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强国为目标——康有为传

以改革强国为目标——康有为传

一、志在维新图强──康有为小传(论文文献综述)

江婷[1](2021)在《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学校办学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吴汝纶德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始终占有核心地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进入了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时期。近代中国,无数有识之士走上救亡与启蒙、变革与革命的道路。处于清末时期的吴汝纶,让教育成为武器,通过学术的力量实现改变国家命运的目的,这一迫切心情,凸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变国家的现状,改变国民素质,以求达到兴国强国的目的。吴汝纶的一生都与教育息息相关,是晚清教育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探路者”、“晚清现代教育的拓荒者”、“制度化教育的开拓者”,是“兼通新旧,融合中西的人物”。吴汝纶的德育思想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持续的学习中逐渐丰富和成熟,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汝纶希望通过改造国民性,达到“普国人而尽教之”“智开然后知德教”的目的以及培养出以“爱国心为主者”的现代人才,这是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他所提出的“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智开然后知德教”、“须以养成爱国心为主者”、“无体育则弱”等思想主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界开始重视研究吴汝纶的教育思想,也产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系统梳理、专题研究其德育思想的着作、论文较为欠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鉴于以上情况,尝试选取吴汝纶德育思想这一视角,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渊源、实践养成、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首先,详细介绍了吴汝纶先生的生平及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深入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个人背景、理论渊源以及发展历程,认为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既受救亡图存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也是吴汝纶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德育思想、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德育现代理论的产物,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萌发、形成、发展和成熟四阶段。其次,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及德育方法。归纳来看,吴汝纶的德育思想主要有“男儿当志在四方”、“德行第一”与“学为立身”相结合的德育目的,以“开民之愚而使之智”、“智开然后知德教”的大德育观,“普国人而尽教之”、“勉成国器”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修身、齐家、治学、为官和社会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培养现代人才的有益尝试等视角高度评价吴汝纶德育思想的重要历史贡献,完整呈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成才与成人的兼顾以及认识与实践的结合。最后,在全面论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在目标上、内容上、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并分析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其转化路径进行探索。

汤振[2](2020)在《白岩朴殷植的文坛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朴殷植(1859-1925),韩国近代着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启蒙思想家、独立运动家以及政治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朴殷植于韩国国内开展爱国启蒙运动,积极进行散文创作和文学翻译活动,以揭露批判日本的殖民侵略和宣扬爱国启蒙意识。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韩国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为继续开展抗日独立运动、挽救民族危亡,1911年,朴殷植流亡中国。流亡中国期间,他先后辗转东北、北京、香港和上海等地区,积极进行散文创作和历史传记小说创作,与此同时,他还与中国维新派人士及革命派人士围绕韩国独立运动及中韩联合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促进了近代中韩两国的人文交流。朴殷植的文学翻译、散文创作及历史传记小说创作体现了强烈民族意识、近代意识和抗日意识,具有重要的文本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朴殷植文学作为一种反帝反殖民的后殖民书写,体现了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思考和近代自觉,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朴殷植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之间相关影响、借鉴和促进,因此,朴殷植文学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本文旨以文本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后殖民主义、社会历史批评、文学社会学及政治美学批评等理论和研究方法,具体考察朴殷植的文坛活动,并对其文学创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述朴殷植文学创作的意义和价值,及其文学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韩国国内爱国启蒙运动时期,朴殷植通过《皇城新闻》、《大韩每日申报》、《西北学会月报》及《西友》等报刊杂志积极开展独立言论和文本翻译活动,并撰写着作。流亡中国时期,朴殷植进行了积极的报刊舆论和文学着述活动,他先后担任《香江杂志》、《新韩青年》、《四民报》、《道路月刊》及《五九》等中韩报刊杂志的撰述人或主编,并在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散文文章,积极开展抗日救国言论活动。不仅如此,在中国东北地区时,创作《梦拜金太祖》、《渤海太祖建国志》、《泉盖苏文传》等历史传记小说。在北京、上海等地创作出版了《安重根传》、《李舜臣传》、《韩国痛史》、《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等着作,宣扬韩国志士的抗日壮举,揭露和批判日本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朴殷植积极寻求中国人士对韩国独立运动的支持与援助。他审时度势,以中韩联合为导向,跨越党派差异,不仅与维新派人士康有为展开交流,更与景梅九、汪精卫、黄介民等革命派人士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联络。朴殷植与中国人士围绕抗日救国的时代课题所进行的交流活动,促进了中韩知识分子共同的身份认同,推动了中韩联合,并为中韩两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当时的中国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朴殷植也因此实现了作为流亡知识分子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朴殷植的文学翻译包括对汉文版《瑞士建国志》的翻译和对清末散文作品的翻译。因作者政治思想的差异,中韩两国的政治形势以及两国读者期待视野的不同,同一时期,在翻译内容上区别甚微的两版《瑞士建国志》在中韩两国被作出了不同的解读,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朴殷植版本的《瑞士建国志》更为符合本国国情,以瑞士建国的历史给予韩民众以鼓舞和激励,以此宣扬民族意识,增强民众的爱国心。此外,朴殷植还对梁启超散文及清末来华美国传教士所作散文进行了译述和刊登。通过将译述作品和原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朴殷植文本翻译的特点,包括语言、句式的改变及对原内容的删减和改写等。朴殷植对清末散文译述的背后是当时中韩两国所共同面临的民众爱国心缺失问题和教育问题。通过翻译清末散文作品,吸收借鉴和宣传了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和教育改革思想以及西方教育思想,促进了韩国爱国思想的传播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朴殷植对汉文版《瑞士建国志》的翻译及对清末爱国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吸收,体现了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韩两国在知识和思想上的交流与共享。朴殷植的散文创作体现了他独特的时代认识,包含中国认识、日本认识、中韩关系认识、东亚认识及世界认识等。韩国国内时期,朴殷植的时代认识聚焦于清政府制度改革、韩国自强以及东亚三国联合等层面。此阶段,对于中国及东亚的认识面较为狭窄,且某些认识存在偏颇。朴殷植的中国流亡体验,包括在华革命实践和人文交流活动等,大大地丰富和拓宽了朴殷植的时代认识,促进了其时代认识的发展。朴殷植的中国认识变得更为多角度、辩证和全面客观,如对革命派的肯定和批判以及对袁世凯的双重认知等。对中韩关系及世界形势也有了更为准确、客观的认识。其散文文本呈现着强烈的抗日意识、中韩联合意识和东亚和平意识,体现了其从周边走向中心的政治和文化的自觉。朴殷植的历史传记小说积极建构本国的历史英雄人物叙事,塑造英雄人物形象,以此宣扬历史人物的爱国精神和抗敌精神,鼓舞和激励国民学习英雄的爱国精神和反抗精神;同时,期待国民中涌现新的英雄,拯救民众和国家于危难之中,恢复国家的独立与自由。在进行英雄想象的同时,着力于国民话语和抗日话语的建构,揭露小中华意识或慕华事大思想所导致的国民奴隶根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爱国精神丧失以及民族团结意识缺失等问题,批判愚昧、冷漠、旁观、涣散等根深蒂固的旧国民性;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教育改革方案,尤其强调精神教育的重要性,着力于改造旧国民性和培养新国民。与此同时,批判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宣扬了抗日意识和中韩联合意识,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弘扬了民族精神,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爱国热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本价值和社会价值。朴殷植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朴殷植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汲取营养,丰富了自身的文学世界,并完善了自身的文学体系。与此同时,它也对中国近现代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安重根叙事和抗日戏剧的丰富和发展。在影响与接受的背后,隐藏着当时中韩两国的社会形势和国际局势以及读者的阅读需求。这展现了中韩文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体现了中韩近现代文学密切交流的一面。表明了朴殷植文学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朴殷植的文学创作是一种颠覆强权的被殖民者的知识生产活动,再加上其个人具有深刻的殖民地体验和跨文化体验。因此,朴殷植文学具有后殖民性与离散性。从文化意义上看,他的文学体现了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思考和近代自觉,鲜明地展现了他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的面貌以及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体现了其作为来华韩国流亡文人的文化自觉,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朴殷植文学在当时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相当的建设性和前瞻性。研究朴殷植文学有利于透过作品了解日帝殖民统治的时代背景下,中韩两国的社会状况及其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当今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探讨朴殷植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及其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所做的贡献,有助于深入发掘以“互为主体”、“和谐共存”为核心的20世纪东亚精神和文化自觉,为促进当今中韩关系的发展乃至构建东亚和谐共存体系提供借鉴。

胡慧娥[3](2019)在《魏源政治文化观研究》文中提出魏源是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的一位坐标式人物,生平跨越乾嘉道咸四个朝代。其毕生倡导以经术为治术,注重通经致用。他着述宏富,大都涉及对政治文化的历史分析与现实考察。魏源政治文化观的形成背景可从两方面考察:嘉道政治概况与嘉道士人群体政治文化生态是其政治文化观形成的客观历史因素。魏源所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阅读史及与师友们的交往,则是考察其思想观念产生的主观历史因素。魏源的政治文化观主要包括天道观、德治观、法治观、民本思想与人才观等。他尊崇天道,认为以“天道”来参照人事,彰显“神道设教”的基调,于政治统治大有裨益;同时也重视人之主观能动作用,呼吁“造命”、“立命”君子,倡导常怀忧惧之心,以达天人合一之境。魏源主张德治,提出王道纯出乎道德,主张为政者需以仁德为本,又倡言“孝道”,认为“孝”是为学之本,亦是立身之本,治道之本;同时力主学古求变,以学古为名,求革新之实。也重视法治,明确倡导“法令是治之具”,后世循法而治是时代发展之必然,但他强调人法兼备,才能成就善政。他还进一步弘扬民本思想,提出君民平等,重视民之参政议政力、民之自治力以及民之合力等;还明确倡导开源兴利、本末皆富的富民思想。魏源还提出系统的人才观,以应对日益严重的“人才虚患”问题,主张不仅在位者要重视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懂得识人用人,还呼吁士大夫群体关注经世之学,弘扬经世学风,使人有所学,学能致用等等。这些体现了他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关注与认知,其中有传承与肯定,亦有反思与超越。魏源政治文化观既涉及深刻的论理思考,亦有对现实社会改革的思考。随着时势的发展和人生经历的变化,他对政治文化的思考重心亦有所不同。其早期饱读诗书,深受传统经典微言大义的影响,即已感知国家整体由盛而衰的态势,故从整体上倡导“王道”政治观,希望以传统理想治道为现实纠偏。这集中体现在《黙觚》一书中。道光五年魏源开始编纂《皇朝经世文编》后,他转向对现实时政的经世思考,针对“人心寐患”之积弊,以及河工、漕运、盐政等急务中涌现出的流弊,提出时势变革观,主张局部改革,认为政“熟”方能求治。鸦片战争后,他倡导全面改革,以应对内忧外患的现实政治危机,着重强调大一统思想,提出新的地理世界观、外交观以及“师夷”说等。这些是魏源改革现实社会的系列主张。与同时代人相比,魏源政治文化观具有明显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以人为本,贵人重民;高扬事功,理性建言;实践品格,经世情怀;近代启蒙,与时俱进。魏源不仅关注民生,提倡重民、富民,且意识到人的普遍意义与价值。他强调人各有才,人尽其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人本精神的实质内涵。他将王道与事功连为一体,积极探讨富民强国之道,凸显出可贵的理性精神。魏源的很多思想观念源于对传统政治文化的认知,又注重关照当下实际政治社会,有些观念则直接从实践生活中产生,亦能反作用于现实政治当中,使其思想观念呈现明显的实践品格与经世情怀。魏源对时势发展有敏锐体察,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与时俱进,对近代思想启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照,如科学启蒙、民主启蒙、地理世界观与外交观的启蒙等。魏源政治文化观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历史影响。一是他的很多着作在当时即已流行甚广,其思想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时人的关注和认可;二是其人本思想、新的地理世界观、外交观与“师夷”说等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效应,不仅直接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且对维新思想家们亦有很多启发,特别是“师夷”说成为近代一百多年来向西方学习思潮的滥觞。

许萌[4](2019)在《晚清文学中的公使形象 ——以张荫桓、洪钧为中心》文中提出晚清公使是中国近代较早睁眼看世界、体验域外生活的重要群体,在他们的奏折、电函、日记和诗文中记载了很多关于西方的科技文化与异域风情,而这些文字和实录所承载的新变,对晚清社会的启蒙与变革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推动力量。因而无论是从社会地位、影响力,还是从其对晚清社会、晚清文学的折射来看,他们自身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独特魅力。本文以晚清文学中的张荫桓、洪钧形象为考察对象,以晚清时期的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为依托,在梳理、细读两类文本的基础之上,从文史结合的维度比较二人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书写异同,探寻公使形象从历史到文学的发展轨迹与衍变过程。在解读文本的同时,拟运用小说叙事学、文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等理论知识进行阐释,分析造成公使形象发展衍变的原因,进而借助二人形象的传衍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及历史文化变迁。论文结构上分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个部分。绪论阐释了张荫桓、洪钧二人作为晚清公使形象的典型价值与意义,对其相关文史资料进行总结整理,作出研究述评。正文则分为三部分,首先从晚清史料与实录入手,从多种历史文本中梳理张、洪二人的经历、事迹,对历史中的人物形象作一个基本的勾勒与判断;其次对晚清文学作品中与张、洪相关的文学文本进行分析解读,从不同的文学体裁出发对二人形象的深度和广度作出有益的探索与开拓,打破前人对张、洪文学形象单一性、片面性的看法与认识;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之上,分析张、洪形象从历史文本到文学文本的发展衍变过程,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成因,分别从创作主体的态度与目的、叙事因素等进行横向分析,从晚清传播环境和大众心理进行纵向考察,致力于从主、客观两方面探究人物形象的衍变。并以张、洪两位典型公使的形象研究为个例,对整个晚清公使群体、晚清社会文化予以烛照,引发对中西交流以及晚清文学过渡性特质的思考。结语对本文的写作思路、主要内容、重要论点作出概括总结,在展现本文的思想主旨之时,点出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同时也对不足之处作出说明,提出一些研究中的思考。附录内容主要以张荫桓、洪钧二人为中心,将与其相关的史料、实录与文学作品一一呈现,以备考索。

吴洪平[5](2019)在《王韬报章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所研究的报章文,专指清末民初以报刊为媒介,以思想文化的大众传播为目的,言说方式介于古代传统散文与现代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文体。王韬是这一文体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他一生写作并发表了大量报章文,影响所及,引发了当时报章文写作的热潮,使这一文体终得成熟。但长久以来,学界对王韬报章文的研究始终局限于《弢园文录外编》中的政论类报章文上,《循环日报》《申报》《万国公报》等近代报刊中散见的、大量未被收入《外编》的王韬其他报章文却少有人关注。本文以“王韬报章文”为研究对象,以《弢园文录外编》为基础,通过对近代报刊中散见的王韬各类报章文的全面梳理,力求全方位地审视王韬的报章文,从而给予科学合理的定位与评价。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现状和意义。认为百年来王韬报章文研究按肇始、发展、深入、繁盛四个阶段不断推进,并在文献整理、思想挖掘、文学探讨及价值评估四个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囿于文献限制,王韬报章文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深入。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了报章文的文体概念、兴起的宏观因素及发展过程。认为传统散文的式微与近代报刊的肇兴是报章文兴起的两大重要因素。王韬真正使报章文这一文体达到成熟,并对当时及后世报章文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章厘清了《循环日报》创办前王韬的报业活动和《循环日报》的基本情况。认为王韬对近代报刊由抗拒到接受的态度转变是影响王韬报章文创作主动性、自觉性的关键因素。梳理《循环日报》命名、版面情况等,为辑考散见在《循环日报》中王韬的报章文奠定了基础。第三章通过比较分析法、文史互证法等方法,对散见在《循环日报》《申报》《万国公报》《天南遁叟论说选》等报刊、剪报集中王韬的报章文作了辑考。认为《弢园文录外编》并非是王韬的报章文集,其中仅有一小部分文章来源于《循环日报》。《天南遁叟论说选》也并非是王韬个人的报章文集,其中也仅有一小部分文章是王韬所作。同时,也明确了王韬在《万国公报》上刊文的起止时间。第四章分析了王韬政治、经济、外交、法律、军事、风土、杂类等七大类报章文的主要思想内容。认为王韬创作报章文的关注视角和倾向主要集中在政治和军事两大方面,往下依次是风土、经济、外交、法律以及杂类。第五章分析了王韬报章文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影响。认为王韬报章文在艺术特色方面,有程式固定、语体自由、技法灵活、旧体新用等特色。王韬的报章文创作,完成了从文人上书到平民论政的转变,对后世文学、政治、思想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报章文文体达到成熟。结语归纳全文。报章文在传统散文逐渐式微和近代报刊兴起的背景下诞生,在王韬手中达到成熟。王韬与近代报刊的接触始于青年时期,但是大量创作报章文却是在中年以后。笔者通过分析,辑考出《循环日报》《申报》《天南遁叟论说选》等报刊、剪报集中王韬的报章文六百余篇,并将王韬的报章文分为政治、经济等七大类。王韬的报章文因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思想内容对中国近代文学、思想、政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

刘天明[6](2019)在《晚清文人沈毓桂及其诗学活动研究》文中指出19世纪中后期,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大批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他们传教办报、兴教启蒙,将近代西方先进科技和基督精神带进国人视野。就在这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那些无力跻身仕途的知识阶层开始选择投身报业,利用近代传媒抒家国情怀,感乱世之思。面对急骤变迁的政治大格局,他们或者选择坚守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困境与动荡中挣扎、妥协;或者放眼世界、接受西学,在改良与变革中摸索前行。而初登报坛,他们创作的诗文,充分展现了知识群体在面对西学冲击时的文化坚持与意识觉醒。其所形成的报载诗体也进一步推进了古典文学的近代转型。而游走在中西文化圈中的早期职业报人,一方面深切感受西学西技的科学与先进,另一方面又囿于传统理念与儒教思想的精神束缚,时刻处于矛盾困惑中,并成为动荡时局与文化裂变的抒写者与传播者。本文的研究对象沈毓桂就是其中之一。沈毓桂(18071907),字寿康,号赘翁,江苏吴江县人,晚清着名翻译家、思想家、教育家和职业报人。19世纪中期来到上海并皈依基督,与多位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30余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西学着作。1868-1894年,编辑、主笔晚清最重要的传教士报刊——《万国公报》(原名《中国教会新报》),刊发大量传播西学、鼓吹变革的政论文章和诗作。1881-1894年,受聘执掌中西书院,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大批西学人才。光绪二十二年(1896),刊刻文集《匏隐庐诗文合稿》,收录论说文47篇,诗作98首,是其晚年近代西学思想的集中体现。1904年,清廷封沈毓桂二品封典,准其旌表。可以说,沈毓桂是一位晚清时期具有近代启蒙意识的重要报人。鉴于以上认识,本文将沈毓桂置于晚清西学东渐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在充分占有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学为本位,史论结合,运用辑佚、考证、校勘等文献学方法,全面系统地梳理其生平经历、启蒙意识、诗歌创作和诗学思想,并进一步探求传统文学的近代转型与晚清报刊发展的互动关系。本文主要包含六部分:一是绪论;二是沈毓桂生平和思想,即第一章;三是对沈毓桂沪上交游情况的考证,即第二章;四是对沈毓桂诗歌创作的研究,即第三章;五是《万国公报》刊诗研究,即第四章;六是附录,包括沈毓桂诗文目录及《万国公报》刊诗目录。具体如下:绪论:在论述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综述,确定选题的研究方向,建构系统的研究框架。第一章《沈毓桂的生平及思想》:第一节是对沈毓桂生平事略的考证。沈毓桂的一生因来沪谋生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半生他在家乡遵循传统儒生的生活方式,读书应试。因早年丧父备尝人情冷暖,形成沉郁内敛的性格。中年来沪,沈毓桂襄助西人翻译办报,皈依基督,近五十年传播西学、兴教启蒙,成为晚清上海重要的报刊文人。对生平事略的梳理、考证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二节考察沈毓桂中年来沪后从事的各项文化事业。沈毓桂先后与众多传教士合作翻译西学书籍,编辑晚清重要传教士报刊,参与创办中西书院,提出“中体西用”思想,成为中西文化圈中的重要人物。第三节研究沈毓桂的思想。沈毓桂在半生西学事业中,逐渐建立一种具有近代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启蒙思想。相对同时代的文人,他更独立自主,更具民主意识,且能更理性与透彻地批判传统礼教和封建统治。在办报办学多年后,他逐渐从一位落魄书生转变为近代知识分子。但是这种思想转变具有一定的双重性。一方面,沈毓桂在思想上更趋近代启蒙意识,另一方面,他又反复强调中学的根本地位,精神信仰一直处于游移状态。第二章《沈毓桂的交游》:第一节梳理沈毓桂在传统文化圈中的交游经历。沈毓桂虽皈依基督,传播西学,但生活中依然保持固有的生活方式及与国人、传统文化间的密切联系。他的交友圈中不乏翰林学士、朝廷要员和洋务人士,并在多年出版和教育工作中与后生晚辈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国人的交游是其西学思想下保留的传统文化底色,是坚守士人精神品格的一种体现。第二节勾勒沈毓桂在西人文化圈中的交游图谱。沈毓桂来到上海后,在各项文化事业中与众多传教士和西人保持友好地合作与交往关系。其中既有他皈依基督的引领者,又有他事业发展的同行者。沈毓桂与他们的交往是全面而立体的,并对其西学思想发展和启蒙意识地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第三章《沈毓桂的诗歌创作》:第一节对沈毓桂的诗歌创作情况进行一个梳理和考证,并划分出三个发展阶段。同时从出版发行、思想内容和创作分期等几方面考证《匏隐庐诗文合稿》的文献价值。这本文集是沈毓桂西学思想和诗歌创作的集大成,收录了其重要的西学文章和大部分诗作。其中,诗作主要为早期传教和晚年留居上海时的创作,抒写诗人两个最为重要的思想转变期的心历路程和精神状态。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在前面历史分期的基础上,研究每一个不同阶段,沈毓桂的创作理念和诗学思想。信教初期的诗作展现了沈毓桂穿梭在传统社会与基督信仰间,一面努力保持原有的文人生活底色,一面陷于异质文化的抵牾与矛盾纠结中的精神状态,也流露出对传统社会的留恋和对重返仕途的渴望。在编辑报纸期间,沈毓桂开始尝试将宗教内容融入诗作,与报纸编辑宗旨一致。但是,在经历停刊等一系列打击后,他开始在诗作中叹人生失意,晚景孤寂,逐渐回归传统诗风。同时在多首与友人的交游诗中表达自己对西学事业的执着追求。第五节以刊发时间为线索探察沈毓桂诗歌创作与报纸刊诗之间的互动关系。初登报坛,沈毓桂的创作处于新题材新意境的尝试期。褒扬传教士的人品学识,实际上在为传播西学寻找支撑点和合理性。之后,诗作题材进一步拓展,关注社会民生,创作更为自主。报纸复刊后,沈毓桂的创作理念日渐成熟,诗作数量明显增多,题材更为广泛,风格更为多元。第四章《<万国公报>诗歌专栏刊诗研究》:第一节对报纸发行期内刊诗情况进行一个梳理和概述,关注不同时期刊诗栏目和刊载数量的变化及与报刊宗旨的关系。第二节从题材、体裁、内容、意境、艺术风格等角度考察报纸发行初期刊诗的特点、作用及对基督教传播的意义。翻译的赞美诗,原创的教义诗在题材和体裁上有所创新。其主要目的是联络各地教友并向传统社会倾斜以获得更多的关注。第三节研究报纸在向综合性报刊转型期内的刊诗情况,挖掘诗歌创作在近代报刊影响下的变化与新生。改名改版后,刊诗数量增加,题材也更为丰富。传教诗不再简单而直白的说教,更多展现教徒皈依的心历路程。更有大量劝诫诗,语言通俗浅显,说理深入浅出,进一步稳固刊诗在报纸的地位。第四节力证刊诗逐渐脱离宗教影响,选篇更加独立自主。复刊后,刊诗数量有所减少,但艺术性和审美性有所提升,且减弱功利性和实用性,回归传统诗学理念。第五节结合报载诗歌探索沈毓桂诗学思想及选稿原则。创刊初期,选稿倾向宗教宣传,与沈毓桂的宗教信仰相符。改版后,传统题材诗作增加,凸显报刊诗歌的劝诫功能。复刊后,选篇质量进一步提升,沈毓桂的创作在数量上占据主导。从选篇到刊诗逐渐实现其以文学审美为主,引导社会为辅的诗歌创作理念。附录:1.沈毓桂诗文目录;2.《万国公报》刊诗目录。

缪云好[7](2019)在《康有为海外诗文研究》文中认为康有为是享誉中外的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着名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和学者。所传着作颇丰,创作诗歌存近2000首,海外诗歌创作占600多首,海外散文40多篇,他的海外文学作品体现了康有为远离乡国、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怀,也真实反映了近代士人的前途和命运,康同璧在《康南海自编年谱续编》中称:“自戊戌以后,足迹所至,则三周大地,游遍四洲,历三十余国,行六十万里”真实书写了康有为16年的海外历程。本文由七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重点阐述康有为诗文研究历史和现状,从而提出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第一章,概说戊戌变法之前的社会背景、康有为的家世背景及早年生活,考述康有为的海外游历之路分为流亡低落期、漫游世界期、邻国安居期三个部分,梳理他与维新志士、日本友人、其他国家友人的海外交游。第二章,概述“海外文学”的演变及发展,探求康有为“海外文学”的创作主张。第三章,从写景、抒怀、咏史、叙事、咏物五个方面总结康有为海外诗的题材意蕴,并归纳康有为海外诗的艺术特色:造语生新,中西合璧;喜用典故,工于比兴;想象奇特,意象瑰丽;激愤豪迈,深厚沉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等方面。第四章,全面探讨康有为海外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海外散文内容:描绘海外自然风光;叙述异域风土人情;展现西方精神文明;歌颂世界历史文化;抒写中华爱国情感。论述海外散文艺术特色:夹杂佛耶语和新名词;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日记体和笔记体兼而用之;报告文学性等。第五章,着重阐述近代“海外文学”的发展,挖掘康有为海外诗与海外文两者的异同,分别研讨康有为与同时代黄遵宪海外诗的异同,以及康有为与弟子梁启超海外诗文的异同,以期做到细致、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康有为海外诗文。结语部分,简要概评康有为海外诗文创作成就,及其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李柏霖[8](2018)在《庚子事变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生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庚子事变不仅给国家带来了深重苦难,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这场伴随着20世纪来临的重要事变在近代文学中也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反映。史学界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庚子事变的研究。然而孕育自庚子事变的诗词、小说、戏曲、说唱等各类文学作品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挖掘,但相比于历史研究,关于庚子事变的文学研究要冷清许多,不论是宏观研究还是微观研究都还存在许多空白。事实上,对作为特定时代产物的庚子事变文学加以整体的、系统的、细致的研究不仅能够集中且深刻地展现近代文士对庚子事变这一家国劫难的认知与判断,而且可以为后人观察庚子事变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与社会状况打开另外一扇窗户。鉴于此,本文力图通过文史互证的方式,兼顾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并结合知人论世、文本细读的方法来对有关庚子事变的诗词、小说、戏曲、说唱作一全面、具体且深入的解析。虽然作为历史事件的庚子事变早已化为历史的云烟,飘逝远去。但于此事件的文学书写却并没有因庚子事变的结束而停止。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光流逝中,不断有关于庚子事变的文学文本出现。为了避免误解,必须说明本文论述的“庚子事变文学”是对近代文人创作的反映庚子事变的大量诗词、小说、说唱、戏曲等文学作品的统称。综合以上,文章分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对庚子事变文学产生的各方面背景予以揭示。第一、二节着重从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的重要原因,梳理庚子事变的历史进程来呈现庚子事变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三节从探讨嘉道以来经世致用思潮的勃兴对文学观念变革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文学观念变革的具体内容出发来考察庚子事变文学产生的思想、文学背景。第二章对庚子事变的诗歌抒写进行概述。晚清庚子事变激发诗人们长歌当哭,留下了一批宝贵的诗歌文献。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约有160多位诗人创作了 3300余首庚子事变诗歌。为略窥以庚子事变为重大题材的诗歌创作概貌,第一节分类介绍了代表诗人及其诗作,具体以身居庙堂,主张“剿拳和洋”的诗人;困处北京的诗人;在两宫西逃期间随侍其左右的诗人;偏安东南的诗人;筹谋勤王的诗人作为分类说明的依据。第二节分庚子事变进程的记录;社会血泪史的呈现;时代风貌的反映三个层面论述了庚子事变诗歌的“诗史”价值。为了展现“庚子”诗在叙事艺术方面的特色,第三节从叙事方法入手,概括、分析了诗人是如何以诗题、诗序、诗注叙事;片段呈现式叙事;组诗叙事;长篇铺敷来进行诗意化的叙事。第三章主要结合时局走向、诗人经历及其诗歌创作来勾勒庚子事变时期的诗人的心路历程。第一节重在推导庚子事变时期诗人对外心态由求战转向求和。第二节选择蒋楷、李希圣、易顺鼎三位代表诗人对庚子事变时期诗人济世无门的失落心态作一微观考察。第三节分析袁昶、康有为、周馥、敦崇等诗人在庚子事变期间产成孤独心态的原因以及他们各自的孤独心态在诗歌中的反映。第四节着重探讨乌目山僧(黄宗仰)、赵必振、潘飞声等诗人创作的《<庚子纪念图>题词》所传达出来的诗人的羞耻心态。第四章试图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前提下,以庚子事变诗歌为线索,研讨慈禧太后与珍妃这两位与庚子事变有着密切关联的女性历史人物在诗人笔下的形象特征,进而揭示诗人在这两位历史人物身上所贯注的思想情感。第一节主要对关于慈禧太后的庚子事变诗歌加以梳理、分析,力图还原慈禧太后在庚子事变时期的真实面目并揭露诗人对慈禧太后的情感态度,并由此认定在国家面临重重危机时,慈禧太后与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素养和精神面貌还有很大距离。第二节主要围绕诗人对珍妃死宫井事的题咏议论展开解析。通过细读文本,可以了解到对珍妃与光绪帝爱情悲剧的同情;对现实政治的讽刺与家国兴亡的感伤是关于珍妃之死的诗歌中所包含的重要意蕴。第五章探讨《庚子秋词》的作者生平、“情性”含蕴与整体风格。第一节就创作《庚子秋词》的王鹏运、朱祖谋、刘福姚、宋育仁等四位词人的生平、政治生涯及词学几方面作概述。第二节对《庚子秋词》所包孕的种种愁情加以梳理、分析,进而得出词人的愁情是由乱而生,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忧愁;对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悲愁;对生活流离、人生短暂的哀愁是《庚子秋词》愁情的主要内涵。第三节在探讨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提出的“沉郁”说的基础上,分析《庚子秋词》在比兴寄托、用典、章法布局的等方面的艺术特点,进而证明“沉郁”实可代表《庚子秋词》的整体词风。第六章以典型个案分析的方式论述关于庚子事变题材的小说、说唱、戏曲作品。第一节分析连梦青《邻女语》所展现的封建末世的全景图画。第二节论述吴趼人《恨海》如何通过叙写两对男女在庚子事变时期所遭遇的爱情悲剧来展现挣扎在乱世中的普通个体的悲剧命运,进而论证吴趼人主张以“恢复旧道德”作为拯救国家、人民的重要手段。第三节分析林纾《剑腥录》“兼贻史料”与“自写风怀”的创作特色,从中可发现林纾主张以改良维新的方式来挽救国家。第四节探讨陆士愕《孽海花续编》所表现出来的鼓吹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特点。第五节探讨李伯元《庚子国变弹词》在艺术化再现庚子事变全貌时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创作特色。第六节分别探析林纾《蜀鹃啼传奇》、陈季衡《武陵春传奇》、赵祥瑗、吴梅《枯井泪杂剧》、包天笑《燕支井》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方面的重要特点。综合以上已大致描叙出近代文人笔下的庚子事变文学的整体图景。最后,在.搜集关于庚子事变诗人的生平资料的基础上,本文还编制了“庚子事变诗人群体考论简表”附于文后,表由姓名、字号、籍贯、生卒年、生平概况、庚子活动、庚子诗作、资料来源等栏目组成,能够为庚子事变诗歌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与线索。但由于本人学识、精力有限,还有很多创作有庚子事变诗歌的诗人生平未及考论,特此说明。

杨上元[9](2017)在《临桂词派与晚清社会》文中研究说明崛起于晚清光绪朝的临桂词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古典词派,也是一个在时代中求新求变的词派。这一词派最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其成员的社会身份,他们均由科举正途出身,互为举人同年或进士同年,彼此之间似友情,近亲情,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密切交流。频繁的文酒之会一方面促进了他们同年关系的加强,另一方面也为临桂词派词人的聚合创造了条件。同时,他们多同朝为官,身居言路,在文网松动的晚清,大施拳脚,弹劾官吏,监察行政,在历次重大历史事件之中,或各抒忠荩,或联衔公呈,发挥着巨大的政治能量。这一切都促进了他们聚集,在思想上形成大致相同的理念和主张,相应的,频繁的聚集又使得他们词事活动频繁,词学创作繁荣。临桂词派所处的时代,经世致用与西风东渐相互激荡,在面对西学问题时,他们秉持着中体西用的原则,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与边疆舆地等各个方面积极进行维新探索与实践,在很多领域敢为时代之先,如王鹏运是官僚系统第一个提出建立商务局的官员;文廷式、沈曾植是治边疆舆地的大家,他们极具世界眼光,始终将中国置于世界版图中进行考量,拉开了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序幕;缪荃孙赴日考察,回国后筹办江南图书馆与京师图书馆,花甲之年投身于公共图书馆运动的潮流之中,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开创者;成昌参与《清史稿·邦交志》的撰写,这是中外关系史首次进入官修正史之中;恽毓鼎主持编纂《各国政艺通考》,彻底改变了世界各国历史无法纳入官修史籍的状况;曾习经赴日考察,回国后参与筹办中国第一个具有近代化设备的官办印钞厂——度支部印刷局,揭开了我国印钞史上的新篇章。在这过程中,他们积极与西方学者进行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中外交流史上留下一段段佳话。戊戌维新中,临桂词派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积极实践,他们参与创办强学会,积极宣传维新变法,翻译西学书籍;他们议办京师大学堂与通艺学堂,探索近代教育的道路;他们筹办《时务报》、《渝报》,开风气,启民智,投身于思想解放的洪流。此时期咫村词社的社集活动受维新变法这一政治事件影响颇深,词社成员众多,词事活动频繁。晚清的吏治改革时,他们弹劾腐败,主张废弃捐输,清理仕途,上下通情。探索出一条京官联名弹劾与报业连续报道的反腐新模式,对社会舆论具有巨大导向作用,促进了传统报业的转型,开拓了近代报业的政治功能,对社会的转型影响深远。身为传统士子的临桂派词人,其忧国忧民之心,干预现实的夙愿,都融入了他们的词作之中,体现出济世、焦灼、悲愤、执着的多重复杂的创作心理。在晚清系列对外战争中,他们坚决主战,在战略战术上提出加强海防,打持久战的建言,战争期间,他们词事活动频繁,词作丰富多样,或表达词人忧患、愤懑的感情,或批判卖国的朝廷高层,或为战争英雄谱写赞歌,临桂词派寄托重大,发言深微的词风即形成于此时。庚子国变之时,他们上折指斥最高统治者不思振作,贪图享乐;密切关注德占胶州湾事件,不断发出将遭瓜分的警告;积极建言献策,主张持平对待教案冲突;认为民气不可用,提出坚决弹压义和团;在庚子年这场滔天巨变之中,他们或历经艰辛,百般查访,万里随扈西行,或困守孤城,无衣无粮,参与救济,维持京城稳定,或跟随救济会船,返乡回南,奔走于东南各省,隐微匡救,力促东南互保之约的达成。国变期间,困守围城的临桂派词人王鹏运、朱祖谋、刘福姚、宋育仁再度集结唱和,词集《庚子秋词》与《春蛰吟》展现了他们悲愤、惊悸与忧愁等情感,京城之外的词人亦有词作,表现了记录当时心境与立言不朽的创作心态。临桂词派是一个在近代化进程中求新求变的古典词派,该词派所处之时代赋予他们求实、开放、革新、平等等这些与众不同的特质,但因他们均为深受家国及儒学教育影响的士子,忠君爱国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之中,他们才华出众,科举顺利,但是在风雨飘摇的晚清,他们亲历了战争及国变,目睹了清王朝上层的腐败无能,这使他们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情感发生了动摇,因此临桂词派的政治立场、词学创作、词学思想的复杂性也不应被忽略,我们将临桂词派作为一个群体来研究,把握他们的社会阶层和政治立场这两个核心因素,力图更全面地展示临桂词派的风貌。

孙银霞[10](2017)在《光宣诗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诗学研究目前已成为学界备受关注的课题和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仍缺乏对光宣时期诗歌理论方面的整体研究。本文从传统的诗论角度出发,在共时、历时的层面上构建起了这一时期诗歌理论的整体框架。现阶段学界对晚清诗歌方面的研究大概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对专门的诗歌流派进行研究;二是对专门的诗人及其诗学思想进行研究。而对这一时期整体诗歌理论研究的趋势并不明显。论文主要探讨了七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光宣诗坛的整体特点。第二,光宣诗坛各诗派复古倾向及学古理论之间的差异。第三,中国古典诗歌情感论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深度沉淀及其所包含的时代意义。第四,光宣诗坛各派理论中的尚雅精神及新时代下的“突变”。第五,传统诗学“内圣”“外王”之道在这一时期下的具体体现。第六,过渡时代中国古典诗学的基本走向。第七,中国古典诗论的全面总结以及光宣诗坛与民国诗坛之间的关系。由于活跃在光宣诗坛上的诗歌流派众多,因此诗歌理论相对丰富,从总体上来讲已经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式的繁荣。光宣诗坛上的复古倾向占据主流,而复古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全面吸收与借鉴。尽管各诗派之间复古的趋势一致,但诗歌理论间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不同。末世时期特殊的时代性奠定了诗人们关于情感论的悲伤情调,但值得注意的是,光宣诗人们在过渡时期已经开始关注了个体的情感意志,他们在论情和论雅问题上融入了新变的思想。中、西学之间的相互碰撞使“致用观”在这一时期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光宣诗人们在西学问题上产生了两极分化。诗界革命派及维新派诗人们以积极、开放的态度迎接西学;而封建顽固派诗人却一味地反对西学;值得关注的是一部分光宣诗人善于用传统的中庸观折合中、西学之间的差异,形成对当时社会有益的思想观念。诗学的复古是光宣诗人们对传统艺术精神的向往,是内心情感的回归,但却不能代表和控制中国诗歌发展的主流方向。诗界革命派诗人的文学观和思想观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促进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从内容和形式上推动和改变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为中国近代新诗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法、定性分析法,并结合归纳、演绎的方法对光宣时期的诗歌理论进行整体研究。在研读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从各派理论间的“焦点”入手,从而确立了具有理论价值的研究角度。通过对光宣时期历史意义的全面把握和中国古典诗歌“尴尬”境地的全面分析,论文全面理解了古典诗歌理论在封建末世时代的状况和特征;了解了光宣诗人们对待传统诗学的态度,以及他们的诗学观念在新时代下的历史“蜕变”;最后坚定了新诗的产生的意义,它的出现对中国古典诗歌而言是修正而非破坏。光宣时期是中国古典诗歌逐步走向落幕的时期,但却迎来了古典诗歌理论的全面总结时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历史时期下,中国资产阶级所倡导的新诗加速了古典诗歌历史蜕变的进程,也为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文化运动的全面到来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学界还未对光宣诗论做整体关注,因此论文对这一时期诗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此外,从内容上来讲,论文对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理论在光宣时期所处的状态以及古典诗歌与新诗之间的发展关系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志在维新图强──康有为小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志在维新图强──康有为小传(论文提纲范文)

(1)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依据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2.1.2 德育思想与教育思想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德育理论
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3.1 吴汝纶生平简介
        3.1.1 年少好学 早着文名
        3.1.2 登入仕途 学贯中西
        3.1.3 致力教育着述办学
    3.2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2.1 晚清的历史环境
        3.2.2 晚清的政治及教育环境
    3.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3.3.1 家庭条件—教育世家下的“古文大家”
        3.3.2 为官环境—幕府中的“关键人物”
        3.3.3 交友情况—与严复关系密切
    3.4 桐城派与吴汝纶德育思想
        3.4.1 桐城派概况
        3.4.2 桐城派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4.1 理论渊源
        4.1.1 传统道德思想的渐化
        4.1.2 吴氏家族家风的滋养
        4.1.3 独特桐城文化的濡染
        4.1.4 西方近代思想的启迪
    4.2 发展历程
        4.2.1 客居幕府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萌发
        4.2.2 改革书院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
        4.2.3 考察日本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发展
        4.2.4 创办学堂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成熟
    4.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3.1 中国近代德育思想的演变历程
        4.3.2 一个开明的旧人物:吴汝纶的双重身份
        4.3.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理论的主要思考与实践
        4.3.4 吴汝纶对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
    4.4 本章小结
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实践养成
    5.1 聘请名师,振兴地方教育
        5.1.1 裁并义学整顿书院
        5.1.2 振兴书院筹措经费
        5.1.3 聘请名师开启风气
    5.2 主讲莲池书院,创办东西文学堂
        5.2.1 率先开办东、西文学堂
        5.2.2 自筹经费购买新书
        5.2.3 广交中西名士培养文化氛围
        5.2.4 莲池俊秀影响后世
    5.3 赴日考察学务,着《东游丛录》
        5.3.1 实地观摩日本各级各类学校
        5.3.2 赴日听教育专题讲座与介绍
        5.3.3 接触日本政治界、教育界官员和学者
        5.3.4 《东游丛录》中所涉及的教育问题
        5.3.5 吴汝纶赴日考察的作用
    5.4 心系桑梓教育,创办桐城学堂
        5.4.1 创办动因及经过:“欲救此厄,必在培才”
        5.4.2 办学指导思想:“只今学术当全变,安得东西并一堂”
        5.4.3 课程设置方式:“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5.4.4 师资选聘原则:“西师难请,东师易聘”
        5.4.5 学堂管理体系:“各有职司,无相侵越”
    5.5 本章小结
6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6.1 德育目标:勉成国器
    6.2 德育内容
        6.2.1 修身
        6.2.2 齐家
        6.2.3 治学
        6.2.4 为官
        6.2.5 社会
    6.3 德育原则
        6.3.1 循序渐进:“读书不必过急”
        6.3.2 因材施教:“学当择性之所近”
        6.3.3 言行一致:“自行其言”
    6.4 德育方法
        6.4.1 传统与现代统一的方法:兼通新旧 融合中西
        6.4.2 成人与成才兼顾的方法:德行为重 而艺次之
        6.4.3 认识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躬亲实践 考察学制
    6.5 本章小结
7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
        7.1.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
        7.1.2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7.2 吴汝纶德育思想目标上的借鉴价值
        7.2.1 改造国民性,促进个人之全面发展
        7.2.2 挣脱传统枷锁,实现个人之人生价值
        7.2.3 改革教育,实现国家之兴盛富强
    7.3 吴汝纶德育思想内容上的借鉴价值
        7.3.1 强化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7.3.2 注重培养爱国心,树立爱国精神
        7.3.3 引导生活态度,审视人生意义
    7.4 吴汝纶德育思想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
        7.4.1 通过改革莲池书院,兼容中西文化
        7.4.2 通过赴日考察学习,促进教育近代化
        7.4.3 通过创办新式学堂,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7.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7.5.1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7.5.2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支撑
        7.5.3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路径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期刊
    三、学位论文
    四、外文着作、译着、论文及期刊
附录一:吴汝纶年谱
附录二:吴氏家训(摘录)
附录三:论及吴汝纶及其着述的着作
附录四:吴汝纶诠释、点勘、评注的经书、史书、诗集等
附录五:学堂章程
附录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2)白岩朴殷植的文坛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动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朴殷植的文坛活动
    第一节 韩国国内时期的文坛活动
        一、报刊言论、着述出版及翻译活动
        二、功利主义文学观
    第二节 流亡中国时期的报刊言论及着述出版活动
        一、报刊言论
        二、着述出版
    第三节 中韩联合视角下的朴殷植与中国人士的交流
        一、与维新派人士康有为的交流
        二、与革命派人士的交流
第三章 朴殷植的文学翻译
    第一节 政治小说《瑞士建国志》的翻译
        一、席勒戏剧《威廉·退尔》在东亚三国的文本传播
        二、中韩版本的比较考察
        三、翻译的文化政治: 排满革命与国族想象
    第二节 清末散文作品的翻译
        一、梁启超散文作品译述
        二、清末来华美国传教士散文作品译述
第四章 朴殷植的散文创作与时代认识
    第一节 韩国国内时期朴殷植的时代认识
        一、中国认识
        二、韩国自强认识
        三、东亚认识
    第二节 流亡中国时期朴殷植的时代认识
        一、中国认识
        二、中韩联合意识
        三、世界认识
第五章 朴殷植的历史传记小说创作
    第一节 朴殷植的历史传记小说概观及版本界定
        一、历史传记小说概观
        二、版本界定
    第二节 建国、辅国与抗日英雄
        一、朴殷植的英雄观
        二、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三节 国民话语与抗日话语
        一、国民性批判与培养新国民
        二、抗日意识与中韩联合意识
    第四节 创作特征
第六章 朴殷植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互动与交流
    第一节 朴殷植《兴学说》与林乐知《文学兴国策》
        一、Education in Japan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
        二、《文学兴国策》在韩国的传播
        三、参考与改写:《兴学说》
    第二节 朴殷植《安重根传》与中国近现代安重根叙事
        一、朴殷植《安重根传》的创作特征
        二、朴殷植《安重根传》与中国近现代安重根叙事作品
        三、影响与接受的背后动因
    第三节 朴殷植《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与中国近现代抗日戏剧
        一、《山河泪》对《血史》的接受与改编
        二、对《山河泪》的参考与改作:《亡国恨》
        三、影响与接受的动因、意义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魏源政治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1.1.1 缘起
        1.1.2 题旨
        1.1.3 选题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2.1 魏源政治思想研究概述
        1.2.2 魏源文化思想研究概述
        1.2.3 魏源历史定位问题研究概述
        1.2.4 史学界有关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综述
        1.2.5 近十余年来魏源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1.3 本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魏源生平及其政治文化观形成的背景
    2.1 魏源生平
        2.1.1 魏源的政治人生
        2.1.2 魏源的学术人生
    2.2 魏源政治文化观形成的背景
        2.2.1 嘉道政治统治简论
        2.2.2 嘉道时期士人群体的政治文化生态
        2.2.3 家庭成长背景及所受教育
        2.2.4 阅读史及主要师友交往
第3章 魏源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反思
    3.1 尊崇天道,常怀忧惧
        3.1.1 天命观
        3.1.2 幽明观
        3.1.3 忧患观
    3.2 崇尚德性,学古求变
        3.2.1 王道纯出乎道德
        3.2.2 王道是学古变易之道
    3.3 重视法治,人法兼备
        3.3.1 法之功用
        3.3.2 法之实行
    3.4 民本思想
        3.4.1 重民思想
        3.4.2 富民思想
    3.5 人才观
        3.5.1 人才缺失之缘由
        3.5.2 人主应重视人才
        3.5.3 如何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
第4章 魏源对现实社会改革的政治文化思考
    4.1 重申王道,彰显事功——早期“王道”政治观
        4.1.1 《默觚》概述
        4.1.2 早期“王道”政治观的内涵
        4.1.3 如何成就“王道”
    4.2 政“熟”求治,因势而变——中后期时势变革观的确立与发展
        4.2.1 批判“人心之寐患”
        4.2.2 变革观的确立
        4.2.3 变革观的发展
    4.3 全面改革,师夷长技——鸦片战争后的政治文化思考
        4.3.1 《圣武记》、《海国图志》概述
        4.3.2 大一统观念
        4.3.3 地理世界观
        4.3.4 外交观
        4.3.5 “师夷”说
第5章 魏源政治文化观的特点和影响
    5.1 魏源政治文化观的特点
        5.1.1 以人为本,贵人重民
        5.1.2 高扬事功,理性建言
        5.1.3 实践品格,经世情怀
        5.1.4 近代启蒙,与时俱进
    5.2 魏源政治文化观的影响
        5.2.1 声名渐显,受时人关注
        5.2.2 启迪后世,影响深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默觚》与《皇朝经世文编》学体、治体部分文章内容之比较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晚清文学中的公使形象 ——以张荫桓、洪钧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史传与实录中的张荫桓、洪钧形象
    第一节 晚清名臣的史传叙述
        一、张荫桓:从“绝域使臣”到“罪魁”
        二、洪钧:“嗜学、通经史”的出洋状元
    第二节 日记、书信、奏稿、电函视域下的二人形象
        一、张荫桓:中西纪事与公务汇报中的“能吏”
        二、洪钧:勤勉务实而不敢任事的“庸臣”
    第三节 域外游记中的出洋使臣
        一、张荫桓《三洲日记》:使西体验与文化反思
        二、张德彝《航海五述奇》:随员笔下的“洪星使”
    第四节 社会舆论与近人评价
        一、报刊及翁同龢等人对张荫桓的评价
        二、报刊及赛金花等人眼中的洪钧
第二章 晚清文学中的张荫桓、洪钧形象
    第一节 诗文:晚清公使的“自我呈现”
        一、张荫桓:宦海升沉与诗风转变
        二、洪钧:才思精敏与学问优长
    第二节 小说:“外交大臣”的市井传奇
        一、《宦海潮》等文本:张荫桓的戏剧人生
        二、《孽海花》等小说:状元与名妓的爱情传奇
    第三节 其它文学体裁中的公使形象
        一、从晚清文人笔记管窥张荫桓、洪钧侧影
        二、《红棉叹》与《彩云曲》中的张荫桓、洪钧形象
第三章 公使形象衍变的成因及意义
    第一节 公使形象的发展衍变
        一、小说等对历史文本的继承与发展
        二、小说等对历史文本的遮蔽与异化
    第二节 公使形象衍变的成因
        一、文体创作差异
        二、形象传播差异
    第三节 文史互证:真实性与艺术性的交织
        一、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的辩证互补
        二、文学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及时代折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王韬报章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晚清散文之新变与报章文的兴起
    第一节 传统散文的式微
    第二节 近代报刊的肇兴
    第三节 报章文的兴起
第二章 王韬早期报业活动与《循环日报》的创办
    第一节 王韬沪上报业活动
    第二节 王韬遁港初期的报刊活动
    第三节 王韬与《循环日报》的创办
第三章 王韬报章文辑考
    第一节 《循环日报》王韬报章文辑考
    第二节 《天南遁叟论说选》与王韬关系考辨
    第三节 《万国公报》《申报》王韬报章文辑考
第四章 王韬报章文的内容
    第一节 政治类
    第二节 经济类
    第三节 外交类
    第四节 军事类
    第五节 法律类
    第六节 风土类
    第七节 杂类
第五章 王韬报章文的艺术特色与影响
    第一节 王韬报章文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王韬报章文的成就及影响
结语
征引文献
参考文献
附录一:《弢园文录外编》篇目来源
附录二:王韬报章文总目
附录三:王韬报章文分类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晚清文人沈毓桂及其诗学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展望
        1.沈毓桂研究
        2.《万国公报》研究
        3.晚清报刊诗歌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沈毓桂的生平及思想
    第一节 沈毓桂生平事略
        一、家乡生活
        二、来沪谋生
        三、皈依基督
        四、返乡应考
        五、定居沪上
        六、晚年生活
    第二节 沈毓桂的文化生涯
        一、传教士的华人助手
        二、编辑主理传教士报刊
        三、执教中西书院
    第三节 沈毓桂的思想
        一、职业报人理念
        二、近代思想价值观的确立
        三、对传统社会的批判
        四、精神信仰的游移
        五、文学创作及文学思想的双重性
第二章 沈毓桂的交游
    第一节 沈毓桂与国人的交游
        一、传教期间的访友诗作
        二、借由报纸的文字之交
        三、沈毓桂与王韬
    第二节 沈毓桂与西人的交游
        一、结交众多传教士
        二、与艾约瑟的交游
        三、与林乐知的交游
第三章 沈毓桂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诗歌概述
        一、创作概况
        二、历史分期
        三、《匏隐庐诗文合稿》
    第二节 1861-1867 年的诗歌创作
        一、入教初期的自我否定
        二、寻找精神慰藉及对传统的复归
        三、对回归传统的渴望
    第三节 1877-1883 年的诗歌创作
        一、西人西教的影响
        二、传统文人的自我审视
    第四节 1889-1897 年的诗歌创作
        一、交游诗与西学思想
        二、感怀诗与晚年生活
    第五节 诗歌创作与报纸的互动关系
        一、初登报刊的创作尝试期
        二、丰富题材的过渡发展期
        三、独立自主的成熟运用期
第四章 《万国公报》诗歌专栏刊诗研究
    第一节 诗作刊发
        一、刊载概况
        二、栏目变更
    第二节 新报时期的刊诗
        一、宣教信教诗
        二、送别诗
        三、唱和诗
        四、悼亡诗
        五、劝诫诗
    第三节 公报时期的刊诗
        一、传教诗
        二、劝诫诗
        三、其他题材诗作
    第四节 复刊后的刊诗
        一、脱离宗教宣传
        二、诗作选登相对独立
    第五节 沈毓桂诗学思想与刊诗选篇
        一、基督教信仰与传教诗歌选登
        二、传统诗风的守护与传统题材诗的选登
        三、强调文学的实用价值与劝诫诗的选登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康有为海外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康有为诗文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第一章 康有为人生历程及其海外交游考略
    第一节 戊戌变法之前的康有为
        一、戊戌变法前的社会背景
        二、康有为家世及早年生活
    第二节 海外漫游时期的康有为
        一、流亡低落期(1898 年——1900 年)
        二、漫游世界期(1901 年——1909 年)
        三、邻国安居期(1910 年——1913 年)
    第三节 康有为流亡海外时期交游考略
        一、与维新志士的交往
        二、与日本友人的交往
        三、与其他国家友人的交往
第二章 康有为“海外文学”的创作主张
    第一节 “海外文学”的演变及发展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文学”的创作主张
第三章 康有为的海外诗歌
    第一节 康有为海外诗歌的题材意蕴
        一、摇曳多姿的写景诗
        二、言淡情深的抒怀诗
        三、慷慨深沉的咏史诗
        四、行云流水的叙事诗
        五、细致入微的咏物诗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造语生新,中西合璧
        二、喜用典故,工于比兴
        三、想象奇特,意象瑰丽
        四、激愤豪迈,深厚沉郁
        五、题材丰富,形式多样
第四章 康有为的海外散文创作
    第一节 康有为海外散文的思想内容
        一、描绘海外自然风光
        二、叙述异域风土人情
        三、展现西方精神文明
        四、歌颂世界历史文化
        五、抒发中华爱国情感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杂以佛耶语和新名词
        二、日记体和笔记体兼而用之
        三、多种创作手法并用
        四、报告文学性
第五章 康有为海外诗文比较研究
    第一节 近代“海外文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诗歌与海外散文之比较
        一、康有为海外诗文的体裁比较
        二、康有为海外诗文的思想内容比较
        三、康有为海外诗文的艺术手法比较
    第三节 康有为海外诗与黄遵宪海外诗之比较
        一、写作背景比较
        二、诗歌内容比较
        三、艺术手法比较
    第四节 康有为海外诗文与梁启超海外诗文之比较
        一、康梁海外诗歌之比较
        二、康梁海外散文之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庚子事变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对象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三、研究方法、思路
第一章 庚子事变文学创作背景综述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庚子国祸
    第三节 嘉道以来经世思潮的勃兴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第二章 庚子事变的诗歌抒写
    第一节 庚子诗人与诗歌文献
    第二节 庚子事变诗歌的“诗史”价值
    第三节 庚子事变诗歌的叙事艺术
第三章 庚子事变时期诗人的心路历程
    第一节 对外心态之转折——从求战到求和
    第二节 济世无门的失落心态——以蒋楷、李希圣、易顺鼎为例
    第三节 “黍离麦秀孤臣泪”——乱世之中诗人的孤独心态
第四章 关于慈禧太后、珍妃的诗歌
    第一节 “褒姒灭周天丧乱,离骚忧国语涕洟”——关于慈禧太后的诗
    第二节 “堪怜一夕哀笳动,眢井长埋玉女魂”——关于珍妃的诗
第五章 《庚子秋词》论
    第一节 《庚子秋词》的作者概论
    第二节 《庚子秋词》的“愁情”含蕴
    第三节 《庚子秋词》的“沉郁”词风
第六章 庚子事变题材的小说戏曲研究
    第一节 《邻女语》——封建末世社会的全景图画
    第二节 《恨海》——历史灾难下普通个体悲剧命运的展现与反思
    第三节 《剑腥录》——“兼贻史料”与“自写风怀”
    第四节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孽海花续编》
    第五节 《庚子国变弹词》——艺术化再现庚子事变的弹词
    第六节 叙庚子事变的四部戏曲—《蜀鹃啼传奇》《武陵春传奇》《枯井泪杂剧》《燕支井》
结语
附录一:庚子事变诗人群体考论简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临桂词派与晚清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成果综述
    二 本选题的学术意义
    三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临桂词派与晚清社会近代化进程
    第一节 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
        一、经世致用与西风东渐
        二、中体西用应运而生
    第二节 临桂词派的构成及特点
        一、临桂词派的范围
        二、同年同仁促成聚合
    第三节 近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实践
        一、社会经济
        二、军事与边疆舆地
        三、社会政治
        四、社会风俗
        五、文化教育
        六、学者交流
    第四节 词作、词论中的近代特点
        一、词作中的近代元素
        二、“重”“拙”“大”与时代思潮
        三、批判创新、博采众长的词学理论
        四、“写其胸臆”创作原则
第二章 临桂词派与戊戌维新
    第一节 临桂词派词人的维新思想
        一、社会政治思想
        二、经济财务思想
        三、文化教育思想
    第二节 临桂词派词人的维新实践
        一、创立京师强学会
        二、议办京师大学堂与通艺学堂
        三、筹办《时务报》与《渝报》
    第三节 维新与词事
        一、政治集会促进词事繁荣
        二、咫村词社的创作内容
        三、咫村唱和的词史意义
第三章 临桂词派与晚清吏治改革
    第一节 临桂派词人的吏治思想
        一、整肃官方,惩治腐败
        二、清理壅塞,上下通情
        三、废弃捐输,求选真才
        四、清理仕途,裁汰冗员
        五、精简胥吏,革除因循
        六、杜绝滥保,严肃正途
    第二节 吏治改革新模式的近代意义
        一、《申报》连续报道京官联名参劾巡抚始末
        二、言路与报业结合的近代意义
    第三节 吏治改革对词人创作心态的影响
        一、己饥己溺的济世心态
        二、濒洞难掇的焦灼心态
        三、感时忧世的悲愤心态
        四、九死未悔的执着心态
第四章 临桂词派与晚清对外战争
    第一节 中法战争中临桂派词人的态度
        一、临桂派词人与清流
        二、词人关注中法战争
    第二节 中日战争中临桂派词人的态度
        一、词人群体政治能量的变化
        二、词人们的战争主张
    第三节 临桂词派的战争词作
        一、中法战争词作
        二、中日战争词作
第五章 临桂词派与庚子国变
    第一节 庚子国变中的临桂派词人
        一、忠耿凛然,王鹏运谏止驻跸颐和园
        二、日夜思维,关注德占胶州湾
        三、忧心如焚,力谏对德争端宜持平
        四、民气不可用,主张弹压义和团
        五、滔天巨变,南归、随扈与坚守
        六、隐微匡救,力促东南互保之约
    第二节 愁情满纸《庚子秋词》
        一、吹落梅花多少,落花之愁
        二、闭门寒月照疏襟,寒月之愁
        三、空有泪珠盈袖,愁极垂泪
        四、朔风吹雪茸裘薄,寒风中愁
        五、枕函残梦初惊,残梦之愁
    第三节 国变词作的创作心态
        一、其他临桂派词人国变词作
        二、国变词作的创作心态
结语: 复杂求变的古典词派
附录一 刘福姚研究
    一、刘福姚生年考
    二、刘福姚卒年考
    三、刘福姚家族考
    四、刘福姚科举史事勾陈
    五、刘福姚着述考
附录二 刘福姚简谱
参考文献
致谢

(10)光宣诗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光宣诗论研究的现状及理论意义
        (一)光宣诗论研究成果综述
        (二)光宣诗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本文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研究重点
        (四)论文的研究难点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晚清时局与光宣诗坛
    一、晚清的社会时局
        (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二)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三)中西碰撞后的文化“危机”
    二、“诗学之盛,极于晚清”:绚烂的光宣诗坛及诗论
        (一)光宣诗坛主要诗歌流派
        (二)光宣诗派代表及其诗论
    注释
第二章 师法百家,转益多师——光宣诗坛复古潮流及学古理论的差异
    一、不主一代:对古典诗歌的全面吸收
        (一)唐宋兼采
        (二)晋宋融通
    二、论“学”与“诗”
        (一)“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与“以佛入诗”
        (二)“学以致用”与“以学助诗”
        (三)“为人”“为己”之学
    三、各表一枝:各诗派学古理论间的差异
        (一)同光体的宋诗化
        (二)中晚唐派的唐诗化
        (三)“古今之辨”
        (四)“诗不论理,亦非载道”
    注释
第三章 诗贵用情,以情论诗——光宣诗坛情感论诗学及其时代意义
    一、光宣诗坛情感论的深沉
        (一)意兴当先与寂者之情
        (二)“自发性情,与人无干”
        (三)“我诗皆我之歌哭”
    二、湖湘诗人“文—情—文”的“治情”模式
        (一)“缘情”
        (二)“比兴”
    三、情感论背后的时代意义
        (一)共同的爱国精神
        (二)王闿运山水诗的时代基调
        (三)捧伶诗的时代号召
    注释
第四章 镕式经诰,雅俗共赏——光宣诗坛尚雅精神的再现与新变
    一、哜咀菁腴:对传统诗学观的自觉回归
        (一)雅人深致观
        (二)雅正观
        (三)诗的美学追求
    二、崇尚自然 兼收并蓄
        (一)自然说
        (二)清切说
    三、不合世俗的“异调”
        (一)对传统诗学观的价值颠覆
        (二)对宋诗理学精神的公开挑衅
        (三)理论与实践的背离
        (四)对传统诗学观的道德突破
    注释
第五章 读书明理,期于致用——光宣诗坛的“内圣”“外王”诗学
    一、“为己”与“致用”:两种不同诗学观的对峙
        (一)西学的传播与晚清经世致用观
        (二)诗为己作,不求名达
        (三)中学治心,西学治用
        (四)“恒”与“变”
    二、不偏不倚:中庸的诗学观与政治观
        (一)过渡时期的“三家之合”
        (二)中庸思想观的现实意义
    注释
第六章 过渡时代,必有革命——“诗界革命”的诗学精神及其影响
    一、政治维新与诗界革命
        (一)中西学的渐进与调试
        (二)诗歌的“战斗性”
    二、“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西学后的回归
        (一)光宣“情感论”诗学
        (二)“元气”诗论
    三、诗学观的“修正主义”:新诗的自觉
        (一)言文合一
        (二)中西合璧
        (三)趣味主义
    注释
第七章 融贯众妙,出以变化——光宣诗论与民国诗坛
    一、中国古典诗歌理论最后的皈依
    二、南社的兴起与发展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志在维新图强──康有为小传(论文参考文献)

  • [1]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D]. 江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1)
  • [2]白岩朴殷植的文坛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D]. 汤振. 山东大学, 2020(12)
  • [3]魏源政治文化观研究[D]. 胡慧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4]晚清文学中的公使形象 ——以张荫桓、洪钧为中心[D]. 许萌. 河南大学, 2019(01)
  • [5]王韬报章文研究[D]. 吴洪平.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8)
  • [6]晚清文人沈毓桂及其诗学活动研究[D]. 刘天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7]康有为海外诗文研究[D]. 缪云好.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8]庚子事变文学研究[D]. 李柏霖. 山东大学, 2018(11)
  • [9]临桂词派与晚清社会[D]. 杨上元.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5)
  • [10]光宣诗论研究[D]. 孙银霞.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以改革强国为目标——康有为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