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旧城市之争

北京新旧城市之争

一、北京的新旧城之争(论文文献综述)

周立京[1](2021)在《简阳市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

宋文慧[2](2021)在《1933年绥远学潮研究》文中认为学潮是中国近代史上经常发生的历史事件。20世纪30年代绥远省社会稳定,经济也得到了恢复,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中等教育,资金投入的加大,学校人数增多,学校聚集于省会归绥,为学潮的发生提供了条件。1933绥远省立第一中学发生了学生反对会考的学潮。此次学潮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直接原因为中小学生毕业会考,重要原因为学生参与学潮代价小,而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党的党派斗争。国民党党派斗争极大影响了此次学潮的进程、处理与结果。学潮以深夜驱逐校长为正式开端,具有一般性学潮的特征,历经开始、扩大、持续、结束等四个阶段。这场学潮很快波及到其他学校,导致绥远省教育厅行政运转不灵,省城教育秩序混乱,绥远省立第一师范驱逐校长连带性学潮的发生,绥远省国民党党派斗争因此事继续深化。另一方面,通过对学潮的处理,绥远省立中山学院完成了改制,绥远省学风有所改善。

单超[3](2020)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的施政目标,这是北京第一次明确将通州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通州,历史再次选择了它承担“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责任。自金代北京(中都)上升为国之京师以来,通州始终在京师畿辅之地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名副其实的“左辅雄藩”:它是守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堪称北京东门户;是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大运河的北端点,承担漕粮“起载转运储贮”职能;是今天北京城市规划中长安街的延长线东端。这样的“三点交汇”,放眼全球,有且仅有一个通州有这样独一无二、非比寻常的战略地位。基于此,不同的学者从历史、城市规划、市政工程、道路交通、海绵城市、地下管廊、旅游等各个角度对通州进行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州的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也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近800年的通州京畿史,积淀了厚重的城市遗产,单纯使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理念是远远不够的。2011年11月10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提出了 以“历史性城市景观(HUL)”这一概念为基础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新模式。这一模式为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这将是一场通州城市遗产与历史景观沿着遗产保护理论的现代化叙事。因此,本论文从HUL保护理论出发,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的通州城市遗产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通州城市的历史演变、城市格局和脉络的研究,阐述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总结通州城市遗产的特征、特色,从而提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和利用方法。论文在对通州的历史战略地位研究基础上,梳理了自定都北京后,通州作为京师辅城,在“运河北端”和“京师门户”两方面愈发凸显的战略地位:是抵御外侵的军事重镇,且是大运河北端,漕粮物资由此处码头驳船、装卸、转运、储贮,城市格局也因此而设。通过界定通州城市遗产的范围、内容,结合明清通州志的记载(历史)和调研现状(遗产),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点研究。分别从反映“京师门户”的“沿革与形胜、街道(交通)、城池(防御)、公署/衙署(管治)、学校/学宫(教育)、坛庙(祭祀)、楼台亭阁(地标)”,反映“运河北端”的“漕渠河道(运输)、桥闸坝(水工)、仓厂(储贮)、漕运相关衙署(管理)”,和其他遗产(如宗教遗产)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采取遗产和文物两种不同评价标准下的遗产价值评估。以上是构成HUL理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要素,在满足HUL理论框架的要求下,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城市作用和地位、特色表现和特色要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城市地标、城市轮廓景观、城市格局、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特征”等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结合当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地标、轴线、街道格局、轮廓、景致、城市环境、布局”等,论述在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应用HUL理论进行城市更新和旧城复兴的可行性。依据HUL理论所倡导的分级、分区保护,构建“点—线—面—体”的立体化保护体系,从而更有效推进通州历史城市景观的继承和延续。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即它的社会价值进行了更深的发掘,并尝试在两种价值评估体系下,分别进行价值评估,从而为特色分析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根据HUL理论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进行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深入分析,更有利于理解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除了在政治上、城市规划上的副中心定位,也在遗产维度,体现了制度的延续和等级的分明。一个城市中交织两种管理体系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这是中国遗产保护与世界接轨的体现,本文对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分析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模式。论文还对古文献、图纸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有利于促进通州城市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城市文化的全面复兴,有利于构建基于HUL保护策略下的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思路与方法,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亚辉[4](2020)在《北宋真定贾氏家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贾氏家族因贾纬修撰《旧唐书》而得以入仕做官,从此家族开始发迹。到第二代贾琰成为宋太宗的潜邸大臣而倍受宠信,家族进一步壮大。第三代成员贾黄中官至参知政事,家族走向繁荣。第四代成员贾昌朝位列宰相,达到家族的鼎盛,从而正式跻身世家大族的行列。第五代成员贾青、贾炎、贾蕃各有成就亦在仕途上经历挫折,但仍能维系家族繁荣。直到北宋末年,伴随着金兵入侵,家族走向衰落。本文利用相关资料在考证贾氏家族姓氏来源、里籍变迁、家族世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贾氏家族起家与鼎盛的关键人物贾纬、贾黄中、贾昌朝并对以上三人在政治上的成就以及对当时的影响作出相应论述。北宋中期及宋室南渡后,贾氏家族逐渐衰落,结合其家族代表人物,分析其家族衰落的原因除了与两宋之交社会动乱的大背景有关外,还与荫补、党争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同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家族整体的婚姻与交游情况作了系统考证,分析其婚姻与交游所具有的的特点。又对其家族的学术成就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家族着述的存佚情况作了认真考证。纵观真定贾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作为北人的贾氏家族,通过科举以及家族成员个人的努力,逐步迈向世家大族。科举与当时的的政治环境对家族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通过贾氏家族的兴衰荣辱亦可管窥整个宋朝的发展轨迹。

何鑫[5](2020)在《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宋汴京人口百万之多,交通辅辏八方,商业空前繁荣,无疑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其背后纵横交错的水系网络系统,对于北宋汴京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北宋是水系营建的高潮期,也是水系管理发展的最为主要的时期。北宋汴京城水网密布,有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河穿城而过,并且护龙河与城内沟渠、池沼相互连接。四河与城外的黄河、洛河、御河、泗水和淮河相互连通,汴京放射状的水系网络系统沟通四面八方。本文以北宋汴京水系营建为研究对象,探讨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背后的优秀管理智慧。论文首先通过对相关史料和考古资料的挖掘,梳理北宋汴京水系的形成背景。挖掘隋朝修建的大兴城和开凿通济渠、引汴入泗和开邗沟等水系营建工程;唐代对汴州城水系的继续完善,更是营建了五丈河;后周世宗扩建汴州城,遣大将周景营建汴口,对河道疏浚和连通更是不竭余力。三代对汴州水系的不断营建,使汴州城成为四会五达之地,为北宋汴京水系网络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整理北宋一朝的水系营建相关内容,对城外河流黄河、洛水、御河作出探究,发现黄河、洛水和御河的整治和疏浚也是伴随着北宋一朝,对于北宋汴京漕运和交通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北宋朝廷最为需要的;整理城内河流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和护龙河的营建工程,发现了水系连通的关系,总结出北宋汴京水系系统是一个放射状的有序的水系网络系统。其次,将汴京水系网络系统的各个水系进行功能分类,总结出汴京城市水系分别所承担的七大功能:交通漕运的功能、生活用水的功能、排水防涝的功能、生产灌溉的功能、防火灭火的功能、滨水景观和军事防御的功能。最后,从水系管理机构、水系法规制度、巡查监管制度、水系重大管理措施和水系管理特点对北宋汴京水系的管理作出相应的研究。首先,对系统的层次的水系管理机构和水运管理管理机构作出梳理,分析机构与分机构之间的附属关系,总结北宋拥有完善的自上而下的水系管理机构,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管理机构模式;其次,对严厉的水系法规制度和严格的巡查监管制度作出总结;其次,对水系管理中六次比较重大的措施进行论述,分析背后的科学认识和科学技术。最后对水系管理特点进行研究,总结背后优秀的管理智慧。

权梦琪[6](2020)在《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中东铁路是贯穿我国东北的第一条铁路,它使东北突破了以辽河和驿路为轴线的传统发展模式,进入以铁路为轴线的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文章选取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空间句法等方法,基于ArcGIS数据平台,分析沿线城镇体系和19个重点城镇的形态特征,以期对保护近代中东铁路城镇遗产,使沿线城镇顺应时代需求、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建议和参考。首先,阐述了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独特的形成背景和重要保护价值。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对中东铁路的研究集中在干线的工业遗产和建筑遗产领域。因此,对本文中东铁路沿线遗产保护和城镇体系与形态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总结了五个时期中东铁路沿线城镇发展的历史进程。以近代城镇的组成部分为线索,提出铁路附属地出现的背景和原因,并阐述建立在附属地基础上的都市计划内容,总结商埠地与附属地新城相斥又共荣的发展模式。宏观层面对南段沿线的城镇体系研究总结。选取城镇空间网络布局、车站等级体系、规模体系和职能体系四个层面进行阐述。总结其受明清驿路和地理要素影响的线性布局特征,首次理清南段沿线车站数量、演变历程和对城镇的影响。规模上发现沿线城镇已经形成了梯级金字塔的首位型结构特征。沿线各城镇呈现“北工南港中矿”的分布规律。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在规模、职能上均已构成完整的城镇体系。中观层面,探究铁路对沿线城镇形态的影响。首先概括了既有城镇与铁路新城不同类型空间关系的特征。从总体层面对附属地市街规划的平面形式、空间结构和空间网络特征进行总结。进而深入到街道和街廓层面,研究不同类型道路骨架结构特征、街道空间尺度和街廓的形态特征与异同。反观当下的南段沿线城镇,基于现场踏勘和资料搜集,构建沿线城镇遗存数据库;分类总结不同保存状态城镇的特征及形成原因;提出系列遗产的保护策略,构建遗产廊道统一管理体系,为带动东北轴线的复兴提供新的思路。最后,研究结论提出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是复杂的多阶段、多主体建设的产物;在空间、规模和职能上都已构成完整的城镇体系;是近代城市形态演进和突变的集合体;但存在遗产价值被明显低估,整体保护意识弱的问题。期望通过本研究为中东铁路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应用提供借鉴。

刘方馨[7](2020)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20世纪80年代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作为前承“毛时代”革命叙事,后启90年代商品叙事的过渡阶段,80年代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社会文化思潮空前活跃、学术理论启蒙的时期,大量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博弈。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环境,造就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由单一模式走向多元互渗的新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80年代,在历史文献与实践案例构筑的语境下对该时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内容及其转变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有异于之前时期政治体制、方针政策对于园林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进入80年代之后,改革的思想成为主流,围绕国家的改革发展大思路,文化地位空前提高、民族主义回归、全民科技浪潮等共同构成了影响各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而社会文化思潮在这种变革、转型时期集中爆发,各类新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反映客观现实的要求和人们的生活需要。换言之,该时期诸多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产生和推进的。因此,从社会文化思潮视角解读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内容可谓契合时代特点。具体而言,选取80年代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关联密切的典型社会文化思潮:“美学热”“文化热”“旅游热”“生态观”,结合当时学科较为瞩目4个领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风景名胜区理论与实践、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上述社会文化思潮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如何影响风景园林相应领域进行具体阐释。其次,文章主体结构分为4大内容并行:1、对“美学热”影响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其中包括“园林美”与“园林艺术”概念的厘清、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构建、山水美学及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等内容的具体分析;2、对“文化热”浪潮的冲击下,学界掀起对于传统园林的复归与反思内容详细论述。其中理论层面,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3个维度对传统园林理论的研究及传统园林如何“古为今用”的思考进行全面考察。实践层面,选取松江方塔园、宾馆庭园、境外中国园、古园修复与重建4类典型园林营建现象为代表,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途径;3、对“旅游热”背景下,业内围绕的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主要论述。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探索、保护规划的特点、结构体系的产生及其在具体实践的运用、风景设计理念的特点等内容分别展开;4、对“生态观”引领下我国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绿地系统布局的优化及人工植物群落与多元绿化形式的探索等内容分别论述,以揭示“生态观”是如何影响到城市绿地各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建设。最后,综合上述视角,系统性地对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下我国风景园林理论及实践呈现的变革特点作出凝练总结。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方针大政下,“现代化”成为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对于科学的崇尚与弘扬也成为启迪风景园林学科“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途径。在学术理论方面,呈现出由“政治意志”主导转变为“科学话语”引领的新趋势。随着旧有思维模式的革新、现代学科的交叉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等,使得之前已有的学术理论面临着科学解释,同时也衍生出诸多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建设方面,呈现出由“中西之争”转向“古今之争”的新趋势。挣扎于摆脱“因袭的重担”仍是实践变革的主流,在面临西方设计思潮的冲击下,回归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学习及对社会生活需要的重新审视是该时期实践的典型特点。总体而言,虽说该时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内容在现今看来尚不成熟与完善,有着新旧杂陈的时代局限性,存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但其中不乏对于学科发展思考的真知灼见,摆脱之前照搬苏联的单一模式,并能够立足更为宽宏的全球视野,展现出多领域交融、自主性探索、科学性引领等诸多时代特征,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进步,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

董克伟[8](2019)在《邗沟文化遗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邗沟河道,南襟长江,北带黄淮,谓为咽喉。历经变迁,但大体格局依旧,完整见证了中国2500年的运河史。因邗沟河道的开通、疏濬、变道以及人类依托河道所进行的历史活动,催生了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构成了邗沟流域的历史文化风貌和景观特征。邗沟在淮扬地域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联动作用,它使淮安和扬州联结成为一个文化区,这一区域有别于中国运河的其他段落,极具地域文化特色;同时,由于它在时空上的特殊性,又成为整个中国运河文化的代表性区域。本文基于文献梳理、田野调查、区域比较、图文互证等方法进行研究,旨在为当代运河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史实基础和理论认识。通过史料分析,呈现出邗沟文化遗产的在古代社会的发生发展线索,指出邗沟文化遗产形成过程中的层累现象,探求各类遗产的动态变迁与邗沟河道的关系,总结了邗沟文化遗产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借助田野调查资料,认识到邗沟文化遗产的现存状态堪忧,分析了邗沟作为大型线性遗产在保护和开发中的特殊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建立一座以“邗沟”为主题博物馆的设想。

王丽宏[9](2019)在《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其景观研究》文中提出北宋时期国力昌盛,经济空前繁荣,其都城东京大兴水利、发展商业,对北宋的发达和兴盛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北宋东京城水网密布,其中汴河的滨水空间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沿水系开展商业和公共活动的城市开放空间集聚现象,而滨水商业的沿河分布则是激发汴河滨水空间活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世纪中国都市水系统营造史及滨水规划政策演化研究”的子课题——“北宋东京水系统营造与商业空间互动关系的研究”,重点研究北宋东京这座典型的商业都市,在其滨水空间商业面貌营造过程中所体现的传统智慧,及其对当今北方城市同类滨水空间营建的思考与借鉴。本文以《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等图文资料为基础,采用文献调查、图像分析、图表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文章研究了北宋东京滨水空间商业发展的背景;其次,总结了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的起源与发展、滨水空间商业的形态与类型;再次,从城市水系、商业政策、庆典活动三个方面,解析了影响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的历史落位、集聚特点,及其滨水空间中的商业景观特征。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三点:第一,研究了北宋东京滨水空间商业的分布形态包括沿河分布的街市、侵河发展的河市、绕桥而生的桥市、沿仓集聚的仓市,以及河道水门的城关市;滨水空间中的特色商业有酒楼、食店、茶坊、客店等类,并在城关、桥梁、仓场等滨水空间节点集聚分布。第二,解析了影响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的主要动因,即城市水系、商业政策、庆典活动对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具有集聚、拉动效应,丰富了滨水空间的商业需求,促进了滨水商业的蓬勃发展。第三,提出了不同区段的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呈现非匀质的结构特征,以旧城段核心区的滨水空间为中心,商业的分布数量、集聚程度向城外递减;城东南汴河漕运核心段的滨水空间商业丰富度明显高于城西北。

林承园[10](2019)在《《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视角是学术研究的新视角和热点。《资本论》是马克思生前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着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论述地租时首次提出“空间”的概念,指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此外,在《资本论》中还隐含了许多马克思的空间思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开始用空间视角重读马克思主义,以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三人为主要代表人物开创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但是,通过学术回顾发现,部分国内学者在运用时容易混淆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和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因此,从理论上探索《资本论》中蕴含的空间理论不仅可以通过空间维度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同时也便于我们厘清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发展与变化,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实践层面上,通过《资本论》空间理论的研究,以期对经济的空间布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提供一点思路,为指导社会主义空间实践给予些许指导。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都可以归纳为空间不平衡,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考察空间不平衡,从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这个“根”出发来解决不平衡的矛盾,才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空间均衡。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个方面是理论部分,把《资本论》空间理论当作是对“空间一般”原理的阐述。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抽象出空间理论,即指用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满足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以及促进生产和流通的顺利进行而抽象出来的空间条件。按照《资本论》的逻辑,分为影响资本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对象化的劳动和非对象化的劳动,简称为“生产空间”。影响资本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交通运输工具、地理位置天然差异、信用制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简称为“流通空间”。由于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空间限制条件有其特殊性,比如生产阶段的中断、农产品不易保存、保质期短等,故用“土地空间”表述。从《资本论》中还可归纳出三条原理,即时空转化原理,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然后概括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先是回顾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来源并简单指出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空间经济学的分歧,然后具体比较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三剑客”(列斐伏尔、哈维、卡斯特)与《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不同,并由此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理论的理论创新诉求。第二方面是从现实出发,通过空间规划实践对“空间特殊”概念的延伸。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空间规划为主要工具或手段通过作用在空间地理的调整来缓解资本主义危机,但空间规划的结果并没有实现空间均衡的目的。比如在资本主义制度和分权统治下,空间规划中的多中心的策略并不能有效解决区域不平衡。再比如,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中用于改善交通、通讯、国别地理限制、信用制度等,都是为了将流通中节省的时间换回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为资本主义赢得持续发展的时间。又如,资本主义国家城镇化和资本扩张造成了不同阶级的空间隔离和社会分化,空间规划中“平衡的大都市”“去城市化”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因为诸如美国等国家的空间隔离、贫富隔离已经完全超出了合理、可控的范围,不同于马克思认为的普遍的异质性以及不同阶段造成的在合理范围内的空间不平衡状态。通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实施背后蕴含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体现了空间“非中性”的现实呈现,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反映的仍是占少数统治阶级的意识。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空间规划的尝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空间规划的效果不同,关键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不同,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建设,“中国特色”具体体现在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四个方面。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正式开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具体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主线,以“三线”作为底线,以“三生”空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目标是实现“一张蓝图”,生产上“拓展发展新空间”,流通上实现深层次互联互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从实践层面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一,除生产、生活之外,增加了“生态空间”的概念,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最突出的特点。第二,拓展了《资本论》空间理论中影响生产和流通的上限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发展的上限是以较高发展程度的资本为限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中还认为生产受生态规律的影响,以大自然生态恢复能力为上限,主动明确底线也是延续人类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和空间。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资本论》中探寻空间理论,并概括出《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三条原理,即时空转化原理,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二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总结。

二、北京的新旧城之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的新旧城之争(论文提纲范文)

(2)1933年绥远学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全国性学潮研究
        2.区域性学潮研究
        3.民国时期绥远地区的学潮研究
    (三)资料状况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学术创新
        2.不足之处
一、绥远学潮的背景
    (一)绥远的政治状况
    (二)绥远的教育状况
    (三)绥远省立第一中学概况
二、绥远学潮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反对会考
    (二)深层原因——党派斗争
        1.绥远省国民党派系斗争状况
        2.国民党派系策动下的学潮
        3.处置不当
    (三)重要原因——学生参与学潮代价小
三、绥远学潮的经过
    (一)学潮的开始
    (二)学潮的扩大
    (三)学潮的持续
        1.双开记者会
        2.调停与市民驱潘大会
    (四)学潮的结束
四、绥远学潮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1.教育秩序的混乱
        2.绥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驱长风潮
        3.党派斗争之延续
    (二)积极影响
        1.绥远省立中山学院改制
        2.学风之整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术语与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对通州的研究现状
        1.3.2 对运河(通州段)的相关研究
        1.3.3 对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
        1.3.4 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框架
第2章 北京与通州的古今关系
    2.1 京畿制度
        2.1.1 京畿制度的肇始
        2.1.2 京畿制度的推行
        2.1.3 历朝京畿区位的变迁
        2.1.4 京畿制度的作用
    2.2 北京与通州的京畿关系
        2.2.1 元
        2.2.2 明
        2.2.3 清
        2.2.4 近代重要历史事件
    2.3 明清时期通州的城市特点
        2.3.1 运河北端
        2.3.2 京师门户
    2.4 解放后北京与通州的关系
        2.4.1 解放后至21世纪初的北京与通州
        2.4.2 本世纪初至今的北京与通州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与地位
    3.1 通州城市遗产概述
        3.1.1 基于HUL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概念
        3.1.2 通州城市遗产的构成要素
    3.2 京师门户
        3.2.1 沿革与形胜
        3.2.2 街道:坊里和关厢井巷
        3.2.3 城池
        3.2.4 公署/衙署
        3.2.5 学校/学宫、书院
        3.2.6 坛庙
        3.2.7 楼台亭阁
    3.3 运河北端
        3.3.1 漕渠河道(遗存)
        3.3.2 桥闸坝
        3.3.3 仓厂
        3.3.4 与漕运有关的衙署
    3.4 其他遗产
    3.5 本章小结
    3.6 本章附表
第4章 通州城市遗产价值分析
    4.1 概述
        4.1.1 遗产角度
        4.1.2 文物角度
    4.2 基于遗产OUV层面的价值特征分析
        4.2.1 大运河的OUV价值特征
        4.2.2 真实性
        4.2.3 完整性
        4.2.4 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OUV的表现
    4.3 基于文物层面的价值评估
        4.3.1 历史价值
        4.3.2 艺术价值
        4.3.3 科学价值
        4.3.4 社会价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州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特色分析
    5.1 历史性城市景观(HUL)的概念
        5.1.1 HUL概念的提出
        5.1.2 应用HUL理论的可行性
    5.2 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特色要素分析
        5.2.1 HUL特色含义
        5.2.2 构成要素分析
        5.2.3 要素结构
    5.3 通州城市遗产的时空特征
        5.3.1 城市遗产在时间维度上的内容
        5.3.2 城市遗产在空间维度上的内容
        5.3.3 通州HUL的时空特色
    5.4 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
        5.4.1 城市地标
        5.4.2 城市轮廓景观
        5.4.3 城市格局
        5.4.4 城市功能
        5.4.5 城市文化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通州城市遗产保护思路
    6.1 城市副中心规划解读
        6.1.1 城市规划政策解读
        6.1.2 当代通州的城市意义
        6.1.3 基于副中心规划要求和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保护
    6.2 城市地标的保护
        6.2.1 古建筑
        6.2.2 古文化遗址、遗迹
        6.2.3 城市文化特征
    6.3 城市功能和城市格局的保护
        6.3.1 街区建筑保护
        6.3.2 街道格局保护
        6.3.3 建筑高度与尺度控制
        6.3.4 基础设施的改造
        6.3.5 居住人口及居住方式的调整
        6.3.6 街区功能、性质的调整
    6.4 城市整体轮廓的保护
        6.4.1 城市布局调整
        6.4.2 城市格局保护
        6.4.3 城市环境保护
    6.5 本章小结
    本章附表
第7章 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性利用方式
    7.1 城市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原则、方式
        7.1.1 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7.1.2 利用原则
        7.1.3 利用方式
    7.2 构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框架
    7.3 城市地标的保护利用
        7.3.1 燃灯古塔
        7.3.2 钟鼓楼
        7.3.3 八里长桥
        7.3.4 万舟骈集
    7.4 城市功能的保护利用
        7.4.1 商业街:南北大街一线
        7.4.2 北运河-通惠河一线
        7.4.3 漕运一线
    7.5 城市轮廓和城市格局的保护利用
        7.5.1 通州旧城区——胡同区
        7.5.2 张家湾古镇区
        7.5.3 路县遗址考古区
    7.6 历史城市景观传承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4)北宋真定贾氏家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宋代家族史的研究现状
        (二)真定贾氏家族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
第一章:真定贾氏家族概况
    第一节 真定贾氏的源流
    第二节 真定贾氏的迁徙
    第三节 真定贾氏的世系
第二章:真定贾氏家族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真定贾氏的发迹
    第二节 真定贾氏的崛起
    第三节 真定贾氏的鼎盛
    第四节 真定贾氏的延续
第三章:真定贾氏家族的婚姻与交游
    第一节 真定贾氏的婚姻网络
    第二节 真定贾氏的交游关系
第四章:真定贾氏家族的家风与着述
    第一节 真定贾氏家族的家风
    第二节 真定贾氏家族的着述
第五章:真定贾氏家族的衰落
    第一节 真定贾氏在南宋的情况
    第二节 真定贾氏的衰落过程
    第三节 真定贾氏的衰落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真定贾氏家族部分成员墓志拓片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背景
        1.1.2 课题背景
        1.1.3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学术价值
        1.2.3 研究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概念界定
        1.5.1 时间的界定
        1.5.2 汴京的界定
        1.5.3 水系的界定
    1.6 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7 研究框架
2 北宋汴京城市水系形成背景
    2.1 隋汴州水系初步建设
    2.2 唐汴州水系逐步完善
    2.3 五代东京水系奠定基础
    2.4 本章小结
3 北宋汴京城市水系网络建设研究
    3.1 城外河流
        3.1.1 黄河
        3.1.2 洛水
        3.1.3 御河
    3.2 城内河流
        3.2.1 五丈河(广济河)
        3.2.2 金水河(天源河)
        3.2.3 汴河
        3.2.4 蔡河(惠民河)
        3.2.5 护龙河
    3.3 城市池沼
        3.3.1 金明池
        3.3.2 其他池沼
    3.4 城市水井
        3.4.1 汴京城厢坊
        3.4.2 汴京城水井
    3.5 汴京水系网络的连通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汴京城市水系功能研究
    4.1 水系与交通漕运
    4.2 水系与生活用水
    4.3 水系与排水系统
    4.4 水系与生产灌溉
    4.5 水系与防火灭火
    4.6 水系与滨水景观
    4.7 水系与军事防御
    4.8 本章小结
5 北宋汴京水系管理研究
    5.1 水系管理政策
        5.1.1 水系管理机构
        5.1.2 水运管理机构
        5.1.3 水系法规制度制定
        5.1.4 巡查监管制度
    5.2 水系工程管理措施
        5.2.1 汴口管理措施
        5.2.2 狭河工程措施
        5.2.3 导洛通汴工程
        5.2.4 植树护堤措施
        5.2.5 侵河建筑拆迁措施
        5.2.6 水利工程设施的建立
    5.3 水系管理特点
        5.3.1 水系管理阶段
        5.3.2 水系管理方法
        5.3.3 水系管理体系
        5.3.4 水系管理原则
        5.3.5 水系管理思想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图录
附录Ⅱ 表录
附录Ⅲ 相关史料

(6)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2.1 中东铁路、南段相关研究
        2.1.1 近代“官方”着本综述
        2.1.2 现代专着综述
        2.1.3 相关论文综述
    2.2 城市形态学研究
        2.2.1 国外城市形态学概况
        2.2.2 近代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概况
    2.3 相关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2.3.1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2.3.2 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3 中东铁路南段及其附属地发展沿革
    3.1 中东铁路南段发展沿革
        3.1.1 俄据时期
        3.1.2 日俄纷争时期
        3.1.3 日据时期
        3.1.4 伪满时期
        3.1.5 中苏共管时期
    3.2 都邑计划及铁路附属地
        3.2.1 俄国铁路用地和都市计划
        3.2.2 满铁附属地的形成
        3.2.3 日本都市计划
    3.3 中国商埠用地
        3.3.1 设立背景与机制
        3.3.2 用地布局与建设的特殊性
        3.3.3 商埠用地与铁路附属地
4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特征研究
    4.1 铁路选址及城镇布局驱动因素
        4.1.1 山川地势的影响
        4.1.2 明清驿路的继承
        4.1.3 特殊时代的需求
    4.2 中东铁路南段城镇规模体系研究
        4.2.1 车站等级体系—大中小城镇的共建
        4.2.2 城镇规模等级—单核向多核的转变
        4.2.3 车站与城镇等级规模
    4.3 中东铁路南段城镇职能体系类型
        4.3.1 港口运输型
        4.3.2 矿产资源型
        4.3.3 政治中心型
    4.4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城镇发展模式特征与影响
        4.4.1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发展模式的特征
        4.4.2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发展模式的影响
    4.5 小结
5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形态特征
    5.1 城镇与铁路的空间关系
        5.1.1 原野型
        5.1.2 古城郊区型
        5.1.3 古城吞噬型
    5.2 城镇总体形态的特征
        5.2.1 平面形式与空间结构类型
        5.2.2 用地与功能布局
        5.2.3 城市空间网络特征
    5.3 城市街道与街廓特征
        5.3.1 城市街道骨架结构研究
        5.3.2 街道等级与尺度
        5.3.3 街廓的空间形态
    5.4 小结
6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6.1 城市保护现状与反思
        6.1.1 基本完好
        6.1.2 完全更新
        6.1.3 自然演变
        6.1.4 完全湮灭
    6.2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遗产的整体保护建议
        6.2.1 根据城镇体系构建遗产廊道
        6.2.2 积极挖掘保护申报系列遗产
        6.2.3 形成区域响应体系带动东北轴线复兴
7 结论
    7.1 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是复杂的多阶段、多建设主体产物
    7.2 南段铁路沿线城镇近代已构成相对完整的城镇体系
    7.3 南段铁路沿线城镇集中体现东北近代城镇形态的演变特征
    7.4 反思与展望
        7.4.1 本文的应用前景
        7.4.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乘降车站汇总表
附录 B 附属地人口统计表
附录 C 研究整理历史地图原稿整理
附录 D 沿线城镇20世纪60-70年代卫星图
附录 E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及资料来源
    1.3 研究意义
    1.4 已有研究及评述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
    2.1 “美学热”的发展及园林美学与艺术研究热潮
    2.2 “文化热”的兴起及传统园林重新探讨的动因
    2.3 “旅游热”的产生及风景名胜区事业的起步
    2.4 “生态观”的确立及城市绿地建设思路的转型
3 美学与艺术的求索:“美学热”浪潮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
    3.1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内涵的阐释
    3.2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
    3.3 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的建构
    3.4 山水美学与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
    3.5 小结
4 传统的复归与反思:“文化热”兴起下的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
    4.1 传统园林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拓新
    4.2 现代公园中的传统转译:以松江方塔园为例
    4.3 宾馆庭园中的园林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交织
    4.4 境外“中国园”中的传统园林文化输出与再现
    4.5 遗产保护视野下古园修复与重建中的物质及精神传承
    4.6 小结
5 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旅游热”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5.1 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
    5.2 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阶段性求索
    5.3 分级保护思想与结构体系的建立
    5.4 融人工于自然,融文脉于场所:风景设计理念求新
    5.5 小结
6 整体与系统的理念:“生态观”引领下的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6.1 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
    6.2 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
    6.3 生态平衡主导下绿地系统布局优化
    6.4 人工植物群落及立体绿化形式探索
    6.5 小结
7 结论与不足
    7.1 论文创新点
    7.2 研究结论: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1 风景园林专家口述史访谈录
附录2 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大事记表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8)邗沟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写作思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邗沟文化遗产的内涵、属性与范畴
    第一节 “邗沟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邗沟文化遗产的属性与外延
第二章 邗沟河道的变迁和作用
    第一节 邗沟异名考证
        一、邗沟名称变化考
        二、邗沟异名背后的观念史
    第二节 邗沟变道问题考异与邗沟水道遗产网
        一、邗沟变道考
        二、邗沟水道景观遗产系统
    第三节 邗沟兴废探因
        一、历代重视邗沟修治的背景与原因
        二、邗沟淤积与废弃的原因
    第四节 邗沟在淮扬地域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一、江淮东西线的更迭与邗沟轴线地位的形成
        二、邗沟在塑造淮扬文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第三章 邗沟文化遗产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邗沟水利漕运文化遗产形成、更替与现状
        一、邗沟水利漕运文化遗产的演进过程
        二、层累与箭垛:邗沟水利遗产史上民间记忆的流变
        三、邗沟水利文化遗产的现状
    第二节 邗沟石刻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现状
        一、邗沟雕塑类文化遗产的现状
        二、邗沟碑刻类文化遗产的现状
        三、邗沟石工图案类文化遗产
    第三节 邗沟建筑遗产的形成、发展和现状
        一、水神祠庙:动态变迁的历史和凋零的现状
        二、先贤祠庙:明清漕运水利先贤祭祀的繁盛和先贤祠庙遗产的现状
        三、会馆公所:邗沟商会组织建筑的历史和现状
    第四节 邗沟变道与聚落遗产的变迁
        一、邗沟变道与扬州聚落遗产变迁
        二、邗沟变道与淮安聚落遗产变迁
        三、邗沟与历史文化古镇
    第五节 文化遗产区的形成与族群记忆中的邗沟文化遗产
        一、邗沟沿线主要遗产区的形成
        二、 族群记忆中的邗沟文化遗产
第四章 邗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和建议
    第一节 清末以来邗沟文化遗产的破坏
    第二节 邗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特殊问题和应对策略
        一、邗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特殊问题
        二、邗沟文化遗产保护针对性策略
    第三节 关于建立邗沟博物馆的建议与设想
结语
附录
    附表一、邗沟现存文化遗产统计表
    附表二、清末里下河地区水神信仰建筑统计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其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宋东京及其滨水空间历史背景
        1.1.2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
        1.6.1 概念界定
        1.6.2 研究范围
    1.7 文献综述
        1.7.1 北宋东京滨水空间研究现状
        1.7.2 北宋东京商业相关研究现状
        1.7.3 古籍文献
    1.8 研究创新
    1.9 研究框架
2 北宋东京滨水空间商业发展背景研究
    2.1 北宋东京商业发展背景
    2.2 北宋东京城市空间布局与水系分布
        2.2.1 北宋东京城市格局
        2.2.2 北宋东京主要街巷
        2.2.3 北宋东京主要水系分布
    2.3 北宋东京滨水空间与商业的互动
        2.3.1 北宋东京滨水空间的构成
        2.3.2 北宋东京滨水空间中的商业
    2.4 本章小结
3 北宋东京滨水空间商业形态与类型
    3.1 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的起源
    3.2 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的发展
        3.2.1 侵街与滨水空间商业的扩张
        3.2.2 侵河促进滨水空间商业的成熟
        3.2.3 临时商肆对滨水空间商业的补充
    3.3 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的商业形态
        3.3.1 沿河分布的街市
        3.3.2 侵河发展的河市
        3.3.3 绕桥而生的桥市
        3.3.4 沿仓集聚的仓市
        3.3.5 河道水门的城关市
    3.4 北宋东京主要商业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3.4.1 酒楼业
        3.4.2 食店业
        3.4.3 客店业
        3.4.4 茶坊业
        3.4.5 瓦子
        3.4.6 医药业
        3.4.7 北宋东京商业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4.1 城市水系对滨水空间商业分布的影响
        4.1.1 汴河仓场、码头形成滨水空间商业集聚
        4.1.2 汴河桥梁为滨水桥市提供场所
        4.1.3 汴河水磨拉动滨水空间商业的展开
    4.2 商业政策对滨水空间商业分布的影响
        4.2.1 破除里坊制将坊内商业向滨水空间转移
        4.2.2 开放营业时间出现滨水空间商业的早市和夜市
        4.2.3 保护市民商业活动促进滨水空间商业蓬勃发展
    4.3 庆典活动对滨水空间商业分布的影响
        4.3.1 节日庆典促使滨水临时商肆的形成
        4.3.2 亲水活动拉动滨水空间商业需求
    4.4 本章小结
5 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景观研究
    5.1 城外段:东水门外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景观研究
        5.1.1 图像资料调研分析
        5.1.2 东水门外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
        5.1.3 东水门外典型商业景观研究
    5.2 新城—旧城段:东水门内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景观研究
        5.2.1 图像资料调研分析
        5.2.2 东水门内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
        5.2.3 东水门内典型商业景观研究
    5.3 旧城段:核心区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景观研究
        5.3.1 文献资料调研分析
        5.3.2 旧城段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
        5.3.3 旧城段典型商业景观研究
    5.4 旧城以西段:西水门内外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景观研究
        5.4.1 文献资料调研分析
        5.4.2 旧城以西段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
        5.4.3 旧城以西段典型商业景观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2 启示与思考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图录
附录Ⅱ 表录
附录Ⅲ 其他
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10)《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和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含义和内容
    第一节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含义
    第二节 《资本论》空间要素理论
        一、生产空间——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对象化的劳动和非对象化的劳动
        二、流通空间——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交通运输工具;地理位置天然差异;信用制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三、土地空间——农业生产领域的空间要素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空间要素
    第三节 《资本论》空间要素中物质生产背后的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矛盾
        一、生产空间:“空间的集中”和“相对过剩人口”
        二、流通空间:“一种新的寄生虫”
        三、土地空间:资本主义现代社会新骨架——产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雇佣工人
    第四节 《资本论》空间理论的三条原理
        一、时空转化原理
        二、不平衡空间发展原理——空间危机理论
        三、商品交换的空间流通原理
第二章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
    第一节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概要和理论溯源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空间转向的理论渊源
        二、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三个代表人物
    第二节 列斐伏尔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学科的开创
        一、关于空间的定义
        二、关于城市的定位
        三、关于空间生产者的指向
    第三节 大卫·哈维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拓展
        一、大卫·哈维的空间逻辑
        二、哈维的时空观与马克思的“时间消灭空间”
        三、哈维倡导“城市权利”与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
    第四节 卡斯特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一、卡斯特空间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卡斯特空间理论中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三、对卡斯特空间理论的评析
    第五节 小结
        一、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二、启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理论
第三章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实践与空间的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历史沿革
        一、“美国2050”空间战略规划
        二、欧盟空间发展前景(ESDP)
        三、德国空间规划的演变
        四、荷兰的空间发展规划
        五、日本国土规划的调整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主要议题
        一、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
        二、对环境质量的控制
        三、规划法的出台
        四、加强国内区域合作乃至本国与邻国的合作
        五、规划制定过程中重视公众参与
        六、突出城市的功能性
    第三节 从《资本论》空间理论看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的政治经济学
        一、多中心与不平衡空间发展
        二、城市群、区域合作与空间流通原理
        三、城镇化、资本扩张、空间隔离与社会分化
    第四节 资本主义国家空间规划对中国的启示
        一、实践上筹划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二、辩证地看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
        三、理论上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历史逻辑
        一、对资本主义空间的反思和对社会主义空间的设想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的构想
        三、十八大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构想的几个原则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从中国城乡投入和劳动力流动来看城乡的不平衡
        二、从中国城市规模变化上来看城市间的不平衡
        三、从地方人口迁移的数据来看空间倾向的不平衡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实践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发展历程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中的“中国特色”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建设的主要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北京的新旧城之争(论文参考文献)

  • [1]简阳市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D]. 周立京.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1933年绥远学潮研究[D]. 宋文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 单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4]北宋真定贾氏家族研究[D]. 李亚辉. 河北大学, 2020(08)
  • [5]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研究[D]. 何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D]. 权梦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方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8]邗沟文化遗产研究[D]. 董克伟.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9]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其景观研究[D]. 王丽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资本论》空间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D]. 林承园.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标签:;  ;  ;  ;  ;  

北京新旧城市之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