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恒常性认知框架模型

颜色恒常性认知框架模型

一、颜色恒常认知框架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史小蕾[1](2020)在《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文中研究表明自工业时代,以技术为摹本的物质世界观抬头,寒地建筑的诗学正面临被工具化和审美化的两难境地:前者对功能的过分强调使寒地建筑桎梏于实用性和经济性之中,后者将寒地建筑抽象为可计算、可操作的视觉效果。在科学的不断置喙和感官的超越追求下,寒地建筑师表现出过度关注建筑形式和技术参数的意识焦虑,致使寒地建筑设计渐显一种刻意制造的倾向,在形式悖论裹挟下龃龉前行。与此同时,对寒地建筑意义和价值的探讨长期缺位,导致目前我国寒地建筑的理论系统在科学、哲学、艺术三个层面上出现混乱、迷失,缺乏体系化溯源和深刻反思。本文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层面上,对寒地建筑本原是什么进行提问。通过分析认知寒地建筑的过程,建构了寒地建筑意识的结构,提出了结构性是寒地建筑意识延伸的根本。并且通过反观该过程,实现了对寒地建筑创作的反思。寒地建筑的本原厘析可以帮助其相关理论重新回归生活的世界,进而引导设计。图像意识,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其研究核心始终围绕在意识的结构性展开上,其内部的认知结构范式可以有效地实现通过追问图像的意义反观主体。文中将图像意识应用于寒地建筑认知中,探讨了从寒地建筑图像到寒地建筑意识的建构过程,从观者的角度阐述了建筑图像领受的方式、过程以及存在的体悟,提出了寒地建筑本原结构展开方式和展开层面,并分别从三个展开层面建构了寒地建筑意识的结构,实现了对寒地建筑的本原分解,继而以此为基质进行本原分解后地回溯式还原重构,是对寒地建筑理论及创作的反思和启发。整个研究是从寒地建筑的表观层面到内含,再返回表观层面的探讨:首先,以寒地建筑的物性本源出发,提出其本原可以从:作为直观的物——材料、作为用具的物——空间,和作为作品的物——场所,三个客体层面展开,体现了以人为认知主体、以图像-意识为认知结构范式,领受寒地建筑的不同阶段。以上综合成图像意识下的寒地建筑本原认知结构。继而,从材料直观、空间知觉和场所精神三个层面,分别建构了寒地建筑从图像到意识的认知结构:从直观的物的层面,围绕认知客体的寒地建筑材料呈现的认知结构;从用具的物的层面,围绕认知主体的寒地建筑空间知觉的认知结构;从作品的物的层面,围绕主客一体的寒地建筑场所精神的认知结构。以上实现了寒地建筑本原的分解。最后,以寒地建筑本原认知结构为基础,以客体、主体、主客一体为三个思考视角,重塑从意识到图像的思考建筑的过程,提出了寒地建筑本原分解后溯回般的材料体验、身体启示、场所综合,是从寒地建筑意识的生成反思寒地建筑。以上实现了寒地建筑本原的重构。本文将图像意识的认知范式引入寒地建筑本原研究,以从图像到意识的认知结构性为锚点,从围绕客体直观的物——材料、围绕主体用具的物——空间,以及围绕主客一体作品的物——场所三个层面,探讨了寒地建筑图像从抽象、到沉淀、再到综合的意识过程,并通过反观这一过程,实现对寒地建筑的反思。寒地建筑本原的解与构,是理解和思考寒地建筑的根本方法,为其理论发展、创新和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辨模式。

郁姗姗[2](2020)在《黄豆酱特色风味的智能表征和评判研究》文中指出黄豆酱作为中国四大传统发酵豆制品之一,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风味是黄豆酱至关重要的品质指标,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实现其科学表征对产品质量管理与销售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黄豆酱风味品质的评判表征主要依靠人工感官、传统理化及仪器检测。人工感官评定方法能反映食用者的真实感受,但评判结果的主观性强且重复性差。传统理化及仪器检测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物质成分,但操作繁琐、耗时费力且无法反馈风味信息。本研究对影响黄豆酱综合风味的理化成分与感官属性进行系统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采用电子鼻、电子舌、测色仪和物性分析仪等多种传感技术对黄豆酱的气味、滋味、色泽和体态等风味属性进行全面量化表征,并通过信息融合技术对黄豆酱风味品质的多传感器信息进行融合,从而建立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的黄豆酱特色风味综合量化表征和评判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黄豆酱人工感官评定与理化品质检测研究(1)以国家标准中的感官要求为依据制定黄豆酱人工感官评分细则,采用计分品评法对黄豆酱样本进行感官评判,评判结果为后期建立智能传感技术对黄豆酱风味属性的预测模型提供参照。(2)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测定黄豆酱的挥发性成分;采用理化分析法测定黄豆酱样本的总酸、还原糖、食盐和氨基酸态氮。并以此分析黄豆酱的主体香气成分和特征滋味指标,为后期黄豆酱特征风味性理化指标定量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参照。2.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的黄豆酱风味成分检测方法研究采用电子鼻与电子舌技术分别采集黄豆酱的气味和滋味传感信息,提取特征值,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建立黄豆酱主体香气成分与特征滋味性理化指标的定量预测模型。其中,主体香气成分、总酸、还原糖、食盐和氨基酸态氮的PLS预测模型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p分别为0.6660、0.9359、0.8431、0.4595和0.7972,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8.6038、0.2330、2.9649、0.8565和0.0841;SVM模型中相应的Rp分别为0.8036、0.9494、0.9604、0.8969和0.9235,RMSEP分别为13.1902、0.1557、1.3881、0.2350和0.1615。结果表明,PLS模型的预测效果不太理想,而SVM模型效果明显较优,相关性基本都在0.89以上(主体香气成分除外),这说明采用电子鼻和电子舌对黄豆酱的风味成分进行定量预测是可行的。3.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的黄豆酱风味感官属性表征方法研究分别采用电子鼻、电子舌、测色仪与物性分析仪四种传感技术对黄豆酱多种风味信息进行采集,而后提取对应的特征值,作为模型输入,建立黄豆酱风味感官属性的定量预测模型。其中,香气、滋味、色泽和体态评分的PLS预测模型中Rp分别为0.8642、0.8454、0.5851和0.8661,RMSEP分别为1.3702、1.7895、2.1015和2.0755;SVM模型中相应的Rp分别为0.9002、0.9368、0.8074和0.8855,RMSEP分别为1.1054、1.1382、1.0011和1.6082。结果表明,SVM模型的相关性和稳定性明显优于PLS模型,智能传感技术可以定量预测黄豆酱风味感官属性评分,作为辅助手段应用于感官评价。4.基于智能传感融合技术的黄豆酱特色风味综合表征方法研究在单一风味属性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分别基于气味滋味传感信息融合以及多传感信息融合建立黄豆酱风味品质分类及风味综合评分的定量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两种融合方法的品质分类结果高度一致;定量预测的结果为:基于气味与滋味传感信息融合的PLS模型的Rp为0.9150,RMSEP为3.9443,SVM模型的Rp为0.9267,RMSEP为2.4002;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PLS模型的Rp为0.9339,RMSEP为3.5882,SVM模型的Rp为0.9636,RMSEP为1.8506。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两种融合方法都能够实现对黄豆酱特色风味的综合表征,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模型精度更高,与人的真实感觉更为接近。本研究基于综合量化表征黄豆酱特色风味的目的,以其风味成分与感官属性作为对照,采用电子鼻、电子舌、测色仪与物性分析仪等多种传感技术对黄豆酱特色风味进行综合评判并取得较好效果。研究证明了智能传感技术用于黄豆酱特色风味表征和评判的可行性,并通过对黄豆酱综合风味的气味-滋味传感信息融合评价模型与多传感信息融合评价模型的对比,为不同应用场景和精度要求下黄豆酱综合风味评价模型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可为智能传感技术辅助甚至替代传统风味表征方法提供方法参考和理论支撑。

陈强强[3](2020)在《休谟宗教认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卫·休谟(1711-1776),作为启蒙运动思想家,在形而上学、认识论、道德哲学、美学、宗教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方面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被誉为苏格兰启蒙运动和西方哲学史上最为重要人物之一。休谟的人性哲学对后来的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及现象学都有较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休谟研究”是近年来学术领域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这些研究中,休谟的宗教认识论又因其内在的深刻性、开拓性和复杂性,吸引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的研究。H.E.鲁特在研究休谟思想时,对其宗教哲学思想给予了特别高的评价,他说道,“休谟的两部相辅相成的着作,即《宗教的自然史》和《自然宗教对话录》,标志着今天人们一般所笼统指称的宗教哲学的开端。”(1)休谟的宗教哲学思想同样预示了后世宗教哲学的两条发展路径,即宗教的理性认知路径和宗教的情感认知路径,并在后世的宗教哲学思想发展中大放光彩。本文以休谟的宗教认识论为对象,全面深入考察休谟宗教认识论的思想来源、内在逻辑、论述休谟的两条宗教认知路径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休谟的真正宗教观,最后论述休谟的宗教认识论的历史影响,以期对休谟的宗教认识论形成全面而又深入的理解。本文认为休谟的宗教哲学是其人性哲学的一部分,其研究思路和研究目的一脉相承。二者都是建构性质的,并且都是先批判旧的知识体系,然后另寻基础重建新知识体系。休谟人性哲学的出发点是经验主义思想,他以心灵的知觉为对象,通过彻底地贯彻经验主义原则,进而得出了怀疑主义的结论。这也正是相当部分学者把休谟的人性哲学看做是怀疑主义的原因所在。但是本文认为这一经验主义探究过程,所显示出的怀疑主义倾向,正是休谟对英国经验主义内在矛盾的揭示,这是他哲学建构的批判阶段。休谟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来突出人性之知性维度的问题所在,进而将其人性哲学建构在人性另外一个维度——情感上。休谟在情感的基础上才正式开始了他的人性哲学构建工程,他不仅恢复了由之前怀疑主义倾向所摧毁的各种观念,如自我实体的观念、外界物质实体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为广泛的信念学说。以情感为核心的信念论最能体现其自然主义特色,也是休谟要完成的人性哲学的最后面貌,而关于宗教信念的学说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休谟对宗教信念的可靠性并没有明确地阐述,他对宗教的论述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批判印象,偶尔的正面论述又常常被学者们看做是或为躲避宗教迫害的自保之举,或对宗教的讽刺,或对宗教的消解。他们大都对休谟“真正宗教”持轻视或否定态度,这些使得休谟的宗教观扑朔迷离。学者们倾向于从休谟的代言人的角度来分析休谟的真正宗教观,或者从启蒙时代所宣扬的理性的认知进路来考察休谟的宗教思想,进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认为,这些传统解读忽视了休谟从情感角度对宗教现象的考察,以及忽视了休谟所理解的认知,不仅包括理性的进路,也包括更为基础的情感进路。正是休谟的情感进路体现了休谟独特的人性哲学思想。因此,本文认为非常有必要把休谟的宗教认识论分成理性认知和情感认知两部分来分别探讨,进而再探讨二者的关系,最后获得总体的休谟宗教认识论思想。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情感认知仅是从情感角度对宗教现象及信念的认识和阐释,并非严格的知识论意义上的认知。事实上,分别从理性和情感角度来考察包括宗教信念在内的日常信念在休谟那里表现地非常明显。首先情感和理性对人的认知、言行的不同影响在休谟的观念论里就有所体现;其次,休谟的《宗教自然对话录》和《宗教的自然史》分别从理性认知和情感认知的角度来探讨宗教现象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最后,休谟的自然主义思想的论证过程即理性批判阶段和情感建构阶段也表明了这种区分。本文认为在宗教理性认知路径上,可以将休谟的宗教批判划分为基督教宗教诞生初期及其之前时期的宗教批判,主要包括对迷信、神迹的批判;中世纪时期的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主要包括先天证明、后天证明和神正论;启蒙时期的上帝存在的证明或反驳,主要包括自然神论和无神论。休谟对这三个时期的宗教批判实质上是依据自然主义理性原则对这些宗教信念的不同理性基础进行的批判,即依次对无理性或较低理性、服务于信仰的理性、至上主义的理性进行的批判。这样划分的好处,有助于我们理解休谟的宗教理性批判的层次性、内在逻辑性。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在宗教认知领域,从无理性、到服务于信仰的理性、再到至上的理性,这显示出理性的认知地位在逐渐上升,乃至成为一种绝对的标准,但这些都不是休谟所认可的理性论证形式。休谟认为我们的理性应该参与到对宗教性现象及信念的判断、评价及形成过程中,只是不应该以上述方式去参与,而应该以合法合理地方式参与到这一思维活动中。这种参与方式有两层含义,在狭义的层面上讲,合法合理是指合乎理性的本性,自身合法的使用范围,即表现为严格的证据主义原则;在广义的层面上讲,合法合情是指合乎更大范围的标准,即合乎人性的范围,具体指合乎理性与情感的互动关系,进而表现为自然主义的理性。本文认为在宗教情感认知路径上,休谟的宗教观正体现出了其宗教哲学的建构性与探究性。基于休谟在《宗教的自然史》中对宗教信念的起源及演变历程的考察,以及休谟在《自然宗教对话录》中有关宗教情感的表达,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休谟在这一路径上的宗教观,即宗教信念起源的情感基础、宗教发展中的情感作用以及宗教理性思辨的情感归宿三个阶段来论述休谟的宗教情感认知思想,三个方面层层递进,论述了情感在宗教信念起源、演变、以及在现代环境下的形成机制。综合来看,休谟的真正宗教观就是以理性为基础、以情感为本质的有神论。对于这种有神论,我们可以从确定层次和可能层次两个层次来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其内涵。在确定层次上,休谟承认上帝的存在,这将休谟与无神论和不可知论区别开来。休谟认为人们无法通过理性论证上帝的存在,人们只能通过情感的方式去感受上帝,而且通常是人们在一定的理性判断之后对上帝的情感体验。在这个层次上,通过与休谟所反对的庸俗宗教相比较,我们可以更加清楚休谟真正宗教的确定内涵。在可能的层次上,从休谟真正宗教所具有的高度理性思辨基础的角度来讲,可称之为一种哲学宗教。从休谟真正宗教的本质来讲,可以称之为情感宗教。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归纳出了休谟宗教认识论的四个特征:证据主义的认知原则、宗教情感认知的可能、情感与理性的有机互动及批判显着而建构不足。最后,本文讨论了休谟的这种宗教认识论的历史影响。由于平衡了理性认知的批判和情感认知的可能,这种宗教认识框架表现出一种极富张力的宗教态度,它基本上规定了后世学者的两种宗教研究方向。其在两方面的具体论证分别影响了理性神学和情感神学,即在一定程度上使理性神学成为不可能,同时为情感神学的开启奠定了基础。

纪少文[4](2020)在《超越所予神话 ——塞拉斯式进路及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所予神话指的是认为人类行动者可以直接获得确凿无疑的东西(所予)的学说,无论这个所予是传统经验主义的经验、理性主义的第一原则还是感觉材料论者的感觉材料、康德的纯直观形式、黑格尔的总体图画、胡塞尔的事情的直接显现,都落入所予神话之中。称其为“神话”,自然是表示它是接受甚广,但却错误的学说。所予神话的学说自哲学诞生肇始就已相伴存在,因而对其的讨论史在对各种具体形式的所予神话版本中展开。但是这也意味着一直以来均未对所予神话的总体图画进行批判。而这一令人瞩目的工作正是在20世纪中期美国哲学家威尔弗里德·塞拉斯做出的巨大贡献。“所予神话”这一术语也是塞拉斯首次提出的。在他的那本富有影响的着作《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EPM)中,塞拉斯基于事实与规范的截然二分指出感觉材料论、传统经验主义的错误,并且釜底抽薪式的阐明:任何认识到、感觉到的片断都需落入理由的逻辑空间中,由于我们的认知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共同体内的规范故事,因而我们的任何所谓纯粹的经验描述、直观的原则都有着规范性的逻辑身份,必须在索要与给出理由的逻辑空间中才能获得主体间的认同。然而,破除了这种直接的确定性后我们还能有确定性吗?换句话说,我们还能有“基础”吗?塞拉斯认为有,如果认为没有,像黑格尔的没有基础的“知识巨蟒”首尾相衔就整个地变为所予。因而问题不在于有无基础,而是我们有什么样的基础。麦克道尔的解读是塞拉斯试图构造一个双向的知识论基础主义,不仅有外部因果刺激的从下到上的方向,还有从上到下的语言层面共同体的规范纬度。显然,这是一种可错论的形式。在具体的技术细节上,苏珊·哈克的基础融贯论推进了塞拉斯的方案,我将在第二章证明这一方案暗含了一种实用主义洞见,那也正是塞拉斯思想中隐含的一面。正如普特南所言,知识论研究需要与心灵哲学相关研究结合,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典范样式:知识论基础主义批判后进一步分析了其中错误的根源:对感觉和思想的身份的错误同化与归属。在对它们身份的阐明中,塞拉斯借助了一种赖尔式的行为主义,但不同的是塞拉斯通过一种理论实体的主张维护了传统心理学中的那些术语,只不过将其均功能化了。这一主张的逻辑衍推便是塞拉斯着名的科学实在论。通过理论实体的想法,塞拉斯阐述了感觉和思想的逻辑身份,这是第三章的内容。在最后的第四章,我将分析“是”与“应当”二分的问题。通过对此的考察,我们才能理解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是否彻底,以及我们如何真正摆脱所予神话。我的想法是从晚期普特南那里的立场为起点的,即我们应该摆脱“事实”与“价值/规范”的(截然)二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事实语句与规范语句间划上等号,即便我们认同了事实本身负载着价值判断,我们仍能在事实与价值/规范间作出一种相对的区分。这使得我们可以在应付新达尔文主义(杜威式)哲学家和新实用主义哲学家遭受的诘难的同时,保留传统伦理学中力图区分事实与价值/规范的洞见。这一工作要求我们对规范性的语言进行自然化,填补语言与世界的空隙,思考语言转向的合理性和界限。正是对是与应当问题的这一反思,我们才能审视塞拉斯批判所予神话的论证不完善的地方,乃至可能的矛盾,从而走向彻底的批判之路。

孙燕[5](2020)在《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决定了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的封闭性。苯教和藏传佛教作为藏族民众长期以来的精神依托,加之西藏传统社会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得宗教不仅统治了人们的物质领域,而且根深蒂固的渗透进精神领域。西藏社会经历了封建农牧时代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转变,必伴随着文化转型。其惯性作用使地方新文化蕴含着旧文化的相关因素,即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存是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以日喀则为例,研究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文化适应性系统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认知地图法、现代统计分析法和GIS技术等,旨在回答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这个科学问题,包括藏族民众视角下发生了什么样的适应性变化,藏族民众是如何认知和适应,以及文化认知和适应性的空间表达。全文共分七章,大致可分两个关键部分:一是在绪论之后的第二章,尝试建构了关于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模式的理论框架;二是在第三至六章,进行了日喀则市的相关实证分析。这包括了藏族民众视角下的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变化,藏族民众对这个变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及动力机制,以及藏族民众对空间环境的认知、适应性差异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1)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由传统地方文化和现代地方文化两部分组成。传统地方文化与现代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差异的认知和适应性得以实现。藏族民众既是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系统的主体,也是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的目的。藏族民众在连接文化的变化层、认知层、适应层、空间认知和适应层及机制层方面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藏族民众通过文化间的相互塑造,也可通过重组文化以实现更新文化,如借用和抵抗一些现代文化的目标,产生对西藏传统地方文化坚守的涟漪效应。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系统作为一种复杂的自组织系统,通过内在和外在作用机制,促使文化适应性系统发生临界相变,并促使人与文化、文化之间、文化与环境之间实现关系的协调。(2)西藏地方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地方文化的转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传统地方文化特色。这旨在追寻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塑造具有西藏文化特色的地方文脉。(1)在物态文化方面,物质环境、生产方式、居住、饮食、衣饰所表征的物态文化具有代际传承性、地域性与场域性的空间生产的关系,也体现了文化变化的惯性作用。(2)在制度文化方面,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社会分工的转变、职业的多元化、藏传佛教的世俗化、寺院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西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说明了制度文化变化的自主能力和文化自觉。在传统礼仪方面说明藏族民众非常遵循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礼仪,民间传统礼仪文化是小传统,小传统文化是隐性的,不易发生变化。(3)在行为文化方面,藏族民众对传统、现代节庆在情感、行为和认知上形成了文化适应性,这体现了行为文化变化的互动转型。(4)在心态文化方面。藏族民众对藏传佛教的绝对信仰与相对变迁的适应体现了对“传统的坚守”与“传统的再造”的辩证叙事化过程及文化变化的互动转型和文化惯性共存的特征。同时,藏族民众对宗教信仰具有宗教的世俗化趋势。(5)在作用机制方面,藏族民众认为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全球化的作用、现代化的作用及心理变化是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变化的适应性机制。(3)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表达着当代西藏地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间性的合理秩序。藏族民众对文化认知主要偏向于传统地方文化。这是由自我建构的接受、进入机会、社会背景、经历、对话赋权的传统文化的路径依赖性决定的自我认同的建构。并且,这体现了行为和符号上对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的自我认同、态度和归属感。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在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方面体现了文化认知的混合特征。因为文化认同既是心理过程,又是社会过程,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共同组构的内隐和外显的文化认知体现了高的传统文化认知、中等传统/现代文化认知、高等现代文化认知是可共存的。这主要体现了身份认知、文化习得、价值内化和交往交流的实现途径。此内生于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中,体现了文化认同对文化框架转换效应的调节作用。藏族民众对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文化部分和现代文化部分的认知充分体现了自然和非自然、典型与非典型、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正向效应与逆向效应、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自我概念紊乱与自我概念重建以及物质追求和精神享受的辩证统一。事实上,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受个人心理响应与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人口学特征、心理响应、现代文化的冲击及传统文化的约束属于内在因素,而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全球化的作用及现代化的发展属于外在因素。(4)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是对西藏地方文化变化的一种响应,也是藏族民众在情感、行为和认知方面进行恒常交往而导致的动力过程。这种变化依赖于西藏传统地方文化与西藏现代地方文化之间的交往与合作。首先,这体现在藏族民众在情感、行为和认知方面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研究表明总体存在7种文化适应性策略:融合、同化、孤立、边缘化、趋于现代文化部分、趋于传统文化部分的适应以及无法归类的文化适应性类型。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策略主要趋于对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且藏族民众对传统文化适应性占比仍很大。其次,文化适应性存在表层和深层差异,文化适应性存在学习过程、压力-应对过程、认知知觉过程和复原过程。藏族民众在情感和认知维度对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部分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相较于行为维度的文化适应性差异较小,但情感和认知维度的文化适应性相较于行为维度的文化适应性差异复杂。最后,影响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的因素存在直接与中介效应。这是因为文化适应性既是结果、也是过程,存在阶段性、弹性、路径锁定及稳定平衡特征。(5)藏族民众的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是强调空间的文化研究。意象、空间认知差异性都是关注西藏地方文化来解释人地关系。意象空间认知和适应性研究表明藏族民众对变化着的物质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性表征了空间环境是符号、意义、意象的关系空间。这具体表现在景观质量、休闲游憩、服务与消费设施、文化设施、宜居性和民族特色方面。藏族民众对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表明,西藏地方文化的根植性和文化变化的时空延续性对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和适应性具有无意识引导作用。这是一种意义、实践和理想的表达和认同。空间环境认知呈现出圈层结构模式和混合结构模式两种类型。民众对空间环境的认知存在一致性认知空间和差异性认知空间,体现了藏族民众与空间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即通过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紧密的将人与地之间的关系统一在空间的西藏地方文化之中。藏族民众与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体现了文化的社会建构过程和结果。

张越[6](2020)在《初中生跨学科概念“稳定与变化”的认知测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学科概念作为促进学生开展有意义学习、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工具,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聚焦跨学科概念“稳定与变化”,从识别、解释、推断、设计4个组成要素着手,构建“4维度×3水平”的初中阶段“稳定与变化”认知发展框架,并围绕此框架分别开发符合7、8、9年级学生认知的测评工具,通过“锚题”链接3份测试。在试测后,根据Rasch模型对测评工具进行信、效度检验及优化。随后对339名7-9年级学生实施正式测试,采用Winsteps3.72.0软件将3个年级学生的测试成绩垂直等值处理,获得学生“稳定与变化”认知的能力值和试题难度估计值。结合SPSS软件,从定量角度分析、比较了学生“稳定与变化”整体认知能力、具体4个组成要素上的表现特征和差异;剖析被试在4个具体要素各个水平上的分布情况,并探寻年级、性别对学生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初中学生对跨学科概念“稳定与变化”的认知发展存在如下特征:(1)学生在解释类试题上的表现最优,其次是识别、推断、设计;(2)学生对“稳定与变化”的整体认知存在年级差异,随年级的增加,学生的表现有显着性提升。具体到各维度上,4个维度的水平分布情况不一,但均体现出随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加深,位于低水平的学生人数比例减少,高水平比例增多的趋势;(3)“稳定与变化”整体认知以及各维度水平分布的性别差异不显着;(4)学生对“稳定与变化”的认知情况与具体学科的知识模块有关,例如学生对地球运动等模块的理解较为容易,而能量守恒、力与运动等相对困难,建议教学活动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合理展开。

叶芝[7](2019)在《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中的地理书写》文中指出伊丽莎白·毕肖普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丰富的地理因素、地理意象是其诗歌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毕肖普的大部分诗歌都可以看作是“对地球表面的描述”,《地理学Ⅲ》一诗呈现出了她对诗歌地理书写的整体构想,自然诗、旅行诗、怀乡诗、艺格敷词诗四类诗歌则承载着她对不同地理问题的思考。本文通过对这四类诗歌的考察,探讨了毕肖普如何想象、描述和建构诗歌中的地理世界,以及诗歌中地理因素、地理意象如何呈现出她对自我与时代、社会、他者、艺术之关系的思考。海洋和陆地是毕肖普最为关注的自然地理空间,它们在诗歌中呈现为一个整体性的、开放的地理结构。毕肖普依托这一结构对自我与外部世界之关系进行想象与探索。一方面,毕肖普将“自我”想象性地置于陆地之上,诗歌中观察者对海陆连结的发现,往往象征着自我与客观物质世界二元对立的消解。另一方面,海陆空间的整体形态成为了她对自身所处的社会时代状况的隐喻,这一空间大处混乱,小处清晰,置身于其中的“地理观察者”力图在一些细节处发现和见证一种“可理解的统一”,重建普遍的精神秩序。北与南是毕肖普个人经验与诗歌创作中的两个方位隐喻,“北”指的是她在怀乡诗中书写的,童年时的家乡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南”指的是她旅行诗中最重要的地方——巴西。毕肖普的旅行诗与怀乡诗中包含了对西方传统旅行文学中“旅行-怀乡”模式的反思与纠正。在以“巴西”为主题的旅行诗当中,毕肖普对自我中心主义的视角以及帝国中心主义观念进行了反思,以“双重视角”去思考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联。在她的怀乡诗中,主人公往往是童年毕肖普的化身,她们通过凝视家庭中习以为常的物品和陈设,在家庭空间内部“见证”了一些奇异的陌生性,“家园”的幻象被这种陌生性打破。毕肖普通过这两类诗歌的写作,将自己归属于一个超越家乡或异域的整体性地理范围内,因此,在她的诗歌地图中家乡与异域的关系不是中心与边缘,而是这里与那里,北方与南方。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中,“艺格敷词”(ekphrasis)指的是语言文字对视觉艺术的描述、模仿或转化,并且它被视为一种特定的文类。“艺格敷词诗”则特指用艺格敷词法创作的诗歌。二战后,美国艺术的制度化发展导致艺术品的筛选、评判标准被艺术机构掌握,艺术与其发生土壤相分离。在这一背景下,毕肖普以地图和风景画为“前文本”创作了不少个人化的艺格敷词诗,通过诗歌对图画的描述和阐释,传递出了自己独特的诗学观和艺术观。在《地图》一诗中,诗人以审美的目光观察和描述地图,并将诗人与地图绘制者类比,强调艺术与世界的密切关联。在以风景画为对象的艺格敷词诗当中,毕肖普展现了艺术接受者“发明风景”的方式和过程,在她看来,艺术的价值只有在个体的目光中才能够被建构和保存。

舒贤帆[8](2019)在《城市路网空间复杂性的一般和分异性质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本身的复杂化趋势,城市议题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建立相应的城市科学进而成为一项时代命题。然而由于当前的城市研究仍处于前范式时期,探讨城市现象的一般性就成为了现阶段的首要任务。而在城市的各项属性中,空间形态是其本底性要素,复杂性是其本质性特征,那么综合反映这两点的空间复杂性就应是城市研究的重点领域。鉴于此,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空间形态各要素中最稳定的一类用地,其形态对城市的运行有着极其关键的影响,此外其在各用地类型中独一无二的网络形态又赋予了其被多种空间语言进行描述的潜力,是探索多维度复杂性,尤其是空间复杂性的良好“桥梁”。故而,对于探索城市空间复杂性的一般和分异性质而言,路网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切入视角。而在实践层面上,研究路网空间复杂性一方面能为探索路网的优化形态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明确中国城市在路网空间复杂性上于世界城市之林中的特征地位,并为其提供可供借鉴的参照城市样本。因而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即是探索城市路网空间复杂性的一般和分异性质,具体内容则主要按以下四个部分逐步展开:第一部分,界定空间复杂性内涵,建立分析框架。首先在回顾复杂性研究进程、总结其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明确了空间复杂性的界定思路的基本意涵,提出了城市人地系统中土地空间复杂性的二元认知框架,然后结合对“一般性”概念的界定提出本文具体的分析框架与测度体系。第二部分,探索城市路网空间复杂性的一般性。在全球范围内选取了 1040个城市样本,利用上述测度体系测度了各样本城市路网的空间复杂性特征,然后考察各项测度指标的结果分布以及其之间关联。第三部分,探索城市路网空间复杂性的分异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提炼了刻画城市路网空间复杂性的特征向量,然后利用凝聚聚类对样本城市进行类型划分,最后对各类型之间的属性分异和地理分异情况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探索上述性质背后可能的演化规则。提出城市路网生成的若干演化规则假说,进行相应数理化表达,据此构建城市路网演化模型,探讨不同演化规则影响下的路网空间复杂性特征,从而为解释现实中城市路网空间复杂性的一些性质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人地系统中土地的空间复杂性具有空间本征复杂性和空间表征复杂性的双重意涵。土地的空间本征复杂性是指当土地空间形态本身超越了以整形几何为代表的“空间简单性”而呈现出分形特征时而显示出的复杂性。土地的空间表征复杂性是指土地受其承载的人类社会系统所具备的复杂性特征影响而呈现出的特定形态或结构,其中又以系统的组织性和目的性两个维度最为突出,其作用于土地空间形态与结构时就体现为后者的自组织程度与功能水平。(2)一般性方面,城市路网在空间复杂性上具有较强的一般性。首先,就空间本征复杂性而言,形态分形和结构分形普遍存在,不过无论是形态上抑或是结构上的幂律分布则均只存在于各城市路网体系中数量占比较少的高等级道路之中。其次,就空间表征复杂性而言,路网自组织程度和功能水平各测度的分布均呈峰态分布,体现出较强的一致性。最后,两类空间复杂性单一测度之间整体关联较弱,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3)分异性方面,城市路网在空间复杂性上存在一定分异性,可划分为五种类型。类型一城市的路网规模最小,自组织程度偏低,形态分维数高,长度等级结构凸显,在效率和鲁棒性上表现最优,日韩等亚洲经济发达地区在这一类型上有着较多的分布。类型二城市规模最大,其路网受规划程度有限,虽然覆盖水平良好,但整体功能水平偏弱,对应着现实中欠规划的大城市。类型三城市的路网在本征复杂性的各项因子上均很低,功能水平与类型二相仿,整体上处于欠发育状态,对应着现实中正处于发展中阶段的城市路网形态,非洲和亚洲发展中地区的城市有较多分布。类型四城市是一类强规划城市,其路网具备最高的结构分形因子,中国大陆和北美地区有较多分布,可能代表着机动车导向下的路网形态。类型五城市路网的长度分布和度分布“异配”,有着很高的依度失效稳健性,欧洲和拉美城市有较多的分布。(4)进一步地,各地域在五种城市路网类型的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分异和联系。首先,欧洲和拉美地区的分布相近,以类型一、类型三和类型五为主导,这一相似性可能是源自后者所受前者的殖民影响。其次,非洲和亚洲发展中地区有着类似的分布,均以类型三为主导,可能是源自二者相近的发展阶段。再次,日韩等亚洲发达地区的城市主要以类型一为主,故而在路网形态方面是值得借鉴学习的地域。最后,中国大陆地区与北美地区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二者均是以类型二和类型三为主导,这可能是源自前者对后者规划理念和经验的广泛引进。(5)圈结构机制和连接效用原则能为现实中城市路网空间复杂性的一些特征提供解释。计算机模拟实验显示,城市路网形态分形和结构分形均是非常稳健的性质,不过路网生成过程中连接效用因素的引入会削弱后者的普适性,这可能是现实中一部分城市的路网在结构分形上的契合度相对较低的原因;路划长度分布的无标度性可能与城市本身的集聚经济相关;路划度分布的无标度性在树状生长的路网中常见,圈结构的引入则会破坏这一特性,这为解释现实中为何只有数量稀少的高等级道路体系才呈现无标度分布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许向阳[9](2016)在《与视觉认知过程相关的图像色貌建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成像设备的涌现,使得印刷图像原稿的来源变得更加复杂,为印刷图像跨媒体高保真再现提出了新的挑战。虽然颜色形成的现代阶段学说理推动了颜色数字化的进程,涌现了一系列视觉均匀颜色空间和色貌模型,开始逐步满足印刷图像颜色跨媒体再现的需要,但是图像获取设备在许多环境条件中获取的印刷图像原稿,以当前的ICC色彩管理技术手段还不能很好地再现图像获取时的原始场景图像色貌,也即是说很难再现人眼视觉系统的颜色感知效果。因此,印刷图像跨媒体再现应以模拟人眼视觉颜色感知效果为目标,有关人眼视觉系统成像机制的研究仍是一个长期的研究热点。本文致力于研究数字图像跨媒体再现时因图像观察环境复杂而不能高保真再现的问题,开展对人眼视觉系统成像机制的研究,研究目标是建立与视觉认知过程相关的图像色貌模型,实现人眼视觉计算颜色恒常性算法的开发,预测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视觉图像的色貌再现。依据颜色现代阶段学说的理论,以及视觉生理学、解剖学、视觉神经电学等相关学科的新发现,本文研究中认识到颜色感知不仅存在“多通道性”,还存在“多频道性”;还认识到视网膜层神经传导不是简单的三原色通道到四色对立通道的传导,还存在着“拮抗”机制;视觉通路中的视觉神经元表现出不同的感受野,感受野之间的信号传递是由低级到高级正向传递,高级对低级有反向反馈等。由此,本文创新性地设想人眼视觉图像色貌再现与颜色视觉形成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密切相关,即光源色适应阶段和颜色拮抗对比阶段。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是将人眼视觉颜色传递的多通道性和空间频率传递的多频道性有机融合,建立模拟人眼颜色感知恒常性的图像色貌模型框架。为研究视觉空间频率的多通道处理机制,设计心理物理实验,测量了人眼视觉对立色空间中“黑-白”、“红-绿”、“黄-蓝”颜色通道中颜色与空间频率变量相关的视觉辨色特性,提出了能够描述人眼视觉空间频率传递的10条空间频率调谐曲线。为便于印刷图像处理的应用,将空间频率通道调谐曲线设计为与观察条件相关的多尺度滤波算子,解决了Retinex理论在数字图像增强算法开发中滤波尺度选择盲目性的问题,发展了多尺度Retinex理论。经发展的多尺度Retinex理论算法可以实现人眼颜色感知的“中心-环绕”拮抗对比机制的模拟。基于论文的理论创新和心理物理实验测量数据,论文的重要实验和结论有:第一,研究了对立色空间CIELAB明度轴、色度轴平面上颜色的空间频率传递特性,得到了5个明度值的对比度敏感度函数和12个不同明度饱和色的对比度敏感度函数,不同的对比度敏感度函数曲线对比可用于描述CIELAB色空间中人眼颜色视觉的辨色特性;第二,依据理论创新中的空间频率传递调谐曲线,设计了与观察条件相关的10个低通滤波算子,这10个低通算子用于模拟视觉对立颜色通道信号处理的多尺度特征,算子的调节作用不仅表现出调节尺度范围而且还与调节范围的中心频率相关,起到了加权调节周围像素与中心像素颜色对比;第三,依据理论创新模型,开发了计算颜色恒常性算法,算法模拟了视觉认知过程中从三原色颜色处理机制到对立色颜色处理机制的转换,在三色处理阶段实现光源色适应的调节,完成适应场“白图像”的估计,在对立色阶段实现“中心-环绕”拮抗机制模拟,完成对比关系的计算。通过测试实验证实,论文开发与人眼视觉认知过程相关的颜色恒常性算法能够预测多种场景条件下人眼视觉图像色貌再现,该算法的性能进一步满足了印刷图像跨媒体高保真色彩再现的需要。该算法也能应用到与视觉图像成像技术相关的行业中,如3D图像获取、高动态范围图像压缩、图像质量测量等。模拟人眼视觉机制的图像色貌建模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应用前景也是非常广泛的。

纪滨,许正华,胡学钢,童宝宏[10](2013)在《基于颜色的食品品质检测技术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食品颜色是其品质重要的外在特征。文章从目视法、测色仪法和计算机视觉法三类食品颜色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从颜色信息采集方式和人的颜色视觉感知两个方面阐述食品品质颜色检测可行性理论基础,重点介绍测色仪法和计算机视觉法在食品工业各领域的应用,分析目视法、测色仪法和计算机视觉法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并对具有发展潜力的计算机视觉法进行展望。

二、颜色恒常认知框架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颜色恒常认知框架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当代建筑设计的本原危机
        1.1.2 我国寒地建筑创作所面临的困境
        1.1.3 哲学思辨下建筑意识的理性回归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于图像意识的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析
    2.1 当代寒地建筑的本原思辨
        2.1.1 建筑本原的研究发展
        2.1.2 寒地建筑本原的展开
    2.2 图像意识的认知理论与方法
        2.2.1 图像意识的认知原论
        2.2.2 作为认识论的图像意识
        2.2.3 作为认知方法的图像意识
    2.3 图像意识在寒地建筑本原建构中的应用
        2.3.1 建筑本原认知与图像意识的结构性关联
        2.3.2 基于图像意识的寒地建筑本原分解
        2.3.3 基于图像意识的寒地建筑本原重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直观图像下的寒地建筑材料呈现
    3.1 叠合寒地图像的材料知觉
        3.1.1 质料本性与质料显现
        3.1.2 表面属性与感性经验
        3.1.3 物质返魅与知觉氛围
    3.2 反映寒地界面的表皮建构
        3.2.1 围合概念与表皮界定
        3.2.2 多维分解与表皮流动
        3.2.3 时空关系与表皮体验
    3.3 适于寒地肌理的秩序原生
        3.3.1 古典秩序与人文理性
        3.3.2 感官经验与现实理性
        3.3.3 文化图景与行为理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身体图式下的寒地建筑空间知觉
    4.1 基于寒冷气候的感知空间
        4.1.1 身体的知觉
        4.1.2 感知的统觉
        4.1.3 意向的显现
    4.2 基于寒地环境的行为空间
        4.2.1 身体的定位
        4.2.2 行为的结构
        4.2.3 体验的再现
    4.3 基于寒地文化的内化空间
        4.3.1 自在的秩序
        4.3.2 自为的秩序
        4.3.3 自立的秩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本原存在下的寒地建筑场所精神
    5.1 描述寒地现象的知觉场
        5.1.1 感知的奠基
        5.1.2 联觉的体验
        5.1.3 领受的相通
    5.2 透视寒地知觉的行为场
        5.2.1 行为的结构
        5.2.2 空间的组织
        5.2.3 意识的流动
    5.3 延伸寒地意象的意识场
        5.3.1 行为的基础
        5.3.2 联觉的展开
        5.3.3 想象的再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图像意识下的寒地建筑反思与启示
    6.1 基于感知的材料体验
        6.1.1 寒冷触觉的反思与理解
        6.1.2 寒冷身体的空间与时间
        6.1.3 寒冷行为的叙事与场所
    6.2 基于联想的身体启示
        6.2.1 寒地知觉的刺激与通感
        6.2.2 寒地行为的激发与叠加
        6.2.3 寒地意识的发散与返回
    6.3 基于意识的场所综合
        6.3.1 寒地知觉场的分解与重建
        6.3.2 寒地行为场的关联与延展
        6.3.3 寒地意识场的展望与迷宫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1 国外研究主要文献发展脉络
    2 世界着名寒冷城市表

(2)黄豆酱特色风味的智能表征和评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黄豆酱风味评判的研究现状
        1.2.1 黄豆酱香气与滋味风味评判的研究现状
        1.2.2 黄豆酱色泽与体态风味评判的研究现状
    1.3 智能传感技术在酱类制品风味品质评判中的应用
        1.3.1 电子鼻技术在酱类制品风味品质评判中的应用
        1.3.2 电子舌技术在酱类制品风味品质评判中的应用
        1.3.3 测色仪技术在酱类制品风味品质评判中的应用
        1.3.4 物性分析仪技术在酱类制品风味品质评判中的应用
    1.4 传感联用技术在酱类制品风味品质评判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豆酱人工感官评定与理化品质检测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主要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黄豆酱的人工感官评定
        2.2.1 人工感官评定方法
        2.2.2 结果分析
    2.3 黄豆酱挥发性气味物质检测
        2.3.1 样品的萃取
        2.3.2 仪器测定条件
        2.3.3 挥发性气味化合物定性与定量分析
        2.3.4 结果分析
    2.4 黄豆酱滋味物质检测
        2.4.1 总酸与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2.4.2 食盐的测定
        2.4.3 还原糖的测定
        2.4.4 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的黄豆酱风味成分检测方法研究
    3.1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黄豆酱主体香气成分含量检测方法研究
        3.1.1 电子鼻系统检测原理
        3.1.2 电子鼻系统采样参数优化
        3.1.3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黄豆酱主体香气成分定量预测研究
    3.2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黄豆酱特征滋味成分检测方法研究
        3.2.1 电子舌系统检测原理
        3.2.2 电子舌系统采样参数优化
        3.2.3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黄豆酱特征滋味成分定量预测研究
    3.3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的黄豆酱风味感官属性表征方法研究
    4.1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香气风味感官属性表征方法研究
    4.2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滋味风味感官属性表征方法研究
    4.3 基于测色仪技术的色泽风味感官属性表征方法研究
        4.3.1 测色仪技术检测原理与方法
        4.3.2 基于测色仪技术的色泽风味感官属性评分的定量预测
    4.4 基于物性分析仪技术的体态风味属性表征方法研究
        4.4.1 物性分析仪技术检测原理与方法
        4.4.2 基于物性分析仪技术的体态风味感官属性评分的定量预测
    4.5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传感融合技术的黄豆酱特色风味综合表征与智能评判方法研究
    5.1 智能传感融合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5.2 基于气味与滋味传感信息融合的黄豆酱特色风味综合表征研究
        5.2.1 基于气味与滋味传感信息融合的黄豆酱风味品质分类
        5.2.2 基于气味与滋味传感信息融合的黄豆酱风味综合评分定量预测
    5.3 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黄豆酱特色风味综合表征研究
        5.3.1 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黄豆酱风味品质分类
        5.3.2 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黄豆酱风味综合评分定量预测
    5.4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3)休谟宗教认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意义
        一 选题理由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关于休谟人性哲学的研究现状
        二 关于休谟宗教认识论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一 论文的创新点
        二 论文的不足
第一章 休谟人性哲学形成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自然科学及其方法的发展
        一 自然科学的发展
        二 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发展
    第二节 启蒙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
        一 启蒙理性主义对信仰主义的批判
        二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相互批判及促进
    第三节 启蒙情感主义思想的影响
        一 沙夫茨伯里的情感主义思想
        二 哈奇森的情感主义伦理学
第二章 基于人性的宗教认知路径的提出
    第一节 休谟宗教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 观念论
        二 因果关系
        三 情感主义的自然信念论
    第二节 启蒙初期宗教认识论的发展
    第三节 休谟基于人性的两条宗教认知路径
        一 文本的矛盾及传统处理
        二 休谟人性哲学的解读
        三 两条宗教认知路径及其优势
第三章 宗教信念的理性认知
    第一节 对神迹及通俗宗教的批判
        一 对神迹的批判
        二 对通俗宗教的批判
    第二节 休谟对传统理性神学的批判
        一 对本体论证明的批判
        二 对宇宙论证明的批判
        三 对神正论的批判
    第三节 休谟对启蒙时期理性神学的批判
        一 休谟对自然神论的批判
        二 休谟与法国百科全书学派的争论
第四章 宗教信念的情感认知
    第一节 宗教起源的情感基础
    第二节 情感在宗教信念发展中的作用
        一 宗教信念发展中的情感作用
        二 宗教信念理性思辨中的情感归宿
第五章 休谟的真正宗教观及其宗教认识论的特点
    第一节 休谟真正的宗教观
        一 传统解读及反驳
        二 真正宗教及其张力
    第二节 休谟宗教认识论的特点
        一 证据主义的认知原则
        二 宗教情感认知的可能
        三 情感与理性的有机互动
        四 批判显着与建构不足
第六章 休谟宗教认识论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休谟宗教认识论对理性神学的影响
    第二节 休谟宗教认识论对情感神学的影响
中外文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4)超越所予神话 ——塞拉斯式进路及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所予神话的表现和起因分析
    第一节 界定所予神话
    第二节 殊相到知识的自然主义谬误
    第三节 感觉印象与观念思想的同化
    第四节 代码语言与“看上去”的逻辑
    第五节 另一种声音:奥斯汀的批判
    小结
第二章 所予神话动因合理性探究:认知有无基础
    第一节 确定项的生成:心理唯名论
    第二节 基础诉求:观察报告的双层结构
    第三节 有无“基础”?对塞拉斯的解读分歧
    第四节 无“基础”的证成方案
    第五节 推论主义与实用主义
    小结
第三章 澄清所予身份:对内在片断的诊断
    第一节 一维话语:科学与哲学
    第二节 科学图像与明显图像
    第三节 KH与KT的变奏:赖尔的主张
    第四节 从赖尔语出发重审行为主义
    第五节 思想的身份
    第六节 感觉印象的身份
    小结
第四章 完善所予神话批判:事实、规范与语言
    第一节 塞拉斯的不足:重审“是”与“应当”
    第二节 所予:语言的自然化
    第三节 塞拉斯与语言转向
    第四节 语言、概念化与经验
    第五节 批判与辩护
    小结
结语:未来所予神话批判导言
参考文献
致谢

(5)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文化、地方文化及文化的四分类法
        1.2.2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1.2.3 地方文化的变迁与转型
        1.2.4 文化的适应性
        1.2.5 西藏的地方文化:传统性和现代性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化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文化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和科学问题
        1.4.1 研究目标
        1.4.2 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参与式观察法
        1.5.3 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法
        1.5.4 统计分析法、空间分析技术与因果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7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7.1 研究区域
        1.7.2 数据来源
第二章 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模式
    2.1 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系统
        2.1.1 文化系统及其自组织
        2.1.2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变化
        2.1.3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认知
        2.1.4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
        2.1.5 当代西藏地方空间环境认知与适应性
    2.2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现代适应性的机制
        2.2.1 社会学中的机制理论
        2.2.2 影响文化适应性内外归因的普适机制
        2.2.3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特殊机制
        2.2.4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涌现机制
        2.2.5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负反馈机制
    2.3 小结
第三章 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变化
    3.1 方法与模型
        3.1.1 研究方法
        3.1.2 研究模型
    3.2 适应性变化
        3.2.1 物态文化的变化
        3.2.2 制度文化的变化
        3.2.3 行为文化的变化
        3.2.4 心态文化的变化
    3.3 文化适应性变化的影响因素
        3.3.1 经济转型因素
        3.3.2 社会转型因素
        3.3.3 制度变迁因素
        3.3.4 全球化因素
        3.3.5 现代化因素
        3.3.6 心理变化因素
    3.4 地方文化图式
        3.4.1 可持续性文化
        3.4.2 西藏特色文化
    3.5 小结
第四章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
    4.1 方法与模型
        4.1.1 实证模型
        4.1.2 调研设计
        4.1.3 数据说明
        4.1.4 研究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问卷数据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4.2.2 问卷数据分布结构检验
        4.2.3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认知在五个维度上的贡献率
        4.2.4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认知的变化特征
        4.2.5 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和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5.1 方法与模型
        5.1.1 提出假设
        5.1.2 调研设计
        5.1.3 数据说明
        5.1.4 研究模型
    5.2 结果分析
        5.2.1 问卷数据的信度、效度检验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5.2.2 情感、行为和认知维度分别对应的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类型
        5.2.3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文化部分的适应性差异
        5.2.4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直接效应分析
        5.2.5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中介效应分析
    5.3 讨论
        5.3.1 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差异
        5.3.2 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因素
    5.4 小结
第六章 藏族民众对西藏地方空间环境的认知和适应性
    6.1 方法与模型
        6.1.1 研究方法
        6.1.2 数据统计
        6.1.3 研究模型
    6.2 意象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
    6.3 认知水平的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
        6.3.1 认知得分和认知和适应性水平类型分析
        6.3.2 总体认知和适应性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6.3.3 藏族民众认知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6.4 空间环境适应性
        6.4.1 认知指标非线性相关和一致性检验
        6.4.2 空间环境适应性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初中生跨学科概念“稳定与变化”的认知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跨学科概念:实现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1.1.2 学习进阶:促进教、学、评一致化的桥梁
        1.1.3 稳定与变化:科学领域中的核心跨学科概念之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跨学科概念测评
        1.2.2 “稳定与变化”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初中“稳定与变化”认知发展框架的建构
    2.1 文本分析
        2.1.1 “稳定与变化”与具体科学学科概念的关联
        2.1.2 K-12 年级学生对“稳定与变化”的认知规律
        2.1.3 研究小结
    2.2 初中“稳定与变化”认知发展框架
        2.2.1 已有的认知发展框架
        2.2.2 初中阶段“稳定与变化”认知发展框架
第三章 初中“稳定与变化”认知测试工具开发
    3.1 测试工具的开发
        3.1.1 测试工具知识模块的确定
        3.1.2 试题的开发及评分标准
    3.2 测试工具质量检验与优化
        3.2.1 初测数据分析
        3.2.2 测试工具优化
        3.2.3 第二轮测试工具质量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评结果
    4.1 测试工具垂直等值化
    4.2 “稳定与变化”概念认知的年级差异分析
        4.2.1 整体比较分析
        4.2.2 各维度上的年级差异分析
    4.3 “稳定与变化”概念认知的性别差异分析
        4.3.1 整体比较分析
        4.3.2 各维度上的性别差异分析
    4.4 不同学科、知识模块的项目难度分析
        4.4.1 四个学科的项目难度分析
        4.4.2 不同知识模块的难度分析
第五章 研究总结
    5.1 研究结论
        5.1.1 构建了初中“稳定与变化”认知框架
        5.1.2 开发了初中“稳定与变化”认知测评工具
        5.1.3 等值了三个年级对应的测评工具
        5.1.4 揭示了初中学生对“稳定与变化”的认知现状
        5.1.5 分析了不同学科、知识模块中的项目难度
    5.2 教学建议
        5.2.1 “稳定与变化”的教学应贯穿各核心概念
        5.2.2 注重“稳定与变化”各维度均衡发展
        5.2.3 注重“稳定与变化”知识学习的循序渐进
    5.3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初测试题
        初中科学“稳定与变化”测试(7年级)
        初中科学“稳定与变化”测试(8年级)
        初中科学“稳定与变化”测试(9年级)
    附录二 :实测试题
        初中科学“稳定与变化”测试(7年级)
        初中科学“稳定与变化”测试(8年级)
        初中科学“稳定与变化”测试(9年级)
致谢

(7)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中的地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作家生平与创作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文学地理学与毕肖普的“诗歌地理学”
一、陆地与海洋:毕肖普的自然诗
    (一)海与陆作为开放性的诗学空间
    (二)海陆空间的连结与自我情感的客观“印证”
    (三)海陆空间中的时代隐喻与精神秩序的见证
二、南与北:毕肖普的旅行诗和怀乡诗
    (一)旅行与怀乡:文化传统与个人视角
    (二)南方:异域观察与“家园化”的见证
    (三)北方:家庭生活的重新审视与“异在感”的发现
三、地图与风景画:毕肖普的艺格敷词诗
    (一)博物馆时代的艺格敷词诗
    (二)作为艺格敷词诗的“地图诗”与作为“地图绘制者”的诗人
    (三)发明风景:个体目光下艺术价值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城市路网空间复杂性的一般和分异性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浪潮下的城市研究
    1.1.2 科学史视角下的城市研究
    1.1.3 对称性视角下的城市研究
    1.1.4 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研究
    1.1.5 小结
1.2 研究视角
    1.2.1 空间形态:城市研究的基础领域
    1.2.2 复杂性:城市研究的应有之义
    1.2.3 道路:具备特殊空间形态的用地类型
    1.2.4 小结
1.3 研究问题、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问题和目标
    1.3.2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城市路网的空间复杂性测度
    2.1.1 分形路网特征研究
    2.1.2 复杂路网特性研究
2.2 城市路网的一般性与分异性
    2.2.1 研究样本分布
    2.2.2 空间一般性和分异性
    2.2.3 时间一般性和分异性
2.3 城市路网的演化模拟
    2.3.1 分形路网的演化模拟
    2.3.2 复杂路网的演化模拟
2.4 研究评述 3 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3.1 复杂性
    3.1.1 复杂性的研究历程
    3.1.2 复杂性的概念内涵
3.2 空间复杂性
    3.2.1 空间本征复杂性
    3.2.2 空间表征复杂性
    3.2.3 空间复杂性的认知框架
3.3 研究框架
    3.3.1 一般性和分异性
    3.3.2 本文的分析框架 4 路网表达与测度方法
4.1 路网的图表达
4.2 空间本征复杂性测度
    4.2.1 空间形态复杂性
    4.2.2 空间结构复杂性
    4.2.3 参数估计
4.3 空间表征复杂性测度
    4.3.1 自组织程度
    4.3.2 功能水平
4.4 本章小结 5 样本选取和数据预处理
5.1 数据来源与质量
    5.1.1 数据来源
    5.1.2 OSM数据质量
5.2 城市界定与选取
    5.2.1 城市范围划定
    5.2.2 城市样本选取
5.3 路网简化
5.4 本章小结 6 城市路网空间复杂性的一般性分析
6.1 城市路网空间形态复杂性的一般性质
    6.1.1 路划长度分布的一般性
    6.1.2 形态分形的一般性
    6.1.3 相关性分析
6.2 城市路网空间结构复杂性的一般性质
    6.2.1 路划度分布的一般性
    6.2.2 结构分形一般性
    6.2.3 相关性分析
6.3 城市路网自组织程度与空间本征复杂性
    6.3.1 自组织程度的分布
    6.3.2 自组织程度和空间形态复杂性
    6.3.3 自组织程度和空间结构复杂性
6.4 城市路网功能水平与空间本征复杂性
    6.4.1 功能水平的分布
    6.4.2 功能水平与空间形态复杂性
    6.4.3 功能水平与空间结构复杂性
6.5 本章小结 7 城市路网空间复杂性的分异性分析
7.1 特征向量构建
7.2 聚类算法选择
    7.2.1 算法选择和参数设置
    7.2.2 质量评估和结果确定
7.3 城市路网的分异性分析
    7.3.1 各类型城市的属性分异
    7.3.2 各类型城市的地域分异
7.4 本章小结 8 城市路网空间复杂性的演化模拟
8.1 基于连接成本最小化的演化模拟
    8.1.1 模型设计
    8.1.2 模拟结果分析
8.2 考虑连接效用的演化模拟
    8.2.1 模型设计
    8.2.2 模拟结果分析
8.3 本章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结论
9.2 可能创新点
9.3 实践启示
9.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分形路网分析的代表性研究
附表2 复杂路网分析的代表性研究
附表3 复杂路网的测度方法
附表4 各变量的正态性检验结果
附表5 各变量的方差齐性检验结果 作者简介

(9)与视觉认知过程相关的图像色貌建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均匀颜色空间
        1.2.2 色差公式的发展
        1.2.3 色貌模型的研究
        1.2.4 图像色貌模型的研究
        1.2.5 视觉空间频率传递特性的研究
        1.2.6 颜色恒常性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颜色视觉认知的基本理论
    2.1 颜色视觉的形成
    2.2 视觉刺激
    2.3 人眼
    2.4 颜色认知理论
    2.5 颜色视觉现象
        2.5.1 明视觉与暗视觉
        2.5.2 颜色适应现象
        2.5.3 常见的色貌现象
    2.6 视觉空间频率响应
        2.6.1 视锐度与视场
        2.6.2 视觉对比度
        2.6.3 视锐度与照明条件的关系
        2.6.4 对比度敏感度函数
    2.7 计算颜色恒常性
    2.8 小结
第三章 视觉对立色空间的空间频率传递特性测量
    3.1 CSF测量的影响因素
        3.1.1 对比度
        3.1.2 刺激图像
        3.1.3 心理物理实验测量方法
        3.1.4 颜色空间的选择
    3.2 测试系统的建立
        3.2.1 实验设备
        3.2.2 刺激图像颜色
        3.2.3 观察者
        3.2.4 刺激图像制作
    3.3 不同明度中心的CSF数据测量
        3.3.1 实验准备与测量
        3.3.2 测试结果与数据处理
    3.4 不同明度中心的CSF建模
        3.4.1 CSF模型
        3.4.2 CSF曲线拟合公式
    3.5 色度CSF数据测量
        3.5.1 测试准备
        3.5.2 数据检验
    3.6 色度CSF建模
        3.6.1 相关模型介绍
        3.6.2 色度中心空间频率传递曲线
        3.6.3 色度中心平均观察值传递曲线
    3.7 小结
第四章 人眼视觉系统空间频率多通道性预测
    4.1 空间频率通道的生理学解释
        4.1.1 引言
        4.1.2 视觉感受野
    4.2 颜色视觉空间频率多频道性的研究
        4.2.1 视觉信息传递的多通道理论与研究
        4.2.2 颜色视觉多通道与多频率道融合
    4.3 明度视觉通道模型预测
        4.3.1 对比度敏感度的线性相关性分析
        4.3.2 明度视觉空间频率传递多频道模型
        4.3.3 明度视觉空间频率调谐曲线
    4.4 CIELAB色度轴平面上空间频率特性预测
        4.4.1 R-G色度平面的空间频率传递特性
        4.4.2 Y-B色度平面的空间频率传递特性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视觉认知的图像色貌模型
    5.1 人眼颜色视觉恒常认知理论分析
        5.1.1 人眼颜色视觉感知模型
        5.1.2 人眼颜色视觉恒常性认知框架
    5.2 图像色貌模型建模
        5.2.1 iCAM—图像色貌模型
        5.2.2 颜色恒常性计算模型
    5.3 拮抗机制与Retinex理论
        5.3.1 Retinex视觉理论
        5.3.2 拮抗机制与Retinex理论融合
    5.4 拮抗机制算法模拟
        5.4.1 拮抗算法推理
        5.4.2 多尺度叠加算子
    5.5 小结
第六章 数字图像跨媒体颜色再现算法与算法评价
    6.1 常见颜色恒常性预测算法调查
    6.2 环境光适应机制算法
    6.3 数字图像跨媒体颜色再现算法
    6.4 算法测试与评价
        6.4.1 角度误差方法
        6.4.2 色度误差方法
        6.4.3 测试图像数据集及算法评价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论文研究的结论
    7.2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10)基于颜色的食品品质检测技术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食品品质颜色检测的理论基础
    1.1 颜色信息采集
        1.1.1 目视法
        1.1.2 测色仪法
        1.1.3 计算机视觉法
    1.2 人的颜色视觉感知
2 食品颜色检测应用现状
    2.1 测色仪的应用
    2.2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
3 食品颜色检测技术的问题分析及展望

四、颜色恒常认知框架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D]. 史小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黄豆酱特色风味的智能表征和评判研究[D]. 郁姗姗. 江苏大学, 2020(02)
  • [3]休谟宗教认识论研究[D]. 陈强强. 武汉大学, 2020(03)
  • [4]超越所予神话 ——塞拉斯式进路及其分析[D]. 纪少文.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5]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D]. 孙燕. 兰州大学, 2020(01)
  • [6]初中生跨学科概念“稳定与变化”的认知测评研究[D]. 张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中的地理书写[D]. 叶芝.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8]城市路网空间复杂性的一般和分异性质探索[D]. 舒贤帆. 浙江大学, 2019(07)
  • [9]与视觉认知过程相关的图像色貌建模的研究[D]. 许向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10]基于颜色的食品品质检测技术现状及展望[J]. 纪滨,许正华,胡学钢,童宝宏. 食品与机械, 2013(04)

标签:;  ;  ;  ;  ;  

颜色恒常性认知框架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