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缘深部碰撞变形过程:深部地震探测结果的启示

青藏高原北缘深部碰撞变形过程:深部地震探测结果的启示

一、青藏高原北缘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深地震探测成果之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武粤,李国辉,高原[1](2021)在《第八届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WTGTP2020)反映的新进展》文中指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是新生代全球最重要的地质事件,由此青藏高原快速隆升,成为了世界第三极,并不断向外扩展,其内部大型断裂体系发育、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及火山活动性强烈。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地区作为研究高原隆升、深部变形的动力学机制的天然试验场,也是国际地学领域、地球物理与大陆动力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焦点。本文根据第八届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WTGTP2020)的学术报告,对高原深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的一些新进展进行阐述。本次研讨会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岩石圈结构、变形机制及物质运移动力学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围绕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历史,从深部构造与岩浆变质响应,到浅部地表过程以及其对资源气候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将地球深部动力学、地表过程和气候变化等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赵俊猛,张培震,张先康,Xiaohui YUAN,Rainer KIND,Robert van der HILST,甘卫军,孙继敏,邓涛,刘红兵,裴顺平,徐强,张衡,嘉世旭,颜茂都,郭晓玉,卢占武,杨小平,邓攻,琚长辉[2](2021)在《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在青藏高原先后完成了羚羊-I(ANTILOPE-I)到羚羊-IV(ANTILOPE-IV)4条二维宽频带台阵剖面,而在青藏高原东西构造结则实施了羚羊-V和羚羊-VI两个三维宽频带台阵探测。另外,我们将前期在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开展的九条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剖面也纳入羚羊计划的总体框架中来。通过"羚羊计划"的实施,我们在中国西部(包括西北部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以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取得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综合的第一手观测数据,获得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精细的壳幔结构,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主要结论总结如下: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基底的结构与属性,优化了盆地的基底构造格架;建立了天山造山带"层间插入削减"新的陆内造山模式,揭示了印欧碰撞在天山岩石圈缩短44%的去向以及由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俯冲的转换机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盆山接触关系;获得了塔里木盆地顺时针旋转的深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证据;确定了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发现目前的青藏高原由南部的印度板块、北部的欧亚板块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巨型破碎区——西藏"板块"构成,首次确定了各自的岩石圈底边界;修正了高原变形的两个端员模型;建立了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的制约关系;系统地揭示了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造山带俯冲的水平距离与俯冲角度的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羚羊计划"以其巨大的观测网络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采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印度板块俯冲、西藏巨型破碎区发育、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西部水汽通道提前关闭、中国西北部干旱、沙漠化提前这一深部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对地表地形、油气资源和环境变化的制约关系,推动了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

赵子贤[3](2021)在《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文中提出祁连山东北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界,北邻阿拉善地块。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影响,北祁连造山带逐渐隆起成山,并在其北侧形成一系列新生代盆地,构成了典型的盆-岭地貌格局。查明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隆升历史,对于解析这一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青藏高原构造生长过程和动力学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祁连山东北缘发育有武威盆地,盆地内沉积了厚层的晚新生代地层,是研究区域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的关键区域。本文建立在武威盆地晚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年代学的基础上,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沉积特征分析、碎屑锆石物源分析、区域构造解析等方法,恢复了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的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动力学机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根据武威盆地WW-01钻孔和丰乐盆地沉积特征,将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甘肃群划分为丰乐组和果园组。丰乐组为一套扇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由底到顶粒度逐渐变细,颜色整体为桔红色-砖红色。果园组为一套棕红色-土黄色河湖相沉积,底部发育一套浅砖红色砾岩,粒度向上逐渐变细。第四纪以来,祁连山东北缘存在4期沉积特征明显不同的冲积扇,在武威盆地内部则充填了稳定的砾卵石层。2.基于武威盆地WW-01钻孔高精度磁性地层学和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结果,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将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甘肃群丰乐组沉积时代限定在早中新世-晚中新世(~21–8.25 Ma),区域上相当于兰州-临夏盆地的咸水河组、河西走廊西部疏勒河组的中下段和宁夏地区的彰恩堡组;果园组的沉积时代为晚中新世-上新世末(~8.25–2.58 Ma),区域上相当于河西走廊西侧疏勒河组上段、兰州-临夏盆地的临夏组和宁夏地区的干河沟组。3.通过武威盆地WW-01钻孔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了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物源的波动信息:~11.15 Ma以来,北祁连造山带和阿拉善地块竞相为武威盆地提供物源。其中,10.34–9.51 Ma,8.18 Ma,3.51–0 Ma武威盆地物源以北祁连造山带为主;8.69 Ma,8.14–4.05 Ma武威盆地物源以阿拉善地块为主。4.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主要经历4期构造变形:(1)早中新世-晚中新世(~21–8.25Ma)NW-SE向伸展变形,控制了丰乐组的沉积;(2)晚中新世(~8.25 Ma)NW-SE向缩短变形,这期变形造成了丰乐组和果园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界面;(3)晚中新世-上新世末(~8.25–2.58 Ma)NE-SW向强烈缩短变形,这期强烈变形控制了果园组的沉积,其变形初始时间(~8.25 Ma)可能代表了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到达祁连山东北缘的启动时间;(4)晚第四纪NE-SW向伸展变形。5.综合沉积学、磁性地层学、物源波动信息、构造变形特征等,将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1)早中新世-晚中新世NW-SE向伸展与断陷盆地发育,晚中新世NW-SE向弱挤压与沉积盆地反转;(2)晚中新世-上新世NESW向挤压与压陷盆地发育,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到达祁连山东北缘一带;(3)上新世晚期以来,~3.6 Ma龙首山隆起,区域盆-岭地貌格局初具规模,~2.58 Ma北祁连造山带强烈隆升,武威盆地湖盆消亡,区域现今盆-岭地貌格局定型。

任彦宗[4](2021)在《扬子板块西缘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壳结构研究 ——基于深地震反射剖面的认识》文中提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位于扬子板块西缘,紧邻三江构造带,其复杂的地质背景使得该火成岩省内部构造受到强烈改造和变形。已有地质学研究认为峨眉山LIP的成因与二叠世地幔柱有关,综合地球物理资料表明该地区是高纵、横波速度、高泊松比、高密度、高强度、低热流、高电阻率的刚性区域,但是由于缺少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探测,导致对该地区地壳的精细结构了解不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大火成岩省形成机制的认识。因此,运用高分辨率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的探测,解剖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深部精细地壳结构,探讨其形成机制,对扬子地块西缘以及青藏高原东南缘侧向碰撞的地球动力学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地震反射剖面法是国际公认的探测岩石圈结构的先锋技术,在国内外已取得诸多成果和发现。常规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采集通常使用检波器串和采集链的有缆方式,但一方面,传统的有缆式采集获得的数据相对比较单一,另一方面受采集线缆重量、长度等的束缚,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开展施工比较困难且人力物力消耗较大大。本文在云南大姚—元谋段试验了运用节点地震仪开展无缆式深地震反射数据的采集方法,结合有缆和无缆两套数据资料得到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的高分辨率结构图像。论文通过对深地震反射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结果,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1、利用节点地震仪在复杂地表地形条件下开展深地震反射数据采集实验,取得了成功。从节点地震仪与常规有缆地震仪采集获得的叠加剖面对比看,二者揭示的整体构造格架无明显差异,剖面反射特征具有高度一致性。节点地震仪拥有更低的主频,能够记录更加完整的低频信息,在深部信息获取上效果更好。考虑到采集成本低、施工效率高、布设灵活、可同时获取多种类型数据等优点,提出节点地震仪的应用将是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的未来重要发展趋势之一。2、解决了节点地震数据截取解编的技术问题,采用针对性的数据处理技术组合,获得了研究区高质量深地震反射剖面。针对研究区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的特点,采用了数据解编、重排文件号、静校正、噪声压制、反褶积等针对性处理方法和技术,获得了研究区较高质量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图像,为类似地表条件下,常规和节点地震数据数据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3、揭示了研究区地壳深部的精细结构,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分析解释了下地壳密集反射的成因。单炮数据和叠加剖面均显示,在地壳深部双程走时11.0~18.0s之间存在一套密集反射带。通过单炮记录的时间-频谱及振幅衰减分析,都显示明显的振幅增强的特征。此密集反射带从剖面西部至东部呈现逐渐向上隆升的趋势,密集反射带的顶部从13.0s抬升至11.0s,底部从18.0s抬升至16.0s。结合前人的结果,计算了密集反射的厚度及深度,与已有的综合研究进行对比解释,认为这种密集反射体可能是二叠纪古地幔柱活动遗迹,同时也考虑了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对密集反射体的改造作用。

刘愿[5](2021)在《贺兰-六盘构造带及邻区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生长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的扩展生长及其周缘响应已成为地球科学急需解决的科学挑战之一,高原向外扩展变形的时间、范围以及机制是地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影响范围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贺兰-六盘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变形的前锋地带,其深部变形特征对约束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影响范围至关重要。因此,本论文选取贺兰-六盘构造带及邻区为研究区,利用在该区布设的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采用剪切波分裂方法分析计算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的各向异性特征。结果显示,贺兰-六盘构造带及邻区不同构造单元的地震波各向异性主要来源于岩石圈地幔。贺兰-银川构造带、祁连造山带东部和阿拉善地块南部,各向异性方向以NW-SE向为主,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域构造的走向一致,该各向异性特征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导致的该区岩石圈NE向挤压变形的结果。而阿拉善地块内部各向异性方向为NE-SW向,与该区广泛分布早-中二叠世形成的褶皱和断层的走向,以及与早-中二叠世的岩浆岩展布方向一致,认为很可能是古亚洲洋俯冲和闭合过程中形成的“化石”各向异性。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得到的NEE-SWW各向异性方向,与其西缘NW-SE的主体各向异性方向明显不同,表明该NEE-SWW各向异性方向可能代表的是“化石”各向异性,暗示高原扩展变形的影响范围已到达鄂尔多斯地块西缘,但是并未向东继续延伸。结合该区其他地球物理方法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扩展影响的范围已经到达阿拉善地块南部以及鄂尔多斯西缘,其进一步向北的扩展改造主要是沿着贺兰-银川构造带这一薄弱带进行。

赵荣涛[6](2021)在《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东昆仑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研究青藏高原北向生长的重要地区。该区新生代构造复杂,地震活动强烈,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背景下构造变形等科学问题的天然试验场。本文利用INDEPTH IV项目在藏北地区布设的121个天然地震台站于2007-2009年间记录的地震数据,从中挑选出359个远震事件,通过接收函数CCP偏移成像和改进后的H-k叠加方法,以及多参数、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验证,获得了藏北地区的壳幔结构和地壳的Vp/Vs波速比。在上述工作及综合其它地球物理观测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东昆仑深部结构和造山过程,以期深化对东昆仑隆升机制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的认识。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包括:(1)在距离木孜塔格-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以北~30-90km之间观测到“双莫霍面”现象,上部柴达木莫霍面位于~45k-50m深度,并呈向南向东昆仑山下逐渐模糊趋势,下部东昆仑莫霍面从~65km深度向北向下延伸到~90km的柴达木上地幔深处。北倾正转换震相上部还存在一条平行的负转换震相,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低速物质。(2)在羌塘地块中部和可可西里地块北部存在高波速比(平均Vp/Vs≈1.83)异常区,东昆仑地壳波速比整体也高于全球平均值(平均Vp/Vs≈1.78),表明藏北地区中下地壳普遍存在部分熔融物质。(3)上地幔接收函数叠加图像显示藏北中部和东部的的地幔过渡带厚度与全球平均厚度基本相同,中部410km和660km间断面的深度比东部下沉约10km。这表明藏北地区地幔过渡带不存在较大的温度异常,中部地幔过渡带上部剪切波速度比全球平均值稍低。藏北地区410km和660km间断面的完整形态表明,在藏北地区印度岩石圈没有俯冲到地幔过渡带深度。(4)根据东昆仑-柴达木接合带的“双莫霍面”特征和藏北地区较高的波速比,提出了东昆仑造山作用与其中地壳挤入到柴达木的下地壳,其下地壳则向下插入到柴达木上地幔有关的新认识。

刘子龙[7](2021)在《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文中研究指明北喜马拉雅(也称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是全球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尺度认识大型矿集区和成矿带形成的深部控制因素,研究摸清大型矿集区或成矿带的深部地壳结构,最终理解大规模深部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对研究青藏高原碰撞造山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研究区的深反射剖面位于藏南92°E附近,南起藏南拆离系主拆离断层以北约25km处,向北依次经过扎西康矿集区、雅拉香波穹窿,跨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到达冈底斯岩浆带内,共包含大、中、小炮的记录660个,全长约160km。深反射数据在两个年度内分段采集完成,本文在常规处理流程的基础上,通过拼接联线处理和有针对性的数据处理方法,对深地震反射数据进行处理,并探索了以深反射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初至波、反射波和面波等信息,获取地壳自浅部到深部精细结构的方法。然后通过资料解释获得了可揭露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精细结构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获得的主要认识与结论如下:(1)探索了基于深地震反射数据获取自浅部到深部精细结构的方法,无射线追踪层析静校正和稳健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可较好的提高反射数据成像质量,基于相对振幅保持的振幅恢复处理方法是反映地壳深部反射系数相对变化的关键步骤,单炮记录面波反演的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可有效补充浅层构造信息。(2)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雅江缝合带两侧具有显着不同的反射特征,反映其为两个大陆地壳的物质边界;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地壳按不同反射特征以藏南拆离系(STDS)和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MHT)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层系,上地壳反射波组呈现出同相轴倾角多变的特征,中地壳为多组北倾的叠瓦状双冲构造反射特征,下地壳为弱反射特征。(3)藏南拆离系(STDS)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韧性剪切带,同时具有滑脱带的作用,地表观测到的穹隆、断裂、褶皱等构造均位于其上部,是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关键控制因素。

辛中华[8](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造山带东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地质意义》文中提出祁连造山带东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多个构造单元的交汇地带,如今表现为盆地的地貌特征,该区域正处于高原向外扩展的最前缘,是研究地壳增厚、物质流动等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地区。沿北西走向的马衔山断裂,可分为西南侧的临夏地块和东北侧的陇中地块。经历了多个期次的构造演化事件,包括祁连洋的闭合以及印度和欧亚大陆碰撞的远程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并导致频发的地震事件。基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岩石学以及年代学等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已进行了大量工作,但目标主要集中于北祁连褶皱带地区的演化过程以及构造单元之间的接触关系,对于临夏地块和陇中地块的基底属性认识仍不清晰。论文研究祁连造山带东段临夏地块和陇中地块深部电性结构,对于理清两地块差别、推断该区域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利用两条北东方向剖面的长周期和宽频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共采集54个宽频测点和10个长周期测点,宽频点距约5 km,长周期点距20 km左右,过西秦岭地块、临夏地块和陇中地块三个构造单元。通过大地电磁数据的精细处理与分析,得到地下结构的维性特征和电性主轴方位角,基于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进行二维及三维反演,并获得两剖面60 km深度的电阻率模型。结果表明:(1)祁连造山带东段南侧临夏地块在电性上表现为层状特征,浅部低阻结构对应盆地沉积盖层,上地壳中高阻,中、下地壳为较连续的高导层,电阻率在10Ω·m左右;(2)祁连造山带东段北侧陇中地块浅层为3 km厚度的低阻沉积物,地壳尺度表现为完整的高阻结构;(3)两地块之间马衔山断裂表现为深大的电性梯度带,向下可延伸至下地壳甚至穿透莫霍面。基于电阻率模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论文揭示了临夏地块和陇中地块的基底属性及差别,并对研究区域可能的演化过程进行探讨:(1)临夏地块地壳结构代表了日本式岛弧的结构特征,高导层为发生形变、存在裂隙并填充了含盐流体的地壳物质;(2)陇中地块的结构代表了马里亚纳式岛弧的结构特征,高阻且完整的地壳结构为形成于大洋环境的玄武岩的特征;(3)马衔山断裂代表了祁连洋闭合东部缝合线的位置,大洋俯冲过程中除了祁连地块一侧的日本式岛弧(今临夏地块),还于洋域内发生洋-洋俯冲,形成了马里亚纳式岛弧(今陇中地块),随后伴随着大洋闭合,发生两种形式岛弧的碰撞;(4)祁连洋闭合时强烈的挤压应力导致临夏地块下地壳发生形变,故新生代碰撞的远程应力在中、下地壳以塑性变形的方式被吸收,而刚性的上地壳有利于能量的储存和释放,为地震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吴逸影[9](2021)在《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SKS波分裂与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联合分析》文中指出秦岭,由复杂地壳组成,作为复合型大陆造山带经历了长期、不同构造的演化,为各种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作为中央造山带的主要部分,秦岭西邻青藏高原向东延至大别山,北邻鄂尔多斯地块,南邻扬子地块。探索其壳-幔变形特征、相互耦合型式及其主控因素对进一步约束秦岭造山带深部构造变形机制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SKS波分裂法和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的方法,对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地壳及上地幔变形特征进行精细反演,并推断壳-幔耦合型式。SKS波分裂法可以有效计算分析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研究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变形对其构造演化及成因的作用。利用“叠加”分析分别求得最小切向(T)能量法和最小(较小)特征值法计算获取的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φ,δt)。Ps转换波应用接收函数集(JOF)能更有效地估算研究区水平地壳各向异性,进而分析地壳变形特征。该方法包括计算三个单体接收函数和一个联合接收函数,并对估计的各向异性进行可靠性分析。将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方法应用于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多个台站数据,对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插值,更精确地计算出地壳各向异性参数、Moho深度和Vp/Vs值结果。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地区覆盖了 41个地震台站,依据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绘制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发现δt的大小不随造山带走势变化,而φ自西向东有南缘呈SW-NE,W-E,NW-SE变化,北缘呈NW-SE,W-E,SW-NE变化,显示出南缘略向北凸、北缘略向南凸的弧形展布,推断造山带两侧刚性较强的扬子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旋转对秦岭造山带南、北缘上地幔变形有约束作用。地壳各向异性在有断裂带的区域和地幔流动的影响下有较明显的分层,上地壳各向异性主要受裂缝及断裂带影响,中-下地壳与上地幔相互作用较多,因此秦岭造山带地壳变形特征及其与地幔的耦合型式有区域性变化。联合Ps转换波接收函数与SKS波分裂的观测结果,对比发现秦岭造山带的地壳和上地幔都表现出较强的方位各向异性。两种方法分别观测到秦岭造山带自西向东的壳-幔各向异性特征,壳-幔快波偏振方向的差值Δφ变化反映了秦岭造山带下壳-幔耦合类型的变化:Δφ在秦岭造山带西-中部较小,说明壳-幔变形有较强的一致性,壳-幔垂直连贯变形对上地幔变形影响较大,属壳-幔强耦合型;Δφ在秦岭造山带东部较大,且偏离造山带走势发生弧形旋转,一致性较弱,说明秦岭造山带东部发生壳-幔解耦,软流圈物质流动是影响该区域上地幔变形的主控因素。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地区地壳变形同时受到裂缝和地幔流动的影响,上地幔变形也存在垂直连贯变形与地幔流动两种机制,因此推断秦岭造山带壳-幔耦合型式及其主控因素并不单一且存在自西向东的区域性转换。

李满,肖骑彬,喻国[10](2020)在《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昌马段的电性结构样式及构造意义》文中认为阿尔金断裂带东段走滑速率沿断裂走向方向存在明显的流失现象,有关阿尔金断裂带的影响范围及走滑速率变化的机制需要有更多的深部结构证据来提供支撑.本文以阿尔金断裂带昌马段为窗口,获取了4条横穿阿尔金断裂带及相邻地区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二维电性剖面显示在阿尔金断裂带北侧中上地壳以连续的高阻体为主,而南侧祁连山内部的深部电性结构在横向上有较为复杂的变化.这一点与区域构造背景相对应,即北侧的塔里木盆地东缘依然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南侧的祁连山是青藏高原北缘生长的最前端,变形强烈.在断裂带的结构特征上,阿尔金断裂带沿走向方向的切割深度在昌马盆地西侧发生了显着的降低,与阿尔金断裂带相对应的电性边界在这里向南偏移了约15 km,对应F18断裂,并与昌马盆地相接.祁连山北部的断裂带,包括昌马断裂、旱峡—大黄沟断裂总体呈现出低角度南倾的样式,切过高阻异常体的顶部.虽然昌马盆地可以起到连接断裂带的阶区的作用,将部分阿尔金断裂的走滑分量转移到盆地南侧的昌马断裂上,但是昌马断裂的走滑速率从西向东是增加的,东侧的走滑速率甚至大于阿尔金断裂沿走向方向的流失分量.我们认为在青藏高原北部主要断裂带的活动还是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远程挤压效应的影响,包括阿尔金断裂以及祁连山内部系列断层都处于斜向挤压应力环境.在这种基本构造模式下,阿尔金断裂、断裂F18、昌马盆地、昌马断裂构成了一个局部的走滑速率分解-转换-吸收体系,对局部应力状态产生影响.

二、青藏高原北缘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深地震探测成果之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北缘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深地震探测成果之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第八届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WTGTP2020)反映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地球物理探测与深部结构
    1.1 背景噪声成像
    1.2 深地震反射剖面
    1.3 地震各向异性
    1.4 地震强地面运动与数值模拟技术
2 变形特征与动力学过程
    2.1 古地幔柱作用
    2.2 隧道流与挤出型造山
3 构造地质与碰撞生长过程
    3.1 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过程
    3.2 高原生长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
    3.3 新构造活动与地貌演化
4 结语

(2)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1.1 羚羊计划提出的背景
    1.2“羚羊计划”完成的工作量
2 印度板块的俯冲模式
    2.1 羚羊-V(ANTILOPE-V)所揭示的喜马拉雅西构造结之下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深部构造细节
    2.2 天山—喀喇昆仑(TK)剖面所揭示的印度与欧亚板块的俯冲结构
    2.3 羚羊-I(ANTILOPE-I)所揭示的印度板块的俯冲
    2.4 羚羊-II(ANTILOPE-II)所揭示的印度板块的俯冲
    2.5 INDEPTH剖面所揭示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
    2.6 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
    2.7 印度板块俯冲角度与水平距离的东西向变化特点
    2.8 小结
3 西藏“板块”(巨型破碎带)的发育
    3.1 沿不同剖面的壳幔结构
    3.2 发育在高原中部的巨型破碎带
    3.3 青藏高原的变形方式
    3.4 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起伏的约束
    3.5 小结
4 塔里木板块的顺时针旋转
    4.1 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的深部构造证据
        4.1.1 沙雅—布尔津剖面
        4.1.2 库尔勒—吉木萨尔剖面
        4.1.3 拜城—大柴旦剖面
        4.1.4 羚羊-I剖面
    4.2 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的运动学证据
    4.3 塔里木板块旋转的动力来源
    4.4 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量的估计
5 西部水汽通道关闭的加速
    5.1 西部水汽通道加速关闭的动力学分析
    5.2 副特提斯海关闭的历史
        5.2.1 初始关闭时副特提斯海的宽度
        5.2.2 副特提斯海最终关闭的时间
6 中国西北部干旱沙漠化提前
7 结语

(3)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格架
第三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特征
    3.1 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沉积特征
    3.2 祁连山东北缘第四纪沉积特征
    小结
第四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4.1 武威盆地WW-01 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
    4.2 宇宙成因核素定年
    4.3 钻孔沉积速率及其揭示的构造事件
    4.4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小结
第五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物源分析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
    5.2 锆石特征与测试结果
    5.3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小结
第六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
    6.1 构造变形特征
    6.2 构造变形时序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7.2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结论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4)扬子板块西缘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壳结构研究 ——基于深地震反射剖面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现状
    1.2 节点地震仪发展现状及应用实例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本文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数据采集情况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已有地球物理研究成果
    2.3 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采集情况
第三章 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处理
    3.1 原始数据分析
    3.2 数据处理过程及针对性处理技术
第四章 深地震反射剖面主要特征
    4.1 处理后单炮资料特征
    4.2 节点地震数据与常规地震数据对比
    4.3 全剖面主要反射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下地壳密集反射成因机制
    5.1 ELIP内带下地壳综合认识
    5.2 下地壳密集反射讨论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贺兰-六盘构造带及邻区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生长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其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深部结构构造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重力异常与电性结构特征
    2.2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精细二维结构特征
    2.3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
    2.4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地震波各向异性特征
    2.5 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点
第三章 地震波各向异性与剪切波分裂
    3.1 地震波各向异性的起源
        3.1.1 矿物的晶格优势取向(LPO)
        3.1.2 形状优势取向(SPO)
    3.2 地球内部不同圈层的各向异性特征
        3.2.1 地壳各向异性
        3.2.2 岩石圈地幔各向异性成因
        3.2.3 地震波各向异性与地球深部物质运动的关系
    3.3 剪切波分裂原理及其方法
        3.3.1 旋转相关法(RC法)
        3.3.2 切向最小能量法(SC法)
        3.3.3 特征值法(EV法)
    3.4 剪切波分裂方法研究进展
第四章 贺兰-六盘构造带及邻区剪切波分裂研究
    4.1 原始数据的处理
    4.2 剪切波分裂参数的计算
        4.2.1 震相的选取
        4.2.2 剪切波分裂参数的计算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剪切波分裂计算结果
        4.3.2 剪切波分裂参数后方位角的变化分析
    4.4 讨论
        4.4.1 与已有结果的对比
        4.4.2 地震波各向异性深度
        4.4.3 地震波各向异性及其对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扩展变形范围的约束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地质构造背景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接收函数方法
    2.1 转换波与多次波
    2.2 接收函数提取
    2.3 H-K叠加方法
    2.4 接收函数偏移叠加成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昆仑壳幔结构接收函数成像
    3.1 地震数据来源及成像方法
    3.2 偏移叠加成像结果
    3.3 接收函数正反演分析
    3.4 壳幔结构结果可靠性分析
    3.5 地幔过渡带410和660KM界面成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昆仑地区地壳厚度与波速比
    4.1 P波速度影响
    4.2 单台H-K叠加结果
    4.3 H-K叠加结果平面分布
    4.4 结果可靠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昆仑造山作用和深部动力学过程
    5.1 北倾低速带代表俯冲遗迹?
    5.2 南部下地壳或上地幔向北挤入?
    5.3 亚洲岩石圈地幔俯冲极性
    5.4 东昆仑造山机制
    5.5 本章小结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7)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数据采集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成矿带主要矿床及分布
    2.3 数据采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反射剖面数据处理
    3.1 深地震反射数据分析
    3.2 深反射数据特点及针对性处理措施
    3.3 主要处理步骤及参数选取
    3.4 处理流程与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深反射数据的面波反演及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
    4.1 基本原理
    4.2 数据准备
    4.3 面波频散曲线提取
    4.4 频散曲线反演和横波速度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反射剖面基本特征与资料解释
    5.1 解释方法
    5.2 地震剖面的标识
    5.3 全地壳反射特征与主要层位的确定
    5.4 表层构造和断裂系统反射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部结构与成矿背景
    6.1 区域认识
    6.2 北喜马拉雅成矿带深部结构
    6.3 成矿背景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与认识
    7.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与科研成果

(8)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造山带东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1.2.2 祁连洋闭合认识
    1.3 存在问题
    1.4 创新点
    1.5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球物理特征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域地质特征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
        2.2.3 区域岩浆岩
    2.3 研究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3.1 重力异常
        2.3.2 磁异常
        2.3.3 电性结构
        2.3.4 速度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
    3.1 方法概述
    3.2 工作原理
    3.3 数据处理
        3.3.1 时频转换
        3.3.2 维性分析与电性主轴计算
    3.4 大地电磁数据反演
        3.4.1 反演理论
        3.4.2 反演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祁连造山带东段数据采集、处理与反演
    4.1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
    4.2 大地电磁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2.1 视电阻率相位曲线
        4.2.2 维性分析
        4.2.3 电性主轴分析
        4.2.4 穿透深度计算
        4.2.5 静态位移校正
    4.3 二维反演
    4.4 三维反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祁连造山带东段电性结构特征及动力学意义
    5.1 电阻率结构模型
        5.1.1 二维电性结构
        5.1.2 三维电性结构
        5.1.3 异常敏感度测试
    5.2 临夏地块结构特征及控震作用
    5.3 地块属性及祁连洋闭合东段缝合线位置
    5.4 祁连造山带东段演化动力学过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SKS波分裂与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联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学研究
        1.2.2 重磁资料分析
        1.2.3 大地电磁测深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创新点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SKS波分裂基本原理与方法
    2.1 SKS波分裂原理
    2.2 SKS波分裂的识别与计算
第三章 SKS波分裂研究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及各向异性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处理
        3.2.1 数据预处理
        3.2.2 地震台站的方位校正
    3.3 结果验证
    3.4 综合分析
第四章 接收函数原理与计算方法
    4.1 接收函数原理
    4.2 计算方法
第五章 接收函数研究秦岭造山带地壳各向异性
    5.1 数据来源
    5.2 数据处理
        5.2.1 Ps转换波方位角变换特征
        5.2.2 单个接收函数横波分裂及其影响因素
        5.2.3 接收函数集(JOF)横波分裂算法
    5.3 结果验证
        5.3.1 信噪比测试
        5.3.2 谐波分析
        5.3.3 Moho面倾斜
    5.4 综合分析
第六章 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
    6.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6.2 壳幔变形及耦合型式
        6.2.1 地壳变形特征
        6.2.2 上地幔变形特征
        6.2.3 壳幔耦合型式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昌马段的电性结构样式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大地电磁观测数据
3 二维电性结构
    3.1 数据维性特征分析
    3.2 二维反演
    3.3 二维电性结构特征
4 讨论
    4.1 断裂带的结构变化及相互连通性探讨
    4.2 走滑速率变化与区域背景的关系
    4.3 阿尔金断裂带及邻区断裂活动关系
5 结论

四、青藏高原北缘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深地震探测成果之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第八届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WTGTP2020)反映的新进展[J]. 武粤,李国辉,高原. 地震科学进展, 2021(12)
  • [2]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J]. 赵俊猛,张培震,张先康,Xiaohui YUAN,Rainer KIND,Robert van der HILST,甘卫军,孙继敏,邓涛,刘红兵,裴顺平,徐强,张衡,嘉世旭,颜茂都,郭晓玉,卢占武,杨小平,邓攻,琚长辉. 地学前缘, 2021(05)
  • [3]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D]. 赵子贤.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4]扬子板块西缘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壳结构研究 ——基于深地震反射剖面的认识[D]. 任彦宗.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5]贺兰-六盘构造带及邻区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生长的意义[D]. 刘愿. 西北大学, 2021(12)
  • [6]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D]. 赵荣涛.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7]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和成矿背景[D]. 刘子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8]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造山带东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地质意义[D]. 辛中华. 吉林大学, 2021(01)
  • [9]秦岭造山带及周边壳幔变形特征及耦合型式:SKS波分裂与Ps转换波接收函数集联合分析[D]. 吴逸影. 西北大学, 2021(10)
  • [10]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昌马段的电性结构样式及构造意义[J]. 李满,肖骑彬,喻国. 地球物理学报, 2020(11)

标签:;  ;  ;  

青藏高原北缘深部碰撞变形过程:深部地震探测结果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