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民族共和国”思想对民族地区的影响

“五民族共和国”思想对民族地区的影响

一、“五族共和”思想对民族地区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萍,杨敏[1](2021)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认同及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蕴》文中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的觉醒肇始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开启了谋求民族独立的序幕,促进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是中华民族觉醒和自觉实体形成的界碑。"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五族共和、五族一家"的思想转变,标志着中华民族由自在向自觉实体的转变,对增强民族的自尊、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好顶层设计,也要激发内生动力、夯实思想根基、巩固民生基础。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统一领导,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提升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效能。

初婉琳[2](2021)在《近代多民族国家建构背景下的内蒙古国家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由众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自在发展、相互交融、彼此往来,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清朝时期,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已经形成,虽然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民族在生产方式、经济水平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异,但根本利益层面的相互关联,客观上发展和巩固着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到了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华民族的反帝斗争,使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实体经历了由自在到自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蒙古族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被唤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也在近代民族国家建构背景下逐渐形成。因此,本文在论述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论述在王朝国家认同基础上,内蒙古民众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首先,分析传统民族观念在近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发挥的利弊关系,并以近代思想变革为主线,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背景进行概述。其次,从内蒙古军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分析其国家认同意识的觉醒。最后,将内蒙古经济社会转型而产生的蒙汉民间交流作为促进其国家认同意识觉醒的要素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内蒙古王公开展的“自治”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进行对比,体现出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将各民族发展的特殊性与国家整合相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杨彤彤[3](2020)在《“五族共和”的传播及社会反应(1912-1928)》文中研究说明“五族共和”是指要由汉、满、蒙、回、藏“五族”人民共同建立一个包括汉、满、蒙、回、藏“五部”土地的“共和”制度的国家,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建设近代化民族国家的具体方案。本文的创新在于从民族建国视阈下,对“五族共和”提出和确立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并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通过传播途径、传播动因、社会反应三方面,探究“五族共和”是如何从一个政治话语深入民众生活的问题。笔者的主要观点是:民族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近代民族建国主张兴起,建立近代化的“民族国家”成为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的共识。20世纪初革命党人和立宪派提出了各自的民族建国方案,在双方论争中明确了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基本原则。武昌起义后“五族共和”首次提出,并在在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下被确立为中华民国早期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1912—1928年,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京袁世凯政府和北洋各系军阀政府的直接推动下,“五族共和”通过报刊、图书、社会活动等途径传播,塑造了其彰显国家的共和形象、稳定边疆的策略方针、巩固统治的政治资本、促进认同的思想基础等诸多面相,社会各界则在政治评论、商业利用、娱乐游戏等方面作出因应。就传播的实际效果而言,中华民国早期“五族共和”的传播虽然颇为广泛,但在传播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对“五族共和”的质疑与批评,普通的社会民众则更加侧重于在商业利用和游戏娱乐中对于“五族共和”的消费,客观上促进“五族共和”话语传播的同时,却也消减了其政治意蕴,造成了“五族共和”传播的异化。

龙晓燕,薛昊[4](2020)在《从“五族共和”到“民族熔炉”与“民族自决”——孙中山民族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孙中山作为中华现代国家的缔造者之一,他的民族思想在近代民族思想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华民国建立前后,孙中山的民族思想历经了从"五族共和"到"民族熔炉"与"民族自决"的变化,但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建设中华现代国家的时代命题,将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具有显着的国家与民族同构性。孙中山民族思想包容性的增强,推动了国家与民族同构的中华民族观念传播,对近现代中华现代国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正文[5](2020)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的嬗变》文中指出“中华民族”观念,是20世纪初产生的用以凝聚全体中国人的认同符号。它蕴含着近现代中国人之整体认同的政治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走向,更开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构建的新起点。本文通过溯源“中华民族”观念的萌芽、解析“中华民族”观念的发展过程和考究“中华民族”观念最终确立普及等三个方面,考察其内涵演变的思想论证,具体探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观念及其社会化的过程。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研究“中华民族”观念在近代社会嬗变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重点研究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及“中华民族”观念酝酿的历史背景,梳理“中华民族”观念认同在历史上的演化过程及梁启超对“中华民族”观念形成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详细分析了清末立宪派及革命派的民族观念及对“中华民族”观念的阐释,并通过对比辛亥革命前后社会舆论的变化探讨“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的历史语境。以孙中山对“中华民族”观念的倡导、国民政府对“中华民族”观念的促进以及全体国民对“中华民族”观念的认同三个方面,探讨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观念的发展及普及。从“中华民族”观念所应有的内涵,对“中华民族”观念的最终形成和确立作观念史分析。鉴古知今,研究“中华民族”观念的演化及其意义,能为当前遏制内部极少数分离主义倾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民族交流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顾超[6](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李春燕[7](2019)在《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孙中山既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革命的最早实践者和领导者。深入研究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对于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起源与发展,特别是科学把握迄今依然处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包围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建设问题,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但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不少人认为孙中山最初是汉民族主义(种族民族主义)者,或至多是从汉民族主义(种族民族主义)转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主义者,而对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历史背景缺少深入研究,这无疑干扰了人们对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因此,本文以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历程为核心研究线索,从整体上采取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研究方法,辅以文献法以及政治学与历史学研究方法,界定了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的基本含义,分析了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渊源,梳理了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由汉民族主义到“五族共和”、再由“五族共和”到“大中华民族主义”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论文归纳总结出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演变的特点。文章认为,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是具体的、历史的,在其最初形成时,不能忽视汉民族主义是在满清政府长期政治高压下最直接和最有凝聚力的政治动员口号,也不能忽视当时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革命实践与中国人理解近代西方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的初级性。实际上,欧洲近代民族(nation)概念最初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就是种族的含义,强调共同的祖先、地域、语言和文化等原生性因素对于凝聚族群力量以建立近代主权国家(即民族国家)的作用,这对孙中山最初汉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随着中国人对近代民族概念理解的不断加深,特别是孙中山游历欧美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改良派”提出“中华民族”概念之后,孙中山对近代民族概念所具有的超越种族、地域、语言和文化等原生性因素而建立统一的国民政治共同体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对孙中山汉民族主义思想转向“五族共和”思想,并进而转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中华民族主义”思想,产生了根本性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坚决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立场和鼎力帮助,也对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摆脱帝国主义羁绊,转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大中华民族主义”发挥了关键作用。所有这些具体的历史演进,都彰显了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由汉民族主义转向“大中华民族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彭瑞[8](2019)在《法治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自1949年以来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巩固,然而国内的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仍留有残余,国际上的“三股势力”也趋于活跃,因而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仍面临挑战。在新时代里,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结合法治中国建设来对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培育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从法治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对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问题进行了学术研究。在结构安排上,首先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重要概念,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以多元一体为特征的中华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论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同于具有中国国籍的全体中国公民,并对其国家属性和法治内涵做了分析。然后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中关于法治、民族团结和共同体的相关内容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做了简要概括,从而为本文科学地开展相关研究找到理论支撑。继而深入分析了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演变及其遇到的挑战,指出了我国少数民族对作为自觉的“中华民族”的认同和汉族同样起步于晚清时期、成熟于抗战时期、巩固于社会主义阶段,但仍面临国内“两种民族主义”残余和国际“三股势力”渗透的双重挑战。再就是对比分析了苏联、美国、中国三种不同的国族认同构建模式,对苏联的“大拼盘模式”、美国的“大熔炉模式”、中国的“多元一体”模式做了简要论述,说明了苏联和美国有关政策的得失,论证了中国模式的独特性。最后,提出了法治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建议,从坚持依法维护民族团结、强化少数民族的法治教育、注重德法并举以文化人等三方面做了论述。一是要在立法、执法、司法各个环节维护民族团结局面,推进民族宗教工作的法治化;二是要以宪法教育作为少数民族法治教育的核心,不断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在全民族的义务教育阶段贯彻“五个认同”教育,努力营造社会氛围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并切实发挥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容易受到“两种民族主义”残余的消极影响,在国际上“三股势力”日益活跃的态势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应当运用法治思维、采取法治方式、坚持德法并举。

高明[9](2018)在《论清末民初少数民族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参政权的保障》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从清末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中华民国的建立使国家初步建立起民主共和的政权体制。根据实行民主共和体制的要求,一方面,国家权力已由原来的少数人掌握转变为全体国民所共有,传统帝制下的臣民身份转变为民主共和体制下的公民身份,公民根据宪法的规定应该享有各项权利;另一方面,在这个历史转型时期,国家的首要任务是要建立起保障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权利的各项制度,以体现公民作为国家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因此,当时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宪法确认全体社会成员的公民身份和通过构建民主制度以保障公民的参政权。这看似是两个问题,但两者密不可分。首先,公民身份的确认是公民行使参政权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其次,公民有效行使参政权参与国家管理是公民身份最重要价值和体现,否则,公民身份的确认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实际意义。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从历史到现代一直存在着众多的民族。而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作为多数民族,发展较快,而其他民族不仅人口数量少,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发展相对滞后,中国国民因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得国家在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公民参政权的保障方面都不得不充分考虑因“民族因素”而存在的特殊性问题。例如,从民国初年的形势来看,既要考虑在推翻满族贵族统治的清朝以后如何对待满族群体问题,也要考虑如何吸收蒙、藏、回等民族共建民主的政权体制的问题。而在国家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境内的所有的国民理应都赋予公民身份,享有公民权,但在当时对建立民族国家还是建立多民族国家,是否赋予某些民族公民身份的问题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出现了排斥甚至否认少数民族公民身份的主张;又如,民国初年在构建代议民主制度时如何通过选举制度保障公民的参政权无疑是当务之急。为此民国建立伊始就着手制定并通过相关法律保障公民的参政权。但由于少数民族与汉族客观上存在差异性,在构建国家代议民主制度时如何根据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确认和保障其平等的政治参与权利是个重要问题,如果直接套用西方选举制度,对所有公民无差别对待,少数民族公民的参政权恐无法充分实现。清末民初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希望说明国家在历史转型时期,在吸收和借鉴外国的理论与制度时清醒认识多民族国情的重要性;同时阐明因多民族国情而引起的公民权在一般保障与特殊保障上实现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本文认为,研究上述问题对我国当今的法治国家建设仍有现实意义。虽然历史发展到现在已不会再出现清末民初排斥或否认少数民族公民身份的情况,但是在理论上却出现了忽视少数民族差异性,片面强调民族同化的不良倾向,这与清末民初实践中所犯的错误有相似之处,即对我国多民族的国情认识不清,这对目前国家处在历史转型时期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是相当不利的。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少数民族公民在实现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公民权方面仍与汉族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也是现今我国公民权保障中需要进一步协调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有必要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本文除绪论、结语外,正文分五个部分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绪论部分首先通过问题的提出介绍本文的选题思路并阐明了研究的意义,并对文章涉及的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其次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公民权理论、民族主义、国家制度构建等问题的研究状况,阐明本文研究的重点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作为正文的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国家与少数民族公民权的三个重点问题:一是从应然视角分析近现代国家制度建构与少数民族公民权相互关系问题。本文分别从民主制度、共和制度、宪法制度与少数民族公民权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近现代国家制度建构的目的是确认和保障公民权,在以民主立国、共和建国、宪法治国的通用建构模式下,要充分注意考虑少数民族公民权;二是从实然角度探讨了不同国家类型在公民权制度构建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本文从民族与国家的区别入手,对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进行了比较,分别分析了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在公民权制度构建中的特点与问题;三是探讨了国家处在历史转型时期的公民权问题,对西方和我国历史转型期的公民权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明确指出确认公民身份和保障公民参政权是历史转型时期需要共同面对的两个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第二章对清末民初出现少数民族公民权问题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梳理。首先是阐述了其出现的政治背景,说明要学习先进的理论和制度,必然要导致国家政治体制从传统专制天下王朝国家向现代民主共和国家的转变,臣民身份向公民身份的转化;其次是分析了出现该问题的制度背景,指出公民权问题是清末民初构建宪政制度必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最后是分析了该问题出现的理论背景,当时影响中国近现代国家制度构建的理论,是源自西方经由日本引进、发展的民族主义理论,本部分对民族主义进入中国的过程和影响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分析。第三章主要研究了清末民初少数民族公民身份的确认问题。着重探讨了三个问题,一是探讨了清末为何会对赋予某些少数民族公民身份产生那么大的争议,重点从三个方面分析争议产生的主要原因;二是探讨了在民主共和体制下,国家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应被赋予公民身份,应同等对待、一体平等保护其权利,为何会提出少数民族公民身份是一个特殊问题,从三个方面分析对少数民族公民身份特殊强调的原因;三是考察了民初确认少数民族公民身份的法律实践,并初步总结了其历史经验。本章最后部分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提出要反思传统的“华夷观念”,通过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和交融,逐步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偏见、民族歧视等错误观念,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认识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统一体,内部并不是同质的,而是具有差异性的,必须根据各民族客观现实和发展情况,采取必要多种形式法律措施,保障其享有公民身份和确保其行使公民权。第四章主要是研究了民国初年少数民族公民参政权的保障方面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首先是对公民参政权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阐释,提出参政权作为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公民权的最重要体现和最基础保障,并分析少数民族公民参政权保障所具有的特殊性。之后以当时出台的有关参政权方面的法律规范、涉及参政权问题的官方史料及当时报刊对参政权方面的报道等原始材料为基础,对当时出现的满、蒙藏、回及其他少数民族公民参政问题的各种保障实践进行了个案分析。第五章从历史反思和启示两方面对清末民初确认与保障少数民族公民权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首先,通过对清末民初实践的历史反思,本文总结:一是历史转型时期应正确认识多民族国情;二是在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文明理论的时候必须要结合中国实际且要循序渐进,切不能一套了事。其次,对今天我国法治国家建设中少数民族公民权的保障问题的启示,本文认为:一是需要通过全面推进依宪治国来有效保障少数民族公民权;二是中国制度构建需要理性设计,但其发展完善更需要对实际问题的不断探讨和解决。结语部分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意在说明少数民族公民权保护相关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仍有很多方面值得继续深入分析研究和总结。一方面,在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少数民族公民权作为公民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完善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另一方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注重统一性的同时,仍需要充分考虑多样性,对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具体的社会问题采取多种灵活变通的法律形式予以调整。

张金洪[10](2018)在《全球化时代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以四川凉山彝族为个案》文中指出人总是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由此形成对不同群体的认同和归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同是人对自己所处的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因此,认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现实社会情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的。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某个族群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形成两种认同: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从理论上来看,单一民族国家不存在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问题,而在多族群国家内部,由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张力,有时甚至出现相互冲突的情况。在全球化的持续推动下,地区之间、国家之间、以及民族国家内部各族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日益紧密和频繁,在一定程度上说,人们的交往早已突破了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了“世界性的普遍交往”。然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带给人们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由于其本身带来的不稳定,使人们产生了许多困惑与不安。对于民族国家来说,全球化冲击着传统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但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历史条件。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内部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处理,不仅关涉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还关乎国家的安全与民族团结。也正因为如此,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科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国家观的指导之下,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证考察和现实路径等几个方面,对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及其二者关系的处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以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在此基础上,为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证依据。加上绪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缘起,即在全球化冲击下,民族国家问题凸显、民族国家内部出现认同危机、以及全球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等。尽可能全面地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明确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领域。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选取凉山彝族作为个案研究的缘由及数据说明等。第二部分是概念阐释和界定。分析了“认同”、“族群”、“民族”的概念,界定了本研究中相关概念的适用内涵和外延。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即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角度来看,族群认同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本身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的动态概念,其核心是族群身份的构建和认可,指的是族群成员基于共同的血缘、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等形成的对自己所属族群的归属感和责任意识,具有鲜明的族群性和文化性。而关于国家认同,则是将其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来理解,指的是民族国家内部各族群对本国政治统治、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等的赞同和归属。就中国而言,国家认同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国民对国家政治统治合法性、制度、政策等的赞同和忠诚;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和共同命运的认同和维护。第三部分是对西方国家关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理论建构及其实践的分析。重点阐述和分析了西方国家的三种理论形态:种族主义理论、同化主义理论和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结合西方国家在相应理论基础上实施的政策实践及其效果的分析,对这些理论取向进行了简要评析。指出,由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实际上很难建构出一种精细而完备的普适性理论模式。民族国家应立足于本国的历史与现实国情,在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不断探索有效措施来协调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第四部分是实证考察和分析。详细分析了全球化时代,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影响因素和总体趋向。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人口较多、文化特色鲜明、历史悠久的少数族群,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区。历史上,经过几次较大规模的族群迁徙,凉山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彝族,凉山彝族保留着更为完整的彝族传统社会形态、族群文化和风俗习惯,其族群认同亦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而他们的国家认同则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其本身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凉山彝族面临新的文化重组和变迁,其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亦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通过对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凉山彝族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事实上处于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状态,没有出现两者相冲突的情况,并且国家认同程度高于族群认同程度。这为研究中国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提供了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实证依据。第五部分是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理论分析和现实路径探索。在以上各章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在关系,即二者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又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但国家认同在理论逻辑和实践层面上都具有至上性和优先性。因此,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应发挥主动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促进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发展。在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现实路径探索方面,本文立足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结合费孝通教授分析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在“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重新审视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表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互动关系并非是“二元对立”,相反,多族群共生、多族群互补是历史大传统,是理性实践、历史的选择,更是生存性智慧。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与此同时,中国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参与到全球化的过程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挑战。针对于此,为进一步促进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发展,本文提出五个方面的现实路径:一是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促进各族人民广泛的政治认同;二是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少数族群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发展中华民族共同文化,促进全国范围的文化认同;四是加强民族团结思想教育,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五是持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不断强化国家认同。

二、“五族共和”思想对民族地区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族共和”思想对民族地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认同及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辛亥革命时期: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起点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认同: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五族共和、五族一家”
    (一)从“革命排满”到“五族共和”的转变
    (二)中华民族自觉实体初步形成
三、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
    (一)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统一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证
    (二)满足各民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之源
    (三)强化民族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
    (四)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生保障
结语

(2)近代多民族国家建构背景下的内蒙古国家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王朝国家向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变
    第一节 传统民族政策及其与近代民族地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一、传统民族观念下的民族政策
        二、清朝对蒙古的政策
        三、清朝对蒙古的政策对内蒙古近代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
    第二节 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
        一、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
        二、从排满到五族共和的转变
        三、清末民族主义思潮对内蒙古地区的影响
第二章 内蒙古人民反帝反封建过程中国家认同意识的觉醒
    第一节 内蒙古军民反侵略斗争中国家认同意识的觉醒
        一、帝国主义国家对内蒙古的入侵和内蒙古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二、内蒙古地区国家认同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清末内蒙古人民反封建斗争过程中传统“王朝国家”到近代民族国家认同的转变
        一、清末对蒙古政策的调整
        二、内蒙古反封建斗争
        三、从“王朝国家”到近代国家的认同转变
第三章 内蒙古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国家认同
    第一节 经济社会的极速转型
        一、农业的发展与畜牧业的衰退
        二、内蒙古社会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三、与内地一体互补的新经济形式促进了内蒙与中原社会的整合
    第二节 内蒙古新型教育的推行及国家意识的加强
        一、新式学堂的兴起
        二、内蒙古新型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三、内蒙古新式教育的影响
第四章 从“自治”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时期地方利益与国家整合间的博弈
        一、1911-1916 年间的“自治”运动
        二、1928-1936 年间的自治运动
        三、1945-1947 年间的自治运动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民族地方自治的新政策
        一、中国共产党民族观和对蒙政策的演变
        二、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及中共民族自治政策的推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五族共和”的传播及社会反应(1912-192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说明
    三、研究综述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族建国”视阈下的“五族共和”
    第一节 中国近代民族建国主张的兴起
    第二节 清末“民族建国”方案的论争
    第三节 “五族共和”的提出及确立
第二章 “五族共和”的传播途径
    第一节 报刊
    第二节 图书
    第三节 社会活动
第三章 “五族共和”的传播动因
    第一节 彰显国家的共和形象
    第二节 稳定边疆的策略方针
    第三节 巩固政权的统治资本
    第四节 促进认同的思想基础
第四章 “五族共和”的社会反应
    第一节 政治评论
    第二节 商业利用
    第三节 游戏娱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一、 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研究
        二、 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对“中华民族”观念嬗变作用的研究
        三、 “中华民族”观念整体历史的探究
第一章 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及“中华民族”观念的酝酿
    第一节 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演化
    第三节 梁启超与“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
第二章 清末“中华民族”观念的争论和阐释
    第一节 立宪派对“中华民族”观念的阐释
        一、 满清皇族的民族观念
        二、 督抚重臣的民族观念
        三、 开明士绅(谘议局)的民族观念
        四、 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主义知识分子的民族观念
    第二节 革命派对于“中华民族”观念的阐释
    第三节 革命派由“排满革命”到“五族共和”的转变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观念的发展及普及
    第一节 中华民国的建立及孙中山对“中华民族”观念的倡导
    第二节 民国政府对“中华民族”观念的促进
    第三节 外部侵略与“中华民族”观念共识
第四章 “中华民族”观念的最终形成及确立
    第一节 “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要素
    第二节 “中华民族”观念最终形成及确立
    第三节 “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确立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的缘起
    2.1 政治民族主义的概念界定
    2.2 现实背景
        2.2.1 鸦片战争后满清统治危机加重
        2.2.2 《马关条约》激起了中国人亡国灭种的危机意识
    2.3 理论渊源
    2.4 欧美游学经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历程
    3.1 汉民族主义思想的最初形成
        3.1.1 兴中会提出汉民族主义革命纲领
        3.1.2 汉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与特征
    3.2 汉民族主义思想向“五族共和”思想的过渡
        3.2.1 “五族共和”思想的提出
        3.2.2 孙中山对“五族共和”思想的接受与改进
    3.3 “五族共和”思想向“大中华民族主义”的转化
        3.3.1 国民党“一大”对“民族主义”的重新阐释
        3.3.2 “大中华民族主义”的最终确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特点及其评价
    4.1 演变特点
        4.1.1 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的政治实践性
        4.1.2 国家统一的政治性
        4.1.3 共产党人的帮助
    4.2 评价
        4.2.1 政治民族主义初级阶段具有极强的政治动员力
        4.2.2 政治民族主义思想对于国家统一的深远影响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8)法治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
    2.1 共同体视野下中华民族的产生和发展
    2.2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属性
    2.3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内涵
3 法治中国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理论述要
    3.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
    3.2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4 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演变及其遇到的挑战
    4.1 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演变
    4.2 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遇到的挑战
5 中外国族认同构建的路径比较
    5.1 以苏联为代表的“大拼盘模式”
    5.2 以美国为代表的“大熔炉模式”
    5.3 “多元一体”的中国模式
6 法治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建议
    6.1 坚持依法维护民族团结
    6.2 强化少数民族的法治教育
    6.3 注重德法并举以文化人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论清末民初少数民族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参政权的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国家与少数民族公民权关系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近现代国家制度建构与少数民族公民权问题
        一、民主制度与少数民族公民权问题
        二、共和制度与少数民族公民权问题
        三、宪法制度与少数民族公民权问题
    第二节 不同国家类型在公民权构建上的差异性
        一、基于民族构成的两种国家类型
        二、民族国家在公民权制度构建中的特点与问题
        三、多民族国家在公民权制度构建中的特点与问题
    第三节 国家近现代历史转型时期的公民权问题
        一、西方国家近代历史转型时期的公民权问题
        二、我国近代历史转型时期的公民权问题
        三、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参政权的保障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少数民族公民权问题出现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一、传统天下帝制国家向现代民主共和国家的转变
        二、臣民身份向公民身份的转化
    第二节 制度背景——清末民初构建宪政制度
        一、清末的宪政改革
        二、民国初年宪政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理论背景——民族主义思潮进入中国
        一、以法国为例——适应公民共同体诉求的民族主义
        二、以德国为例——基于血缘、语言的民族主义
        三、日本的影响——西方民族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
第三章 清末民初少数民族公民身份的确认问题
    第一节 清末革命派提出排除某些少数民族公民身份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革命派为推翻清朝统治的政治需要
        二、普通民众“夷夏之辩”观念的历史影响
        三、对民族和中国民族状况缺乏正确认识和了解
    第二节 民初在确认公民身份时特别提出少数民族身份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为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二、当时少数民族公民在行使公民权方面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三、消除当时盛行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潮的不利影响
    第三节 民国初年依法确认少数民族公民身份的实践
        一、“五族共和”共识的达成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
        三、《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的颁布
        四、大总统令中的重申与确认
    第四节 对清末民初少数民族公民身份确认问题的评析
        一、要正确认识和引导传统的“夷夏观”
        二、要在尊重民族间差异的基础上共建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
        三、多民族国家法治统一建设要充分考虑民族特殊性
第四章 民国初年少数民族公民参政权的保障问题
    第一节 参政权的含义、制度保障及少数民族公民参政的特殊问题
        一、参政权的含义及作用
        二、参政权的制度保障
        三、少数民族公民实现参政权的特殊性问题
    第二节 满人参政权的保障问题
        一、选民资格问题
        二、旗人专额问题
        三、选举中民族文字使用问题
        四、冠姓改籍问题
    第三节 蒙藏参政权的保障问题
        一、在中央设立专门的管理机关为蒙藏民族公民参政提供保障
        二、临时参议院期间蒙藏民族公民参政权的保障问题
        三、首届国会选举中蒙藏民族公民参政权保障问题
        四、选区的调整和确定问题
        五、不在蒙藏地区的蒙藏少数民族公民参政权的保障问题
        六、培养蒙藏地区人才,从根本上提高蒙藏公民参政能力
    第四节 回人参政权的保障问题
        一、五族共和中的“回”的界定
        二、新疆回部少数民族公民参政权保障问题
        三、内地回族民众参政权的保障问题
    第五节 其他少数民族公民参政权的保障问题
        一、多族共和的提出
        二、云南对土司等非五大族少数民族公民参政权的特殊保障
        三、对其他少数民族公民参政权“昙花一现”的关注
第五章 历史反思与启示
    第一节 清末民初确认与保障少数民族公民权实践的历史反思
        一、历史转型时期应正确认识中国多民族国情
        二、在引进西方先进政治理论时要结合中国实际并循序渐进
    第二节 清末民初确认与保障少数民族公民权实践的启示
        一、通过全面推进依宪治国保障少数民族公民权
        二、理性构建基础上通过对实际问题探讨解决发展和完善国家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10)全球化时代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以四川凉山彝族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族群认同研究
        1.2.2 国家认同研究
        1.2.3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
        1.2.4 凉山彝族相关研究
    1.3 研究个案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1.3.1 研究个案的选取
        1.3.2 研究数据说明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
    2.1 关于全球化
    2.2 多维视角中的认同涵义
    2.3 族群与族群认同
        2.3.1 族群与民族
        2.3.2 族群认同及其产生
    2.4 国家和国家认同
        2.4.1 国家及其起源
        2.4.2 国家认同
    2.5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处理的理论基础
        2.5.1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国家观
        2.5.2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2.5.3 理性选择理论与情感理论
    2.6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建构的理论取向
        2.6.1 种族主义建构取向
        2.6.2 同化主义建构取向
        2.6.3 多元文化主义建构取向
        2.6.4 简要评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分析
    3.1 凉山彝族概述
        3.1.1 凉山的地理环境
        3.1.2 彝族的族源、族称及凉山彝族的人口分布
        3.1.3 凉山彝族的传统社会结构及社会生活
    3.2 凉山彝族的族群认同分析
        3.2.1 凉山彝族的家支认同及其社会功能
        3.2.2 凉山彝族的族群认同
        3.2.3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的层级结构体系
    3.3 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3.3.1 古代帝国时期凉山彝族的国家认同
        3.3.2 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近代转型
        3.3.3 新中国成立以来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确立和巩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数据来源
        4.1.2 研究的实施
        4.1.3 研究方法
    4.2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分析
        4.2.1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体状况分析
        4.2.2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状况的具体分析
        4.2.3 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状况的具体分析
        4.2.4 凉山彝族族群与国家双重认同状况
    4.3 族群差异及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主要因素
        5.1.1 族群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5.1.2 国家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5.2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先赋性客观因素的影响
        5.2.2 社会教育因素的影响
    5.3 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先赋性客观因素对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5.3.2 社会教育因素对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现实路径
    6.1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在关系
        6.1.1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相异性
        6.1.2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致性
    6.2 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现实路径
        6.2.1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促进各族人民广泛的政治认同
        6.2.2 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少数族群经济社会发展
        6.2.3 发展中华民族共同文化,促进全国范围的文化认同
        6.2.4 加强民族团结思想教育,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6.2.5 持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不断强化国家认同
    6.3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的情况

四、“五族共和”思想对民族地区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认同及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蕴[J]. 王萍,杨敏. 青海社会科学, 2021
  • [2]近代多民族国家建构背景下的内蒙古国家认同研究[D]. 初婉琳. 烟台大学, 2021(02)
  • [3]“五族共和”的传播及社会反应(1912-1928)[D]. 杨彤彤.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从“五族共和”到“民族熔炉”与“民族自决”——孙中山民族思想研究[J]. 龙晓燕,薛昊. 思想战线, 2020(03)
  • [5]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的嬗变[D]. 王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0)
  • [6]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7]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研究[D]. 李春燕. 燕山大学, 2019(06)
  • [8]法治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彭瑞.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03)
  • [9]论清末民初少数民族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参政权的保障[D]. 高明.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10]全球化时代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以四川凉山彝族为个案[D]. 张金洪.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五民族共和国”思想对民族地区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