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丙酮醛水溶液中丙酮醛含量的新方法

一种测定丙酮醛水溶液中丙酮醛含量的新方法

一、测定丙酮醛水溶液中丙酮醛含量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晶晶,周浓,曹鸣宇[1](2021)在《非生物胁迫下植物体内丙酮醛代谢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由于植物固着生长,其无法通过移动来逃避逆境,故非生物胁迫(如极端温度、盐胁迫、干旱或光胁迫等)会伴随着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严重胁迫植物的分布、生长、品质和产量,甚至生存。植物只能通过改变自身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化反应来适应环境,或者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影响周边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以改变微环境,使环境向着更适合自己生长的方向发展。丙酮醛(methylglyoxal,MG)又称之为甲基乙二醛,作为植物体内正常的生理代谢产物可由多条途径产生,其最主要的来源是糖酵解途径,如糖酵解中间体二羟丙酮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去除磷酸基。而植物体内MG的分解主要靠乙二醛酶系统,包括乙二醛酶Ⅰ、乙二醛酶Ⅱ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MG经乙二醛酶降解后形成D-乳酸。在正常生长条件下,植物体内的MG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当植物遭受非生物胁迫时,其含量会迅速升高;植物体内的MG含量过高会破坏植物细胞的增殖和生存,控制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新陈代谢过程,最终导致生物大分子蛋白质、DNA、RNA、脂质和生物膜的破坏。因此,MG现在被认为是植物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的潜在生化标志物,并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该文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对非生物胁迫下植物体内丙酮醛合成及降解机制予以综述。

卢思芸[2](2020)在《肽美拉德反应中间体形成示踪机制和水相制备》文中指出美拉德反应中间体是重要的风味前体物质,常温下理化性质稳定,无明显香气,但在加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容易裂解并向后进行反应,快速形成新鲜、丰富的挥发性化合物,能够避免现有完全美拉德反应产物风味易散失的缺陷,还能给人们带来烹饪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单一氨基酸反应得到的美拉德反应产物香气单一,而混合肽体系能够产生单体氨基酸体系无法形成的浓郁风味,应用潜力和优势显着。本文以双甘氨肽-阿拉伯糖模拟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一种新型示踪剂——谷胱甘肽抑制美拉德褐变并指示中间体形成条件的机理,并以谷胱甘肽示踪法制备大豆肽-阿拉伯糖体系的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研究了该中间体的抗氧化能力及加工风味形成能力,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利用复合蛋白酶Ⅰ与氨肽酶复合作用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酶解,以水解度和固形物溶出率作为指标,确定最优制备条件:底物浓度为8%,复合蛋白酶Ⅰ添加量为2500 U/g底物,60℃酶解4 h,氨肽酶添加量为400 U/g底物,50℃酶解3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酶解液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占64.33%,且游离氨基酸仅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18%,即获得的酶解液主要成分是小分子肽,是制备肽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的合适原料。对比分析了添加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对美拉德反应产物色泽的影响及二阶段变温美拉德反应褐变指数与添加时间关系曲线的差异,证实谷胱甘肽与半胱氨酸一样,具有抑制美拉德褐变并指示中间体生成条件的作用。谷胱甘肽的水溶性显着优于半胱氨酸,是一种良好的新型示踪剂。通过二阶段变温美拉德反应,明确温度、pH、底物浓度三个参数对中间体生成时间的影响,依据工业生产的可行性,确定大豆肽美拉德反应中间体最佳制备条件:pH为7.5,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0 min。以双甘氨肽和阿拉伯糖作为模拟体系,研究谷胱甘肽抑制美拉德褐变的机理。水相制备得到中间体,确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64,分子式为C9H16O7N2。分别比较还原型与氧化型谷胱甘肽对美拉德褐变的影响,证实巯基是实现褐变抑制的关键点。研究谷胱甘肽的添加量对几种特征性产物生成量的影响,推断出谷胱甘肽的作用时间介于Amadori重排产物(ARP)生成之后及短链二羰基化合物生成之前。进一步分析谷胱甘肽和ARP的直接反应产物及ARP的裂解情况,证明巯基可以与脱氧糖酮反应形成相对分子质量为440的加合物,抑制后续产物的生成,同时改变美拉德反应的路径,减缓ARP的裂解速率,从而起到褐变抑制作用。研究不同时间添加谷胱甘肽对产物生成量的影响,发现在60 min中间体形成量最大,这时添加谷胱甘肽后续产物生成量最少,褐变抑制效果最佳,验证了谷胱甘肽具有指示中间体生成条件的作用。测定低温反应阶段几种二羰基化合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揭示了示踪的机理,即中间体形成量刚好达到峰值时,脱氧糖酮累积量适中,体系中的乙二醛和丙酮醛仍相对较少,此时加入谷胱甘肽能够最有效地抑制中间体降解并减少脱氧糖酮的后续反应,褐变指数最低,由此指示中间体最佳生成条件。研究大豆肽-阿拉伯糖体系中间体的抗氧化能力,发现当样品浓度为5 g/L时,美拉德反应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87.98%,中间体的清除率为41.99%,而糖肽混合溶液仅为17.55%,还原力也呈现类似的规律,另外中间体具有良好的Fe2+螯和能力,几乎与美拉德反应产物一致,说明中间体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研究大豆肽-阿拉伯糖体系中间体在热加工下的风味形成能力,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中间体生成的风味物质含量最高,是肽糖混合溶液的1.63倍,是MRPs的1.81倍。进一步研究中间体在实际体系的应用,发现在甘蓝炒制时添加2%的中间体,成品中增加了13种风味物质的形成,说明中间体能够丰富食物的风味轮廓,增强香气特征。

简东振[3](2020)在《镇江香醋陈酿香气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镇江香醋是我国“四大名醋”之一,具有独特的令人愉悦的香气,陈酿是其香气形成的关键工序之一,对产品的风味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对于镇江香醋陈酿香气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等研究不足,严重影响人们对镇江香醋香气的科学认识和有效调控,也制约了镇江香醋陈酿工艺的现代化。本文研究了镇江香醋陈酿过程中香气特征及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鉴定了食醋中的关键香气物质,并探究了温度和氧气对香气物质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感官定量描述分析了不同陈酿时间镇江香醋的感官香气差异。结果表明酸/刺激性、焦糊味、焦甜香、奶酪香和整体香气存在显着性差异,未陈酿镇江香醋的麸皮味和焦糊味香气强度较高,长陈酿期的镇江香醋具有较强的焦甜香和奶酪香,整体香气浓郁柔和,刺激性较弱。(2)采用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不同陈酿时间镇江香醋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了67个挥发性物质,首次在中国传统酿造食醋中发现了葫芦巴内酯。在陈酿过程中,醇类、酯类物质含量有明显的降低,而吡嗪类物质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发现,有9个物质与陈酿时间呈现显着的正相关,12个物质呈现显着负相关。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不同陈酿时间的镇江香醋样品区分明显,对样品差异影响较大的物质有3-羟基-2-丁酮、2,3-丁二酮、2,3-丁二醇、四甲基吡嗪、糠醛、乳酸乙酯、苯乙醇、异戊醇和乙酸乙酯。(3)采用感官组学方法对镇江香醋的关键香气物质进行鉴定分析。气相色谱-嗅闻-质谱(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GC-O-MS)分析发现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大部分呈醇香、花香、果香等香气特征的醇类和酯类物质的香气强度减弱,而具有坚果香、杏仁味等香气特征的吡嗪类、呋喃类物质的香气强度明显增强。丁酸甲酯、乙酸异戊酯、2,3-丁二醇、苯乙醇等香气物质在短陈酿期镇江香醋中香气强度较高,长陈酿期镇江香醋中香气强度较高的物质有2,3-丁二酮、2,4,5-三甲基恶唑、四甲基吡嗪、葫芦巴内酯等。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e Value,OAV)分析表明对未陈酿镇江香醋整体香气有重要贡献的香气成分(OAV>100)有乙酸、异丁醛、异戊酸、葫芦巴内酯、异戊醛、二甲基三硫和2,3-丁二酮,陈酿镇江香醋中重要的香气成分主要包括2,3-丁二酮、乙酸、异丁醛、葫芦巴内酯、异戊酸、二甲基三硫、3-羟基-2-丁酮、2,4,5-甲基恶唑和3-甲硫基丙醛。最后通过香气重构与缺失实验确定乙酸、异丁醛、异戊酸、葫芦巴内酯、异戊醛和2,3-丁二酮是未陈酿镇江香醋的关键香气物质;陈酿镇江香醋的关键香气物质有乙酸、2,3-丁二酮、异丁醛、葫芦巴内酯、异戊酸、2,4,5-三甲基恶唑和四甲基吡嗪。(4)研究了温度和氧气对镇江香醋陈酿过程中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大部分香气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或充氧次数的增加,其含量有明显的升高。其中,酯类、醛类、酮类、吡嗪类等物质受温度和氧气影响作用明显。高温和氧气对异丁醛、四甲基吡嗪、葫芦巴内酯等陈酿镇江香醋关键香气物质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温度对5-羟甲基糠醛、糠醛、乳酸乙酯、2,3-丁二酮和3-羟基-2-丁酮的含量影响较大,而氧气对2,3-丁二酮、异戊醛、糠醛、苯甲醛、异戊酸、异丁醛、3-羟基-2-丁酮、异丁酸、3-甲硫基丙醇、异戊醇和乙酸乙酯的含量影响较大。(5)初步探究了陈酿关键香气物质2,3-丁二酮的形成路径。发现了3-羟基-2-丁酮、2,3-丁二醇、乙二醛和丙酮醛可能是2,3-丁二酮形成的前体,其中3-羟基-2-丁酮可能是主要前体物质,且温度和氧气均对其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王慧杰[4](2020)在《铜基纳米催化剂的构筑及其选择性催化氧化1,2-丙二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传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及其不合理使用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绿色化学能源迫切需求,因此,催化生物质及其衍生物转化成高附加值化学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2-丙二醇是一种可再生二元醇,通过催化氧化法可选择性将其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乳酸、甲酸、乙酸、丙酮酸或羟基丙酮等精细化学品。然而,现有的催化剂大多为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因其较高的成本严重制约其扩大应用。非贵金属铜(Cu)基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活性等优点,但其产物选择性远低于贵金属催化剂。如何开发高效的新型铜基催化剂高选择性催化1,2-丙二醇转化已成为该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本论文将通过设计并分别制备金属离子掺杂羟基磷灰石负载铜银双金属纳米粒子(Cu@Ag/α-HAP)、纳米铜(Cu NPs)以及磁性铜铁氧化物纳米粒子(CuFeOx MNs)催化剂,并用于选择性催化氧化1,2-丙二醇,探究催化剂与催化氧化1,2-丙二醇反应之间的构效关系,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铜基催化剂高选择性催化1,2-丙二醇转化的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不同金属离子掺杂的羟基磷灰石纳米棒(α-HAP,其中α为La,Bi,或Sn),并通过湿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双金属纳米催化剂(Cu@Ag/α-HAP)。结果表明,Cu@Ag双金属纳米粒子可在协同作用下提高1,2-丙二醇的转化率和乳酸选择性;不同金属离子掺杂的Cu@Ag/α-HAP催化剂可以改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通过调节NaOH浓度实现了乳酸、乙酸和羟基丙酮的高选择性制备。2.采用有机相油胺还原法制备了粒径均匀的单金属纳米铜(Cu NPs)催化剂,在O2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催化氧化1,2-丙二醇反应,并与氧化铜(CuO)和氧化亚铜(Cu2O)的催化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与CuO和Cu2O相比,Cu NPs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Cu NPs与Cu2O对乳酸的选择性相接近,表明铜在金属态(Cu0)和低氧化态(Cu+)下具有更高的产物选择性。3.开发了一种具有Cu(I)和Cu(II)共存的尖晶石型铜铁氧化物CuFeOx磁性纳米粒子(CuFeOx MNs),并用于催化1,2-丙二醇高选择性制备乳酸。研究发现,CuFeOx MNs催化剂在催化1,2-丙二醇转化过程中,与有氧条件相比,无氧条件明显提高了乳酸选择性。与具有单个Cu(I)或Cu(II)中心的原始CuO和Cu2O相比,Cu(I)和Cu(II)双中心与尖晶石结构的CuFeOx MNs协同提高其催化活性和乳酸选择性。通过拟合Cu1Fe1Ox MNs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并与CuO和Cu2O催化剂对比可发现:Cu1Fe1Ox MNs的反应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在CuO和Cu2O催化剂之间。表明Cu1Fe1Ox MNs表面因同时具有Cu(I)或Cu(II)中心而存在与CuO和Cu2O催化剂不同的催化活性位,因此导致了不同的催化反应结果。CuFeOx MNs还可通过磁力方便回收,具有良好的回收性能。

毛思宇[5](2020)在《酿酒酵母醛酮还原酶与葡萄糖脱氢酶剪接构建双酶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酶催化生产复杂化合物在实际生产领域种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诸多手性分子中,双酮、双醛、醛酮类化合物占据了一席之地,如重要的降血脂药物他汀等。酿酒酵母醛酮还原酶(Gre2)是一种常见的醛酮还原酶,它对许多醛酮类物质都具有良好的催化能力,尤其是将双醛、双酮、醛酮类物质。通过Gre2,能够高效的催化产生手性药物中间体或者药物有效分子。而葡萄糖脱氢酶(GDH)是一种生物体内非常常见并且广泛用于酶催化工艺中的蛋白酶。它广泛参与了多种辅酶/还原性辅酶(NADP/NAPDH)依赖性酶催化体系。通过向其他酶供氢使得反应持续高效进行。在本论文中,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Gre2与GDH基因一同连接在质粒表达载体上并转化进入感受态大肠杆菌内,利用菌落PCR技术以及酶切验证确认连接完成,诱导大肠杆菌表达双酶剪接体蛋白,双酶剪接体蛋白能够通过内含肽剪接效应在胞内完成自剪接过程,获得Gre2-GDH剪接体酶蛋白,证明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发生自剪接形成稳定的双酶系统。在双酶剪接体表达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磷酸缓冲液与锌离子的配位效应,完成双酶蛋白的剪接工作,获得双酶剪接体。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二维红外(2D-IR)等手段研究双酶剪接体的表征,用气象色谱(LC)探究该体系的酶活与催化能力。酶催化实验表明,与游离混合双酶相比较,双酶剪接体Gre2-GDH的效率提高了 2倍多。通过在PBS中与锌配位作用,对双酶剪接体Gre2-GDH进行了固定。固定酶对保持了游离双酶剪接体Gre2-GDH的活性。

高普[6](2020)在《基于Mannich反应的蚕丝丝素蛋白质芳伯胺染料显色性修饰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蛋白质侧基化学修饰是蛋白质材料功能化改造的有效途径,目前针对蛋白质的化学修饰方法不多且存在诸多弊端。本论文创新性地利用含芳伯胺基的化合物开展基于三组分Mannich反应的蚕丝丝素蛋白质侧基修饰方法及其机理的研究,首次将芳伯胺染料作为对蚕丝丝素蛋白质侧基的显色性修饰剂,建立了相应的可视化表征方法,以探明对蚕丝丝素蛋白质侧基进行Mannich反应修饰时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规律性,阐述芳伯胺染料结构与蚕丝丝素蛋白质侧基Mannich反应修饰的构效关系,揭示芳伯胺染料对蚕丝丝素蛋白质侧基Mannich反应修饰的机理,为创建一套基于Mannich反应的含芳伯胺基功能性化合物修饰蚕丝丝素蛋白质的方法,奠定理论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芳伯胺染料对蚕丝丝素蛋白质的Mannich反应修饰特性:为获得可视化并能便于表征蚕丝丝素蛋白质修饰的效果,采用芳伯胺染料为修饰剂、脱胶蚕丝织物作为蚕丝丝素蛋白质修饰物,通过考察Mannich反应的温度、pH和时间等因素对蚕丝丝素蛋白质修饰特性的影响,以芳伯胺染料对蚕丝织物着色深度、固着率等为主要评价指标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芳伯胺染料对蚕丝丝素蛋白质Mannich反应修饰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30℃、pH值4.0、反应时间10h,芳伯胺染料与甲醛用量1:3(摩尔比)。在众多醛组分中甲醛作用效果最佳,芳伯胺染料对蚕丝丝素蛋白质修饰的结合牢度很高,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修饰对蚕丝造成的损伤极其轻微。2.芳伯胺染料结构与Mannich反应显色性修饰的构效关系:通过设计、合成和筛选得到了一系列共14只芳伯胺染料,用于考察修饰剂染料结构Mannich反应修饰效果之间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苯环上氨基取代基位于偶氮基间位和对位时,苯胺类染料都能有效地与蚕丝丝素蛋白质发生显色性修饰,产生牢固结合,且氨基在偶氮基对位时蚕丝织物的着色深度显着高于间位染料,说明Mannich反应修饰效果最佳。而当氨基位于偶氮基邻位时,修饰反应过程染料颜色消失,蚕丝上未观察到着色效果。Gauss计算证明,染料分子上氨基的Mulliken电荷数合适时,有助于达到较高的Mannich反应固色效果。对于萘胺类染料,当萘环上氨基周围无其它取代基影响时,易于发生显色性Mannich反应修饰。但是氨基与羟基邻近时,会发生分子内Mannich反应而降低修饰效率。总之,当选择芳伯胺化合物对蚕丝丝素蛋白质进行Mannich反应修饰时,该芳伯胺化合物需要满足以下结构要求:芳香环上的氨基应具有合适的亲核性能,并且氨基周围无高电子云密度中心。3.芳伯胺染料对蚕丝丝素蛋白质Mannich反应修饰的机理:通过氨基酸模拟和多肽模拟两种方式,同时结合薄层色谱(TLC)和离子肼质谱法(ESI-MS)表征手段,推断了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修饰蚕丝丝素蛋白质的反应机理。具体结果如下:通过对单氨基酸的三组分修饰实验,发现在甲醛参与下,色氨酸能够表现出显着的Mannich反应活性,而酪氨酸等其他氨基酸未表现出有Mannich反应修饰的发生。多肽模拟结果表明,多肽分子中的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都可以作为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修饰的结合位点,但是当多肽中同时存在这两种残基时,色氨酸残基优先发生芳伯胺染料的Mannich反应选择性修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对于酪氨酸残基参与Mannich反应有显着影响。整体而言,色氨酸具备良好的Mannich反应活性,且其活性高于酪氨酸。当多肽分子中含有多个精氨酸残基时易受甲醛作用而发生交联反应,从而降低芳伯胺染料对酪氨酸残基的Mannich反应修饰效率。从而,证明了芳伯胺染料通过其芳伯胺基与蚕丝丝素蛋白质中的色氨酸残基和酪氨酸残基发生了三组分Mannich反应,形成了牢固的共价键结合的反应机理。4.芳伯胺染料与甲醛的分子内Mannich反应及其应用:基于芳伯胺染料结构与Mannich反应显色性修饰的构效关系研究中,发现苯环上氨基位于偶氮基邻位的芳伯胺染料遇甲醛消色的现象,通过综合应用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傅里叶红外(FTIR)、离子肼质谱(ESI-MS)、核磁氢谱(1H NMR)多种表征方法对消色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使用Gauss计算得到氨基的Mulliken电荷分布,揭示了这类染料遇甲醛的消色反应机理,主要是甲醛与染料发生的分子内Mannich反应及甲醛还原作用的综合效应。最终生成苯并咪唑、邻苯二胺以及多甲基取代的含氮杂环物质,偶氮共轭发色体系被破坏而产生显着的消色现象。将这类芳伯胺染料应用于甲醛的检测指示,适宜在较高温度(90℃)弱酸性(pH为4)时进行,反应迅速且灵敏度高。该反应在甲醛指示中的工作曲线线性优良,检出限低于传统乙酰丙酮法甲醛测试方法,并且具有反应灵敏、无有机物释放、使用便捷等优点。将该方法应用于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修饰后残液及被修饰物上甲醛残留的监控,有助于构建Mannich反应修饰中甲醛残留的消除和监测体系。5.芳伯胺染料对蚕丝丝素蛋白质修饰过程中的吸附特性:染料分子对蚕丝纤维的吸附渗透性能会影响到Mannich反应的效率。研究表明,在Mannich反应修饰过程中,芳伯胺染料在蚕丝纤维上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芳伯胺染料在蚕丝纤维上的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随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通过吸附热力学研究发现,芳伯胺染料在蚕丝纤维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都会随着温度的提升而呈现下降趋势。对芳伯胺染料在蚕丝纤维上的吸附热力学规律的研究发现,芳伯胺染料在蚕丝纤维上的吸附热力学规律符合Langmuir模型。综上所述,通过芳伯胺染料对蚕丝丝素蛋白质侧基的Mannich反应显色性修饰研究,证明设计合适的芳伯胺染料结构、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可以对蚕丝丝素蛋白质进行高固着牢度、高选择性的共价键合修饰,实现蚕丝丝素蛋白质的功能化。芳伯胺染料与对蚕丝丝素蛋白质侧基的Mannich反应修饰的结合位点,主要是色氨酸残基和酪氨酸残基。在设计芳伯胺修饰剂分子时,应该尽量使伯氨基具有适宜的亲核性能,并且其周围无高电子云密度中心。利用邻苯胺染料与甲醛之间的分子内Mannich反应及还原反应的消色现象,可以实现对甲醛的可视化、便捷精准检测,对于构建三组分Mannich反应蛋白质修饰、残留甲醛消除及检测的完整修饰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金滨滨[7](2019)在《光驱动转化生物质和二氧化碳产化学品和燃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世界工业的迅猛发展,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被迅速消耗致使CO2在大气中的含量急剧增加,破坏了地球碳循环平衡并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生物质和CO2作为地球上重要的两大碳基物质,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是自然界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二者兼具清洁、分布广泛以及可再生的特点,是理想的碳资源。因此,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资源化利用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将有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降低大气CO2浓度,构建平衡地球碳循环。然而,现有生物质和CO2的主要转化技术需要依赖大量附加能源的消耗。因此,探寻合适的清洁能源驱动转化生物质和CO2成为开发两者资源化利用新方法的关键。太阳能作为分布广泛、储量丰富、清洁环保的绿色能源,如果能够利用太阳能作为生物质和CO2转化过程中的驱动能,将可以同时解决环境污染以及能源危机问题。本论文以光能作为驱动能,对生物质和CO2进行针对性转化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以及燃料,探索开发光能驱动转化生物质和CO2的新方法。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结论如下:首先,以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对葡萄糖进行光催化氧化制备甲酸。结果表明,葡萄糖在TiO2的光-电效应作用下可以转化为甲酸,且通过改变溶液体系OH-浓度可以调控甲酸收率。OH-的引入在有效促进葡萄糖光催化转化的同时可以抑制产物甲酸的进一步氧化矿化,提高甲酸的产率。在最优条件下,葡萄糖可以完全转化并得到最高甲酸产率33.1%。在进一步以纤维素为原料的实验中,利用水解-光催化两步法可以有效转化纤维素并得到9.6%甲酸产率。利用光催化氧化法及反应条件的简便调控,可实现初级生物质转化为甲酸;随后,基于在光催化氧化葡萄糖过程中伴有大量副产物乳酸形成的发现,制备了碳纳米管/水滑石(CNT/LDHs)复合材料并利用其光热效应驱动葡萄糖转化产乳酸。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复合材料中CNT组分能够进行有效光热转化提升反应体系温度,而LDHs组分能够显着改善CNT在水中的分散性从而协同促进葡萄糖转化产乳酸。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利用CNT/LDHs可以对葡萄糖实现有效转化并得到88.6%乳酸产率。最后,通过对比实验以及产物分析,对光热转化葡萄糖产乳酸进行了反应路径研究;然后,在光能驱动转化葡萄糖研究的工作基础上,针对CO2相对惰性不活泼的限制,以TiO2为载体制备贵金属负载催化剂,尝试协同利用催化剂的光-电效应以及光-热效应驱动CO2模型化合物HCO3-转化产甲酸。结果表明,制备的Pd/TiO2催化剂可以对HCO3-进行有效光驱动转化,在最优条件下可以获得68.3%的最高甲酸产率。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可以发现Pd纳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SPR)可以显着增强催化剂的光谱响应能力提高光能利用率,5wt%Pd/TiO2催化剂的光热转化效率达到30.9%。此外,以半导体材料TiO2作为载体制备Pd负载催化剂时,Pd纳米颗粒与TiO2之间形成有效载流子传输,从而促进HCO3-的还原;最后,为进一步加强催化剂的光热转化能力以及催化剂对底物的吸附能力,论文使用Black TiO2为载体合成Ru/Black TiO2,并以Ru/Black TiO2为催化剂对CO2进行光驱动催化甲烷化。结果表明,Ru/Black TiO2能够有效光驱动催化CO2转化,在最优条件下可获得93.8%的甲烷产率。通过XPS等表征手段观察到高温还原制备所得的Black TiO2伴有氧空穴形成,而氧空穴的存在将可提高Ru/Black TiO2对CO2的吸附能力从而改善催化活性。此外,Black TiO2相较于TiO2能够进行更有效的光热转化从而促进CO2甲烷化,2 wt%Ru/Black TiO2的光热转化效率达到37.9%。对Ru/Black TiO2而言,增强的CO2吸附能力以及光热转化效应可以协同促进光能驱动CO2还原产甲烷。

杨阳[8](2019)在《生物质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 ——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生物质还原二氧化碳产甲酸》文中提出CO2过度排放所引发的温室效应及化石能源的快速消耗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CO2本身是一种丰富、廉价、清洁的碳资源,如果可以绿色、快速、高效地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燃料,将是从根本上解决CO2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缓解能源危机的可行方法。CO2转化为化学品,外加能源或氢源不可或缺。虽然光/电能驱动的CO2还原解决了能量输入问题,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存在效率低、电极材料制备复杂、且难以工业化等局限;而催化氢化工艺虽然有望实现工业化,但是氢气的生产、运输及存储过程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无法避免,因此如何实现低能耗、高效率地还原CO2仍是一个难题。已有研究表明,水热条件下原位生成的氢对于还原CO2具有很高的效率,同时生物质在水热条件下可通过分解水或自身裂解的方式产氢,且生物质可同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这意味着利用生物质水热产原位氢有可能实现CO2的高效快速转化。基于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在水热环境中,试图利用生物质作为廉价的氢源输入直接原位还原CO2,一方面利用生物质或水中所富含的氢实现CO2原位高效还原,另一方面促使生物质原位同步向高附加值化学品的转化,从而实现生物质及CO2的协同资源化。研究主要从碳水化合物及含氮生物质这两大主流生物质水热还原CO2展开,考虑到在CO2捕集过程中,CO2通常以HCO3-或CO32-的形式保存下来,因此研究主体采用NaHCO3作为CO2源,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首先(第二章),研究了碳水化合物的模型化合物甲醇水热还原NaHCO3。通过改变甲醇及NaHCO3的量,成功实现甲醇高选择性还原NaHCO3产甲酸,同时甲醇被氧化为甲醛及甲酸。为了区分NaHCO3源及甲醇源甲酸,建立13C-NMR定性/定量测定甲酸的方法。其次,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时间及水填充率等条件,提高甲醇还原NaHCO3效率至42.3%。通过时间梯度实验,确定了甲醇依次被氧化为甲醛及甲酸进而还原NaHCO3的反应路径。同时,课题组自行搭建首台原位高温高压红外系统对反应过程进行追踪,并配合利用H/2H-NMR及DFT计算等手段,结果表明,甲醇水热还原NaHCO3的还原机理包含两种途径:分别为水催化甲醇产氢及甲醇直接氢转移还原NaHCO3。其次(第三章),研究了碳水化合物代表葡萄糖水热还原NaHCO3。通过对葡萄糖及NaHCO3添加量的调控,成功实现葡萄糖还原NaHCO3产甲酸。并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温度及水填充率,优化甲酸产率至33.6%。通过对葡萄糖与NaHCO3反应后产物分布的研究,发现葡萄糖在还原NaHCO3的同时,被转化为甲酸、乙酸、乳酸等产物。同时直接采用CO2与葡萄糖进行反应,在碱液中静置后,成功实现葡萄糖还原CO2产甲酸,并发现纤维素也可水热还原NaHCO3产甲酸。进一步通过反应历程研究,确认了葡萄糖还原NaHCO3反应机制,主要通过链端醛基进行,主要路径为葡萄糖断键生成甘油醛及乙醇醛等小分子糖,其后小分子糖完成NaHCO3还原。但由于甘油醛双羟基相邻的特殊结构,导致其脱水反应无法避免,造成NaHCO3还原效率下降,因此设计了两步法以促进葡萄糖还原NaHCO3效率,优化后可得到55%甲酸产率,最后同样通过两步法,将纤维素还原NaHCO3效率提升至76.2%。再次(第四章),研究了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NaHCO3。由于含氮生物质中,微藻具有分布广泛、廉价易得等优点,因此实验选用微藻作为代表研究其水热还原NaHCO3的可行性及反应机制。通过实验条件优化,发现微藻与NaHCO3在300 oC反应2 h时,NaHCO3可被还原为甲酸,产率为15.6%,而在还原NaHCO3的同时,微藻被转化为有机酸及N-取代内酰胺等高附加值化学品。通过蛋白质、糖、脂肪等微藻组分分别与NaHCO3反应的对比,确认微藻主要通过其蛋白质组分还原NaHCO3,而糖、脂肪对该过程几乎无影响。通过时间梯度实验捕捉中间产物,发现微藻内蛋白质通过转化为内酰胺实现NaHCO3的还原。最后,直接采用CO2进行反应,在碱液中静置后,成功实现微藻还原CO2产甲酸,并发现小球藻及小球藻藻渣也可水热还原NaHCO3产甲酸,即该反应对所有含氮生物质具有普适性。最后(第五章),为了探讨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NaHCO3的反应机理,对内酰胺水热还原NaHCO3反应特性及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照实验及反应历程研究,发现内酰胺通过水解形成氨基,并被依次氧化为羟胺、肟、亚硝基完成NaHCO3的还原,其后,亚硝基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氮气,而铵根离子来自于内酰胺生成γ丁内酯的过程。反应中生成的γ丁内酯,可进一步水解脱羧形成醇类,随后被氧化为酸,或与未参与反应的内酰胺加成形成N-取代内酰胺。最后,为了提高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NaHCO3的反应效率,以内酰胺为还原剂,进行了NaHCO3还原的催化剂探索。发现Pd/C对该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可提高NaHCO3还原产甲酸产率至30%。同时,Pd/C在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未发现溶出或形貌破坏等现象。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确认了碳水化合物及含氮生物质水热还原CO2的可行性,同步实现了生物质向有机酸及含氮化合物等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原位转化,并分别确认了二者分子内富含的羟/醛基及氨基水热还原CO2的反应路径及机理,为生物质还原CO2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王昕洁[9](2019)在《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α-二羰基化合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α-二羰基化合物(α-dicarbonyl compounds,α-DCs)是糖化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也是形成晚期糖化产物的重要前体化合物。大量研究表明,在很多种类的食品中,尤其是经发酵获得的食品中都普遍存在该类化合物;同时,临床医学检测发现,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等的患者,其体液内(血液,尿液及透析液等等)α-DCs的水平与正常人的相比较明显偏高,这说明该类化合物在人体液内浓度的升高很可能与这些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建立检测α-DCs浓度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指导诸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日常饮食的选择及控制,更有助于监测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探讨它们形成的机理。目前,国内外对于检测α-DCs的方法研究主要集中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面,所使用的衍生化试剂多以可与待测化合物形成喹喔啉结构的邻苯二胺及其衍生物和类似物为主,这主要因为所形成的喹喔啉结构具有稳定性好及紫外吸收灵敏等优点,易于实现HPLC分离及UV检测。但已有的这类衍生化试剂在进行衍生化反应时均需要加热或室温下长时间反应才能达到最佳反应结果,这无疑对准确定量不同样品中α-DCs带来诸多挑战。为改善这种研究状况,本课题通过合成新的衍生化试剂,建立了能够同时测定多种α-DCs的柱前衍生-HPLC-UV方法。新的检测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pH 9.0,室温下反应30 min)、测定便利、灵敏度高的优势。利用所建立的方法,我们测定了不同样品中,包括各种食品、糖尿病患者血液及唾液中α-DCs的含量,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分析。首先通过合成新的衍生化试剂4-(2,3-二甲基-6-喹喔啉基)-1,2-邻苯二胺(DQB),建立了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五种α-二羰基化合物:3-脱氧葡萄糖醛酮(3-DG),乙二醛(Gly),甲基乙二醛(MGly),2,3-丁二酮(DA),2,3-戊二酮(PD)含量的方法。最佳的衍生化条件确定为:反应pH值为9.0,室温下反应30 min。五种化合物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0.99);检测限(LOD)分别为3-DG,0.05μM;Gly,0.05μM;MGly,0.05μM;DA,0.02μM;PD,0.025μM,说明该方法检测五种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五种化合物的日内和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34-2.70%以及0.34-2.06%;五种化合物的DQB衍生物至少可在室温下稳定24 h。其次,我们利用所建立的检测方法测定了不同食物样品中的α-DCs。对该方法测定食物样品中的五种α-DCs进行方法评价,结果显示这五种化合物的回收率在85.35%到105.38%之间,RSD在0.43%到4.07%之间,说明本方法用于测定食物样品中的α-DCs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不同食物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的结果表明,酒类、碳酸饮料、奶制品、果味饮品、咖啡、茶类等十四种食物样品中均不同程度地含有这些α-DCs化合物。本次检测为食品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诸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一定的膳食参考。此外,利用该检测方法对健康人及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的α-DCs进行定量分析及评估。该方法应用于血浆中α-DCs的检测进行的方法评价结果显示,五种α-DCs的回收率在84.38%到103.99%之间,日内和日间RSD分别在1.28-5.69%和2.26-6.34%的范围内,并且衍生物在4℃下至少可稳定24 h。在此基础上测定了50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包括15名糖尿病肾病患者)和47名健康受试者血浆样品中五种α-DCs的含量,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浆中3-DG,Gly和MGly的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受试者,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Gly和MGly的含量高于单纯T2DM患者。在此基础上,我们对T2DM患者血浆中Gly,MGly和3-DG水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患者3-DG,Gly以及MGly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空腹血糖呈正相关性,Gly和MGly与尿微量白蛋白之间存在中高度正相关。这也是首次发现Gly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同时,首次检测了人唾液中的α-DCs含量。该方法应用于唾液中α-DCs检测的方法评价,结果表明:五种α-DCs的回收率在80.26%到100.63%之间,RSD在0.34%到4.64%之间,日内和日间RSD分别在0.82%和3.41%的范围内,并且这些衍生物在4℃下至少可稳定24 h。在此基础上,我们测定了23名T2DM患者和15名健康者的唾液样品中五种α-DCs的含量,发现糖尿病患者唾液中Gly和MGly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此外,还评估了两组受试者唾液中葡萄糖的水平,结果表明T2DM患者唾液葡萄糖水平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并发现T2DM患者唾液葡萄糖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具有正相关性。最后,我们还以DQB为衍生化试剂检测了另一种α-DC,即D-葡糖醛酮(GS),所确定的最佳的衍生化条件为pH 5.0,80℃下反应50 min。方法评价结果显示,检测GS在1-150μM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3),LOD为0.01μM,RSD<5%。应用所建立的GS检测方法定量分析了人血浆中GS水平,包括50名2型糖尿病患者及47名健康受试者,研究结果表明T2DM患者血浆中GS的平均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与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本课题在合成α-DCs类化合物的衍生化试剂DQB的基础上,建立并评价了利用柱前衍生-HPLC检测不同样品中α-DCs含量的方法,确定了各种食品及糖尿病患者血液及唾液中该类化合物的浓度,得到了预期的实验结果。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通过测定各种食品中α-DCs的含量为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一定的膳食参考;2)通过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和唾液样品中α-DCs的浓度并将其与健康对照者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了体内这些α-DCs化合物的水平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系,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筛查和监测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王凤阳[10](2019)在《生物活性小分子响应的比色和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活性小分子包含活性氧、活性氮、活性醛和生物硫醇等。生物活性小分子含量异常会导致氧化应激损伤继而导致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实时监控生物活性小分子的动态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探究和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对实现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生物活性小分子具有反应活性高、不稳定、半衰期短的特点,而且检测环境复杂,因此,设计发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探针用于生物活性小分子的快速检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针对小分子检测探针目前存在的水溶性差、发射波长短、荧光量子产率低、光漂白严重及检测存在背景干扰的问题,我们通过设计比率型探针来降低背景干扰;修饰磷脂聚乙二醇改善水溶性;荧光基团的侧链修饰具有共轭结构的芳香族基团延长发射波长,我们设计合成了5种检测生物活性小分子的探针,分别用于检测H2O2、生物硫醇、半胱氨酸(Cys)、一氧化氮(NO)和丙酮醛(MGO)。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功能化二硫化钨纳米片的制备及用于比色检测过氧化氢、谷胱甘肽和葡萄糖我们通过一步超声剥离法制得了二维的WS2-hemin纳米片,用热重分析(TGA)定量氯化血红素(hemin)修饰的比重为18.9 wt%。通过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吸收光谱证明hemin的成功修饰。该纳米片在hemin的协同催化下表现出较强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室温10 min内快速催化氧化过氧化物酶的底物TMB。同时该纳米片在较宽的pH和温度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我们进一步利用对苯二甲酸证明催化机理是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基于上述原理,该纳米片可以灵敏的检测H2O2及葡萄糖。此外还原性物质如GSH会将H2O2和Ox-TMB还原,从而降低溶液的颜色,因此,纳米片也成功用于灵敏检测GSH和Cys。最终我们将此纳米片用于FBS中加标检测葡萄糖,得到较好的回收率。(2)巯基化合物响应的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我们利用酰胺化反应设计合成了罗丹明-香豆素丙烯酰酯荧光探针RHA,用于生物巯基化合物的比率型检测。该探针以罗丹明内酰胺作为参比单元,香豆素丙烯酰酯作为巯基化合物识别单元,丙烯酰酯通过光诱导电子转移PET过程淬灭香豆素HC的荧光,与生物巯基化合物发生迈克尔加成与分子内环化反应,恢复HC的荧光。该探针对生物巯基化合物尤其是半胱氨酸具有良好的比率荧光响应特性,线性范围为:1-10μM,检出限为0.13μM,并且反应迅速10 min内可达到平衡,探针成功用于血清中巯基化合物的检测,检测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结果令人满意。(3)Cys特异性响应的比率型聚合物探针合成及应用半胱氨酸(Cys)在蛋白质合成、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生物巯基化合物结构类似,反应活性相近,从巯基化合物中特异性检测Cys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我们将Cys特异性识别单元异硫氰酸丙烯酰酯FITC-A和参比探针香豆素HC分别修饰在磷脂聚乙二醇上DSPE-PEG上,利用DSPE-EPG-FITC-A与DSPE-PEG-HC自组装,设计合成了纳米聚合物探针nanoHFA,用于Cys特异性检测。通过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证明纳米探针的尺寸是18 nm,同时该探针在水溶液中具有好的分散性和光稳定性。在生物巯基化合物同时存在时对Cys具有高选择性,可用于Cys的比率型检测,线性范围在5-60μM,检出限0.37μM。此外,我们利用Cys与Cu2+之间的强配位作用,实现了Cu2+的检测。最终我们将纳米探针用于荧光试纸条中可视化的检测Cys及Cu2+的变化,并用于分析检测胎牛血清中的Cys,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4)溶酶体靶向的NO荧光探针用于细胞和组织切片成像为了精确监测溶酶体内NO的浓度变化,我们将NO识别单元邻苯二胺修饰到苯并噻二唑中,同时将吗啉作为溶酶体靶向单元,设计合成了溶酶体靶向的具有比率型发射特点的荧光探针MBTD,用于NO的检测及成像。与商品化探针LysoTracker Red相比,该探针中的吗啉基团对溶酶体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共定位系数为0.99,同时探针对NO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在酸性条件下检出限为14 nM。与商品化探针DAF-FM-DA相比,探针的荧光在488 nm的激发光持续照射6 min内基本保持稳定,证明探针具有良好的抗光漂白性。该探针成功用于RAW264.7细胞外源性NO比率成像及在LPS刺激下的内源性NO成像。更重要的是,该探针还成功用于MCF-7和HepG2细胞内NO的比率成像,证明MBTD探针适合不同细胞系中的NO成像。此外反应产物还具有pH响应的特性,是潜在的pH成像探针。更重要的是,在LPS刺激下,探针可以原位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NO的动态变化,而在NO合成酶抑制剂L-NAME存在时,NO的浓度明显降低。同时小鼠在炎症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NAC)处理后,MBTD探针可通过检测NO的变化原位监测NAC的治疗效果。该探针为NO相关疾病的早期检测提供了新的成像方法。(5)近红外荧光探针可视化检测细胞与活体内的丙酮醛丙酮醛(MGO)是一种具有高反应活性的二羰基化合物,含量异常与Ⅱ型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紧密相关,然而目前缺乏在近红外光谱区域检测MGO的探针。我们利用邻苯二胺为MGO特异性识别单元,短链PEG修饰的苯并噻二唑为荧光基团,设计合成了近红外响应的MGO荧光探针MEBTD,在细胞和活体水平实现MGO实时原位检测。探针与MGO反应后发射波长在550nm-850 nm范围内,具有较深的组织穿透深度和较低的荧光背景,可以降低生物体自吸收和自发荧光产生的干扰。同时,该探针对MGO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其中检出限为18 nM。此外,探针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已成功用于4T1乳腺癌细胞内源性和外源性MGO荧光成像。更重要的是,探针可以在乙二醛酶1(GLO1)抑制剂存在下区分不同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GLO1活性差异。通过荧光成像、流式细胞分析及蛋白印迹分析,我们发现4T1细胞和MDA-MB-231细胞中GLO1的含量较多、活性高。最终,MEBTD成功用于小鼠的活体成像和组织切片成像。以上结果表明该探针为MGO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了有前景的成像工具。

二、测定丙酮醛水溶液中丙酮醛含量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定丙酮醛水溶液中丙酮醛含量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非生物胁迫下植物体内丙酮醛代谢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植物体内丙酮醛的形成过程
2 植物体内丙酮醛的降解过程
3 非生物胁迫下植物体内丙酮醛代谢
    3.1 非生物胁迫下丙酮醛的含量变化
    3.2 非生物胁迫下丙酮醛对植株的危害
    3.3 非生物胁迫下乙二醛酶系统的变化
4 展望

(2)肽美拉德反应中间体形成示踪机制和水相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1 绪论
    1.1 美拉德反应的研究进展
        1.1.1 美拉德反应机理
        1.1.2 大豆肽美拉德反应
    1.2 美拉德反应中间体制备及分析
        1.2.1 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的制备
        1.2.2 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的分析方法
    1.3 美拉德反应的抑制方法和中间体的示踪制备
        1.3.1 美拉德反应的抑制方法及机理
        1.3.2 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的示踪制备
    1.4 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的抗氧化性及风味特性
        1.4.1 美拉德反应中间体抗氧化性
        1.4.2 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的新鲜风味热加工形成
        1.4.3 美拉德反应中间体在食品中的应用
    1.5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的制备
        2.3.2 固形物溶出率和水解度的测定
        2.3.3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
        2.3.4 氨基酸的分析测定
        2.3.5 二阶段变温美拉德反应
        2.3.6 褐变程度的测定
        2.3.7 色差值的测定
        2.3.8 感官评定方法
        2.3.9 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2.3.10 肽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的制备
        2.3.11 双甘氨肽-阿拉伯糖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的分离纯化与检测
        2.3.12 双甘氨肽-阿拉伯糖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的结构鉴定
        2.3.13 谷胱甘肽在高温下氧化和降解情况的测定
        2.3.14 不同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完全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制备
        2.3.15 美拉德反应几种特征性产物生成量的测定
        2.3.16 谷胱甘肽与中间体直接反应产物分析
        2.3.17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2.3.18 炒制甘蓝的方法
        2.3.19 温度曲线的测定
        2.3.20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大豆肽的制备工艺
        3.1.1 蛋白酶的筛选
        3.1.2 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条件的优化
        3.1.3 大豆肽成分分析
    3.2 大豆肽美拉德中间体的制备
        3.2.1 谷胱甘肽和半胱氨酸对肽美拉德反应产物色泽形成的抑制作用比较研究
        3.2.2 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为示踪剂确定中间体反应参数
        3.2.3 基于变温美拉德反应产物感官属性筛选不同糖-肽美拉德反应中间体
        3.2.4 制备工艺参数对中间体生成时间的影响
    3.3 谷胱甘肽抑制美拉德反应的机理研究
        3.3.1 双甘氨肽-阿拉伯糖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的结构表征
        3.3.2 高温下GSH的氧化和裂解行为分析
        3.3.3 GSH和 GSSG对美拉德反应抑制作用的对比分析
        3.3.4 不同添加量的GSH对几种特征性产物生成量的影响
        3.3.5 GSH与 ARP反应产物分析
        3.3.6 GSH对 ARP热裂解的影响
    3.4 谷胱甘肽示踪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的机理研究
        3.4.1 GSH添加时间对A420和A294的影响
        3.4.2 GSH不同添加时间对乙二醛、丙酮醛生成量的影响
        3.4.3 GSH不同添加时间对挥发性化合物生成量的影响
        3.4.4 低温反应不同阶段中间体生成情况
        3.4.5 低温反应不同时间二羰基化合物生成情况
    3.5 肽美拉德反应中间体抗氧化作用研究
        3.5.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3.5.2 还原力
        3.5.3 Fe2+螯合能力
    3.6 肽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热加工风味形成能力研究
        3.6.1 大豆肽-阿拉伯糖美拉德反应中间体风味形成能力分析
        3.6.2 大豆肽-阿拉伯糖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的加工风味受控形成
        3.6.3 炒制甘蓝的温度曲线
        3.6.4 不同中间体添加量对清炒甘蓝风味的影响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双甘氨肽-阿拉伯糖美拉德反应中间体的NMR图
附录二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镇江香醋陈酿香气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食醋陈酿概述
    1.2 食醋香气特征研究现状
        1.2.1 食醋感官特征研究进展
        1.2.2 食醋香气物质研究进展
        1.2.3 国外食醋陈酿香气研究进展
        1.2.4 国内食醋陈酿香气研究进展
    1.3 陈酿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4 感官组学技术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意义
        1.5.2 主要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食醋样品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感官定量描述分析
        2.2.2 有机酸含量测定
        2.2.3 样品前处理
        2.2.4 GC-MS
        2.2.5 GC-O-MS
        2.2.6 香气化合物的定性定量
        2.3.7 香气化合物阈值测定
        2.2.8 香气重组与缺失
        2.2.9 镇江香醋陈酿影响因素实验设计
        2.2.10 2,3-丁二酮形成途径实验设计
        2.2.11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陈酿对镇江香醋风味轮廓的影响
    3.2 镇江香醋陈酿过程中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分析
        3.2.1 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变化
        3.2.2 不同陈酿时间镇江香醋样品差异分析
    3.3 镇江香醋关键香气物质鉴定
        3.3.1 不同陈酿时间镇江香醋GC-O-MS分析
        3.3.2 不同陈酿时间镇江香醋中香气化合物的香气活力值分析
        3.3.3 香气重构与缺失
    3.4 温度和氧气对陈酿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影响研究
        3.4.1 温度和氧气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3.4.2 温度和氧气对陈酿关键香气化合物的影响
        3.4.3 多元统计分析温度引起的样品差异研究
        3.4.4 多元统计分析氧气引起的样品差异
    3.5 关键香气物质2,3-丁二酮形成途径研究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铜基纳米催化剂的构筑及其选择性催化氧化1,2-丙二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1,2-丙二醇催化转化研究进展
        1.1.1 1,2-丙二醇简介
        1.1.2 1,2-丙二醇选择性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1.2 铜基催化剂
        1.2.1 铜基催化剂催化氧化醇转化应用
        1.2.2 铜基催化剂催化氧化醇转化机理
        1.2.3 铜基催化剂分类
        1.2.4 铜基催化剂制备方法
    1.3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掺杂型Cu@Ag/α-HAP双金属纳米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氧化1,2-丙二醇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步骤
        2.3.1 Cu@Ag/α-HAP催化剂制备
        2.3.2 Cu@Ag/α-HAP催化剂表征方法
        2.3.3 Cu@Ag/α-HAP催化剂活性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XRD分析
        2.4.2 XPS分析
        2.4.3 TEM分析
        2.4.4 N_2 等温吸附-脱附测试分析
        2.4.5 CO_2-TPD分析
        2.4.6 催化氧化1,2-丙二醇测试分析
        2.4.7 催化剂循环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铜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1,2-丙二醇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步骤
        3.3.1 纳米铜催化剂制备
        3.3.2 纳米铜催化剂表征方法
        3.3.3 纳米铜催化剂活性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XRD分析
        3.4.2 XPS分析
        3.4.3 TEM分析
        3.4.4 H_2-TPR分析
        3.4.5 1,2-丙二醇催化性能测试分析
        3.4.6 催化剂循环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uFeOx磁性纳米粒子用于催化氧化1,2-丙二醇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3 实验部分
        4.3.1 CuFeO_x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4.3.2 CuFeO_x磁性纳米颗粒表征方法
        4.3.3 CuFeO_x磁性纳米颗粒活性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XRD分析
        4.4.2 TEM分析
        4.4.3 XPS分析
        4.4.4 H_2-TPR分析
        4.4.5 NH_3-TPD和 CO_2-TPD分析
        4.4.6 ICP分析
        4.4.7 催化氧化1,2-丙二醇测试分析
        4.4.8 反应路线分析
        4.4.9 反应动力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酿酒酵母醛酮还原酶与葡萄糖脱氢酶剪接构建双酶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丙酮醛介绍
    1.2 酿酒酵母醛酮还原酶(Gre2)介绍
    1.3 葡萄糖脱氢酶(GDH)介绍
    1.4 酶的剪接体介绍
第二章 酶蛋白质粒载体的构建
    2.1 实验所需材料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构建pET-Duet-Gre2NpuC载体
        2.2.2 构建pET-Duet-Gre2NpuC-GDHNpuN双酶质粒载体
    2.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酶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3.1 酶蛋白的预表达
        3.1.1 实验材料
        3.1.2 质粒载体pET-28(a)-Gre2NpuC的预表达
        3.1.3 质粒载体pET-28(a)-GDHNpuN的预表达
        3.1.4 质粒载体pET-Duet-Gre2NpuC-GDHNpuN的预表达
    3.2 酶蛋白的纯化
        3.2.1 三种不同酶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3.2.2 酶蛋白液的SDS-PAGE电泳
        3.2.3 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双酶剪接体的表征
    4.1 二维红外图谱
        4.1.1 二维红外图谱介绍
        4.1.2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4.1.3 实验步骤
        4.1.4 实验结果
    4.2 扫描电镜(SEM)与能谱仪(EDS)分析
        4.2.1 SEM与EDS介绍
        4.2.2 所需实验器材与设备
        4.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荧光共聚焦显微镜
        4.3.1 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介绍
        4.3.2 实验设备与试剂
        4.3.3 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
        4.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酶体系催化
    5.1 实验使用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蛋白标准曲线测定
        5.1.3 检测丙酮醛标准曲线
    5.2 利用Gre2NpuC-GDHNpuN剪接体双酶构建Gre2NpuC-GDHNpuN固定化剪接体双酶
    5.3 Gre2/GDH游离混合酶,Gre2NpuC-GDHNpuN游离剪接体双酶以及Gre2NpuC-GDHNpuN固定化剪接体双酶的反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6)基于Mannich反应的蚕丝丝素蛋白质芳伯胺染料显色性修饰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蛋白质的化学修饰
        1.2.1 赖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
        1.2.2 半胱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
        1.2.3 酪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
        1.2.4 色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
        1.2.5 蛋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
        1.2.6 N-端和C-端的化学修饰
    1.3 蚕丝丝素蛋白质的结构特征及化学修饰
        1.3.1 蚕丝的结构特征
        1.3.2 蚕丝丝素蛋白质的化学修饰
    1.4 Mannich反应及其在蛋白质化学修饰中的应用
        1.4.1 Mannich反应
        1.4.2 Mannich反应在蛋白质修饰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 参考文献
第2章 芳伯胺染料对蚕丝丝素蛋白质的Mannich反应修饰特性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2 实验与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温度对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修饰蚕丝丝素蛋白质的影响
        2.3.2 pH值对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修饰蚕丝丝素蛋白质的影响
        2.3.3 时间对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修饰蚕丝丝素蛋白质的影响
        2.3.4 甲醛用量对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修饰蚕丝丝素蛋白质的影响
        2.3.5 醛组分对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修饰蚕丝丝素蛋白质的影响
        2.3.6 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显色性修饰蚕丝丝素蛋白质的评价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3章 芳伯胺染料结构与Mannich反应显色性修饰的构效关系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2 实验与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芳伯胺染料结构对Mannich反应修饰蚕丝丝素蛋白质的影响
        3.3.2 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修饰蚕丝丝素蛋白质的验证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4章 芳伯胺染料对蚕丝丝素蛋白质Mannich反应修饰的机理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2 实验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修饰氨基酸分析
        4.3.2 芳伯胺染料与含酪氨酸残基多肽的Mannich反应性
        4.3.3 芳伯胺染料与含色氨酸残基多肽的Mannich反应性
        4.3.4 蚕丝丝素蛋白质序列多肽与芳伯胺染料的Mannich反应性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5章 芳伯胺染料与甲醛的分子内Mannich反应及其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5.2.2 实验与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邻苯胺染料与甲醛作用的消色现象
        5.3.2 邻苯胺染料与甲醛作用的反应机理
        5.3.3 邻苯胺染料对于甲醛监测的作用
        5.3.4 芳伯胺染料Mannich反应修饰蚕丝过程中甲醛的消除与监测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6章 芳伯胺染料对蚕丝丝素蛋白质修饰过程中的吸附特性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6.2.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芳伯胺染料对蚕丝的吸附动力学
        6.3.2 芳伯胺染料对蚕丝的吸附热力学
    6.4 本章小结
    6.5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论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光驱动转化生物质和二氧化碳产化学品和燃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1.3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1.3.1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
        1.3.2 光催化转化CO_2
        1.3.3 光催化转化生物质
    1.4 光催化效率提高的方法
        1.4.1 光催化材料改性
        1.4.2 光催化技术耦合
    1.5 论文选题意义、研究内容
        1.5.1 选题来源
        1.5.2 选题意义
        1.5.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以及表征分析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材料表征
        2.2.1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2.2.2 吸附-脱附分析仪
        2.2.3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2.5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2.2.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EDS)
        2.2.7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2.8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2.3 产物分析
        2.3.1 总有机碳分析
        2.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GC-MS)
        2.3.3 气相色谱仪分析
        2.3.4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HPLC)
第三章 光催化氧化葡萄糖产甲酸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光催化氧化葡萄糖产甲酸可行性探究
        3.3.2 反应条件优化
        3.3.3 两步法转化纤维素产甲酸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热驱动葡萄糖转化产乳酸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装置
        4.2.2 催化剂制备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光热驱动葡萄糖转化产乳酸可行性探究
        4.3.2 催化剂表征
        4.3.3 反应条件优化
        4.3.4 反应路径及机理推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驱动HCO_3~-还原产甲酸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装置
        5.2.2 催化剂制备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光驱动HCO_3~-还原产甲酸可行性探究
        5.3.2 催化剂表征
        5.3.3 催化剂光热转化效率评估
        5.3.4 反应路径以及机理推测
        5.3.5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光驱动CO_2还原产甲烷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装置
        6.2.2 催化剂制备
        6.2.3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光驱动CO_2还原产甲烷可行性探究
        6.3.2 催化剂表征
        6.3.3 催化剂光热转化效率评估
        6.3.4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8)生物质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 ——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生物质还原二氧化碳产甲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二氧化碳过度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
        1.1.2 化石能源危机
        1.1.3 失衡的地球碳循环
    1.2 二氧化碳研究现状
        1.2.1 二氧化碳常规处理
        1.2.2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转化
    1.3 生物质研究现状
        1.3.1 生物质组成概述
        1.3.2 生物质能源
        1.3.3 生物质制备化学品
    1.4 水热反应及其应用
        1.4.1 水热反应特性
        1.4.2 水热反应应用
        1.4.3 水热反应与深海热液理论
        1.4.4 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研究进展
        1.4.5 水热生物质产氢研究进展
    1.5 论文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1.5.1 论文选题思路
        1.5.2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1.5.3 论文研究内容
        1.5.4 论文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甲醇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装置
        2.2.3 实验步骤
        2.2.4 产物分析方法
        2.2.5 甲醇还原NaHCO_3 产率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水热条件下甲醇还原NaHCO_3 可行性
        2.3.2 甲醇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2.3.3 甲醇还原NaHCO_3 反应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葡萄糖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装置
        3.2.3 实验步骤
        3.2.4 产物分析方法
        3.2.5 NaHCO_3 还原产率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水热条件下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可行性
        3.3.2 葡萄糖还原NaHCO_3 产物确认及定量
        3.3.3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3.3.4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碳源及还原剂拓展
        3.3.5 NaHCO_3 与葡萄糖协同转化分析
    3.4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机制
        3.4.1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路径
        3.4.2 葡萄糖还原NaHCO_3 反应强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藻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装置
        4.2.3 实验步骤
        4.2.4 产物分析方法
        4.2.5 微藻还原NaHCO_3 产率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水热条件下螺旋藻还原NaHCO_3 可行性
        4.3.2 螺旋藻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4.3.3 NaHCO_3 对螺旋藻转化作用分析
        4.3.4 螺旋藻还原NaHCO_3 反应路径及机理
        4.3.5 螺旋藻还原NaHCO_3 反应碳源及还原剂拓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吡咯烷酮水热还原NaHCO_3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装置
        5.2.3 实验步骤
        5.2.4 产物分析方法
        5.2.5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产率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水热条件下微藻产2-吡咯烷酮动力学
        5.3.2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影响因素
        5.3.3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反应机理
        5.3.4 2-吡咯烷酮还原NaHCO_3 催化剂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9)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α-二羰基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糖尿病简介
    1.2 晚期糖化产物的病理意义及形成来源
        1.2.1 晚期糖化产物的病理意义
        1.2.2 晚期糖化产物的病理作用机制
        1.2.3 美拉德反应:晚期糖化产物的形成来源
    1.3
        1.3.1 α-二羰基化合物研究概述
        1.3.2 α-二羰基化合物生成途径
        1.3.3 α-二羰基化合物的病理意义
    1.4 α-二羰基化合物的检测意义及现状
        1.4.1 α-二羰基化合物检测意义
        1.4.2 α-二羰基化合物的检测
        1.4.3 合成新的衍生化试剂——DQB检测α-DCs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衍生化试剂(DQB)的合成及检测α-二羰基化合物方法的建立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DQB的合成
        2.2.1 实验方法
        2.2.2 实验结果
    2.3 DQB检测α-二羰基化合物方法建立
        2.3.1 实验原理
        2.3.2 主要溶液配方
        2.3.3 实验方法
        2.3.4 实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食品中的α-二羰基化合物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食品样品的处理
        3.3.2 食品样品的衍生化及量化
    3.4 实验结果
        3.4.1 食品中3-DG,Gly,MGly,DA和PD的测定
    3.5 分析及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α-二羰基化合物的检测及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样本选择及血清样品处理
        4.3.2 血清衍生化反应及HPLC分析
        4.3.3 DQB检测血清中α-DC方法学评价
        4.3.4 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健康受试者与T2DM患者临床基线评估
        4.4.2 DQB检测血清中α-DC的方法学评价
        4.4.3 血清中α-DC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4.4.4 α-DC与HbA1c以及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分析
        4.4.5 血清α-D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4.4.6 检测α-DC方法的对比
        4.4.7 OPDA法和DQB法检测α-DC方法的对比
    4.5 分析及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唾液中α-二羰基化合物的检测及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样品选择及处理
        5.3.2 唾液样品衍生化反应及HPLC分析
        5.3.3 DQB检测血清中α-DC方法学评价
        5.3.4 唾液葡萄糖检测
        5.3.5 统计分析
    5.4 实验结果
        5.4.1 健康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组的临床基线对比
        5.4.2 DQB分析唾液样品中α-DC方法评价
        5.4.3 人唾液中α-DC的测定与评价
        5.4.4 相关性分析
        5.4.5 唾液葡萄糖水平对比
    5.5 分析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葡糖醛酮的检测方法及在血液中的量化分析
    6.1 引言
    6.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6.3 实验反应原理
    6.4 实验方法
        6.4.1 衍生化反应及产物结构鉴定
        6.4.2 血清样品处理
        6.4.3 血清样品衍生化反应
        6.4.4 统计分析
    6.5 实验结果
        6.5.1 HPLC分离及产物结构鉴定
        6.5.2 最佳衍生化条件的优化
        6.5.3 方法学评价
        6.5.4 检测血浆中D-葡糖醛酮方法学评价
        6.5.5 人血浆样品中GS的测定与评价分析
        6.5.6 GS检测方法对比
    6.6 本章小结与分析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生物活性小分子响应的比色和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检测生物活性小分子的意义
    1.3 小分子检测探针的识别机理
        1.3.1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1.3.2 光致电子转移(PET)
        1.3.3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
        1.3.4 激发态质子转移(ESIPT)
        1.3.5 聚集诱导发光(AIE)
    1.4 检测生物活性小分子探针的研究进展
        1.4.1 检测H_2O_2 的探针
        1.4.2 生物巯基化物荧光探针的设计发展
        1.4.3 半胱氨酸荧光探针的研究进程
        1.4.4 NO荧光探针的发展趋势
        1.4.5 MGO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功能化二硫化钨纳米片的制备及用于比色检测过氧化氢、谷胱甘肽和葡萄糖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2 纳米片的合成
        2.2.3 纳米片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2.2.4 纳米片对GSH、Cys的比色响应
        2.2.5 纳米片对葡萄糖的检测
        2.2.6 血清中葡萄糖的加标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纳米片的吸收光谱
        2.3.2 纳米片的透射电镜TEM、动态光散射DLS和拉曼Raman表征
        2.3.3 纳米片的红外和热重表征
        2.3.4 反应时间的优化和纳米片催化性能比较
        2.3.5 反应pH和底物浓度的优化
        2.3.6 纳米片对H_2O_2 的响应及反应机理研究
        2.3.7 纳米片对GSH的响应及线性
        2.3.8 纳米片对Cys的响应及线性
        2.3.9 纳米片对氨基酸和离子的选择性考察
        2.3.10 纳米片对葡萄糖的检测及应用
    2.4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巯基化合物响应的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2 RhB-1 的合成及表征
        3.2.3 RHC的合成及表征
        3.2.4 RHA的合成及表征
        3.2.5 HA的合成及表征
    3.3 结果讨论
        3.3.1 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3.3.2 探针的吸收及荧光光谱表征
        3.3.3 探针的选择性
        3.3.4 反应时间和pH的优化
        3.3.5 比率型检测生物巯基化合物GSH,Cys和 Hcy
        3.3.6 反应机理研究
        3.3.7 HA探针对巯基化合物的荧光响应
        3.3.8 探针用于血清中巯基化合物的检测
    3.4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四章 Cys特异性响应的比率型纳米聚合物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4.2.2 FITC-A的合成和表征
        4.2.3 DSPE-PEG-FITC-A和 DSPE-PEG-HC的合成和表征
        4.2.4 制备比率型的纳米探针nanoHFA
        4.2.5 制备nanoHFA试纸条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anoHFA的设计及红外表征
        4.3.2 纳米聚合物探针的表征
        4.3.3 纳米聚合物探针对巯基化合物响应
        4.3.4 探针的选择性
        4.3.5 反应pH和反应时间的优化
        4.3.6 比色和比率荧光分别检测Cys
        4.3.7 反应机理的探究
        4.3.8 比率检测Cu~(2+)
        4.3.9 血清中加标测回收率
        4.3.10 荧光试纸条可视化的检测Cys与 Cu~(2+)
    4.4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溶酶体靶向的NO比率型荧光探针用于细胞和组织切片成像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实验仪器和药品
        5.2.2 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5.2.3 制备活性氧和活性氮
        5.2.4 细胞培养和细胞毒性分析
        5.2.5 外源性和内源性的NO荧光成像
        5.2.6 急性肝损伤模型冷冻切片成像
    5.3 结果讨论
        5.3.1 设计合成D-A-D型的NO荧光探针MBTD
        5.3.2 MBTD的光谱性能表征
        5.3.3 氧气浓度对探针反应的影响
        5.3.4 探针对NO的吸收和荧光响应
        5.3.5 探针的选择性研究
        5.3.6 探针的光稳定性和反应pH优化
        5.3.7 理论计算
        5.3.8 探针和产物的细胞毒性
        5.3.9 探针成像时间的优化
        5.3.10 探针的共定位研究
        5.3.11 外源性的 NO 共聚焦成像及细胞流式实验
        5.3.12 探针在不同细胞内的NO共聚焦成像
        5.3.13 探针成像的光稳定性
        5.3.14 内源性的NO成像
        5.3.15 小鼠肝损伤模型切片成像
    5.4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近红外荧光探针用于可视化检测细胞及活体内的丙酮醛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6.2.2 MEBTD探针的合成及表征
        6.2.3 METQ的合成及表征
        6.2.4 制备ROS和 RNS
        6.2.5 细胞培养
        6.2.6 探针的细胞毒性和流式分析
        6.2.7 MGO的细胞毒性和流式分析
        6.2.8 活性氧荧光成像
        6.2.9 外源性和内源性的MGO细胞成像
        6.2.10 不同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内源性的MGO成像
        6.2.11 活体肿瘤成像
        6.2.12 肿瘤组织切片成像
        6.2.13 细胞裂解处理
        6.2.14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
        6.2.15 理论计算
    6.3 结果讨论
        6.3.1 MEBTD的光谱表征
        6.3.2 反应时间和光稳定性的研究
        6.3.3 反应pH和荧光寿命的研究
        6.3.4 吸收和荧光定量检测MGO
        6.3.5 探针的选择性
        6.3.6 反应机理和理论计算
        6.3.7 MGO诱导细胞凋亡
        6.3.8 外源性的MGO成像
        6.3.9 NO共聚焦成像
        6.3.10 产物的光稳定性成像
        6.3.11 内源性的MGO成像
        6.3.12 不同细胞乙二醛酶1(GLO1)活性比较
        6.3.13 流式细胞分析与蛋白印迹分析
        6.3.14 活体肿瘤成像
        6.3.15 肿瘤组织切片成像
    6.4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附录 A 相关化合物的表征谱图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测定丙酮醛水溶液中丙酮醛含量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生物胁迫下植物体内丙酮醛代谢的研究进展[J]. 赵晶晶,周浓,曹鸣宇.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8)
  • [2]肽美拉德反应中间体形成示踪机制和水相制备[D]. 卢思芸. 江南大学, 2020
  • [3]镇江香醋陈酿香气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简东振. 江南大学, 2020(01)
  • [4]铜基纳米催化剂的构筑及其选择性催化氧化1,2-丙二醇研究[D]. 王慧杰. 江苏大学, 2020(02)
  • [5]酿酒酵母醛酮还原酶与葡萄糖脱氢酶剪接构建双酶体系[D]. 毛思宇.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Mannich反应的蚕丝丝素蛋白质芳伯胺染料显色性修饰及其机理研究[D]. 高普. 浙江理工大学, 2020
  • [7]光驱动转化生物质和二氧化碳产化学品和燃料的研究[D]. 金滨滨.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生物质水热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 ——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生物质还原二氧化碳产甲酸[D]. 杨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α-二羰基化合物的研究[D]. 王昕洁. 西北大学, 2019(01)
  • [10]生物活性小分子响应的比色和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D]. 王凤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一种测定丙酮醛水溶液中丙酮醛含量的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