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与环境管理

企业改制与环境管理

一、企业改制与环境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徐微,余乐芬[1](2021)在《国有企业改制对中国企业成本加成率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指导下,国内经济发展正在恢复中,国有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作用不言而喻。2020年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攻坚年,梳理历史国企改革的经验对本轮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并修正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使用PSM-DID方法考察国有企业改制对企业成本加成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国有企业改制对企业成本加成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影响渠道主要是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市场化水平和规模效应使得产品价格上升和边际成本下降,主要还是由非技术因素导致的;(3)在高竞争度行业或低技术复杂度行业内,国企改制对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加显着。此外,相对于改制为其他类型企业的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国有企业成本加成率上升幅度更大。

刘程,罗雄苑[2](2021)在《外部监管对国企创新与改制创新成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国资委成立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提升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利用2003年国资委成立事件构建准自然实验,实证研究外部监管对我国国企创新与改制创新成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大实证部分:外部监管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以及对改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部监管能够显着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其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投资过度以及减少冗余雇员等渠道来实现的;第二,同时外部监管能够显着改善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第三,外部监管还能够显着提高国有企业的改制创新成效,即外部监管提升了国有企业改制对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其中检验发现,该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民营大股东掏空效应来实现的;第四,当改制国企处于高竞争程度行业时,外部监管能较大幅度提高国有企业的改制创新成效。本次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及国资委成立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同时也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深刻的政策启示。

肖赛玥[3](2021)在《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文中提出考察典型单位制元素的生成与发展历程是单位制变迁研究持续关注的核心议题。在传统单位制社会,职工群众以“单位人”的身份工作、生活在各个单位组织之中。单位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加之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需要借助文艺形式向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和生产动员,“单位文艺”成为单位组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单位制面临着转型或消解的趋势,与单位组织相依存的“单位文艺”同样面临命运抉择。单位制变迁的总体趋向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逐步褪去单位组织的社会服务属性,回归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属性,学界称之为“单位去社会化”。依据这一演变逻辑,文艺作为非生产、管理属性的元素,似乎难以摆脱被剔除的命运。然而,笔者通过实证考察发现文艺在当下的单位组织中仍有其发挥价值的空间。据此,本研究以在单位制变迁进程中依旧保留传统单位制组织形态的大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单位文艺”作为单位制变迁历程中,单位组织内部的保留性元素加以考察。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功能变迁历程的探究,解析单位制变迁背景下单位组织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受研究对象的历时性和复杂性因素影响,本研究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S市112厂为研究个案,对112厂“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历程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对“单位文艺”价值的考量是围绕“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展开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从历史维度对“单位文艺”的缘起与生成进行溯源,为“单位文艺”工具化属性的形成探寻历史源流;其次以“单位文艺”生成的历史轨迹作为逻辑主线展开研究。遵循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依据“单位文艺”的生成历程与功能预设、功能实现、功能延展和功能转向的对应关系,将“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嵌入到“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的时间序列之中。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单位文艺”的艺术图景中探究“单位文艺”如何助力单位组织实现动员机制的有效实施;再次是结合“单位人”对“单位文艺”的记忆表达和功能认知,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基于文艺是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的特性,笔者引入时间维度从即时性、阶段性和积累性三个层次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并着重从积累性实效层面考察“单位文艺”对“单位意识”形塑起到的正向作用。研究结尾,笔者尝试运用本土实践经验与经典理论进行对话。借鉴布尔迪厄的文艺生成理论对“单位文艺”的生成结构中“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依据文艺生成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探究“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时代推动因素。本研究将“单位文艺人”视为“文艺生产场”中的行动者,通过分析“单位文艺人”的“习性”的产生,以及“习性”对“单位文艺人”的行动的影响,探讨“单位文艺人”作为行动者在“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将“单位文艺”定位为单位体系中,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的协作要素。研究发现:(1)“单位文艺”的功能定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艺的价值禀赋一脉相承。在历次朝代更迭、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文艺在思想启蒙、教化民众方面发挥的功能促使中国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形成了一种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一方面是对文艺的工具属性的价值认同。能够发挥政治服务、社会服务功能的文艺形态往往比纯粹的审美性的文艺形态更被推崇。政治精英把文教当作统治中不可或缺的治理工具,文化精英则将文教当作一种应然的使命。另一方面是形成文化自觉。中国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善于汲取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情境中的文艺工作经验,逐步构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生成结构和运行逻辑。上述两点共识不仅是推进“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历史动因,也是中国文艺价值史观中亘古未变的核心命题。(2)从“文艺生产场”的场域结构来看,“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之间的结构依附关系促使“单位文艺”从生成伊始便走向组织化、制度化的文艺运行轨道。对资源与秩序具有绝对支配和管理权的权力主体从官方角度对“单位文艺”的功能建构过程进行把控,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单位文艺”的思想宣传、文化教育、生产动员等诸项功能的有效实施。“文艺场域”中“单位文艺人”作为能动的行动者,一方面通过意识形态导向的内化与再生产促进“单位文艺”的功能识别,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意识形态导向的“过滤”和“化解”,形成“去功能化”的“单位文艺”记忆表达。(3)“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是随着时间的累积而逐渐呈现的。依据“单位文艺”发挥实效的时间长短可分为即时性实效、阶段性实效和积累性实效三个层次。研究发现,“单位文艺”对形塑“单位意识”中的积极要素具有正向作用。随着时间的积淀,以“单位意识”形塑为典型实效的积累性实效是单位制变迁进程中,“单位文艺”能够成为从传统单位制时期过渡到后单位制时期的保留元素的核心价值所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促使以组织空间为单位共同体依存形式的共同体格局趋向松动或瓦解,而思想意识层面的精神共同体依旧存在,集体主义荣辱观与使命感等积极“单位意识”不仅是传统单位制时期的宝贵财富,在新时期同样具有重塑国企单位组织社会价值的现实意义。

林丽文[4](2021)在《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企改制政策绩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竹松[5](2021)在《国有S公司改制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雪,张兵,胡相伟,黄存杨[6](2021)在《高职类院校所属企业改制的基本思路与做法——以深圳某职业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应建立符合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资产经营公司,做好高校防火墙,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使高校回归教学科研本位,让高校企业真正成为师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形成高校与企业、市场的良好互动。深圳市某职业院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本着"尊重历史、着眼一流;稳妥推进、依法依规"的思路,引入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评估机构等第三方机构,主动对接财政、国资、产权交易所、税务、市场监督管理、教育等各业务主管单位,对照该校双一流建设任务目标,积极稳妥的推进校办所属企业的改制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李邦宋[7](2020)在《国企改制对中国OFDI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93年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相继进行改制,实现制度创新,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步伐,OFDI规模日益扩大。但是,国有企业改制“能否”和“如何”对OFDI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尚无人解答。本文试图对此问题做出解答,以期更好地引导改制企业理性进行OFDI。首先,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描述了国有企业改制对中国OFDI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典型化事实。研究发现,OFDI改制企业的平均经营绩效水平明显更高;不同投资动机、进入模式、技术密集度和东道国收入水平的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明显差异,即资源寻求型的改制企业经营绩效能力最强;进行绿地收购的改制企业,其平均经营绩效优于跨国收购;技术密集度高的改制企业会获得更好的经营绩效;在经济发达国家投资的改制企业经营绩效最高。其次,本文使用2004-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企业样本,利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国企改制对OFDI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平均处理效果来看,OFDI改制企业获得的经营绩效更高,国企改制对OFDI企业经营绩效的大幅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就企业的动态经营绩效来说,国企改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在投资后期既显着,影响系数又大,说明OFDI改制企业的经营绩效稳中有升;分组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技术密集度较低、选择跨国并购、资源寻求型和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进行OFDI也显着影响了其经营绩效水平。再次,本文采用Sobel中介因子检验方法,检验了国企改制影响中国OFDI企业经营绩效的具体作用渠道,结果表明,当加入代理成本和短期偿债能力中介因素后,二者对国企改制与OFDI企业的经营绩效发挥了中介作用,即国企改制通过抑制代理成本和提高短期偿债能力来改善企业经营绩效。最后,本章将主要结论进行提炼总结,以实证结果为依据,以改善OFDI改制企业的经营绩效水平为出发点,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为OFDI改制企业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魏思琦[8](2020)在《基层职工参与国有企业集团“事转企”改制的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国企改制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职工,尤其是广大基层职工对改制的参与意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改制的实际成效,因此,本文选取NCSZ基层职工为例,结合现有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和实际访谈结果,从职工个人特征和企业改制过程中提供的职工权益保障两个维度,分析影响职工参与改制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建议。笔者对NCSZ基层职工进行了深度调研和问卷调查,并对调研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影响基层职工参与“事转企”改制意愿的主要阻碍因素就是“不清楚改制的相关措施,担心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和“改制过程中,企业内部存在较多的小道消息,使得大家对改制诚惶诚恐”,因此改制过程需要重视改制相关信息的公开透明性,同时对改制过程中的有关薪酬、考核、晋升、工作环境和个人认同等权益保障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平均得分均在2-3分之间,说明权益保障程度相对较低;然后进一步对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提供的权益保障相关测量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通过统计分析验证了问卷设计的有效性,同时结合因子分析,进一步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薪酬、考核、晋升、工作环境和个人认同等方面的因素均正向显着影响职工参与“事转企”改制的意愿;此外还通过卡方检验,分析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月均收入、婚姻状况等不同的个人特征对其参与“事转企”改制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性别、年龄和月均收入的职工参与“事转企”改制的意愿存在显着差异性。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月均收入的职工提供个性化的福利保障,同时重视提升NCSZ在改制过程中为基层职工提供的权益保障,建立公平高效的薪酬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晋升环境、增加员工的企业认同感、重视企业人文关怀、不断完善内部培训机制,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刘依琳[9](2020)在《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愿意长期投资么? ——基于心理所有权理论的分析》文中认为在转型经济背景下,家族控制的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经营过程中的长期导向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随着家族企业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许多研究开始探讨家族企业之间的差异问题,但是较少关注到中国背景下家族企业的起源不同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家族企业是否由其他所有制企业改制而来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组织架构和行为逻辑,若是一概而论将会忽视许多重要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私营家族制企业的长期投资战略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改制”这一特殊情境下家族企业家心理所有权的差异性导致的企业长期投资战略选择的差别,并分析了影响二者关系的调节机制。基于2008-2016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数据,文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由于企业实际控制人的心理所有权较弱,投资行为的长期导向更不明显。第二,企业家主体特征将对改制与家族企业长期投资之间的关系发挥调节作用,实际控制人在改制前进入企业和实际控制人拥有政治关联的改制而来的企业在市场化和非市场化长期投资中都更加积极。第三,企业组织特征对改制和家族企业长期投资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成长潜力大的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中,投资行为的长期导向会更加明显。第四,外部制度环境对改制与家族企业长期投资战略之间的关系发挥调节效应。制度脆弱性将强化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非市场化长期投资行为,并弱化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的市场化长期投资行为。进一步地,企业家历史制度期望落差将弱化两种导向的长期投资行为。第五,在对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进行进一步分析过程中,文章发现在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中,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在市场化长期投资方面的投入会低于非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但是在非市场化长期投资方面的投入则会高与非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

金鑫[10](2019)在《基于S国企改制的审计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国有企业改制全面展开,对国有企业改制审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改制审计作为企业改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除了监督被审计单位是否真实客观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还要确保改制企业的资产真实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但改制审计时间紧,任务重,改制审计程序执行难以到位;可参考的实务经验少,缺乏全面有效地指导与监管,严重影响改制审计作用的发挥。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现代审计理论为指导,以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国有企业改制指导思想和改制审计监督指导意见为基础,结合国有企业改制的特殊情况,分析改制审计的过程、目标及重点;在此基础上,就A会计师事务所对S国企改制审计,总结改制审计的经验,深挖存在的质量问题与原因。认为项目组能严格审查改制文件,提前熟悉相关政策法规,积极进行专业咨询,重视与各单位沟通,及时沟通改制范围,但也存在重要性水平设定不当,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依据缺失,处理审计数据不严格,风险评估不严谨和过度参与非审计工作等审计质量问题。追根溯源是由于审计团队本身专业胜任能力不足和审计政策法规疏漏之外,与被审计单位配合度低,相关审计复核形式化的原因。考虑到改制审计项目的特殊性,要提高国有企业改制审计的质量,首先,应当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健全审计工作规范,加强审计监管和惩罚力度;其次,应进一步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做好与各参与方的工作衔接;培育以质量为导向的文化氛围。本文对S国企改制审计的审计质量控制改进进行案例研究,分析改制审计的流程、重难点及目标,为改制审计的理论发展和规则制定提供一定的实务依据,对于完善改制审计流程,增强改制审计薄弱环节,提高国有企业改制审计的质量,充分发挥改制审计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意义。

二、企业改制与环境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改制与环境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改制对中国企业成本加成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机制
    (一)文献综述
    (二)理论机制
        1.国有企业改制与全要素生产率
        2.国有企业改制与市场化水平
        3.国有企业改制与规模经济
三、特征性事实分析
    (一)国有企业改制的特征分析
    (二)国企的成本加成率特征分析
四、数据、变量与计量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1.企业成本加成率的计算方法
        (1)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值,即计算投入要素对产出不能解释的部分。
        (2)使用GMM广义矩估计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
        2.控制变量的选取
        3.数据来源
    (二)计量模型设定
五、实证检验
    (一)PSM倾向得分匹配
    (二)基准检验
        1.基准回归结果
        2.平行趋势检验
    (三)影响渠道检验
        1.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2.市场化程度提高
        3.企业规模效应
    (四)异质性检验
        1.国企改制类型
        2.分行业竞争程度
        3.分行业技术水平
    (五)稳健性检验
        1.预期效应检验
        2.使用OP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
        3.使用销售额替代产出
        4.保留出现5次及5次以上的样本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2)外部监管对国企创新与改制创新成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国资委成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设
    (一)制度背景
    (二)研究假设
        1.创新监管激励视角
        2.创新资源视角
三、外部监管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一)实证设计
        1.模型设定和变量定义
        2.样本和数据
    (二)基准回归结果
    (三)影响机制检验
    (四)稳健性检验
    (五)外部监管与国有企业创新效率
四、外部监管、国企改制与企业创新
    (一)实证设计
        1. 模型设定
        2.样本描述性统计
    (二)基准回归结果
    (三)影响机制检验
    (四)匹配样本的稳健性检验
    (五)行业市场竞争的异质性效应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3)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单位文艺
        1.3.2 单位文艺组织
        1.3.3 单位文艺人
    1.4 理论基础
        1.4.1 结构功能主义
        1.4.2 艺术场域理论与文艺生成理论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田野过程介绍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1.6.1 研究框架
        1.6.2 篇章结构
        1.6.3 阶段划分依据
    1.7 研究意义
        1.7.1 理论意义
        1.7.2 现实意义
第2章 “单位文艺”溯源
    2.1 中国传统文教思想与文艺社会功能说
        2.1.1 为治世而兴诗教
        2.1.2 “文以载道”理念的形成与沿用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教思想的传承与文艺使命的延展
        2.2.1 从“文以载道”到“文以化人”
        2.2.2 文艺跃升为革命战斗的武器
    2.3 苏联模式中的文艺工作经验
        2.3.1 文艺是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2.3.2 开辟工人阶级的学校和乐园
        2.3.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探索
    小结
第3 章 生成期:“单位文艺”的早期萌生
    3.1 “单位文艺”早期生成的历史语境
        3.1.1 “单位文艺”形成的宏观社会语境
        3.1.2 “单位文艺”形成的地域环境
    3.2 “单位文艺”的生成动因与功能预期
        3.2.1 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形塑与传播工具
        3.2.2 单位层面: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
        3.2.3 个人层面:满足多元精神文化诉求的主要路径
    3.3 “单位文艺”的早期文艺景观与功能实现
        3.3.1 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情感抒发
        3.3.2 弘扬集体主义劳动精神
    3.4 “单位文艺组织”的早期雏形
        3.4.1 “自发原生型”业余文艺团体
        3.4.2 “路径依赖型”业余文艺团体
        3.4.3 “模式借鉴型”文艺活动阵地
        3.4.4 “辅助拓展型”文艺活动空间
    小结
第4 章 过渡期:“单位文艺”的震荡式过渡
    4.1 过渡期的“别样文艺景观”
        4.1.1 “大跃进”时期的“文艺跃进”
        4.1.2 “文革”时期的“模式化”文艺生产
        4.1.3 绑缚“政治胞衣”的“单位文艺”
    4.2 过渡期的常态化“单位文艺”实践
        4.2.1 “单位文艺”的检阅与提升
        4.2.2 文化主管部门与权威大众媒体联合树立舆论导向
        4.2.3 单位组织自有媒体助力“单位文艺”的传播与推广
    4.3 功能预设与功能实效的偏差
        4.3.1 不同利益主体对“单位文艺”的功能预期的博弈
        4.3.2 个体对功能实效的感知与内化的偏差
    小结
第5 章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蓬勃发展盛景
    5.1 改革开放初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新契机
        5.1.1 文艺政策制度调整
        5.1.2 单位组织体制变革
    5.2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态势
        5.2.1 文艺活动常态化与文艺形态多样化
        5.2.2 文艺活动组织规模日趋扩大
        5.2.3 发挥“典型单位制”区域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5.3 “单位文艺”的功能延展:单位组织文化的系统构筑
        5.3.1 自制影视剧——单位组织文化的影像呈现
        5.3.2 厂歌、厂旗和厂徽——单位组织文化的识别符号
        5.3.3 厂庆文艺活动——单位组织历史的文艺呈现
        5.3.4 文艺公关——维系单位组织公共关系的纽带
    小结
第6章 转型与发展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挑战与自我调适
    6.1 转型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现实挑战
        6.1.1 国企单位组织的角色转换
        6.1.2 代际更迭导致“单位文艺组织”的凝聚力下降
        6.1.3 文化多元化与“单位文艺”的效用困境
    6.2 多元功能诉求促成“单位文艺”的功能转向
        6.2.1 国家层面:重塑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6.2.2 单位层面:“内聚外展”双向驱利力下的功能延展
        6.2.3 个人层面:搭建情感融入与情感记忆的桥梁
    6.3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与功能的演变进路
        6.3.1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
        6.3.2 “单位文艺”功能的演变进路
    小结
第7章 “单位文艺”的评价
    7.1 “单位文艺”的民间记忆与功能解读
        7.1.1 “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7.1.2 “非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7.2 引入时间维度解析“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
        7.2.1 即时性实效
        7.2.2 阶段性实效
        7.2.3 积累性实效
    7.3 “单位文艺”与“单位意识”的形塑
        7.3.1 “单位意识”的内涵与形塑过程
        7.3.2 “单位文艺”的运行特质
        7.3.3 “单位文艺”的形塑策略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文艺生产场”的运行逻辑与“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
        8.1.1 结构的附属:“权力场域”中的“单位文艺”
        8.1.2 “文艺场域”的内部结构
        8.1.3 作为行动者的“单位文艺人”
    8.2 “单位文艺”的未来发展趋向
        8.2.1 “单位文艺”的“回潮”现象
        8.2.2 “单位文艺”发展的合理性与持续性
        8.2.3 “单位文艺”发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8.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单位文艺爱好者访谈提纲
    附录2:单位文艺管理人员的访谈提纲
    附录3: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在读博士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6)高职类院校所属企业改制的基本思路与做法——以深圳某职业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家、省市关于校办企业改制的相关政策梳理
    (一)国家相关改制政策及相关问题
    (二)本轮国家、广东省关于校办企业改制的相关通知和要求
    (三)深圳市财政国有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内容要求
二、深圳某职业技术学院企业基本情况及改制方向
    (一)A公司
    (二)B公司
    (三)C公司
    (四)D公司
三、改制具体做法
    (一)针对四家校办企业开展尽职调查并出具尽职调查报告
    (二)就B公司、C公司选定清算方案并实施清算注销
    (三)以A公司为基础组建资产经营管理公司
    (四)落实后续工作
四、思考
    (一)改制过程的组织与协调
    (二)政务环境对推动改制工作的重要性
    (三)职业院校校办企业的功能和定位

(7)国企改制对中国OFDI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国企改制
        1.2.2 企业经营绩效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1 PSM-DID方法相结合
        1.4.2 对比分析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企改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2.1.1 国企改制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观点争锋
        2.1.2 国企改制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作用途径
    2.2 中国企业OFDI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
        2.2.1 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
        2.2.2 投资国层面的影响因素
        2.2.3 东道国层面的影响因素
    2.3 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第3章 国企改制对中国企业OFDI经营绩效影响的典型化事实
    3.1 数据来源与匹配
    3.2 统计性描述
    3.3 国企改制与OFDI企业经营绩效
        3.3.1 OFDI企业中改制与非改制国企的绩效水平对比
        3.3.2 异质性企业OFDI的绩效水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企改制对中国企业OFDI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4.1 模型设定
        4.1.1 PSM方法
        4.1.2 DID的模型设定
    4.2 变量选择
        4.2.1 匹配变量的定义
        4.2.2 企业的经营绩效变量设定
    4.3 基准回归分析
        4.3.1 倾向得分匹配处理
        4.3.2 双重差分检验
    4.4 稳健性检验
        4.4.1 核心变量替换
        4.4.2 匹配方法更换
    4.5 分组检验结果
        4.5.1 基于不同的投资动机的分组检验
        4.5.2 基于进入模式的分组检验
        4.5.3 基于技术密集度的分组检验
        4.5.4 基于东道国经济水平的分组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企改制对中国企业OFDI经营绩效影响的渠道检验
    5.1 代理成本效应
    5.2 短期偿债效应
    5.3 中介效应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 相关政策建议
        6.2.1 政府层面
        6.2.2 企业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基层职工参与国有企业集团“事转企”改制的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员工参与
        2.1.2 国企改制及其相关政策
    2.2 相关理论
        2.2.1 组织变革
        2.2.2 羊群效应理论
    2.3 国内外文献研究概述
        2.3.1 国外有关事转企改制的研究现状
        2.3.2 国内有关事转企的研究现状
        2.3.3 “事转企”员工意愿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第3章 NCSZ公司简介及职工参与改制意愿问卷设计
    3.1 NCSZ公司简介
    3.2 职工参与改制意愿的影响因素设计
        3.2.1 薪酬相关指标设计
        3.2.2 考核相关指标设计
        3.2.3 晋升相关指标设计
        3.2.4 环境相关指标设计
        3.2.5 员工认同度相关指标设计
    3.3 问卷发放与数据获取
        3.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3.3.2 数据收集与获取
第4章 NCSZ基层职工参与“事转企”改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4.1.1 数据的信度分析
        4.1.2 数据的效度分析
    4.2 调研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4.2.2 职工权益保障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基层职工基本信息对参与“事转企”意愿的影响分析
        4.3.1 性别对基层职工参与“事转企”改制意愿的影响分析
        4.3.2 年龄对基层职工参与“事转企”改制意愿的影响分析
        4.3.3 受教育程度对基层职工参与“事转企”改制意愿的影响分析
        4.3.4 婚姻状况对基层职工参与“事转企”改制意愿的影响分析
        4.3.5 月均收入对基层职工参与“事转企”改制意愿的影响分析
    4.4 参与改制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4.1 职工参与改制意愿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4.4.2 职工参与改制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4.3 职工参与改制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第5章 NCSZ基层员工参与改制的优化策略
    5.1 结合员工特征,完善薪酬福利
    5.2 完善薪酬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5.2.1 明确薪酬分配体系,建立公平高效的薪酬制度
        5.2.2 建立项目小组化细分管理体制,增设团队奖惩条例
    5.3 完善竞聘机制,提供多元化晋升通道
        5.3.1 完善管理岗位竞聘办法
        5.3.2 增设企业内部技术人员评定体系
    5.4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5.4.1 建立加班调休补偿机制
        5.4.2 加强沟通注重员工人文关怀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愿意长期投资么? ——基于心理所有权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对象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结构安排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家族企业与改制
        2.1.1 家族企业研究概述
        2.1.2 家族企业与改制
    2.2 家族企业与长期投资
        2.2.1 家族企业与长期投资
        2.2.2 家族企业与研发创新
        2.2.3 家族企业与社会责任
    2.3 心理所有权相关研究
        2.3.1 心理所有权基本内涵
        2.3.2 心理所有权与家族企业
        2.3.3 心理所有权与长期投资
    2.4 总体性评述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改制与家族企业长期投资(市场化导向VS非市场化导向)
    3.2 改制与家族企业长期投资关系:情景机制分析
        3.2.1 企业家主体特征:实际控制人进入企业时间的调节效应
        3.2.2 企业家主体特征:实际控制人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
        3.2.3 企业组织特征:企业成长潜力的调节效应
        3.2.4 外部制度环境:制度脆弱性的调节效应
        3.2.5 外部制度环境:制度期望落差的调节效应
4 研究设计与数据搜集
    4.1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4.1.1 样本来源
        4.1.2 数据搜集
    4.2 变量测量及模型设计
        4.2.1 变量测量
        4.2.2 模型设计
    4.3 变量基本描述与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相关性分析
5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5.1 改制与家族企业长期投资关系检验
    5.2 改制与家族企业长期投资间关系的调节机制分析
        5.2.1 实际控制人进入企业时间的调节效应
        5.2.2 实际控制人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
        5.2.3 企业成长潜力的调节效应
        5.2.4 制度脆弱性的调节效应
        5.2.5 制度期望落差的调节效应
    5.3 进一步分析:改制类型与家族企业长期投资关系检验
        5.3.1 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vs直接创立的家族企业
        5.3.2 港澳台企业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vs直接创立的家族企业
        5.3.3 外资企业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vs直接创立的家族企业
        5.3.4 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vs非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
    5.4 改制与家族企业长期投资关系稳健性检验
        5.4.1 内生性检验——PSM倾向性得分匹配
        5.4.2 市场化长期投资的替代检验
        5.4.3 非市场化长期投资的替代检验
6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研究贡献
        6.2.1 理论贡献
        6.2.2 实践贡献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10)基于S国企改制的审计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企改制审计政策法规研究
        1.2.2 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究
        1.2.3 国企改制审计理论研究
        1.2.4 国企改制审计案例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2章 国企改制审计的质量改进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企改制
        2.1.2 改制审计
        2.1.3 审计质量控制
    2.2 国企改制审计的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现代企业理论
        2.2.3 现代审计理论
    2.3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2.3.1 质量控制的目标
        2.3.2 业务承接和客户关系保持
        2.3.3 专业胜任能力
        2.3.4 业务执行和监控
    2.4 提高国企改制审计质量的准备
        2.4.1 准确定位改制审计的目标
        2.4.2 准确把握国企改制审计政策法规
        2.4.3 充分了解改制过程
        2.4.4 准确把握改制审计的重点
第3章 S国企改制审计案例
    3.1 S国企及改制基本情况
        3.1.1 S国企的基本情况
        3.1.2 公司改制的基本情况
    3.2 S国企改制审计过程
        3.2.1 审计目标
        3.2.2 审计内容
        3.2.3 风险评估
        3.2.4 审计重点
        3.2.5 函证程序
    3.3 改制报表的审计调整
        3.3.1 审计调整说明
        3.3.2 资产调整过程
        3.3.3 关键指标变动
第4章 S国企改制审计的经验和质量问题
    4.1 S国企改制审计的重要经验
        4.1.1 严格审查改制文件
        4.1.2 及时沟通改制范围
        4.1.3 熟悉相关审计政策
        4.1.4 重视与各单位沟通
        4.1.5 积极进行专业咨询
    4.2 S国企改制审计存在质量问题
        4.2.1 重要性水平设定不当
        4.2.2 函证等程序缺乏规范
        4.2.3 个别审计事项无依据
        4.2.4 处理审计数据不严谨
        4.2.5 未严格执行风险评估
        4.2.6 过度参与非审计工作
    4.3 S国企改制审计质量问题的根源
        4.3.1 审计相关依据有疏漏
        4.3.2 审计团队能力有瑕疵
        4.3.3 与改制单位配合度低
        4.3.4 相关审计复核形式化
第5章 国企改制审计质量控制建议
    5.1 完善改制及审计相关规制
        5.1.1 健全改制审计相关政策
        5.1.2 构建改制审计考评体系
        5.1.3 加强监管以及惩罚力度
    5.2 提高对改制审计工作的要求
        5.2.1 严格执行审计监督程序
        5.2.2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5.2.3 做好与各方的工作衔接
        5.2.4 培育质量为导向的基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企业改制与环境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改制对中国企业成本加成率影响研究[J]. 李新,徐微,余乐芬. 宏观经济研究, 2021(12)
  • [2]外部监管对国企创新与改制创新成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国资委成立的实证分析[J]. 刘程,罗雄苑. 商学研究, 2021(06)
  • [3]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D]. 肖赛玥.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企改制政策绩效评估研究[D]. 林丽文. 汕头大学, 2021
  • [5]国有S公司改制问题研究[D]. 王竹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6]高职类院校所属企业改制的基本思路与做法——以深圳某职业院校为例[J]. 王雪,张兵,胡相伟,黄存杨. 中国产经, 2021(11)
  • [7]国企改制对中国OFDI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 李邦宋. 山东大学, 2020(12)
  • [8]基层职工参与国有企业集团“事转企”改制的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 魏思琦.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9]改制而来的家族企业愿意长期投资么? ——基于心理所有权理论的分析[D]. 刘依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10]基于S国企改制的审计质量控制研究[D]. 金鑫. 湖南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企业改制与环境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