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综合评分法,注意个体内差异的评价

采用综合评分法,注意个体内差异的评价

一、采用复合评分法 注重个体内差异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吴鸿斌[1](2021)在《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寒湿型LDH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其穴位注射的药物为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选取肾俞穴、夹脊穴和阿是穴等腧穴进行配伍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塞来昔布胶囊,两组每疗程均为7天,共4疗程(28天);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总疗程结束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腰痛评分(JOA)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详细记录,并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上述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和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1.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长短以及治疗前的VAS、ODI、JOA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量表对比:将两组内治疗前后的VAS分值分别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后均有下降,分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改善寒湿型LDH疼痛症状的效果。将两组治疗1疗程、总疗程结束后的VAS分值进行比较,治疗组的分值下降幅度更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同样的治疗时间下,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疗法在减轻寒湿型LDH引起的疼痛方面较有优势,疗效优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3.JOA评分量表比较:将JOA分值分别进行组内比较,组内治疗后JOA分值均有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有改善寒湿型LDH症状的效果。将两组治疗1疗程、总疗程结束后的JOA评分值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的评分增加更多,且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疗法优于口服塞来昔布疗法,治疗组患者的自觉症状、相关临床检查以及日常生活方面改善更佳。4.ODI评分量表比较:经治疗后两组ODI分值均有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疗法均有起效。将两组治疗1疗程、总疗程结束后的ODI评分值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的分值降低幅度更大,且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更佳,在改善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程度方面具有优势。5.关于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0.0%,愈显率为76.67%;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86.7%,愈显率为43.33%,经统计学检验,此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证明治疗组的疗效更佳,通过两组在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各等级分布人数和愈显率高低,可以看出治疗组对寒湿型LDH的症状改善幅度更大。结论:1.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寒湿型LDH的症状,尤其是对于疼痛以及疼痛引起的功能障碍方面更有优势,说明温针灸和穴位注射具有相互协同而增强疗效的作用,是治疗寒湿型LDH的一种有效方法。

刘颖[2](2021)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评估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及信号特征目的:基于常规及结构磁共振成像观察并评估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spastic paraplegias type 5,SPG5)患者颅脑及脊髓的信号与形态学变化特点,并分析SPG5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结构MRI特点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前瞻性搜集来自我校神经科学研究院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者数据库的SPG5患者17名,选取与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7名。采集34名受试者的颅脑、颈胸段脊髓常规磁共振(T2WI、T1WI、T2-FLAIR、MEDCI、PDWI及SWI序列)及结构磁共振(3D-T1W-MPRAGE及3D-T2WSPACE序列)数据,记录17名SPG5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程、代表疾病严重程度的SPRS(spastic paraplegia rating scale)评分,检测血浆27-羟基胆固醇(27-hydroxycholesterol,27-OHC)水平。常规磁共振序列观察SPG5患者颅脑及脊髓信号特征;通过自定义颈髓“十字征”评分标准,MEDIC序列上定量分析颈段脊髓(C2-C7椎间盘水平)的“十字征”。以健康对照组为参照,基于脊髓工具箱(spinal cord toolbox,SCT)软件定量分析SPG5患者C1-T9椎体节段脊髓形态学改变(脊髓截面积、左右径及前后径);基于目测评分法及体素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法分析SPG5患者大脑容积改变。分析SPG5患者脊髓结构MRI数据(脊髓截面积及“十字征”总分)与临床指标(SPRS评分、病程)及血浆27-OH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7名SPG5患者(11名男性,6名女性,平均年龄29±11岁,中位病程16年),17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1名男性,6名女性,平均年龄29±10岁)。首次发现所有SPG5患者萎缩的颈髓出现“十字征”,MEDIC序列各节段颈髓“十字征”总分与病程(r=0.742,P=0.002)及SPRS评分(r=0.545,P=0.035)呈正相关,与血浆27-OHC无相关(P=0.976);17名健康对照组颈段脊髓未见“十字征”。与健康对照者比较,SPG5患者脊髓截面积明显缩小,以胸段为着(颈段:-11~-21%,胸段:-29~-38%),颈胸段脊髓截面积与SPRS评分或病程均无相关。SPG5患者颅脑未见萎缩征象。血浆27-OHC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SPRS评分(P=0.397)或病程(P=0.679)均无相关。结论:SPG5患者脊髓萎缩,但不伴有脑萎缩。脊髓的“十字征”是SPG5的影像诊断标记物,“十字征”评分在监测SPG5疾病进展方面比脊髓萎缩及血浆27-OHC水平更敏感。第二部分基于DTI及T1 Mapping序列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微结构损害情况及其病理机制目的:基于磁共振DTI及T1 Mapping序列,探讨SPG5患者颅脑和脊髓白质微结构的变化及其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搜集17名SPG患者与17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基于骨架的空间方法分析(TBSS)、基于感兴趣区脑白质纤维束追踪法及脊髓图谱分析法,评估颅脑及脊髓DTI及T1 Mapping序列,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径向扩散系数(RD)、轴向扩散系数(AD)和T1值等各项参数的改变。专人记录SPG5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SPRS评分)及病程,同步测定SPG5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脑脊液中的神经丝蛋白轻链(NF-L)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曼-惠特尼U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PG5与健康对照组二者之间的颅脑、颈胸段脊髓MR数据(FA、MD、AD、RD及T1值)及脑脊液生化指标(MBP及NF-L水平)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中枢神经系统MR数据(FA、MD、AD、RD及T1值)与临床数据(SPRS评分及病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PG5患者颅脑及脊髓白质的FA值普遍降低,MD、T1和RD值升高;AD值仅在部分椎体节段的脊髓节段和部分脑区出现异常。SPG5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在脊髓灰质的DTI指标及T1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PG5患者内囊、放射冠、皮质下白质层面和C2、C3、T4、T5椎体节段脊髓的FA、RD和T1值差异更明显。SPG5患者的NF-L(HC vs SPG5:265 pg/m L vs 617 pg/m L)和MBP(HC vs SPG5:127 pg/m L vs 3507pg/m L)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PG5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DTI参数和T1值与患者的临床指标(SPRS评分和病程)均无相关(P>0.05)。结论:MRI的DTI参数、T1值可以很好地显示SPG5所致的大脑和脊髓微结构损伤,并可以与脑脊液生化指标(NF-L和MBP)相互验证,均提示SPG5大脑和脊髓损伤特点可能为脱髓鞘(为主)伴随轴索丢失。第三部分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脑功能网络活动改变目的: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SPG5)患者静息态脑网络功能的变化特点。材料和方法:前瞻性搜集SPG5患者17名,选取与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7名。3.0T磁共振采集34名受试者的颅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通过ICA提取经典的8个静息态网络(resting-state network,RSN):感觉运动网络、听觉网络、左额顶网络、右额顶网络、视觉网络、突显网络、背侧注意网络及默认网络。采用两独立样本参数t检验对健康对照组与SPG5患者组的各个RSN网络内的功能连接强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提取SPG5患者RSN内组间差异脑区的平均功能连接强度(Z值)与临床指标(SPRS、MMSE、病程)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PG5患者组感觉运动网络的双侧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BA3、4区)激活减少。健康对照组与SPG5患者组其他7个RSN内均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脑区。SPG5患者组感觉运动网络内差异脑区的平均Z值与各临床指标(SPRS、MMSE及病程)均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结论:基于ICA的静息态脑网络的研究结果提示SPG5所致的脑网络损伤主要局限于感觉运动网络而其他RSN损伤不明显,有助于加深对SPG5致病机制的理解。第四部分多参数磁共振纵向研究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的中枢神经系统变化目的:基于多参数磁共振分析SPG5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一年随访的影像变化。材料与方法:对SPG5队列进行一年期回访,采集颅脑、颈胸段脊髓常规磁共振(T2-FLAIR和MEDIC序列)、结构磁共振(3D-T1W-MPRAGE和3D-T2WSPACE序列)、DTI、T1 Mapping序列;随访SPG5患者的临床资料:一年诊疗史及痉挛性截瘫评价量表(SPRS)。常规磁共振序列对比观察SPG5患者基线与12个月随访的颅脑及脊髓形态、信号改变。基于Spinal Cord Toolbox(SCT)软件定量分析SPG5患者两次MR检查的脊髓截面积、左右径、前后径、DTI参数及T1值;比较两次脊髓MR数据的差异。结果:6名SPG5患者失访,最终11名SPG5患者(中位年龄29岁,3名女性,8名男性)完成一年的影像及临床随访。11名患者SPRS评分基线(中位分数:15分)与12个月(中位分数:15分)随访前后两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磁共振显示12个月后颅脑FLAIR信号仍无明显异常,脊髓“十字征”形态及评分较前相仿。SPG5患者的颈胸段脊髓截面积、前后径、左右径、DTI参数及T1值随访前后比较,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观察两次检查患者的具体参数值,发现大部分颈段脊髓的FA值有较前减低趋势、RD及MD值有较前增高趋势。结论:本队列一年随访的多参数磁共振及临床结果均提示SPG5为病情进展缓慢的神经退行性病变。

努尔比亚·阿布拉[3](2021)在《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神经根型腰椎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其中,腰椎间孔狭窄症(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是主要的临床诊断之一。由于LFS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临床对其认识不足,易引起漏诊误诊。因此,进一步探索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准确鉴别LFS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病因诊断和精准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LFS通常因致狭窄因素导致椎间孔区域解剖结构的改变,并压迫脊神经根背根神经节引起下肢神经根性症状。其中,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压迫损伤的病理生理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在LFS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神经根性疼痛作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较低的临床诊断率和疗效对LFS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大损害,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旨在为提高LFS的诊断水平,加强LFS对中医证型的认识,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LCCSLLRS和LDH患者,并分为LFS、LCS和LDH组。收集并整理一般资料、症状、体征、术前NRS评分、术前JOA评分、中医证型等临床指标,并进行各项临床指标的组间差异性,与LFS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评价。结果:(1)三组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显着相关(P<0.01)。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是影响LFS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1.579-10.773,P=0.004)。Kemp征(+)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67,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60%。(2)在LSS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梨状肌紧张试验(+)是LFS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2.464-40.786,P=0.001)。梨状肌紧张试验(+)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敏感性为56.7%、特异性为88.5%。(3)在LFS和LDH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前倾疼痛缓解(+)、Kemp征(+)、直腿抬高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前倾疼痛缓解(+)(95%CI 1.202-15.195,P=0.025)、Kemp 征(+)(95%CI 1.767-27.538,P=0.006)、直腿抬高试验(+)(95%CI 0.047-0.647,P=0.009)均为 LFS的独立影响因素。取各项独立影响因素ORs值的整数作为风险评分,制定简易诊断量表。根据总风险评分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最佳诊断临界值为6分,曲线下面积为0.793,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88%。结论:LFS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在不同类型腰椎疾病中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中医证型在一定程度上为LFS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本研究结果可提高LFS的临床诊断水平,为合理、精准及个体化的诊疗提供依据。二、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评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程度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旨在为LFS的诊断和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经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和LCCSLLRS患者,并分为LFS和LCS组。收集并整理X线、CT和MRI相关影像学指标,并进行各项影像学指标的组间及组内差异性分析,定量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影像特征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LFS在神经根型腰椎退行性疾病中较常见,其中椎间孔狭窄最常受累节段为L4-5(53.3%)。(2)根据X线测量指标分析LFS组脊柱排列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矢状面运动范围在L5-S1椎间孔水平明显增大(P<0.001)、背伸角在L3-4/L4-5椎间孔水平明显减小(P<0.05),动力移位距离和冠状位Cobb角明显增大(P<0.01)。(3)根据CT测量指标分析椎间孔区域形态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椎间孔面积明显减小,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体高度、椎弓根高度均明显降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和N-E角明显增大,小关节退变分级和椎间盘真空征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分析MRI测量指标发现,在责任椎间孔节段LFS组椎间孔狭窄分级、腰椎间盘退变分级、Modic改变和许莫氏结节发生率高于L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LFS组不同影像学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24至+0.886)。其中,椎间孔高度与椎间孔面积呈显着正相关(r=0.554),与N-E角呈低度负相关(r=-0.368)。椎间孔宽度与椎间孔面积呈低度正相关(r=0.444)。小关节退变分级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呈高度正相关(r=0.886)。椎间盘退变分级与中、后-椎间隙高度呈高度负相关(r=-0.775,r=-0.824)。椎间盘退变分级与真空征呈低度正相关(r=0.420)。椎间盘退变分级与椎间楔形角呈低度正相关(r=0.498)。(6)根据ROC分析发现,椎间孔高度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9.34mm、曲线下面积为0.971、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7.7%;椎间孔面积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36.95mm2、曲线下面积为0.904、敏感度为91.0%、特异度为80.0%。(7)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臀部疼痛(+)、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的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LFS具有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定量影像指标的诊断临界值为LFS提供诊断依据;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不同退变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构成了较复杂的椎间孔狭窄体系,其中纵向狭窄因素较为关键;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LFS的特异性临床症状提供了客观依据。综上,通过结合常规影像学检查评估责任椎间孔的异常解剖学特征对LF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三、腰椎间孔狭窄症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椎间孔狭窄模型(CCD模型)中DRG损伤性NP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通路和作用于靶点的中药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明确LFS的DRG压迫损伤机制,为LFS的诊断和中医药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来自GEO数据库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核心基因的PPI网络,并以核心基因(靶点)作为切入点进一步进行候选组分及关键组分的筛选,根据获得的组分列表收集作用于靶点的中药,最终成功构建靶点—组分—中药网络,并系统地分析靶点、组分与中药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1)对CCD大鼠模型和假手术组大鼠差异表达基因数据进行标准化及处理,共筛选出151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892个,下调基因有618个,考虑差异表达基因可能是DRG损伤性NP的潜在靶点。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两组基因数据具有可比性,经热图分析发现样本重复性好,可用于后续研究。(2)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上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细胞黏附因子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等。下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谷氨酸能突触通路、PPAR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突触间信号传递、跨突触膜通道、门控通道活动、钙离子结合等。(3)通过构建PPI网络并利用cytoHub插件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其中CASP3、IL-6、TP53、MMP9、IGF1在NP中的作用机制相对明确。(4)本研究通过核心基因获得的关键组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5)通过靶点-组分-中药网络获取的关键中药包括沙棘、麻黄、紫苏、芫荽、金银花、柴胡等。(6)根据候选中药的药味和归经进行分析发现,药味多属苦、甘。归经则以肝经居多。结论:本研究认为,CASP3、IL-6、TP53、MMP9、IGF1等核心基因及其免疫炎症和神经传导相关信号通路在DRG损伤性NP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为LFS的分子诊断开发和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关键组分,以及沙棘、麻黄、金银花、柴胡、黄芩等中药在DRG损伤性NP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为LFS的处方探索和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文野[4](2020)在《赣北山地森林康养要素时空动态与康养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康养是在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亚健康人群逐年增多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大健康新产业,但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的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本研究以地处赣北的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区,选择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毛竹林等三种代表性森林类型,系统研究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空气负离子浓度、氧气含量、植物挥发物、人体舒适度等关键森林康养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通过分析康养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揭示森林康养要素的变化机制;构建森林康养活动适宜性指数(FCASI);应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以及人体实证试验研究森林康养功能。结果表明:(1)森林康养要素的时间动态规律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在日变化方面具有早晨低,中下午高的特点;在季节变化方面具有冬季高,春夏秋三季低的特点。空气负离子浓度在日变化方面具有春秋冬三季早晨和傍晚高,中午和午后低的特点;夏季具有早晨和上午高,中午和下午低的特点;在季节变化方面具有夏季高于春秋冬三季的特点。氧气含量在日变化方面具有早上和上午低,中午和下午高的特点;在季节变化方面具有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特点。人体舒适度在日变化方面具有春秋两季中午、下午高,早晨、傍晚低,夏冬两季日间各时段人体舒适度差异较小的特点;在季节变化方面具有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特点。(2)森林康养要素的空间变化特征在本研究的150 m至930 m海拔范围内,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具有随海拔高度上升而下降与之呈反比的特点;空气负离子浓度不受垂直空间变化影响;氧气含量具有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与之呈反比的特点;人体舒适度具有随海拔高度上升而上升与之成正比的特点。(3)不同树种的保健潜力差异在所选择的三个树种中,有益挥发物种类数量年均排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42种>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34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13种;有益挥发物浓度年均排名:日本柳杉(80.08%)>香樟(43.01%)>毛竹(7.66%),综合来看,日本柳杉是挥发物保健的最优树种,香樟是次优树种,毛竹保健效果最差。(4)影响森林康养要素的关键因子和相互作用机制影响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关键因子是空气负离子浓度、风速和气压。空气负离子浓度增加对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的降低作用>风速增强对空气悬浮颗粒物的降低作用>气压降低对空气悬浮颗粒物降低作用。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关键因子是空气悬浮颗粒物和气温。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下降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增加作用>气温上升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增加作用。影响氧气含量的关键因子是气温和气压。气温下降对氧气含量的降低作用>气压下降对氧气含量的降低作用。影响有益挥发物的关键因子是气温。有益挥发物种类数量变化与植物生理特性的周期规律一致,即种类数量随着气温的上升而上升。综合来看,有益挥发物浓度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随着气温的上升,烷烃浓度随之下降,烯烃浓度随之提升,由于烯烃为有益挥发物的关键成分,所以烯烃浓度增加有益挥发物浓度也随之提升。(5)庐山森林康养活动适宜性评价通过森林康养要素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和特征构建FCASI,探明庐山最适宜开展森林康养活动的时间是早晨和上午;最适宜开展森林康养活动的季节是春季和夏季,其次是秋季;最适宜开展森林康养活动的林分是日本柳杉林和毛竹林,其次是常绿阔叶林。庐山高海拔地区森林康养适宜性要优于低海拔地区,冬季所有林分均不适宜开展森林康养活动。(6)森林康养功效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升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是从医学角度增强实证研究证据等级的重要途径。森林环境暴露可以显着降低人体血压和脉搏,显着提升心率变异性高频成分的自然对数值、降低心率变异性低频与高频成分自然对数的比值,起到增强人体副交感神经活动,降低交感神经活动的作用,尤其对女性人群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作用更显着。森林环境暴露后,人体消极情绪状态显着下降,积极情绪状态显着上升,尤其对男性人群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更显着。综上所述,森林康养要素具有时空变异性,它与其他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产生时空变异性的原因。为应对森林康养要素的变化,通过选择挥发物保健潜力较高的林地类型,再利用FCASI指导森林康养活动,是森林康养基地开展康养活动的最佳模式。该模式的运用可以摆脱主观定性评价森林是否具有保健潜力的现状,采用客观定量评价的方式,为森林康养医学实证研究提供可以量化的森林环境条件,从林学角度提升研究的证据等级。

张俞[5](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李幸[6](2020)在《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思维是当前高度信息化智慧时代的重要技能,是K12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之一。当前,各发达国家相继把计算思维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核心,探索从小学阶段培养计算思维的理论框架和创新课程。我国自2018年1月正式将计算思维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开始重视对计算思维的培养,并逐步向基础教育移步。随着计算思维培养的逐步推进,伴随教学改革的稳健步伐,我国小学传统的单学科教学知识融合不充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状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下融合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等复合能力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计算思维一般通过信息技术课得以培养,传统的以计算机应用学习为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忽略真实生活情境,不重视技术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融合,计算思维因而失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内核价值。因此,本研究的核心在于探究一种融合多学科知识、重视真实生活情境的培养小学生的复合型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框架与模型。本研究围绕三个具体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即,一是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探究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理论框架与教学模型;二是如何多元测评小学生的计算思维;三是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效果如何,如何改进和最优化教学。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教育设计研究(EDR)范式,运用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回答“如何构建培养计算思维的理论框架与教学模型”的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围绕计算思维的理论,包括计算思维的多元定义、系统测评以及培养模型,还围绕多元的基于设计的学习(DBL)模型、STEM+C教育理论以及教学设计框架等开展分析,论证建构基于设计的STEM+C的理论框架与教学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同时结合小学开展计算思维培养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其必要性。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框架旨在解决四个核心问题,一是“教学内容是什么”,二是“教师怎么教”,三是“学生怎么学”,四是“学习的结果如何”。理论框架通过环的形式展示,包含四层:第一层为内容层,对应STEM+C学科内容,即学科教学内容为融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与计算的跨学科知识;第二层为教学层,即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采用APT教学框架,考虑多元教学法与策略(P)、技术手段与脚手架(T)以及评价与交互方式(A);第三层是学生如何开展学习,采用基于设计的学习流程——C5流程;第四层是学习的结果如何。同时,通过对基于设计的STEM+C理论框架进行迭代完善,进一步探讨了培养计算思维的最优化设计。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模型雏形是以基于设计的学习(DBL)为基础,融合计算思维实践的新兴教学模型。三轮迭代中对C5学习流程中的APT要素作为迭代完善的核心,通过社会交互与多元评价(A)、多元教学策略与教学法(P)、多元技术手段与脚手架(T)进行迭代完善,从而优化教学。(2)回答“如何评价计算思维”的问题。探究测评计算思维的多维度工具,从而开展能力与技能、认知以及情感的计算思维多元测评工作。计算思维技能采用计算思维测试(CTt),测评学生的编程计算思维技能;采用Bebras测试,测评学生的一般性的计算思维技能;能力上采用自陈式计算思维量表(CTS)了解学习者自我感知的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认知结合质性研究方式,采用访谈、焦点小组等质性方法收集数据。情感则通过参与度与自我效能感问卷测评。研究采用经验取样法进行数据收集测评,对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自我感知计算思维能力以及情感维度进行及时的密集型追踪,从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有效性。同时,利用个案研究更深入了解学习者计算思维能力与相关情感维度。(3)回答“如何最优化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的问题。研究结合STEM+C学科内容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利用教育设计研究方法(EDR)迭代改进教学。研究经过三轮迭代优化,以基于设计的学习为基本学习步骤,优化部分有:增加项目式学习,通过提供学习者项目书支架,帮助学生将整个过程逻辑清晰的串联。在第一个阶段“情境鉴定”,教师鼓励科学探究,设置基于证据的学习问题支架,帮助学习者对问题进行更精准的分解与抽象,还增加了对问题的概括与评估。在设计阶段,对协作学习的角色、协作任务提供更清晰的任务支架,同时教师加强对学生协作设计中STEM+C知识的强化,帮助学习者进一步将STEM+C知识与产品功能、工程设计原理深度联结。在原型制作阶段与迭代完善阶段,针对调试部分,增加了尝试错误与排除错误的试错法,并提供试错支架。在演示阶段,增设了基于量规的评价,确保教师评价、学习者评价过程中深度交互。(4)探究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的实施状况与推广效果。在此过程中,利用经验取样法量性研究法结合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质性研究法深度探究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的效果以及改进策略。结论有:一是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在自然课堂情境下显着促进学习者的计算思维编程技能与一般性技能,显着促进计算思维能力、参与度与自我效能感。二是利用经验取样法,基于设计的STEM+C学习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波动,①在设计初期有较大幅度降低,源自于学习者刚开始进行复杂设计的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的陌生性,容易产生矛盾冲突,降低效率,伴随教师的积极干预,学习者在后期开始大幅度提升。②虽然在设计与设计演示阶段有一定的回落,但在创造原型阶段迅速回升并在作品交流演示阶段达到最高。三是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可帮助小学生缩短在性别上的差距,一开始女生的计算思维显着低于男生,经过学习男生与女生的计算思维基本达到一致。同时,该教学法可帮助缩小学生在初始能力上的差距,学困生得到显着提升,最终基本与学优生持平。四是协作学习在基于设计的STEM+C学习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协作是培养计算思维的保障。因此,教师对协作的干预极其重要,提前进行协作技巧的培训、观察小组协作冲突、及时进行协作干预、提供合适的协作与认知支架对开展协作问题解决学习极其重要。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跨学科领域下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与学习理论,构建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框架与模型,丰富了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与学习理论,提供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领域的案例;二是利用经验取样法,精准探究学习者在培养计算思维过程中的波动,并提出干预措施,丰富该研究方法在计算思维以及STEM领域的应用;三是本研究开展基于设计的STEM+C实证研究,探究学习者的计算思维的实施效果,并重点关注性别差异与初始能力对计算思维培养的影响。

邹鹏[7](2020)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对临床护士床边综合能力、核心能力以及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为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级医院2017年8月-2018年9月住院部1病室至24病室符合纳入标准的144例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2)试验组采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方法。在干预前1个月、干预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护士床边综合能力评分标准对两组对象研究并收集数据。采用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护士服务的患者收集数据。(3)应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录入及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构成比描述;两组干预对象基线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每3个月所得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护士核心能力、床边综合能力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各个维度得分之间的关系分析采用偏相关统计分析。所有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中共有129例护士完成研究,其中试验组护士65例,对照组护士64例。干预前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护士核心能力、床边综合能力的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中共有258例患者完成数据收集,其中试验组护士服务患者130例次,对照组护士服务患者128例次,干预前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护士核心能力、床边综合能力、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在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干预9个月、干预12个月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12个月后试验组护士核心能力、护士床边综合能力、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干预12个月后试验组各个维度提升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3)控制单一变量后,偏相关分析显示护士核心能力、床边综合能力、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各个维度两两之间均存在统计学正相关(P<0.05)。结论:(1)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护士核心能力、床边综合能力。(2)有针对性地开展护士核心能力和床边综合能力培训可望提升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吴凡[8](2020)在《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基础的社区健康老龄化护理实践模式构建及验证》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老年人数量不断增长,促进健康老龄化成为社区护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策略。社会环境因素中的社会支持网络近年来成为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关注点。同时,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社区护理如何高效且持续地促进健康老龄化仍值得思考。因此,明确社会环境中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与健康老龄化的作用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探索高效且持续性的社区护理实践模式十分必要。研究目的:(1)研究一:明确我国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与健康老龄化之间的作用关系(2)研究二: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基础促进健康老龄化的社区护理实践模式的确立与验证研究方法:(1)研究一:为横断面研究。便利选取485名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使用Lubben的社会网络量表-18、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健康实践自我效能量表、健康促进生活型态量表Ⅱ、健康老龄化量表以及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并描述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和社会支持网络水平,并采用路径分析明确各类社会支持网络影响健康老龄化的作用路径。(2)研究二:第一阶段结合理论、政策和研究一的基础初步确立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基础的社区健康老龄化护理实践模式,由6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第二阶段开展类实验性研究,便利选取106名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采用投掷硬币的方法将四个社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开展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基础的社区健康老龄化护理实践模式,对照组开展常规的社区护理实践,干预时长为6个月,测量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时两组研究对象的健康老龄化、健康促进行为、自我效能和邻居支持得分,使用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两组和各时间点的差异。同时,在干预结束时收集干预组研究对象对干预过程的评价。研究结果:(1)研究一:该部分收回有效问卷共计485份,分析结果如下:1)研究对象健康老龄化平均得分为120.62±23.15分,社会支持网络平均得分为41.18±12.58分,均处于中等水平。2)在社会支持网络与健康老龄化的作用关系中,家人关系、邻居关系与健康老龄化均存在直接作用关系,标化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07、0.14。同时,家人关系、邻居关系能够通过间接路径作用于健康老龄化,标化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08和0.09。朋友关系主要通过间接路径作用于健康老龄化,标化的路径系数为0.14。自我效能和健康促进行为对健康老龄化存在直接作用,标化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57、0.18,同时,自我效能还能通过健康促进行为间接作用于健康老龄化,标化的路径系数为0.14。以上各个作用路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二:第一阶段:专家论证明确了社会支持网络中邻居关系融合在社区护理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同时,强调了社区护士的协调者和管理者的角色。此外,对于区分邻居关系与朋友关系交叉的讨论中,专家认为结合研究一的结果邻居与朋友双重角色的结合可能更加能够强化对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的促进作用。最后,建议修改实践模式示意图的呈现形式以便更加清晰地展示各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阶段:两组共有99名研究对象完成了所有的干预。1)对两组干预前后各时点的结局指标得分进行比较:干预组研究对象的健康老龄化得分、邻居支持得分、健康促进行为得分、自我效能得分在干预后持续上升且各个时点得分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对照组研究对象相应指标的得分在各个时点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干预3个月时,干预组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得分(P<0.05),在干预6个月时,干预组研究对象的健康老龄化得分及次要结局指标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应指标的得分(P<0.001)。2)干预组干预过程评价:干预组中84%以上的研究对象对干预的方式、干预内容和干预时间安排表示“非常满意”,97%以上的研究对象表示会支持并愿意坚持参与类似本研究的活动。研究结论:(1)本研究中,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和社会支持网络均处于中等水平。(2)本研究构建的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网络对健康老龄化的作用路径如下:1)家人关系和邻居关系可以直接促进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同时,家人关系和邻居关系能够间接促进健康老龄化。朋友关系仅能间接地作用于健康老龄化。且邻居关系对健康老龄化的促进效应最强。2)自我效能和健康促进行为能够直接作用于健康老龄化,同时,自我效能还可通过健康促进行为间接作用于健康老龄化。(3)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基础的社区健康老龄化护理实践模式提升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水平效果优于常规社区护理实践且可行性高。

段炼[9](2020)在《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足球运动具有独特的全面育人功能,是学校体育工作中重要的育人手段和教学内容。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加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事关长远,涉及基础,对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和中国足球运动科学发展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2015年1月教育部牵头成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动校园足球发展。2019年3月,教育部贯彻“足球从娃娃抓起”的理念,遴选建设3570所足球特色幼儿园,开展试点工作。如何科学的从娃娃抓起?相关学者根据教育部“幼儿园去小学化”的要求,根据《3-6岁儿童发展纲要》,构建了系列“幼儿足球适宜性游戏课程”。至此,我国校园足球运动的科学发展和足球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完整体系构建,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但这一初创体系仍存在缺少从幼儿-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一体化、全周期、系统化整体审视和对学龄层次间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等方面有效衔接的细节考量问题。尤其是缺少对最为关键的“幼小衔接”阶段6-7岁儿童——小学一、二年级足球课程开发、教学和活动设计与幼儿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有效衔接问题的科学审视。当前6-7岁儿童足球教学未能形成适宜性、系统性、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存在课程目标单一化,教学内容技术化,教学形式专业化,活动开展竞技化,教学评价体质化等问题,导致教师教学没有抓手、学生学习没兴趣,严重削弱了校园足球课程体系的全面育人功能,成为当前我国校园足球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探索能够实现有效衔接、协同联动和可持续发展的6-7岁儿童足球课程理论及及实践体系,成为当前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加强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校园足球打造成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奠基工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工程和新时代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探路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研究以系统构建与我国幼儿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有效衔接的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为研究目标与对象,以促进儿童“发展适宜性实践”与“适宜性游戏”为理念,以系统论、课程论、教学论、适宜性游戏理论以及青少年足球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6-7岁儿童足球课程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明确了该课程体系的转换路径选择,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等指导性文件的目标要求,从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及评价体系4方面系统构建“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并进行该课程体系的实施与论证。以期实现对现有足球课程的系统升级,更新该年龄段儿童足球教学理念、明确课程目标、完善内容体系、拓展实施渠道、实施科学评价,实现有效“幼小衔接”,全面提升足球课程体系全面育人的系统功能。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遵循”立体化”转换与路径选择。一是将校园足球水平一阶段课程实施路径由原有仅向上支撑三、四年级足球课程的基础功能定位,转换为向下有效衔接“学前幼儿足球游戏”与向上支撑“小学三、四年级”课程教学的承上启下功能定位,拓展了路径长度;二是将校园足球的体育学科课程形式,转换为有效衔接学校、家庭及社会多方参与的一体化适宜性游戏课程形式,延展了课程实施路径的宽度;三是将重点体现校园足球课程掌握足球技术和提升运动素质的课程目标,转换为更加重视学生运动兴趣、品格提升、习惯养成的全面教育发展目标,提升了足球课程实施的教育价值。第二,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是以发展适宜性实践及适宜性游戏理论为理念引领,以足球为手段实现全面教育为目标,以组织开展高水平的“适宜性游戏”为课程内容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的规范化与保障的全面化为依托,以建立全方位、标准化课程评价体系为参照,有效衔接学前课程与小学课程、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适宜于我国小学6-7岁儿童学校足球课程开展的理论-实践要素反馈体系。第三,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由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及评价体系4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前两者以课程大纲、方案的创编为主要目标,强调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后两者则以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为目标,强调实施过程的科学性与评价方式的客观性、标准性。最终,在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统一于课程体系建构之中,在理论指导、实践应用、反馈调整的系统循环中,实现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第四,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目标、内容体系,是以该年龄阶段学习特征与适宜性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各种素质能力发展的渐进性变化和足球基本技术结构特征为主线,将各阶段课程学习标准有效融合到适宜性足球游戏的创新创编中,通过科学分类、难度梯度、功能定位、菜单式选取等方式,将新创编的游戏内容有序排列组合形成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的过程,具体表现为课程大纲、课程方案及每节课程教案三个层次。第五,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实施体系,包括实施过程和实施保障两方面内容。前者强调了教师在执教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中的规范性与标准性要求,包括课前设计准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调整三个环节;后者则从课程实施的环境氛围和保障入手,为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的有效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与实施路径,包括建立运动联盟、设置主题活动、学校-家庭-社区活动、社会资本参与、智能科技支持等多元形式。第六,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及效果评价三个环节,本研究通过构建成长激励性标准化的指标评估体系实现各环节的有效评估。目标评价的对象包括适宜性游戏创编与课程内容(大纲)创编两方面评价;过程评价的对象为教师或教练员的施教过程,包括施教准备、施教过程、施教效果和施教评价四方面评价;效果评价的对象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以及对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效益的综合性评估。

孙静[10](2019)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珠峰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垂直变化显着。区域土地面积为338万hm2,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多样。区域东西跨度大,自然因素差异显着,使得土地利用类型具有大分散、小集中、镶嵌交错的分布特点。奇特多样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给农、牧、林业、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在西藏自治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域特色十分明显。农牧业是区域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而农牧用地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长时间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形成区域独特的农牧用地格局。珠峰自然保护区作为以发展农牧业为主的地区,实现农牧用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保护尤为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效率评价模型和空间分析技术,基于村域尺度对区域农牧用地效率及其空间分异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促进珠峰自然保护区农牧用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发现如下:①珠峰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垂直分异显着,在区域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随海拔变化而不同的特点。海拔对区域农牧业发展限制较大,区域海拔>5200m,基本无农牧用地发展价值。而海拔较低的区域,虽然气候适宜农牧用地发展,但是坡度较陡,林区面积较大,给地区农牧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诸多限制。②本文通过农牧用地效率评价发现珠峰自然保护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还有待改进,仍有75%的村域种植业用地效率和89%的村域畜牧业用地效率呈现非有效状态。而导致农牧用地效率损失的因素各有不同,区域种植业用地效率损失主要来源于农技培训投入冗余大、化肥投入冗余大、人均收入产出不足,而草地投入冗余大、牧业费用投入冗余大、人均收入产出不足则是导致区域畜牧业用地效率损失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此外,珠峰自然保护区村域种植业用地效率和畜牧业用地效率均差异显着,且呈现随着效率值升高其差异波动缩小的趋势。③珠峰自然保护区种植业用地发展受限较大,在要素投入上有不同程度的冗余,影响区域的用地效率提升。但是区域农业补贴种类和力度均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区域农村种植业用地产出的经济效果。珠峰自然保护区村域种植业用地效率的评价结果,验证了区域政策扶持,财政补贴在种植业用地效率提升上的效用,同时提供了在珠峰自然保护区这样一个种植业发展受限的边境地区实现区域农业更好发展,有效保护资源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而从畜牧业用地现状及其效率评价结果来看,研究区村域畜牧业用地发展情况差异巨大。对区域畜牧业用地效率进行优化,可以考虑因地制宜的分类调整策略。对位于高海拔地带的行政村应着重草场建设,考虑饲草种植补充冬季牲畜草料的不足;而位于水热条件较好地带的行政村则应合理分配从事农牧生产的劳动力,协调农牧用地投入要素,发挥农牧结合的效应;而位于区域低海拔陡坡带的行政村,则应考虑调整牧业饲养结构,加强圈养牲畜的投入,进一步增加牧业收入。④研究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并非表现出完全的随机状态,而是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即较高/较低用地效率的区域相邻,且两类用地效率空间关联性也较强。根据村域农牧用地效率的空间关联性综合分析,可将研究区村域农牧用地发展模式总结为5种农牧用地组合发展类型:农牧用地发达均衡型、牧业用地主导型、农业用地主导型、农牧用地欠发达均衡型、农牧用地发展受限型,研究区可根据各行政村不同的农牧用地发展状况,实施有差别的用地效率提升策略,合理调整农牧用地要素投入,加强农牧用地结合发展效应,促进区域农牧用地协调发展。

二、采用复合评分法 注重个体内差异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复合评分法 注重个体内差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剔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及剔除的处理
        1.7 不良反应事件的处理
    2 研究方案
        2.1 随机化分组
        2.2 治疗方法
        2.2.1 治疗组
        2.2.2 对照组
        2.3 观察指标
        2.3.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2.3.2 下腰痛评分标准(JOA)
        2.3.3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2.4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1.1 年龄分布
        1.2 性别分布
        1.3 病程长短
    2 临床疗效分析
        2.1 总体疗效比较
        2.2 治疗前后VAS评分
        2.3 治疗前后的JOA评分
        2.4 治疗前后的ODI评分
    3 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LDH的认识
        1.1 中医对LDH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对LDH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对LDH的治疗
        1.3.1 中药口服
        1.3.2 中药外用
        1.3.3 单纯针刺
        1.3.4 艾灸
        1.3.5 穴位注射
        1.3.6 温针灸
        1.3.7 电针疗法
        1.3.8 推拿疗法
    2 西医对LDH的认识
        2.1 西医对LDH病因的认识
        2.1.1 生理性退变
        2.1.2 脊柱结构异常
        2.1.3 职业因素
        2.1.4 其他因素
        2.2 西医对LDH疼痛机制的认识
        2.2.1 机械压迫与异常受力
        2.2.2 神经根炎性刺激
        2.2.3 自身免疫反应
        2.3 西医对LDH的治疗
        2.3.1 卧床休息
        2.3.2 牵引治疗
        2.3.3 药物治疗
        2.3.4 封闭疗法
        2.3.5 手术治疗
    3 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的选择依据
        3.1 温针灸选择依据
        3.2 穴位注射
        3.2.1 穴位注射的选择依据
        3.2.2 注射药物的选择依据
        3.3 治疗腧穴的选择依据
    4 观察量表的选择依据
    5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总体疗效比较
        5.2 VAS评分量表对比
        5.3 JOA评分量表比较
        5.4 ODI评分量表比较
    6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基于多参数磁共振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评估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及信号特征
    1.1 引言
    1.2 材料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二部分 基于DTI及T1 Mapping序列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微结构损害情况及其病理机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脑功能网络活动改变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部分 多参数磁共振纵向研究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的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临床量表
综述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临床及影像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或撰写的论文

(3)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解剖学基础与中西医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 腰椎间孔狭窄症致病因素与西医诊治现状
    2.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中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2. 分组依据
        3.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4. 统计分析
    结果
        1. 患者人口学和疾病特征
        2. 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差异性分析
        3. LFS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其诊断价值评价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2. 分组及评价依据
        3. 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4. 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
        5. 统计分析
    结果
        1. 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
        2. LFS脊柱排列特征
        3. CT测量指标分析
        4. MRI测量指标分析
        5. 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6. 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
        7.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1. LFS的常规影像学特征分析
        2. 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的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基因芯片来源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数据处理和差异基因的筛选
        2. 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 PPI网络分析及核心基因筛选
        4. 核心基因相关候选成分及关键成分筛选
        5. 中药匹配并构建靶点-成分-中药网络
        6. 中药特征分析
    讨论
        1. 上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2. 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3. 核心基因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4. 核心成分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5. 中药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6. 本研究的创新性、不足与展望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赣北山地森林康养要素时空动态与康养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相关研究概述
        1.2.1 森林康养的概念与内涵
        1.2.2 森林康养要素研究进展
    1.3 前人研究的局限性
    1.4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样地设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庐山自然资源概况
        2.1.2 南昌植物园自然资源概况
        2.1.3 大港林场自然资源概况
    2.2 试验样地概况
        2.2.1 庐山试验样地概况
        2.2.2 南昌植物园试验样地概况
        2.2.3 大港林场试验样地概况
第三章 森林环境因子时空动态
    3.1 研究方法
        3.1.1 测定内容
        3.1.2 测定方法
        3.1.3 评价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森林环境因子时间动态变化
        3.2.1 森林环境因子日变化
        3.2.2 森林环境因子季节变化
    3.3 森林环境因子空间动态变化
        3.3.1 森林环境因子垂直空间变化
        3.3.2 森林环境因子水平空间变化
    3.4 讨论
        3.4.1 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4.2 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4.3 氧气含量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4.4 人体舒适度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5 小结
第四章 植物挥发物时间动态
    4.1 研究方法
        4.1.1 树种选取
        4.1.2 观测时间
        4.1.3 挥发物测定
    4.2 植物挥发物时间动态变化
        4.2.1 挥发物日变化
        4.2.2 挥发物季节变化
    4.3 对健康有益的植物挥发物时间动态变化
        4.3.1 有益挥发物成分
        4.3.2 有益挥发物种类数量日变化
        4.3.3 有益挥发物种类数量季节变化
        4.3.4 有益挥发物浓度日变化
        4.3.5 有益挥发物浓度季节变化
    4.4 讨论
        4.4.1 植物挥发物时间动态变化规律
        4.4.2 不同树种挥发物保健潜力对比
    4.5 小结
第五章 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5.1 研究方法
        5.1.1 简单相关分析
        5.1.2 多元回归分析
        5.1.3 通径分析
    5.2 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5.2.1 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5.2.2 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
        5.2.3 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5.3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5.3.1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5.3.2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
        5.3.3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5.4 氧气含量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5.4.1 氧气含量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5.4.2 氧气含量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
        5.4.3 氧气含量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5.5 植物挥发物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5.5.1 有益挥发物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5.5.2 烷烃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5.5.3 烯烃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之间的关系
    5.6 讨论
        5.6.1 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5.6.2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5.6.3 氧气含量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5.6.4 植物挥发物浓度与其他森林康养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5.7 小结
第六章 森林康养活动适宜性评价
    6.1 指数构建及评价
        6.1.1 指数构建
        6.1.2 指数评价
    6.2 FCASI时间动态变化
        6.2.1 FCASI日变化
        6.2.2 FCASI季节变化
    6.3 FCASI空间动态变化
        6.3.1 FCASI垂直空间变化
        6.3.2 FCASI水平空间变化
    6.4 讨论
        6.4.1 FCASI时间动态变化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6.4.2 FCASI空间动态变化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6.5 小结
第七章 森林康养实证研究
    7.1 研究方法
        7.1.1 方法学研究
        7.1.2 实证研究
    7.2 结果
        7.2.1 方法学评价
        7.2.2 动态“森林浴”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7.2.3 静态“森林浴”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7.2.4 “森林浴”对不同性别人群生理和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7.3 讨论
        7.3.1 当前森林康养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
        7.3.2 提升森林康养实证研究证据等级的方法
        7.3.3 “森林浴”影响人体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
        7.3.4 不同模式“森林浴”保健功效的差异
        7.3.5 不同性别人群对“森林浴”的生理和心理响应
        7.3.6 不同环境暴露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3 主要创新点
    8.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一 服务功能特性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呼唤: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1.1.2 改革诉求:STEM融合教学培养计算思维是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度诉求
        1.1.3 现实困境:培养计算思维的使命与现状间的矛盾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价值:丰富STEM教育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与学习理论
        1.3.2 应用价值:指导教师开展STEM教学,促进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1.4 关键概念界定
        1.4.1 计算思维
        1.4.2 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
    1.5 研究方法
        1.5.1 整体研究范式:教育设计研究(EDR)
        1.5.2 量性数据采样方法:经验取样法(ESM)
        1.5.3 质性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
    1.6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计算思维的文献综述
        2.1.1 计算思维定义的历史发展脉络
        2.1.2 计算思维定义的多元理解
        2.1.3 计算思维的多维测评
    2.2 STEM+C的文献综述
        2.2.1 STEM+C文献综述
        2.2.2 STEM+C教学培养计算思维的框架与模型文献综述
    2.3 基于设计的学习——C~5学习模型的文献综述
        2.3.1 C~5模型的理论基础基于设计的学习(DBL)
        2.3.2 C~5模型的理论模型基础——基于设计的学习模型
    2.4 APT教学框架的文献综述
        2.4.1 Koehler与Mishra提出的TPACK教学框架
        2.4.2 Kirschner教授提出的PST教学框架
        2.4.3 张屹教授提出的APT教学框架
    2.5 启示与小结
        2.5.1 计算思维的定义启示与小结
        2.5.2 计算思维的测评启示与小结
        2.5.3 STEM+C培养计算思维的框架与模型启示与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工具
    3.1 研究对象
    3.2 测验工具的选择
        3.2.1 计算思维能力与技能测评
        3.2.2 计算思维认知过程测评
        3.2.3 计算思维相关情感测评
    3.3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3.3.1 研究信度
        3.3.2 研究效度
第4章 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理论框架与模型构建
    4.1 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理论框架雏形的构建
    4.2 STEM+C学科内容要素——内容层
        4.2.1 学科要素——数学(M)
        4.2.2 学科要素—科学(S)与工程(E)
        4.2.3 学科要素——技术(T)与计算(C)
        4.2.4 学科要素——STEM+C跨学科融合概念
    4.3 基于APT教学框架的教师教学设计要素—教学层
    4.4 基于C5学习模型的学生学习流程——学习层
    4.5 基于设计的教学模型:C~5与APT的融合
        4.5.1 评价与社会交互(A)
        4.5.2 教学法与教学策略(P)
        4.5.3 技术与技术环境(T)
    4.6 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学习目标——思维层
第5章 原型生成第一轮教学《智能鸭棚》
    5.1 第一轮教学《智能鸭棚》研究设计
        5.1.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5.1.2 研究对象
        5.1.3 研究步骤
    5.2 《智能鸭棚》教学前端分析
        5.2.1 学习者特征分析
        5.2.2 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
        5.2.3 教学设计培训
        5.2.4 学习目标与内容分析
    5.3 《智能鸭棚》教学设计
        5.3.1 STEM+C学科知识融合设计
        5.3.2 APT教学框架要素的设计
        5.3.3 C~5学习模型过程设计
    5.4 《智能鸭棚》教学具体实施
        5.4.1 模块一:定义“智能鸭棚”问题情境
        5.4.2 模块二:学习编程背景知识
        5.4.3 模块三:头脑风暴设计智能鸭棚
        5.4.4 模块四:算法编程,构建鸭棚原型,迭代完善
        5.4.5 模块五:演示分享,评价反馈
    5.5 第一轮教学《智能鸭棚》数据分析
        5.5.1 量性数据分析
        5.5.2 质性数据分析
    5.6 第一轮教学反思与改进
        5.6.1 C1阶段: 项目支架主导,更清晰分解抽象问题
        5.6.2 C2阶段: 教师引导学习者编程过程中积极试错
        5.6.3 C3阶段: 协作设计中,提供协作支架与设计支架
        5.6.4 C4阶段: 设计转化为产品过程中,明确工程设计限制
        5.6.5 C5阶段: 重视证据,鼓励学习者对作品进行质疑与评估
第6章 迭代完善—第二轮教学《智慧交通》
    6.1 第二轮教学《智慧交通》研究设计
        6.1.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6.1.2 研究步骤
    6.2 《智慧交通》学习目标与内容分析
    6.3 《智慧交通》教学迭代设计改进
    6.4 《智慧交通》教学具体实施
        6.4.1 模块一: 定义“智慧交通”问题情境
        6.4.2 模块二: 学习编程背景知识
        6.4.3 模块三: 头脑风暴,动手设计智慧交通
        6.4.4 模块四: 算法编程,构建智慧交通原型
        6.4.5 模块五: 小组演示,评价反馈,分享成果
    6.5 第二轮教学《智慧交通》数据分析
        6.5.1 量性数据分析
        6.5.2 两轮量性数据对比分析
        6.5.3 质性数据分析
    6.6 第二轮教学反思与改进
        6.6.1 C1阶段: 聚焦问题的概括与抽象
        6.6.2 C2阶段: 改进协作策略,增设一对一互助编程策略
        6.6.3 C3阶段: 增设设计汇报反馈课,增加设计实施有效路径
        6.6.4 C3阶段: 引入竞争协作策略,减少“搭便车”
        6.6.5 C4阶段: 引入试错自查表,鼓励学生试错
        6.6.6 C5阶段: 增设产品评价量规,完善产品评价标准
第7章 拓展迁移第三轮教学《植物工厂》
    7.1 第三轮教学《植物工厂》研究设计
        7.1.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7.1.2 研究对象及基本信息
    7.2 《植物工厂》教学前端分析
        7.2.1 学习者特征分析
        7.2.2 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
        7.2.3 教学设计培训
        7.2.4 学习目标与内容分析
    7.3 《植物工厂》教学迭代改进设计
        7.3.1 STEM+C内容优化设计
        7.3.2 APT教学优化设计
        7.3.3 C~5学习过程优化设计
    7.4 《植物工厂》教学具体实施
        7.4.1 模块一: 定义真实科学问题情境,确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要素
        7.4.2 模块二: 算法编程学习——物联网编程知识
        7.4.3 模块二: 算法编程学习——基于植物工厂情境的物联网编程学习
        7.4.4 模块三: 设计方案,演示评价,迭代完善
        7.4.5 模块四: 创建原型系统,监控调试,迭代完善
        7.4.6 模块五: 交流分享,反馈评价反思
    7.5 第三轮教学《植物工厂》数据分析
        7.5.1 整体单组前后测数据分析
        7.5.2 基于经验取样法的量性数据分析
        7.5.3 个案研究质性数据分析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护士核心能力考核模式研究
        1.2.2 国内护士核心能力考核模式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操作性定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2.1 研究样本
        2.2.2 样本量计算
    2.3 研究方法
        2.3.1 分组
        2.3.2 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的构建
        2.3.3 试验组培训考核方法与内容
        2.3.4 对照组培训考核方法与内容
        2.3.5 研究工具
        2.3.6 资料收集方法
        2.3.7 资料分析方法
    2.4 质量控制
    2.5 伦理原则
    2.6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两组干预前后护士核心能力比较
    3.3 两组干预前后护士床边综合能力比较
    3.4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3.5 护士核心能力与床边综合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3.6 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与床边综合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3.7 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与护士核心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
    4.2 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对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4.3 床边综合能力、护士核心能力、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4.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4.6 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护士核心能力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2 :护士一般资料及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
附录3 :床边综合能力考核评价标准
附录4 :护理病历汇报模板
附录5 :床边系统评估步骤
附录6 :床边系统性评估体检流程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基础的社区健康老龄化护理实践模式构建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操作性定义
第二章 文献回顾和理论框架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老年人健康问题及健康老龄化概念
    三、社会支持网络与健康老龄化
    四、促进健康老龄化的相关研究
    五、相关理论基础
    六、文献小结
    七、理论框架
    八、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明确我国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对健康老龄化的作用关系(研究一)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类型
        (二) 研究对象
        (三) 测量指标及测量工具
        (四) 资料收集
        (五) 资料整理与分析
        (六) 质量控制
        (七) 伦理问题
    三、研究结果
        (一)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
        (二) 研究对象的健康老龄化水平
        (三) 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
        (四) 社会支持网络影响健康老龄化的相关中介变量得分情况
        (五) 社会支持网络作用于健康老龄化的模型假设与验证
    四、讨论
        (一)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状况
        (二) 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水平
        (三) 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分析
        (四) 社会支持网络作用于健康老龄化的模型分析
第四章 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基础的社区健康老龄护理实践模式的确立与验证(研究二)
    一、护理实践模式的确立
        (一) 确立护理实践模式的基础
        (二) 护理实践模式确定与论证
    二、护理实践模式的验证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
        (四)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创新性
    四、研究的局限性
    五、对后续研究和实践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知情同意书
    附件2 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件3 健康老龄化量表
    附件4 Lubben社会网络量表-18
    附件5 医疗社会支持量表
    附件6 健康促进生活型态量表Ⅱ
    附件7 自我评定的健康实践能力量表
    附件8 以邻居关系为基础的社区护理实践干预过程评价表
    附件9 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基础的社区健康老龄化护理实践模式示意图(修改版)
    附件10 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基础的社区健康老龄化护理实践模式干预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及修改
    附件11 健康老龄化知识讲座具体内容
    附件12 邻居的一般特征
    附件13 量表授权信息
    附件14 课题开展的伦理批件
致谢
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9)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适宜性游戏理论对我国6-7岁儿童(幼小衔接阶段)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1.2 实现3-5岁幼儿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完整性,满足幼小衔接的现实需求
        1.1.3 满足6-7岁儿童全面发展的迫切需求
        1.1.4 贯彻“足球从娃娃抓起”,推动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之需
    1.2 研究问题
        1.2.1 我国6-7岁儿童足球课程体系转换与路径选择
        1.2.2 构建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
        1.2.3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的实践成效验证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体育课程
        1.4.2 幼小衔接
        1.4.3 课程体系
        1.4.4 适宜性游戏
        1.4.5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8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小学体育课程相关研究
        2.1.1 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与发展观研究
        2.1.2 小学体育课程模式研究
        2.1.3 小学体育课程研发研究
        2.1.4 小学体育游戏与足球游戏研究
        2.1.5 小结
    2.2 儿童群体特征相关研究
        2.2.1 儿童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2.2.2 儿童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研究
        2.2.3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规律研究
        2.2.4 儿童认知过程研究
        2.2.5 儿童行为构建研究
        2.2.6 儿童人格形成及发展研究
        2.2.7 儿童智力、潜能开发研究
        2.2.8 儿童少年体育兴趣培养研究
        2.2.9 儿童性格形成及培养理论
        2.2.10 小学6-7岁儿童足球课程需求研究
        2.2.11 小结
    2.3 儿童足球运动发展相关研究
        2.3.1 儿童足球教学相关研究
        2.3.2 儿童足球课程相关研究
        2.3.3 儿童足球竞赛相关研究
        2.3.4 小结
    2.4 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与适宜性课程研究
        2.4.1 DAP理论思想起源、理论背景、核心主张
        2.4.2 DAP理论的课程观、教师观研究
        2.4.3 DAP理论对我国体育课程创编实施的启示
        2.4.4 小结
    2.5 研究评述
        2.5.1 研究的主要观点
        2.5.2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2.5.3 我国小学足球课程发展趋势
        2.5.4 创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三章 我国 6-7 岁儿童足球课程开展现状及中外对比分析
    3.1 我国小学足球课程现状分析
        3.1.1 课程要素调研分析
        3.1.2 课程调研方案设计
        3.1.3 课程调研结果与分析
        3.1.4 我国小学足球课程现状特征
    3.2 小学足球课程模式的分析框架
        3.2.1 “课程模式”概念分析
        3.2.2 比较教育理论模型分析
        3.2.3 足球课程模式分析框架的建立
    3.3 国外学校足球课程模式现状
        3.3.1 日本儿童足球课程模式
        3.3.2 德国儿童足球课程模式
        3.3.3 英国儿童足球课程模式
        3.3.4 中外6-7岁儿童足球课程模式比较分析
第四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整体设计
    4.1 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
        4.1.1 系统论:哲学基础
        4.1.2 课程论:课程设计模式基础
        4.1.3 适宜性游戏理论:课程理念基础
        4.1.4 儿童足球教学理论:教学论基础
        4.1.5 校园体育游戏创编理论:方法论基础
    4.2 课程设计的原则
        4.2.1 特异性
        4.2.2 系统性
    4.3 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
        4.3.1 促进儿童足球全面发展
        4.3.2 实现课程幼小衔接
        4.3.3 促进功能不断优化
    4.4 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与模式
        4.4.1 设计思路
        4.4.2 设计模式
    4.5 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4.5.1 课程体系的要素分析
        4.5.2 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
        4.5.3 课程体系的功能规划
第五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
    5.1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指导思想
        5.1.1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5.1.2 “适宜性游戏”理念
        5.1.3 “全面教育发展”理念
        5.1.4 “融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5.1.5 发展适宜性课程理念
    5.2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目标
        5.2.1 基本课程目标
        5.2.2 全面教育发展课程目标
        5.2.3 各阶段课程目标
    5.3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结构
        5.3.1 数量结构
        5.3.2 内容结构
        5.3.3 组织结构
        5.3.4 课程长期发展结构
    5.4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内容创编
        5.4.1 基本规律
        5.4.2 逻辑演变
        5.4.3 游戏分类与内容体系搭建
    5.5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与课程大纲创编
        5.5.1 课程创编的设计与调查
        5.5.2 游戏分类
        5.5.3 创编与组织实施
        5.5.4 新创编游戏的评估与甄选
        5.5.5 课程大纲创编
第六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实施体系
    6.1 课程实施的目标
        6.1.1 课程实施过程体系目标
        6.1.2 课程实施保障体系目标
    6.2 课程实施的原则
        6.2.1 游戏规则合理性原则
        6.2.2 趣味与安全性原则
        6.2.3 合理运用场地器材原则
        6.2.4 分组分队原则
        6.2.5 练习变形应用原则
    6.3 课程实施的阶段划分
        6.3.1 课前设计准备
        6.3.2 课程实施阶段
        6.3.3 课程评价调整阶段
    6.4 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及要求
        6.4.1 实施过程的方式方法及要求
        6.4.2 实施保障的方式方法及要求
    6.5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教学方法
        6.5.1 体育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6.5.2 适宜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6.6 课程实施的步骤
        6.6.1 微观实施过程步骤
        6.6.2 宏观实施保障步骤
第七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
    7.1 适宜性课程评价理论分析
        7.1.1 构建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7.1.2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
    7.2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7.2.1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理论分析
        7.2.2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评价体系构成
第八章 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实施与论证
    8.1 课程实施方法
        8.1.1 试点课程基本安排
        8.1.2 试点课程评价方法
        8.1.3 试点课程评价模式
    8.2 课程实施效果实验论证
        8.2.1 实验方案
        8.2.2 实验步骤与方法
        8.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8.3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评价结果
        8.3.1 课程目标/内容评价
        8.3.2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8.3.3 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8.4 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的效益分析
        8.4.1 “课程体系”指标评估效益
        8.4.2 “课程体系”的系统建构效益
        8.4.3 适宜性课程理论理念贯彻执行效益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农牧用地效率研究
        1.2.2 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农牧交错区
        2.1.2 村域
        2.1.3 产业用地
        2.1.4 农牧用地效率
        2.1.5 空间分异
    2.2 基础理论
        2.2.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2 空间异质性理论
        2.2.3 地域分异理论
3 研究区概况及农牧用地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
        3.1.2 社会经济
    3.2 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特点
        3.2.1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3.2.2 农牧用地并举
        3.2.3 土地利用垂直分异显着
    3.3 农牧用地现状
        3.3.1 种植业用地现状
        3.3.2 畜牧业用地现状
4 农牧用地效率评价
    4.1 农牧用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选取
        4.1.2 评价模型
    4.2 种植业用地效率评价
        4.2.1 种植业用地效率综合测度
        4.2.2 种植业用地效率差异分析
        4.2.3 种植业用地效率损失分析
    4.3 畜牧业用地效率评价
        4.3.1 畜牧业用地效率综合测度
        4.3.2 畜牧业用地效率差异分析
        4.3.3 畜牧业用地效率损失分析
5 农牧用地效率空间分异
    5.1 空间自相关
    5.2 农牧用地效率村际空间差异分析
        5.2.1 农牧用地效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2.2 农牧用地效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3 农牧用地效率空间关联性分析
        5.3.1 农牧用地效率双变量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农牧用地效率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6 农牧用地效率优化对策
    6.1 合理调整农业投入要素
    6.2 加强村际间合作交流
    6.3 实施差别化的用地效率提升策略
    6.4 积极发展与保护相适应的生态农业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采用复合评分法 注重个体内差异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吴鸿斌.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多参数磁共振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D]. 刘颖.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D]. 努尔比亚·阿布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赣北山地森林康养要素时空动态与康养功能研究[D]. 文野.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2)
  • [5]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6]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D]. 李幸.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D]. 邹鹏.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8]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基础的社区健康老龄化护理实践模式构建及验证[D]. 吴凡.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9]我国6-7岁儿童适宜性足球游戏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 段炼.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D]. 孙静. 云南大学, 2019(03)
采用综合评分法,注意个体内差异的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