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目标光下夜间能见度的观察

浅谈无目标光下夜间能见度的观察

一、浅谈无目标灯下夜间能见度的观测(论文文献综述)

毛健雄,熊伟,王明蕊[1](2016)在《民航能见度目标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民航使用的能见度目标灯技术进行研究,设计并研制了新型的能见度目标灯,作为低能见度和夜间飞行时人工观测的参考设备。该设计结合的机械学和电学原理进行了创新性的设计,保障了发光强度的稳定可靠;通过遥控、光感控制和定时开关灯等控制方式,使设备操作更加方便灵活。该设备对机场的人工能见度观测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崔灿[2](2015)在《浅谈夜间能见度观测技巧》文中提出能见度观测是气象观测的一个重要要素,表示大气的稳定度、大气污染指数等,能见度的准确观测为航空、航海、高速公路等交通和人类的生活提供安全保障。能见度观测是人工观测的项目之一,本文就能见度的观测总结了几点的经验和技巧,为提高观测准确度做探讨。

杜传耀,乔晓燕,张小兵,尹佳莉,蔡青,孙敏峰[3](2014)在《能见度人工观测与新型站仪器测量的对比分析》文中认为北京市观象台是首批安装新型自动化观测仪器的试点站,文章通过2013年8月份北京市观象台24h人工能见度观测数据与新型站仪器测量(测量范围035km)能见度数据的比对,比较了在02、25、510、1020、2035km不同范围以及夜间和白天不同时段内仪器测量能见度与人工观测能见度的相关性以及偏差的大小。对比结果表明:低能见度的相关性和偏差要好于高能见度,白天要好于晚上,文章对此做了简要分析。

傅刚,李晓岚,魏娜[4](2009)在《大气能见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回顾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大气能见度的理论研究、仪器观测和数值模拟方面取得的成果;介绍大气能见度研究的基本理论、消光系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总结了几种白天大气能见度探测仪的使用原理及优缺点;介绍测量夜间大气能见度和数字摄像法探测大气能见度的方法;并着重介绍4种计算与雾有关的大气能见度的经验公式,基于2004年4月11日黄海海雾个例的RAMS模式数值模拟结果,采用4种方法分别计算了大气能见度的分布并进行了比较。总结出大气能见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并针对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陈跃清,杨珂玲[5](2009)在《浅淡夜间能见度的观测》文中认为能见度观测是气象观测的一个重要要素,表征着大气层结的稳定度、大气污染指数等,能见度的准确观测为航空、航海、高速公路等交通和人类的生活提供安全保障。能见度观测是少数仍采用人工观测的项目之一,本文就能见度的观测总结了几点的经验和方法,为提高观测准确度做探讨。

李年,孙云智,林敏芳,曹明会[6](2008)在《培训地面气象见习观测员的带班方法与技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20多年地面气象观测带班经验,从工作作风与职业道德培养、基本功培训、上机操作培训、综合技能培训与测试4个方面,介绍一些具体的带班方法与技巧,阐述如何将一个气象见习观测员培训成一个高素质、高质量的合格观测员的全过程。

崔璐璐[7](2008)在《隧道照明光源的光色研究》文中认为光源因为其光谱分布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色,而由于照射光光谱的不同物体颜色在人眼中的反应也会随之不同,这就对视觉工作的功能有所影响。现在可见度是评价隧道照明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光源颜色对可见度的影响却常常被忽略。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在隧道照明的中间段光环境中,定量分析光源光色对驾车人员视觉工作影响的方法”,研究的内容包括显色性与小目标可见度相关参数的采集测量以及色温与反应时间参数的定量分析处理。本文介绍了光源光色研究的发展过程,并阐述了光源的光色包含了色表与显色性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分别用色温和显色指数来定量描述。通常光源的显色指数指的是光源的一般显色指数,文中说明了一般显色指数的计算方法,并以高压钠灯和无极灯为例详细计算了两种光源的一般显色指数。在测量方面,本文借鉴了国内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测量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在隧道照明中间段的小目标可见度测量中。在实验方面,结合《CIE隧道照明指南》中推荐的隧道小目标尺寸规定和日本Yamamoto, J.在显色性与可见度研究中的彩色小目标色样,根据国内的实际隧道情况提出显色性视觉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定量分析方面,为便于研究,将光源的光色分为显色性和色表两个方面。通过小目标显色性的视觉实验和色温的视觉实验,分别找到显色性及色表对视觉工作都有影响的规律:在隧道中间段照明环境中,使用高显色性的光源时可以提高彩色小目标的正确识别率;对于同种光源而言,使用色温较高的光源对反应时间是有利的。并且得到了新的关于色温与反应时间的的函数关系式:Y = A + b / x2 + ce-x。在应用研究方面,分析了光源光效与视觉功效的关系。通过对显色性视觉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对视觉功效相等时的R(L)值进行计算和比较发现, LED比高压钠灯的照明效果好,而对于不同色温的同种光源而言,在短波成分含量较多的光源的照明效果更好一些。由此得知,在中间视觉下的隧道照明中,短波更有利于人眼的视觉功效。

吴益平[8](2004)在《浅谈无目标灯下夜间能见度的观测》文中认为介绍无固定目标灯下的夜间能见度观测的经验技巧

二、浅谈无目标灯下夜间能见度的观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无目标灯下夜间能见度的观测(论文提纲范文)

(1)民航能见度目标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设计思路
2 设计方案
    2.1 光源结构设计
    2.2 LED灯驱动电路设计
    2.3 遥控器设计
    2.4 控制系统设计
3 系统实现
4 结束语

(2)浅谈夜间能见度观测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利用目标灯光测定夜间能见度
2 利用远处的大型目标物 (高楼) 测定夜间能见度
3 参考空气透明度判定能见度
4 结语

(3)能见度人工观测与新型站仪器测量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资料获取
2 数据分析
3 结论

(6)培训地面气象见习观测员的带班方法与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作风与职业道德的培养[1]
    1) 带班员应以身作则, 树立榜样。
    2) 培养见习观测员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 业务技术的分阶段培训
    2.1 基本功培训
        1) 基本功培训阶段, 见习观测员应掌握以下内容:
        2) 带班形式及注意事项:
    2.2 上机操作培训
    2.3 综合技能培训与测试

(7)隧道照明光源的光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照明光源的研究
        1.2.2 隧道照明光源的评价指标
        1.2.3 隧道照明光源光色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2 光源光色研究的发展过程
    2.1 光和色的性质
    2.2 色度学
        2.2.1 RGB 表色系
        2.2.2 XYZ 表色系
        2.2.3 均匀色度图
    2.3 颜色空间与颜色差异公式
    2.4 颜色系统与颜色样品
        2.4.1 蒙塞尔色标系统
        2.4.2 JIS 颜色系统
    2.5 颜色显现
        2.5.1 光源的色表与颜色显现
        2.5.2 光源的显色性与颜色显现
        2.5.3 隧道中间段照明的颜色显现
    2.6 本章小结
3 隧道照明的视觉特性
    3.1 视觉的形成
        3.1.1 视觉机理
        3.1.2 视觉适应
        3.1.3 视觉变化
    3.2 中间视觉
    3.3 光生物效应
    3.4 隧道照明的视觉特性
    3.5 本章小结
4 隧道照明光源显色性分析研究
    4.1 隧道光源显色性与小目标可见度的关系
    4.2 小目标可见度评价研究
        4.2.1 可见度水平的定义
        4.2.2 可见度水平的影响因素
        4.2.3 阈限亮度差
        4.2.4 可见度计算方法
    4.3 数码相机测量研究
        4.3.1 数码相机测试隧道照明的优越性
        4.3.2 数码相机测试原理
        4.3.3 数码相机测试的实验仪器和设备
        4.3.4 数码相机近似测量亮度
    4.4 公路隧道照明可见度实测
        4.4.1 公路隧道照明实测方法
        4.4.2 实测的结果及分析
    4.5 显色性的视觉实验
        4.5.1 实验要点
        4.5.2 实验步骤
        4.5.3 实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隧道照明光源色温分析研究
    5.1 视觉反应
        5.1.1 色温与视觉反应
        5.1.2 反应时间
        5.1.3 交通事故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5.1.4 周边视觉与反应时间
    5.2 隧道照明光源色温分析实验
        5.2.1 实验原理
        5.2.2 实验模拟
        5.2.3 实验参数设置
        5.2.4 实验装置
        5.2.5 实验步骤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反应时间与背景亮度的关系
        5.3.2 对比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5.3.3 偏心角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5.3.4 实验误差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光源光色与照明节能应用
    6.1 视觉功效与光源光效
    6.2 光源显色性与视觉功效
    6.3 光源色表与照明节能
        6.3.1 色温与光源光效
        6.3.2 反应时间与亮度对比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显色性与小目标可见度实验实测数据
    B 色温反应时间实验实测数据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浅谈无目标灯下夜间能见度的观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民航能见度目标灯的设计与实现[J]. 毛健雄,熊伟,王明蕊.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6(02)
  • [2]浅谈夜间能见度观测技巧[J]. 崔灿. 科技视界, 2015(28)
  • [3]能见度人工观测与新型站仪器测量的对比分析[J]. 杜传耀,乔晓燕,张小兵,尹佳莉,蔡青,孙敏峰.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4(04)
  • [4]大气能见度研究[J]. 傅刚,李晓岚,魏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5]浅淡夜间能见度的观测[J]. 陈跃清,杨珂玲. 科技信息, 2009(22)
  • [6]培训地面气象见习观测员的带班方法与技巧[J]. 李年,孙云智,林敏芳,曹明会. 广东气象, 2008(06)
  • [7]隧道照明光源的光色研究[D]. 崔璐璐. 重庆大学, 2008(06)
  • [8]浅谈无目标灯下夜间能见度的观测[J]. 吴益平. 广西气象, 2004(04)

标签:;  ;  ;  ;  

浅谈无目标光下夜间能见度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