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外潜弹道导弹的发展及几点思考

浅析国外潜弹道导弹的发展及几点思考

一、国外潜地弹道导弹发展浅析及有关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元,孟博洋,蒋小寒[1](2017)在《有效载荷快速更换模式及其振动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针对现役有效载荷急需缩短更换维护时间的技术要求,研究了一种新型有效载荷快速更换模式。通过运动学仿真分析,推导出新模式下有效载荷的更换时间,详细描述了其更换过程。并结合有限元分析,对其连接处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指出了结构承载力与工作环境振动频率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快速更换模式能够将有效载荷更换维护时间缩短至原来的10%,并且能够满足常规核弹发射装置的振动环境要求。

熊鹏俊,刘智,张昊,张向东,陈虹[2](2016)在《水下攻防作战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系化对抗是未来海战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调研国外水下作战体系的研究进展,对水下攻防体系进行定义、研究和分解,初步形成其主要的装备组成、系统划分及功能等,并对于攻防体系的典型任务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启示与建议,为我国未来的海上装备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刘传龙[3](2016)在《提拉活塞式导弹水下发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潜射武器具备发射平台隐蔽、机动性高,打击突然、火力猛烈等一系列的优势,潜艇是武器水下发射的主要平台。目前国内常规战术潜艇配置的武器发射装置主要是液压平衡式鱼雷发射系统,发射管口径为534mm,用于发射直径534mm、长度7000mm左右的鱼雷。提拉活塞式发射装置作为陆上导弹发射系统,可以发射不同尺度的导弹。为了实现导弹的水下发射,对于直径350mm至500mm左右的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目前大多采用导弹运载器或保护筒来与鱼雷发射管适配,利用鱼雷发射系统发射,发射原理与过程与鱼雷发射完全相同。对于直径150mm至250mm左右的用于打击反潜直升机小型防空导弹,不仅尺度小,而且最好是多发齐射,采用运载器或保护筒方法显然不再适用,实现其水下发射便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将陆上提拉活塞式导弹发射方式引入到水下实施小型导弹发射带来两个显着的变化,一是流体介质由空气变为了水,二是水下武器的发射动力由原来鱼雷尾部水的分布压力变成了提拉梁的推力。这将导致发射过程中的流场结构发生显着变化,既不同于陆上提拉活塞式导弹发射,也不同于水下的鱼雷发射,是一种全新的发射方式。本文对提拉活塞式导弹水下发射的相关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在构建了提拉活塞式导弹水下发射系统基本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提拉活塞式导弹水下发射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包括流体动力学模型、活塞和导弹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刚体动力学理论结合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利用动网格技术,建立了耦合求解流场和运动的提拉活塞式水下发射非定常仿真模型。(2)对数值算法、网格影响和建模考虑的综合评价进行深入研究,获得了一套适用于水下发射算法的CFD确信(Verification)和校验(Validation)的流程与方法,并对所建立的非定常仿真模型在数值方法、网格与边界条件和模型选择影响上进行了评价,同时通过和发射试验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建仿值模型的有效性。(3)利用所建立的耦合求解流场和运动的水下发射非定常仿真模型,详细研究了提拉活塞式水下发射过程中鱼雷管与提拉缸流场形成和演变过程,发现了包含“水锤”与空化现象的流场结构新特点,并揭示了其形成机理;获得了空泡的产生、收缩、脱体、溃灭和“水锤”现象对于流场结构、弹道特性以及部件受载的影响规律。(4)通过系列仿真与分析,得到了提拉缸动力特性、导弹外形以及导弹在鱼雷管内的布置形式对发射过程的影响规律,例如,随着提拉缸燃气流量的增加,弹尾区域海水汽化程度增加,受到的“水锤”压力冲击降低;改变导弹头部外形,可去除头部脱体涡引起的导弹受力及力矩的振荡特性,改变尾部外形,可减小导弹出管阻力;在鱼雷管中满载导弹发射时,会加剧弹尾空化程度,导弹出管难度增加等,表明通过合理匹配发射装置和导弹的相关参数,提拉活塞式导弹水下发射方式是可行的。为提拉活塞式导弹水下发射系统工程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朱琳,张磊[4](2013)在《潜载无人机关键技术及未来作战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潜载无人机发展现状的介绍,重点阐述了潜载无人机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潜载无人机的可行性和实现路径,对潜载无人机的未来作战使用进行了构想,潜载无人机将会成为潜艇战斗力一个新的倍增器。

刘勇志,蒋兵兵[5](2012)在《潜射巡航导弹水下发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文中提出针对潜射巡航导弹的发展现状,对潜射巡航导弹的发射方式进行了介绍和评价,指出了当前巡航导弹水下发射技术的重点问题,结合潜艇特点和未来作战的可能要求,对潜射巡航导弹发射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和展望。

田琬,陈国琳,段宗武,冷文军[6](2011)在《国外核潜艇年度动态述评》文中认为核潜艇可以完成诸如战略核威慑和核反击、秘密情报搜集、监视与侦察、隐蔽输送特种作战队员、水雷战、反潜、反舰等多种在和平时期和在战争时期开展的作战任务。本文以2010~2011年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印度等国的核潜艇发展动态为主线,结合当前的背景和技术水平进行了分析,可为我国制定更为合理的核潜艇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朱筱虹,徐瑞,张俊艳[7](2011)在《天文导航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天文导航是利用对自然天体的测量来确定自身位置和航向的导航技术。通过分析天文导航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梳理了国内外天文导航技术的相关标准,给出了天文导航技术的一种标准体系,并对天文导航制定的标准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杨永鹏[8](2011)在《潜艇水下悬停运动建模与操纵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潜艇作为最为重要的武器承载平台之一,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作用。潜艇的操纵性能是潜艇最为重要的性能之一,在执行某些特殊任务的过程中,潜艇需要在航行停车状态下,对潜艇的深度和纵倾姿态进行控制,称为潜艇水下悬停操纵。良好的潜艇水下悬停操纵可以降低潜艇自身噪声,减少水下耗电量,因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我国对于潜艇水下悬停操纵自动控制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有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需要完成。本文在深入研究潜艇操纵运动建模与控制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水下悬停操纵运动控制特点的基础之上,系统地研究潜艇水下悬停运动机理、辨识建模技术以及操纵控制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潜艇水下运动建模参考坐标系体系以及基于欧拉角法的坐标系转换法则,推导了潜艇垂直面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潜艇水下悬停运动的运动特性,建立了潜艇水下悬停运动模型;对悬停操纵执行机构—悬停水舱的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浮力调节水舱供气吹除过程数学模型;以某型潜艇为例计算悬停运动水动力参数,对所建立的潜艇水下悬停模型进行了验证。出于精细控制与悬停控制策略仿真环境构建的目的,系统地完成了对包括初始不均衡量、艇体体积压缩、密度变化干扰、近水面波浪干扰以及海流在内的水下悬停环境干扰力建模;介绍了在悬停环境干扰建模基础上设计的潜艇悬停操纵环境仿真平台设计方案。针对潜艇水下悬停运动机理建模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扩展随机减量技术的潜艇水下悬停运动辨识建模技术。研究了随机减量技术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了应用条件更为宽松的扩展随机减量技术,推导了潜艇水下悬停扩展随机减量方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加权拟线性回归算法和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混合网络系统辨识技术。在不需要获得系统实时输入数据的条件下,通过扩展随机减量技术计算辨识系统的输入样本,将潜艇水下悬停运动建模工作分为系统阻尼参数,恢复参数辨识和系统耦合参数辨识两部分,分别通过加权拟线性回归算法和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独立完成辨识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本文的混合网络辨识方法都可以提供响应预测误差小于5%的潜艇潜艇水下悬停运动模型。潜艇水下悬停运动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弱机动,慢时变的动态过程,这为基于系统模型的线性控制方法的应用提供了足够的依据,实际的工程应用也证明了这一点。出于实际应用中对系统自调整实时性要求的考虑,提出了基于快速TS模糊模型的FTFM技术,设计了基于FTFM的潜艇水下悬停解耦模糊PID控制算法。在系统解耦的基础之上,设计潜艇水下悬停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使得潜艇水下悬停控制系统在两个被控维度上的子系统都具有参数自调整能力,能够在线辨识PID参数调整模糊规则。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解耦模糊PID控制器无论在控制精度,系统时效性,还是模糊规则规模控制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特性。出于即避开复杂的潜艇运动建模和干扰力建模过程的考虑,采用不依赖被控对象模型的控制方法来设计潜艇水下悬停操纵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表述形式的模糊逻辑控制系统,即具有参数自适应和结构学习功能的模糊神经控制器,称为模糊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Fuzzy Adaptive Neuro-Networks Control, FANC)。FANC系统通过神经网络的连接结构实现该模糊系统从输入到输出变量的映射,采用一种5层前向网络结构,集合了FLS的知识表达和推理能力,ANN的知识获取、学习及适应能力。设计了一种分为自组织和监督学习两个阶段的混合学习算法对FANC系统进行训练。针对潜艇水下悬停操纵这一时变、强耦合和不确定的复杂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被控过程,设计了潜艇水下悬停操纵FANC系统以及相应的网络训练算法。实验表明FANC应用到潜艇水下悬停操纵控制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王春健,邓基忠,吴刚,聂永芳[9](2011)在《潜射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要叙述了国外潜射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的应用。从潜射导弹发射装置的作战需求和经济性出发,探讨了潜射弹道导弹的共架发射问题,以及潜射弹道导弹与战术导弹垂直共架发射的可能性。

田赤军[10](2010)在《美国海基巡航导弹的发展及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简要总结了美国战斧系列海基巡航导弹的研制、发展、改进和作战使用情况,分析了未来的超声速、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研制情况和发展趋势。

二、国外潜地弹道导弹发展浅析及有关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潜地弹道导弹发展浅析及有关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有效载荷快速更换模式及其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设计方案
    1.1 主要功能要求
    1.2 基本组成要求
    1.3 安全要求
    1.4 易用性要求
    1.5 构型设计及设计方案
2 快速性分析
3 振动特性分析
    3.1 振动分析理论
    3.2 有限元模型处理
    3.3 模态分析
    3.4 谐响应分析
4 结语

(3)提拉活塞式导弹水下发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提拉活塞式水下发射动力学建模
    2.1 概述
    2.2 提拉活塞式水下发射系统
    2.3 发射系统结构参数
        2.3.1 导弹
        2.3.2 提拉缸
        2.3.3 鱼雷管
    2.4 坐标系与运动学参数定义
        2.4.1 坐标系定义
        2.4.2 坐标转换
        2.4.3 运动学参数
    2.5 活塞与导弹动力学模型
        2.5.1 活塞模型
        2.5.2 导弹模型
    2.6 流体动力学模型
        2.6.1 流场控制方程
        2.6.2 湍流模型
        2.6.3 空化模型
    2.7 非定常计算模型
        2.7.1 计算流程
        2.7.2 动网格技术
        2.7.3 计算域选择
        2.7.4 网格划分方法
    2.8 本章小结
3 非定常数值模型研究与校验
    3.1 概述
    3.2 数值方法影响
        3.2.1 离散算法
        3.2.2 压力-速度耦合算法
        3.2.3 迭代次数
        3.2.4 计算推进步长
    3.3 网格与边界影响
        3.3.1 网格数量
        3.3.2 外场边界
    3.4 模型选择影响
        3.4.1 多相流模型
        3.4.2 湍流模型
        3.4.3 空化效应
    3.5 模型校验
        3.5.1 校验思路
        3.5.2 校验配置
        3.5.3 结果对比
    3.6 本章小结
4 提拉活塞式水下发射过程特性分析
    4.1 概述
    4.2 发射过程流场特性
        4.2.1 鱼雷管流场特性
        4.2.2 提拉缸流场特性
    4.3 发射过程弹道特性
        4.3.1 导弹弹道特性
        4.3.2 活塞弹道特性
    4.4 发射过程载荷特性
        4.4.1 导弹受载特性
        4.4.2 活塞受载特性
        4.4.3 鱼雷管受载特性
        4.4.4 艇体表面受载特性
    4.5 本章小结
5 提拉活塞式水下发射参数影响研究
    5.1 概述
    5.2 提拉缸动力特性影响
        5.2.1 燃气流量设定
        5.2.2 流场分布
        5.2.3 发射参数分析
        5.2.4 压力历程
    5.3 导弹外形影响
        5.3.1 头部外形影响
        5.3.2 尾部外形影响
    5.4 导弹布置形式影响
        5.4.1 导弹布置形式
        5.4.2 流场分布
        5.4.3 发射参数分析
        5.4.4 压力历程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工作

(6)国外核潜艇年度动态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发展动态
    1.1 美国
    1.2 俄罗斯
    1.3 英国
    1.4 法国
    1.5 印度
2 发展特点
    2.1 探索新概念艇型
    2.2 新技术的螺旋式发展
    2.3 重视隐身需求和应用复合材料
    2.4 开发有效负载和无人潜器
3 结 语

(7)天文导航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天文导航技术
    1.1 天文测星设备
    1.2 天文导航系统
2 天文导航相关标准
3 天文导航标准体系
4 结语

(8)潜艇水下悬停运动建模与操纵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课题相关技术发展概况
        1.2.1 潜艇操纵运动建模技术
        1.2.2 潜艇水下运动操纵控制技术
        1.2.3 悬停操纵控制技术难点以及国内发展概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架构
第2章 潜艇水下悬停操纵运动机理建模技术研究
    2.1 潜艇运动坐标体系及坐标转换
        2.1.1 固定坐标系及其符号系统
        2.1.2 运动坐标系的形式及符号系统
        2.1.3 固定坐标系与运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2.2 潜艇垂直面运动非线性建模
        2.2.1 坐标系及建模假设
        2.2.2 垂直面运动一般方程
        2.2.3 运动方程水动力参数表示
        2.2.4 垂直面运动非线性方程
    2.3 潜艇水下悬停操纵运动建模
        2.3.1 悬停操纵运动特性分析与建模假定
        2.3.2 潜艇水下悬停操纵运动模型推导
    2.4 悬停水舱机理分析及建模
        2.4.1 悬停水舱工作机理分析及简化
        2.4.2 浮力调节水舱供气吹除过程数学模型
    2.5 水下悬停操纵运动模型验证仿真实验
        2.5.1 水下悬停仿真数值模型
        2.5.2 仿真过程及控制力简化
        2.5.3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悬停操纵干扰建模及悬停操纵环境仿真平台研究
    3.1 潜艇自身状态变化干扰建模
        3.1.1 初始不均衡干扰建模
        3.1.2 水下排水量变化干扰建模
    3.2 悬停环境干扰建模
        3.2.1 海水密度变化干扰建模
        3.2.2 近水面波浪干扰建模
        3.2.3 海流干扰建模
    3.3 潜艇水下悬停操纵环境仿真平台
        3.3.1 仿真平台总体结构与功能
        3.3.2 前台用户界面功能分区介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扩展随机减量技术的混合网络辨识技术研究
    4.1 扩展随机减量技术
        4.1.1 随机减量算法描述
        4.1.2 扩展随机减量算法
        4.1.3 潜艇水下悬停运动扩展随机减量方程
    4.2 加权拟线性回归神经网络辨识技术
        4.2.1 加权拟线性回归算法
        4.2.2 神经网络辨识技术
        4.2.3 潜艇水下悬停运动参数辨识
    4.3 水下悬停运动模型辨识仿真实验
        4.3.1 数值方法产生响应数据
        4.3.2 水下悬停运动模型参数辨识仿真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FTFM的悬停解耦模糊自适应PID技术研究
    5.1 快速TS模糊建模技术
        5.1.1 FTFM模糊规则模型结构
        5.1.2 FTFM在线结构辨识
        5.1.3 FTFM在线结论参数辨识
    5.2 潜艇水下悬停操纵运动解耦算法
    5.3 基于FTFM的悬停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5.3.1 增量式离散PID控制算法
        5.3.2 基于FTFM的PID参数模糊调整
    5.4 水下悬停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仿真实验
        5.4.1 均匀海流条件下的悬停操纵仿真实验
        5.4.2 近水面极端条件下的悬停操纵仿真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悬停操纵模糊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研究
    6.1 模糊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6.1.1 FANC网络结构及前向计算算法
        6.1.2 FANC网络学习算法
    6.2 潜艇水下悬停FANC系统设计与训练
        6.2.1 潜艇水下悬停FANC系统结构设计
        6.2.2 潜艇水下悬停操纵FANC系统网络要素的确定
        6.2.3 潜艇水下悬停FANC系统网络训练
    6.3 仿真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6.3.1 仿真实验设置
        6.3.2 仿真实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美国海基巡航导弹的发展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传统海基巡航导弹的发展
2 新型海基巡航导弹的发展
3 高超声速海基巡航导弹的发展
4 结束语

四、国外潜地弹道导弹发展浅析及有关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效载荷快速更换模式及其振动特性研究[J]. 张元,孟博洋,蒋小寒.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17(06)
  • [2]水下攻防作战体系研究[J]. 熊鹏俊,刘智,张昊,张向东,陈虹. 舰船科学技术, 2016(19)
  • [3]提拉活塞式导弹水下发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D]. 刘传龙.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5)
  • [4]潜载无人机关键技术及未来作战中的应用研究[J]. 朱琳,张磊. 飞航导弹, 2013(06)
  • [5]潜射巡航导弹水下发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J]. 刘勇志,蒋兵兵. 飞航导弹, 2012(12)
  • [6]国外核潜艇年度动态述评[J]. 田琬,陈国琳,段宗武,冷文军. 舰船科学技术, 2011(09)
  • [7]天文导航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J]. 朱筱虹,徐瑞,张俊艳. 地理空间信息, 2011(03)
  • [8]潜艇水下悬停运动建模与操纵控制技术研究[D]. 杨永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7)
  • [9]潜射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研究[J]. 王春健,邓基忠,吴刚,聂永芳. 飞航导弹, 2011(03)
  • [10]美国海基巡航导弹的发展及思考[J]. 田赤军. 飞航导弹, 2010(08)

标签:;  ;  ;  ;  ;  

浅析国外潜弹道导弹的发展及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