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水质

淮河流域水质

一、淮河流域水质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包晓斌,朱晓兵[1](2021)在《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面临挑战,2018年淮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达到64.61亿t,比2010年增长25.9%,2019年Ⅳ、Ⅴ和劣Ⅴ类水质仍占36.4%,这就需要推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促进流域绿色发展。针对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存在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执法不到位、管制手段单调、省际跨界水污染治理措施不力、治理主体投入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相应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流域水环境治理规划体系、加大水功能区水质保护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推进流域上下游和省际间协调联治、加强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建立流域水环境治理投融资机制等。

顾昕[2](2021)在《稳定同位素淮河流域王蚌区间农业非点源污染溯源定量研究》文中指出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以淮河流域王蚌区间污染物溯源为研究课题采用稳定同位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对流域污染物来源进行示踪。使用了蒙特卡洛水质评估模型、双稳定同位素MCMC混合模型、DOM寻峰法和平行因子法模型。通过秸秆还田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有机污染物在农田的迁移特征。并通过结合多元线性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淮河流域王蚌区间地表水中NO3--N是TN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影响淮河流域王蚌区间水质的主要指标,运用同位素溯源的MCMC混合模型得到淮河流域王蚌区间水体NO3--N主要污染来源是粪便和生活污水(31.8%),其次为耕地土壤(30.40%)和化肥(25.92%),雨水贡献最少(11.87%)。(2)城东湖和泥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参数A(254)、E2/E3、E4/E6、SR、r(A,T)、r(C,A)和r(C,T)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荧光光谱特征指数(FI、BIX、HIX和新鲜度指数)综合显示城东湖DOM兼具腐殖化特征和自生源特征,其中自生源特征较为显着,主要是城东湖周围居民少,水质好,自净强且没有大量的外源输入。泥河则显示腐殖化特征较为显着,主要是泥河河道狭窄,农田居多,养鱼塘和畜禽养殖点较多,有大量的外源输入。(3)城东湖和泥河主要污染源为化肥、生活污水、粪便和耕地土壤,城东湖雨水的污染贡献率较高为12.89%,泥河为主要的农业面源污染,污染源贡献率占据75.63%。并运用DOM数据建立平行因子模型,得出污染源中两类(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质)四组分有机污染物(类富里酸Cl、类色氨酸C2、类胡敏酸C3和类酪氨酸C4)。(4)通过13C和15N稳定同位素溯源,得到实验田主要污染物为秸秆、耕地、生活污水、化肥和粪便,其中秸秆随着时间的增加污染源贡献率不断增加,化肥也随着时间的增加污染源不断增高,耕地土壤和生活污水由于降雪被壤中流所带走,粪便先分解释放,又因后续的降雪得到稀释,贡献率降低。运用DOM数据建立平行因子模型,得出五种污染源中有两类(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质)四组分有机污染物(类富里酸C1、类色氨酸C2、类胡敏酸C3和类酪氨酸C4)。图[82]表[14]参[98]

张彩丽,林琳,江懿,吕凯[3](2020)在《淮河流域(阜阳段)2009—2018年水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淮河流域(阜阳段)3个监测断面2009—2018年近10年的水质监测结果为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水质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王家坝监测断面水质2009—2018年均为Ⅲ类;张大桥监测断面前6年水质为劣Ⅴ类,2015—2017年变为Ⅳ类水质,2018年变为Ⅲ类水质;徐庄监测断面水质在2016年前除2009和2011年2年为Ⅴ类,其他几年均为Ⅳ类,2017和2018年分别为Ⅲ类和Ⅱ类水质,污染指标主要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同时,以王家坝监测断面为代表,通过对其水质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相关性的分析,探讨水质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道水量和降水量对水质保持有促进作用,GDP与渔业产值对水质的提升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郑竹艳[4](2020)在《八里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水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中认为八里河流域位于淮河支流—沙颍河下游,面积约480 km2,农业高度集约化,种植业和粉条加工业是其主要产业,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及淀粉废水回灌成为其重要污染源。因此,农业面源污染构成流域内重要污染形式,导致局部地表水环境急剧恶化,不仅使沙颖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受到影响,可能对居民生活饮用浅层地下水水质构成一定威胁。为了调查八里河流域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水环境现状,研究影响水质特征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一定依据。为此,本论文选取我国农业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的沙颍河下游的八里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在调查流域水环境现状和污染源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采集样本、室内测试分析(15个常规指标和6个污染指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水化学组分分析、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特征,探讨了淀粉废水灌溉对浅层地下水影响,以及八里河流域浅层地下水质特征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成果如下:(1)八里河流域地表水氮、磷、COD严重超标,其中柳沟水质最差,为污染最为严重的支流。主要受沿途淀粉废水、畜禽养殖污水、化肥农药、生活污水等影响。(2)八里河流域浅层地下水属于中性偏弱碱性水,地下水中的Ca2+,Mg2+和重碳酸盐含量较多,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型为主,水中“三氮”、CODMn含量偏低,“三氮”浓度位于Ⅲ类标准以内,仅少数水的CODMn浓度超过Ⅲ类标准,因此,浅层地下水水质相对较好,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3)通过对灌溉区—耿棚镇附近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发现,硝氮、亚硝氮含量未超过Ⅱ类标准,氨氮含量处于Ⅱ类(≤0.10 mg/L)附近,但CODMn含量超过Ⅲ类标准(≤3.0 mg/L)。因此,高浓度淀粉废水灌溉排放,会对局部地段浅层地下水水质有一定影响。(4)以耿棚镇淀粉废水回灌为对象,淀粉试验场为典型污染区,模拟污染物从地表-包气带-含水层的迁移过程,发现运行至20年时,废水扩散至4.03 km2,中心浓度达31.0 mg/L,污染晕水平运移距离达2.40 km,但垂向运移距离仅为0.017 km,揭示了中间弱透水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污染物从潜水含水层向下部微承压含水运移速度和扩散能力。(5)影响八里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水质特征的因素除了水文地质条件,农业灌溉也对局部地区地下水产生一定影响。图[49]表[17]参[90]。

于紫萍,许秋瑾,魏健,胡术刚,李爱民,谢显传,宋永会[5](2020)在《淮河70年治理历程及“十四五”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淮河是我国第一条开展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的旱涝灾害、水体污染事件及治理和管理措施,将淮河的治理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旱涝灾害频繁,主要遵循"蓄泄兼筹"思路,进行抗旱防洪等水利工程建设;第二阶段(1979—2005年)水质严重恶化,以提升防洪标准和强力治理污染源为思路,进行旱涝灾害和水污染的共同治理;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淮河被列入水专项重点示范流域,在控源减排、减负修复、综合调控思路指导下,开展水污染的系统治理。相比20世纪90年代,目前淮河水质明显改善,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占比降至12.2%,优良水质占比显着提升,但水污染形势仍然严峻,存在水环境污染压力大、水生态受损严重等问题。"十四五"期间应通过强化污染源系统治理、推进流域水生态完整性修复、提升流域调控管理能力等,持续推进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

方云祥[6](2020)在《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去的几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快速的经济发展在带来国民经济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积累了各种环境问题。伴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国民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和要求也日渐提升。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已成为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中国政府已经明确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流域作为一个以水力联系为基础自然形成的地理单元,其区域内各自然环境要素存在着紧密联系,导致很多环境问题往往具有流域性的特征。因此,在解决流域环境问题时,从流域全局以及影响流域生态环境的多要素角度出发进行统筹考虑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需要从流域的角度出发去解决流域性环境问题,但在相关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管理机制方面有待完善。本研究从流域的角度开展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流域环境管理对策研究,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选取青弋江流域、淠河流域、率水河流域作为安徽省典型流域开展研究,通过资料搜集、现场踏勘、样品采集与分析统计,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和国外关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内涵、评价方法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构建了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和方法,对三个流域开展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理念对安徽省的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本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安徽省境内有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流域。根据对三大流域内一级流域的自然特征、规模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开展情况,选取青弋江流域、淠河流域、率水河流域作为安徽省典型流域开展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根据典型流域的自然环境状况、生态系统特征及其服务功能等,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由决策层、系统层、要素层、指标层和变量层组成的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每项指标建立5个等级的评分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体系中各层级指标进行逐层赋权,建立了逐级加权的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方法。(2)对安徽省典型流域开展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对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地表覆盖、水资源、水质、人口、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在三个流域共126个点位开展水生生物采集,74个点位开展河道水文状况实地调查;在对调查和采集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后对三个流域开展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评价得出:青弋江流域、淠河流域、率水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68.8分、63.6分、77.5分,健康级别均属于良好级别;各流域内部上、中、下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基本一致;对比陆域和水域生态系统,陆域生态系统要优于水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根据单个具体指标和要素评价,发现水生生物相关指标和河道连通性指标评分较低,是影响三个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根据水质指标和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对比,两者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了单纯的化学水质指标在反映水环境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对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对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发现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总体特征存在着空间条块分割和部门多头管理的特点,从流域整体角度进行环境管理的特点不明显。综合分析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流域环境管理的经验,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出发,对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从管理理念、法规体系、管理目标、管理机构与机制、流域规划、环境问题的诊断识别与预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付小峰[7](2019)在《淮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和防治建议》文中研究说明淮河流域的水质状况对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分析淮河流域水资源和水质的现状,提出该流域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建议。研究结果显示近几年淮河流域仍然存在水资源缺乏和水体污染严重等问题,建议建立跨省区的协同防控体系,完善城乡水污染防治设施。

夏业领[8](2019)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预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矛盾逐步加深,水污染日益严重,对水资源的利用临界区域水资源的承载极限,水资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开展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对于丰富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维护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大量的文献研究,本文归纳总结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简介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通过频数统计筛选出使用频率较高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标,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子系统层,资源支撑、资源消耗、人口增长、居民生活、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等准则层。采用熵值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分别筛选出各市权重较大的9个指标;基于权重计算结果,运用加权TOPSIS模型实证测度淮河生态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并利用ArcGIS10.2软件,可视化2010-2017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八地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空间分布。运用障碍度模型,列出障碍度排名前10的障碍指标,为提升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供参考。最后,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GM(1,1)预测模型,对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中长期预测,依据结果,可以清晰了解各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方向和提升速度等。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综合承载力波动小,呈逐年上升趋势,稳中趋好,受各子系统影响大;从各地市来看,八地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各异,根据承载力年均增长率将其划分为三类,分别为承载力较差但高速增长区域(蚌埠、阜阳、淮南)、承载力中级但较快增长区域(淮北、宿州、滁州)、承载力良好但低速增长区域(毫州、六安)。根据文章列出的排名前10位的障碍指标显示,八地市单项指标障碍度数值均呈现不断增加态势,虽GM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18-2022年八地市水资源承载力均是逐年上升的,但未来还需重点关注排序靠前的障碍因素,实现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提升。图23表14参70

童国平[9](2019)在《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的效率研究和驱动因素分析》文中认为淮河流域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制约了流域整体及各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水环境的健康状态。由于流域农业生产存在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化肥等水污染严重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灰水足迹概念的引入可以充分了解淮河流域农业水污染现状,也为农业化肥等污染物的投入对水资源数量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灰水足迹效率相关研究将有利于探究农业灰水足迹和农业经济产出之间的有效性关系,对于深入指导流域农业生产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首先,本文详细阐述淮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的发展现状,借鉴Hoekstra等提出的灰水足迹理论及方法,从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三个部门测算了2000-2015年淮河流域的农业灰水足迹,并分析了各部门及流域整体的农业灰水足迹的时间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DEA-BCC模型核算了淮河流域的静态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并以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探讨分析了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的时空变动,从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角度分析了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变动的外部影响因素。最后,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和LMDI模型分解出农业经济、化肥强度、灰水产出规模、农业环境和耕地资源五大效应对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变动的驱动贡献量,并按照各驱动效应的贡献率将淮河流域各地区划分不同的驱动模式。论文主要研究结果为:(1)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测算中发现,2000-2015年农业灰水足迹呈现“Λ”型发展形状,总体表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河南省农业灰水足迹区域占比最大,江苏次之,山东最小,农业水污染状况从上游到下游逐渐改善,水环境质量逐渐提升;同时,灰水足迹部门比重最大的是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次之,水产养殖业比例仅占10%以下。(2)淮河流域的农业灰水足迹效率核算中发现,2000-2015年间的平均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值在0.6上下小幅波动,总体效率水平较低,有待提高;另外,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值区域排序为:山东>江苏>安徽>河南,表现出从内陆上游地区向东部下游沿海地区逐渐递增的地域差异性。(3)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因素分解中发现,农业灰水足迹效率的农业经济效应、灰水产出规模效应和耕地资源效应为正向效应,化肥强度效应和农业环境效应为负向效应,其中农业经济效应是提升农业灰水足迹效率最关键的内部驱动因素。根据各地区驱动因素效应值可以划分为单驱动效应、双驱动效应和三驱动效应,其中单驱动效应模式包括以农业经济效应主导的模式I和以灰水产出规模效应主导的模式II,双驱动效应模式是以农业经济效应和农业环境效应共同作用下的模式Ⅲ,三驱动效应模式是以农业经济效应、农业环境效应和耕地资源效应相互作用的模式IV。(4)针对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应将河南省的种植业作为水污染重点治理区域和部门,充分发挥农业经济效应的正向驱动效应,依靠农业技术进步给农业发展转型提供强大动力,还需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进一步降低化肥强度效应来促进化肥利用效率的提高,最终提高农业灰水足迹效率。

陈家琦[10](2019)在《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岸带作为城乡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价值,还是统筹城乡的关键纽带,对促进城乡共荣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现状河岸带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生态保护乏力、生态功能与外在利用诉求的不匹配、管控混乱等诸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暴露。在新型城镇化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对河岸带进行妥善生态保护,建立生态保护与功能利用的内在联系,挖掘河岸带深层次经济、环境增值效益,是在城乡规划领域值得关注的一个内容分支。相较于平原城市,浅丘型城市地形起伏,生态资源丰富,水文过程复杂,水系格局纵横交错,河岸带作为河流廊道空间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选取浅丘型城市河岸带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探索适应于浅丘地形特征,匹配内在保护和外在利用诉求的河岸带生态保护方法与内容。基于相关研究文献以及实践案例的收集和阅读以及实地勘察调研,结合实践研究《桐柏县城乡总体规划》,对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路径与方法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1.通过现状认知与梳理,识别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的生态特征与自然过程规律,并甄别出生态保护的主要对象;2.借鉴城乡样条分区,依据河岸带关联用地属性特征,对规划区河岸带进行了分区体系构建,并匹配了相应分区的主要矛盾、诉求和保护对象;3.建立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规划方法体系,形成由上至下、联系紧密、目的明确的生态保护规划体系,在宏观层面对河岸带总体空间结构体系和功能进行优化和设定,在中观层面对关联土地利用布局进行调整,在微观层面对具体河段空间进行场地设计;4.最后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明确了管控重点内容和措施,并基于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相关管控问题,对河岸带管理和实施模式提出了建议。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以浅丘型城市河岸带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现状认知与分析,提出了本文针对的四大问题,即重要素保护轻系统保护,重用地静态保护轻过程动态维护,保护与利用脱节和保护措施单一且针对性不足,同时明确了本次研究相关概念和空间范围。此外,本章还概述了研究重点、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框架等内容。第二章:对河岸带现状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对问题的表征和成因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相关文献综述、梳理了规划实践案例,总结相关经验,作为研究的基础。第三章:主要以桐柏规划区为例,对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识别了其中与生态系统稳定紧密相关的自然水文过程、干扰活动以及主要生态保护对象。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导向为激发河岸带价值、保护与利用相匹配以及建立多层级的生态保护体系。第四、五、六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从分区体系构建、生态保护对象与目标匹配、总体功能与结构设定、关联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场地空间设计来搭建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方法体系。第四章首先依据河岸带关联地区用地特征,对规划区进行了分区,并在此基础之上明确了各分区下主要的生态保护对象和目标。同时在宏观层面对总体空间格局体系进行了优化,包括自身结构体系构建、水绿网络互联互通、缺口修复与优化、自然地表径流恢复和城市汇水单元组织重构,并对河岸带功能进行了设定。第五章首先根据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相容度关系,在中观层面结合分区特征与诉求差异,针对各分区的河岸带关联土地利用布局进行了调整。其次在微观层面提出应通过植被配置、护岸形式、生态维护设施和排水过程生态化四个层面对河段场地空间设计进行生态保护与优化,并选取特征河段进行了具体的场地改造与设计。第六章首先明确了河岸带生态保护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各阶段中的管控内容与措施。其次构建了以流域单元为基础的河岸带管理和实施模式,以保障规划的落地实施,提高生态保护效能。

二、淮河流域水质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河流域水质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淮河流域水环境现状
    1.1 河流水质变化
    1.2 省际废水排放变化
    1.3 水环境污染来源
        1.3.1 工业污染依然严重
        1.3.2 生活污染持续增加
        1.3.3 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2 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2.2 执法不到位
    2.3 管制手段单调
    2.4 省际跨界水污染治理措施不力
    2.5 治理主体投入不足
3 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3.1 健全流域水环境治理法律法规体系
    3.2 完善流域水环境治理规划体系
    3.3 加大水功能区水质保护力度
    3.4 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3.5 推进流域上下游和省际协调联治
    3.6 加强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
    3.7 建立流域水环境治理投融资机制

(2)稳定同位素淮河流域王蚌区间农业非点源污染溯源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15)N和~(18)O同位素溯源
        1.2.2 ~(13)C和DOM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1 采样点布置
        2.2.2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2.4 实验方案
    2.5 数据分析
3 淮河流域王蚌区间~(15)N和~(18)O同位素污染物溯源
    3.1 淮河流域水质评估
        3.1.1 样品分析
        3.1.2 蒙特卡罗水质评价模型
        3.1.3 结果分析
    3.2 水体中氮氧同位素组成
        3.2.1 实验方法
        3.2.2 MCMC模型
    3.3 流域污染源识别
        3.3.1 同位素污染物溯源
        3.3.2 淮河流域王蚌区间硝态氮管控建议
        3.3.3 淮河流域王蚌区间DOM物质组分
    3.4 本章小结
4 淮河流域王蚌区间河流COD溯源
    4.1 COD、DOC和CDOM的相关性
    4.2 COD同位素溯源
        4.2.1 C/N和~(13)C对DOC的研究
        4.2.2 城东湖和泥河MCMC模型污染物贡献率
    4.3 不同湖泊的紫外-可见和荧光特性的分布
        4.3.1 DOM主要光谱的特征指标及计算方法
        4.3.2 泥河不同紫外-荧光指标的空间分布
        4.3.3 城东湖不同紫外-荧光指标的空间分布
    4.4 DOC来源分析
        4.4.1 淮河流域王蚌区间参数分布及相关性
        4.4.2 淮河—城东湖—泥河水体PARAFAC模型分析
        4.4.3 主成分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实验田污染物溯源
    5.1 实验田氮素和DOC的时间特征
        5.1.1 总氮时间序列变化
        5.1.2 氨氮时间序列变化
        5.1.3 硝酸盐氮时间序列变化
        5.1.4 DOC时间序列变化
    5.2 实验田COD的溯源
        5.2.1 实验田土壤~(13)C和~(15)N同位素溯源
        5.2.2 实验田土壤提取液溶解性有机质PARAFAC模型分析
        5.2.3 实验田土壤不同深度土壤提取液的FDOM荧光强度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淮河流域(阜阳段)2009—2018年水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1.1 研究方法
        1.1.1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1)DO标准指数:
        (2)pH标准指数:
        (3)其他监测项目:
        (4)单因子污染指数分级标准:
        1.1.2 内梅罗污染指数法。
    1.2 评价项目与标准
    1.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 淮河流域阜阳段近10年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2.1 年际变化特征
        2.1.1 水质综合状况的年际变化。
        2.1.2 各水质指标的年际变化。
    2.2 年内变化特征
3 淮河流域阜阳段水质变化与相关自然社会及经济因素间的关系
    3.1 内梅罗污染指数
    3.2 自然社会因素对王家坝监测断面水质的影响
        3.2.1 自然因素影响。
        3.2.2 社会因素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八里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水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业活动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
        1.2.2 地下水水质特征
        1.2.3 典型污染场地地下水数值模拟
        1.2.4 区域地下水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
        2.1.4 水系
    2.2 社会经济
    2.3 地质概况
        2.3.1 区域地质
        2.3.2 第四系地层
    2.4 水文地质
        2.4.1 含水层组
        2.4.2 地下水补径排
        2.4.3 地下水动态
3 采样与测试
    3.1 采样背景
    3.2 采样方法
    3.3 采样地点
    3.4 测试方法
4 八里河流域水质特征
    4.1 地表水水质特征
        4.1.1 地表水污染组分特征
        4.1.2 地表水常规组分特征
    4.2 地下水水质特征
        4.2.1 地下水污染组分特征
        4.2.2 地下水常规组分特征
5 灌溉试验场浅层地下水试验及监测
    5.1 试验场选取
    5.2 试验场设计与施工
        5.2.1 观测孔设计
        5.2.2 观测孔施工
    5.3 水文地质试验
        5.3.1 松散层结构
        5.3.2 含隔水层结构
        5.3.3 试验过程
    5.4 试验场浅层地下水观测
        5.4.1 各观测孔水位动态变化
        5.4.2 试验区浅层地下水流场
    5.5 试验场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
6 试验场浅层地下水数值模拟
    6.1 地下水流场数值模拟
        6.1.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6.1.2 数学模型
        6.1.3 地下水水流模拟
    6.2 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
        6.2.1 污染物运移模型
        6.2.2 数学模型
        6.2.3 污染物溶质运移模拟
    6.3 小结
7 浅层地下水水质影响因素
    7.1 自然条件
        7.1.1 水文条件
        7.1.2 水文地质条件
    7.2 人类活动
        7.2.1 农业活动
        7.2.2 生活污染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淮河70年治理历程及“十四五”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淮河流域概况及治理阶段
    1.1 淮河流域概况
    1.2 淮河流域治理阶段划分
2 淮河流域治理3个阶段主要洪涝灾害和水污染事件
    2.1 旱涝灾害治理阶段(1949—1978年)
    2.2 旱涝与水污染治理并重阶段(1979—2005年)
    2.3 水污染重点治理阶段(2006年至今)
3 淮河流域治理3个阶段主要措施
    3.1 旱涝灾害治理阶段(1949—1978年)
        3.1.1 治理思路
        3.1.2 治理措施
    3.2 旱涝与水污染治理并重阶段(1979—2005年)
        3.2.1 治理思路
        3.2.2 旱涝灾害治理措施
        3.2.3 水污染治理与管理措施
        3.2.3. 1 立法与管理措施
        3.2.3. 2 水污染治理措施
    3.3 水污染重点治理阶段(2006年至今)
        3.3.1 治理思路
        3.3.2 水污染治理措施
        3.3.3 立法与管理措施
4 淮河水质变化趋势及“十四五”治理展望
    4.1 淮河近30年水质变化趋势
    4.2 淮河水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3 淮河治理“十四五”展望
        4.3.1 强化污染源系统治理
        4.3.2 推进流域水生态完整性修复
        4.3.3 提升流域调控管理能力
5 结语

(6)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
        1.2.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1.2.3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素
        1.2.4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相关研究
        1.3.2 安徽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相关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安徽省流域概况及典型流域选取
    2.1 安徽省流域概况
        2.1.1 长江流域
        2.1.2 淮河流域
        2.1.3 新安江流域
    2.2 典型流域概况
        2.2.1 典型流域的选取
        2.2.2 典型流域概况
    2.3 小结
第三章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目标、思路与原则
        3.1.1 评价目标
        3.1.2 评价思路
        3.1.3 评价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框架体系构建
        3.2.2 评价指标选取
        3.2.3 指标权重确定
        3.2.4 指标含义及评价标准
    3.3 小结
第四章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因子调查分析
    4.1 典型流域边界及评价单元划分
        4.1.1 划分方法
        4.1.2 划分结果
    4.2 陆域生态系统评价数据采集与分析
        4.2.1 生态格局要素调查
        4.2.2 生态功能要素调查
        4.2.3 生态压力(陆域)要素调查
    4.3 水域系统评价因子采集与分析
        4.3.1 生境结构要素调查
        4.3.2 水生生物要素调查
        4.3.3 生态压力(水域)要素调查
    4.4 小结
第五章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1 陆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1.1 生态格局要素评估
        5.1.2 生态功能要素评估
        5.1.3 生态压力(陆域)要素评估
    5.2 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2.1 生境结构要素评估
        5.2.2 水生生物要素评估
        5.2.3 生态压力(水域)要素评估
    5.3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5.3.1 综合指数评价方法概述
        5.3.2 指标层健康指数评估汇总
        5.3.3 陆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综合评价
        5.3.4 水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综合评价
        5.3.5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估
    5.4 评价结果讨论
        5.4.1 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特征分析
        5.4.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与水质指标的关系
        5.4.3 关于流域健康评价结果不确定性的讨论
    5.5 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启示
        5.5.1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的结果分析
        5.5.2 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启示
    5.6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对策与建议
    6.1 概述
    6.2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现状分析
        6.2.1 流域环境管理法律体系
        6.2.2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机构
        6.2.3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6.3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6.3.1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机构
        6.3.2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地方性法规
        6.3.3 当前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效果及问题分析
    6.4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1 美国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2 欧洲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3 澳大利亚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4 日本的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5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的启示
    6.5 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6.5.1 建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理念
        6.5.2 健全完善流域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
        6.5.3 完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与协调机制
        6.5.4 建立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为基础的管理目标
        6.5.5 加强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体系的规划制定
        6.5.6 建立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环境问题诊断识别与预警体系
    6.6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1.1 安徽省典型流域选取和边界划定
        7.1.2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7.1.3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7.1.4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7.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文附表目录
    英文附表目录
    中文附图目录
    英文附图目录
致谢
学位申请者简介

(7)淮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和防治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淮河流域水资源概括
2 淮河流域水质概况
3 淮河流域现存问题
    3.1 水资源缺乏
    3.2 水体污染严重,农村污水处理效率低
4 淮河流域治理对策及建议
    4.1 建立跨省区的协同防控体系
    4.2 优化布局,完善农村污染防治设施
5 结语

(8)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研究
        1.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1.2.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历程
        1.2.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水资源承载力基本理论
    2.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2.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与特点
    2.3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3 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现状分析
    3.1 区域基本概况
        3.1.1 自然环境概况
        3.1.2 水文气象概况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1.4 生态环境状况
    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2.1 整体水资源利用现状
        3.2.2 各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
    3.3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4 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4.1.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
        4.1.2 社会经济子系统指标
        4.1.3 环境子系统指标
    4.2 加权改进的TOPISIS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4.2.1 基本思想
        4.2.2 权重设定
        4.2.3 评价指标同趋势化
        4.2.4 计算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贴近度
    4.3 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实证研究
        4.3.1 数据来源及指标标准化处理
        4.3.2 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4.3.3 安徽段八地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4.4 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诊断
    4.5 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预测
        4.5.1 灰色模型GM(1,1)的基本原理
        4.5.2 相对误差大小检验
        4.5.3 GM(1,1)模型的适用范围
        4.5.4 水资源承载力预测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6 创新点及展望
    6.1 创新点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2010-2017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八地市数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的效率研究和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水污染评价研究
        1.2.2 灰水足迹研究综述
        1.2.3 DEA模型下的水资源效率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灰水足迹理论和效率测度模型研究
    2.1 灰水足迹概念
        2.1.1 水足迹概念
        2.1.2 灰水足迹概念
        2.1.3 灰水足迹效率概念
    2.2 农业灰水足迹效率评价和驱动因素模型研究
        2.2.1 农业灰水足迹测算
        2.2.2 基于DEA-BCC模型的农业灰水足迹效率评价
        2.2.3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2.2.4 基于LMDI模型的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因素分解
第三章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测算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种植业发展现状
        3.1.3 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
        3.1.4 渔业发展现状
    3.2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测算
        3.2.1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测算
        3.2.2 淮河流域种植业灰水足迹测算
        3.2.3 淮河流域畜牧养殖业灰水足迹测算
        3.2.4 淮河流域水产养殖业灰水足迹测算
    3.3 淮河流域农业水污染时空分析
        3.3.1 淮河流域上游农业水污染时空分析
        3.3.2 淮河流域中游农业水污染时空分析
        3.3.3 淮河流域下游及沂沭泗水系农业水污染时空分析
第四章 基于DEA-BCC模型的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评价
    4.1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1.1 投入产出变量选取
        4.1.2 数据来源
        4.1.3 投入产出变量相关性检验
    4.2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结果及分析
        4.2.1 基于DEA-BCC模型的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分析
        4.2.2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投影分析
    4.3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分析
        4.3.1 基于时间序列的Malmquist指数评价
        4.3.2 基于空间序列的Malmquist指数评价
第五章 基于LMDI模型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因素分析
    5.1 基于比值法的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测算
    5.2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分解
        5.2.1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效应时间变化分析
        5.2.2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效应区域对比分析
    5.3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类型分析
        5.3.1 单驱动效应
        5.3.2 双驱动效应
        5.3.3 三驱动效应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10)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观念由“GDP至上”到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1.1.2 河岸带环境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
        1.1.3 河岸带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1.2 相关概念与空间范围界定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空间范围界定
    1.3 针对问题
        1.3.1 重要素保护轻系统保护
        1.3.2 重用地静态保护轻过程动态维护
        1.3.3 保护与利用脱节
        1.3.4 保护措施单一且针对性不足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重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重点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问题与相关研究
    2.1 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主要问题
        2.1.1 重要素保护轻系统保护——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视角局限
        2.1.2 重用地静态保护轻过程动态维护——河岸带生态系统规律与自然过程认知缺失
        2.1.3 保护与利用脱节——河岸带保护与环境景观资源利用匹配措施不足
        2.1.4 保护措施单一且针对性不足——河岸带生态保护管控低效乏力
    2.2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相关理论
        2.2.2 河岸带多尺度研究的必要性
        2.2.3 河岸带与关联土地使用研究
        2.2.4 河岸带生态功能影响因子研究
        2.2.5 河岸带生态保护技术研究
    2.3 国内外实践案例
    2.4 规划借鉴与不足
        2.4.1 规划借鉴
        2.4.2 规划不足
    2.5 本章小结
3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现状认知与规划导向
    3.1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特征认知
        3.1.1 河岸带整体特征认知
        3.1.2 河岸带主要自然过程
        3.1.3 河岸带生态系统特征
        3.1.4 河岸带主要干扰过程
        3.1.5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特征
    3.2 河岸带生态保护现状认知
        3.2.1 调研范围与总体认知
        3.2.2 自然地区
        3.2.3 农业地区
        3.2.4 城市建设区
        3.2.5 现状总结
    3.3 河岸带生态保护对象甄别
        3.3.1 要素系统保护
        3.3.2 空间模式保护
        3.3.3 关联过程保护
    3.4 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导向
        3.4.1 激发河岸带价值
        3.4.2 生态保护与功能利用相匹配
        3.4.3 多层级的生态保护体系
    3.5 本章小结
4 河岸带生态保护分区系统构建
    4.1 河岸带生态保护多层级体系构建
        4.1.1 河岸带纵向分区设定
        4.1.2 河岸带横向分区设定
        4.1.3 河岸带多层级规划体系构建
    4.2 河岸带生态保护目标设定与策略构建
        4.2.1 生态保护要素匹配
        4.2.2 生态保护规划目标设定
    4.3 河岸带生态保护结构构建与优化
        4.3.1 总体空间体系构建
        4.3.2 结构优化与重构
    4.4 河岸带分区生态服务功能设定
        4.4.1 河岸带功能
        4.4.2 纵向分区总体生态服务功能设定
        4.4.3 基于河流的纵向分区生态服务功能设定
    4.5 本章小结
5 促进生态保护的河岸带关联土地利用布局与场地设计
    5.1 河岸带生态服务功能与关联土地利用响应
        5.1.1 关联土地利用对河岸带的生态影响
        5.1.2 关联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保护相容度分析
        5.1.3 匹配规划区纵向分区的河岸带关联土地利用相容度构建
    5.2 关联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5.2.1 关联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原则
        5.2.2 城区外围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5.2.3 城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5.3 河岸带横向场地设计
        5.3.1 设计要素识别
        5.3.2 生态保护建设引导
        5.3.3 典型横向场地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管控与实施
    6.1 河岸带生态保护各层次规划管控
        6.1.1 总规层面
        6.1.2 控规层面
        6.1.3 修规层面
    6.2 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管理与实施
        6.2.1 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管理模式
        6.2.2 河岸带生态保护实施体系构建
    6.3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桐柏规划区主要河岸带现状调研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 参与规划项目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淮河流域水质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对策[J]. 包晓斌,朱晓兵. 水利经济, 2021(04)
  • [2]稳定同位素淮河流域王蚌区间农业非点源污染溯源定量研究[D]. 顾昕.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3]淮河流域(阜阳段)2009—2018年水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张彩丽,林琳,江懿,吕凯. 安徽农业科学, 2020(23)
  • [4]八里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水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 郑竹艳.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3)
  • [5]淮河70年治理历程及“十四五”展望[J]. 于紫萍,许秋瑾,魏健,胡术刚,李爱民,谢显传,宋永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0(05)
  • [6]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D]. 方云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淮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和防治建议[J]. 付小峰. 陕西水利, 2019(11)
  • [8]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预测[D]. 夏业领.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9]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的效率研究和驱动因素分析[D]. 童国平.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10]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方法研究[D]. 陈家琦. 重庆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淮河流域水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