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肝熄风汤加补补阳还五汤治疗出血性中风

正肝熄风汤加补补阳还五汤治疗出血性中风

一、镇肝熄风汤与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出血性中风(论文文献综述)

陶筱婳[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明清医案治疗中风病的用药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明清时期医案治疗中风病的方剂和中药配伍规律,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高频药对治疗中风病的潜在机制。总结明清时期医家治疗中风病的方药使用特色对后世医家遣方用药所产生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以《中华医典》与湖北中医药大学馆藏图书为资料来源。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SPSS 23.0对高频药物执行聚类分析,IBM SPSS Modeler 18.0对高频药物执行关联规则分析,使用TCMSP对高频药对所含化合物进行检索,并通过Pub Chem数据库检测其所有靶点基因,与Genecard数据库中检索stroke的相关靶点基因取交集,通过STRING 11.0构建PPI网络,根据大于两倍的dgree值筛选出高频药物治疗肥胖的核心靶点,通过DAVID 6.8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取高频药物治疗中风的重要通路[1]。结果:1.一般资料结果显示,筛选出符合排除与纳入标准的医案共211则,其中有效方剂361首。2.频次统计结果显示,药物数为266味,药物使用频次≥10的药物共102种,其中排列在前五位的依次为茯苓(144次),人参(126次),半夏(124次),当归(115次),白术(105次)。3.药类、药性、药味、归经统计结果显示,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平肝息风药为21类药物中使用频次居前三的药类;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多甘、苦;多归肝、脾、肺经。4.聚类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的聚类数目可分类成11组药对:肉苁蓉、巴戟天;牡丹皮、泽泻;附子、桂枝;当归、白芍;白术、黄芪;半夏、橘红;防风、川芎;麦冬、生地黄;钩藤、石决明;秦艽、桑枝;炙甘草、大枣及7组药物组合:肉苁蓉、巴戟天、牛膝、枸杞子、石斛、茯神;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五味子;附子、桂枝、白术、黄芪、防风、人参、川芎、肉桂、甘草;茯苓、陈皮、当归、白芍何首乌、虎骨、党参;麦冬、生地黄、玄参、牡蛎;生姜、竹沥、枳实、竹茹、石菖蒲、天竺黄、远志、胆南星、橘红、半夏、僵蚕;钩藤、石决明、天麻、羚羊角、桑叶、菊花、蒺藜。5.关联规则结果显示,在两味药关联规则中,茯苓→半夏规则支持度最高,麝香→冰片、冰片→麝香为置信度100%里提升度最高的药对;在三味药关联规则中,白术、茯苓、人参为规则支持度最高的药物组合。6.茯苓-半夏药对及中风病相关作用靶点结果显示,该药对治疗中风病的核心靶点有ALB、AKT1、IL6、GAPDH、MAPK3、TNF、EGFR、CASP3、SRC、APP等,以及和与中风病关联密切的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Erb B、fo X0、Rap1等重要信号通路20条。结论:1.明清医案治疗中风病注重“补虚”、强调“培本”。2.并用“健脾化痰”与“开窍豁痰”。3.用药柔润以“滋肝肾之阴”。4.常用药对茯苓-半夏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等途径来治疗中风病。

柳皓[2](2021)在《古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的方剂配伍及络病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古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中风方剂的配伍特点,并基于络病理论探讨其络病用药规律。方法:研究选取了汉唐、宋金元、明代、清代四个时期治疗中风代表医家的中风方剂236首,运用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方剂计量学研究方法以及数据挖掘研究方法,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纳入研究的方剂进行中药用药味数分析、中药四气分析、中药五味分析、中药归经分析、中药功效分析、高频用药分析、高频用药聚类分析、中药-中药关联分析以及中药-中药复杂网络分析,并对中风方剂中的络病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性味归经方面:汉、唐、宋、金、元代治疗中风用药以辛温,归肺、脾经药物为主;明代治疗中风用药以甘温,归脾、心、肾经药物为主;清代治疗中风用药以甘温,归肺、肝经药物为主。(2)在用药味数、高频用药及高频功效方面:汉、唐代平均每方用药味数为14.34味,其高频用药包括肉桂、防风、麻黄、甘草、附子、川芎等药,其高频功效为补火助阳,祛风止痛;宋、金、元代平均每方用药味数为12.64味,其高频用药包括甘草、防风、川芎、人参、黄芩、生姜等药,其高频功效为祛风止痛,解表散寒;明代平均每方用药味数为7.38味,其高频用药包括甘草、熟地黄、人参、当归、茯苓、生姜等药,其高频功效为清热解毒,补脾益气;清代每方平均用药味数为7.63味,其高频用药包括人参、茯苓、干石斛、枸杞子、半夏、当归等药,其高频功效为生津养血,润肠通便。(3)通过聚类分析显示:汉、唐代治疗中风前20味高频药物聚类可分成7类,其常用治法以补气养血,温阳散寒为本,兼以辛温散寒通络,祛风通络,佐以清热通络,化瘀通络以及除湿通络;宋、金、元代治疗中风前20味高频药物聚类可分成9类,其常用治法以滋补肝肾阴血,补气温阳散寒为本,复以化痰通络,除湿通络,辛温散寒通络,祛风通络以及清热通络;明代治疗中风前20味高频药物聚类可分成6类,其常用治法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为本,兼以化痰除湿通络;清代治疗中风前22味高频药物聚类可分成9类,其常用治法以补气养血,阴阳双补为本,兼以清热化痰通络。(4)通过关联分析显示:汉、唐代治疗中风核心配伍药组为川芎-防风-麻黄-肉桂-白芍-甘草;宋、金、元代治疗中风核心配伍药组为川芎-防风-黄芩-人参-甘草;明代治疗中风核心配伍药组为人参-甘草-熟地黄-当归;清代治疗中风方剂核心配伍药组为半夏-茯苓-人参-熟地黄-肉苁蓉。(5)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显示:汉、唐、宋、金、元代治疗中风核心处方均为小续命汤之加减方;明代治疗中风核心处方为右归丸合六君子汤之加减方;清代治疗中风核心处方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地黄饮子之加减方。(6)通过对古代治疗中风方剂络病用药研究发现:其高频络病药物包括人参、桂枝、当归、麻黄、细辛、麦冬、天南星、竹沥、羚羊角以及麝香。结论:中风恢复期与后遗症期的治疗,可借鉴明清时期攻补兼施的治则治法。扶正之法或补气、或养血、或滋阴、或温阳,补养络脉中气、血、阴、阳之不足;祛邪则以化痰通络,除湿通络,祛瘀通络等法。并根据邪实与正虚偏重不同,酌定攻补之比例。在中风急性期应注重考虑从“外风”立论进行辨证论治,治则治法则可效法于汉唐,首选小续命汤加减以祛风散邪通络,该方在中风急性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刘秀颜[3](2020)在《补阳还五汤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补阳还五汤是治疗气虚血瘀证的经典方剂。本试验通过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颅内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及颅内压的影响,为补阳还五汤在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提供临床研究支持,同时也为中医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所选取的306个病例均来自于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外科病房,被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符合纳入标准。通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6例患者等比例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联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的总疗程为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评患者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测评患者的颅内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颅内压水平的变化。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数据的变化来评价补阳还五汤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着性减小(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着性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差值显着性升高(P<0.01)。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8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证候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着性减小(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显着性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值显着性升高(P<0.01)。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8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颅内血肿体积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颅内血肿体积均显着性减少(P<0.01);与治疗1周后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颅内血肿体积均显着性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颅内血肿体积显着性减少(P<0.01)。治疗组患者的颅内血肿体积总有效率为99%,对照组为9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脑水肿体积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脑水肿体积均显着性增加(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脑水肿体积显将性减少(P<0.01),而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脑水肿体积显着性增多(P<0.01);与治疗1周后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脑肿体积均显着性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脑水肿体积显着性减少(P<0.01)。治疗组脑水肿体积总有效率为25%,对照组为2%,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颅内压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颅内压均显着性降低(P<0.01),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颅内压均显着性降低(P<0.01);与治疗1周后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颅内压均显着性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颅内压显着性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颅内压显着性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的颅内压等级分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颅内压等级分布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异常指标分布均未见显着性差异。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可促进患者颅内血肿、脑水肿的吸收,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补阳还五汤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安全、有效的。

李涌泉[4](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中医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用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对有关中医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用药的规律性、普遍性,并进一步挖掘出潜在的、新的信息,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结合相关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关于中医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临床研究文献,运用相关软件(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版),进行组方分析,包括药物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分析、新方分析,分析中医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用药规律及潜在的、新的信息。结果:1.对纳入120首方药进行频数统计,涉及药物共140味,使用总频次达1068次,使用频次≥6的共50味药,使用总频次达883次,占药物使用总频次的83%,其中排名前十五药物为:大黄-三七-水蛭-丹参-川芎-牛膝-赤芍-石菖蒲-茯苓-泽泻-地龙-桃仁-益母草-红花-胆南星。2.对高频药物(使用频次≥6)进行功效分类及统计,共计13类别:活血化癖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泻下药、理气药、止血药、开窍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安神药。其中活血化瘀药涉及的药物最多,使用频次最高,占高频药物使用频次29%,其次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泻下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止血药、理气药、开窍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安神药。3.对140味药物属性统计,药性以寒凉、温性、平性药使用最多。药味使用以苦、甘、辛味为多。归经方面,以归肝、心、脾、肺、肾经为主。4.支持度为20%时,得出常用药对3个,核心药物4味(大黄、三七、水蛭、丹参)。支持度为15%时,得出常用药对9种,常用3味药组合2种,核心药物增加至8味(大黄、三七、水蛭、丹参、胆南星、石菖蒲、川芎、益母草)。支持度为10%时,得出常用药对51种,常用3味药物组合11种,核心药物共22味(大黄、三七、水蛭、丹参、胆南星、石菖蒲、川芎、益母草、牛膝、泽泻、桃仁、茯苓、赤芍、泽兰、红花、天麻、生地、地龙、郁金、黄芩、枳实)。5.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4,衍生出20种核心药物组合,进一步挖掘得出新方药10首。方药1:竹茹、菊花、桑叶、何首乌、葱白。方药2:白芍、钩藤、菊花、黄芩、石决明、栀子。方药3:钩藤、黄芩、珍珠母、蒲公英。方药4:钩藤、生地黄、石决明、水牛角、牡丹皮。方药5:泽兰、益母草、茯苓、泽泻、白术、桂枝。方药6:黄芩、川芎、栀子、当归、桃仁、红花。方药7:黄芪、大黄、三七、甘草。方药8:黄芪、石菖蒲、枸杞子、胆南星、郁金。方药9:水蛭、桃仁、虻虫、当归、赤芍、红花。方药10:石决明、栀子、杜仲、黄芩、夏枯草。结论:1.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用药以大黄使用频率最高,为核心用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高频用药为:大黄、三七、水蛭、丹参、川芎、牛膝、赤芍、石菖蒲、获等、泽泻、地龙、桃仁、益母草、红花、胆南星。2.治疗用药以寒凉,苦辛甘药物为主。归经方面,以肝经为主。3.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主要用药为活血化瘀类药,其次是平肝熄风、清热药、泻下药。活血药常常相须配伍,或与泻下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等配伍使用。4.通过组方规律分析,处方常用药物组合的核心药物有22味,包括大黄、三七、水蛭、丹参、胆南星、石菖蒲、川芎、益母草、牛膝、泽泻、桃仁、茯苓、赤芍、泽兰、红花、天麻、生地、地龙、郁金、黄芩、枳实。5.最常用的药对:大黄-三七,大黄-水蛭,大黄-丹参,三七-水蛭,三七-丹参。最常用的3味药组合:大黄-三七-水蛭。6.最后得出新方药10首,以平肝熄风、通腑泄热、活血化瘀、利水渗湿、补益气血为主。需要更多临床证据进一步验证。

凌珊珊[5](2019)在《腹针对缺血性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腹针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验证腹针治疗缺血性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为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初发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腹针+上肢康复训练组(腹针组),腹针假针刺+上肢康复训练组(腹针假针刺组),对照组(上肢康复训练),每组各22例,腹针、腹针假针刺及上肢康复训练均1次/天,5次/周,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行上肢和手的Brunnstrom 运动分期评定(简称“Brunnstrom-U”和“Brunnstrom-H”)、上肢 Fugl-Meyer运动量表(简称“FMA-U”)、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简称“WMFT”)、改良Barthel指数(简称“MBI”)等量表评定。疗程结束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数据管理采用Excel,数据处理分析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t检验、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用于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用于组内前后比较。卡方检验用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秩和检验用于等级资料的组间和组内前后比较。结果:1.基线比较:三组治疗前受试者的基本资料和疗效评价指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三组基线一致。2.疗效比较:疗程结束后,三组的FMA-U、MBI和WMFT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针组的Brunnstromm-U和Brunnstrom-H分期较前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假针刺组和对照组的Brunnstrom-U和Brunnstrom-H分期较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针组FMA-U和WMFT评分均较假针刺组和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针刺组、对照组的FMA-U和WMFT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治疗后的Brunnstrom-U、Brunnstrom-H分期和MBI评分等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针组的FMA-U和WMFT评分的变化率均较其余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分层比较:在年龄上,各组间WMFT评分的升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方面,各组间MBI评分的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A-U和WMFT评分的升值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U评分升值的组间比较表明,不论病程长短,腹针组与假针刺组、对照组之间FMA-U评分的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假针刺组与对照组FMA-U评分升值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腹针可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该疗法安全有效。对其是否能够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则尚待进一步的探索。

刘呈祥[6](2018)在《现代医案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研究及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经验总结》文中提出目的:现代医案部分:通过收集建国以来缺血性中风病现代医案,挖掘现代医家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有关脉象、舌象、症状、证候及其处方用药等一些普遍性规律,分析“脉证治”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脉诊在缺血性中风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临床研究部分:挖掘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的证治规律,以期为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诊疗与科研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现代医案部分:运用文献检索与数据挖掘方法,收集建国以来现代名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医案,整理医案中脉象、舌象、症状、证型、证候要素及用药等信息,应用SPSS20.0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运用SPSS Modeler18.0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临床研究部分:以齐向华教授临床诊治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基本信息、证型及方药,运用以上统计方法,挖掘证治规律。结果:现代医案部分:1.基本信息:共纳入缺血性中风病医案656例,以急性期医案最多。医案中患者男女比例为2.13:1;平均年龄60.11±10.48岁,507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发病主要诱因为情志不遂;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最多见。2.频数分析:(1)脉象描述方式以整体脉象为主,最常见单脉为弦脉;最常见相兼脉为弦滑脉;(2)舌象常见苔腻;(3)主症中半身不遂最常见,兼症多见头晕等,本病易导致烦躁易怒等情志问题;(4)总体证型以风痰阻络证最多;(5)本病病位在脑,与肝关系最密切;病性证素以痰证最多;(6)使用频数最高的前10味药物为:当归、川芎、石菖蒲、地龙、黄芪、红花、茯苓、赤芍、甘草、桃仁;药物分类以活血化瘀药最多,其次为平肝息风药、补虚药等;各分期均以活血化瘀药最常用。3.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症状聚为8类,表征疾病不同病机;中药聚为14类,提取19个公因子;“以症测证”、“以方测证”均具有一定规律,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4.关联规则分析:(1)中药配伍规律:置信度最高的药对为远志与石菖蒲;三味药团、四味药团、五味药团以补阳还五汤中7味药相互配伍为主。(2)脉象内关联:滑脉与弦脉关联最常见,代脉与结脉置信度最高。(3)舌象内关联:最常见组合为苔厚与苔腻,置信度最高为苔厚、舌红与苔腻。(4)脉象与舌象关联:最常见组合为弦脉与苔黄。(5)病性证素内关联:腑实与痰、火热置信度最高。(6)脉证相关结果:病性证素与脉象关联:弦脉可见于痰、血瘀、风、气虚、火热、阴虚、阳亢、腑实、气滞、寒、血虚各个证素的诊断中。脉象与病性证素关联:涩与血瘀,滑与痰,濡与血瘀,弱、涩、濡、缓与气虚,数+滑与火热等相互关联。脉象与病证关联性一致性较好,体现出中医“脉证相应”理论。(7)证药相关结果:证药关联一致性较好,体现出中医“证治相应”理论。(8)脉药相关结果:关联规律符合临床实际,能够体现出中医“脉治相应”理论。临床研究部分:1.齐向华教授认为缺血性中风病病位在脑,与肝、肾、心、脾有关,强调情志因素在缺血性中风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气机紊乱是中风病发病主要病机,风、痰、火、瘀、滞是气机紊乱的病理产物,并互相影响,共同致病。本病病性常见虚实夹杂证。2.齐向华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首重调气或补气,畅利气机,以助化痰、行血、平肝、驱邪。临床常见证型为阴虚风动证;证候要素以气滞证最常见;常用方剂为天麻钩藤饮、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证型与方剂关联规则显示辨证与潜方具有强关联性;常用中药为白芍、防风、牛膝、甘草、当归、川芎、柴胡、红花、徐长卿、栀子等;使用最频繁的药类为活血化瘀药,同时齐向华教授对解表药及祛风湿药的作用有独到见解。3.中药配伍关联规则:置信度最高的药对为紫苏与防风、檀香与薤白、益母草与首乌藤、石决明与天麻,置信度均为100%;三味、四味、五味药团配伍规律较固定。结论:1.数据挖掘结果多符合临床实际,可供临床诊断、辨证、处方、用药参考。2.现代医案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具有一定相关性,脉诊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但存在脉象记载不全面问题。3.齐向华教授在缺血性中风病辨证诊疗方面与现代医家具有一定共识,其对病因病机具有更深入认识,辨证诊疗独具特色。

熊慧娴(LIE HWEI SIEN)[7](2018)在《祛瘀平肝化痰汤治疗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祛瘀平肝化痰汤对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出血性中风提供治疗思路。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住院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保护脑神经、依达拉奉清除氧自由基等对症处理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祛瘀平肝化痰汤口服,两组患者日常护理大致相同,两组患者连续治疗并观察1月。记录患者的基础资料,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1月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血肿吸收情况、中医症状积分等变化进行评估,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一般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2.临床疗效:治疗1月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候疗效:治疗1月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神经功能评分: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评分低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积分: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肿吸收情况: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血肿较治疗前明显吸收,治疗组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查其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异常改变。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Cr、BU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平肝化痰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促使脑出血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促进颅内血肿消退,改善中医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连颖妍[8](2018)在《民国时期中文期刊的中风病文献研究》文中指出在民国时期的中医,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改变、新式中医教育模式的诞生、医学期刊的出现、针灸的复兴、西方思维的冲击、战争的威胁和破坏等多个因素影响,令他们无论在对疾病的理解、诊治方法,以至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交流等都有明显的改变,形成在近代中医发展史中的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阶段。中风病的诊治历代医家研究甚多,在民国时期的中医对中风病各个范畴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改变,但与现今的中风病诊治比较却有不少差异,这些理论、技术、思维如何演变是极具研究意义的范畴。可惜因为战乱等原因影响下,令这个时代不少的文献资料散佚,又或分散于各地,令民国时期的中风病文献研究相对缺乏。目的:通过蒐集民国时期,即1911-1949年,于医学期刊中其间所发表的与中风病相关的医学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民国时期中医诊治中风病的情况,就该时期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的讨论、研究及实践情况进行分类整理,系统全面地呈现当时各医家或医学流派的理论特色,并分析其对中医发展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主要分为电子文献数据及纸质文献数据两大来源。透过检索《全国报刊索引》中的《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以及《大成老旧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网络数据库;并查阅《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收录的期刊及各地图书馆馆藏的实体期刊等,搜寻在题名中包含“中风”、“脑贫血”、“脑充血”、“脑溢血”、“脑出血”、“脑梗塞”、“脑栓塞”、“脑冲血”等关键词的期刊论文,筛选当中有关中风病的文献纳入研究,就该时期对中风病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的认识,以及当时发表的病案等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以研究民国期间中风病中医诊治的阶段特色,发掘被遗忘的诊治观点,阐述该时期对中医诊治中风病的发展。成果:透过本研究,搜寻到1911年至1949年各类期刊文献共829篇,排除了与中风病无关的论文322篇,共纳入本次研究论文共507篇。当中以“中风”为关键词搜寻文献题名,共搜寻到646篇文献,排除了与中风病不相关的文献294篇,共纳入352篇,在已排除的294篇之中,讨论伤寒中风的文献有31篇。以“脑贫血”为关键词搜寻文献题名,共搜寻到26篇文献,排除了与中风病不相关的文献2篇,共纳入24篇。以“脑栓塞”为关键词搜寻文献题名,共搜寻到8篇文献,排除了与中风病不相关的文献5篇,共纳入3篇。以“脑冲血”为关键词搜寻文献题名,共搜寻到10篇文献,排除了与中风病不相关的文献3篇,共纳入7篇。以“脑出血”为关键词搜寻文献题名,共搜寻到35篇文献,排除了与中风病不相关的文献1篇,共纳入34篇。以“脑充血”为关键词搜寻文献题名,共搜寻到58篇文献,排除了与中风病不相关的文献10篇,共纳入48篇。以“脑溢血”为关键词搜寻文献题名,共搜寻到46篇文献,排除了与中风病不相关的文献7篇,共纳入39篇。当中,已搜寻期刊共170份,其中来自中国内地期刊共161份,新加坡期刊2份,日本期刊4份,马来西亚2份,台湾期刊1份。结论:经过整理分析,归纳出民国时期与中风病有关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法、组方用药、针灸、病案等的内容,阐述该时期诊治中风病各个范畴的特色。民国时期论及中风病的诊断病名包括“中风”、“脑贫血”、“脑充血”、“脑溢血”、“脑出血”、“脑栓塞”、“脑冲血”等,其中以“中风”为主要常用名称。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理解主要分为外风论、内因论、中西汇通论等三大流派,外风论认为中风是由于风邪直中人体而引起;内因论则认为中风是由于体内火热、痰湿、气虚等内因导致肝风内动,上扰心神而成;中西汇通论医家则结合当时西方医学理论,指出中风乃血冲脑脉神经而成,指出由于各种因素,例如高血压,使血冲脑经,导致脑出血而成中风。由于对当时西方医学理论的认识,医家对人体的生理、解剖有更多的认识,认识到左右脑分别支配对侧肢体、语言功能多由左脑控制、高血压可引致中风等医学概念。治疗上,从外风立论的治法主要以疏风为主,常用方为小续命汤及侯氏黑散;内因立论者则主要以清火热、祛痰湿、补虚为主要治法,常用方包括补阳还五汤;中西汇通论医家则提出以潜阳镇逆,化痰泄浊为主要治法。然而,不同流派的医家对治疗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当中,尤其是反对外风论的文献较为多见。中西汇通论医家认为治疗外风的走窜药会加重血冲脑经,使病情加重。而这理论体系也流传到现代,指导对中风病的治疗。同时,由于受西方医学的影响,新的治法如于头部置冰囊、灌肠、电疗等亦相继出现。针灸治疗方面,受承淡安的影响,于1930年后相继复兴,对治疗原则,取穴等,有更多的讨论,并多以艾灸结合针刺疗法,一般报道起效快,效果显着。

潘雪[9](2016)在《“一分为三”辨证方法所辨中风病阴阳错杂证的治疗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一分为三”辨证方法所辨之阴阳错杂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前瞻、阳性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口服中药剂量均为75ml/次,3次/日,三餐后服用。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此方是采用“一分为三”辨证法制定的方药)药物组成: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怀牛膝,煅龙骨,煅牡蛎,白芍,天冬,生麦芽,法半夏,水蛭,生姜。对照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此方是云南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临床应用的方药)药物组成:黄芪,石菖蒲,当归,桃仁,桂枝,炙远志,赤芍,地龙,红花,水蛭,川芎。两组用药时间均是3周。在疗程结束以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7天、治疗14天、治疗21天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的数值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总有效率情况,对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总有效率比较: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86.7%,P<0.05;NIHSS量表: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83.3%,P<0.05。2、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7天,两组患者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天,两组患者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1天,两组患者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症状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语言、面瘫、眼征、上肢瘫、指瘫、下肢瘫、趾瘫等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补阳还五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与补阳还五汤加味均能显着改善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阴阳错杂证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且补阳还五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临床疗效优于补阳还五汤加味。4、NIHSS量表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量表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7天,两组患者的NIHSS量表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天,两组患者的NIHSS量表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1天,两组患者的NIHSS量表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NIHSS量表临床症状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量表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野、凝视、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失调、感觉等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NIHSS量表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补阳还五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与补阳还五汤加味均能显着改善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阴阳错杂证患者的西医临床症状,且补阳还五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临床疗效优于补阳还五汤加味。6、安全性判定: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与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阴阳错杂证均是安全有效的;补阳还五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与补阳还五汤加味均能显着改善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阴阳错杂证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且补阳还五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临床疗效优于补阳还五汤加味。表明补阳还五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阴阳错杂证的有效方剂。

张广昌[10](2015)在《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近况,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进展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结果:西医治疗本病的方法相对固定,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中药的内服与外用、针灸与推拿按摩,且常常联合应用,并取得了较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更好的临床疗效。结论: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的中风病中医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镇肝熄风汤与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出血性中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镇肝熄风汤与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出血性中风(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明清医案治疗中风病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1.数据来源及检索方式
    2.数据纳入与排除标准
    3.数据标准化与录入
    4.统计方法
    5.网络药理学分析
二、结果
    1.医案分布
    2.药物频数分布
    3.药物类别分布
    4.药性分布
    5.药味分布
    6.药物归经分布
    7.高频药物聚类情况
    8.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9.最高规则支持度药对的网络药理分析
三、分析
    1.医案分布分析
    2.药物频数分析
    3.药物归类分析
    4.药性分析
    5.药味分析
    6.药物归经分析
    7.药物聚类分析
    8.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9.网络药理学对茯苓→半夏治疗中风病的机制分析
四、结论
    1.注重“补虚”、强调“培本”
    2.并用“健脾化痰”与“开窍豁痰”
    3.用药柔润以“滋肝肾之阴”
    4.常用药对茯苓-半夏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等途径来治疗中风病
五、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
        1.中医对中风的认识源流
        2.现代医学对于脑卒中的研究
        3.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4.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方面的应用
    二、综述参考文献
    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古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的方剂配伍及络病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医家选择与资料来源
    2 资料选取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研究指标
    5 统计学处理
    6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汉、唐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2 宋、金、元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3 明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4 清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5 古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络病用药规律分析
讨论
    1 基于络病理论阐释古代医家论中风之病因病机
    2 基于络病理论阐释古代医家论中风之治法
    3 基于络病理论阐释古代医家治中风之方药
小结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风辨证论治研究文献概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补阳还五汤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基底节区脑出血神经功能改变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中医病因病机
        一、病理生理机制
        二、中医病因病机
    第三节 基底节区脑出血神经功能的改变
        一、运动功能
        二、语言功能
        三、认知功能
        四、意识水平
    第四节 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神经功能评价的相关指标
        一、NIHSS评分
        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三、GCS评分
        四、认知功能
        五、其他
    第五节 基底节区脑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
        一、西医治疗方法
        二、中医治疗方法
        三、康复治疗方法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二节 技术线路
    第三节 一般资料
        一、病例筛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样本量计算
        二、随机分组
        三、干预措施
        四、观察指标
        五、观测方法
        六、数据收集及管理
        七、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第五节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第一节 基线资料比较分析
        一、两组患者性别比例比较
        二、两组患者基础疾病构成比比较
        三、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平均动脉压、发病时间比较
    第二节 临床疗效指标比较分析
        一、NIHSS评分
        二、中医证候评分
        三、颅内血肿体积
        四、脑水肿体积
        五、颅内压比较
    第三节 安全性指标比较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脑出血的概况
    第二节 试验结果探讨及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性及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附录2: 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附录3: 参与临床实验知情同意书
    附录4: 随机数字列表及随机抽样入组结果
    附录5: NIHSS评分量表
    附录6: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基于数据挖掘中医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脑出血后脑水肿研究现状
        一、西医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认识
        二、祖国医学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认识
第二章 临床文献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文献收集
        二、文献筛选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用药频次
        二、高频药物功效分类
        三、中药属性统计
        四、组方规律分析
        五、新方分析
    第三节 讨论与分析
        一、药物分析
        二、组方分析
        三、新方分析
结语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5)腹针对缺血性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文献研究
        一、中风的病因病机
        二、中风的中医治疗
    第二节 西医文献研究
        一、缺血性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
        二、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
        三、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现代康复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
        三、样本计算
        四、研究方案
        五、评价方法
        六、统计分析
        七、受试者依从性保证
        八、技术保证
        九、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基线比较
        二、疗效比较
        三、分层比较
        四、安全性评价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一、结果分析
        二、腹针疗法与上肢运动障碍
        三、创新点
        四、不足之处
        五、设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6)现代医案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研究及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现代医案的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相关性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检索方法
        (三)疾病诊断标准
        (四)医案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医案检索结果
        (七)数据库的建立
        (八)统计方法
    四、数据挖掘结果
        (一)缺血性中风病现代医案来源情况
        (二)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一般信息分布情况
        (三)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分析
        (四)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型分布情况
        (五)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六)缺血性中风病用药分析
        (七)缺血性中风病常用中药配伍关联分析
        (八)关联规则分析
第二部分 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证治规律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采集工具
        (六)采集内容的实施
        (七)数据录入与统计方法
    三、临床研究结果
        (一)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一般信息分布情况
        (二)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型分布情况
        (三)常用方剂频数分析
        (四)证型与方剂关联规则分析
        (五)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六)缺血性中风病用药分析
        (七)缺血性中风病常用中药配伍关联分析
讨论
    一、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一般情况分布及特点
        (一)性别情况
        (二)年龄情况
        (三)疾病分期情况
        (四)病因分析
        (五)既往疾病情况
    二、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分布特点
        (一)脉象频数分析
        (二)舌象频数分析
        (三)主要症状体征频数分析
        (四)缺血性中风病对情志的影响
        (五)主要症状体征聚类分析
    三、缺血性中风病病机特点
        (一)古代医家对中风病病机认识
        (二)近现代医家对中风病病机认识
        (三)齐向华教授对缺血性中风病病机的认识
    四、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候分布特点
        (一)缺血性中风病病位分布特点
        (二)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总体证型及病性证素分布特点
        (三)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分期证型及病性证素分布特点
    五、常用方剂及其与证型关联情况
        (一)齐向华教授常用方剂分析
        (二)证型与方剂关联规则
    六、缺血性中风病用药规律探讨
        (一)缺血性中风病总体用药频数结果分析
        (二)缺血性中风病总体用药分类结果探讨
        (三)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分期用药及分类结果探讨
        (四)药物聚类分析结果探讨
        (五)药物因子分析结果探讨
    七、缺血性中风病常用中药配伍规律探讨
        (一)常用药对
        (二)三味药团
        (三)四味药团
        (四)五味药团
    八、关联规则分析探讨
        (一)脉象、舌象关联分析
        (二)证候要素关联分析
        (三)脉象与证素关联分析
        (四)证素与中药关联分析
        (五)脉象与中药关联分析
    九、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风病医案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7)祛瘀平肝化痰汤治疗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引言
一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中医辨证标准
        2.4 病类诊断标准
        2.5 疾病分期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终止和撤出试验标准
    6 脱落与剔除病例标准
    7 研究方法
        7.1 实验设计
        7.2 使用药物
        7.3 治疗方法
    8 观察指标
        8.1 一般资料
        8.2 疗效观察指标
        8.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8.4 安全性评价
    9 统计学分析
二 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1 一般资料
    2 临床疗效
    3 中医症候疗效
    4 神经功能评分
    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6 中医证候积分
    7 颅内血肿吸收
    8 安全性评价
三 讨论
    1 中医学对脑出血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1.1 传统中医学对脑出血的认识
        1.2 现代中医临床研究认识
    2 西医对脑出血的认识
        2.1 脑出血的发生机制及诊断
        2.2 脑出血的治疗
    3 祛瘀平肝化痰方立方依据及组方分析
    4 疗效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5 不足与展望
四 结论
五 致谢
参考文献
表1 知情同意书
表2 临床观察表
表3 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表(安全性检查)
表4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表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
表6 中风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附录1 综述
    参考文献

(8)民国时期中文期刊的中风病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研究现状
    一、古代有关中风病的论述
    二、中风病的治疗研究
第二节 民国时期文献状态 第二章 文献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文献收集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病名
    一、中风
    二、伤寒中风与金匮中风
    三、真中与类中
    四、西医病名的汇聚:脑出血、脑充血、脑贫血
第二节 机理、病因病机
第三节 治法方药
第四节 针灸
    一、针刺
    二、灸法
    三、针灸病案分析
    四、民国时期针灸的复兴
第五节 民国治疗中风名家研究
    一、张山雷
    二、王清任
    三、费赞臣
    四、张锡纯
第六节 民国时期中风病特色疗法
第七节 西方医学的冲击
    一、解剖
    二、中西医理汇聚
    三、高血压
第八节 中风病的预防与预后
    一、中风病的预防
    二、高血压的防治及预后
    三、其他
第九节 民国年代期刊特色
    一、投稿形式
    二、作者与读者的交流
    三、医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一分为三”辨证方法所辨中风病阴阳错杂证的治疗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资料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病例来源
    4 研究方案
    5 统计方法
结果
    1 基本资料比较
    2 治疗前两组患者病情及安全性指标比较
    3 疗效评价
    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中医治疗
    2 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西医治疗
    3 组方分析
    4 方药配伍分析
    5 药物组成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6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分析
    7 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治疗
    1.1 中药内服
    1.2 中药外用
2 针灸治疗
3 推拿 (按摩) 治疗
4 小结

四、镇肝熄风汤与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出血性中风(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明清医案治疗中风病的用药规律[D]. 陶筱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2]古代治疗中风代表医家的方剂配伍及络病用药规律研究[D]. 柳皓.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3]补阳还五汤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秀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基于数据挖掘中医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用药规律分析[D]. 李涌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腹针对缺血性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D]. 凌珊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现代医案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研究及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经验总结[D]. 刘呈祥.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祛瘀平肝化痰汤治疗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观察[D]. 熊慧娴(LIE HWEI SIEN).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6)
  • [8]民国时期中文期刊的中风病文献研究[D]. 连颖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9]“一分为三”辨证方法所辨中风病阴阳错杂证的治疗观察[D]. 潘雪. 云南中医学院, 2016(11)
  • [10]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 张广昌. 中医临床研究, 2015(26)

标签:;  ;  ;  ;  ;  

正肝熄风汤加补补阳还五汤治疗出血性中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