

二、尼泊尔种姓制度溯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尼泊尔种姓制度溯源(论文提纲范文)

(2)特定符号在藏文化语境中的表达研究 ——以“龙”(“鲁”与“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龙的研究
        二、关于藏族龙神崇拜或信仰的研究
        三、关于藏文化中神灵的研究
        四、关于特征文化符号的文化研究
        五、关于藏族“龙”的主要观点和争议
    第三节 主要方法与素材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
    第一节 藏文化语境的范畴
        一、藏区、藏地和青藏高原
        二、藏民族及其文化来源
        三、藏文化语境
    第二节 “鲁”、“珠”与“那伽”辨析
        一、“鲁”的释义及概念
        二、“珠”的释义及概念
        三、“那伽”的定义、概念及形象
        四、“鲁”、“珠”、“那伽”与龙的符号化阐释路径
    第三节 龙的符号丛
        一、真实存在的动物形象
        二、虚构的超现实形象
        三、变幻之龙:真实与虚构结合的锚点
    第四节 龙符号的文本
        一、狭义文本
        二、广义文本
第二章 藏文化文本中的龙形象
    第一节 龙的口传形象
        一、民间歌谣、故事与古代神话中的龙
        二、口传史诗《格萨尔》中的龙
        三、当代民间口头传说中的龙
    第二节 龙的典籍形象
        一、龙的宗教典籍形象
        二、龙的世俗典籍形象
        三、非虚构典籍中的龙
    第三节 龙的视觉形象
        一、平面视觉的龙
        二、立体视觉的龙
        三、动态视觉的龙
    第四节 龙的行为文本形象
        一、与龙有关的日常行为
        二、与龙有关的非日常行为
        三、龙的其它行为文本
第三章 龙符号在藏文化语境中的表达
    第一节 早期、中期和晚期的龙
        一、早期的龙
        二、中期的龙
        三、晚期的龙
    第二节 世俗文本的龙叙事表达
        一、群体创作文本
        二、个体创作文本
        三、非原创文本
    第三节 宗教文本的龙叙事表达
        一、宗教-宗教文本
        二、宗教-世俗文本
        三、世俗-宗教文本
    第四节 民俗仪轨中对龙的表达
        一、龙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
        二、龙在非日常活动中的表达
        三、日常与非日常的链接
第四章 “龙”符号所指的变迁
    第一节 文化形象的变迁和跃迁
        一、术语借用:跃迁
        二、文化形象的跃迁
        三、龙的两次形象跃迁
    第二节 “鲁”:从泛灵到厉神
    第三节 “珠”:从雷声到瑞兽
    第四节 “鲁”家族的构建
    第五节 龙王龙女:龙的人格化
        一、佛教文本中的“龙女”
        二、藏文化中的拟人龙神
        三、藏文化语境中的龙王和龙女
第五章 多文化的龙叙事表达
    第一节 汉族的龙叙事
        一、以应龙为代表的先秦龙
        二、以黄龙为代表的经典龙
        三、皇权之龙和人格化的龙
    第二节 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龙叙事
    第三节 台湾地区的龙叙事
    第四节 西方的龙叙事
        一、泛基督教叙事中的龙
        二、邪恶之龙
        三、“屠龙”的叙事
第六章 藏文化语境下龙符号叙事的解读与阐释
    第一节 崇拜与畏惧:万物有灵的龙
    第二节 交流与供奉:自成一统的龙
    第三节 调伏与教化:护持教法的龙
    第四节 文化建构中的语言策略
结论
    一、龙符号的判定
    二、龙符号的形象、表达及文化跃迁
    三、意义、启示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一览
致谢

(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溯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印度的种姓制度
    (一) 种姓制度的起源
    (二) 瓦尔那制度理论
二、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一) 对国家经济状况的影响
    (二) 社会风俗与文化
    (三) 国家的政治体制
    (四) 个人的发展规划和方向
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4)笈多王朝萨尔那特佛教造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萨尔纳特佛教艺术在早期的发展
    第一节 孔雀王朝的主要遗存
    第二节 贵霜王朝的主要遗存
第二章 笈多时期萨尔纳特佛教造像风格的形成
    第一节 笈多王朝:印度艺术的黄金时代
    第二节 婆罗门教及耆那教传统
        一、婆罗门教的影响
        二、耆那教与萨尔那特佛造像的关系
    第三节 萨尔那特佛教造像的分期及风格特征
        一、佛像
        (一)贵霜—笈多时期
        (二)笈多早期:350-400年
        (三)笈多中期:400-450年
        (四)笈多鼎盛时期:450-500年
        (五)笈多晚期:500年以后
        二、菩萨像
        (一)笈多中期至鼎盛时期:400-500年
        (二)笈多晚期:500年以后
        三、组合佛传石雕
        (一)笈多早期至鼎盛时期:350-500年
        (二)笈多晚期:500年以后
第三章 萨尔纳特与同期秣菟罗造像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头部相容
        一、佛像肉髻
        二、面容
        三、菩萨发饰
    第二节 “天衣”与“湿衣”
        一、衣纹
        二、领口
        三、腰带
        四、左侧垂褶
        五、脚间垂褶
    第三节 头光、背光样式
        一、头光
        二、背光I型:舟型
        三、背光II型:碑型
    第四节 手印、持物
        一、手印
        二、持物
第四章 萨尔纳特佛教造像的延伸影响
    第一节 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第二节 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第三节 对中国的影响
结论
附录:现存笈多时期萨尔那特出土佛教造像汇总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21世纪以来印度宝莱坞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二、宝莱坞电影简介
    (一)宝莱坞的发展历史
    (二)宝莱坞电影的主要特点
    (三)宝莱坞电影的影响
三、宝莱坞电影中女性角色的沉寂阶段(2001—2003)
    (一)该阶段女性角色特点
    (二)影响该阶段女性角色的原因
四、宝莱坞电影中女性角色的突破阶段(2004—2008)
    (一)该阶段女性角色特点及变化
    (二)影响该阶段女性角色的原因
五、宝莱坞电影中女性角色的觉醒阶段(2009—2018)
    (一)该阶段女性角色特点及变化
    (二)影响该阶段女性角色的原因
六、总结
七、参考文献
八、致谢

(6)佛教起源于汉藏语系民族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释迦牟尼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
二、原始佛教表现汉藏语系民族文化
三、早期佛教僧团及信众主要由藏缅语族民族构成
四、佛教落地生根于汉藏语系民族

(8)尼泊尔活女神“库玛丽”文化现象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尼泊尔概况
二、“活女神”库玛丽的文化现象调研
三、“活女神”库玛丽的原型分析

(9)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历史遗产:印度周边外交思想传统
    1.1 古代印度的遗产: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
        1.1.1 “曼荼罗”理论
        1.1.2 “曼荼罗”理论在现代印度的运用
    1.2 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寇松主义”
        1.2.1 印度中心论
        1.2.2 “斜坡理论”与“缓冲国理论”
        1.2.3 “寇松主义”在当代——“新寇松主义”
    1.3 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
        1.3.1 独立后的“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
        1.3.2 南亚版“门罗主义”
        1.3.3 “古杰拉尔主义”
第二章 现实动力:印度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
    2.1 莫迪政府对印度的战略定位:大国的雄心
        2.1.1 “有声有色的大国”战略定位的继承
        2.1.2 大周边为印度大国追求提供战略支撑
        2.1.3 为印度大国的崛起打上莫迪的印记
    2.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安全追求:双重的保障
        2.2.1 大周边的传统安全
        2.2.2 大周边的非传统安全
    2.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经济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
        2.3.1 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
        2.3.2 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
        2.3.3 大周边地区对于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4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软实力拓展
        2.4.1 印度软实力的内涵
        2.4.2 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政策中地位的演变
        2.4.3 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地区的运用
第三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具体实施
    3.1 南亚——追求地区霸权
        3.1.1 实施背景——“印度中心论”
        3.1.2 核心利益关切
        3.1.3 路径选择
        3.1.4 效用评估
    3.2 东向——“东向行动政策”
        3.2.1 实施背景——“东向政策”的深化
        3.2.2 核心利益关切
        3.2.3 路径选择
        3.2.4 效用评估
    3.3 西向——“西联”政策
        3.3.1 实施背景——中东地区形势及印度政策传统
        3.3.2 核心利益关切
        3.3.3 路径选择
        3.3.4 效用评估
    3.4 北向——莫迪政府“大中亚”政策
        3.4.1 实施背景——“大中亚”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3.4.2 核心利益关切
        3.4.3 路径选择
        3.4.4 效用评估
    3.5 南向——莫迪政府东南非洲与西南印度洋地区政策
        3.5.1 实施背景——南向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3.5.2 核心利益关切
        3.5.3 路径选择
        3.5.4 效用评估
第四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评估
    4.1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影响与效果
        4.1.1 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
        4.1.2 提升了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4.1.3 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
    4.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4.2.1 体系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
        4.2.2 地区层面潜在风险
        4.2.3 印度国家层面面临挑战
    4.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4.3.1 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
        4.3.2 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
        4.3.3 大周边外交政策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
第五章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及中国对策思考
    5.1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
        5.1.1 地缘上的防范对象
        5.1.2 经济上的合作伙伴
        5.1.3 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
    5.2 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应对中国的举措
        5.2.1 在双边历史问题上立场强硬
        5.2.2 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
        5.2.3 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
        5.2.4 在周边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5.2.5 与日本强化合作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5.3 中国对印度战略评估与对策思考
        5.3.1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定位
        5.3.2 关于中国对中印关系的对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尼泊尔种姓制度溯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重边缘的交流与整合:中缅印交角区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研究[D]. 李佩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特定符号在藏文化语境中的表达研究 ——以“龙”(“鲁”与“珠”)为例[D]. 王巳龙.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溯源[J]. 颜刚威. 知与行, 2019(03)
  • [4]笈多王朝萨尔那特佛教造像研究[D]. 张理婧.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5]21世纪以来印度宝莱坞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变迁[D]. 姜嘉伟.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6]佛教起源于汉藏语系民族文化[J]. 吕建福. 五台山研究, 2018(04)
  • [7]南亚地区一体化困境的历史溯源[J]. 王涛,曹峰毓.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8(02)
  • [8]尼泊尔活女神“库玛丽”文化现象调研报告[J]. 丁琼. 青藏高原论坛, 2018(02)
  • [9]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D]. 张静.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10]萦绕文化高峰的连心桥——记印度国学大师罗卡什·昌德拉先生[J]. 赵正永. 延河, 2017(09)

标签:;  ;  ;  ;  ;  

追溯尼泊尔种姓制度的起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