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滨海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改革综述

大丰市滨海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改革综述

一、大丰市沿海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改革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于翔[1](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指出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王言茗[2](2020)在《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环境风貌逐渐改善。然而,快速城镇化还带来了空气质量下降、城市交通拥堵、自然环境恶化、“千城一面”等问题。时至今日,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多样的地域景观正在受到威胁,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已刻不容缓。因此,开展国土层面的各个地区地域景观的研究,明晰其发展历程与特征,学习古人“天人合一”的独特视角与珍贵经验,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山东沿海丘陵平原地带山丘散布、河网纵横、海岸迤逦,地域景观类型多样。本文将从风景园林学科的综合视角出发,选取清末民初(1912年)之前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作为山东沿海丘陵平原地区的典型样本进行研究。研究从多要素分析了这一区域的自然环境基础,以明确其自然地理特征;多阶段的研究了区域历史发展过程,总结多因素对不同历史时期地域景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基于这一地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个方面的梳理,本文将地域景观视为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四个层面相互作用的结果,结合地方志、舆图、老照片等历史资料,对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的地域景观展开分层解析研究,即自然山水层面、水利建设层面、农业生产层面和聚落营建层面。通过以上的研究,将清末民初这一时期中相对稳定与成熟的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传统地域景观体系概括为“山海夹抱、河岳为骨”;“河网成脉、水田交织”;“卫城安民、人文成境”的总体格局和“农田水利与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城乡建设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自然风景与人文情怀的互通互融”三个发展特征。最后,本论文聚焦清末民初以后的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的城乡发展概况,从城镇扩张蔓延、卫所消融解体、乡村同质发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初步分析了当下传统地域景观受到的自然系统的剧烈变迁和地域景观的日渐消隐两方面的剧烈冲击。同时,从风景园林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视角出发,尝试从审慎保护,珍视土地;择要修复,重塑文脉;适度转译,与古为新三个方面提出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的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有:成果创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初步完成了山东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典型地域景观样本的普查性研究。

张家榕[3](2020)在《张謇与淮南盐垦公司农业现代化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初,在通州与海门交界的土地上出现了我国第一家农垦公司,即张謇创办的通海垦牧公司,张謇成功的将他的农业现代化思想付诸于实践,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农业模式从小农生产开始走向公司制大农业。张謇作为新式农业模式的开拓者和示范者,推动淮南盐垦区形成以企业形式的垦地植棉热潮,在我国农业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张謇与淮南盐垦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本文通过研究公司经营制度和生产技术两个层面,论证垦区的农业现代化。通海垦牧公司是张謇采用发股集资方式的股份制农业公司,在通海垦牧的示范下,各盐垦公司纷纷采取这种资本主义公司制的经营方式,以股份的形式广泛募集社会资金,认股的投资人将成为公司的股东,并依据股数进行收益的分红。公司将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前期的土地开发及水利工程,这种固定资本的投资是明显区别于小农生产的,是现代大农业的体现。在组织机构方面,形成股东会领导下经理负责制,下属层级分明、权责明晰的管理部门及职位体系,在管理方面采取奖惩等多种形式。同时公司经营采取了中西结合的方式,没有完全脱离本土特色,采取招佃经营的方式,形成公司加农户的经营体制,吸纳佃农顶首用于垦区的工程投资,并且公司在佃垦地为主的基础上保留了自垦地,采用雇工经营的方式,这是完全的资本主义农业经营形式。虽然公司内部存在旧形式的议租分成制,但放在中国当时历史背景下考察,公司正处于一个转化的过渡期,必然会存在新旧事物的结合,而且这种结合的形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积极有效的,能够解决小农经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矛盾。同时各公司的植棉是为市场而生产,与资本主义现代工厂大生产——纱厂的关系密切,所以说公司及佃农都被纳入具有现代意义的农工商体系中。除此之外,各公司的农业现代化还体现在具体的生产技术上,而公司的组织形式是农业技术应用的平台和保证。生产前期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科学规划并修筑大堤及水闸,并进行土壤及棉种改良,降低土壤盐分增加肥力,驯化试验优质的棉种;生产中的田间管理,进行先进的病虫害防治,科学的现代气象知识的应用,以及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产后围绕市场进行的棉花原料的收购及其物流运输,并因此促进垦区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张謇作为盐垦公司的开拓者、引领者,其创造性的农业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满足了其纺织工业的需要,改变了小农生产的面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道路,从而对我国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孟令冉[4](2020)在《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乡村功能协调是保护乡村本底、改善乡村生活、增进农民福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鉴统计等数据,采用RS、GIS空间分析、模型评价、地理探测、拟合诊断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归纳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对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特点、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梳理总结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地理学的范畴归纳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在研究区乡村发展背景方面,以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理清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响应特征。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江苏省乡村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剖析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化特征。然后,从农业资源区划、经济区划视角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系统多要素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异,总结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2)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和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类型识别方法,剖析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2015年,江苏省57个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得分介于0.6856-0.8818之间,健康状况总体较好,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子系统健康等级空间分布集聚性较好,团簇分布明显。在13种不同健康类型中,健康型县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非健康型则以苏北县域为主,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对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为显着。就镇域尺度来看,1984-2017年,吴中区乡村发展总体表现出由工业主导型到农业主导型并逐渐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历史发展路径。各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在0.5562-0.8417之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乡村景观和自然子系统是造成近年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因子与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具有显着一致性,说明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性质和功能正逐渐衰退。(3)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江苏省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总体较弱,处于良性耦合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一般,多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生活功能对乡村“三生”功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而言,吴中区各镇域乡村“三生”功能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乡村生产、生态功能相对较弱,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发展较为均衡。基于此,选取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拟合关系,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耦合”与“内部要素-功能-系统层级耦合”两方面剖析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同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原理,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4)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首先,根据江苏省乡村自然资源要素、地貌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历史文化等特点选取24个典型调研乡村并划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特征,并以乡村产业结构为依据将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归纳凝练为3大类、8个亚类,总结了不同模式乡村发展的特点。然后,围绕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政策认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预期4个方面,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分别对江苏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5个典型乡村开展调查问卷与访谈,剖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分别从功能协调和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了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是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乡村自然要素为代价的社会经济提升必然会导致乡村功能失调和景观退化。本文以乡村生态系统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评价模型,剖析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契合实际的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亓军红[5](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单申生[6](2018)在《大丰海盐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盐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盐类物质的开发与利用是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以及调节自身生活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着支撑和引领作用。海盐文化是指在海盐的生产、运输、分配、销售等环节以及盐民自身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层面上的历史遗存以及精神层面上的思想特质和行为范式。我国海盐业经历几千年的历史洗礼决定了有其产生的海盐文化历史悠久、传统独特、影响深远。古老的大丰地处黄海之滨,拥有2000多年的海盐生产历史,蕴含了丰富的海盐文化。海盐文化成就了今天的大丰,而且使大丰的草堰、白驹、刘庄、小海、西团、万盈等小集镇浸透着浓浓的咸香。大丰海盐生产始于西汉,在两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诸如:丁溪、小海、草堰等重要盐场,以及盘铁、锅撇等制盐工具和煎盐、晒盐等制盐工艺的出现,展现了大丰制盐业的历史发展;大丰海盐文化的物质文化内涵从古建筑、古地名和古遗址等方面见证大丰海盐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丰的城市发展;大丰海盐文化的精神文化内涵从盐风民俗、盐民谚语和海盐文学作品等方面体现大丰盐民的智慧与拼搏精神;大丰海盐的制度文化内涵从盐政机构、盐政官制、盐商垣主和盐民灶丁等方面阐明大丰盐业制度的产生与衍生发展。新时代以来,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一直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题,而旅游便是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大丰海盐文化具有旅游观赏、食疗保健、民俗体验和科普教育等旅游开发价值;大丰境内的草堰古镇是重要的海盐文化代表地之一,200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草堰镇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全称为“江苏省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草堰镇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文物古迹等旅游开发优势,但存在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政策机制不健全、开发与保护力度不匹配和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由政府主导,制定相关政策,实现保护与开发双管齐下,挖掘与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大丰海盐文化的旅游开发,不仅对弘扬大丰海盐文化、促进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村落的发展与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史洋洋,吕晓,黄贤金,于淼[7](2017)在《江苏沿海地区耕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响应》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江苏沿海地区1990、2000和2010年3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为基础,在GIS、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和Costanza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的支持下合成时间序列表征下的耕地利用转型图谱、耕地利用转型模式图谱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图谱,据此揭示江苏沿海地区耕地转型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1990—2000年阶段耕地以建设用地、水域和林地占用为主,补充耕地来源除建设用地、水域和林地外,还包括了草地,耕地占用大于补充。空间差异以"耕地→建设用地"、"草地→耕地"最为明显,空间分离度低。2)2000—2010年阶段耕地占用的去向增加了未利用地,草地仍是主要的耕地补充来源。空间上以"耕地→建设用地"和"耕地→水域"图谱变化最为显着,空间分离度变大。3)1990—2010年耕地利用转型模式以后期变化最为显着。4)近20 a间,江苏沿海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170.85×108元提升为182.23×108元,水域是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主要的贡献类型。耕地利用转型导致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耕地→建设用地"是最主要的生态减值图谱类型。

陈饶[8](2016)在《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文中提出对城镇发展区域性与综合性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党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与推进的过程中,多次强调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重要性;论文的研究范围主要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大运河以东的地区,该区域位于首轮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份——江苏省域内。因此,论文针对江淮东部地区城镇的发展历史展开研究,意图在中央倡导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础上适时总结过去的城镇发展历史、城镇化经验、思考城镇发展的演变历程,应能更好地明确发展思路,为进一步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首先,论文分为先秦、秦汉、隋唐宋、明清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历史地理学、人口学、社会经济学等方法对江淮东部城镇的发展历史进行历时性论述,并从形成区划、城镇分布密度及城镇形成机制三个方面对各时段的城镇发展历史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纳总结。在历时性研究基础上,论文通过分层的方法对影响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各历史要素进行分类提取,并对各要素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叠加比较分析,构建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空间网络,进而总结江淮东部城镇体系结构,主要分为因漕运而兴的沿淮扬运河城镇体系、因水文地貌变迁而兴的里下河城镇体系及因盐业而兴的沿海城镇体系。论文对每个城镇体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城镇体系的变迁和特点,城镇的内部空间形态变迁进行逐一剖析,最后基于历史的视角对每个城镇体系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历史文脉的延续。

何玉良,童国华,陈以国[9](2015)在《盐城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思路研究》文中认为盐城市地处江苏省东部沿海,是全省农业大市、水利大市,积极策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谋划好"十三五"水利发展战略、思路、目标及重点,对于提高市域水利综合保障能力,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十分重要。文章在系统分析"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水利发展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规划思路设想,为编制盐城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提供参考。

周亮[10](2015)在《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10年来,淮河流域城镇人口激增,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致使流域水资源需求量大增,水环境污染压力空前。同时,长期的污染积累,持续的污染增量,粗放型增长方式,非理性的空间规划布局,以及唯“GDP论”的考核模式,加剧了流域居民的生存环境恶化,流域癌症村数量不断增加,环境成本与健康成本激增,“人-水”矛盾愈发尖锐。针对中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发展问题。201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未来中国将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为目标,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东部开放,中部崛起”战略大背景下,未来的15年(2015-2030年),淮河流域依然需要承担超过75亿吨粮食增产任务,承接大批来自长三角的污染转移产业,这无疑徒增了流域水污染防治难度与变数。因此,当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遭遇“掠夺式”发展的现实,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准确的解析污染来源,切实可行的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是流域实现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鉴于上述认识,论文以大尺度的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人-水”关系和谐发展为目标,围绕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这条主线,在充分考虑流域自然特征与经济发展特征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借助复杂理论与极限增长理论,以“3S”地理空间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3维”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评价模型,系统的从流域水环境敏感性、水污染压力、水污染防控预警能力三个方面,对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区。以期为构建大尺度流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定量的科学决策依据。鉴此,论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叠置分析法、空间探索性分析模型以及重力模型等方法。首次系统的对淮河流域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资源、水环境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机进一步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了流域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2000-2010年淮河流域“三化”发展迅速,“三化”对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持续增大。其中,城镇化与农业化对水环境胁迫程度明显上升,工业化则呈微弱的下降趋势。2000-2010年流域人口城市化率和土地城市化率年均分别上升1.34%与1.51%,十年间流域超过22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超过4498.45 km2土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流域污染产业空间集聚趋势明显,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50.93%,年均增长约1%。流域粮食产量增加明显,畜禽养殖规模化速度提升,化肥使用量年均增长14.6%,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超过点源上升为流域的主要污染来源。2000-2012年流域供水量、用水量与用水效率均呈显着的上升趋势,流域86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总体趋好,但V类以上水质比重仍然较高,重度污染区域面积呈现较明显缩减趋势,但污染物排放的高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依然集中分布在流域中游的沙颍河、洪河、涡河等子流域和流域省界附近(跨省断面污染严重)。耦合协调分析表明,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之间耦合协调度水平均偏低,流域35个地市耦合度与协调度平均值分别为0.292与0.140。流域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显着,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在对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水环境敏感性(WES),压力(WEPC)与防治能力(WPPC)的“三维”水资源环境支撑力模型。分别从流域自然基底、水质-水量,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化,监测预警等10个方面对流域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对流域173个县市(市区)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整体水平偏低,流域173个县市中有87个支撑力偏低,占流域总面积的57.12%。支撑力空间格局整体呈现淮河干流以南地区高于干流以北地区,下游地区>上游地区>沂沭泗河流域地区≥中游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同时,以郑州-开封为支撑力低值中心,呈现由低到高的圈层梯度扩散分布规律,即以郑州-开封经济区为核心的地区,支撑能力最低,邻近地区次之,距离中心越远支撑能力则越高。流域水环境敏感性整体较高,流域104个县市水环境敏感性中等偏高,占流域总面积的52.44%。敏感性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东,淮河干流以南,中游大部分地区敏感性总体较高。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整体偏高,173个县市(市区)中89个污染压力偏高,占流域面积的55.75%,其中农业面源与城镇生活污水对流域污染胁迫程度最高,污染压力空间格局呈现东部整体高于西部,市辖区高于一般县区的特征。流域污染防治能力普遍较低,173个县市(市区)中,88个县市(市区)防治能力中等偏低。防治能力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下游地区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东地区。形成敏感性、压力、防治能力与支撑能力空间差异显着的原因与流域综合评价体系的30项指标息息相关,但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区位、自然基础、区域发展水平、水资源效率和水环境管理水平。最后,依据流域“三维”支撑力模型中水环境敏感性、污染压力与防治能力的评价结果,对流域进行基于支撑力的水资源环境分区。并依据分区类型对流域进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与环境保护政策引导。分区研究表明,流域8种分区类型中高敏感-低压-低防治类型(H-L-L型)在流域分布最广,约占流域面积的1/4,其次是高敏感-高压-高防治类型(H-H-H型)、低敏感-高压-高防控类型(L-H-H型)与低敏感-低压-低防控类型(L-L-L型),四个类型共占流域面积的73.67%,是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的主要类型。针对不同分区类型特征,提出切合流域实际的综合空间发展策略,即优化流域国土与城镇空间布局,促进流域城乡统筹融合,调整流域工农业产业结构,适度承接转移产业等。淮河流域下游以及干流以南地区虽然污染的胁迫约束程度也较高,但其水环境敏感性较小,污染防治能力较高,在严格环境准入和排放标准前提下,适宜布局基础产业;流域中游和沂沭泗河流域水环境压力大,迫切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流域上游,饮用水源地,南水北调工程沿线以及流域生态极度脆弱区,建议严格的限制或保护性开发,确保良好生态环境功能和清洁水源供给。

二、大丰市沿海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改革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丰市沿海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改革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创新点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地质
        2.1.4 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2.1 地下水资源量
        2.2.2 地下水开采量
        2.2.3 地下水供水量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3.1.1 大数据技术
        3.1.2 5S集成技术
        3.1.3 可视化技术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3.2.1 空间数据处理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3.2.3 数字水网提取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3.3.1 拓扑元素概化
        3.3.2 拓扑关系描述
        3.3.3 拓扑关系存储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3.4.1 业务主题划分
        3.4.2 业务流程概化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3.5.1 业务集成环境
        3.5.2 三网集成合一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4.1.1 多源数据融合
        4.1.2 模型方法融合
        4.1.3 业务过程融合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4.2.1 主题服务模式
        4.2.2 主题服务特点
        4.2.3 业务应用过程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5.1.1 业务应用系统
        5.1.2 多源数据来源
        5.1.3 应用分析方法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变化
        5.4.2 人为因素变化
        5.4.3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主题化指标库
        6.1.2 评价指标优选
        6.1.3 评价等级划分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6.2.1 评价方法选取
        6.2.2 方法的组件化
        6.2.3 方法组件调用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6.3.1 指标数据来源
        6.3.2 评价结果分析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7.1.1 考核基本原理
        7.1.2 指标计算方法
        7.1.3 水位考核评分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7.2.1 监测数据处理
        7.2.2 水位指标确定
        7.2.3 地下水位考核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7.3.1 数据管理服务
        7.3.2 基础信息服务
        7.3.3 考核管理服务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与快速城镇化导致国内城市景观趋同
        1.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日益全面
        1.1.3 “生态优先”在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1.2 研究对象
    1.3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1 人居环境科学相关研究
        1.3.2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1.3.3 地域景观相关研究
        1.3.4 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资料综述
    1.4 相关概念辨析
        1.4.1 地域景观
        1.4.2 地域文化景观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地质地貌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貌类型
    2.3 水文条件
    2.4 气候条件
    2.5 土壤条件
    2.6 小结
3 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城乡发展概述
    3.1 原始孕育的先秦时期
        3.1.1 原始定居,农业萌芽
        3.1.2 莒国兴衰,城邑散布
        3.1.3 文明伊始,礼制崭露
    3.2 萌芽奠基的秦汉六朝
        3.2.1 郡县之始,城乡初建
        3.2.2 渔盐农林,曲折发展
        3.2.3 水土开发,五谷桑麻
    3.3 繁荣发展的隋唐五代
        3.3.1 城乡复兴,渔盐之利
        3.3.2 海运繁忙,水利兴盛
    3.4 趋于稳定的宋元时期
        3.4.1 海洋兴县,重心东移
        3.4.2 围垦开拓,农田及海
    3.5 曲折成熟的明清时期
        3.5.1 卫城安民,格局稳定
        3.5.2 城乡恢复,农业鼎盛
        3.5.3 水患频繁,筑堤护岸
        3.5.4 园林兴盛,风景秀丽
    3.6 小结
4 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解析
    4.1 自然山水
        4.1.1 主要山体
        4.1.2 主要河流
    4.2 水利建设
        4.2.1 内陆河网体系
        4.2.2 滨海水利工程
    4.3 农业生产
        4.3.1 农田类型
        4.3.2 景观肌理
        4.3.3 耕作方式
        4.3.4 作物种植
    4.4 聚落营建
        4.4.1 城邑营建
        4.4.2 卫所营建
        4.4.3 村镇营建
    4.5 小结
5 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传统地域景观体系
    5.1 总体格局
        5.1.1 “山海夹抱、河岳为骨”的自然山水格局
        5.1.2 “河网成脉、水田交织”的水网农田格局
        5.1.3 “卫城安民、人文成境”的城乡聚落格局
    5.2 发展特征
        5.2.1 农业水利与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
        5.2.2 城乡建设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
        5.2.3 自然风景与人文情怀的互融互通
    5.3 小结
6 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日照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
        6.1.1 城镇扩张蔓延
        6.1.2 卫所消融解体
        6.1.3 乡村同质发展
    6.2 日照滨海地区传统地域景观遭受剧烈冲击
        6.2.1 自然系统的剧烈变迁
        6.2.2 地域景观的日渐消隐
    6.3 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3.1 审慎保护,珍视土地
        6.3.2 择要修复,重塑文脉
        6.3.3 适度转译,与古为新
    6.4 小结
7 结语
    7.1 结论
        7.1.1 相对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多因影响、趋于成熟的城乡发展历程
        7.1.3 层层叠加、耦合发展的景观形成机制
        7.1.4 基于自然、融入文化的地域景观体系
        7.1.5 保护修复、与古为新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张謇与淮南盐垦公司农业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现代化及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1.2.2 张謇农业经济思想研究文献
        1.2.3 淮南盐垦公司研究文献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重点及基本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 论文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张謇与淮南盐垦公司的创建
    2.1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
    2.2 张謇的农业经济思想
        2.2.1 “棉铁主义”的实业救国思想
        2.2.2 “棉铁主义”中农工商一体化思想
        2.2.3 张謇对农业现代化认识
    2.3 淮南盐垦区的缘起—通海垦牧公司的创立
        2.3.1 张謇创建通海垦牧公司
        2.3.2 通海垦牧公司创办目的
    2.4 淮南盐垦区的形成—各盐垦公司的兴办
        2.4.1 张謇及通海垦牧的示范推动作用
        2.4.2 其它盐垦公司的创办
        2.4.3 淮南盐垦区的形成
    2.5 小结
第三章 淮南盐垦公司的现代化经营制度
    3.1 公司的现代化筹建方式:股东+佃农的资本力量
        3.1.1 股份制解决土地所有权
        3.1.2 公司股东的资本投入
        3.1.3 佃农的顶首费等资本投入
        3.1.4 公司的主要投资方向
    3.2 盐垦公司的现代化经营管理制度:公司+农户
        3.2.1 公司层面:股份制的组织形式及规章制度
        3.2.2 农户层面:采取议租分成制的租佃制度
    3.3 盐垦公司的垦地经营方式:佃垦+自垦
    3.4 新型的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模式
    3.5 小结
第四章 淮南盐垦公司的现代化生产技术
    4.1 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
    4.2 科学的土壤改良
    4.3 优质的棉种驯化改良
    4.4 先进的棉田生产管理
    4.5 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4.5.1 张謇的农业教育思想
        4.5.2 垦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
    4.6 现代化农产品运输
        4.6.1 垦区水运
        4.6.2 现代公路、铁路运输
    4.7 小结
第五章 张謇与淮南盐垦公司农业现代化评价
    5.1 张謇与盐垦公司的时代价值及历史局限
    5.2 张謇与盐垦公司的历史启示与现实意义
    5.3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4)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
    2.1 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2.2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2.3 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2.4 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
    3.2 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及其演变特征
    3.3 乡村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
    3.4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响应与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复合评估框架的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1 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4.2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与空间梯度特征
    4.3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特征
    4.4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发展类型典型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演变
    5.1 典型镇域研究的目的与选取依据
    5.2 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5.3 吴中区土地利用及乡村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
    5.4 吴中区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
    5.5 吴中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与乡村发展类型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乡村生态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6.1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过程分析
    6.2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与耦合分析方法
    6.3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6.4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6.5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6.6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机制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7.1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调研与模式凝练
    7.2 村民认知的乡村发展问题分析
    7.3 功能协调的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
    7.4 产业融合的多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6)大丰海盐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大丰海盐的生产历史
    第一节 海盐概述
        一、盐的由来和分类
        二、全国海盐的产区分布
        三、海盐的功能属性
    第二节 大丰海盐生产的发展变迁
        一、大丰盐场的发展历史
        二、大丰海盐生产工具的发展历史
        三、大丰海盐生产工艺的发展历史
第二章 大丰海盐文化的内涵表现
    第一节 物质文化表现
        一、古建筑
        二、古地名
        三、古遗址
    第二节 精神文化表现
        一、盐民风俗
        二、盐民谚语、歇后语
        三、海盐文学作品
    第三节 制度文化表现
        一、盐政机构
        二、盐政官制
        三、盐商垣主
        四、盐民灶丁
第三章 大丰海盐文化的旅游开发
    第一节 大丰海盐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
        一、旅游观赏价值
        二、食疗保健价值
        三、民俗体验价值
        四、科普教育价值
    第二节 大丰海盐文化旅游开发——以草堰古镇为例
        一、草堰古镇的旅游开发优势
        二、草堰古镇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三、草堰古镇旅游开发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7)江苏沿海地区耕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
    2.2 图谱模型的构建过程
        2.2.1 构建耕地利用转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图谱
        2.2.2 构建耕地利用转型模式图谱
        2.2.3 图谱变化特征统计
        2.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1990—2000年江苏沿海耕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1.1 图谱空间格局差异分析
        3.1.2 图谱数量变化特征分析
    3.2 2000—2010年江苏沿海耕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2.1 图谱空间格局差异分析
        3.2.2 图谱数量变化特征分析
    3.3 近20 a江苏沿海耕地利用转型模式图谱分析
        3.3.1 前期变化型图谱特征
        3.3.2 后期变化型图谱特征
        3.3.3 反复和持续变化型图谱特征
    3.4 近20 a江苏沿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图谱分析
        3.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3.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图谱变化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8)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中国古代城镇区域性研究的必要性
        1.1.2 江淮东部地区城镇发展历史研究的紧迫性
        1.1.3 中国区域城镇历史研究方法的探索性
    1.2 研究的时空范围及对象
        1.2.1 研究时间范围界定
        1.2.2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1.2.3 研究对象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研究现状
        1.3.2 区域城市史研究现状
        1.3.3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先秦江淮东部地域文化形成与早期城市起源
    2.1 早期东部江淮地域文化演进与城邑起源
        2.1.1 江苏境内先秦地域文化的演进
        2.1.2 史前时期江淮东部聚落分布与文化演进
        2.1.3 商周时期江淮东部聚落、城邑的空间分布与文化演进
    2.2 江淮东部早起聚落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机制
        2.2.1 自然地貌决定聚落西密东疏的分布格局
        2.2.2 岸线砂堤形成与江淮东部聚落的分布
        2.2.3 江淮东部经济的初步发展
    2.3 早期江淮东部聚落与城市的空间形态
        2.3.1 水对江淮东部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3.2 江淮东部先秦城邑与水乡文明的初步形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初步发展与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3.1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3.2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遗址与早期城镇的空间分布
        3.2.1 遗址的空间分布
        3.2.2 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密度变化
    3.3 秦汉六朝江淮东部聚落与城镇的形成机制
        3.3.1 自然地理变迁
        3.3.2 道路交通的发达促进运西地区的发展
        3.3.3 经济产业逐渐丰富
        3.3.4 移民对江淮人口、城镇、意识文化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快速发展与城镇体系基本形成
    4.1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4.2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城镇的分布、密度与发展情况
        4.2.1 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密度
        4.2.2 具有经济意义的城镇网络初步形成
        4.2.3 江淮东部“运河城镇带”形成
        4.2.4 宋金江淮防御工事与军事城堡建设
    4.3 隋唐两宋江淮东部城镇的形成机制
        4.3.1 黄河夺淮之前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4.3.2 运河水系开凿与陆路交通兴建、邮驿城镇建设
        4.3.3 江淮东部经济圈的形成
        4.3.4 隋唐宋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
        4.3.5 重道尚武对区域意识文化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元明清江淮东部发展鼎盛期与城镇体系完善期
    5.1 元明清江淮东部行政区划及建置沿革
    5.2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的分布、密度与职能
        5.2.1 元明清县下级的行政机构组织
        5.2.2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分布密度与空间格局
        5.2.3 元明清江淮东部市镇职能类型与特点
    5.3 元明清江淮东部城镇的形成机制
        5.3.1 黄河夺淮之后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镇体系的影响
        5.3.2 古代道路发展鼎盛与近代公路兴起对城镇的影响
        5.3.3 元明清人口迁徙、分布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5.3.4 元明清江淮东部经济发展状况
        5.3.5 科举人才的分布与城市文化的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空间网络建构与特点
    6.1 基于分层思想的区域城镇历史要素的分类
        6.1.1 基本概念解析
        6.1.2 基于分层思想的区域城镇历史要素概念解析
        6.1.3 区域城镇发展历史要素的划分
    6.2 江淮东部地区城市历史空间要素变迁研究
        6.2.1 区域行政格局完善
        6.2.2 城镇空间结构变迁
        6.2.3 自然地理变迁
        6.2.4 道路交通要素变迁
        6.2.5 人口要素变迁
        6.2.6 经济要素空间结构
        6.2.7 文化要素变迁
    6.3 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的空间网络建构
        6.3.1 历史要素空间网络构建的目的
        6.3.2 历史要素空间网络构建的内容
        6.3.3 江淮东部城镇历史空间网络建构
    6.4 江淮东部城镇形成特点和空间结构
        6.4.1 江淮东部城镇形成特点
        6.4.2 江淮东部城镇的空间结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因漕运而兴的沿淮扬运河城镇体系
    7.1 淮扬运河沿岸城镇发展现状与问题
    7.2 江淮运河发展与沿岸城镇的空间形态演变
        7.2.1 运河的发展与城镇体系的变迁
        7.2.2 沿运城镇形成与变迁的原因
        7.2.3 沿运城镇形态空间特点
    7.3 运河城市的漕运空间研究——以淮安为例
        7.3.1 江淮运河对淮安所产生的历史价值
        7.3.2 水系变迁与两淮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7.3.3 明清淮安老城漕运空间研究
        7.3.4 清江浦漕运空间的变迁
    7.4 对比研究——临江运河水系变迁与扬州城镇历史空间演变
        7.4.1 运道变迁与扬州城镇体系形成
        7.4.2 运道变迁对扬州老城空间的影响
        7.4.3 两淮城镇与临运城镇的对比
    7.5 基于历史视角的沿运城镇未来发展策略探索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因水文地貌变迁而兴的里下河城镇体系
    8.1 里下河地区城镇发展的现状
        8.1.1 城镇经济发展现状
        8.1.2 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2 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变迁
        8.2.1 黄河夺淮之前一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8.2.2 黄河夺淮之后——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快速发展
        8.2.3 黄河北迁之后——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的衰落
        8.2.4 建国后水利建设——里下河水乡城镇体系再发展
    8.3 里下河水乡聚落群空间分布特征
        8.3.1 里下河地区聚落群形态特征
        8.3.2 江淮东部其他地区聚落群形态特征
        8.3.3 聚落群空间分布与城镇产业结构现状
    8.4 里下河水乡城镇的空间形态特征
        8.4.1 人工水系开凿与城市空间形态变迁——以泰州老城为例
        8.4.2 水文地貌的演变与城镇的发展——以兴化为例
        8.4.3 水系对古镇的空间形态影响——以溱潼为例
    8.5 基于历史规律的里下河城镇未来规划探索研究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因淮盐而兴的沿海城镇体系
    9.1 淮盐的地位及江淮沿海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9.1.1 淮盐的地位与价值
        9.1.2 两淮盐业城镇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9.2 两淮盐场发展与滨海城镇体系变迁
        9.2.1 秦汉时期——“煮海为盐”聚居点的出现
        9.2.2 隋唐时期——沿海城镇体系的萌芽阶段
        9.2.3 宋元时期——淮盐经济发展高峰与沿海城镇体系的形成
        9.2.4 明清时期——沿海城镇体系的成熟阶段
    9.3 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与江苏沿海近现代城镇规划建设
        9.3.1 废灶兴垦与沿海盐垦公司的建立
        9.3.2 沿海近现代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与区域规划
    9.4 江淮沿海城镇空间变迁特点
        9.4.1 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的变迁特点
        9.4.2 城镇防御体系的建设
        9.4.3 沿海人工水乡城镇的逐步形成
        9.4.4 盐场内部空间的分布特点
    9.5 淮盐城镇空间变迁——以草堰-大丰为例
        9.5.1 盐场的历史沿革
        9.5.2 古盐业集散地——草堰镇的空间形态变迁
        9.5.3 大丰公司规划特点及城镇的形成
        9.5.4 小结
    9.6 基于历史研究的淮盐文化线路构建的初步探索
        9.6.1 淮盐文化线路属性
        9.6.2 准盐文化线路的初步建构
        9.6.3 淮盐文化线路三个层面及保护措施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基本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一 地方志及古代文献
    二 学术专着
    三 期刊论文
    四 论文集
    五 学位论文
    六 主要参考网站
作者简介

(9)盐城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十二五”水利发展回顾
    1.1 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1.2 水源供给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1.3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1.4 水资源保护成效显着
    1.5 水利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 问题与形势分析
    2.1 存在问题
        2.1.1 防洪 (潮) 除涝整体能力不强, 防洪减灾任务繁重
        2.1.2 水资源保障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2.1.3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形势严峻
        2.1.4 农村水利综合保障能力还不强
        2.1.5 水利管理仍较薄弱, 改革需进一步深化
    2.2 形势分析
        2.2.1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对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2.2.2 保障和改善民生, 对大力发展农村水利提出了新要求
        2.2.3 适应经济社会转型, 对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出了新要求
        2.2.4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对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出了新要求
3“十三五”总体思路与目标
    3.1 指导思想
    3.2 总体目标
    3.3 总体思路布局
        3.3.1 以流域区域重点工程建设为龙头, 加快推进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建设
        3.3.2 以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为抓手, 加快推进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3.3.3 以水生态试点县、市建设为契机, 加快水生态保护体系建设
        3.3.4 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 加快农村水利工程体系建设
        3.3.5 以深化水利改革发展为突破, 加快水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3.3.6 以提升水行政治理能力为目标, 加快水利发展支撑体系建设
    3.4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3.4.1 防洪减灾工程
        3.4.2 水资源保障工程
        3.4.3 水生态文明建设
        3.4.4 农村水利建设
4 关键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4.2 制定工作方案
    4.3 建立工作机制
    4.4 推进改革试点

(10)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水”矛盾空前突出
        1.1.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
        1.1.3 流域水污染久治不愈的现实
        1.1.4 流域发展与水环境保护长期博弈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方法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3 技术路线框架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理论方法支撑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流域行政区划与水功能区划
        2.1.3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 基础理论及基本概念
        2.2.1 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
        2.2.2 研究的基本概念
    2.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库构建
        2.3.2 研究方法
        2.3.3 本章小结
第3章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时空耦合特征分析
    3.1 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3.1.1 流域城镇化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3.1.2 流域工业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1.3 流域农业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2 淮河流域水资源环境时空分布特征
        3.2.1 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3.2.2 流域水环境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3.3 流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空间耦合分析
        3.3.1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评价体系构建
        3.3.2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流域经济发展的水环境支撑力评价
    4.1 支撑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流程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4.1.2 支撑能力“三维”评价模型构建
        4.1.3 评价权重厘定
        4.1.4 评价单元选取
        4.1.5 综合评价方法
    4.2 流域水环敏感性分区评价
        4.2.1 流域水环境本底基础
        4.2.2 流域水环境容量
        4.2.3 流域水资源量-水质
        4.2.4 流域水敏感性环境评价
    4.3 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分区评价
        4.3.1 快速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胁迫影响
        4.3.2 快速工业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压力
        4.3.3 农业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压力
        4.3.4 主要污染物排放压力
        4.3.5 流域水环境压力分区评价
    4.4 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
        4.4.1 流域水污染控制处理能力
        4.4.2 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4.4.3 流域水污染投入管理能力
        4.4.4 流域水环境防治能力分区评价
    4.5 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分区评价
        4.5.1 流域水资源支撑能力整体分析
        4.5.2 上中下游水资源环境支撑力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水环境分区与空间规划引导
    5.1 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力分区
    5.2 基于支撑力分区的城镇布局与产业引导
        5.2.1 城镇空间布局优化
        5.2.2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引导
        5.2.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5.3 流域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5.3.1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环境管理制度
        5.3.2 探索适合淮河流域环境经济政策
        5.3.3 强化流域经济发展与控污协同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章小结
    6.3 研究创新点
    6.4 本研究不足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致谢

四、大丰市沿海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改革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日照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D]. 王言茗.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张謇与淮南盐垦公司农业现代化研究[D]. 张家榕. 南京财经大学, 2020(08)
  • [4]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D]. 孟令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大丰海盐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研究[D]. 单申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江苏沿海地区耕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响应[J]. 史洋洋,吕晓,黄贤金,于淼.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6)
  • [8]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D]. 陈饶. 东南大学, 2016(02)
  • [9]盐城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思路研究[J]. 何玉良,童国华,陈以国. 水利发展研究, 2015(09)
  • [10]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D]. 周亮. 南京大学, 2015

标签:;  ;  ;  ;  ;  

大丰市滨海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改革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