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籽绿原酸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葵花籽绿原酸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一、葵花籽绿原酸酶法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燕丽[1](2021)在《葵花盘绿原酸的提取及体外降血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向日葵种植很广,葵花盘容易获得,但在农业方面,只作为饲料、燃料或当作废弃物扔掉,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向日葵花盘是向日葵产业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其酚类等物质的活性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向日葵花盘中含有的绿原酸活性物质,其具有很多重要的作用: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因此,从向日葵花盘中提取绿原酸,不仅能够提高向日葵花盘的附加值,还可以避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具有一定的经济前景。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向日葵花盘绿原酸的提取研究比较三种方法提取葵花盘中的绿原酸,其中超声辅助提取法得率最高。在以下五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研究确定提取葵花盘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为40%、超声温度为60℃、料液比为1:45 g/m L、40 min为超声时间为40 min、超声功率是90 W,该条件下葵花盘中绿原酸得率达到6.01 mg/g。(2)向日葵花盘绿原酸的分离纯化选用三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葵花盘绿原酸进行纯化实验,结果表明,对葵花盘绿原酸分离效果最好的是AB-8大孔吸附树脂,并采用静态和动态纯化进行吸附和解吸实验,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分离纯化条件。静态吸附条件:上柱前调节上样液p H值为3;动态吸附条件:上样液体积为3 BV、上样液流速为2m L/min、洗脱液流速为2m L/min、、洗脱液体积为4BV,收率达到69.48%。(3)向日葵花盘绿原酸的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对葵花盘绿原酸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葵花盘绿原酸的特征吸收峰为330 nm;红外光谱的主要波数为3252 cm-1、2929 cm-1、1959 cm-1、1379 cm-1、1036cm-1;高效液相色谱的保留时间为11.818 min,与绿原酸标准品的出峰时间基本一致;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表明,葵花盘提取物中确含绿原酸物质。(4)向日葵花盘绿原酸的体外降血糖活性研究采用a-葡萄糖苷酶和a-淀粉酶抑制活性评价向日葵花盘绿原酸的体外降血糖活性。通过对比不同浓度纯化前及纯化后的葵花盘绿原酸,对不同浓度的a-葡萄糖苷酶和a-淀粉酶的抑制率,以阿卡波糖作为对照,进行体外降血糖试验。结果表明,a-葡萄糖苷酶和a-淀粉酶的活性会受到葵花盘绿原酸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在纯化后及在0.8 mg/m L浓度下,除阿卡波糖外,其对a-葡萄糖苷酶和a-淀粉酶的抑制率可达65%和61%,比纯化前抑制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因此该研究结果显示,葵花盘绿原酸具有较好的体外降血糖活性功能。

胡航伟,林祥娜,汤晓娟,林祥生,王亮,刘云国[2](2020)在《葵花籽生物活性物质及熟制后风味化合物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葵花籽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富含绿原酸、亚油酸、甾醇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表明,食用葵花籽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有益功效,对活性物质进行精细的提取,可以扩宽应用范围,提高生物利用率。熟制处理后,葵花籽会具有独特风味,可增加消费者的食欲,而其化合物组分是风味物质形成的重要因素,特征风味是醛酮类和吡嗪类化合物,并得到业内学者广泛认可。文章介绍了葵花籽生物活性物质及提取技术的研究现状、葵花籽熟制后风味化合物组分及关键风味物质,旨在为葵花籽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提供参考,进而实现葵花籽产业良好的前景。

金慧荣[3](2018)在《蒲公英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及其主要功能性评价》文中提出本论文对蒲公英绿原酸提取工艺方法、分离纯化及其主要功能性进行了评价。完成了下述主要研究工作,获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绿原酸提取方法及工艺参数研究。以绿原酸的得率为指标,对超声波法、酶解法和超声-酶解联用法提取蒲公英绿原酸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蒲公英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方法为超声-酶解联用法。在单因素的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最终获得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纤维素酶添加量0.3%(占干料的百分比,酶活597U/g)、酶解时间1.0h、酶解温度50℃、酶解的pH4.0、超声功率163W、超声时间1.7h、料液比1:20g/mL。在此最优条件下,绿原酸平均得率为2.14%,与模型预测值2.12%相近。蒲公英绿原酸纯化工艺的研究。首先利用双水相初步纯化绿原酸粗提物,并利用HPLC法检测绿原酸的纯度。通过单因素、响应面试验优化获得最优的双水相纯化条件为:丙酮浓度36%,磷酸氢二钾浓度17%,pH4.0,在此工艺条件下,绿原酸的纯度达到55.44%。然后,用聚酰胺树脂进一步纯化绿原酸,利用单因素、响应面优化试验对纯化条件进一步优化,得到聚酰胺树脂吸附绿原酸的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样浓度4.0mg/mL,上样液流速4.5BV/h,上样液pH3.5;最佳洗脱条件为:乙醇浓度55%,洗脱液流速3BV/h,洗脱液用量4.5BV。最终得到绿原酸的纯度为67.23%,回收率为89.35%。蒲公英绿原酸的主要功能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绿原酸对黑曲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8mg/mL,12mg/mL,10mg/mL;抗氧化和消炎特性的研究表明:同浓度下的绿原酸与Vc的清除效果相当,证明绿原酸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研究绿原酸对二甲苯致使小鼠耳肿胀的消炎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绿原酸具有消炎特性,消炎效果与绿原酸的浓度成正比。蒲公英功能酸奶的研制。酸奶的最佳配比为:接种量为6%(保加利亚杆菌:嗜热链球菌为1:1)、绿原酸的添加量0.2mg、蔗糖的添加量9%、明胶的添加量0.4%。与普通酸奶比较,蒲公英酸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酸奶中脂肪含量6.8±0.5g/100g、非脂乳固体11.9±1.0g/100g、蛋白质5.0±0.3g/100g,酸度79.4±3.1。T,乳酸菌数(1.4±0.06)×109(CFU/mL)。

潘婉莲,赵苗,袁芳,李蕊,余海忠[4](2017)在《我国天然产物绿原酸活性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原酸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目前对其活性的研究已深入到食品、保健、医药和日用化工等多个领域。针对近年来国内对绿原酸研究的相关报道,本文综述了天然产物绿原酸的活性研究进展,如抑制和激活相关酶的活性,抗氧化活性及作用机制,抑制突变和抗肿瘤活性,对细胞的促进凋亡或增强保护活性,抑菌活性及抗病毒活性,降血脂及调节机体血脂代谢作用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本文围绕超声波法、微波法、酶法、混合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等常规处理方法,对于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和提取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的相关报道也进行了总结。此外,本文也对今后的绿原酸活性研究与提取工艺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胡梦姣,吕冠薇,唐辛悦,杨瑞金,华霄,赵伟,张文斌[5](2017)在《商品酶Cellulase A “Amano”3处理提升葵花籽蛋白色泽和功能性质》文中提出为消除绿原酸对葵花籽蛋白在食品应用中的限制作用,以脱壳葵仁为原料,微酸浸提预先脱除葵仁中部分绿原酸,水媒法提取葵花籽油和蛋白质的同时,添加含绿原酸水解酶活力(3.31 U/g)的商品酶水解残余绿原酸,冷冻干燥得完全脱除绿原酸的葵花籽蛋白质。结果显示,微酸浸提可脱除约76%的绿原酸,酶处理后总脱除率达99.6%。经脱酚和酶处理的葵花籽蛋白色泽明显改善,亮度值L*和红值a*由47.1、-7.4提高至70.3、3.3,持水持油性、乳化稳定性显着提高,溶解性由59.0%提升至87.0%。电泳分析,葵花籽蛋白分子质量集中于1050 kDa,酶处理后分子质量为34.1 kDa的蛋白条带有一定降解。含绿原酸水解酶活力的商品酶可以完全水解葵仁中残留绿原酸,结合水媒法提油技术制备得到的葵花籽蛋白质具良好的色泽和功能特性,为提取优质葵花籽蛋白质提供了新方法。

胡梦姣[6](2017)在《绿原酸水解酶的发酵制备及其在葵花籽水媒法加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葵花籽蛋白质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优质蛋白资源,由于与葵花籽中绿原酸类物质相互作用而降低了感官品质和功能性质,从而限制其利用开发。现有物理化学脱酚方式仍无法实现葵花籽绿原酸的完全脱除。若能以酶催化水解方式去除绿原酸,将为脱除葵花籽中绿原酸引入新方法。绿原酸水解酶是能特异性催化水解绿原酸的一种酯酶,还具有酯化和转酯化活性。在制备咖啡酸和生物合成咖啡酸苯乙酯活性药物成分方面具有较大应用优势,而如今国内外仅有少量关于绿原酸水解酶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筛菌、诱变获得产绿原酸水解酶菌株,并分离纯化出绿原酸水解酶,将其应用于水代法制备葵花籽蛋白工艺中,研究了酶解绿原酸处理对葵花籽蛋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以绿原酸为唯一碳源,从富含绿原酸的葵花籽和金银花的种植地土壤中筛得产绿原酸水解酶,其中菌株SD-14酶活最高为0.048 U/mL。菌株鉴定其为黑曲霉,命名为Aspergillus niger SD14,ITS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Y860764。为提高菌株产酶能力,采用了常温室压等离子体诱变方式对其快速诱变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诱变得6株正突变株,其中菌株A.niger SD14.721酶活最高为0.081 U/mL,提高69%,遗传性稳定性良好。优化条件下发酵得到的绿原酸水解酶酶活力为0.139 U/mL,是优化前的1.72倍,是原始菌株2.90倍。其次,对发酵粗酶液采用超滤浓缩、硫酸铵沉淀、DEAE Sepharose FF离子层析和Superdex G200凝胶过滤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最终纯化后绿原酸水解酶比酶活4.35 U/mg。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单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6.7 k。进一步研究了纯化绿原酸水解酶的酶学性质,得出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温度为60℃。在pH 3.08.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pH稳定性。60℃以上酶活稳定性变差。金属离子Cu2+、Fe2+、Al3+和Fe3+对酶活有明显抑制作用。绿原酸水解酶Km和Vmax分别为1.85μM和0.38μmol/min。随后,开展了绿原酸水解酶在葵花籽水媒法加工中的应用研究。以微酸脱酚处理后的葵花籽为原料,结合水代法提油工艺,添加自制绿原酸水解酶水解脱酚葵花籽中残余绿原酸,制得脱除绿原酸的葵花籽蛋白粉。初步确定了酶水解脱酚葵花籽中残余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0 U/g、酶解温度30℃、酶解3 h。在此条件下,残余绿原酸的水解率为93.09%。最后,利用自制绿原酸粗酶粉和含绿原酸水解酶活力的商品酶Cellulase A“Amano”3分别制备了葵花籽蛋白粉。对比分析了未脱酚、脱酚、经绿原酸水解酶处理和商品酶处理所得到的四种葵花籽蛋白的色泽、体外消化率和溶解性、持水持油性、乳化稳定性等功能性质。两种酶解处理后葵花籽蛋白粉颜色由绿色变为浅灰色,感官品质提升,溶解性显着提高,分别为80.4%和87.7%,持水性和乳化稳定性显着上升,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分别提高至88.79%和89.27%。氨基酸分析表明葵花籽蛋白氨基酸结构均衡,种类齐全,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刘媛媛[7](2016)在《水媒法提取葵花籽油与蛋白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葵花籽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同时,葵花籽蛋白质也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质资源,具有抗营养因子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为了高效开发葵花籽资源,本研究对葵花籽的水媒法(以水为媒介采用酶辅助提取的水酶法和未采用酶辅助提取的水代法)加工工艺、乳状液性质及破除工艺、葵花籽油品质分析、葵花籽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以及葵花籽油的储藏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利用透射电镜对脱酚和未脱酚葵花籽原料中的油体和蛋白质的分布状态进行了表征。再以脱酚葵花籽仁为原料,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探讨了不同的粉碎粒度对葵花籽提油率的影响,并比较了水酶法和水代法提取葵花籽油工艺。结果表明,当平均粒径小于30μm时,葵花籽的游离油率最高。水酶法和水代法的最高提油率分别为92.48%和87.12%。其次,与水酶法相比水代法不使用酶,可得到功能性质更全面的葵花籽蛋白质。然而,水代法提取葵花籽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含油量的乳状液难以破除,一次离心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总提油率,分析了顽固乳状液的组成、粒度和流变学性质。比较了不同的破乳处理方法,包括乙醇辅助、热处理、高速剪切、冷冻解冻及不同种类酶处理等方法的破乳效果,结果表明,冷冻解冻法破乳效果最优,破乳率为94.01%。乙醇辅助破乳法次之,破乳率为92.02%,使得最终葵花籽总提油率达到95.63%。由于水代法提取葵花籽油后的渣相中还含有28.05±0.37%的蛋白质,故对其进行蛋白质提取。对脱酚葵花籽、未脱酚葵花籽、水代法提葵花籽油后的渣相进行蛋白质提取,并与大豆蛋白质进行比较。最终渣相葵花籽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80°C、料水比1:20(w/v)、pH 10.5、提取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葵花籽渣相蛋白质的提取率可达54.79%。氨基酸分析表明葵花籽蛋白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价值高。最后,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葵花籽油(水代法提取的葵花籽油、热榨葵花籽油、冷榨葵花籽油)的维生素E含量、反式脂肪酸含量及储藏期内的酸值、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结果表明,水代法制取的葵花籽油品质要优于压榨法制取的葵花籽油品质,它维生素E含量高达65 mg/100 g,反式脂肪含量仅为0.05 g/100 g。在储藏稳定性实验中,结果显示,水代法制取的葵花籽油在储藏期内各指标的数值均比压榨法制取的葵花籽油数值小、储藏稳定性好,水代法与压榨法相比优势较明显。抗氧化剂的效果相比,发现VE的抗氧化效果没有TBHQ的效果好,添加200 ppm VE的抗氧化效果要好于添加100ppm VE的抗氧化效果。

钱月[8](2016)在《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葵花籽绿原酸及葵花籽蛋白乳饮料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向日葵在国内的种植面积十分广泛,向日葵的果实即葵花籽,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绿原酸,葵花籽相对于其他绿原酸的来源如金银花、杜仲等价格低廉,目前我国对葵花籽绿原酸的研究相对较少。绿原酸本身被誉为“植物黄金”,不仅有抗氧化、抗肿瘤的功能,还有降血压、降血脂的生理特性。葵花籽中的绿原酸容易氧化成其他物质,对后续蛋白的提取、色泽和营养价值有不利的影响,因此从葵花籽中提取绿原酸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提取绿原酸以后的葵花籽粕通常作为饲料,浪费了蛋白资源,以提取完绿原酸的副产物为原料,制备蛋白乳饮料,提高了对葵花籽附加值的综合利用。本试验以葵花籽为原料,首先研究传统乙醇法提取葵花籽绿原酸,之后研究超声波微波辅助法提取葵花籽绿原酸,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工艺,然后选用大孔树脂纯化绿原酸,并研究绿原酸的功能特性,最后以提取完绿原酸的副产物为原料,制备蛋白乳饮料。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及微波辐射时间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然后根据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选取对得率影响大的三个因素分别是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和微波功率进行优化,经过修正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是液料比为25:1(mL/g)、超声波功率为300W、微波功率为540W。在上述最优条件下进行3次重复验证试验,得到绿原酸的得率为3.27%。(2)选取NKA-2树脂对绿原酸粗提取液进行纯化,最后确定上样浓度为6mg/mL,上样流速为2mL/min,洗脱剂乙醇的体积分数是90%,在此条件下纯化后的绿原酸的纯度为61.92%。(3)研究了绿原酸提取物的功能特性,分别为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与Vc的清除作用相比较,当样液浓度为60μg/mL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66.53%,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80.17%,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达到65.04%,结果表明,绿原酸可以很好地替代Vc。(4)研究了以提取完绿原酸的副产物为原料,制备葵花籽植物蛋白乳饮料的工艺,确定了制备葵花籽植物蛋白乳饮料的最佳配比为:白砂糖的添加量为9%,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2%,乳粉的添加量为3.5%,复合添加剂的加入量为0.2%。在此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测得的感官评分是92分。

卫佳[9](2016)在《烟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及含量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绿原酸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活性物质,不仅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功能,还有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压、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功能。国内一直主要从金银花、杜仲叶、葵花籽中提取绿原酸,但其价高量少的原料和产品的巨大需求反差迫使人们寻求更加广泛的提取原料。文献报道烟草中含有绿原酸,但关于烟草中绿原酸提取方法的报道较少。从烟草中提取绿原酸不仅可以拓宽绿原酸的原料来源,还可以提高烟草种植户的附加值,对科学利用烟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在确定了烟草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的基础上,比较测试了陕南环秦岭种植的主要栽培品种以及不同叶位烟叶绿原酸的含量,旨在为利用烟叶生产绿原酸提供技术支持,为开发烟草的新用途提供科学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建立了测定绿原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为0.02,加标回收率为100.46%。测得云烟99中绿原酸含量为1.324%。说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烟叶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是合理可行的。2.研究了水提法提取烟叶中绿原酸的工艺过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为60℃,提取时间70min,pH值为5,物料比为1:8。最佳条件下绿原酸得率为1.741%。3.研究了醇提法提取烟叶中绿原酸的工艺过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是80℃提取两次,提取时间90min,pH值为5,物料比为1:12。最佳条件下绿原酸得率为1.762%。通过两种方法综合比较,考虑到水提法溶剂成本低、无污染,适用于工业上大批量生产。4.按试验所得最佳方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品种、不同叶位烟叶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测试材料不同部位中绿原酸的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上部烟叶>中部烟叶>下部烟叶>烟梗。不同产区的同一品种比较,洛南云99的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绿原酸含量依次为1.145%、1.004%、0.929%,南郑云99的上部烟叶、中部烟叶、下部烟叶含量依次为1.553%、1.369%、1.143%,两者相比,南郑云99中绿原酸含量更高。

张由明[10](2016)在《利用绿咖啡豆提取制备绿原酸及甘露低聚糖的绿色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绿咖啡豆为原料,提取绿原酸,所剩咖啡豆渣制备甘露低聚糖,形成一条绿色环保的绿咖啡豆综合利用工艺。国内外还没有对这一整条前景深远的绿色工艺开展生物研究。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对整条绿色工艺进行研究,分别进行了绿咖啡豆中绿原酸的提取,绿原酸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和绿咖啡豆提取物减肥功能性试验,酶法制备甘露低聚糖和膜分离甘露低聚糖三大部分内容,结果如下:1.对绿咖啡豆中绿原酸的提取和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热水浸提的方法,重复分批三次提取绿原酸,依据水提法提取绿咖啡豆中绿原酸的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采用提取温度、溶剂pH值、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四个影响因素对水提法提取绿咖啡豆中绿原酸进行响应面设计。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四因素对绿咖啡豆中绿原酸得率影响显着,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9.75℃、溶剂pH值2.84、料液比1:6、提取时间3.04 h,所得绿原酸的最大提取得率为92.02%。2.选用吸附量达35.47 mg/mL的XDA-8大孔树脂对绿咖啡豆提取液中的绿原酸进行纯化,实验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10 mg/mL,上柱液流速2 BV/h,解吸用乙醇浓度70%,乙醇用量5 BV,乙醇流速3 BV/h,XDA-8树脂纯化后所得绿原酸含量可达70.85%,回收率可达85.42%。采用高效液相制备色谱获得了高纯度(95.21%)的绿原酸,并对肥胖大鼠进行了减肥功能应用实验,对于大鼠体重、体重增长及体内脂肪的控制均有明显效果。本研究所建立的绿原酸制备工艺操作简便、高效环保,产品功效明确,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3.依据单因素结果,不同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酶解咖啡豆渣制备甘露低聚糖正交实验对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pH值和酶解时间四因素进行优化,枯草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水解咖啡豆渣制备甘露低聚糖工艺条件最佳组合为:加酶量300 u/g、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为6和酶解时间8 h,MOS得率为52.76%。黑曲霉产β-甘露聚糖酶水解咖啡豆渣制备甘露低聚糖工艺条件最佳组合为:加酶量300u/g、酶解温度45℃、酶解pH值为7和酶解时间6 h,MOS得率为61.01%。确定黑曲霉产β-甘露聚糖酶酶解咖啡豆渣制备甘露低聚糖效果较好,酶解液膜分离得甘露低聚糖相对分子量小于1 KDa的DP=3.21,在1 KDa-3 KDa之间的滤液中甘露低聚糖DP值为7.46。黑曲霉产β-甘露聚糖酶酶解咖啡豆渣的酶解液经过PMP衍生化,经HPLC检测,确定甘露低聚糖组成成分为:甘露糖为42.78%,半乳糖为42.58%,阿拉伯糖14.64%。

二、葵花籽绿原酸酶法提取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葵花籽绿原酸酶法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葵花盘绿原酸的提取及体外降血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1.2 向日葵花盘
        1.2.1 葵花盘简介
        1.2.2 葵花盘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1.2.3 葵花盘的应用
    1.3 绿原酸简介
        1.3.1 绿原酸的提取方法
        1.3.2 绿原酸的分离纯化方法
        1.3.3 绿原酸的分析检测方法
        1.3.4 绿原酸的应用
    1.4 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1.4.1 糖尿病的发展现状
        1.4.2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4.3 a-淀粉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5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葵花盘绿原酸的提取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材料
        2.1.2 试剂
        2.1.3 仪器
    2.2 活性成分预实验
        2.2.1 葵花盘的预处理
        2.2.2 溶液的制备
        2.2.3 检测活性成分
    2.3 实验方法
        2.3.1 葵花盘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2.3.2 绘制绿原酸的标准曲线
        2.3.3 葵花盘绿原酸得率计算
        2.3.4 葵花盘中绿原酸提取方法的筛选
        2.3.5 单因素的实验设计
        2.3.6 响应面优化设计葵花盘绿原酸提取条件
    2.4 结果和分析
        2.4.1 葵花盘绿原酸活性成分检测结果
        2.4.2 葵花盘绿原酸提取方法选择结果
        2.4.3 单因素实验结果
        2.4.4 响应面试验结果和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葵花盘绿原酸的分离纯化
    3.1 试剂与仪器
        3.1.1 试剂
        3.1.2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树脂的预处理
        3.2.2 树脂的选择
        3.2.3 上样液的pH值对最优树脂静态吸附的影响
        3.2.4 最优树脂动态分离葵花盘绿原酸的单因素试验
        3.2.5 优化树脂动态分离葵花盘绿原酸的正交试验
        3.2.6 最佳组合验证性实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树脂的选择
        3.3.2 上样液的pH值对最优树脂静态吸附的影响
        3.3.3 优化树脂动态分离葵花盘绿原酸的单因素试验
        3.3.4 优化树脂动态分离葵花盘绿原酸的正交试验
        3.3.5 最优组合验证性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葵花盘绿原酸的鉴定
    4.1 试剂与仪器
        4.1.1 试剂
        4.1.2 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4.2.2 红外光谱的检测
        4.2.3 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的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紫外全波长扫描结果
        4.3.2 红外光谱检测结果
        4.3.3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
        4.3.4 质谱检测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葵花盘绿原酸的体外降血糖实验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1.1 试剂
        5.1.2 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葵花盘绿原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实验
        5.2.2 葵花盘绿原酸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实验
    5.3 实验结果
        5.3.1 葵花盘绿原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实验分析
        5.3.2 葵花盘绿原酸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实验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葵花籽生物活性物质及熟制后风味化合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葵花籽生物活性物质及提取研究
    1.1 绿原酸
    1.2 亚油酸
    1.3 膳食纤维
    1.4 活性多肽
    1.5 甾醇
    1.6 其他活性物质
2 葵花籽熟制后风味化合物
    2.1 萜烯类化合物
    2.2 醛酮类化合物
    2.3 吡嗪类化合物
3 总结与展望

(3)蒲公英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及其主要功能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蒲公英简介
        1.1.1 蒲公英概述
        1.1.2 蒲公英的主要成分
    1.2 绿原酸的研究概述
        1.2.1 绿原酸的概述
        1.2.2 绿原酸的作用和功效
        1.2.3 绿原酸的应用
        1.2.4 绿原酸的提取方法
        1.2.5 绿原酸的纯化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的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2 蒲公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2.1 仪器与试剂
        2.1.1 试剂与材料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原料预处理
        2.2.2 绿原酸最大吸收波长测定
        2.2.3 绿原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2.2.4 绿原酸得率的测定
    2.3 提取方法的工艺研究
        2.3.1 超声波法
        2.3.2 酶解法
        2.3.3 超声-酶解联用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绿原酸的标准曲线
        2.4.2 超声法提取工艺条件的确定
        2.4.3 酶解提取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
        2.4.4 酶解-超声联用法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绿原酸纯化方法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和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测定方法
        3.2.1 蒲公英中绿原酸的HPLC测定
        3.2.2 绿原酸纯度以回收率的测定
    3.3 蒲公英绿原酸纯化工艺的研究
        3.3.1 双水相初步纯化试验方法
        3.3.2 双水相体系纯化绿原酸条件的研究
        3.3.3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纯化绿原酸的研究
        3.3.4 树脂纯化绿原酸条件的研究
    3.4 高效液相色谱对纯化后蒲公英绿原酸含量的分析检测
    3.5 数据统计分析
    3.6 结果与讨论
        3.6.1 绿原酸的标准曲线
        3.6.2 双水相体系初步纯化绿原酸结果
        3.6.3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绿原酸的研究结果
    3.7 本章总结
4 蒲公英绿原酸的主要功能性的评价
    4.1 试验材料
        4.1.1 材料和试剂
        4.1.2 仪器和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蒲公英绿原酸抑菌作用研究
        4.2.2 绿原酸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4.2.3 绿原酸的消炎特性的研究
        4.2.4 统计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绿原酸抑菌效果的分析
        4.3.2 绿原酸抗氧化性的结果与分析
        4.3.3 绿原酸消炎效果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蒲公英绿原酸在酸奶中的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和试剂
        5.1.2 仪器和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功能酸奶的制备
        5.2.2 酸奶的感官评价
        5.2.3 绿原酸酸奶的品质分析
        5.2.4 酸奶的抗氧化性的测定
        5.2.5 测定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酸奶调配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5.3.2 正交试验优化酸奶调配最佳工艺的结果与分析
        5.3.3 绿原酸的添加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5.3.4 酸奶抗氧化活性的结果分析
        5.3.5 酸奶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我国天然产物绿原酸活性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绿原酸的活性研究
    2.1 对酶的作用活性
    2.2 抗氧化活性
    2.3 抑制突变和抗肿瘤活性
    2.4 对细胞的活性作用
    2.5 抗菌、抗病毒活性
    2.6 降血脂活性
3 绿原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3.1 超声波法
    3.2 微波法
    3.3 酶法
    3.4 混合辅助提取法
    3.5 CO2超临界提取方法
4 展望

(5)商品酶Cellulase A “Amano”3处理提升葵花籽蛋白色泽和功能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葵花籽蛋白质制备工艺
        1.2.2 葵花籽蛋白样品中绿原酸残余量的测定
        1.2.3 商品酶中绿原酸水解酶活力测定
        1.2.4 蛋白样品色泽测定
        1.2.5 蛋白样品相关性质测定
        1.2.6 蛋白样品电泳分析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商品酶处理对葵花籽中绿原酸的降解效果
    2.2 商品酶处理对葵花籽蛋白色泽变化的影响
    2.3 脱酚及商品酶处理对葵花籽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得葵花籽蛋白SDS-PAGE分析
3 结论

(6)绿原酸水解酶的发酵制备及其在葵花籽水媒法加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绿原酸简介
    1.2 绿原酸水解酶
        1.2.1 绿原酸水解酶概述
        1.2.2 产绿原酸水解酶产生菌的选育
        1.2.3 绿原酸水解酶酶活检测
        1.2.4 绿原酸水解酶应用
    1.3 葵花籽的开发利用
        1.3.1 葵花籽简介
        1.3.2 葵花籽的开发利用现状
        1.3.3 水媒法提取葵花籽油和葵花籽蛋白质
        1.3.4 葵花籽中酚酸物质去除的研究进展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和设备
        2.1.1 主要材料和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绿原酸水解酶产生菌的筛选
        2.2.2 常温室压等离子体诱变(ARTP)选育绿原酸水解酶高产菌株
        2.2.3 突变菌株发酵产酶培养基和产酶条件优化
        2.2.4 绿原酸水解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2.2.5 绿原酸水解酶在水媒法提取葵花籽蛋白质中的应用
        2.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绿原酸水解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3.1.1 菌株初筛
        3.1.2 菌株复筛
        3.1.3 菌种鉴定
    3.2 等离子体诱变及突变株产酶发酵条件优化
        3.2.1 ARTP诱变致死率曲线
        3.2.2 高产绿原酸水解酶突变株的筛选
        3.2.3 突变株遗传稳定性分析
        3.2.4 发酵产酶培养基的优化
    3.3 绿原酸水解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
        3.3.1 超滤浓缩
        3.3.2 硫酸铵沉淀
        3.3.3 离子交换层析
        3.3.4 凝胶过滤层析
        3.3.5 SDS-PAGE电泳检测和酶的相对分子质量
        3.3.6 绿原酸水解酶的纯化结果
        3.3.7 酶学性质研究
    3.4 绿原酸水解酶在水媒法提取葵花籽蛋白质中的应用
        3.4.1 绿原酸水解酶水解脱酚葵花籽中残余绿原酸的工艺研究
        3.4.2 葵花籽蛋白质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3.4.3 葵花籽蛋白质的色泽
        3.4.4 葵花籽蛋白质的变性温度
        3.4.5 葵花籽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对比
        3.4.6 葵花籽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3.4.7 葵花籽蛋白质体外消化率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7)水媒法提取葵花籽油与蛋白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葵花籽的概述
        1.1.1 葵花籽简介
        1.1.2 葵花籽的主要成分
    1.2 葵花籽中酚酸物质去除的研究进展
    1.3 葵花籽油工艺研究的进展
        1.3.1 传统的葵花籽加工方法
        1.3.2 水媒法提取葵花籽油工艺
    1.4 立题背景和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水媒法提葵花籽油工艺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葵花籽仁成分测定
        2.3.2 葵花籽仁的脱酚
        2.3.3 透射电镜分析
        2.3.4 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工艺路线
        2.3.5 水代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工艺路线
        2.3.6 葵花籽的粉碎
        2.3.7 葵花籽粒径的测定
        2.3.8 影响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的主要因素
        2.3.9 影响水代法提取葵花籽油的主要因素
        2.3.10 激光共聚焦分析
        2.3.11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葵花籽的主要组成
        2.4.2 葵花籽的微观结构观察
        2.4.3 粉碎对葵花籽粒径的影响
        2.4.4 水酶法提葵花籽油的工艺条件优化
        2.4.5 水代法提油的工艺条件优化
        2.4.6 不同方法提取葵花籽油后各相的微观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代法加工葵花籽仁产生的乳状液及其破除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顽固乳状液主要成分的测定
        3.3.2 顽固乳状液表面蛋白浓度的测定
        3.3.3 顽固乳状液的流变学性质
        3.3.4 不同物理方法破除顽固乳状液
        3.3.5 酶法破除顽固乳状液
        3.3.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3.3.7 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顽固乳状液主要成分的测定
        3.4.2 顽固乳状液的表面蛋白浓度
        3.4.3 顽固乳状液的流变学性质
        3.4.4 物理方法破乳的效果
        3.4.5 酶法破乳的效果
        3.4.6 乳状液微观结构随酶解时间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葵花籽蛋白质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提取条件对葵花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4.3.2 葵花籽蛋白质的制备
        4.3.3 葵花籽蛋白等电点的测定
        4.3.4 葵花籽蛋白的电泳分析
        4.3.5 葵花籽蛋白变性温度的测定
        4.3.6 葵花籽蛋白氨基酸分析
        4.3.7 葵花籽蛋白疏水性分析
        4.3.8 葵花籽蛋白主要功能性质的测定
        4.3.9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葵花籽蛋白的提取工艺
        4.4.2 葵花籽蛋白的等电点
        4.4.3 SDS-PAGE
        4.4.4 葵花籽蛋白的变性温度
        4.4.5 葵花籽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4.4.6 葵花籽蛋白的疏水性分析
        4.4.7 葵花籽蛋白的功能性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代法提取的葵花籽油品质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油脂基本质量指标的测定
        5.3.2 压榨葵花籽油的制取
        5.3.3 水代法葵花籽油的精炼
        5.3.4 油脂中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5.3.5 油脂中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
        5.3.6 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5.3.7 茴香胺值的测定
        5.3.8 葵花籽油储藏稳定性的测定
        5.3.9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水代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基本质量指标
        5.4.2 水代法提取葵花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5.4.3 不同工艺制取的葵花籽油维生素E含量
        5.4.4 不同工艺制取的葵花籽油反式脂肪酸含量
        5.4.5 葵花籽油的储藏期稳定性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葵花籽绿原酸及葵花籽蛋白乳饮料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向日葵简介
    1.2 绿原酸概述
    1.3 绿原酸的提取方法
    1.4 绿原酸的测定方法
    1.5 绿原酸分离纯化的方法
    1.6 绿原酸的生理功能
    1.7 绿原酸的应用
    1.8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9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验材料与试剂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葵花籽基础成分的测定
    3.2 绿原酸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回归方程
    3.3 乙醇法提取葵花籽绿原酸的试验结果
    3.4 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葵花籽绿原酸工艺的研究
    3.5 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葵花籽绿原酸的响应面设计试验
    3.6 大孔树脂对绿原酸分离纯化的研究结果
    3.7 绿原酸提取物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3.8 葵花籽绿原酸功能性质的测定结果
    3.9 制备葵花籽蛋白乳饮料工艺研究的试验结果
4 讨论
    4.1 绿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4.2 绿原酸纯化工艺的研究
    4.3 绿原酸功能特性的研究
    4.4 葵花籽蛋白乳饮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烟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及含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绿原酸相关研究进展
        1.2.2 烟草药用相关研究进展
第二章 绿原酸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3 色谱条件
        2.2.4 标准曲线
        2.2.5 测定及含量计算
        2.2.6 精密度和加标回收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烟叶中绿原酸水提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3.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第四章 烟叶中绿原酸醇提工艺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4.2.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绿原酸含量比较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利用绿咖啡豆提取制备绿原酸及甘露低聚糖的绿色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绿咖啡豆简介
        1.1.1 绿咖啡豆来源
        1.1.2 绿咖啡豆中的营养成分
    1.2 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1.2.1 绿原酸的理化性质
        1.2.2 绿原酸的分布
        1.2.3 绿原酸的研究现状
        1.2.4 绿原酸的提取
        1.2.5 绿原酸的分离纯化
        1.2.6 绿原酸的结构表征
        1.2.7 绿原酸的生理活性研究
    1.3 甘露低聚糖的研究进展
        1.3.1 甘露低聚糖的定义及来源
        1.3.2 甘露低聚糖的制备
        1.3.3 甘露低聚糖的分离纯化
        1.3.4 甘露低聚糖的功能应用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绿咖啡豆中绿原酸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绿原酸液相检测
        2.3.2 绿原酸全波长扫描和标准曲线绘制
        2.3.3 酶法、醇提和水提法对比
        2.3.4 绿原酸制备条件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绿原酸分离纯化和功能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树脂对绿原酸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比较
        3.3.2 XDA-8 树脂对绿原酸静态吸附和解吸
        3.3.3 XDA-8 树脂动态吸附和解吸条件优化
        3.3.4 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纯化
        3.3.5 绿咖啡豆提取物功能性应用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酶法制备甘露低聚糖及其成分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仪器
        4.2.4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甘露糖标准曲线
        4.3.2 β-甘露聚糖酶A和β-甘露聚糖酶B的酶活力
        4.3.3 不同来源的两种酶单因素对比实验
        4.3.4 不同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正交对比实验
        4.3.5 甘露低聚糖膜分离
        4.3.6 PMP衍生化多糖组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葵花籽绿原酸酶法提取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葵花盘绿原酸的提取及体外降血糖的研究[D]. 张燕丽.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葵花籽生物活性物质及熟制后风味化合物研究进展[J]. 胡航伟,林祥娜,汤晓娟,林祥生,王亮,刘云国. 食品工业科技, 2020(21)
  • [3]蒲公英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及其主要功能性评价[D]. 金慧荣.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12)
  • [4]我国天然产物绿原酸活性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 潘婉莲,赵苗,袁芳,李蕊,余海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11)
  • [5]商品酶Cellulase A “Amano”3处理提升葵花籽蛋白色泽和功能性质[J]. 胡梦姣,吕冠薇,唐辛悦,杨瑞金,华霄,赵伟,张文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09)
  • [6]绿原酸水解酶的发酵制备及其在葵花籽水媒法加工中的应用[D]. 胡梦姣. 江南大学, 2017(02)
  • [7]水媒法提取葵花籽油与蛋白质[D]. 刘媛媛. 江南大学, 2016(02)
  • [8]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葵花籽绿原酸及葵花籽蛋白乳饮料的制备[D]. 钱月.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9]烟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及含量比较研究[D]. 卫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10]利用绿咖啡豆提取制备绿原酸及甘露低聚糖的绿色工艺研究[D]. 张由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葵花籽绿原酸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