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优势的实现与国家政府的后发地位——以我国电信业发展与体制改革为例

后发优势的实现与国家政府的后发地位——以我国电信业发展与体制改革为例

一、后发优势的实现与后起国家政府的作用──以中国电信业发展与体制改革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洪钟[1](2021)在《全球价值链治理、政府能力与中国国际经济权力提升》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快速崛起是当今世界秩序变迁最核心的特征之一。与以往的大国赶超背景不同,中国成长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全新的时代背景赋予后起国家不同于以往时期更加显着的后发优势,但能否把握历史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则取决于后起国家的政府能力。中国政府循着先融入后升级的治理逻辑,通过积极推动本国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和技术升级,并充分发挥巨大的国内市场吸引力优势,引领了中国的崛起和经济权力持续增长。随着外部环境的恶化,中国坠入"大国赶超陷阱"的风险与日俱增,但独特的大国优势、全套产业链、坚定的复兴信念等因素构成了中国跨越"大国赶超陷阱"的重要基础,进而助推中国国际经济权力的不断提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朱玮玮[2](2020)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效应和制度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不断壮大,渐已成为影响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格局的关键力量。中国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OFDI的发展又迎来新的高潮。2019年,中国OFDI流量为1171.2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8.91%,位居世界第四;存量为20994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6.07%,位列世界第三。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本输出国中,中国已居举足轻重的位置。中国OFDI的区位范围和产业分布广泛,投资区域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近些年跨国企业的投资领域不断向产业链的高端迈进,投资产业已涵盖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后起国家,中国OFDI异军突起的关键推动力量究竟是什么?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代表的主流OFDI理论普遍认为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具备某些竞争优势,包括市场、产品、技术、管理经验等,对不具备明显竞争优势的中国跨国企业的大规模国际扩张,这些理论难以给出全面科学的解释。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母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企业国际化优势的重要来源,并且,仍处于完善过程中的制度体系也会影响企业的跨国投资。本文从母国政策和制度视角构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力求为国内企业大规模的跨国投资寻求新的解释,丰富新兴经济体OFDI的研究,并为中国企业高水平“走出去”提供政策参考,为国内制度环境的改善和制度体系的健全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本文对中国OFDI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对OFDI的特征事实进行阶段性分析,包括经济特征和结构特征。在阶段性经济特征分析中选取了经济发展水平、货币环境、对外贸易、劳动力成本和能源需求指标;在阶段性结构特征分析中,结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和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中国全球投资跟踪)两套数据对投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主体结构进行剖析。另一方面,对中国的OFDI进行跨国比较,对照组分别为大型经济体美国和日本、经济外向型国家韩国、新兴经济体俄罗斯和印度,比较内容涉及OFDI的规模与结构。其次,本文全面梳理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政策演变,并对政策效果进行实证检验。“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是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重要意义的国家战略,为推动战略实施,国家全力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助力企业的境外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由审批制转变为核准制,再转为备案制,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不断放宽,管理体制更趋完善和规范。外汇管理政策由管制转为放松,外汇资金来源审查、登记核准、资金汇入和结汇方面的程序不断简化,给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OFDI管理政策演变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相契合,推动了企业的国际化。第三,本文采用行业层面数据,研究金融财税政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金融财税政策是“走出去”战略以来政府所推行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信贷融资支持、财政专项资金、税收激励三个方面。政府通过税收饶让抵免、优惠税率、财政贴息、专项贷款、专项资金等政策鼓励和支持各行业企业“走出去”,可以缓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融资压力,减低投资成本,提升投资收益率。实证结果表明,“走出去”战略后实施的金融财税政策显着促进了各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规模和境外企业数量规模的扩张,具有显着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效应,这与政府的政策制定初衷相一致。第四,本文采用企业层面数据,研究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货币政策是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也是微观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经济环境因素。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资金,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使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可能会产生影响。从理论层面看,通过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货币政策可以改变银行流动性水平,改变企业的非货币资产价值和有价证券价格,改变利率水平和投资者情绪,最终作用于OFDI。实证结果证明,宽松的货币政策显着增加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并且能显着降低融资约束对企业国际化的制约作用,但上述影响仅存在于国有企业中,对非国有企业而言,货币政策的影响及调节作用均不显着。第五,本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金融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关于金融制度,当前中国仍处于金融抑制状态,一方面,金融抑制扭曲了资本成本和资本分配,造成经常账户的较大顺差,拥有净储蓄的企业通过OFDI可以提升投资收益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金融抑制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通过OFDI能更快提升技术水平。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当前中国的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水平仍较弱,一方面,较薄弱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会降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意愿,低水平的研发投入使技术水平难以快速提升,企业转而通过海外投资获得先进技术;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使企业研发成果易被窃取,企业会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研发转向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较健全的国家以保护研发成果。母国金融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缺陷是企业海外投资的“被动”推力,随着制度的逐渐健全,OFDI会趋于减少。实证结果显示,各省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确存在显着的规避金融制度约束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约束的特征;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证明,东部地区OFDI存在显着的规避金融制度约束的特征,中西部地区的OFDI则存在显着的规避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约束的特征。本文对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政策和制度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健全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政策体系,同时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后续监管以防范风险,保障对外直接投资的高质量发展;建立预警及应对机制,防范逆全球化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不利影响,同时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多角度完善金融财税政策,缓解信贷资源错配问题,支持企业高水平“走出去”;继续推进制度建设,完善金融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现国内和国外投资的均衡发展。

谢庆华[3](2018)在《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后发优势与承接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30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然而,区域发展并不平衡,后发展区域因经济落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已引起政府及相关研究机构高度关注。这些后发展区域,通常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等显着的后发优势。理论和实践表明:通过产业园建设进行产业转移,可使这些区域短期内实现快速追赶。后发展区域的后发优势及对产业的承接力,是产业园区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论文将在现有理论研究与产业园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面向产业转移与产业园建设,开展后发展区域后发优势与产业园建设承接力量化识别研究,为产业转移和产业园区建设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对后发展区域的后发优势、产业园建设、产业转移及承接力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对区域、后发展区域及产业园区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状态特征的区域建模方法,从自然地理、社会人文、资本、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区域的状态特征及产业园建设关键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后发展区域及其产业园的状态特征模型,给出了基于状态特征的后发展区域判定方法。其次,针对后发展区域后发优势的定量识别与判定问题,提出并采用产业活动将发达区域的经验、技术和资金与后发展区域的资源优势相结合从而形成后发优势的思想。由此,构建了后发优势活动模型;建立了后发优势产业识别算法;进而,从技术、资本、经验等角度,构建了后发优势评判体系;提出了后发优势的一种势能表达方法,并建立后发优势的卡诺模型和梯度方程,开展了后发优势的显着性评判及实例计算。第三,在剖析产业转移、承接力等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的条件与第三方承托服务模式,给出了该模式下产业转移的承接形式以及承托服务提供方的组织设计。进而,对产业园的属性、承接力主体及主体与承托体间的交互以及承接力表现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承接力指标体系,最终形成了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承接力量化计算方法,并以广西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为例,给出了承接力的量化过程。第四,在对后发展区域的后发优势显着性分析与后发优势产业识别,以及对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的承接力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以价值模型为核心的价值化评价方法,进一步开展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价值化评价的研究,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对评价值的价值化处理,进行了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评价与决策,以期为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提供决策支持。最后,以中国电子北海、海南两个产业园建设为例,从后发优势、承接力评价方面,对产业园的建设过程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产业园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并给出了后续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丁亮[4](2016)在《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和厘清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国际实践和中国特征,论述协调发展的机理,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协调发展的程度从时序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测评分析,进而对如何提高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促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进行了路径选择和对策探讨。论文提炼的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特征,具有创新性。在比较分析有关国家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特殊性和共性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类型国家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在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信息化各自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特征。就协调关系的性质而言,中国与早期发达国家(以英、美、法为例)相比较具有质的不同;与后起发达国家(以日本为例)、新兴发达国家(以韩国为例)相比较,协调关系的性质相同,都具有“交叉性”,但交叉的程度强弱不同;与发展中国家(以印度为例),协调关系的性质相同,都具有“更强交叉性”特征。就协调发展的总体特征而言,具有特殊的背景和地位;具有市场机制决定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统一、后发优势、多元主体、与城镇化国际化融合等机制特征和模式特征;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论文关于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测度及对策具有现实参考价值。论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构建了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测评分析模型,分别对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时序协调水平和空间协调水平进行了测评和分析,指出了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和症结,提出了提高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余泳泽[5](2012)在《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理论研究出发,探讨了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问题。首先,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在理论上,对比较优势理论下的“要素禀赋说”与竞争优势理论下的“技术赶超说”的争议进行了梳理;在实践上,对模仿性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路径的争议进行了梳理。接下来,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中心—外围”理论和“南北技术扩散”理论框架下的分析范式,设定了技术后发国家如何从技术后发优势到技术赶超的技术进步路径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区域创新要素禀赋不均衡性”以及“产业结构二元特征”的基本现状,本文采用多种实证计量分析工具,从区域和产业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战略。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如下:理论研究结论表明:(1)南方国家(技术后发国家)在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上的资源分配比例取决于两者对技术进步的产出弹性;(2)当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技术先发国家)技术差距较小时,选择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技术进步方式会有利于提升南方国家的技术进步水平;而当技术差距较大时,选择技术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为主导的技术进步方式会有利于提升南方国家的技术进步水平;(3)随着南北方国家技术差距的逐步缩小,南方国家会自动选择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进步模式;(4)技术后发国家如果要实现由模仿性创新向自主创新驱动技术进步的路径转变,实现技术赶超,就必须越过一定的人力资本水平“门槛”、经济发展水平“门槛”以及市场化水平“门槛”;(5)随着“三个门槛”的逐步跨越,技术后发国家可以按照完全模仿性创新→模仿性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为主→完全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路径开展人力资本积累战略和市场化推进战略。区域层面的实证结论表明:(1)当一个地区人均GDP接近6.5万元(TFP衡量技术进步时的门槛值)或者接近7万元(专利数量衡量技术进步水平时的门槛值)时,自主创新投入对技术进步的贡献要明显较高,而在低于人均GDP门槛值时,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的贡献要高;(2)当一个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6年(TFP衡量技术进步时的门槛值)或者10.1年(专利数量衡量技术进步水平时的门槛值)时,自主创新投入对技术进步的贡献要明显较高,技术引进则在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地区才发挥了较大的作用;(3)当一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超过9.6(TFP衡量技术进步时的门槛值)或者9.8(专利数量衡量技术进步水平时的门槛值)时,自主创新投入会显着的改善该地区的技术进步水平;(4)综合以上结果,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还是市场化程度来看,适合于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地区主要有:北京、上海、天津和发达省份的发达城市,这些地区无论在经济发展阶段、人力资本的积累还是市场化环境都符合走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进步路径。而其他地区并没有完全越过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进步路径的相应门槛。产业层面的实证结论表明:(1)由于传统产业与国际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较大,传统产业仍处于发挥技术后发优势阶段,因此采取模仿性创新的外源式技术进步路径对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采用自主创新为主的内源式技术进步并没有显着提升技术进步水平;(2)由于新兴产业与国际先进地区的技术差距较小,采取以自主创新的内源式技术进步路径对于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采取模仿性创新的外源式技术进步路径并不会显着提升技术进步水平。根据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论,本文从国家、区域和产业三个层面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从国家层面来讲,在客观认识我国创新要素禀赋现状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进步路径;技术进步路径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战略,从国家层面应该确定分地区分层级战略;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和市场化进程,努力跨过技术进步路径转换的“门槛条件”。(2)从区域层面来讲,欠发达地区要遵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发达地区要遵循竞争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赶超;区域技术进步路径应该采取技术梯度分层进步战略。(3)从产业层面来讲,针对传统产业升级应该更多的采取“渐进式”技术进步路径;针对新兴产业发展应该更多的采取“一步到位式”技术进步路径。

刘淑华[6](2011)在《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后发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展是发达国家及国际大都市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也被称为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部门,有极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瓶颈”所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创新发展模式、抓住战略机遇、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步伐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空间不断扩大,生产性服务业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区域间严重不均衡发展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抓住时机,依托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区域产业基础,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地区(文中定义为欠发达地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落后,生产性服务业没有充分发挥其经济功能,没能有效地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研究早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西方研究的时间早,内容比较全面,我国近年来也涌现了大量的优秀研究成果,对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国内外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以发达国家或大都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已经较为成熟,而关于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很少。由于经济落后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对遵循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之路是否可行产生疑问,因此,针对区域发展的现状寻找发展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为研究核心。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内在作用机理,进而对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制约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最后从发挥后发优势的角度探索适宜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并提出发展战略构想。全文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分别从国外和国内梳理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成长动因、对区域的作用、空间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简要评述,指出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二章主要是相关概念的界定,介绍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借鉴,并试着建立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理论框架;第三章深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指出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针对影响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六章探讨了欠发达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后发优势及转换条件,基于后发优势探索出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路径并提出发展战略构想;第七章是以江西为例,根据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西生产性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第八章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张桂梅[7](2011)在《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贸易利益是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的出发点和归宿。国际分工格局决定贸易利益的分配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价值链分工获得广泛发展。发展中国家以低端环节嵌入全球价值链,主要表现形式为加工贸易。价值链分工给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带来重要影响,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又存在发展陷阱和风险。论文以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为主线,利用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分工中的静态和动态贸易利益以及分工风险,并结合中国的状况,探讨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提升战略和措施。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论文的逻辑、研究方法和创新。第二章主要介绍和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家的参与。首先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内涵,通过对国际分工历史演变的简要分析,概括总结价值链分工的特点和产生的动因;接着分析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形式及特点;最后介绍学术界衡量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的常用指标、计算方法及研究结论,并分析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章分析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分工中的静态贸易利益及风险。首先指出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静态贸易利益的变化特点,即主体出现多元化,贸易利益被分割,真正反映贸易静态利益的是出口附加值的变化;然后利用传统贸易理论的拓展模型,分析发展中国家静态贸易利益及变化,并逐步推演出传统分析中的贸易利益衡量指标——贸易条件,已不能反映发展中国家的静态贸易利益变化,就此提出利用微笑曲线来构筑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分工中的贸易利益函数,并进一步分析在技术进步、非充分就业和产业扩张的条件下贸易利益曲线的变动及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影响。最后,在吸收和借鉴已有学者分析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能够更直观地反映一国在价值链分工中获得的静态贸易利益大小的衡量指标:相对出口附加值,并且根据出口附加值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对中国的制造业进行实际测算,得出中国在价值链分工中获取的利益只是其出口的1/3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比例有上升趋势,但是不显着。通过这章的分析,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新型的分工中,处于弱势地位,获得的贸易利益相对较小,而且可能会出现“悲惨的增长”和“路径锁定”。第四章主要采用历史经验分析和逻辑推理分析,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动态贸易利益。具体分析了价值链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利益、经济增长利益、技术进步利益、产业升级利益的影响路径和利益风险,并得出结论:价值链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正效应,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各国因为参与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不同和各国国内经济和制度环境不同,获取的效应会有差异。第五章主要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提升静态贸易利益和动态贸易利益。提出发展中国家提升静态贸易利益应该从增加整体分工附加值和单位附加值入手,并且应在分工中寻求和谐发展,努力打造国家制造品牌;提升动态贸易利益应该规避和减弱分工风险,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第六章分析中国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贸易利益问题。该部分首先从商品加工分类的贸易统计及加工贸易的视角较客观地描述了中国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及特点,并从历史经验中分析中国在价值链分工获取的动态利益,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实证分析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鉴于中美贸易在国际社会和中美两国的重要地位,本文接着分析了中国在对美国出口的贸易利益问题。首先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美贸易中的价值链分工因素,测算了中国对美国制造业出口中获取的附加值,提出中美贸易中的静态贸易利益要比实际贸易顺差小得多;接着,利用中国对美出口的附加值指标,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图等方法,实证分析向美国的出口对中国的就业、产业结构提升及技术进步的实际影响,结果显示有一定的正效应,符合第四章的分析结论,但是,拉动效应不显着。最后,分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面临的贸易利益风险和发展困境,提出应及时调整价值链分工战略,积极寻求有效措施,提升价值链分工的贸易利益。

吴菁[8](2010)在《中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信业是中国近十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规制改革也备受关注。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自然垄断理论和规制理论,研究中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绩效问题,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在回顾已有的自然垄断理论、规制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认为规制对自然垄断产业的影响会随着规制改革的各个阶段而不同,进而提出引入规制后的SCP分析框架。接着,探讨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其变异,对电信企业行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指出电信业持续规制的原因及规制变革内容,总结主要国家的电信业规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启示。然后,本文运用SCP范式,从产业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竞争力和社会福利四个方面对中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绩效进行评价。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利用Scott J. Wallsten计量经济模型,从电信业发展水平、资费水平、效率水平和服务质量四个方面更加全面具体地验证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绩效。研究结果表明,规制改革显着促进了电信业的发展,有效降低了电信业资费水平,明显提升了产业效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信服务质量。

冯长辉[9](2010)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理论和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中央科学总结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实践经验、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是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加快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创新能力、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随着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的建设和物联网模式的逐步探索,两化融合已经成为覆盖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以工业化的发展为支撑和保障,两者是互为融合,螺旋上升的过程,唯有此方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高质高效发展。当前,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程度与深度亟需加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因此需要在充分把握现阶段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现状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研究工作,这一研究工作显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由于两化融合对我国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在世界上也没有完全成熟的理论可以借鉴,亟需开展深入的研究,通过深入的研究工作,为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深入推进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本文从理论到实践对两化融合进行逐步深入分析研究,为我国通过推进两化融合,促进信息业和工业协同发展,进而推动两化融合向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你依据,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对策。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产业融合理论、后发优势理论、跨越式发展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两化融合相关理论,通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了两化融合是高水平的产业融合,两化融合是发挥我国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深度信息化的必然选择,最终得出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最终提升我国的国家竞争力的结论。2、在充分分析我们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及其测度的基础上,对信息化和工业化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改进灰色T型关联度模型,并应用改进灰色T型关联度模型分析了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融合度,为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两化融合监测评估和国家制定相关经济发展策略提供依据。3、在回顾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历程基础上,论述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在两化融合工作,不论是在政策环境的营造方面,还是在引导、推动和支持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并提出了我国政府在两化融合方面的工作重点和措施,为促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应对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4、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比中国高,信息化起步比中国早,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本文在归纳和分析美国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欧盟的企业信息化和利用信息技术直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日本的信息化战略和政府主导模式、韩国的新IT战略等工业发达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现状,提出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模式-物联网模式,通过物联网模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深度信息化。5、在上述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为进一步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的而建立的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对上述两化融合是否发挥我国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否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深度信息化,以及政府在试验区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等理论进行测试和验证。通过验证,可知,当前我国政府试验区的主要工作是在试验区的建设当中,着力通过两化融合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深度信息化,两化融合带动了试验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推动、引导、环境营造等作用不容否定。6、在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的基础上,从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总体发展思路、战略目标、政策选择和建议方面进行研究,给出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郭丽[10](2008)在《区域后发优势实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在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态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对经济进一步发展不利的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探讨解决区域经济差距过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键问题是要解决后发区域的发展问题。本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探讨,就是从后发区域的视角展开的:首先,本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后发优势的相关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旨在为下面的论述提供理论基础;其次,界定了后发区域、区域后发优势等相关概念,并对区域后发优势的存在性进行了分析;再次,从微观层面(企业)、中观层面(产业)和宏观层面(政府),分别讨论了区域后发优势的实现机制,主要探讨了如何使区域后发优势从潜在的势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分析过程中,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对研究主题展开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

二、后发优势的实现与后起国家政府的作用──以中国电信业发展与体制改革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发优势的实现与后起国家政府的作用──以中国电信业发展与体制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价值链治理、政府能力与中国国际经济权力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价值链时代的经济权力与现实悖论
    (一)经济权力转移
    (二)全球价值链治理与经济权力分配:发达国家的优势
    (三)后起大国的“经济赶超悖论”
二、政府能力与后起国家的全球价值链治理参与:一个解释框架
    (一)后发优势:内涵与特征变化
    (二)政府能力与后起国家的全球价值链治理
        1.积极推动本国企业和经济融入全球价值链。
        2.经济与技术升级。
        3.推动创新。
        4.国内市场。
三、价值链治理视角下的中国崛起与经济权力的演进
    (一)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中国经济赶超
    (二)中国国际经济权力的提升
四、国际秩序转型、全球价值链重构与跨越“大国赶超陷阱”
    (一)国际秩序转型背景下全球价值链重构与大国博弈
    (二)中国跨越“大国赶超陷阱”的能力与制约
结 论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效应和制度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结构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主流的OFDI理论
    2.2 新兴经济体的OFDI理论
    2.3 新兴经济体OFDI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4 中国OFDI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5 简要评述
第三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事实分析
    3.1 引言
    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划分
    3.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阶段性经济特征事实分析
    3.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阶段性结构特征事实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比较
    4.1 引言
    4.2 OFDI规模与绩效的比较
    4.3 OFDI产业结构的比较
    4.4 OFDI区域结构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政策演变及效应分析
    5.1 引言
    5.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政策的演变
    5.3 管理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财税政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行业层面的分析
    6.1 引言
    6.2 政策概述与研究假设
    6.3 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说明
    6.4 实证检验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货币政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企业层面的分析
    7.1 引言
    7.2 影响机制、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7.3 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说明
    7.4 实证检验与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制度因素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来自省级数据的检验
    8.1 引言
    8.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8.3 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说明
    8.4 实证检验与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后发优势与承接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后发优势理论
        1.2.2 区域产业转移
        1.2.3 产业承接力
        1.2.4 产业园建设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区建模
    2.1 基本概念
        2.1.1 区域
        2.1.2 经济产业区域
        2.1.3 后发展区域及其产业园
    2.2 区域状态特征
        2.2.1 事物特征建模
        2.2.2 区域特征及类关系图
    2.3 后发展区域主体状态特征剖析
        2.3.1 地域空间特征
        2.3.2 资源类与状态特征
        2.3.3 区域主体性能与状态特征
        2.3.4 产业活动及特征
    2.4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特征建模与状态评判
        2.4.1 后发展区域特征建模及判定
        2.4.2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特征建模
    2.5 小结
3 后发展区域后发优势识别
    3.1 问题的提出
    3.2 面向后发优势的活动建模
        3.2.1 一般活动建模
        3.2.2 后发优势活动建模
        3.2.3 后发优势产业识别算法
    3.3 后发优势显着性分析
        3.3.1 后发优势评判体系
        3.3.2 后发优势评判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3.3.3 基于重力势能的后发优势计算
        3.3.4 后发优势卡诺模型
    3.4 后发优势度梯度方程
    3.5 实例计算
    3.6 小结
4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承接力
    4.1 产业转移及其承接力
        4.1.1 区域产业转移
        4.1.2 后发展区域对产业转移的承接力
    4.2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条件与第三方承托服务模式
        4.2.1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条件
        4.2.2 产业园承接的承托服务提供方模式
    4.3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属性设计及承接力主体间关系
        4.3.1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的承托体属性设计
        4.3.2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承建设承接力主体间的交互作用
    4.4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承接力表现与量化
        4.4.1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承接力表现
        4.4.2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承接力指标及量化
    4.5 承接力卡诺模型
    4.6 案例:广西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承接力分析
    4.7 小结
5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评价
    5.1 后发展区域价值化评价
    5.2 后发展区域的后发优势判定与价值化
    5.3 后发展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力价值化
    5.4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价值化评价
        5.4.1 评价模型
        5.4.2 评价指标体系
        5.4.3 评价指标的价值化处理
        5.4.4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的评价与决策
    5.5 小结
6 中电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案例分析
    6.1 中电产业园概况
        6.1.1 中电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
        6.1.2 中电海南生态软件产业园
    6.2 中电产业园建设流程
    6.3 中电产业园建设关键技术分析
        6.3.1 后发优势及产业方向
        6.3.2 产业园建设的组织模式创新
        6.3.3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承接力分析
    6.4 中电产业园建设作用与问题分析
    6.5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发展政策建议
    6.6 小结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后期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4)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综合评价
    1.3 主要内容和结构
        1.3.1 研究系统与环境的界定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结构安排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规律性
    2.1 信息化与农业信息化的概念界定及其相互关系
        2.1.1 信息化概念的界定
        2.1.2 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及其二重性
        2.1.3 信息化与农业信息化的相互关系
    2.2 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及其相互关系
        2.2.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2.2.2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其二重性
        2.2.3 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2.3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2.3.1 一般关系
        2.3.2 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特殊性
        2.3.3 本文对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设定
    2.4 有关国家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比较分析与规律性
        2.4.1 农业现代化的比较分析与规律性
        2.4.2 农业信息化的比较分析与规律性
        2.4.3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的比较分析与规律性
        2.4.4 对我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 中国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历程与特征
    3.1 协调发展的历程
        3.1.1 农业现代化为主导、农业信息化启动和展开阶段(1980—1999 年)
        3.1.2 农业信息化逐渐与农业现代化并驾齐驱阶段(2000—2012 年)
        3.1.3 农业信息化加快发展并引领农业现代化阶段(2013年以来)
    3.2 协调发展的意义与现状
        3.2.1 协调发展的意义
        3.2.2 协调发展的现状
    3.3 协调发展基础的特征分析
        3.3.1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分析
        3.3.2 中国农业信息化的特征分析
    3.4 协调关系性质的特征分析
        3.4.1 中国与早期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
        3.4.2 中国与后起发达国家、新兴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
        3.4.3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分析
    3.5 协调发展的总体特征分析
        3.5.1 环境特征
        3.5.2 运行特征
        3.5.3 时空特征
第四章 中国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机理与模式
    4.1 关于协调发展的概念及理论
        4.1.1 对“协调”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4.1.2 对“发展”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4.1.3 协调发展的含义
        4.1.4 关于协调发展的理论
    4.2 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4.2.1 系统——效率机理
        4.2.2 层次——能级机理
        4.2.3 系统——环境动态平衡机理
    4.3 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
        4.3.1 协调型发展模式
        4.3.2 农业信息化滞后型发展模式
        4.3.3 农业现代化滞后型发展模式
    4.4 中国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测评分析框架
        4.4.1 农业信息化发展测评
        4.4.2 农业现代化发展测评
        4.4.3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测评
第五章 中国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纵向分析
    5.1 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协调发展度的模型构建
        5.1.1 指标体系的选择和编序
        5.1.2 综合评价模型
        5.1.3 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的模型构建
    5.2 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纵向分析
        5.2.1 主观赋权法
        5.2.2.客观赋权法
        5.2.3 综合评价法
    5.3 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纵向分析
        5.3.1 主观赋权法
        5.3.2 客观赋权法
        5.3.3 综合评价法
    5.4 纵向协调发展水平及其特征分析
        5.4.1 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纵向发展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
        5.4.2 纵向协调状况的特征分析
    5.5 纵向协调水平的指数比较分析
        5.5.1 农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分析
        5.5.2 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分析
        5.5.3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第六章 中国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区域分析
    6.1 各省市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分析
        6.1.1 主观赋权法
        6.1.2 客观赋权法
        6.1.3 综合评价法
    6.2 各省市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分析
        6.2.1 主观赋权法
        6.2.2 客观赋权法
        6.2.3 综合评价法
    6.3 省际空间协调发展水平及其特征分析
        6.3.1 省际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
        6.3.2 省际协调发展程度的特征分析
    6.4 四大地区空间协调发展水平特征分析
        6.4.1 区域概念与“四大地区”的划分
        6.4.2“四大地区”空间协调状况的特征分析
    6.5 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指数比较分析
        6.5.1 农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分析
        6.5.2 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分析
        6.5.3 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状况的指数排序分析
    6.6 从测评结果看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6.6.1 全国协调发展程度总体上有待提高
        6.6.2 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的省份高于农业信息化滞后的省份
        6.6.3 省际之间协调发展水平悬殊
        6.6.4 四大地区协调发展状况差异很大
        6.6.5 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各自的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急需提高
第七章 促进中国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7.1 认真做好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
        7.1.1 顶层设计的必要性
        7.1.2 顶层设计的主要考虑
    7.2 正确选择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7.2.1 补足农业现代化短板促进农业信息化
        7.2.2 积极发展农业信息化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
        7.2.3 抓住二者协调同步的关键环节
    7.3 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促进协调发展的措施
        7.3.1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让信息化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驱动力
        7.3.2 增强持续创新动力,让信息化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
        7.3.3 不断厚植发展优势,用信息化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竞争力
        7.3.4 继续夯实发展基础,以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保障力
        7.3.5 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多措并举形成协调发展的合力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1.2.1 从国家层面如何选择适宜的技术进步路径
        1.2.2 区域差异性技术进步方式如何实现与技术生态环境耦合:是否存在门槛效应
        1.2.3 产业结构升级如何与产业二元技术进步方式相结合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框架
        1.3.2 论文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理论研究进展
        2.1.1 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理论
        2.1.2 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悖论
    第二节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争议及研究进展
        2.2.1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要素禀赋说”与竞争优势理论的“技术赶超说”的争议
        2.2.2 基于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方式的争议
    第三节 研究评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工具
    第一节 研究方法
        3.1.1 “中心—外围”理论框架的分析范式
        3.1.2 “南北技术扩散”理论框架的分析范式
        3.1.3 本文的分析范式
    第二节 研究工具
        3.2.1 数理经济学分析工具
        3.2.2 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
第四章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影响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演进的机制
        4.1.1 影响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演进的压力机制
        4.1.2 影响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演进的动力机制
        4.1.3 影响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演进的推进机制
        4.1.4 影响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演进的匹配机制
    第二节 “北方创新—南方模仿”范式下的研发要素分配理论模型
        4.2.1 相关概念界定
        4.2.2 传统“北方创新—南方模仿”模型假设的现实悖论
        4.2.3 纳入南方自主创新的研发要素分配的理论模型
    第三节 纳入“门槛”条件的后发国家技术进步路径理论模型
        4.3.1 模型经济运行环境刻画
        4.3.2 门槛条件推导
    第四节 有关模型结论的进一步探讨
        4.4.1 模型结论与国际经验
        4.4.2 模型结论与我国现实基础
第五章 我国区域差异性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我国区域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现状
        5.1.1 我国区域研发资源禀赋现状及不均衡性
        5.1.2 我国区域技术引进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我国区域技术进步水平及差距
        5.2.1 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方法选择
        5.2.2 指标选取及模型设定
        5.2.3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析
        5.2.4 我国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分析
    第三节 影响我国区域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门槛特征”
        5.3.1 我国区域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差异性假说
        5.3.2 影响我国区域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我国区域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战略:“梯度分层进步”
        5.4.1 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下欠发达地区技术追赶
        5.4.2 自主创新与竞争优势下发达地区技术赶超
        5.4.3 我国区域技术梯度分层进步战略设计
第六章 我国产业二元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我国产业结构“二元”特征及现状
        6.1.1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划分及关系
        6.1.2 我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现状
        6.1.3 我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二元”特征
    第二节 产业技术进步路径的“二元性”假说
        6.2.1 我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现状
        6.2.2 我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技术进步路径的“二元性”假说
    第三节 我国产业二元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
        6.3.1 我国高技术产业与 FDI 技术差距
        6.3.2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技术进步的测算
        6.3.3 实证模型设定
        6.3.4 实证模型结论与分析
    第四节 我国产业二元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战略:“分部战略”
        6.4.1 传统产业升级:“渐进式”技术进步路径
        6.4.2 新兴产业发展:“一步到位式”技术进步路径
第七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主要结论
        7.1.1 理论结论
        7.1.2 实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7.2.1 国家层面的政策建议
        7.2.2 区域层面的政策建议
        7.2.3 产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后发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简要的评论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2.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及特点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及界定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特点
        2.1.3 欠发达地区范围的界定
    2.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律
    2.3 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2.4 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2.4.1 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理论
        2.4.2 欠发达地区发展相关理论
        2.4.3 区域生产性服务发展理论框架的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3.1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3.1.1 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
        3.1.2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3.2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3.2.1 研究方法
        3.2.2 模型的建立与数据说明
        3.2.3 实证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差距比较
        4.1.1 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总量比较
        4.1.2 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比较
        4.1.3 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情况比较
        4.1.4 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比较
        4.1.5 各区域对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4.2 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因素研究
    5.1 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
        5.1.1 区域产业发展水平
        5.1.2 体制机制因素
        5.1.3 城市化水平
        5.1.4 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分工程度
        5.1.5 技术创新和人才因素
    5.2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2.1 影响因素分析的概念模型
        5.2.2 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及战略构想—基于后发优势分析
    6.1 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分析
        6.1.1 后发优势的涵义
        6.1.2 后发优势的特点
        6.1.3 后发优势与比较优势
        6.1.4 欠发达地方生产性服务业发挥后发优势的意义
    6.2 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后发优势分析
        6.2.1 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后发优势
        6.2.2 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后发优势转换的条件
        6.2.3 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挥后发优势面临的困境
    6.4 基于后发优势的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
    6.5 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构想
        6.5.1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
        6.5.2 总体战略思路
        6.5.3 制定发展战略的原则
        6.5.4 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战略选择
        6.5.5 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对策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案例分析:江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7.1 江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7.1.1 江西概况
        7.1.2 江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必要性
        7.1.3 江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7.2 发展江西生产性服务业后发优势分析
    7.3 江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构想
        7.3.1 发展战略思路
        7.3.2 江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具体战略规划
        7.3.3 江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建议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
        1.2.1 传统贸易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研究
        1.2.2 发展中国家参与价值链分工的研究
        1.2.3 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分工中的贸易利益的研究
        1.2.4 现有贸易理论对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的不足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2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2.1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内涵
        2.1.1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定义
        2.1.2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不同表述及区别
        2.1.3 价值链分工的特点
    2.2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产生
        2.2.1 国际分工形式的历史演变
        2.2.2 全球价值链分工产生的动因
        2.2.3 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形式和特点
    2.3 影响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的因素
        2.3.1 价值链参与程度的度量
        2.3.2 影响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的发展中国家因素
第3章 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静态贸易利益分析
    3.1 价值链分工下国家静态贸易利益分配的变化
    3.2 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扩展H-O模型分析
    3.3 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曲线的构建及变动分析
        3.3.1 贸易利益曲线的构建
        3.3.2 贸易利益曲线的变动及静态贸易利益的变化
        3.3.3 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风险分析
    3.4 价值链分工下贸易利益衡量指标的构建及中国的经验分析
        3.4.1 价值链分工中的贸易条件与悲惨增长
        3.4.2 贸易条件在价值链分工下的不适应性
第4章 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的动态贸易利益分析
    4.1 经济增长利益与增长风险分析
        4.1.1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视角分析其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
        4.1.2 基于现代宏观经济学视角分析其促进增长的路径
        4.1.3 东道国因素与价值链分工的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
        4.1.4 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风险
    4.2 就业利益与风险分析
        4.2.1 价值链分工影响发展中国家就业利益的路径分析
        4.2.2 价值链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挤出和人力资本争夺风险
    4.3 技术进步利益与风险分析
        4.3.1 价值链分工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路径分析
        4.3.2 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分析
        4.3.3 东亚国家和地区几种典型的技术进步模式比较
        4.3.4 价值链分工与比较优势陷阱
    4.4 产业升级利益与风险分析
        4.4.1 价值链分工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4.4.2 价值链分工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路径分析
        4.4.3 价值链分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的风险分析
第5章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利益提升
    5.1 发展中国家静态贸易利益的提升
        5.1.1 扩大劳动密集型环节的生产规模和产业规模,通过规模效应增加分工附加值
        5.1.2 发展中国家在分工中要寻求和谐发展,减少恶性竞争
        5.1.3 提高制造竞争力,打造国家制造品牌
        5.1.4 实现价值链分工环节的递升,增加单位产品的分工附加值
    5.2 发展中国家动态贸易利益的提升
        5.2.1 价值链分工与"后发优势"
        5.2.2 价值链分工带来更显着的"后发优势"
        5.2.3 "后发优势"实现的不均衡性与不可长期持续性
        5.2.4 发展中国家动态贸易利益提升的途径和战略
第6章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贸易利益、风险及提升策略分析
    6.1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现状分析
        6.1.1 基于商品加工分类的贸易统计分析
        6.1.2 加工贸易视角下的中国价值链分工现状分析
    6.2 中国在全球价值分工中的动态贸易利益分析
        6.2.1 价值链分工对我国贸易利益的影响分析
        6.2.2 价值链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6.3 价值链分工视角下中美贸易利益的实证分析
        6.3.1 价值链分工下中美贸易的发展特点
        6.3.2 价值链分工下中国对美贸易的静态贸易利益分析
        6.3.3 价值链分工下中国对美贸易的动态贸易利益分析
    6.4 价值链分工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和发展困境分析
        6.4.1 价值链分工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分析
        6.4.2 中国价值链分工发展的困境
    6.5 中国价值链分工发展的战略及对策建议
        6.5.1 合理适度利用外资,密切关注加工贸易中进口产品对国内的冲击,确保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
        6.5.2 依托技术创新,积极提升本土企业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6.5.3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秩序开发,推动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6.5.4 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分工利益
        6.5.5 促进外贸协调发展,并积极扩大内需,妥善协调贸易摩擦
        6.5.6 积极构建国内价值链,扩大加工贸易的拉动效应
        6.5.7 抓住服务外包发展机遇,努力扩大服务贸易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
    注释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自然垄断理论
        2.1.1 早期自然垄断理论
        2.1.2 传统自然垄断理论
        2.1.3 现代自然垄断理论
        2.1.4 小结
    2.2 规制理论
        2.2.1 规制公共理论
        2.2.2 规制俘虏理论
        2.2.3 规制经济理论
        2.2.4 小结
    2.3 产业组织理论
        2.3.1 理论概述
        2.3.2 SCP范式
        2.3.3 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分析
    2.4 相关文献综述
        2.4.1 关于电信业的自然垄断性
        2.4.2 关于电信业的市场开放与竞争
        2.4.3 关于电信业的规制改革及绩效评价
    注释
3 电信业的经济学属性和产业特征
    3.1 电信业概述
    3.2 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其变异
        3.2.1 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3.2.2 电信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变异
    3.3 电信企业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3.4 电信业的规制
        3.4.1 电信业规制持续存在的原因分析
        3.4.2 电信业规制及其变革的主要内容
    3.5 世界电信业规制改革的路径及启示
        3.5.1 主要国家的电信业规制改革
        3.5.2 国外电信业规制改革模式比较
        3.5.3 国外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注释
4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绩效评价
    4.1 中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的轨迹
        4.1.1 "垄断经营"阶段(1949-1993年)
        4.1.2 "引入竞争"阶段(1994-1998年)
        4.1.3 "扩大竞争"阶段(1999-2001年)
        4.1.4 "全面竞争"阶段(2002-至今)
    4.2 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分析
        4.2.1 市场集中度
        4.2.2 产品差别化
        4.2.3 进入壁垒
    4.3 中国电信业市场行为分析
        4.3.1 价格行为
        4.3.2 非价格行为
    4.4 中国电信业市场绩效分析
        4.4.1 产业发展分析
        4.4.2 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4.4.3 竞争力分析
        4.4.4 社会福利分析
        4.4.5 小结
    注释
5 中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绩效的计量经济分析
    5.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1.2 具体指标的说明
    5.2 绩效评价指标的计算
        5.2.1 电信业发展水平
        5.2.2 电信业资费水平
        5.2.3 电信业效率水平
    5.3 规制影响实证分析
        5.3.1 基本假设
        5.3.2 检验模型
        5.3.3 计量结果
    注释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思考
    6.3 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9)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理论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工业化现状
        1.2.2 国内外信息化现状
        1.2.3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内涵
        1.2.4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现状、存在问题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两化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然选择的相关理论基础
        2.1.1 产业融合理论
        2.1.2 后发优势理论
        2.1.3 跨越式发展理论
        2.1.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2 两化融合是高水平的产业融合
    2.3 两化融合是发挥我国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
    2.4 两化融合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2.5 两化融合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2.6 两化融合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深度信息化的必然选择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研究
    3.1 我国工业化水平测算
        3.1.1 衡量工业化水平的相关理论
        3.1.2 我国工业化水平测算
        3.1.3 结果分析
    3.2 我国信息化水平测算
        3.2.1 衡量信息化水平的相关理论
        3.2.2 我国信息化水平测算
        3.2.3 结果分析
    3.3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测算研究
        3.3.1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度测量方法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3.3.2 基于改进灰色T型关联度模型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度测量方法研究
        3.3.3 基于改进灰色T型关联度模型和多模影响因子的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融合度研究
        3.3.4 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在两化融合中的作用和地位及融合模式的研究
    4.1 我国政府推动两化融合的发展历程
    4.2 我国政府在两化融合行政中存在的不足
    4.3 两化融合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立部之本
    4.4 我国政府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的作用地位和相关措施
    4.5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模式研究
        4.5.1 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经验
        4.5.2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模式-物联网模式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典型案例研究
    5.1 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现状
    5.2 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3 两化融合理论验证与结果总结
        5.3.1 试验区两化融合评估和理论验证
        5.3.2 两化融合理论验证总结
第六章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建议研究
    6.1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总体发展思路研究
        6.1.1 两化融合的总体发展思路
        6.1.2 两化融合的发展模式和原则
        6.1.3 两化融合的发展重点
    6.2 未来5-10年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目标
        6.2.1 总体目标
        6.2.2 工作目标
        6.2.3 发展目标
    6.3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政策选择和建议研究
    6.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和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区域后发优势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0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选题的意义
        0.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0.2.2 选题的实践意义
    0.3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0.3.1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0.3.2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0.4 论文的思路与基本框架
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后发优势理论的文献综述
    1.1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现实及原因
        1.1.1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现实判断
        1.1.2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产生的原因分析
    1.2 后发优势理论及其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1.2.1 马克思主义后发展经济学思想
        1.2.2 后发优势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其发展
        1.2.3 国内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进展
    1.3 简要的结论与启示
2 区域后发优势一般理论框架
    2.1 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2.1.1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历史沿革
        2.1.2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效应
    2.2 后发区域与区域后发优势
        2.2.1 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
        2.2.2 区域后发优势及其特征
        2.2.3 区域后发优势与比较优势
    2.3 区域后发优势的存在性分析
        2.3.1 区域资本后发优势
        2.3.2 区域技术后发优势
        2.3.3 区域制度后发优势
        2.3.4 区域结构后发优势
        2.3.5 小结
3 区域后发优势的微观实现机制:企业层面的分析
    3.1 后发区域企业功能及其模式选择
        3.1.1 企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3.1.2 后发区域企业的生存环境
        3.1.3 后发区域企业发展模式选择
    3.2 内生型企业及其集群式发展
        3.2.1 后发区域企业内部机制缺陷
        3.2.2 企业创新促进后发区域企业成长
        3.2.3 企业集群式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3.2.4 内蒙古乳业企业发展的启示
    3.3 植入型企业成长机制
        3.3.1 后发区域植入高技术企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3.2 植入型企业的发展模式
4 区域后发优势的中观实现机制:产业层面的分析
    4.1 产业区域转移与后发区域发展
        4.1.1 产业区域转移的经济机制
        4.1.2 产业区域转移效应分析
    4.2 产业区域转移粘性分析
        4.2.1 劳动力跨区流动改变区域间的要素结构
        4.2.2 先发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极化效应”
        4.2.3 先发区域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影响区域分工格局
        4.2.4 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
    4.3 后发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制度基础:一个实证分析
        4.3.1 指标的选取
        4.3.2 数据资料整理
        4.3.3 回归模型
    4.4 促进产业区域转移的政策选择
        4.4.1 先发区域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
        4.4.2 后发区域构建有利于产业转移的通道
        4.4.3 国家加强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
5 区域后发优势的宏观实现机制:政府层面的分析
    5.1 地方政府行为目标
        5.1.1 地方政府及其经济职能
        5.1.2 后发区域与先发区域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差异
    5.2 中央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
        5.2.1 中央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
        5.2.2 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
    5.3 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博弈
        5.3.1 地方政府竞争的效应评价
        5.3.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
        5.3.3 政府利益博弈中的后发区域
    5.4 政府制度创新与后发区域发展
        5.4.1 加强中央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权威作用
        5.4.2 建立健全对地方政府的监督约束机制
        5.4.3 进一步完善财政分权体制
        5.4.4 提升后发区域地方政府管理区域经济能力
6 结论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论文摘要
ABSTRACT

四、后发优势的实现与后起国家政府的作用──以中国电信业发展与体制改革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价值链治理、政府能力与中国国际经济权力提升[J]. 刘洪钟. 社会科学, 2021(05)
  •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效应和制度因素研究[D]. 朱玮玮. 东南大学, 2020(02)
  • [3]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后发优势与承接力研究[D]. 谢庆华. 西北工业大学, 2018
  • [4]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 丁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5]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研究[D]. 余泳泽. 南开大学, 2012(07)
  • [6]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后发优势分析[D]. 刘淑华.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
  • [7]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D]. 张桂梅. 辽宁大学, 2011(01)
  • [8]中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绩效研究[D]. 吴菁. 暨南大学, 2010(07)
  • [9]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理论和对策研究[D]. 冯长辉. 武汉大学, 2010(05)
  • [10]区域后发优势实现机制研究[D]. 郭丽. 吉林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后发优势的实现与国家政府的后发地位——以我国电信业发展与体制改革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