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产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软件产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

一、中国软件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论文文献综述)

朱硕[1](2020)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软件出口的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软件出口是软件产业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重要途径,是数字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依托。当前,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软件出口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推动软件出口的转型升级是中国面对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提高数字经济时代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键。论文探讨了软件出口转型升级的内涵,对中国软件出口转型升级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软件出口转型指数和中国软件出口升级绩效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中国软件出口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每个因素对中国软件出口转型升级的具体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得出如下结论:2007年至2019年,中国软件出口转型指数分布在2.2-12.1之间,呈现“M”形变化趋势,中国软件出口转型水平总体呈现下降的态势。中国软件出口升级绩效分布在0.25-1.59之间,呈现“V”形变化趋势,中国软件出口升级水平总体呈现上升的态势。科技创新投入、数字经济生态发展水平、国际市场需求、人力资本水平、国内市场需求、出口政策支持、外商投资水平分别增加1%,中国软件出口升级水平将会提高相应的数值。最后论文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推动中国软件出口转型升级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快数字经济战略布局;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精准对接软件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完善多层次软件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开拓软件出口市场,提升软件出口层级;完善软件出口政策法规,优化软件产业营商环境。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中国软件出口转型升级的领域进行理论性与实证性的探索,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软件出口转型升级研究上的空白。

陈斌斌[2](2018)在《中国软件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效果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信息产业化日益深刻的当今社会,软件产业作为国家推动与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信息与工业化的融合、扩大信息消费需求、增加就业机会、缓和社会就业矛盾、推动本国经济的高效运转以及实现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其发展层次的高低已直接被视为一国或地区核心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而税收作为企业的重要支出之一,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重大决策以及战略选择。因此,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关于中国软件产业税收激励政策的效果研究,在推动并实现本国软件业的长足稳定发展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总体思路大体上是围绕当前产业内的税收相关政策进行的。首先,文章在开展政策效果分析的工作之前,就当前中国软件业的整体规模以及国际地位做了相应的阐述。继而又立足于“十二五”时期软件产业相关的数据,对当前国内软件行业的税收激励政策在推动本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效果展开了综合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侧重于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也即从税收负担和税负结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同时将现有政策基础上软件产业的税负与电子信息产业的税负展开跨行业的比较。此外,在政策效果分析中,本文还选用了部分上市软件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微观实证剖析,得出我国软件业存在整体税负偏高、税收政策普遍缺乏稳定性和严肃性、并且准入门槛设定过高、对中小软件企业的扶持还不够深入等方面的不足。在总结分析我国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之后,引出了部分发达国家或地区在促进软件产业发展中所采取的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共通做法:注重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制化与税收优惠方式的简便化,避免直接以企业为对象制定优惠以及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在归纳总结出可借鉴的经验后,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完善本国软件行业的税收激励政策的思路以及政策建议,具体包括三大方面:一、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整合统一,提高政策间的系统协调性;二、调整和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三、税收政策的制定要把握好重点和力度。为后期相关部门开展产业税收政策的优化工作积极地建言献策。

郝杰[3](2014)在《中国软件业如何自强》文中提出中国有最大的市场和最好的人才,占据产业链上游,掌握自主核心技术,中国软件业方可自立。倪光南院士选择以自己最原始的身份重新回归公众视野。远离商业纷争后,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开始潜心致力于在中国推进开放源代码Linux操作系统和国产软件业的发展,其间对微软垄断的"声讨"和对于中国政府软件采购的奔走呼吁让人记忆犹新。在他参与的演讲和号召中,"自主

姜宏[4](2010)在《全球价值链下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相结合的结果,这一结合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内涵,是在技术、管理、资本、市场、劳动力、自然资源、产品等要素组成的世界经济系统中,在制造和贸易全球一体化的条件下,诸多相关企业共同完成一种产品或在国际分工中从事同一产品的某些环节,从而建立起由分工和利益相联结的纽带关系。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的契机,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的环节中,或者依靠竞争中形成的自身优势而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某些重要环节。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商业模式转变的重要创新力量,已成为决定21世纪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各国围绕软件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应用的竞争不断加剧。发达国家不断强化其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主导地位,力图在新一轮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扩大竞争优势,占据有利位置。发展中国家则将发展软件产业视为跻身信息技术强国和实现国家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纷纷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力争在新一轮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迎头赶上。与发达国家跨国软件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合战略优势资源相比,发展中国家软件企业仅仅根据要素禀赋原则组织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具有优势。所以,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的发展,除了要发挥自身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外,还必须构筑自己的产业竞争优势,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持续地获得国际分工的利益。以往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发达国家主导的软件产业全球价值链上构筑竞争优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印度服务外包业的研究,对中国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少。国内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信息产业或软件服务外包领域,针对软件产业进行完整而系统的研究成果不仅不多,而且其研究又局限于从国家层面探索如何创造有利的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讲,由于产业竞争的主体是企业,因此,对于产业竞争优势的研究仅从国家政策层面分析是不够的,必须探索如何使本国企业具备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同外国公司同场竞技的核心能力,这样才能将本国的产业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本文力图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探索构建我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理论模型和实践路径。因此,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在系统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优势理论和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打造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十要素“双钻石模型”,通过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探索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丰富对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要素的分析,在构建的“双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双元制路径”的政策建议。本文采用综合分析法,对中国软件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如何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进行了研究,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提出研究的问题,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研究目标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第二章构建了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双钻石模型”,形成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外部钻石模型”的产业环境和“内部钻石模型”的企业能力进行了分析。第五章研究了中国软件产业目前的发展规模、市场结构及中国软件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在“双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对中国软件产业进行了“十要素”探究,找出了中国软件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原因。第六章在“双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剖析了美国、日本、印度、爱尔兰等软件产业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模式,总结了软件产业发达国家的成功要点及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可借鉴之处。第七章提出了打造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双元制路径”。本研究得出的三个主要结论是:(1)全球软件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使发展中国家有机会通过从事附加值较低的编码测试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参与国际分工,并通过跨国企业间技术扩散等途径,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优势环节并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发展,形成本国产业竞争优势;(2)产业竞争优势是由产业环境和企业能力共同决定的,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必须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3)中国政府和软件企业不必要复制外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可以根据国际国内产业环境和企业资源、能力的动态变化,探索适合本国和本企业软件产业的发展模式并构建竞争优势。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构建了全球价值链下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十要素“双钻石模型”;(2)提出了在全球价值链下打造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双元制路径”政策建议。

李俊[5](2008)在《中国软件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计算机软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拥有巨大的软件国内市场和丰富的软件人才资源。加快发展民族软件产业,对保障国家安全,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进行了借鉴和修正,构建了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使之适应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实际情况。借助规范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目前中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构成及其对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然后利用逐步回归原理建立了计量模型,通过模型的分析检验了所选决定因素的正确性及各因素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制定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策略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研究表明,要素禀赋、企业研发能力、市场需求、政府及相关支持产业是我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它们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共同决定了现阶段中国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郑敬波[6](2007)在《日本软件业的发展及其启示》文中研究指明软件业是创造巨大市场价值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是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对于中国,发展软件产业同样有着战略性的重要意义。日本软件业作为日本信息产业的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迅速增长,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考察日本软件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对于发展中的我国软件业来说不无启迪作用。日本一直是拉动中国软件外包的主要源动力之一,日本软件业的发展方向将对中国软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日本软件业的发展对中国软件行业的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分析其前景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软件业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主要分析日本软件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以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其对中国大连市软件业的启示。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通过对软件业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理论的梳理,为后来的对日本软件业发展的研究和对中国软件业的启示部分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全面探讨了日本软件业的发展历程、日本软件业的产业构成以及日本软件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日本软件业的发展战略,揭示了得以快速发展和原因;分析了日本软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原因和日本软件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及目标。第四章:主要阐述了中国软件业的发展现状,其中以大连市的软件外包业为例,分析了中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中国软件业在产业政策,企业规模、软件人才、软件市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五章:在前四章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软件业的发展对中国软件业的启示。首先是分析了日本软件业和中国软件业的关系,然后结合上述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日本软件业的发展对中国软件业的启示。第六章:结论

贲黎明[7](2006)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软件产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策略。

马晓杰[8](2006)在《软件作为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 ——中国软件业发展的新契机》文中研究指明软件产业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处于各种不确定的动态变化的宏观环境中。中国软件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占世界软件产业的市场份额仍然不足 4%,中国软件产业与欧美等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如何提高我国的软件产业的竞争力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在综合分析了我国软件产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竞争格局之后,归纳与总结了我国软件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最后得出通过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软件作为服务 (Software as a model of Service)模式来实现中国软件产业的腾飞。第一章详细分析了我国软件产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及竞争格局,总结了我国软件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在以后的章节中试图解决其中部分问题。第二章详尽分析了软件作为服务模式,作为一种突破性技术创新,如何能够制胜于传统的软件开发、部署和销售模式,具体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工作原理、优劣势,及现阶段驱动软件作为服务模式发展的市场动力。并通过两个成功案例的分析ADP 公司及 Salesforce.com 公司,印证了其强劲的生命力。在总结了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分析之后,第三章针对中国软件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采用软件作为服务模式所给中国软件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竞争优势,并对如何运用软件作为服务模式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本文最后得出结论,即采用软件作为服务模式可以快速有效地促进中国软件业的发展。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分析中国软件产业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软件作为服务模式这一突破性技术创新,这种创新模式既便于软件企业广泛应用,又符合中国国情,有效地提升了中国软件产业的竞争力。

肖德,吴燕[9](2006)在《中国软件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与印度软件业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考虑到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极具特色,且印度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两国无论在历史文明、人口规模,还是在经济体制等方面都极具有相似性。从中国软件业的现状出发,基于与印度软件业比较的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我国软件业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刘树高[10](2006)在《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软件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战略性产业,软件业的发展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的重要作用;中国软件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为了能够保持其健康持续发展,就要加强技术创新,特别是软件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制定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则能很好地指导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文章对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现状、条件、制约因素、存在问题和战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文章阐述了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的意义,并对比阐释了国内外软件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认为中国软件业正在高速发展,但是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接着文章概述了国外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状况,对当前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做了系统的研究分析;而且总结了当前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它们是行业结构、激励机制、资源投入和企业创新能力;并研究了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现状,认为当前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出效率与企业规模有关;还论析了当前技术创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文章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做了深入探讨,认为不同规模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战略模式,并且应该以一种模式为主,其它模式作为辅助;并对中国软件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战略对策,认为政府等相关机构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激励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要不断加强自身创新能力;文章在最后分析了三个软件企业案例。

二、中国软件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软件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软件出口的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全球价值链理论
        2.1.3 竞争优势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数字经济的含义
        2.2.2 软件出口相关概念
        2.2.3 中国软件出口转型升级的内涵
    2.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2.3.1 关于外贸转型升级内涵的研究
        2.3.2 关于软件出口转型升级的研究
        2.3.3 文献综述评论
第三章 中国软件出口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软件出口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3.1.1 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
        3.1.2 提升软件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需要
        3.1.3 增强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需要
    3.2 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软件出口转型升级的迫切性
        3.2.1 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开拓新的软件市场需求
        3.2.2 软件与各行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3.2.3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重塑软件外包行业
    3.3 中国软件出口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分析
        3.3.1 软件出口规模效益
        3.3.2 软件出口国际竞争力水平
        3.3.3 软件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
        3.3.4 软件出口业务结构
        3.3.5 软件出口经营主体
        3.3.6 软件出口来源区域分布
        3.3.7 软件出口国际市场布局
    3.4 影响中国软件出口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
        3.4.1 市场需求要素
        3.4.2 人力资本要素
        3.4.3 科技创新要素
        3.4.4 产业生态要素
第四章 中国软件出口转型升级的实证研究
    4.1 中国软件出口转型指数
        4.1.1 中国软件出口转型指数的测度
        4.1.2 实证结果分析
    4.2 中国软件出口升级绩效
        4.2.1 构建中国软件出口升级评价指标体系
        4.2.2 实证分析过程
        4.2.3 实证结果分析
    4.3 中国软件出口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4.3.2 实证分析过程
        4.3.3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推动中国软件出口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5.2.1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驱动软件出口转型升级
        5.2.2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数字经济战略布局
        5.2.3 积极开拓软件出口市场空间,提升软件出口层级
        5.2.4 精准对接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完善多层次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5.2.5 完善软件出口政策法规,优化软件产业营商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中国软件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效果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 中国软件产业及其税收优惠政策概述
    一、软件产业发展概况
    二、国内软件产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概述
    三、税收负担相关理论及衡量方法
第3章 中国软件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效果探析
    一、中国软件业的税收负担状况探析
    二、软件产业税收相关政策的积极效果探析
    三、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所显现出的问题
第4章 软件业发达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特征及其启示
    一、部分发达国家软件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发达国家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共同特征及启示
第5章 完善中国软件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思考
    一、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整合统一
    二、调整和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
    三、税收优惠政策要把握好重点和力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中国软件业如何自强(论文提纲范文)

内忧外患
标准至上
转型创新
记者手记

(4)全球价值链下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1.1.2 以软件为核心的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1.4.1 概念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5.2 本文存在的不足
2 全球价值链下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双钻石模型"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述评
    2.2 产业优势理论述评
        2.2.1 比较优势理论述评
        2.2.2 产业竞争优势理论述评
        2.2.3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述评
        2.2.4 竞争优势理论修正与扩展述评
    2.3 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双钻石模型"
        2.3.1 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环境的"外部钻石模型"
        2.3.2 软件企业能力的"内部钻石模型"
        2.3.3 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的"双钻石模型"
3 "外部钻石模型"的产业环境分析
    3.1 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政府制度创新
        3.1.1 经济全球化推动转轨国家制度变迁
        3.1.2 产业扶持政策不可或缺
        3.1.3 政府政策扶持的途径
    3.2 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生产要素条件
        3.2.1 技术要素
        3.2.2 人力要素
        3.2.3 资本要素
    3.3 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需求条件
    3.4 软件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
4 "内部钻石模型"的企业能力分析
    4.1 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4.2 软件企业管理创新能力
    4.3 软件企业资源整合能力
    4.4 软件企业战略能力
    4.5 软件企业市场创新能力
        4.5.1 市场创新与市场创新能力
        4.5.2 市场创新的途径
    4.6 软件企业组织学习能力
5 中国软件产业的"双钻石模型"分析
    5.1 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
        5.1.1 中国软件产业的规模
        5.1.2 中国软件产业的结构特征
        5.1.3 中国软件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5.2 中国软件产业外部环境优劣势分析
        5.2.1 中国软件产业政府制度创新
        5.2.2 中国软件产业生产要素条件
        5.2.3 中国软件产业的市场需求
        5.2.4 中国软件产业集群发展
    5.3 中国软件企业能力短板分析
        5.3.1 难以实现的规模生产能力
        5.3.2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5.3.3 管理未能与国际标准接轨
        5.3.4 市场创新能力不足
        5.3.5 战略能力缺乏
        5.3.6 资源整合能力不足
6 软件产业发展模式借鉴
    6.1 美国模式:以研发创新带动全面领先
        6.1.1 政府在研究开发与创新成果扩散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6.1.2 研究型大学在研究开发和创新成果扩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6.1.3 企业在研究开发和创新成果扩散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6.1.4 风险投资的动力保障作用
    6.2 日本模式:整机带动嵌入系统开发
        6.2.1 政府全盘统筹规划
        6.2.2 官产学合力推动技术的吸收应用与创新
        6.2.3 以电子商务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
        6.2.4 科技人才的培育与引进
    6.3 印度模式:以外包服务融入全球价值链
        6.3.1 政府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扶持
        6.3.2 以出口为导向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6.3.3 全球价值链低端切入向高端发展
        6.3.4 国际标准的质量保障体系
        6.3.5 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与培训
    6.4 爱尔兰模式:美国软件的欧洲集散地
        6.4.1 政府产业发展战略和扶持政策
        6.4.2 优质廉价的技术人力资源
        6.4.3 跨国公司带动的本土企业发展
        6.4.4 国家工业创新措施
    6.5 软件产业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6.5.1 中国不必要复制外国软件产业发展模式
        6.5.2 打造中国特色软件产业发展模式
7 "双元制路径"打造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
    7.1 "双元制路径"的含义与特征
    7.2 国家层面优化产业环境
        7.2.1 政府制度创新
        7.2.2 结合国际国内市场
        7.2.3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7.2.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7.2.5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7.2.6 扶持规模骨干企业
        7.2.7 促进产业集群创新
    7.3 企业层面提升核心能力
        7.3.1 提升企业战略能力
        7.3.2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7.3.3 提升企业管理创新能力
        7.3.4 提升企业市场创新能力
        7.3.5 提升企业资源整合能力
        7.3.6 提升企业组织学习能力
    7.4 中国软件产业创新发展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
        7.4.1 国家创新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7.4.2 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的关系
8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8.1 研究结论
    8.2 未来研究方向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国软件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竞争力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1.2.2 对软件业竞争力的研究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结构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产业的定义
    2.2 产业国际竞争力内涵
    2.3 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4 竞争力定量方面的研究
        2.4.1 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2.4.2 计量方法和统计模型
第3章 软件产业概述及发展现状
    3.1 软件产业的内容和特点
        3.1.1 软件产业的内容
        3.1.2 软件产业的特点
    3.2 世界软件产业概述
        3.2.1 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3.2.2 世界软件产业主要发展模式
        3.2.3 世界软件产业发展趋势
    3.3 我国软件产业概述
        3.3.1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3.3.2 我国软件产业存在的问题
第4章 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4.1 “钻石模型”在分析软件产业时的借鉴和不足
        4.1.1 “钻石模型”的借鉴之处
        4.1.2 “钻石模型”在分析软件业时的不足之处
    4.2 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4.2.1 要素享赋
        4.2.2 企业研发能力
        4.2.3 软件市场需求
        4.2.4 相关支持产业发展程度
        4.2.5 政府
第5章 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1 模型借鉴
    5.2 变量的选择
        5.2.1 被解释变量的选择
        5.2.2 解释变量的选择
    5.3 模型的建立与估计
    5.4 结果分析
第6章 提升我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始数据
附录2 整理后的变量
附录3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致谢

(6)日本软件业的发展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软件业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理论综述
    2.1 软件业的基本理论
    2.2 软件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章 日本软件业
    3.1 日本软件业的发展历程
    3.2 日本软件业的特点
    3.3 本软件产业的发展战略
    3.4 本软件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5 日本软件业的发展方向分析
第四章 中国软件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中国软件业的现状
    4.2 中国软件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五章 日本软件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5.1 日本软件业与中国软件业的关系
    5.2 日本软件业的发展对中国软件业的启示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软件业发展现状
    (1) 布局较为集中, 企业规模较小
    (2) 中国软件业的发展以国内市场为主
    (3) 软件产品发展速度较快, 但软件服务所占比重较低
    (4) 国内软件市场盗版现象严重
    (5) 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 高素质人才缺乏
2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趋势
    (1) 软件产业成为国家战略企业
    (2) 新兴软件领域潜力巨大
    (3) 嵌入式软件是提升IT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4) 政府采购成为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3 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策略
    (1) 创新策略
    (2) 激励策略
    (3) 软件服务策略
    (4) 环境策略
    (5) 人才策略
4 结束语

(8)软件作为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 ——中国软件业发展的新契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软件产业的环境分析
    1.1 软件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PEST 分析
    1.2 软件产业的竞争环境分析
    1.3 中国软件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章 软件作为服务-软件产业发展新模式
    2.1 突破性技术创新
    2.2 传统软件模式与软件作为服务模式对比
    2.3 软件作为服务模式的发展历程和运作方式
    2.4 推动软件作为服务模式发展的因素分析
    2.5 案例研究-采用软件作为服务模式成功的典范
    2.6 软件作为服务模式的优势
    2.7 软件作为服务模式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第三章 中国软件业发展的新契机
    3.1 软件作为服务这一模式给中国软件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
    3.2 中国软件企业运用软件作为服务这一模式的对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详细摘要
英文详细摘要

(9)中国软件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与印度软件业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软件业发展现状
二、中国软件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三、提高我国软件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10)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述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2 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理论基础
    2.1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战略概述
    2.2 软件行业特点与软件技术创新
        2.2.1 软件行业特点
        2.2.2 软件技术发展趋势
        2.2.3 软件技术创新特点
    2.3 软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2.4 软件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
3 国外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概述
    3.1 美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状况
    3.2 日本软件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3.3 印度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概况
    3.4 韩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特点
4 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4.1 中国软件业发展概况
    4.2 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的机遇、挑战、优势和劣势
        4.2.1 面临的战略机遇
        4.2.2 面对的巨大挑战
        4.2.3 具有的竞争优势
        4.2.4 存在的各种劣势
    4.3 中国软件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分析
        4.3.1 行业结构的影响
        4.3.2 激励机制的作用
        4.3.3 资源投入的约束
        4.3.4 企业创新能力的制约
    4.4 中国不同规模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分析
    4.5 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分析
        4.5.1 对技术创新重视程度不够
        4.5.2 研究和开发经费投入偏少
        4.5.3 基础研究与跟应用研究脱节
        4.5.4 企业研究开发实力不强
        4.5.5 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
5 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和战略对策研究
    5.1 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模式及其选择依据
    5.2 不同规模软件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模式
        5.2.1 模仿创新为主—微型软件企业的现实选择
        5.2.2 跟随创新为主—中小型软件企业的明智选择
        5.2.3 自主创新为主—大型软件企业的必然选择
    5.3 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对策研究
6 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案例分析
    6.1 模仿创新—杭州雷鸟主要技术创新模式
    6.2 跟随创新—深圳国电主要技术创新模式
    6.3 自主创新—北京用友主要技术创新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2002年中国软件开发活动统计数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四、中国软件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软件出口的转型升级研究[D]. 朱硕.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2]中国软件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效果及优化研究[D]. 陈斌斌. 安徽大学, 2018(08)
  • [3]中国软件业如何自强[J]. 郝杰. 中国经济信息, 2014(13)
  • [4]全球价值链下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研究[D]. 姜宏.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8)
  • [5]中国软件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李俊. 厦门大学, 2008(08)
  • [6]日本软件业的发展及其启示[D]. 郑敬波. 延边大学, 2007(06)
  • [7]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策略[J]. 贲黎明.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6(06)
  • [8]软件作为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 ——中国软件业发展的新契机[D]. 马晓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08)
  • [9]中国软件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与印度软件业的比较[J]. 肖德,吴燕.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 [10]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D]. 刘树高.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4)

标签:;  ;  ;  ;  ;  

中国软件产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