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南京人交通出行的新变化

喜欢看南京人交通出行的新变化

一、喜看南京人交通出行新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陆涵[1](2018)在《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1840-1937)》文中提出鸦片战争后,南京先后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开埠通商、新政、国民政府奠都、首都建设等接连重大事件的洗礼。特别是作为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首都的两段经历,相比国内其他城市的近代发展经历来说是十分罕见的。与城市自发的缓慢进化过程有所不同,大事件作为一种对城市发展的特定干预,其发生通常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发性,且有着影响力巨大、显效迅速等特点。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集聚形成一股强大的变革力量,干预和影响着城市空间的演进历程。结合近代中国及南京所发生的主要重大事件,将1840-1937近百年的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晚清战火中的空间破坏与衰败期(1840-1881);洋务风潮下的空间发展与转型期(1882-1926);首都建设期间的空间规划与重构期(1927-1937)。意在通过总结南京近代城市空间的阶段演化特征,分析在大事件干扰下空间功能和结构发生的改变以及空间自身对于这种干扰的应对表现。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挖掘在事件干扰背后隐藏的空间组织逻辑、演化规律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840-1881年间,在内忧外患之下,南京接连遭受战火的洗礼。特别是洪秀全统治期间,南京城市空间基本处于紊乱、重置的状态。湘军克复后,这种对空间发展的极端干预虽然很快烟消云散,但战争的重创不仅使原有城市功能发生了衰退,还延缓了新的功能要素的产生。总体来看,城市空间演化是处于不断衰败的状态。1882-1926年间,受洋务新风等的影响,南京步入了城市近代化的发展阶段。集中的变化发生在新政之后,新学、实业、医院、教会、金融、近代交通等功能要素在城内不断涌现。不过,这种自上而下的决策干预仅仅持续了十年,就以辛亥革命的爆发而告终。军阀混战期间,南京城市建设十分缓慢。下关滨江地区却因开埠通商得到了飞快的发展,还带动了城内与商贸往来相关行业的兴盛。城市空间开始向城中以东及城外沿江地区拓展。不过这种改变只是基于长期稳定的空间框架的局部调整,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没有带来空间结构的“质”的改变,城市空间演进处于功能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酝酿阶段。1927-1937年间,南京迎来了近代城建史上的“黄金十年”。“城市规划”开始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崭露头角、发挥作用。虽然这些规划的实施程度并不尽如人意,却足以给空间结构带来巨大的改变。首都干道系统建成后,中山大道及其各向延长线构成了新的城市发展轴线,新街口一跃成为城市中心之所在,空间开始向西北方向拓展,至此,从明代起南京一直固守的城市格局终于被打破。城市空间演化处于重构发展的阶段。总而言之,1840-1937年间南京城市空间演进是一个自然生长和大事件干预复合发展的过程,其中空间的自生发展作为一种城市发展内在的自组织机制,隐形而长效的作用于城市空间演进的整个过程当中,而大事件干预作为空间发展的随机涨落,即时显性的作用于城市空间演进的某一阶段,其产生的空间效应可能是一个缓慢的渐变和积累过程,也可能产生一个“质”的突破性的跃升。

陆学松[2](2018)在《清初尺牍选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初出现了一股尺牍编选出版的热潮,从顺治末到康熙间较短时期内,相继出现了十余种尺牍选本,分别为:李渔的《尺牍初征》与《古今尺牍大全》;周亮工的《尺牍新钞》、《藏弆集》与《结邻集》;汪淇、徐士俊等人的《分类尺牍新语》、《分类尺牍新语二编》与《分类尺牍新语广编》;陈枚的《写心集》与《写心二集》;黄容、王维翰的《尺牍兰言》;张潮的《尺牍友声》与《尺牍偶存》;程元勋、王化騄的《名人尺牍选》。这些尺牍选本的纷纭出现是一个较为值得重视的文学现象。一众尺牍选家继承了晚明文人尺牍小品的观念,秉持严格的文艺审美标准,四方收罗,收辑遗佚,保存了数量巨大的明末清初士人尺牍,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梳理文本,认真分析,谨慎总结,从文学视角出发,对这些尺牍选本的形成原因、形成与传播过程,以及其中所收尺牍的文艺审美价值、文学理论价值、文献价值等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总结。论文由绪论与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的来源以及研究意义、现状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正文部分分为十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清初尺牍选家、选本,以及众多的士人尺牍进行论述。第一章从社会与时代背景出发,指出晚明尺牍小品与尺牍选本的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在社会动荡与重建背景下的清初遗民思潮、经世致用思潮、商业求利思潮、个性思潮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对于尺牍选本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指出清初独特的文人尺牍创作情境、书籍市场的兴盛与文学选本发行的热潮、民间邮政服务的发展为清初尺牍选本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生态环境。第二章从尺赎选家与选本的角度出发,综合各种文献资料,对各种尺牍选本的编选、成书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细致的分析。其中,对于尺牍选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他们生平的考证,他们编选尺牍选本的动机、理念,编选团队的组建以及编选的过程等;对于尺牍选本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各种选本编选的方式、成书与传播过程,现存的版本考证等。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清初尺牍选家征集尺牍稿件的来源与渠道。优质、稳定的稿源渠道是尺牍选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清初尺牍选家出于不同的编选理念,囿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他们征选的尺牍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一段时间内,可以用“时人为主,间及前古”形容其内涵;在尺牍征选的地理范围上,则主要围绕杭州、南京、苏州、扬州、青州等几个中心城市,采取以点带面,多方征稿的方式收集稿件;在具体的稿件征集渠道上,诸选家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广泛搜罗自己与友朋往来之牍、朋友往来之牍、民间藏稿、其他尺牍选本以及利用征稿、投稿与赠稿、约稿的方式进行尺牍稿件的搜集。第四章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尺牍文体的认知。尺牍原非独立的文体,晚明文人重视尺牍也只是将之作为小品之一种看待。在清初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清初尺牍选家试图将尺牍文放在宏观文学背景下,追根溯源,梳理其独立发展的线索,给与尺牍以新的文体定位。他们认为尺赎文具有高辨识度,可以从大文体分类中独立出来,其源流可辨,其沿革可考,其风格可以识别。清初尺牍选家总体继承了晚明文人的尺牍小品观,但他们不停留于此,认为尺牍在不断进化,今人可以胜过古人。尺牍也不是小道末技,它们在表现文人性情、展现文艺之美以外,还需要承担载道的重任。基于这样的认知,他们进行不同方式尺牍的编目,对入选的尺牍进行删节,甚至进行评点以突出其文艺之优美,思想之精深。第五、六章,清初尺赎选本的文献价值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按照不同选本的角度,在仔细梳理各选本中尺牍文本与作家资料的基础上,再与目前可以搜集到的各种传世文本资料进行比对,略同求异,收遗辑佚,从“存文”与“存人”的角度出发,采用举隅的方式,挖掘出明末清初一批作家的散佚文本与其他文学资料,展现出清初尺牍选本文献价值之一斑。第七章从具体的尺牍文本出发,展现尺牍“写心”特色,具体分析、总结清初尺牍选本中所展现出来的明末清初士人各种心态。在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士人表现出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无法逃避的凄苦与悲凉、努力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以及发乎友情的真挚与谐谑等主流心态。此外,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不少士人们也在逃离现实或者陶然乎其中挣扎;面对江山易代与社会动荡,不少人存在着豪杰式的幻想;对于个人价值实现,不少人也有着功名追求的无奈与热衷。第八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清初尺牍选本中涉及文学艺术理论的尺牍,总结出清初尺牍选本中文学艺术理论的整体面貌。整体上,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论开始了对于明末文学的总结与反思。在诗文方面,尺牍中的文艺理论总体上还是覆盖在崇尚载道观的复古主张与强调个性主义的性情理论的争执之下。虽然也有第三方观点主张调和二家,试图走出第三条道路,但在理论认知上还不清晰,只有苗头,未成风气;在词论方面,数量丰富,表现出清人对词学理论的新认知与对于创作的重视态度,标志着清词开始兴起;在小说理论方面,集中于对小说风化作用的思考与批判;在戏曲理论方面,主要表现为清人对于明末戏曲的批判与思考,他们极为强调戏曲的风化作用,并在戏曲的创作上提出种种主张,标志着清初戏曲创作的复兴。第九章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诸选本中尺牍作品本身的文艺性。选本中的尺牍形式自由,体式多样,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游记、清言、骈赋三种小品形式,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艺术特色;选本中的尺牍小品总体上又有流派纷纭、各有所宗的特点,总体上可以总结为推崇公安、效仿竟陵、崇尚七子、注重现实、雅好谐谑五大风格流派;选本中尺牍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存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现手法。这四种表现手法在尺牍中被灵活运用,形成了尺牍小品不同的审美气质,主要有理胜、情胜、趣胜、气胜、韵胜等。第十章全面研究了选本中的女性尺牍。首先,分析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女性尺牍的认知与各选本中女性尺牍的分布状况,并对重点女性作家进行了简略考证与介绍;其次总结了女性尺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女性尺牍在思想上主要表现为英雄、大儒式的士人追求、封建道德践行的自觉、对文艺才能的强调、对亲情、友情的重视、人生情怀与感悟、爱情的表白等方面。在艺术上主要表现出境界偏仄、红颜士魂、以情动人,凄婉哀怨、语言精致典雅,文风纤秀的风格特点;最后对选本中女性尺牍思想价值、资料价值以及文艺理论价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王岩松[3](2017)在《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 ——以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为例》文中指出自1979年中国壁画复兴以来,当代壁画艺术经历了城市建筑空间、艺术观念和科技的新变化,传统的壁画理论已经无法诠释壁画在发展演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功能转换、形态多元等新问题。当代壁画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静止的绘画形态,而拓展出多维、立体、动态的多元形态。壁画创作在媒介应用方面融入了新观念和新科技,创作出跨学科、多学科融合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壁画作品。新型材料、综合装置、影像艺术、计算机新媒体等新媒介的应用,超越了传统壁画的叙事模式,形成了多元的壁画形态。媒介作为壁画最根本、最主要的载体,是壁画理论研究和壁画实践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壁画媒介是壁画形态与叙事模式的传达媒介物。从壁画的演进轨迹来看,壁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媒介的发展史。壁画媒介的发展与应用促使壁画创作者的观念、壁画的叙事模式、壁画的形态都发生了改变,从而推动了壁画的发展。因此,壁画媒介的演进与壁画的发展同步。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壁画“媒介多元介入与形态多元”这一现象的研究,归纳出当代中国壁画的三种形态,即: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和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得出了“壁画传统的继承、艺术观念的冲击、科技手段的应用、建筑空间的制约是形成壁画‘媒介多元介入与形态多元’现象的根本原因”的结论。全文在论证过程中,“媒介如何介入壁画”是“线”,“叙事模式与壁画形态”是“点”,通过对不同媒介、不同叙事模式、不同壁画形态的探讨,进一步论证了壁画形态多元化现象的成因,推论出中国当代壁画的未来走向,并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和分析。本文中的“当代壁画”界定为“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区别于“当代艺术”的概念特指。同时,本文从“媒介”这一理性、客观的脉络入手,提炼出关于媒介介入与壁画形态的本体问题,包括媒介的形式、媒介的介入方式、媒介介入后的壁画叙事模式转换、媒介介入后的壁画形态转换等问题。围绕本文的核心观点,论文从壁画媒介的概念入手,首先分析了媒介的概念、价值及影响壁画媒介多元介入的客观因素,概述了壁画媒介与壁画形态的分类及特征。同时,以历时性的视野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去审视与梳理壁画的媒介与形态的嬗变历程,分别从新媒介的介入、媒介的拓展、媒介的创新三个角度,剖析了壁画媒介与壁画形态在不同时代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实例分析了传统壁画媒介介入与叙事模式转换后,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的成因;同时,又以多元媒介的实例论证了创新媒介介入后,促使当代壁画形态异化的成因。本文通过对壁画媒介多元介入壁画并形成多元的壁画形态这一现象的剖析,同时也是对这一时期壁画创作演进过程的梳理。最终,总结了壁画媒介多元介入与壁画形态的理论,剖析了壁画的现实形态,为壁画的未来走向做了前瞻性的论述和判断。

张新生[4](2015)在《同城化社会变迁中的跨界钟摆族群体研究》文中提出跨城市生活的钟摆族是在全球化、网络化、城市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时代变迁中产生的新兴群体,其生存状况、生活方式、社会适应均折射出当代社会变迁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成为研究当代中国城市变迁的重要窗口。从全世界范围看,跨城市生活的钟摆族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群体和社会现象,但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异质性,导致中西方钟摆族在空间分布、群体特征、生活样态、社会功能等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对跨界钟摆族这一新兴的、不断壮大的亚文化群体的研究不仅在学术上有利于延伸城市社会学对跨城市细分领域的探索,更在对大城市边缘的城镇化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现实意义。根据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该论文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十个章节:第一部分是对跨城市生活的钟摆族群体分析的基础部分。第一章导论交代了研究的缘起、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钟摆族研究的理论意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在中英文文献汇总的基础上,从社会空间、社会行为、社会文化和区域整合等四大视角分别梳理和归纳了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在对钟摆族进行类型化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研究对象所涵盖的区域和范围,以及研究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分析了钟摆族群体产生的背景和动因。第四章从宏观上归纳了当代中国同城化和钟摆族群体产生的阶段性特征,指出了全球化、网络化、城市化、区域一体化是钟摆族产生的基础条件,而由政府主导的、多主体投入的城市空间增长联盟在钟摆族产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章从微观上着重于个体选择的动机研究,通过从拔根到扎根的过程揭示了人们选择跨城市生活的微观逻辑。一方面个体从经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各类因素进行选择和交换,另一方面,参照群体也在跨城市生活的选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钟摆族群体的社会变迁的研究,包括钟摆族群体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空间的变迁以及社会文化的变迁。第六章从对钟摆族个案的生活化描述出发,归纳了跨城市生活对于钟摆族个体和家庭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存在的冲突和危机;第七章从社会空间变迁的视角分析了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包括由此引发的空间、人口、产业和文化四大方面的接替,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空间破碎、社会隔离、社会排斥、社会不公等问题;第八章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详实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粗线条地勾勒出钟摆族的群体特征和轮廓,并通过对社区内部与外部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发现了钟摆族群体在居住地社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社会认同和社会排斥等现象和问题,阐述了跨界钟摆族在远离大城市的特殊空间中产生的地缘关系的补偿性机制。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和跨界钟摆族群体未来发展方向。第九章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分析了跨界钟摆族群体的产生以及大城市边缘的社会变迁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并围绕钟摆族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管理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第十章归纳并总结了钟摆族研究的主要结论和问题,提出了对后续研究延伸性的思考和展望。本文认为钟摆族群体是正在发展壮大中的群体,学界对该新兴社会群体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全球化、网络化、城市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放弃单一城市的生活,加入到跨界钟摆族群体的行列。在这个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对社会隔离、社会认同、社会排斥、社会危机、社会公平等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更需要以社会学的视角,将人本关怀和社会学想象力融入到对钟摆族群体的研究之中。

杨曼[5](2012)在《百年来桂林题材山水画研究》文中提出桂林山水作为中国众多山川中的一个代表,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它以其独特而秀美的山水受到了大家的由衷喜爱。桂林题材山水画虽然属于一个较新的题材,但却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山水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百年来桂林题材山水画的发展为脉络,研究以桂林山水入画的画家群体,分析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画家、他们的代表作品以及呈现的绘画风格。以桂林山水入画的画家群体,基本可分为三类:第一,传统型画家,如齐白石和黄宾虹等人。他们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画传统技法为绘画基础,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传统中国画入门,笔下的桂林山水具有注重笔墨技法,大多根据画稿或者印象再进行创作,非写实性的绘画风格。第二类,中西融合型画家,如徐悲鸿和李可染等。他们借鉴了西方的观察方式,保留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形式语言,把中国画传统技法同西方绘画技法相结合,并以山水写生作为山水画的创作基点,开始注重色彩和光影的表现。其作品中往往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个人风格,作品呈现出中西结合的绘画风格。第三类,是风格多样的当代画家,如白雪石等。这些画家在桂林山水画创作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丰富和发展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表现形式等,促进了桂林山水画题材的创作,为广西美术事业以及中国的美术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随着桂林山水画的不断发展,以及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描绘并研究桂林山水,但是至今仍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画派。如何在山水画题材方面发挥出桂林山水的优势,并形成以此题材为代表的画派,需要当代画家共同思考和不断努力。

申金鑫[6](2012)在《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研究 ——对1995-2011中国网络抗争行动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从1995年互联网正式向民众开放起,网络的影响就开始超越技术层面,而深深地扩散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给传统的政治参与以及政治控制带来了新的变化,维稳的大背景下传统抗争行动受到严格管制,使得受管控较轻的互联网成为民众利益表达的突破口,民众网络利益表达以及抗争行动逐渐成为常态,网络抗争行动除了以前民众基于利益受损的抗争外,还出现了因身份认同而起的抗争行动。网络抗争行动使得传统抗争行动的动员方式、组织方式、抗争手法等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文章将民众以互联网为媒介向政府、竞争者、敌人以及公众所反对的对象进行诉求伸张,定义为网络抗争行动。这种抗争行动的方式分为两种,包括制造网络舆论抗议、网络签名、请愿等依靠舆论压力的在线抗争行动,也包括在线与线下行动同时进行的聚合抗争行动。文章通过对网络抗争行动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互联网与抗争行动在政治中的互动。抗争者在行动中利用何种机制来完成自己的目标,这些机制又是在怎样的限定条件下发挥作用。对1995--2011年之间发生的网络抗争行动的形式及抗争手法的演变进行研究,归纳网络抗争新的特点。通过对网络抗争行动进行归类比较,论证对抗争行动而言政府管控度和社会排斥度在很大程度决定抗争行动的后果。通过对抗争者运用3个机制达成抗争行动的目标,国家管控和社会排斥对网络抗争行动的影响,可以清晰看出互联网在中国的抗争行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网络抗争行动作为对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反向运动,揭示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中矛盾与困境,所指向议题的普遍性对政府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提了新的挑战,这值得政府深思并进行策略调整。一定的网络抗争行动对社会结构良性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但失控的行动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喜看南京人交通出行新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喜看南京人交通出行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时间范围
        1.2.2 空间范围
    1.3 研究资料
        1.3.1 近代政府出版物
        1.3.2 近代报刊
        1.3.3 其他古籍
        1.3.4 历史地图
        1.3.5 其他
    1.4 研究视角、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视角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相关研究成果
        1.5.1 南京近代城市研究
        1.5.2 其他相关研究
    1.6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6.1 研究意义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
        2.1.1 自组织理论
        2.1.2 自组织与城市
        2.1.3 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
    2.2 空间句法
        2.2.1 空间句法的核心理论
        2.2.2 空间句法的三种分割方法
        2.2.3 空间句法的量化指标
        2.2.4 空间句法的优势
第三章 南京城市发展的脉络梳理
    3.1 南京史地概略
        3.1.1 自然地理
        3.1.2 历史沿革
        3.1.3 城市建设
    3.2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的历史分期
        3.2.1 历史分期
        3.2.2 分期依据
第四章 晚清战火中南京城市空间的破坏与衰败(1840-1881)
    4.1 大事件回顾——内忧外患
        4.1.1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4.1.2 太平天国运动(1853-1864)
    4.2 战乱前后南京的社会组织
        4.2.1 人口
        4.2.2 传统教育
        4.2.3 工业
        4.2.4 商业
    4.3 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先声
        4.3.1 道路
        4.3.2 简易码头
        4.3.3 教堂
        4.3.4 公共图书馆
        4.3.5 电报通讯
    4.4 晚清战火中南京城市空间的破坏与衰败
        4.4.1 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征
        4.4.2 太平天国统治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营造
        4.4.3 晚清战火对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及空间的自我修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洋务风潮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转型与发展(1882-1927)
    5.1 大事件回顾——西风渐进
        5.1.1 洋务风潮盛行(1861-1911)
        5.1.2 下关开埠(1899)
    5.2 清末民初南京的社会组织
        5.2.1 工业
        5.2.2 新式教育
        5.2.3 对外贸易
        5.2.4 金融商业
    5.3 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展开
        5.3.1 道路交通
        5.3.2 沿江码头
        5.3.3 西式建筑
        5.3.4 邮政通讯
    5.4 洋务风潮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转型与发展
        5.4.1 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征
        5.4.2 西风渐进背景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营造
        5.4.3 洋务风潮对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及空间的弹性应对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首都建设期间南京城市空间的规划与重构(1927-1937)
    6.1 大事件回顾——首都规划
        6.1.1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
        6.1.2 奉安大典(1925-1929)
        6.1.3 首都建设规划(1927-1937)
    6.2 国民政府奠都后南京的社会组织
        6.2.1 市区范围
        6.2.2 人口
        6.2.3 文化教育
        6.2.4 工业
        6.2.5 商业
        6.2.6 金融
    6.3 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加快
        6.3.1 道路交通
        6.3.2 近代建筑
        6.3.3 新型住宅区
        6.3.4 公园绿化
    6.4 首都建设期间南京城市空间的规划与重构
        6.4.1 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征
        6.4.2 城市规划指导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营造
        6.4.3 首都建设对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及空间的互动反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演进轨迹
    7.1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特征分析
        7.1.1 城市空间演进的外部形态特征
        7.1.2 城市空间演进的内部空间特征
    7.2 大事件影响下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演进规律
        7.2.1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的自组织发展
        7.2.2 大事件影响下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演进的内在作用机制和具体表现
第八章 结论
    8.1 总结
    8.2 反思
        8.2.1 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局限性
        8.2.2 现代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清初尺牍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清初尺牍选本盛行之因
    第一节 晚明尺牍小品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
    第二节 清初思潮与尺牍选本的形成
    第三节 清初尺牍选本的生态环境
第二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版本及选者
    第一节 李渔与其尺牍选本
    第二节 周亮工与《尺牍新钞》三选
    第三节 汪淇《分类尺牍新语》三编
    第四节 陈枚《写心集》二集与其他尺牍选家、选本
第三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稿件来源
    第一节 选稿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选稿的地域特征
    第三节 具体的稿源渠道
第四章 清初尺牍选本视阈下的尺牍认知
    第一节 尺牍选家视野下的尺牍体认
    第二节 尺牍目类观
    第三节 尺牍删节、评点观
第五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上)
    第一节 《尺牍初征》、《古今尺牍大全》文献价值举隅
    第二节 《尺牍新钞》三选文献价值举隅
第六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下)
    第一节 《分类尺牍新语》三编文献价值举隅
    第二节 《写心集》二集文献价值举隅
    第三节 《尺牍兰言》文献价值举隅
第七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士人心态
    第一节 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
    第二节 无可逃避的凄苦与悲凉
    第三节 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
    第四节 发乎友情的诚挚与谐谑
    第五节 其他
第八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学艺术理论
    第一节 对明末文学的反思与批判
    第二节 文论
    第三节 诗论
    第四节 其他
第九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尺牍艺术研究
    第一节 形式自由体式多样
    第二节 流派纷纭各有所宗
    第三节 叙述议评气质丰富
第十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女性尺牍
    第一节 女性尺牍的选家认知与存在情况
    第二节 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第三节 女性尺牍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 ——以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 研究的对象
        1.1.3 研究的基本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壁画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
        1.2.2 关于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现状分析
        1.2.3 与相关研究的不同之处
    1.3 关于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的创新之处
        1.3.1 研究的基本假设与理论资源
        1.3.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3.3 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1.4.1 现象分析法
        1.4.2 分析与归纳法
        1.4.3 个案调研法
        1.4.4 文献学研究方法
        1.4.5 田野作业研究方法
        1.4.6 图像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多元的壁画媒介与多元的壁画形态
    2.1 壁画媒介的概念、价值
        2.1.1 壁画媒介的概念
        2.1.2 壁画媒介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2.2 促进壁画媒介多元介入的影响因素
        2.2.1 壁画传统的继承
        2.2.2 艺术观念的冲击
        2.2.3 科技手段的应用
        2.2.4 建筑空间的制约
    2.3 多元的壁画媒介
        2.3.1 传统媒介
        2.3.2 拓展的传统媒介
        2.3.3 异化的媒介
    2.4 多元的壁画形态
        2.4.1 壁画形态的分类标准
        2.4.2 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2.4.3 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
        2.4.4 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第三章 1979年以来壁画媒介与壁画形态嬗变的历程
    3.1 媒介的装饰——20 世纪80年代装饰化的壁画形态
        3.1.1 装饰化的壁画形态形成的原因分析
        3.1.2 媒介多元与装饰化的机场壁画形态
        3.1.3 机场壁画形态的社会影响
        3.1.4 装饰化的壁画形态的局限性
        3.1.5 机场壁画复兴运动后的壁画新媒介与新形态
    3.2 媒介的拓展——20 世纪90年代泛化的壁画形态
        3.2.1 媒介的拓展与应用
        3.2.2 泛化的壁画形态
        3.2.3 泛化的壁画形态的理论探索
    3.3 媒介的创新——21世纪初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3.3.1 媒介的创新
        3.3.2 壁画与建筑理性融合的异化形态
        3.3.3 全国美展参展壁画的异化形态
第四章 传统媒介拓展与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4.1 传统媒介的拓展
        4.1.1 混合媒介:蔡玉水印尼壁画《天堂巴厘岛》的媒介拓展
        4.1.2 从油彩到玻璃:叶武林中国现代文学馆壁画的媒介拓展
    4.2 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4.2.1 赏析辨识:教育、宣传、导视性壁画的功能转换形态
        4.2.2 视听音画:全景画的叙事模式与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4.3 小结
第五章 传统媒介介入与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
    5.1 传统媒介与叙事模式的转换方式
        5.1.1 传统媒介的介入
        5.1.2 传统壁画的形式借鉴
        5.1.3 历史符号的片段移植
        5.1.4 地域特色的壁画表达
    5.2 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
        5.2.1 墙上的虚幻:3D壁画的叙事转换形态
        5.2.2 宣泄与时尚:涂鸦壁画的本土化形态
        5.2.3 气质吻合、以石为绘:贝聿铭中国建筑作品中本土化的壁画形态
        5.2.4 绘山刻水、锻古绣今:南京地铁二号线、十号线壁画本土化的壁画形态
    5.3 小结
第六章 创新媒介介入与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6.1 创新媒介的介入与创作语境的拓展
        6.1.1 创新媒介的介入
        6.1.2 传统经典与历史遗存的新表达
        6.1.3 叙事模式与壁画形态的新变化
    6.2 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6.2.1 虚拟与互动:北京地铁新媒体壁画的地域文化新呈现
        6.2.2 音画与影像:上海中华艺术宫新媒体壁画的形态转换
        6.2.3 3D打印与蝴蝶效应:上海地铁新媒体壁画的新形态
    6.3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理论研究与现实形态
        7.1.1 艺术本质的理性坚守
        7.1.2 壁画现状的剖析应对
    7.2 壁画亟待解决的问题
        7.2.1 呼吁立法与保护当代壁画
        7.2.2 推广与传播当代壁画
    7.3 未来走向
附件
附:图表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4)同城化社会变迁中的跨界钟摆族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同城化时代的双城记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分析
    三、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一、社会空间的理论视角
        1、空间生产理论与大城市边缘的价值认知
        2、职住平衡理论与中西方职住分离比较
        3、流动空间理论与城市边界的再定义
        4、社会生态学理论与城乡空间的侵入与接替
        5、区域一体化理论与跨区域空间整合
    二、个体行为的理论视角
        1、社会行为理论与个体出行行为
        2、参照群体理论与个体决策行为
        3、同质性理论与个体社会交往行为
        4、劳动力迁移理论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
    三、社会文化的理论视角
        1、社会认同理论与社会身份类型化
        2、社会排斥理论与城市边缘的社会区隔
        3、边际人理论与跨界钟摆族的双重边缘性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设计
    一、研究对象
        1、钟摆族群体的解构与类型化分析
        2、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特征描述
        3、研究地域及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
        1、深度访谈法
        2 、参与观察法
        3 、文献研究法
        4 、空间分析法
    三、研究框架及研究过程
第四章 跨界钟摆族产生与大城市边缘变迁的社会背景
    一、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同城化与钟摆族崛起的时空耦合
        1、制度性开放与人口流动常态化
        2、同城化肇起与跨城市生活初现
        3、跨界钟摆族崛起与文化迟滞现象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网络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
        1、交通方式的变革与跨城市物理通道的连通
        2、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心理距离的弥合
        3、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虚拟化生活的实现
    三、政府引导的城市增长联盟:制度性投入与多主体参与
        1、大都市病的产生与同城化的制度性投入
        2、地方思维下的地域竞争与政府角色企业化
        3、多主体介入与城市空间增长联盟的形成
第五章 从失根到扎根——钟摆族个体的跨城选择
    一、失根:徘徊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
        1、游离大城市:迈向双城的动力逻辑
        2、跨城市工作:留驻大城市的粘滞力量
        3、互动与平衡:式微的跨城阻力与断裂的双城生活
    二、拔根:跨城市生活决策的驱动逻辑
        1、选择的逻辑:被动钟摆族与主动钟摆族
        2、交换的逻辑:经济理性下生活要素的互换与权衡
        3、比较的逻辑:参照群体范式下的多维比较
    三、扎根:跨城市生活的迁移与问题
        1、扎根的前提:城市生活的重构与有机团结的实现
        2、扎根的门槛:置业成本的降低与擦边球式的操作
        3、扎根的深度:归属感的缺失与扎根土壤的再造
第六章 从大城到小城——跨界钟摆族生活方式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
        1、出行的钟摆化:公交车与私家车出行
        2、生活的双城化:生活要素的空间断裂
        3、社交的内卷化:交往抑制与交际圈的萎缩
    二、钟摆家庭的生活样态
        1、精疲力竭的上班族
        2、无计可施的主妇
        3、被束缚的边缘孩童
        4、寸步难行的老人
    三、跨界生活中的冲突与危机
        1、社区巴士缩减事件
        2、随时爆发的停电危机
        3、一次艰难的回家路
第七章 从侵入到接替——大城市边缘的社会空间变迁
    一、侵入:大城市边缘社会结构变迁与区域整合
        1、大城市的空间扩张与地域空间的整合力量
        2、中小城市的“可入侵性”与发展诉求的耦合
        3、跨界空间的“边缘效应”与东西方的差异比较
    二、接替:大城市边缘地区社会空间演变过程的微观实证
        1、空间接替:边缘小镇到跨界新城的空间演变
        2、人口接替:从小镇的主人到新城的边缘群体
        3、产业接替:传统自然经济的消失与新兴产业的崛起
        4、文化接替:外部文化的强势与地方文化的危机
    三、隔离:传统自然乡村的消亡与封闭式社区的兴起
        1、大城市边缘传统空间的解构与社会空间的破碎化
        2、优质公共资源的私有化与社会公平正义的隐忧
        3、居住空间分异加速与社会空间排斥的显性化
第八章 从解构到建构——钟摆族社会认同与社会交往变迁
    一、封闭社区中的跨界钟摆族素描
        1、年龄特征:相对年轻化,与跨城养老群体伴生
        2、教育程度:以高学历技术人员和城市白领为主体
        3、户籍归属:保障制度和身份象征下的“人户分离"
        4、住房特征:平均住房面积较大,居住分异明显
    二、社会认同危机与客居心态的形成
        1、群体认同:概念复杂性与自我认同的不确定性
        2、地域认同:个体经历和地理迁移带来的地域困惑
        3、地位认同:显着的群体分化与模糊的地位认同
        4、身份认同:城里人与乡下人的身份迷失
        5、社区认同:共同记忆的不足与社区认同的缺失
    三、社会关系网络的断裂与新邻里关系的重建
        1、从地理空间的边缘性到社交网络的边缘化
        2、业缘关系的弱化与地缘关系的补偿性重构
        3、跨界小镇外来群体与本地群体的互动和排斥
第九章 跨界钟摆族的社会影响与大城市边缘的未来
    一、流动中的改变
        1、城乡间的过渡群体,促进人口梯度化有序流动
        2、特殊的卫星城镇,减缓人口向大城市过度集中
        3、城市文明的载体,推动相对落后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二、同城时代的危机
        1、美国式“郊区化蔓延”的潜在危机与过度城镇化的风险
        2、收入差距导致严重的居住分异和社会隔离
        3、空间剥脱与群体分化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
        4、大城市边缘的被动城市化与传统乡村的消亡
    三、钟摆生活的曙光
        1、本地就业:产城融合与充分就业机制的实现
        2、交通改善:新城际跨界交通方式的涌现
        3、模式变革:网络社会下弹性工作模式的普及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参考文献
附录1: 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对象名录及基本概况
附录3: 新闻媒体关于钟摆族的相关报道
致谢

(5)百年来桂林题材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 学界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桂林成为绘画题材之原因
    2.1 客观因素——桂林的地域特色
    2.2 画家个人的主观因素
第3章 以桂林为题材的代表画家及作品研究
    3.1 以齐白石、黄宾虹为代表的传统型画家及其创作
        3.1.1 齐白石桂林山水画及其特征
        3.1.2 黄宾虹的桂林山水画及其特征
    3.2 以徐悲鸿、李可染、关山月等为代表的中西融合型画家及其创作
        3.2.1 徐悲鸿
        3.2.2 李可染
        3.2.3 陈树人
        3.2.4 关山月
        3.2.5 胡佩衡
    3.3 以白雪石为代表的当代画家及其创作
        3.3.1 白雪石
        3.3.2 阳太阳、黄独峰、黄格胜等当代画家
第4章 桂林山水的地域特色对画家绘画风格的影响
    4.1 对齐白石绘画风格的影响
    4.2 对李可染绘画风格的影响
    4.3 对白雪石绘画风格的影响
第5章 桂林山水画创作的启示及画家们的贡献
    5.1 桂林山水对画家进行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5.2 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画家对山水画的贡献
第6章 对桂林题材山水画当代发展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研究 ——对1995-2011中国网络抗争行动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一)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 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设
    (四) 理论框架与文章结构
    (五)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一) 互联网与抗争行动
    (二) 抗争行动中网络正反作用之辩
    (三) 网络群体性抗争兴起的解释
    (四) 对网络群体抗争行动后果的研究
    (五) 小结
三、 网络抗争的中国历程
    (一) 1995 年以来的网络抗争概述
    (二) 演变中的抗争特点与手法
    (三) 中国网络抗争的动力
    (四) 小结
四、 网络群体性抗争的形成机制
    (一) 案例概貌
    (二) 案例比较
    (三) 机制解释
    (四) 小结
五、 网络抗争行动后果的影响因素
    (一) 案例概貌
    (二) 案例比较
    (三) 机制解释
    (四) 小结
六、 结论与讨论
    (一) 基本结论
    (二) 网络抗争行动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喜看南京人交通出行新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1840-1937)[D]. 陆涵. 东南大学, 2018(05)
  • [2]清初尺牍选本研究[D]. 陆学松. 扬州大学, 2018(12)
  • [3]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 ——以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为例[D]. 王岩松. 上海大学, 2017(02)
  • [4]同城化社会变迁中的跨界钟摆族群体研究[D]. 张新生. 南京大学, 2015(04)
  • [5]百年来桂林题材山水画研究[D]. 杨曼.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1)
  • [6]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研究 ——对1995-2011中国网络抗争行动的比较分析[D]. 申金鑫.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喜欢看南京人交通出行的新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