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砂桩软基处理工程

压实砂桩软基处理工程

一、挤密砂桩软基处理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崔树峰[1](2021)在《振动挤密砂桩施工技术在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为研究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本文基于软基特点分析,依托实际工程,采用振动挤密砂桩法处理软基,详述了振动挤密砂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并分析加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加固效果,依据工程沉降监测结果发现,振动挤密砂桩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路基沉降值,且沉降量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陈华[2](2021)在《挤密砂桩在软土地基处理实例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福州绕城公路东南段某合同段软基处理为例,列举多种软基处理形式,着重分析挤密砂桩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姚宝宽,刘聪,李全军,李传勋[3](2021)在《真空井点降水、挤密砂桩联合浅层强夯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真空井点降水、挤密砂桩及强夯均是软基处理的经典方法,但这些方法单一应用于软基处理时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真空井点降水对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有限,挤密砂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取决于桩周土体的强度,强夯在土体强度偏低时适用性往往受到限制等。鉴于此,以福建永荣科技二期场地软基处理为工程背景,将真空井点降水、挤密砂桩和浅层强夯三种软基处理工法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复合式挤密砂桩软基处理方法以克服单一方法中的缺陷。通过结合实际工程详细阐述了该复合工法的方案设计、施工工艺,并通过软土施工前后的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土工试验及载荷试验,深入分析了加固前与加固后土体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的地基土体各项物理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其中含水率降低44%,孔隙比降低38%,软土地基承载力达到200 kPa,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的试点沉降量小于15 cm,锥尖阻力、锥侧阻力与抗剪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与传统单一加固方法相比,这种复合式挤密砂桩的地基处理方法能充分发挥各方法的加固优势,既达到快速排水固结的目的,同时还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地基承载力,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也明显减少。

刘声钧[4](2021)在《堆载预压-固结排水泥炭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泥炭土(泥炭和泥炭质土的统称)是由有机残体、矿物质和腐殖质组成的特殊土。泥炭土具有孔隙比大、含水率高、压缩性强、抗剪强度低和次固结变形显着的特点,是一种工程性质极差的特殊软土。据统计,泥炭土广泛分布于全世界59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高达415.3万km2以上,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8%。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及全球多个国家大规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下,中国的海外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涉及泥炭土的工程活动越来越多,大量拟建、在建的高速公路难以避开深厚泥炭土层,在泥炭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通常面临着路堤沉降量过大、工后沉降显着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高速公路泥炭土地基处理的工程实践较少,可借鉴的经验不多,在选择高速公路泥炭土地基处理方案时缺乏理论指导。因此,探寻适用于高速公路泥炭土地基的软基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斯里兰卡CKE(Colombo-Katunayake Expressway)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基于现场监测资料分析、室内试验,分析了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在高速公路深厚泥炭土地基中的适用性及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已有地质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分析了斯里兰卡CKE项目沿线泥炭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对超载预压法、砂(碎石)桩-超载预压法和塑料排水带-超载预压法在深厚泥炭土地基中的设计及施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2)依据CKE项目现场监测资料,分析了泥炭土地基填筑预压期的地表沉降、地表水平位移速率和长达6年的工后沉降变化规律;在实测沉降资料的基础上,利用Asaoka法和改进Asaoka法对典型断面泥炭土地基的固结系数进行了反算;分析了四种软基处理方法的经济性、施工难度和施工工期差异。最后,综合上述研究成果,评价了四种软基处理方法在深厚泥炭土地基中的适用性及可行性。(3)利用自制模型箱开展了砂桩-超载预压法联合处理泥炭土地基的室内模型试验,量化了砂桩面积置换率与泥炭土地基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及不排水抗剪强度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4)利用室内一维固结试验模拟超载预压法的施工过程,研究了不同超载比作用下泥炭土地基的变形特性;基于软土次固结计算理论,研究了采用超载预压法对泥炭土地基进行处理时超载比的合理取值。研究结果表明:超载预压可以降低泥炭土地基的工后沉降。超载比越大,卸除超载后,泥炭土地基次固结系数衰减越明显,工后沉降越小。超载卸除后,泥炭土的变形经历了三个阶段:主回弹阶段,稳定阶段和次固结阶段。在采用超载预压法对泥炭土地基进行处理时,超载比取0.25即可满足工程要求,过大的超载比是没有必要的。

程涛[5](2020)在《公路软基处理技术及其加固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结合公路工程软基施工,以振动挤密砂桩技术为例,介绍该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砂桩施工工艺,桩身质量检测,加筋砂垫层施工,堆载和卸载,施工现场观测等内容。同时指出施工中常见的桩身倾斜、断桩、堵管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实际应用表明,振动挤密砂桩技术满足公路软基处理需要,工后沉降满足要求,效果良好,能有效提升路基稳定性与承载能力,供同类工程参考。

黄国庆[6](2019)在《振动挤密砂桩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很多,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文章结合福州沿海地区高速公路某施工合同段工程实践,介绍了振动挤密砂桩软基处理的施工工艺,同时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实践表明,振动挤密砂桩对解决软土路基的稳定、沉降效果显着。

陈景[7](2019)在《连江粗芦岛公路软基处理方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连江粗芦岛公路软基段落典型断面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并对软基处理方案进行比选。得出结论为:三个典型断面原位稳定性均不满足要求,需进行软基处理;在方案合理的前提下,从造价角度分析,砂桩<PTC桩<桥梁方案,综合比选,本项目采用砂桩方案。

王贤情[8](2019)在《厦漳地区CFG桩复合地基固结机理与沉降预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相较CFG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践经验而言,CFG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基础相对落后。论文依托国道319线漳州段改线一期工程流传特大桥工程和深厚淤泥地层现浇箱梁施工控制的相关研究课题,围绕厦门漳州地区(以下简称厦漳地区)深厚淤泥地层复合地基沉降与控制开展研究。通过滨海地区软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场地基基础沉降观测数据、CFG桩复合地基固结沉降机理分析与模型建立、Flac3D数值建模分析以及深厚淤泥软土复合地基适用性分析,开展了深厚淤泥地层复合地基沉降作用机理分析与控制研究,重点围绕CFG桩复合地基固结机理与沉降预测分析开展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开展厦漳地区软土工程力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成桩材料的特殊性,结合依托工程现场施工过程,提出了 CFG桩桩身不透水假定,建立了 CFG桩复合地基一维固结方程,并给出了方程的解析解。2.基于CFG桩复合地基一维固方程的建立过程,对CFG桩复合地基三维固结进行了理论推导,建立了 CFG桩复合地基三维固结方程,并在轴对称条件下,利用方程的边界条件,从理论上证明在桩体不透水的条件下,CFG桩复合地基固结只发生在竖直方向。3.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初步考虑地基土的成层状况,在CFG桩复合地基一维固结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 CFG桩复合地基双层地基固结方程。并给出了 CFG桩复合地基双层地基固结方程的解析解,结合取特殊值法与控制变量法,得到一维双层CFG桩复合地基的固结时间—固结度函数。4.结合现场沉降观测数据,开展了淤泥地层复合地基适用性分析,指出挤密砂桩对厚度较大的淤泥地层地基处理的不适宜性,深厚淤泥地层的处理方式以水泥搅拌桩与CFG桩复合地基相对为适宜。5.建立了不同条形基础CFG桩与水泥搅拌桩深厚淤泥地层复合地基处理数值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CFG桩软基处理技术在淤泥软土地层,尤其是深厚淤泥软土地层(淤泥层厚度≥4~6m)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6.基于CFG桩复合地基一维固结方程理论,建立了 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预测模型,并结合现场沉降监测数据,对模型的正确性与实用性进行验证。

谭新昱[9](2017)在《水下挤密砂桩软基处理现场监测与沉降预测》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软基中建造的建筑物也越来越多而复杂,很多实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也被人们研究出来。而水下挤密砂桩是一种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的地基处理方法,它同时拥有置换与排水作用,对于本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是非常适用的。本文以如意岛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如意岛北侧护岸软基处理开展现场监测,并基于ANSYS,建立了护岸软基的数值模型,预测了软基的沉降,研究取得了以下的结论。通过分析其理论、现场监测、室内土工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手段,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工作:归纳了水下挤密砂桩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分析了水下挤密砂桩在处理软土地基时的加固机理,并结合工程的实测资料,对水下挤密砂桩施工工艺及砂桩规格选取做了分析与计算,最终确定砂桩直径为1m,砂桩采取正方形布置。通过现场监测的资料,对加固区的竖向沉降趋势、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以及加固区的土体强度增长情况做了分析与研究。结合现场监测结果与取土试验,对水下挤密砂桩的加固效果以及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做了分析与评价,结果为通过砂桩处理之后地基的土体物理力学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并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在沉降计算方面,采用指数曲线模型与双曲线模型用基于实测沉降观测的预测模型对加固区的软土地基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计算出的沉降分别为152mm与146mm。基于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并进行沉降预测,其结果为151mm。结合计算后的结果来分析该方法的可行性,从而得出数值分析法为本工程最适合的沉降预测方法。

孙洪春,张焕[10](2015)在《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工程深厚软基处理综合技术》文中指出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软基处理具有厚度大、水深深、环保要求高等特点。工程综合运用了开挖换填法、排水固结法、水下挤密砂桩、高压喷射注浆法等软基处理技术。工程施工中解决了超深塑料排水板打设、深水区高置换率挤密砂桩施工、高固结土中超深高压喷射注浆复合地基施工等技术难题。软基处理后人工岛地基沉降、沉管隧道过渡段地基处理、施工环保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二、挤密砂桩软基处理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挤密砂桩软基处理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振动挤密砂桩施工技术在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软基特点
三、工程实践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工艺流程
        1. 施工准备阶段
        2. 砂桩布置
        3. 桩身检查
        4. 堆载和卸载
        5. 施工现场监测
四、软基加固效果
    (一)加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桩身倾斜
        2. 断桩
        3. 堵管
    (二)加固效果分析
        1. 沉降满足要求
        2. 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
        3. 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工程沉降检测
五、结语

(2)挤密砂桩在软土地基处理实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设计要求
3 试桩施工及结果分析
    3.1 CFG桩(长螺旋钻杆):
        3.1.1 现场施工情况:
        3.1.2 CFG桩检测及试桩结论:
    3.2 高压旋喷桩:
        3.2.1 现场施工情况:
        3.2.2 高压旋喷桩检测及试桩结论:
    3.3 挤密砂桩:
        3.3.1 现场施工数据分析
        3.3.2 试桩结果及分析
4 挤密砂桩施工
    4.1 施工准备
    4.2 挤密砂桩施工工艺流程
5 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5.1 桩身不密实
        5.1.1 原因分析
        5.1.2 预防措施
    5.2 桩身倾斜
        5.2.1 原因分析
        5.2.2 预防措施
    5.3 短桩
        5.3.1 原因分析
        5.3.2 预防措施
    5.4 断桩
        5.4.1 原因分析
        5.4.2 预防措施
    5.5 堵管
        5.5.1 原因分析
        5.5.2 预防措施
6 挤密砂桩检测及软基沉降监控量测
7 结束语

(3)真空井点降水、挤密砂桩联合浅层强夯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条件
    2.1 工程地质条件
    2.2 水文条件概述
3 地基加固技术指标要求
4 方案选择
5 施工工艺
6 处理效果分析
    6.1 加固前后土样效果对比
    6.2 静力触探试验
    6.3 十字板剪切试验
    6.4 土工试验
    6.5 载荷试验
7 结论

(4)堆载预压-固结排水泥炭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排水固结法研究现状
        1.2.2 砂(碎石)桩法研究现状
        1.2.3 泥炭土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斯里兰卡CKE高速公路泥炭土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
    2.1 工程概况
    2.2 沿线环境地质情况
        2.2.1 地形地貌特征
        2.2.2 气象与水文情况
        2.2.3 工程地质情况
    2.3 沿线泥炭土基本物理力学指标
        2.3.1 泥炭土分类
        2.3.2 泥炭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2.4 CKE高速公路泥炭土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及施工介绍
        2.4.1 泥炭土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原则
        2.4.2 超载预压设计及施工概况
        2.4.3 塑料排水板设计及施工概况
        2.4.4 砂(碎石)桩设计及施工概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公路深厚泥炭土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研究
    3.1 引言
    3.2 地基沉降监测方案介绍
        3.2.1 监测设备
        3.2.2 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
        3.2.3 监测频率
    3.3 泥炭土地基监测资料分析
        3.3.1 地表沉降监测资料分析
        3.3.2 地表水平位移监测资料分析
        3.3.3 工后沉降监测资料分析
    3.4 不同处理方法对泥炭土地基固结系数的影响
    3.5 不同处理方法的经济性、施工难度和工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砂桩-超载预压法联合处理泥炭土地基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模型试验
        4.2.1 模型箱
        4.2.2 试验材料的选取
        4.2.3 数据量测与采集系统
        4.2.4 模型试验方案
    4.3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4.3.1 地表沉降变化规律
        4.3.2 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
        4.3.3 地基不排水抗剪强度增长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泥炭土地基超载预压法处理的变形特性及超载比(R'_s)研究
    5.1 引言
    5.2 试样制作及一维固结试验方案
        5.2.1 试样制作
        5.2.2 一维固结试验方案
    5.3 超载预压对泥炭土变形特性的影响
        5.3.1 超载过程对总变形量的影响
        5.3.2 超载卸除后的回弹变形研究
        5.3.3 超载预压对泥炭土次固结变形的影响
    5.4 最佳超载比(R'_s)的确定
        5.4.1 软土次压缩量计算的基本理论
        5.4.2 工程算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公路软基处理技术及其加固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公路软基处理技术的施工流程
    1.1 工艺流程
    1.2 砂桩施工工艺
    1.3 桩身质量检测,加筋砂垫层施工
    1.4 堆载和卸载
    1.5 施工现场观测
2 公路软基处理技术及加固的常见问题
    2.1 桩身倾斜
    2.2 断桩
    2.3 堵管
3 公路软基处理技术及加固的解决方案
    3.1 桩身倾斜的解决方案
    3.2 断桩的解决方案
    3.3 堵管的解决方案
4 公路软基处理技术的加固效果分析
    4.1 工后沉降满足要求
    4.2 提升路基稳定性与承载能力
    4.3 赢得施工单位好评,社会效益良好
5 结语

(6)振动挤密砂桩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实例概况
2 振动挤密砂桩施工工艺
    2.1 砂桩施工工艺流程
    2.2 砂桩施工工艺
    2.3 检桩、加筋砂垫层施工
    2.4 堆载、卸载
    2.5 现场监测
3 振动挤密砂桩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3.1 桩身不密实
        3.1.1 原因分析
        3.1.2 解决办法
    3.2 桩身倾斜
        3.2.1 原因分析
        3.2.2 解决办法
    3.3 短桩
        3.3.1 原因分析
        3.3.2 解决办法
    3.4 断桩
        3.4.1 原因分析
        3.4.2 解决办法
    3.5 堵管
        3.5.1原因分析
        3.5.2 解决办法
4 沉降稳定和位移监测情况分析
    4.1 监测的目的
    4.2 监测的方法
    4.3 监测结果分析
5 结语

(7)连江粗芦岛公路软基处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1.2 地质条件
2 数值分析模型
    2.1 计算模型
    2.2 计算参数
3计算结果
    3.1典型断面稳定性
    3.2 软基处理方案比选
    3.3 软基处理后稳定性
4 结语

(8)厦漳地区CFG桩复合地基固结机理与沉降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依托工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软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1.3.2 土体固结理论研究现状
        1.3.3 复合地基固结理论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厦漳地区软土地层工程特性
    2.1 滨海软土物理力学特性
        2.1.1 物理力学特性
        2.1.2 软土地层非线性
        2.1.3 软土地层蠕变特性
    2.2 依托工程淤泥质软土地层工程地质特征与力学特性
        2.2.1 依托工程地形地貌
        2.2.2 依托工程水文气候条件
        2.2.3 依托工程特殊地层地质条件
        2.2.4 依托工程软土地层物理力学特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FG桩复合地基固结模型
    3.1 CFG桩复合地基一维固结公式推导
        3.1.1 固结方程的建立
        3.1.2 固结方程的边界条件及其求解
        3.1.3 CFG桩复合地基固结度分析
        3.1.4 参数变化对均质复合地基固结性状的影响
    3.2 CFG桩复合地基三维固结方程推导
        3.2.1 土体三维固结方程的建立
        3.2.2 CFG桩复合地基固结模型的建立
    3.3 双层地基CFG桩复合地基固结公式推导
        3.3.1 固结方程的建立
        3.3.2 固结方程的边界条件
        3.3.3 固结方程的求解
        3.3.4 参数变化对均质复合地基固结性状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厚淤泥地层复合地基适用性与沉降预测分析
    4.1 概述
    4.2 挤密砂桩复合地基处理效果分析
    4.3 软土地层复合地基处理数值对比分析
        4.3.1 FLAC3D计算软件简介
        4.3.2 模型大小的确定
        4.3.3 地基处理方案(桩的类型及分布)
        4.3.4 荷载施加方式
        4.3.5 数值模拟工况汇总
        4.3.6 计算参数
        4.3.7 计算结果与分析
    4.4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预测分析
        4.4.1 CFG桩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
        4.4.2 依托工程现场基础沉降数据分析
        4.4.3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预测模型适用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9)水下挤密砂桩软基处理现场监测与沉降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挤密砂桩发展现状
        1.2.2 地基沉降研究现状
        1.2.3 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2.4 问题的提出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现场条件
    2.3 地质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下挤密砂桩地基处理方案分析
    3.1 地基的处理
        3.1.1 地基的结构问题
        3.1.2 地基处理方法
    3.2 水下挤密砂桩处理方案
        3.2.1 砂桩加固机理
        3.2.2 砂桩处理方案及现场控制
        3.2.3 砂桩规格的选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下挤密砂桩现场监测及分析
    4.1 监测方案
        4.1.1 监测目的
        4.1.2 监测点布置
        4.1.3 监测仪器及编号
        4.1.4 监测仪器埋设与监测方法
    4.2 沉降观测成果分析
        4.2.1 表层沉降
        4.2.2 分层沉降
        4.2.3 水平位移观测成果分析
        4.2.4 孔隙水压力观测分析
        4.2.5 加固效果检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沉降预测研究
    5.1 沉降计算方法概述
    5.2 基于实测数据中软基的沉降预测模型
        5.2.1 指数曲线配合模型
        5.2.2 双曲线法
    5.3 基于ANSYS的地基沉降预测分析
        5.3.1 有限元计算沉降方法介绍
        5.3.2 本构模型的选取
        5.3.3 加固前计算模型的建立
        5.3.4 水下挤密砂桩处理后沉降结果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0)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工程深厚软基处理综合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1.2 地质概况
2东人工岛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2.1 东人工岛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综述
    2.2 软基处理主要参数设计
        2.2.1人工岛岛体软基处理
        2.2.2 沉管隧道过渡段基础软基处理
3 软土地基处理关键施工技术
    3.1 超深塑料排水板打设
        3.1.1 设备改造
        3.1.2 主要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要点
    3.2 水下挤密砂桩施工
        3.2.1 主要施工方法
        3.2.2 主要施工参数
    3.3 超深高压喷射注浆复合地基施工
        3.3.1 主要施工方法
        3.3.2 主要施工参数
4 软基处理效果
5 结语

四、挤密砂桩软基处理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振动挤密砂桩施工技术在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 崔树峰. 中国公路, 2021(14)
  • [2]挤密砂桩在软土地基处理实例及分析[J]. 陈华. 四川水泥, 2021(07)
  • [3]真空井点降水、挤密砂桩联合浅层强夯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 姚宝宽,刘聪,李全军,李传勋. 地基处理, 2021(02)
  • [4]堆载预压-固结排水泥炭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 刘声钧.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公路软基处理技术及其加固效果分析[J]. 程涛. 交通世界, 2020(16)
  • [6]振动挤密砂桩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 黄国庆. 安徽建筑, 2019(07)
  • [7]连江粗芦岛公路软基处理方案研究[J]. 陈景. 福建交通科技, 2019(03)
  • [8]厦漳地区CFG桩复合地基固结机理与沉降预测分析[D]. 王贤情.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9]水下挤密砂桩软基处理现场监测与沉降预测[D]. 谭新昱. 长沙理工大学, 2017(12)
  • [10]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工程深厚软基处理综合技术[J]. 孙洪春,张焕. 中国港湾建设, 2015(11)

标签:;  ;  ;  ;  ;  

压实砂桩软基处理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