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金带油田非均质储层特征及有利目标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王宝红,汤克勇,王峰,贾然,李洪飞,刘晨[1](2021)在《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辽河油区J 99区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四段杜家台油层是辽河油区J 99区块主力储层发育段,但J 99区块属于特殊的断块油气藏,断块较破碎,油气分布规律复杂。对该区块沙四段杜家台油层沉积微相划分、平面展布特征及物性特征研究分析和综合研究表明:J 99区块东北部杜家台油层发育为一套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并细分出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分支间湾及滨浅湖泥坪4个微相,平面相显示出砂体连续性差,以带状为主,且不同微相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差异大。利用示踪剂技术对该研究区进行注采观察发现,在示踪剂注入井的周边,都分别监测出示踪剂显示,但时间、浓度与井距并不成正比关系,间接反映出该层位的不均质性。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对该区下一步全面评价储层的特征,探讨砂体与构造对油气聚集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鞠馨瑶[2](2016)在《渤海湾盆地黄金带油田构造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复杂断陷盆地是黄金带油田的典型特征,走滑作用影响着该油田,致使该区内断裂复杂,小幅度、小面积的断块和断鼻为区内主要的局部构造,油气成藏受构造控制因素很大。因此,确定断层特征,分析其与油水分布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黄金带油田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南部深陷带,整体呈北东向展布。以二界沟断层和驾掌寺断层为界,自西向东可以分为西部新开斜坡带、中央黄金带断裂背斜构造带和东部驾掌寺斜坡带。其中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地层富含油气,构造样式丰富,为本次研究的目的层。本文利用地震资料以构造特征入手,采用构造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渤海湾盆地黄金带油田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地层进行了构造特征、断裂特征、构造演化过程以及微构造的详细研究。通过此次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本区在古近纪先后经历了张性应力场和扭性应力场,而扭性应力场又派生出两个方向互相垂直的拉张应力场和挤压应力场。因此本区在复杂的应力场的作用下,发育了丰富的构造样式。认为在沙三早期拉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二界沟断层;沙三晚期和沙一期应力场较弱时形成了驾掌寺断层,并存在北西-南东的伸展构造作用;而在东营期应力场较强时期,由于右旋扭应力场派生的南北向拉张应力场和东西向挤压应力场,为走滑构造变形体制,最大主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表现为北东向右旋走滑,东西向挤压和南北向伸展的构造变形特征,伴有纵弯褶皱的发育;同时,二界沟断层作为构造带边界对局部应力场的方向造成改变。(2)构造演化特征对烃源岩、储层、盖层的发育以及油气的运移、聚集、保存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沙三期本区主干断层强烈活动,控制了黄金带深陷区的形成,其中沙三中亚段为湖相沉积,发育纯而厚的泥岩,是本区主要烃源岩。沙三末期,由于构造运动的变化,整体抬升,沙二段遭到剥蚀,与上覆地层的接触方式为平行不整合接触,接触面附近的储层物性被改善。沙一期为构造平稳期,地层缓慢沉降,本区广泛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本区的主要储层。东营期为本区强烈走滑时期,同时也是本区烃源岩的大量排烃时期。沙三期发育的断层重新活动,由于沟通烃源岩,而成为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新产生的断层则成为油气从沙一段储层二次运移至东营组储层的通道。地层纵弯褶皱产生了相对高差,为油气横向运移提供了动力。东营期结束,本区构造定型,断层停止活动,从油气运移通道转而成为为油气聚集提供遮挡条件。复杂的断裂系统和地层褶皱使本区的背斜圈闭、断层圈闭等构造圈闭十分发育,为油气聚集提供了场所。
刘长喜[3](2016)在《准噶尔盆地腹部东环带三工河组二段岩性圈闭识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次研究的重点是盆1井西凹陷东环带侏罗系三工河组小断裂识别及砂体展布刻画,在此基础上开展地质综合研究,解剖已知油藏,搞清成藏主控因素,落实有利圈闭目标提供部署建议。研究包括以下4个方面:1、精细标定解释,搞清侏罗系三工河组地层特征及断裂纵横向展布规律;2、结合区域地质认识,初步选定有利区带;3、对有利区带开展精细构造研究及储层预测,落实有利圈闭目标;4、充分利用已钻井资料,综合构造、沉积储层研究,解剖已知油藏,搞清油气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提供井位部署建议。通过此次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该区主要发育两种类型的断裂:逆断裂与正断裂。第一种类型为深层逆断裂,断层断距较大,地震剖面特征较为清晰;另一种类型为正断裂:浅层正断裂又可分为两个期次。一个期次断裂主要形成于燕山运动时期终止于喜山运动前,断裂特征清晰,主要起到沟通油源与侧翼封挡作用;另一个期次断裂主要活动于燕山运动时期,为侏罗系三工河组层间正断裂:地震剖面断裂特征不太明显,主要体现为同相轴的扭曲、抖动或同相轴数目的变化,这组类型断裂分布于整个前哨低凸带及莫北地区。2、精细构造落实,此次将研究区分为四个条带:(1)莫北凸起核部断阶带;(2)莫北凸起西翼——前哨低凸带;(3)莫北凸起核部单斜带;(4)莫北凸起东翼陡坡带。3、基于前人研究,精细解剖了前哨低凸带重点井区油藏中油气水关系;指导了前哨低凸带后期圈闭识别及井位目标部署工作。4、研究主要落实了两类圈闭:断层圈闭及断层-岩性圈闭,圈闭目标共计375.6km2。第一批申报4个圈闭并全部通过评审,总面积130.2km2。之后,完成4口井位部署工作,并全部通过论证。
张文凯[4](2016)在《辽东凸起东营组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地区是渤海海域最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近年来在东营组勘探开发过程中获得较大突破,发现锦州9-3、金县1-1、绥中36-1及旅大6-2等多个大油气田。本次研究的辽东凸起正好位于辽东湾地区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东部区域,该区钻井相对较少,地质研究相对薄弱,对于油气储层特征、储层类型及储层控制因素等基本特征认识不够深刻,严重的制约了该区域下一步的勘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次研究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测井解释并结合区域沉积背景等资料,确定了辽东凸起东营组储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环境,其骨架砂体由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分支河道等微相沉积形成。借助岩心常规分析、岩石薄片分析、扫描电镜等储层微观研究手段,识别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并利用压汞实验分析了储层孔喉组合类型及孔喉分布特征。依据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岩石热解、X-衍射及包裹体测温等现代测试分析技术,对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研究区东营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机械压实(溶)作用、胶结作用是破坏储层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物性的重要成岩作用,本区储层主要处于早成岩B期和中成岩A期,沉积作用决定了储层原生孔隙的多少,成岩作用决定了储层原生孔隙的改造程度及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综合研究区沉积、成岩、孔隙结构即物性特征,对区内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并对有利区带做了预测,本区储层总体较好,以Ⅰ类优质储层为主,其次为Ⅱ类中等储层,Ⅲ类较差储层和Ⅳ类差储层分布相对最少。对各段储层分类评价,其中东二下段储层相对最好,砂岩厚度大,物性好;其次为东三段,无论从砂体厚度,还是储集物性均略逊色于东二下段;东二上段储层相对较差,砂体累厚、孔隙度及渗透率均相对最差。
刘晓文,施尚明,何春波,常迪,吕鹏佶,刘露[5](2016)在《辽河坳陷黄金带油田构造变形特征及控藏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在区域构造作用方式和方向产生变化及复杂边界条件的综合影响下,分析复杂构造变形及所形成构造的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本文以黄金带油田为例,利用新处理的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对本区构造特征进行精细刻画,分析应力场演化,并探讨构造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认为本区沙三期存在北西-南东向的伸展构造作用;东营期为走滑构造变形体制,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表现为北东向右旋走滑、东西向挤压和南北向伸展的构造变形特征,同时,二界沟断层作为构造带边界对局部应力场的方向造成改变.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的应力条件下,伸展构造、走滑构造、挤压构造、反转构造在本区均有发育,并存在特殊的构造现象:断层与褶皱枢纽的走向出现规律性渐变、走滑断层平直段存在"海豚效应"现象.结合区域应力场的变化以及构造带边界的影响,构造变形叠加和复杂的先存构造条件是产生复杂构造现象的原因.构造活动与油气成藏在时间上相契合,对油气成藏与保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博[6](2014)在《黄金带油田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黄金带油田二次开发部署的大环境下,对研究区的储层进行了精细研究并给与综合评价。应用储层岩石学、储层沉积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基础,结合黄金带油田的地层、沉积、构造特征,先后研究了储层宏观岩石学和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储层纵横向分布特征,并通过分析影响研究区储层发育的主导因素,建立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与储层形成、发育、分布之间的因果联系,从微观和宏观的双重角度分析解释储层特征。同时,分别运用单因素评价法和以判别分析为主的多因素评价法客观全面地对研究区61个沉积单元储层做出综合评价。本次研究表明,黄金带油田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岩性主要为细砂岩以及中-粗砂岩、砂砾岩。研究区储层主要为中孔中低渗储层,但储层物性在各层段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中东营组主要是中高孔中高渗透率储层,沙一段上部为中高孔低渗透储层,沙一段中部为中孔中渗类的储层,而沙一段下部储层为中低孔低渗储层,沙三一段主要是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微孔隙和裂缝次之;喉道偏细,孔喉结构中等。黄金带油田储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其分布深受沉积相带的控制;研究区储集岩在成岩过程中所发生的成岩作用主要是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成岩作用包括晚成岩A期和早成岩B期。研究区全区一类、二类、三类储层分别占14.6%、34.6%和50.8%。本次研究为黄金带油田精细油藏描述提供地质支撑,为油气有利区确定提供地质基础,确定了油田下一步挖潜稳产的潜力,对黄金带油藏开发调整提供优化方案有重要意义。
裴家学[7](2013)在《路东凹陷九上段沉积体系及储层研究》文中认为陆东凹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和赤峰市境内,是开鲁盆地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是在海西期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生代凹陷。凹陷受北北东向区域性断裂控制,构造走向由近东西向转北东向,具有东南陡西北缓、东南断西北超单断箕状凹陷。通过建立全区层序地层格架,并在层序格架下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分析断裂展布特征、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特征,并在构造背景下进行沉积体系分析。通过地震相、单井相、连井相对沉积相进行研究,陆东凹陷南部陡岸带发育近岸水下扇、东部陡岸带发育扇三角洲、西北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洼陷带内发育浊积扇。通过地震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地震分频、测井反演等技术应用,预测发现陆东凹陷储层的储集性能相对较差,但也不乏一些有利储层。平面上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前缘中部水道发育带,近岸水下扇扇中部位,纵向上一般位于次生孔隙发育的1600m~1800m深度段。因此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岸水下扇扇中部位、浊积扇等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也是下一步勘探的主要目标。
李军[8](2010)在《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三段沉积储层特征与油气关系》文中研究指明东部凹陷沙三期(始新世中晚期)为裂谷发育的断陷期,断裂发育,构造条带狭窄,沉积作用与火山作用交互发生,砂岩与火成岩纵横交错,具有复杂而特殊的石油地质条件,并且沉积、储层缺乏系统地研究,制约了油气勘探。本文以沉积学、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作指导,在沙三段沉积、储层整体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地区特点,开展沉积、储层特征及油气关系研究,构建沉积模式和火成岩发育模式,指出有利储层的分布区,提出勘探目标。构造演化控制了沉积演化及岩浆喷发,进而控制了储层的发育。本区主要物源为两侧的凸起,具近物源、多物源、物源交叉重叠等特征;火成岩体的存在可改变物源走向。通过大量沉积相标志的研究,建立了冲积扇、扇三角洲、三角洲、河流及浊流的相模式,确定优势沉积相带和优势储层发育区。研究认为沙三下亚段发育冲积扇-辫状河-冲积平原沉积体系,沙三中亚段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沙三上亚段北段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南段发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明确了各沉积相带的平面展布特征,沙三下、中、上亚段的砂砾岩体、浊积体、河道及滩坝砂体,是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地区。砂岩储层分布和物性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成岩相等综合控制;碎屑岩与火成岩储层交互发育,可减弱火成岩下伏砂岩的成岩作用,提高储集性能;砂岩储层综合评价为低孔-低渗储层。沙三上亚段储层主要处于中成岩A1期,以溶蚀成岩相、溶蚀及部分再胶结成岩相为主,次生孔隙较发育,储集性能较好,多为Ⅱ类储层。火成岩储层主要为粗面岩(热河台-黄沙坨地区)、辉绿岩(驾掌寺、青龙台地区)、安山岩(大平房地区)、玄武岩、火山角砾岩(红星地区)和凝灰岩等。火成岩储层受埋深影响较小,将是中深层勘探的重要目标。除火山沉积相和边缘相带外,爆发相、溢流相、次火山岩相均为有利储集相带。综合考虑岩相、物性、产能、裂缝发育程度等因素,综合岩性、岩相、裂缝、测井储层预测、地震储层预测的结果,将火成岩储层分为Ⅰ、Ⅱ、Ⅲ、Ⅳ类。控制火成岩成藏因素主要有:油气输导条件、裂缝发育程度、有利岩相带等。论文在沉积模式建立、沉积作用与火山作用的关系、两类储层发育与油气的关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新认识。研究成果对今后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张晓玲[9](2004)在《黄金带油田非均质储层特征及有利目标预测》文中认为为了加深对黄金带复杂断块油田进一步开发,针对该区断层复杂、储层变化大、油水关系复杂等特征,笔者综合运用岩心、分析化验及录井、测井资料,对其沉积特征、储层岩性、物性和非均质性进行详细研究。以JASON软件为平台,对含油砂体进行了追踪和预测,并在有利区提出井位部署,为该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二、黄金带油田非均质储层特征及有利目标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金带油田非均质储层特征及有利目标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辽河油区J 99区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沉积微相类型及平面展布 |
2 储层非均质性 |
2.1 微观非均质性 |
2.2 层内非均质性 |
2.3 平面非均质性 |
3 示踪剂对非均质性的启示 |
4 结 论 |
(2)渤海湾盆地黄金带油田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0.2.2 研究区域开发现状 |
0.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目标 |
0.3.3 技术路线 |
0.4 进度安排 |
0.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油田地质概况 |
1.2 地层特征 |
1.3 构造沉积背景 |
1.3.1 构造演变过程 |
1.3.2 沉积背景 |
1.3.3 东部凹陷断裂活动特征 |
1.3.4 东部凹陷构造演化史 |
1.3.5 火山活动 |
第二章 三维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 |
2.1 断层的解释 |
2.1.1 断层解释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
2.1.2 断层解释原理 |
2.1.3 断层解释方法及应用 |
2.2 层位的解释 |
2.2.1 层位解释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
2.2.2 层位标定 |
2.2.3 波组特征 |
2.2.4 全区层位对比追踪 |
2.2.5 层位解释方法及其应用 |
2.3 断层组合 |
2.4 速度研究与时深转换 |
2.5 新老构造对比 |
第三章 构造特征分析 |
3.1 构造形态特征 |
3.2 断层分类 |
3.3 主要断层及其特征 |
3.4 主要构造类型及其特征 |
3.4.1 伸展构造 |
3.4.2 走滑构造 |
3.4.3 挤压构造 |
3.4.4 反转构造 |
3.5 微幅度构造类型及其特征 |
3.5.1 微构造的划分 |
3.5.2 工区微构造特征 |
3.6 构造演化史 |
第四章 构造活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4.1 构造演化特征对生储盖组合的控制作用 |
4.2 构造活动对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 |
4.3 微构造类型与油气产量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准噶尔盆地腹部东环带三工河组二段岩性圈闭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岩性圈闭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位置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3 油气勘探概况 |
2.4 评价潜力 |
2.5 地质任务 |
第3章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研究 |
3.1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
3.2 地震层位标定与反射波特征 |
3.2.1 合成记录标定的原理 |
3.2.2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3.2.3 地震反射波组特征 |
3.3 层位与断层解释 |
3.3.1 层位解释的方法 |
3.3.2 断层解释的技术 |
3.3.3 断裂特征描述 |
3.4 构造成图 |
第4章 储层反演预测研究 |
4.1 波阻抗反演常用方法及原理 |
4.1.1 叠后地震数据反演方法 |
4.1.2 叠前地震数据反演方法 |
4.2 储层反演预测 |
4.2.1 储层反演流程 |
4.2.2 反演效果分析 |
第5章 圈闭目标评价优选及井位建议 |
5.1 圈闭识别原则 |
5.2 圈闭识别成果 |
5.3 井位部署及建议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辽东凸起东营组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线路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构造背景及特征 |
2.2.1 渤海湾地区构造背景 |
2.2.2 渤海湾地区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沉积特征研究 |
3.1 沉积演化特征 |
3.2 沉积构造特征 |
3.3 测井相特征 |
3.4 沉积相类型 |
3.5 单井沉积相及连井剖面相特征 |
3.5.1 单井沉积相特征 |
3.5.2 连井剖面相特征 |
第4章 岩石学及成岩作用特征 |
4.1 岩石学特征 |
4.1.1 岩石类型特征 |
4.1.2 岩石结构特征 |
4.2 成岩作用特征 |
4.2.1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
4.2.2 成岩演化特征 |
第5章 储集物性特征 |
5.1 孔隙类型 |
5.1.1 原生孔隙 |
5.1.2 次生孔隙 |
5.2 孔隙结构特征 |
5.3 储层物性特征 |
第6章 储层评价与控制因素分析 |
6.1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制定 |
6.2 重点层段储层综合评价 |
6.3 优质储层特征 |
6.4 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
6.4.1 沉积因素分析 |
6.4.2 成岩因素分析 |
6.4.3 构造因素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辽河坳陷黄金带油田构造变形特征及控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构造特征及应力条件分析 |
2.1 伸展构造 |
2.2 走滑构造 |
2.3 挤压构造 |
2.4 反转构造 |
3 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 |
4 结论 |
(6)黄金带油田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1.1 油田地质简况 |
1.2 地层特征 |
1.2.1 地层基础特征 |
1.2.2 地层分布 |
1.3 构造背景 |
1.4 沉积背景 |
第二章 储层宏观特征 |
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2 储层物性特征 |
第三章 储层微观特征 |
3.1 储层空间类型 |
3.1.1 孔隙基本类型 |
3.1.2 孔隙组合类型 |
3.2 孔隙结构特征 |
3.2.1 喉道类型 |
3.2.2 孔喉大小及相关参数 |
3.3 孔隙结构类型 |
第四章 储层非均质性 |
4.1 层内非均质性 |
4.2 层间非均质性 |
4.3 平面非均质性 |
第五章 储层分布特征 |
5.1 纵向特征 |
5.2 平面特征 |
第六章 储层影响因素 |
6.1 沉积作用 |
6.1.1 砂体发育 |
6.1.2 岩石结构因素 |
6.1.3 沉积相带 |
6.2 成岩作用 |
6.2.1 成岩作用类型 |
6.2.2 成岩序列 |
6.2.3 成岩阶段 |
6.3 构造作用 |
第七章 储层综合评价 |
7.1 评价参数选择 |
7.2 储层单因素评价 |
7.3 储层综合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路东凹陷九上段沉积体系及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
0.2.2 储层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地层特征 |
第二章 层序格架的建立 |
2.1 断陷盆地层序充填序列的划分与建立 |
2.2 单井层序划分 |
2.3 井-震层序界面识别 |
2.3.1 层序界面识别 |
2.3.2 体系域界面识别 |
2.4 连井地震层序格架的建立 |
第三章 构造特征 |
3.1 断裂特征 |
3.1.1 断裂平面特征 |
3.1.2 断裂剖面特征 |
3.2 构造演化特征 |
3.3 构造区带特征 |
第四章 沉积体系及储层特征分析 |
4.1 沉积体系研究 |
4.1.1 地震相特征分析 |
4.1.2 单井相分析 |
4.1.3 连井相特征分析 |
4.1.4 沉积体系平面展布 |
4.2 储层特征 |
4.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2.2 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阶段划分 |
4.2.3 孔隙类型和孔隙演化 |
4.2.4 储层物性 |
4.2.5 储集砂体类型及性能 |
第五章 储层预测 |
5.1 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 |
5.1.1 技术关键 |
5.1.2 反演效果分析 |
5.2 地震属性分析 |
5.2.1 地震属性概念 |
5.2.2 地震属性提取方法 |
5.2.3 效果分析 |
5.3 地震分频 |
5.3.1 分频技术的基本原理 |
5.3.2 分频技术效果分析 |
5.4 InverMod 特征曲线反演 |
5.4.1 InverMod 反演原理及流程 |
5.4.2 技术关键 |
5.4.3 效果分析 |
第六章 油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有利区带评价 |
6.1 油藏主控因素分析 |
6.1.1 油气藏基本特征 |
6.1.2 油藏分布特征 |
6.1.3 油藏主控因素 |
6.2 勘探潜力分析 |
6.2.1 生油条件优越 |
6.2.2 储层发育 |
6.2.3 盖层稳定分布 |
6.2.4 生储盖配置合理 |
6.3 有利勘探区带评价 |
6.3.1 交力格洼陷 |
6.3.2 中央构造带 |
6.3.3 三十方地洼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三段沉积储层特征与油气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1.1 东部凹陷勘探概况 |
1.1.2 东部凹陷沉积、储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沉积储层研究现状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3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3.1 主要成果 |
1.3.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1.1 区域地层特征 |
2.1.2 沙三各亚段划分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背景 |
2.2.2 断裂特征 |
2.2.3 构造格局 |
2.3 盆地演化与盆地充填 |
2.3.1 盆地演化 |
2.3.2 古近系火成岩发育特征 |
2.3.3 东部凹陷沙三期盆地充填特征 |
2.4 烃源条件分析 |
2.4.1 烃源岩分布及评价 |
2.4.2 资源量估算 |
3 沉积相及火成岩岩相研究 |
3.1 沉积物源分析 |
3.1.1 重矿物及其组合分析 |
3.1.2 岩屑成分分析 |
3.1.3 砂体展布分析 |
3.1.4 砂岩碎屑成分分析 |
3.2 沉积相研究 |
3.2.1 沉积相判别标志 |
3.2.2 沉积类型与特征 |
3.2.3 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
3.3 火成岩岩相研究 |
3.3.1 火成岩期次划分与对比 |
3.3.2 火成岩岩相类型及特征 |
3.4 沉积作用与火山作用关系 |
4 碎屑岩储层研究 |
4.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
4.1.1 沙三下亚段(ES_3下) |
4.1.2 沙三中亚段(ES_3~中) |
4.1.3 沙三上亚段(ES_3~上) |
4.2 碎屑岩成岩作用特征 |
4.2.1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
4.2.2 成岩演化模式 |
4.2.3 成岩阶段划分标志 |
4.2.4 成岩阶段 |
4.3 储层储集性能特征 |
4.3.1 储集层物性特征 |
4.3.2 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 |
4.4 储层综合评价与有利区带预测 |
4.4.1 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 |
4.4.2 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
5 火成岩储层特征研究 |
5.1 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 |
5.1.1 熔岩类 |
5.1.2 火山碎屑岩类 |
5.1.3 次火山岩及脉岩 |
5.2 火成岩储层特征 |
5.2.1 储集空间 |
5.2.2 裂缝 |
5.2.3 储层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 |
5.2.4 储集空间的形成和演化 |
5.3 储层综合评价 |
5.3.1 储层测井评价 |
5.3.2 地震储层预测 |
5.3.3 储层分类 |
6 储层与油气关系研究 |
6.1 储集层类型与油气关系 |
6.1.1 砂岩储层与油气 |
6.1.2 火成岩储层与油气 |
6.2 储层发育与油气成藏 |
6.2.1 火山活动与油气成藏 |
6.2.2 火成岩的分布利于砂岩次生孔隙的形成与保存 |
6.3 油气藏类型与油气成藏 |
6.3.1 构造油气藏 |
6.3.2 岩性油气藏 |
6.3.3 火成岩油气藏 |
6.3.4 重点地区沙三段油气成藏分析 |
7 油气勘探有利目标优选 |
7.1 碎屑岩有利勘探目标优选 |
7.1.1 驾掌寺洼陷周边 |
7.1.2 二界沟洼陷周边 |
7.1.3 牛居—长滩洼陷周边 |
7.1.4 西部断阶带 |
7.1.5 东部陡坡带 |
7.2 火成岩有利勘探目标评价 |
7.2.1 拓展大平房地区 |
7.2.2 中央构造带深层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论文发表、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9)黄金带油田非均质储层特征及有利目标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沉积特征 |
1.1 相标志 |
1.2 沉积微相划分及沉积模式 |
2 储层特征 |
2.1岩石学[2] |
2.2 物性 |
2.3 非均质性 |
3 储层预测 |
3.1 波阻抗反演原理 |
3.2 子波提取与地震层位标定 |
3.3 建立合理的三维阻抗地质模型 |
3.4 合理性分析 |
3.5 有利砂体预测 |
4 实施结果 |
4.1 黄202-1井 |
4.2 黄302-6井 |
5 结束语 |
四、黄金带油田非均质储层特征及有利目标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辽河油区J 99区块为例[J]. 王宝红,汤克勇,王峰,贾然,李洪飞,刘晨. 录井工程, 2021(04)
- [2]渤海湾盆地黄金带油田构造特征研究[D]. 鞠馨瑶.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3]准噶尔盆地腹部东环带三工河组二段岩性圈闭识别研究[D]. 刘长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4]辽东凸起东营组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D]. 张文凯.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5]辽河坳陷黄金带油田构造变形特征及控藏作用[J]. 刘晓文,施尚明,何春波,常迪,吕鹏佶,刘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6(03)
- [6]黄金带油田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D]. 李博.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7]路东凹陷九上段沉积体系及储层研究[D]. 裴家学. 东北石油大学, 2013(S2)
- [8]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三段沉积储层特征与油气关系[D]. 李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12)
- [9]黄金带油田非均质储层特征及有利目标预测[J]. 张晓玲. 西北地质,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