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管理干部培训班在兰州举办

全省“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管理干部培训班在兰州举办

一、全省“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管理干部培训班在兰州举办(论文文献综述)

杨方[1](2021)在《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性别歧视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性别平等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美好愿景。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十个国家之一,而且无论是在消除义务教育性别差距方面,或者女性在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占比,还是最近的互联网领域中女性创业者数量,都有相当可观的成绩;这跟两百年多前的封建社会相比,跟一百多前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跟七十多年前的旧中国相比,都是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事业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及其早期实践是研究新中国妇女事业的逻辑起点。实现妇女解放的前提是妇女接受教育,成为自身解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特别注重妇女教育事业。党和国家有关妇女教育的方针、政策如何落地重要、发挥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考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为指导,以局部区域为代表,以当事人为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口述史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相关档案材料,既有利于挖掘、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教育的史料,也有利于发现、梳理妇女解放、妇女教育事业发展的特色、经验、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泰兴地处苏北,解放初期的广大农村有三种不同类型,即老解放区、恢复区和新解放区,由于战争频繁,男子人口比例长期低于妇女,而且还有不少缺乏劳动力或者劳动力不足的烈军工属。以泰兴为样本,研究这一时期妇女教育问题,具有典型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教育。国民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时期,基本确立了“人人平等,教育人人”、教育形式上不局限于学校、除了知识技能还要将革命思想融进教育并提高妇女政治参与能力的主要内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妇女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是决定中国革命胜败的重要力量,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苏区妇女教育模式,即妇女干部培养、妇女识字培训、女童学校教育、女工职业教育紧密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在民主根据地,妇女支前、妇女生产、妇女参政,无不体现出妇女的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主要围绕服务解放战争和解放区建设展开,重点是培养妇女干部和提高妇女觉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全国女性教育重新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大众化改革,使女性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妇女教育问题,可以设立四个“观测点”,即:女童入学教育,识字扫盲教育,妇女社会教育,妇女干部教育。女童教育既是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的起点,也是从源头上阻隔农村文盲、半文盲妇女产生的重要途径。新中国初期泰兴当地政府加强女童入学教育的政策措施,满足了农村妇女的内在要求,切合了当地社会的具体实际,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中国初期泰兴女童入学教育的基本经验就是提升学龄女童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具体教育实践中主要把握好了四个关键点,即:整体设计,协同推进;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深入基层,有的放矢;创新教法,确保质量。泰兴的农村识字扫盲工作开展比较早,早在1941年冬,当时的泰兴抗日民主根据地就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兴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积极动员农民继续参加冬学运动,并成立了专门的妇女识字班,开展识字扫盲;农村妇女在区乡妇联干部、村妇女干部和妇女代表的动员下,参与积极性远高于男性,不仅参加人数多,而且持续时间长,至1956年渐成高潮。泰兴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识字运动,宏观上讲为开展救灾备荒、实行土地改革、推进互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具体而言,不仅使广大妇女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切实增加了家庭收入,从而也为妇女地位的提升营造了氛围。通过社会教育活动促进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是促进妇女自身解放的重要路径。基于不同阶段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基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新中国初期泰兴农村妇女社会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2年,在苏北行署领导下,主要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生产救灾、贯彻婚姻法等中心工作开展;1953-1956年,在江苏省委和扬州专区的领导下,主要结合基层普选、增产节约、农业合作化和统购统销运动等开展。但不管哪个阶段,形势政策、思想政治、生产劳动、卫生健康都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苏北妇女社会教育促进了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农村妇女自我意识越发觉醒和增强,主体作用日益显现,社会地位显着提升。但也暴露出教育对象的局限性、教育过程的间歇性、教育内容的抽象性和教育形式的有限性等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妇女干部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社会整体氛围都是显着的影响因素。培养妇女干部、重视妇女参政是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最具特色的重要举措。泰兴属于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妇女积极分子脱颖而出成长为妇女干部,为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发展和民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成立妇女自己的组织动员机构,将妇女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构,推举妇女干群模范,是这一时期泰兴妇女解放事业的三条战线。围绕这三条战绩,泰兴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培养路径更加多样,教育内容也日渐丰富;而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通过学习时势政策,其业务水平也得到相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妇女干部队伍的稳步发展,切实引导了社会舆论导向——她们不仅以其成功形象吸引着同辈人的效仿,而且影响、教育了守旧的父母及周遭“他者”,从而既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社会认可,又反过来触动社会文化转型。但妇女干部教育同样也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现实社会环境甚至家庭方面的制约。新中国初期的泰兴农村妇女教育,不仅对农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妇女解放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留下了可供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借鉴的历史经验。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其经验就在于,要以农村妇女素质的提升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在推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促进妇女解放。新中国初期泰兴妇女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妇女解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其经验对于加强与改善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对于实现《北京宣言》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史晓庆[2](2020)在《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在《“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中指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的战略需求,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我国存在多种培育机构(形式),比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等。在农村,有一种培训方式“农民田间学校”也就是本文的“庄户学院”,虽说名称不同,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在农村田间地头开展培训活动,培训的主体和对象都是农民,是农民意识到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农民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自己培育自己。本文以青岛市平度市庄户学院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法等,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政府职能理论探讨在全国农民田间学校有序发展的背景下平度市政府扶持本土庄户学院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及发展成效,发现平度市政府在扶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挖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解决这些问题原因的措施进行进一步思考。首先,在对乡村振兴、乡村人才振兴、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以及农民田间学校和庄户学院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扶持下的庄户学院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阐述,接下来以平度市庄户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其开展庄户学院的特点和发展成效归纳总结平度市政府在发展农民田间学校方面的实践经验。其次,通过对平度市庄户学院发展现状及成效分析,发现平度市政府在扶持庄户学院发展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在监管层面存在缺位,如监管部门过多,缺乏课程监管;在农民层面宣传工作开展不到位,农民层面知晓率低、参与度差;在教师管理层面,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未进行科学的培训安排;资金方面,投入资金不足等问题,这些都对庄户学院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碍。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平度市各级政府对庄户学院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基层干部在推行宜传庄户学院发展时能力不够,平度市政府在统筹发展庄户学院时经验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最后,针对问题和原因,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农民在发挥自己主动性的同时,政府也应做好外部的推动作用。一是要在思想层面重视发展,帮助庄户学院构建有效的运行体系;二是开展基层干部和农村两委干部素质优化和培训工作;三是积极学习我国其他地区优秀扶持发展经验;四是,吸引多方资金,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通过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平度市或其他与平度市发展情况类似的地区的庄户学院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张小宝[3](2019)在《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将男女平等与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以国家最高政策的形式推动中国男女平等事业发展的一项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总政策。二十多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提出到确立,从一项政府承诺发展为一个不断完善并日益丰富的运行体系,在推动我国男女平等事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战略高度,对如何进一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要求。因此,系统地梳理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进程,探索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的策略,既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体制机制”的题中之义。所以,本研究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的研究局限,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策略建构相结合,从党和国家对男女平等认识的发展变化、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及其体系的生成与建构及对男女平等突出问题的解决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和归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男女平等观、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男女平等观,从理论上廓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对“妇女问题”的社会属性、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妇女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变迁,揭示这些思想理论的核心构成、阶段性特征和新发展,以阐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探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男女平等的伟大实践,重点回顾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法律政策等方式推动男女平等与国家发展进步共赢的重要举措,揭示党运用法律政策推动男女平等的延续和发展。第三部分从国内妇女发展状况、国际社会推动妇女发展的潮流及中国共产党对男女平等认识的拓展三个层面分析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时代背景,梳理1995年前后到2012年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提出到在国家政策、法律和党的执政纲领层面的确立,呈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由一项国家承诺发展为一个内含组织机构、规划纲要、法律政策、监测评估在内的国策运行体系的过程,并以此期间中国妇女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研究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男女平等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研究在新时代妇情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男女平等新思想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共同作用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在完善法律政策、健全相关机制、激发妇女主体潜力等方面的新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党和政府直面弱势妇女和农村妇女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难题,推动新时代中国男女平等事业不断走向深入。第五部分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内在局限及国策运行的外部环境来理解和认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问题;然后,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探讨如何在完善法律政策、健全配套措施、增强机构建设、优化国策实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展。总之,二十多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不断发展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男女平等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正视不同时期中国男女平等的现实情况和妇女发展的现实需求,推动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取得突破性成就;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男女平等事业逐渐走向深入的历史图景。但是,面向新时代背景下“三个平等”的新观点给中国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正面临着内在机制的不健全和外部环境的不完善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对此,党和政府应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以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的方式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男女两性平等发展、妇女自身全面发展。

侯燕[4](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李乾坤[5](2019)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是将妇女群众的具体利益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在社会领域持续推进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七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妇联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在党政部门支持下,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的社会治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推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阶段,系统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全面总结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既是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深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研究以现阶段的区域性实践和个案为主的局限,以史实为依据,运用相关理论,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妇联组织的沿革、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社会力量的消长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探析妇联组织特性和社会治理理念着手,界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划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研究边界,然后梳理归纳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最为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治理理论的理论沿革和核心观点,阐释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妇联围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治理中心任务,统合妇女群众与其他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对妇女进行社会改造的社会治理实践。第三、四部分研究在政治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历程中,妇联在组织建设、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发动妇女参与各项社会建设、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为妇女提供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探索与过失。第五部分研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妇联遵循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国家治理总体战略,按照“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治理原则,在建立纵横交错的妇联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和协调机制,打造“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文明家庭创建”等多个专题活动品牌,建立确保活动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丰富实践。第六部分研究新时代妇联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布局中,在全面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的基础上,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各种新资源、新技术,尤其是巾帼志愿者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联合社会力量在妇女源头维权和实事化维权、引领妇女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动员妇女参与社会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的新探索。第七部分总结妇联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中,在推动妇联组织创新发展,处理与党政部门、其他社会团体、妇女群众等各方社会力量关系,汇聚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联系、团结、服务、教育妇女群众等方面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总之,妇联作为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可信赖和依靠的重要群团组织,是沟通党和妇女群众、联合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间,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主流是既推进了妇联组织的创新发展,满足了各个阶段妇女群众解放发展的需求,又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巾帼力量,基本上形成了多赢的良性循环;支流是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一度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存在“四化”一类的历史遗留问题或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亟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阶段,为了充分激发妇联和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的群团改革和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构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指示。历史经验表明,新时代妇联若要更好地承担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使命,还需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妇联组织主动性相统一,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活动相统一,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等历史逻辑。

李铁绳[6](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认为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黄家周[7](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罗永辉[8](2011)在《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史论》文中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做好民族工作的骨干力量。少数民族干部的独特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性,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干部教育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谱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历史篇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也积累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宝贵经验。基于此,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入手,系统考察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轨迹和实践特点,认真梳理党的几代领导人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贡献和发展脉络,科学总结党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方面的历史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由导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主要包括八章内容。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研究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重点对本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详细剖析。第1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概念。论文首先界定和厘清了“少数民族干部”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分析了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类别,强调指出少数民族干部的独特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这一基本概念在中国语境中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类型和形式,强调指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具有“双重性”特点,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态势紧密相联,并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是一种根植于中国国情和民族特点、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能力教育有机结合的系统教育。第2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地位。论文从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入手,从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大局、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性三个历史维度,深入探讨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历史地位,突出阐明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历史和现实依据。第3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渊源与经验借鉴。论文首先梳理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思想及其对我们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借鉴意义,认为吸收少数民族干部参加政权管理、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文化水平、加强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反对民族主义等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思想来源。同时,论文对苏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实践进行了历史考察,对苏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成功经验和主要教训为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第4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从本章起转入对我们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考察,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四个不同阶段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是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开启;土地革命时期是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探索;抗日战争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有了新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有了新的推进。这部分根据我们党在四个阶段面临的不同形势和主要任务,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们党推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轨迹和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三个主要历史特点,试图准确反映这一时期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全貌。第5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论文强调指出,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开始有意识、有规划地更加重视和推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其中,新中国建立初期是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加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是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深入;“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出现严重挫折。论文根据三个不同阶段的历史背景,对我们党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进行了客观的阐释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这一时期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四个主要历史特点,以期挖掘出规律性的内容。第6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论文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更加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举措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其中,改革开放初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得到快速恢复;现代化全面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得到系统推进;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以后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有了新的开拓创新。论文立足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们党在三个不同阶段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创新实践和主要成就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概括总结出这一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四个主要历史特点,以期为今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进一步创新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第7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创新。本章转入对党的四代领导人的理论建树的考察,强调指出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干部教育的实际相结合,在不同时期都提出了十分重要的科学论断,推进了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框架。其中,关于充分认识培养和教育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的思想,关于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和武装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关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思想,关于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教育要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的思想,关于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中牢固树立“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妇女干部的思想等,是与马克思主义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一脉相承又有重大发展和创新的理论体系。第8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经验。论文认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创新过程中,我们党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方面形成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共产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二是坚持“谁也离不开谁”思想的教育,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与汉族干部的关系;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民族观的教育,正确处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四是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正面教育引导与自已解放自己的关系;五是坚持干部标准,把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六是坚持同步并重原则,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能力培养与政治教育的关系;七是坚持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正确处理民族干部教育方式中的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创新性的关系。论文试图通过对这些基本经验的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今后我们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张云峰[9](2010)在《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是以国内外相关理论为基础,调查研究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创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找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提出建设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和具体对策,为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参考。本研究的内容共包括十章。除第一章“引言”和第十章“结论”外,正文的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二、三章,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实践经验;第二部分是第四、五、六章,是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第三部分是第七、八、九章,是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本研究首先阐述了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阐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界定包括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涵义、基本特征、地位与作用;理论基础包括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公共服务供给理论。在基本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本研究比较了国际国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国际的实践经验主要是介绍了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事业和韩日等亚洲国家建设农村文化的经验做法;国内的实践经验主要是介绍了东部地区的北京、江苏、浙江台州,中部地区的湖南、河北、江西,西部地区的云南、重庆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经验做法。在理论阐述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服务的需求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趋势预测,总结了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主要特点。为客观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创建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科学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评价,本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从量化和定性两个方面对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服务活动、人才队伍和政府认识、体制机制、市场发展、农民主体意识、法律法规政策等因素进行分析。在找到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后,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为了能够实现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本研究提出要探索建立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资金投入、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事业单位改革、队伍建设、法制化和管理体制改革。针对黑龙江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本研究提出了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与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服务内容、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等。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就是创建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地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揭示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建设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建议。

莫鸣[10](2009)在《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为民本、本固民安”。这句古话深刻说明了对农民实施培养的社会重要性。目前,我国正处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农民是农村社会乃至全社会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设的进程问题。本文以人才培养为逻辑线索,在理论上构建了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分析框架,通过实践调查分析了新型农民培养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论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阐明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农民培养问题的研究动态;梳理出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对新型农民培养模式进行了界定,认为主要是一种广义的理解,包含了新型农民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体系等内容。第二章论述了新型农民培养的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新型农民培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然后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理论对新型农民培养的理论指导要求。第三章从历史角度回顾了我国古代、近代、新中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四个阶段的农民培养历程,刻画出我国农民培养的历史轨迹。第四章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论述了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分析框架,认为新型农民的培养对象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培养总体要求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根据农民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应该分层次有计划有要求地提出培养具体目标;培养途径有教育、培训、劳动力流动、卫生保健和干中学五种;培养体系包括学校教育系统、社会培养系统与企业培养系统;组织管理体系包括中央、省、地市、县、乡镇、村等六级;运行机制是动力机制、组织机制、教学运行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第五章对新型农民培养模式进行比较,首先在总结实践基础上对新型农民培养模式进行了划分,构建了政府主导型、市场引导型和学者推动型三种总体模式及其所包含的八种具体模式,并对各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政府主导型是最主要的模式;然后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政府+学校+农民”模式进行了评价,认为这种模式对培养新型农民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存在亟需完善的地方。第六章以湖南省为例,从政府的视角来考察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包括湖南省新型农民培养的总体情况,以及从长沙市、常德市和怀化市来考察地方政府在新型农民培养的组织运行情况和培养实际效果,主要是论述政府做了什么。第七章主要是从村民的视角来分析新型农民培养,对农民与村干部两个层次的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是回答村民需要什么。第八章是对国外农民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包括东亚模式、北美模式和西欧模式,并总结出对我国新型农民培养的借鉴意义。第九章是针对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来提出完善建议,包括指导思想和具体建议两个部分的内容。本文是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调查的方式对新型农民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自己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创新:一是在理论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分析框架,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途径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实践提出了一个包含三大类八个小类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构成体系。二是对新型农民培养体系和运行机制也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新型农民培养体系划分为学校教育系统、社会培养系统和企业培养系统;新型农民培养的运行机制是由动力机制、组织机制、教学运行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等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三是通过实地调研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从政府与村民(农民和村支书)两个层面多角度地分析了新型农民培养工作,回答了政府做了什么工作、农民得到了什么和还需要什么等基本问题,从而为提出完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找到答案。

二、全省“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管理干部培训班在兰州举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省“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管理干部培训班在兰州举办(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的形成
        一、传统中国妇女教育及其近代嬗变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三、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学制改革与女童入学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根据地学制与女童入学教育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女童教育概述
        三、新中国初期学制改革与小学教育
        四、学校教育恢复中的女童入学教育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学校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二、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三、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入学的基本状况
        四、影响女童入学教育的多元因素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入学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女童入学率的提升
        二、苏北农村女童辍学率的降低
        三、苏北农村女童教育环境的改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识字扫盲教育政策与措施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概述
        二、全国农村识字扫盲的方针政策
        三、江苏农村识字扫盲的具体措施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识字扫盲运动中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状况
        一、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文盲率
        二、“三区”并存下的妇女参与社会变革
        三、政府主导的升级识字扫盲教育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的识字扫盲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妇女能力素质的提高
        二、苏北农村妇女家庭收入的增加
        三、苏北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
        四、苏北农村识字扫盲教育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概述
        二、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内容
        一、形势政策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
        三、生产劳动教育
        四、卫生健康教育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主要成效
        一、农村妇女主体作用的显现
        二、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三、农村妇女自我意识的增强
        四、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一、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
        二、苏北农村妇女干部培养路径多样
        三、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内容丰富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的意义
        一、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妇女解放
        二、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社会进步
        三、妇女干部教育与妇女自身解放
        四、妇女干部教育的制约因素探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
        一、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
        二、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三、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
        四、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当代启示
        一、为新时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二、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改革提供方法
        三、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口述材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人才振兴
        2.1.2 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2.1.3 农民田间学校与庄户学院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政府职能理论
第3章 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情况分析
    3.1 我国农民田间学校(庄户学院)的发展情况
        3.1.1 我国农民田间学校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3.1.2 我国农民田间学校的发展特点
        3.1.3 农民田间学校在全国发展的效果和影响
    3.2 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的基本情况
        3.2.1 平度市基本情况
        3.2.2 山东省级、青岛市级层面扶持情况
        3.2.3 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的进程与措施
    3.3 平度市庄户学院发展特点与成效
        3.3.1 平度市庄户学院发展特点
        3.3.2 平度市庄户学院发展成效
第4章 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4.1 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在监管层面存在缺位
        4.1.2 在农民层面组织宣传服务存在缺位
        4.1.3 对庄户学院师资缺乏认定标准和培训安排
        4.1.4 资金扶持存在缺位
    4.2 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对庄户学院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4.2.2 基层农村干部推广宣传能力不够
        4.2.3 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经验不足
        4.2.4 平度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第5章 完善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的对策思考
    5.1 政府应帮助庄户学院构建有效的运行体系
        5.1.1 政府应参与庄户学院培训体系的构建
        5.1.2 建立并完善庄户学院监督体系
        5.1.3 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指标评价体系
    5.2 开展基层干部和村级两委干部素质优化和培训工作
        5.2.1 加强基层政府干部各项工作能力的培养
        5.2.2 加强农村两委干部的结构优化和能力培育
    5.3 学习其他地区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的先进经验
        5.3.1 庄户学院师资培训的学习
        5.3.2 培训课程设置的学习
    5.4 政府应加大庄户学院发展运行资金的支持力度
        5.4.1 增加财政预算并做到介理支出
        5.4.2 设立专项资金保障庄户学院发展
        5.4.3 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庄户学院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一)国内关于男女平等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
        (三)国外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男女平等观
        (一)私有制是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二)无产阶级解放道路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
        (三)妇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二、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
        (一)“四权”是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总根源
        (二)在革命斗争中求解放,在参与生产中求平等
        (三)劳动妇女是争取男女平等的主体力量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领导人的男女平等观
        (一)邓小平男女平等观
        (二)江泽民男女平等观
        (三)胡锦涛男女平等观
        (四)习近平男女平等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孕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初步探索
        (一)动员妇女参政议政,争取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二)打破封建土地制度,争取男女经济权利平等
        (三)实行婚姻制度改革,争取妇女婚姻自由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全面探索
        (一)男女平等成为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二)颁布《婚姻法》构建新型婚姻家庭关系
        (三)保障妇女参加普选和民主建政
        (四)强调同工同酬与保护妇女劳动权益
    三、改革开放初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全新探索
        (一)修改《婚姻法》,应对新时期婚姻新问题
        (二)直面妇女参政低谷,切实维护妇女参政权利
        (三)促进妇女公平就业,深化妇女劳动权益保障
        (四)出台《妇女权益保障法》,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制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及逐步完善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和确立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建构
        (一)明确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组织体系
        (二)制定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纲要规划体系
        (三)构筑保障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执行的法律政策体系
        (四)建立科学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监测评估体系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妇女发展的初步推进
        (一)多措并举保障妇女就业创业
        (二)齐抓共管积极推动妇女参政
        (三)多部门联合共促妇女成长成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发展
    一、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的新机遇
        (一)新时代妇女发展的新样态
        (二)习近平男女平等的新思想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
    二、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新进展
        (一)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政策体系的突破性成果
        (二)妇女发展纲要规划凸显妇女的主体地位
        (三)法律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三、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妇女发展问题的新突破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二)助力贫困妇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三)促进农村妇女平等参与村民自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妇女发展问题凸显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执行力度亟需加强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受阻的原因分析
        (一)地方政府对男女平等的重视程度有限
        (二)相关机构的权威性与协调性不足
        (三)性别平等文化环境尚未形成
    三、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一)完善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政策
        (二)健全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配套措施
        (三)增强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机构建设
        (四)营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文化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青年为本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留学工作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妇联组织
        (二)社会治理
        (三)妇联参与社会治理
    二、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二)社会性别理论
        (三)社会治理理论
第二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开端(1949-1956)
    一、妇联的全面组建与女界的初步统合
        (一)妇联组织体系的初创
        (二)妇联的组织统合
    二、妇联参与创建社会新秩序的行动
        (一)发动妇女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
        (二)参与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
        (三)参与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
    三、妇联参与改造妇女的初步实践
        (一)劳动光荣理念下对妓女身份的重塑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妇女爱国观的培育
        (三)识字学习运动中对妇女的文化政治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探索(1956-1966)
    一、妇联组织的曲折发展
        (一)妇联组织名称的统一
        (二)妇联组织制度的改进
        (三)妇联团体会员的收缩与发展
        (四)妇联基层组织的整顿波折
    二、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一)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二)大规模开展妇女扫盲运动
        (三)培育妇女群众集体观
    三、妇联初步纠正“左倾冒进”错误的举措
        (一)加强对妇女的劳动保护
        (二)参与整顿托幼组织
        (三)参与整治婚姻乱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中断与初步恢复(1966-1976)
    一、妇联组织的全面解体与初步恢复
        (一)妇联组织的逐步解体
        (二)妇联组织的初步恢复
    二、妇联对社会治理的有限参与
        (一)参与推进男女同工同酬
        (二)发动妇女参与“农业学大寨”
        (三)协助托幼组织的恢复整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发展(1977-2012)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妇联组织的迅速发展
        (一)妇联组织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妇联团体会员的迅速扩展
        (三)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持续推进
    二、新时期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一)多层次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二)全方位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三)多方面推进对妇女的综合教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化转型(2012-2018)
    一、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遇
        (一)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新布局
        (二)群团改革背景下妇联组织发展的新需求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中国妇情新样态
    二、新时代妇联组织的深化改革
        (一)妇联组织各项制度的全面整建
        (二)妇联组织体系的系统化改革
    三、新时代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实践
        (一)引领妇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新作为
        (三)动员妇女参与培树社会文明新风尚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主体性相统一
    二、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
    三、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四、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性活动相统一
    五、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问题提出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三、文献综述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一、启蒙到专业
        二、探索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一、综合化
        二、开放化
        三、高端化
        四、一体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一、师范专业设置
        二、师范专业认证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8)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1章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概念
    1.1 少数民族干部
        1.1.1 少数民族干部的内涵
        1.1.2 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
        1.1.3 少数民族干部的类别
    1.2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1.2.1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内涵
        1.2.2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点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特殊地位
    2.1 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与少数民族的历史贡献
        2.1.1 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2.1.2 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扞卫了祖国神圣的统一
        2.1.3 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2.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2.2.1 政治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
        2.2.2 经济发展大局的自觉选择
        2.2.3 民族关系和谐的内在需要
    2.3 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性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2.3.1 民族人口构成的特殊性
        2.3.2 民族分布格局的特殊性
        2.3.3 民族地域环境的特殊性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渊源与经验借鉴
    3.1 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思想
        3.1.1 吸收少数民族干部参加政权管理
        3.1.2 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文化水平
        3.1.3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反对民族主义
    3.2 经验借鉴:苏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
        3.2.1 苏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实践
        3.2.2 苏联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教训
第4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
    4.1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开启
        4.1.1 少数民族成员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4.1.2 大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军事干部和农民干部的教育
        4.1.3 少数民族青年骨干在大革命洪流中得到了锻炼
    4.2 土地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探索
        4.2.1 民族自治政权的建立迫切需要大批少数民族干部
        4.2.2 长征时期的特殊环境迫切要求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
    4.3 抗日战争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发展
        4.3.1 抗日战争时期是党对回蒙民族干部教育的重要时期
        4.3.2 创办延安民族学院开启了少数民族干部正规教育的先河
        4.3.3 少数民族干部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4.4 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推进
        4.4.1 内蒙古自治运动中的干部教育
        4.4.2 解放区回族干部的教育
        4.4.3 解放前夕少数民族训练班的创办
        4.4.4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取得新进展
    4.5 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特点
        4.5.1 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已形成基本轮廓
        4.5.2 民族自治政权的建立是推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动力
        4.5.3 党的革命理论和民族理论成为干部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5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
    5.1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加强
        5.1.1 毛泽东的着名论断确立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指导方针
        5.1.2 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方式开拓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途径
        5.1.3 两个《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干部教育步入正规化轨道
        5.1.4 民族区域自治的全面推进促进了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
        5.1.5 大力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推动了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
    5.2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深入
        5.2.1 民族地区整风运动中的干部教育
        5.2.2 党的宗教政策教育的有效开展
        5.2.3 牧业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广泛开展
        5.2.4 以干部教育为重点的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
        5.2.5 干部教育促进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成长壮大
    5.3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挫折
        5.3.1 党的民族干部教育局面遭到严重破坏
        5.3.2 大批少数民族优秀干部遭到迫害
        5.3.3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在曲折中行进
    5.4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特点
        5.4.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迫切性大大增强
        5.4.2 教育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密切结合
        5.4.3 少数民族干部的正规化教育步伐加快
        5.4.4 重视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政治水平
第6章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及其特点
    6.1 改革开放初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快速恢复
        6.1.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工作的恢复
        6.1.2 党的干部"四化"标准在民族干部教育中的贯彻
        6.1.3 少数民族科技干部的大规模培训
        6.1.4 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工作的全面铺开
    6.2 现代化全面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系统推进
        6.2.1 两次会议的召开揭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新篇章
        6.2.2 理论武装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素质
        6.2.3 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业务素质
        6.2.4 实践锻炼努力开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新形式
    6.3 新时期、新阶段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继续探索和创新
        6.3.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新阶段和新发展
        6.3.2 中国特色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形成
        6.3.3 中国特色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内容的创新
        6.3.4 中国特色少数民族干部培训方式的创新
    6.4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历史特点
        6.4.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为突出
        6.4.2 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成为教育的中心内容
        6.4.3 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更为明显
        6.4.4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体制机制渐趋完善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创新
    7.1 必须充分认识培养和教育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7.1.1 毛泽东提出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心工作
        7.1.2 邓小平提出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7.1.3 江泽民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7.1.4 胡锦涛提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
    7.2 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和武装少数民族干部
        7.2.1 毛泽东提出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一个大问题
        7.2.2 邓小平提出马列主义能够解决民族问题
        7.2.3 江泽民提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民族干部
        7.2.4 胡锦涛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处理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
    7.3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7.3.1 毛泽东提出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科学家"
        7.3.2 邓小平提出"民族干部知识化"
        7.3.3 江泽民提出努力改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
        7.3.4 胡锦涛提出"人才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7.4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教育要走向规范化、正规化
        7.4.1 毛泽东提出创办学校培养民族干部是一个大问题
        7.4.2 邓小平提出建立民族学院是一件大事
    7.5 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中牢固树立"两个离不开"的思想
        7.5.1 "两个离不开"思想的提出
        7.5.2 从"两个离不开"思想到"三个离不开"思想
        7.5.3 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7.6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妇女干部
第8章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经验
    8.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共产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8.2 坚持"谁也离不开谁"思想的教育,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与汉族干部的关系
    8.3 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民族观的教育,正确处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
    8.4 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正面教育与自己解放自己的关系
    8.5 坚持干部标准,把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作为根本目标
    8.6 坚持同步并重原则,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能力培养与政治教 #165育的关系
    8.7 坚持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正确处理民族干部教育方式中的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创新性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1.1.1 本研究的学术背景
        1.1.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价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涵义
        2.1.1 文化与农村文化
        2.1.2 公共服务与农村公共服务
        2.1.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
        2.2.1 公益性
        2.2.2 公平性
        2.2.3 基本性
        2.2.4 多样性
        2.2.5 便利性
        2.2.6 持续性
    2.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地位与作用
        2.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2.3.2 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需要
        2.3.3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2.3.4 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根本手段
        2.3.5 扩大农村市场需求,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2.4.2 公共产品理论
        2.4.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2.4.4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3 国际文化建设和国内不同区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比较与启示
    3.1 国际文化建设的比较
        3.1.1 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3.1.2 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3.2 国内不同区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
        3.2.1 全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
        3.2.2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3.2.3 中部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3.2.4 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3.3 国际国内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3.3.1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3.3.2 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
        3.3.3 尊重和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3.3.4 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是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效率的有效手段
    3.4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现状分析和趋势预测
    4.1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现状分析
        4.1.1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状况
        4.1.2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主要特征
    4.2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趋势预测
        4.2.1 黑龙江省农村和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比较
        4.2.2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趋势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
    5.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5.1.2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5.1.3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办法
    5.2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具体评价
        5.2.1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价
        5.2.2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和其他各省份的比较
        5.2.3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历史发展变化
    5.3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6.1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约因素的定量分析
        6.1.1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仍相对落后
        6.1.2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6.1.3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缺
        6.1.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匮乏
        6.1.5 农村公共文化人才队伍薄弱
    6.2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约因素的定性分析
        6.2.1 地方特别是基层党委政府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
        6.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6.2.3 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还不规范
        6.2.4 农民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6.2.5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还不健全
    6.3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7.1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
    7.2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
        7.2.1 坚持“以人为本”
        7.2.2 坚持政府主导
        7.2.3 坚持统筹兼顾
        7.2.4 坚持农民主体
        7.2.5 坚持重点突破
    7.3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
        7.3.1 近期目标
        7.3.2 中期目标
        7.3.3 远期目标
    7.4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任务
        7.4.1 广播电视覆盖工程
        7.4.2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7.4.3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7.4.4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7.4.5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7.5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
    8.1 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
        8.1.1 建立完善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8.1.2 开拓多元化的投入渠道
    8.2 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
        8.2.1 以政府为主体的公益服务
        8.2.2 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服务
        8.2.3 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志愿服务
        8.2.4 以农民为主体的自我服务
    8.3 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8.3.1 深化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8.3.2 逐步推进农村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8.3.3 积极培育多种所有制的农村文化企业
    8.4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8.4.1 改革人事制度,选拔人才
        8.4.2 优化工作环境,吸引人才
        8.4.3 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人才
        8.4.4 增设学科专业,储备人才
    8.5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立法和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8.5.1 制定全省性的农村文化建设政策法规
        8.5.2 改革农村文化管理体制
        8.5.3 强化政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问责和监督
    8.6 本章小结
9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与政策建议
    9.1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9.1.1 建立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布局
        9.1.2 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硬件网络
        9.1.3 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达标建设
    9.2 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
        9.2.1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开展面向农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
        9.2.2 县、乡镇公共文化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9.2.3 村文化活动室一室多用
        9.2.4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
    9.3 努力提供更丰富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9.3.1 扩展大众媒体为农村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9.3.2 突出文艺创作中的农村题材
        9.3.3 加强“三农”读物出版配送工作
        9.3.4 推动城市公益性讲座走进农村
    9.4 积极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活动
        9.4.1 做大做强品牌文化活动,发展农村特色文化
        9.4.2 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为农村基层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9.4.3 引导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积极参与健康快乐的群众文化活动
    9.5 大力挖掘农村历史文化资源
        9.5.1 挖掘民族历史源流系列资源
        9.5.2 挖掘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资源
        9.5.3 挖掘流寓文化系列资源
        9.5.4 挖掘红色历程系列资源
        9.5.5 挖掘开发建设系列资源
        9.5.6 挖掘地域风情系列资源
    9.6 提高农村文化产业支撑和农村文化市场供给能力
        9.6.1 发展文化产业,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有力的支撑
        9.6.2 发展地方民间民俗文化,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丰富的产品
        9.6.3 培育和开拓农村文化市场,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9.7 本章小结
10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4.1 基本思路
        4.2 研究方法
    5 基本框架
    6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6.1 可能的创新之处
        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新型农民培养的理论基础
    1 新型农民培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1.1 新型农民培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1.2 新型农民培养是农民增收的根本之计
        1.3 新型农民培养是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村容整洁的内在要求
        1.4 新型农民培养是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2 政治经济学理论
        2.1 马列主义的农民教育思想
        2.2 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
        2.3 邓小平的农民教育思想
        2.4 政治经济学理论指导新型农民培养的基本要求
    3 科学发展观
        3.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3.2 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型农民培养的基本要求
    4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4.1 人力资本的内涵
        4.2 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4.3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4.4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指导新型农民培养的基本要
    5 教育经济学理论
        5.1 教育经济学的内涵
        5.2 教育经济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5.3 教育经济学理论指导培养新型农民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农民培养的历史考察
    1 古代的农民培养
    2 近代的农民培养
        2.1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活动
        2.2 梁漱溟的“乡村自治”试验
        2.3 陶行知的平民教育运动
    3 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农民培养
    4 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民培养
        4.1 绿色证书工程
        4.2 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4.3 阳光工程
        4.4 雨露计划
        4.5 温暖工程
        4.6 “蓝色证书”工程
    5 我国农民培养历程的总结
第四章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一个分析框架
    1 新型农民的培养对象
        1.1 农民的定义
        1.2 新型农民的界定
        1.3 培养模式的界定
        1.4 新型农民的培养对象
        1.5 培养对象的分类
    2 新型农民的培养目标
        2.1 新型农民培养的总体目标
        2.2 新型农民培养的具体目标
    3 新型农民培养的途径
        3.1 教育
        3.2 培训
        3.3 劳动力流动
        3.4 卫生保健投资
        3.5 干中学
    4 新型农民的培养体系
        4.1 学校教育系统
        4.2 社会培养系统
        4.3 企业培养系统
    5 新型农民培养的组织管理体系
        5.1 新型农民培养过程中政府职能分析
        5.2 新型农民培养的组织管理体系
    6 新型农民培养的运行机制
    7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政府行为经济学分析
        7.1 新型农民培养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7.2 新型农民培养具有正外部性
第五章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1 现有的农民培养模式
        1.1 根据培养主体划分
        1.2 根据培养方式方法划分
        1.3 借鉴国外经验划分
    2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分类
    3 政府主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3.1 政府主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内涵
        3.2 政府主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分类
        3.3 政府主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4 市场引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4.1 市场引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内涵
        4.2 市场引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分类
        4.3 市场引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5 学者推动型农民培养模式
        5.1 学者推动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内涵
        5.2 学者推动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6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比较
        6.1 经费来源不同
        6.2 培养主体不同
        6.3 目标导向不同
        6.4 实现方式不同
    7“政府+学校+农民”模式的调查分析
        7.1 农业新技术培训的特点
        7.2 “政府+学校+农民”模式的调查分析
        7.3 调查的主要发现
第六章 政府视角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1 湖南省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分析
        1.1 新型农民培养的组织管理体系
        1.2 新型农民培养的运行机制
        1.3 新型农民培训经费的管理机制
        1.4 新型农民培养规模及其主要特征
    2 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农民培养—以长沙市为例
        2.1 突出培养重点
        2.2 选用适当的培养方法
        2.3 创新培养模式
        2.4 推广现代化的培养手段
    3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新型农民培养的实践—以常德市为例
        3.1 完善培养机制
        3.2 明确培养规划
        3.3 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3.4 健全投入机制
    4 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民培养的实践—以怀化市为例
        4.1 注重培养劳动技能
        4.2 健全教育培训机制
    5 政府视角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
        5.1 政府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
        5.2 政府事权财权配置不合理
        5.3 培养经费保障不稳定
        5.4 运行机制不健全
第七章 村民视角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实证分析
    1 调查的组织过程
    2 农民视角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2.1 调查对象的描述性分析
        2.2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调查情况
        2.3 农民培养愿望
    3 村支书视角的新型农民培养
        3.1 调查对象的描述性分析
        3.2 对政府免费培训项目的评价
        3.3 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对农民培训的建议
    4 村民视角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
        4.1 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4.2 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不一致
        4.3 缺乏合理引导
        4.4 激励监督机制不完善
        4.5 培养方式缺乏创新
第八章 国外农民培养模式的经验借鉴
    1 东亚模式
        1.1 东亚模式的特点
        1.2 东亚模式的主要做法
        1.3 东亚模式的经验
    2 西欧模式
        2.1 西欧模式的特点
        2.2 西欧模式的主要做法
        2.3 西欧模式的经验
    3 北美模式
        3.1 北美模式的特点
        3.2 北美模式的主要做法
        3.3 北美模式的经验
    4 国外农民培养的经验借鉴
        4.1 农民培养要做到有法可依
        4.2 农民培养经费投入要有保障
        4.3 农民培养方式要因地制宜
        4.4 农民培养内容要注重农民需求
        4.5 农民培养要实行职业资格制度
第九章 改革和完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对策
    1 新型农民培养的指导原则
        1.1 依法实施原则
        1.2 政府统筹原则
        1.3 运用市场机制原则
        1.4 制度创新原则
        1.5 培养方式灵活多样原则
    2 完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2.1 提升政府部门对新型农民培养的科学认识
        2.2 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2.3 强化和完善政府主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2.4 大力发展“政府+专家+农民”培养模式
        2.5 改革和完善新型农民培养运行机制
        2.6 改革和完善新型农民培养体系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1 本文的基本结论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全省“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管理干部培训班在兰州举办(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D]. 杨方. 扬州大学, 2021(02)
  • [2]平度市政府扶持庄户学院发展问题研究[D]. 史晓庆. 山东大学, 2020(02)
  • [3]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D]. 张小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5]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D]. 李乾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8]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史论[D]. 罗永辉.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7)
  • [9]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D]. 张云峰.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1)
  • [10]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研究[D]. 莫鸣.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全省“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管理干部培训班在兰州举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