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亿农民将获得八项福利

2004年8亿农民将获得八项福利

一、2004年8亿农民将获得八大实惠(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薛涵予[2](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陈刚[3](2019)在《新中国初期涪陵县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研究(1952-1953)》文中认为农业爱国丰产运动或称爱国增产运动、农业增产竞赛运动等,说法较为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一运动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所发生的。这一时期,国家财政经济面临严峻形势、抗美援朝战争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压力,同时在各行各业还客观地存在着一些浪费现象,这都不得不使中国共产党以“增产节约”的方式来改善国家的困难局面。本论文所考察的农业爱国丰产运动是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一年后的1951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发出“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号召后,在农村地区开展起来的生产运动为论述主体,并将其置于这一时期在全国普遍开展的互助合作运动的“组织起来”语境和抗美援朝运动下的“爱国主义”话语体系之下进行考察。“组织起来”是解决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分散与不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引导和组织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方式;爱国主义是运动中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的过程中农民逐渐形成起来的,中共在运动中以此为号召部分地实现了民众对中共所建立的新政权的政治认同。本论文试图摒弃传统中共党史研究宏大叙事的偏向,立足于重庆市涪陵区档案局馆藏档案、重庆市涪陵区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和重庆版《新华日报》、《西南政报》、《川东报》等,以政治社会史的研究范式,将农业爱国丰产运动中的“人”作为考察和论述的中心,更多地关注运动中的“人”的活动。本论文主要考察和论述的内容有:首先,以延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引入,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农业爱国丰产运动与大生产运动的历史渊源,以展现出历史的延续性。在考察延安大生产运动时,笔者选取运动的组织形式、劳模运动、普通民众和运动成效为论述要点,以此对应本论文的第二、三、四、五章,以期更多地展现出历史的延续性。同时,以时间先后为序,详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来龙去脉,并引出本论文所考察的涪陵县开展这一运动的相关情况。其次,考察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相关组织力量,包括运动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青年团及妇女团体等。具体阐释运动相关领导机构的设置、方针政策的制定、农业技术的支持、抗灾救灾、协助宣传教育、带头增加农业生产、解决妇女特殊困难和发动妇女参加互助组织等相关情况。并以涪陵县1952年第一届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为主体,具体论述在制定的劳模评奖标准中的“变”与“不变”,劳模的发现与培养,劳模的表彰及劳模群体、个体的相关情况,以及当“丰产旗帜”树立起来后如何进行经验的总结和宣传推广,以影响和发动更多的农民“组织起来”、爱国增产。再次,对农业爱国丰产运动中的普通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考察,分析农民群众参与运动的心理动机、不愿参加运动的思想顾虑、纷繁复杂的其他思想倾向等多重心理动向,以及中共对农民的思想顾虑和错误心理倾向所采取的各种因应及应对措施。最后,考察运动的成效及历史经验与启示。总的说来,在“组织起来”和爱国主义双重语境下的农业爱国丰产运动,其功效与作用是第一位的,它有效地促进了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同时也对农民的思想意识进行了有效改造,使农民开始孕育出社会主义意识。但是,这一运动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可谓之“双面效应”。当然,中共在运动中都一一予以了纠正,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敢于正视矛盾和善于解决矛盾。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这一运动的开展使中共取得在农业、农村工作方面的丰富经验,包括注重加强农村政治工作、注重发展农村经济、注重造就农村工作队伍和注重实施农业奖励政策等。毋庸置疑,这些经验的取得对现今农业、农村工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另有结语部分对涪陵县开展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全过程作总的梳理,并对运动中所展露出来的历史的延续性、运动的多维性和群众的可塑性等问题进行学理性的探讨。

谭诗杰[4](2018)在《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顺应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丰富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思想,最终凝练提出共享发展理念,要求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把“共享”这一特质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深度总结,是十八大以来党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新形势新条件下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的新表达,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新指向。它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也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度的理论创新自觉。共享发展理念对于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本质和党的性质宗旨、科学谋划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以共享发展理念为逻辑参照,全面总结和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共享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落实好共享发展理念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溯源的角度考察,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以及西方世界的公正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揭示“共产主义社会”是共享的社会形式;其人本主义思想明确“全体社会成员”是共享的主体;其社会分配思想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共享的实践路径。列宁和斯大林的共享观强调,人民共享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内在上的本质联系,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注重人民共享的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共享发展理念在传统文化中孕育的胚胎,它包括孔子的“大同社会”,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想,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系统阐述的“大同世界”,以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西方国家的公正思想以及由此在社会实践中衍生的福利共享观,对于改革开放后党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前,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强调共享的社会正义。主要内容表现在:初提共同富裕理念,严防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均中求富”;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保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追求政治平等,反对官僚主义和等级特权;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注意兼顾民生。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使中国避免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贫富分化,为改革开放后党开拓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基础,其失误也为党和国家继续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提供了经验教训。但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在极少考虑客观条件的情况下过分强调绝对化的公平、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强调纯粹的精神激励,最终反而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导致共同贫穷。改革开放后,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重点上实现了拨乱反正。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都以共同富裕为逻辑载体,一以贯之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突出发展效率,集中全力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邓小平的共享发展思想体现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公有制主体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三步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江泽民的共享发展思想仍以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内涵,并结合社会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造共同富裕的思想旗帜;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策略,确立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扩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范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制定新“三步走”战略,细化共同富裕的路线蓝图。胡锦涛在理论上对共同富裕思想作了进一步升华,使之更加趋向于共享发展的核心逻辑: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互相促进;贯彻“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提升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反平均主义和反两极分化的有机统一。它不仅在思维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在实践上作为理论武器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社会财富,极大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但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现实困境:发展好了,但没有分配好,导致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个体差距不断拉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越来越感觉到公平正义感的缺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合法性也受到质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在深刻把握发展规律、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把发展的评价标准从“物”提升到“人”本身,并系统阐述了共享发展的内涵规定、意义价值、实践路径等等重大理论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对世界发展理念的总结与反思;是对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回应与选择。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在历史演进的进程中既有坚持根本原则的理论传承,又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理论传承体现在:坚持共同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坚持共同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共同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坚持共同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创新表现在:共享发展的实践思路——从“理想化”转变到“理性化”;共享发展的价值指向:从重“物”过渡到重“人”;共享发展的实质内容:从“片面性”升级到“全面性”。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历史演进的精神脉络,它启示我们:共享发展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坚持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

全芳[5](2017)在《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治理的公共政策调适研究 ——基于可行能力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留守群体的家庭处于离散状态是当下中国农村面临的具有普遍性的重大问题。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4年,举家外出农民工所占比例始终徘徊在20%左右,也即意味着有近八成的农村家庭常年处于夫妻分居或父母与子女分离的离散状态。留守群体的最典型特征就是家庭离散。家庭离散指家庭成员在空间上处于分散生活的境况,并非指家庭的离异或解体。以家庭功能残缺和亲情缺失为主要表现的家庭离散问题,是留守群体面临的众多问题的归结点。留守家庭离散不仅造成原有的家庭功能缺陷,作为治理单元的家庭,其“齐家”而成“治国”的基础显然也受到损害,这既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子,也成为未来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隐患。因此,消除农村家庭离散,推动留守家庭实现团聚是当前国家和社会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村留守群体家庭离散问题。研究的进路聚焦于两点,其一,在城镇化大趋势下农村及农村家庭的位置如何安放?从实践看,治理家庭离散有两条并举的路径——举家迁移进城或者回家安居农村。前一条路径因为符合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当前国家的主流政策导向;后一条路径在城镇化主流趋势下被主流忽视,导致乡村愈加衰落,留守家庭的群体依然庞大,留守家庭和乡村一起被抛弃在现代化的边缘。实践证明,城镇化并不能快速解决农村留守家庭的离散问题,也并不意味着农村和农民的消失,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农业、农村及农民的发展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需要另一条路径——农村建设——来补充,治理农村留守群体家庭离散问题应该是两条腿齐步前行。本文基于现代化之下乡村衰落的理论反思,研究的思路侧重于第二条路径,从农村复兴或农村建设视域探索留守家庭离散的治理之道,推动留守群体公平共享自由体面劳动和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既是本文的研究思路之一,也是努力想要回答的问题。其二,治理农村留守群体家庭离散用何种政策工具、制度安排及治理措施?目前的治理措施是致力于城镇融入,政策工具主要是行政支持或经济补偿,但是,这种政府主导下的路径选择和补差原则下的经济帮扶是否回应留守家庭的真实需求,制度安排能否实现公平正义,尚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而从“赋予农村留守群体可行能力、给予更多社会机会、帮助他们依据自己的能力达成过自己珍视生活的目标”,这样的政策工具、制度安排和治理行动供给不足,本文选取“乡村发展和农民赋能”作为研究思路之一,是研究着力的第二个聚焦点。本文选取的理论工具为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可行能力视角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对经济发展中因社会安排不公而导致的各种非正义问题提供了极强的解释力,对解决在发展途中被迫离散的留守家庭问题具有指导意义。阿玛蒂亚森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以“可行能力”为中心,通过对“社会正义”,“权利”、“自由”等的论述搭建了一个庞大的理论网络,形成了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独特反思。2017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同时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培养新型农民,将赋能作为国家治理农村,推动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核心思想和主要举措,将赋能于农村、农业、农民列入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赋能”被置放在解决农村问题的凸显位置。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国家以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实践,创新和发展了赋能的理论认知,为我们解决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基于对农村留守群体家庭离散问题的研究,选取可行能力理论中的三个主题——社会正义、社会安排、社会性别作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从可行能力的哲学基础、工具性自由清单和性别视角探究留守家庭离散的生成逻辑,从乡村发展和农村公共政策调适角度提出治理对策。在研究方法上以质性研究与规范研究为主,通过田野调查,选取中西部的五个村庄作为个案研究点,通过丰富的案例呈现描述留守家庭离散样态。力图使论述“有理有据,言之有物”。文章主要观点如下:(1)受制于可行能力的剥夺,留守家庭离散生活方式的选择是一种实质的不自由,严重损害了农村和农民的发展。(2)国家农村发展政策的价值偏差是家庭离散生成的根本性因素。公共政策与公共行动的核心价值是公平正义,但功利主义的正义着眼于社会福利的总和,导致农村的衰落,农民“安居农村”的可行能力受制;罗尔斯的补差正义只是针对极少数处于极不利状态的人,没有将可行能力纳入扶贫内容,无法改善整个家庭的劣势处境。(3)国家农村发展政策的价值取向偏差,使农村的社会安排在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五个方面降低(甚或剥夺)了留守家庭的可行能力,导致其留村安居能力贫困。(4)在性别中立的系列公共政策中,农村留守妇女的主体性缺失是导致其无法跟随丈夫进城的主要原因。(5)治理农村留守家庭离散的公共政策(或者说制度安排)着力点是扩展其可行能力,包括政策的价值层面和政策实施层面的调适。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主要通过问题背景引入,提炼研究的问题,梳理相关文献,规划研究的进路,选取及调整合适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创新性和不足。第一章,理论工具与分析框架。通过对可行能力理论的阐释,从“正义理论,社会安排,社会性别”三个层面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论述理论工具与研究对象的契合性。第二部分,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二至第五章。第二章,留守的村庄:田野调查。本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桥村、星村、潘村、会村、龙村五个个案村庄进行简介,并以桥村为主对留守家庭的离散状况进行总结。通过个案村庄的“摸底”,展现当前农村留守家庭离散现象的普遍性和留守问题的严重性。然后通过案例呈现和访谈材料描述该群体的生活水准,试图通过其低水平的生活质量展现他们处境的劣势,提出家庭离散是对留守家庭成员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第三章,何为正义:留守家庭离散治理政策的价值反思。本章是从价值层面对影响留守家庭离散的农村政策的正义性进行探讨,这些农村政策主要体现为功利主义导向和罗尔斯的正义论导向。通过借鉴森的思想,对两类政策取向进行正义性评判,揭示出它们在治理留守家庭离散方面的非正义性,提出以可行能力为信息基础的正义思想。第四章,何种社会安排:可行能力视角下留守家庭离散的工具性自由清单。本章从工具性自由的五个方面——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分析相关的社会发展政策是如何导致留守家庭的可行能力贫困,引发家庭离散。第五章,何种性别建构:留守家庭离散中的差异性主体地位。本章从可行能力的性别视角分析留守妇女在家庭离散中的能力剥夺问题。通过农村政策中的性别关照分析留守妇女的能力剥夺,进而回答留守妇女为什么不能进城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放在第六章,即可行能力建设:农村留守家庭离散治理的路线图。本章围绕“留守家庭离散治理”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在价值层面树立以“人的可行能力拓展为核心的”农村政策取向,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政策议程,大力推动“人的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家庭留村安居创造条件,坚持留守家庭权利维护和能力培育,赋予留守家庭平等的发展权利和机会,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进行政策调适,以扩展可行能力为目标,提出农村留守家庭治理的政策调适建议。第四部分,结论与展望。这是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展望留守家庭离散问题的发展前景。本文的创新努力主要放在了研究视角和研究观点两个着力点上。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的特色在于:(1)以“家庭离散”为切入点分析留守问题。家庭离散是农村留守群体非常态生存的本质特征和困难的归结点,也是解决留守老人、妇女、儿童问题的关键。对留守群体家庭层面的关注有助于从根源思考留守问题的实质。(2)以“乡村发展中的政策调适”为视阈治理家庭离散问题。在城镇化的主流话语体系下,选取一条关注较少但不容忽视的路径——通过发展乡村,促进留守家庭就地安居农村,这既是对新型城镇化主流路径的反思,也是对农业现代化的响应。(3)以“可行能力”为理论工具,致力于对留守家庭进行“赋能”,从农民主体性角度促进其实质自由的发展。在研究观点方面,本文认为,农村家庭之所以产生离散的根本原因在于“实现家庭团聚”的自由的缺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选择他们珍视的生活的可行能力被剥夺。农村留守家庭可行能力的贫困与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城乡政策导向及具体的公共政策安排密切相关。解决问题的途径就在于在农村建设视阈下通过调适农村公共政策,扩展农村留守群体的可行能力。

万志昂[6](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发展与创新》文中提出作为当下回应社会正义的民生问题意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话语体系体现了鲜明的以人为本的德性向度和人文关怀。文章以农民在党的政治斗争、国家建设和发展战略中的历史功能定位为经,以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民生改善的基本思想和实践模式为纬,系统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形成、发展和创新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政治实践的历史坐标中,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以农立国”的中国社会,改善农民民生不仅是社会发展之必需,也是中国共产党文明执政、科学执政和人文执政的重要体现。因此,集中研究党的农民民生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破除“三农”危机、构建农民政治认同、解决农民民生短板和维系社会公正都离不开其理论指导。所以,党的农民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基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形态,将对工农联盟的民生关怀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目标结合起来,从而把民生问题定位于与农民阶级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的土地革命,并把民生改善和革命力量的组织动员结合起来,实现了对农民阶级最大程度的、有效的政治动员,改善农民民生发挥着服务于革命的工具性价值。党的农民民生思想总体上表现为“农民民生为革命”。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成为重要的政治主题,农村民生建设总体上是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尽管此阶段农村民生建设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误,但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民生思想在曲折中得到了发展。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农民民生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基于对中国农村过度贫穷的深刻反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从而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线、以解决人民温饱为基本导向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运动,这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村最大规模的民生改造。此时的农民民生,是决定党的“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能否实现的关键。在邓小平看来,“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提高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才是检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改善和发展农民民生的根本途径就是改革,“改革农村求温饱”成为这一阶段最典型的农民民生思想。20世纪末21世纪初,改善农民民生成为实现“总体小康”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随着改革的矛盾和经济发展的危机逐渐升温,民生改善成为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因此,江泽民将民生关注的重点聚焦在农村,尤其以调整农村经营结构、治理“三乱”以减轻农民负担、打响“扶贫攻坚战”为代表。“治理农村保小康”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典型的农民民生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两极分化和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负担聚焦着社会不公。在此背景下,胡锦涛站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指出“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缓解社会矛盾,中国共产党相继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并集中力量启动了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农村税费改革运动。这是一场关乎农民民生的里程碑式的改革。“多予、少取、放活”成为此时最重要的农民民生思想。党的十八大以后,经济社会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四个全面”成为新时期的重大战略布局。民生越来越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农村的滞后更是制约社会公正的短板。所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新战略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有效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现代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以“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以及“怎样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为战略主题,开启了治国理政的新篇章。其“三农”工作的根本要求就是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以一系列新的战略安排和政策部署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改善农民民生。在实践层面就是要按“五位一体”的要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积极探寻农业转型的新途径,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强化创新驱动、精准扶贫脱贫和农村生态治理等新的方面。在理论创新上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等“四化”同步,实现“绿色”民生。习近平的“三农”战略思想是在总结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重大创新,标志着党的农民民生思想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当前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发展农村实现现代化”。

刘冰[7](2014)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启动于2009年的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与,个人、集体、政府三方筹资的农民养老制度,与我国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本质上的不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问世的背景、制度设计、制度实施、制度效果等问题,是农村发展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新实践,是农村公共管理、农村公共经济研究领域的新问题,是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对于解决农民基本养老和因老致贫返贫的现实困难,加快解决“三农”问题,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本文以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制度实施现状、制度实施效果评价、制度实施困难及成因、改进新农保制度等为基本研究内容,通过深入的农村社会调查,对农民参保缴费、领取待遇等实际情况进行描述,对我国新农保制度建设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新农保制度成效及其不足,探讨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保障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包括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研究的思路、内容及方法等:第二章分析了新农保制度基本内涵,并从社会公正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多个视角,阐释了新农保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新农保实施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选取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典型代表省份,对其推行新农保制度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农保制度设计、制度执行、制度配套以及主客观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构建了新农保制度实施效果的宏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了新农保制度启动以来全国31个省份的新农保制度综合发展情况和排名情况对比;第五章运用规范的经济学方法,对新农保制度实施的微观影响进行判断,论证了新农保制度的推行对农村人口数量、农民收入水平、农民消费水平等是否产生了积极影响;第六章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模式比较,重点对全民统一制模式、分散型模式、统分结合型模式的特点和典型国家的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七章在总结了新农保实施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新农保制度实施效果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路径设计、发展基础以及政策建议等;第八章归纳了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提出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新农保具备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因此在推行过程中必须强调政府的主导职能;通过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广,新农保制度在“保基本、全覆盖、有弹性、可持续”这四个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效,但四个方面的发展并不均衡,且地区差异较显着。同时,新农保制度设计、制度执行、管理与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此外,新农保的实施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数量,辅助农村生育政策的执行,有效缓解农村社会矛盾,但其对农民的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并不显着;而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离不开政府主导和完善的法制体系,多元化的养老保障模式能够更为高效的满足不同程度的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就进一步完善改进新农保制度,保障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总结了新农保制度试点的四条基本经验,进行了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设计,分析了提升新农保实施效果所需的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础,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包括:一是构建了新农保制度实施效果的宏观评价指标体系,并加以运用,从宏观上把握了我国新农保制度的发展状况,比较了各地新农保制度发展的差异;二是利用规范的经济学模型,对新农保制度的微观影响进行了判断;三是开展了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拓宽了解决问题的视野和思路。在充分肯定新农保试点的四条基本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内涵较为丰富的提升新农保实施效果的目标、基本路径、提出了夯实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的各项环境基础、完善制度设计、从筹资机制的建立到监管服务的提升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四是本文采用了校府合作的研究方法和信息互动模式,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李超[8](2013)在《基于城乡等值的城乡关系格局、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复杂曲折的演变过程,但“重城轻乡”的思想一直占据城乡发展与规划建设的主导地位,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乡村处于落后、弱势、边缘地位。2003年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2006年的新农村建设、连续10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都为了改变乡村落后的局面。然而,有些地方在这个过程中,目标不明确,以城市为中心的做法并没有完全转变。城乡统筹规划往往异化为乡村建设用地转移规划,成了城市通过城乡统筹规划合理地低价从乡村拿走土地,从中获得巨额利益。新农村建设花费大量投资的形式主义并没有带来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使农村生活水平降低。这些现象说明存在着城乡统筹的目标认识不清,没有把握着城乡统筹的核心要义。2011年,中国城镇化水平突破50%,城乡结构将会产生历史性的变化,城乡新格局将逐步形成,也必将对城乡规划各个层面产生深远影响。未来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城镇化水平在52.6%(2012年)的基础上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按照2030年城镇化率70%的估计,在今后将有2.5亿农民进入城市,再加上当前处于城乡“漂移”的2.6亿农民工,城市要解决5亿多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但仍将有45亿农民生活在乡村。中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的大国,农村对于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刘易斯·芒福德(美国)曾说过城市与乡村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尤其需要这样的认识,有必要采用新的理念开展城乡关系的研究。1950年德国赛德尔基金会提出“城乡等值化”的概念,开始倡导“城乡等值化”试验。1965年《德国巴伐利亚城州城乡空间发展规划》贯彻城乡等值化的理念,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实现了城乡生活质量同等的目标,1990年成为欧盟农村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借鉴德国城乡等值化的发展原则、目标和路径,结合中国城乡关系现状和面临的发展背景,开展基于城乡等值的城乡关系格局、机制和路径研究,期望在新的城乡格局下寻找城乡关系发展的动力和空间路径。为此,本文共分八章,以下是主要内容的介绍。第一章是绪论,论文论述了整篇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目标、方法、思路、框架与创新点,重点展开了研究背景和城乡等值化概念的论述。将研究背景概括为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潜力三个方面。借鉴德国城乡等值化实践内容,结合我国的城乡关系总体情况,丰富城乡等值化的内涵,作为全文研究的核心概念。第二章是城乡关系理论研究进展,城乡关系是反映社会变迁的一条主线,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作为后边章节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国内外关系研究的理论演变、主要代表性城乡关系理论评析、城乡关系理想空间模式总结和国外城乡关系实践模式等方面进行梳理。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和城市偏向理论是解释大多数城乡不平衡发展的理论,也是一些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普遍采用的发展理论。网络化的城乡空间结构被认为是城乡均衡的理想模式。从国内外的城市关系发展模式来看,每个国家都采取了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本国的城乡问题,日本、韩国、欧洲的措施值得借鉴,同时要吸取南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失败教训。第三章是建国后城乡关系格局演变,根据相关阶段的划分,采用城乡收入水平变化、城镇化等主要指标,结合文献一些定性的对某些时期的城乡关系特征描述,把我国建国后到2012年的城乡格局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城乡分离、城乡竞争和城乡混合,进一步论述了每个阶段的重大影响实践、机制和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第五节提出了未来向城乡均衡发展的制约因素。第四章是城乡不等值的表象与成因,从反映城乡生活物质水平的消费能力和基础设施差距分析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等值,从教育、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基本保障论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不等值,从城乡土地空间转换的不等价论述城市通过土地从乡村拿走了巨大的财富,最后一节对城乡不等值的成因进行分析,概括为“三农”问题传统认知的乡村偏见、城乡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和重城轻乡的战略的实施安排。第五章是城乡等值化系统的建构,论述了城乡等值的价值取向为城乡发展目标的趋同性、城乡发展速度的协同性和城乡发展结果的公平性。根据城乡不等值的表象和当前社会、经济、法律等发展背景,从城乡系统的视角,建立了等值系统——行为主体(动力)——空间路径之间的关系图。按照居民的层次需求理论确定等值系统,既由服务均等,保障统一,空间等价,权利平等组成,并分析他们之间的地位。确定城乡等值化实现的阶段划分为物质阶段、过渡阶段和全面实现阶段,达到城乡等值。第六章是城乡等值化的动力机制,我国整体上步入后工业时期,市场将是推动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提升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将主要来源于政府的公共投资,政府将是实现城乡等值发展的重要对推动力量;城乡等值的新农村建设主题离不开农民的行为主体的力量,农村在城乡等值化中居于主体的地位;城乡等值化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推动和辅助。构建未来城乡等值化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思路,即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农民主体与社会辅助的动力体系。第七章是城乡等值化的空间路径,双向城镇化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提升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居住等方面,达到与城市居民等值的目标;双向城镇化解决农业规模化经营问题,提出可以推动规模化的地区和不能规模化的地区,研究的措施是以社会保障为主体的退出与进入乡村制度;均衡网络化解决城乡信息不对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共享问题,分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城乡空间结构向扁平化和网络化转变,进一步分析我国当前城乡网络结构形成的基本条件和不足,提出支撑城乡等值化发展的省域城乡空间结构、都市区城乡空间结构和县域城乡空间结构。第八章是结论和展望,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本论文是作者五年学习期间大量文献阅读思考和参与城乡规划实践项目的理论探索成果。当前,城乡差距是中国发展最大的差距,同时也是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实现全面小康的动力。今后,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等值化发展的研究还会更加广泛的继续进行下去。

张德华[9](2013)在《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指出要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在“十八大”中提出,截至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强调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要在“收入倍增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这说明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第一产粮和商品粮大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黑龙江省农民收入水平却大幅低于粮食主销区农民收入水平。黑龙江现有耕地面积2.06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4%,农村人均耕地面积12.1亩位列全国第一;在全国粮食产量“九连增”的过程中,黑龙江省起到了主要拉动作用。黑龙江省粮食增产贡献率在2009年曾高达60.61%,为全国粮食“九连增”打上了明显的龙江印记。并且黑龙江省于2008年提出了“千亿斤粮食工程”,并于2010年以年粮食产量5013万吨实现了这一宏伟目标;2011年粮食产量更是史无前例的达到1114.1亿斤,取代河南成为全国第一,粮食产量占据全国粮食产量的10%;商品粮率高达80%,位居13个粮食主产省之首。即使获得如此辉煌的粮食生产成果,黑龙江省依旧没有摆脱财政穷省和农民低收的命运。在2000-2011年,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始终在全国平均水平上下波动。2006年人均收入为3552元,比全国平均3587元低35元,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为413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元,直至2011年农民收入还不到北京和上海农民的50%。粮食增产不增收或者增收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仍旧十分明显。因此,以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为研究对象,就有较高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研究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对促进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搞活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其他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有着示范和借鉴意愿。首先,针对黑龙江省收入现状进行分析。此部分先对黑龙江省农民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动态分析,找出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的变化规律;然后对黑龙江省同其他地区的收入进行比较,找出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的特点;并对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协调性进行测度。利用因子得分分析模型将收入和粮食生产尝试有效结合,验证黑龙江省农民贡献和收入是否协调。最后,通过同全面小康标准的比较,明确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同小康标准的差距,明确实现小康收入标准的时间。其次,针对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界定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按照实证要素和行为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涉及因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影响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再者,针对相关行为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对黑龙江省农户和其他经营主体间博弈关系进行讨论。寻找优化农民、企业和政府行为,促进农民利益最大化的路径,并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启示。最后,归纳全文的结论,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通过本研究表明:(1)黑龙江省收入整体呈现出上涨态势,其收入主要来源为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收入成为收入的第二来源,但是工资收入占比要明显低于其他地区。(2)黑龙江省的收入水平处于极不合理状态,其粮食生产贡献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3)黑龙江省农民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一定问题,直接或间接制约农民收入增长:1)水资源承载力不断下降。2)土地质量下降较快,水土流失严重。3)农户自身文化素质偏低。4)补贴金额有限,粮食生产外部性补偿机制缺失。5)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利润空间逐渐压缩。6)“重迎茬”问题突出。7)资金供给尚无法满足农户需求。8)技术需求未满足、技术应用不到位。9)局部地区土地细碎化明显。10)局部地区机械化水平仍旧不高。11)合作社覆盖范围有限、实际作用有待加强。12)水利设施相对不足。13)网络覆盖范围较为有限。14)乡镇企业发展滞后。15)坑农害农现象依旧存在。(4)黑龙江省农户收入的主要影响变量为播种面积、家庭主要种植品种、年劳动力人均工作天数、家庭劳动力数量、非健康人数、农机平均动力、土地是否深翻、低产田面积占比、单块土地规模程度、劳动力平均学历、劳动力平均年龄、是否获得贷款和是否加入合作社。其中除了非健康人数、低产田面积占比和劳动力平均年龄的回归系数为负以外,其他变量均为正。在连续变量中,主要种植品种、播种面积、家庭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平均学历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系数较大。在虚拟变量中,是否加入合作社对收入影响系数最大。(5)优化各主体行为,要充分利用监督和竞争机制;农户在博弈当中处于劣势地位,政府应该通过加强监管和提供补贴的方式保证农民的自身利益,同时政府也可以获得远期社会和生态效益。根据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1)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并不断提高农民素质:(2)建立龙江农民利益补偿机制并争取更多国家优惠政策:(3)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以实现规模效益:(4)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5)通过积极发挥科技作用以实现科技富农;(6)依托自身优势发展乡镇企业并积极推进跨国农业生产;(7)严打害农行为并稳定农资价格;(8)开拓多主体资金供给模式解决农民资金需求:(9)实施自然生态保护政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李增元[10](2013)在《分离与融合: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与社区融合 ——基于温州的实证调查》文中提出自由全面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不过,个体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个体的自由并不是超然于社会的绝对自由。各种社会制度创造着人类有秩序的社会生活,同时,它也可能成为阻碍个体自由发展的重要因素。以自由人为基础的“自由联合体”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自由、融合为基础的人类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基础构成部分,广大农民的自由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特别是在开放、流动社会中,广大农民的不自由性更加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它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精神文化诸多方面。就当前来看,社会流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常态。不过,农民外在的自由流动难掩内在的不自由,流动中的各种公民权利及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生存发展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开放、流动难以掩盖城乡分割、乡村社会封闭、排外的事实。建基于农村社区之上的诸多社会制度既是民众行为的社会规范,同时也往往成为约束个体自由发展的根本因素,致使社会分割、社会融合难以实现。广大农民离土难以真正离乡,城乡居民有流动自由发展不足,有流入难融入,这一矛盾在转变社会中更为突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解放农民,扩展农民自由发展权利,破除社会分割、封闭与排外的弊端,创造有机融合、和谐发展的社会,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命题,也是农民面临的历史性新命运。本文以温州市作为研究样本,对转变社会中的农民自由、社会融合诸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仅仅是本文研究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的一个引子。本文首先以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对建国以来温州社会变革中的农民自由现状进行了考察分析。在改革开放前,基层经济社会制度的变革,都直接地影响着农民的自由,农村基层社会发展过程正是一个广大农民为争取自由发展与国家互动的过程,也是广大农民扩展生存与发展权利与自由空间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城乡社会逐步走向开放、流动,经济政治体制开始变迁,广大农民在政治、经济、社会及精神文化层面的自主发展权利及发展空间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农民独立意识的增长。在现代化发展中,农民从传统小农向现代农民蜕变,逐步走向新的社会发展大舞台。然而,僵化的经济社会制度却内嵌于日渐转变的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中,构造出了外在流动、开放背景下的内在封闭社会,广大农民无法从封闭性社会结构中脱离出来,无法自由自主发展,乡村外部人员也无法自由进入与融入,整个社会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流动与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新时期温州所实施的“三分三改”与“社区重建”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以“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股改”、“地改”、“户改”为主要内容的“三分三改”破除了传统社区的封闭、排外及束缚性,破除了封闭的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促进了农民的自由流动,并保障了流动中的各项权利、权益,为外来人员的自由进入与融入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城乡社会从分割走向融合,改革实践是农民自由解放的新里程碑。在此基础上,温州市进行了农村社区重建,通过社区空间重组、组织体系重建、治理机构再造、治理机制改革,构造“城乡一体型”新社区,推动城乡基层社会对接,努力将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建设成具备政府公共管理服务功能、社区社会自我治理功能,能够为居住在社区内的不同性质居民提供平等服务、保障不同性质居民享有平等公民权利、公民待遇、社区成员权利,为社区居民提供情感归属及精神认同,具有开放性、容纳性的新型基层社会单元。基于上述考察分析,本文继而对建国以来温州农民自由发展历程及特征进行了总结性分析,对当前开放性、流动性社会发展中,温州农村新社区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定量、定性考察,并对温州社会转型发展中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社会融合影响因素进行了判断分析。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仅仅是一个大的历史背景,而流动中的农民自由及生存发展权利与权益才是农民流动背后的实质与根本性问题。正是基于此,本文建基于温州样本的实证研究,对转变社会中农民流动背景下农民自由及社区社会融合这一实质性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本文首先指出了“自由与融合”是社会流动、开放背景中农民的历史性新命题,并对国内外历史进程中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问题进行回顾与分析,探讨国内外农民自由的构成内容,及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关键影响因素。此基础上,本文对所研究的核心内容,何为农民自由、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转变社会中的农民自由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提炼;自由的个体何去何从、融合性社会及社区社会融合何以可能等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对自由、人性、社会制度等抽象问题进行了余论探讨。基于温州样本的微观考察,及社会发展的宏观性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农民自由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层次与差异性。个体是历史的、实践的、具体的,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及阶段性决定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广大农民呈现出不同的自由状况,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及精神文化不同层面。第二,人性解放与发展是农民自由及个体自由的根本内涵。个体自由,外在体现为不同历史时期个体维持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需求,这些仅仅是个体自由的外化,人性解放与发展才是人类自由的根本内涵所在。第三,社会制度是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的关键影响因素。在现实中,存在于特定经济社会结构中的个体及外化的社会关系,都受到嵌入到该经济社会的各种制度的规范与约束,一旦制度规约偏离促进人性自由方向发展,它对人的束缚性就潜在地体现了出来。第四,在解构中构建开放性、容纳性新制度是保障当前农民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破除强制嵌入到经济社会中的一系列封闭、排外社会制度,打破经济社会结构的封闭性、束缚性,建构新制度体系,推动形成各类要素自由流通、个体自由自主流动的新型融合性城乡社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个体权利权益平等,是实现个体自由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五,“自由”的个体内嵌于一个群体性、融合性社会。个体自由的实现是以他人的自由为基础,个体存在的社会是一个群体性社会,只有群体性社会实现了自由与融合发展,个体才能够真正实现自由发展。第六,开放制度体系是实现社区及社会有机融合的重要基础。不同层次融洽和谐社会的形成,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由社区制度、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及人类社会制度等诸多制度构成的开放、容纳性的制度体系,能够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个体社会认同与归属,促进融合性社会的形成与人的自由发展。自由全面发展与人性绽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体现,不过,实践中的个体自由发展与融合性社会的形成,都需要建立在相应的社会制度基础之上。

二、2004年8亿农民将获得八大实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8亿农民将获得八大实惠(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农为本思想
        3.3.2 道德教化思想
        3.3.3 “和合”思想
        3.3.4 乡村运动思想
        3.3.5 乡村改造思想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三)定性分析法
        (四)比较分析法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一、货币基础理论
        二、信用理论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四、货币均衡论
        五、货币政策理论
        六、开放金融理论
        七、金融危机理论
        八、金融创新理论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致谢

(3)新中国初期涪陵县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研究(1952-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特色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历史的延续:从大生产运动到农业爱国丰产运动
    一、大生产运动的实践经验
        (一)互助组织的组建
        (二)劳模运动的开展
        (三)普通民众的参与
        (四)运动的成效与偏差
    二、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演进历程
        (一)土改运动前后的农村形势
        (二)“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
        (三)爱国主义旗帜下的丰产运动
    三、涪陵县从土改运动到农业丰产竞赛
        (一)土改运动与互助合作的兴起
        (二)爱国公约与爱国捐献的推进
        (三)增产节约与生产竞赛的高涨
    小结
第二章 组织的力量:运动中的党、政府、青年团与妇联
    一、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
        (一)设置领导机构
        (二)制定方针政策
        (三)提供技术支持
        (四)组织抗灾救灾
    二、青年团的积极协助
        (一)带头增加生产
        (二)助力宣传教育
    三、妇联的重要支持
        (一)发动参加互助合作
        (二)解决生产实际困难
    小结
第三章 树立旗帜:农业丰产劳模评选运动及其前后
    一、中央到地方农业丰产奖励政策的制定
        (一)农业部颁布奖励办法
        (二)西南区制定奖励标准
        (三)川东区发布丰产指示
        (四)涪陵县提出丰产要求
    二、农业丰产劳模的生成与形塑
        (一)劳模的发现及典型化
        (二)劳模的教育及培养
    三、农业丰产劳模的表彰与劳模群体
        (一)县一届劳模大会的召开
        (二)劳模的群体结构与特点
        (三)典型:徐树廷及其互助组
    四、农业丰产劳模经验的总结及推广
        (一)由下至上的总结
        (二)以点带面的推广
    小结
第四章 运动中的农民:动机、情感与态度
    一、参与运动的情感动机
        (一)感恩共产党
        (二)向往美好生活
        (三)追求经济利益
        (四)从众、随大流
    二、不愿参与运动的思想顾虑
        (一)政治压力
        (二)顾虑怀疑
        (三)自满麻痹
    三、纷繁复杂的其他心理倾向
        (一)迷信保守
        (二)自卑依赖
        (三)依靠等待
    小结
第五章 运动评析: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成效及经验
    一、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功效与偏差
        (一)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功效
        (二)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偏差
    二、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历史经验
        (一)加强农村政治工作是重要前提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重要目标
        (三)造就农村工作队伍是重要保证
        (四)实施农业奖励政策是重要方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主持(研)课题及获奖情况

(4)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意义
    0.2 研究综述
        0.2.1 综述情况
        0.2.2 综述分析
    0.3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
    0.5 相关概念关系的界定和说明
    0.6 论文创新处及不足
第1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溯源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
        1.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思想
        1.1.2 列宁的共享思想
        1.1.3 斯大林的共享思想
    1.2 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
        1.2.1 孔子的“大同社会”
        1.2.2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想
        1.2.3 康有为的《大同书》
        1.2.4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1.3 西方国家的公正思想
        1.3.1 西方古代思想家对公正的探讨
        1.3.2 西方近代思想家对公正的研究
        1.3.3 西方当代思想家对公正的探索
第2章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强调共享的社会正义
    2.1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2.2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2.2.1 初提共同富裕理念,严防两极分化
        2.2.2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共同富裕的制度根基
        2.2.3 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均中求富”
        2.2.4 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保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2.2.5 追求政治平等,反对官僚主义和等级特权
        2.2.6 理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注意兼顾民生
    2.3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2.3.1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特点
        2.3.2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
        2.3.3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局限
第3章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效率,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
    3.1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3.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3.2.1 邓小平的共享发展思想
        3.2.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3.2.1.2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3.2.1.3 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
        3.2.1.4 公有制主体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3.2.1.5 “三步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
        3.2.2 江泽民的共享发展思想
        3.2.2.1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造共同富裕的思想旗帜
        3.2.2.2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
        3.2.2.3 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策略,确立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
        3.2.2.4 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扩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范围
        3.2.2.5 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
        3.2.2.6 制定新“三步走”战略,细化共同富裕的路线蓝图
        3.2.3 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
        3.2.3.1 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3.2.3.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互相促进
        3.2.3.3 贯彻“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提升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
        3.2.3.4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
    3.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3.3.1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特点
        3.3.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
        3.3.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局限
第4章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实线“人人享有、各得其所”
    4.1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4.2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4.2.1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规定
        4.2.1.1 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
        4.2.1.2 共享发展是全面共享
        4.2.1.3 共享发展是共建共享
        4.2.1.4 共享发展是渐进共享
        4.2.2 共享发展理念的意义价值
        4.2.2.1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2.2.2 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根本
        4.2.2.3 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动力
        4.2.3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4.2.3.1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共享发展的潜在动力
        4.2.3.2 全面依法治国,巩固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
        4.2.3.3 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共享发展的领导力量
        4.2.3.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享发展的阶段成果
        4.2.3.5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打牢共享发展的民生底线
    4.3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4.3.1 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4.3.2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世界发展理念的总结与反思
        4.3.3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4.3.4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回应与选择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传承和创新
    5.1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传承
        5.1.1 坚持共同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
        5.1.2 坚持共同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5.1.3 坚持共同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
        5.1.4 坚持共同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5.2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
        5.2.1 共享发展的实践思路:从“理想化”转变到“理性化”
        5.2.2 共享发展的价值指向:从重“物”过渡到重“人”
        5.2.3 共享发展的实质内容:从“片面性”到“全面性”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历史演进的经验启示
    6.1 共享发展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6.2 共享发展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
    6.3 共享发展要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6.4 共享发展要坚持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6.5 共享发展要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治理的公共政策调适研究 ——基于可行能力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留守家庭
        (二) 家庭离散
        (三) 农村公共政策
    三、国内外研究回顾及评价
        (一) 农村留守家庭离散的研究
        (二) 农村相关公共政策的研究
        (三) 总体评价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
        (一) 研究思路与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一、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一) 可行能力的概念界定
        (二) 可行能力理论的学术要义
    二、本文的分析框架
        (一) 社会正义:可行能力的哲学基础
        (二) 社会安排:可行能力的制度清单
        (三) 社会性别:可行能力的性别视角
    三、可行能力理论与研究主题的逻辑关联
第二章 留守的村庄:田野调查
    一、样本村庄介绍
        (一) 五个样本村庄简介
        (二) 进入村庄——以桥村为例
    三、样本村庄家庭离散状况
    四、处境劣势:留守家庭离散生活状况
        (一) 珍视的生活:留守家庭成员的评价性空间
        (二) 处境劣势:留守家庭成员的生活状况素描
    五、不自由的选择:留守家庭的能力贫困
第三章 何为社会正义:留守家庭离散治理政策的价值反思
    一、功利主义的正义:乡村衰落下的留守家庭离散
        (一) 功利主义与我国农村政策话语体系
        (二) 分配中的不平等:难以计算的团聚需求
        (三) “幸福的奴隶”:经济增收与家庭离散的悖论
        (四) 主体性困境:“物的新农村”与乡村衰落
    二、罗尔斯的正义:“隔靴搔痒”的政策应对
        (一)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与相关农村政策
        (二) 机会均等下的家庭安居能力贫困
        (三) 补差原则下的能力帮扶困境
    三、森的正义:能力进入家庭离散治理政策的视角
第四章 何种社会安排:留守家庭离散的工具性自由负面清单
    一、政治自由:政治参与的边缘人
    二、经济条件:经济机会的剥夺
        (一) 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迁徙不自由
        (二) 土地制度下的“离土不离乡”
    三、社会机会:家庭团聚的机会排斥
        (一) 教育机会的城乡距离
        (二) “因病致贫”的恐慌
        (三) 养老保障的忧虑
    四、透明性担保:难以安放的民主论坛
        (一) 不真实的信息:“被抹平的数据”
        (二) 政府与留守家庭:浮躁的关系纽带
        (三) 非政府组织:蜻蜓点水式参与
    五、防护性保障:社会安全网缺失
        (一) 痛苦上达的信息渠道在哪里?
        (二) 扶贫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三) 躲避危机的安全阀在谁手中?
第五章 何种性别政策建构:留守家庭离散中的差异性主体地位
    一、分工歧视:家庭发展政策中的男性优先
        (一) 被束缚在家庭中的人
        (二) 被拒绝行动的人
    二、能力剥夺:公共政策中的性别中立
        (一) 支持不足:村民自治政策下的性别盲视
        (二) 机会剥夺:农村教育政策下的性别排斥
第六章 可行能力建设:治理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的公共政策调适方案
    一、公共政策调适的价值取向:以实现实质自由为核心
        (一) 围绕“人的新农村”建设,推动乡村复兴
        (二) 倡导平等的性别观念,发挥留守妇女乡村发展的主体地位
        (三) 在“权利维护”和“能力提升”中扩展留守家庭的发展自由
    二、公共政策调适的制度安排:以推进“赋能”为主旨
        (一) 保障留守家庭的政治自由,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二) 提倡经济自由,保障留守家庭就业机会和权益
        (三) 创造平等的社会机会,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 增强信息公开,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农民共同参与
        (五)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网,为留守家庭城镇化设置安全阀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发展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价值
    1.2 核心概念与研究对象解析
        1.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必要性
        1.2.3 党的农民民生思想与中共民生思想的辩证关系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1.5.1 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创新
        1.5.3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历史回顾
    2.1 中共农民民生思想的萌芽
        2.1.1 中共早期领导人的农民民生思想
        2.1.2 萌芽阶段中共农民民生思想的理论价值
    2.2 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农民民生思想
        2.2.1 认识论基础:毛泽东的工农革命观
        2.2.2 实践模式: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2.2.3 价值模式: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2.2.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内核: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民生观
        2.2.5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历史贡献
    2.3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曲折发展
        2.3.1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农民观的转变
        2.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农民民生思想的曲折发展
        2.3.3 对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中共农民民生思想的总结和反思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978—2012)
    3.1 温饱导向下的农民民生:邓小平对毛泽东农民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3.1.1 农民贫困:邓小平农村民生改造前的时代之痛
        3.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民民生改善的革命性起点
        3.1.3 继承与创新:中共农民民生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性起步
    3.2 总体小康的农民民生:江泽民对农民民生改善的关键性贡献
        3.2.1 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三农问题”的形成及表现
        3.2.2 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三乱治理”到扶贫攻坚战
        3.2.3 江泽民对农民民生改善的关键性贡献
    3.3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胡锦涛对农民民生改善的重大贡献
        3.3.1 总体小康后“三农”问题的新表现和新矛盾
        3.3.2 农民减负:十六大以来党的农民民生思想发展的核心
        3.3.3 对党的“多予、少取、放活”农民民生思想的评价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最新发展及创新
    4.1 习近平“三农”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创新
        4.1.1 “强富美”的“三农”新战略
        4.1.2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思想
        4.1.3 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4.1.4 十八大以来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理论创新
    4.2 新常态下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理论特色及实践展开
        4.2.1 新常态下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理论特色
        4.2.2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当前农民民生改善的系列举措
        4.2.3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党对改善农民民生的重大战略规划
    4.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理论演进、实践成就及挑战
        4.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民生改善的认识论、方法论路径
        4.3.2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民生改善的总体成就
        4.3.3 当前农民民生改善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
第五章 中共农民民生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发展趋势
    5.1 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历史地位
        5.1.1 它是推动中国农民民生改善事业的重要理论武器
        5.1.2 它是一份与中国农民权益保障共生互进的思想宣言
        5.1.3 它是助推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思想力量
    5.2 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发展趋势
        5.2.1 中国农民民生改善将具备更加宽广的国际视野
        5.2.2 农民民生问题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良性互动将更加明显
        5.2.3 农民民生改善与中共执政伦理的契合度会逐渐加深
        5.2.4 对农民民生利益的关注和调整将会更加具体化和制度化
        5.2.5 农民民生思想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7)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研究的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概述及其理论基础
    2.1 我国传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2.1.1 传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兴起
        2.1.2 传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危机与衰落
        2.1.3 传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教训
    2.2 新农保制度的基本内涵
        2.2.1 新农保制度的内涵及其特点
        2.2.2 新农保制度的性质及其供给模式
    2.3 新农保制度的理论基础
        2.3.1 社会公正理论
        2.3.2 社会保障理论
        2.3.3 制度变迁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情况分析
    3.1 全国新农保制度实施概况
    3.2 中西部地区新农保制度实施情况:以湖南省为例
        3.2.1 湖南省新农保制度概况
        3.2.2 湖南省新农保制度实施基本情况
    3.3 东部地区新农保制度实施情况:以广东省为例
        3.3.1 广东省新农保制度概况
        3.3.2 广东省新农保制度实施基本情况
    3.4 新农保制度的成效、经验总结及存在的问题
        3.4.1 新农保制度的成效
        3.4.2 新农保制度实施的经验总结
        3.4.3 新农保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第4章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质量评价
    4.1 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与思路
        4.1.1 指标设计的原则
        4.1.2 指标设计的思路
    4.2 评价指标的构建
        4.2.1 指标的筛选
        4.2.2 权重确定方法
    4.3 评价指标的运用
        4.3.1 “全覆盖”指标的评价
        4.3.2 “保基本”指标的评价
        4.3.3 “有弹性”指标的评价
        4.3.4 “可持续”指标的评价
    4.4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5章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5.1 新农保制度对农村人口数量的影响
        5.1.1 研究方法及模型假设
        5.1.2 不同条件下的生育率的比较
    5.2 新农保制度对农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5.2.1 研究方法与模型假设
        5.2.2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5.3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5.3.1 主要结论
        5.3.2 政策启示
第6章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验与借鉴
    6.1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典型模式比较
        6.1.1 全民统一制模式
        6.1.2 分散型模式
        6.1.3 统分结合型模式
    6.2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6.2.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6.2.2 法制先行与机制配套
        6.2.3 区别对待以实现高覆盖率
第7章 提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效果的对策
    7.1 提升新农保制度实施效果的基本原则
        7.1.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7.1.2 坚持农民“意思自治”与政府“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7.1.3 坚持“实事求是”与“公平普惠”相结合的原则
        7.1.4 坚持“加速推进覆盖范围”与“稳步推进城乡统筹”相结合的原则
        7.1.5 坚持“依法严格监管”与“精简高效经办”相结合的原则
        7.1.6 坚持“持续加大投入”与“多元保障并举”相结合的原则
    7.2 提升新农保制度实施效果的路径选择
        7.2.1 基本目标
        7.2.2 提升新农保制度实施效果的路径设计
        7.2.3 提升新农保制度实施效果的基础构建
    7.3 提升新农保制度实施效果的政策建议
        7.3.1 科学调整新农保制度设计
        7.3.2 建立稳定长效的筹资机制
        7.3.3 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各要素的整合与衔接
        7.3.4 加快跟进新农保制度的监管与服务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1.1 新农保制度的基本内涵的主要结论
        8.1.2 新农保制度实施情况与运行质量评价的主要结论
        8.1.3 新农保制度实施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的主要结论
        8.1.4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与借鉴主要结论
        8.1.5 提升新农保制度实施效果的对策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8.2.1 新农保制度实施效果更大范围的调查
        8.2.2 新农保制度设计的测算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基于城乡等值的城乡关系格局、机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统筹发展持续推动
        1.1.2 新型城镇化的机遇与挑战
        1.1.3 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潜力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城、乡与城乡关系
        1.3.2 农民、农民工与市民
        1.3.3 城乡等值化的内涵阐释
    1.4 研究原则、目标与方法
        1.4.1 研究原则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论文框架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城乡关系相关研究的综述
    2.1 国外城乡关系研究进展
        2.1.1 国外城乡关系理论演变
        2.1.2 国外城乡关系研究评价
        2.1.3 国外城乡关系研究借鉴
    2.2 国内城乡关系研究进展
        2.2.1 1949-1978 年城乡二元发展观阶段
        2.2.2 1979-2002 年城乡二元松动阶段
        2.2.3 2003 年以来城乡统筹发展阶段
    2.3 城乡关系发展理论评价
        2.3.1 城乡二元理论
        2.3.2 城市偏向理论
    2.4 城乡空间理想模式探索
    2.5 西方城乡发展实践借鉴
        2.5.1 挪威缩小城乡差距经验
        2.5.2 法国缩小城乡差距经验
        2.5.3 美国缩小城乡差距经验
        2.5.4 日本缩小城乡差距经验
        2.5.5 韩国缩小城乡差距经验
第三章 建国后城乡关系格局演变
    3.1 城乡格局演变的阶段划分
        3.1.1 城乡格局
        3.1.2 相关研究
        3.1.3 阶段划分
    3.2 城乡分离(1949-1978 年)
        3.2.1 影响城乡发展的重大事件
        3.2.2 城乡分离格局的基本特征
        3.2.3 城乡分离格局的运行机制
        3.2.4 城乡分离格局的消极影响
    3.3 城乡竞争(1979-1994 年)
        3.3.1 城乡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3.3.2 影响城乡格局的制度变革
        3.3.3 城乡竞争格局的基本特征
        3.3.4 城乡关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3.4 城乡混合(1995-2012 年)
        3.4.1 市场经济主导的城市改革
        3.4.2 城市支持农村的三农政策
        3.4.3 城乡混合格局的基本特征
        3.4.4 城乡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3.5 城乡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3.5.1 基层政权利益自我维护
        3.5.2 城市建立起牢固利益群
        3.5.3 意识形态中的城乡偏见
        3.5.4 不合理制度改革的困境
第四章 城乡不等值的表象与成因
    4.1 城乡生活质量不等值
        4.1.1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
        4.1.2 城乡生活方式差异的影响
        4.1.3 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表现
        4.1.4 城乡设施配置的差距表现
        4.1.5 城乡生活质量差异的原因
    4.2 城乡社会保障不等值
        4.2.1 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4.2.2 城乡社会保障不平等的表现
        4.2.3 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成因分析
    4.3 城乡土地转变不等值
        4.3.1 当前城乡空间发展权概述
        4.3.2 城乡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4.3.3 城乡土地转换的不等价表现
        4.3.4 城乡土地发展的不等价原因
    4.4 不等值成因总结分析
        4.4.1 “三农”问题的传统认知
        4.4.2 城乡不合理的制度安排
        4.4.3 重城轻乡发展战略实施
第五章 城乡等值化系统的建构
    5.1 城乡等值化发展的背景
        5.1.1 公平正义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
        5.1.2 社会经济发展成绩与问题并存
        5.1.3 城乡发展法律制度将逐步完善
        5.1.4 城乡失衡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
        5.1.5 中国梦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
    5.2 城乡等值化系统的结构
        5.2.1 城乡等值的价值取向
        5.2.2 城乡等值系统的构成
    5.3 城乡等值化发展的纬度
        5.3.1 空间单元
        5.3.2 空间类型
        5.3.3 时间次序
    5.4 等值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第六章 城乡等值化发展的动力
    6.1 动力系统架构
        6.1.1 相关动力机制研究
        6.1.2 动力系统分析框架
    6.2 市场主导作用
        6.2.1 城乡资源配置作用
        6.2.2 城乡发展激励作用
        6.2.3 城乡平等促进作用
    6.3 政府推动作用
        6.3.1 政府对执政合法追求
        6.3.2 市场建设与制度创新
        6.3.3 市场失灵纠正与宏观调控
        6.3.4 公共产品供给与社会公平
    6.4 农民主体作用
        6.4.1 农民主体作用分析
        6.4.2 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6.4.3 农民工是城乡融合的沟通者
    6.5 社会辅佐作用
        6.5.1 非官方组织与消除农村贫困
        6.5.2 知识分子倡导促进城乡平等
第七章 城乡等值化的空间路径
    7.1 空间与城乡等值
        7.1.1 空间与空间正义的内涵
        7.1.2 空间与城乡等值的关系
    7.2 双向新型城镇化
        7.2.1 单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7.2.2 城镇化双向理念的转变
        7.2.3 双向城镇化的战略重点
    7.3 均衡城乡网络化
        7.3.1 均衡城乡网络化与城乡等值
        7.3.2 均衡城乡网络化的空间结构
        7.3.3 我国均衡城乡网络结构设想
        7.3.4 均衡城乡网络化的重点支撑
第八章 研究结论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图表来源说明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研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1.5.1 研究的内容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6.1 研究的创新
        1.6.2 研究的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民
        2.1.2 农民收入
    2.2 理论基础
        2.2.1 收入增长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比较优势理论
3 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动态变动及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阶段性分析
        3.1.1 均衡波动阶段(1986-1989)
        3.1.2 快速增长阶段(1990-1997)
        3.1.3 缓慢下降阶段(1998-2000)
        3.1.4 匀速增长阶段(2001-2003)
        3.1.5 高速增长阶段(2004-2011)
    3.2 黑龙江省农民各级收入结构分析
        3.2.1 一级收入结构分析
        3.2.2 二级收入结构分析
        3.2.3 三级收入结构分析
    3.3 黑龙江省农民各收入增长贡献分析
        3.3.1 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3.3.2 工资收入是农民收入增长的辅助动力
        3.3.3 财产性收入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稳定动力
        3.3.4 转移支付收入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潜在动力
    3.4 黑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及生产-收入协调性比较分析
    4.1 黑龙江省同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农民收入比较分析
        4.1.1 黑龙江省农民收入水平较高
        4.1.2 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结构极不合理
        4.1.3 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动力单
        4.1.4 黑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较小
    4.2 基于因子分析的黑龙江省农民生产-收入协调性比较分析
        4.2.1 模型的选取
        4.2.2 指标及数据的选取
        4.2.3 模型结果分析
        4.2.4 模型结果讨论
    4.3 全面小康背景下的黑龙江省农民收入比较分析
        4.3.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农民收入标准
        4.3.2 小康实现程度测度模型选取
        4.3.3 黑龙江省农民收入与小康社会标准的差距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因素
        5.1.1 气候特征
        5.1.2 水资源特征
        5.1.3 土地质量特征
    5.2 农户自身因素
        5.2.1 户主自身情况
        5.2.2 家庭劳动力情况
        5.2.3 家庭负担情况
    5.3 政策因素
        5.3.1 最低收购价政策
        5.3.2 临时收储政策
        5.3.3 补贴政策
    5.4 市场因素
        5.4.1 农资价格
        5.4.2 农产品价格
        5.4.3 种植结构情况
        5.4.4 资金因素
    5.5 科技因素
        5.5.1 技术应用情况
        5.5.2 优良品种普及情况
    5.6 规模经营因素
        5.6.1 土地规模情况
        5.6.2 机械化情况
        5.6.3 农民组织化程度
    5.7 基础设施
        5.7.1 水利设施情况
        5.7.2 信息设施情况
    5.8 城镇化及乡镇企业发展
        5.8.1 城镇化水平
        5.8.2 乡镇企业发展情况
    5.9 相关主体行为因素
        5.9.1 粮商行为
        5.9.2 龙头企业行为
        5.9.3 政府行为
    5.10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626户样本的调查
    6.1 样本选取、调查方式及样本区基本情况
        6.1.1 样本的选取
        6.1.2 调查方式
        6.1.3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6.2 调研样本特征描述
        6.2.1 户主特征
        6.2.2 家庭人员特征
        6.2.3 劳动强度特征
        6.2.4 家庭生产经营特征
        6.2.5 外部环境特征
        6.2.6 家庭财产特征
        6.2.7 家庭收入特征
    6.3 相关因素与样本农户收入关系分析
        6.3.1 自然环境因素与收入关系
        6.3.2 农户自身因素与收入关系
        6.3.3 政策因素与收入关系
        6.3.4 市场因素与收入关系
        6.3.5 科技因素与收入关系
        6.3.6 规模经营与收入关系
        6.3.7 基础设施与收入关系
        6.3.8 城镇化及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与收入关系
    6.4 基于线性回归分析的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6.4.1 模型的选取
        6.4.2 变量界定及假设
        6.4.3 数据获取
        6.4.4 模型结果分析
        6.4.5 模型结果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相关主体行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博弈分析
    7.1 农户与粮食收购商之间围绕恶意压价的博弈分析
        7.1.1 博弈模型的选取
        7.1.2 粮商不存在竞争对手的博弈分析
        7.1.3 粮商存在竞争对手的博弈分析
    7.2 农户与企业之间围绕违约问题的博弈分析
        7.2.1 博弈模型的选取
        7.2.2 博弈主体相关收益分析
        7.2.3 混合纳什均衡解
        7.2.4 混合纳什均衡解讨论
    7.3 农户与政府之间的政策博弈分析
        7.3.1 博弈模型的选取
        7.3.2 博弈模型的博弈扩展形
        7.3.3 博弈主体相关收益分析
        7.3.4 博弈过程及策略选择分析
    7.4 相关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提高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的对策
    8.1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并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8.1.1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8.1.2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龙江新型农民
    8.2 建立龙江农民利益补偿机制并争取更多国家优惠政策
        8.2.1 构建龙江农民利益补偿机制
        8.2.2 争取更多国家优惠政策向龙江倾斜
        8.2.3 通过建立“换茬”补贴有效调整种植结构
    8.3 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以实现规模效益
    8.4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
        8.4.1 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8.4.2 有序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8.4.3 提高机械化水平促进单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8.5 通过积极发挥科技作用以实现科技富农
        8.5.1 构建至下而上的科研体系加大推广力度
        8.5.2 积极发展种业培育地方良种
    8.6 依托自身优势发展乡镇企业并积极推进跨国农业生产
        8.6.1 依托自身优势发展乡镇企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8.6.2 发挥边境地理优势推进跨境农业生产
    8.7 严打害农行为并稳定农资价格
        8.7.1 严打“坑农害农”行为保障农民正常收益
        8.7.2 建立生产成本控制机制以利于农资价格的稳定
    8.8 开拓多主体资金供给模式解决农民资金需求
    8.9 实施自然生态保护政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8.9.1 实施退耕还林政策
        8.9.2 适度发展水稻生产
        8.9.3 加强农业节水设施建设
        8.9.4 发展龙江绿色有机高附加值农业促进产业融合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分离与融合: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与社区融合 ——基于温州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农民流动中的内在束缚: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主要分析框架及分析视角
        (三) 主要分析方法及分析单位
        (四) 简短的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一) 理论研究方法
        (二) 实证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 自由及农民自由
        (二) 社区及社会融合
        (三) 农村社区及社区治理
    六、论文研究中几对关系的交代与说明
        (一) 社会转型与转变社会
        (二) 农民流动与农民自由
        (三) 社区社会融合与社会融合
    七、个案介绍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温州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农民
    一、1950-1957:土改、合作化与包产到户
        (一) 土改
        (二) 合作化
        (三) 包产到户
    二、1958-1978:人民公社化
        (一) 走集体
        (二) 大跃进
        (三) 再包产到户
        (四) 社队经济及发展副业
    小结 生存伦理及制度收放中的农民现实自由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农民及现实困境
    一、1978-1984:人民公社后期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 进城与造城
    二、1985-2006:乡政村治时期
        (一) 村民自治
        (二) 经济社会转型与分化
    三、2006年以来:现实矛盾与困境
        (一) 基层治理体系滞后
        (二) 农民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
        (三) “村社一体”、“政经不分”
        (四) 分化、流动中的封闭、分割与排外
    小结 农民自由的扩展及社会流动中的结构性束缚
第四章 三分三改
    一、政经分开
        (一) 政经不分的历史
        (二) 村委会和经济组织的分离
        (三) “身份分离”促进的农民自由
    二、资地分开
        (一) 集体资产的捆绑性束缚
        (二) 土地资产与非土地资产的分离经营
        (三) 资产重组的农民自主及自由
    三、户产分开
        (一) “户产一体”背景下的社区封闭与排外
        (二) 户口与产权组织关系的分离改革
        (三) “产权明晰”推动的自由流动与利益维护
    四、股改
        (一) “人人有份、人人无份”的集体资产
        (二) 经营性资产的量化入股
        (三) “资产量化”的个体财产与经济自由支配权
    五、地改
        (一) 集体产权下的土地要素流动困境
        (二) 农用地、宅基地、建设用地改革
        (三) “地权变革”盘活的土地财产及农民“离土离乡”
    六、户改
        (一) 城乡二元户籍及利益捆绑
        (二) 剥离附属功能、恢复社会管理功能的户籍改革
        (三) “户改”启动的迁徙自由及流动中的公民权利
    小结 “三分三改”突破的封闭经济社会结构及促进的农民自由
第五章 社区重建
    一、农村社区重建的背景及现实基础
        (一) 社区重建的历史背景
        (二) 社区重建的基础与目标
    二、社区地域空间的重组
        (一) 跨越村界的联合大社区
        (二) 突破封闭边界的自由与认同
    三、社区组织体系重构
        (一) 开放性组织体系
        (二) 全覆盖管理、服务中的平等、认同及归属
    四、社区治理机构再造
        (一) 合作性治理机构
        (二) 开放治理中的自我公共空间
    五、社区治理机制变革
        (一) 协商式治理机制
        (二) 多元参与中的自由与认同
    小结 流动背景下社会重建中的个体化、认同与归属
第六章 转变社会中的温州农民自由及社区社会融合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温州农民自由发展历程及特征
        (一) 建国初期:制度建构中的“自由”及“不自由”
        (二) 集体化时期:封闭社会结构中的农民自由及其抗争
        (三) 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革释放的自由及其限度
        (四) 新时期:“三分三改”释放的新自由
    二、农民流动背景下的当代新社区社会融合现状
        (一) 社会融合的多维度因素
        (二) 社区社会融合的指标体系建构
        (三) 基于融合指标体系的温州新社区考察
        (四) 社区社会融合效度考察的基本结论
    三、温州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与社区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温州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
        (二) 流动背景下现代新社区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
    小结 曲折的个体化及艰难的再嵌入融合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制度基础
    一、流动背景下的农民自由与融合: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历史新命运
    二、我国历史进程中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
        (一) 传统专制社会中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
        (二) 建国以来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状况
        (三) 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制度关联性
    三、国外农村基层社会变革中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
        (一) 基层社会制度变迁改变的“农民命运”
        (二) 社会制度构建的“社会融合”
        (三) 国外社会变革中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制度价值
    四、农民的自由及其实现
        (一) 农民自由
        (二) 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
        (三) 农民自由的实现
    五、自由中的社区社会融合
        (一) “自由”个体何去何从
        (二) 融合性社会
        (三) 社区社会融合何以可能
    六、社区社会融合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大融合
    七、基本结论
    余论 自由、人性与制度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部分访谈资料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2004年8亿农民将获得八大实惠(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3]新中国初期涪陵县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研究(1952-1953)[D]. 陈刚. 西南大学, 2019(12)
  • [4]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D]. 谭诗杰. 湘潭大学, 2018(04)
  • [5]农村留守家庭离散问题治理的公共政策调适研究 ——基于可行能力视角[D]. 全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发展与创新[D]. 万志昂.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4)
  • [7]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效果研究[D]. 刘冰.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4)
  • [8]基于城乡等值的城乡关系格局、机制与路径研究[D]. 李超. 天津大学, 2013(11)
  • [9]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张德华.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10]分离与融合: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与社区融合 ——基于温州的实证调查[D]. 李增元.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2004年8亿农民将获得八项福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