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中的几个问题

辽宁省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中的几个问题

一、从辽宁看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柳杨[1](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即将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新时代赋予了大学生前所未有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志愿服务,由于具有自愿性与组织性相统一、无偿性与公益性相一致、实践性与育人性相结合等特点,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全方位长效育人机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也在积极创新多样的志愿服务形式,融入到“城乡一体化”“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中,在志愿服务中追求自我提高,自我成长。因此,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是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志愿服务理论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需要,也是加强中国精神研究的需要;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需要,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志愿文化形成的需要。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一是对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探讨。二是在总结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包括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阐释内涵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奠定了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包括: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人的精神需要是更高层次的需要以及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的行为准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来源,包括:“崇德向善”、“积德行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第二,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作用。本文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按照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分为初步形成期、成长壮大期、纵深发展期、影响力不断扩大时期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新时代等五个阶段。在系统的梳理历史阶段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兴起的社会背景:包括雷锋精神的时代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志愿服务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同时,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作用: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以及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第三,通过实证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时代境遇。调查显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大学生志愿者的数量可观、志愿服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的制度框架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对于新时代志愿精神理解不深刻、日常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志愿服务动机存在功利化的倾向等。本文从不良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法律及社会支持力度不足、志愿服务的运行方式不够创新、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阐述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路径。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不断发展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大思政”范畴、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方式、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同时,要在整个社会营造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以此来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路径。总之,志愿服务在一代代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上不断进行着传承和发展,志愿精神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光荣的志愿者,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本文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路径,对于在实践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西水[2](2020)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城商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促进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放缓,国有大行盈利规模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但城商行整体业绩明显下滑,风险逐步暴露,个别排名靠前的城商行被市场出清。这既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城商行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也引起了对城商行发展未来之路的现实性思考。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文章分为4个部分,具体包括9个章节。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的总体情况。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即第2章,论述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金融发展的关系,包括城商行性质、定位与发展环境等;探讨了地方政府干预、城商行发展两者的逻辑关系;梳理了城商行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第三部分,是论文研究对象的作用机理与实证部分。这部分主要是研究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和对内对外开放对城商行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开放条件下的城商行风险、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以及国际经验借鉴和对中国的启示,包括第3章到第8章。第四部分是促进城商行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依据前面的研究结论,具体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推进城商行进行结构性重组,提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监管效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区域均衡战略是城商行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要求后发地区加强对先发地区的追赶,客观上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城商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的主体,天然成为区域均衡发展的受益方和风险承担方。经实证检验,GDP增长与城商行信贷规模关联不大,而与城商行利润总额呈显着相关关系。(2)在政府主导背景下,城商行的经营行为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干预,甚至民营城商行未能例外。政府干预扭曲了“银行—企业”间的自由契约模式,以政府意志引导资金流动,形成政府推动型关系融资制度。(3)通过使用辽宁地级市政府信用指数和13家城商行数据,利用计量模型证明了:政府信用指数和城商行贷款规模存在着正向关系,即地方政府信用变好,城商行的贷款规模会扩大,反之亦成立。(4)以数理模型证明,在金融开放条件下,本地城商行、开放条件下新进入的其他城商行、新进入的外资银行3类银行之间会产生竞争效应:均衡贷款量会下降,但市场贷款总量上升;存款均衡利率会提升;本地城商行利润下降。(5)选取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12个指标,构建了一套判断城商行发生风险可能性的预警指标体系。以辽宁省的城商行为样本,实证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即该模型对城商行监管工作有现实意义。(6)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有:一是银行风险暴露后要尽早、尽快干预,不宜过度考虑道德风险。二是提前准备好干预“菜单”,包括及时提供流动性,政府接管以提高信用等级,迅速处置不良资产等。三是确保干预力度的有效性,否则会抬高干预成本,甚至损害市场信心。四是健全风险处置和退出的规制保障,明确各金融管理部门权责。五是谨慎使用央行再贷款等公共资金,合理分摊处置成本。(7)提出了城商行的发展建议:包括推动城商行改革重组,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健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强化金融委横向协调和纵向牵动功能以提高监管效能等。

侯叶[3](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周冬霞[4](2015)在《城市低保目标瞄准政策的评估与完善》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主题是从公民的救助权利与多方主体责任分配的角度研究城市低保救助制度的瞄准效率,促进城市低保目标瞄准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实现公民权利与国家责任以及自身责任的统一。研究以公民权利的福利性、基于公民权利的国家责任、责任来自弱势的需要、权利与责任的统一、公民与国家的责任分配等理论为基础,解释目前我国城市低保目标瞄准制度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以此为指导来完善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目标瞄准。建立和完善我国城市低保目标瞄准政策,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该政策的设计应该在何种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政策设计的目标是什么?该目标如何实现?研究将从上述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城市低保目标瞄准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政策理念、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一是政策理念,它是对政策存在问题的回答,是一项政策设计的核心价值指导。我国现行城市低保制度瞄准机制的设计初衷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国家承担单方面责任;基于选择逻辑的准入控制。城市低保目标瞄准政策的理念转型就是要实现生存权与发展权并重;权利与责任对等;严格控制与目标瞄准的统一。二是政策目标,它是政策设计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政策目标的重构就是要从保障生存权到促进社会融合、从维护社会稳定到促进社会平等。三是实现路径,它是低保瞄准政策转型与调整的具体方案。本研究从政策的准入资格与瞄准策略着手,对我国城市低保救助的目标群体设定合理的筛选原则与准入资格,运用多种目标瞄准策略的组合使用,准确定位目标群体,促进城市低保目标瞄准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城市低保的目标瞄准是根据特定的准入资格确定目标群体并给予适当水平救助的动态过程,也是我国城市低保制度以何种标准和机制筛选并确定贫困受助群体的重要制度构成。研究将在了解我国城市低保制度设计背景的基础上,从低保瞄准的制度设计理念入手,分析我国现行目标瞄准制度背后蕴含的政策含义以及制度架构。从城市低保目标瞄准的政策设计来说,研究认为我国现行城市低保目标瞄准的政策理念在三个方面存在滞后性:一是瞄准的目的仅限于通过收入补贴的方式维持基本生存需要;二是权利与责任单向度传递;三是通过严格控制准入的方式实现目标群体的筛选与定位。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瞄准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家计调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和公示批准等法定环节。在具体实施中,通常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申请,居委会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街道审核,区级民政部门审批、再次公示,无异议后批准通过,有异议重新审核公示的程序办理。保证城市低保目标瞄准程序的公正与严格是精确定位低保目标群体的前提,也是保证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公平公正的核心环节。1、为了对城市低保瞄准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研究采用武汉市480户困难家庭调查数据,通过调查对象对瞄准政策程序的合理性的认知、政策的公平感与满意度,以及瞄准政策中体现的调查对象的权责观等来描述调查地区目标瞄准政策的现实状况。在目标瞄准程序合理性的判断上,调查对象对政策程序的合理性给予较高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调查对象对目标瞄准程序合理性的肯定态度。但是,通过个案访谈了解到,许多贫困居民对低保制度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对低保制度的瞄准对象、申请程序、救助标准等不甚清楚,对社区居委会初审受益资格、救助对象的瞄准情况、保障标准的确定等政策过程也存在较低的认同感。在制度给付的公平性上,大部分人认为绝大多数领取低保的都是真正贫困的家庭,但是有不少受访者直言有人靠关系拿低保或者有较高的收入还拿低保。在目标瞄准政策的满意度上,调查对象整体上对政策较为满意。半数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低保救助的金额较低,这反映了调查群体对提高低保救助标准的愿望和诉求。在目标瞄准政策的权责观上,调查对象对国家责任和个人责任的认识具有普遍的积极性。但是,也存在对目标瞄准政策权利误读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对救助权利与国家恩赐的认识上。2、为考察调查地区目标瞄准的效率,研究采用绝对贫困的收入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在480户有效样本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保障标准的绝对贫困家庭为440户,实际获得救助的家庭仅为433户,低保救助制度实施中存在目标瞄准的偏离现象。通过与入户调查的实际情况作对比,在440户贫困家庭中,有28户家庭没有获得低保救助资格,低保“挤出率”为6.4%;有412户绝对贫困家庭获得了低保救助,低保“覆盖率”为93.6%。调查地区城市低保并未完全覆盖贫困家庭,存在“弃真错误”。在433户获得低保救助的家庭中,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救助标准的家庭有21户,低保“漏损率”为4.8%;有412户绝对贫困家庭获得了低保救助,低保“瞄准率”为95.2%。调查地区城市低保救助对象的瞄准存在一定程度的“取伪错误”。调查地区城市低保救助目标瞄准的“挤出率”与“漏损率”之和为11.2%,存在一定程度的瞄准偏离现象。可见,现行以家庭经济收入为准的瞄准方法存在其不合理性,单纯以收入来衡量贫困只能将绝对贫困人口保障进来,而无法覆盖相对贫困人口。3、为寻找目标家庭致贫的决定性因素和显着识别指标,研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户主特征、家庭人口特征、家庭生活及财产状况、社会交往与支持四个方面对城市低保家庭瞄准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识别与目标群体瞄准高度相关的预测指标,并在统计控制的条件下检验这些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通过对低保对象识别的微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家庭拥有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以及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本对是否陷入贫困成为低保救助对象具有显着的效应,居民家庭微观层面的生计因素才是导致居民贫困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这些指标应当成为衡量目标群体是否具备低保准入资格的重要参考依据。4、为进一步提高城市低保目标瞄准效率,研究采用国际上较为先进的“赤贫指数”从多个方面对城市居民的贫困程度进行测量。研究发现:那些赤贫指数位于最低端的贫困家庭中有92.5%的最贫困居民户获得了低保救助,还有7.5%(挤出率)的最贫困居民户没有得到低保救助。那些赤贫指数处于最高端最为富裕的40户家庭中却有28户家庭获得了低保。通过生计资产排序的方法也验证了调查地区存在目标瞄准的“弃真错误”和“取伪错误”。这与基于绝对贫困标准的测量评估方法的结果相一致。在城市低保目标瞄准的过程中采用居民家庭生计资产量化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不失为一种提高低保目标瞄准效率的有益尝试。在前文目标瞄准效率评估的基础上,研究结合地方政府的制度实践,从政策理念转型、政策目标重构入手对我国城市低保目标瞄准政策进行调整与完善。在政策理念上,研究认为应坚持生存权与发展权并重、权利与责任对等、严格控制与目标瞄准相统一。在新的瞄准政策理念的指导下,城市低保目标瞄准政策应该以反对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反对政府责任本位,实现社会平等为根本目标,从注重生活救济转变为能力开发为主;从“政府责任本位”转变为促进社会平等。关于政策完善的具体路径,研究认为应当从低保准入资格的合理设定和目标瞄准的多维策略着手。前者回应的是目标瞄准关注的第一个问题——如何界定谁是“最需要或最贫困”的人;后者解决的是目标瞄准关注的第二个核心问题——以何种方式将有限的资源定位于“最需要的人”身上。城市低保救助准入资格的设定方法应当在家计调查的基础上,依据群体属性的需要和对个体差异的诊断进行综合判断,采用多种标准界定目标群体,并将上述标准操作化。在准入资格综合判定的基础上,通过类型划分、需求定位、生计资产量化方法、道德行为定位、及个案管理法等多维识别策略对目标群体分步识别。

魏艳[5](2015)在《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治理,重在制度,要在用人。当代意义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包含了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制度在内的系统制度体系。当今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制度亟需创新与变革,国家建设与发展亟需从非常态建设发展走向常态建设发展,国家治理正从行政领域扩展至广阔的专业领域。值此之时,用人、特别是精于专业的人士,尤为重要。专业人士参与国家治理,不仅是历史现象,而且正在成为当代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形态,甚至成为行政治理危机时刻的基本形态。但是专业人士,尤其是专家,如何参政议政却缺乏系统认识,更缺乏理论建构,远远低于国家的需要、社会的期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国内外专家治国理政情况进行梳理,得出专家治国的基本形态;通过对国外专家领导力的理论研究,探索出我国专家领导力的初步模型;运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对林木西教授的成长路径、专家表现方式、专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以林木西教授为典型个案的专家领导力的12项行为表现,即: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出书论着表达愿景、在国内外做各种专题报告讲座、为政府部门纳言献策、在各级各类会议上发言、为专业外报纸期刊等撰写文章、就专业领域问题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报道、为他人出版的书籍作序评介、作为代表发言讲话、获得各种奖励以及个人事迹被媒体报道。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专家影响力、激励力和赋能力三方面,比照国际权威领导力词典。在此基础上,从三十四个项目入手,细致分析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实践机理,得出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模型、成因及其相互作用。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中影响力大于赋能力和激励力,但这三者之间有时界限不清,常常表现为互相融合,相生相长的特点。林木西教授成长的要素概括起来有九项,即:家庭熏护、人生规划、政策支持、名家指引、学术定位、责任服务、领导经验、问题驱动和基层实践。良好的家教环境和家庭支持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成长基因,较早而清晰的人生规划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基石,科教兴国等政策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保障,名家引领指导和准确的学术定位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牵引器,丰富的领导经验和高度的服务责任感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之一臂,问题驱动、基层实践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之另一臂。这些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促成了林木西教授的专家领导力。最后,研究者比照古德尔(Goodall)的专家领导力模型,进一步发现了我国专家领导力与国外的异同点。品格引领,人格感召是专家领导力中外共通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此外,两者之间的差异有五点:(1)我国专家领导力受政策影响明显;(2)我国专家有不畏权,不盲从的特点;(3)我国专家领导力与本土因素有关;(4)我国专家领导力对国家及社会的影响显着;(5)我国专家领导力中专家与领导的先后顺序有时代差异。本研究的贡献在于通过对林木西教授学术成果的文本透析,得出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模型,由典型个案追踪历史的足迹和影响,分析现实的存在,由此探知我国自恢复高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专家成长的内因及外因要素,并初步建立了我国专家领导力模型。本研究虽进行的是个案研究,但非常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对国家治理及专业领导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吴晓玲[6](2014)在《房地产税改革研究》文中指出房地产税属于财产税,具有税基不流动、税源稳定有弹性、地方政府征管便利等优点,因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将其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理想选择。我国现行税制中是有房产税的,但并不是对房产的存量普遍征收,而且计税依据是房产原值或实际出租价格,这样的房产税根本不能作为地方居民公共劳务受益的标准,与规范意义上的房地产税相差甚远。同时,包括房产税在内的整个房地产税费体系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租税费混杂、税费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现有房地产税的制度安排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严重滞后于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对于优化整体税制以及进一步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无论是从房地产税自身的规范发展出发,还是从完善地方税体系以及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考虑,对现存房地产税制进行改革都是势在必行的。自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府就将“开征统一规范的房地产税(物业税)”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在实践中也持续推动了诸如“物业税模拟评税试点”、“上海、重庆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湖北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评估试点”等多项改革举措。房地产税改革的大幕已然拉开,但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存在很多的困难,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全面改革尚缺乏认同度较高的实施方案。直面房地产税改革的困境和难点,跳出“以税论税”的单向度思维,从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税制出发,科学评估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制度环境,提出房地产税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探索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房地产税的理论基础。首先对房地产税的涵义与特点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房地产税的理论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是由市场规定的。市场失灵使得政府干预成为必然,市场失灵的领域就是政府发挥职能作用的领域。信息和竞争优势是支持多级政府体制合理性的两大理论支柱。既然多级政府体制是合理的,那么就有一个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划分问题。依据政府职能划分的事权是合理划分财权、税权的立足点,税权的划分则是建立在清晰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基础之上,税权划分的原则应该与政府财政所要实现的职能相一致。房地产税符合税收中性原则,是较理想的地方税主体税种。第三章:房地产税改革的原则。本章先对税收原则的理论进行一个回顾,着重分析税收中性原则和公平正义原则,在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提出我国房地产税改革应遵循的原则。第四章:中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制度环境分析。房地产税改革不是对原有税种的修修补补,而是涉及地方税体系和整体税制改革乃至整个财政体制的调整。房地产税改革的制度环境,决定着房地产税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及达到预期效果。本章对地方税、税制改革、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逐一进行论述,分析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目前的制度环境。第五章:中国房地产税制度安排的现状及问题。对房地产税的研究不能脱离现实基础,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房地产税费体系基本情况,将房地产税费体系从房地产开发、交易、保有三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我国房地产税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第六章:中国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的内容与评价。本章对中国近十年模拟评税试点和沪渝两地房产税改革试点情况、内容及试点效应进行必要的分析有助于房地产税的进一步完善,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征房地产税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第七章:中国房地产税改革的路径选择。本章分析了房地产税改革的定位和难点,在此基础上对房地产税制进行具体设计。房地产税不可能单兵突进,需要进行相关的配套改革。为了保证房地产税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还需要改革相关的制度环境。第八章:房地产税改革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以湖北省为例,预测在未来一个时期,开征房地产税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本论文主要观点如下:一是我国房地产税改革必须遵循税收中性和公平正义的原则。我国目前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安排不符合税收中性原则,国家税制改革的目标是追求公平、正义。在这个意义上,房地产税的改革必须以税收中性和公平正义为原则。二是房地产税改革的研究不能“就税论税”。如果仅仅将房地产税改革视为地方政府增加可持续的财源,那么这一改革无异于“敛财”。在目前我国宏观税负较重的大背景下,没有综合税制结构调整,开征房地产税必然是加税,不符合稳定税负的要求。因此,要把房地产税改革作为构建地方税体系、改革税制乃至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契机,使房地产税成为地方政府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三是改革之后的房地产税有望成为地方税主体税种。改革现行房地产税,开征保有环节房地产税,房地产税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将占据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周锐[7](2014)在《农村青年自杀行为的社会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自杀(suicide)是指个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自愿采取伤害、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全球自杀死亡率为16/10万,平均每40秒钟就有一个人自杀。我国的自杀率在20多年前为23/10万,但是在过去20多年中呈下降趋势,全国总自杀率从1987年的17.65/10万降到了2008的6.60/10万。由于人口基数大,自杀死亡的绝对人数占世界第一位。自杀已成为第五位的死亡原因,是15至34岁人群首位死因。其中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全国70%以上的自杀发生在农村。目前,自杀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自杀既与生物、精神心理因素相关,又与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已发现的与自杀相关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关系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和社区环境因素几种类型。已有的关于自杀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西方人群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状况的基础上,不能很好的解释中国自杀的根源和自杀模式。而且多集中在对自杀危险因素的罗列和排序上,缺乏系统的思考和提炼。扭力理论是解释中国式自杀根源的最佳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扭力共有四种不协调的压力源。这种不协调的压力在导致自杀行为的过程中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干预或强化。由于社会因素这个中间因素的存在,大部分有不协调压力体验的人并没选择自杀。这些社会调节因素包括经济生活状况、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家庭背景及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先于自杀行为和不协调压力的关系而存在。自杀与不协调压力之间的关系可能会被社会调节与社会整合等因素所缓解。如果个人在面临比较大的不协调压力的时候,拥有在家庭、工作、学校等社会体制中的良好的整合,就会降低自杀的风险。但是现有的社会危险因素的研究大多是根据社会学或者心理学的概念进行形而上学的理论上的分析和推理,或是进行社会调查后的描述性分析。很少采取深入量化的手段进行验证。因此对自杀的社会影响因素尤其是中国农村青年自杀的社会影响因素进行的全面的调查和深入分析是很有必要的。研究目的1.测量和分析相关社会因素,了解农村青年自杀行为的社会因素的分布情况,比较农村青年自杀人群与正常对照人群之间在社会因素分布上的差别。2.研究社会因素与研究区域农村青年自杀的关系,衡量各类型社会因素对自杀的影响程度,发现自杀行为的社会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3.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探索并构建自杀的社会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量化的手段对自杀的社会危险因素进行验证。研究方法在综合考虑全国各省(市)社会经济条件、地理分布位置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辽宁(北部工业省)、山东(东部工农业省)、湖南(南部农业省)作为研究现场,从这三个省随机抽取16个县或县级市,通过序贯抽样的方法抽取从2005年10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间自杀死亡的15-34岁的农村居民,自杀者名单来自这16个县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系统。在对自杀病例进行调查的同时,在自杀者的邻村随机选取同年龄段的正常农村居民作为自杀死亡者的对照纳入本次研究。每例自杀死亡者及对照都访谈两位信息人。资料收集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同时结合心理解剖方法,采取面对面访谈形式完成。研究结束时共收集到自杀死亡病例392例,有效对照416例。调查工具包括:1、目标人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教育水平(上学年数及最高学历)、健康状况、精神状况、家庭成员自杀史(有无)、储藏农药情况等。2、经济因素,包括:劳动或工作情况,每个星期在家庭之外的地方工作多少小时,每天花在家务事上面的时间有几个小时,个人年收入,家庭年平均收入,有无自己的财产,财产的价值,与村里其他人相比家里的经济状况。3、文化因素,包括宗教信仰、信不信神、信不信人有来世、是否是共产党员或团员(共产主义信仰)、价值观冲突、儒家思想对男人的部分规范、儒家思想对女性的规范和性别平等观念。4、社会关系,包括婚姻状况、夫妻关系、子女数量、是否独居、是否住集体宿舍、是否与岳父、岳母/公公、婆婆一起住、是否与父母一起住、与岳父/公公的关系、与岳母/婆婆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在家庭中的地位。5、社会支持,包括社会支持量表(Duke Social Support Index, DSSI)和遇到困难时是否能得到相关人员的支持来测量。6、社区环境,采用社区压力与问题(Comunity Press and Problem)量表,包括住房.犯罪.贫富差距.教育.贪污腐败、家庭生活不和睦、交通、医疗保健、就业保障、民族歧视或冲突、污染、吸毒、酗酒、虐待配偶或儿童、生活质量、人身安全、赌博和迷信问题。7、信息人半定式访谈提纲。包括自杀者自杀的详细过程,自杀前后发生的事情,自杀者自杀的原因等。对于计量资料,根据数据类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即Wi lcoxon秩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根据数据类型采用Pearson Chi—square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测量具体的社会因素对自杀的影响程度,明确其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评估不同类型社会影响因素对自杀的影响。研究结果1、自杀组与对照组在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关系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和社区环境因素的分布方面大都存在显着的差异。2、根据单因素分析的结果,自杀的社会危险因素包括: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宗教信仰、儒家思想对女人的部分规范的认同、价值观冲突;夫妻关系差、独居、与岳父/公公、岳母/婆婆、父母的关系差、在家庭中的地位低;社区存在家庭生活不和睦、交通问题、医疗保健问题、就业保障问题、酗酒问题;自杀的保护因素包括:包括家庭年平均收入高;有共产主义信仰、性别平等观念;已婚、子女数量多;社会交往情况、可觉察社会支持、工具性支持好,遇到困难时有家人、朋友、上级(老师)、同事(同学)、邻居的支持;社区的污染问题。3、样本总体纳入自杀的社会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社会因素变量有16个,社会经济因素有2个变量被纳入模型,分别是家庭年平均收入(0R=0.699)、家庭经济状况(0R=1.429);社会文化因素有3个变量被纳入模型,分别是宗教信仰(0R=2.048)、共产主义信仰(OR=0.752)、儒家思想对女人的部分规范(OR=2.997);社会关系因素有5个变量被纳入模型,分别是婚姻状况(0R=0.260)、夫妻关系(0R=2.371)、子女数量(0R=0.619)、与父母的关系(0R=2.171)、在家庭中的地位(OR=1.667);社会支持因素有4个变量被纳入模型,分别是社会交往(OR=0.445)、可觉察社会支持(OR=0.073)、家人的支持(0R=0.245)、上级或老师的支持(OR=0.332);社区环境因素有2个变量被纳入模型,分别是就业保障问题(0R=1.440)、酗酒(0R=1.479)。男性组最终纳入模型的社会因素变量有12个,社会经济因素有2个变量被纳入模型,分别是个人年收入(0R=O.839)、家庭经济状况(0R=2.081);社会文化因素2个变量被纳入模型,分别是宗教信仰(0R=8.159)、儒家思想对男人的部分规范(0R=1.972);社会关系因素3个变量被纳入模型,分别是婚姻状况(0R=0.110)、夫妻关系(0R=4.528)、与父母的关系(0R=2.442);社会支持因素有3个变量被纳入模型,分别是可觉察社会支持(0R=0.017)、工具性支持(0R=0.004)、同事同学的帮助(0R=0.204);社会环境因素有2个变量被纳入模型,分别是医疗保健问题(0R=1.366)、交通问题(OR=1.966)。女性组最终纳入模型的社会因素变量有13个,社会经济因素没有变量被纳入模型;社会文化因素2个变量被纳入模型,分别是共产主义信仰(0R=0.221)、儒家思想对女人的部分规范(0R=1.120);社会关系因素6个变量被纳入模型,分别是夫妻关系(0R=2.652)、子女数量(OR=0.315)、独居(0R=7.895)、与婆婆的关系(0R=2.210)、与父母的关系(0R=2.217)、在家庭中的地位(0R=1.327);社会支持因素有3个变量被纳入模型,分别是可觉察社会支持(OR=0.036)、朋友的帮助(0R=0.328)、上级或老师的帮助(0R=0.254);社区环境因素有3个变量被纳入模型,分别是就业保障问题(OR=1.893)、酗酒(OR=1.717)、迷信(OR=0.620)。4、社会影响因素与自杀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在指向自杀的危险因素中,社会关系因素的路径系数最大为0.87;其次为社会文化因素,其路径系数为0.69;然后是社会经济因素其路径系数为0.63,最后是社会支持因素和社区环境因素,路径系数分别为0.49和0.46。同时社会经济因素与社会关系因素的相关程度比较大,社会关系因素与社会支持因素相关系数较大。研究结论及意义1、社会经济因素中,导致自杀组与对照组经济差别的是个人及家庭收入、财产价值等直接反映经济情况的指标。家庭经济状况差是自杀的危险因素,家庭年平均收入水平高是农村青年自杀的保护因素。因经济因素直接或间接造成家庭矛盾和纠纷是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2、社会文化因素中的宗教信仰、儒家思想对女人的部分规范的认同、价值观冲突是农村青年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有宗教信仰、对儒家思想对女人的规范认同越高、价值观冲突越强,则农村青年自杀的可能性越大。社会文化因素中的共产主义信仰、性别平等观念是自杀行为的保护因素。相信共产主义、性别平等观念越强,则农村青年自杀的可能性越低。3、在影响自杀行为的社会关系因素中,夫妻关系差、独居、与父母、岳父/公公、岳母/婆婆等长辈的关系越差、在家庭中的地位越低是农村青年自杀的危险因素。已婚、子女数量较多是其自杀的保护因素。其中,夫妻关系和与父母的关系是影响农村青年自杀行为的最重要的两种关系。4、表示社会支持情况的社会交往、可觉察社会支持、社会工具性支持及亲人朋友的支持是自杀的保护因素,社会交往越好、可觉察社会支持越高、社会工具性支持越好,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家人朋友上级老师同事同学邻居的帮助,农村青年自杀的可能性越低。在所有社会人际关系的帮助和支持中,家人的支持所占的比例最大,占所有帮助来源的70%以上。家人的支持是对预防自杀的最有效的保护因素。5、社区环境因素中的家庭生活不和睦、交通问题严重、医疗保健问题严重、就业保障问题严重、酗酒问题是自杀的危险因素,以上这些问题越严重,则自杀的可能性越大。6、在自杀的各类型的社会影响因素中,社会关系因素是影响最大的因素,其次为社会文化因素,然后是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会直接导致自杀,还会通过影响社会关系因素而导致自杀。社会关系因素会直接导致自杀,还会通过影响社会支持因素而导致自杀。

王娜[8](2013)在《辽宁省民生发展水平的统计分析及综合评价》文中提出“民生”不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更是在当今中国最引人关注的名词。民生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事关民众的切实利益。民生问题,首先它是一个经济问题,伴随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民生问题,反过来民生问题又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民生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各阶层的和谐稳定;另外,民生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它是执政党的领导体制、政策方针正确与否的具体体现,历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民生问题。自从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以来,中国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十一五期间,提高民生发展水平成为辽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标志,辽宁各级省委、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结合本省的实际,实行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和实施了一大批重点民生工程,辽宁民生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到更多的发展成果,得到更多的实惠。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将国内外有关民生的研究作为参考,进而具体结合辽宁省的省情,建立民生统计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对辽宁省现阶段的民生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明确优势和差距,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说明了选择研究民生问题的意义,结合国内外对于民生问题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民生问题研究在理论上和现实中的意义。接着阐述了民生问题的概念界定及它所展示的时代内涵,简单介绍民生思想在中国社会上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进程中出现的相关民生问题。然后在遵循民生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民生建设的实际情况,从教育、就业、收入、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等重点民生问题方面,来选取能反映辽宁民生发展的特色指标,建立辽宁省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确定本文研究民生问题评价的统计方法——因子分析法后,对辽宁省民生发展状况进行一系列的实证分析及综合评价。在对辽宁省民生发展状况的分析评价上,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将辽宁民生发展状况放在全国民生发展的大系统中与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比较,看成绩、找差距;另一方面将辽宁省14个省辖市的民生发展状况置于全省民生发展的大系统中比较,看先进经验,找落后问题。从具体的统计方法而言,在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中,选取主成分分析来提取前三个公因子,得到因子载荷矩阵。选取回归方法得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民生统计指标和辽宁省14个省辖市民生统计指标的因子得分函数,从而就可以根据得到的因子得分及计算出的综合得分,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辽宁省各省辖市范围内对民生发展水平进行排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到的一系列结果,综合评价辽宁省民生发展状况的各个方面,找出辽宁民生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而给出改善和解决辽宁民生发展的政策建议。

王淑梅[9](2012)在《现代服务业系统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辽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消费者需求变更、信息技术的发展等正日益改变着企业的生存环境,其直接结果是把现代服务业推向了产业发展与创新的前沿。纵观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与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现代服务业正承担着引领产业升级的重任,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快速提升国民经济素质,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有效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广泛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也增强了整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业已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相对发达国家仍较为滞后,尤其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弱竞争力明显显现出来,如何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的选题正基于此。在不同科研成果的基础之上,本研究以系统动力学为主要分析工具,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构筑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的核心框架,通过对现代服务业系统机理与发展模式的探究来找到提升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勾勒出现代服务业研究的两条主线:其一,研究视角从单一学科逐渐走向多学科;其二,研究层面逐渐丰富与多元化。在近年来现代服务业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指出相关研究不足,并提出本研究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与框架。(2)对现代服务业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基于产业结构、服务经济以及系统科学理论对现代服务业的基本问题进行描述,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对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范畴进行了阐释,对现代服务业系统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现代服务业行业特征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提出现代服务业系统机理研究打下基础。(3)从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的子系统机理与产业机理两方面分析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机理,构建现代服务业系统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建立现代服务业系统的仿真模型。(4)对辽宁现代服务业系统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指出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与相应支撑机制。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现代服务业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对现代服务业内外部各产业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探究,以产业结构、服务经济及系统科学相关理论为理论分析工具,从现代服务业系统子系统形成机理、现代服务业系统产业形成机理两方面分析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机理,从系统形成机理与运行机理两方面构建了现代服务业系统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2)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建立现代服务业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现代服务业系统因果关系,据以建立现代服务业系统流图。(3)应用辽宁省数据对现代服务业系统进行了仿真模拟与相关效率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已初具规模,无论是对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就业率的贡献率都与第二产业大体相当,且呈继续上升趋势。(4)借鉴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定量研究结果,给出了辽宁省现代服务业未来发展重点行业选择,即包括信息服务业、科技教育业、现代金融服务业等在内的相关行业。探讨了有效的、符合辽宁省自身情况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提出推动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模式,并在该发展模式下对如何完善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的支撑机制做了阐述。笔者希望能通过自身累积的知识和努力探索,对丰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尽绵薄之力。

常亮[10](2012)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本国策。目前在所谓宏观数据层次上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有关政策偏向导致城市化发展过快表象下掩藏的大型城市发展失控、中小型城市发展不足、农村发展缺乏生机滞后等不容忽视的结构性问题。虽然,建立城乡统筹的发展政策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我国政策领域也早已对此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而实际中不仅没有缓解城乡差距,反倒愈演愈烈,各种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并没有实现帕累托改进。此时,一些研究开始指出新农村建设要通过城市化途径予以推进,但却未能更深入地研究怎样借力,未能系统地探讨城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和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因此,研究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的有效契合不仅代表了一个新的研究趋向和主流,而且极为迫切。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亟待大幅提升,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契合问题尤为突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大方向之下确立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地位,制定合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对农村与乡村的不同内涵以及城市化发展过程进行重新界定。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城乡功能演进中,阐明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内在关系,即与城市化战略性相比,新农村建设具有调整性和从属性,是策略性的。基于此,通过引入综合城市化水平测算方法对西部城市化发展阶段予以识别,从经济二元性、生活二元性以及公共产品供给二元性三个方面设计二元综合对比系数,量化分析西部城乡关系的时空特征,并依据二元综合对比系数的变化趋势将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结构划分为五种类型。以理论界与决策层在新农村建设政策目标和建设实践中出现的偏差为出发点,从“硬件”契合和“软件”契合两个视角阐释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契合内涵,并深入探讨两者的契合机制。设计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两个方面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硬件”契合指标体系,采用二阶段时序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各指标子系统得分与城乡契合综合评价得分,其中,重庆城乡契合综合评价得分呈现先下降而后回升趋势,四川城乡契合综合评价得分呈现整体上升略有回降趋势,陕西城乡契合综合评价得分呈现整体平稳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测算三个地区的城乡契合度指数,得出:四川是三个地区城乡契合水平提高最快的地区;陕西与重庆城乡契合水平变化趋势类似,城乡发展呈现出相对协调到不协调再逐渐向协调恢复的过程。基于新农村建设应该是一种经济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基本判断,设计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软件”契合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因子分析之上的农户新农村建设认可度的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不同经济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农户新农村建设认可度具有优先次序性:农户的“生活方式”、“职业理念”对新农村建设认可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生活环境”、“职业态度”、“卫生习惯”;农户个体特征中除文化程度外,其余对农户新农村建设认可度影响“不显着”;并且,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户经济组织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仍具有一定局限性。从国内外城乡协调发展实践经验出发,创建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方式;并依据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关系,将西部地区划分为城市近郊区、传统农业区、偏远落后区三种类型,探索其各自不同的阶段性契合方式。从宏观战略性、中观管理性、微观操作性三个层面提出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契合对策。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1)依据承担和履行功能不同,将同样是作为城市以外空间的农村和乡村重新界定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农村以及后工业化和现代社会的乡村,并在此基础上将城市化分为两个过程:外在的以人口机械迁移为特征的物理过程和以人口迁移为载体的城乡文化经过矛盾碰撞而熔合、升华最终统一为新型城市文明的化学反应过程。(2)从理论和国际发展经验上阐明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之间存在的局部与整体、次要矛盾与主要矛盾的辨证关系。(3)借助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测度方法,不仅完善了多数研究所罗列的“硬件”指标体系,更注重政治理念、价值和审美观念等为内涵的反映新型城市文明的“软件”指标体系。(4)创建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方式,提出西部新农村建设初期应该遵循城市主导方式,围绕中心城市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从辽宁看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辽宁看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本文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1 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
        2.1.1 “志愿服务”的概念
        2.1.2 “志愿者”的概念
        2.1.3 “志愿精神”的概念
    2.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类型
        2.2.1 日常社区类
        2.2.2 扶贫帮困类
        2.2.3 助学支教类
        2.2.4 应急救援类
        2.2.5 环境保护类
        2.2.6 大型活动类
        2.2.7 海外服务类
    2.3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
        2.3.1 自愿性与组织性相统一
        2.3.2 无偿性与公益性相一致
        2.3.3 实践性与育人性相结合
    2.4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
        2.4.1 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中国精神
        2.4.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3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第3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渊源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3.1.1 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
        3.1.2 人们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活动
        3.1.3 人的精神需要是更高层次的需要
        3.1.4 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的行为准则
    3.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渊源
        3.2.1 “崇德向善”
        3.2.2 “积德行善”
        3.2.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2.4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第4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兴起及历史作用
    4.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4.1.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初步形成时期
        4.1.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长壮大期
        4.1.3 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时期
        4.1.4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时期
        4.1.5 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新时代
    4.2 大学生志愿服务兴起的社会背景
        4.2.1 雷锋精神的时代发展
        4.2.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4.2.3 志愿服务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
    4.3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作用
        4.3.1 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4.3.2 创造经济价值
        4.3.3 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
    5.1 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良好的态势
        5.1.1 志愿者人员数量可观
        5.1.2 志愿服务范围更广
        5.1.3 志愿服务的制度框架不断完善
    5.2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5.2.1 对志愿精神理解不深刻
        5.2.2 日常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
        5.2.3 志愿服务动机功利化
    5.3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3.1 错误思潮的负面影响
        5.3.2 志愿服务的法律及社会支持力度不足
        5.3.3 志愿服务的运行方式不够创新
        5.3.4 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路径
    6.1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
        6.1.1 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党领导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
        6.1.2 广大青年要积极参加志愿服务
        6.1.3 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同向
    6.2 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大思政”范畴
        6.2.1 志愿服务纳入高校党建工作
        6.2.2 思政课培育志愿精神
        6.2.3 志愿服务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6.3 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方式
        6.3.1 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志愿服务品牌
        6.3.2 加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
        6.3.3 运用网络技术提高志愿服务效应
    6.4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
        6.4.1 规范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动员和遴选机制
        6.4.2 加强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机制
        6.4.3 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
        6.4.4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6.5 营造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
        6.5.1 完善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
        6.5.2 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政策支持
        6.5.3 塑造志愿文化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商行发展
        1.2.2 政府干预与城商行发展
        1.2.3 城商行风险识别、预警及处置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研究逻辑和研究思路
        1.3.3 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逻辑
    2.1 区域均衡发展挑战、区域金融资源失衡和商业银行的崛起
        2.1.1 经济增长的区域极化与区域金融资源失衡的相互作用
        2.1.2 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与城商行的定位及其发展环境
    2.2 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中的地方政府与城商行的关系
        2.2.1 城商行在区域金融资源再配置中的作用
        2.2.2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行政干预
    2.3 金融开放对城商行影响的数理模型论证
        2.3.1 城商行的利润函数
        2.3.2 金融开放条件下各类银行利润函数与反应
        2.3.3 金融开放对各类银行的影响
    2.4 本章研究小结
第3章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主要情况
    3.1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
        3.1.1 中国城商行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的定位
        3.1.2 中国城商行发展的主要特征
        3.1.3 中国城商行发展的主要问题
    3.2 中国城商行发展面临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区域经济不平衡是城商行发展的大背景
        3.2.2 城商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3.2.3 地方政府干预的影响
        3.2.4 新常态条件下的发展要求
        3.2.5 金融开放对城商行的冲击
    3.3 本章研究小结
第4章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发展
    4.1 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本质
        4.1.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表现
        4.1.2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4.1.3 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4.2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的互动作用机理
        4.2.1 城商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4.2.2 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商行的作用机理
    4.3 区域经济与城商行互动绩效实证检验——以辽宁为例: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4.3.1 主要指标设计及数据来源
        4.3.2 计量模型建立
        4.3.3 计量处理与结果
        4.3.4 计量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研究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干预对城商行发展的影响
    5.1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干预:历史、模式与动力
        5.1.1 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系统的干预:金融分权的历史视角
        5.1.2 地方政府干预城商行的动力
        5.1.3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干预模式
    5.2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干预的作用机理
        5.2.1 政府行为对城商行的直接作用机制:基于股权控制和行政干预渠道
        5.2.2 政府干预对地方金融机构的间接作用机制:基于信用体系渠道
        5.2.3 地方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及政府行为的反作用影响
    5.3 地方政府对城商行干预影响的实证检验:以辽宁为例
        5.3.1 政府行政干预指标设计及模型建立
        5.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5.3.3 实证研究结论
    5.4 本章研究小结
第6章 城商行的风险及监测预警机制
    6.1 城商行的风险类型及表现
        6.1.1 市场约束带来的风险
        6.1.2 政府干预带来的风险
        6.1.3 城商行自身风险
    6.2 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基于熵值法
        6.2.1 指标设计
        6.2.2 监测预警体系
        6.2.3 实证分析及预警效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府救助和处置的国际经验借鉴
    7.1 危机救助的经验借鉴
        7.1.1 次贷危机期间的美国政府救助经验
        7.1.2 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救助经验
        7.1.3 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教训
    7.2 市场化处置和退出的国际经验借鉴
        7.2.1 健全法律法规
        7.2.2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7.2.3 退出的条件
        7.2.4 退出的方式
    7.3 对中国的启示
        7.3.1 明确职责及流程
        7.3.2 丰富市场化处置手段
        7.3.3 存款保险向“风险最小化型”转变
        7.3.4 建立危机信息共享和处置协调机制
    7.4 小结
第8章 A城商行案例分析
    8.1 案例背景
    8.2 发展历程
        8.2.1 经营规模扩张情况
        8.2.2 经营效益增长情况
        8.2.3 与地方政府关系
        8.2.4 区域经济对A城商行的支持情况
    8.3 风险承担
        8.3.1 风险规模
        8.3.2 原因探析
    8.4 风险处置
        8.4.1 处置框架
        8.4.2 政府注资的方式
        8.4.3 风险资产处置
    8.5 处置效果
        8.5.1 逐步恢复市场信心
        8.5.2 有效修复监管指标
        8.5.3 资产负债结构改善明显
    8.6 经验总结
        8.6.1 银行自身经验
        8.6.2 政府层面经验
第9章 发展建议
    9.1 推动城商行整合重组
        9.1.1 整合重组的思路与模式
        9.1.2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9.2 正确处理政府干预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9.2.1 厘清政府与银行边界,给与银行充分的自主权
        9.2.2 加强与政府融资平台合作,拓展城商行生存空间
        9.2.3 加快向零售银行转型
    9.3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9.3.1 多渠道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9.3.2 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9.3.3 健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
    9.4 多措并举提高抗风险能力
        9.4.1 将贷款权向总行集中,足额建立贷款损失专项准备
        9.4.2 引入战略投资者,提高综合竞争力
        9.4.3 实施市场扩张战略,拓展利润来源渠道
    9.5 提高对城商行的监管效能
        9.5.1 加强“一委一行两会”监管框架的横向协调
        9.5.2 强化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协调
        9.5.3 发挥好金融科技在监管中的功能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城市低保目标瞄准政策的评估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理论基础:权利与责任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拟解决问题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现行城市低保目标瞄准的制度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城市低保制度建立的背景
        一、隐性失业显性化,城市新贫困人口大幅增加
        二、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
        三、通胀与通缩的交替使城市贫困群体的生活雪上加霜
        四、传统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缺位
    第二节 城市低保目标瞄准的政策理念
        一、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
        二、国家承担单方面责任
        三、选择逻辑下的准入控制
    第三节 城市低保目标瞄准的政策含义
        一、福利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政府主导责任的体现
    第四节 城市低保目标瞄准的制度架构与实施
        一、准入资格的设定与实施
        二、目标瞄准的政策程序与实施
第三章 城市低保目标瞄准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
        一、数据来源
        二、样本描述
    第二节 调查地区目标瞄准效率的评估
        一、调查地区目标瞄准政策的评价
        二、调查地区目标瞄准效率的评估
    第三节 目标瞄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瞄准程序冗繁与有限认知的矛盾
        二、收入审查与核算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三、家计调查导致政策成本攀高
    第四节 目标群体识别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选择与说明
        三、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生计资产框架下的目标瞄准策略
    第一节 生计资产理论及模型建构
        一、生计资产理论与指标选取
        二、统计模型建构
    第二节 生计资产指标的量化
        一、人力资本指标的量化
        二、物质资本指标的量化
        三、金融资本指标的量化
        四、社会资本指标的量化
    第三节 生计资产量化方法的应用
        一、指标权重的计算
        二、瞄准效率的评估:基于赤贫指数排序
        三、生计资产量化方法的具体应用
        四、两种瞄准方法的比较
第五章 城市低保目标瞄准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第一节 目标瞄准政策的理念转型与目标重构
        一、理念转型与目标重构的必要性
        二、瞄准政策的理念转型
        三、瞄准政策的目标重构
    第二节 权责对等的目标瞄准政策的完善
        一、完善目标瞄准政策的必要性
        二、准入资格的合理判定
        三、目标瞄准的多维策略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低保救助仅能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
        二、目标瞄准政策实践中存在“弃真”与“取伪”的瞄偏现象
        三、生计层面的微观因素是城市居民致贫的决定性因素
        四、生计资产量化方法可应用于低保救助的目标瞄准工作中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对策建议
        一、瞄准程序从制度化走向法制化
        二、明确瞄准过程中的权责归属
        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四、完善低保退出机制可以反作用于目标瞄准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专家治国理论
        (二) 专业领导力
        (三) 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
    三、研究方法
        (一) 个案分析法
        (二) 内容分析法
        (三) 文献法
    四、论文特点与论文结构
        (一) 论文特点
        (二)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专家领导力的基本内涵
    一、专家的内涵
    二、领导力的内涵
        (一) 一般领导力的内涵
        (二) 领导力的专业内涵
    三、专家领导力的内涵
        (一) 我国专家的领导方式
        (二) 专业领导力与专家领导力
    四、专家领导力的能力模型
    五、小结
第三章 专家领导力个案研究设计
    一、确定研究专家身份
        (一) 专家的遴选
        (二) 专家领导力的确认
    二、研究分析基础
    三、研究分析方法设计
    四、研究内容设计
    五、研究结果
    六、信度结果分析
第四章 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分析
    一、影响力
        (一) 项目描述
        (二) 项目分析
    二、激励力
        (一) 项目描述
        (二) 项目分析
    三、赋能力
        (一) 项目描述
        (二) 项目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一、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结果分析
    二、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成因分析
        (一) 成长规划早晰
        (二) 问题驱动,基层实践
        (三) 领导经历服务意愿
        (四) 家庭环境和谐
        (五) 政策支持有保障
        (六) 名家引领定位准确
    三、与国外专家领导力的比较分析
        (一) 相同点
        (二) 不同点
    四、研究贡献
    五、研究局限
    六、未来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与林木西教授采访录音整理材料
    附录2 林木西教授参加温总理主持的基层群众座谈会照片
    附录3 林木西教授1993--2014年发表论文影响利用情况
    附录4 林木西教授部分论文被引用及下载情况表
    附录5 林木西教授2003--2014年主要课题研究汇总表
    附录6
致谢

(6)房地产税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房地产税的理论基础
    2.1 房地产税的涵义与特点
    2.2 房地产税存在的理论依据
        2.2.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2.2 多级政府管理体制的合理性
        2.2.3 政府间事权的划分及其依据
        2.2.4 税权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划分
        2.2.5 房地产税是较理想的地方税主体税种
3 房地产税改革的原则
    3.1 税收原则理论
    3.2 税收中性原则和公平正义原则
        3.2.1 税收中性原则
        3.2.2 公平正义原则
    3.3 中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原则
4 中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制度环境分析
    4.1 地方税体系的发展及评价
        4.1.1 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税体系的发展
        4.1.2 对现行地方税体系的评价
    4.2 税收制度及评价
        4.2.1 对现代主流税收理论的反思
        4.2.2 税制改革的目标与最优税收制度
        4.2.3 对现行税收制度的评价
    4.3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及评价
        4.3.1 分税制财政体制及其特点
        4.3.2 对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评价
5 中国房地产税制度安排的现状及问题
    5.1 中国房地产税制概况
        5.1.1 房地产开发环节主要税费
        5.1.2 房地产交易环节主要税费
        5.1.3 房地产保有环节主要税费
    5.2 中国房地产税费情况分析
        5.2.1 房地产开发环节税费情况分析
        5.2.2 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情况分析
        5.2.3 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情况分析
    5.3 中国房地产税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
        5.3.1 租税费混杂,税费结构不合理
        5.3.2 税收规模偏小,在地方财政中处于不重要的地位
        5.3.3 税制结构不合理,重流通环节轻保有环节
        5.3.4 税制设计不合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税
6 中国房地产税试点改革的内容与评价
    6.1 物业税模拟评税试点做法及评价
        6.1.1 试点做法
        6.1.2 试点评价
    6.2 沪渝两地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及评价
        6.2.1 上海试点改革
        6.2.2 重庆试点改革
        6.2.3 沪渝两地试点改革的比较分析
        6.2.4 沪渝两地试点评价
    6.3 试点的启示
7 中国房地产税改革的路径选择
    7.1 房地产税改革的定位
        7.1.1 房地产税有助于平抑房价?
        7.1.2 房地产税有助于调节收入差距?
        7.1.3 房地产税有助于理顺财政关系?
    7.2 房地产税改革的难点
        7.2.1 土地问题
        7.2.2 房屋产权问题
        7.2.3 税负整体过高问题
        7.2.4 房地产税税收征管问题
        7.2.5 地方政府改革动力问题
    7.3 房地产税改革的具体设计
        7.3.1 房地产税改革的方案设计
        7.3.2 房地产税税制要素设计
        7.3.3 配套改革
    7.4 房地产税改革的制度环境优化
        7.4.1 正确处理使用费和税收的关系
        7.4.2 调整税负结构,优化税收制度
        7.4.3 构建地方税体系
        7.4.4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8 开征房地产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预测(以湖北省为例)
    8.1 基本假设
    8.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8.3 测算过程
        8.3.1 对新征房地产税后房地产税收入的测算
        8.3.2 对新征房地产税后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测算
    8.4 基本结论
    8.5 测算的不足之处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农村青年自杀行为的社会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附件

(8)辽宁省民生发展水平的统计分析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0.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0.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0.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0.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0.3.2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 与民生问题相关的理论基础
    1.1 民生问题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1.1.1 民生问题的概念界定
        1.1.2 民生问题的时代内涵
    1.2 民生问题的思想根源
        1.2.1 中国传统的民生思想
        1.2.2 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
    1.3 政府相关执政政策中民生问题的具体内容
        1.3.1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民生问题
        1.3.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民生问题
        1.3.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生问题
2 辽宁省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的作用
    2.2 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3 辽宁省民生统计指标体系
        2.3.1 民生统计指标选取的现实背景
        2.3.2 民生统计指标的准则层
        2.3.3 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2.3.4 民生统计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3 辽宁省民生问题的实证分析
    3.1 民生问题评价方法的选择
        3.1.1 因子分析法对研究民生问题的适用性
        3.1.2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3.1.3 因子模型中各统计量的意义
        3.1.4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3.2 辽宁省民生状况在全国民生发展水平上的评价分析
        3.2.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3.2.2 KMO 和 Bartlett 的可行性检验
        3.2.3 公因子的提取及命名
        3.2.4 民生水平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
        3.2.5 辽宁省民生发展水平与全国各省的比较分析
    3.3 辽宁省各主要城市民生发展水平的评价分析
        3.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2 KMO 和 Bartlett 的可行性检验
        3.3.3 公因子的提取及命名
        3.3.4 民生水平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
        3.3.5 辽宁省各主要城市民生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4 影响辽宁省民生发展水平的因素分析
    4.1 辽宁省民生的发展现状
    4.2 现阶段辽宁民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辽宁省民生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
        4.3.1 影响辽宁省裕民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
        4.3.2 影响辽宁省安民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
        4.3.3 影响辽宁省怡民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现代服务业系统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辽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与内涵
        1.2.2 现代服务业系统
        1.2.3 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机理
        1.2.4 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线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路线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结构理论
        2.1.1 产业结构演进
        2.1.2 产业关联与产业链的形成
        2.1.3 产业结构整合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2.2 服务经济理论
        2.2.1 服务的定义及特征
        2.2.2 服务经济发展理论
    2.3 系统科学理论
        2.3.1 系统的内涵
        2.3.2 系统科学理论
        2.3.3 现代服务业系统动力学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代服务业系统的界定
    3.1 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与范畴
        3.1.1 服务业的内涵与范畴
        3.1.2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与范畴
        3.1.3 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3.2 系统与现代服务业系统的涵义
        3.2.1 系统的涵义
        3.2.2 现代服务业系统涵义
    3.3 现代服务业系统的一般研究步骤
    3.4 现代服务业系统边界的确定
        3.4.1 现代服务业系统的行业界定
        3.4.2 现代服务业系统的子系统界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机理分析
    4.1 现代服务业的行业特征及其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4.1.1 现代服务业的行业特征
        4.1.2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4.2 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的环境基础与前提条件
        4.2.1 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的环境基础
        4.2.2 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的前提
    4.3 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的子系统机理
    4.4 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的产业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代服务业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5.1 现代服务业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5.1.1 因果关系图的构成要素及反馈回路
        5.1.2 因果关系反馈回路
    5.2 现代服务业系统因果关系模型的建立
        5.2.1 模型研究设计
        5.2.2 概念模型设计
    5.3 现代服务业系统主要因果反馈回路分析
        5.3.1 现代服务业系统中具有价值链内涵的回路
        5.3.2 现代服务业系统中具有技术链内涵的回路
        5.3.3 公共服务业相关的回路
    5.4 现代服务业系统流图的构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辽宁现代服务业系统仿真模拟及效率分析
    6.1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行业结构分析
        6.1.1 辽宁省三产业产值增长以及贡献率变化情况
        6.1.2 辽宁省三产业从业人员分析
        6.1.3 辽宁省服务业内部结构分析
    6.2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系统流图相关参数输入
    6.3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系统流图中的相关变量
        6.3.1 现代服务业系统服务要素输入系统
        6.3.2 现代服务业系统增值输出系统
        6.3.3 现代服务业系统外部影响因素
    6.4 现代服务业系统效率分析
        6.4.1 总体生产效率分析
        6.4.2 现代服务业系统行业效率分析
        6.4.3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效率分析小结及未来调控方向
    6.5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相关分析
        6.5.1 技术进步与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系统的相互作用
        6.5.2 劳动要素与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系统的相互作用
        6.5.3 资本输入与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系统的相互作用
        6.5.4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需求
        6.5.5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与社会经济系统作用关系小结及未来调控方向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分析
    7.1 国内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征
        7.1.1 服务业自身发展规律
        7.1.2 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
        7.1.3 国内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
    7.2 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
        7.2.1 国外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
        7.2.2 国内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
    7.3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7.3.1 产业联动
        7.3.2 集群化
        7.3.3 国际化
    7.4 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
        7.4.1 生产性服务业模式
        7.4.2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模式
        7.4.3 核心企业带动模式
        7.4.4 产业集群模式
        7.4.5 外资拉动模式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
    8.1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8.2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8.3 辽宁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思路
    8.4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
        8.4.1 空间集聚发展模式
        8.4.2 产业链发展模式
    8.5 辽宁现代服务业未来发展的重点行业
        8.5.1 信息服务业
        8.5.2 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
        8.5.3 现代中介服务业
        8.5.4 现代金融服务业
        8.5.5 现代休闲服务业
        8.5.6 现代社区服务业
        8.5.7 科研教育服务业
    8.6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及支撑机制
        8.6.1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8.6.2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机制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10)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乡)村功能演进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
        2.1.2 农村与乡村
    2.2 城市化及其进程的阶段性
        2.2.1 城市化概念
        2.2.2 城市化内涵阐释
        2.2.3 城市化阶段性的区分标志
    2.3 以城市化主导的农(乡)村功能变迁
        2.3.1 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农村
        2.3.2 后工业化和现代社会的乡村
        2.3.3 农村到乡村的过渡
    2.4 小结
第三章 西部城乡关系历史演变及阶段性特征
    3.1 西部城乡关系历史演变轨迹
        3.1.1 开放对流的城乡关系
        3.1.2 隔离分化的城乡关系
        3.1.3 多元动力下松动的城乡关系
    3.2 西部城市化发展阶段识别
        3.2.1 人口城市化水平测度
        3.2.2 城市化与工业化和非农化关系
        3.2.3 综合城市化水平测度
    3.3 西部城乡二元关系特征
        3.3.1 经济二元性
        3.3.2 生活二元性
        3.3.3 公共产品供给二元性
        3.3.4 二元综合对比系数
    3.4 小结
第四章 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机制
    4.1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内涵
        4.1.1 “硬件”契合
        4.1.2 “软件”契合
    4.2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动力机制
        4.2.1 拉力机制
        4.2.2 推力机制
        4.2.3 互促机制
    4.3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支持机制
        4.3.1 政策制度支持机制
        4.3.2 文化观念支持机制
        4.3.3 基础设施支持机制
        4.3.4 生态环境支持机制
第五章 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硬件”契合评价
    5.1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硬件”契合指标体系
        5.1.1 指标体系构建目标及原则
        5.1.2 “硬件”契合指标体系内容
    5.2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硬件”契合评价方法选择
    5.3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硬件”契合评价实证分析
        5.3.1 数据来源
        5.3.2 数据标准化处理
        5.3.3 变量间相关性检验
        5.3.4 一阶段时序主成分分析
        5.3.5 二阶段时序主成分分析
        5.3.6 城乡契合度指数
第六章 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软件”契合评价
    6.1 新农村建设误区
        6.1.1 误区之一:新农村建设目标确立
        6.1.2 误区之二:新农村建设方式选择
        6.1.3 误区之三:新农村建设角色定位
    6.2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软件”契合指标体系
        6.2.1 指标体系构建目标及原则
        6.2.2 “软件”契合指标体系内容
    6.3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软件”契合评价方法选择
        6.3.1 因子分析方法
        6.3.2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
    6.4 “软件”契合评价调查
        6.4.1 数据来源
        6.4.2 调查内容及变量选择
    6.5 “软件”契合评价实证模型构建
        6.5.1 因子分析
        6.5.2 Logistic 回归分析
    6.6 检验结果与实地调查结果拟合
        6.6.1 回归结果为“极显着”的变量
        6.6.2 回归结果为“显着”的变量
        6.6.3 回归结果为“不显着”的变量
    6.7 小结
第七章 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方式
    7.1 城乡协调发展国内外经验
        7.1.1 城乡协调发展国外经验及启示
        7.1.2 城乡协调发展国内经验及启示
    7.2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原则与思路
        7.2.1 契合原则
        7.2.2 契合思路
    7.3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方式
        7.3.1 城市近郊区
        7.3.2 传统农业区
        7.3.3 偏远落后区
第八章 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对策
    8.1 宏观战略性:制度改革
        8.1.1 以城乡居民身份重构为目标的户籍制度改革
        8.1.2 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土地制度改革
        8.1.3 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8.2 中观管理性:公共资源均衡化
        8.2.1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均等化
        8.2.2 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
    8.3 微观操作性:农村社区建设
结语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从辽宁看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D]. 柳杨. 辽宁大学, 2020(07)
  • [2]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 杨西水. 辽宁大学, 2020(07)
  • [3]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城市低保目标瞄准政策的评估与完善[D]. 周冬霞. 武汉大学, 2015(10)
  • [5]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D]. 魏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6]房地产税改革研究[D]. 吴晓玲. 武汉大学, 2014(06)
  • [7]农村青年自杀行为的社会影响因素研究[D]. 周锐. 山东大学, 2014(12)
  • [8]辽宁省民生发展水平的统计分析及综合评价[D]. 王娜. 辽宁大学, 2013(01)
  • [9]现代服务业系统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辽宁为例[D]. 王淑梅.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5)
  • [10]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问题研究[D]. 常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辽宁省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中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