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治疗阳痿38例

中药外敷治疗阳痿38例

一、中药外敷治疗阳萎38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忻[1](2021)在《经方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用药规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通过探究《伤寒杂病论》中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经方,并检索、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文献,对所包含的中药和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出其用药规律,并且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经方防己黄芪汤治疗淋巴水肿,为临床的治疗应用和药物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材料与方法:1.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以“肿瘤、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癌”分别和“淋巴水肿、水肿”为关键词,并在检索结果里以“经方”为主题词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6月公开发表的文献。除去重复文献根据文献的纳入标准确定最终的纳入文章。总结出用于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经方。2.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以“肿瘤、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癌”分别和“淋巴水肿、水肿”为关键词,并在检索结果里以“中医”“方剂”“中药”为主题词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6月公开发表的文献。除去重复文献根据文献的纳入标准确定最终的纳入文章。对照《中药学》以及《中国药典》规范中药名称,使其标准统一化。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到Microsoft Excel2013中,统计出各味中药的使用频数,筛选出核心药物并对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3.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找到防己黄芪汤中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构建药物靶蛋白与疾病靶蛋白(PPI),然后进行GO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1.总结出桂枝类方,黄芪类方,柴胡类方和附子类方,四大类方。其中,桂枝类方中可选用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芍药知母汤。柴胡类方中可用柴苓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血府逐瘀汤、逍遥散。黄芪类方中可选防己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附子类方中用真武汤,用于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2.文献总体结果,共搜集1371篇文献,剔除重复的和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共有109篇文献。共收集方剂114首,整理出中药189味,共有41味药在此次统计中出现的频次≥10次,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黄芪、当归、茯苓、川芎、桑枝、桂枝、白术、泽泻、桃仁、赤芍。核心药对有黄芪-桑枝,黄芪-当归,桃仁-红花等,核心角药有黄芪-桃仁-红花、川芎-桃仁-红花等,四味药物组成的核心药物有桃仁-川芎-赤芍-红花等,这些核心药物配伍可包含的经典方剂有防己黄芪汤、补阳还五汤、当归补血汤、柴胡龙骨牡蛎汤、防己茯苓汤等。3.防己黄芪汤中活性成分得到黄芪20个、防己3个、白术7个、生姜5个、大枣29个、甘草92个,删除重复的活性成分,保留142个。淋巴水肿的靶点拥有1303个,防己黄芪汤与淋巴水肿相交的靶点64个。构建防己黄芪汤治疗淋巴水肿的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得到共有181个节点和1098条边,包括1个疾病结点,6个药物结点,110个活性成分节点,64个靶点结点,Degree中位数为6,通过筛选,核心活性成分为MOL000098(槲皮素)、MOL000422(山奈酚)、MOL000497(甘草酮)、MOL002773(β-胡萝卜素)、MOL004328(柚皮素)、MOL000358(β-谷甾醇)。GO生物富集分析共得到GO条目2317个,其中涉及到生物过程2167个,细胞组分有66个,分子功能包括83个。主要参与的生物功能有蛋白连接、基因转入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分析到通路46条,其中包括MAP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PD-L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PD-1检测点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1.总结了桂枝类、柴胡类、黄芪类和附子类,四大类经方。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者体质或出现的类方方证进行治疗。淋巴水肿兼见脾阳虚证可选用桂枝类方,兼见肝郁气滞可选用柴胡类方,兼见脾气虚可选用黄芪类方,淋巴水肿兼见脾肾阳虚型可选用附子类方进行治疗,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辨症施治选择类方中的具体方剂。桂枝类方中可选用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芍药知母汤。柴胡类方中可用柴苓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血府逐瘀汤、逍遥散。黄芪类方中可选防己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附子类方中用真武汤。2.中医药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用到的最多的中药是黄芪,通过关联分析,得到核心药物配伍可组成的经典方剂包含防己黄芪汤、补阳还五汤、当归补血汤、柴胡龙骨牡蛎汤、防己茯苓汤等。3.基于网络药理学,得到防己黄芪汤中防治肿瘤术后和(或)淋巴水肿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甘草酮、β-胡萝卜素、柚皮素、β-谷甾醇。主要参与蛋白连接与基因转入等生物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分析到通路46条,其中包括MAPK信号通路、PD-L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PD-1检测点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

林玉琬(PORNTIP ATHILARP)[2](2020)在《膝三针结合泰药热敷按摩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膝三针结合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比较膝三针与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索另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思维方式及治疗方案,为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开拓临床新思路。方法:收集病例2019年2月-2019年7月于泰国佛统府Dontum医院针灸门诊及传统泰医科就诊的患者。本研究拟样本总数90例。随机分为三组:①膝三针组30例②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组30例③膝三针结合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组30例。根据中、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纳入标准的;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纳入为本研究的样本。膝三针组以靳氏膝三针为主,取穴:内外膝眼穴、血海穴及梁丘穴;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配阳陵泉穴;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配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配阳陵泉穴、丰隆穴。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组:使用清迈大学药学系北方药物研究中心生产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单球规格量重200克,药物组成①PHLAI(Zingiber cassumunar Roxb.Rhizomes,卡萨蒙纳姜)40%,②KHAMINCHAN(Curcuma longaL rhizomes,姜黄)10%,③TAKLAI(Cymbopogon citratus(DC.)Stapf leaves and leafsheaths,柠檬草)10%,④BAIPLAOYAI(Crotonroxburghii N.P.Balakr.leaves,罗氏巴豆叶)10%,⑤BAIMAKHAM(Tamarindus indica L.leaves,罗望子叶)10%,⑥PHEWMAGRUD(Citrus hystrix DC.Peels,泰国柠檬皮)5%,⑦BAINAD(Blumea balsamifera L DC.leaves,艾纳香)5%,⑧KONTHEESO(Vitex trifolia L.leaves,荆条叶)5%,⑨KARABOON(Camphor,樟脑)5%,将球身轻柔缓慢地在患部(外侧下肢的患部、内侧下肢的患部、膝关节的患部)。膝三针结合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组:即上述两种疗法同时使用,先选取患侧膝关节,用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组方法进行操作,嘱患者休息15分钟后,再取患侧膝三针进行针刺。1周3次为1个疗程,连续操作2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指标采用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量表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量表。使用IBM 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一般情况资料使用经Pearson Chi-square检验及经One-Way ANOVA分析;各组治疗前后比较,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使用经Wilcoxon符号铁和检验,结果以中位数M(P25,P75)。疗效评定比较使用Pearson Chi-Square检验。三组组间比较使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三组之间治疗后进行两两比较使用经Mann-Whitney U检验测试。均已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样本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表示女性比男性多(女性51例:男性39例);年龄最低者40岁;年龄最高者80岁;平均年龄为59岁。2.三组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量表:三组治疗后总分WOMAC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僵硬程度及关节功能困难程度的方面膝三针组和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组两组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疼痛程度的方面膝三针组和膝三针结合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组两组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膝三针结合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组治疗后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困难程度的总分效果均优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视觉模拟VAS评分量表:三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膝三针组和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三针结合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组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症状有效VAS评分:膝三针结合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组治愈率为60.00%,显效率为30.00%,有效率为10.00%。膝三针组治愈率为26.70%,显效率为36.70%,有效率为36.70%。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组治愈率为13.30%,显效率为23.30%,有效有率为60.00%,无效率为 3.30%。结论:膝三针结合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能促进血液循坏、舒筋活络、益气补血、活血化瘀、缓解肌肉酸痛。本研究认为结合两种疗法临床疗效最佳,可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僵硬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的KOA患者。

陈铭慧,李万瑶[3](2019)在《蜂针优势病种治疗》文中研究说明蜂针疗法(又称蜂蜇疗法或蜂刺疗法)是属于蜂疗一种,早在中国民间和医疗机构作为治疗疾病之用。1.古代对蜂针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对被蜂蜇的反应作出记载"蜂蜇有毒可疗痉"。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第二十五-蛇虫等毒第二》中,其中复方"猪脂、蜜(各半升),蜡(二两)上三味,和煎如膏,

陈铭慧(CHAN Ming Wai Cindy)[4](2019)在《基于文献的蜂针临床治疗病谱研究及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蜂针疗法(又称蜂蜇疗法或蜂刺疗法)是属于蜂疗一种,早在中国民间和医疗机构作为治疗疾病之用。将蜂针毒液的药物药理作用跟针灸学原理相互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的操作方法是使用镊子持夹住活蜂,放置穴位上令其螫刺,或用镊子将蜂针和蜂毒囊同时取下,持夹住这部份用来点刺或者是散刺在相关穴位。蜂针治疗的主要使用蜂毒的药用成份,现时已有蜂毒制成的针剂直接以注射针注射到患处作治疗。目前世界各地以活蜂蜇刺蜂毒来治疗的病症越趋广泛,它的药理成份及可治疗的病症研究也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是希望从文献中挖掘出有关蜂针临床治疗的病症,用来作为撰写病谱,同时用2个病作为范例(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鼻炎)来举证蜂针治疗的作用显示病症存在于这病谱的治疗价值。目的:蜂针治疗特别对一些疑难杂症、反复发作、复发率高的病症,是一种有效的另类治疗手段。在蜂针疗法日趋应用广泛的前提下,本研究旨在探究蜂针可以治疗或最终达至痊愈的疾病种类,效果等方面内容。目前用蜂针来作研究的病谱文献并不多,通过这次研究,一方面是要对蜂针疗法的可治疾病进行探讨,其次,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用先进科学化工具和多角度方向来进行分析,从而建构一份蜂针病谱,以供日后临床参考。方法:根据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制定检索方法与策略,以蜂针、病谱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CNKI,1979~2018)、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1989~2018)、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1981~2018)、SINOMED(1979~2018)、EMbase、SCIE和Elsevier等数据库内使用内建的高级检索功能来进行检索由1950-2018年期间的文章及文献,筛选出符合开始时已设定的检索条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逐一资料下载,以便进行方法学等质量评价,最终阶段对所有研究文献进行合并整理及统计量分析,然后评定蜂针治疗疾病及其他相关数据,再进行归类和整理,探讨蜂疗文献特点和病谱等内容。同时,通过以范例的形式用Meta分析来病症(当中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鼻炎),以初始纳入的文献来重点找出合格的文献,找出相关的数据导入到(Microsoft Office Profession Plus 2010-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内,再将电子表格内符合分析的数据输入到分析软件(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Review Manager 5.3(Version:5.3.5)进行合成分析,通过软件计算后得出统计结果,再人工分析其统计意义,综合各统计意义后,就可以用统计学的角度来反映出蜂针对这疾病的效果。结果:用作病谱分析的初选合格文献共9152篇,最终纳入及归入到病谱的共237篇,这次研究得到了 14类病症系统,病症78种类别,其中包括西医疾病51种类别、西医症状4种类别、中医病症8种类别。明细分项如下(详细统计量见表1-10):1.骨骼系统与结缔组织病症(其中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滑囊炎、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风湿类疾病(风湿寒性关节痛)、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腱鞘囊肿、颈肩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桡骨茎突腱鞘炎、未分化结缔组织病、风湿病、风湿性多肌痛、干燥综合症、和骨折后遗症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痹症症,和腰腿痛)2.神经系统病症(其中包括面瘫(包括顽固性周围性面瘫、顽固性面瘫、面瘫后遗症、面神经炎)、脑血管病(偏瘫)、三叉神经痛、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头痛,和眩晕)3.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其中包括乳腺增生、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肾囊肿、乳房囊性增生、功能性痛经、盆腔炎、遗尿症、月经不调,和淋证)4.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其中包括湿疹、痤疮(寻常型痤疮)、硬皮病、体表血管瘤、皮肤纤维瘤、银屑病、疤痕疙瘩,和瘢痕疙瘩)5.肿瘤病症(其中包括膀胱癌、肝癌、上消化道癌症、乳腺癌,和肺癌)6.呼吸系统(其中包括鼻炎、支气管哮喘、哮喘、慢支、支扩、慢性咽炎,和过敏性咳嗽)7.消化系统病症(其中包括阑尾炎、溃疡性结肠炎、肛裂、肝硬化,和泄泻)8.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症(其中包括肝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带状疱疹,和口疮)9.循环系统病症(其中包括脑梗塞、痔疮、浅静脉炎、冠心病、心绞痛,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症(其中包括糖尿病、桥本氏病(自身免疫性(又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痛风)11.精神和行为障碍病症(其中包括性功能障碍(阳萎、阳痿),和精神病)12.损伤、中毒和外因病症(其中包括急性腰扭伤)13.与医疗保健服务接触因素病症(其中包括预防感冒、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携带者)14.眼和附器病症(其中包括虹膜睫状体炎)研究范例的病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由初选的合格文献947共篇,到最终被纳入研究的文献17篇,其中治疗组共833例患者,对照组共680例患者,均为单独蜂针、蜂针配合药物、或蜂针配合其他方法治疗来治疗。用总有效率的进行Meta分析,结果标示:RR=1.12,95%CI(1.05,1.19),P<0.001,全部17篇文献中均表明有治疗组及对照组的阐述,并且有总有效率的报导,对于其他的结局指标(如:RF、CRP、ESR、关节肿胀度、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度、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双手握力、15米步行时间、晨僵时间等)则未有划一报导,做成可比性降低。只有3篇文献有说明所运用的随机分法。研究范例的病症-鼻炎,由初选的合格文献共60篇,到最终被纳入研究的文献4篇,其中治疗组共140例患者,对照组共138例患者,治疗组会以单独蜂针、蜂针配合药物、或蜂针配合其他方法治疗来治疗,而对照组则用非蜂针来进行治疗。用总有效率的治疗方向进行Meta分析,结果标示:OR=2.15,95%CI(0.52,0.86),P=0.29RR=1.08,95%CI(0.98,1.18),P=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大致总有效率则说明蜂针的治疗疗效可以。全部4篇文献中均表明有随机分法,只有3篇文献有说明所运用的随机分法。阐明治疗随机方法才可以让其研究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数据可比性及可信性更高。结论:在研究以蜂针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病谱期间,就发现了不同等级疾病症的频次。从文献频次上显示出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滑痹症、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和面瘫均属在治疗上较优势疾病;而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肝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鼻炎、癌、脑血管病(偏瘫)、糖尿病、湿疹、遗尿症、乳腺增生、三叉神经痛、痤疮(寻常型痤疮)等均需要待日后有更多文献及数据再作研究及分析得出结果。在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鼻炎的文献上,均显示出蜂针对患有该种病的患者,在生物临床报告结果以及症状等都可以得到改善。通过上述两个独立病症的Meta分析所获得的结果,可以反映出蜂针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证明了蜂针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然而蜂针治疗鼻炎的研究还需要更多有质量的文献作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显示出蜂针有效治疗多类的常见病以及疑难病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研究不足之处为纳入文献病例的基本情况、诊断标准、干预措施、结局评价标准均不统一,纳入文献量不多。这是一个开始,蜂针治疗病谱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未来的研究需要有更多单一使用蜂针作治疗的文献作支持,以及采用大数据样本和更严格的研究设计。

刘勋明[5](2019)在《疏肝解郁法联合他达拉非治疗肝气郁结型ED疗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运用统计分析、临床科研设计、测量与评价方法设计和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来评价疏肝解郁法联合他达拉非治疗肝气郁结型E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肝气郁结型ED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就诊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且自愿参加临床试验的肝气郁结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80例,采用简单数字随机法,等量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解郁逍遥方加减+他达拉非5mg po qd共4周,每天一剂。对照组:予他达拉非5mg po qd,共4周。服药前、服药满4周分别填写勃起功能评分量表(IIEF-5)、勃起质量量表(EQS)、肝气郁结证中医症状量化积分量表进行疗效评价。采用SPSS23.0软件录入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非参数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分别脱落2例,最终有76例完成全部研究。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治疗轻度患者(8例)有效率为87.5%,中度患者(24例)有效率为100%,重度患者(6例)有效率为50%,总体有效率为89.5%;对照组轻度患者(7例)有效率为71.4%,中度患者(26例)有效率为69.2%,重度患者(5例)有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6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疗效指标方面(IIEF-5、EQS、中医症候积分):前后对照:所有积分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比较,均有差异,经检验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IIEF-5、EQS治疗后均大于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均小于治疗前;两两对照:治疗组治疗后IIEF-5积分、EQS积分、治疗前后差值均大于对照组,经检验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小于对照组,经检验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后治疗组前后差值绝对值为7.052±3.013,对照组为3.052±2.470,经非参数检验P小于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在改善患者肝气郁结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解郁法联合他达拉非与单独运用他达拉非治疗肝气郁结型阳痿,均能改善患者勃起功能、勃起质量、肝气郁结症状,但疏肝解郁法联合他达拉非疗效均优于单独运用他达拉非,尤其是肝气郁结症状方面疗效显着。

徐长琼[6](2016)在《蜂针现代文献及名家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研究背景:随着国家对中医特色疗法发展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蜂针疗法在中医特色传统疗法中展现出的独特的疗效与魅力,已成为当今中医界研究热点,对它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纵观这些研究成果,研究比较单一,多注重于临床对于疾病的总结,对它的整个发展趋势把握的不够,比较零散,并没有对它的发展规律做出总结。二、研究目的:1.系统收集整理现代蜂针文献,对蜂针疗法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高产作者、文献的种类、蜂针疗法的临床应用等进行计量学统计并进行系统分析,探讨蜂针疗法的发展与应用规律,并对如何更好的发展蜂针疗法进行初步的探讨。2.总结蜂针名家的特色及蜂针特点,完善蜂针疗法的研究,进一步、更加详细的探索蜂针疗法应用规律。3.在导师李万瑶发表蜂针文献、着作及临床跟诊学习的基础上对其蜂针经验进行总结,总结其蜂针针法,并对蜂针针法的操作进行插图绘制,图文并茂的展现其针法特色,最后以医案的形式说明李万瑶的蜂针特色及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三、研究方法: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法,以及临床跟诊学习为主。1.文献研究法:分析蜂针文献年度发表状况、杂志分布、作者分布、文献类型等以了解蜂针发展状况。分析蜂针治疗病种及方法,以了解蜂针临床应用规律。2.归纳法:在上一轮蜂针文献统计的基础上,从发表文献最多、有着作及在蜂针界有较大影响力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筛选蜂疗名家,对他们的蜂针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其创新之处及特色蜂疗技术。3.对比研究法:对各医家蜂针特点的分析,从治疗疾病、人群、针法、不良反应等方向比较分析,从而更加突出各医家蜂针特色。4.临床跟诊学习:跟诊导师李万瑶教授学习,以得出其蜂疗特色及蜂针针法,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蜂针针法。四、研究内容: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蜂针疗法的现代文献计量学统计,主要从蜂针疗法整体发展状况来论述,包括蜂针疗法现代文献的年度分布、杂志分布、高产作者、文献类型、高效病种等几个方面;第二部分,各医家蜂针的学术思想与蜂针特点,主要包括各医家生平、对蜂针理论的阐发、蜂针针法的研究、蜂针不良反应的研究、蜂针的临床应用特点以及现代各医家对蜂针疗法的创新点;第三部分,为李万瑶教授的蜂疗特色及学术观点,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探讨,一是跟诊学习收集病例、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有益谈话及其发表文献、出版书籍等方式对李万瑶蜂针学术思想及特色进行探讨;二是总结其蜂针针法并通过自绘插图的形式表现李万瑶教授蜂针针法的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三是例举部分案例以说明其蜂疗思想及蜂针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五、研究结果(一)蜂针的现代文献研究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蜂针的文献量持续增长,有二个高峰期,1995年及2006年,近几年呈平稳发展状态。2.从蜂针文献发表杂志上来看,以《蜜蜂杂志》及《中国蜂业》位居榜首。3.发表蜂针文献的高产作者,李万瑶教授,其发表文献位居第一。4.蜂针疗法文献类型的分布来看,以临床治疗病例类文献居多,共882篇;基础理论研究类次之,共228篇;其次是实验研究类次之,共175篇,以研究蜂毒药理及其动物实验为主;蜂针穴位、蜂针针法、蜂针的不良反应文献研究较少,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蜂针不良反应年度分布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起步较晚,1986年才有蜂针过敏反应的文献出现。6.从临床治疗病例类文献中,对临床研究文献类型进行分析,个案报道在03-06年段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自身前后对比研究文献在96-98年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此后呈持续发展状态;分组对照研究文献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说明蜂针疗法文献正在走向规范化。7.通过蜂针疗法文献类型的分布所得到的882篇临床相关文献,可知蜂针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很广泛,为了进一步详细探究蜂针疗法临床治疗疾病病种,对临床882篇文献进一步筛选及分析。共获得16个系统的蜂针疗法临床研究文献827篇。从数据统计与文献分析结果可知,蜂针涉及病种广泛,其中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症文献数量最多,为332篇,文献量占5篇以上的有类风湿关节炎为103篇、强直性脊柱炎34篇、膝骨性关节炎24篇、腰椎间盘突出23篇、肩周炎18篇、痹证15篇、痛风13篇、颈椎病11篇、风湿性关节炎7篇、腱鞘炎6篇、风湿病5篇、骨质增生5篇、腰腿痛5篇;其次为神经系统病症121篇,文献量占5篇以上的有面神经麻痹12篇、坐骨神经痛12篇、偏瘫8篇、面瘫8篇、面神经炎6篇、三叉神经痛5篇、多发性硬化症5篇;肿瘤62篇,文献量5篇以上的有肺癌9篇、肝癌8篇、恶性肿瘤6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58篇,文献量5篇以上的有乳腺增生7篇、前列腺炎6篇、慢性盆腔炎6篇、卵巢囊肿5篇;呼吸系统病症54篇,5篇以上的有哮喘10篇、支气管哮喘9篇、感冒7篇、过敏性鼻炎7篇;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47篇,其中文献量5篇以上的有痤疮6篇、银屑病6篇;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9篇,其中5篇以上为乙型肝炎9篇、带状疱疹7篇;消化系统病症33篇,其中5篇以上为肝硬化占8篇;循环系统病证为28篇,占5篇以上为痔疮9篇;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症22篇,其中5篇以上的为糖尿病13篇;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占15篇,以损伤为主;精神和行为障碍病症为6篇;眼和附器病症,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病症为4篇;耳和乳突病症和血液和造血器官病症最少仅1篇。其中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症文献占比为40.15%,其次为神经系统病症为14.63%,肿瘤为7.50%,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为7.01%,呼吸系统病症为6.53%,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为5.68%,其他系统病症均未超过5%。8.本研究共16个系统271种蜂针治疗病症,其中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症数量最多,为53种,其次为神经系统病症,数量为44种,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为29种,肿瘤为27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为24种,消化系统病症为18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17种,呼吸系统病症为16种,循环系统病证为13种,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为12种,其它系统病症均未超过10种。9.蜂针及蜂毒结合他法治疗病例的文献研究中,以结合蜂产品治疗疾病文献量最多,共182篇文献中有提及,其次为中药139篇提及,第三为针刺疗法,共75篇文献提及,最少的是手术与化疗,仅2篇;从结合种类来看,结合1种的226篇,结合2种的68篇,结合3种27篇,结合4种及以上为15篇(二)蜂针医家特色研究1.在文献研究及其发表着作的基础上总结了陈伟、房柱、陈恕仁、王孟林、成永明、韩巧菊蜂针医家的蜂疗特色。2.对导师李万瑶教授蜂针特色进行了总结。对152例病人进行观察,病种为类风湿关节炎45例、面神经炎20例、强直性脊柱炎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风湿性关节炎12例、肩周炎12例、骨性关节炎10例、癌症8例、扭伤8例、腱鞘囊肿7例。治疗方法中,单纯蜂针60例、蜂针+针刺+拔罐43例、蜂针+口服蜂产品22例、蜂针+穴位注射9例、蜂针+刺血拔罐+蜂产品7例、蜂针+拔罐(含刺血拔罐)6例、蜂针+皮肤针4例、蜂针+皮肤针+耳穴1例。穴位使用为类风湿关节炎以阿是穴、大骨空、小骨空、八风、八邪、阳池、阳溪、膝眼、解溪、悬钟、太溪、昆仑、环跳、粱丘、委中、足三里、曲池、风池、大椎、四缝、阳陵泉、肾俞、肝俞、身柱、丰隆为主,其中阿是穴、大骨空、小骨空使用频率最高;面神经炎以翳风、牵正、地仓、颊车、阳白、风池、四白、合谷为主,其中翳风使用频率最高;强直性脊柱炎以夹脊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环跳、腰阳关、昆仑、委中、阳陵泉、大椎、大柱为主,其中夹脊穴使用频率最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阿是穴、肾俞、大肠俞、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悬钟、昆仑、秩边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风湿性关节炎以阿是穴、血海、曲池、外关、阳陵泉、足三里、太溪、三阴交、丰隆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肩周炎以阿是穴、曲池、肩鹃、肩贞、肩骼、肩前、臂孺、合谷、手三里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膝骨性关节炎以阿是穴、膝眼、血海、梁丘、膝阳关、足三里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癌症以背俞穴、阿是穴、肺俞、膻中、中府、云门、气海、血海、命门、关元、足三里为主,其中背俞穴使用频率最高;扭伤以阿是穴、肾俞、解溪、悬钟、丘墟、阳溪、大陵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腱鞘囊肿以囊肿顶端、囊肿周围、外关、阳溪、养老为主,其中囊肿顶端使用频率最高。在蜂针针法上,总结出十种蜂针针法,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其操作方法,最后以病案形式体现类风湿关节炎、面神经炎等疾病的蜂针诊治特色及不同蜂针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六、研究结论1.蜂针现代文献二个高峰期可能受1981年《蜜蜂杂志》创刊的影响以及蜂疗医院、蜂疗诊所、蜂针学术会、研讨会、蜂针学习班的陆续开办,到2006年文献发表的数量达到高峰125篇,另外可能与2007年出台的“蜂蜇疗法纳入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的针刺类”这一政策有关;杂志分布以《蜜蜂杂志》与《中国蜂业》位居榜首,可能与大部分蜂疗者为民间养蜂人或蜂业工作者有关,或者是蜂针医家为建立起与养蜂人之间的联系而投此类刊物;追踪研究李万瑶这些高产作者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有助于把握蜂针疗法的发展动态,其高产作者如李万瑶教授为蜂针疗法从民间走向医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蜂针疗法的现代文献类型进行分析,可知蜂针疗法的发展中的不足,从统计结果上来看,蜂针文献偏重于临床研究,其临床文献数量尚可,但其质量有待提高,多数为个案报道;蜂针针法及不良反应研究缺乏,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蜂针研究方向侧重点与国外不同,国内侧重点在于蜂针经络理论,国外重在对蜂毒药理研究;蜂针治疗高效病种为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症及神经系统病症,蜂针治疗病种正广泛、扩大化:此外,蜂针常与其它疗法配合疗法,这大大提高了蜂针疗法的疗效,也扩大的蜂针治疗疾病范围。2.陈伟蜂针特点:做好养蜂等蜂刺疗法前的基本功;擅于观察总结蜂刺治疗高效病种;独特的蜂剌取穴;自创蜂刺疗法的“作用点”;重视不良反应的预防。房柱蜂针特点:首次提出蜂针疗法的概念,重视蜂针理论研究;重视经络皮部理论在蜂针中的应用;将经络全息论与蜂针疗法相结合;善于总结了蜂针针法;重视蜂产品的研究;蜂针不良反应的预防。陈恕仁蜂针特点:治疗高效病种为不孕不育如男性阳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而不孕不育为其特色;蜂针针法有活蜂直剌法、散刺法等;蜂针取穴的方法多样,根据患者辩证分型取穴,以及配合子午流注计算盘等,另外,对蜂产品研究颇深,常配合蜂针疗法治疗疾病。王孟林研制多种蜂产品制剂配合蜂针治疗疾病;研发了多种蜂产品制剂;蜂疗医治骨关节病;应用双元三面疗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成永明蜂针特点:创立无痛蜂疗法;重视蜂疗的推广应用;配合它法治疗,充分发挥蜂疗优势;善于发掘蜂针特效穴;善治儿科疾病,重视不良反应,善于归纳总结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克服之,是其特色。韩巧菊创造“中医蜂疗四联法”,将蜂疗与其它疗法联合治疗疾病疗效显着。3.从临床跟诊学习中,将李万瑶教授的蜂针思想、蜂针特色及蜂针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其蜂针特色包括:①重视经络理论,皮部理论;②重视辩证论治、辩证取穴,善于挖掘蜂疗特效穴;③善于研究蜂针针法,创立了10种蜂针针法:蜂针直刺法、蜂针散刺法(拔针散刺法、蜂体散刺法)、蜂针点刺法(挤毒囊点刺法、多位点刺法)、减毒蜂刺法(速刺速拔针法、移针蜂刺法、拔刺减毒法)、蜂针丛集刺法(散点刺丛集刺法、直刺丛集刺法)、蜜蜂自动刺法、晕蜂速刺法、护蜂针刺法、挂蜂针刺法、垫物蜂针法;④善治痛证:⑤蜂针针法及蜂针用量因人而异;⑥擅用蜂针针法配合其它疗法治疗;⑦蜂针治未病思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蜂蜜、王浆等蜂产品有补中益气之效,李教授常用王浆蜜配合王浆蜜保健治疗:⑧高度重视蜂针不良反应的预防;⑨注重患者感受;⑩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军,李淑玲[7](2007)在《中医药治疗阳萎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

孙洪生[8](2006)在《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身心压力增大,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人们的患病率,而失眠的发生,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身心疲劳的状态。因此研究该病的发生和治疗,对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祖国医学对不寐病证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治疗不寐病证,留下了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不寐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不寐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并从中医学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探索其学术发展与中医学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于睡眠相关的中医学理论从其学术发展的背景下予以辨析。对现代医家诊治不寐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历代中医学家诊治该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不仅为临床辨治不寐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也必将有助于开拓不寐证的研究和治疗思路。 本文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重在阐述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并对不寐证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各论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代、清代至民国时期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不寐证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不寐证相关的重要的医学文献,内容涉及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最后系统整理总结了现代医家关于不寐证辨证治疗的新经验和新方法。 在全面总结不寐证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初步辨析了中医学营卫睡眠学说、阴阳睡眠学说、心神睡眠学说、魂魄睡眠学说与脑髓睡眠学说的理论实质与临床应用意义。主张以营卫统摄心神、魂魄等脏腑相关理论。对于不寐证营卫调治,在兼涉五脏六腑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当重阳明、少阴的观点,为不寐证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林文建[9](2005)在《天灸对肾阳虚型阳痿模型鼠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阳痿是指青壮年男性,在性生活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而不坚,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的一种病症,为临床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阳痿作为病名虽沿用已久,但其涵义模糊而广泛,且病名隐含贬意,病人易于产生沉重心理压力,不利于治疗。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阳痿正名为“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简称ED),ED明确指出病变部位在阴茎,将ED定义为: “阴茎持续不能勃起和(或)不能维持勃起,以达到满意性生活”。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了精确的概念。据统计,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男性的生活质量及家庭幸福。 时至今日,治疗阳痿(ED)虽已有特定的治疗药物,但仍不足以满足日益增多患者个体所需。从近数年来许多的医学临床报告中显示,针灸治疗阳痿具有其独特疗效,相关实验暨报导亦证实针灸有调节人体神经及其内能的功效作用。针灸能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进而调整脑内各类神经递质、受体的状态功能,而达到治疗阳痿的目的。因此,于临床上运用中医针灸治疗阳痿已是一个医学科研的新趋势。 天灸疗法是以辛热刺激性药物贴敷于穴位,使局部充血红赤,甚至发泡如同艾火灸燎效应的一种方法,具有穴位刺激和药物吸收双重作用,与穴位药物贴敷法和现代医学经皮给药法十分相似。其局部刺激起温经通络、温阳散寒、行气活血的效果,通过经络调衡作用,达到补虚泻实、平衡阴阳、祛病保健的作用;其药物渗透进入血液循环,发挥药理作用,并可借经络的传导功能,使药物直达病所。因此,天灸具有疗效显着、使用方便等优点,深受历代医家所推崇,随着现代医学透皮吸收和经皮给药的开发和应用,天灸这一古老方法的开发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验以氢化可地松与腺嘌呤所致肾阳虚证的阳痿模型,运用督脉经所属穴位及肾俞穴进行天灸操作,藉由动物行为与性激素等内分泌检测来观察天灸治疗对动物模型的影响。由自主行为学检测所示,天灸加药物治疗对模型小鼠的自主行为能力表现较好,证实天灸疗法确有其“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临床运用功效,且相关的实验观察中,亦观察到天灸可提高个体的机能与性行为能力。交配实验结果显示,天灸可提高肾阳虚阳痿模型小鼠的交配率,天灸加药物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天灸加药物组其疗效均优于模型组(P<0.01),可见天灸对肾阳虚证阳痿模型小鼠可提升其交配率及血清中睾酮含量,使该组小鼠整体表现趋近于正常空白组,且天灸于改善小鼠耐寒及附壁游泳能力结果亦显示天灸疗法的治疗效果;于性激素检测上,天灸可提升腺嘌呤所致肾阳虚小鼠血清睾酮、T3、T4、ACTH,降低雌二醇(E2)的效用,说明天灸确有其温阳益肾的治疗作用。

田冰[10](2001)在《脐疗临床应用的新进展》文中指出

二、中药外敷治疗阳萎3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外敷治疗阳萎38例(论文提纲范文)

(1)经方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经方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文献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内服中药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方药规律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防己黄芪汤防治淋巴水肿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医对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2)膝三针结合泰药热敷按摩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认识
    二、中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认识
    三、靳三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认识
    四、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认识
    五、小结
第二章 临床资料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设计方案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情况的患者数据分析
        二、三组治疗前后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分析
        三、三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法分析
        四、三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及视觉模拟(VAS)评分资料差值比较
        五、三组治疗有效率VAS评分分析
        六、安全性分析
第三章 讨论
    一、膝三针疗法的机理
    二、泰国草药热敷按摩球疗法的机理
    三、本研究结果讨论分析
    四、创新点
    五、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基于文献的蜂针临床治疗病谱研究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古今蜂针的认识
        一、古代对蜂针的认识
        二、现代对蜂针的认识
    第二节 现今蜂针和疾病治疗的文献与病谱关系
        一、现今文献对蜂针与疾病的概述
        二、研究现今蜂针文献到病谱的发展
        三、现今蜂针治疗疾病的Meta文献研究
第二章 蜂针临床治疗病谱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
        一、资料来源
        二、文献检索策略
        三、文献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病谱计量方法
    第二节 文献筛选与质量监控
        一、筛选与质控意义
        二、研究人员的完善培训
        三、文献流程序化控制
        四、文献管理器的使用
        五、数据录入、管理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检索情况
        二、基本病谱
        三、病症系统分析
        四、病症种类分析
        五、文献年度分布
        六、发表期刊
        七、未纳入Meta分析的蜂针蜂毒治疗临床案例和疗效
        八、小结
第三章 蜂针临床治疗病谱的META研究
    第一节 循证医学下META的研究方法
        一、病种选择
        二、文献分类评价
        三、文献评价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第二节 蜂针蜂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谱研究
        一、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二、证据总结
    第三节 蜂针治疗鼻炎病谱的研究
        一、蜂针治疗或结合常规治疗鼻炎的Meta分析
        二、证据总结
第四章 讨论
    一、蜂针临床治疗日趋广泛
    二、质量提高,病种增多
    三、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鼻炎文献的研究和META分析成果
    四、蜂针治疗疑难杂症的阐述
    五、蜂针治疗临床文献临床样本分析的情况
    六、蜂针安全性
    七、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详细摘要

(5)疏肝解郁法联合他达拉非治疗肝气郁结型ED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ED的研究进展
        一、流行病学
        二、阴茎勃起的生理机制
        三、ED病因学研究概况
        四、诊断
        五、治疗进展
    第二节 中医对阳痿的研究概况
        一、病名的研究
        二、基本病因病机
        三、古代中医关于阳痿治疗思路简述
        四、近现代中医名家对于阳痿论治概述
        五、现代中医关于阳痿治疗方法概述
第二部分 资料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分组
        二、研究方法
        三、临床观察指标
        四、统计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病例完成情况
        二、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三、两组治疗后结果比较
        四、不良反应
讨论
    一、研究背景
    二、疏肝解郁法治疗阳痿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三、解郁逍遥方组方分析及相关药理研究
    四、本研究治疗结果分析
结语
    一、结论
    二、不足之处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6)蜂针现代文献及名家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蜂针疗法的起源及萌芽
        一、蜂毒注射液与活蜂蛰刺
        二、蜂针与毫针刺
        三、蜂针与浅刺
        四、蜂针与艾灸法、拔罐
    第二节 蜂针疗法的发展概况
        一、蜂疗人物及其发展
        二、蜂针疗法学会的发展
        三、蜂针疗法的呈现多方位发展
    第三节 蜂针疗法的研究概况
        一、蜂针实验研究概况
        二、蜂针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第二章 蜂针疗法的现代文献计量学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的检索策略
        二、蜂针疗法文献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蜂针疗法现代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
        二、蜂针疗法现代文献期刊分布
        三、作者分布
        四、蜂针医家主要发表杂志分布
        五、蜂针疗法文献类型的分布
        六、蜂针疗法不良反应文献年度分布
    第三节 蜂针疗法临床文献研究状况分析
        一、各年段临床治疗研究文献类型分析
        二、蜂针临床运用研究文献病种分析
        三、蜂针及蜂毒单独和结合他法治疗病种分析
        四、蜂针及蜂毒结合其它疗法的种类分析
        五、蜂针疗法配合其它疗法的种类数量
    第四节 讨论
        一、蜂针文献量年度变化
        二、蜂针文献发表杂志分布
        三、发表蜂针文献的高产作者分析
        四、蜂针单独治疗病例类研究
        五、蜂针疗法结合他法治疗病例类研究
        六、蜂针疗法的基础研究
        七、蜂针疗法实验研究
        八、蜂针不良反应的文献研究
        九、蜂针疗法的穴位研究
        十、蜂针疗法的针法研究
        十一、蜂针经验与体会
        十二、蜂针临床文献分析
第三章 现代各医家蜂针疗法的特色研究
    第一节 纳入标准与研究方法
        一、蜂针疗法医家纳入标准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蜂针主要医家特色研究
        一、陈伟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二、房柱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三、陈恕仁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四、王孟林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五、成永明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六、韩巧菊蜂针疗法特色
        七、其它蜂针医家蜂针特色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李万瑶教授蜂疗特色研究
        一、临床病例观察研究
        二、李万瑶教授蜂针针法研究
        三、李万瑶教授蜂针疗法临床案例举隅
        四、讨论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详细摘要

(8)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总论
    1 不寐病名源流概述
        1.1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1.1.1 先秦至三国时期的医学文献
        1.1.1.1 马王堆汉墓医书
        1.1.1.2 《黄帝内经》
        1.1.1.3 《难经》
        1.1.1.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1.1.2 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文献
        1.1.3 宋辽金元时期的医学文献
        1.1.4 明清时期的医学文献
        1.2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
        1.2.1 目不瞑
        1.2.2 不得眠和失眠
        1.2.3 不得睡
        1.2.4 不得卧
        1.2.5 不寐
    2 不寐病证的病因病机源流概述
        2.1 《黄帝内经》阳不入阴理论的确立
        2.2 汉唐时期神志主导睡眠理论的发挥
        2.3 宋元时期脏腑重心的变化
        2.3.1 对肝脾肾的重视
        2.3.2 受杂病病因病机学说的影响
        2.3.3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2.4 明清以来病因病机认识的多元化
        2.4.1 对传统病因病机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2.4.1.1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2.4.1.2 对脏腑神志病机的发挥
        2.4.1.3 对痰、瘀等病因病机的认识
        2.4.1.4 对体质因素的认识与发挥
        2.4.2 睡眠为脑所主病因病机理论的出现
        2.4.3 现代认识的综合融化
    3 不寐病证的辨证源流概述
        3.1 辨证分型体系的发展
        3.1.1 《诸病源候论》标志着分型体系的初步确立
        3.1.2 《儒门事亲》成为不寐独立病证体系的肇始
        3.1.3 明代以后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3.2 辨证规律的认识
        3.2.1 病证特点的认识
        3.2.2 辨证方法的认识
    4 不寐病证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4.1 治法的发展
        4.2 治方与用药的发展
        4.2.1 晋唐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4.2.2 宋元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4.2.3 明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4.2.4 清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5 不寐病证的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源流概述
        5.1 针灸疗法
        5.2 心理、精神疗法
        5.3 饮食疗法
        5.4 外治疗法
        5.5 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
    6 不寐病证若干问题的思考
        6.1 “胃不和则卧不安”辨义
        6.1.1 胃不和之“不得卧”辨义
        6.1.1.1 关于文字字义之证
        6.1.1.2 关于语源医理之证
        6.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病机辨析
        6.1.2.1 历代医家发挥
        6.1.2.2 《内经》本义考
        6.1.2.3 今人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的阐扬
        6.2 关于胆型不寐
        6.2.1 不寐证型的变化与胆型不寐的记载
        6.2.2 关于胆型不寐病机的认识
        6.2.2.1 胆病不寐病机的演化
        6.2.2.2 对胆病不寐病机内容的阐释
        6.3 血瘀型不寐源起与发展
        6.4 关于营卫阴阳、心神、魂魄、脑髓理论的思考
        6.4.1 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6.4.1.1 营卫睡眠学说
        6.4.1.2 阴阳睡眠学说
        6.4.1.3 心神睡眠学说
        6.4.1.4 魂魄睡眠学说
        6.4.1.5 脑髓睡眠学说
        6.4.2 关于几种理论的思考
        6.5 宗营卫睡眠理论,不寐当重阳明、少阴
各论
    1 先秦至三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1.1 不寐病证认识的初步形成
        1.1.1 对梦和睡眠的认识
        1.1.2 早期对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记载
        1.1.3 睡眠理论的基本构建
        1.1.3.1 睡眠受昼夜节律的影响
        1.1.3.2 睡眠受到营卫之气的控制和阴阳蹻脉的调节
        1.1.4 阳不入阴与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理论
        1.1.4.1 《内经》首创阳不入阴的病机理论
        1.1.4.2 张仲景论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
        1.1.5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1.1.6 致不眠药物的发现
        1.1.7 治疗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1.1.7.1 调和阴阳的治则与半夏汤的创制
        1.1.7.2 治疗药物的记载
        1.1.7.3 初步形成的治疗理念
        1.2 先秦至三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1.2.1 梦由神示,卜知吉凶—甲骨文关于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记载
        1.2.2 忧思难成眠—早期的非医学文献关于不寐病证的记载
        1.2.2.1 《诗经》
        1.2.2.2 《楚辞》
        1.2.3 马王堆汉墓医书
        1.3.3.1 对睡眠障碍的记载
        1.2.3.2 以不得卧为胃经所生病
        1.2.4 《黄帝内经》
        1.2.4.1 关于睡眠的认识
        1.2.4.2 关于不寐类病证的认识
        1.2.5 《难经》
        1.2.6 《伤寒论》
        1.2.6.1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6.2 关于病因病机认识的特点
        1.2.6.3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1.2.6.4 病名称谓趋于规范
        1.2.6.5 对于治疗学的贡献
        1.2.7 《金匮要略》
        1.2.7.1 关于不寐的发病
        1.2.7.2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7.3 不寐病证的治法治方
    2 晋唐五代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2.1 不寐病证的辨证论治体系的日益丰富
        2.1.1 脏腑辨证理论对于不寐证认识的影响
        2.1.1.1 重脏腑藏神功能
        2.1.1.2 以心胆为辨治中心
        2.1.1.3 胆冷说的形成
        2.1.1.4 风病日益受到重视
        2.1.2 药物与治方的丰富
        2.1.2.1 治诸病通用药的记载
        2.1.2.2 安神补气祛风方药的应用
        2.1.2.3 大量医方的出现
        2.1.2.4 药后食忌备受医家重视
        2.1.3 睡眠养生法的进一步完善
        2.2 晋唐五代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2.2.1 《脉经》
        2.2.1.1 寸口脉的脏腑病位诊断
        2.2.1.2 寸口脉的阴阳定位诊断
        2.2.2 《针灸甲乙经》
        2.2.2.1 阐发睡眠机理,强调阳不入阴的病理机制
        2.2.2.2 邪入六腑,身热不得眠
        2.2.2.3 进一步丰富了针灸治疗方法
        2.2.3 《小品方》
        2.2.4 《集验方》
        2.2.3.1 脏热腑寒说的学术背景
        2.2.3.2 胆冷与温胆汤之创制
        2.2.3.3 重服药食忌
        2.2.5 《华氏中藏经》
        2.2.5.1 以脏腑辨证为其学术特色
        2.2.5.2 析证以实、热、心为主
        2.2.5.3 “六腑者阳之系”与胆冷说
        2.2.6 《诸病源候论》
        2.2.6.1 详列不眠四候
        2.2.6.2 悉解致病之源
        2.2.6.3 寒食散发致不眠
        2.2.6.4 重视睡眠养生
        2.2.7 《千金方》
        2.2.7.1 重脏腑辨证,善使安魂镇魄之药
        2.2.7.2 倡风病学说,习用补气祛风之品
        2.2.7.3 求众法兼备,方富药宏治证广泛
        2.2.7.4 悉养性之道,详论睡眠养生之法
        2.2.8 《外台秘要》
        2.2.8.1 医学文献中首载失眠病名
        2.2.8.2 论宗巢氏,列治不眠方三门
        2.2.8.3 独具慧眼,散佚文献资借鉴
        2.2.8.4 用药审慎,方后食忌谨遵循
    3 宋辽金元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3.1 不寐病证理论的发展与治方的极大丰富
        3.1.1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3.1.1.1 证候鉴别与病因病机的分析
        3.1.1.2 从以心胆为中心转而重视肝脾肾
        3.1.1.3 “阳气怫郁”、“九气致病”、“阴火上干”等病机理论的出现
        3.1.3 治疗方法及方药的空前丰富与发展
        3.1.3.1 日益丰富的治疗理念
        3.1.3.2 以情相胜与汗吐下三法的应用
        3.1.3.3 食治方与择时服药法
        3.1.3.4 治疗方药的空前丰富
        3.1.4 道家与睡功
        3.2 宋辽金元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3.2.1 《太平圣惠方》
        3.2.1.1 重从风论治,主张以质重滋腻之药石为治
        3.2.1.2 滋润治劳渴,善用滋阴清热之药
        3.2.1.3 阐发胆虚不眠病机,倡心胆同治
        3.2.1.4 重食治,首载不寐食治方
        3.2.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2.2.1 虚、风、痰、热及与心相关为其主要病机特点
        3.2.2.2 香药的广泛应用
        3.2.3 《圣济总录》
        3.2.3.1 对病因病机理论的阐发
        3.2.3.2 以治神为先的治疗理念
        3.2.4 《普济本事方》
        3.2.4.1 魂魄并重,求治肝肺
        3.2.4.2 择时服药,自出机杼
        3.2.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2.6 《针灸资生经》
        3.2.7 刘完素及其着作
        3.2.7.1 阐论火热致病的特点
        3.2.7.2 阳气怫郁理论的运用
        3.2.8 张子和与《儒门事亲》
        3.2.8.1 列不寐证,开体例之先
        3.2.8.2 汗、吐、下三法之用
        3.2.8.3 九气致病,以情相胜
        3.2.9 李东垣及其着作
        3.2.9.1 脾胃内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3.2.9.2 脾胃气虚、阴火上干的病机认识
        3.2.9.3 调理脾胃是治疗的根本所在
        3.2.9.4 善用风药的用药特色
        3.2.10 朱丹溪及其着作
        3.2.10.1 “心虚不得卧”与“胃虚不得眠”
        3.2.10.2 杂病论治法对不寐证治疗的影响
    4 明代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4.1 不寐病证认识的多元化
        4.1.1 不寐病名应用渐趋广泛
        4.1.2 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化
        4.1.2.1 阳衰病机的提出
        4.1.2.2 五脏皆致不眠的认识
        4.1.2.3 胆涎与胆火病机的认识
        4.1.2.4 病机重点认识的多元化
        4.1.3 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4.1.4 治疗方法与思路的多元化
        4.1.4.1 快脾发郁、清痰抑火与养血安神
        4.1.4.2 清心火为第一义
        4.1.4.3 实则祛邪,虚则养血安神
        4.1.4.4 外治法与食疗法的应用
        4.1.4.5 用方模式与主治方的创见
        4.1.4.6 医学理论与临床的进步对治疗思路的拓展
        4.1.5 治疗用药知识的极大丰富
        4.1.5.1 治不眠通用药的增多
        4.1.5.2 关于用药宜忌的认识
        4.1.5.3 对季节与脏腑病证相关用药的记载
        4.1.6 气功与养生着作对不寐证防治的贡献
        4.2 明代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4.2.1 戴思恭及其着作
        4.2.1.1 郁主中焦,治痰以顺气为先
        4.2.1.2 不寐分证,首载阳衰与胆涎
        4.2.2 《普济方》
        4.2.3 龚廷贤与《寿世保元》
        4.2.3.1 多从心胆论治的学术主张
        4.2.3.2 提倡侧卧蜷曲的睡法实践
        4.2.4 吴球与《活人心统》
        4.2.4.1 病机论证,重乎气、血、痰
        4.2.4.2 活套之方,妙在加减变化
        4.2.5 江瓘与《名医类案》
        4.2.6 徐春甫与《古今医统大全》
        4.2.6.1 病机以思虑痰火为主
        4.2.6.2 脉候之辨
        4.2.6.3 治分标本虚实,重在心脾两脏
        4.2.7 解桢与《医学便览》
        4.2.7.1 五脏皆致不眠而心为所主的病机理论
        4.2.7.2 脏腑气血四时模式的辨证用药
        4.2.8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4.2.8.1 对不眠及相关证的病因病机认识
        4.2.8.2 丰富了不眠通用药
        4.2.8.3 治疗方法的多样化
        4.2.8.4 “脑为元神之府”的理论价值
        4.2.9 缪希雍及其着作
        4.2.9.1 论用药宜忌,补前人之不逮
        4.2.9.2 弘治疗之法,以清心火为第一义
        4.2.10 孙志宏与《简明医彀》
        4.2.10.1 承袭阴虚血亏、阳盛痰火之论
        4.2.10.2 创养阴血、降痰火、安心神之主方
        4.2.11 汪绮石与《理虚元鉴》
        4.2.11.1 虚损证治理论对不寐虚证的临证意义
        4.2.11.2 安神必益其气,益气必补其精
        4.2.12 张介宾及其着作
        4.2.12.1 心神不安,为不寐证总病机
        4.2.12.2 虚实分证,详解不寐证致病之因
        4.2.12.3 无邪有邪,治法用药各有法度
        4.2.12.4 阴阳命门,启发后世不寐证辨治
        4.2.13 李中梓及其着作
        4.2.13.1 考究前哲,分不寐为五型
        4.2.13.2 伤寒不眠,皆属热证
        4.2.14 秦昌遇与《症因脉治》
        4.2.14.1 以火热为病机中心的认识和胆火的提出
        4.2.14.2 精详系统的辨证分型
    5 清代及民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5.1 不寐病证认识日趋完善
        5.1.1 对病名的考辨
        5.1.1.1 病名的使用趋于规范
        5.1.1.2 名义考辨
        5.1.2 关于病机理论的深刻发挥
        5.1.2.1 以阴阳水火升降统括所有病机
        5.1.2.2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5.1.2.3 对心肾不交理论阐发
        5.1.2.4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5.1.2.5 以肝肾为病机中心的认识
        5.1.2.6 对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的论说
        5.1.2.7 对阳虚病机的发挥
        5.1.2.8 对胆病病机的阐释
        5.1.3 新的生理病理学说的出现
        5.1.3.1 关于脑与不寐发生的关系
        5.1.3.2 以目为病机重点的认识
        5.1.3.3 虚损留瘀病机说的出现
        5.1.3.4 对体质因素的揭示
        5.1.4 关于辨证方法的认识
        5.1.4.1 动静辨证论
        5.1.4.2 对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的辨析
        5.1.4.3 脏腑病位的辨证方法
        5.1.4.4 系统的辨证分型
        5.1.5 对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寐的区分
        5.1.6 防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5.1.6.1 对情志调摄的重视
        5.1.6.2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5.1.6.3 纯甘补虚、灵物安神的治疗经验
        5.1.6.4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法的提出
        5.1.6.5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主张
        5.1.6.6 认知与心理行为等全面丰富的防治经验
        5.2 清代及民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5.2.1 陈士铎及其着作
        5.2.1.1 对心肾不交理论的全面发挥
        5.2.1.2 心肾不交用药的创见
        5.2.1.3 心肾不交仍需析因而论
        5.2.1.4 辨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之异
        5.2.1.5 胆病不寐说新诠
        5.2.1.6 老人不寐宜补肾
        5.2.2 沈时誉与《医衡》
        5.2.3 王宏翰与《医学原始》
        5.2.3.1 寤寐含义新诠—知觉说
        5.2.3.2 寤寐知觉皆由脑所主的生理病理观
        5.2.4 张璐与《张氏医通》
        5.2.4.1 劳心思虑、喜怒惊恐的病因论
        5.2.4.2 胆寒肝热、魂不归肝的病机说
        5.2.5 冯兆张与《冯氏锦囊秘录》
        5.2.5.1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5.2.5.2 心肾神交、神寐归肾的病机论
        5.2.5.3 对一过性不寐的认识
        5.2.5.4 情志调摄与药物治疗结合的治疗观
        5.2.6 程国彭与《医学心悟》
        5.2.7 吴澄与《不居集》
        5.2.7.1 首论左右不得眠
        5.2.7.2 倡虚损积痰留瘀说,创补虚活血治法
        5.2.7.3 分述十二型不寐之病机治疗
        5.2.8 叶天士与《临证指南医案》
        5.2.9 汪文绮与《杂症会心录》
        5.2.9.1 对阳不入阴理论的深刻发挥
        5.2.9.2 对阳虚不寐病机的论述
        5.2.9.3 倡纯甘补虚、灵物安神之治
        5.2.9.4 梦悟医验,不寐证的调治要诀
        5.2.10 曹庭栋与《老老恒言》
        5.2.10.1 创不寐操纵二法
        5.2.10.2 夜坐与行千步之法
        5.2.10.3 对四季睡眠养生的不同主张
        5.2.10.4 丰富全面的睡眠卫生认识
        5.2.11 沈金鳌与《杂病源流犀烛》
        5.2.11.1 阴虚火旺、肺肾失和的病机新说
        5.2.11.2 五脏病位的辨证之法
        5.2.11.3 系统的辨证治疗方法
        5.2.12 汪必昌与《医阶辨证》
        5.2.13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5.2.13.1 重解剖研究,创“灵机记性在脑”说
        5.2.13.2 明气血之机,弘活血补气化瘀之法
        5.2.14 何其伟与《医学妙谛》
        5.2.15 《医方辨难大成》
        5.2.15.1 不寐动静辨证论
        5.2.15.2 按病因病机证分九类
        5.2.15.3 对肾阳、胆阳的重视
        5.2.15.4 对易感体质因素的认识
        5.2.16 张节与《张氏医参七种》
        5.2.16.1 以肝肾为不寐发生的根本环节
        5.2.16.2 胆、胃、心肾不交致不寐的病机亦归肝肾
        5.2.17 郑寿全及其着作
        5.2.17.1 按病机分为四类证候
        5.2.17.2 重视阳虚在不寐发病中的作用
        5.2.18 林佩琴与《类证治裁》
        5.2.19 吴尚先与《理瀹骈文》
        5.2.20 唐宗海与《血证论》
        5.2.20.1 卧寐之辨
        5.2.20.2 不得卧病在肺胃
        5.2.20.3 不寐病在心肝兼及肺胃
        5.2.21 张乃修与《张聿青医案》
        5.2.21.1 病机不离乎阴阳水火升降
        5.2.21.2 胃与肝胆为中枢
        5.2.21.3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的治疗特色
        5.2.21.4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特点
        5.2.21.5 体丰之人致发不寐
        5.2.22 王普耀与《医学体用》
        5.2.22.1 以目解不寐之机
        5.2.22.2 着意阐发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
    6 现代对不寐病证的研究
        6.1 现代医学的认识
        6.1.1 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
        6.1.2 临床表现
        6.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6.1.4 检查技术和方法
        6.1.5 治疗
        6.1.5.1 药物治疗
        6.1.5.2 非药物治疗
        6.2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6.2.1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
        6.2.1.1 情志所伤
        6.2.1.2 饮食失节
        6.2.1.3 病后、年迈、劳倦
        6.2.1.4 禀赋不足
        6.2.2 不寐证的辨证论治
        6.2.2.1 辨证要点
        6.2.2.2 分型论治
        6.2.3 对病机与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6.2.3.1 综合辨证
        6.2.3.2 从脏腑论治
        6.2.3.3 从脑论治
        6.2.3.4 从营卫论治
        6.2.3.5 从气血论治
        6.2.3.6 从阴阳论治
        6.2.3.7 从虚、火、痰、瘀论治
        6.2.3.8 从心理因素论治
        6.2.3.9 顽固性不寐的辨治
        6.2.3.10 老年和女性不寐的辨证特点的探讨
        6.2.4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不寐病证的特点与经验
        6.2.4.1 祝味菊等善用温潜
        6.2.4.2 施今墨证分九法,药善用对
        6.2.4.3 黄文东善用重镇安神、轻剂去实
        6.2.4.4 李克绍主张不寐本于阴阳,标在心肝
        6.2.4.5 方以正从瘀辨治
        6.2.4.6 干祖望辨证心法
        6.2.4.7 祝谌予辨治经验
        6.2.4.8 杨云汉润燥清热,调和阴阳
        6.2.4.9 邓铁涛重视痰、虚、瘀辨治
        6.2.4.10 朱良春遣方用药善于通权达变
        6.2.4.11 石冠卿擅从肝治
        6.2.4.12 赵绍琴妙用小柴胡
        6.2.4.13 何任辨治经验
        6.2.4.14 吴一纯注重调治胆胃
        6.2.4.15 颜德馨衡法治失眠
        6.2.4.16 董德懋重调整阴阳,重镇与滋养、化痰并用
        6.2.4.17 陈亦人综合辨治
        6.2.4.18 胡毓恒论治七法
        6.2.4.19 王翘楚从肝论治
        6.2.4.20 吉良晨重在调治脏腑
        6.2.4.21 吕同杰调整虚实阴阳治顽固性不寐
        6.2.4.22 张磊从脏阴痰火论治顽固性不寐
        6.2.4.23 田令群从火论治
        6.2.4.24 周绍华辨治经验
        6.2.4.25 郑绍周习用仲景之方
        6.2.4.26 王多让从气血论治
        6.2.4.27 唐宋辨证求因,治重神魂
        6.2.4.28 赵玉庸从痰论治顽固性不寐
        6.2.4.29 裘昌林整体辨证与调治心肝
        6.2.4.30 陈伯涛重在调整脏腑气血阴阳
        6.2.4.31 陈祖皋善疗胃不和
        6.2.4.32 徐明涟调肝治疗顽固性失眠
        6.3 不寐证的药物治疗研究
        6.3.1 治法研究
        6.3.1.1 对仲景治不寐法的总结
        6.3.1.2 综合辨治法
        6.3.1.3 安神十法
        6.3.1.4 治胃五法
        6.3.1.5 治肝六法
        6.3.1.6 疏肝理气活血法
        6.3.1.7 平肝潜阳活血安神法
        6.3.1.8 解郁安神法
        6.3.1.9 育阴(开郁)法
        6.3.1.10 辛散行气法
        6.3.1.11 益气温阳法
        6.3.1.12 升阳化湿法
        6.3.1.13 调理阴阳法
        6.3.1.14 阴阳分调法
        6.3.1.15 双向调节法
        6.3.1.16 通法
        6.3.1.17 综合疗法
        6.3.1.18 择时服药法
        6.3.2 自拟方研究
        6.3.2.1 通治方
        6.3.2.2 通治加减方
        6.3.2.3 证型用方
        6.3.2.4 对证通用方
        6.3.3 古方研究
        6.3.3.1 不寐方的加减应用
        6.3.3.2 不寐方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
        6.3.3.3 古方新用
        6.3.4 药物应用经验与单味药治疗研究
        6.3.4.1 用药经验
        6.3.4.2 单味药应用研究
        6.3.4.3 单、验方治疗
        6.3.5 常用中药非处方药治疗
        6.3.6 中西医结合治疗
        6.4 不寐证的针灸治疗
        6.4.1 针灸辨证治疗
        6.4.1.1 辨证分型治疗
        6.4.1.2 诊治经验
        6.4.2 腧穴治疗研究
        6.4.2.1 腧穴治疗
        6.4.2.2 特殊意义腧穴的研究应用
        6.4.3 针灸治法研究
        6.4.3.1 调阴阳跷法
        6.4.3.2 泻阳补阴法
        6.4.3.3 调和安神法
        6.4.3.4 交通心肾法
        6.4.3.5 子午流注纳甲法
        6.4.3.6 烧山火法
        6.4.3.7 夜针法
        6.4.3.8 浮刺法
        6.4.3.9 刺血法
        6.4.3.10 豹文刺法
        6.4.3.11 芒针透刺法
        6.4.4 头针、颈针、眼针与腕踝针治疗
        6.4.4.1 头针法
        6.4.4.2 颈三针法
        6.4.4.3 眼针法
        6.4.4.4 腕踝针
        6.4.5 耳穴贴压与耳针治疗
        6.4.5.1 耳穴贴压
        6.4.5.2 耳针
        6.4.6 穴位磁疗与磁针
        6.4.6.1 穴位磁疗
        6.4.6.2 磁极针
        6.4.6.3 磁圆针
        6.4.6.3 磁提针
        6.4.7 水针治疗
        6.4.7.1 穴位注射西药制剂
        6.4.7.2 穴位注射中药制剂
        6.4.7.3 穴位注射中西药混合剂
        6.4.8 埋线与埋针治疗
        6.4.8.1 埋线疗法
        6.4.8.2 埋针疗法
        6.4.9 电针、皮肤针与蜂针治疗
        6.4.9.1 电针
        6.4.9.2 皮肤针
        6.4.9.3 蜂针
        6.4.10 灸法治疗
        6.4.10.1 艾条灸
        6.4.10.2 艾炷灸
        6.4.10.3 温针灸
        6.4.11 综合疗法
        6.5 不寐证的按摩与气功治疗
        6.5.1 按摩治疗
        6.5.1.1 全身按摩
        6.5.1.2 足部按摩
        6.5.1.3 头部按摩
        6.5.1.4 自我按摩
        6.5.2 气功治疗
        6.5.2.1 气功治疗的临床研究
        6.5.2.2 气功治疗仪治疗
        6.5.2.3 自炼功法选介
        6.6 不寐证的其他疗法
        6.6.1 外治疗法
        6.6.1.1 贴敷
        6.6.1.2 药熏
        6.6.1.3 药浴
        6.6.1.4 药枕
        6.6.1.5 拔罐
        6.6.1.6 刮痧
        6.6.2 饮食疗法
        6.6.3 运动疗法
        6.6.4 音乐疗法
        6.6.5 沐浴疗法
        6.7 不寐证的实验研究
        6.7.1 病证特点研究
        6.7.1.1 激素水平
        6.7.1.2 经络能量变化
        6.7.2 方药研究
        6.7.2.1 单味药研究
        6.7.2.2 方剂治疗作用研究
        6.7.2.3 方剂加减与配伍比例研究
        6.8 不寐证的国外中医治疗研究
        6.8.1 方证相对治法
        6.8.1.1 诊断特点—阴阳、虚实
        6.8.1.2 分证治疗
        6.8.2 治方研究
        6.8.2.1 治验与疗效观察
        6.8.2.2 方剂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6.8.3 针灸治疗研究
        6.8.3.1 针灸疗效观察
        6.8.3.2 针灸作用机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1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的诊断标准
    2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
    3 不寐病证防治中药
    4 不寐病证防治方剂
    5 不寐病证防治OTC
    6 现代药理研究相关作用中药

(9)天灸对肾阳虚型阳痿模型鼠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阳痿的研究与认识
    2 中医治疗阳痿槪述
        2.1 中医药治疗阳痿
        2.2 针刺治疗阳痿
        2.3 灸法论治肾阳虚阳痿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1 天灸的理论研究
    2 天灸的研究现况
    3 天灸的临床运用现状
    4 小结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行为学测试实验观察
    实验二交配实验观察
    实验三耐寒实验观察
    实验四附壁游泳实验观察
    实验五天灸对腺嘌呤造模之肾阳虚模型大鼠影响实验观察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理论研究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实验研究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10)脐疗临床应用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儿 科
2 妇 科
3 内 科
4 外 科
5 男性病

四、中药外敷治疗阳萎3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方治疗肿瘤术后和(或)放疗后淋巴水肿用药规律分析[D]. 李佳忻.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膝三针结合泰药热敷按摩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D]. 林玉琬(PORNTIP ATHILARP).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蜂针优势病种治疗[A]. 陈铭慧,李万瑶. 第二届世界蜂疗大会、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9
  • [4]基于文献的蜂针临床治疗病谱研究及Meta分析[D]. 陈铭慧(CHAN Ming Wai Cindy).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疏肝解郁法联合他达拉非治疗肝气郁结型ED疗效评价[D]. 刘勋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蜂针现代文献及名家特色研究[D]. 徐长琼.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7]中医药治疗阳萎临床研究进展[J]. 高军,李淑玲. 河北中医, 2007(02)
  • [8]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孙洪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 [9]天灸对肾阳虚型阳痿模型鼠影响的实验研究[D]. 林文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10]脐疗临床应用的新进展[J]. 田冰. 辽宁中医杂志, 2001(12)

标签:;  ;  ;  ;  ;  

中药外敷治疗阳痿3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