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综合评价的临床意义

胎儿综合评价的临床意义

一、综合评价胎儿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曾飘逸[1](2021)在《胎儿右心室FTI和GSI指数在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价值》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正常胎儿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胎儿右心室Tei指数(Tei index)、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r planesy stolic excursion,TAPSE)指数(fetal TAPSE index,FTI,亦称右心室FTI指数)、心脏整体球形指数(global sphericity index,GSI)及常规胎儿心脏测量指标,探究右心室FTI指数及GSI指数在HDC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08月~2020年12月在门诊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孕妇227例,收集其临床基本资料,测得每例研究对象之胎儿右心室Tei指数(Tei index)、右心室FTI指数、GSI指数及常规胎儿心脏测量指标,并随访妊娠结局及血压直至产后三个月。随机抽取20例胎儿,对右心室Tei指数、右心室FTI指数、GSI指数的测量进行重复性及一致性分析。根据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63例)、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GH)组(23例)、轻度子痫前期(mild-preeclampsia,MPE)组(23例)、重度子痫前期(severe-preeclampsia,SPE)组(17例),观察正常组胎儿上述指标随孕周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四个分组中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右心室FTI指数及GSI指数的差异,并比较右心室FTI指数、GSI指数低值组和指数正常组胎儿围产期不良结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同一观察者及两名观察者间测量右心室Tei指数、右心室FTI指数、GSI指数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一致性,其中右心室FTI指数、GSI指数优于右心室Tei指数。(2)不同孕周胎儿右心舒张早期峰值流速(peak E-wave velocity,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peak A-wave velocity,A)、心肌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myocardial tissue early disatolic velocity,Em)、心肌组织多普勒舒张晚期速度(myocardial tissue late disatolic velocity,Am)、心肌组织多普勒收缩期速度(myocardial tissue systolic velocity,Sm)、TAPSE、E/A(E/A比值)均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孕周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右心室FTI指数、GS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心室Tei指数F=2.095,P=0.082;右心室FTI指数F=0.852,P=0.493;GSI指数F=0.045,P=0.996)。(3)随着HDCP严重程度的增加,右心室Tei指数逐渐升高(F=2.762,P<0.05),而右心室FTI指数和GSI指数则逐渐减低(F值分别为8.103、3.827,P均<0.05)。其中重度子痫前期(SPE)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右心室Tei指数明显增大,而GSI指数明显减低(P均<0.05);右心室FTI指数SPE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GH)组、轻度子痫前期(MPE)组(P均<0.05)。(4)右心室FTI指数低值组较指数正常组的早产、因持续异常胎心监护需紧急分娩较指发生率高(P均<0.05)。而在低出生体重、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7分、入住NIC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SI指数低值组较指数正常组的早产、因持续异常胎心监护需紧急分娩、低出生体重、入住NICU发生率高(P均<0.05),而在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随着HDCP严重程度的增加,右心室FTI指数、GSI指数值逐渐减小;并且与传统的右心室Tei指数相比,右心室FTI指数、GSI指数可更好地用于评估HDCP胎儿心功能和心脏形态的改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2)右心室FTI指数、GSI指数异常与胎儿围产期不良结局有关,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杨维新[2](2021)在《磁共振IVIM对妊娠中晚期脑室扩张胎儿脑扩散和灌注功能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分析正常胎儿脑内水分子扩散和灌注与胎龄的变化规律,并与脑室扩张(Ventriculomegaly,VM)胎儿脑内水分子扩散和灌注对比分析,探讨不同程度VM胎儿的脑白质水分子扩散与灌注特点,以期探索VM胎儿脑内水扩散和灌注微观结构的变化。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经我院超声科检查诊断或怀疑单侧或双侧脑室扩张,并经胎儿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诊断轻度脑室扩张(Slight ventriculomegaly,SVM)胎儿43例,中度脑室扩张(Moderate ventriculomegaly,MVM)胎儿9例;同期纳入经常规头颅MRI检查及产前诊断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胎儿44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所有受试者行Siemens 1.5T MRI常规序列、IVIM序列扫描。将原始数据传至Siemens Syngo.via Frontier科研平台,利用Body diffusion 1.3后处理软件进行后处理。由2名从事儿科影像诊断的高年资医师采取双盲法进行相应参数定量测量,选取额叶白质(Frontal white matte,FWM)、顶叶白质(Parietal white matter,PWM)、颞叶白质(Temporal white matter,TWM)、枕叶白质(Occipital white matter,OWM)、小脑(Cerebella hemisphere,CH)、基底节区(Basal ganglia region,BGR)、脑桥(Pons)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ROI勾画后自动生成纯扩散系数(Pure diffusion coefficient,D)、假扩散系数(Pseudo-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图并测量相应参数值。方差分析比较组间D、D*、f值的差异性,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用Spearman分析正常对照组D、D*、f值与胎龄相关性。绘制D、D*、f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敏感性、特异性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NC组各脑区ROI的D值(F=116.9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D*与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值在脑室周围脑白质最高,以FWM为着。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胎龄与BGR(r=-0.528,P<0.001)的D值相关系数最高。构建二次回归模型发现FWM(R2=0.204,P<0.001)、PWM(R2=0.133,P<0.05)、TWM(R2=0.263,P<0.05)、CH(R2=0.159,P<0.05)、BGR(R2=0.262,P<0.05)、Pons(R2=0.384,P<0.001)的D值与胎龄具有相关性,Pons决定系数最高,其次为BGR。NC、SVM、MVM组间在FWM、PWM、TWM的D值显着降低(P<0.05),各组间D*与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FWM、PWM、TWM的D值可以区分NC组与SVM组,以FWM(AUC=0.89,P<0.05)为着。结论:检测额叶白质纯扩散系数(D)值降低的程度能作为评价脑室扩张胎儿脑白质损伤的指标,有助于临床监测胎儿脑白质损伤的进展。正常胎儿各脑区纯扩散系数(D)值存在一定差异,纯扩散系数(D)值可以反映正常胎儿脑白质发育变化规律。

王瑶[3](2021)在《孕期增重与双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联及超声早期诊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辅助生殖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双胎妊娠率呈现上升趋势。与单胎妊娠相比,双胎妊娠的胎儿宫内生长环境更为复杂,早产、低出生体重等不良结局风险更高。孕期体重增长(gestational weight gain,GWG)是评估孕期母体及胎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既往研究表明,孕期增重异常会导致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并与母体产后、胎儿出生后的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目前仅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制定了双胎妊娠孕期增重推荐指南,我国近年来已有相关研究报道,但尚缺乏充足证据,未形成普遍共识。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elective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sFGR)是单绒毛膜性(monochorionic,MC)双胎妊娠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胎儿宫内死亡、神经损伤及新生儿死亡等不良后果。目前,国内外临床实践中采用孕中期超声对sFGR进行早期诊断,但其诊断价值仍存有争议。因此,开展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1)明确双胎孕妇孕期增重水平与妊娠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等]及不良妊娠结局[早产、产后出血、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等]的关联;(2)评估孕中期超声对sFGR的早期诊断价值,并比较不同地区的超声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方法:本研究分为两章,第一章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双胎妊娠孕妇。通过问卷调查、母子健康手册采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既往及本次妊娠、生活行为习惯等信息,并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采集妊娠结局信息。参照P25-P75及IOM评价标准,将GWG分为不足、正常、过量三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绒毛膜性等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分析不同GWG水平与GDM、HDP以及早产、产后出血、LBW等结局的关联。采用比值比(odd ratio,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判断关联强度,并根据孕前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进一步分层分析。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来自第一章研究对象中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确诊为MC的双胎孕妇,并在妊娠16至24周时,通过超声对双胎的生长状况进行评估并对sFGR进行早期诊断。同时,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就诊于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MC双胎孕妇进行sFGR早期超声诊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孕中期超声诊断结果与产后sFGR的发生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各超声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并使用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以评估孕中期超声对sFGR的早期诊断价值,并对两地超声早期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1.孕期增重与双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联研究中(第一章):(1)共纳入1014例研究对象,其中GDM、HDP的发生率分别为36.00%、12.62%。参照P25-P75标准,在所有双胎孕妇中,GWG不足者GDM风险是正常者的1.41倍(a OR,1.41;95%CI,1.01-1.95)。孕前超重的孕妇中,GWG过量增加HDP风险(a OR,2.55;95%CI,1.20-5.43)。按照IOM标准,在孕前低体重、正常体重及超重的孕妇中,GWG不足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低体重孕妇中GWG过量者HDP风险较正常者增加1.33倍(a OR,2.33;95%CI,1.47-3.10)。(2)孕妇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1.52%、27.91%。参照P25-P75标准,GWG不足使早产风险增加(a OR,2.09;95%CI,1.52-2.89),但与产后出血风险降低有关,其风险降低36%(a OR,0.64;95%CI,0.44-0.93)。根据IOM标准,在孕前低、正常体重及肥胖的孕妇中,增重不足与早产风险增加有关。(3)大胎、小胎低出生体重(LBW)的发生率分别为31.26%、56.71%。当孕期增重不足时,两个胎儿的LBW风险均增加。根据P25-P75标准,GWG过量与LBW风险降低有关。2.孕中期超声对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中(第二章):(1)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共纳入93例MC孕妇,发生sFGR者34例(36.56%)。超声诊断sFGR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7.65%、79.66%,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71%及81.03%。(2)莱顿大学医学中心共纳入280例MC孕妇,发生sFGR者118例(42.14%)。该中心孕中期超声诊断sFG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42%和89.51%,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96%和83.33%。(3)孕中期超声指标中估计胎儿体重不一致在sFGR的诊断中具有最高诊断价值,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其AUC为0.77(95%CI,0.66-0.88);在莱顿大学医学中心该指标AUC为0.83(95%CI,0.77-0.88)。(4)进一步对联合指标的sFGR诊断价值分析发现,青岛市MC孕妇采用双胎腹围不一致联合估计胎儿体重不一致具有最高诊断价值(AUC,0.78;95%CI,0.68-0.89)。而莱顿市将双胎腹围不一致、估计胎儿体重不一致以及小胎儿脐血流三者联合应用诊断时,其诊断效力最佳(AUC,0.88;95%CI,0.84-0.93)。结论:双胎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水平与妊娠并发症(GDM、HDP)及不良妊娠结局(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发生风险有关。孕期增重不足与GDM、早产、低出生体重风险增加有关,增重过量则会增加HDP的发生风险。孕中期超声对sFGR具良好的有早期诊断价值。通过对腹围不一致、估计体重不一致及小胎儿脐血流情况的联合可较准确地诊断sFGR。因此,应加强双胎孕妇的孕期体重管理,使其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并自孕中期始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定期评估双胎生长状况,以期改善母婴结局。

程萌[4](2021)在《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康复手段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脑瘫合并癫痫患儿脑瘫和癫痫的发作类型、头部影像学及脑电图相关资料的差异,阐明其脑瘫合并癫痫的临床特征;探究运动疗法、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对脑瘫合并癫痫患儿康复的影响,阐明其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上脑瘫合并癫痫患者康复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瘫合并癫痫患儿96例和脑瘫不伴癫痫患儿6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包括脑瘫和癫痫发作类型、头部影像学及脑电图等临床相关资料的差异性;另外将96例脑瘫合并癫痫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运动疗法联合伪刺激线圈的经颅磁刺激,观察组实施运动疗法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收集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评分(MAS)、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独立自主能力等相关指标,采用SPSS软件(version23.0)进行分析。结果:1.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点(1)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与不合并癫痫患儿脑瘫类型的比较结果显示,65例脑瘫不伴癫痫患者中混合型脑瘫4例(6.15%)、不随意型脑瘫8例(12.3%)、共济失调型脑瘫3例(4.61%)、痉挛型偏瘫8例(12.3%)、痉挛型双瘫27例(41.5%)、痉挛型四肢瘫15例(23.0%),而在96例脑瘫合并癫痫患者中混合型脑瘫3例(3.12%)、不随意型脑瘫10例(10.4%)、共济失调型脑瘫3例(3.12%)、痉挛型偏瘫27例(28.1%)、痉挛型双瘫11例(11.5%)、痉挛型四肢瘫42例(43.7%),两组患儿在痉挛性偏瘫(X2=1.112,P=0.023)、双瘫(X2=1.973,P<0.001)以及四肢瘫(X2=3.446,P<0.001)等类型中占比具有统计学差异。(2)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中癫痫的发作类型研究结果显示,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中癫痫的发作类型中强直-阵挛型发作43例(44.7%)、强直发作83例(8.33%)、阵挛发作6例(6.25%)、局灶性发作22例(22.9%)、肌阵挛发作8例(8.33%)、失张力发作2例(2.08%)、West综合征7例(7.29%)、失神发作2例(2.08%)。(3)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与不合并癫痫患儿的头颅影像学改变情况比较与脑瘫不合并癫痫组相比,脑瘫合并癫痫患儿头颅影像学中丘脑或基底节损伤(X2=2.197,P=0.028)、灰质或灰白质损伤(X2=1.337,P=0.035)和感染或发育异常(X2=1.037,P<0.001)的异常率明显高于脑瘫不伴癫痫组,而脑白质损伤(X2=1.554,P<0.001)明显低于脑瘫不伴癫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与不合并癫痫患儿脑电图特点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脑瘫合并癫痫组脑电图出现局限性痫样放电(52.1%)和全面性痫样放电(31.3%)明显占比较高,与脑瘫不伴癫痫组相比,脑瘫合并癫痫组患儿脑电图全面性痫性放电(X2=3.115,P<0.001)和局灶性痫性放电(X2=2.006,P<0.001)发生率明显高于脑瘫不伴癫痫组,而非特异性异常(X2=1.553,P=0.015)和未见异常(X2=2.152,P<0.001)明显低于脑瘫不伴癫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脑瘫合并癫痫患儿分组康复治疗的结果(1)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显着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精细运动功能运动评分的比较研究两组患者精细运动功能运动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评分和抓握能力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康复治疗后,两组患儿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评分和抓握能力评分均显着增加,且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降低有效率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95.8%)患者在治疗后肌张力降低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67,P=0.039)(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育商的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育商评分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发育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康复治疗后,两组患儿发育商评分均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着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脑瘫患者中以痉挛型四肢瘫最易发生癫痫;2.头颅影像学异常和脑电图资料对于在脑瘫患者中早期诊断癫痫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3.对于脑瘫合并癫痫患儿,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以及肌张力等运动功能障碍,但其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应用则效果更优,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张少颖[5](2021)在《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究由孕期、分娩至产后阶段高危妊娠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需求。2.归纳产科医护人员对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服务现状的看法与改进建议。3.构建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方法:1.选取福州市某三甲医院的17名高危妊娠孕产妇和8名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了解高危妊娠孕产妇在就诊及住院期间的实际护理需求,了解医护人员对现有的孕产妇服务内容与模式的看法。2.检索并分析核心助产士和孕产妇全程护理相关文献,同时采用循证方法,检索并评价妊娠高危因素护理相关指南,结合高危妊娠孕产妇和医护人员访谈结果,经研究小组讨论后,形成护理方案草案。3.采用德尔菲法集中专家意见,对“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子方案进行论证,并确定该子方案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会议法,论证“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两个子方案,最终确定完整方案。结果:1.根据访谈资料提取出3个主题:(1)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中应关注的问题,包括孕期需求、分娩阶段需求、产后需求、高危妊娠风险意识及依从性欠佳4个副主题;(2)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实践情况,包括高危孕产妇服务内容和现有服务的不足2个副主题;(3)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实施的影响因素,包括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2个副主题。2.通过分析核心助产士服务和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相关文献,初步构建“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和“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2个子方案。经专家论证修订后,确定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内容:(1)“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子方案,包括(1)“核心助产士角色界定”,含有“资格标准”6个条目和“服务规范”7个条目,(2)“护理实践内容”,含有3个一级条目,19个二级条目,58个三级条目;(2)“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子方案,包括(1)“孕早期体重异常(BMI>25kg/m2)孕产妇的管理”40个条目,(2)“高龄孕产妇的管理”23个条目,(3)“疤痕子宫孕产妇的管理”25个条目,(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管理”53个条目,(5)“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的管理”41个条目。结论:1.高危妊娠孕产妇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护理需求,并且不同个体需求的侧重点和程度不同,孕产妇对高危妊娠的风险意识和依从性均有待加强。2.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紧张、助产士对新型服务模式存在担忧,开展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还需医院从人力调配、医疗资源、政策制度等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以合理组织助产士的工作。3.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内容包括“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和“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2个子方案,为高危妊娠孕产妇的护理提供了参考。

娄源芳[6](2021)在《超声评估子痫前期患者胎儿主动脉峡部、脐动脉血流参数及右心室Tei指数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监测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孕妇胎儿主动脉峡部(Aortic isthmus,AOI)、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UA)血流参数及右心功能状况,为PE孕妇胎儿围产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4例孕28~41+6周于我院就诊并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PE组(33例)、重度PE组(31例)、对照组(60例)。应用脉冲多普勒成像(Pulse wave doppler imaging,PW)获得所有胎儿UA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主动脉峡部PSV、收缩末期最低点流速(Systolic nadir,Ns),并计算收缩指数(Isthmus systolic index,ISI),ISI=Ns/PSV。然后,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获得右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sovolumic contraction time,ICT)、等容舒张时间(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IRT)、射血时间(Ejection time,ET),计算Tei指数[Tei=(ICT+IRT)/ET]。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轻度PE组、重度PE组主动脉峡部PSV、Ns、ISI均低于对照组,重度PE组主动脉峡部PSV、Ns、ISI低于轻度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PE组、重度PE组脐动脉PSV、EDV均低于对照组,重度PE组脐动脉PSV、EDV均低于轻度PE组,轻度PE组、重度PE组脐动脉PI、S/D均高于对照组,重度PE组主动脉峡部PI、S/D均高于轻度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PE组、重度PE组右心室Tei指数高于对照组,重度PE组右心室Tei指数高于轻度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Tei指数与主动脉峡部IS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54,P<0.05)。结论综合评估胎儿AOI、UA血流参数及右心室Tei指数能够有效反映胎儿宫内状况,从而减少非必要的医源性早产和指导临床医师尽早干预,以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陈尧[7](2021)在《心音心电信号处理的神经网络方法》文中指出心音信号和心电信号作为常见的医疗时序数据,具有易采集、价格低廉、无创无损及重复性好等特点,在医学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初步诊断及病情的长期监测。对这些医学时序信号进行准确处理与分析,可更好地协助医生把握病情,制定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从而提升全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传统信号处理方法对心音信号和心电信号的分析与应用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处理该类时序数据时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面对心音信号这类高维时序信号和胎儿心电图这类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时序信号时,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很难取得进一步提升。近年来,神经网络方法在许多实际应用领域取得显着进展和突破,因而通过神经网络方法对心音信号和心电信号进行有效分析和建模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心音信号和心电信号两类医疗时序数据,以时序状态检测及时序分类问题为应用场景,通过神经网络方法针对以下问题展开研究:1)现有神经网络算法在医学时序标注任务中,未有效利用时序信号的长时上下文关系;2)现有算法面对高维医学时序信号需提取人工特征,而其特征提取算法设计于特定环境,导致不利于算法泛化能力的提升和多任务应用;3)现有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医学时序信号分类虽然取得较好识别效果,但未能提供更多医学诊断信息;4)现有算法处理医学时序信号时,提取信号关键有效特征不足,从而导致序列检测准确率及泛化能力不佳。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多个基于神经网络的时序算法,用于心音信号状态检测、心音信号分类及胎儿心电信号检测任务中。本文的创新点与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心音分段任务的建模过程,将心音分段过程表达为序列标注任务,提出基于全局结构特征的神经网络序列标注算法,该算法利用自相关分析提取心音信号全局结构特征,从而提高心音各阶段状态检测的准确性。心音分段是心脏疾病自动分析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检测心音信号中第一心音,第二心音,收缩期和舒张期四个状态。现有神经网络心音分段算法对长时上下文关系利用并不充分,本文使用自相关分析提取心动周期结构信息,并将其与传统时序特征在回复网络中融合,以提高心音状态检测准确率。本文提出的算法在真实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性能测试,并与现有两种代表性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同容忍时间窗口中皆有更好的性能表现。此外,在影响算法性能的时序信号长度及端效应问题方面,该算法亦具备优势。2.研究了心音分段时序特征提取的适应性难题,提出基于端到端时序特征表达的神经网络序列标注算法,该算法可直接处理原始音频信号,从而简化了心音信号处理步骤并赋予算法更好的数据适应性。现有心音分段算法为应对高维音频信号的挑战,需提取符合心音时序标注特性的特征表达,以减少信号中冗余信息干扰。因特征提取算法依赖于特定数据及采集环境,这些人工特征在实际应用于心音分段算法时需耗费大量时间及人力以验证其是否有效。此外,新的心音标注任务需要新的时序特性表达,需重新构建和设计特征提取算法。本文提出基于卷积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端到端心音分段算法,直接利用原始音频信号实现心音分段,该算法简化了心音信号处理步骤,提高了心音信号分段在不同数据上的适应性,并赋予算法多任务能力,通过在真实公开数据集上与基准算法的比较,证明了该算法的性能。3.研究了心音信号的分类任务,提出基于多尺度时序检测的神经网络分类算法,将心音分类问题转化为心脏杂音标注问题,实现了面向单个预测的局部可解释性。现有神经网络心音分类算法将心音信号作视为一个整体,可预测心音样本类别但无法获取医学可解释性信息。因此,本研究将心音信号分类问题转化为对心脏杂音的时序标注问题,以解决神经网络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解释性难题。为进一步提高在心音时序中对心脏杂音的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时序检测的神经网络心音分类算法,通过在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并在时序标注性能是优于其他算法。本文将心音分段任务及心音分类任务集成于同一个算法,并通过获取心脏杂音位置信息,实现心音信号分类的局部可解释性。4.研究了无创胎儿心电图的胎儿R峰检测任务,首次通过神经网络序列标注算法直接在腹部心电信号中标注和检测胎儿R峰,提出了基于记忆门控编码及时序解码的神经网络序列标注算法,该算法简化了R峰检测处理流程并有更好的时序标注性能。现有胎儿R峰检测算法需首先从孕妇腹部心电信号中剔除母亲心电信号成分,本文将胎儿R峰检测过程建模为序列标注任务,直接在孕妇腹部心电信号上检测R峰位置。为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记忆门控编码及时序解码算法和训练策略,基准数据集实验证明该算法与其他序列算法相比有更好的性能。本文针对标签序列中类别不平衡问题,改进了算法损失函数以获取更好的标注性能及更快的收敛速度。此外,本文测试多种目标标签编码策略以评估算法多任务能力,并对信号通道数量等影响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以上研究成果,本文设计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心音信号自动分析系统”1。该系统通过物联网采集心音信号数据,实现了心音质量评价,心脏循环和心脏储备功能量化测评,心脏杂音时序检测及心音信号分类等功能。

陈婉明[8](2021)在《心肌做功指数联合肺静脉指标在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左心功能中的价值》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是妊娠期的特发性疾病,其中子痫前期-子痫为常见且处理棘手的临床亚型。即使今天,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产褥感染均为孕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HDP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胚胎滋养细胞侵袭能力降低所致的子宫螺旋动脉重铸障碍、胚胎血液灌注降低所致炎症因子释放及全身血管内皮损伤等都是HDP发病的中心环节。HDP除严重威胁母亲健康外,螺旋动脉结构异常、胎盘小血管血栓、胎盘炎症应激微环境等也影响着宫内胎儿的发育,其所导致的早产、出生低体重、小于胎龄儿和围生期婴儿死亡较为常见。随着围生期医学的进步及促胎肺成熟技术进步,大多数HDP胎儿能克服超急性期的新生儿呼吸窘迫而平稳渡过围生期,因此,如何能早期发现HDP对胎儿心功能损害成为了下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HDP胎儿宫内的缺氧、胎儿血流动力学异常可导致心肌代偿性生长、重构及纤维化,最后造成胎儿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HDP所致的胎儿心脏异常是一个长期、慢性影响的过程,一旦形成则干预手段有限,故早期诊断,给予积极宫内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在既往临床工作中,对胎儿心脏检查关注点多集中于器质性病变及心律失常,对于HDP胎儿心功能关注较少。而胎儿肺静脉因在胎儿超声检查中比较容易获得,测量方法简单,而且是连接左心房与肺毛细血管的通道,加上肺静脉无瓣膜结构,因此肺静脉频谱可以反映左心房的压力,间接反映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所以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应用心肌做功指数及肺静脉指标对HDP胎儿进行左心功能的评估。心肌做功指数(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MPI),是由日本研究学者Tei指出,所以又称Tei指数。虽然Tei指数能综合反映心脏整体收缩、舒张功能,但肺静脉血流参数较Tei指数更敏感,二者联合检测对及早发现胎儿心脏衰竭,为孕期胎儿的监测及处理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通过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2019.10-2020.10收治的137例符合HDP诊断标准(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的妊娠妇女作为研究组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期高血压49例(A组),轻度子痫前期46例(B组),重度子痫前期42例(C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孕期常规检查且无妊娠合并症孕妇4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应用GE公司Voluson系列E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用C1-5凸阵列探头,频率:1~5MHz进行检查。针对两组胎儿的左心室组织多普勒Tei指数以及肺静脉血流参数情况进行统计,明确两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常规对胎儿进行系统结构超声筛查及发育指标测量(BPD、HC、AC、FL);按中国医师协会2016年III级产科超声检查指南要求,观察胎儿各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是否异常,按BPD、HC、AC、FL标准测量切面测量上述经线。2.Tei指数测量:取胎儿心尖四腔心切面,启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获得胎儿二尖瓣后叶与二尖瓣环连接处的运动频谱,测量胎儿的左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VCT)、等容舒张时间(IVRT)及射血时间(ET)进行测量,按照公式Tei=(IVCT+IVRT)/ET,计算左心室Tei指数。3.肺静脉血流多普勒的参数测量:取胎儿横四腔心切面,至少显示两条肺静脉,选取其中一条,启动脉冲多普勒(Pulsed Wave Doppler,PW)技术来获得胎儿肺静脉血流多普勒参数。所需参数包括:S(心室收缩期峰值流速)、A(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D(心室舒张期峰值流速)、PI(搏动指数)、PVIV(峰值流速指数),比较两组胎儿肺静脉血流参数的变化情况,评估胎儿心脏功能。4.本试验过程中产生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5.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定性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组组间、以及研究组与对照组间的年龄和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左心室Tei指数方面,研究组重度子痫前期胎儿(C组)显着高于妊娠期高血压胎儿(A组)、轻度子痫前期胎儿(B组)及对照组胎儿(P<0.05),但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胎儿(A组)、轻度子痫前期胎儿(B组)和对照组胎儿之间没有差异性(P>0.05)。3、在肺静脉血流多普勒指标方面,在研究组里,胎儿A峰流速在组间呈降低趋势(P<0.05),PI和PVIV在组间呈升高趋势(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研究组胎儿和对照组胎儿之间比较,研究组胎儿A峰流速低于对照组,而PI和PVIV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胎儿的左心室组织多普勒Tei指数与肺静脉血流多普勒指标S无相关性(P>0.05),与肺静脉血流多普勒指标PI、PVIV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肺静脉血流多普勒指标A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5)。5、就检出率方面比较,与单一左心室Tei指数检测胎儿左心功能异常相比较,左心室Tei指数联合肺静脉血流指标检测更能显着提高胎儿左心室功能异常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胎儿左心室Tei指数测量能综合反映胎儿左心整体功能,胎儿肺静脉血流多普勒参数能反映胎儿心脏舒张功能变化。而舒张功能受损往往是胎儿心脏功能受损的首要表现。因此,胎儿左心室Tei指数与肺静脉血流指标两者结合测量才能将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的胎儿的左心功能改变更敏感、更全面、更早期反映出来。以便临床迅速做出最佳治疗。

韩舒[9](2021)在《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右室流出道梗阻胎儿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变化》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各类型右室流出道梗阻畸形(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RVOTO)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研究,分析RVOTO胎儿心脏结构改变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价相应的心肌力学改变,旨在更加全面、深入地揭示各类型RVOTO胎儿循环特点及心脏功能改变,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新技术评价胎儿先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0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盛京医院经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RVOTO的单胎胎儿110例(孕龄20~34周,平均孕龄26.8±3.3周),并根据否合并非限制性室水平分流分为A、B两组。收集与病例组胎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单胎胎儿135例。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肺动脉、动脉导管(DA)、静脉导管(DV)、大脑中动脉(MCA)和脐动脉(UA)血流并测量相关参数,包括:肺动脉瓣上峰值流速(PVmax)、血流加速时间(ACT)、射血时间(ET);DV的心室收缩期峰值流速(Vs)、心室舒张早期峰值流速(Vd)、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Va)及静脉峰值流速指数(PVIV);MCA搏动指数(MCA-PI)、UA搏动指数(UA-PI),计算脑胎盘血流搏动指数比(CPR)。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瓣环(PA)与主动脉瓣环(AO)内径,计算PA/AO比值、PA Z-评分。比较A、B病例组与孕龄相匹配对照组胎儿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根据以上RVOTO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及相关研究结论,进一步根据是否存在PA/AO<0.6或PA Z-评分<-3且动脉导管血流逆向灌注将病例A组分为重度RVOTO组与轻中度RVOTO组,根据胎儿肺动脉瓣形态、启闭情况并结合相关超声心动图表现,将病例B组分为重度RVOTO组与轻中度RVOTO组。应用2D-STI分析软件对重度RVOTO组、轻中度RVOTO组与对照组胎儿标准四腔心切面二维动态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获得左、右心室壁各节段以及整体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及舒张期峰值应变率(SRd),并获得左心室侧壁与右心室游离壁的应变-时间曲线,计算左、右心室间收缩同步性参数。应用二维Simpson法测量胎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二维面积变化法测量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比较重度RVOTO组、轻中度RVOTO组与孕龄相匹配对照组胎儿二维超声及2D-STI获得的心功能参数差异。结果:1.病例组中92例(83.6%)、正常对照组中115例(85.2%)胎儿获得本研究所需全部超声数据。2.A、B组RVOTO胎儿PA/AO均较孕龄相匹配的对照组胎儿减小(P<0.01),PA Z-评分绝对值均较对照组增大(P<0.01);除肺动脉闭锁胎儿外,病例组PVmax较对照组加快(P<0.01),ACT和ET较对照组缩短(P<0.01)。3.A、B组各有16例RVOT胎儿出现动脉导管内血流逆向灌注。4.A组54例RVOTO胎儿中:(1)伴有PA/AO<0.6或PA Z-评分<-3且动脉导管血流逆向灌注的15例重度RVOTO胎儿与孕龄相匹配的39例轻中度RVOTO胎儿及对照组胎儿相比,其DV、MCA及UA血流变化显着,表现为DV-Va减低,DV-PVIV升高(P<0.05);MCA-PI、CPR减低,UA-PI升高(P<0.05)。(2)轻中度RVOTO胎儿与孕龄相匹配的对照组胎儿相比,MCA-PI、CPR减低,UA-PI升高(P<0.05);DV血流频谱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5.B组38例RVOTO胎儿中:(1)16例肺动脉重度狭窄或闭锁胎儿与孕龄相匹配的22例肺动脉轻中度狭窄胎儿及对照组胎儿相比,其DV、MCA、UA及DA血流变化显着,表现为DV-Va明显减低(P<0.01),其中12例出现DV舒张末期血流反转或消失,同时DVPVIV升高(P<0.01);MCA-PI、CPR减低,UA-PI升高(P<0.05),且均出现动脉导管内血流逆向灌注。(2)肺动脉轻中度狭窄胎儿DV-Va较孕龄相匹配的对照组胎儿减低,DV-PVIV升高(P<0.05),MCA-PI、UA-PI、CP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动脉导管内血流方向均正常。6.115例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心肌力学特征:(1)左心室壁各节段间纵向S、SRs及SR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间纵向S、SRs由基底段至心尖段依次递减(P<0.05),而各节段间纵向SRd无统计学差异(P>0.05)。(2)左、右心室壁GLS均与孕龄呈正相关,左、右心室壁GLSRs、GLSRd均与孕龄无相关性。(3)左、右心室壁GLS、GLSRs及GLSR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心室间收缩期同步性参数正常参考范围为9.24±4.48ms(2~22ms),且与孕龄无相关性。7.92例RVOTO胎儿左、右心室心肌力学参数:(1)2D-STI显示重度RVOTO胎儿左、右心室壁GLS、GLSRs及GLSRd均较孕龄相匹配的轻中度RVOTO胎儿及对照组胎儿减低(P<0.05),但二维Simpson法测量重度RVOTO胎儿LVEF与其余两组无差异(P>0.05)。重度RVOTO胎儿心室间收缩同步时间差明显大于其余两组(P<0.05),存在心室间收缩不同步。(2)轻中度RVOTO胎儿仅右心室壁GLSRd较孕龄相匹配的对照组胎儿减低(P<0.05),左、右心室壁整体纵向GLS、GLSRs及左心室壁GLSRd与对照组胎儿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度RVOTO胎儿心室间收缩同步时间差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AO<0.6与动脉导管血流逆向灌注与RVOTO胎儿左、右心室壁GLS减低显着相关。PA/AO<0.6预测A组RVOTO胎儿右心室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5%CI:0.757,0.962),0.801(95%CI:0.672,0.93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9%、66.7%与83.8%、58.8%。PA/AO<0.6预测B组RVOTO胎儿右心室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95%CI:0.515,0.866),0.703(95%CI:0.526,0.88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2%、58.8%与76.0%、38.5%。结论:1.对RVOTO胎儿DA、UV及MCA、UA血流变化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当RVOTO胎儿为重度梗阻或不合并非限制性室水平分流时,DV血流频谱变化显着;动脉导管血流逆向灌注可提示RVOTO胎儿梗阻程度;当RVOTO胎儿脑血流氧饱和度降低或血流量减少时,通过代偿性脑动脉扩张与脐动脉收缩保证脑血流灌注。2.重度RVOTO胎儿左、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且存在心室间收缩不同步。轻中度RVOTO胎儿仅出现右心室舒张功能减低。3.PA/AO<0.6可较敏感预测伴有室水平非限制性分流的RVOTO胎儿左、右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对室间隔完整的RVOTO胎儿左、右心室收缩功能不全预测效能有限。4.2D-STI技术获得的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应变率参数较传统二维超声可更加敏感地反映胎儿心室功能早期变化。2D-STI技术评价胎儿心室间收缩期同步性可反映胎儿心室收缩功能。

李天刚[10](2020)在《单脐动脉胎儿心功能评价及胎盘组织VEGF蛋白定量表达》文中提出目的:应用时间-空间复合成像(STIC)联合频谱多普勒技术评估孤立性单脐动脉(ISUA)胎儿心脏收缩功能;通过静脉导管及肺静脉血流频谱参数评估ISUA组胎儿左、右心舒张功能;应用脐带横截面积、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频谱判断ISUA与正常胎儿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22-39周ISUA组胎儿77例及孕龄匹配正常对照组胎儿77例,根据孕周将两组胎儿分为孕中期(22+0-27+6周)及孕晚期(28+0-39+6周),应用STIC技术检测胎儿四腔心三维(3D)动态容积数据,利用STIC-M型获取二、三尖瓣瓣环运动曲线,测量胎儿二尖瓣瓣环位移(f-MAPSE)及三尖瓣瓣环位移(f-TAPSE);通过STIC技术联合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软件(VOCAL)分别测量孕中期两组胎儿左心室及右心室舒张期末容积(EDV)和收缩期末容积(ESV),并依次计算心功能评价指标每搏量(SV)、每分心输出量(CO)和射血分数(EF);利用彩色多普勒频谱测量孕中期两组胎儿主、肺动脉频谱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流量速度积分(VTI)和胎儿心率(FHR),分别计算左心室每分心输出量(LCO)和右心室每分心输出量(RCO);利用彩色多普勒频谱测量孕晚期两组胎儿肺静脉(PV)、静脉导管(DV)及二、三尖瓣频谱,其中PV及DV频谱参数包括心室收缩期S峰流速,心室收缩期末v谷流速,心室舒张早期D峰流速,心房收缩期a谷流速,并计算速度比PIV,S/v,S/D,S/a,v/D,v/a及D/a,测量二、三尖瓣口频谱E峰及A峰流速并计算E/A比值;对中孕期及晚孕期胎儿脐带横截面观察并描记比较两组脐静脉(UV)面积,脐动脉(UA)面积及UV面积/UA面积比,利用频谱多普勒测量两组胎儿UA及大脑中动脉(MCA)频谱并对参数PI进行比较;随访两组产后新生儿体重及胎盘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孕中期ISUA组与正常对照组胎儿f-MAPSE及f-TAPSE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孕晚期ISUA组与正常对照组胎儿f-MAPSE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孕晚期ISUA组与正常对照组胎儿f-TAPSE与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胎儿f-MAPSE和f-TAPSE均与胎儿孕周呈正相关(P<0.01);STIC联合VOCAL测量孕中期两组胎儿心室收缩功能,ISUA组胎儿LCO及RCO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胎儿LCO及RCO均与孕周呈正相关(P<0.01);利用主动脉及肺动脉瓣口频谱测量孕中期两组胎儿心室收缩功能,ISUA组胎儿LCO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ISUA组胎儿RCO较正常对照组下降,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LCO及RCO与孕周均呈正相关(P<0.01);对STIC联合VOCAL法及频谱测量两种方法对胎儿LCO及RCO进行相关性分析,两种方法测量LCO一致性较RCO好;孕晚期两组胎儿PV及DV参数PIV、S/v、S/D、S/a、v/D、v/a、D/a及二、三尖瓣口E/A比值均无显着变化(P>0.05);两组各参数与二、三尖瓣口E/A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PV频谱参数PIV与二尖瓣E/A比值相关性较好(ISUA组R2为0.646,正常组R2为0.579),DV频谱参数v/D与三尖瓣E/A比值相关性较好(ISUA组R2为0.520,正常组R2为0.358);孕中期及孕晚期ISUA组胎儿UA面积均高于正常组(P<0.01),孕中期及孕晚期ISUA组UV/UA面积比均小于正常组(P<0.01),两组UV面积与孕周均呈线性正相关(P<0.01);孕中期ISUA组胎儿UA频谱参数PI值低于正常组(P<0.01),孕中期及孕晚期ISUA组胎儿MCA频谱参数PI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孕中期及孕晚期ISUA组胎儿PIMCA/PIUA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ISUA组新生儿体重及胎盘质量均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SUA胎儿易合并低出生体重,通过对ISUA与正常胎儿心功能及胎儿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可以准确了解ISUA胎儿心脏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提供较准确、客观的诊疗依据。目的:通过三维能量多普勒技术(3D-PDU)定量指标评价ISUA胎儿及正常对照组胎儿胎盘微血流灌注;通过免疫组化法(SP)及荧光免疫法(PCR)对ISUA胎儿及正常胎儿胎盘组织VEGF蛋白表达分别进行定性及m RNA定量分析,并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方法:晚孕期ISUA组胎儿58例及正常对照组胎儿77例,应用3D-PDU检测ISUA组及正常对照组胎儿胎盘组织内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评价指标包括血流强度指数(FI)、血管指数(VI)及血管形成-血流强度指数(VFI);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荧光免疫PCR法对ISUA组及正常对照组各26例脐带组织及胎盘组织VEGF蛋白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比较两组之间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胎儿胎盘3D-PDU血流参数VI及VFI均高于ISUA组(P<0.05);GA与VFI之间呈线性正相关(P<0.001);免疫组化SP法比较两组胎盘组织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ISUA组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01),ISUA组及正常对照组脐带组织免疫组化VEGF均呈阴性表达;PCR检测两组胎盘组织内VEGF因子m RNA蛋白定量表达,ISUA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3D-PDU可定量分析ISUA胎儿胎盘微血流灌注情况,为临床ISUA胎儿胎盘微血流灌注提供了客观量化依据。通过不同方法检测ISUA胎儿胎盘组织VEGF蛋白表达对阐明ISUA胎儿胎盘病理及机理提供了客观依据。目的:通过分析781例SUA胎儿超声及临床资料,探讨SUA胎儿发生率、合并畸形及出生结局。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013年至2019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诊断为SUA的781例单胎胎儿及其母亲,分析了孕妇基本临床资料,胎儿超声检查基本信息及胎儿产后结局的相关数据。结果:781例SUA胎儿中,624例为ISUA(79.9%),157例(20.1%)合并其它结构和/或染色体异常。157例合并结构异常胎儿中,泌尿系统畸形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畸形和消化系统畸形。SUA胎儿右支缺失发生率为59.1%,左支缺失发生率为40.9%。合并其它结构和/或染色体异常的SUA胎儿的平均出生体重较ISUA胎儿低(P<0.01),但在合并早产发生率上无显着差异。结论:当产前诊断发现SUA后,需要对胎儿结构进行详细检查,其中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是超声检查的重点。如果发现相关的结构畸形,建议对胎儿进行必要的染色体检查。对于ISUA胎儿,建议动态监测生物学指标以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但不建议常规对ISUA胎儿进行染色体检查。

二、综合评价胎儿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评价胎儿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胎儿右心室FTI和GSI指数在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仪器与方法
        2.1 仪器
        2.2 测量方法
        2.3 记录产妇胎儿的围产期结局
    3.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正常组胎儿右心功能常用指标及右心室FTI 指数、GSI 指数的研究
        1.1 正常组一般临床资料
        1.2 正常组各孕周组胎儿右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1.3 正常组胎儿右心功能常用指标及右心室FTI 指数、GSI 指数与孕周关系
    2.研究组胎儿右心室FTI 指数、GSI 指数的研究
        2.1 研究组一般临床资料
        2.2 研究组胎儿右心室 Tei指数、右心室 FTI 指数、GSI 指数的比较
        2.3 研究组胎儿右心室FTI 指数、GSI 指数低值组和指数正常组胎儿围产期不良结局的比较
    3.重复性及一致性检验
        3.1 重复性检验
        3.2 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新技术评价胎儿心功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磁共振IVIM对妊娠中晚期脑室扩张胎儿脑扩散和灌注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技术路线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胎儿脑发育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孕期增重与双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联及超声早期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孕期增重与双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联性研究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样本含量计算
        3 伦理学要求
        4 主要结局诊断标准
        5 资料收集
        6 主要研究变量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7 质量控制
        8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双胎孕妇的基本特征及孕期增重情况
        2 双胎孕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及其与孕期增重的关联性分析
        3 双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及其与孕期增重的关联性分析
        4 双胎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及其与孕期增重的关联性分析
    讨论
第二章 孕中期超声对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样本含量计算
        3 伦理学要求
        4 主要结局诊断标准
        5 资料收集与孕中期超声检测
        6 主要研究变量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7 质量控制
        8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青岛市MC双胎妊娠结果分析
        2 莱顿市MC双胎妊娠结果分析
        3 孕中期超声诊断对比
        4 早期超声正确诊断sFGR与未正确诊断sFGR的双胎出生结局比较
    讨论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双胎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在校期间参与项目
缩略词表
致谢

(4)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康复手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诊断分型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4 康复治疗手段
    5 观察指标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点
        1.1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与不合并癫痫患儿脑瘫类型的比较
        1.2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中癫痫的发作类型
        1.3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与不合并癫痫患儿头颅影像学改变情况比较
        1.4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与不合并癫痫患儿脑电图特点的比较
    2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分组康复治疗的结果
        2.1 两组康复治疗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精细运动功能运动评分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降低有效率的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育商的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比较
讨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脑瘫相关研究进展与现况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写词表
致谢
附录

(5)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框架
        2.1 理论框架的发展
        2.2 可操作性定义
        2.3 研究问题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服务现况的质性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研究对象
        1.3 资料收集方法
        1.4 资料分析方法
        1.5 科研质量控制
        1.6 科研伦理考虑
    2 研究结果
        2.1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2.2 访谈资料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高危孕产妇需求分析
        3.2 关于方案实施的建议
    4 小结
第二部分 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初步构建
    1 拟定方案主题
    2 成立研究小组
    3 文献检索与分析
        3.1 核心助产士主导的孕产妇护理实践内容
        3.2 常见高危因素护理实践的最佳证据
    4 制定方案草案
第三部分 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修订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方案修订方法
        1.3 资料分析方法
        1.4 科研质量控制
        1.5 科研伦理考虑
    2 研究结果
        2.1 专家函询结果
        2.2 专家会议论证结果
        2.3 确定方案内容
    3 讨论
        3.1 方案的可靠性分析
        3.2 方案的科学性分析
        3.3 方案的适用性分析
        3.4 方案具有临床意义
第四部分 总结
    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2 本研究的局限性
    3 未来研究的方向
    4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高危妊娠孕产妇的助产护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6)超声评估子痫前期患者胎儿主动脉峡部、脐动脉血流参数及右心室Tei指数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AOI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个人简历

(7)心音心电信号处理的神经网络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心音信号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胎儿心电信号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心音信号算法概述
        1.2.2 胎儿心电信号算法概述
    1.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主要贡献
        1.3.1 基于全局结构信息的神经网络序列标注算法
        1.3.2 基于端到端时序特征表达的神经网络序列标注算法
        1.3.3 基于多尺度时序检测的神经网络分类算法
        1.3.4 基于记忆门控编码及时序解码的神经网络序列标注算法
        1.3.5 基于物联网的心音信号自动分析系统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全局结构信息的神经网络序列标注算法
    2.1 引言
    2.2 研究动机
    2.3 算法基础
        2.3.1 心音包络特征
        2.3.2 长短时记忆网络
    2.4 全局结构信息心音分段网络
        2.4.1 网络结构
        2.4.2 网络训练
        2.4.3 实现细节
    2.5 实验的结果及分析
        2.5.1 基准数据集
        2.5.2 评价指标
        2.5.3 算法对比
        2.5.4 端效应及包络特征长度
        2.5.5 消融实验及收敛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端到端时序特征表达的神经网络序列标注算法
    3.1 引言
    3.2 研究动机及问题定义
        3.2.1 研究动机
        3.2.2 问题定义
    3.3 端到端心音分段网络
        3.3.1 网络结构
        3.3.2 网络训练
    3.4 实验的结果及分析
        3.4.1 算法对比
        3.4.2 消融实验
        3.4.3 收敛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尺度时序检测的神经网络分类算法
    4.1 引言
    4.2 研究动机和问题定义
        4.2.1 研究动机
        4.2.2 问题定义
    4.3 相关工作
    4.4 多尺度时序检测心音分类网络
        4.4.1 多尺度时序卷积
        4.4.2 网络结构
        4.4.3 网络训练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1 基准数据集
        4.5.2 评价指标
        4.5.3 心音分类任务算法对比
        4.5.4 心音分段算法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记忆门控编码及时序解码的神经网络序列标注算法
    5.1 引言
    5.2 研究动机
    5.3 算法基础
        5.3.1 门控线性单元
        5.3.2 损失函数
    5.4 编码器解码器时序标注网络
        5.4.1 网络结构
        5.4.2 算法损失函数
        5.4.3 目标标签序列编码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1 基准数据集及预处理
        5.5.2 评价指标
        5.5.3 算法对比
        5.5.4 消融实验
        5.5.5 改进的损失函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8)心肌做功指数联合肺静脉指标在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左心功能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孕妇选择与分组
    2.仪器
    3.方法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一般资料
    2.两组胎儿左心室Tei指数比较
    3.两组胎儿的肺静脉血流指标比较
    4.研究组胎儿左心室Tei指数与肺静脉血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左心室 Tei 指数联合肺静脉血流指标检测与单一左心室 Tei 指数检出率的比较
附表
附图
讨论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胎儿心功能异常相关性及其诊断的研究进展
    2.Tei指数在HDP胎儿左心功能评价中的适用性
    3.HDP胎儿左心功能评价中肺静脉血流参数的应用
    4.HDP胎儿左心功能评价中Tei指数联合肺静脉血流指标的应用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不同检查技术在胎儿心脏功能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1.胎儿心脏特点
    2.胎儿心脏舒张功能的评价指标
    3.胎儿心脏收缩功能的评价指标
    4.胎儿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的综合测定
    5.胎儿心脏功能评价中超声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9)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右室流出道梗阻胎儿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组
        2.1.2 正常对照组
        2.2 内容与方法
        2.2.1 仪器
        2.2.2 检查方法
        2.3 追踪随访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产前超声诊断及追踪随访结果
        3.2 RVOTO胎儿肺动脉发育情况
        3.3 RVOTO胎儿肺动脉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3.4 RVOTO胎儿DA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3.4.1 RVOTO胎儿DA血流灌注方向
        3.4.2 RVOTO胎儿DA血流灌注方向与肺动脉发育情况的关系
        3.5 RVOTO胎儿DV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3.5.1 病例A组 RVOTO胎儿DV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3.5.2 病例B组 RVOTO胎儿DV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3.6 RVOTO胎儿MCA和 UA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3.6.1 病例A组 RVOTO胎儿MCA和 UA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3.6.2 病例B组 RVOTO胎儿MCA和 UA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正常胎儿血液循环特点
        4.2 RVOTO胎儿DA血流动力学变化
        4.2.1 病例A组 RVOTO胎儿DA血流动力学变化
        4.2.2 病例B组 RVOTO胎儿DA血流动力学变化
        4.3 RVOTO胎儿DV血流动力学变化
        4.3.1 病例A组 RVOTO胎儿DV血流动力学变化
        4.3.2 病例B组 RVOTO胎儿DV血流动力学变化
        4.4 RVOTO胎儿MCA和 UA血流动力学变化
        4.4.1 病例A组 RVOTO胎儿MCA和 UA血流动力学变化
        4.4.2 病例B组 RVOTO胎儿MCA和 UA血流动力学变化
    5 结论
第二部分: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右室流出道梗阻胎儿心肌力学及左、右心室功能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组
        2.1.2 正常对照组
        2.2 内容与方法
        2.2.1 仪器
        2.2.2 检查方法
        2.3 追踪随访
        2.4 二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测量数据的重复性检验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二维超声测量RVOTO胎儿常规参数及左、右心功能结果
        3.1.1 二维超声测量病例A组 RVOTO胎儿常规参数及心功能结果
        3.1.2 二维超声测量病例B组 RVOTO胎儿常规参数及心功能结果
        3.2 2D-STI技术评价正常胎儿心肌力学的结果
        3.2.1 正常胎儿心室壁纵向应变-时间曲线与应变率-时间曲线特点
        3.2.2 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壁各节段纵向S、SR测值及变化规律
        3.2.3 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壁整体纵向S、SR与孕龄的相关性
        3.2.4 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壁整体心肌力学比较
        3.2.5 正常胎儿心室间收缩期同步性测量结果
        3.2.6 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2D-STI参数测量重复性检验结果
        3.3 2D-STI技术评价RVOTO胎儿心肌力学及心功能结果
        3.3.1 2D-STI技术评价病例A组 RVOTO胎儿心肌力学及心功能结果
        3.3.2 2D-STI技术评价病例B组 RVOTO胎儿心肌力学及心功能结果
        3.3.3 RVOTO胎儿心肌力学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与ROC曲线分析结果
        3.3.4 2D-STI技术评价RVOTO胎儿心室间收缩同步性结果
    4 讨论
        4.1 2D-STI技术评价胎儿心肌力学及心功能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4.1.1 应变及应变率
        4.1.2 2D-STI技术原理
        4.1.3 2D-STI检测胎儿心肌力学特性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分析
        4.1.4 重复性检验结果分析
        4.2 正常胎儿心肌力学特性分析
        4.2.1 正常胎儿心肌纵向应变-时间曲线与应变率-时间曲线特征
        4.2.2 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壁各节段间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变化规律分析
        4.2.3 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壁整体应变及应变率随孕龄变化规律分析
        4.2.4 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壁心肌力学的对比分析
        4.3 2D-STI技术评价RVOTO胎儿心肌力学特性及心功能、心室间收缩同步性的临床意义
        4.3.1 病例A组 RVOTO胎儿心肌力学及心功能变化分析
        4.3.2 病例B组 RVOTO胎儿心肌力学及心功能变化分析
        4.3.3 RVOTO胎儿心室间收缩同步性分析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胎儿右室流出道梗阻畸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单脐动脉胎儿心功能评价及胎盘组织VEGF蛋白定量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单脐动脉的概念、分类、发病机制及概况
        1.1.1 脐带胚胎发育及单脐动脉的概念
        1.1.2 SUA的分型
        1.1.3 SUA的产前诊断
    1.2 正常胎儿血流动力学及胎儿心功能评价方法
        1.2.1 正常胎儿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评价常用指标
        1.2.2 胎儿心脏收缩功能评价
        1.2.3 胎儿心脏舒张功能评价方法
        1.2.4 胎儿心脏整体功能评价
    1.3 单脐动脉胎儿心功能评价意义
    1.4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胎盘微循环的定量评价
    1.5 胎盘组织 VEGE 蛋白定量与胎盘微血管相关性
第二章 STIC-M型对孤立性单脐动脉胎儿心室收缩功能评价
    2.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2.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3 结果
        2.3.1 正常对照组胎儿与ISUA组胎儿f-MAPSE及f-TAPSE比较
        2.3.2 正常对照组与ISUA组孕妇及新生儿一般情况比较
        2.3.3 正常对照组与ISUA胎儿孕周与f-MAPSE相关性比较
        2.3.4 正常对照组与ISUA组胎儿孕周与f-TAPSE相关性比较
        2.3.5 晚孕期两组胎儿出生体重与f-TAPSE相关性比较
    2.4 讨论
        2.4.1 STIC-M型技术在ISUA胎儿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2.4.2 STIC-M型技术在SUA胎儿右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第三章 STIC技术联合VOCAL对 ISUA胎儿心室收缩功能评价
    3.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3.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3 结果
        3.3.1 STIC 联合 VOCAL 评价中孕期 ISUA 及正常胎儿心功能
        3.3.2 彩色多普勒在 ISUA 及正常胎儿心室输出量及心功能初步研究
        3.3.3 两种方法在 ISUA 及正常对照组胎儿心脏收缩功能相关性评价
    3.4 讨论
        3.4.1 STIC联合VOCAL在 ISUA胎儿心室容积及心功能的对比研究
        3.4.2 多普勒在 ISUA 胎儿心功能评价的初步研究
        3.4.3 VOCAL 软件及彩色多普勒对 ISUA 胎儿心功能评价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肺静脉及静脉导管对 ISUA 胎儿心脏舒张功能评价
    4.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4.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3 结果
        4.3.1 胎儿肺静脉频谱及二尖瓣口频谱测量
        4.3.2 胎儿静脉导管频谱及三尖瓣口频谱测量评估胎儿右心舒张功能
        4.3.3 两组新生儿基本情况比较
    4.4 讨论
        4.4.1 肺静脉血流速度参数对晚孕期ISUA胎儿左心舒张功能的评价
        4.4.2 静脉导管速度参数对晚孕期单脐动脉胎儿右心舒张功能的评价
第五章 ISUA 胎儿及胎盘血流动力学评价
    5.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5.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第六章 ISUA 胎儿胎盘微血流灌注与胎盘组织 VEGF 蛋白表达
    6.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6.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6.3 结果
        6.3.1 两组胎儿胎盘三维能量多普勒参数比较
        6.3.2 两组胎儿胎盘组织免疫化学VEGF阳性率比较
        6.3.3 两组胎儿胎盘及脐带组织VEGF mRNA定量表达
    6.4 讨论
        6.4.1 3D-PDU对ISUA胎儿胎盘微血流灌注的应用研究
        6.4.2 正常胎儿与ISUA胎儿胎盘组织VEGF表达比较
第七章 SUA 胎儿出生结局及临床预后分析
    7.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7.2 研究对象与方法
    7.3 结果
        7.3.1 ISUA及合并结构异常和/或染色体异常SUA胎儿两组母体特征比较
        7.3.2 ISUA与合并结构异常和/或染色体异常胎儿附属物超声检查对比
        7.3.3 ISUA与合并结构异常和/或染色体异常SUA胎儿的出生结局比较
        7.3.4 NISUA胎儿结构异常基本情况
    7.4 讨论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4D-STIC和VOCAL三维超声检测胎儿心脏功能的最新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综合评价胎儿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胎儿右心室FTI和GSI指数在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价值[D]. 曾飘逸.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磁共振IVIM对妊娠中晚期脑室扩张胎儿脑扩散和灌注功能研究[D]. 杨维新.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孕期增重与双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联及超声早期诊断价值研究[D]. 王瑶. 青岛大学, 2021(02)
  • [4]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康复手段的研究[D]. 程萌. 青岛大学, 2021(02)
  • [5]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D]. 张少颖.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6]超声评估子痫前期患者胎儿主动脉峡部、脐动脉血流参数及右心室Tei指数的临床意义[D]. 娄源芳.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2)
  • [7]心音心电信号处理的神经网络方法[D]. 陈尧. 四川大学, 2021(01)
  • [8]心肌做功指数联合肺静脉指标在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左心功能中的价值[D]. 陈婉明.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9]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右室流出道梗阻胎儿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变化[D]. 韩舒.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10]单脐动脉胎儿心功能评价及胎盘组织VEGF蛋白定量表达[D]. 李天刚. 兰州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胎儿综合评价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