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讯的实现方法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讯的实现方法

一、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郝纯刚,安康,黄文华[1](2021)在《基于Android的物联型异步串行通信系统设计》文中提出文章将单片机与安卓技术融合开发符合实验要求的物联型异步串行通信系统,安卓手机APP开发采用XML语言对用户控制界面UI设计,JAVA语言对TCP Socket通信数据流编程控制,单片机发送AT指令启动WiFi模块与手机连网。上位机APP通过触发按钮利用TCP Socket发送数据,通过WiFi组网利用异步串行通信将数据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将接收到的数据利用异步串行通信发送给PC机接收显示。实验表明:上位机APP通过控件按钮发送"Q"或"Z"字符利用物联型异步串行通信系统,PC机接收APP端发送的数据并实时显示,实现系统数据透传。

林之铃[2](2021)在《基于光学相控阵的波束调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存储能力的提升以及复杂算法的发展,以传感技术和嵌入式开发为基础的智能无人系统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激光雷达作为代表产物之一,采用机械偏转技术来搜索目标位置。由于成本高、体积大等问题机械运转极大地限制了空间信息光学的发展,无法满足空间自由通信轻小化的要求。光学相控阵是一种阵列相位呈线性分布的非机械偏转技术,将传统的机械扫描转变为智能波束扫描。光学相控阵相邻阵元之间的光耦合易导致远场辐射效果不佳,需要制定相应的波束调制方案来实现波束的偏转。调制电路以STM3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器,通过合理调配内部集成资源以及外围功能芯片,配合反馈优化算法来实现相位误差的补偿。电学补偿能够突破物理上耦合效应的限制,大幅压缩波导光栅阵列的间距,提高波束的扫描角度。本文在充分学习智能光波束成形发射技术和超大集成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对硅基光学相控阵的波束调制进行研究,提出结合片上监测的光学相控阵芯片,设计两种波束调制方案,并根据相控阵调制需求制作调制电路,最后对相控阵芯片进行测试。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对光学相控阵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别从微波物理量和几何光学的角度推出光束出射角度与相邻波导相位差的关系,即相位控制光束扫描的原理。对待测相控阵芯片结构进行分析,针对相控阵的前后端分别提出上位机调制方案以及片上调制方案,详细介绍两个调制方案的工作原理、调制系统构成以及调制流程,搭建整体的测试系统。2)分析待测光学相控阵芯片的具体情况和调制需求,以此为基础设计调制电路硬件总体实施方案:将调制电路分为相位控制模块、电流采集模块以及通信模块。相位控制模块能够实现对相控阵波导的热调,电流采集模块实现对相控阵后端输出光电流的采集并发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建立通信协议完成PC机与调制电路之间的数据交换。对PCB硬件板进行可靠性设计,保证了相控阵波束调制过程的稳定性。3)对光学相控阵调制电路的驱动进行设计。首先配置软件的开发环境,然后根据相控阵需求决定软件系统整体架构,分别对上位机程序以及调制电路程序进行分块设计。首先配置上位机和调制电路之间的串口,然后在单片机的主控程序里调用子程序来实现两种调制方案,最后展示相控阵两种调制方案的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

王青[3](2016)在《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设计与仿真》文中研究说明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单片机实践教学,提出了单片机和PC机通过RS232接口进行通信的设计方案。首先对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硬件电路进行设计,编写源程序实现单片机与PC机通信。然后在PC机上采用一种可视化、用户界面友好的高级程序语言Visual Basic,编写通讯串口发送与接收程序,并利用虚拟串口软件模拟串口、用Proteus软件设计硬件仿真电路。真正实现了上位机与下位机数据发送与接收功能的在线仿真。

王平根[4](2016)在《利用VB8.0实现PC机与多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PC机与多台单片机间串行通信的硬件架构,叙述了利用VB8.0环境下的串行通信控件Ms Comm可实现PC机与多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方法,给出了使用RS-232接口进行串行通信的控件和单片机的汇编语言几个基本程序。

李方方[5](2016)在《浅谈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设计》文中提出现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单片机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被运用到了多种控制系统中去。本文将从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问题出发,寻找出一种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数据双向传输的方法,并且详细介绍了两者之间具体的硬件电路和一些程序的设计。

李晓蕊,吕朝萍[6](2015)在《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系统》文中提出我们研究了单片机与PC机之间串行通信的方式,设计了一个串行通信系统,该系统的上位机为PC机,下位机为MCS—51单片机,本文主要介绍了采取专用电平转换芯片MAX232实现了上位机与MCS-51单片机间串行通信的有关技术方法。并对此进行了具体实现,给出了下位机基于KeilμVision4通信的核心控制代码。

王震[7](2015)在《PIC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片机被运用到各种控制系统中,而单片机的系列比较多,PIC系列的单片机是非常受欢迎的单片机。测控系统运行过程中,PC机和单片之间会进行信息交流,有效的信息交流是测控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研究了除了一个基于Visual C++的PIC18F452单片机与Pc机之间串行通信的方法,在给出的硬件电路图和通信源程序条件下,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最终表明对硬件的设计和软件的开发较成功,其结果令人满意。这个实验的意义还体现在有利于PIC单片机与Pc机间串行通信的应用。

姜文谦[8](2014)在《PC机与AVR单片机之间串行通信的实现》文中指出随着AVR单片机的应用逐渐广泛,用户对AVR单片机的应用要求也逐步增多。PC机与AVR单片机的通信也成为当前的主流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单片机以及AVR单片机并阐述了一种构架于RS 232串行通信协议基础上的PC机与AVR单片机Atmega128之间串行通信的实现方式,功能上可满足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的交换。其中PC机为主发送端,单片机为主接收端。实现中,PC机端采取C语言方式嫡程,运用Turbo C库函数bios.h中提供的bioscom()函数实现;单片机端采取C51嫡程。

巩秀钢[9](2013)在《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地电磁测深(MT)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地壳与上地幔构造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当前国家正在实施的深部探测专项SinoProbe等项目,需借助长周期MT仪器。我国没有自己生产的该类仪器,美国等国家对我国禁运,只能依靠从乌克兰进口的LEMI-417。为解决项目进行中所用长周期MT仪器只能依赖进口、数量不足及进口设备存在测量精度低、人机交互功能差等问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部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着手设计了本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内外多种MT仪器,确定了本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的设计方案。在分析了单机系统、PCI等现代仪器的三种基本结构类型及常见MT仪器的结构后,根据总结的长周期MT仪器的设计原则,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机两级控制(单片机+PC机)的、结构精简的结构方案,使设计的仪器系统既携带方便,又操作简便。其次研发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仪器电路。研究了常见MT仪器的功能结构,分析了各功能结构的优缺点,根据低功耗、高精度等MT仪器设计原则,确定了其功能结构。采用CirrusLogic公司推出的适合野外操作的套片方案,完成了数据采集模块;选择功耗低、拔插性能好的CF卡作存储介质,设计了基于TrueIDE模式的数据存储电路,编写了基于FAT16的文件操作程序;实现了基于GPS+RTC的对钟电路模块,成功解决了无GPS信号时仪器记录出错等问题;此外,完成了通信、DC/DC等电路模块。然后设计了智能化计算机机软件。选择Microsoft VC++为开发工具,完成了 GUI模块、数据采集(PC)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辅助模块等。GUI模块以示波器显示方式形象的显示所采数据,便于帮助用户分析数据质量、发现采集问题;数据采集(PC)模块在PC与仪器联机时,存储数据,可现场对其进行分析,避免了反复插拔卡;数据处理子模块有数据校正、转换、多数据对比显示及远参考、预白等功能;辅助模块提供了屏幕截图等功能。智能化计算机机软件极大丰富了仪器的功能。最后,对本仪器样机LP-1进行了大量测试工作,其中包含多次室内测试、2次室外测试、5次野外试验。本文详细介绍了测试方法、任务、过程与结论;在多个测点进行的本仪器与LEMI-417的野外对比试验,表明两仪器采集信号的时间序列、数据处理后得到的大地电磁测深曲线均较一致,说明该仪器可胜任大地电磁测深工作。

吴宇帆[10](2013)在《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柴油机喷油泵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喷油泵是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发动机的经济性,进而影响到其动力性和排放性能。因此,高精度和高集成度的喷油泵试验台的研发是设计和校正喷油泵的首要任务,也是获得喷油泵各有效参数的重要平台。本文在深入研究喷油泵实验台检测原理的基础上,以当前该领域研究比较热点的试验台智能化为根本目标,采用单片机和PC机有效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一个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由两大块组成,即:上位机虚拟仪器和下位机数据收集模块组成。上位机以PC机为控制中心,负责向下位机发号施令,同时兼具数据的整理、存储和图表显示等功能,有着友好的人机界面。下位机是整个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部件,本文详细分析了STC89C54RD+单片机的结构功能,以此为核心设计了喷油泵数据采集模块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系统电源电路、外围扩展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等,达到对喷油次数、喷射压力、喷油量以及转速的控制。软件部分的设计采用模块化方法,以该试验台所要实现的各项功能依次展开,主要包括:主程序的设计,喷射压力、喷油提前角、温度和电机的转速等参数的控制和收集等组成。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各功能模块的调试和模拟检测,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操作简便、运行可靠和智能化程度较高等优点,各项技术指标基本达到了设计的总体要求。

二、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ndroid的物联型异步串行通信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IOT UART系统方案设计
2 底层MCU硬件电路设计
3 IOT UART系统Android APP开发
    3.1 Android用户界面UI设计
    3.2 TCP Socket通信数据流设计
4 底层MCU UART系统软件设计
5 IOT UART系统测试
    5.1 Wi Fi组网测试
        5.1.1 配置Wi Fi模块工作波特率
        5.1.2 MCU与Wi Fi模块UART测试与网络配置
    5.2 Socket数据通信测试
    5.3 IOT UART系统联调
6 结束语

(2)基于光学相控阵的波束调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光学相控阵研究进展
        1.2.1 相控阵类型研究
        1.2.2 相控阵调相方式研究
        1.2.3 相控阵尺寸优化研究
    1.3 文章组织架构
2 光学相控阵结构及其调制方案
    2.1 光学相控阵基本原理
    2.2 光学相控阵设计
        2.2.1 前端结构设计
        2.2.2 后端结构设计
    2.3 上位机调制方案
        2.3.1 上位机调制原理
        2.3.2 上位机调制系统结构
        2.3.3 上位机调制流程
    2.4 片上调制方案
        2.4.1 片上调制原理
        2.4.2 片上调制系统结构
        2.4.3 片上调制流程
    2.5 本章小结
3 相控阵调制电路硬件设计
    3.1 相控阵调制需求分析
    3.2 电路设计指标及硬件方案
    3.3 电源模块设计
    3.4 通信模块设计
    3.5 相位控制模块设计
        3.5.1 单路调制电压输出
        3.5.2 多路调制电压输出
    3.6 电流采集模块设计
        3.6.1 信号放大模块设计
        3.6.2 数据选择模块设计
        3.6.3 模数转换模块设计
    3.7 PCB版图设计
    3.8 本章小结
4 相控阵驱动设计与测试
    4.1 开发环境及系统构成
        4.1.1 软件开发环境
        4.1.2 软件系统整体架构
        4.1.3 调制电路主程序
    4.2 上位机程序设计
        4.2.1 串口配置程序
        4.2.2 图像处理程序
        4.2.3 远场性能判定程序
    4.3 调制电路程序设计
        4.3.1 系统初始化程序
        4.3.2 数据选通程序
        4.3.3 建立通信协议
        4.3.4 模数转换程序
        4.3.5 数模转换程序
        4.3.6 电流判定程序
    4.4 测试结果及分析
        4.4.1 电路功能模块测试
        4.4.2 上位机调制结果
        4.4.3 片上调制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设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架构
2 硬件设计
    2.1 单片机选型
    2.2 RS232总线标准的选用
    2.3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电路的设计
3 软件设计
4 仿真
    4.1 虚拟串口的设置
    4.2 VB界面及串口通信仿真
5 结语

(4)利用VB8.0实现PC机与多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结构简介
2 PC机与单片机程序设计
    2.1 MSComm串行通信控件简介
    2.2 PC机程序设计
    2.3 单片机程序设计
3 结束语

(5)浅谈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串行通信原理分析
2 接口部件的功能介绍
    2.1 电平转化芯片介绍
    2.2 PC机的信号接口
3 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设计
4 结语

(6)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硬件接口设计
三、波特率配置
四、系统软件设计
    4.1 PC机部分
    4.2单片机部分
五、结束语

(8)PC机与AVR单片机之间串行通信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单片机概述
2 AVR单片机特点
    2.1 使用简单, 价格低廉
    2.2 速度快耗能少保密性高
    2.3 定时器的功能性很强/计数器与通讯接口
3 PC机与AVR单片机两者间完成串行通信
    3.1 单片机与PC机的衔接
    3.2 PC机端的软件性能的完成
    3.3 单片机的异步通信

(9)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大地电磁测深概要
    1.3 国内、外大地电磁测深仪
        1.3.1 音频和宽频大地电磁测深仪研究概况
        1.3.2 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研究概况
    1.4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与成果
    1.5 论文的结构
2 大地电磁测深的理论基础
    2.1 电磁波场基本方程式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2.1.2 谐变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2.1.3 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2.2 大地电磁测深的标量阻抗理论
        2.2.1 均匀介质中平面波的传播
        2.2.2 波阻抗与介质的电阻率关系
    2.3 大地电磁测深的张量阻抗理论
3 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的方案设计
    3.1 本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的结构方案设计
        3.1.1 现代仪器基本结构类型
        3.1.2 现代MT仪器结构类型
        3.1.3 本仪器的总体结构方案
    3.2 本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的功能方案设计
        3.2.1 现代MT仪器主要功能结构
        3.2.2 本仪器的功能结构方案
    3.3 本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的技术指标
    3.4 软件开发环境与拟开发功能
        3.4.1 软件开发环境
        3.4.2 软件拟开发功能
4 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的电路研发
    4.1 数据采集电路模块
        4.1.1 套片方案芯片介绍
        4.1.2 电场信号采集子模块
        4.1.3 磁场信号采集子模块
        4.1.4 温度信号采集子模块
        4.1.5 基于套片方案的采集电路
        4.1.6 基于套片方案的采集程序
    4.2 数据存储电路模块
        4.2.1 CF卡存储电路
        4.2.2 CF卡基本功能的软件实现
        4.2.3 CF卡文件系统功能的软件实现
    4.3 对钟电路模块
        4.3.1 GPS时钟子模块
        4.3.2 RTC时钟子模块
    4.4 通信电路模块
        4.4.1 串行通信电路子模块
        4.4.2 无线通信电路子模块
    4.5 辅助电路模块
        4.5.1 按键的实现
        4.5.2 24C02存储子模块
        4.5.3 DC/DC电源电路
    4.6 处理器(单片机)模块
        4.6.1 单片机选型
        4.6.2 内存规划
        4.6.3 主要子程序
        4.6.4 综合程序的实现
    4.7 综合电路与系统组装
5 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智能化PC机软件实现
    5.1 GUI软件模块
        5.1.1 仿示波器显示界面的实现
        5.1.2 操作界面的实现
    5.2 数据采集(PC)软件模块
        5.2.1 数据通信软件子模块
        5.2.2 数据显示软件子模块
        5.2.3 数据保存软件子模块
    5.3 数据处理软件模块
        5.3.1 数据插值软件子模块
        5.3.2 数据校正软件子模块
        5.3.3 数据回放软件子模块
        5.3.4 数据转换软件子模块
        5.3.5 多数据比较软件子模块
        5.3.6 数据处理软件接口的实现
    5.4 辅助功能软件模块
        5.4.1 屏幕截图子模块
        5.4.2 日志功能
        5.4.3 标定功能
    5.5 PC机软件子系统集成包
6 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试验
    6.1 实验室测试
        6.1.1 系统分部测试
        6.1.2 系统整机测试
        6.1.3 系统指标测试
    6.2 室外测试
        6.2.1 第一次室外测试
        6.2.2 第二次室外测试
    6.3 野外试验
        6.3.1 第一次野外试验
        6.3.2 第二次野外试验
        6.3.3 第三次野外试验
        6.3.4 第四次野外试验
        6.3.5 第五次野外试验
7 结论
    7.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7.1.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7.1.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
        7.2.1 不足之处
        7.2.2 改进措施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
    1 本仪器研发的技术路线
    2 电路研发中基于AVR单片机的部分程序源代码
    3 智能化计算机软件的部分程序源代码

(10)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柴油机喷油泵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系统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1.1.1 背景综述
        1.1.2 喷油泵试验台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喷油泵发展趋势
        1.1.4 系统开发的意义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系统开发技术基础
    2.1 数据采集简介
    2.2 数据采集原理
    2.3 数据库技术简介
        2.3.1 Access2003 数据库简介
        2.3.2 Orcale 数据库
        2.3.3 DB2 数据库
        2.3.4 SQL Server 数据库
    2.4 VC++和数据库的连接
    2.5 数据库建立所采用的规范要求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系统概述
    3.2 系统的技术指标和功能要求
        3.2.1 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
        3.2.2 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求
        3.2.3 系统监测信号及传感器
        3.2.4 流量信号监测
    3.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3.1 系统各模块功能介绍
        3.3.2 系统的总体结构
        3.3.3 系统的工作原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4.1 单片机的选择
        4.1.1 STC89C54RC/RD+系列单片机的特点
        4.1.2 STC89C54RC/RD+的管脚简介
    4.2 外围电路的设计
        4.2.1 外围控制电路总体图
        4.2.2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4.2.3 A/D 转换电路设计
        4.2.4 主轴转速信号处理电路
    4.3 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4.4 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4.4.1 变频调速的理论基础
        4.4.2 变频器工作简介
        4.4.3 转速输出放大电路设计
        4.4.4 转速控制方式选择电路设计
    4.5 异步串行通信口的设计
        4.5.1 单片机与 PC 机之间的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4.5.2 STC89C54RC/RD 单片机串行通信
        4.5.3 PC 机串行通信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5.2 上位 PC 机程序设计实现
        5.2.1 串行口通信检测
        5.2.2 数据动态实时监测
    5.3 STC89C54RD +单片机程序设计
        5.3.1 主程序设计
        5.3.2 转速测量子程序
        5.3.3 喷油量测量子程序
        5.3.4 数据采集处理模块
    5.4 STC89C54RD +与 PC 机间通信软件的设计
        5.4.1 通信协议
        5.4.2 基于 Windows 下的 API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5.4.3 PC 机串行通信子程序
        5.4.4 单片机串行通信子程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试验台数据采集系统测试
    6.1 系统硬件测试
    6.2 系统软件测试
        6.2.1 功能测试
        6.2.2 软件可靠性及其它指标
    6.3 实验测试
    6.4 试验数据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ndroid的物联型异步串行通信系统设计[J]. 郝纯刚,安康,黄文华. 大众科技, 2021(04)
  • [2]基于光学相控阵的波束调制研究[D]. 林之铃. 浙江大学, 2021(01)
  • [3]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设计与仿真[J]. 王青.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12)
  • [4]利用VB8.0实现PC机与多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方法[J]. 王平根. 科技视界, 2016(19)
  • [5]浅谈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设计[J]. 李方方. 通讯世界, 2016(06)
  • [6]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系统[J]. 李晓蕊,吕朝萍. 中国新通信, 2015(14)
  • [7]PIC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实现[J]. 王震. 电子制作, 2015(06)
  • [8]PC机与AVR单片机之间串行通信的实现[J]. 姜文谦.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03)
  • [9]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研制[D]. 巩秀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1)
  • [10]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柴油机喷油泵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吴宇帆.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讯的实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