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观察

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观察

一、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万志红[1](2021)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2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桂枝茯苓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性激素[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和雌二醇(E2)]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6.60%)(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肌瘤患者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肌瘤患者血清FSH、LH、P和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肌瘤患者血清FSH、LH、P和E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肌瘤患者血清FSH、LH、P和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肌瘤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血浆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肌瘤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血浆黏度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肌瘤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血浆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疗效肯定,且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可用于临床。

马苗苗[2](2019)在《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不同组合方案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组观察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不同组合方案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旨在探索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联合使用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0例。A组:先将垂体后叶素12U(稀释于0.9%Nacl 20ml)注射于子宫肌层,30分钟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U(稀释于0.9%Nacl 500ml,滴速为每分钟40滴)。B组:垂体后叶素6U(稀释于0.9%Nacl 20ml)注射于子宫肌层,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U(稀释于0.9%Nacl500ml,滴速为每分钟40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及心率变化、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A、B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使用垂体后叶素后15min及30min收缩压均比用药前明显上升(P<0.05),但B组收缩压上升幅度小于A组(P<0.05)。(3)两组使用垂体后叶素后15min及30min心率均比用药前明显减慢(P<0.05),但B组心率下降幅度小于A组(P<0.05)。(4)使用垂体后叶素前5min及使用垂体后叶素后45min两组之间收缩压及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组用药方案(垂体后叶素6U子宫肌层注射,同时联合使用缩宫素10U静脉滴注)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安全性相对较高,且并不影响术中止血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梁博[3](2019)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评价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不同类型、不同位置、不同大小子宫肌瘤的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超声介入室进行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的128例患者,合计142枚肌瘤。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并结合FIGO分型分为:浆膜下、肌壁间、黏膜下;根据肌瘤生长位置分为:前壁、后壁、宫底、侧壁、宫颈;根据肌瘤大小分为:均径≤3cm、3cm<均径≤5cm、5cm<均径≤7cm、均径>7cm。观察128例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及不适症状(疼痛、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的出现时间、程度、持续时间等;治疗后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低热、阴道出血、阴道流液、感染等)的出现时间、程度、持续时间等。结果:1.12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生命体征平稳。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性为96.48%(137/142)。2.硬化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28例患者治疗后,70例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53例患者出现SIR A类不良反应,5例患者出现SIR B类不良反应,SIR C-F类无一例发生。3.安全性影响因素:建立 Logistic 模型 Logistic(p)=0.559X,-0.198X2+0.072X3-17.441X4-18.688X5-16.377X6-0.231X7+17.738X8+19.372Xg-20.873。个性因变量系数经统计分析,P值均>0.05,表明治疗的安全性与肌瘤类型、位置以及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泡沫硬化剂用量及腹痛程度影响因素:泡沫硬化剂用量与肌瘤大小有关,与肌瘤类型与位置无关;腹痛程度与肌瘤类型及大小有关,与肌瘤位置无关。结论: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术中及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肌瘤类型、位置及大小对硬化治疗安全性无影响,聚桂醇硬化治疗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第二部分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临床疗效评价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临床疗效,运用多项评估指标综合评估有效性并比较不同类型、不同位置、不同大小子宫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疗的有效性差异;分析肌瘤类型、位置、大小、血供、弹性评分对术后一个月有效性的影响,为子宫肌瘤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超声介入室进行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的128例患者,合计肌瘤142枚。术后1个月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通过瘤体内造影剂灌注情况评价疗效,针对造影剂灌注的区域进行精准追加治疗。术后1、3、6及12个月分别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肌瘤大小、血供及弹性评分,术后6个月复查血常规,并与术前进行比较。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填写子宫肌瘤症状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表(UFS-Q0L),计算SSS评分及HRQL评分。本研究根据子宫肌瘤硬化治疗术前及术后声像图特点,拟定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为肌瘤体积缩小率>50%,血流分级0级,弹性评分4分,瘤体内无造影剂灌注,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肌瘤体积缩小率20%~49%,血流分级Ⅰ级,弹性评分3分,瘤体内造影剂局灶性灌注,临床症状改善;无效为肌瘤体积缩小率<20%或缩小后又增大,血流分级Ⅱ-Ⅲ级,弹性评分1-2分,瘤体内造影剂大部分灌注,临床症状无改善。结果:1.随访基本情况:术后1、3、6及12个月随访肌瘤数分别为142枚、142枚、127枚、109枚。2.术后各疗效评价指标:①肌瘤缩小率:术后1、3、6及12个月肌瘤平均缩小率分别为:(41.11±1.863)%、(64.17±1.494)%、(75.06±1.272)%、(81.14±2.102)%。②血供:术后瘤体内血供随随访时间延长逐渐减少。③弹性评分:术后瘤体弹性评分随随访时间延长而增大。④造影:术后1个月,53(37.3%)枚肌瘤整体无超声造影剂灌注,46(32.4%)枚肌瘤内呈局灶性造影剂灌注,43(30.3%)枚肌瘤内大部分造影剂灌注,对于造影剂灌注部分即刻予以追加治疗。⑤Hb:术后6个月,所有贫血患者Hb恢复至正常水平,贫血症状全部改善。⑥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术后1个月,SSS与HRQL改善幅度最大,分别从术前51.10±4.263、53.39±6.561改善至28.13±2.469、75.47±3.855;治疗后3个月,SSS与HRQL基本接近正常人评分,为21.76±3.112、84.54±3.087;治疗后6、12个月稳定在正常水平。3.短期有效性分析:术后1、3、6及12个月,硬化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0.1%、77.3%、95.2%、97.3%。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术后1个月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肌瘤大小及弹性评分是术后1个月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模型方程:Y=6.391-2.858X3+1.084X5(X3代表肌瘤大小,X5代表肌瘤弹性评分)。结论:1.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微创、精准、无需住院、价格低廉,能有效地缩小瘤体、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子宫肌瘤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方法。2.采用多项指标综合评价聚桂醇硬化治疗疗效,可准确反映有效性。

戴良图,张华,许恒,王芳,吴蕾[4](2011)在《子宫肌瘤射频治疗和经典手术治疗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射频消融与经典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1例患者分别按治疗适应证分为2组,射频组731例采用射频治疗,经腹组770例采用经腹手术治疗。结果射频组治疗有效率为94.3%,治疗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经腹手术组治疗有效率为97.5%(肌瘤大于8 cm以上或浆膜下肌瘤可以采用此方法),需住院,恢复慢,并发症多,治疗费用高。结论射频治疗是一种保留子宫的好方法,方法简单、安全,但应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刘丹[5](2009)在《超声引导经皮内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超声引导下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子宫平滑肌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射频消融(RFA)治疗后子宫肌瘤组织的光镜及电镜下的病理变化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异常变化,探讨RFA治疗对子宫肌瘤组织结构凝固的范围、坏死程度和副作用及并发症,评价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共有子宫肌瘤患者104例共123个肌瘤,在我院行RFA治疗。随机选择其中30例患者,30个肌瘤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根据取材位置的不同分为:消融灶中央组(A)、消融灶边缘组(B)、消融灶边缘1cm组(C);每组10名患者。标本常规固定,分别行光镜和电镜检查。观察RFA治疗中104例患者的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心电监护;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皮肤毒性反应、治疗后阴道流血,下肢感觉和功能指标,疼痛等情况;观察月经周期,经期,月经量改变相关症状。通过上述观察指标探讨RFA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结果:RFA治疗后标本光镜显示:A组可见大量均匀红染无结构物质,细胞结构消失;B组可见消融灶边缘平滑肌细胞固缩,细胞间隙扩大;C组可见消融灶边缘可见一明显分界,其内部为典型凝固性坏死。电镜显示:A组见大量髓鞘样结构,细胞轮廓不清,细胞核浓缩,染色质呈团块状;B组可见小血管内红细胞聚集血栓形成,内皮细胞变性;C组肌瘤边缘可见正常的平滑肌细胞及明显的肌丝。RFA治疗过程均顺利按计划完成,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氧饱和度均未出现异常情况。RFA治疗子宫肌瘤不良反应主要为阴道渗出分泌物、少许血液及术后低热(体温38.2±0.4℃,持续1-3天后消失)。极少数病例有小腹疼痛,腹部疼痛程度不重,术后24小时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得分3.7±1.1,对患者影响轻微。超声全程监控可避开膀胱及肠管,未出现烧伤及穿孔并发症,早期(3个月内)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及感染、神经损伤等不良事件。结论:RFA治疗后可以使靶区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对周围平滑肌细胞无损伤,证明R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子宫平滑肌瘤方法。第二部分超声引导下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子宫平滑肌瘤疗效评估的研究目的:利用超声造影坏死区灌注显影变化评估RFA治疗后的早期疗效,通过对瘤体大小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的随访,探讨RFA治疗子宫肌瘤的早期疗效评价方法。方法: 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共有子宫肌瘤患者104例共123个肌瘤,在我科采用冷却探头(Cool-tipTM)射频消融治疗系统行RFA治疗。治疗后RFA一周内再次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已治疗的肌瘤是否均为无灌注区,有无残留病灶,评价其早期疗效。以后1,3,6,12月行超声随访,计算瘤体均径和体积,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每半年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随访调查,填写子宫肌瘤症状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表(UFS-QOL)调查表记录得分,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本研究共104例,随访时间12-26月,平均随访时间19.6±2.4月。治疗后114(92.7%)个肌瘤整体无超声造影剂灌注区,提示没有血流灌注,有9(7.3%)个肌瘤术后造影剂显示仍有部分增强需补充治疗。超声随访结果显示,RFA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随访瘤体均径即有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RFA治疗后1,3,6,以及12月的肌瘤体积平均缩小率分别为32.4%, 48.3%, 64.1%和76.7%。患者临床症状随访显示RFA治疗对减轻子宫肌瘤引发的临床症状效果明显。RFA治疗后12个月随访显示:104例患者中,69例患者(66.3%)月经过多、痛经、贫血、盆腔疼痛等临床症状完全缓解,42例患者(40.4%)临床症状明显改善,7例患者(6.7%)临床症状无改善,3例患者(2.9%)症状加重。48例患者的子宫肌瘤症状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表(UFS-QOL)调查表得分显示术后6月,肌瘤症状得分低于术前,生活质量得分高于术前,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RFA治疗后随访期内,有7例(6.7%)因肌瘤复发进行再次治疗,2例因月经量过多而行子宫切除术,5例再次对复发病灶行RFA。RFA治疗后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93(89.4%)例患者对治疗非常满意,95(91.3%)例患者愿意把这项治疗推荐给朋友亲人。结论: RFA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第三部分超声引导下内置冷循环射频消融和微波凝固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对比研究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内置冷循环射频消融和微波凝固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8月至2008年1月于我中心行RFA和MCT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FA组104例123个肌瘤,平均直径4.8±1.4cm (3.0-9.93cm),MCT组48例60个肌瘤,平均直径4.7±1.2cm (3.0-7.17cm)。比较两种方法对肌瘤的完全消融率,对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原位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肌瘤完全消融率RFA组为92.7% (114/ 123),MCT组为86.7% ( 52/ 60 ),两者比χ2 = 1.73,P>0.05,差异无显着性意义。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为RFA组为90.3 %(94/ 104),MCT组为87.5% ( 42/ 48 ),两者比较χ2 = 0. 29,P>0.05,差异无显着性意义。RFA后7个结节(5. 7 %)局部复发、MCT后9个结节(15 %),P<0.05,两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χ2 = 4.37)。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在阴道排液方面无显着性差异(χ2 = 2.61, P>0.05),术后发热,MCT组要高于RFA组,两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χ2 = 4.04, P<0.05),此外MCT组有1例患者在拔针过程中出现“断针”,另有4例术后出现腹腔积液。结论: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均是微创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有效方法,RFA在肌瘤完全消融率和对症状的改善方面与MCT无差异,但是RFA在肌瘤的原位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上要低于微波凝固治疗。

孙立群[6](2008)在《超声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相关血流灌注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子宫肌瘤是常见的雌激素依赖性良性肿瘤,占育龄期妇女20%40%,主要症状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盆骶部酸痛、性交不适及膀胱压迫等,可引起不孕、习惯性流产和早产,是月经过多和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子宫具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子宫切除术可引起更年期提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同时不能满足妇女保留生育能力的要求。肌瘤切除术可保留子宫,但五年复发率高达50%。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技术因无电离辐射、非侵入性、可重复治疗等在子宫肌瘤治疗领域极具潜力。滋养血管在子宫肌瘤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流灌注不足可引起多种变性,因此对子宫肌瘤血流灌注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生物学特性。靶区血供丰富不利于HIFU能量沉积,探讨一种有效减少子宫肌瘤血流灌注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彩色像素定量技术已成熟用于临床,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动脉外周阻力,提供病变的血供信息。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ing image ,CDFI)对比子宫肌瘤和健康人群,子宫肌瘤应用缩宫素前后,子宫肌瘤HIFU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1个月的血流灌注信息。从子宫肌瘤血供状态、彩色血流面积(CPA)、滋养血管频谱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方面,评价子宫肌瘤的血流灌注特征,缩宫素(oxytocin ,OT)对子宫肌瘤血流灌注的影响,以及HIFU治疗子宫肌瘤血流灌注变化,并判断血供丰富程度与剂量投放及疗效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指导HIFU治疗。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子宫肌瘤的血流灌注特征,探讨子宫肌瘤对缩宫素的反应,对比不同剂量缩宫素对子宫肌瘤血流灌注的影响。探讨HIFU治疗子宫肌瘤早期疗效与血供及剂量的关系。分析HIFU治疗早期疗效不佳肌瘤的血流灌注特征,为HIFU术前病人的筛选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1第一部分子宫肌瘤的血流灌注特征1.1研究对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IFU中心经临床和增强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ce image ,MRI)确诊子宫肌瘤100例,健康志愿者50例。1.2设备采用PHILIPS HD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1.3方法二维超声清晰显示子宫肌瘤,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 ,CDE)显示肌瘤周边、内部血管,并采集动脉的脉冲多普勒(Pulse wave ,PW)频谱。测量子宫肌瘤滋养血管内径,并检测相应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应用彩色像素定量软件测量CDE条件下肌瘤彩色血流最丰富层面的CPA。CDFI横切面条件下测量子宫动脉上行支内径,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PSV、PI及RI。结果采用SAS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2第二部分缩宫素对子宫肌瘤血流灌注的影响2.1研究对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增强MRI确诊拟行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按照接受治疗顺序平均分为A、B两组。2.2设备采用PHILIPS HD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缩宫素(上海和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 U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2.3方法应用缩宫素前二维超声清晰显示子宫肌瘤病灶,CDE显示血供最丰富层面肌瘤周边及内部血管,横切面CDFI显示子宫动脉上行支并采集动脉PW频谱。A组缩宫素以0.04 U/min持续静点,B组缩宫素以0.08 U/min持续静点。给药后即刻以同样方法分别观察A、B两组肌瘤周边及内部血流频谱形态。给药后30分钟内动态观察频谱形态,特征性频谱存图并记录频谱变化。结束观察时取CDE血流显示最丰富层面存图,测得感兴趣区CPA。对比应用不同剂量缩宫素前后子宫肌瘤周边滋养血管及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采用SAS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3第三部分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HIFU治疗子宫肌瘤血流灌注与疗效的关系3.1研究对象同第二部分。3.2设备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采用PHILIPS HD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3.3方法分别于HIFU术前、术后即刻、1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清晰显示子宫肌瘤,计算CPA及肌瘤体积,CDE条件下判断血供变化情况。周边滋养血管、子宫动脉管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同第一部分。对比HIFU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月肌瘤的血流灌注变化,对比不同血供丰富程度及不同疗效肌瘤在能量投放上的有无差异。分析HIFU治疗效不佳病例的相应血流灌注特征。结果采用SAS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对浆膜下、肌壁间、黏膜下肌瘤的血供状态分析显示,不同类型肌瘤的血流分布特征不同,不同血供丰富程度及不同类型肌瘤的CPA存在差异,同时CPA与肌瘤大小有关。富血供与乏血供肌瘤对比,富血供肌瘤周边滋养血管管径、PSV、PI及RI均高于乏血供者,其周边滋养血管管径、PSV、PI及RI均高于内部。子宫肌瘤组子宫动脉呈舒张期高频低阻型,PSV及PI升高,而RI降低。2.子宫肌瘤对不同剂量缩宫素的反应不同,不同类型、部位及血供丰富程度的肌瘤均有反应,表现为频谱形态变化不同。异型频谱的出现有利于监测这一变化,较强的持续收缩可导致子宫及肌瘤的血流灌注的明显减少。血供异常丰富者(Ⅳ级)血流灌注减少的效果欠佳,加大缩宫素剂量组作用明显。缩宫素可引起CPA的明显减少,同时肌瘤滋养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变化,较大剂量缩宫素亦可引起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将其用于减少子宫肌瘤的血流灌注是安全的、有效的。3. HIFU治疗子宫肌瘤可引起血供消失或明显减少,但少数病例血供残存。术后即刻及1个月周边滋养血管内径及PSV减小,PI及RI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但仍高于术前,术后1个月子宫动脉PI增高,RI降低。应用不同剂量缩宫素组及乏血供与富血供组在剂量投放上存在差异,不同疗效在剂量投放上存在差异。A组早期疗效不佳者血供均异常丰富(Ⅳ级),同时其缩宫素反应效果差,B组早期疗效不佳者血供Ⅱ~Ⅲ级,两组周边及内部滋养动脉管径、PSV较高,PI及RI较低。结论1.子宫肌瘤血流灌注具一定的特征性。血管分布、CPA、滋养血管动脉管径、频谱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可提供丰富的血流灌注信息。2.子宫肌瘤对不同剂量的缩宫素的反应不同,异型频谱的出现有利于检测这一变化,较强的持续收缩可导致子宫及肌瘤的血流灌注明显减少,较大剂量缩宫素作用更加明显。3.多普勒超声在血流动力学检测方面的优势明显,结合子宫肌瘤HIFU治疗前后的血流分布特征,将其用于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不同血供肌瘤在剂量投放上存在差异,对HIFU治疗疗效不佳病例的血流灌注特征的研究可为HIFU术前病人的筛选及临床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戴良图,周春,许恒,厉霄燕,张华[7](2007)在《9957例子宫肌瘤患者射频治疗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吴萍,陈艳,陈丰华,张立晶[8](2021)在《聚焦超声消融对阔韧带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对阔韧带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8例阔韧带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栓塞组和消融组各24例。栓塞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消融组采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肿瘤体积、术后症状缓解时间以及雌激素变化,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2组间肌瘤体积、症状缓解时间以及雌激素变化水平的差异。结果栓塞组、消融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95.83%,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消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17%、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消融组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栓塞组[(22.45±6.78)cm3vs (32.82±8.63) cm3;(3.25±1.34)cm3vs (8.26±1.47)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0、12.399,P均=0.001)。消融组压迫症状缓解时间和痛经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栓塞组[(6.42±1.34)d vs (8.92±1.65)d;(10.27±2.13)d vs (13.74±2.5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62、5.081,P均=0.001)。治疗前、后2组患者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聚焦超声消融治疗阔韧带子宫肌瘤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效果相当,且能明显减小肌瘤体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吕祝英,雷志锴,楼军,陈龙,张义娜,张连[9](2021)在《超声造影在评估子宫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超声造影和彩色多普勒成像观察子宫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疗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3、6个月瘤体的大小、血供及造影剂灌注情况,通过计算瘤体体积缩小率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来评估疗效,比较CEUS与CDFI对聚桂醇硬化治疗疗效的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80个子宫肌瘤瘤体体积缩小率中位数为70.50%。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是否完全灭活的检出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48.7%VS 36.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着,运用超声造影可有效评价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冯云[10](2021)在《超声引导经阴道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阴道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6—2020-03夏邑县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超声引导经阴道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组(射频消融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腹腔镜组),各47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术后临床指标。分别于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检测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等卵巢功能指标。测量射频消融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子宫肌瘤体积。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较腹腔镜组短,术中失血量较腹腔镜组少,术后1个月血清LH、FSH、E2水平较腹腔镜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射频消融组子宫肌瘤均较术前缩小,并随时间推移逐渐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经阴道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同样适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以及在逐渐缩小肌瘤体积的同时,对卵巢功能影响小等优势。

二、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入组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疗效判定标准
    1.6 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比较
    2.3 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
3 讨论

(2)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不同组合方案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本文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1.研究对象
        2.术中所用药物及器械
    (二)研究方法
        1.术前准备
        2.手术方法
        3.观察指标
    (三)统计方法
    (四)技术路线
二、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
    (三)两组患者用垂体后叶素前后收缩压变化情况
    (四)两组患者用垂体后叶素前后心率变化情况
    (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三、分析与讨论
    (一)子宫肌瘤的流行病学调查
    (二)子宫肌瘤的分类及临床症状
    (三)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
    (四)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五)缩宫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六)垂体后叶素及缩宫素联合使用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的结果分析
    (八)术中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分析
    (九)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3)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短期临床疗效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子宫肌瘤症状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UFS-QOL)
综述 介入性超声技术在子宫肌瘤微创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专利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大会论文交流
致谢

(4)子宫肌瘤射频治疗和经典手术治疗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症状及肌瘤体积
        1.3.2 外周血激素水平及肝肾功能
        1.3.3 血流动力学指标
    1.4 疗效评定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2.2 治疗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变化
    2.3 治疗前后外周血性激素水平变化
    2.4 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2.5 住院时间及费用
    2.6 不良反应
3 讨论

(5)超声引导经皮内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正文
    第一部分 超声引导下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子宫平滑肌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超声引导下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子宫平滑肌瘤疗效评估的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超声引导内置冷循环射频消融与微波凝固治疗子宫平滑肌瘤对比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6)超声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相关血流灌注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正文:超声评价HIFU 治疗子宫肌瘤相关血流灌注变化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超声评价子宫肌瘤的血流灌注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超声评价缩宫素对子宫肌瘤血流灌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HIFU 治疗子宫肌瘤血流灌注与疗效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附图
    第二部分附图
    第三部分附图
文献综述一
文献综述二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聚焦超声消融对阔韧带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二、方法
        1. 子宫动脉栓塞术:
        2. 聚焦超声消融:
        3. 观察指标: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二、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三、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对比
    四、2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五、2组患者雌激素变化情况对比
    六、聚焦超声消融MRI检查图示
讨论

(9)超声造影在评估子宫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仪器与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10)超声引导经阴道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用时等指标
    2.2 卵巢功能
    2.3 术后射频消融组不同时间点子宫肌瘤体积
3 讨论

四、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研究[J]. 万志红. 天津药学, 2021(06)
  • [2]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不同组合方案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D]. 马苗苗.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3]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D]. 梁博. 苏州大学, 2019(07)
  • [4]子宫肌瘤射频治疗和经典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 戴良图,张华,许恒,王芳,吴蕾. 海军医学杂志, 2011(02)
  • [5]超声引导经皮内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研究[D]. 刘丹. 第四军医大学, 2009(12)
  • [6]超声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相关血流灌注变化研究[D]. 孙立群. 重庆医科大学, 2008(01)
  • [7]9957例子宫肌瘤患者射频治疗疗效分析[J]. 戴良图,周春,许恒,厉霄燕,张华. 海军医学杂志, 2007(01)
  • [8]聚焦超声消融对阔韧带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J]. 吴萍,陈艳,陈丰华,张立晶.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12)
  • [9]超声造影在评估子宫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J]. 吕祝英,雷志锴,楼军,陈龙,张义娜,张连.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21(11)
  • [10]超声引导经阴道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J]. 冯云.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04)

标签:;  ;  ;  ;  ;  

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