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城市知识分子的扭曲——中国现代学术知识萌芽探析

近代中国城市知识分子的扭曲——中国现代学术知识萌芽探析

一、中国近世末期城市知识分子的变貌——探求中国近代学术知识的萌芽(论文文献综述)

谢文韬[1](2021)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文中认为近代引领着变革潮流的都市,和象征着传统的旧体诗坛之间,看似并不协调,实则存在紧密联系。研究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掘近代旧体诗坛的独特性,从而确立其文学史意义。但旧体诗坛面对近代都市的诸多变革,并非一味被动地受到影响,而是根据主观意志进行适应调整,最终形成了与前代不同的面貌。因此需要超越一般文学史书写中常用的机械反映论,避免将旧体诗坛的创作、批评等活动看成都市变革的注脚,单纯从其中寻找涉及近代都市变革的内容的做法,如罗列堆砌与都市某一方面变革相关的诗词作品等,而应将近代旧体诗坛看成由具备不同意志的群体构成的复杂存在,摸索近代旧体诗坛与前代不同的运作机制,寻找其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探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先须确定近代都市中与旧体诗坛联系紧密的变革,以及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从而为深入研究打下铺垫。首先物质方面,都市交通方式的变革让诗人们的出游、交际大为便捷;通讯媒介变革与诗人的谋生、求知与济世活动紧密相关;交际场所的变革让诗人们有了新的互动空间。其次在社会方面,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给积极入世的诗人们提供了为理想奋斗的机遇;教育体系的变革让在都市中求学、任教成为诗人们的普遍经历;思想风潮的变革则给诗人们走向多样化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指引。正因如此,凡是在近代旧体诗坛稍有影响的诗人,都与变革的都市密切相关,或长住于这些都市,或长期以其为中心活动,或兼而有之。在明确二者的基本联系后,便可考察都市变革背景下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变化。以民国建立、新诗兴起和新文化运动等关键事件为节点,都市中旧体诗坛的实体依托发生了不同轨迹的走向,这直接影响了旧体诗坛的生存状态。在晚清时期,诗坛与都市政治强人的幕府间联系,较前代质变虽然不多,量变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进入民国后,这种联系却突然断裂。而报刊在晚清民初经不同诗人群体的努力,逐步被旧体诗坛接受、认可,然而随着新诗的兴起,旧体诗坛在报刊上受到严峻挑战,不得不进行反击,但在关键的论辩方式上,面对以概念定义为逻辑起点的新文学阵营,学衡派为代表的诗坛中坚力量仍保持着以历史经验为逻辑起点的思维模式,在报刊空间中表现得并不适应,反倒是旧体诗坛基层在论战过程中实现了一定的自我突破。而近代高等教育机构,长时间内并未表现出与旧体诗坛的特别联系;但新文化运动后,随着旧体诗坛在社会上逐渐式微,它们成为了旧体诗坛延续微弱生命的难得依托。在理清近代都市变革作为背景的影响后,便可将坐标切换至旧体诗坛本身,探讨近代旧体诗坛自身如何在创作潮流、批评活动以及组织结构方面进行行为上的主动调整以及机制上的自我调适,以适应近代都市的变革。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创作潮流上。首先,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使得诗人们要通过在诗歌创作中表现政治热情和政治能力来在都市政治场域中生存,甚至获取更多政治资源。虽然这种情况前代也有,但在近代程度可谓达到顶峰。然而不同政治热情、政治目标以及诗歌风格的诗人,在转型幅度和方式上各有不同。其次,近代都市生活场域的变革,则让各种新名物开始成为书写对象,但不同时期诗坛对新名物语汇所普遍采取的书写模式不同。最开始抱着介绍、夸耀心态的诗人,往往将新名物作为诗歌的主题进行书写;而在新名物被熟悉之后,诗人更多将之作为单位在诗中使用,但保守的诗人,则一直只将其作为背景以减弱对旧体诗歌传统造成的冲击。相较之下,尽管都市思想场域的变革使得新概念语汇同样开始进入诗人的笔下,但旧体诗坛最初普遍没有将之与传统的语汇区分开来,故在书写模式上多与传统典故混同,不过随着诗人文化普及意识的提高,诗人们逐渐会将以诗歌作品总体来对这些新概念进行介绍阐释。近代旧体诗坛的批评活动方面也体现了旧体诗坛面对都市变革时的调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与都市中公共话语空间的形成,诗歌批评的形式、对象与本质都在发生变化。形式上,过往单向、个人化的诗话,成为了一种高度公开化、互动化的批评形式,它可由报刊征集素材而生成,能够成为一种集体意志的表达,读者可以用各种即时性的反馈手段来影响诗话的创作,批评者在创作诗话时也必须时刻考虑读者,同时它又保持了一定的自身特色,报刊带来的一些互动形式由于其体式传统而并不能被广泛接受。对象上,在没有被某种具有特定观念的特定群体所垄断的都市公共话语空间中,不同群体用不同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使得过往累积的诗歌资源会被重新挖掘。而对于诗歌本质的认识,也随都市中社会阶级的变化与前代不同。诗歌不再被视为士人的身份象征,甚至不再是知识分子必须掌握,而对诗歌的文学知识的研究、诗歌的鉴赏等,开始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渐渐变得可以独立进行,且渐渐被知识分子所看重。面对近代都市变革,旧体诗坛结构体系的变化,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体现。就诗坛流派而言,“都市型”诗派开始取代“地域型”诗派,成为诗坛主导。就诗人社群而言,过往实地、封闭、主要依赖士人关系网的特点发生改变,在都市的公共空间中更加具有全国意识,对士人关系网有所突破。成员地位取决于存在感,而社群之间界限模糊,比起内部进行活动,向外界公开举办活动变得更为重要。在诗坛的个体层面,都市的风气与社会阶级变革使诗人对于使用诗歌谋取经济利益不再感到可耻,诗歌开始向书画靠近,其交易有走向体系化的趋势,这使得诗人的交际策略和关系网也发生了变化。综合这些方面来看,近代都市的变革,对于旧体诗坛的整体影响,在于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以及知识谱系层面的专门多元化三点。这些相对于前代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近代旧体诗坛的近代性体现。

郝雪[2](2021)在《日本江户时代私塾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结束地方割据,实现中央集权,武士阶级统治的封建社会达到顶峰的时代。与此同时,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东渐和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封建统治逐渐动摇,因此,江户时代又是日本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过渡时代。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户时代的教育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日本江户时代的教育机构包括幕府直辖学校、藩校、寺子屋、乡校和私塾。其中私塾作为私立教育机构,因其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更明显地体现了时代变化的特征。日本的私塾最早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儒学传入日本后学者针对贵族子弟开展的私学教育,后在圣德太子(574-622)的提倡下逐渐兴旺。历经奈良、平安、吉野、室町等几个朝代得以延续并一直成为日本古代教育的重要形式。但直到江户时代之前日本私塾并未形成大发展的局面,且始终未能突破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以贵族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以培养上层统治阶级接班人为培养目标;二是以中国文化为主要教育内容;三是经营者往往自任教师。进入江户时代,特别是到了江户时代中后期,伴随社会发展对教育需求的扩大,日本私塾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不但数量空前增长,其教育对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江户时代私塾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江户早期的汉学塾一元化发展的阶段。中央集权的实现使政治相对安定,经济随之发展,加之元禄文化的兴起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为源于中国的汉学在日本的进一步推行创造了条件,从而促进了汉学塾的兴盛。第二个阶段是江户中期的汉学塾、国学塾和兰学塾多样化发展的阶段。享保改革使幕府统治步入极盛时期,随后,商业资本的发展促使农民阶级开始分化,富裕庶民兴起,贫困农民不满剥削频繁暴动,幕府统治基础开始动摇。阶级矛盾的激化使思想领域不再满足于朱子学独尊的局面,日本本土产生的国学开始抬头。加上享保改革放宽了“闭关锁国”政策,兰学开始大量传入。这些因素促使国学塾和兰学塾大量涌现。第三个阶段是江户后期私塾发生激烈变革和洋学塾快速兴盛的阶段。江户时代后期,日本国内外矛盾日益加剧,武士阶层生活困苦,对幕府统治日益不满,西南强藩加快学习西方的改革步伐并形成倒幕力量,水户学兴起成为尊皇攘夷势力,加上西方列强频频扣关,使日本各种思想日益活跃和矛盾加剧。在这种形势下,传播汉学、国学、兰学和洋学的私塾日益明显地带上政治色彩,特别是代表先进科技和革命色彩的洋学塾快速兴盛起来。整个江户时代,日本私塾不但数量上空前增加,办学类型和办学特征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私塾类型在单一的汉学塾基础上增加了国学塾、兰学塾和洋学塾,教育对象由武士阶级向庶民阶级扩展,培养目标由统治阶级接班人向政治、经济、科技等多类型人才转变,教育内容上增加了国学和洋学。具备了这些新式特征的私塾,为日本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在日本的交流融合与日本民族意识的觉醒,还为明治维新的改革成功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许多私塾在明治维新后更是直接被改造成为近代教育机构。

石晨曦[3](2021)在《文化殖民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文化殖民,简言之是指侵略者以文化手段对占领地区的人民进行奴役、洗脑、侵略的过程。其结果是想要创造出一种符合侵略者意图的新型文化,亦即“殖民文化”。近代以来,伴随日本的海外扩张,作为日本传统宗教的神道教逐渐向海外流播。流播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是日本在占领地区强行置地建立神社,以至于大量海外神社应运而生。这些海外神社,是日本侵略者在文化殖民过程中留下的物证,也是“殖民文化”的符号。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接手关东州,并于1905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了首个海外神社——安东神社。以此为发端,日本开启了在中国东北地区建造神社的侵略史。毫无疑问,日本殖民者在中国东北的神社创建行为是一种与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同步的文化侵略行为,它贯穿于日本对华侵略的全过程,成为日本侵略者的“精神输出”的道具。本论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时期的神社创建活动,进行全面考察和重点论述。在宏观层面,运用史料分析法对日本神道和神社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不同时期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考察。同时,对国内外先行研究中有关海外神社以及日本在东北地区所建神社的相关数据和具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考证。此外,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将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神社所处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以直观的形式加以呈现。在微观层面,以日本殖民统治中国东北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为前提,从日本关东军的“满洲布教”入手,探讨“军队神社”“试点神社”“满铁神社”“开拓神社”“国家神社”等五类神社的实态。在此基础上,对日本殖民统治东北时期的神社创建活动所呈现的特点及影响进行评价。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日本创建大量的海外神社,是日本国家宗教——国家神道布教海外的实践。与日本所实施的直接军事统治和政治统治相比,海外神社的侵略性更加隐蔽。这成为日本文化殖民过程的主要特征。海外神社可以寄托军人的思乡之情,也可以成为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的调节器,也可以是民族凝聚力的凝结剂。神社作为国家神道的代言人,从本质上脱离了作为宗教思想传播的社会性文化场所,而转变为特异时空下被政治化的思想强制牢笼。最终,海外神社成为“殖民文化”的符号。

查芳灵[4](2020)在《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转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初是中国思想史上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不已的时代。陈独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与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代表人物与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创始人,两种真正发生重大影响的西方文化思潮——进化论和唯物史观同样对其思想演变产生显要作用,使其主体思想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经历了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重要转变。进化论在欧洲具有漫长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形态多样。由于近代中国客观实际的现实需要,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更为关注在社会历史发展领域具有充分解释力和适用性的社会进化论。进化论在中国的发展肇始于严复意译的《天演论》,历经维新派、革命派等不同主体的理解、传播和发展,逐渐成为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主流思想,满足了希冀和主张“变革”的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对于全新意识形态的需要。进化论在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其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中国人传统世界观、历史观的冲击,成为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础,以及激发自由、科学、民主、理性等启蒙精神。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作为当时中国思想界影响力最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化论同样对陈独秀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思想具有浓厚的进化论色彩,彰显出强烈的革命性。青年陈独秀带着真挚的爱国热忱踏上救国征程,将如何改变积贫积弱的中国时局作为其思考的核心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极力推崇进化论,认为进化论是“宇宙之根本大法”,是“人心划然一新者”,进化论也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的主要理论依据,他围绕历史观、伦理观、人生观等阐述了一系列观点,在运用进化论探究中国出路,抨击旧思想、旧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发展了进化论的唯物性和能动性原则。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陈独秀的思想经历了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演进与转变。这是环境、社会、实践等外部原因和个人阅读、研究、经历等内部原因合力之作用。根据对陈独秀文集、书稿等史料的梳理与研究,力求刻画清楚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实现的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思想转变的轨迹。在《劳动者底觉悟》中,陈独秀高度评价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彰显出群众史观的萌芽。在《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中,陈独秀初释剩余价值思想并运用剩余价值思想研究中国工人问题。《谈政治》则表明陈独秀已认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在《社会主义批评——在广州公立法政学校演讲》中,陈独秀论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选择怎样的社会主义。在1922年4月发表的《马克思学说》中,陈独秀系统阐释对马克思学说的认识与理解,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阶级斗争”“劳工专政”等,着重论述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说的内在统一性,批驳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马克思的两大精神》中,把握马克思的两大真精神。思想转变有其复杂的原因,离不开特定的外部历史环境,同时,追求个体解放和社会民主的前后贯通性、新文化运动对进化论的反思、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是陈独秀实现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思想转变的内在逻辑。陈独秀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唯物史观的理论要义,准确把握唯物史观的“要旨有二”,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人类文化与社会制度变化的规律、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国家论、政党学说等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总体上契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原意,进一步丰富与深化中国人对唯物史观的最初认识与理解,促进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发展,与李大钊、蔡和森、李达等共同为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通过解析陈独秀对于唯物史观的阐释,以点带面,试图勾勒出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初传播的图景。与此同时,陈独秀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分析和探索。一是关于如何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具体国情,剖析中国社会问题,正确定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二是关于如何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认为中国革命须分两步走,具体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三是运用唯物史观剖析当时具有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各派别,在道路之争中,明确指出中国应选择与实行苏俄式社会主义道路;四是关于推进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主导创建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启发和唤醒无产阶级的觉悟,组织工会开展工人运动,以及联络革命的资产阶级展开民主革命等。作为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人物,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所实现的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思想转变不仅影响了个人的人生轨迹,更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对这一思想转变作历史评价,可以看到,不论是价值理想层面上赋予启蒙新的精神内容,促进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或是学理层面上阐释和宣传唯物史观,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还是实践层面上领导创建中国共产党,拉开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问题的帷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受到个人、时代、国际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其思想转变还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如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认知还存在简单化、机械化之处等等。但从整体上看,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实现的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思想转变,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在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与中国革命的结合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已经百年有余。在这一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中国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早已不同往日,社会主义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回望历史,如果没有陈独秀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最初的积极选择和阐释,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客观实际的结合,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成就。在新时代的今天,重新理性审视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转变的这段历史,厘清其思想转变的脉络和轨迹,努力展现出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传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面貌和内在规律,从一个维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提供丰富思想资源。

邵琪[5](2019)在《智慧教育史论》文中认为智慧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根本存在方式。首先,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以来,旨在培养知识人的知识教育大行其道。但知识与知识教育远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尤其是关涉价值判断、伦理道德与意义建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智慧教育。其次,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人类拥有更多闲暇,但同时也会加剧人的异化与片面发展,因此呼唤智慧教育。再次,智慧具有本体论价值,智慧教育可以使人成就智慧人生、走向美好生活。因此,教育要从培养知识人转向培养智慧人,要超越知识教育追求智慧教育。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是本研究重要的理论基础。智慧伴随着人类实践的诞生而诞生、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技发明、制度变革、文化创新等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智慧和智慧教育都是具有历时性的概念。智慧教育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而发展,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样态与阶段特征。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智慧是人基于个体的需要,在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三个领域内达到真、善、美相统一的实践活动。智慧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的需要出发,通过启迪与影响受教育者,使其能够在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三个领域中求真、求善、求美,从而培养人的智慧,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深入考察与分析古代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智慧教育的诸多典型案例,归纳出古代的智慧教育更加关注人的道德修养、人文情怀,强调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从深层根源上讲,这是由于传统小农经济制约下的匮乏经济、官僚政体下的专制政治统治以及儒家文化主导下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造成的。古代的智慧教育充满了浓郁的人文精神,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道德要求过于理想化、压抑人的个性自由与创造性的问题。同理,通过深入考察与分析近现代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智慧教育的诸多典型案例,归纳出近现代的智慧教育更加关注国计民生、富民强国,注重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从深层根源上讲,这是由于近现代商品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以及以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为中心的多元文化造成的。近现代的智慧教育倡导科学精神,但也应该避免走向标准化、机械化和极端功利主义的极端化倾向。展望未来,在对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和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的基础之上,本研究提出,未来的智慧教育将走向引导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谐发展的智慧教育,即和谐的智慧教育。和谐的智慧教育既要培养人的实践技能与生存能力,又要致力于人的精神成长与境界提升,既强调人生的物质性与现实性,又重视生命的精神性与价值性,既要满足与丰富人的物质需要,又要满足与提升人的精神需要,从而使人在天地间更好地安身立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总之,古代的智慧教育关注人的道德修养、人文情怀,强调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近现代的智慧教育更加关心国计民生、富民强国,注重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未来将走向引导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谐共生的智慧教育,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智慧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与演变逻辑。

石芳[6](2016)在《清代考据学语境下的戏曲理论》文中研究表明清代考据学以考据法为治学途径,以经史之学为中心,衍及小学、天文历算、金石地理等,是全方位总结我国传统学术的一代学术思潮。它在戏曲领域的渗透,使清代戏曲理论的着作群体、思想倾向、构建型式、关注内容和治学风格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色。从考据学切入考察清代戏曲理论的变化,能够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清代戏曲理论的演变趋向和学术特征。正文包括绪论、五个章节与结论。绪论部分阐述经学与戏曲之关系,揭示考据学渗入戏曲理论的历史事实,概括学界研究现状,并对由此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必要阐释与辨析。第一章阐析清代戏曲理论与考据学之渊源。第一节概述清代考据学演变简史和其学术特征,并特别就清代考据学是否讲求义理与经世这两个学界争议问题加以说明,表明二者与清代相关戏曲理论问题之间的联系;第二节从考据学兴起的原因和戏曲理论演变的学理趋向两个角度分析清代考据学渗入曲论的历史原委与学理缘由;第三节概括明以前戏曲理论中考据方法的使用、明代考据学萌芽影响下戏曲理论之变化和清代考据学影响下戏曲理论之变化。第二章分析与总结清代考据学语境下曲论之特征。第一节从《诗》《乐》《春秋》《易》四个角度阐述清人对六经与戏曲关系的认识;第二节阐述清人对戏曲与历史关系的认识,包括曲史观、虚实论和曲史互证的研究倾向;第三节表明清儒对“礼”“理”“情”等儒学核心概念的认识,影响了他们的戏曲思想与戏曲观。第三章至第五章选择清代不同时期代表性曲论家与着作,由个体特征辨析考据学与戏曲理论演变之关联。清前期代表为曲学考据先驱毛奇龄、贯通戏曲与经史小学的正统学人毛先舒、以曲为史之典型的孔尚任和戏曲本身考据集大成之《传奇汇考》,四者所展现出的治曲倾向已全面展现出考据学对曲论演变方向之影响。清中期以沈乘麐、徐大椿和凌廷堪曲论着作为代表阐明清代音韵学、乐学发展对戏曲音律、演唱理论的影响;以李调元“二话”为代表展现曲话的历史嬗变;着重介绍朴学大师焦循的戏曲研究。清后期以梁章钜、平步青为代表论述笔记中的戏曲考据特征;分析梁廷枏、姚燮、杨恩寿曲论研究中所呈现出的传统曲论的总结趋势和发展局限;论述王国维以西学理念弥补了清代考据学之不足,开创性地实现了传统曲学向现代曲学的转型。结论部分,概括并总结清代考据学语境下戏曲理论演变之特征与得失,由此而及考据学在民国曲论中的继承与革新,指出新的时代变化也对学人恰当运用传统治学方式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

何昱杰[7](2016)在《苏渊雷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渊雷是20世纪中国杰出文史学者,在中国思想史、史学史、文学史等研究方面都有重要建树,研究领域广泛,理论素养深厚。然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对其史学成就、不足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故本文在梳理他的学术人生的基础上,对其史学成就进行研究。全篇主要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综述学界对苏渊雷哲学、史学、文学等领域成就的评价,为后文研究苏渊雷如何将三者贯通提供线索。第一章主要介绍苏渊雷生平及学术,共四个部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北伐战争时期(1908-1933),抗日前后和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1933-1949),建国初十七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49-1976),两年徘徊和改革开放时期(1976-1995)。以时间为经、作品为纬,反映不同时期苏渊雷学术研究的特点。第二章主要阐发苏渊雷对历史观的研究及其史学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苏渊雷对理性史观、唯物史观、民生史观都有一定的研究,1949年后,侧重史学思想方面的自我梳理,苏渊雷关于史料学、史学方法、史学功用皆有独到见地,且受近代西学、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第三章侧重探讨苏渊雷于历史人物研究方面的贡献。此章主要分析苏渊雷的论着《宋平子评传》、《玄奘》、《白居易传》、《对于曹操评价中几个主要问题的看法》,尽力明确这些文本的研究缘起、版本流变、主体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苏渊雷在中国古典史籍等研究领域的成就。此章分四部分:关于《诗经》、《尚书》、《春秋》的研究,关于《史记》、《汉书》的研究,关于《资治通鉴》的研究,关于《史通》、《通志》、《文史通义》的研究。结语部分,指出在二十世纪学术史的宏观视野下,苏渊雷、史学、世变三者间的关系,进一步反思苏渊雷的研究方法与精神有哪些值得继承和发扬,对于其不足之处,客观分析之后应报以理解之同情。

李海龙[8](2016)在《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文中认为通常人们认为大学兴起在西方是一个既成事实,其生命从公元11世纪之后展开。表面上看大学的历史就是一部独立的学术机构史,知识与学者是这部历史的主体,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对大学兴起的解释方式了。然而,相对于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大学理念、制度、机构、仪式和运作体系而言,最初的大学为什么诞生自西方的中世纪,又如何兴起并传遍世界?西欧的大学是怎样实现“中世纪的凯旋”,又如何成为全世界高等学府效仿的对象?这些问题我们并不清楚。大学的历史不是一部单纯的机构史或组织史,而是一部西方文明史的缩影,需要从更深的理论层面去探寻其兴起过程。由此,大学的兴起不能仅从中世纪的历史断层中寻找,而是应该将其置于西方历史演进的大背景中,从文明的根源去探究大学的兴起。从文明的视角寻找大学为何兴起在西方,需要从文明的源头寻找依据,从西方智识生活的开展方式去梳理大学何以诞生的脉络,最终与中世纪诞生的大学实现联通。只有将大学何以兴起的原因在西方文明演变的过程找到,大学的轮廓才是清晰的。大学兴起在西方是文明的宿命,西方文明深藏着推动大学破土而出的理性基因,但其产生又是一种历史的偶然,大学出现在12世纪而不是其他时间,诞生在某个城市而不是另一个城市带有一定的随机性。此外,大学产生后的命运也是不稳定的,随着经院哲学的兴衰,大学也经历了高峰与低谷。在教派纷争的时代大批学府陨落,走向了“冰河时期”。论文的主体部分由4章组成。第1章分析古希腊精神与大学兴起的历史渊源,从西方文明的起点古希腊开始,梳理智识生活的起点,研究古希腊哲学对西方认识论传统形成的意义,并且从古希腊学园中探究大学的源头。第2章是古罗马文明对大学的孕育,探讨从古希腊到罗马的文明转型与融合,罗马帝国的崛起与基督教普及如何左右西方智识生活的演进,以及古希腊—罗马文明如何融合在一起,为大学提供知识生产和教育上的基础。第3章研究中世纪大学如何诞生与扩散,从人们对中世纪历史黑暗和盛世的两个层面分析大学诞生前的历史环境,深入分析12世纪文艺复兴是如何同翻译运动、教皇革命结合起来影响大学产生的。中世纪时经院哲学对大学的影响也不应忽视,经院哲学作为西方知识史的方法论革命造就了大学的兴起,然而因为其后期的僵化保守也使得大学退化,走向了历史性的衰退。第4章是对大学兴起西方的总体回顾,总结出大学在中世纪凯旋为世界带去了怎样的影响,具体梳理了为什么是西方?为什么是在中世纪诞生大学的具体原因,并探讨了大学的欧洲性和世界性是如何呈现在世人面前,以及大学是怎样成为世界都接纳的普世价值的。作为研究的结论,以1、2、3、4章的历史梳理为基础,论文在结语中阐明了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的原因:(1)大学源于西方智识生活的好奇心与想象力。(2)大学制度是西方社会制度环境的产物。(3)大学的灵魂是个人主义与自由意志。

杨永亮[9](2015)在《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文化探赜》文中指出内藤湖南的“宋代近世说”是建立在对唐、宋文化性质差异认识的基础之上,在内藤看来这种文化性质上的差异就是唐、宋各自时代内涵的体现,也是中国中古史与近世史分期的依据;同时,他还认为造成唐、宋时代文化内涵差异的根源在于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内在和外来力量的共同作用,即最早诞生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在后汉中期,不仅完成了自我内部的充分发展,也逐渐停止了对其他外部地方的扩展,内藤将之划分为中国历史的第一期,即上古时代;从五胡十六国到唐中叶,内藤以为这是接受中国文化刺激后逐渐觉醒的外部种族开始作用于中国内部的时代,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二期,中世时代;宋元以降至明清,这是中国历史发展进入第三期,外部种族的力量在唐末五代达到顶点,中国也以此而进入近世时代。据此,内藤以为不同的历史时代就会造就不同的文化时代特色,上古与中世基本上是贵族文化盛行的时代,而近世则是平民文化的时代,在内藤看来这一根本性的转变是近世最重要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内藤又认为文化是时代与地域共同交汇的体现,这就是历史上的“文化中心”。上古时代的文化中心是洛阳,而中世的文化中心则移往长安,到了近世则形成了政治中心在北,而文化中心在南的格局,文化中心是随着时代和地势的变化而推移的。不仅如此,内藤还以为在东洋文化一体的基础上,近世以来所出现的“文化中心”将会超越民族与国界的限制,必将出现另一个东洋新的文化中心。在内藤看来,经过了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已经有了代表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抗衡的实力,因此它不但要取代中国成为东洋文化新的中心,而且中国文化也终将为日本的独特的文化特性所消融,并以此确立东方文明“新极致”,他指出这就是日本未来的文化“天职”。内藤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轻忽中国文化错觉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宋代近世说”。在内藤看来,中国早在八百到一千年之前的宋代就进入了近世,它虽然超迈世界近世历史进程有四、五个世纪,但这也是因为它过早成熟的社会形态,导致了时下中国弊政丛生,即在近世君主独裁政治下,造就了朝廷官员与政务的脱离,从而产生了胥吏、民众缺乏对国家的责任心和政治德义心等社会治理上的弊政,从而制约了中国迈向文明社会的步伐,对此内藤以为这需要外部力量对它进行所谓的“刺激”,就如同中国历史进程中那种外部力量反作用于中国内部那样。在这里,内藤以文化的同质性消弭了民族的差异,为日本的对外侵略穿上文化的伪装,使得他的文化论失却了道义存续的基础,也使得人们更加珍视守护学者的良知。尽管如此,内藤的“宋代近世说”依然有它学术上的标的,它不仅开启了中国史研究的现代学术典范,成为后学者持续探究的学术生命源泉之一,而且也是在近代失衡的东西文化格局中对东方文化的自我认强化与认同,当然这需要学者超越利我的政治诉求,秉持客观中立的精神,而这也是内藤自身的时代局限。

王玉珠[10](2015)在《“现代评论派”与中国现代转型》文中指出“现代评论派”得名于综合性周刊《现代评论》,是1920年代中后期出现在中国思想文化论坛上的一个重要的自由主义同人团体,也是1920——1930年代以胡适为首的“英美派”自由主义文人的重要一翼。在20世纪初新式学堂和留学生教育兴起的背景之下,“现代评论派”同人大多曾留学英美,他们不仅通过潜心研修形成了英美自由主义的价值理念与知识系统,并且也受到英美文化与社会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了“英美派”绅士的气质风度。凭借优越的海外留学背景,他们在回国后主要集结于全国最着名的知识与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并成为在各自专业领域中具备话语权威的知识精英。在1920年代中后期,面对古老中国的现代转型何去何从的宏大历史命题,“现代评论派”以同人刊物《现代评论》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积极的言说。他们以英美自由主义为共同的精神信仰,为中国的现代化设计了自由主义的理想图式以及相应的实现路径,在其时相对宽松、自由的思想文化论坛上呈现出独树一帜之处。“现代评论派”探求中国现代转型的图式与路径具有较高的系统性,他们主要从人格精神、思想空间、政治秩序以及生命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人格精神的塑造上,“现代评论派”既着力于倡导人的独立性与自主精神,也特别地提倡容忍异己的雅量,独立与容忍成为有机统一的理想化人格要素。在思想空间的创设上,“现代评论派”既呼吁思想的自由与多元,又倡导以理性对之进行规范和引导。在政治秩序的建构上,旨在保障人权的民主与法治成为该派所理想的政治运行机制。在生命方式的选择上,该派同人在物质与精神、艺术与自由的相互融合中,展示了一种真挚、舒展的心境与自然自在的生命状态。为实现这一理想图式,“现代评论派”设计出长远而具体的渐进主义路径。其中,以反传统为基础、以价值重建为目标的“启蒙”是根本性的路径;同时他们还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在既定的社会秩序中渐进地实现政治改良。在文化问题领域,“现代评论派”主要在教育、文艺、学术等方面展开批评指导与实际的创作,从而为中国现代转型提供相应的思想文化基础;在政治问题领域,该派则在善后会议、“金佛郎案”等舆论干政实践中,试图直接推进社会政治革新。“现代评论派”以及整个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现代转型方案最终并不被历史所选择。与激进思潮和社会革命风起云涌的现实国情的相互错位,以及与缺失自由的中国文化传统的难以接榫,是其悲剧性际遇的根本原因;同时欧陆政治文化传统对中国现实与历史的亲和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英美派”的生存空间;而在主观上,“现代评论派”等自由知识分子绝少投身实际政治活动的保守姿态、远离“大多数”的精英立场及其仕途情怀与自由人格的相互冲突,使其自由主义学说缺乏实践性的品格,因而难以在社会生活中发生较大的实际效用,甚至可以说他们的话语影响力在知识群体之外是较为微弱的。不过,“现代评论派”的现代化方案作为中国历史转型期的一种参与和建构,又有着合理的地位与意义,尤其是其启蒙理想,不仅是对“五四”的继承,更是在价值理性上对“五四”的超越。而在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内部,“现代评论派”不仅是新文化阵营分化后自由主义运动正式兴起阶段的重要一环,并且也成为后起自由主义社团的重要精神源头。在现代性的整体视域中,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思想启蒙理念显示出强烈的现实感召力,因而能够与社会主义精神在现代性的追寻上实现互动与对话。同时,超越政治对抗的思想,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法治化民主政治理念,以及其渐进主义的政治改良路径,也对当今朝着现代化行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时过境迁,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反而散发出了烛照现实的思想光芒,而其本身也理应被“照亮”。

二、中国近世末期城市知识分子的变貌——探求中国近代学术知识的萌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近世末期城市知识分子的变貌——探求中国近代学术知识的萌芽(论文提纲范文)

(1)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研究回顾
    二、基本概念、边界与方法
    三、章节设置
第一章 变革的近代都市对旧体诗坛的吸引力
    第一节 近代都市物质变革及其吸引力
        一、交通方式:活动距离限制的解除
        二、通讯媒介:谋生、求知与济世的三重诱惑
        三、交际场所:诗歌互动新型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 近代都市的社会变革及其吸引力
        一、政治环境:提供为理想奋斗的便利
        二、教育体系:求学、任教成为普遍经历
        三、思想风潮:走向偏离传统士人的人生道路
    第三节 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状态
        一、长住都市
        二、环绕都市活动
        三、混合型
第二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
    第一节 传统联系从强化到中断: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
        一、晚清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延续发展
        二、民国时期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断裂
        三、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联系从强化到断裂的原因
    第二节 新诗兴起带来命运转折:都市报刊与旧体诗坛
        一、新诗兴起前旧体诗坛对报刊空间的接受
        二、新诗兴起对报刊空间中旧体诗坛的冲击
        三、旧体诗坛中坚力量的论辩方式与局限:对《学衡》杂志的再考察
        四、旧体诗坛基层反击的早期困境:以上海《学生文艺丛刊》为例
        五、旧体诗坛基层的策略转变与局部成功:以天津《益世报》为例
        六、旧体诗坛的反击对新诗阵营基层之影响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后的生命延续:都市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一、新文化运动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二、新文化运动后大学课程设置对旧体诗坛的制度保障
        三、新文化运动后大学教师对旧体诗歌互动风气的引导
        四、新文化运动后大学刊物对旧体诗歌创作成果的呈现
第三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歌创作潮流
    第一节 都市政治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政治书写模式
        一、典型积极者的转变:以郑孝胥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二、典型消极者的转变:以陈衍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三、非典型诗人的转变:以沈瑜庆、易顺鼎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第二节 都市物质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名物”书写模式
        一、初步接触时作为诗歌主题
        二、认知成熟后作为表意单位及书写模式复合
        三、回避冲击意识下作为创作背景
    第三节 都市文化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概念”书写模式
        一、与传统典故混同的书写模式
        二、文化普及意识下的书写模式
        三、对不同书写模式的兼采
第四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学批评活动
    第一节 形式的变异:近代报刊空间中诗话文本生成机制的转型
        一、传统载体上诗话文本的生成机制
        二、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素材来源
        三、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反馈修正
        四、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创作标准
        五、传统批评形式的变革对近代诗坛之影响
    第二节 资源的再挖掘:以黄景仁《绮怀》诗的近代传播为典例
        一、传统的诗学话语权与《绮怀》诗的流传程度
        二、都市话语空间中的二次创作与《绮怀》诗的公开流行及范式形成
        三、都市话语空间中的学术批评与《绮怀》诗的讨论升温及地位上升
        四、都市话语空间对前代诗歌资源再挖掘的影响
    第三节 本质的重构:从学校教育角度的考察
        一、学校教学制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二、教科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三、“一般知识分子”诗歌知识的实际表现
        四、诗学本质重定位与诗歌知识体系重构的文学史意义
第五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诗坛流派的兴替:从“门存唱和”谈起
        一、“门存唱和”参与诗派与主导权之间的分离
        二、湖湘诗派被分化与湖湘诗学传承被阻断
        三、桐城诗派被吸收与桐城诗学体系被覆盖
        四、“门存唱和”与“都市型诗派”对诗坛的主导
    第二节 诗坛社群的异变:以都市报刊空间为中心
        一、士人私谊网络内的传统诗人社群
        二、报刊诗人社群组建对士人私谊关系的突破:以“同人录”等文件为中心
        三、报刊诗人社群活动的进一步公开化:以诗歌竞赛为中心
        四、报刊诗人社群的新型结构特征
    第三节 诗坛个人的生存选择:由诗歌交易活动观照
        一、晚清都市与诗歌交易的体系形成
        二、民国都市与诗歌交易的观念变化
        三、诗歌交易活动对诗坛结构之影响
结语 近代都市变革对旧体诗坛的独特影响
    一、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
    二、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
    三、知识谱系层面的多元专门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日本江户时代私塾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江户时代
        (二)私塾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江户时代以前日本私塾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 汉学、佛教的传入与日本早期私塾教育的产生和扩展
        一、汉学的传入与私塾教育的初现
        二、佛教的传播对私塾教育的促进
    第二节 江户时代以前日本私塾教育的变迁
        一、奈良时代的私塾教育
        二、平安时代的私塾教育
        三、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时代的私塾教育
    第三节 江户时代以前日本私塾教育的主要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江户时代早期汉学塾的一元化发展及其办学活动(1603-1716)
    第一节 江户时代早期日本私塾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江户时代封建政治秩序的建立
        二、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政策的实施
        三、禁教锁国政策的施行
        四、元禄文化的繁荣与庶民意识的觉醒
        五、儒家学说的广泛传播和正统地位的确立
        六、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第二节 江户时代早期汉学塾的一元化发展
        一、朱子学派的教育思想及忍冈塾的办学活动
        二、阳明学派的教育思想及藤树书院的办学活动
        三、古学派的教育思想及古义堂的办学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户时代中期私塾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及其办学活动(1716-1789)
    第一节 江户时代中期私塾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幕藩政治体制的巩固
        二、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
        三、教育领域的空前发展
    第二节 江户时代中期汉学塾的发展及其教育活动
        一、忍冈塾等既有汉学塾的发展与变化
        二、町人学问所的创办——怀德堂
    第三节 江户时代中期国学塾的创设及其教育活动
        一、国学的诞生与确立
        二、融入庶民阶级的国学塾
        三、扎根市井的国学塾——铃之屋
    第四节 江户时代中期兰学塾的创设及其教育活动
        一、兰学塾的创设
        二、初创期的兰学塾——杉田玄白的天真楼塾
        三、自由开放的兰学塾——大槻玄泽的芝兰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户时代后期私塾教育的激烈变革及其办学活动(1789-1867)
    第一节 江户时代后期私塾教育激烈变革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激烈社会矛盾下的政治改革
        二、西南强藩的改革与倒幕力量的形成
        三、国民意识的觉醒和对西方教育的摄取
        四、江户诸校的快速发展
        五、水户学中近代国家主义的萌发
    第二节 江户时代后期汉学塾实用主义和政治色彩的加强
        一、忍冈塾和怀德堂等既有汉学塾的发展与变化
        二、能力主义汉学塾的代表——咸宜园
        三、政治型汉学塾的代表——松下村塾
    第三节 江户时代后期国学塾内尊皇思想的发酵
        一、铃之屋等既有国学塾的发展与变化
        二、平田笃胤与気吹舍的创办
    第四节 江户时代后期洋学塾的兴盛与科技人才的培养
        一、洋学的兴盛
        二、天真楼塾和芝兰堂等既有兰学塾的发展与变化
        三、西医教育的先驱——鸣泷塾的创办及其教育活动
        四、西医教育的壮大——适塾的创办及其教育活动
        五、兵学热与洋式兵学塾的兴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户时代私塾教育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第一节 江户时代私塾教育的特点
        一、私塾教育的自由性
        二、私塾塾主往往自任教师
        三、私塾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就学形态
        五、以汉学为基础的课程设置
        六、缺乏统一的学费管理制度
    第二节 江户时代私塾教育的历史影响
        一、对提升民众文化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促进了东西文化的融合和日本民族意识的觉醒
        三、奠定了日本近代化的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
        四、成为了明治时期近代学校体系的组成部分
        五、提供了日本军国主义毒素产生的“温床”
附录
    附录一 私塾和寺子屋的开办数量一览表
    附录二 江户时代日本学校性质的书院情况表
    附录三 江户时代着名兰学塾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文化殖民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先行研究概况
        (一)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二)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日本神道与神社概述
    第一节 神道发展要略
        一、词称溯源
        二、发展历程
    第二节 作为建筑物的神社
        一、构造与样式
        二、社格制度
        三、社会功能
    第三节 作为“超宗教”的神社
        一、明治时期的神社整理
        二、神社祭祀的变革
第二章 神国思想与海外神社
    第一节 海外神社创建的原点
        一、神国思想的内在驱动
        二、神国思想的扭曲变异
    第二节 海外神社类型的多样化
        一、天皇制国家下的神社分类
        二、海外神社的界定与分布
        二、海外神社在中国的萌芽
第三章 “尊皇尚武”的神社:从“满洲开教”到“军队神社”
    第一节 关东军保护下的“满洲开教”
        一、三条教则与教育敕语
        二、军人敕谕与随军布教
        三、对华布教与战地祭祀
    第二节 关东军部队内的“军队神社”
        一、供奉间谍的护国神社
        二、731部队里的东乡神社
        三、国界线上的东宁神社
        四、军事要塞里的守护神社
        五、“军队神社”特点
第四章 不断扩张的神社:从“试点神社”到“开拓神社”
    第一节 关东州时期的“试点神社”
        一、“关东州”的界定
        二、扩张期的神社制度
        三、“试点神社”概述
        四、“试点神社”特点
    第二节 “满铁”资助下的“满铁神社”
        一、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与满铁附属地
        二、神社行政与总体布局
        三、时代印记里的安东神社
        四、都市中心里的新京神社
        五、铁路要线上的奉天神社
        六、辽东湾内的营口神社
        七、千金山上的抚顺神社
        八、农事试验场里的公主岭神社
    第三节 “满洲开拓构想”下的“开拓神社”
        一、日本“满洲移民”概述
        二、“移民提案”与“一团一社”
        三、弥荣开拓团与弥荣神社
        四、城子河开拓团与城子河神社
        五、“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与船上神社
        六、镜泊学园与镜泊神社
        七、“麻山事件”与哈达河神社
第五章 伪满洲国法西斯文化专制的象征
    第一节 法西斯文化专制的强化
        一、神职教育与祭祀官养成计划
        二、国民精神总动员与慰灵祭
        三、伪满“靖国神社”——建国忠灵庙
        四、伪满“国家神社”——建国神庙
    第二节 国家神道思想的歧途
        一、国家神社的角色转变
        二、战后的逆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东北地区神社列表
附录二:日本开拓团大事记
附录三:神道文化大事年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述评
        (二)国外研究述评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总体架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总体架构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进化论与中国近代启蒙运动
    一、进化论传入中国的时代背景
        (一)进化论及其在欧洲的发展
        (二)进化论传入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
        (三)进化论传入近代中国的思想背景
    二、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对于进化论的译介与传播
        (一)严复的天演进化思想
        (二)维新派的进化论思想
        (三)革命派的进化论思想
        (四)互助主义进化论传入中国
    三、进化论在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一)对传统世界观、历史观的冲击
        (二)奠定中国近代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础
        (三)激发自由、科学、民主、理性等近代启蒙精神
第二章 陈独秀前期思想中的进化论因素
    一、陈独秀对进化论的总体认识和唯物论发展
        (一)青年陈独秀的人生经历
        (二)“宇宙之根本大法”
        (三)带有进化论色彩的唯物论
    二、陈独秀进化论的历史观
        (一)“人类文明之进化,新陈代谢”
        (二)“万物之生存进化与否,悉以抵抗力之有无强弱为标准”
        (三)“所不同者,吾人有自动的发展力耳”
        (四)“革命者,一切事物革故更新之谓也”
    三、陈独秀带有进化论色彩的伦理观
        (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二)“道德之为物,应随社会为变迁”
        (三)“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
    四、陈独秀人生观中的进化论因素
        (一)“青年之精神界欲求此除旧布新之大革命,第一当明人生归宿问题”
        (二)“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三)“幸福之为物--必兼个人与社会以为量”
第三章 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思想转变
    一、“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
        (一)群众史观的萌芽
        (二)初释剩余价值学说
        (三)认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二、“我是相信唯物史观的”
        (一)论证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选择怎样的社会主义
        (二)形成较完整的唯物史观思想体系
        (三)把握马克思的真精神
    三、陈独秀思想转变原因的理性审视
        (一)外部环境带来的省思
        (二)追求个体解放和社会民主的前后贯通性
        (三)新文化运动对进化论的反思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
第四章 陈独秀对唯物史观的理论解说
    一、唯物史观“要旨有二”
        (一)“人类文化之变动”
        (二)“社会制度之变动”
        (三)“唯物史观派”的巨子
    二、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一)阐述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
        (二)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内在统一
    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一)劳工专政思想
        (二)国家观
        (三)政党论
第五章 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一、对中国特殊社会性质的定位
        (一)剖析中国社会问题
        (二)定位中国社会性质
    二、对中国革命性质的分析
        (一)中国革命须分“两步走”
        (二)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分析和选择
        (一)社会主义道路之争
        (二)选择苏俄式社会主义道路
    四、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推进
        (一)创建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力量
        (二)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无产阶级觉悟
        (三)组织工会开展工人运动
        (四)联络革命的资产阶级展开民主革命
第六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思想转变的历史评价
    一、启蒙的革新:促进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在中国的确立
        (一)赋予启蒙新的精神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启蒙
        (二)以思想论战促进中国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辨明和追求
    二、从零星到聚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一)总体把握唯物史观的核心要义
        (二)组织《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三、由理论到实践:拉开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问题的帷幕
        (一)领导创建中国共产党
        (二)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
    四、思想转变的历史局限
        (一)尚未彻底摆脱进化论因素的影响
        (二)忽视对辩证法的学习与研究
        (三)对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缺乏深刻、科学的认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5)智慧教育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知识教育与智慧教育
        1.1.2 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
        1.1.3 智慧人生、美好生活与智慧教育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智慧”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智慧教育”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1.4.2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
2 智慧与智慧教育
    2.1 智慧的思想源流
        2.1.1 哲学领域的智慧
        2.1.2 心理学领域的智慧
        2.1.3 佛学领域的智慧
    2.2 智慧的概念界定
        2.2.1 智慧的本质属性
        2.2.2 智慧的类型划分
    2.3 智慧教育的概念界定
3 古代的智慧教育
    3.1 古代智慧教育的历史考察与总体特征
        3.1.1 古代学校中的智慧教育
        3.1.2 古代家庭中的智慧教育
        3.1.3 古代社会中的智慧教育
    3.2 古代智慧教育形成的深层根源探究
        3.2.1 传统小农经济制约下的匮乏经济
        3.2.2 官僚政体下的专制政治统治
        3.2.3 儒家文化主导下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
    3.3 古代智慧教育的评价
        3.3.1 古代智慧教育的闪光点
        3.3.2 古代智慧教育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4 近现代的智慧教育
    4.1 近现代智慧教育的历史考察与总体特征
        4.1.1 近现代学校中的智慧教育
        4.1.2 近现代家庭中的智慧教育
        4.1.3 近现代社会中的智慧教育
    4.2 近现代智慧教育形成的深层根源探究
        4.2.1 商品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蓬勃发展
        4.2.2 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
        4.2.3 以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为中心的多元文化发展
    4.3 近现代智慧教育的评价
        4.3.1 近现代智慧教育的闪光点
        4.3.2 近现代智慧教育应避免的极端化倾向
5 智慧教育的未来展望
    5.1 走向和谐的智慧教育
    5.2 和谐智慧教育的目的
    5.3 和谐智慧教育的构成内容
        5.3.1 未来以求真为旨趣的知识教育
        5.3.2 未来以求善为旨趣的道德教育
        5.3.3 未来以求美为旨趣的审美教育
    5.4 和谐智慧教育的可能之路
    5.5 和谐智慧教育的保障条件
        5.5.1 充足的闲暇
        5.5.2 文化土壤的孕育
        5.5.3 自由的生命律动
6 结语
    6.1 主要内容与结论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6)清代考据学语境下的戏曲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清代戏曲理论与考据学渊源
    第一节 清代考据学概说
        一 清代考据学史简溯
        二 义理与经世之辨
        三 清代考据学之学术特征
    第二节 清代考据学渗入曲论的历史原委与学理缘由
        一 历史原委
        二 学理缘由
    第三节 考据学语境下戏曲理论之历史演变
        一 明代以前相关戏曲考据
        二 明代戏曲理论中考据方法的出现
        三 清代戏曲理论的变化
第二章 清代考据学语境下的曲论特征
    第一节 以曲为经:六经与戏曲关系的解读
        一 诗教观下清代戏曲理论变化
        二 “今之乐犹古之乐”
        三 “义则《春秋》”
        四 “变化也似乎《易》”
    第二节 以曲为史与以史为曲:曲事与史事关系的解读
        一 从“诗史”观到“曲史”观
        二 戏曲叙事“虚实论”
        三 曲史互证的曲学研究倾向
    第三节 以礼代理与以礼节情:“发乎情止乎礼义”的重释
        一 “以礼代理”学术思想由来
        二 从“发乎性情止乎义理”到“发乎情止乎礼义”
第三章 清前期戏曲理论中的考据学倾向
    第一节 考据学萌芽时期“集成”戏曲理论之时代特征
        一 金圣叹与《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二 李渔与《闲情偶寄》
    第二节 毛奇龄:曲学考据之先导
        一 通达的戏曲观
        二 考据学与曲学之贯通
    第三节 毛先舒:正统学者曲论倾向之代表
        一 曲韵与古音学研究之贯通
        二 诗学理论与戏曲理论之贯通
        三 史学与戏曲关系之辨
    第四节 孔尚任:以曲为史之典范
        一 以曲为史的创作动因
        二 经史之学与传奇之道的融汇
        三 以着史之法着传奇
    第五节 《传奇汇考》:戏曲本事考据集大成者
        一 《传奇汇考》之整理概况
        二 来集之与《传奇汇考》
        三 《传奇汇考》之考据学特征
第四章 清中期戏曲理论中的考据学风尚
    第一节 音韵学的繁荣与戏曲理论之变化
        一 以《韵学骊珠》为代表的曲韵着作
        二 徐大椿与《乐府传声》
    第二节 李调元:考据学与曲话的历史嬗变
        一 曲话文体的定义
        二 李调元考据之特点与“二话”得失
        三 融汇诸家,铸为新论
    第三节 凌廷堪:礼乐思想主导下的曲论探索
        一 《燕乐考原》之戏曲音律研究
        二 《论曲绝句三十二首》
    第四节 焦循:考据学家曲论研究之典范
        一 考据中的戏剧学
        二 易学思想主导下的戏曲理论
        【附录】 金德瑛《观剧绝句》及其影响
第五章 清晚期戏曲理论中考据学传统与革新
    第一节 梁章钜与平步青:笔记中的戏曲考据的深化与局限
        一 梁章钜与其戏曲考据
        二 平步青与其戏曲考据
    第二节 梁廷枏与杨恩寿:考据学与曲话之总结
        一 梁廷枏与《藤花亭曲话》
        二 杨恩寿与《词余丛话》《续词余丛话》
    第三节 姚燮:以考据学为传统曲论之大成者
        一 考据学与《今乐考证》之编着特征
        二 《缘起》与综合艺术论
    第四节 王国维:考据学与戏曲理论的转型
        一 去儒家之“是”及“纯学术”研究
        二 中西之学,各取其长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发
致谢
附件

(7)苏渊雷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选题缘起
    二、学界研究状况
第一章 苏渊雷的生平及学术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北伐战争时期(1908-1933)
    二、抗日前后和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1933-1949)
    三、建国初十七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49-1976)
    四、两年徘徊和改革开放时期(1976-1995)
第二章 苏渊雷对历史观的研究及其史学思想
    一、苏渊雷对历史观的研究
    二、苏渊雷的史学思想
第三章 苏渊雷的历史人物研究
    一、苏渊雷的宋恕研究
    二、苏渊雷的玄奘研究
    三、苏渊霄的白居易研究
    四、苏渊雷的曹操研究
第四章 苏渊雷的古代典籍研究
    一、关于《诗经》、《尚书》、《春秋》的研究
    二、关于《史记》、《汉书》的研究
    三、关于《资治通鉴》的研究
    四、关于《史通》、《通志》、《文史通义》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文明的宿命:大学兴起于西方的必然性
        (二) 历史的偶然:大学兴起于西方的随机性
    二、研究现状
        (一) 关于西方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
        (二) 对于中世纪大学组织的研究
        (三) 对于科学史的研究
        (四) 宗教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方法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 方法论基础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古希腊精神与大学的源始
    第一节 古希腊智识生活的历史考察
        一、走上起跑线:古希腊智识生活的历史与地理基础
        二、借鉴与融合:古希腊对东方文明智识成果的引入
        三、从地理到心灵的通约:古希腊智识活动的萌芽
        四、城邦政制:古典教育发源与延续的场所
    第二节 古希腊哲学与西方认识论传统
        一、古希腊知识的认知内涵
        二、怀疑论中的精神世界革命
        三、教育哲学的发源及其延续
        四、古希腊哲学对历史的启蒙
    第三节 柏拉图学园与中世纪大学的精神纽带
        一、学园的源起与历史影响
        二、学园对科学的启蒙与制度化影响
        三、柏拉图学园与人文气质的传承
        四、从学园到大学的精神轮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古罗马文明与大学的孕育
    第一节 大转型——从古希腊到古罗马
        一、文明继承与转向:从希腊化到罗马化
        二、理念转型:知识的革命性发展
        三、教育的转型:专业教育的诞生
    第二节 罗马帝国的兴衰与基督教的普及
        一、罗马帝国的崛起与智识文化的传承
        二、罗马帝国的衰落与智识生活的动荡
        三、基督教的兴起与文明火种的保存
        四、基督教的普及:信仰与理性的交融
    第三节 古罗马文明与中世纪大学的知识准备
        一、法律传统与法学知识的积累
        二、翻译运动与知识回流
        三、罗马-基督教知识制度的演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与扩散
    第一节 中世纪:黑暗世纪抑或中古盛世
        一、格局纷乱的西欧大地
        二、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兴衰
        三、西欧文明的复苏与重建
    第二节 12世纪文艺复兴与大学的产生
        一、制度与理念碰撞下的复兴
        二、全面复兴下大学的生存环境
        三、最早的中世纪大学的诞生
        四、早期中世纪大学的制度化
    第三节 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兴衰
        一、大学的知识演进与规范化
        二、经院哲学推动下的知识革命
        三、中世纪大学演进的转折
        四、中世纪大学的衰落与近代大学的复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欧洲大学的凯旋及其世界意义
    第一节 为什么是西方?为什么是中世纪?
        一、自由与制度:地域经纬线上的大学
        二、渐进与突变:时间状态中的大学
        三、浮士德现象:宗教与城市张力中的大学
    第二节 大学的欧洲性与世界性
        一、大学的欧洲性格
        二、世界文明浇灌下的大学
        三、欧洲大学的世界传播
    第三节 作为普世价值的大学文明
        一、大学文明的历史根基
        二、科学与社会交汇中的大学文明
        三、作为精神寄托的大学文明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一、大学源于西方智识生活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二、大学制度是西方社会制度环境的产物
    三、大学的灵魂是个人主义与自由意志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文化探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为何是“宋代近世说”而不是“唐宋变革论”
    二、学术回顾
第一章 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论
    第一节 近世以来日本对中国文化的疏离
        一、唐宋以降变秩的东亚文化圈
        二、“神国”意识的复苏
        三、日本近世文化自体性的建立
    第二节 日本近代中国学研究
        一、明治政府的“文明开化”
        二、日本近代学制中的西化潮流与传统固守
        三、日本近代中国学的流变
第二章 内藤湖南的历史文化观
    第一节 螺旋循环的文化发展论
        一、螺旋循环的历史观
        二、富永仲基的“加上原则”
        三、内藤东洋文化圈的形成
    第二节 文化中心移动说
        一、时经地纬的文化凑合中心论
        二、文化中心移动说
        三、“长安地气”之后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
        四、宋代江南文化中心的形成
第三章 “宋代近世说”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内藤的宋代近世论
        一、历史阐释的本真之义
        二、内藤近世的文化指向
        三、内藤的宋代近世论
    第二节 中国近世的文化意义
        一、内藤中国近世说探源——清朝史研究
        二、内藤中国文化之旅的近世生活体验
        三、中国近世文化的核心——内敛与精微
第四章 宋代近世说的流变
    第一节 内藤学派的中世社会形态论
        一、中世贵族制论
        二、贵族共同体论
    第二节 宫崎市定的东洋近世论
        一、东洋的近世
        二、东洋近世的依据
终章 东亚近世文化的未来
    一、宋代近世说——历史与现实交汇的文化节点
    二、“宋代近世说”是史法而非史论
    三、近代东亚文化中心的更替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现代评论派”与中国现代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缘由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三、研究历史与现状
    四、研究理路与创新
第一章 “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转型背景
    第一节 民族危亡之际
        一、政治秩序的败坏与崩溃
        二、文化秩序的式微与瓦解
        三、不同面向的建构路径
    第二节 “五四”知识者的路向选择
        一、现代知识者群体的形成
        二、文化空间与舆论环境
        三、路向与方略上的大论战
        四、路径拓展与思想分野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滥觞与兴起
        一、晚清自由主义的滥觞
        二、“五四”自由主义的兴起
        三、“现代评论派”的集结
第二章 “别求新声于异邦”——以英美自由主义为思想资源
    第一节 英美自由主义传统
        一、英美古典自由主义
        二、英美现代自由主义
        三、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第二节 留学英美与英美派群体
        一、留英旅美的教育经历与体验
        二、英美式的价值理念与角色意识
        三、移植:基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第三章 “现代评论派”的自由主义图式与路径设计
    第一节 舆论平台:《现代评论》
        一、创办:行使与争夺话语权
        二、原则:独立、理性、务实
        三、宗旨:公共论坛的建立
    第二节 自由主义的理想图式
        一、人格精神:独立与容忍
        二、思想空间:多元与理性
        三、政治秩序:民主与法治
        四、生命方式:自然自在
    第三节 路径设计:启蒙与改良
        一、启蒙:反传统与价值重建
        二、改良:温和渐进的社会变革
第四章 “现代评论派”的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实践
    第一节 教育改革的探讨
        一、改良大学教育
        二、提倡社会教育
        三、追求教育自由
    第二节 自由主义文艺批评
        一、印象式的审美批评
        二、宽容合度的绅士批评
        三、《西滢闲话》的文艺短评
        四、《现代评论》的新文学广告
    第三节 自由主义文艺创作
        一、以人为本的创作立场
        二、健康纯正的艺术追求
        三、“现代社文艺丛书”
        四、新进作家的创作
    第四节 超越的学术研究
        一、学术传播与学理输入
        二、着力倡导科学研究
第五章 “现代评论派”对政治改良的学理探讨——以舆论干政为主要方式
    第一节 公共关怀意识的凸显
        一、书生论政的传统情怀
        二、超然议政的现代意识
    第二节 舆论干政及其效用
        一、善后会议与国民会议
        二、庚款与“金佛郎案”
        三、关税自主与关税会议
        四、民众运动与“三·一八”惨案
第六章 “现代评论派”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困境及其成因
    第一节 悬隔于现实国情及文化传统
        一、与现实国情的根本错位
        二、与文化传统的难以接榫
    第二节 欧陆政治文化传统的适应性
        一、法国大革命在中国的影响力
        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亲和性
    第三节 主观维度的缺失与不足
        一、“坐而言”而非“起而行”
        二、远离“大多数”的精英立场
        三、仕途情怀与自由人格的冲突
结语
    一、作为一种转型方案的局限性与合理性
    二、对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推手意义
    三、自由主义的思想遗产与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中国近世末期城市知识分子的变貌——探求中国近代学术知识的萌芽(论文参考文献)

  • [1]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D]. 谢文韬. 浙江大学, 2021(02)
  • [2]日本江户时代私塾教育发展研究[D]. 郝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3]文化殖民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社研究[D]. 石晨曦.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转变研究[D]. 查芳灵.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智慧教育史论[D]. 邵琪. 浙江大学, 2019(04)
  • [6]清代考据学语境下的戏曲理论[D]. 石芳. 上海戏剧学院, 2016(02)
  • [7]苏渊雷史学研究[D]. 何昱杰. 扬州大学, 2016(02)
  • [8]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D]. 李海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9]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文化探赜[D]. 杨永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6)
  • [10]“现代评论派”与中国现代转型[D]. 王玉珠. 兰州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近代中国城市知识分子的扭曲——中国现代学术知识萌芽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