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单独和与谷维素联合在兔和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小檗碱单独和与谷维素联合在兔和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一、黄连素单用及合用谷维素在家兔及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西子,李文芳,邢彦超,王晓明,潘桂湘,黄宇虹[1](2020)在《小檗碱体内药代动力学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小檗碱是黄连、黄柏等中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属于单苄异喹啉类季铵型生物碱,具有抗菌、消炎、抗心律失常、降血脂、降血糖以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但小檗碱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存在原形成分体内暴露水平与药效不相关的问题,提示小檗碱进入体内后可能产生了其他一些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因此,该文围绕小檗碱体内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助于对小檗碱体内物质基础及药理活性有一概貌性的了解。

刘译心[2](2020)在《冰片对黄连素在白羽肉鸡体内组织分布影响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连素是中药黄连中的主要成分,在黄柏、三颗针、功劳木等天然中草药中均能提取到。黄连素具有抗菌活性,在体内、外均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广泛应用于畜禽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本试验研究不同浓度下黄连素在白羽肉鸡组织内的分布情况,及配伍冰片给药后,黄连素在组织内吸收分布的变化情况,旨在为黄连素药物制剂的研发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以白羽肉鸡为供试动物,通过灌胃给药不同剂量黄连素和伍用组(黄连素+冰片)后,分别在2、4、8、12 h四个时间点采集组织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织样品中黄连素的含量,建立的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346 n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0.05 mol/L庚烷磺酸钠:0.05 mol/L磷酸二氢钾(1:1),加入0.2%的三乙胺,并使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0.1]:乙腈=68:32(v/v),内标选用巴马汀。以空白组织做标准曲线,黄连素在0.055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05mg/kg,黄连素平均提取回收率达80%以上,相对标准差均小于15%,证明该检测方法精密度、准确度良好,符合生物样品测定和药物分析的要求。HPLC法以建立的检测条件测定低、中、高三个剂量组(50 mg/kg、100 mg/kg、200mg/kg)黄连素灌胃给药后组织内黄连素浓度,对采集的数据分析处理,各组织内的黄连素峰浓度由高到低分别是肝、肾、心、胰、脾、肺、脂肪、胸肌、腿肌、脑,且随给药剂量的增加,组织内药物浓度均升高,呈剂量依赖性,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三组数据,心内药物浓度差异性显着(P<0.05)。以中剂量黄连素配伍冰片给药(100mg/kg+50 mg/kg)后,测定各组织中黄连素的含量,黄连素+冰片与单用黄连素给药比较各组织内黄连素浓度均升高,将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配伍冰片后肝、心内药物Cmax分别为(285.61±79.28)mg/kg、(46.85±8.29)mg/kg,差异极显着(P<0.01),肺内Cmax为(6.22±1.0)mg/kg,差异显着(P<0.05)。计算配伍冰片组与中剂量黄连素组各组织中黄连素峰浓度的比值Ce,Ce值均大于1,证明冰片可有效促进黄连素在组织内分布,肾内Ce值最高,表明药物在肾内趋向性更好。本试验的结果证明,黄连素在白羽肉鸡组织内分布较广泛,冰片能够促进黄连素在白羽肉鸡组织内的吸收分布效率,对临床用药、制定给药方案和研发新药提供了参考。

喻光燚[3](2019)在《GSTA1、M1基因多态性与GST活性的关系及基于GST的环磷酰胺与白消安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检测GSTA1基因多态性和GSTM1基因缺失多态性;测定GST的活性,并阐明GSTA1和GSTM1的基因多态性对GST活性的影响。考察家兔同时进行环磷酰胺和白消安静脉注射时,GST介导下的白消安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家兔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考察环磷酰胺对家兔和HepG2细胞内GST活性的影响。方法:1.GSTA1和GSTM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使用柱式血液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液中的DNA,并通过PCR-RFLP技术手段对提取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采用DNA测序仪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从而确定GSTA1的基因分型,以及GSTM1的基因缺失情况。2.GST活性的测定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测量在GST特异性催化下,GSH与CDNB的反应结合产物在340nm处吸光度增加的速率,从而推算出GST的酶活性。3.GSTA1和GSTM1基因多态性对GST活性的影响将GSTA1和GSTM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和GST活性结果相联系,通过SPSS统计软件,运用LSD t-test检验的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比较。4.同时给予BUCY静注后白消安的药动学研究健康的家兔5只,给药前禁食12h,家兔白消安和环磷酰胺同时静脉注射的给药剂量分别按照临床治疗的给药剂量进行换算,给药后于0.25、0.5、0.75、1、1.5、2和3h时,耳缘静脉取血。血样经过一系列处理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出白消安的血药浓度,数据由DAS 3.0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以计算白消安的药代动力学参数。5.环磷酰胺对家兔体内GST活性的影响准备5只健康家兔,分别称重并记录,给药前禁食12h,可自由喂水。先从5只家兔的耳缘静脉取血1mL,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测试试剂盒测定家兔血清中GST活性,作为自身对照;环磷酰胺在临床上口服给药剂量是8mg/kg,按照家兔与人的剂量换算系数(3.27mg/kg),环磷酰胺的家兔给药量是26.16mg/kg。根据每只家兔的体重和已配好的药物溶液浓度,算出每只家兔应该给予的药液体积,进行口服灌胃给药,于2h后取血1mL,同样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测试试剂盒来测定家兔血清GST活性。6.环磷酰胺对HepG2细胞GST活性的影响取处于对数生长期且状态良好的HepG2细胞,经过传代处理,将均匀的细胞悬液平均分配到各个新的细胞培养瓶中,且调整每个培养瓶细胞浓度为5 × 104/mL,继续培养24h后,分别将适量的环磷酰胺溶液加入到培养液中,使环磷酰胺浓度分别为0、100、200、400、600、800和1000μg/mL,且每个浓度平行做三次,2h后,收集各个培养瓶中的培养液,并测定HePG2细胞的GST活性。结果:1.GSTA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根据DNA测序的方法,直接测定了可能发生突变的4个启动子区域的位点(-631,-567,-69,-52)的碱基序列,确定了 17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GSTA1的基因分型。结果揭示,基因型GSTA1*A*A(野生型)的频率为75.3%,基因型GSTA1*A*B(杂合突变型)的频率为22.9%,基因型GSTA1*B*B(突变纯合型)的频率是1.8%。等位基因GSTA1*A和*B出现的频率分别是86.8%和13.2%。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之间的GSTA1基因型分布无显着性差异(p=0.743),即可认为男女之间的GSTA1基因型分布无差别,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2.GSTM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根据PCR产物的DNA测序结果,确立了170例血液病患者的GSTM1基因的缺失多态性情况。一共有61例患者出现了GSTM1基因片段缺失的情况,109例患者的GSTM1基因序列完整,GSTM1的基因总体的缺失率为35.9%。93名男性患者中有33例出现GSTM1基因缺失的情况,缺失率为35.5%;77名女性患者中有29例出现GSTM1缺失的情况,缺失率为37.7%。通过卡方检验看出,在不同性别下,GSTM1基因的缺失率没有显着性差异(p=0.796),即可认为男女之间的GSTM1基因缺失率无差别,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3.GST活性的测定根据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试剂盒,测定了17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GST活性。结果显示,这170例样品的GST活性服从正偏态分布。男性组GST的平均酶活性为5.20±0.13nmol/min/mL,女性组的平均酶活性为5.17±0.12nmol/min/mL,t检验后,得出不同性别之间GST活性的分布无差异。以11-30、31-50、51-70和71-90分为四组,GST活性分别为5.24±0.25nmol/min/mL、5.09±0.17nmol/min/mL、5.18±0.13 nmol/min/mL和5.32±0.27nmol/min/mL,进行最小显着性差异t检验(LSD t-test),不同组别之间相互比较,所有p值均大于0.05,即不同年龄组的GST活性无显着性差异,可以认为不同年龄之间GST活性的分布无差异。4.GSTA1基因多态性对GST活性的影响野生型GSTA1 A/A的平均酶活性为5.34±1.26nmol/min/mL,杂合突变型GSTA1 A/B的平均酶活性为4.83±0.76nmol/min/mL,纯合突变型GSTA1 B/B的平均酶活性为3.23±0.07nmol/min/mL。通过LSD t-test检验,进行不同组别之间的相互比较,结果所有p值均小于0.05,可认为GSTA1不同基因型之间的GST活性存在差异,即不同基因型的酶活性大小顺序为:野生型>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5.GSTM1基因缺失多态性对GST活性的影响统计170例血样的GST活性和GSTM1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显示,在62例GSTM1基因缺失的群体中,平均GST活性为5.09±1.24nmol/min/mL,在108例GSTM1基因完整的群体中,平均GST活性为5.23±1.17nmol/min/mL。经过y检验,p=0.424>0.05,揭示出GSTM1基因缺失型(-)和GSTM1非缺失型(+)之间的GST活性无差异,即GSTM1基因片段的缺失与否,不显着影响GST活性。6.同时给予BUCY静注后白消安的药动学研究采用DAS 3.0软件拟合白消安在家兔中的血药浓度,求算出5只家兔体内白消安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半衰期t1/2=1.46±0.26(h),曲线下面积AUC=8.097±0.795(h*mg/L),,初始浓度C0=3.907±0.472(mg/L)。对比单独静脉注射白消安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半衰期t1/2=1.05±0.153(h),曲线下面积AUC=3.846±0.213(h*mg/L),初始浓度G0=2.463±0.245(mg/L)。结果显示,同时静脉注射环磷酰胺和白消安后,白消安在家兔体内的消除半衰期t1/2变长,初始浓度C0和曲线下面积AUC均较大。7.环磷酰胺对家兔体内GST活性的影响计算出5只家兔经过环磷酰胺预处理前后的平均GST活性分别是6.785±0.9799 nmol/min/mL和13.1468±3.3256nmol/min/mL。通过配对t检验,p=0.012<0.05,即环磷酰胺处理前后,家兔体内GST活性有差异,可以认为,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家兔体内的GST活性增强。8.环磷丑胺对HepG2细胞GST活性的影响环磷酰胺浓度分别为0、100、200、400、600、800和1000μg/mL时,所对应的HepG2细胞GST活性分别为2.266±0.050、2.53 0±0.174、3.458±0.187、3.622±0.012、3.691±0.106、3.830±0.116 和 3.941±0.065nmol/min/mL。当环磷酰胺浓度在0-200μg/mL的范围内,对应的HepG2细胞GST活性增大较为明显,当环磷酰胺浓度大于2000μg/mL时,对应的HepG2细胞GST活性基本上不变。结论:1.通过PCR-RFLP反应,,并结合DNA测序的方法,准确、直观、可靠的研究了 17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GSTA1和GSTM1的基因多态性情况,同时测定了 17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体内的GST活性,发现GSTA1不同基因型的酶活性大小顺序为:野生型(GSTA1 A/A)>杂合突变型(GSTA1 A/B)>纯合突变型(GSTA1 B/B),GSTM1基因缺失型和未缺失型的GST活性无差异,这说明GSTM1基因型不是影响GST活性的主要因素,而GSTA1基因型主导着GST活性,GSTA1野生型对应的GST活性最强,GSTA1杂合突变型对应的GST活性次之,GSTA1纯合突变型对应的GST活性相对最低。这为临床个体化给药的方案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帮助更好的实现精准治疗。2.当先给予家兔环磷酰胺预处理后,白消安在家兔体内的消除半衰期变短(t1/2 m=1.363±0.24h,t1/2 s=0.867±0.167h,p=0.016),说明环磷酰胺预处理后,白消安在家兔体内的代谢加快,而本实验通过对比环磷酰胺预处理前后家兔和HepG2细胞内GST活性的变化情况,发现GST活性增强,这说明GST确实可被环磷酰胺激活,也证实了白消安在家兔体内代谢加快的结果。然而同时对家兔静脉注射环磷酰胺和白消安后,发现白消安的消除半衰期变长(t1/2BU=1.05±0.153h,t1/2BUCY=1.46±0.26h,p=0.047),这说明同时给药时环磷酰胺和白消安会竞争GST,从而导致白消安代谢减慢。这为临床BUCY给药方案次序上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可帮助更好的实现精准治疗。

高红梅[4](2015)在《PDD1滴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伪人参皂苷元DD1(Pseudoginsengenin DD1,简称PDD1)结构为(20S,24S)-达玛-20,24-环氧-3β,12β,25-三醇,是以达玛烷型原人参二醇(Protopanaxdiol,PPD1)为原料,经侧链氧化环合而成的奥克梯隆型新化合物。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PDD1合成工艺成熟、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其毒性较低。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以PDD1为原料药研制开发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创新药物PDD1滴丸(化药1.1类),已完成了原料药及制剂的生产工艺研究、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稳定性研究,完成了主要药效学研究以及毒理学研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Pharmacokinetics,PK)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的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过程的“量时”变化动态规律[1],简称ADME,在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大鼠血浆、组织、排泄物中PDD1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大鼠经灌胃给予PDD1滴丸和静脉注射PDD1两种给药途径大鼠生物样品中PDD1的含量。阐明了PDD1在大鼠体内的吸收、组织分布、排泄、血浆蛋白结合率和绝对生物利用度。建立了确定大鼠体内代谢物的PDD1鉴定方法,揭示了PDD1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规律。本论文旨在研究PDD1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一步阐明其有效性,安全性,为开发以PDD1为原料的抗心律失常创新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闫瑞[5](2014)在《天钩降压胶囊中天麻苷、钩藤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大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复方天钩降压胶囊对大鼠体内天麻苷药动学的影响,以及复方配伍对大鼠体内天麻苷、钩藤碱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天麻苷、钩藤碱含量。各给药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动学软件拟合,组间药动学参数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天麻苷灌胃给药在大鼠体内符合一室模型,天钩降压胶囊天麻苷的Cmax、AUC与给药剂量成正比关系,T1/2(ka)与剂量无关。天钩降压胶囊中剂量组和天麻提取物组的药动学参数有一定差异,复方组Cmax、Ke显着减小,T1/2(Ke)、V/F(C)显着增加,AUC和T(peak)无显着性差异。钩藤碱灌胃给药在大鼠体内符合一室模型,复方组钩藤碱的Ka、Cmax、Ke显着减小,T1/2(Ka)、T(peak)、T1/2(Ke)显着增加,AUC、V/F(c)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天麻苷口服体内转运符合一级速度过程,且吸收快,在体内不蓄积。复方配伍延缓了天麻苷的吸收,促进体内分布,延长体内滞留时间,但对其生物利用度无显着影响;而其同样可以延缓钩藤碱的吸收,延长体内滞留时间,而对钩藤碱生物利用度及体内分布无显着影响。

秦青英[6](2014)在《盐酸小檗碱在罗非鱼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参考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HPLC-MS/MS)检测方法,建立适合盐酸小檗碱在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体内药物残留检测的方法,并以此方法研究在26±2℃水温条件下分别单次口灌和单次腹腔注射盐酸小檗碱在吉富罗非鱼体内药物代动力学特征和多次口灌的残留消除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1%甲酸甲醇作为盐酸小檗碱提取液,振荡超声波提取和离心后,经氮气吹干浓缩,残渣用5mL甲醇溶液溶解定容,用0.22μm滤膜过滤再HPLC-MS/MS检测。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在0.0~10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盐酸小檗碱在添加5.0、50.0、100.0ng/mL三个不同浓度水平下对罗非鱼空白组织进行添加回收率试验,平均回收率为89.04102.12%,相对标准偏差为1.32~2.98%,检测限为1ng/mL,符合药残检测的要求。2、在26±2℃水温条件下,研究了单剂量30mg/(kg.bw)口灌和单剂量10mg/(kg.bw)腹腔注射给药,盐酸小檗碱在罗非鱼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口灌给药各组织药物浓度从低到高依次为血浆<肌肉<肾脏<肝脏,腹注给药各组织药物浓度从低到高依次为血浆<肌肉<肝脏<肾脏;口灌血浆药物浓度极低且低于腹注血浆浓度。药物动力学特征表明,盐酸小檗碱在吉富罗非鱼体内呈吸收快,分布非常广泛,消除慢等动力学特征,药物通过肝胆循环代谢和通过肾脏排泄。口灌吸收和消除均较腹注慢,但是分布较腹注广泛。两种给药方式下盐酸小檗碱在血浆中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口灌方式下盐酸小檗碱药物动力学主要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Ka)为0.18h;表观分布容积(Vd)为805.837L/kg;峰浓度(Cmax)为2.95ng/mL;达峰时间(tp)为1h;消除半衰期(t1/2β)为63.838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15.182ng/L·h。腹注方式下盐酸小檗碱药物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Ka)为0.004h;表观分布容积(Vd)为83.379L/kg;峰浓度(Cmax)为104.49ng/mL;达峰时间(tp)为0.5h;消除半衰期(t1/2β)为40.027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924.218ng/L·h。3、在26±2℃水温条件下,罗非鱼连续3d以30mg/(kg.bw)的剂量同一时间点口灌盐酸小檗碱,研究了盐酸小檗碱在罗非鱼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在四种组织药物浓度从低到高都依次为血浆<肌肉<肾脏<肝脏,随时间药物浓度逐渐下降。盐酸小檗碱在罗非鱼体内消除缓慢,在罗非鱼血浆、肌肉、肝脏和肾脏的t1/2β分别为:2.33、7.62、1.30和1.62d。如以10μg/kg为最高残留限量,仅考虑食用组织肌肉,探讨休药期制定得出在本试验养殖环境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7d。

潘艳娜,贺帅,张忠义[7](2013)在《谷维素与黄连素及其配伍在大鼠中药动学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谷维素与黄连素及其配伍在大鼠中药动学的作用规律。方法:18只雌雄各半健康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谷维素组(OZ),黄连素组(BBR)及黄连素及谷维素按1∶1比例混合组(BBR-OZ),各组口服给药量均为100mg.kg-1,给药后在不同时间点采血,样品经处理后采用液质联用法(LC/MS/MS)测定血浆中谷维素主要代谢物阿魏酸(FA)及黄连素(BBR)的浓度。DAS药动学软件拟合房室模型,进行单用谷维素、黄连素及合用时主要药动学参数的比较分析。结果:口服给药后,谷维素及黄连素在大鼠体内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在单用和配伍给药后的各药动学参数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两者配伍给药后,FA分布加快,消除减慢,吸收减慢并显着增加;BBR分布减慢,消除加快,同时吸收减慢并增加。结论:谷维素与黄连素合用后,影响各自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消除,具有明显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潘艳娜[8](2013)在《谷维素与黄连素联合应用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高胆固醇血症占心血管疾病的56%,每年均有4.4百万人死于高胆固醇血症。目前用于调脂的药物有他汀类(即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贝特类、烟酸、胆酸脂螯合剂等四大类,其中临床实际应用最多的主要是他汀类和贝特类,但大剂量应用他汀类可使肝转氨酶升高、肌痛及肌炎,若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更可能引起严重的肌炎及横纹肌溶解,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单独应用贝特类药物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及偶见皮肤瘙痒、荨麻疹、皮疹、脱发、头痛、失眠和性欲减退等,长期服用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其次,上述两种药物价格昂贵,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而言无疑是一种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研发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降脂药具有重要意义。黄连素(Berberine, BBR)常用于肠道感染;谷维素(Oryzanol, OZ)主要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可减少内分泌紊乱,改善精神神经失调症状。临床及体内外实验证明两者均有显着降血脂作用且临床应用安全有效。BBR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调脂类药物作用机理明显不同,它是在基因转录后水平上,通过作用于3’UTR区域,稳定及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mRNA并提高其受体蛋白,提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谢从而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OZ则通过抑制体内过氧化脂的产生、改变胆固醇酯酶和酰基辅酶的活力,降低胆固醇合成,增加胆固醇和胆酸排除,最终降低血脂浓度。虽然两者降脂机制不同,但合用后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可降低各自的用药剂量,减轻长期用药带来的毒副作用,同时OZ可以促进BBR的吸收,提高BBR生物利用度。因此,本课题以BBR与OZ为研究对象,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液质联用等方法进行药学、药效学及药动学方面的系列研究。首先拟建立一种简便、重现性好、可靠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测定BBR及OZ的含量,为后期制剂研发提供质控方法。同时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研究BBR与OZ联用的降脂效果,结合药动学实验考察比较BBR、OZ单独与联合使用后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的变化,从药动学层面探讨BBR与OZ产生协同降脂作用的机理。另外,由于OZ溶解度低,吸收差,生物利用度(BA)低,本课题亦分别从体外及体内考察吐温-80(TW-80)对OZ的增溶作用,为提高OZ生物利用度提供实验依据。目的:1.含量测定。初步建立BBR与OZ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后期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实验基础。2.药效学实验。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筛查BBR与OZ合用后降脂效果的最佳处方。3.药动学实验。通过药动学实验,考察比较BBR、OZ单用与合用后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等参数的变化情况,探讨BBR与OZ的协同作用机理,从药动学角度阐明两药合用后协同降脂的作用机制。4.OZ增溶作用初步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考察TW-80对OZ的增溶作用。方法:1.参考《中国药典》2010版、卫生部部颁标准及相关文献,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BBR及OZ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实验选定OZ的测定波长为304nm,参比波长为369nm,BBR的测定波长为430nm;通过BBR、OZ对照品建立标准曲线计算两药的含量。2.药效学实验: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及降脂效果考察96只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大鼠给予高脂饲料,4周后通过眼眶取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根据血清TC值将大鼠随机分为高血脂模型组(高脂饲料)、阳性对照组(高脂饲料+洛伐他汀组)及BBR单药Ⅰ(0.01g-kg1)、BBR Ⅱ(0.03g·kg。)、BBR Ⅲ(0.1g·kg-1),OZ单药Ⅰ(0.01g·kg-1)、OZ Ⅱ(0.03g·kg-1)、OZ Ⅲ(0.1g·kg-1)、复方Ⅰ组(BBR0.025g·kg-1+OZ0.005g·kg-1),复方Ⅱ组(BBR0.02g·kg1+OZ0.01g·kg-1)、复方Ⅲ组(BBR0.015g·kg-1+OZ0.015g·kg-1)。高血脂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ig)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连续给药4周,收集血清分别检测TC、TG、LDL-C及HDL-C水平,考察BBR、OZ单用及联用后的降脂效果。3.药动学实验取正常SD大鼠24只,体重(250-320g),适应性饲养一周后,禁食12h,自由饮水,随机分为4组,雌雄各半,分别以100mg·kg1(0.5%CMC-Na混悬)灌胃量给予大鼠OZ及BBR+OZ, TW-80+OZ2,5,10,20,30,60,120,180,240,360,480及720min后,给予BBR5,10,20,30,60,120,180,240,360,480,720及1440min后,进行眼底静脉丛取血(400μL),肝素钠抗凝,4000r·min-14℃离心10min,精密量取100gL上清血浆置另一EP管中,-80℃冰箱保存待测。血样经过前处理后,采用液质联用(LC/MS/MS)仪测定血浆中BBR与阿魏酸(Ferulic, FA)的含量。测定结果用DAS2.0软件进行分析,以拟合度和AIC值作为判断标准,选择适当的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4.OZ增溶作用初步研究。称取适量OZ,体外采用0.1mol·L-1HC1、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以模拟胃液与肠液。用含有不同浓度TW-80的0.1mol·L-1HC1或PBS溶解,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测定OZ在329nm波长处的吸光度,通过吸光度的变化考察TW-80对OZ的增溶效果。体内通过药动学实验考察添加TW-80后OZ的药动学变化,从药动学角度考察TW-80对OZ的增溶效果。结果:1.含量测定方法的测定OZ和BBR的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分别为2.93~52.8mg·L-1,R2=0.9999;2.1~37.8mg·L-1,R2=1.0000。对应的平均回收率和RSD为98.69%,2.36%(n=6);101.79%,2.01%(n=6)。2.药效学实验,高血脂大鼠模型的建立及降脂效果考察给予Wistar雄性大鼠高脂饲料4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血脂模型组中TC、LDL-C均显着升高(P<0.05),而HDL-C/TC(H/T)匕值显着降低(P<0.05),模型复制成功;后给药4周,检测各项血脂指标,观察药物降脂效果:单药Ⅱ、Ⅲ组,用药前后对比,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Ⅱ与Ⅲ组之间的疗效并无显着差异。因此,综合分析,BBRⅡ、OZⅡ的剂量最为合适,既有明显疗效,同时剂量相对较小。三种复方降脂药均有疗效,且效果相近;复方各组与单药Ⅱ组及阳性组比较,疗效虽无明显差异,但从药量分析,复方中各单药用量比单药组低,理论上降低毒副作用。复方Ⅰ中,BBR为单药剂量5/6,OZ为1/6;复方Ⅱ中,将两药降至单药剂量的一半;复方Ⅲ中BBR仅为单药剂量的1/3,OZ为2/3。三组复方具有较好的疗效。3.药动学实验在电喷雾离子源ESI(-)及ESI(+)离子化条件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分别检测FA(m/z193->134)及BBR(m/z336->292)。FA在3.082-400.32ng·mL-1范围内(R2=0.9957)、BBR在5.008-127.2ng·mL-1范围内(R2=0.9981)呈良好线性关系。口服给药后,BBR及OZ在大鼠体内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单用和配伍给药后,各药动学参数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两者配伍给药后,FA t1/2β值(399.61±85.67),Cmax值(285.65±57.16)及AUC0-∞值(79803.02±5757.05)均显着高于单药组中t1/2β值(197.74±54.84),Cmax值(166.93±54.70)及AUC0-∞值(40420.60±15773.44);相应的,BBR的Cmax值(66.90±18.49)及AUC0-∞值(26606.41±3897.89)均高于单药组中Cmax值(65.99±13.34)及AUC0-t值(19197.90±2763.47),但t1/2β值(408.05±98.05)低于单药组中t1/2β值(561.42±937.19)。表明两药联合应用后,FA分布加快,消除减慢,吸收增加,生物利用度提高;BBR分布减慢,消除加快,吸收增加,生物利用度提高。4.OZ增溶作用初步研究体外TW-80对OZ的增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TW-80浓度为0-1%)。体内药动学实验结果表明,添加TW-80后,虽然FA的吸收并无提高,但Tmax延长、AUC0-∞显着升高,提示TW-80能延长OZ的吸收及分布,提高OZ的生物利用度。结论: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可同时测定BBR与OZ含量的测定及其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药效实验证明BBR联合OZ可产生明显的协同降脂作用,两药合用可减少BBR与OZ的用量,从理论上减少了大剂量单药带来的副作用。为进一步研究BBR与OZ合用协同降脂的作用机制,通过药动学实验分析BBR、OZ及两药合用后的药动学变化,结果表明两药合用后可显着影响各自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消除,具有明显的药动学相互作用,提示两药合用协同降脂的机制与两药相互促进吸收有关。同时,发现TW-80能显着提高OZ的溶解度,并延长OZ的吸收及分布,提高OZ的生物利用度,表明TW-80可作为OZ的增溶剂。

谢辉,毛春芹[9](2011)在《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口服给药体内过程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文献检索,整理与分析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口服给药体内过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口服剂型选择、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资料。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对原小檗碱型生物碱类活性成分口服给药后在胃肠道的吸收、体内组织分布、代谢途径与代谢产物、排泄及药动学参数的研究进行文献整理。研究报道涉及多种此类活性成分在肠道的转运机制与转运部位特性、体内组织分布、代谢与排泄特性及主要代谢产物、口服药动学参数等。口服用药的体内过程较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现阶段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入,复方配伍用药时在体内各环节可能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还需进一步确认。

邹海艳[10](2011)在《复方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的制备与体内外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以前期药效学评价为基础,采用现代制剂技术将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 BH)和木香提取物制备了pH-菌群触发型复方结肠定位片,对该制剂中药物的体外释放度和大鼠体内的释药行为进行研究,以评价该制剂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研究对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体内外评价方法和小檗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盐酸小檗碱及其复方结肠定位片的制备与体外释放评价以果胶、瓜耳豆胶酶触骨架材料与药物混合,压制成片芯,采用Eudragit L100和Eudragit S100混合液包衣,制备了直径为3mm的盐酸小檗碱及其复方结肠定位片。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了片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盐酸小檗碱在0.82~40.80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方法回收率>95%,RSD<3%,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可用于盐酸小檗碱及其复方结肠定位片的含量测定。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中小檗碱含量为252.6 mg·g-1 (n=6),复方片中小檗碱的含量为269.6 mg·g-1 (n=6)。以人工胃液(0.1mol·L-1HCl),人工小肠液(pH6.8 PBS),人工结肠液(pH 5.8 PBS,含果胶酶0.5g·L-1,β-甘露聚糖酶0.5g·L-1)分别为0~2h,2~5h和5~12h的释放介质,分别测定了盐酸小檗碱及其复方结肠定位片12h内的体外释放度。结果表明,片剂在模拟胃、小肠环境的介质中,药物释放较少,4h累积释放度<10%,在含果胶酶和β-甘露聚糖酶的人工结肠液中药物释放明显加快,9h累积释放度>90%,具有菌群触发型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释药特性。第三部分盐酸小檗碱及其复方结肠定位片在大鼠胃肠道的释药研究将盐酸小檗碱混悬液、盐酸小檗碱及其复方结肠定位片大鼠灌胃给药,分别于22h内各时间点采集大鼠胃、近端小肠(小肠上2/3段)、远端小肠(小肠下2/3段)、盲肠和结肠段的内容物和组织样品,以巴马汀为内标,HPLC法检测大鼠各段胃肠道组织和内容物中小檗碱的的经时变化。实验首先建立了相关的含量测定方法:(1)建立了大鼠各段胃肠道内容物中小檗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各内容物样品中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0.10-20.0mg·L-1,所建诸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10%,回收率在85%~115%,稳定性符合要求,可用于大鼠胃肠道内容物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2)建立了大鼠各段胃肠道组织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各组织样品中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0.05-10.00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符合要求。与盐酸小檗碱混悬液灌胃组(BH组)比较,盐酸小檗碱及其复方结肠定位片组大鼠胃肠道内的释药行为有所不同,表现在(1)盐酸小檗碱及其复方片组大鼠各段胃肠道组织和内容物样品中2h均未检测到小檗碱,存在明显的时滞,片剂4h于大鼠远端小肠开始释药,4~6h迅速释放于盲肠。(2)盐酸小檗碱及其复方片组22h内在大鼠胃和近端小肠腔道内及组织中基本无小檗碱的分布,药物主要分布于大鼠的盲肠和结肠部位。(3)片剂组大鼠结肠腔道内和组织中小檗碱的分布量明显高于BH组。盐酸小檗碱及其复方结肠定位片组大鼠结肠腔道内的小檗碱的药量.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2h)分别为BH组的5.1倍和3.9倍;结肠组织中小檗碱的AUC0-22h分别是BH组2.7和3.6倍。说明盐酸小檗碱及其复方结肠定位片在大鼠胃、近端小肠不释放,片剂转运至盲、结肠部位后,大量释放药物,具有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释药特点。第四部分复方结肠定位片大鼠血浆药动学研究建立了大鼠血浆中小檗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33mol·L-1 KH2PO4 (29:71, H3PO4调pH 3.0);流速:1.OmL·min-1;柱温30-C;检测波长:345nm。小檗碱浓度在0.02-0.40m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8);低、中、高浓度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1.6+8.2)%,(100.0+3.2)%和(101.3+3.5)%,RSD均小于10%;日内和日间精密度良好,稳定性符合相关要求。对大鼠灌胃给予盐酸小檗碱混悬液、盐酸小檗碱及其复方结肠定位片后22h内血药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复方结肠定位片组2h血浆中未检测到小檗碱,4-22h大鼠血药浓度较恒定。Cmax为0.25mg.L-1,Tmax为6h,与BH组比较(Cmax为1.13mg.L-1,Tmax为2h),Cmax降低,Tmax延长,具有缓控释制剂的释药特点。以BH组为参比,复方结肠定位片组的大鼠结肠靶向释药指数DDI为8.46,分别是远端小肠和盲肠的7.3倍和3.6倍,具有结肠定位释药特点。本课题以果胶和瓜尔豆胶(1:1)为酶触降解材料制备了骨架型片芯,结合现代制药技术制备了中药复方pH.菌群触发型结肠定位片,工艺简便,可行性好。体内评价对多部位(分段胃肠道内容物、组织、血浆)、多时间点药物含量、分布变化进行了研究,系统评价了制剂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构建了体内综合评价体系。对探讨新型给药系统在中药复方中的适宜性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对满足中医临床需要,提高临床用药的顺应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二、黄连素单用及合用谷维素在家兔及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连素单用及合用谷维素在家兔及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檗碱体内药代动力学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物代谢及动力学研究
    1.1 小檗碱的药物代谢
        1.1.1 代谢途径及代谢产物
        1.1.2 参与代谢反应的酶系及酶动力学研究
        1.1.3 参与代谢反应的肠道菌群
    1.2 小檗碱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2.1 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
        1.2.2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2 小檗碱的药理活性研究
    2.1 抗菌
    2.2 抗心律失常
    2.3 降血脂
    2.4 抗糖尿病
    2.5 抗肿瘤
3 结语

(2)冰片对黄连素在白羽肉鸡体内组织分布影响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黄连的研究概况
        1.1.1 黄连的药理作用
        1.1.2 黄连在畜禽养殖中的临床应用
    1.2 黄连素的研究概况
        1.2.1 黄连素的提取工艺
        1.2.2 黄连素的药理作用
        1.2.3 黄连素临床上的毒副作用
        1.2.4 黄连素在机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
    1.3 冰片的研究概况
        1.3.1 冰片的药理作用
        1.3.2 冰片的毒性反应
        1.3.3 冰片影响药物的组织分布
    1.4 兽药残留概述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
        1.5.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1.5.2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动物
        2.1.2 试验药品与试剂
        2.1.3 试验仪器
        2.1.4 试验分析方法
        2.1.5 试验溶液的制备
    2.2 试验设计
        2.2.1 动物试验及组织样品采集
        2.2.2 组织样品处理办法
        2.2.3 HPLC检测条件确立
        2.2.4 方法学确证
        2.2.4.1 方法专属性
        2.2.4.2 标准曲线的建立
        2.2.4.3 提取回收率
        2.2.4.4 精密度和准确度
        2.2.4.5 稳定性
        2.2.5 不同剂量的黄连素在白羽肉鸡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2.2.5.1 给药试验
        2.2.5.2 黄连素在白羽肉鸡体内的组织分布测定
        2.2.6 冰片对黄连素在白羽肉鸡体内的组织分布影响的研究
        2.2.6.1 给药试验
        2.2.6.2 伍用冰片后黄连素在白羽肉鸡体内的组织分布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方法学确证
        3.1.1 方法特异性
        3.1.2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3.1.3 提取回收率
        3.1.4 精密度和准确度
        3.1.5 稳定性
    3.2 试验组组织样品中黄连素含量测定
        3.2.1 黄连素组组织分布结果分析
        3.2.2 黄连素配伍冰片组组织分布结果分析
4 讨论
    4.1 试验方法分析
    4.2 不同剂量黄连素在白羽肉鸡体内的组织分布结果分析
    4.3 冰片对黄连素在白羽肉鸡体内的组织分布影响结果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GSTA1、M1基因多态性与GST活性的关系及基于GST的环磷酰胺与白消安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GSTA1及GSTM1的基因多态性测试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实验仪器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PCR引物设计
        1.5 人血红细胞DNA的提取
        1.6 PCR反应体系
        1.7 PCR产物测序反应体系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DNA提取及质量检测
        2.2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结果
        2.3 PCR产物碱基测序结果
        2.4 GSTA1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2.5 GSTM1的基因缺失多态性分析
    3 讨论
        3.1 GSTA1及GSTM1基因多态性的选择
        3.2 GSTA1及GSTM1基因多态性测定方法的选择
        3.3 引物设计的原则
    4 结论
第二部分 GST活性的测定及与GSTA1、M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对象
        1.3 GST活性的测定方法
        1.4 精密度试验
        1.5 GST活性的统计分析及与GST基因多态性分析
    2 结果
        2.1 精密度试验结果
        2.2 GST活性分布情况
        2.3 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GST活性分析
        2.4 GSTA1基因多态性对GST活性的影响
        2.5 GSTM1基因缺失多态性对GST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白消安及环磷酰胺的代谢机制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3.3 GST活性的测定方法及与GSTA1、M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4 结论
第三部分 基于GST介导的环磷酰胺与白消安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试剂的配制
        1.3 白消安及环磷酰胺给药及血样采集方案
        1.4 血清样品预处理
        1.5 HPLC法测定白消安血药浓度的建立
        1.6 标准曲线的绘制
        1.7 家兔及HepG2细胞内环磷酰胺对GST活性的影响
    2 结果
        2.1 HPLC法测白消安血药浓度方法的评价
        2.2 标准曲线的求算
        2.3 同时静注BUCY后,BU的浓度测定结果
        2.4 白消安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求算
        2.5 环磷酰胺对家兔体内白消安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2.6 家兔及HepG2细胞内环磷酰胺对GST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白消安测定方法的确立
        3.2 BU/CY同时给药对白消安代谢的影响
        3.3 BU/CY给药顺序对其体内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3.4 环磷酰胺激活GST活性的初步研究
    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PDD1滴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心律失常概述
        1.1.1 定义[3]
        1.1.2 病因
        1.1.3 临床表现
        1.1.4 治疗方案
        1.1.5 抗心律失常药物研制的必要性
    1.2 抗心律失常天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
        1.2.1 生物碱类化合物
        1.2.2 黄酮类化合物
        1.2.3 苯丙素类化合物
        1.2.4 醌类化合物
        1.2.5 三萜类化合物
    1.3 立体依据
        1.3.1 课题来源
        1.3.2 原料研究
        1.3.3 制剂工艺研究
        1.3.4 质量标准研究
        1.3.5 药效学研究
    1.4 本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2章 PDD1 滴丸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药品
        2.1.2 试剂与材料
        2.1.3 仪器和设备
        2.1.4 数据处理软件
        2.1.5 实验动物
    2.2 血浆样品中 PDD1 定量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2.2.1 分析条件
        2.2.2 溶液配制
        2.2.3 血浆样品前处理
        2.2.4 方法学验证
    2.3 大鼠灌胃 PDD1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试验方法及结果
        2.3.1 PDD1 滴丸给药混悬液的配制
        2.3.2 血浆样品采集
        2.3.3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测定结果
    2.4 讨论与小结
        2.4.1 条件优化
        2.4.2 内标物的选择
        2.4.3 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2.4.4 小结
第3章 PDD1 滴丸大鼠组织分布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药品
        3.1.2 试剂与材料
        3.1.3 仪器和设备
        3.1.4 数据处理软件
        3.1.5 实验动物
    3.2 组织样品中 PDD1 定量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3.2.1 分析条件
        3.2.2 溶液配制
        3.2.2.1 PDD1 母液(1mg/mL)的配制
        3.2.2.2 PDD1 标准曲线和质控工作液的配制
        3.2.2.3 PDD1 组织标准曲线和质控(QC)样品的配制
        3.2.2.4 26-OH-PD(内标)母液及工作液的配制
        3.2.3 组织样品前处理方法[117-119]
        3.2.4 方法学验证
    3.3 大鼠组织分布试验方法及结果
        3.3.1 PDD1 滴丸给药混悬液的配制
        3.3.2 组织样品采集
        3.3.3 大鼠组织分布试验结果
        3.3.4 大鼠灌胃给予 PDD1 滴丸的组织分布情况
    3.4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PDD1 滴丸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药品
        4.1.2 试剂与材料
        4.1.3 仪器和设备
        4.1.4 数据处理软件
        4.1.5 实验动物
    4.2 样品中 PDD1 定量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4.2.1 分析条件
        4.2.2 溶液配制
        4.2.3 样品前处理方法
        4.2.4 方法学验证
    4.3 血浆蛋白结合率试验方法及结果
        4.3.1 血浆蛋白结合率试验方法
        4.3.2 血浆蛋白结合率试验结果
    4.4 讨论与小结
第5章 PDD1 滴丸的排泄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1.1 药品
        5.1.2 试剂与材料
        5.1.3 仪器和设备
        5.1.4 数据处理软件
        5.1.5 实验动物
    5.2 排泄样品中 PDD1 定量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5.2.1 分析条件
        5.2.2 溶液配制
        5.2.3 样品前处理方法[124-125]
        5.2.4 方法学验证
    5.3 大鼠排泄试验方法及结果
        5.3.1 PDD1 滴丸给药混悬液的配制
        5.3.2 尿、粪和胆汁样品采集
        5.3.2.1 尿、粪和样品采集
        5.3.2.2 胆汁样品采集
        5.3.3 大鼠排泄试验结果
    5.4 讨论和小结
第6章 PDD1 滴丸的代谢初步研究
    6.1 材料与仪器
        6.1.1 药品
        6.1.2 试剂与材料
        6.1.3 仪器和设备
        6.1.4 数据处理软件
        6.1.5 实验动物
    6.2 代谢样品中 PDD1 定性方法的建立
        6.2.1 分析条件
        6.2.2 样品前处理方法
    6.3 PDD1 在大鼠体内代谢试验方法及结果
        6.3.1 PDD1 滴丸给药混悬液的配制
        6.3.2 尿和粪样品采集
        6.3.3 大鼠代谢试验结果
    6.4 讨论与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天钩降压胶囊中天麻苷、钩藤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天钩降压胶囊中药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
        1.1 天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
        1.2 钩藤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
        1.3 杜仲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
        1.4 黄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
        1.5 牡丹皮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
        1.6 珍珠母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
    2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
        2.1 单体活性成分
        2.2 单味中药
        2.3 中药复方或有效部位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4 方剂配伍作用机制研究
        2.5 中西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2.6 中医“证”或西医“病”状态的药代动力学规律研究
        2.7 不同剂型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2.8 对代谢酶的影响研究
        2.9 利用PK-PD模型进行的研究
    3 天麻苷与钩藤碱、异钩藤碱的理化性质及药动学研究现状
        3.1 天麻苷理化性质
        3.2 天麻苷药动学研究现状
        3.3 钩藤碱、异钩藤碱理化性质
        3.4 钩藤碱、异钩藤碱药动学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天钩降压胶囊中天麻苷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制备
        2.2 血浆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3 色谱条件
        2.4 天麻苷标准曲线绘制
        2.5 最低检测限
        2.6 方法学考察
        2.7 回收率考察
        2.8 药时曲线拟合及药动学参数
    3 讨论
第三部分 天钩降压胶囊中钩藤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制备
        2.2 血浆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3 色谱条件
        2.4 钩藤碱标准曲线绘制
        2.5 最低检测限
        2.6 方法学考察
        2.7 回收率考察
        2.8 药时曲线拟合及药动学参数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6)盐酸小檗碱在罗非鱼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盐酸小檗碱
        1.1.1 小檗碱的抗菌作用
        1.1.2 小檗碱抗菌作用机理
        1.1.3 其他药理作用
        1.1.4 毒副作用研究进展
        1.1.5 盐酸下檗碱的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1.1.6 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2 罗非鱼及其养殖状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盐酸小檗碱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2.1 材料
        2.1.1 试验动物
        2.1.2 试验主要药品、试剂
        2.1.3 试验仪器
        2.1.4 试验溶液
    2.2 药物动力学试验方法
        2.2.1 组织药物含量分析方法
        2.2.2 口灌给药动物分组、给药与采样
        2.2.3 腹腔注射给药动物分组、给药与采样
        2.2.4 组织样品前处理
        2.2.5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线性关系及检测限
        2.3.2 回收率与精密度
        2.3.3 单剂量口灌和腹腔注射盐酸小檗碱后各组织的药时曲线
        2.3.4 单剂量口灌和腹注给药在血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2.3.5 单剂量口灌和腹腔注射给药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2.4 讨论
        2.4.1 给药方式和采样时间
        2.4.2 盐酸小檗碱在罗非鱼血浆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
        2.4.3 盐酸小檗碱在罗非鱼体内的药时曲线特征
        2.4.4 盐酸小檗碱在罗非鱼体内的吸收和分布特征
        2.4.5 盐酸小檗碱在罗非鱼体内的消除特征
        2.4.6 临床给药建议
    2.5 小结
3 多次口服盐酸小檗碱在罗非鱼体内消除规律
    3.1 材料
        3.1.1 试验动物
        3.1.2 试验主要药品、试剂
        3.1.3 试验仪器
        3.1.4 试验所需溶液的制备
    3.2 方法
        3.2.1 药物残留试验设计
        3.2.2 组织样品前处理
        3.2.3 数据处理
    3.3 试验结果
        3.3.1 多次口灌盐酸小檗碱在罗非鱼体内残留
        3.3.2 多次口灌盐酸小檗碱在罗非鱼体内消除规律
    3.4 讨论
        3.4.1 多次给药消除规律
        3.4.2 休药期探讨
    3.5 小结
4 结论
    4.1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
    4.2 主要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谷维素与黄连素及其配伍在大鼠中药动学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药物与试剂
    1.2 仪器
    1.3 动物
2 方法
    2.1 液质条件
    2.2 标准溶液及质控溶液 (QC) 制备
    2.3 实验分组及给药
    2.4 血浆样品处理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方法学结果
        3.1.1 专属性考察
        3.1.2 线性关系与最低检测限
        3.1.3 准确度与精密度
        3.1.4 提取回收率
        3.1.5 稳定性
        3.1.6 基质效应
    3.2 单用及合用后BBR及FA药动学参数变化
4 讨论

(8)谷维素与黄连素联合应用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初步建立谷维素及黄连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1. 仪器和试剂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与结论
第二章 药效学实验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药动学实验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
    3 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复方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的制备与体内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体内外评价方法
    综述三 小檗碱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第二章 盐酸小檗碱及其复方结肠定位片的制备与体外释放评价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方法学考察
        3.2 含量测定结果
        3.3 体外释放试验结果
        3.4 体外释药模型的拟合
        3.5 相似性评价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盐酸小檗碱及其复方结肠定位片大鼠胃肠道释药研究
    第一节 大鼠胃肠道内容物中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第二节 大鼠胃肠道组织中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第三节 大鼠口服盐酸小檗碱及其复方结肠定位片后胃肠道分布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大鼠胃肠道腔道内小檗碱的含量
        3.2 大鼠胃肠道组织中小檗碱的分布
    讨论
    小结
第四章 复方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大鼠血浆药动学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方法学考察
        3.2 血药浓度的测定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黄连素单用及合用谷维素在家兔及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檗碱体内药代动力学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赵西子,李文芳,邢彦超,王晓明,潘桂湘,黄宇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10)
  • [2]冰片对黄连素在白羽肉鸡体内组织分布影响作用的研究[D]. 刘译心.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3]GSTA1、M1基因多态性与GST活性的关系及基于GST的环磷酰胺与白消安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D]. 喻光燚. 山西医科大学, 2019(09)
  • [4]PDD1滴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高红梅. 吉林大学, 2015(08)
  • [5]天钩降压胶囊中天麻苷、钩藤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D]. 闫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4)
  • [6]盐酸小檗碱在罗非鱼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研究[D]. 秦青英. 广东海洋大学, 2014(02)
  • [7]谷维素与黄连素及其配伍在大鼠中药动学的比较分析[J]. 潘艳娜,贺帅,张忠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10)
  • [8]谷维素与黄连素联合应用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研究[D]. 潘艳娜.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9]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口服给药体内过程研究进展[J]. 谢辉,毛春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14)
  • [10]复方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的制备与体内外评价研究[D]. 邹海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小檗碱单独和与谷维素联合在兔和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