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验室人员的量化管理

论实验室人员的量化管理

一、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量化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张婉梅[2](2021)在《基于IE理论的西安地铁枢纽站点抗毁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经济的迅速提升,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出行压力不断增加,城市地铁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建。虽然城市地铁能够提供高速、便捷的出行方式,但是由于地铁运营时间不断增加和客流量不断扩大,地铁的运营风险也在不断扩大,使得地铁抗毁性失效越来越多,地铁安全运营受到了威胁。本文通过IE的理论方法对西安枢纽站点的抗毁性进行研究。首先,在定义了地铁抗毁性的基础上,根据对西安枢纽站点的问卷调查,借助SPSS软件对西安枢纽站点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了西安枢纽站点的问题所在。其次,通过对西安枢纽站点抗毁性的外源和内生要素的剖析,建立了枢纽站点抗毁性相关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以识别这些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最终确定了最关键的因素。再次,根据影响因素来构建抗毁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和粗糙集理论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抗毁性评价指标权重进行了分析,得到权重值。继次,基于IE理论和前面的权重值对抗毁性指标进行选择,构建基于站点整体效率最大的抗毁性多目标规划模型,并以西安枢纽站点一小寨站为例,对小寨站的抗毁性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与IE理论方法,提出了枢纽站点的抗毁性提高的对策建议。本研究是对西安地铁枢纽站点的抗毁性的研究,对枢纽站点的抗毁性进行了评价,并据此提出了枢纽站点抗毁性的保障措施,可以为西安枢纽站点的安全运营提供一定的参考性,对西安地铁提高枢纽站点的服务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赵梓杰[3](2021)在《严寒地区某发动机试验室空调系统防冻改造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严寒地区,空调系统中换热器冻裂以及因换热器冻结导致的机组停机事故频发。本文以某柴油发动机试验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测,总结现有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空调系统防冻改造策略;研究空调系统防冻改造方案优选方法,选取评价指标,构建空调系统防冻改造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电加热与旁通风管连锁控制防冻系统,建立系统能耗模型与室内热舒适模型,以能耗最小与舒适度最高为目标计算运行优化参数。建立电加热与旁通风管连锁控制防冻系统TRNSYS仿真平台,对空调系统优选改造方案进行运行模拟,分析其改造后空调系统防冻效果。首先,本文对某柴油发动机试验室作进行了实测及相关参数计算,分析其存在问题:第一,现有空调系统在设计时未考虑其防冻性能,在极端气温下易发生停机事故,空调系统设计不当;第二,空调系统为预防冻结采用了低新风量的运行策略,导致室内新风量不足、热环境较差,运行策略不当。针对两个问题提出建议:对现存空调系统进行防冻改造,采用有效的防冻策略对换热器进行保护;采用变频水泵与智能控制系统,制定有效的防冻运行策略。其次,建立了空调系统改造评价指标体系并确立了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的权重,结合传统防冻方法电加热器预热法和旁通法,提出了辅助电加热与旁通风道连锁控制新型防冻系统,通过改变新风预热量与调节通过换热器的风量,达到防冻的目的。使用灰色关联度法对电加热-旁通防冻系统及其他三种对比改造方案进行评估,判断其为最适宜本工程的改造方案。提出了电加热与旁通风管耦合控制空调系统在冬季的三种运行模式,针对第三阶段的运行建立了由电加热器、换热器、热水水泵和旁通风道风机组成的能耗模型,从评价热舒适度的指标中选择了PMV和PPD作为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以表征室内人员对环境的不满意百分数指标PPD建立了热舒适模型,通过二者建立能耗-热舒适多目标优化模型,规定了约束条件,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对其进行多目标优化计算,得出了能耗-热舒适为目标函数的系统运行参数最优解。最后,通过建立建筑负荷模型与空调系统各设备TRNSYS模块,建立了电加热与旁通风道连锁控制新风防冻系统的TRNSYS仿真平台。利用TRNSYS仿真平台对空调系统优化运行参数进行模拟,证实了空调系统改造优选方案的可行性,在保证防冻性能的基础上,验证了系统满足不同舒适度需求时的运行效果。

高媛[4](2021)在《阿拉善盟生态环境局员工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关键绩效指标(KPI)法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曹葵,黄文君,林静,王巧玲[5](2021)在《中学化学实验室管理量化评价标准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实验室管理评价一直处于主观评价状态,缺少定量评价方式,尤其是不能对实际运行状态做出评价。文中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研究,将实验室管理评价体系分为管理体系、规章制度、硬件配备、运行管理和安全教育五个一级指标,尤其突出运行状态评价权重,可以对不同学校实验室实际管理水平做出客观评价。

文岚,刘燕萍,黄非凡,张兵,田斌[6](2020)在《2006—2017年长沙市结核病痰检实验室室间质量保证工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长沙市痰检实验室网络的工作质量,分析结核病防治体系构建过程中影响痰涂片镜检工作质量的原因。方法收集长沙市2006—2017年盲法复检结果和现场督导数据,按时间段和参评单位类型进行复检结果一致性分析,探讨样本保存量和抽样量计算方法改变,机构类型转变和工作人员到岗时间等因素与各类型错误发生的关系。结果 2006—2017年共抽取痰涂片11 392张,初检阳性率6.4%(734/11 392),第二复检阳性率6.5%(745/11 392),第一复检阳性率5.9%(669/11 392)。定性错误115张,占抽取痰片总数的1.0%(115/11 392),出现量化误差142张,占抽检阳性涂片的19.1%(142/745)。2006—2017年初检与第一复检、初检与第二复检一致性良好(kappa值分别为0.914、0.924,P<0.05)。样本保存量要求和抽样量计算方法改变后量化误差、低假阴性和高假阴性、低假阳性和高假阳性及假阴性和假阳性涂片发生的危险度均提高,其OR值分别为2.718(1.707,4.327)、6.461(2.340,17.482)、3.284(1.486,7.257)和4.463(2.394,8.318),P值均<0.05。结论长沙市结核病实验室痰检工作质量总体良好,但仍需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实验室的管理,发挥其人力资源优势提高痰涂片镜检的能力。

王雪[7](2020)在《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质量依赖于教师;语言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自古便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大量的海外移民和其他各类母语非英语学习者的持续增长给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简称为ESL)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开发与完善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教师专业标准体系,贯穿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优秀与杰出四个发展阶段,对教师质量进行三位一体的保障。作为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中的一部分,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已经出台了职前和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作为ESL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指针和规范准则,并且标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地进行修改与完善。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文明和璀璨的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汉语言的推广、汉文化的传播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根本保障,是国家语言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一带一路”愿景实现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撑。这就对我国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尤其是对未成年阶段学习者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然而,这一领域却经常被忽视。美国的ESL教师专业标准与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适用的群体类似、语境类似,且发展比较成熟、实践经验丰富,值得关注并展开深入研究。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选取美国现行的全部3套ESL教师专业标准:2010版与2018版《学前—12年级教师职前教育计划认证标准》(2010版和2018版现处于并行状态,都属于现行职前教师专业标准范畴)和《英语作为一门新语言标准》(即职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美国现行的学前至12年级阶段ESL教师系列专业标准进行全面剖析与解读,挖掘出该系列标准的产生背景、实然状态、总体特征、成效弊端和借鉴意义。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是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产物,背后蕴含着政治、文化、语言、教育、需求等因素。因此,本论文首先把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放置于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从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文化、教育的整体环境和教师、学生及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两大维度六个方面对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做深入挖掘,追根溯源,找出成因。然后以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为指导,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发展两个阶段(职前和职后)的三套标准从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标准产生的依据和核心思想、标准产生的过程、标准的框架与内容、基于标准的教师认证和标准的特点几个方面进行个体分析。同时抓住新、旧职前标准并行这一难得的机会,在现行标准研究范畴内,在对职前标准进行个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比较、探究不同时期同一标准的承接性与发展性、不变本质与时代发展趋势的融合,以便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美国职前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在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职前、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充分分析后,论文从美国ESL学科整体性、ESL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完整性的角度,以库玛的语言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打乱标准原有的结构,对处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标准从基本要素、整体框架、具体内容以及基于标准的认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释不同阶段标准之间的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内在联系。进而发掘美国现行ESL学科教师专业标准在研制理念、主体结构、涵摄内容、秉持视角、言说话语、认证方式上的共性与特质,并探讨该学科教师专业标准所产生的影响。此外,结合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现实需要,分析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学与教师专业标准发展现状,参照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本文从七大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启示。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为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特别是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优化、教师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以及我国汉语及汉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些许启示。

王俊霞[8](2020)在《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比较及效应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科技、文化、金融、军事等领域均独占鳌头。美国经济的遥遥领先,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技术的领先地位。美国不仅重视科学技术发明和创新,而且拥有最健全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学技术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而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移,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高效率的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快速推进,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加强,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阶段。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与美国等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我国技术创新与生产之间的衔接紧密程度还远远不足,先进技术在技术创新的源头与接收地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传播存在瓶颈,阻碍了技术创新的扩散,而这也是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借鉴美国的技术创新扩散状况,对中美技术创新扩散进行对比,分析我国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我国提升技术创新扩散成效,促使科技与生产紧密衔接,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对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及扩散机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创新扩散的测度模型及指标体系,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模式、影响因素、扩散效应进行了系统比较;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对比研究了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效应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就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扩散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共由8章构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是系统梳理了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及扩散机制。在对国内外有关技术创新扩散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论文的研究概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包括扩散源、扩散途径、扩散接受地以及扩散环境等四个组成部分的扩散系统,深入剖析了以人、物、资本、网络、中介机构等为载体的多种扩散途径;对技术创新扩散效应进行了界定,并归纳了影响创新扩散的环境因素。本部分内容是论文研究的基础理论部分,为后文实证分析与测度提供理论基础。二是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影响因素和成效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分别以中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及美国的大学、联邦实验室等为代表,分析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不同特点,并归纳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从政策环境、资源保障、中介服务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的不同因素;从专利申请量、科技成果转让、科技期刊论文等角度,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的成效。本部分的分析,有助于掌握中美两国在创新整体环境方面的全貌。三是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本部分构建了包括创新投入、科技成果、科技中介、信息技术服务、政策支持等5个方面12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分别从中国、美国及中美对比等三个角度,就技术创新扩散的不同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探讨分析了导致同类因素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四是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就中美之间主要是美国向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效应进行了测度。本部分选取了贸易与投资、中美差距、经济环境、科技环境、吸收能力、基础设施、政府政策等7个潜变量共18个观测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经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内生潜变量,基于22个省份1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研究。在选取指标时,特意考虑了美国与我国22个省份的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FDI、经济差距、技术差距等5个能够反映美国向中国技术扩散的指标。具体模型上则分别构造了单项因果关系的递归模型、存在间接反馈关系的非递归模型进行研究。本部分的研究,深入研究与剖析了美国向中国进行技术创新扩散效应,为最终提出有针对性政策建议提供基础。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视角的创新。对中美之间的技术扩散现有研究关注较少,本文从中美比较的视角,研究中国和美国的技术创新扩散。并收集全国22个省份与美国进出口贸易和来自美国的FDI的数据,再综合考虑影响技术创新扩散的其他因素,以表示技术进步率的全要素生产率为因变量,测度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的效应。(2)研究方法的创新。现有的国际技术扩散的研究多建立计量模型,本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划分为递归模型和非递归模型,对于美国向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进行测度,对模型中各个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路径分析,拓展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领域。(3)影响因素的考虑更为综合和全面。在主成分回归分析部分,构造了包括5个方面共12个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部分,基于中国作为扩散接受方的视角,构造包括7个外生潜变量,18个观测变量的自变量指标体系,研究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效应。(4)本研究对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更为系统。本文对中美的技术创新扩散从多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是基于国家层面通过对中国和美国扩散因素、成效以及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的优势和劣势,以发现中国在技术创新扩散方面的不足;其次,是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中美技术扩散的效应进行测度。

史丽欣[9](2020)在《WK公司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董秋实[10](2020)在《Metabolic Lab“代谢哲学”视角下的生态社区规划与设计》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生态问题频发,城市由于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已经进入了线性代谢的恶性循环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意图用生态技术手段改善愈发严重的生态问题。我国的生态建设起步较晚,落实在实际建设层面的建设手段多为单一性、片段低效能的技术措施,缺少系统性的框架引导和多学科领域协作的统筹手段。代谢实验室(Metabolic lab)通过对循环经济学和城市代谢两大生态理论的深入探索,并在实地建造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系统论的视角将片段化的生态技术措施进行统筹与整合从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生态建设理念,称之为“代谢哲学”的理念(The Metabolic Philosophy)。这一理念在生态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高效性、及可复制性,对于我国改善生态建设现状以及从业者的系统思考方式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在“代谢哲学”理念的视角下,深入剖析其五大核心理念:多样化废物再利用、集成化建造、可持续资源配置、共生农业、数字化监控的理论内涵,并以代谢实验室的典型项目德赛维尔生态社区(De Ceuvel)为案例,探讨“代谢哲学”这一理念在场地规划、单体设计、资源循环系统构建、材料选用、景观营造等多个方面的具体构建方式。最后依托于中国国情现状对“代谢哲学”理念进行本土化改造,尝试在社区这一尺度规模下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社区,探讨“代谢哲学”理念在中国本土的可行性。本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分析本选题的研究背景,整理与“代谢哲学”理念相关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制定研究方法,最后总结研究的积极意义并列举研究框架。第二章从代谢实验室的发展历程、代谢哲学的理念溯源、五大核心理念的深层次理解、“代谢哲学”辅助工具等方面对“代谢哲学”理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将其与欧洲其他先进的事务所及其生态设计理念进行宏观的横向对比,从而梳理出“代谢哲学”设计理念在整个生态建设大背景中的定位。第三章对德赛维尔生态社区进行案例分析,探析“代谢哲学”在案例中应用方式,分析基地的区位要素以及规模现状,并从景观构成、规划设计、建造流程、技术系统、管理模式几个方面研究“代谢哲学”的五项核心理念是如何践行在实际项目中的。第四章通过对德赛维尔生态社区的构建方式进行总结提炼,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造,归纳出一套完整的生态社区构建策略。选取了济钢工业区作为基地,依托于先前在“代谢哲学”视角下总结出的生态社区构建策略,在园区规划、景观营造、集成建造、资源循环代谢系统、社区等多个层级入手管理尝试构建一个具有住宿办公功能的生态社区。第五章结语,总结对“代谢哲学“理念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不足点并作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二、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量化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量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IE理论的西安地铁枢纽站点抗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抗毁性相关理论
        2.1.1 抗毁性概述
        2.1.2 抗毁性的评价指标
    2.2 地铁抗毁性分析
    2.3 IE理论介绍
        2.3.1 IE概述
        2.3.2 IE理论方法
    2.4 文献综述
        2.4.1 地铁抗毁性研究
        2.4.2 节点抗毁性研究
        2.4.3 文献评述
3 西安地铁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分析
    3.1 西安地铁线网概况
    3.2 西安地铁枢纽站点布局
    3.3 西安地铁枢纽站点抗毁性调查分析
    3.4 西安市地铁枢纽站点抗毁性的主要问题
4 西安地铁枢纽站点抗毁性的要素辨识
    4.1 外源要素
    4.2 内生要素
    4.3 主要因素及其关系结构
        4.3.1 解释结构模型的基本步骤
        4.3.2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4 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5 基于IE理论的西安地铁枢纽站点抗毁性评价
    5.1 抗毁性评价指标选择
        5.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5.2 抗毁性评价指标的权重
        5.2.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西安枢纽站点抗毁性评价模型
        5.3.1 抗毁性评价模型选择
        5.3.2 算法选择
        5.3.3 抗毁性评价模型
    5.4 西安枢纽站点抗毁性评价模型应用及结果分析
        5.4.1 抗毁性评价模型的应用
        5.4.2 多目标规划模型评价
        5.4.3 抗毁性评价结果分析
6 基于IE理论的西安枢纽站点抗毁性提高的对策建议
    6.1 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6.2 完善和保护好站点设备设施
    6.3 客流量过载时调整客流分配
        6.3.1 平均分配
        6.3.2 根据地铁枢纽站点度分配
        6.3.3 根据剩余负载分配
        6.3.4 根据紧密度进行分配
    6.4 对枢纽站点的站点布局和环境进行优化
    6.5 从人员角度进行优化
        6.5.1 加强工作人员方面工作能力
        6.5.2 引导乘客安全顺畅乘车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西安地铁线网运营安全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附录3

(3)严寒地区某发动机试验室空调系统防冻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调系统防冻研究现状
        1.2.2 空调系统方案优选研究现状
        1.2.3 能耗-热舒适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现状
    1.3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2 柴油发动机试验室空调系统运行实测分析
    2.1 测试建筑概况
        2.1.1 室内设计参数
        2.1.2 测试建筑新风量计算
        2.1.3 测试建筑负荷计算
    2.2 实测方法
        2.2.1 测试参数
        2.2.2 测试方法及仪器
        2.2.3 数据处理方法
    2.3 实测数据分析
        2.3.1 测试建筑空调系统运行现状
        2.3.2 问题及改善措施
    2.4 本章小结
3 空调系统防冻改造策略研究
    3.1 防冻空调系统改造评价体系研究
        3.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1.2 评价权重确定
    3.2 空调系统防冻改造方案优选
        3.2.1 现有新风处理技术
        3.2.2 改造备选方案介绍
        3.2.3 灰色关联度模型建立
        3.2.4 方案评估优选
    3.3 本章小结
4 防冻空调系统运行策略研究
    4.1 防冻空调系统运行方案设计
    4.2 防冻空调系统双目标运行优化模型建立
        4.2.1 防冻空调系统运行能耗模型
        4.2.2 厂房人员活动区域热舒适性模型
        4.2.3 约束条件及变量简化
        4.2.4 防冻空调系统双目标优化模型
    4.3 基于NSGA-II算法的多目标优化
        4.3.1 NSGA-II算法基本原理
        4.3.2 NSGA-II算法实现流程
    4.4 多目标优化运行参数值
    4.5 本章小结
5 空调系统改造策略应用与TRNSYS模拟结果分析
    5.1 建筑负荷模型建立及验证
        5.1.1 建筑模型设置
        5.1.2 建筑模型负荷分析
    5.2 电加热-旁通防冻系统TRNSYS仿真模型建立
    5.3 电加热-旁通防冻系统TRNSYS模型验证
    5.4 多目标优化运行策略效果分析
    5.5 不同热舒适约束条件下系统防冻运行效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准则层两两判断矩阵表
附录 B 无量纲化指标数值表
附录 C 二级指标评价矩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致谢

(5)中学化学实验室管理量化评价标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化学实验室评价标准框架
二、分级评价指标构建说明
    (一)管理体系的评价
    (二)制度规范评价
    (三)硬件配备评价的说明
    (四)运营管理的评价说明
    (五)安全教育评价
三、总结

(6)2006—2017年长沙市结核病痰检实验室室间质量保证工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盲法复检方法
        1.2.2 错误分类及定义
        1.2.2.1 定性错误
        1.2.2.2 量化误差(quantification error, QE)
        1.2.3 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基本状况
    2.2 盲法复检总体情况
    2.3 盲法复检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2.4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网络实验室盲法复检结果一致性分析
    2.5 定点医疗机构结核病网络实验室盲法复检结果一致性分析
    2.6 样本保存量及抽样量与各类错误发生的相关分析
    2.7 网络实验室类型与各类错误发生的相关分析
    2.8 工作人员到岗时间长短与各类错误发生的对比分析
3 讨 论

(7)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呼唤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二)美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需要深化
        (三)我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第二语言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教师
        (三)教师专业标准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关于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关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
        (一)教师知识的来源
        (二)教师知识的结构
        (三)教师知识的运用
        (四)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
        (一)三大教学参数与十大宏观策略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KARDS”模块模型
        (三)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背景
    一、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政策与环境
        (一)国家语言教育政策日臻完善加速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二)标准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呼唤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三)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引领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现实需要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科科学化的需要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
第四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及主体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一)2010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二)2018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三)2010版标准与2018版标准比较分析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一)认证的原则和目标
        (二)认证的程序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一)标准结构的层次性:接近标准、达到标准、超越标准三层进路
        (二)标准评价的科学性:倡导“绩效本位”的评价理念
        (三)标准原则的一致性:国家要求与学科特点有机融合
        (四)文化的包容性:母语文化与美国文化相结合
        (五)学生的主体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六)专业的发展性:合作与反思中成长
第五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一)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分析
        (二)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分析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一)认证的理念
        (二)认证的程序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一)体现五项核心要求与学科专业特点的融合
        (二)强调教师知识的专业性与实践的综合性
        (三)突出教师的反思能力
        (四)关注教师专业领导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重视学生背景的多样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六)加强教师评价的灵活性与公平性
第六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总体评析
    一、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
        (一)基本要素比较分析
        (二)标准框架比较分析
        (三)标准内容比较分析
        (四)标准认证比较分析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特点
        (一)标准研制理念:以人为本、观照师生
        (二)标准主体结构:体系完整、层级分明
        (三)标准涵摄内容:知识、能力与品格兼具
        (四)标准秉持视角:多元文化取向
        (五)标准言说话语:用词精确、实践倾向
        (六)标准认证方式: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结合
    三、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影响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积极影响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消极影响
第七章 思考与启示
    一、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现状
        (一)国家语言强国战略话语语力的提升
        (二)对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
        (三)基础教育领域来华学生对我国第二语言教师的现实需要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我国具有本土特色的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
        (二)凸显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科的本质特点
        (三)关注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源文化差异
        (四)重视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汉文化融入
        (五)加快教师专业标准引领下第二语言教师角色的转变
        (六)完善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第二语言教师评价体系
        (七)倡导更多符合标准的专业第二语言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比较及效应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2.1 由创新、技术创新到技术创新扩散
        1.2.2 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及发展
        1.2.3 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的研究
        1.2.4 技术创新扩散维度研究
        1.2.5 国际技术创新扩散问题
        1.2.6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图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技术创新扩散机理研究
    2.1 研究概念的界定
        2.1.1 创新与技术创新
        2.1.2 技术创新扩散与扩散效应
        2.1.3 技术创新扩散与技术扩散
        2.1.4 技术创新扩散与技术转移
        2.1.5 国际技术创新扩散
    2.2 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构成
    2.3 技术创新扩散的主体
        2.3.1 扩散源分析
        2.3.2 接收方分析
    2.4 技术创新扩散途径
        2.4.1 以人为载体的扩散
        2.4.2 以物为载体的扩散
        2.4.3 以资本为载体的扩散
        2.4.4 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的扩散
        2.4.5 以中介机构为载体的扩散
    2.5 技术创新扩散的效应
        2.5.1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的表现
        2.5.2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分类
        2.5.3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分析
    2.6 技术创新扩散的环境因素
        2.6.1 宏观经济因素
        2.6.2 创新的技术环境
        2.6.3 政府创新政策
第三章 技术创新扩散模型与测度方法
    3.1 技术创新扩散的经典模型
        3.1.1 S曲线扩散模型及其扩展模型
        3.1.2 引力模型
        3.1.3 最大熵模型
        3.1.4 时间和空间结合模型
    3.2 技术创新扩散的测度
        3.2.1 技术创新扩散水平的测度
        3.2.2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的测度
    3.3 本文拟采用的扩散模型及指标体系
        3.3.1 模型的确定
        3.3.2 测度指标体系
第四章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模式比较分析
    4.1 美国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4.1.1 美国大学的技术扩散模式
        4.1.2 美国联邦实验室技术扩散模式
        4.1.3 美国国家技术转移中心(NTTC)的技术扩散模式
    4.2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4.2.1 中国大学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4.2.2 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4.3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比较
        4.3.1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特点
        4.3.2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特点
        4.3.3 美国技术扩散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和成效的统计分析
    5.1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和成效分析
        5.1.1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5.1.2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成效分析
    5.2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和成效分析
        5.2.1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5.2.2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的成效分析
    5.3 中美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和成效的对比分析
        5.3.1 中国技术创新环境改善较快,美国环境更加完善
        5.3.2 从数据来看,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成效明显
        5.3.3 美国技术扩散体制完善,扩散成效稳中有升
        5.3.4 美国的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扩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3.5 美国在R&D人员和成果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
第六章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分析
    6.1 主成分回归
        6.1.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理论
        6.1.2 主成分回归
    6.2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中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6.2.1 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6.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2.3 主成分回归的结果
    6.3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美国技术创新扩散因素分析
        6.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6.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3.3 主成分回归的结果
    6.4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6.4.1 基于2005-2017 年数据的中国技术创新扩散主成分回归分析
        6.4.2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6.4.3 中美两国对比分析结果原因解析
第七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的测度
    7.1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可能性理论分析
        7.1.1 技术差距理论
        7.1.2 中美技术扩散可能性分析
    7.2 模型设计与指标体系构建
        7.2.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
        7.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7.3 模型1:单项因果关系的递归模型
        7.3.1 研究假设
        7.3.2 模型的构建
        7.3.3 数据分析
        7.3.4 全要素生产的测算
        7.3.5 模型的检验
        7.3.6 结构方程模型的PLS结果分析
    7.4 模型2:存在间接反馈关系的非递归模型
        7.4.1 模型的构建
        7.4.2 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7.4.3 模型的实证结果
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环境和态势有差异,但有趋同趋势
        8.1.2 美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扩散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8.1.3 分散型科技管理体制是技术扩散高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8.1.4 社会资金投入在技术创新扩散中更具配置作用
        8.1.5 中国技术创新活跃,部分科技成果技术含量低,扩散困难
        8.1.6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体系有待完善
    8.2 政策建议
        8.2.1 充分利用现有科技管理体制的优势,优化技术扩散环境
        8.2.2 优化技术扩散环境
        8.2.3 政府应成为技术扩散的重要推动者
        8.2.4 加强对于公共科研机构技术转移的绩效考核机制
        8.2.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Metabolic Lab“代谢哲学”视角下的生态社区规划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1.1.2 国内生态建设的局限性
        1.1.3 “代谢哲学”设计理念的先进性
    1.2 研究综述
        1.2.1 循环经济学的理论综述
        1.2.2 城市代谢的理论综述
        1.2.3 代谢实验室的实践发展之路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及框架
    1.6 本章总结
第2章 “代谢哲学”理念探析
    2.1 代谢实验室简介
    2.2 代谢实验室的设计原则
    2.3 “代谢哲学”的理念溯源
        2.3.1 城市代谢的八种要素
        2.3.2 循环经济的七大准则
        2.3.3 清洁技术实验场
    2.4 “代谢哲学”五大核心理念
        2.4.1 多样化的废物再利用
        2.4.2 可持续的资源配置
        2.4.3 共生农业
        2.4.4 集成化建造
        2.4.5 数字化监控
    2.5 “代谢哲学”的辅助工具
    2.6 “代谢哲学”的横向比较
        2.6.1 区域间差异
        2.6.2 理念间差异
    2.7 本章总结
第3章 德赛维尔社区案例解析
    3.1 项目基本介绍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现状
        3.1.3 主要功能介绍
    3.2 集成建造流程
    3.3 空间组成模式
    3.4 绿色景观布置
    3.5 废旧材料运用
    3.6 物质循环技术系统
        3.6.1 水循环系统
        3.6.2 能量循环系统
        3.6.3 养分循环系统
    3.7 社区特色建筑介绍
    3.8 自上而下的社区管理模式
    3.9 社区生态技术总结
    3.10 本章总结
第4章 代谢哲学的本土化及生态社区设计探索
    4.1 “代谢哲学”的本土化改造
        4.1.1 两国的差异性
        4.1.2 生态技术的分类选择原则
        4.1.3 生态技术工具集
    4.2 基地调研
    4.3 设计策略
    4.4 集成化建造流程
    4.5 空间规划
    4.6 单体设计
        4.6.1 集装箱单元
        4.6.2 社区服务中心
        4.6.3 社区食堂
    4.7 资源循环代谢系统构建
        4.7.1 水循环系统
        4.7.2 养分循环系统
        4.7.3 能量循环系统
    4.8 社区管理模式
    4.9 图集
    4.10 本章总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研究中不足
    5.3 展望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四、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量化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IE理论的西安地铁枢纽站点抗毁性研究[D]. 张婉梅.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严寒地区某发动机试验室空调系统防冻改造技术研究[D]. 赵梓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阿拉善盟生态环境局员工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关键绩效指标(KPI)法的分析[D]. 高媛. 宁夏大学, 2021
  • [5]中学化学实验室管理量化评价标准初探[J]. 曹葵,黄文君,林静,王巧玲.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1(04)
  • [6]2006—2017年长沙市结核病痰检实验室室间质量保证工作分析[J]. 文岚,刘燕萍,黄非凡,张兵,田斌. 实用预防医学, 2020(12)
  • [7]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 王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5)
  • [8]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比较及效应测度研究[D]. 王俊霞. 河北大学, 2020(09)
  • [9]WK公司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管理优化研究[D]. 史丽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10]Metabolic Lab“代谢哲学”视角下的生态社区规划与设计[D]. 董秋实. 山东建筑大学, 2020

标签:;  ;  ;  ;  ;  

论实验室人员的量化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