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羲碑九种铭文》画册页面概览

《增羲碑九种铭文》画册页面概览

一、《曾熙节临碑帖九种》册页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顾文缘[1](2021)在《从吴大澂及其交游圈透视晚清篆书时尚的转变》文中指出

孙又文[2](2020)在《清代苏轼书法接受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尚意”书风开宗立派的书家,苏轼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个人的价值与影响不言而喻。自北宋以来,苏轼已然由文化个体演进为文化符号,苏轼所提出的书学思想与书法主张影响着清代书风书貌的发展。然而对于苏轼的研究,目前学界大多数集中于苏轼的文学研究和其自身的书学思想上,对于苏轼书法接受研究尚少,而对于清代苏轼书法接受的研究更是鲜有人涉足。因此,笔者尝试从接受的角度,爬梳苏轼书法在清代接受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丰富苏轼书法研究的成果。文章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绪论中说明苏轼书法接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和价值,对北宋至清代的书法接受作简要的勾勒。第一部分是清人接受苏轼的原因,从清人对苏轼书法造诣的推崇、文学造诣的推崇和人格的推崇进行分析概括,从而为后面的“接受研究”提供材料支持。第二部分是清前期的苏轼书法接受。介绍清初的刻帖与崇苏书风,并从书法理论和书法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清前期书家对苏轼书法的接受。第三部分是清中期的苏轼书法接受,首先介绍苏轼书法接受的背景,以部分书家对苏轼书法的接受为研究视角,分别是以刘墉为核心的学苏群体对苏轼书法的接受和以翁方纲为核心的学苏群体对苏轼书法的接受,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考察清中期诸书家对苏轼书法的接受程度。第四部分是清后期苏轼书法接受,将道咸年间的“宋诗运动”、同治光绪年间的“同光体”诗人群体与当时的苏轼书法接受相结合,再以张之洞为首的书画圈对苏轼书法接受为研究视角进行探讨,论述在此期间书家对苏轼书法的接受程度,并简要论述在碑学影响下诸书家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伍剑[3](2019)在《《谷朗碑》艺术价值浅析》文中指出三国时期书法碑刻处于承接汉隶之余绪、开启魏晋书法之萌芽阶段。东吴《谷朗碑》作为三国时期代表性刻石之,在书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就《谷朗碑》艺术特点、书体演变和所处文化环境进行分析,探求其与东吴时期内在文化的关系,并对其艺术价值进行浅析。

黄文雀[4](2019)在《《张迁碑》在明清时期的着录、递藏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迁碑》是备受后人推崇的经典汉碑之一,由明初出土伊始少有人关注此碑到后来的宗法《张迁》靡然成风,其间历经了几番进阶蜕变,这是个值得深入考究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张迁碑》在明清时期的着录、递藏与接受情况进行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对《张迁碑》出土的时代背景、明代学者对《张迁碑》的相关着录、明中叶以降一些学者和书家对《张迁碑》书法的提倡、以及《张迁碑》拓本在明代的传播和收藏情况进行探究,着重分析明人对《张迁碑》的着录以及拓本收藏情况。第二部分阐述的是清代前期诸家对《张迁碑》的关注,随着清初访碑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一些非名家汉碑的发掘成功地引起了书家学者的注意,清初学术界对《张迁碑》碑文、书风等方面的评述屡见不鲜;再者,以郑簠等为首的前碑派书家主张师法汉碑,从他们对《张迁碑》书法的认同和提倡可窥清代前期隶书书法的“中兴”迹象;流传此时的《张迁碑》旧拓种类繁多,清代前期诸家对《张迁碑》拓本的广泛递藏亦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他们对《张迁碑》的接受。第三部分则是以乾嘉时期和乾嘉以后为考察范围,研究相应时期的《张迁碑》着录、拓本递藏与取法实践;以这一时期书家、学者对《张迁碑》接受为个案,管窥清代中、后期碑学的中兴与发展概况。第四部分主要围绕清代晚期诸家对《张迁碑》的取法、传拓、集评等方面进行展开探讨,分析碑派书法鼎盛时期下的《张迁碑》接受情况。综合以上不同时间段各群体对《张迁碑》的着录、递藏与接受情况,可以洞悉《张迁碑》“经典化”的发展历程,以期对清代碑学发展轨迹产生更为清晰的认识。

刘磊[5](2019)在《思想史视域下的“兰亭论辨”及《兰亭序》文本真伪问题研究 ——以“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是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学者汪中所收藏的一件“定武本”《兰亭序》。在20世纪60年代的“兰亭论辨”中,“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郭沫若借用清代学者李文田在“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中的一段题跋,作为其质疑《兰亭序》最重要的立论依据之一,并进而引发50余年来学界关于《兰亭序》真伪问题的大讨论,但时至今天,这场讨论依然还没有定论。“兰亭论辨”中《兰亭序》真伪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一方面因为《兰亭序》在原件失传的情况下又出现了诸多不同面貌的临摹本和刻本,使人莫衷一是;另一方面更源于《兰亭序》与《临河叙》之间的文本差别,《兰亭序》全文最早着录于唐修《晋书·王羲之传》,而《临河叙》着录在成书于南朝的《世说新语》,从时间来看,《临河叙》显然早于《兰亭序》,因此也理应比《兰亭序》更为可靠。按照李文田的说法,《兰亭序》系“隋唐间人知晋人喜好老庄”而依据《临河叙》“妄增”而成,《临河叙》才是“原本”,那么在《兰亭序》文本出于后人篡改的情况,《兰亭序》的书法便更不可能出于王羲之。本研究尝试引入观念史的研究视角来重新审视“兰亭论辨”和《兰亭序》真伪问题,发现它们其实并不难回答,李文田对于《兰亭序》的质疑也无法成立:首先《世说新语》曾经被宋代人的删改、整理,《临河叙》于是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兰亭序》“原本”,而这一点对于李文田那里并不明确;其次李文田提出“兰亭三疑”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一定的时代思潮和观念背景的作用下对于“汪中旧藏《定武兰亭》”当中的汪中、赵魏等人题跋的回应,而非真的要否定《兰亭序》;再次,李文田质疑《兰亭序》源于汪中为其自藏“定武本”《兰亭序》所写的题跋(“修稧叙跋尾”),而“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也正因此成为李文田质疑《兰亭序》的基本语境。不了解这一基本语境,今天的学人们也便无法回应“兰亭论辨”并解答其中的《兰亭序》真伪问题。本研究以“兰亭论辨”为背景,运用观念史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以“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为研究起点和核心文本,尝试为学界研究“兰亭论辨”和《兰亭序》真伪问题探索新的可能:通过对“汪中旧藏《定武兰亭》”及其相关史料和问题的系统梳理和研究,可以看到汪中在“修稧叙跋尾”一文中对其自藏《兰亭序》的赞誉和评价一方面来自于宋元以来士大夫阶层对于“定武本”《兰亭序》的推崇,另一方面在论证方式上也明显受到清代考据学的治学方式和时代观念的影响,与《兰亭序》本身的真伪并无直接关系;同时,李文田对于《兰亭序》的质疑一如宋元以来人们对《兰亭序》的赞誉一样,亦是特定历史条件和时代思潮背景下的产物,也与《兰亭序》真伪问题没有直接关系。《兰亭序》文本的真伪需要回答《兰亭序》与《临河叙》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在进一步对比“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与宋本《世说新语》之间的观念差别的过程中确定了《临河叙》源自对《兰亭序》的删改,不仅李文田对于《兰亭序》的质疑不能立论,而且“兰亭论辨”以来的有关《兰亭序》与《临河叙》之间关系的诸多讨论大多也是未及“要害”的。经研究发现,虽然尚无法在书法层面确定《兰亭序》的可靠性,但在文本和思想的层面上,《兰亭序》无疑是一篇可靠的魏晋文献,在观念形态上其符合魏晋玄学的思想特征,而与隋唐思想和宋明理学存在着关键性的差异。

劳英润[6](2018)在《曾熙书法的魏碑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曾熙是清末民初一位着名的书画家及教育家,在民国初期的上海书坛享有盛名,誉称“民国四大家”之一。曾熙的人品之高洁,书法之贵重,得其书者,莫不珍同拱璧。曾熙书法的魏碑风格与其生活境遇、广泛交友和精研北碑是密切相关的,虽然他以隶书而出名,但是他留下的作品中,魏碑风格的书法作品的数量最为可观,且对碑学有着独到的见解。曾熙在“崇古溯源”书学理念的指导下,书法博采众长、转益多师、他在书法的魏碑风格研习实践中,具有很强的融会贯通的本领。其将魏碑书法风格与其他不同风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种楷隶结合出新意的做法,攫取篆隶的笔法和南北碑字形的结合,故而形成古雅秀逸、温润宽和、既具有北魏雄健刚毅而不见火气者,又具有汉魏六朝古雅朴拙的格调和南帖之蕴藉流美而绝浮滑甜媚者。这正契合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文情怀。从而凸显出曾熙审美格调之高。他不囿时风,实践出卓见,以“神充气涵”为标准,篆隶统摄为思想,专与博相辅相生为途径,最后达到“天趣”境界的独特审美特征。本论文第一部分概述了曾熙的生平经历和与其并称“民国四大家”的其他三位书法家的交游,他们互为师友、互相影响、及其师法何绍基,并吸取张黑女和瘗鹤铭等碑帖的精髓,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曾熙书法的魏碑风格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着重分析了曾熙魏碑的三种不同风格,进一步分析曾熙书法的魏碑风格如何化用名碑法帖而形成自我的不同风貌,并从用笔特点、结字造型和章法布局三方面详加解读,凸显出曾熙对魏碑风格独特的阐释;第四部分写曾熙魏碑风格的书学理论,加深对曾熙审美追求和习书方法的理解;第五部分写曾熙碑帖结合及篆隶入楷的创作启示,为世人书法学习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

董文强[7](2017)在《清代学术与篆书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清代篆书在乾嘉时期快速复兴,并持续兴盛至清末。这是多因素下的结果,而学术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清代特殊的艺术现象。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讨论清代篆书兴盛的表现和学术在其中的具体作用,试图深化清代篆书发展特征的认识,揭示学术影响篆书发展、风格变化和时尚品味的方式。文章首先总结清代篆书在创作群体、风格、理论、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发展表现。重点分析创作群体与风格的特点。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搜罗善篆书家1300余人,对比前代数据,夯实清代篆书复兴之论;分析清代变化趋势,修正道光后篆书衰败的认识。清代篆书风格多样,出现金石气小篆、金文、满文篆书,风格类型超越前朝;风格变换速度呈加快趋势,由中前期的60年一变缩短至45年一变。通过分析初步判断篆书创作群体及风格变化受学术的影响较明显。其次分析朴学、金石学在推动篆书发展和风格变化中的具体作用。我们发现朴学、金石学主要通过塑造篆书文化、引导书家思想、提供便利条件等方式扩大篆书创作、欣赏群体,推动篆书发展;主要通过影响篆书字法、审美、品味等方面变化篆书风格。这其中有学术研究的客观影响,也有学者的主观推动,而后者的重要更直接,更突出。朴学、金石学对篆书的影响各有侧重。朴学在群体扩大和艺术氛围中的影响更明显,作用更基础,而金石学在风格变化上的影响更直接。朴学推动篆书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文化环境的塑造和学者推动。文化环境指经学治学风气、学者书写习惯、书法思想转变、学术圈互动等能动性因素。清初开始朴学渐起,乾嘉时成风。朴学遵从古文经学主张,研究以小学为门径,因此,乾嘉后识篆的士人群体扩展,篆书创作和欣赏的知识瓶颈被打破。而经学治学风气的作用大过小学研究。学者在日常使用篆书,引发世人关注,激起社会仿效。朴学研究者主动引导书法思想转变,将考据之法用于书法,倡导溯源篆书,建立学术与艺术之间的关联;将学习篆书作为经学的份内之事,消除士人游于末艺的思想顾虑。学者雅好篆书,在学术圈产生互动,形成风气,进而推动篆书之好广泛传播。钱坫学习篆书及成名是学术影响篆书的典型例子。为更准确的判定朴学的作用,本文选取清代篆书发展总态势、乾嘉时江苏的发展趋势、道光以后湖南、贵州、广东三地的篆书发展趋势为例加以印证,分析得出朴学是推动篆书发展的主因。特别注意的是,嘉道之后篆书并未立即衰落,也在于朴学的延续与地区间的扩展。金石学对清代篆书的影响主要作用于复古书风、取法材料、书法思想、审美情趣、风格品味以及取法观念等方面。其中,书法思想和风格品味是论述重点。金石鉴赏派受考据思想影响,重视篆隶之变和书法源流,努力发现篆书笔意。这对书家观念影响较深,为篆书复兴提供深层次的支持。篆书品味的变化主要发生于嘉道之后,表现为隶意汉篆和金文兴起,二李风格式微。隶意汉篆主要变化秦篆原有技法与审美,有新意,但格调不高。大篆变化直接得益于金文文字研究,格调高古。在大篆兴起中,学者引领风尚,浙江、京师学术圈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反映出金石学家的篆书风格较为质厚古茂,与朴学学者有所不同。最后,取法观念不断的扩展,由石到金,由汉碑额到方折缪篆。值得注意的是金石学对于篆书取法材料的价值不仅在于发掘新材料,还在于传播。许多书家的学习材料来自于金石学成果和学者的传古重刻。朴学、金石学与艺术思想多有共通之处,也从侧面影响篆书发展。由来已久的篆书笔意与朴学的考据求实、金石学的复古思想合流,具备学术合理性,成为清代篆书复兴的重要思想支撑。陈介祺等学者主张通晓篆书是学碑的根本之法,赋予篆书新的艺术价值。常言碑学影响篆书,实则影响较为有限,仅局限于审美和个别书家,并且发生作用时多与金石学相配合。

林峰[8](2017)在《白蕉书学研究》文中认为海上白蕉(1907-1969),是从民国就凸显出来的一位帖派书法大家。在民国书坛业已形成的“碑帖合流”的大背景下,白蕉学书由唐而入魏晋,始终坚持主宗“二王”,专心致志,研精体悟,狂狷独行,涵泳百家,终成正果。书艺之外,兼擅诗文画印,学识渊博,早有“海上名士”之誉。白蕉书学,大体可分为两大块:一是他的书法实践,二是他的书论。实践,体现在他以宗法“二王”为旨归的学书历程及其留下的作品上;书论,则是他基于自身丰厚的学识修养,对书法总体认知的理性思考的成果。前者可谓之“字内功”,后者可谓之“字外功”。白蕉正是字内功和字外功高度结合的典范。本论文旨在以白蕉书学为中心,对其书学成就做全方位的考察、梳理和研究。白蕉诗文画印诸方面的成就,因与书学理论上是相通的,故亦予以兼顾。本论文除“绪论”外,下分五章,大体思路与考论重点如下:其一,重在对与书学相关的白蕉“艺术人生”轨迹的考察,突出其性情的真率,为艺的专注,办事的热诚,艺术身份的隐显进退以及被打成右派仍能移情艺事、潜研不已的精神品格(见第一章)。其二,是对白蕉书学——书艺成就和书论成就的考论。书艺方面,主要围绕白蕉宗法“二王”一脉的学书理念与创作理念,突出其师法古人、崇尚魏晋、主宗“二王”的学书之路。通过对白蕉存世作品的动态分析,厘清其书艺递进的脉络,并对其书法技能特征、风格特征做深入的分析,揭示其对“二王”一脉书法把握与体悟的高度。书论方面,则就白蕉对书学总体、技法、神韵、品评、育人等认识所形成的创作观、批评观、鉴赏观、教育观,择其精要,条分缕析,详加考述。此为本论文的重中之重(见第二章、第三章)。其三,对白蕉书学建构做进一步剖析。白蕉精于书道,兼长诗文画印,文史底子深厚,白蕉书学便是由其综合文化学养融通化运铸成的。正是丰厚的学养,使他对书道有很高的见地。统观白蕉书艺之脱尘出俗,书论之深入肌理,至如笔、墨、纸、砚之雅玩,凡此种种,均不外乎“学养”使然(见第四章)。其四,主要申论白蕉书学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公认白蕉最闪光的佳作,往往是他娴静中不太经意写下的书信或诗文手稿,须知此种书写行为,正是古人写字极普遍极重要的一块,现在却被忽视而愈见萎缩,故笔者特拈出“回归日常书写”这一值得人们反思的命题,加以论述。再者,观照当前书坛帖学创作存在的单纯模古、千人一面、无法深入的现象,笔者提出“回归帖学正道”是当务之急。白蕉学“二王”,最终是他自己的面目,我们反观白蕉书学,则正是与“帖学正道”脉脉相通的。那么,我们还要追问,白蕉书学的核心实质何在?笔者认为,即“字内功”和“字外功”相结合的问题,字内、字外双修,最终归结到修心的问题——这就是白蕉书学最显着的当下意义之所在(见第五章)。

肖鹏[9](2017)在《清道人年谱长编》文中研究说明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号梅庵,晚号清道人。江西临川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历任江宁提学使、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江宁布政使。鼎革後,自托殷顽,黄冠为道士,避申鬻书,与衡阳曾熙有“南曾北李”之目。丁巳(1917)复辟,授学部左侍郎。李瑞清书学湛深,尤工篆隶,蚤为时流所推。诗文亦卓然自立。晚寓沪渎,与沪上、青岛遗老往来频繁。本谱通过蒐集其诗文题跋及相关文献,加以研读考证,并参稽大量史料如档案、日记、方志、传记、尺札、笔记等,钩稽谱主一生行迹,并藉以窥测晚清时局面貌,庶为後来聊贡知人论世之资云尔。

杨帆[10](2016)在《清乾嘉时期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文中提出在与乾嘉时期篆书发展密切相关的事项中,依照传统之观念,《说文》学是绝不可被忽视的,但迄今为止,尚未见有直奔这一主题的学术作品。实际上如果仔细审视这个时期的篆书,也可以发现,其创作变迁之几乎所有重要环节,还是与《说文》学密切相关。因此,考察乾嘉时期篆书创作之升降,《说文》学无疑是一个比较适宜的切入点。本论文的研究主旨在以《说文》学为视角与重要依据,采取纪事本末体与以事系人的写作手法,对乾嘉时期篆书创作的各个方面问题作深入的考察论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一个相对近真的乾嘉篆书创作之景象,并探讨其创作之得失,揭示其创作方法之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以下简要叙述本论文讨论的各方面内容:“绪论”部分。首先说明本文的写作缘起和相关术语;其次陈述本文的材料格局及研究方法;再次阐明研究之目的与总体构想。第一章是“清初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分别论证顾炎武对《说文》的先导性研究;《说文》毛氏汲古阁本的刊行与风格问题;王澍篆书创作的相关问题。第二章是“乾嘉时期的《说文》学对篆书创作之影响”。分别论证戴震研究《说文》的影响及对篆书创作之启示;段玉裁、桂馥的研究与创作问题;《说文》的校刊、《说文》检字法研究等方面影响篆书创作的相关问题;篆书创作论对《说文》学的回应问题。第三章是“乾嘉时期《说文》学者的篆书创作”。着重对孙星衍、洪亮吉、钱坫在学术思想、研究理路、创作方法、创作风格上的异同作深入论证,且对学者们在篆书创作上的若干共性问题作辩证分析。第四章是“邓石如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之得失”。对邓石如的博涉群碑、手写《说文》、“隶笔作篆”、篆法“不合六书”、创作之遭遇等问题作深入论证。第五章是“以《说文》为本的他类篆书创作”。对杨法的奇篆、朱为弼的商周铜器铭文篆书之所形成的渊源、背景、特点等问题进行逐一分析。“结论”部分。既总括叙述本文的主要论证,也对相关问题及研究方法,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此外,本论文附录“《唐写本说文解字》与《说文》宋刻元修本、汲古阁本篆文字形对照表”、“二李石刻与《说文》篆文字形对照表”,以供篆书创作资鉴。

二、《曾熙节临碑帖九种》册页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曾熙节临碑帖九种》册页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2)清代苏轼书法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清以前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人接受苏轼的原因
    第一节 清人对苏轼书法造诣的推崇
        一、清人对苏轼尚“意”观的接受
        二、清人对苏轼自然观的接受
        三、清人对苏轼书卷气的接受
    第二节 清人对苏轼文学造诣的推崇
        一、在苏轼生辰雅集
        二、对苏轼诗才的推崇
        三、对苏轼文才的推崇
    第三节 清人对苏轼人格的推崇
        一、仰慕苏轼风范
        二、吟颂苏轼遗迹
        三、对苏轼的效仿
    小结
第二章 清前期的苏轼书法接受
    第一节 清初的刻帖与崇苏书风
    第二节 清前期书家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一、书论中的崇苏观念
        二、书法实践中对苏书的接受
    小结
第三章 清中期的苏轼书法接受
    第一节 苏轼书法接受的背景
        一、帝王支持
        二、宗宋风尚
        三、崇苏风气
    第二节 以刘墉、翁方纲为代表的学苏群体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一、以刘墉为核心的学苏群体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二、以翁方纲为核心的学苏群体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小结
第四章 清后期的苏轼书法接受
    第一节 道咸年间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一、“宋诗运动”诗人群体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二、“宋诗运动”影响下的苏书评价
    第二节 同治光绪年间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一、“同光体”诗人群体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二、“同光体”影响下的苏轼评价
    第三节 张之洞及其幕僚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一、张之洞幕府书家群的形成
        二、以张之洞为首的书画圈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3)《谷朗碑》艺术价值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谷朗碑》的艺术特点
    一、笔法: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二、结体:平整内敛,方中寓长
    三、章法:疏而不散,内力凝聚
    四、线条:兼顾隶楷,敦厚饱满
《谷朗碑》的艺术价值
    一、作为隶楷过渡书体的艺术研究价值
    二、以隶入楷带来书体创作的融入
    三、书风延展性提供更多取法价值

(4)《张迁碑》在明清时期的着录、递藏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明人对《张迁碑》的着录及收藏
    第一节 《张迁碑》的出土及着录
        一、明人的汉隶观念与《张迁碑》认知
        二、《张迁碑》出土后的着录情况
        三、着录中所见部分明人对《张迁碑》书法的提倡
    第二节 《张迁碑》拓本在明代的传播与收藏
        一、明人着作中所着录的《张迁碑》明拓本
        二、有关《张迁碑》明拓本的其他记载
        三、现存的《张迁碑》明拓本
第二章 清代前期诸家对《张迁碑》的注目
    第一节 清初的访碑活动
    第二节 清初学术界对《张迁碑》的评述
        一、清代初期关于《张迁碑》的文字学考证
        二、“劲拙古雅”——清代初期关于《张迁碑》书法的评价
    第三节 “隶书中兴,片石即师”——前碑派的师碑活动
    第四节 《张迁碑》在清代前期的递藏与传拓
第三章 《张迁碑》在清中后期碑学中兴时的接受情况
    第一节 《张迁碑》在乾嘉时期的接受与传播
        一、乾嘉学者对《张迁碑》的热评
        二、“近人多宗张迁”——乾嘉时期的《张迁碑》书法取法实践
        三、《张迁碑》在乾嘉时期的拓本流传
    第二节 《张迁碑》在乾嘉以后的接受情况
        一、乾嘉以后有关《张迁碑》书法的题跋和着述
        二、何绍基对《张迁碑》的取法实践
        三、其他书家对《张迁碑》的取法主张
    第三节 《张迁碑》在清代中后期的拓本类别及其比对
第四章 《张迁碑》在清代晚期的接受情况
    第一节 《张迁碑》与碑派书法鼎盛时期下的隶书风尚
    第二节 《张迁碑》在清晚期的传拓与集评
        一、《张迁碑》清末近拓本举隅
        二、晚清《张迁碑》书法集评
    第三节 清末书家对《张迁碑》书法的笔墨传承
        一、晚清余绪下的《张迁碑》书法接受
        二、“侪终身钻仰”——清末民初的《张迁碑》取法实践
第五章 结语
附录一 明清时期取法《张迁碑》的主要书家一览表
附录二 明清时期《张迁碑》拓本及其着录、题跋一览表
附录三 《张迁碑》其他临本举隅图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思想史视域下的“兰亭论辨”及《兰亭序》文本真伪问题研究 ——以“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视角与方法
        1、“汪中旧藏《定武兰亭》”:解答《兰亭序》文本真伪问题中的核心史料
        2、关于“李文田跋文”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3、研究的视角:以思想史的视角看待艺术史的问题
        4、研究方法
    二、学界有关研究综述
        1、学界有关“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研究综述
        2、学界有关“兰亭论辨”的综述
        3、学界有关“李文田跋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相关研究综述
        4、学界有关《兰亭序》与《世说新语》及《临河叙》的研究综述
    三、论文各章节概观
第一章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版本与流传
    一、“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版本概况
        1、珂罗版影印本概况
        2、“钟摹本”概况
        3、其他有关的重要史料
    二、“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流传与递藏
    三、“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独特研究价值
        1、可为当前的“《兰亭序》研究”提供“新”的素材和史料
        2、有助于澄清“兰亭论辨”中未曾涉及的若干盲点
        3、能够呈现清乾嘉以来人们对于《兰亭序》的认知以及时代思潮情况
        4、为进一步讨论《兰亭序》的真伪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可能性
第二章 、汪中“定武兰亭观”的来源——以唐人以来的《兰亭》观念流变为核心
    一、学界现有研究现状及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
    二、汪中对《兰亭序》叙事与意向的观念来源
        1、“右军”如何成为“第一”?
        2、《兰亭序》如何成为“第一”?
        3、《兰亭序》以“定武本”为第一
        4、“定武本”以“此本”为第一
第三章 、汪中“修禊叙跋尾”的思想主旨及其相关问题
    一、汪中“修禊叙跋尾”版本略述
        1、文本文献中所见到“修禊叙跋尾”
        2、碑帖文献中所见“修禊叙跋尾”
        3、拍卖中所见一件“修禊叙跋尾”墨迹
    二、汪中“修禊叙跋尾”的思想主旨
        1、《定武本》“最优”说
        2、《兰亭序》“真迹”说
    三、“修禊叙跋尾”的历史定位
        1、“修禊叙跋尾”与赵孟頫题跋《兰亭序》
        2、“修禊叙跋尾”与李文田“兰亭三疑”
第四章 、李文田与其“跋汪中旧藏《定武兰亭》”
    一、研究的视角: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个案
    二、“李文田跋文”的篇章及观念结构
        1、李文田的生平及思想概况
        2、“李文田跋文”的提出与释疑
    三、以碑证史、重视文献:李文田题跋碑帖的一般态度
        1、李文田有关《兰亭序》的其他讨论
        2、李文田对其他碑帖的题跋
    四、学术与观念的变迁:“李文田跋文”中所隐含的时代思潮
        1、“碑学”兴起与清人“兰亭”观念的变迁
        2、理学复兴与晚清“考据”观念的变迁
    五、李文田缘何依据《临河叙》否定《兰亭序》?
        1、光绪年间《世说新语》研究的兴起
        2、晚清思潮的走向:由考据学到理学中兴
        3、光绪年间在“理学中兴”背景下对《世说新语》的重视和研究
    六、“辟异端、正人心”:“李文田跋文”的写作目的
第五章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与“兰亭论辨”
    一、“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产生“兰亭论辨”的“导火索”
        1、“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是“李文田跋文”的基本语境
        2、“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与清代中期以来的“兰亭”质疑
    二、郭沫若在“兰亭论辨”中对“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三处“误读”
        1、误读一:李文田题跋时,“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究竟由谁收藏?
        2、误读二:郭沫若究竟如何见到了“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珂罗版?
        3、误读三:郭沫若“隐瞒”“赵魏跋汪中旧藏《定武兰亭》”
    三、“兰亭论辨”:新、旧“观念”之辩
        1、“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研究“兰亭论辨”的“参照系”
        2、“兰亭论辨”的起因
第六章、《临河叙》研究与《兰亭序》文本的真伪考辨
    一、《临河叙》研究:一件曾被删改的史料
    二、《兰亭序》文本的真伪考辨
        1、《兰亭序》与《临河叙》的文本结构
        2、《金谷诗叙》与《兰亭序》和《临河叙》的比较
    三、《兰亭序》:一篇可靠的东晋文献
结论:拨开“迷雾”见“月明”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民国珂罗版本图像
    附录2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清代摹刻本全图版、局部对比
    附录3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清人双钩本全图像
    附录4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与相关《兰亭序》版本单字、分行对比
    附录5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相关研究史料初编
    附录6 读《丛帖目》记
后记

(6)曾熙书法的魏碑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曾熙魏碑风格形成原因
    (一)时代的影响
    (二)生平与交游的经历
    (三)师法的化用
    (四)自我面貌的探索
二、曾熙不同风貌的魏碑风格
    (一)秀雅婉丽的魏碑风格
    (二)圆润劲健的魏碑风格
    (三)雄阔开张的魏碑风格
三、曾熙魏碑技法的特点
    (一)圆融畅达的用笔特点
    (二)舒展凝重的结字造型
    (三)疏朗开阔的章法布局
四、曾熙魏碑的书学理论
    (一)“崇古溯源”的次序观
    (二)“篆隶统摄”的取法观
    (三)“笃守一家博取诸碑”的辩证观
    (四)“天机浑浩”的审美理想
    (五)“神充气涵”的境界追求
五、曾熙书法风格对当代魏碑风格创作的启示
    (一)帖碑结合
    (二)篆隶入楷
结语
附:笔者魏碑的创作实践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7)清代学术与篆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 整体研究
        (二) 分段研究与个案研究
        (三) 篆书与学术的专门论述
    三 研究框架与方法
    四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代篆书发展概况
    第一节 创作群体的概况
        一 创作群体的数量庞大
        二 创作群体的阶层多样
        三 持续性较强
    第二节 篆书艺术形式的丰富
        一 篆书楹联、扇面
        二 篆书碑刻、摩崖
    第三节 清代篆书风格的发展历程
        一 明末篆书风格的延续
        二 康乾篆书风格的调整
        三 嘉道后书家多样化发展
        四 篆书风格变化特点
    第四节 以碑额、志盖篆书看清代篆书发展
        一 篆书发展的渐进性
        二 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 书法风格的多样性
    第五节 篆书理论的丰富
        一 篆书理论是篆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理论概况
    第六节 篆书发展与朴学、金石学密切相关
    小结
第二章 朴学对篆书的影响
    第一节 朴学为篆书发展创造文化环境
        一 小学与经学结合,篆书知识群扩大
        二 学者日常书写使用篆书,引发社会关注
    第二节 学术圈成为篆书创作的重要力量
        一 篆书创作成为学者日常余好
        二 学者交往中的篆书艺术
        三 朴学发展影响学者书法思想
        四 学术圈风气推动篆书兴起
    第三节 朴学对篆书风格的影响
        一 风格严谨、蕴藉
        二 强调学养,讲求字法
    第四节 朴学兴衰变迁与清代篆书的总趋势相吻合
        一 朴学兴盛是乾嘉篆书快速复兴的主因
        二 对比前朝:古文经学的兴起是篆书发展的主因
        三 朴学推动地区篆书发展—以地区为视角
        四 朴学推动篆书发展—以家族为视角
    小结
第三章 金石学对清代篆书的影响
    第一节 金石学为篆书复兴创造条件
        一 金石清玩推动复古书风
        二 金石学研究书法,提升书法意识中的篆书地位
        三 金石学提供丰富的材料
    第二节 金石学对篆书风格的影响
        一 促进审美转变
        二 推动隶意汉篆成为主流
        三 推动篆书品味的转变:大篆创作的兴起
        四 推动取法观念演进
    小结
第四章 再论金石学在传播篆书取法材料中的作用
    第一节 篆书取法材料的不足
        一 流传遗迹少
        二 材料地理分布的不平衡
    第二节 金石材料传播与篆书发展
        一 金石学对金石材料传播的价值
        二 篆书材料的传播活动
        三 重刻活动中寄托传播篆书之意—以广东为例
    小结
第五章 艺术与学术合力推动篆书价值的再发现
    第一节 篆书笔意观念引导书坛学习篆书
        一 考据思想与溯源篆书观念耦合
        二 篆书笔法的再发现
        三 篆书笔意成为书法评论的重要标准
        四 篆书笔意观念激发书家学习篆书活动
    第二节 碑学理论对篆书的影响
        一 碑学理论形成的学术背景
        二 篆书笔意是碑学成立的重要条件
        三 学者在篆书话语下完善碑学
        四 碑学理论中的篆书思想
        五 碑学理论影响下的篆书实践
    小结
结语
    一 清代篆书发展概况
    二 学术影响篆书发展的方式
        (一) 朴学对篆书发展的影响
        (二) 金石学对篆书发展的影响
        (三) 学术与艺术的合流推动篆书发展
        (四) 学术与篆书的发展趋势吻合
        (五) 比较发现朴学是篆书发展的主因
        (六) 学者是学术影响篆书的引导者
    三 反思金石学影响下的篆书技法变化
附录 清代善篆书家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白蕉书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研究重点及方法
    四、论文架构及说明
第一章 时代论:白蕉与二十世纪书学
    第一节 白蕉生平考述
        一、童蒙时期
        二、青年时期
        三、中晚年时期
    第二节 民国书坛与白蕉
        一、“碑学”与“帖学”:清末民国之书坛状况
        二、高举“二王”大旗——碑帖合流下的白蕉
    第三节 1949年以后书坛与白蕉
        一、新形势下的书学
        二、白蕉身份的转换
第二章 践行论——以白蕉书法为重点
    第一节 白蕉的学书方法和取法特点
        一、探寻法度
        二、抒发情性
        三、追求神韵
    第二节 白蕉书法的分期和流变
        一、早期(约20世纪30年代之前)
        二、探索期(20 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
        三、成熟期(20 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四、晚期(20 世纪60年代初期至去世)
    第三节 白蕉书法的形态特征
        一、白蕉书法的笔法特征
        二、白蕉书法的结字特征
        三、白蕉书法的墨法特征
        四、白蕉书法的章法特征
    第四节 白蕉书法的风格特征
        一、清和简远
        二、虚灵挺拔
        三、风流蕴藉
        四、趣味高雅
第三章 思想论——以白蕉书论为重点
    第一节 创作观
        一、三段论
        二、得神论
        三、书髓论
    第二节 批评观
        一、书法现象批评
        二、古代书家批评
    第三节 鉴赏观
        一、关注整体
        二、实践功夫
        三、情感表达
        四、个性面目
        五、格调气象
    第四节 教育观
        一、教育理念
        二、普及提高
第四章 融通论:白蕉诗书画印的综合修养
    第一节 诗书相生:白蕉的诗与书
        一、清新如诗:白蕉的新诗
        二、诗书相合:白蕉的古体诗
    第二节 兰书互通:白蕉的画与书
        一、家族影响
        二、性情所指
        三、兰书互通
    第三节 印从书出:白蕉的印与书
    第四节 笔精墨妙:白蕉与笔墨纸砚
        一、白蕉与毛笔
        二、白蕉与墨
        三、白蕉与纸
        四、白蕉与砚
第五章 影响论:白蕉书学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白蕉书学的价值取向
        一、回归日常书写
        二、回归帖学正脉
    第二节 白蕉书学的意义旨归
        一、字内功与字外功
        二、书以人传:人与书的当下思考
余论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附录1 白蕉年表
附录2 白蕉部分纪年作品图录

(9)清道人年谱长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凡例
谱前
传记资料
    李联琇《叙传》
    《十三世祖李国祯传》
    《十四世祖李曰涤传》
    陈用光《工部左侍郎浙江学政李公墓志铭》
    汪士铎《大理寺卿李公墓志铭》
    《本生祖李庚传》
    《荣禄公传略》
    《光绪乙未科会试朱卷·李瑞清履历》
卷一 通籍前期
    清穆宗同治六年丁卯(1867) 一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 二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 三岁
    同治九年庚午(1870) 四岁
    同治十年辛未(1871) 五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六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七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八岁
    德宗光绪元年乙亥(1875) 九岁
    光绪二年丙子(1876) 十岁
    光绪三年丁丑(1877) 十一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 十二岁
    光绪五年己卯(1879) 十三岁
    光绪六年庚辰(1880) 十四岁
    光绪七年辛已(1881) 十五岁
    光绪八年壬午(1882) 十六岁
    光绪九年癸未(1883) 十七岁
    光绪十年甲申(1884) 十八岁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 十九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 二十岁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 二十一岁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 二十二岁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 二十三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 二十四岁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 二十五岁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 二十六岁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 二十七岁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二十八岁
卷二 家难时期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二十九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三十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 三十一岁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三十二岁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 三十三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 三十四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 三十五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 三十六岁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三十七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 三十八岁
卷三 外任时期
    光绪三十一年乙已(1905) 三十九岁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 四十岁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 四十一岁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 四十二岁
    宣统元年己酉(1909) 四十三岁
    宣统二年庚戌(1910) 四十四岁
    宣统三年辛亥(1911) 四十五岁
卷四 遗老时期
    民国元年壬子(1912) 四十六岁
    民国二年癸丑(1913) 四十七岁
    民国三年甲寅(1914) 四十八岁
    民国四年乙卯(1915) 四十九岁
    民国五年丙辰(1916) 五十岁
    民国六年丁巳(1917) 五十一岁
    民国七年戊午(1918) 五十二岁
    民国八年己未(1919) 五十三岁
    民国九年庚申(1920) 五十四岁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清乾嘉时期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术语释义
    第二节 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总体构想
第一章 清初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
    第一节 顾炎武对《说文》的先导性研究
        一 对《说文》的怀疑
        二 必也正名乎
        三 亭林的局限
    第二节 《说文》毛氏汲古阁本的刊行与篆文风格
        一 刊刻与流布
        二 篆文风格与影响
    第三节 王澍篆书创作论
        一 “子昂以后,直至小生”
        二 作篆不用《说文》吗?
        三 “篆书三要”辨
第二章 乾嘉时期的《说文》学对篆书创作之影响
    第一节 戴震的影响与启示
        一 “《说文》切于治经”
        二 对《说文》学的影响
        三 对篆书创作的启示
    第二节 段玉裁的研究及其影响
        一 “六书明而古经传无不通”
        二 发扬书学述笔法
        三 “言语、文学兼擅者尟矣”
    第三节 桂馥的研究及其影响
        一 “才尽于经才不虚生”
        二 “势穷则变隶”
        三 《〈说文〉统系图》议议
        四 “指头丰肉肉箸纸”
    第四节 《说文解字》的校刊
        一 朱筠《校刊毛本说文解字》
        二 额勒布校刊《仿北宋小字本说文解字》
        三 孙星衍重刊《仿宋小字本说文解字》
    第五节 《说文》检字法的研究
        一 桂馥、王筠《检说文难字法》
        二 许巽行《说文分韵易知录》
        三 毛谟《说文检字》
    第六节 篆书创作论对《说文》学之回应
        一 “不习篆直不识字”
        二 习篆先抄《说文》
        三 学以二李为宗,又必以《说文》为断
第三章 乾嘉时期《说文》学者的篆书创作
    第一节 孙星衍的《说文》学研究与篆书创作之守成
        一 “人材出于经术,通经由于训诂”
        二 搦管皆用学者之文
        三 “ 技艺亦重考据”
    第二节 洪亮吉的《说文》学研究与篆书创作之探索
        一 “诗人、学人,可以并擅其美”
        二 “诗人之工,未有不自识字始”
        三 “士人切勿书馆阁”
    第三节 钱坫的《说文》学研究与篆书创作之新创
        一 “训诂不明,不可以读经”
        二 “斯冰之后,直至小生”
        三 “左手作篆尤精绝”
    第四节 《说文》学者篆书创作之检讨
        一 “手书《说文》字体”的进步与局限
        二 常行简牍,篆籀不宜
        三 剪毫、束毫不足见腕力乎?
第四章 邓石如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之得失
    第一节 博涉群碑与手写《说文》
        一 未谙古法
        二 博涉群碑
        三 手写《说文》
    第二节 “隶笔作篆”辨析
        一 “隶笔作篆”对小篆书法的贡献
        二 不成篆,隶笔亦无用
    第三节 篆法“不合六书”议
        一 责难的提出
        二 篆法平议
        三 《说文字原》考论
    第四节 延誉与不遇
        一 金榜之清赏
        二 曹文埴遍赞于诸公
        三 顿踬出都
第五章 以《说文》为本的他类篆书创作
    第一节 杨法的奇篆
        一 “穷经礼义”与“天性狷妙”
        二 “篆法能兼包”
        三 “落笔众妙之妙”
    第二节 朱为弼的商周铭文篆书
        一 僻好吉金
        二 考释铭文
        三 由搨摹到创作
结论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论证
    第二节 关于篆书创作及研究方法的省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与《说文》宋刻元修本、汲古阁本篆文字形对照表
附录二 二李石刻与《说文》篆文字形对照表
致谢

四、《曾熙节临碑帖九种》册页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吴大澂及其交游圈透视晚清篆书时尚的转变[D]. 顾文缘.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清代苏轼书法接受研究[D]. 孙又文.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3]《谷朗碑》艺术价值浅析[J]. 伍剑. 中国书法, 2019(22)
  • [4]《张迁碑》在明清时期的着录、递藏与接受研究[D]. 黄文雀.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思想史视域下的“兰亭论辨”及《兰亭序》文本真伪问题研究 ——以“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为中心[D]. 刘磊.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6]曾熙书法的魏碑风格研究[D]. 劳英润.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7]清代学术与篆书发展[D]. 董文强. 山东大学, 2017(08)
  • [8]白蕉书学研究[D]. 林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2)
  • [9]清道人年谱长编[D]. 肖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10]清乾嘉时期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D]. 杨帆.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标签:;  ;  ;  ;  ;  

《增羲碑九种铭文》画册页面概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