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增熹治疗上腹痛经验

徐增熹治疗上腹痛经验

一、许增喜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梅青青[1](2020)在《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型、证素分布特点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近10年文献的回顾性研究,提取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类型及证候要素,探讨其中医证型和证素分布特点以及病理类型、地域差异对证型和证素分布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所收录的有关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候类型的文献。提取文献中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候类型、证候要素、病理类型及所在地区等信息,运用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中医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72篇文献,共报道病例数16872例。其中Hp相关性慢性胃炎病例10248例,非Hp相关性慢性胃炎病例6624例。规范前中医证型26个,规范后20个;病位要素4个,病性要素8个。2 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主要证候类型依次为:脾胃湿热证(30.04%)>肝胃不和证(16.39%)>脾胃虚弱证(15.00%)>胃阴亏虚证(9.22%)>肝胃郁热证(5.86%)>脾胃虚寒证(5.26%)>瘀阻胃络证(5.24%)>肝郁气滞证(5.00%)>脾胃气虚证(3.47%)。对Hp和非Hp相关性慢性胃炎各主要证候类型病例数进行比较,各证型病例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Hp相关性慢性胃炎病位证素依次为:胃(50.45%)>脾(30.83%)>肝(15.68%)>经络(3.05%);对Hp和非Hp相关性慢性胃炎病位证素病例数进行比较,病位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位胃、脾、经络病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性证素依次为:热(26.61%)>湿(22.85%)>气滞(20.99%)>气虚(14.51%)>阴虚(6.62%)>血瘀(4.56%)>阳虚(3.77%)>寒(0.08%);对Hp和非Hp相关性慢性胃炎病位证素病例数进行比较,各病位证素病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和萎缩性胃炎进行比较,在主要证候类型上,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脾胃气虚证、脾虚瘀滞证、脾虚气滞证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脾胃虚寒证、瘀阻胃络证、肝郁气滞证、肝胃郁热证病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位要素上,病位胃、脾、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位经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性要素上,病性热、寒、气滞、阴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性湿、血瘀、气虚、阳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南北方地区进行比较,在主要证候类型上,肝胃郁热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脾胃气虚证、瘀阻胃络证、脾胃虚寒证、肝郁气滞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位要素上,病位胃、脾、肝、经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性要素上,病性湿、热、寒、血瘀、气滞、气虚、阳虚、阴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主要证候类型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亏虚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寒证、瘀阻胃络证、肝郁气滞证、脾胃气虚证。2 Hp相关性慢性胃炎病位证素依次为:胃、脾、肝、经络;病性证素依次为:热、湿、气滞、气虚、阴虚、血瘀、阳虚、寒。3 Hp和非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证候类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分布有明显差异。4 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胃炎与萎缩性胃炎的证候类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分布有明显差异。5 Hp相关性慢性胃炎南北方地区的证候类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分布有明显差异。

罗思武[2](2020)在《脾胃康方治疗儿童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脾胃康方治疗儿童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机制,为儿童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按照中西医诊断标准纳入82例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胃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法将之分为两组,41例/组。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组予口服脾胃康方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随访时间点为停药1个月后及停药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总有效率、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根除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的比较,分析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存在可比性。2.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情况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比较,分析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存在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但组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比较,分析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存在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但组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次要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比较,分析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存在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次要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后次要症状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但组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次要症状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6.两组患儿停药1个月后根除率比较:治疗组根除率为82.05%,对照组根除率为66.67%,分析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根除效果相当。7.两组患儿停药4个月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为6.25%,对照组复发率为30.77%,分析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8.两组不良反应: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与标准三联疗法比较,脾胃康方能显着提高儿童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根除效果确切,且根除后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借鉴。

杨晓玲[3](2008)在《温中补虚理气止痛法抗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的目的在于探讨温中补虚、理气止痛法对伴有消化道症状且符合脾胃虚寒证中医辨证标准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率及有效率,寻找一个安全性大、复发率低、有效根治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的中医药方案。方法:本课题对具有消化道症状的符合脾胃虚寒证中医辨证标准且做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阳性的60例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思密达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中西药物。两组均在治疗疗程结束后停止服药,就脾胃虚寒证的常见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进行疗效评定,并在4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对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方面和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在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方面,两组无显着差异。结论:由此可见温中补虚、理气止痛法是治疗脾胃虚寒证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治法,并且费用低廉、副作用少及耐药发生率低,是值得应用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

刘振国[4](2000)在《许增喜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

二、许增喜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许增喜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型、证素分布特点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溯源
    1 中医学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认识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资料来源
        1.2 文献检索方法
        1.3 文献选择标准
        1.4 文献评价与筛选方法
        1.5 名词术语规范方法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Hp和非Hp相关性慢性胃炎证型分布比较
        2.3 Hp和非Hp相关性慢性胃炎证素分布比较
        2.4 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胃炎与萎缩性胃炎证型、证素比较
        2.5 Hp相关性慢性胃炎南北方地区证型、证素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Hp相关性慢性胃炎证型分布特点
    2 Hp相关性慢性胃炎证素分布特点
    3 Hp和非Hp相关性慢性胃炎证型、证素分布差异
    4 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胃炎与萎缩性胃炎证型、证素分布差异
    5 Hp相关性慢性胃炎南北方地区证型、证素分布差异
结语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2)脾胃康方治疗儿童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认识
        1.1.1 流行病学研究
        1.1.2 发病机制
        1.1.3 病原学检测
        1.1.4 治疗
    1.2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2.1 病名认识
        1.2.2 病因病机
        1.2.3 治疗
第二章 临未研究
    2.1 研究背景与目的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2.1 病例来源
        2.2.2 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剔除标准
        2.2.6 中止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临床分组
        2.3.2 治疗方法
        2.3.3 疗程与随访
        2.3.4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2.3.5 统计学方法
    2.4 结果
        2.4.1 一般情况比较
        2.4.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2.4.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2.4.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2.4.5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2.4.6 两组患儿停药1个月后根除率比较
        2.4.7 两组患儿停药4个月后复发率比较
        2.4.8 两组不良反应
    2.5 讨论
        2.5.1 脾胃康方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2.5.2 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胃炎的认识
        2.5.3 脾胃康方方解
        2.5.4 脾胃康方药物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
        2.5.5 脾胃康方的作用机制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3)温中补虚理气止痛法抗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诊断标准
        (二) 病例选择
        (三) 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方法——粪便抗原检测
        (四) 一般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一) 观察方法
        (二) 治疗方法
        (三) 观察指标
        (四) 疗效判定标准
        (五)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一、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果研究
        (一) 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改善比较
        (二)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体征的总积分比较
        (三)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四) 两组根除率的比较
    二、不良反应及心、肝、肾功能观察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
        (一) 病名探讨
        (二) 病因病机探讨
    二、现代医学对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
        (一)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
        (二) 脾胃虚寒证感染幽门螺杆菌机理
    三、立法依据
    四、方药分析
        (一) 组方特点
        (二) 药理学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四、许增喜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型、证素分布特点文献研究[D]. 梅青青.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2]脾胃康方治疗儿童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观察[D]. 罗思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温中补虚理气止痛法抗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D]. 杨晓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11)
  • [4]许增喜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总结[J]. 刘振国. 内蒙古中医药, 2000(04)

标签:;  ;  ;  ;  ;  

徐增熹治疗上腹痛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