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陶渊明走向世界

让陶渊明走向世界

一、让陶渊明走向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吴懿[1](2020)在《“陶诗意象”构建的地域性景观研究 ——以庐山桃花源景区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一体化的总趋势下,对于地域性景观的研究是为了发掘地域文化内涵的缺失与遗漏,从而构建个性鲜明、别具一格的文化景观。景观中历史文化的元素内涵决定了地域性对于景观设计的意义,承载着文化的景观特征与地域不可分割。笔者试图以“陶诗意象”之形塑为对象,从地域性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方面来思考文化共相中的个性表达。以庐山桃花源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域性、文化景观、景观意象的深入分析,梳理景区的历史文脉与景观元素,对地域性景观的文化要素进行提炼、重构,探索文化与景观的内在联系,从景观文化要素与景观空间共同形成的交融层面上分析陶诗意象构建的文化景观,提取陶诗意象中的文化元素“幽、朴、真、适”作为景区设计的文化内涵。依据地域性景观要素的指示来完成对场地的改造,通过地域性景观设计体现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途径。在广度与深度上理解陶诗意象所构建的地域性文化,进而再对庐山桃花源景区的地域性景观设计提出的背景、内涵、特点、方法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通过本次研究,笔者旨在能为当下与地域性景观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照系。

蒙金含[2](2018)在《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陶渊明是一位特殊而伟大的诗人,他在历史上有着多重身份——胸怀理想的士人、固穷守节的隐者、琴书自娱的诗人;在生活中他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他承载着家庭复兴的希望;穷困潦倒时受到妻子埋怨,面对孩子又深感愧疚自责。后人把陶渊明看成一位鄙弃功名、恬淡自然的高士,却往往忽视了他在生活中的凡人角色和真实处境,甚至屏蔽了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身心交瘁的病人。陶渊明自幼体弱多病,成年后又患脚疾、店疾,这些身体疾患严重影响他正常的生活节奏,他甚至一度因病“不复为文”。晋宋易代之际本身就是一个疯狂、血腥、病态的时代,陶渊明在这样的时代里,忧惧时局,嗟叹贫穷,忍受孤独,悲悼亲情,从现代心身医学的角度看,这些消极情绪本身就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虽然贴有多重身份标签,但陶渊明的本质是怀才不遇的“士”,这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清楚。在心理学的层面上看,政治上充满挫败感的陶渊明对个人的价值目标进行了转移,从复兴家业、兼济天下转向固穷守节,躬身田园,“逃禄归耕”就是这种价值转移的实现路径。在这一点上,陶渊明似乎做得很成功,他当时就成了着名的隐士,心理上也获得了一定的满足和补偿;死后又成了伟大的诗人,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身后之名。但是,隐居只是陶渊明理想破灭的权宜之举,田园是其身心无处安放时的无奈归属。隐士或诗人的光环并不能掩盖他在现实中贫病交加的艰难处境;他也从未忘记自己作为一位士人的“猛志”,面对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他更是无法做到内心波澜不惊!陶渊明的一生对现实充满了幽怨,但鱼骇鸟惊的政治环境让他不敢怨天尤人,哪怕是一声清脆的呐喊!重压之下他只能发出“人生实难”的无声叹息!这种幽怨而压抑的负面生存体验,是陶渊明致死的痼疾。陶渊明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位身心俱痛的病人,他在阅读和创作中寄托情感,缓释痛苦、愉悦身心,心理得到平衡,人格保持稳定,从而实现了从疾病到健康的自我超越。他的自疗实践不但完美契合文学治病的艺术原理,也给后人留下了如何调适身心的健康遗产。

孟俊澎[3](2017)在《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文中指出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已经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接受美学理论作为文学批评理论肯定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审视翻译与译者主体作用的本质,以陶渊明诗词两译本为语料,从翻译动机、召唤结构的创造性重塑和读者关照意识三方面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策略中的体现。

戴汉玉[4](2017)在《论新世纪中国散文诗的“意义化写作”》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散文诗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现如今是中国汉诗中较为特殊的一种诗歌形式,区别于散文和一般常见的诗歌。和散文相比,它的内容更加精炼、意境更加深远。和分行诗歌相比,它的情感更加充沛、表现更加自如。综合诗的本质和散文的形式,散文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这种艺术魅力并不是时刻存在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散文诗曾因内容和形式问题被人诟病,直到新世纪才逐渐好转,这期间离不开“意义化写作”创作理念的指导,因而本文将以新世纪中国散文诗“意义化写作”为中心进行论述。本篇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散文诗的由来、文体概念及中国散文诗的研究现状。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介绍中国散文诗的发展概况、分析“意义化写作”命题的内涵和提出的背景;第二章以内容分析为主,归纳新世纪中国散文诗“意义化写作”的四个表现维度,分别围绕生态美学意识、理想主义、“大诗歌”境界、意象哲理化四个角度展开论述;第三章以形式分析为主,总结新世纪中国散文诗“意义化写作”的四项审美原则,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语言四个方面;第四章概括新世纪中国散文诗“意义化写作”的写作意义。结语部分提出了“意义化写作”需要规避的两种发展弊端,并对中国诗歌未来的发展寄予了厚望。

戴星辰,王孝存[5](2016)在《陶渊明诗歌文学意象英译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歌翻译中,由于意象在传意和构境的关键作用以及其中包含的众多的文化元素,意象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和困难。陶渊明诗歌由于在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其中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是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中西方都不乏陶渊明诗歌的英译本。本文从陶诗中统计出诸多意象以及意象的中西方翻译方法,从直译和意译的角度,探讨中西方对陶诗意象的翻译方式的偏向及原因。

钟书林[6](2015)在《学科视野下的百年陶渊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百年中,陶渊明研究一直为古代文学研究关注的中心之一。从20世纪初叶的走出国门到当下的研究范式转型,在不同时代中研究名家辈出,展现了陶渊明及诗文的魅力,以及陶渊明研究自身学科体系的形成。不同时代的陶渊明研究,是各自时代文化潮流特征的投射与反映。

胡文静[7](2015)在《评价理论视角下陶渊明诗歌三个英译本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陶渊明(365-427)是东晋着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陶渊明凭借他自身在田园劳作的经验和他朴实无华且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在中国诗歌文学史上并且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发展,陶渊明的许多作品被多位译者翻译成英文。本论文从众多英译本中选取了傅乐山、方重、汪榕培的译本作为对比研究的对象,对三个译本的评价意义构建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作为一个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新发展起来的理论,评价理论关注的是说话者赋予语言对象的价值意义,主要讨论语篇或说话人表达、协商以及意识形态的语言资源,它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评价理论虽已被广泛运用到各种语篇的人际意义分析中,但较少涉及我国古典诗歌及其翻译。基于此,本文在评价理论的指导下,选取陶渊明诗歌中五首诗歌及其三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结合运用数据和图表,重点阐述陶渊明诗歌中态度资源和极差资源的分布规律以及三位译者如何在译本中实现评价意义,同时对评价资源实现的差异进行原因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陶渊明诗歌中态度资源最丰富,其中鉴赏资源占多数,这归因于陶渊明诗歌中对田园风光的大量描写。译文在态度和极差资源的建构和原文基本保持一致,少量评价资源在译文中没有实现对等。三个译本中,乐傅山和程曦的合译本在评价资源的实现上完成的最好,最贴近陶渊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译者本身的教育背景,翻译动机,语言和文化的影响,翻译的方法等因素可能是导致译本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运用评价理论对陶渊明诗歌三个英译本所做的对比研究为陶渊明诗歌英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也即从评价理论的视角开展同类研究。此外,评价理论视角下的译本对比研究也为翻译等值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为评价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和分析译本的质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依据。

胡玲[8](2015)在《海外陶渊明诗文英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一直备受中外学者的关注。作为中国古代屈原之后、李白和杜甫之前最伟大的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诗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关于陶渊明及其作品的学术研究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受人瞩目,在海外,对陶渊明的兴趣与研究也持续了多个世纪,方兴未艾,相关着述宏富。一个专门的术语“陶学”已被学界普遍接受,成为与红学、楚辞学和诗经学相呼应的一个研究领域。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贡献值得所有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首创了田园诗这种诗歌形式。陶渊明从小受到儒学的熏陶,在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又接受了道家的思想,同时在其生活的六朝时期,佛学和玄学盛行,他因此吸收释道二家淡泊名利的思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陶渊明首创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田园诗。其诗文个性分明,志存高远,语言纯朴,描写真实,既可见“猛志逸四海”的志向,又有“性本爱丘山”的志趣。对田园生活的描写是陶渊明诗文的最重要主题之一,他以质朴的语言、精炼的用词大量描写农村自然景物和躬耕的乐趣,开启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全新的领域,影响了其后历代诗人,尤其是唐代的田园诗派。二是将诗歌的抒情化与个性化提升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陶渊明突破他生活的六朝时期以玄理入诗的传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文创作中,以富于个性的声音复活了古代的抒情诗。高质量的抒情不仅成为陶渊明诗歌的突出风格,更成为后代文人研究和模仿的对象。除了以上两大突出贡献,陶渊明诗文之所以吸引人的最根本之处还在于,他在诗歌中显现“自我”,将自己变成诗歌的主角,创造了一种自传体的模式。他在诗中塑造的形象表面看似简单纯朴,却也处处透着复杂与矛盾。正是这种复杂性使得后人不断尝试从各个角度去理解他,解释他,吸引着无数读者一遍又一遍阅读他的作品,研究它,翻译它,并且传播它。陶渊明诗文不仅是陶渊明一生文学成就之集大成,更是所处时代的缩影。他的作品吸引了历代读者,其简朴的语言背后是深邃的思想,恬淡的田园生活背后潜藏抱负无以实现的苦闷。正是各种矛盾交织使得历代中外学者反复对其作品进行解读,构建了一个丰富而又复杂的诗人陶渊明。在中国文学传统中,陶渊明基本上被解读为一个任真自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委运任化的诗隐。然而,一些西方学者和译者基于其诗文重建的陶渊明形象,却与本土研究者笔下的形象有明显差异。在他们看来,陶渊明有着双重角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戴着面具的诗人,他的作品表面所呈现的不过是诗人借以隐藏自己真实动机的谎言,真实的诗人要比读者从作品中直接感知到的复杂得多。对同一诗人的这种不同解读很大程度上缘于中西不同的阐释传统,对其作品中的作者意图与文本意图的理解有差异。在中国学者看来,陶渊明的生活风格与其写作风格有密切的关联,因为在中国的“诗言志”诗学传统里,诗人的作品被认为是抒写自己胸臆、表达自己感情的媒介,是诗人个性与人格的重要载体。在这种传统下,陶渊明被认为是一位典型的自传体诗人,其作品里的农夫、诗人、隐士都是自身生活的投影。然而,在西方阐释传统里,作品中的标准作者与现实中的经验作者总是有距离的。陶渊明的诗作和生活中实际体现了双重的性格,诗人反复声明的偶然与随意正是缘于一种焦虑,即担心自己创作的文本之中隐秘的动机被读者窥见,因此他通过象征性语言不断解释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在诗中塑造了一个农隐,但他的真实形象却被复杂性、矛盾、渴望等无数回声所环绕。海外读者,尤其是英语世界的读者,开始认识和熟悉陶渊明,主要是通过其作品的英译。陶渊明诗文的英译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发轫于海外,主要由海外翻译家或汉学家翻译介绍,后有中国本土学者和译者加入。陶诗的翻译史也是陶渊明其人其文走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逐渐为不同语言文化读者接受的过程。现代英语世界的读者通过不同时期汉学家或翻译家翻译介绍陶渊明的诗文,逐渐对这位时空距离遥远的诗人和他所生活的时代有所了解,被其富有魅力的特质所吸引。陶渊明诗文的英译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经过了多位汉学家近半个世纪的散译与介绍后,系统翻译陶渊明的诗作于20世纪50年代在英语世界开始。1952年,威廉·艾克尔(William Acker)翻译出版了《陶隐士:陶潜诗六十首》(T’ao the Hermit:Sixty Poems by T’ao Ch’ien,365-427),成为英语世界第一本系统译介陶诗的着作。1953年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张葆瑚(Lily Pao-hu Chang)和辛克莱尔(Marjorie Sinclair)合作翻译的《陶潜诗集》(The Poems of T’ao Ch’ien),这是第一本陶诗全集。1970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海陶玮先生近20年的陶诗研究结晶《陶潜诗集》(The Poetry of T’ao Ch’ien),该译本收录了陶渊明的全部诗和赋。几乎与此同时,悉尼大学的戴维斯(A. R. Davis)也完成了陶渊明诗文的翻译工作,只是戴译本《陶渊明(365-427):他的作品及其意义》(T’ao Yuanming(A D 365-427):His Works and Their Meaning)出版日期比海陶玮教授的译本晚了十余年,于1983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此译本堪称最全面的陶诗英译本,书中除了收录陶渊明的诗歌和辞、赋,还包括陶集中的记、传、疏祭文等。戴维斯译本问世十年之后,美国诗人兼翻译家辛顿(David Hinton)翻译出版了《陶潜诗选》(The Selected Poems of T’ao Ch’ien)。辛顿的陶诗译本收录了陶诗的主要篇章,并将《桃花源记并序》以及《归去来兮辞》两大陶渊明代表作包括进来。在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有翻译家开始翻译出版陶渊明诗文英译作品。最早的国内陶诗英译本由方重先生历时数十年翻译完成,并于1984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随后,谭时霖先生于1992年完成他的陶诗英译,由三联书店(香港)推出。最新的陶诗英译本出版于2000年,由汪榕培先生翻译完成。此外,国内亦有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许渊冲教授选译的部分陶渊明诗文出版。海内外陶渊明诗文英译本陆续出版后,尤其是在专门选译或全译陶渊明作品的译本问世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来自文学研究或翻译研究领域的学者或撰写书评,或撰写研究论文,表现出对陶诗英译不同程度的关注,个别译本仅书评就多达数篇,且多为对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有重要影响的知名海外汉学家撰写,体现了这些译本在向英语世界译介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在国内,翻译界许多学者与研究者也对这些出版于不同时期不同出版地点的译本展开研究。尤其是在最近几十年里,陶诗英译研究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研究范围包括对英译本的总体述评、译者研究、译本对比研究、翻译策略研究、相关学科视角(文化、文学、语言等)的研究。不仅研究数量大幅剧增,研究内容亦愈来愈深入,视角日渐多样化。不过,在陶渊明诗文英译研究取得飞速发展、研究成果日渐丰硕的同时,过去三十年的研究也存在一些明显不足。突出表现是以往研究选取的译本比较集中,不能全面展现中外陶渊明诗文英译的整体水平和特色,尤其是对海外出版的译本关注明显不足,更缺乏对海外陶诗英译全面深入的研究。在陶渊明诗文英译的一个多世纪历史中,最先是由海外学者或译家发轫的,他们的翻译对陶渊明诗文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接受、对陶渊明在世界文学史上地位的建立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离开了对海外出版的英译本的研究,陶渊明诗文英译研究是不完整的,且无法向读者展现陶诗英译的全部真实面貌。基于此,本研究选择将目光聚焦于由海外学者或译家翻译出版的陶诗英译本。翻译不仅是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最重要媒介之一。文学翻译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向他国介绍一国之文学,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学的传播让其中渗透的思想和文化走向世界,为更多读者所了解,并在与异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凸显自己的面貌,反过来增进本土读者对自己文化和文学的陌生化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简朴自然、思想丰富深邃的陶渊明诗文的英译,其意义远远不止向英语世界读者介绍创作于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译者的阐释与再创作,揭示出蕴含在那些诗作中的深层意义,并以现代读者熟悉的形式呈现在他们面前,让读者和陶渊明的作品直接对话,发现其中的中国文化,穿越历史时空理解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与演变。生产于目的语文化的海外陶诗英译本,与国内译者翻译的陶渊明诗文,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被英语世界读者接受的情况也大相径庭。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译者因素,也有阐释方式的原因,更不乏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因素,甚至还有出版和传播途径的影响。一部译作只有被译入语读者关注和接受,才可能实现其传播文学与文化交流的功能。通过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这一将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主要图书馆联机的组织提供的书目数据库Worldcat,我们可以检索出每一部出版物在世界各国的图书馆收藏总数以及具体分布,借助这一工具,我们得以了解陶渊明诗文的各种英译本在英语世界读者中的影响力。据统计,目前为止在海外已经出版发行的陶诗英译本中,海陶玮译本传播最为广泛,收藏图书馆数量达到385个,紧随其后的是辛顿、艾克尔以及戴维斯译本,分别为275、259和218个,而由张葆瑚和辛克莱尔合译的译本在海外传播情况明显弱于其他四个译本,仅有17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译家翻译出版的几部陶诗英译本在海外图书馆的收藏量,远远少于海外译家的这些译本。其中最早出版的方重译本,收藏图书馆数量仅有4个,谭时霖译本在海外图书馆收藏量为48个,杨宪益夫妇的译本收藏图书馆数量有27个,国内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汪榕培《英译陶诗》在海外收藏图书馆数量也仅有28个。总的来说,海外陶诗英译本收藏及传播的范围远远大于国内译家的译本。必须承认,在向他国译介中国古典诗歌的过程中,海外译者拥有中国本土学者难以企及的优势。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语言、文学传统以及社会现状更熟悉,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读者们的需求和兴趣更加了解,在翻译时心里无疑有更明确的目标读者,因而生产的译作更符合这个时期读者的期望,从而使译作得到更好的传播和接受。中国学者对本民族文学的认识通常因为是从自我的文化内部来解读,往往带有自我认证的色彩和机制,而海外学者或翻译家研究和阐释中国文学,由于是一种“他者”的视域,他们在阐释文学文本过程中对其中的中国文化的识别与理解,可以与我们的认识形成互补,从而有助于拓宽中国传统的陶学研究视野,丰富我们对自己的经典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为此,对海外陶诗英译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如火如茶的陶学研究提供有意义的素材,更能发现从“他者”的视角解读出的陶渊明形象,丰富我们对陶渊明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海外各陶诗英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指导思想、阐释方式、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上的共性与个性研究,对我们认识文学经典翻译的本质与要领,理解作为一种阐释行为的翻译活动的本质与核心任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诸译本在译入语读者中的接受情况进行调查,对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也必将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有益借鉴。说到底,陶渊明的作品及其中蕴含的深厚思想与中国文化要在异域文化得到接受和传播,主要是靠不同译者,尤其是海外译者的译作走近英语世界的读者才有可能。究竟海外译者在翻译陶渊明诗文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阐释方式?在诗学传统迥异的英语世界,陶渊明被阐释和建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个形象与中国本土学者在长期陶学研究中建构起来的形象有何差异?导致这些不同解读的原因是什么?译者对原文本和作者意图的理解与阐释有着多大程度的自由?异域文化的读者到底欣赏和热爱什么样的译作?为了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译者在忠实于原文与满足读者阅读兴趣和审美习惯之间到底该如何取舍或平衡?这种平衡又依靠什么样的翻译原则和策略来实现?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以海外陶渊明诗文的五个英译本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海外译者在翻译阐释过程中的多元视角和由此建构出的陶渊明形象,从理论上对这些不同解读进行探讨;并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读,研究海外各个译者的译本特色,发现各个译本的共性和个性,探讨这些译本在海外传播成功或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具体而言,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导论,笔者首先对国内外陶渊明诗文英译的历史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国内历年来对陶诗英译的研究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历年来相关研究获得的进展、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各个译本在世界各图书馆收藏量进行统计,并基于这样一个客观标准获得的海内外不同译本的影响力,说明海外诸译本对于陶渊明走近英语世界读者的特殊意义,为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对本研究的内容和重点进行说明,提出本研究拟回答的问题。第二章聚焦海外各位译者在英译陶渊明作品时的整体审度,包括对原作者、作品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等相关内容的理解与阐释,逐一探讨五个海外陶渊明诗文英译本的译者在翻译陶渊明诗文过程中阐释视角的多样性,关注他们对陶渊明的作品、思想倾向和个人人格的整体审度,解读他们基于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方式对陶渊明在诗文中塑造的个人形象的建构。第三章从宏观理论角度的探讨转向微观分析,以文本为基础,探讨海外陶渊明诗文英译的两种不同路径及其特色。笔者在此章聚焦海外陶诗译者中的学术型路径,对其代表译者海陶玮和戴维斯的译本进行细读,通过例证对他们译本的特色、共性与个性进行详细解读与分析。第四章的关注焦点转向海外陶诗英译者中的创作型路径,对其代表译者艾克尔、张葆瑚和辛克莱尔以及辛顿的译本进行研读,详细分析他们在译诗的形式、节奏和语言等方面的创造性和各自表现出的个性化特色,通过几个译本中的大量译例,说明不同类型翻译的典型特征,对在不同翻译目的和原则指导下不同译者翻译策略上的差异进行解读。第五章为结论,对海外译者在英译陶渊明诗文过程中对文本意图、作者意图阐释的多样性与局限性进行较为翔尽细致的分析,说明其在阐释陶渊明诗文和书写陶渊明形象中产生差异的原因;然后对海外陶诗英译中两种不同路径翻译各自的得失优劣进行提炼总结,反思海外陶诗英译的成败得失以及对当代中国文学经典外译这一系统工程的作用与影响。

康艳宁[9](2015)在《陶渊明田园诗创作成因研究》文中提出虽然陶渊明的诗歌具有丰富的题材内容,但由于奠定其崇高文学地位的是他的田园诗,所以后世习惯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首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在这开创性的背后,是诗人复杂的身世阅历和独特的生活体验,这一点历来为众多学者所关注,于是对陶渊明田园诗成因的探讨亦层出不群。但总的看来,对陶渊明田园诗成因的论述还是不够系统完整的。我们的研究表明,意象是构成诗歌的基本元素,而陶诗中的某些典型意象几乎成了诗人的化身,亦即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于田园诗中典型意象的描写可以寄存诗人深广的思想内涵。本文以陶渊明田园诗中的典型意象为起点,结合其意象特征及内涵分析,在总结意象对于诗人田园诗营造作用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体悟诗人的内心世界并探讨了其田园诗创作的深层原因。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在充分分析陶渊明田园诗典型意象的基础上,着重阐释了众多典型意象对其田园诗的重要营造作用,田园中众多平凡朴实的意象因为适应了诗人的表达需求进而走进了诗人的创作视线,此亦是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重要原因;第二部分从诗人所处地理环境、复杂生活经历铸造而成的独特个性与心理的前后转变、长期从事农耕生活三大方面探讨了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其它成因,其中,地理环境又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诗人所处的多元文化氛围,独特个性重点剖析了诗人对“固穷”的执着;心态的前后转变主要围绕诗人在官场的期待与失意来展开;亲历农耕则是陶渊明田园诗创作成因中最为不容忽略的一个方面;第三部分结合意象的创造论述了陶渊明之后田园诗的发展,诗人不仅开创了田园诗,更影响了后世的田园诗创作,其中着重分析了盛唐“王孟”二人、宋人苏轼对陶渊明田园诗的继承与发展;在论述陶渊明田园诗对后世创作影响的时候,也阐述了其对后世文人精神层面的影响;结语部分在全面总结本文研究结论的同时,就陶渊明田园诗创作成就和对后世的重要影响做了简要分析。

张佐丽[10](2013)在《探析《桃花源记》英译本的审美再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如何使中国文学更好地输出国外,以及如何再现原文的美是译界的热点问题之一。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曾被多次翻译。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外国读者常常不能领略原文的美感。本文对《桃花源记》不同英译本进行对比,重点讨论如何再现原文的审美信息,从而使译文为外国读者所接受。

二、让陶渊明走向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陶渊明走向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1)“陶诗意象”构建的地域性景观研究 ——以庐山桃花源景区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田野调查法
        1.5.3 实证分析法
        1.5.4 比较归纳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地域性文化景观的概念
    2.1 地域性的含义
        2.1.1 地域的客观属性
        2.1.2 地域的个性表达
    2.2 地域性文化景观的特性
        2.2.1 景观格局的地缘性
        2.2.2 文化景观的类同性
        2.2.3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多元性
    2.3 文化景观的设计表达
        2.3.1 自然景观载体
        2.3.2 人文景观载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陶诗意象”构建的文化景观
    3.1 意象的物化
        3.1.1 意象的感知
        3.1.2 承载意象的客体
    3.2 “陶诗意象”的文化元素提取
        3.2.1 幽——别有洞天
        3.2.2 朴——竹篱茅舍
        3.2.3 真——归田乐引
        3.2.4 适——停云倚松
    3.3 “陶诗意象”植入的景观空间特质
        3.3.1 结构化的元素
        3.3.2 意象物化的范式
        3.3.3 显意的地域性空间特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庐山桃花源景区的现状
    4.1 环境分析
        4.1.1 自然环境
        4.1.2 人文环境分析
    4.2 陶诗文化对桃花源景区的影响价值
        4.2.1 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4.2.2 人文与自然共生的价值观
        4.2.3 桃源文化的旅游发展价值
    4.3 景区内文化遗产景观保护的现存问题
        4.3.1 景观与文化融合要素间的不协调
        4.3.2 景区行政体制缺乏统一管理
        4.3.4 城市建设进程对文化景观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桃花源景区的文化景观提升方案
    5.1 设计目标
    5.2 设计原则
        5.2.1 文化景观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兼顾性原则
        5.2.2 文化景观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时代性原则
        5.2.3 文化景观与经济发展相促进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5.3 设计策略
        5.3.1 文化景观的保护
        5.3.2 文化景观的提升与设计
        5.3.2.1 入口区——“幽”
        5.3.2.2 文化环境观赏区——“朴”
        5.3.2.3 景观功能体验区——“真”
        5.3.2.4 溪水景观区——“适”
    5.4 文化景观的发展
        5.4.1 设定适合公共的游览路线与管理体制
        5.4.2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5.4.3 开发特色旅游发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2)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陶渊明的魅力
        二、陶渊明的魔力
        三、偶然与必然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疾病的多维解读
        二、疾病的文化治疗
        三、疾病的文学治疗
        四、疾病视域中的陶渊明个案研究
        五、陶渊明研究的开放视野
        六、陶渊明诗文的文本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传记研究法
        二、社会历史研究法
        三、精神分析研究法
        四、接受美学研究法
第一章 疾病和文学
    第一节 疾病的文化诠释
        一、个体疾病的文化诠释
        二、疾病的政治隐喻
        三、疾外之疾:士人称疾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魏晋的社会病
        一、政治病
        二、文化病
        三、自然疾疫
    第三节 疾病作家与文学治疗
        一、病蚌产珠: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二、文学治疗的艺术原理
        三、文学治疗的对象和模式
第二章 被忽视的病人:陶渊明的历史形象
    第一节 陶渊明文学自塑的心理动机
        一、自述血统的心理诉求
        二、陶诗的双重自我与身心境况
        三、酷贫寒士:陶渊明苦痛的根源
    第二节 消失的病人:陶渊明的偶像生成
        一、偶像的基础:从隐士到诗人的自我设计
        二、隐逸偶像的生成
        三、文学偶像的确立
    第三节 丹渥与枯槁:陶渊明的两种历史肖像
        一、颜如丹渥:绘画中的陶渊明
        二、枯槁憔悴:被忽视的病人陶渊明
第三章 陶渊明文学中的身心疾病
    第一节 忧惧时局
        一、魏晋士人的忧惧
        二、鱼骇鸟惊:陶渊明的政治处境
        三、达人善觉,逃禄归耕
    第二节 嗟叹贫穷
        一、贫士的处境和心态
        二、因贫入仕的陶渊明
        三、陶渊明诗文的贫困主题
    第三节 诉说病痛
        一、陶渊明疾病的历史记录
        二、陶渊明的多重病痛
        三、幽怨—陶渊明致死的痼疾
    第四节 忍受孤独
        一、孤独:焦虑时代的病症
        二、陶渊明孤独的文学书写
        三、陶渊明孤独的成因
    第五节 悲悼亲情
        一、无怙无恃,孤弱穷民
        二、室无莱妇,十愿十悲
        三、屡失手足,痛入心扉
第四章 陶渊明“文学自疗”的多维解读
    第一节 境由心造:陶渊明的哲学解困
        一、儒:陶渊明的精神食粮
        二、道:陶渊明的心灵药方
        三、佛:陶渊明的人境灵光
    第二节 复返自然:陶渊明的生态疗救
        一、陶渊明的自然之思
        二、躬耕田园:陶渊明的自然实践
        三、桃源幻境:陶渊明的精神生态
    第三节 酒中深味:陶渊明的人生思考
        一、饮酒:闲愁的化解
        二、止酒:身心的矛盾
        三、述酒:美酒叙事与政治隐喻
    第四节 琴书消忧:陶渊明的精神寄托
        一、无弦之痛:陶渊明抚琴的奥秘
        二、欣然忘食:陶渊明的阅读治疗
第五章 疾病与健康:陶渊明的生命透视
    第一节 陶渊明的自我超越
    第二节 两个王国的风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3)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译者主体性
二、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
    (一) 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二) 接受美学翻译观
    (三) 接受美学下的译者主体性
三、以陶渊明诗词两译本为例论译者的主体性
    (一) 译者翻译动机的体现
    (二) 召唤结构的创造重塑
    (三) 读者意识的体现
四、结语

(4)论新世纪中国散文诗的“意义化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散文诗文体辨析
    (二)中国散文诗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一、中国散文诗发展概况及“意义化写作”命题的提出
    (一)中国散文诗的发展历程及新世纪演变
    (二)“意义化写作”的内涵及概念辨析
    (三)“意义化写作”提出的背景
二、新世纪散文诗“意义化写作”之表现维度
    (一)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美学意识
    (二)客观现实世界中的理想主义阐述
    (三)走出“自我”的“大诗歌”境界追求
    (四)意象的哲理化诉求
三、新世纪散文诗“意义化写作”之审美原则
    (一)多种表达方式的互融和整合
    (二)丰富的意象表现形式
    (三)晶体辐散式组章结构
    (四)语言的局部陌生化
四、新世纪散文诗“意义化写作”之写作意义
    (一)规范散文诗创作的诗学标准
    (二)引领新世纪汉诗发展新风貌
    (三)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与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学科视野下的百年陶渊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陶渊明与百年国际
二、百年“陶学”与隐藏的研究名家
三、百年研究亮点

(7)评价理论视角下陶渊明诗歌三个英译本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Questions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Appraisal Theory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ao Yuanming’s Poetry
    2.3 Summary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Appraisal Theory
    3.1 An Overview of Appraisal Theory
    3.2 Attitude System
        3.2.1 Affect
        3.2.2 Judgment
        3.2.3 Appreciation
    3.3 Engagement System
    3.4 Graduation System
    3.5 Summary
Chapter 4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Attitude System of The ThreeEnglish Versions of Tao Yuanming’s Poetry
    4.1 Identification of Attitude Resources in the Source Text
        4.1.1 Affect in Source Text
        4.1.2 Judgment in Source Text
        4.1.3 Appreciation in Source Text
    4.2 Different Realization of Attitude Resources in Translated Versions
        4.2.1 Affect in Three English Versions
        4.2.2 Judgment in Three English Versions
        4.2.3 Appreciation in Three English Versions
    4.3 Summary
Chapter 5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Graduation System of The ThreeEnglish Versions of Tao Yuanming’s Poetry
    5.1 Identification of Graduation Resources in the Source Text
        5.1.1 Force in Source Text
        5.1.2 Focus in Source Text
    5.2 Different Realization of Graduation Resources in Translated Versions
        5.2.1 Force in Three English Versions
        5.2.2 Focus in Three English Versions
    5.3 Summary
Chapter 6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t Appraisal Meanings in theTranslation
    6.1 Factors of the Translator
        6.1.1 Differe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6.1.2 Different Translation Motivation
    6.2 Factors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6.3 Factors of the Translation Approach
    6.4 Summary
Chapter 7 Conclusion
    7.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7.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7.3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Study
Bibliography
Appendix A
Appendix B
Appendix C

(8)海外陶渊明诗文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陶渊明诗文英译综述
        一、海外陶渊明诗文英译概述
        二、国内陶渊明诗文英译概述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英译研究综述
        一、陶渊明诗文英译研究的整体概述
        二、陶渊明诗文英译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第三节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 海外陶诗英译者的整体审度与多元化阐释
    第一节 艾克尔的“因诗知人”阐释
        一、对陶渊明思想倾向的总体把握
        二、对陶渊明隐士形象的解读
    第二节 张、辛合译本的“过度”阐释
        一、对陶渊明及其诗歌的整体认识
        二、对陶渊明思想倾向和生活方式的理解
    第三节 海陶玮的“知人论世”阐释
        一、对陶渊明诗文创作背景的理解
        二、对现实世界与作品中陶渊明的关系解读
    第四节 戴维斯的“存疑”阐释
        一、对中国学者陶学研究的质疑与批判
        二、对陶渊明人格的阐释
        三、对陶渊明诗歌特征的理解
    第五节 辛顿“走向现代读者”的阐释
        一、对陶渊明诗歌风格的解读
        二、以目的语读者为目标的阐释方式
    结语
第三章 海外陶诗英译中的学术型翻译路径
    第一节 考证与翻译
    第二节 评注与翻译
    第三节 学术型翻译的语言特征
    第四节 深层意义的探究
    小结
第四章 海外陶诗英译中创作型翻译路径
    第一节 译文形式自由
    第二节 节奏处理灵活
    第三节 译文语言多重个性呈现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海外陶诗英译者阐释意图的差异性与有限性
    第二节 两种翻译策略的得与失
    第三节 海外陶诗英译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陶渊明田园诗创作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意象创造是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重要原因
    第一节 陶渊明田园诗意象分析
    第二节 陶诗典型意象在其田园诗中的营造作用
第二章 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其它成因
    第一节 环境的孕育与熏陶
    第二节 个性心理的展现与转变
    第三节 躬耕生活的体验与积累
第三章 陶之后田园诗创作的发展与陶诗之影响
    第一节 陶之后田园诗的发展
    第二节 陶渊明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探析《桃花源记》英译本的审美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不同译本的审美再现
    2.1 自然环境的优美
    2.2 社会风尚恬静美
    2.3 民风民俗的质朴美
3 结语

四、让陶渊明走向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陶诗意象”构建的地域性景观研究 ——以庐山桃花源景区设计为例[D]. 吴懿.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2]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D]. 蒙金含. 厦门大学, 2018(12)
  • [3]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 孟俊澎.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
  • [4]论新世纪中国散文诗的“意义化写作”[D]. 戴汉玉.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4)
  • [5]陶渊明诗歌文学意象英译对比研究[J]. 戴星辰,王孝存. 语文学刊, 2016(12)
  • [6]学科视野下的百年陶渊明研究[J]. 钟书林.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7]评价理论视角下陶渊明诗歌三个英译本对比研究[D]. 胡文静. 湖南科技大学, 2015(06)
  • [8]海外陶渊明诗文英译研究[D]. 胡玲. 武汉大学, 2015(07)
  • [9]陶渊明田园诗创作成因研究[D]. 康艳宁. 青海师范大学, 2015(06)
  • [10]探析《桃花源记》英译本的审美再现[J]. 张佐丽.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10)

标签:;  ;  ;  ;  ;  

让陶渊明走向世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