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绿洲夏天的冰块

沙漠绿洲夏天的冰块

一、沙漠绿洲夏天的冰块(论文文献综述)

郑丽颖[1](2021)在《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文中提出1883-1903年,俄国人尼古拉·费多洛维奇·彼得罗夫斯基(Н.Ф.Петровский,1837-1908)任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期间,利用自己的外交身份想尽一切办法开展考察和古文献文物收集工作。他是最早对喀什古城作出研究、最早进行南疆古代手稿收集的欧洲官员,所获收集品数量多、种类丰富、语言丰富、内容重要、涵盖面宽。无论是梵文手稿,还是其他未定名手稿都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他建立了完整的古文书搜集网络,完成了中国南疆考古地图的绘制,为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俄国探险家奥登堡、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法国探险家伯希等欧洲探险队提供了往来便利和协助。利用哥萨克骑兵每月往来奥什和喀什的便利条件,彼得罗夫斯基轻而易举将古文献文物经中亚大铁路运回俄国,使俄国成为西域古文献艺术品重要收藏地之一。在沙皇政府和俄国半学术组织的指令下,彼得罗夫斯基总领事作为古文书发出者与古文书接收者俄国科学院院士罗曾、古文书研究者奥登堡院士三者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西域古文书收集研究网络,并在英俄考古之争中保持明显优势。现存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有梵文文献、印度文献、藏文文献、吐火罗文文献等多种语言,据不完全统计,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文物计3000余件,最早的文物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代手稿及残片总数7000余件,含梵语、佉卢文、婆罗谜文和未比定写本,造成了我国珍贵收稿文物的大量流失。本文研究材料来自俄罗斯国家档案馆、俄罗斯国家古文献档案馆、俄罗斯地理协会档案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档案馆、俄罗斯帝国对外政策档案馆、俄罗斯民族博物馆、俄罗斯国家文化艺术档案馆所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给俄国外交部官员、俄国军官、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东方学家、地理学家的信函及密件200余封、俄国探险家考察报告、俄国皇家科学院会议纪要、彼得罗夫斯基发表在皇家考古协会学报上的考察报告等原版资料。文中所用外文史料不仅丰富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内容,对研究俄国外交史、特别是中俄关系及我国南疆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代兰海[2](2020)在《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生态风险也愈发严重,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突出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纳入“五位一体”国家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大任务。中国西北绿洲地区是干旱内陆区的精华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地区,既集中了区域绝大部分人口与社会财富,也承担着维护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如何统筹协调绿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推进绿洲生态系统有效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长期以来,绿洲生态治理研究侧重于生态工程建设模式探讨和生态治理技术研制,而对绿洲社会—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关注不够,忽视了绿洲生态治理背后深层的社会因素,亦轻忽了后续生态治理成果维护,影响了绿洲生态治理成效和可持续性,削弱了绿洲地区高质量发展进程。同时,由于绿洲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自组织性和尺度依存性,绿洲生态治理既涉及流域水资源分配和用水关系调整,又涉及自身多元权力主体博弈,在时间、空间和决策管理层面表现出高度综合性。空间生产理论遵循“时间—空间—社会”的辩证统一,坚持空间三元辩证法,强调空间与塑造它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关系,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具有其它理论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此,本研究运用空间生产理论,选择边疆民族地区额济纳绿洲为案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生态空间生产“过程—效应一机制—问题—优化”理论研究框架,以绿洲生态危机和旅游兴起为研究切入点,基于绿洲生态环境变迁考察,对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与效应进行系统分析,从不同尺度探究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动力机制,总结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存在问题,提出优化框架。研究中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分别指绿洲生态治理和生态旅游开发,二者是递进的共生关系。绿洲生态治理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了绿洲生态旅游开发;绿洲生态旅游开发增加了地方收入,维护了绿洲生态治理成果。主要结论如下:(1)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迁历经形成、发展、恶化与恢复四个阶段,民国以来人类活动是绿洲生态退化的主要因素。明清时期绿洲基本处于自然演化状态,水、土、植被等各种生态要素均衡发展,形成良性的生态体系;民国时期当地人烟稀少,人口密度极低,垦荒屯田受到限制,绿洲生态环境得以维持发展;1949—1999年,流域人口快速增加,农牧业低质高速发展,黑河水资源利用严重失衡,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2000年以来,随着黑河水量调度和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绿洲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正处于恢复和改善中。(2)额济纳绿洲生态治理是一个快速的三元辩证的生态空间生产过程。生态危机背景下,绿洲生态空间表征集中体现为权力主体对绿洲生态区位和生态功能的知识再现和规划构想,绿洲被建构为中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绿洲生态空间实践表现为黑河水量调度、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工程建设,实现了绿洲来水的增多化、绿洲河网的渠系化和绿洲空间的功能化,绿洲由边境牧业生产生活空间转变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空间;外地民众和当地居民在绿洲表征生态空间上持有迥异的空间形象,风沙源地是前者尤其是京津百姓议论的焦点,而痛失家园成为后者情感和权力诉求的中心。生态空间生产的三元分析表明了生态空间意义的多元性,生态空间不仅仅是实体空间,也是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绿洲生态治理过程涉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空间政治与权力诉求。(3)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接续递进的生态空间再生产过程。旅游兴起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旅游节事活动推动、旅游规划引领和旅游+主导了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绿洲由沉寂的生态功能空间转变为喧嚣的旅游消费空间;绿洲生态旅游空间表征体现为权力和资本对绿洲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构想和文化建构,生产出以“大漠童话”为主题的旅游空间形象,绿洲由边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向国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转换;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中胡杨林居于核心位置,胡杨符号成为游客审美和消费偏好,绿洲被塑造为享誉中外的“胡杨林故乡”,并据此建构出新的绿洲空间文化想象(生命想象、边塞想象、秘境想象)。生态空间再生产的三元分析显现了生态旅游空间意义的多元性,生态旅游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亦是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绿洲生态旅游开发过程纠缠着复杂的权力关系、资本逻辑与文化冲突。(4)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尺度差异,具有显着的公共产品空间生产特性。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本质上是中央政府纵向嵌入后,黑河流域人水关系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压力型体制与激励性政策主导下各级政府/机构密切配合、团结治水的产物。其中,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权力干预,地方政府参与决策、分级负责,黑河流域管理局组织实施、监督检查。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是以地方政府为先导,权力和资本双重逻辑支配下,多种空间生产主体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地方政府权力主导、产业培育,旅游企业资本驱动、开发经营,影视媒体形象宣传、品牌传播,外来游客空间消费、话语建构,当地居民被动参与、环境保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在空间生产主体、目标、资本、价值四个方面,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有着显着区别。(5)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重塑了绿洲社会关系和空间秩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生态移民工程致使牧民生计空间受到挤压,社会网络发生断裂,文化心理适应失调,城市生活方式的适应性出现问题;绿洲生态旅游空间生产的权力和资本逻辑,造成旅游空间容量短期超载、生态旅游发展异化和旅游空间生产去地域化;游牧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游牧空间的边缘化,导致草原游牧文化式微,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风险;绿洲分水实践过程中,黑河“97分水方案”的合理性遭到质疑,分水方案适应性与分水方案执行受到挑战。(6)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是区域社会关系调适、产业体系重构与文化价值反思的过程。绿洲应以生态优先、协同共治、以人为本和空间正义为原则,实施流域生态共治共享模式和绿洲发展包容普惠模式,按照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思路,构建绿洲“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产业体系,推进绿洲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绿洲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优化措施上,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移民安置方式、发展深层生态旅游与加大节水农业发展力度。同时,亟需从地方性知识视角对绿洲生态空间生产过程进行文化价值反思,实现绿洲生态治理方案的地方嵌入。本研究创新点表现为:(1)将空间生产视角引入生态研究领域,综合集成空间生产理论、区域治理理论、政府行为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构建了生态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框架,拓展了空间生产理论。(2)基于绿洲“社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视角,探究了不同空间生产主体及其交互关系对生态治理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生态治理的工程和技术倾向,丰富了生态治理理论。(3)从空间生产主体、目标、资本、价值四个方面,对公共产品空间生产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厘清了不同类型产品空间生产的差异。

张宁[3](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新时代对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提高学科的育人价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日益成为高中各学科改革的核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正式确定了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随后地理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课后作业是学习、拓展、应用及实践课堂理论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外,如何在地理课后作业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国内外与“课后作业”、“核心素养”相关的文献资料梳理入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与分析当前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现状等相关信息。针对当前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通过分析地理课后作业的特点,尝试提出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方法,以期为丰富与地理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相关的研究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提供帮助。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与总结了国内外对地理课后作业设计和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现状,并设计了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章为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课后作业及地理课后作业,核心素养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和相关观点。理论基础主要围绕与地理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论述,包括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从做中学理论及最近发展区理论等。第三章为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河北省和广东省部分一线高中地理教师为对象,调查与分析了当前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现状、地理教师对在地理课后作业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度、地理教师对部分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后作业设计案例的认可度等相关信息,归纳了当前高中地理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与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上存在的不足,并尝试提出了完善建议。第四章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原则。基于调查问卷的发现,结合相关文献的分析,归纳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原则。第五章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方法。基于前文总结的设计原则与地理学科各个核心素养的内涵,结合文献分析与调查问卷的发现,初步提出了突出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后作业设计方法,并辅以具体案例进行说明。最后,选取2019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部分章节内容,提供了完整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案例,以期为地理教师设计培养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后作业提供借鉴与参考。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不足,以及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赵水霞[4](2019)在《封开河冰塞热力学模拟及冰水动力学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冰塞诱发的凌洪灾害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害,且冰塞现象受热力与水力要素的影响多发生在高纬度地区封河初期和开河期。封河初期,弯道和束窄河道因特殊的河道形态易于卡冰结坝,河道内桥墩对过水断面的束窄也会增大冰塞发生几率;相比封河期,开河期水鼓冰开造成的凌汛灾害破坏性更大。水面与大气间热量传递引起的冰花产量决定了河冰的形成过程及冰塞的堵塞程度,而冰塞的形成时间、位置及冰塞剖面等的可预测性较低,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冰塞引起的上游水位壅高与冰塞厚度及内部阻力有关,在明晰冰塞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本文首次将非达西渗流阻力考虑到冰塞内部阻力研究中,运用实验室冰水动力学模型探究了冰塞内部能量损失机理,为受冰凌灾害困扰流域预测冰塞发生与溃决位置及决定河道内水位流量关系提供科学依据。黄河内蒙古段基于其较高的纬度及特殊气候成为黄河凌情最严重河段,基于此,本研究以黄河内蒙古段为研究区,利用3S技术,对黄河蒲讫卜—岔河口河段河道近20年平面摆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弯道及河工建筑物河段河冰生消过程的原型监测,探究了河道地形对卡冰过程的影响;基于非线性及线性热力学模型,对黄河内蒙古段封河期热量损失系数进行率定,模拟了冰塞形成的热力学过程;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冰塞内部阻力及冰塞内渗流机理进行试验研究,以期在揭示封开河冰塞内部冰水动力学的基础上,为改进河流冰塞模型精度及建立封开河过程完整冰塞模型奠定科学基础。分析结果显示:(1)黄河内蒙古段近57年来气温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监测河段河槽宽度近20年呈波动中萎缩状态,2013年较1995年主河槽宽度平均萎缩了 32.24m,变化率为-9%;砂质河床泥沙侵蚀作用强烈,变化率在-12%~-33%,弯道河槽宽度变化率更为明显,什四份子弯道河段变化率达-28%,受弯道横向环流影响,该河段易形成卡冰结坝;跨河桥坐落在河道内的桥墩缩窄了河道的过水断面面积、改变周围流速分布和水力特性,增大了冰塞发生几率。(2)结合单一参数线性热力学模型率定了黄河内蒙古段封河期水面与大气间的热量损失系数为21.38W/(m2.℃);当风速大于4m/s时,Shen&Chiang’s非线性热力学模型得到的蒸发和热传导辐射与Ashton’s模型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且Shen&Chiang’s模型下得到的水温与实测水温更接近;以2015-2016年冰封期为典型年,得到黄河内蒙古段上游海勃湾至下游万家寨河段的热量损失呈现增长趋势,由河道内流凌密度、封河长度得到的估算封河期日均敞露水面面积经验公式,经Landsat8遥感影像验证,误差小于13%,计算河道内封河期年总产冰量为9.20×1010kg。(3)基于非达西渗流理论,室内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冰塞糙率是影响河道内水流条件的主要阻力因素,与冰厚呈非线性增长关系;渗流阻力沿冰塞累积长度的能量损失与冰厚和水深之比呈正相关关系,冰厚最大位置,冰塞内渗流流量占总下泄流量的10%-19%,造成的能量损失占总能量损失的65%,揭示了渗流在冰塞研究中的重要性。(4)冰塞内渗流系数与孔隙率呈典型的正相关,表征颗粒大小为3.81cmx3.81cmx0.64cm,且随机堆积的立方体冰块颗粒系数k值为0.42,不同水力条件下冰塞孔隙率在0.39-0.5之间;渗流拖曳系数(Cd)与雷诺数(Re)2次多项式的有理函数逼近关系(Cd=1E-7Re2-0.0011Re+2.5727)适用于雷诺数在2300-3500范围。总之,封河期水温与气温差值在6℃-8℃之间时,黄河内蒙古段河道中易失热出现流冰;弯道出口处主槽与滩地的交界处是初始冰塞剖面的堆积点,桥墩阻冰作用会壅高上游水位,河道内高流速区易形成清沟,并在封河期持续产冰输移堆积至下游冰盖底部;水库运行升高了下游一段水温,减少了产冰量体积,延长了封河时间,通过流量调节,对防凌减灾起到重要作用;冰塞渗流阻力的提出,为冰塞剖面精准预测及合理安排水利调度提供了理论参考,且紊流条件下得到的冰塞内渗流拖曳系数与雷诺数的拟合关系是根据紊流强度决定渗流拖曳力的重要方程式;渗流大小主要与孔隙率有关,立方体颗粒系数k值的确定为利用非达西渗流理论模拟相同粒径下冰塞过程提供了依据;最后,明确了冰塞形成机理及冰塞内部阻力,有利于合理分析冰塞阻水程度及实现凌灾的提前预防。

叶舟[5](2019)在《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之敦煌本纪(第四部)》文中指出半晌后,直到那一股杂沓的烟尘,消失在了沙梁子背后时,胡恩可的元神方从都护府城堡的门洞上头跃了下来,稳住了自己。借着一丝幽微的碎芒,元神俯下了身子,将地上的辙印,包括一大堆凌乱的马蹄印,逐一捡拾起来,拍打干净,款款地晾晒在了一堵泥墙上。此乃胡恩可在这一世里干下的最后一桩事。干毕了,胡恩可这才明白,原来一个人的元神竟有如此的法力,不由得喜乐开来。突然,夜空中掉下来了一块石头,扑棱棱地滚落在了他的脚下。元神定睛一瞧,不是石头,原来是一只黑老鸹。

叶舟[6](2018)在《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之敦煌本纪(第一部)》文中提出天留下了日月,草留下了根;人留下了子孙,佛留下了经。——敦煌民谣卷一这一门人天罡地煞,披着血衣,在河西走廊一带迎风顶罪,忠勇热烈,攒足了声名。前后六辈子爷孙,一共捐出了七颗脑袋,满腔子的血,至今仍未淌尽。清仁宗嘉庆二十四年,一个猎户在三危山迷失,误入了一座世外山坳,惊见几户人家过着桃园生计,耕读有序,一切如素。

卫斯[7](2018)在《尼雅遗址农业考古研究报告》文中指出精绝国时期尼雅河尾闾地带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当今尼雅河谷大致相同。精绝人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粟、黍、蔓菁、棉花、大麻、紫苜蓿。所食水果有葡萄、桑葚、石榴、梨、杏、桃、沙枣等。精绝人尚无犁耕,尼雅遗址出土有收割工具、粮食加工工具、纺织工具、捕鼠夹等。精绝人掌握了在沙土地上修筑堤埝、涝坝,开凿渠道,建造水池、冰窖等技术。其农田管理并不粗放,正常年景下,粮食生产可以自给,甚至有剩余。精绝国中后期其新葡萄园单产可能达到麴氏高昌王国时期吐鲁番人的水平。牛、羊是精绝人获取皮、毛、肉、奶、酥油的主要对象,皇家畜群中最好的骆驼、马、牛、羊隶属于国王、皇后。精绝国土地所有制形态分属为皇家土地、庄园主占用的土地、寺院僧人耕种的土地、平民耕种的土地、农奴仅有的少量土地五种情况。精绝国的税种有谷物税、牲畜税、酒税、杂税四大类。

史志林[8](2017)在《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河流域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随着近2000年以来的强度开发和利用,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威胁着流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探讨流域历史时期环境演变的过程、表现和原因,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对本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综合借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方法,在文献考证、实地考察和遥感分析的基础上对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过程、主要表现和演变的原因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结论有:就流域的整体气候状况而言,西汉时期和唐朝中后期属于温暖湿润期,东汉时期、隋朝初期、五代十国时期及明朝前、后期属于温暖干旱期,东汉末三国时期、南北朝前期、唐朝前期及清朝初期、末期属寒冷湿润期,两晋时期、南北朝后期、隋朝后期、宋元时期、明朝中期及清朝中期属寒冷干旱期。在这样的气候黑河流域环境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汉代后期、唐代中后期和明清时期是典型的沙漠化时段,流域中典型的五块沙漠化绿洲民乐李寨菊花地、张掖“黑水国”、古居延绿洲、马营河、摆浪河下游、金塔东沙窝都是在这些时间段形成的。其二,黑河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风暴、虫鼠害、地震等类型,其中以旱涝和地震最为严重。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呈现出时间上分布不均衡、不同阶段灾害的构成状况有较大差异和同一种灾害持续连年发生等特征。其三,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城市选址与城市兴衰,都与地理环境及其演变有着密切关系,交通线路的走向也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其四,黑河流域的气候变化还对流域内的野马、野骆驼等分布及变迁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黑河下游古遗址出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与气候的好坏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关于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研究,文章从农牧业开发、水利建设,人口数量与结构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在空间上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弱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上游水环境以气候变化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效应也已初步显现;中游水环境以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土地利用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已经完全掩盖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游则受到气候变化和中下游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影响逐步上升为主导驱动力。

艾尔肯·马木提[9](2016)在《和田玉石巴扎与族群交往》文中研究表明1950年代以后的民族研究带了意识形态的色彩。目前新疆民族关系研究多倾向宏观上的问题,往往忽视区域视角,多以旁观者身份来看待问题,多为客座性研究。和田文化含有昆仑文化、玉石文化、丝路文化、汉唐文化、绿洲文化、佛教文化等意涵,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创制与融合、积累着中华西域文明的转型与升华、延续着世界文明几千年来深邃的底蕴。本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解释和说明。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是玉石巴扎研究突出本地人视角,以本土经验为基础,进行研究;二是对玉石巴扎商人圈层次(商人群体)以及玉石巴扎上的交易流程、交易方式、定价形式等加以分析并进行了相关的概念重新界定;三是本文始终强调绿洲空间具有自足自给的“封闭性”及海洋般的“开放性”;四是本文提倡“去政治化”的族群交往模式。第二部分为第一章,通过对和田绿洲的历史与现实,族群结构,族群交往,经济、文化、生态空间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和田作为河流冲击而形成的古绿洲和拉铁摩尔笔下的沙漠绿洲,和田绿洲具有以下明显特征:一是以维吾尔人为主体的绿洲,其单一性在整个天山绿洲最为凸显;二是亲属关系较为复杂,超过天山绿洲的任何地带;三是生计方式基本上一致,主要靠传统的粗略性农业经济为生;四是由于交通封闭状态而导致的交往(特点)也比较突出。第三部分是从第二章到第六章,也是本文的着力点。这部分的核心词为玉石、和田玉、玉石巴扎、玉石交易、商人圈及其影响等。历史文献以及考古资料证明和田玉与中原运输已有七千年的历史,以玉石交换而形成并闻名于世的“玉石之路”是丝绸之路的前身,玉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以玉石为主要媒介来往不断的中原与天山南麓的和田绿洲中,和田玉早在7000年前已成为“长城—天山”的黏合物。和田玉的贸易历史已经历了“胡汉”贸易、官办贸易、官民合办、民间贸易等不同的历史阶段,见证了唐代的胡商交易、宋代的贡赐贸易、宋夏之间的榷场贸易以及茶马互市等贸易形式,也充当了玉石工役,朝贡礼品,财权象征,文化符号,民间贸易等功能,玉石贸易已具有了超时代、超民族、超宗教、超地域的历史特征,笔者认为和田玉石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沿袭下来的亘古不变的、非政治化的民间文化。今日玉石贸易文化是“一带一路”的“历史镜子”,是数千年以前形成作为“丝绸之路”前身的“玉石之路”的再现。本文认为和田的玉石巴扎符合费孝通先生的“驻防镇”与“集镇”的特征,和田的社会结构在微观层面看是一个“差序格局”。本文认为玉石巴扎中展现的的族群关系,一是互利合作的族际关系。经济上的共同利益,是他们不分民、汉打交道的的物质基础;二是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日常生活的依赖性自然而然的在和田各族群心灵家园播种了“和谐种子”;三是互补共生的民间关系。疆内、外汉族人以及其他族群为了玉石远道而来,从和田人那里学玉石,跟和田人一起玩玉石,互学互教,内外交流,“车玉互市”终于形成地域共同体。

吴海龙,刘宏章,贾怡媛[10](2014)在《种梦大漠(报告文学)——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典型苏和》文中指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引子这是中国最古老的三大沙漠之一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黄沙漫漫,沙丘起伏,戈壁纵横。亿万年堆积起的沙海像一册厚厚的书,每一页上都留着我们华夏民族悠久的足迹和璀璨文明,每一寸沙粒都闪耀着厚重历史的光辉。伟大的民族之母、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从青海省祁连雪山东麓融化出股股甘甜的乳汁,唱着欢快的牧歌向北滚滚流经五百公里,在下游甘肃和内蒙古之间拐了几个弯.滋养出了一个

二、沙漠绿洲夏天的冰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漠绿洲夏天的冰块(论文提纲范文)

(1)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旨趣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史料概述
第一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动机研究
    第一节 从塔什干到喀什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的“学者”身份
    第三节 俄国学术组织的指令
        一、时代背景
        二、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科学院联系的建立
        三、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考古协会的“合作”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皇家地理协会的协助
        五、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委员会的联系
    小结
第二章 彼得罗夫斯基的新疆考察活动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及其周边古迹的考察
        一、彼得罗夫斯基对三仙洞石窟的考察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古城的定义及“鸽子窝”废墟的考察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汗诺依古城遗址的考察
        四、小结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库车、库尔勒收获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一、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和莎车发现的古币及研究
        二、彼得罗夫斯基在库车的发现
        三、彼得罗夫斯基在库尔勒等地的发现
        四、小结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和田收集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币及文物
        二、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AI写作本
    小结
第三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探险队的协助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协助
        一、普尔热瓦尔斯基的探险具有地理考察和军事探察双重特性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地理考察的协助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政治探察的情报协助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格鲁姆·格尔日麦洛的协助
        一、探险目的
        二、探险经费来源
        三、非法入境
        四、彼得罗夫斯基的处理方式和结果
        五、结语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及评价
        一、格罗姆切夫斯基——英俄大角逐的重要参与者
        二、格罗姆切夫斯基访问坎巨提的过程及结果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三次亚洲考察的评价
    小结
第四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欧洲探险家的协助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法国探险家杜特雷依和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死因的追查
        一、杜特雷依探险队的新疆考察
        二、各国政府和探险家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调查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追查
        四、彼得罗夫斯基为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树碑
        五、小结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协助及评价
        一、与彼得罗夫斯基的初次见面
        二、1894-1902 年间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的多次协助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评价
        四、小结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坦因的协助
    小结
第五章 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学者关于新疆考察的讨论
    第一节 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的指导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罗曾交往的建立——新疆古AI写作本和文物流失的开始
        二、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喀什周边考察的指导
        三、罗曾与彼得罗夫斯基里应外合应对英俄考古竞争
        四、小结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与奥登堡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一、奥登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俄国佛学研究集大成者
        二、彼得罗夫斯基寄给奥登堡的新疆收集品及二人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三、关于库车考察方案的探讨
        四、关于俄国委员会新疆考察方案的探讨
        五、结语
    第三节 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一、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二、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梵语文献的研究
        三、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代手稿的语言鉴定
        四、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佛教手稿的确定及研究
        五、未完待续工作
    小结
第六章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英俄考古之争
    第一节 英俄在新疆的考古之争——以彼得罗夫斯基书信为中心
        一、国家为支撑的考古竞争
        二、保尔获得库车梵文写本——英俄古文书竞争的催化剂
        三、彼得罗夫斯基和马继业的古文书收集
        四、英俄对中国新疆古文书的研究
        五、影响
        六、小结
    第二节 伊斯拉姆·阿訇伪造“未知文字”古文书再考
        一、伪造古文书的出现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三、斯坦因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四、结论
    小结
第七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特点、影响及其手稿收集品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新疆考察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影响
        一、打开了欧洲探险家新疆研究的大门
        二、开启了俄国探险家新疆探险的新纪元
        三、掀起了俄国外交官员收集新疆古文书的热潮
        四、造成了我国珍贵文书文物的大量外流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手稿收集品的价值
        一、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的佛教手稿
        二、其他未知语言古代手稿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4 研究创新点
    1.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绿洲生态研究进展
        2.1.1 绿洲与绿洲生态系统
        2.1.2 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
        2.1.3 绿洲生态退化与绿洲生态安全
        2.1.4 绿洲生态治理与绿洲可持续发展
    2.2 空间生产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绿洲生态与空间生产关系
    2.4 研究进展述评与启示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社会空间
        3.1.2 生态空间
        3.1.3 生态空间生产
        3.1.4 空间消费
    3.2 理论基础
        3.2.1 空间生产理论
        3.2.2 区域治理理论
        3.2.3 政府行为理论
        3.2.4 公共产品理论
    3.3 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额济纳旗概况与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4.1 额济纳旗概况
        4.1.1 额济纳旗自然地理
        4.1.2 额济纳旗人文地理
    4.2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4.2.1 古居延绿洲沙漠化与消失
        4.2.2 额济纳绿洲形成与演变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
    5.1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表征
        5.1.1 生态危机与生态权威的生成
        5.1.2 生态权威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表征
    5.2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2.1 黑河水量调度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2.2 水利工程建设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2.3 生态工程建设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5.3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表征生态空间
        5.3.1 生态危机与沙尘源地
        5.3.2 沙尘源地与绿洲表征生态空间
    5.4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正效应
        5.4.1 生态效应
        5.4.2 社会效应
        5.4.3 经济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
    6.1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额济纳旅游兴起
    6.2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2.1 旅游节事活动推动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2.2 旅游规划引领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2.3 旅游+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6.3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表征
        6.3.1 阿拉善盟对额济纳旅游发展构想
        6.3.2 额济纳政府旅游主题形象生产
        6.3.3 胡杨林景区旅游空间形象建构
    6.4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
        6.4.1 旅游兴起与空间消费
        6.4.2 空间消费与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
    6.5 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生产正效应
        6.5.1 空间效应
        6.5.2 经济效应
        6.5.3 社会效应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机制
    7.1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动力机制
        7.1.1 中央政府
        7.1.2 地方政府
        7.1.3 黑河流域管理局
        7.1.4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主体互动关系
    7.2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动力机制
        7.2.1 地方政府
        7.2.2 旅游企业
        7.2.3 影视媒体
        7.2.4 外来游客
        7.2.5 当地居民
        7.2.6 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主体互动关系
    7.3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特性
        7.3.1 绿洲生态空间的公共产品属性
        7.3.2 公共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比较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与优化
    8.1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
        8.1.1 生态移民问题
        8.1.2 生态旅游问题
        8.1.3 游牧文化问题
        8.1.4 分水方案问题
    8.2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框架
        8.2.1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原则
        8.2.2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模式
        8.2.3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路径
        8.2.4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措施
        8.2.5 地方性知识与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讨论
    9.3 创新之处
    9.4 建议与展望
        9.4.1 研究建议
        9.4.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与农户生计访谈提纲
    附录2 额济纳旗旅游发展与生态治理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助力学生“减负增效”
        1.2.2 助力教师自我发展
        1.2.3 助力校本作业资源的发展
    1.3 研究现状
        1.3.1 地理作业
        1.3.2 地理核心素养
        1.3.3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作业设计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地理课后作业
        2.1.2 地理核心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从做中学理论
        2.2.3 多元智能理论
        2.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3 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3.2.1 调查内容
        3.2.2 调查结果分析
    3.3 结果和思考
        3.3.1 转变作业的设计观念
        3.3.2 增强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
        3.3.3 丰富课后作业的形式和内容
4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原则
    4.1 主体性原则
    4.2 差异性原则
    4.3 生活化原则
    4.4 开放性原则
    4.5 综合性原则
    4.6 学科性原则
5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方法
    5.1 突出综合思维培养的作业设计方法
        5.1.1 细化问题设计
        5.1.2 开放问题情境
        5.1.3 开展景观分析
        5.1.4 融合交叉学科
    5.2 突出区域认知培养的作业设计方法
        5.2.1 注意区域比较
        5.2.2 注意区域尺度
        5.2.3 注意图文结合
    5.3 突出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作业设计方法
    5.4 突出人地协调观培养的作业设计方法
        5.4.1 立足区域,认识人地关系
        5.4.2 综合分析,深化人地关系
        5.4.3 实践探究,体验人地关系
    5.5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案例
        5.5.1“热力环流”课后作业案例
        5.5.2“人口迁移”课后作业案例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封开河冰塞热力学模拟及冰水动力学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冰研究进展
        1.2.2 河冰热力学过程研究进展
        1.2.3 河流冰塞机理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河道地形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流域特征
        2.1.5 河工建筑物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观测
        2.2.2 遥感监测
        2.2.3 室内模型试验
3 黄河内蒙古段卡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黄河内蒙古段卡冰特征分析
    3.2 黄河内蒙古段卡冰影响因素分析
        3.2.1 河道地形
        3.2.2 冰花产量
        3.2.3 流量
4 基于河道形态与河工建筑物对卡冰过程的影响
    4.1 河道平面摆动及河槽宽度变化特征
    4.2 典型弯道河冰生消及卡冰过程分析
    4.3 河工建筑物对卡冰过程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黄河内蒙古段热力过程及产冰量估算
    5.1 黄河内蒙古段热量损失系数确定
        5.1.1 非线性热力学模型
        5.1.2 线性热力学模型
        5.1.3 基于非线性及线性热力学模型水面-大气间热量损失系数率定
    5.2 黄河内蒙古段封河期热力过程
        5.2.1 黄河内蒙古段封河过程及气象要素分析
        5.2.2 黄河内蒙古段封河期水面-大气热量损失
    5.3 黄河内蒙古段冬季封河期产冰量估算
        5.3.1 基于遥感影像的黄河内蒙古段封河前总过水断面面积估算
        5.3.2 黄河内蒙古段封河期敞露水面面积估算
        5.3.3 敞露水面面积估算结果验证
        5.3.4 黄河内蒙古段封河期产冰量估算
    5.4 黄河内蒙古段产冰量影响因素分析
        5.4.1 产冰量与热力要素间的相互响应
        5.4.2 产冰量与水力要素间的相互响应
    5.5 本章小结
6 冰塞内部阻力研究及多孔介质中渗流特征分析
    6.1 冰塞内部阻力研究试验方案
        6.1.1 栅格模拟实验
        6.1.2 渗流模拟实验
        6.1.3 冰塞模拟实验
        6.1.4 流速仪采集时间确定
        6.1.5 实验室总流量的校核
    6.2 冰塞内部阻力及多孔介质中渗流相关理论知识
        6.2.1 冰塞内部阻力理论基础
        6.2.2 冰塞底部糙率计算方法
        6.2.3 多孔介质中渗流拖曳系数与雷诺数
    6.3 冰塞内部阻力实验室模型结果
        6.3.1 冰塞内部阻力研究结果
        6.3.2 冰塞底部糙率结果
    6.4 冰塞多孔介质中渗流特征
        6.4.1 渗流拖曳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6.4.2 基于渗流坡降的渗流流量
        6.4.3 渗流系数与冰塞孔隙率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5)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之敦煌本纪(第四部)(论文提纲范文)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6)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之敦煌本纪(第一部)(论文提纲范文)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8)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材料与方法
    第四节 黑河流域水系概况
第二章 黑河流域历代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二节 魏晋北朝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四节 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五节 明清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六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三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与特征
    第一节 过去2000年黑河流域的气候状况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特征
第四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具体体现
    第一节 典型区域的沙漠化和盐碱化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尾闾湖的变化
    第四节 环境演变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野马、野骆驼为例
    第五节 地理环境及其演变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六节 气候变化对黑河下游植物种类的影响
第五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原因
    第一节 农业开发与环境演变
    第二节 黑河流域历代时期的水利建设
    第三节 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畜牧业发展状况
    第四节 人口结构、数量与环境演变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黑河流域年表(BC202——AD2014)
附录二 黑河流域古遗址统计表
附录三 黑河下游地区植物种子鉴定图录
附录四 黑河流域农田水利文献辑录
附录五 张掖水利设施遗迹
附录六 张掖地区山谷水库调节供水渠道、河流、泉水引水渠道一览表
附录七 西夏国的水利灌溉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和田玉石巴扎与族群交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目的与意义和创新
        1、研究的缘起
        2、选题目的与意义
        3、学术研究回顾
    二、研究价值
        1、学术价值
        2、现实价值
    三、研究对象
        1、概念界定
        2、空间界定
        3、时间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历史与现状的简要回顾
    一、和田绿洲的人文地理环境
        1、“沙漠孤岛”:自然地理环境
        2、人文生活环境:以科、文、教育为例
    二、生产生态环境
    三、和田历史变迁综述
        1、“于阗”至和田
        2、和田市简史:“回城”与“汉城”
    四、人口与民族
        1、人口变迁
        2、民族变迁
        3、族群结构
        4、族际交往
第二章 玉石巴扎与和田市的城市空间
    一、和田的城市空间
        1、经济空间
        2、文化空间:宗教文化
        3、教育空间:以和田市主要学校为例
    二、和田玉石巴扎在城市空间的分布
        1、1949-1978年的玉石巴扎简要回顾
        2、市场经济的玉石巴扎
        3、“玉石收购站”至玉石巴扎:玉石巴扎的变迁
    三、玉石巴扎是“玉都”的城市标志
第三章 玉石巴扎商人群体与居住格局
    一、玉石巴扎里的维吾尔商人
        1、本地维吾尔玉石商人
        2、外来维吾尔的玉石商人
        3、维吾尔玉石商人的经商准则与伦理道德
    二、玉石巴扎的汉族商人
        1、本地汉族玉石商人
        2、外地汉族玉石商人
    三、玉石商人的居住格局
        1、维吾尔玉石商人的居住格局
        2、汉族玉石商人居住格局
第四章 玉石巴扎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
    一、玉石巴扎的空间结构
        1、桥头玉石巴扎:“市井”至市场
        2、“汉人的店”与“维吾尔人的摊”
        3、“移动巴扎”与“固定巴扎”
    二、玉石巴扎的时间结构
        1、地域性的时间
        2、时间上的巴扎
    三、玉石巴扎的交易结构
        1、交易方式与交易流程
        2、定价与成交
第五章 玉石巴扎的社会认同与族群交往
    一、玉石巴扎的产业链
    二、商人圈及其形成:玉石巴扎的主体
    三、合伙与利益:合伙方式,收入分配及其原则
    四、商人圈的内部认同
        1、族群认同与利益关系
        2、地域认同与利益关系
第六章 和田社会对玉石贸易的观点
    一、玉石贸易的社会影响
        1、社会舆论与玉石贸易
        2、玉商内部对玉石及其贸易的认同
        3、玉商家属对玉石贸易的看法
        4、和田市民、知识分子对玉石巴扎及其贸易的看法
    二、玉石贸易的经济影响
        1、玉石贸易对民生的影响
        2、玉石贸易对城市化的作用
        3、玉石贸易与富余劳动力
结语:和田玉石贸易与族群交往中的“差序格局”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沙漠绿洲夏天的冰块(论文参考文献)

  • [1]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D]. 郑丽颖. 兰州大学, 2021(09)
  • [2]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D]. 代兰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研究[D]. 张宁.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封开河冰塞热力学模拟及冰水动力学机理研究[D]. 赵水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之敦煌本纪(第四部)[J]. 叶舟. 芳草, 2019(03)
  • [6]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之敦煌本纪(第一部)[J]. 叶舟. 芳草, 2018(06)
  • [7]尼雅遗址农业考古研究报告[J]. 卫斯. 西部考古, 2018(01)
  • [8]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D]. 史志林. 兰州大学, 2017(12)
  • [9]和田玉石巴扎与族群交往[D]. 艾尔肯·马木提.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10]种梦大漠(报告文学)——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典型苏和[J]. 吴海龙,刘宏章,贾怡媛. 草原, 2014(08)

标签:;  ;  ;  ;  ;  

沙漠绿洲夏天的冰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