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海尔布罗纳:世俗哲学家

罗伯特·海尔布罗纳:世俗哲学家

一、罗伯特·海尔布罗纳:世俗哲学家(论文文献综述)

赵林林[1](2021)在《亚当·斯密良心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良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对良心的诉求从未停止过。关于良心思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时期,其中亚当·斯密是对良心思想论述比较深刻、系统和全面的哲学家之一。亚当·斯密的良心思想主要集中在其伦理学着作——《道德情操论》中,其生前曾对《道德情操论》修订过6版,每一版均涉及对良心思想的论述,且一直在不断修正、丰富和完善。亚当·斯密良心思想依托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在对巴特勒的良心观、沙夫慈伯里和哈奇森等人的情感主义思想、斯多亚学派利己主义观点和自然法等思想的批判继承基础上,形成了研究深入、逻辑严密的良心思想理论体系。亚当·斯密的良心思想是以作为道德判断情感基础的同情共感,以及作为道德判断主体的公正旁观者为始点建立起来的。通过对其良心思想的研究,良心可以被定义为是判断自己行为和感情是否合宜的标准,是廉耻心和耻辱感的表征。斯密的良心思想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它在人们利己心与利他心的失衡之间起着协调作用。同时,其良心思想是在后天的教与学中不断的成熟起来,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身的道德实践,那么将难以塑造出一个有良心的人。另外,斯密的良心思想与外部之人、一般准则以及正义美德等相关概念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亚当·斯密的良心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18世纪,良心给予个人以慰藉,它不仅维护了英国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且还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亚当·斯密对于良心的系统论述和全面阐释,还为后世哲学家研究良心奠定理论基础。当然其也有历史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过于强调内在情感判断的主观性,重视动机而轻视效果,以及没有完全摆脱神学的影响。现在重新审视亚当·斯密的良心思想,发现其在当今社会的推行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还让人们明确真正的幸福是一种良心的幸福,幸福感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良心的安宁,而不是财富与地位的富足。可见,亚当·斯密的良心思想可以为人们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提供科学参考,对美好生活的构建具有积极作用。

袁玥[2](2021)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革命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它改变了人类历史的方向,引导人类社会实现了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飞跃。工业革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自18世纪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一次次颠覆性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轨迹。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融合数字、物理和生物系统引领着全球的创新浪潮,中国也正参与其中。在如此巨大的、颠覆性的变革面前,如何把握前所未有的机遇,迎接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挑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人类对工业革命的反思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的黄金期。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亲历者,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工业革命给人们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这些变革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密切关注和深入探索,进而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革命思想。虽然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当初发轫于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迥乎不同,但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业革命发展一般规律认识和对不同制度下工业革命发展特殊性的剖析,现在看来仍是具有生命力的,特别是一些前瞻性的探索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为我们认识第四次工业革命提供有益借鉴。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比较研究方法,立足经典文献,力图形成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具有系统性、创新性、时代性的研究成果。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的生成理路。第一,从时代背景看,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革命思想是在19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在大工业时代社会变迁的影响下萌发,在无产阶级反抗奴役和剥削的斗争中锻造的,是对“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时代课题的积极回应。第二,从主观条件看,马克思恩格斯自少年时期就树立起来的远大的抱负,对工业发展动态的持续性关注与对无产阶级的深切同情,使他们成长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第三,从思想来源看,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特别是对同时代理论家的批判与反思,形成了对工业革命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第二部分(第3-6章):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身处工业革命勃兴的时期,他们系统、深入地考察了工业革命形成和发展,揭示了工业变革的内在机理,从而形成了关于工业革命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制度下大工业发展特殊性的认识。第3章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产生条件、标志、性质的认识。从产生条件看,工业革命是社会分工、市场经济以及科技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发展标志看,工业革命是以工具机为核心的生产体系的建立为标志的,包括工具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部门中的运用,用机器生产机器成为大工业的技术基础以及工厂制度成为与大工业相适应的生产组织形式。从革命的性质看,工业革命也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变革的社会革命。第4章探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正面效应的分析,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四个维度阐释了工业革命的进步作用。第5章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革命负面效应的剖析,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大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人的发展的困境与危机。第6章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与未来社会的探索,重点突出了大工业的发展向新的社会制度过渡的重要意义,描绘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的发展等方面的美好愿景。第三部分(第7章):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的当代启示。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的研究,形成了对工业革命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袭不可阻挡,它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兼具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研究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的价值导向、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不断推动中国经济和现代化迈向新高度、走向新境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贯穿于其学术研究的始终。他们关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剖析体现了时代性和超时代性的统一。因此,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革命思想研究,不仅对深入理解工业革命本身、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还对剖析第四次工业革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鑫[3](2020)在《《美国例外主义》(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篇报告选定《美国例外主义:经济学、金融学、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法》一书的第三章作为翻译研究对象。此书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曾伯格(Michael Szenberg)和拉尔·兰姆拉坦(Lall Ramrattan)合作完成的一部经济类的英文原着,出版时间在2019年年初。“美国例外主义”对美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过巨大影响。它既是分析美国问题的一种理论,也是研究美国现象的一种独特视角。在众多研究“美国例外主义”的作品中,少有着作是从经济学视角分析此理论。而本书正是由经济学家以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翻译本书可以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新颖的中文文献资料。源文本中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和长难句,以及广博的经济金融类的知识。鉴于经济类文本与其他类型的文本在词汇和句法方面有明显区别,本报告在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的指导下,主要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进行翻译分析。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词性转换法、反面着笔法、增译法、省译法等翻译策略,力图做到用词准确、表述清晰、格式规范和行文流畅。笔者通过结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处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翻译实践中的收获与不足之处,学习了适合经济类文本的翻译方法与策略。

韩清[4](2020)在《西方公共物品理论的演进研究》文中提出公共物品理论主要围绕公共物品本身及其供求问题进行研究——公共物品是什么(或具备什么样的特征)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满足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要。仅就“公共物品是什么(或具备什么样的特征)”而言,目前有两种主要的看法:英美财政学理论认为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性质;公共选择学派则从供给方式上对公共物品进行了定义,该学派认为通过政治制度实现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的就是公共物品。沿着以上两种不同的看法继续向前推进,我们不难发现,英美学派对公共物品特征的定义是为了解释“市场失灵”。在英美学派的学者看来,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是导致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其供给的帕累托最优的根本原因。所以,为弥补市场制度的这一缺陷,政府就应当进行干预并提供公共物品。另一方面,公共选择学派从物品或服务的供给方式上去定义公共物品。因此,这一学派的学者将其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对决策过程的考察上。然而,对“何种物品或服务应当是公共物品”的讨论并不构成公共物品理论的全部问题。正如前述业已表明的那样,供求问题也是公共物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美学派公共物品理论进行仔细的思考,就可以发现如下问题:既然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逻辑前提,这便意味着,若不存在市场失灵,那么政府就不应当干预。显然,英美学派借助于市场失灵理论,在将政府和市场二分后(即政府外在于经济社会),潜在地将二者的关系视作是对立的(也就是说公共物品是从经济社会之外被供给到经济社会之中去的)。与英美学派财政理论相反,在欧洲大陆学派的财政理论中政府并不外在于经济社会。该学派的学者们认为,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各类主体一样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只不过各自所要完成的目标不同(这就意味着公共物品是在经济社会中被供给的)。既然英美学派和欧洲大陆学派对“政府在经济社会中的定位”有着不同的理解,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何会产生这样两种不同的理解”。马珺(2014)意识到,以上两种不同的理解应当与国家理论存在关联,但其并未对两学派所对应的国家理论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地探究。因此,为了保证对西方公共物品理论研究的完整性,理应对两学派背后的国家观进行详细地讨论。其次,英美学派与欧洲大陆学派的第二个分歧在于:究竟应该把政府视作是为实现福利最大化的主体,还是应当将政府视作是众多个体进行互动的制度框架。英美学派认为,政府应被当做是为实现福利最大化的主体。这一观点体现在公共物品的供求问题上就是:政府通过将全部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进行配置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公共选择学派视政府为众多个体进行互动的制度框架,公共物品的提供是众多个体互动的自然结果。然而,究竟是利用配置范式还是利用交易范式去研究我国的财政问题(或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呢?最后,Kayaalp(2004)曾指出,每个国家的财政理论都带有国家特色。基于Kayaalp的这一论述,可以进一步推测的是,各国家财政学者在论述公共物品时也同样会带有国家特色,例如在论述公共物品时,英国学者采用的是牺牲视角、德国学者则采用有机国家观、意大利和奥地利有关学者分别采用利益观和主观主义(但差异并不明显)、瑞典学者则论述集体选择。事实上,如果仔细考察以上五个国家的公共物品理论,还可以发现如下事实:在同一时期,不仅英国和(从整体上看)欧洲大陆公共产品理论存在重大差异外,在欧洲大陆内部,德国学者的公共物品理论也与其他三个国家学者提出的公共物品理论存在重大差异(这也就是说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典三国的公共物品理论差异不大)。那么,导致公共物品理论产生如此大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本文所要研究的全部内容。按照这一思路,本研究对对后续各章节做了以下安排:文章的前两章内容作为开展研究之前的铺垫,其中第一章涉及的是文章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是对国内、外研究文献梳理、总结和评论。此外,在第二章中,我还对本研究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相关简要说明。从第三章开始直到第十一章是本研究的主体内容。我将这九章内容分成三篇进行集中论述,其中第三、四章作为第一篇,五、六、七、八章作为第二篇,九、十、十一章作为第三篇,各篇的具体安排如下:文章的第一篇内容由第三、第四两章构成,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公共物品思想的起源和英国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的公共物品理论:第三章是对公共物品理论起源的探索,我是以英国为例进行介绍的(但所得结论具有一般性),设定的时间下限是1066年。从这一时点开始,首先分析了中世纪的英国封建社会的具体社会现实、国王的财政收支以及这一时期主流的意识形态及其学术研究内容。其次分析了英国专制君主时期的社会结构、英国君主的财政收支状况以及早期重商主义的相关文献。第三分析了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政治结构、社会状况、国家财政的收支问题以及晚期重商主义经济文献。以上三方面内容是通过阶级斗争(特别是税收斗争)来进行衔接的。通过对以上三种情形的分析,在本章的最后我得出了资产阶级公共物品理论产生的一般性条件。第四章是对英国公共物品理论的研究,涉及到的有关学者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和亚瑟·庇古。在分析亚当·斯密的公共物品理论时,我将其背后的哲学背景及其有关的国家观一并提出。随后,在对李嘉图思想进行简单阐述后便转入了对穆勒公共物品理论的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我同样将其背后的功利主义哲学基础和自由主义的国家观联系在了一起,并再一次说明这些学者是如何将政府视作外在于经济社会的。本章最后所论述的是基于自由放任主义前提下的庇古的外部性理论。从第五章开始直到第八章结束作为本研究的第二篇内容,主要集中于研究欧洲大陆公共物品理论及其理论产生背后的资产阶级实践,各章的安排如下:第五章是对德国公共物品理论的研究,涉及到的主要学者是瓦格纳、斯坦因和里切尔。在展开对德国公共物品理论论述前,我首先阐述官房学产生的背景、基本内容和特点,这是因为:第一,官房学对后续德国历史学派财政理论有极大的影响;第二,官房学与英国古典自由主义财政学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别体现在生产性国家上),而这种差异是由资产阶级实践导致的;第三,官房学者还讨论了政府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在结束了对官房学的整体分析后,便转入了对德国历史学派公共物品理论的阐述。由于该时期德国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显着异于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因此,在对德国公共物品理论进行阐述时,我解释了黑格尔哲学和德国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第六章是对奥地利公共物品理论的研究。由于奥地利和德国曾同属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且在两国都曾流行过官房学。因此,我将其当做是德国的一个粗略的对照组来解释实践的差异对财政思想及公共物品理论的影响。当然,这里所强调的差异是指自由主义和集体主义。第七章是对意大利公共物品理论的探讨。在本章我并没有讨论意大利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问题。这是因为,意大利在统一后建立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因而它的社会气质是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地,资产阶级气质的社会又决定了意大利学者的公共物品理论带有了个人自由主义的特征。第八章是对瑞典公共物品理论的探讨。由于集体选择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是现代议会制度,因而先从议会制度的起源入手解释议会制度产生的基本条件。在理清这一基本条件后展开对集体选择理论的阐述。本研究的第三篇包含第九、第十、第十一章三章,其阐述的主要内容是:第九章主要阐述英美学派公共物品理论,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英美学派公共物品理论的数学化的定义、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条件及其求解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英美学派公共物品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政府被英美学派所赋予的新角色。第十章阐述的是公共选择学派的公共物品理论。与第九章相同,第十章也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公共物品供给的政治表达;其二是公共物品的分类和供给方式。第十一章作为本研究的结论部分,共分两节内容。第一节讨论的是西方公共品理论理论的演进过程。在对这一演进过程进行阐述时,我划分了四个时期,它们是:中世纪,19世纪之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及20世纪中叶至今。第二节所论述的是局限性和展望。在该部分,我讨论了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国家观问题、配置范式和交易范式问题。当然,对以上问题的讨论是以其对我国国情的适应性为前提的。

张海成[5](2020)在《卡尔·波兰尼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文中指出卡尔·波兰尼是从经济思想史入手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进过程的。他通过对早期社会的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分析,阐明了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即经济生活本来是嵌含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要求社会屈从于市场之下,这就形成了社会与市场的博弈。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劳动力、土地和货币的商品化为条件,这是人类不幸的开端。为使人和社会免遭市场的摧残,自发的社会保护应运而生。所以波兰尼认为市场永远无法完全脱嵌于社会,纯粹的自律性市场就是一个乌托邦。市场扩张和社会保护所形成的双向运动引发了当代资本主义各种社会灾变,法西斯主义兴起就是因为其为资本主义危机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文明的崩溃是缘于国际制度的损坏,以及由市场经济无节制扩张所导致的种种社会灾难。波兰尼认为,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手段,这个问题将无法解决,而政府的手段不可避免地运用政治权力将自由市场经济置于社会的有效控制之下。同时,为防止极权主义产生,必须要为扩大民主治理而进行斗争。因为政治权力与被赋予民主权力的公民相结合,才是对抗市场无情扩张的最佳制衡力量。波兰尼也敏锐地观察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和道德危机。他认为对自由、民主和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塑造是社会危机的真正出路。波兰尼运用整体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方法来剖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方法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全新视角,他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阿剑波[6](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化发展不仅是多个学科都在探讨的焦点论题,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支点。当今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的现实背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论题,既具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意义,又具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和历史统一法、静态与动态统一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学理界定、理论依据、生成根源、构成与功能、目标与原则、现实困境与实现策略等问题,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学理界定,主要解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概念、本质、特征问题。在对现代、现代性、现代化、现代化发展内涵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是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系统构成要素,顺应社会和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促进社会和人的现代化发展自觉作出相应变革和超越的动态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不仅彰显着意识形态性的本质规定,而且具有显着的内涵性和外延性、整体性和局部性、渐进性和突变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特色性和国际性相结合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主要阐释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论借鉴方面的问题。其中,阐释的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有关学科的现代化发展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者既是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也是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列宁和中国共产党人有关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的指导思想。西方国家在经济学领域、政治学领域、社会学领域、心理学领域、历史学领域等有关学科领域里,取得的丰硕现代化发展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参考和知识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成根源,主要从需要、利益、实践三个层面出发,解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得以生成的根源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需要根源来看,需要是其生成的起点,影响其发生与变化,需要满足是其生成的归宿。就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利益根源而言,利益不仅体现其向度、展现其本质,而且是其本原和根据。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实践根源分析,其源自于实践,指向于实践,更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构成与功能,主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构成,要素关联,功能彰显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基本要素、结构方式、功能现代化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构成要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各构成要素之间地位有差异、作用可互补、并展现出自身特定的组成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鲜明的导向、保证、育人、协调以及激励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与原则,主要探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设定、原则遵循、图景展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定位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代化发展,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安全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推进及实现,要遵循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历史性与逻辑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展现出结构与功能同在、系统与要素结合、前进与曲折统一、主导与多样互动、阶段与连续并存、现实与虚拟互补的现代化发展图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围绕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制度、队伍等要素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观念的封闭性、滞后性、单一性、保守性、物本化;内容的相对迟缓、泛化倾向、层次失序;方法的科学性欠缺、互动性不足、综合性缺乏、媒体数单一;制度的制度规范失范、领导体制阻滞、运行机制滞后;队伍的素质水平不够、能力水平不足、管理水准不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向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现策略,主要从其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出发,从创新观念、优化内容、转变方法、完善制度、造就队伍等角度寻找对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观念朝开放性、发展性、多样化、创造性、人本化方向发展,内容往渐进性、主导性、科学性方向发展,方法向科学型、互动型、综合型和多媒体型方向发展,制度上需要制度规范、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朝现代化方向发展,队伍的素质、能力、管理水平往现代化方向发展。以进一步加快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达成培养时代新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培养符合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杨子臣[7](2019)在《西方公共性变迁探析》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以及个体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以效率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和以个体理性为导向社会存在样态已经不能满足文化价值日益多元的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原子式”的个体在以效率和结果为导向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深陷于自我和他者、私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双重矛盾之中。在此基础之上,由于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提升,社会中不同阶层和组织之间基于社会分配而生成的矛盾日益激化,公平与正义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起点。另一方面,在逻辑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公共性在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内涵和特性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同时由于社会制度构建过程中对于伦理价值目标的忽视所导致的社会公共价值的缺失以及个体自我认知和需求的异化。因此,亟需构建一种与市场经济体系相符合的社会道德体系,即通过公共善与公共价值目标的构建实现伦理的制度化与制度的伦理化的有机结合。因此,为了能够在社会中构建这样一种伦理道德体系,则需要通过对于公共性内涵及其表现形式的历时性梳理,通过分析公共性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境况中的变迁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对于社会结构的变革以及社会分配问题的解决起到理论基础和预测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西方公共性的生成和变迁的过程,本文将公共性理解为一种反映不同社会结构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公与公共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基于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的梳理,并结合西方社会发展变迁的历程,通过对于公共主体与客体、公域与私域等构成公共性的实体性概念的分析;同时在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探寻公共善、公共价值等规范性价值概念的梳理。通过对于公共性的价值目标及其现实形态的双重维度分析,从而实现对于公共性理解的抽象维度和现实维度的有机统一。同时也为公共性变迁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探寻做了理论基础的铺垫。

朱琳静[8](2018)在《现代性的双重困境》文中研究说明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之中,现代性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以来,无论是中国的发展问题还是世界的发展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归纳为现代性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现代性困境的两种向度,旨在通过分析困境,找出化解危机的新方向,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道路。本文旨在对现代性困境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现代性的词源进行追溯,对其特征进行考察,并且厘清了现代化、现代主义与现代性的区别。通过研究发现,现代性概念是及其丰富和复杂的,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性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中产生的,依靠工业大生产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而带动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在主观方面上,启蒙运动所宣扬的理性和主体性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隐藏着内在的矛盾与危机,理性的悖论,主体性中心主义,人的单极化发展和意义的丧失,导致了现代性也存在着矛盾与危机。客观上,现代性的发展处于自然资源有限性和社会发展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之上,以及物化关系对社会关系的控制。各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既然不能舍弃现代性,那么就必须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向度来研究现代性的困境问题,区分为思想文化,包括哲学价值观上的现代性困境和经济政治制度上的现代性困境,并分析了主观和客观两个向度的关系,与资本逻辑相联系起来,与市场经济相关。本文从马克思与现代性的关系着手,把握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态度。他既有对现代价值观念(如自由、平等)的追求,又深刻洞悉了现代性的困境,由此,他对资本主义的形而上学和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从总体上看,马克思肯定了现代性所带来的福祉,又痛斥现代性的消极后果,他的最终目的是摆脱异化,重建现代性。依据国内外的研究和经验,我国的现代性发展要走出新模式,尽力摆脱消极影响,要认清中国的新任务,认清社会的发展必须培育理性精神,社会的价值选择和取向在于人民的主体性,并且倡导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改变生产方式,实现异化的扬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既补充了西方现代性,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为重新解读马克思《资本论》对现代性的批判确立了一个客观性的视角。

冯静[9](2018)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及经济自由主义的批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自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马克思曾对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及其理论形态进行过深刻批判,这种批判实质上是从自由的维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别是所有制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根本批判,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根本批判。在当代,随着以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自由的实践凸显出内在矛盾和发展悖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与商品拜物教对人的精神异化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等等,都是内生于经济自由的现代性问题。因此,现实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对经济自由的批判,也应强化对资本的历史超越意识。本文基于经济哲学的视域,以马克思的相关经典为文本依托,结合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哲学依据,对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逻辑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思想实质进行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起点——异化的分工开始,结合资本的现实运动,对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逻辑起点、理论前提、核心思想和实质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揭示。马克思以资本为轴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历史合理性及其内在限度,意在探讨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共产主义作为消解和扬弃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现实运动,就是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起点。马克思把“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体”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逻辑起点,从根本上避免了经济自由主义对人的抽象性理解的错误;把阶级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自由问题的基本要素,找到了铲除影响劳动者实现经济自由的物质力量;把人类的解放作为经济自由发展的方向,把共产主义作为对异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扬弃,提供了消解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理想路径。本文着重研究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在理解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前提的基础上,对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思想实质加以历史梳理。二是明确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问题意识,探寻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历史脉络。三是明确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学术定位,揭示其理论内容和思想实质。首先,以古典经济学相关原着为文本依托,分析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对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关于“自由—经济自由—政治自由”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研究思路进行梳理,展现古典经济学阐述经济自由问题的理论依据、主要观点和思想内涵。然后,重点研究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思想。首先结合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相关研究成果对马克思的启示,揭示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理论来源和使用的方法论,展现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历史脉络。然后结合相关文本,以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为研究起点,围绕马克思对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前提、经济自由的实质和经济自由所引发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三方面的批判,基于分工、资本和私有制三位一体的分析范式,展现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丰富内容和强大理论逻辑。马克思以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来克服和超越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历史限度,经济自由的消解以扬弃资本逻辑为历史前提。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深入研究马克思原着文本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经济自由批判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揭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和经济自由主义的批判在其整个思想史中的地位。经济自由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理性和启蒙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和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批判服务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批判,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视角和创立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的思想要素。(2)研究方法的创新。把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发生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考察,从经济哲学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剖析。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内在逻辑思路进行研究,尝试作出新的概括和描述。(3)基于马克思关于分工、资本和私有制三位一体的逻辑思路和分析框架,将人性批判和分工批判作为马克思批判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前提,把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私有制作为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的主要对象,将资本逻辑下的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批判作为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实质内容,将私有制批判作为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深层内蕴,将共产主义对经济自由内在限度和历史限度的消解和扬弃作为经济自由发展的方向。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核心是对资本的批判,马克思对资本的内在否定性的批判揭示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本质,资本扩张是经济自由存在的根本依据,资本的限度就是经济自由的历史限度。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该更好地利用和规制资本,克服资本和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中国的未来是建立在权力对资本的制约之上的,或者说权力对资本的调控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有价值的地方。

梁华[10](2018)在《重提经济思想与经济现实的关系——基于“走进西方”的“中国增长之谜说”流行现象的反思》文中认为用西方学说来阐释中国问题,在当前学界较为普遍。西方学说源自西方,用于当前中国,有"情景误置"的嫌疑,其根源在于缺乏对经济思想和经济现实关系的当下反思。在重大历史转折时期,"那个时代"的经济思想所倚赖的经济现实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重提经济思想和经济现实的关系这一古老话题,就显得尤为迫切。正确认识具有"那个时代"烙印的经济思想,有效剥离"那个时代"的时代特征,对寻找这个时代的新特征,构建具有这个时代特征的新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而这正是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主旨。

二、罗伯特·海尔布罗纳:世俗哲学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伯特·海尔布罗纳:世俗哲学家(论文提纲范文)

(1)亚当·斯密良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1.选题缘由
        2.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研究现状
        2.研究评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亚当·斯密良心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渊源
    (一)亚当·斯密良心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十八世纪的英国社会状况
        2.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合并
    (二)亚当·斯密良心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
        1.沙夫慈伯里、哈奇森、休谟的情感主义
        2.巴特勒的良心观
        3.斯多亚学派节制利己心观点与自然法思想
二、亚当·斯密良心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良心形成的基础
        1.作为道德判断情感基础的同情共感
        2.作为道德判断主体的公正旁观者
    (二)良心的内涵
        1.良心是判断自己行为和感情是否合宜的标准
        2.良心是廉耻心和耻辱感的表征
    (三)良心的作用
        1.良心指引我们做值得赞扬之事
        2.良心是平衡利己与利他的杠杆
    (四)良心的实现途径
        1.正确的道德教育
        2.个人自身的道德实践
    (五)良心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良心与“外部之人”的关系
        2.良心与一般准则的关系
        3.良心与正义的关系
三、亚当·斯密良心思想评析及当代价值
    (一)亚当·斯密良心思想的历史价值
        1.影响了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
        2.维护英国社会秩序的稳定
        3.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亚当·斯密良心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1.过于强调内在情感判断的主观性
        2.重视动机而轻视效果
        3.没有完全摆脱神学的影响
    (三)亚当·斯密良心思想的当代价值
        1.有利于培养个人的道德自律意识
        2.有利于增进人们的幸福感
        3.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底线道德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2)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革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1.3.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1.3.3 比较研究的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的生成理路
    2.1 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
        2.1.1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2.1.2 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的勃兴
        2.1.3 工业革命爆发产生深刻影响
        2.1.4 阶级矛盾和斗争的日益尖锐
        2.1.5 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成为时代课题
    2.2 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
        2.2.1 有为人类谋幸福的远大理想
        2.2.2 对工业发展动态的密切关注
        2.2.3 对无产阶级命运的深切关怀
    2.3 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形成的思想来源
        2.3.1 斯密、李嘉图、西斯蒙第关于大工业发展的思考
        2.3.2 西尼尔、穆勒关于工业发展战略的主张
        2.3.3 李斯特关于工业化战略与保护关税的思想
        2.3.4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关于工业与未来制度的探索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产生、标志、性质的认识
    3.1 工业革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1.1 工业革命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
        3.1.2 工业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3.1.3 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3.2 工业革命是以工具机为核心的生产体系的建立为标志
        3.2.1 工具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生产部门的使用
        3.2.2 用机器来生产机器成为大工业的技术基础
        3.2.3 工厂制度成为与大工业相适应的劳动组织形式
    3.3 工业革命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革命
        3.3.1 工业革命是生产方式的革命
        3.3.2 工业革命是生活方式的革命
        3.3.3 工业革命是思维方式的革命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正面效应的分析
    4.1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的发展
        4.1.1 利益升格为普遍原则
        4.1.2 工业生产部门的兴起
        4.1.3 市场经济秩序的确立
        4.1.4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
    4.2 工业革命推动政治的发展
        4.2.1 现代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2.2 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增强
        4.2.3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登上历史舞台
    4.3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
        4.3.1 人类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4.3.2 现代工业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4.3.3 大众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4.4 工业革命推动人的发展
        4.4.1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崇拜自然到自然力的征服
        4.4.2 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对人的依赖到对物的依赖
        4.4.3 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彰显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革命负面效应的剖析
    5.1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问题日益严峻
        5.1.1 劳动与资本之间矛盾与对立日益尖锐
        5.1.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危机日益显现
        5.1.3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与全球范围扩展
        5.1.4 工业较发达国家与非工业性质国家矛盾加深
    5.2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政治问题日益凸显
        5.2.1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5.2.2 资产阶级国家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
    5.3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
        5.3.1 城市污染加剧和居住条件恶化
        5.3.2 城乡对立的尖锐性与日俱增
        5.3.3 教育不公平性与伪善性突出
    5.4 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发展困境日益突出
        5.4.1 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
        5.4.2 人与人的关系日益分裂与对立
        5.4.3 人的本质的异化
第6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与共产主义社会的探索
    6.1 大工业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奠定了基础
        6.1.1 大工业日益要求粉碎自由竞争和个人经营的枷锁
        6.1.2 股份公司和股份制包含对资本主义所有权的潜在扬弃
        6.1.3 无限扩大的工业生产为向共产主义过渡提供物质前提
        6.1.4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使迈向共产主义成为可能
    6.2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设想
        6.2.1 工业生产部门将由整个社会按计划来共同经营
        6.2.2 劳动产品将以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为原则
    6.3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蓝图
        6.3.1 住宅短缺得以解决
        6.3.2 城乡对立得以克服
        6.3.3 教育成为塑造人全面发展的途径
    6.4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生存前景
        6.4.1 人与自然实现真正的和解
        6.4.2 人的自由个性将得以实现
        6.4.3 人们将开始享受劳动本身
第7章 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思想的当代启示
    7.1 重视研究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
        7.1.1 工业革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7.1.2 第四次工业革命兼具机遇与挑战
    7.2 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国家发展的价值导向
        7.2.1 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谋划发展的基本准则
        7.2.2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7.2.3 要让人民群众在发展实践中收获幸福感
    7.3 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7.3.1 要巩固和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7.3.2 要以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7.4 坚持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7.4.1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7.4.2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美国例外主义》(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原文介绍
    1.2 选材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选择翻译工具
        2.1.2 制定翻译计划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审校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翻译指导原则
    3.2 词语层面
        3.2.1 词性转换
        3.2.2 反面着笔法
        3.2.3 增译法
        3.2.4 省译法
    3.3 句法层面
        3.3.1 长难句切分
        3.3.2 主被动语态变换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REFERENCES
中文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4)西方公共物品理论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
        一、论文的创新和特色
        二、论文的难点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英国:牺牲和自由放任视角
        二、德国:有机国家观与国家至上
        三、意大利:利益视角
        四、奥地利:主观价值视角
        五、瑞典:集体选择视角
        六、现代公共物品理论
    第二节 国内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民国时期
        二、计划经济时期
        三、改革开放初期
        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至2013年
        五、2013年至今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评述
    第四节 与本研究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的说明
        一、研究视角的选择问题
        二、研究起点的选择
        三、对资产阶级具体实践的观察
        四、荷兰和英国的问题
        五、时期的划分与相关文献的匹配问题
        六、关于新财政史学的说明
        七、对威廉·配第的相关说明
        八、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定位问题
第一篇 英国公共物品产品理论
    第三章 公共物品思想起源的探索
        第一节 封建时期的欧洲与“国王靠自己生活”(1066-1484年)
        第二节 专制王权与早期重商主义(1485年—1642年)
        一、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二、英国:专制王权与早期重商主义
        第三节 专制王权的崩溃与晚期重商主义(1642-1852年)
        一、英国专制王权的崩溃
        二、寡头政权与晚期重商主义
        第四节 公共物品思想的产生:一个结论
    第四章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公共物品理论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公共物品理论
        第二节 古典自由主义财政学的公共物品理论:牺牲视角
        一、斯密传统:《国富论》
        二、穆勒的改进:《政治经济学原理》
        三、庇古的突破:《福利经济学》
第二篇 欧洲大陆公共物品理论
    第五章 德国学者的公共物品理论:有机国家观
        第一节 生产性国家的基础:官房学
        一、官房主义的背景概述
        二、基本内容
        第二节 国家科学:生产性的公共经济
        一、集权式的联邦国家与集体主义
        二、有机国家观视角下的公共经济论
    第六章 奥地利学者的公共物品理论:主观主义
        第一节 分权式的邦联制君主国家与自由主义
        第二节 主观主义的公共物品理论
        一、萨克斯
        二、维塞尔
    第七章 意大利学者的公共物品理论:利益观
        第一节 自由主义与费拉拉
        第二节 公共物品理论的利益取向
        一、潘塔莱奥尼
        二、马佐拉
        三、德·马科
        第三节 公共物品供求问题的供给侧面
        一、蒙特马提尼
        二、巴罗内
    第八章 瑞典学者的公共物品理论:集体选择
        第一节 集体选择理论产生的社会学基础
        一、采集—狩猎者社会(“农业革命”之前的社会)
        二、农业革命、早期农业与军事民主制
        三、文明的产生与治水经济
        四、欧洲现代议会制度产生的基础
        第二节 集体选择视角下的公共物品理论
        一、维克塞尔
        二、林达尔
第三篇 现代公共物品理论
    第九章 主流公共物品理论:马斯格雷夫—萨缪尔森范式
        第一节 新古典主义财政学对公共物品的分析
        第二节 恰当的时机与政府的新角色
    第十章 大陆学派的复兴:“公共选择”视角下的公共物品理论
        第一节 公共物品供给的政治表达
        第二节 公共物品的分类与供给
第十一章 结论
    第一节 西方公共物品理论的演进逻辑
    第二节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卡尔·波兰尼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波兰尼生平及《巨变》的写作背景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论文的主要观点、难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波兰尼视野下19世纪资本主义文明的崩溃
    第一节 均势制的失败与和平的终结
        一、百年和平与均势制度
        二、国际金融与战争危机
    第二节 金本位制的崩溃与重建
        一、金本位制的崩溃
        二、金本位制重建的失败
    第三节 自律性市场制度的瓦解
        一、自律性市场制度的概念
        二、社会与市场之间的博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波兰尼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
    第一节 经济制度的演变和市场的起源
        一、早期社会的经济制度
        二、市场的本质及其起源
    第二节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进步的反人类本质
        二、市场要素的商品化过程
        三、贫穷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四、经济自由主义的乌托邦性质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变迁
        一、阶级利益不能解释历史
        二、社会灾难及其文化根源
        三、法西斯主义的解决方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波兰尼与马克思的思想比较
        一、波兰尼对马克思的曲解
        二、波兰尼与马克思批判思想的不同之处
        三、波兰尼与马克思批判思想的趋同之处
    第二节 波兰尼对凯恩斯的超越
        一、凯恩斯的新经济思想
        二、波兰尼对凯恩斯新经济思想的修正
    第三节 波兰尼对哈耶克自由资本主义思想的批判
        一、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之争
        二、奴役之路还是自由之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现实观照
    第一节 社会现实与波兰尼的社会理想
        一、20世纪的世界政治和经济
        二、波兰尼基于社会现实的哲学转向
        三、波兰尼经济共同体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当代社会反制市场经济扩张的必要性
        一、反制市场的现实力量
        二、计划其实无处不在
        三、当代社会反向运动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与国际新秩序展望
        一、新自由主义企图建立国际秩序的失败
        二、当代国际新秩序的展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局限
    第一节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原创性
        一、波兰尼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二、“嵌入”和“脱嵌”概念的意义
        三、“双向运动”思想的原创性
    第二节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一、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
        二、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
        三、分层和分类整合原则
    第三节 波兰尼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一、对概念的建构存在模糊性
        二、对历史的解释缺乏准确性
        三、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与研究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学理界定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概念
        一、现代化发展及相关内涵厘定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涵界定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本质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规定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本质的层次划分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本质的向度把握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特征
        一、内涵性和外延性相结合
        二、整体性和局部性相结合
        三、渐进性和突变性相结合
        四、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
        五、特色性和国际性相结合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发展思想
        二、列宁的现代化发展理论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发展理论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借鉴
        一、经济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二、政治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三、社会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四、心理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五、历史学视域的现代化理论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成根源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需要根源
        一、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起点
        二、需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成与变化
        三、需要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归宿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利益根源
        一、利益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向度
        二、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本原
        三、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根据
        四、利益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本质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的实践根源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源自于实践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指向于实践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生成需要实践检验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构成与功能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构成
        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现代化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现代化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方式现代化发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现代化发展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素关联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要素的相互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要素的地位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要素的组成结构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功能彰显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导向功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功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育人功能
        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协调功能
        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激励功能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设定
        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代化发展
        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安全性
        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原则遵循
        一、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统一的原则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
        四、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图景展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与功能现代化发展的同在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要素现代化发展的结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前进与曲折现代化发展的统一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与多样现代化发展的互动
        五、思想政治教育阶段与连续现代化发展的并存
        六、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与虚拟现代化发展的互补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封闭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滞后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单一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保守性
        五、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发展的物本化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相对迟缓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泛化倾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发展层次失序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性缺少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互动性不够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综合性欠缺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的媒体数单一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规范现代化发展失范
        二、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现代化发展阻滞
        三、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现代化发展滞后
    第五节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困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现代化发展程度不够
        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能力现代化发展水平不足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现代化发展水准不高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现策略
    第一节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观念
        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开放性现代化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性现代化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多样化现代化发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造性现代化发展
        五、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人本化现代化发展
    第二节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渐进性现代化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导性现代化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性现代化发展
    第三节 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型现代化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互动型现代化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综合型现代化发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媒体型现代化发展
    第四节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制度
        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规范现代化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现代化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现代化发展
    第五节 造就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队伍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现代化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能力现代化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现代化发展
结语 自觉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西方公共性变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公共性限域及其理论分析
    第一节 公共性的涵义
        一、私人与私密性
        二、公共与公共性
        三、哲学视域下的公共性
        四、公共活动中的公共性
    第二节 公共性构成的理论基础
        一、国家与公民
        二、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三、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
        四、公共精神与公共理性
    第三节 公共性的基本特性
        一、善与正当
        二、非排他性与约束性
        三、历时性与时效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方公共性变迁的历时性分析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公共性
        一、古希腊的城邦与公民
        二、古希腊城邦共同体的公共善
        三、古罗马的法权与国家共同体
        四、古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化
    第二节 宗教改革及近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公共性
        一、宗教改革运动中公共权力的规范
        二、文艺复兴运动中个体理性的觉醒
        三、启蒙运动中理性与同情的交融
        四、法国大革命中公共意志的觉醒
    第三节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公共性
        一、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及其社会伦理规范
        二、极权主义的起源及其公共性内涵
        三、理性的公共性与公共理性
        四、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起源及其交往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公共性变迁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节 西方公共性内涵变迁的规律
        一、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
        二、城邦善向共同体善的转向
        三、共有性向共享性的转向
    第二节 西方公共性功能变迁的规律
        一、公域与私域界限的规范化
        二、建构性与自发性的统一
        三、批判性与共生性的统一
    第三节 西方公共性发展的趋势
        一、公域的市场化与公域的社会化
        二、公民身份与公共美德的统一
        三、文化多元与公民认同的统一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现代性的双重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创新之处及论文研究内容
第一章 多维比较视野中的现代性概念探析
    第一节 现代性概念的起源与哲学释义
        一、现代性概念的起源
        二、现代性的哲学释义
    第二节 现代性相关概念的内涵阐释
        一、现代化概念
        二、现代主义概念
        三、后现代主义概念
    第三节 现代性与现代化、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概念的比较
        一、因果关系的问题
        二、能否量化的问题
        三、研究角度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代性困境的主观向度
    第一节 现代性的理性困境
        一、关于理性的概述及困境
        二、启蒙理性与现代性的关联
        三、后现代主义对理性的分化
    第二节 现代性的主体性困境
        一、传统主体性到非理性主体性的解读
        二、现代性与主体性的关联
        三、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冲击
    第三节 现代性困境主观向度的后果
        一、科学主义的危机
        二、人文主义式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性困境的客观向度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的自然资源和科技使用制度困境
        一、以自然为代价的现代生产
        二、以失控的科技为手段的发展
        三、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
    第二节 社会关系的物化困境
        一、物化关系是现代社会的特征
        二、物化关系对现代社会的双重影响
    第三节 现代性困境的主观向度与客观向度的关系
        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现代性原则走向毁灭
        二、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导致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
        三、现代性困境的主、客向度都是人生存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对现代性困境的批判与超越
    第一节 马克思现代性观念的批判维度
        一、马克思现代性观念的形而上学批判
        二、马克思现代性观念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对现代性困境主观向度的超越
        一、马克思对理性的解读
        二、马克思对主体性的生成性理解
    第三节 马克思对现代性困境客观向度的超越
        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
        二、扬弃异化,重建实践主体
        三、直面社会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性困境的中国形态及出路
    第一节 中国现代性的问题
        一、中国问题及其由来
        二、中国的实践及其进程
        三、中国的经验及其理论
    第二节 中国现代性困境的多重形态
        一、中国现代性困境的主观形态
        二、中国现代性困境的客观形态
        三、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性困境
    第三节 中国现代性困境的出路---发展中国道路与构建现代化中国
        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任务
        二、走中国道路,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性
        三、发展中国特色现代性的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及经济自由主义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思想史旨趣
        (二)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逻辑
    第一节 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前提
        一、理性经济人假设
        二、市民社会的现代性证成与“自然秩序”
        三、分工和交换:经济繁荣的“秘密”
    第二节 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
        一、对资本的正义性的辩护
        二、对自由贸易的合理性的辩护
        三、对自由竞争的正当性的辩护
    第三节 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国家观
        一、国家:维护私有财产权的工具
        (一)个人财产权的合法性依据:劳动与契约
        (二)政府的“正义规则”:保障以财产权为核心的个人自由
        二、自发秩序对“看得见的手”的拒斥
        三、国家:自由经济的“守夜人”
    总结
第二章 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发展进程
    第一节 德国古典哲学的启示
        一、马克思批判经济自由的方法论来源
        (一)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的影响
        (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启示
        二、康德和黑格尔经济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
        (一)康德:“大自然的隐秘计划”与功利主义批判
        (二)黑格尔:市场经济秩序与市民社会的现代性批判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者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影响
        一、经济自由的实质与制度前提批判
        二、政治自由的虚伪性
        三、未来社会的经济自由
    第三节 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萌芽(1857年以前)
        二、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发展(1857年—1865年)
        (一)经济自由批判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中的理论方位
        (二)马克思对自由贸易(流通过程)的批判
        (三)马克思对自由竞争的批判
        三、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深化:《资本论》的研究成果
        (一)对自由贸易的批判
        (二)关于自由竞争的批判
        (三)私有制批判
第三章 马克思对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前提的批判
    第一节 人性前提批判
        一、抽象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对立
        二、人的私向性与社会性的对立
        三、人的工具价值与“人格个体”的分裂
    第二节 “经济自由”概念的范畴去蔽和历史解蔽
        一、“自然秩序”起点之批判:分工与异化的同构
        二、“经济自由”范畴之历史解蔽
        (一)人权产生的现实根源
        (二)“经济自由”观念:生产关系的抽象和交换价值发展的产物
第四章 马克思对经济自由运行机制的批判
    第一节 马克思对自由贸易的批判
        一、商品化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二律背反
        (一)商品交换:异化的经济交往关系
        (二)商品化世界的拜物教批判
        二、市场化过程的正义性批判
        (一)商品流通领域的正义性批判
        (二)劳动力的买卖:不公正的交换制度
        (三)市场化过程:社会权力体系对劳动价值的分割
        三、“自由贸易”的历史真相
    第二节 马克思对“自由竞争”的批判
        一、对“自由竞争”的绝对统治地位的批判
        二、竞争与垄断的对抗与合题
        三、“自由竞争”:资本剥削劳动的制度架构
    第三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
        一、异化的“占有”:私有制批判的初始论域
        二、私有制:异化劳动的规律和自发分工的同义语
        三、政治国家: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虚幻共同体”
    结论
第五章 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核心与人的自由之路
    第一节 资本批判:揭示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本质
        一、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
        (一)马克思的资本概念
        (二)劳动价值论对资本本性的揭示
        (三)资本逻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资本扩张:经济自由存在的根本依据
        (一)自由竞争:资本的外在强制力和资本贯彻自己生产方式的手段
        (二)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行使支配权力的制度前提和必然结果
        (三)世界市场:资本运动和扩张的必然结果
        三、资本批判: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的核心
    第二节 经济自由的扬弃
        一、经济自由的历史进步性
        (一)商品交换的历史正义性
        (二)资本主义经济自由重建了主体的自由与平等
        (三)经济自由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四)资本与自由时间
        二、经济自由的消解:分工和私有制的扬弃
        (一)消灭异化的分工
        (二)私有制的扬弃
    第三节 共产主义:经济自由的消解与全面自由的实现
        一、自觉分工和真正的“个人所有制”
        二、生产的全面性和“有计划的社会生产”
        三、消费资料的全面按需分配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10)重提经济思想与经济现实的关系——基于“走进西方”的“中国增长之谜说”流行现象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重构经济秩序:经济学家与经济学家时代的诞生
三、走进西方的西方崛起研究
    (一) 观点总结及其评价
    (二) 从议题演变角度的总结及其价值
        1. 历史学。
        2. 经济学。
四、“走进西方”的“中国增长之谜说”
    (一) 从议题演变看中国增长之谜论证的起点
    (二) “走进中国情景”探讨中国经济增长
五、重提经济思想与经济现实的关系
    (一) 那个时代的经济思想的价值
    (二) 超越那个时代的经济思想的价值

四、罗伯特·海尔布罗纳:世俗哲学家(论文参考文献)

  • [1]亚当·斯密良心思想研究[D]. 赵林林.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革命思想研究[D]. 袁玥. 辽宁大学, 2021(02)
  • [3]《美国例外主义》(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刘鑫.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4]西方公共物品理论的演进研究[D]. 韩清.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5]卡尔·波兰尼对资本主义的批判[D]. 张海成. 黑龙江大学, 2020(12)
  • [6]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D]. 阿剑波. 兰州大学, 2020(01)
  • [7]西方公共性变迁探析[D]. 杨子臣.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现代性的双重困境[D]. 朱琳静. 黑龙江大学, 2018(05)
  • [9]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及经济自由主义的批判[D]. 冯静.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重提经济思想与经济现实的关系——基于“走进西方”的“中国增长之谜说”流行现象的反思[J]. 梁华. 经济学动态, 2018(06)

标签:;  ;  ;  ;  ;  

罗伯特·海尔布罗纳:世俗哲学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