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警察:发展及其前景

电子警察:发展及其前景

一、电子警务:发展及其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张义中[1](2020)在《电子警务中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在警务办公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成熟。自1998年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部署“金盾工程”的电子警务改革以来,公安部及各地公安机关相继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数据平台,旨在为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和打击犯罪提供便利,这些平台数据几乎廊括了公民所有的隐私信息。而如今,在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中,公民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高利用性的商业资源,精准推销的骚扰电话、定点打击的电信诈骗在日常生活中高发不断,这些无不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有关。由于公安机关平台数据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这些数据就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甚至与公安机关的内部人员进行勾结,导致公民个人信息面临被泄露的威胁。公安机关本就属于执法机构,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会大大降低政府的公信力,所以做好数据管理,确保信息安全是公安机关的头等大事。本文是以公安机电子政务、电子警务理论为基础,着眼于公安电子化办公实务中公民个人信息管理的现实做法,列举出电子警务办公中出现的个人信息泄露的实例,结合当前社会背景以及当前学术界中公民个人信息的相关理论,分析比较国内外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状况,借鉴国外立法、监督及数据管理方面的一些先进做法。旨在运用管理学的思维和方法来分析研究公安机关在电子警务办公中造成个人信息泄露这一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和方案,以期能指导和规范公安机关电子警务办公中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采集、管理、处理以及利用。

李敏[2](2019)在《滨州市电子警务运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网络的不断普及,更多智能、快速的信息技术不断涌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在不断地步入信息化轨道,传统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极大地变革。公安机关作为政府机构的一个职能部门,对内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各警种之间协同合作,打破原有工作模式的制约,提高工作效率;对外面对人民群众的服务需求,要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工作目标。要想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必须从信息化角度入手,让“电子警务”助力工作提升。在以破窗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人群自然监视理论的基础上,电子警务建设进程在不断加快,警务工作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工具,极大地提升了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水平和能力。然而,由于电子警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赖于设备、人员、软件建设、制度、警务模式等方面的综合建设,所以电子警务在运行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和困境。因此,要进一步推进电子警务的发展,必须找出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以便针对要害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方面对研究意义进行探讨,梳理评述了相关国内外研究情况,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进入正文写作部分,通过对学术界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念进行提炼、分析和整理,对电子警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本课题是以破窗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人群自然监视理论为基础进行的研究。第三部分进一步阐述了滨州市电子警务发展的背景,通过介绍滨州市电子警务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对内外网警务平台功能进行系统的分析,展示了滨州市电子警务运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第四部分探讨了滨州市电子警务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建设与管理相脱节,日常维护不到位,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发展需要,警务公开内容不明确,公民权利的救济缺乏实效,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五个方面。第五部分深入剖析了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相关工作人员的认识不到位,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制度不完善,对公众信息需求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完整的权利救济系统,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基于上述问题和原因,第六部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滨州市电子警务运行水平的对策建议: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宣传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力度,实行公安警务公开,明确公开内容,完善权利救济系统,切实保障信息安全。本论文旨在通过在理论层面对滨州市电子警务运行中存在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并结合滨州市电子警务运行的现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操作中,解决滨州市电子警务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使滨州市电子警务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李艳[3](2018)在《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法制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服务型政府”这一重要理念,“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提出表明政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变革,从“划桨”变为“掌舵”,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过渡为服务型政府。警察机构,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提出必然要求警察及时转变警务理念,调整警务工作方针,准确定位“人民公仆”这一角色,优化服务供给的方式方法,以更好地契合民众当前的社会需求。文章着重对当前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在立足我国特有的国情基础之上对其它国家在警察服务供给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充分汲取,以摸索出实现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法制化的改进进路。本文约有四万三千字,框架结构上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视角分析警察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现状。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阐释旨在为本文的研究创作提供理论背景支撑。首先阐述警察公共服务职能在国外的发展趋势,对国外警察公共服务供给的方式方法作详细概述,然后厘清当前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转变趋势。第二部分,着力厘清警察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概念。从语义学角度明晰警察公共服务供给相关概念是本文写作的基石,该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创作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首先阐释警察公共服务职能的概念,明确警察公共服务职能的准确定位对警察公共服务供给的方式方法起着导向作用。其次,对警察公共服务供给这一概念进行多层次分析,以为本文的研究创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梳理国内外警察公共服务职能的发展演变并分析当前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困境。该部分首先对国内外警察公共服务职能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随后分析了当前警察公共服务职能的演变规律及发展趋势,然后从警察和民众两个视角切入深入分析当前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第四部分,阐述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法制化的理论依据。该部分主要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进行理论阐释,并分析其对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法制化的重要启示。第五部分,设计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法制化的改进进路。该部分是本文研究创作的核心内容。从内容、程序、监督机制三大层面进行大胆研究设计,提出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法制化的改进进路,以期促使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实现法制化。

李晨曦[4](2017)在《江苏省扬州市电子警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警务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工具在改造传统警务模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警务模式逐步进入了信息化、智能化和科技化时代。与传统警务模式相比,电子警务拥有多元的数据采集方式、庞大的数据库以及高效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极大提升了公安部门的数据分析、警情掌控、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犯罪社会学理论、破窗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电子警务建设成效显着,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电子警务借助信息技术创新警务模式、提升警务能力,其相对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加之各项制度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电子警务建设过程中必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和问题。因此,要推进电子警务建设的发展,必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全面诊断,分析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所在,进而制定相关的措施修正电子警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进电子警务建设的发展。本文以江苏省扬州市电子警务建设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其电子警务建设的现状着手,全面总结了扬州市电子警务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找出了思想上重视程度不足、建设“碎片化”以及“电子”、“警务”错位等问题,并从宣传、规划和人才培养方面探索扬州市电子警务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然后从建立制度机制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三个方面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扬州市电子警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推进其电子警务建设发展贡献一定的智力支持。

马小川[5](2016)在《我国电子警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文中指出电子警务是信息时代的新型警务模式,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警务模式的全面改造,将极大地提升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我国的电子警务是在"金盾工程"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21世纪以来,我国电子警务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只有认真分析电子警务的实际情况,针对暴露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保障电子警务健康发展。

童昕[6](2015)在《我国地市级公安机关电子警务研究 ——以台州市公安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以迅猛之势进入人们的视野,融入人们的生活。公安机关作为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其工作职责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发展电子警务是顺应民意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警务发展变革的必经之路。如何借助信息科技的翅膀,让警务工作更加高效、优质已经成为各级公安机关亟需探讨的课题。我国的电子警务建设始于1998年,随后公安电子警务内部信息化发展迅速并趋于成熟稳定,而对外服务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国内外电子警务进行研究,随机抽取了全国31个地市级公安机关的网上公安局进行测评,发现我国的电子警务建设存在起步晚、基础弱、差距大,重形式轻实效,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而台州市公安局在网上公安局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本文从其发展历程、体制保障、主要做法、取得成效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将其主要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警务建设之路。通过调查研究、对比分析,本文认为地市级电子警务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体制保障,以网上公安局建设为主要抓手,做好移动掌上警务的拓展和延伸,找准“服务为民”的定位、注重“便民利民”的实效,将电子警务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王苏醒[7](2011)在《论社区警务网络参与》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网络警务室、社区民警QQ群、社区民警博客、社区警务网络论坛等网络参与方式逐渐兴起。社区警务网络参与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确保社区警务开展的合法性;有利于增强责任感,提高公安机关的回应力;有利于警务信息公开,提高社区警务的透明度;有利于社区警务运行机制的重组及再造,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培育公共精神,提升网络参与水平。应建立和完善网络参与机制,推动社区警务战略下公安基层工作的开展。

王世卿,杨永太[8](2003)在《电子警务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警务的经济效益包括建设效益、信息资源开发效益、管理效益、服务效益等方面。目前在电子警务建设中 ,还存在忽视工作分析、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机构整合 ,忽视警务人员培训 ,重内轻外、重监管轻服务 ,忽视统一规划、有效整合等种种弊端。应强化经济效益观念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孟宪文[9](2001)在《电子警务:发展及其前景》文中指出电子警务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组织和开展公安工作的新形式。电子警务是由“金盾工程”推动并发展起来的,旨在建立一个更高效、更有战斗力和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公安工作运行机制,更好地承担起新世纪各项公安保卫任务。电子警务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公安业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打破部门界限实现信息共享,创新公安管理和业务模式,以及改革业务结构和业务流程等。

二、电子警务:发展及其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警务:发展及其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警务中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方向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重难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辨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关系
        2.1.1 电子政务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1.2 电子警务概念
        2.1.3 警务数据的概念及范围
        2.1.4 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
        2.1.5 电子警务与电子政务之间的关系
        2.1.6 电子警务数据信息与公民个人信息之间的关系
    2.2 电子警务中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2.2.1 警务办公法治化的要求
        2.2.2 保护公民信息免受侵害的需要
        2.2.3 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3.我国公安信息库数据及公民信息安全现状
    3.1 我国公安信息库数据建设及安全状况
    3.2 我国公民信息安全状况
4.电子警务中公民信息泄露的表现形式
    4.1 内部人员贩卖公民信息造成公民信息泄露
    4.2 内部人员非法查询公民信息造成公民信息泄露
    4.3 技术外包的第三方造成公民信息泄露
    4.4 警务信息开放造成公民信息泄露
    4.5 技术入侵造成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
5.电子警务中造成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5.1 电子警务中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产生的原因
        5.1.1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5.1.2 数据管理人和使用人保密意识差
        5.1.3 技术外包过程缺乏相应的审查及管理
        5.1.4 计算机技术层面防护能力不足
        5.1.5 缺乏完善的警务数据管理和监督体系
    5.2 电子警务中造成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对策
        5.2.1 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5.2.2 提高数据管理人和使用人保密意识
        5.2.3 强化技术外包过程中相关人的审查及管理
        5.2.4 技术层面上提升计算机安全防护能力
        5.2.5 构建完善的警务数据管理和监督体系
6.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滨州市电子警务运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电子警务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破窗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人群自然监视理论
第3章 滨州市电子警务运行的现状
    3.1 滨州市电子警务发展的背景
    3.2 滨州市电子警务运行的现状
        3.2.1 滨州市电子警务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3.2.2 内网警务平台功能分析
        3.2.3 外网警务平台功能分析
第4章 滨州市电子警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4.1 建设与管理相脱节,日常维护不到位
    4.2 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4.3 警务公开内容不明确
    4.4 公民权利的救济缺乏实效
    4.5 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第5章 滨州市电子警务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相关工作人员的认识不到位
    5.2 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制度不完善
    5.3 对公众信息需求的了解不够深入
    5.4 缺乏完整的权利救济系统
    5.5 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
第6章 提升滨州市电子警务运行水平的对策建议
    6.1 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宣传力度
        6.1.1 树立“以服务为导向”的理念
        6.1.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6.2 加强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力度
    6.3 实行警务公开,明确公开内容
    6.4 完善权利救济系统
    6.5 切实保障信息安全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法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警察公共服务供给相关概念明晰
    (一)警察公共服务职能概念
        1.警察
        2.警察公共服务职能
    (二)警察公共服务供给概念
        1.公共服务
        2.警察公共服务供给
三、警察公共服务职能发展演变的历史梳理
    (一)英美国家警察公共服务职能的历史演变
        1.历史演变过程
        2.演变规律及启示
    (二)我国警察公共服务职能的发展演变
        1.发展演变历程
        2.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困境
四、警察公共服务供给法制化的理论依据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1.主张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化效益理念
        2.塑构“服务员”形象,凸显“顾客至上”理念
    (二)委托代理理论
        1.增强警察职业素养,实现委代双方目标利益一致性
        2.打破警民信息不对称,实行警务公开
        3.增设独立投诉机构,合理调配代理成本
五、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法制化的改进进路
    (一)内容设计
        1.服务机制法制化,凸显警察“服务性”
        2.细化警察服务供给内容和方式
        3.完善警察管理制度,优化服务供给行为
    (二)程序设计
        1.简化警察服务供给程序
        2.明确服务供给程序节点,增设“导警”
    (三)监督机制设计
        1.服务向社会公众公开
        2.设置独立于警察机构的投诉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江苏省扬州市电子警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电子警务建设的理论分析
    2.1 电子警务建设研究的相关理论
        2.1.1 电子警务的概念
        2.1.2 电子警务的特点
        2.1.3 电子警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2.2 理论基础
        2.2.1 犯罪社会学理论
        2.2.2 破窗理论
        2.2.3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2.3 电子警务建设的重要意义
        2.3.1 电子警务是转变公安管理方式的“助推器”
        2.3.2 电子警务是传递警令、信息的“千里马”
        2.3.3 电子警务是公安机关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2.4 电子警务建设的必然性
        2.4.1 电子警务建设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
        2.4.2 发展电子警务是做好新时期公安工作的必然选择
        2.4.3 电子警务建设是强化公安工作依法管理的必经之路
第3章 扬州市电子警务建设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3.1 扬州市电子警务建设演变历程
    3.2 扬州市电子警务建设取得的成绩
        3.2.1 电子警务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3.2.2 电子警务建设相关规章制度日渐完善
        3.2.3 电子警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3.2.4 积极开发电子警务建设的新渠道、新模式
    3.3 扬州市电子警务建设面临的困境
        3.3.1 电子警务建设思想上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3.3.2 扬州市电子警务建设“碎片化”依然存在
        3.3.3 电子警务建设过程中“电子”与“警务”错位
    3.4 扬州市电子警务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3.4.1 缺乏全局规划和标准
        3.4.2 宣传工作存在缺位
        3.4.3 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4章 推进扬州市电子警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构建电子警务建设制度机制体系
        4.1.1 制定全国性的电子警务法律法规
        4.1.2 强化扬州市电子警务建设绩效评估机制
        4.1.3 建立电子警务数据运行质态监测分析机制
        4.1.4 建立健全电子警务数据安全保障机制
    4.2 强化扬州市电子警务基础设施建设
        4.2.1 建立扬州市电子警务综合资源库
        4.2.2 推进扬州市电子警务数据可视化建设
        4.2.3 优化扬州市电子警务信息系统
    4.3 推进扬州市电子警务人才队伍建设
        4.3.1 加强电子警务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4.3.2 创新扬州市电子警务人才管理理念
        4.3.3 加强扬州市电子警务数据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电子警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子警务的概念及特征
    (一)电子警务的概念
    (二)电子警务的特点
二、我国电子警务的现状
    (一)信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二)熟悉电子警务的人才逐渐增多
    (三)电子警务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我国电子警务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的标准
    (三)重视“电子”,轻视“警务”
    (四)忽视人才的培养
四、我国电子警务改进和完善的对策
    (一)积极宣传,加强思想认识
    (二)加强统筹规划,确保协调发展
    (三)注重“警务”建设,实现平衡发展
    (四)加强电子警务人力资源开发

(6)我国地市级公安机关电子警务研究 ——以台州市公安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电子警务的相关理论分析
        1.2.1 电子警务的概念
        1.2.2 电子警务的特点
        1.2.3 地市级电子警务的定位
    1.3 国内外电子警务发展状况
        1.3.1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状况
        1.3.2 国内电子警务发展状况
    1.4 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1.5.1 本文创新点
        1.5.2 研究的重点
        1.5.3 研究的难点
2 我国地市级公安机关电子警务对外服务绩效评价及其问题分析
    2.1 绩效评价
        2.1.1 评价对象
        2.1.2 指标体系
        2.1.3 评估结果
    2.2 问题分析
        2.2.1 起步晚、基础弱、差距大
        2.2.2 重形式轻实效
        2.2.3 缺乏整体规划
        2.2.4 人才匮乏
        2.2.5 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3 台州市公安局:利用电子警务提升对外服务水平的典范
    3.1 台州市公安局电子警务的发展状况
        3.1.1 发展历程
        3.1.2 体制与保障
    3.2 台州市公安局通过电子警务提升对外服务水平的主要做法
        3.2.1 主动服务,构建便民服务“主平台”
        3.2.2 促进交流,打造警民沟通“高速路”
        3.2.3 反哺实战,拓宽警务工作“新战线”
        3.2.4 与时俱进,融入“微警务”实现网上向掌上的延伸
    3.3 台州市公安局通过电子警务提升对外服务水平的主要成效
        3.3.1 台州市网上公安局得到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肯定
        3.3.2 台州市网上公安局得到网站专业机构的认可
        3.3.3 台州市网上公安局得到各级媒体的宣传
        3.3.4 台州市网上公安局成为全国地市级网上公安局建设样板
4 台州市公安局电子警务建设的主要经验、问题及启示
    4.1 主要经验
        4.1.1 顶层设计、综合规划
        4.1.2 抓住核心,明确理念
        4.1.3 统筹处理,找准定位
        4.1.4 人才培养,宣传发动
    4.2 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4.2.1 政策法律跟不上电子警务的发展和需求
        4.2.2 系统各自为政,信息孤岛明显
        4.2.3 搭建平台容易,落地执行困难
    4.3 重要启示
        4.3.1 政策支持是电子警务建设最主要的坚强后盾
        4.3.2 电子警务的网上服务要注重实效并统筹规划
        4.3.3 要提高对电子警务的认识并加强技能培训
        4.3.4 构建网络警务是服务民生必然选择
5 我国地市级公安机关建设服务型电子警务的基本途径
    5.1 统一指导思想
    5.2 明确指导原则
    5.3 搭建服务平台
    5.4 明确建设目标
    5.5 实现五大功能
        5.5.1 办事功能
        5.5.2 宣传功能
        5.5.3 管理功能
        5.5.4 互动功能
        5.5.5 集群功能
    5.6 建立保障体系
        5.6.1 财政保障
        5.6.2 人才保障
        5.6.3 制度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7)论社区警务网络参与(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区警务网络参与的缘起及其发展
二、社区警务网络参与的意义
    (一) 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 确保社区警务开展的合法性
    (二) 有利于增强责任感, 提高公安机关的回应力
    (三) 有利于警务信息公开, 提高社区警务的透明度
    (四) 有利于社区警务运行机制的重组及再造, 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
    (五) 有利于培育公共精神, 提升社区警务战略网络参与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社区警务网络参与机制的路径选择
    (一) 加强伦理道德教育,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 完善多元治理, 提高公安机关的回应力
    (三) 发展电子警务, 提高警务运行的透明度
    (四) 践行法治原则, 加强绩效考核制度建设

(8)电子警务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子警务建设的经济效益构成
    (一) 建设效益
    (二) 信息资源开发效益
    (三) 管理效益
    (四) 服务效益
二、目前电子警务建设中存在的弊端
    (一) 忽视工作分析、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机构整合, 忽视制度创新
    (二) 忽视警务人员的电子警务知识培训
    (三) 重内轻外, 重监管轻服务
    (四) 忽视统一规划, 忽视有效整合
三、强化经济效益观念,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四、电子警务:发展及其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警务中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研究[D]. 张义中.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2]滨州市电子警务运行问题研究[D]. 李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我国警察公共服务“供给”法制化研究[D]. 李艳.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7)
  • [4]江苏省扬州市电子警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晨曦. 湘潭大学, 2017(01)
  • [5]我国电子警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马小川.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6(01)
  • [6]我国地市级公安机关电子警务研究 ——以台州市公安局为例[D]. 童昕. 江西农业大学, 2015(08)
  • [7]论社区警务网络参与[J]. 王苏醒.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8]电子警务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J]. 王世卿,杨永太.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3(01)
  • [9]电子警务:发展及其前景[J]. 孟宪文. 公安研究, 2001(01)

标签:;  ;  ;  ;  ;  

电子警察:发展及其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