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1250R kV 控制电路故障

G.O.1250R kV 控制电路故障

一、G.O.1250R kV控制电路故障(论文文献综述)

柳林[1](2020)在《基于PLC的热处理过程功率分配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订单量不断增加。热处理作为零部件生产的关键工艺环节,其产能需求持续增长,功率需求也随之增加。因现实条件限制,变压器容量难以扩充,成为企业产能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在实际生产中,大功率负载的实际功率总是在较大范围内波动,进而导致变压器功率不能被充分利用,存在可分配的空间。当前企业普遍采用人工分配变压器功率的方法。但该方法容易导致变压器功率利用不充分、过程中变压器频繁过电流和热处理工艺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基于该实际问题,采用PLC将变压器功率自动、高效、可靠地分配给热处理过程,从而优化热处理过程的功率分配。本文对当前变压器功率分配方法所引起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变压器功率高效分配方案设计、热处理动态加热环节设计和热处理预热环节设计等研究。在变压器功率高效分配方案中,引入了热处理炉预约机制,并通过实时监控变压器电流来分析变压器功率利用情况,进而在变压器有剩余功率时,允许预约的热处理炉投入工作,从而实现变压器功率的高效利用。在热处理动态加热环节设计中,通过设定条件将预约的热处理炉按优先级分为Bookl级和Book2级,不同级别的热处理炉根据变压器实时电流状态采用不同的加热方案。在热处理预热环节设计中,结合生产实际经验,在系统中增加了初始炉温监测,确保炉温下降到设定值后,才允许热处理炉进入加热环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结合总体方案进行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在硬件设计方面,通过对比分析,确定PLC型号为315-2PN/DP。在软件设计方面,本文选用TIA博途平台进行程序设计。主要设计了基于预约机制的变压器功率高效分配程序、热处理动态加热程序和队列管理程序等。经过软硬件调试后,将所设计的系统应用于某铝合金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热处理炉的升温曲线发生了明显变化,变压器容量利用率提升,证实了本功率高效分配系统的有效性。对比该系统使用前后企业变压器过电流跳闸情况,验证了本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变压器过电流频繁的问题。对比该系统使用前后热处理零件物理性能一次合格率,证明了本系统能切实提高热处理工艺质量。因此,本系统的研发成功解决了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热处理过程的功率优化分配系统提供了新方法。

郝峰杰[2](2020)在《城市轨道交通柔性牵引供电系统优化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电能驱动、快捷便利的公共出行方式对改善环境、缓解交通拥堵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内运营里程的迅速增加,用电量也越来越高,节能减排、提升智能化水平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传统牵引供电系统采用不可控二极管整流方式供电,二极管整流机组成为交流中压环网和直流接触网之间能量双向自由流通的重大阻碍,并且对交流侧功率因数、直流侧电压无法调节和控制。本文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中引入基于脉宽调制(PWM)的电压源型变流器(VSC)来替代二极管整流器,将传统牵引变电所升级为双向变电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柔性交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并针对直流阻抗重构、分布式无功补偿、交直流系统最优潮流三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实现系统综合优化和能效提升。提出了一种虚拟阻抗技术对牵引变电所直流输出阻抗进行重构,以提高系统能效和稳定性。针对直流系统再生制动能量分配问题,通过下垂控制构造虚拟电阻,使再生制动能量被多个牵引所协同吸收,提高了再生制动能量在交流电网的利用率。建立了VSC小信号模型,考虑稳态运行点大范围变化和滤波电感储能的影响,对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提高了VSC控制系统稳定性;针对列车恒功率运行时的振荡问题,基于状态空间方程分析了系统特征根分布和稳定性规律,利用直流电流经高通滤波器反馈构造高频阻抗,提高了直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仿真验证了下垂控制和阻尼控制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基于VSC的牵引供电系统分布式无功补偿方法,利用牵引变电所内VSC进行分布式无功补偿,替代主变电所内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VG),节约设备成本,简化系统结构。分析了交流系统稳态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无功补偿的具体实现方法:在线路运营期间负荷具有时变性,通过主变电所内控制中心采集功率信息进行闭环控制生成调节量,利用通信系统发送到牵引变电所实现系统动态补偿;在非运营期间负荷比较稳定,主要是电力电缆产生的大量容性无功,基于潮流模型离线优化生成最优补偿参数,实现系统损耗最小。此外,由于VSC运行范围受到直流电压约束,提出一种过调制抑制策略,通过调节VSC无功功率抑制低直流电压引起的过调制,提升了系统性能。通过仿真验证了分布式无功补偿方法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柔性牵引供电系统最优潮流控制方法,以降低系统综合能耗。建立了包含VSC的交直流系统耦合稳态模型,并根据列车功率特性建立多车动态运行仿真模型。考虑直流电压下垂控制方式,分析了交直流系统的潮流分布,并计算得到牵引变电所空载电压和等效内阻的最优参数,实现了柔性牵引供电系统综合能耗最小,列车电气制动能力最大发挥,通过实际地铁线路仿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张雪垠[3](2020)在《混合频率变换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电网正进入以“新能源+互联网”为特征的后碳时代。建立能源互联网,发展分布式发电,是实现电能“清洁替代”的重要途径。配电网是分布式发电的主要场景。随着用电量上升,我国配电网逐步以中压10kV及以上电压组网,要求设备具有更高的耐压水平。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是能源互联网核心设备之一,有望部分取代配电网的工频变压器。级联型PET耐压水平高,且具有中压交流和低压交/直流端口,便于分布式发电接入。但现有级联型PET拓扑硬件成本高、结构紧凑性低、工程化难度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混合频率变换”概念,并围绕混合频率变换级联型PET(Mixed Frequency Conversion Cascaded PET,MFCC-PET)拓扑与控制开展了如下研究:提出了混合频率变换的概念,归纳了混合频率变换的两种实现方式。进而,首创了 MFCC-PET拓扑,提出了 MFCC-PET的基本结构与演变结构,总结了拓扑构建方法。MFCC-PET突破性的解决了现有级联型PET拓扑中高频变压器(high frequency transformer,HFT)和功率开关器件数量过多的问题,利于削减硬件成本,提高结构紧凑性,并降低工程化难度。基于混合频率变换的两种实现方式,分别提出了 MFCC-PET的硬开关工作模式和ZVS工作模式,进而揭示了 MFCC-PET的运行机理,提出了主电路参数设计方法,为MFCC-PET稳定、可靠的运行奠定了基础。合理的选择与设计高压侧多电平调制策略是MFCC-PET硬开关工作模式高性能运行的关键。从子模块的角度出发,利用纯延时环节、零阶保持器和Pade近似法分别建立了桥臂的不对称规则采样CPS-PWM的各类基波近似模型,较现有模型更准确的揭示了 CPS-PWM的延时机理,评估了 CPS-PWM在MFCC-PET中的适用性。进而,分析比较了 CPS-PWM与最近电平脉冲宽度调制(nearest level-PWM,NL-PWM),提出了锯齿载波NL-PWM调制策略。首先针对传统模块化换流器MMC和CHB,基于双傅里叶变换和Jacobi-Anger级数的谐波特性分析表明,所提调制策略较三角载波NL-PWM的输出线电压THD明显降低,可获得高质量的并网电流。同时,基于所提调制策略,提出了可降低开关频率的子模块均压切换方法;进而针对MFCC-PET,提出了锯齿载波NL-PWM的实现方法与子模块均压方法;最后解决了桥臂电流同时含有低频与高频分量的情况下,功率开关器件的损耗计算难题。研究表明,MFCC-PET硬开关工作模式的功率开关器件损耗略高于传统级联型PET,但HFT和功率开关器件数大幅下降,使其成本降低、结构紧凑、利于工程化。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硬开关工作模式,研制了一套MFCC-PET实验平台:平台主电路设计满足硬开关工作模式参数约束;控制器方面,针对配电网应用中子模块数相对较少的特点,基于集中式控制理念研发了多IO、低时延的高性能控制器。应用实验平台开展了 MFCC-PET稳态工况和动态工况实验研究,对电路元件参数设计方法、硬开关工作模式理论分析正确性以及MFCC-PET的先进性进行了验证。该平台可为将来在MFCC-PET系统级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基于模态分析,建立了 MFCC-PET在ZVS工作模式下高频变换环节的电流模态及其约束,求解了各模态的拐点电流表达式,归纳了 PET相关参数对ZVS的影响规律。利用MFCC-PET低压侧调制比自由度,提出了宽负载率范围的ZVS参数设计与在线整定方法,使得HFT高压侧CHB和低压侧全桥的功率开关器件全部实现了宽负载率范围的ZVS。为避免改变开关器件的通断时刻而影响ZVS的实现,提出了新型子模块均压策略,解决了 ZVS与均压之间的矛盾。ZVS工作模式的电流频谱较硬开关工作模式更为丰富,故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功率开关器件损耗计算方法。基于SiC MOSFET的性能分析对比表明,ZVS工作模式下,MFCC-PET的功率开关器件损耗略高于同样具有ZVS特性的传统级联型PET,但功率开关器件数较硬开关工作模式进一步大幅下降,因而成本降低、结构紧凑、利于工程化。MFCC-PET在ZVS工作模式下,高频变换环节近似纯感性且感抗小,启动时会产生冲击电流。在分析现有启动控制策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展死区高频变换环节启动控制策略及其控制参数设计方法,并开展了实验验证。较现有控制策略,所提控制策略普适性极强且利于实现。本研究可为MFCC-PET和基于单移相控制的PET高效、安全的启动提供支撑。

汪书兴[4](2020)在《天体物理相关的高电荷态离子双电子复合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电子复合是聚变等离子体和天体等离子体中最基本的反应机制,复合速率系数是计算等离子体中电荷态分布和模拟等离子体环境辐射谱线的重要参数。配备有电子冷却器的重离子冷却储存环是开展高分辨电子-离子碰撞反应研究的理想平台,基于储存环的双电子复合实验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为天体物理和聚变科学研究提供基准数据,同时为理论模型和计算程序提供严格的实验检验。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着眼于与天体物理相关的高电荷态离子,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eavy-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HIRFL)冷却储存环主环(main Cooler Storage Ring,CSRm)上,利用合并束方法测量了类铍钙离子与类氟镍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搭建了基于多丝正比室的高电荷态离子探测器系统,在实验环(experimental Cooler Storage Ring,CSRe)上成功开展了类钠氪离子的双电子复合实验,为进一步开展高电荷态离子的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基于HIRFL-CSRm,利用合并束方法首次测量了类铍钙离子和类氟镍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并从实验数据导出了等离子体速率系数。在类铍钙离子中,实验发现三电子复合对速率系数的贡献十分显着,明显强于AUTOSTRUC-TURE 理论计算的结果。实验中还观测到了处于亚稳态离子的双电子复合过程,结合理论计算分析了这些跃迁通道的电子组态,为进一步开展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学实验和检验强场QED效应、测量亚稳态能级的寿命奠定了实验基础。类氟镍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谱结构清晰简单,详细对比了实验测量与FAC理论计算的双电子激发态结构。结果表明,在碰撞能量较高的范围内实验与理论彼此相符,但是理论对于电离阈附近共振的描述还不够准确。此外,将实验等离子体速率系数与理论数据进行了对比,并对此前的理论数据进行了评估,表明实验数据可以作为等离子体建模的基准数据;2、研制了一套基于多丝正比室的高电荷态离子探测器及其数据获取系统,并利用它在CSRe上成功开展了首次双电子复合实验,测量了类钠氪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多次实验结果均与CSRm上的实验结果相符合,表明了 CSRe双电子复合实验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以后CSRe上的双电子复合实验铺平了道路。多丝正比室具有位置分辨能力,不仅可以测量复合离子计数,还可以获取复合离子束的剖面信息,为CSRe提供了非破坏性的束诊工具。利用多丝正比室实时监测离子束流的剖面形状,协助加速器团队将离子束斑优化至约4 mm,达到了国际水平。

刘炜[5](2019)在《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交互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系统(根据LCC的运行原理可视为电流源换流器)被广泛应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场合,由多条LCC-HVDC彼此落点接近所构成的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已在电网中形成。近年来,随着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技术的迅猛发展,VSC-HVDC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送出及电网互联等领域。当VSC-HVDC在电气距离上与LCC-HVDC彼此接近时,便构成了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在运行原理和控制特性上存在显着差异,两者存在电气和控制上的紧密耦合,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需深入分析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和LCC-HVDC的交互作用机理。本文以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为例,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的交互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1)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运行极限在假设控制系统具有理想动态调节特性的条件下,分析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 VSC-HVDC(LCC-HVDC)对 LCC-HVDC(VSC-HVDC)稳态运行极限的影响,是研究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交互作用机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论文首先推导了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并对比分析了采用定有功-定无功和定有功-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HVDC子系统对LCC-HVDC子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1)VSC-HVDC子系统采用定有功-定交流电压控制时相比定有功-定无功控制,能够有效提升LCC-HVDC的有功功率传输极限;2)随着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所占容量配比的提升,或两者之间电气距离的减小,LCC-HVDC能够传输更多的有功功率。此外,提出了一种确定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子系统稳态运行范围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对比分析了 LCC-HVDC子系统不同控制模式对VSC-HVDC子系统稳态运行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交流系统相对较弱或VSC在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所占容量配比相对较小时,从改善VSC-HVDC子系统稳态运行范围的角度考虑,LCC-HVDC子系统适宜选取定电流-定关断角或定电流-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2)LCC-HVDC与VSC-HVDC之间的电气距离主要影响VSC-HVDC子系统的无功功率运行区间。(2)VSC-HVDC子系统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针对单馈入VSC-HVDC子系统,首先,建立了定有功-定无功控制模式和定有功-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下VSC-HVDC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IMO)传递函数模型,研究了 VSC有功功率控制回路、无功功率控制回路、锁相环和交流电压控制回路的理论稳定极限,研究结果表明:1)锁相环控制回路与有功功率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降低了后者的理论稳定极限;2)无功功率控制回路与有功功率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对有功功率控制回路的理论稳定极限无影响(VSC无功功率参考值Qref=0p.u.);3)交流电压控制回路与有功功率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能有效提升有功功率控制回路的理论稳定极限。然后,分析了 VSC不同独立控制回路被控对象的零点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1)VSC整流模式下的有功功率控制回路以及逆变模式下的无功功率和锁相环控制回路受右半平面(Right Half Plane,RHP)零点限制,存在高增益不稳定现象;2)交流电压控制回路在VSC两种运行模式下均不受RHP零点限制,具有较强的小干扰稳定性。其次,定义了 VSC不同控制回路的交互因子,并分析评估了不同控制回路交互作用的强弱及其对VSC-HVDC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逆变模式下,过高的锁相环和无功功率控制带宽将导致VSC-HVDC系统失稳;2)整流模式下,过高的交流电压控制带宽会导致VSC-HVDC系统失稳。最后,针对VSC逆变站在连接弱交流系统工况下,受锁相环控制回路RHP零点限制而存在的高增益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频率同步控制方法,可有效增强VSC-HVDC系统在弱交流电网工况下的小干扰稳定性。(3)LCC-HVDC子系统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针对单馈入LCC-HVDC子系统,首先,分析了定直流电流-定关断角和定直流电流-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下LCC-HVDC系统的理论稳定运行极限,并推导建立了两种控制模式下LCC-HVDC的多输入-多输出传递函数模型。然后,分析了 LCC不同独立控制回路被控对象零点随交流系统强度变化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在强交流系统工况下,关断角控制回路,直流电压控制回路不受RHP零点限制,控制器带宽理论上不受限且不存在高增益不稳定问题;2)而在弱交流系统工况下,关断角及直流电压控制回路的被控对象均存在RHP零点,过高的控制器增益(带宽)将导致相应控制回路失稳;3)锁相环受RHP零点影响存在受限的控制带宽,且随着交流系统的减弱锁相环允许达到的控制带宽越小。最后,定义了 LCC不同控制回路的交互因子,并分析评估了不同控制回路交互作用的强弱及其对LCC-HVDC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弱交流系统工况下,过高的PLL控制带宽将导致LCC-HVDC系统失稳。(4)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与LCC-HVDC的交互作用首先,推导建立了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等值单馈入VSC-HVDC模型和等值单馈入LCC-HVDC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等值单馈入模型的等效单输入-单输出(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SISO)传递函数模型,并与 PSCAD/EMTDC 详细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等值单馈入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基于建立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等值单馈入模型,分析了 VSC-HVDC子系统与LCC-HVDC子系统的交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1)削弱VSC-HVDC或LCC-HVDC所连接的交流系统强度,将导致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裕度和鲁棒性降低;2)针对VSC-HVDC子系统,适当增大VSC逆变站的有功功率控制器、内环电流控制器和锁相环的带宽,或适当减小无功功率控制器的带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裕度和鲁棒性;3)针对LCC-HVDC子系统,适当减小LCC逆变站的关断角控制器和锁相环的带宽,同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裕度和鲁棒性。最后,针对交流系统强度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系统在弱交流系统工况下的小干扰稳定性。

康新兴[6](2019)在《多源图像信息识别电网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电网可靠运行的核心就在于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其中电力设备故障的快速、精确诊断是电力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现代电力设备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导致电力设备故障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特点。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仅将某种单一故障特征和模式识别算法相结合,只是从单一角度寻找最优故障分类,势必存在片面性从而影响诊断结果的可靠性。面对现代电力检修中海量的图像信息,本文开展了基于多源图像信息的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研究。首先,分析了以绝缘子,避雷器为代表的电力设备故障类型及特点。针对电力检修中以红外图像和泄漏电流波形图像构成的多源图像信息集,结合信息融合技术,设计了基于特征层-决策层的信息融合框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初级诊断)和D-S证据理论(决策融合诊断)的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模型。随后在多源图像预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绝缘子温度特征、纹理特征和泄漏电流时频域特征的提取方法,给出了不同类别特征下表征绝缘子故障状态的有效特征量,重点研究了泄漏电流时频域特征与绝缘子污秽故障之间的关系,并以这三种特征下的有效特征量构建了表征绝缘子故障状态的特征向量;在初级诊断时,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小解和学习速率慢的问题,本文分别采用了附加动态参数法和自适应学习率的改进算法来改进BP神经网络,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的BP神经网络结构,实现了故障特征输入决策输出的目的,为下一步多决策融合诊断鉴定了基础;在决策融合诊断时,针对决策融合中的证据冲突问题,提出了改进D-S证据理论的决策融合诊断方法。通过保留相似证据,修改冲突证据基本概率赋值的方法降低证据冲突问题对决策融合结果的影响,并应用Dempster组合规则对各个证据进行决策融合,实现了故障多决策融合诊断。最后,本文将改进的BP神经网络和改进的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应用于绝缘子、避雷器故障诊断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绝缘子污秽、劣化和正常状态进行有效诊断,同时在避雷器劣化、受潮故障诊断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充分验证了该方法在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李佳枫[7](2019)在《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仿真计算及性能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牵引负荷容量不断提升,牵引短路容量持续扩大,系统对接地网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牵引变电所接地网对整个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意义重大。目前由于所内高压开关设备成套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的面积不断减小,给系统设计带来挑战。接地阻抗值是直接衡量接地系统好与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反映接地网宏观状态的一个因素,同时反映接地网局部特性的地表电位、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也同样受到业内关注,并成为行业研究热点。本文应用恒流源在半无限大空间电位分布的格林函数理论,利用矩量法和经典镜像法编制算法程序,建立接地网导体空间分布模型,计算牵引变电所接地网接地阻抗值和场区地表电位分布和所内任意位置电位,为接地安全分析提供理论保障。本文应用MATLAB的M语言和GUI模块开发了接地网分析应用软件。软件达到对接地电阻、地表电位分布的快速分析目的,并绘制牵引变电所场区地表电位分布三维图形,直观显示其电位分布状况。通过软件能够对优化接地网导体分布、降低接地网电阻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搭建了实际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理论模型,分析其接地电阻和地表电位,与国际接地分析软件CDEGS对比,所有电位相对差值都在5%以内,与国标计算电阻相对差值在4%以内,验证了软件算法的正确性。而且软件更符合国内设计经验,对接地网的参数要求更严格。后对牵引变电所接地电阻进行了现场测试,数值与仿真结果基本相似,验证了软件的实用性。最后通过对变电所接地网不同接地电阻值情况下,从分析钢轨电流、地回流、钢轨电位变化趋势的角度,浅析变电所接地网阻值对接地系统带来的影响,总结降阻措施,为以后大型复杂接地网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任牟华[8](2018)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牵引变电所培训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牵引变电所是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引变电所的安全可靠运行对维持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素质的牵引变电所运行操作人员是牵引变电所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而高质量的牵引变电所仿真培训系统为这一保证得以实现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方式。虚拟现实技术在牵引变电所仿真培训系统中的应用,使得新的牵引变电所仿真培训系统克服了传统软件仿真低真实感、低沉浸度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物理仿真高成本、低移植性的问题。本课题采用面向对象方法(OO)作为系统的开发手段,在对系统进行面向对象分析(OOA)及面向对象设计(OOD)的基础上,应用最广泛使用的三维建模软件3DsMax作为牵引变电所电气设备及室内外场景的建模平台,应用流行的虚拟现实实现软件VRP作为虚拟三维仿真的开发平台,研究牵引变电所虚拟仿真的技术要点,建立牵引变电所电力设备模型,构建牵引变电所工作环境。并通过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完成三维仿真平台和二维仿真平台的交互控制机制。完成适用于牵引变电所的虚拟仿真培训系统设计。

邓云川[9](2018)在《基于多导体传输理论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网电气参数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气化铁路向高速和重载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电气化铁路面临全新的挑战和难题。我国电气化铁路常见的牵引供电系统包括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系统和AT(Auto-transformer)供电系统。上述系统均包括接触线、承力索和钢轨等多条线路,形成了复杂的电磁场结构和关系。为准确掌握牵引网系统的电气特性以及为电气化铁路运营所带来的安全问题提供精确的理论研究基础,有必要基于电磁空间理论,实现电气化铁路牵引网的精确数学描述及电气参数提取。本论文从基本空间电磁理论角度出发,以实现对复杂多导体传输线系统——铁路牵引网精确建模、电气参数准确计算为目标,通过电气参数计算新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多导体传输线系统回路法,依据多导体传输线系统空间电磁描述方法研究->多导体传输线系统基本电气参数计算->牵引供电系统非规则截面导体内阻抗分析为主线叙述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并分别针对路基路段和隧道路段的牵引网阻抗、牵引网综合载流能力和钢轨电位、电流分布开展了多导体传输线系统回路法的应用研究及其验证。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考虑以大地作为参考导体的传统的多导体传输线系统分析方法缺乏完整性和精确性,提出了以电流回路作为基本空间电磁场描述单元的“多导体传输线系统回路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了所有实际参与传输和回流的导体,还计及了大地回流。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多导体回路系统分别开展了空间磁场分析及单位长度综合电感解析计算公式的推导,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分析和推导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考虑实际牵引网存在架空回流情况,分析了大地对架空导体回路的影响,即将架空导体回路法、简化Carson公式及Dubanton公式计算的阻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地的影响微乎其微。2)针对非规则截面传输线,如钢轨、接触线、贯通地线,采用有限元法考虑在介质中传输线的静电场和涡流场分析,对单位长度电气参数研究,获得了这些非对称结构导体精确的电气参数。3)针对牵引网系统由多个回路构成的本质特点,应用多导体传输线系统回路法,对路基路段单线及不同运行方式下复线牵引网带回流线直供方式、AT供电方式中的长回路及段中回路分别进行磁场空间描述,同时,结合AT牵引供电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复杂牵引供电系统约束方程的概念以及迭代逼近电流分布的方法,对牵引网系统磁场空间描述进行修正和精确化,利用空间磁场与电气参数的关联公式,实现了单位长度牵引网阻抗计算。4)结合电气化铁路隧道具体特点,通过分析隧道环境下的牵引网线路阻抗参数,应用路基路段的牵引网阻抗计算方法,对隧道路段单线及不同运行方式下复线牵引网带回流线直供方式、AT供电方式中的长回路及段中回路分别进行磁场空间描述,实现了单位长度牵引网阻抗的计算。5)基于热力学方程,推导导线温升、导线载流量计算公式,并结合多导体传输线系统回路法分析得出的各回路电流分布,分别实现了对带回流线直接供电方式和AT供电方式下单线、复线牵引网开展综合载流能力分析和计算。6)利用空间磁场分析和多导体传输线系统回路法计算结果,对牵引供电系统流入(流出)钢轨的回流电流产生的电源激励,钢轨、大地以外的其它导体电流通过感性耦合以及其他回路电压通过容性耦合产生的干扰性入射场激励,其他钢轨-大地回路通过感性耦合在所研究的单根钢轨-大地回路中产生的干扰性入射场激励进行研究,开展带回流线直接供电方式和AT供电方式钢轨电位和钢轨电流计算。7)结合渝利(重庆-利川)铁路、成渝(成都-重庆)铁路等多条实际线路的短路试验、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电气化铁路牵引网各回流导体电流分配指标研究和文献中的相关实测、仿真结果等,对基于多导体传输线回路法的路基路段牵引网阻抗、隧道路段牵引网阻抗、牵引网综合载流能力和钢轨电位电流分布分析和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董楠[10](2018)在《2016年苏州市管医院DSA辐射防护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专业辐射检测机器和方法,检测2016年苏州市管医院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1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机房周围环境的X、γ辐射剂量率、机房内部透视防护区第一术者、第二术者x、γ辐射剂量率以及DSA设备性能情况。揭示苏州市管医院DSA辐射防护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指标做出解释,为保障DSA相关从业人员、受检者与公众的健康提供技术支持,为加强DSA相关工作的管理、保证介入质量和介入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以及JJG 1067—2011《医用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X射线辐射源》、GB/T 19042.3-2014《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第3-3部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射线设备成像性能验收试验》等相关法规、标准及规程。在DSA常用最大工作条件下,利用451P放射防护检测仪对以下2个方面进行检测:1,机房周围环境监测点包括:①控制室门右侧缝、控制室门左侧缝、控制室门下方缝、控制室门外30cm处各检测3~10次取最大值。②视窗外30cm处、视窗缝、操作位处各检测3~10次取最大值。③大门右侧缝、大门左侧缝、大门下方缝、大门外30cm处各检测3~10次取最大值。④东墙外30cm处、南墙外30cm处、西墙外30cm处、北墙外30cm处根据实际长度检测1~3个点,每个点测3~10次取最大值。⑤机房上方距地面100cm处、机房下方距地面170cm处,根据机房实际情况各检测2个点,每个点测3~10次取最大值。2,机房内部透视防护区监测点包括:①第一术者头部、第一术者胸部、第一术者腹部、第一术者下肢、第一术者足部各检测3~10次取最大值。②第二术者头部、第二术者胸部、第二术者腹部、第二术者下肢、第二术者足部各检测3~10次取最大值。采用B-Piranha 657 X射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和透视性能模体检测设备性能,包括以下方面:透视受检者入射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X射线管电压、辐射输出的质、均匀度、低对比度分辨力、空间分辨力、模拟血管最小尺寸、减影性能影响。将测量数据统计分析并与国家标准对比。结果:1,28台DSA机房周围的X、γ辐射剂量率为(0.09~0.21)μμSv/h。《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要求具有透视功能的X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2.5μSv/h,检测结果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控制目标值的要求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对工作人员和公众年有效剂量的限值要求。2,28台DSA机房内部透视防护区(介入)工作人员位置的x、Y辐射剂量率为(0.01~395)μSv/h,《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要求透视防护区(介入)工作人员位置的空气比释动能率≤400μSv/h。检测结果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控制目标值的要求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对工作人员和公众年有效剂量的限值要求。从第一术者第二术者的剂量调查中发现:他们受照剂量从小到大分布分别为:足部、下肢、头部、胸部、腹部,腹部受照剂量最大。3,28台DSA设备中1台透视受检者入射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不符合规定,合格率为96.43%;1台均匀度不符合标准,合格率为96.43%;1台减影性能不符合标准,合格率96.43%。结论:①28台DSA设备周围环境的x、γ辐射剂量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说明现在放射卫生单位射线防护意识很高。②介入诊疗医生除了常规防护外,还要注重腹部的防护,可以使受照剂量显着降低,对于保护他们身体具有重要作用。放射诊疗单位备全防护用品,患者手术外的部位需要防护遮盖。③有些DSA设备性能问题可以通过医院DSA工作人员的调节或校准得到解决,但有些指标的改善需要生产厂方的技术人员进行维修。上述检测结果提示,一些DSA项目的质量保证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

二、G.O.1250R kV控制电路故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O.1250R kV控制电路故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LC的热处理过程功率分配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1.2.1 热处理生产过程现状
        1.2.2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1.2.3 PLC技术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热处理功率分配系统的方案设计
    2.1 热处理系统分析
        2.1.1 热处理配电系统特点
        2.1.2 热处理过程分析
    2.2 控制系统主要环节设计
        2.2.1 变压器功率高效分配环节设计
        2.2.2 热处理动态加热环节设计
        2.2.3 热处理预热环节设计
    2.3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1 控制系统总体流程
        2.3.2 控制系统总体结构与布局
        2.3.3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和功能
    2.4 本章小结
3 热处理功率分配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PLC选型及接口设计
        3.1.1 CPU选型
        3.1.2 接口设计及选型
    3.2 温控表升级改造
    3.3 电流监控设备选型
    3.4 原有元器件识别及使用设计
        3.4.1 加热控制设备识别及使用设计
        3.4.2 动力电缆识别
    3.5 电气原理图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平台选用
    4.2 系统软件设计步骤
    4.3 控制程序设计
        4.3.1 基于预约机制的变压器功率高效分配程序设计
        4.3.2 热处理动态加热程序设计
        4.3.3 队列管理方案设计
        4.3.4 其他辅助程序设计
    4.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调试与应用
    5.1 系统调试
        5.1.1 硬件调试
        5.1.2 软件调试
        5.1.3 程序功能调试
    5.2 系统应用
        5.2.1 系统应用计划
        5.2.2 系统应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5.2.3 系统应用效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2)城市轨道交通柔性牵引供电系统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1.1.2 现存问题
        1.1.3 论文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系统节能方案研究现状
        1.2.2 直流系统虚拟阻抗研究现状
        1.2.3 交流系统无功补偿研究现状
        1.2.4 交直流系统潮流优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柔性牵引供电系统概况
    2.1 柔性牵引供电系统方案的提出
        2.1.1 柔性系统拓扑结构
        2.1.2 柔性系统工作模式
        2.1.3 柔性系统分层控制
    2.2 电压源型变流器
        2.2.1 工作原理
        2.2.2 数学模型
        2.2.3 典型控制方法
    2.3 小结
3 直流阻抗重构
    3.1 直流电压下垂控制
        3.1.1 稳态直流特性
        3.1.2 控制器设计
    3.2 直流系统稳定性
        3.2.1 稳定性典型判据
        3.2.2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稳定性分析
        3.2.3 恒功率负载振荡抑制方法
    3.3 仿真与实验验证
    3.4 小结
4 分布式无功补偿
    4.1 传统无功补偿方法
        4.1.1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4.1.2 无功功率检测及补偿方法
    4.2 交流系统稳态特性
        4.2.1 交流稳态模型
        4.2.2 无功功率特性
    4.3 基于VSC的分布式无功补偿控制策略
        4.3.1 动态补偿控制
        4.3.2 损耗优化
        4.3.3 过调制抑制
    4.4 仿真验证
    4.5 小结
5 柔性牵引供电系统最优潮流
    5.1 柔性牵引供电系统建模
        5.1.1 系统稳态模型
        5.1.2 列车运行模拟
    5.2 多车动态运行潮流算法
        5.2.1 直流潮流计算
        5.2.2 交流潮流计算
        5.2.3 交替潮流算法
    5.3 最优潮流
    5.4 仿真算例
    5.5 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混合频率变换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PET拓扑
        1.2.2 多电平模块化换流器调制技术
        1.2.3 软开关技术
        1.2.4 模块化PET启动技术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MFCC-PET拓扑与电路参数设计
    2.1 引言
    2.2 混合频率变换与MFCC-PET拓扑
        2.2.1 混合频率变换
        2.2.2 MFCC-PET拓扑
    2.3 工作原理分析与电路参数设计
        2.3.1 多频率调制波模式
        2.3.2 综合单频率调制波与开关谐波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MFCC-PET硬开关工作模式研究
    3.1 引言
    3.2 不对称规则采样CPS-PWM频率特性
        3.2.1 传统CPS-PWM基波近似模型分析
        3.2.2 不对称规则采样CPS-PWM建模
        3.2.3 各类基波近似模型与适用频率分析
    3.3 锯齿载波NL-PWM调制策略
        3.3.1 MMC锯齿载波NL-PWM策略与谐波特性
        3.3.2 CHB锯齿载波NL-PWM策略与谐波特性
        3.3.3 MFCC-PET锯齿载波NL-PWM的实现
    3.4 硬开关工作模式性能分析与比较
        3.4.1 HFT与功率开关器件需求
        3.4.2 硬开关工作模式特性分析
    3.5 仿真验证
        3.5.1 不对称规则采样CPS-PWM仿真验证
        3.5.2 MMC锯齿载波NL-PWM仿真验证
        3.5.3 MFCC-PET硬开关工作模式仿真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硬开关工作模式实验平台研制与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平台主电路研制
        4.2.1 系统主电路
        4.2.2 装置主电路
    4.3 实验平台控制器研发
        4.3.1 硬件架构
        4.3.2 软件架构
        4.3.3 功能测试与性能指标
    4.4 实验验证
        4.4.1 稳态工况
        4.4.2 动态工况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MFCC-PET ZVS工作模式研究
    5.1 引言
    5.2 高频变换环节电流模态分析
    5.3 宽负载率范围ZVS参数设计
        5.3.1 参数分析
        5.3.2 参数设计
    5.4 桥臂子模块均压控制策略
    5.5 ZVS工作模式性能分析与比较
        5.5.1 HFT与功率开关器件需求
        5.5.2 ZVS工作模式特性分析
    5.6 仿真验证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频变换环节启动控制策略研究
    6.1 引言
    6.2 基于内移相的启动控制策略分析
    6.3 扩展死区高频变换环节启动控制策略
        6.3.1 控制策略原理
        6.3.2 控制策略建模
        6.3.3 控制参数设计
    6.4 仿真验证
    6.5 实验验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4)天体物理相关的高电荷态离子双电子复合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双电子复合的基本概念
    1.2 双电子复合的研究意义
        1.2.1 X射线天文学
        1.2.2 聚变反应研究
        1.2.3 离子能级结构
    1.3 双电子复合研究的早期历史
    1.4 双电子复合研究现状
        1.4.1 电子束离子阱
        1.4.2 重离子冷却储存环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双电子复合实验装置
    2.1 电子冷却装置
        2.1.1 束流冷却
        2.1.2 调制系统
    2.2 束流诊断设备
        2.2.1 肖特基频谱
        2.2.2 直流电流互感器
        2.2.3 束流包络探测器
        2.2.4 束流位置探测器
    2.3 复合离子探测器
        2.3.1 闪烁体探测器
        2.3.2 多丝正比室
        2.3.3 数据获取系统
第三章 数据分析与处理
    3.1 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谱
        3.1.1 电子-离子碰撞能量
        3.1.2 复合速率系数
    3.2 双电子复合共振峰形
    3.3 理论数据的处理
    3.4 实验误差分析
    3.5 等离子体速率系数
第四章 ~(40)Ca~(16+)和~(58)Ni~(19+)离子的双电子复合实验
    4.1 实验方法概述
    4.2 类铍钙离子
    4.3 类氟镍离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SRe上的双电子复合实验
    5.1 研究动机
    5.2 实验结果
    5.3 分析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2.1 类铍等电子序列
        6.2.2 原子物理数据
        6.2.3 原子核效应
        6.2.4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
参考文献
附录A 扁平麦克斯韦分布
附录B ~(58)Ni~(19+)的双电子复合共振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5)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交互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工程背景
        1.1.2 课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运行极限
    2.1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及稳态数学模型
        2.1.1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
        2.1.2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
    2.2 VSC-HVDC对LCC-HVDC稳态运行极限的影响
        2.2.1 交流系统强度对LCC-HVDC最大传输功率的影响
        2.2.2 VSC与LCC容量配比对LCC-HVDC最大传输功率的影响
        2.2.3 电气距离对LCC-HVDC最大传输功率的影响
    2.3 LCC-HVDC对VSC-HVDC稳态运行极限的影响
        2.3.1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稳态运行范围的计算方法
        2.3.2 交流系统强度对VSC-HVDC稳态运行范围的影响
        2.3.3 VSC与LCC容量配比对VSC-HVDC稳态运行范围的影响
        2.3.4 电气距离对VSC-HVDC稳态运行范围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VSC-HVDC子系统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
    3.1 VSC-HVDC子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3.2 VSC定有功-定无功控制模式的控制回路交互作用分析
        3.2.1 VSC独立控制回路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3.2.2 VSC不同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分析
        3.2.3 仿真验证
    3.3 VSC定有功-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的控制回路交互作用分析
        3.3.1 VSC独立控制回路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3.3.2 VSC不同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分析
        3.3.3 VSC定有功-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下的频率同步控制方法
        3.3.4 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LCC-HVDC子系统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
    4.1 LCC-HVDC子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4.2 LCC定关断角控制模式的控制回路交互作用分析
        4.2.1 LCC独立控制回路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4.2.2 LCC不同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分析
        4.2.3 仿真验证
    4.3 LCC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控制回路交互作用分析
        4.3.1 LCC独立控制回路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4.3.2 LCC不同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分析
        4.3.3 仿真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与LCC-HVDC的交互作用
    5.1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等值单馈入模型
        5.1.1 等值单馈入VSC-HVDC模型
        5.1.2 等值单馈入LCC-HVDC模型
        5.1.3 等值单馈入模型的验证
        5.1.4 等值单馈入模型与单馈入模型的小干扰稳定性对比分析
    5.2 LCC-HVDC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
        5.2.1 LCC-HVDC交流系统强度的影响
        5.2.2 LCC-HVDC控制参数的影响
    5.3 VSC-HVDC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
        5.3.1 VSC-HVDC交流系统强度的影响
        5.3.2 VSC-HVDC控制参数的影响
    5.4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
        5.4.1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模态分析
        5.4.2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
        5.4.3 控制参数优化效果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6)多源图像信息识别电网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1.2.2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电力设备故障分析及诊断总体方案设计
    2.1 电力设备故障概述
    2.2 电力设备多源图像信息分析
    2.3 电力设备故障类型及特点
        2.3.1 绝缘子故障类型及特点
        2.3.2 避雷器故障类型及特点
    2.4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电力设备诊断方案设计
        2.4.1 信息融合技术概述
        2.4.2 信息融合算法的介绍及选择
        2.4.3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模型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电力设备多源图像信息预处理及特征提取分析
    3.1 电力设备多源图像信息预处理
        3.1.1 红外图像预处理
        3.1.2 泄漏电流波形图像预处理
    3.2 基于红外图像信息的故障特征提取分析
        3.2.1 温度特征提取及分析
        3.2.2 纹理特征提取及分析
    3.3 基于泄漏电流波形图像信息的故障特征提取分析
        3.3.1 泄漏电流时域特征提取及分析
        3.3.2 泄漏电流频域特征提取及分析
    3.4 电力设备故障特征向量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电力设备故障初级诊断
    4.1 BP神经网络及改进
        4.1.1 BP神经网络模型
        4.1.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改进
    4.2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诊断模型设计
    4.3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电力设备故障初级诊断
        4.3.1 改进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流程设计
        4.3.2 故障特征向量归一化预处理
        4.3.3 BP神经网络的训练仿真对比
        4.3.4 应用改进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电力设备故障决策融合诊断
    5.1 D-S证据理论及故障决策融合诊断
        5.1.1 D-S证据理论的基本原理
        5.1.2 D-S证据理论的实现流程
        5.1.3 应用D-S证据理论的电力设备故障决策融合诊断
    5.2 D-S证据理论融合诊断相关问题分析
    5.3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电力设备故障决策融合诊断
        5.3.1 改进D-S证据理论方法
        5.3.2 应用改进D-S证据理论的电力设备故障决策融合诊断
    5.4 本章小结
6 电力设备故障诊断实例及分析
    6.1 绝缘子故障诊断实例
    6.2 避雷器故障诊断实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仿真计算及性能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2 接地网建模理论
    2.1 接地网常见参数
        2.1.1 接地阻抗
        2.1.2 接触电压
        2.1.3 跨步电压
    2.2 接地网理论设计流程
    2.3 接地网建模分析
        2.3.1 矩量法原理
        2.3.2 经典镜像法
    2.4 本章小结
3 软件仿真与验证
    3.1 软件建模
    3.2 牵引变电所接地网设计流程框图
    3.3 MATLAB接地网模型搭建
        3.3.1 接地装置材料的选择
        3.3.2 软件主要算法
        3.3.3 软件仿真分析
    3.4 CDEGS仿真分析
    3.5 软件结果与CDEGS对比验证
    3.6 国内某牵引变电所实例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现场试验验证
    4.1 变电所测试流程
    4.2 土壤电阻率测试方法
    4.3 接地电阻测试方法
    4.4 土壤电阻率现场测试及反演
    4.5 接地电阻现场测试
    4.6 本章小结
5 接地电阻对接地系统的影响及降阻措施
    5.1 牵引变电所接地电阻对接地系统的影响
    5.2 接地网降阻措施
        5.2.1 接地导体的埋深
        5.2.2 接地网的网格压缩比
        5.2.3 接地网面积
        5.2.4 接地网外缘长度
        5.2.5 垂直接地极敷设位置
        5.2.6 垂直接地极长度
        5.2.7 降阻方法小结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牵引变电所培训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研究现状
        1.2.2 国内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牵引变电所虚拟培训系统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2.1 牵引变电所培训系统体系框架
    2.2 牵引变电所虚拟培训系统开发方法
    2.3 牵引变电所虚拟培训系统需求分析
        2.3.1 用例图
        2.3.2 类图
        2.3.3 活动图
        2.3.4 时序图
    2.4 牵引变电所虚拟培训系统方案设计
    2.5 牵引变电所虚拟培训系统设计原则及流程
    2.6 牵引变电所虚拟培训系统开发平台
    2.7 本章小结
3 牵引变电所虚拟倒闸作业系统设计实现
    3.1 牵引变电所主接线图及其建模
        3.1.1 牵引变电所主接线图
        3.1.2 牵引变电所主接线图建模方法及建模
    3.2 牵引变电所虚拟倒闸操作
        3.2.1 馈线倒闸操作
        3.2.2 主变压器切换
    3.3 牵引变电所虚拟倒闸作业系统的实现
        3.3.1 牵引变电所虚拟倒闸作业系统实现步骤
        3.3.2 牵引变电所虚拟倒闸作业系统验证运行
    3.4 本章小结
4 牵引变电所虚拟漫游巡视系统设计实现
    4.1 牵引变电所虚拟漫游巡视系统建模及优化
        4.1.1 牵引变电所虚拟漫游巡视系统建模流程
        4.1.2 牵引变电所虚拟漫游巡视系统建模及优化原则
        4.1.3 牵引变电所虚拟漫游巡视系统设备建模及优化
        4.1.4 牵引变电所虚拟漫游巡视系统场景建模及优化
    4.2 牵引变电所虚拟漫游巡视系统相关设置
        4.2.1 牵引变电所虚拟漫游巡视系统电气设备初始状态
        4.2.2 牵引变电所虚拟漫游巡视系统电气设备闭锁关系
        4.2.3 牵引变电所虚拟漫游巡视系统巡检路线图
    4.3 牵引变电所虚拟漫游巡视系统的实现
        4.3.1 牵引变电所虚拟漫游巡视系统实现步骤
        4.3.2 牵引变电所虚拟漫游巡视系统验证运行
    4.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虚拟倒闸作业系统VRP脚本函数
附录B 虚拟倒闸作业系统Lua脚本程序
附录C 牵引变电所虚拟漫游巡视系统VRP脚本函数
附录D 牵引变电所虚拟漫游巡视系统Lua脚本程序

(9)基于多导体传输理论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网电气参数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结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和目标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复杂多导体传输线系统空间电磁场描述研究和电感计算
    2.1 引言
    2.2 多导体传输线系统回路法的提出
        2.2.1 复杂多导体传输线系统回路构成
        2.2.2 复杂多导体传输线系统电场回路描述方法
        2.2.3 复杂多导体传输线系统空间磁场回路描述方法
    2.3 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系统回路法的数学描述及综合电感计算
        2.3.1 复杂多导体传输线回路数学描述及综合电感计算
        2.3.2 计及各种特殊回流导体的多导体回路电感计算
    2.4 复杂多导体传输线系统空间电磁场描述的仿真验证
        2.4.1 多传输导体共回流导体并联时
        2.4.2 多回流导体共传输导体并联时
        2.4.3 数量相等的多传输导体并联、多回流导体并联时
        2.4.4 数量不相等的多传输导体并联、多回流导体并联时
    2.5 大地对架空导体回路影响的分析与验证
    2.6 小结
第3章 牵引供电系统非规则截面导体内阻抗分析
    3.1 引言
    3.2 钢轨阻抗求解
    3.3 接触线
        3.3.1 TCG-85型号接触线
        3.3.2 CTM-150型号接触线
    3.4 贯通地线
    3.5 小结
第4章 路基路段牵引网阻抗分析和计算
    4.1 引言
    4.2 单线牵引网阻抗分析和计算
        4.2.1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4.2.2 AT供电方式
    4.3 复线牵引网阻抗分析和计算
        4.3.1 分开供电方式
        4.3.2 末端并联供电方式
        4.3.3 全并联供电方式
    4.4 小结
第5章 隧道路段牵引网阻抗分析和计算
    5.1 引言
    5.2 相关问题的说明和分析
        5.2.1 长大隧道的定义
        5.2.2 长大隧道的等效
        5.2.3 计算公式的进一步推导
    5.3 单线隧道路段牵引网阻抗分析和计算
        5.3.1 带回流线直接供电方式
        5.3.2 AT供电方式
    5.4 复线隧道路段牵引网阻抗分析和计算
        5.4.1 分开供电
        5.4.2 末端并联供电
        5.4.3 全并联供电
    5.5 小结
第6章 牵引网综合载流能力计算
    6.1 引言
    6.2 牵引网各导体载流量计算
        6.2.1 热量计算方法
        6.2.2 导线温升计算
        6.2.3 导体正常载流量计算
        6.2.4 导体短路载流量计算
    6.3 牵引网综合载流能力计算
        6.3.1 单线牵引供电系统
        6.3.2 复线牵引供电系统
    6.4 小结
第7章 钢轨电位和钢轨电流分布计算
    7.1 引言
    7.2 激励源分析
        7.2.1 钢轨-大地回路的激励源
        7.2.2 回流电流注入(流出)钢轨-大地回路激励源响应
        7.2.3 干扰性入射场激励响应
        7.2.4 激励叠加
        7.2.5 考虑回流导体横连点的钢轨电位电流计算
    7.3 钢轨电位和钢轨电流分布的计算
        7.3.1 带回流线直接供电方式
        7.3.2 AT供电方式
    7.4 小结
第8章 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系统回路法的牵引网电气参数计算验证
    8.1 引言
    8.2 路基路段牵引网阻抗分析与计算的对比验证
        8.2.1 带回流线直接供电方式牵引网
        8.2.2 AT供电方式牵引网
    8.3 隧道路段牵引网阻抗分析和计算的对比验证
        8.3.1 带回流线直接供电方式牵引网
        8.3.2 AT供电方式牵引网
    8.4 牵引网综合载流能力计算的对比验证
        8.4.1 单线牵引供电系统
        8.4.2 复线牵引供电系统
    8.5 钢轨电位和钢轨电流分布计算的对比验证
    8.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10)2016年苏州市管医院DSA辐射防护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DSA工作原理及辐射危害
    2.1 DSA工作原理
        2.1.1 DSA的系统组成
        2.1.2 DSA的工作原理
        2.1.3 DSA的特点
        2.1.4 DSA的未来趋势
    2.2 辐射危害
        2.2.1 放射线的生物学效应
        2.2.2 辐射生物效应分类
        2.2.3 皮肤效应
3 调查方案
    3.1 研究现状
    3.2 研究方案
4 调查方法
    4.1 医用DSA机房的辐射防护检测方法
        4.1.1 适用范围
        4.1.2 引用文件
        4.1.3 检测仪器
        4.1.4 检测指标
        4.1.5 DSA机房防护检测规范
        4.1.6 监测记录
        4.1.7 编制报告
    4.2 医用DSA机器性能检测方法
        4.2.1 适用范围
        4.2.2 引用文件
        4.2.3 检测仪器
        4.2.4 检测指标
        4.2.5 DSA机器性能检测规范
        4.2.6 监测记录
        4.2.7 编辑报告
5 调查结果与分析
    5.1 医用DSA机基本信息
    5.2 医用DSA机房周围辐射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
    5.3 医用DSA机房内部透视防护区第一术者、第二术者X、r辐射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
    5.4 医用DSA性能检测结果
6 讨论
    6.1 苏州市管医院28台DSA周围环境辐射情况分析
    6.2 苏州市管医院28台DSA内部透视防护区第一术者、第二术者X、γ辐射剂量率调查情况分析
    6.3 苏州市管医院28台DSA性能情况调查分析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致谢

四、G.O.1250R kV控制电路故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LC的热处理过程功率分配系统设计[D]. 柳林.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2]城市轨道交通柔性牵引供电系统优化控制研究[D]. 郝峰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混合频率变换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与控制研究[D]. 张雪垠.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天体物理相关的高电荷态离子双电子复合实验研究[D]. 汪书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5]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交互作用机理研究[D]. 刘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6]多源图像信息识别电网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康新兴.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7]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仿真计算及性能分析研究[D]. 李佳枫.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牵引变电所培训系统设计[D]. 任牟华.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8)
  • [9]基于多导体传输理论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网电气参数计算方法研究[D]. 邓云川.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4)
  • [10]2016年苏州市管医院DSA辐射防护调查与分析[D]. 董楠. 苏州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G.O.1250R kV 控制电路故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