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运动加速度公式的推导与讨论

曲线运动加速度公式的推导与讨论

一、曲线运动加速度公式的推导和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徐平川,黎国胜[1](2021)在《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及针对优生的教学设计——探究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文中认为通过对教材的全面分析和学情的精准分析,制定了三个学习目标,针对学习目标设计了评价任务及教学环节。

孙雯[2](2021)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维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瑕倩[3](2021)在《物理教学中的PBL问题设计 ——以《抛体运动》一章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李杏莲[4](2021)在《科学本质视野下两岸高中物理力学部分教材比较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本质作为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如何通过科学教育来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教材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接触到的最直接资源,也是理解科学本质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中国大陆人教版、司南版和台湾翰林版、龙腾版高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为研究对象,从科学本质的视角展开教材的比较分析,并基于理论研究成果开展教学实践。具体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3点:(1)采用内容分析法,梳理当前科学本质理论研究成果,确立本研究框架下科学本质的内涵及维度要素。在此基础上比较两岸课程标准(纲要)对科学本质的要求;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教材分析工具,定量比较两岸教材科学史内容对科学本质的体现情况。研究表明,两岸的课程标准(纲要)都对科学本质提出显性要求,但是两者在实践指导层面上各有优势和不足之处;人教版科学史数量最多,但人教版和司南版科学本质体现频次大致相同,各版教材都出现了科学史及其体现的科学本质分布不均的情况,且多数科学史内容都以旁批、注释的形式出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2)选择高中物理力学专题下的4个重要知识点,挖掘宝贵的科学史及科学本质教育资料,并在相关的发展史背景下定性分析四版教材的编写差异,最后结合教材分析结果和相关科学史资料,提出教学建议。(3)结合理论分析成果,以“自由落体运动”一课为例,开展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科学本质的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科学本质观,且没有妨碍学生掌握知识。

李白灵[5](2021)在《Phyphox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肖珊[6](2020)在《教师专业素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改革的潮流,目前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已经确立,其内容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近年来多数学者热衷于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的研究,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从四个维度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当前阶段,一线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及内涵都已经有基本的理解,因而更需要的是探索培养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论文首先综述当前核心素养研究是教育研究的趋势,并根据研究现状总结出当前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然后对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教师专业素质进行了阐述。其中笔者对核心素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展开了详细的解读,对其内涵的深入理解能帮助笔者有效准确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笔者对教师专业素质进行剖析,探讨了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部分因素。由此笔者对影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相关因素的进行调查,并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几个影响核心素养的主要因素。然后分析和对比了几位教师近三年来的教学成果,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得出不同因素的得分值,并且由此给出数据与图表分析,从而给出相应的结论。另外笔者还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析,寻找其教学特点,再对其所教授班级在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基于以上的分析结果,笔者从课堂的不同环节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在核心素养观、课堂设计、课堂实施三个方面做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将部分建议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并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的结果表明相关建议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同时证明了本研究的可行性。在总结和展望部分,笔者对本研究进行总体阐述,并说明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董瑞彩[7](2020)在《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分类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物理科学方法相关概念进行了归纳和介绍,并探讨了物理科学方法的功能、层次以及在教学中应用物理科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1)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常运用的科学方法进行重新分类,构建适合高中生学习的物理科学方法分类体系,并结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系列)中的内容对每一种科学方法进行阐述、举例说明。(2)按教材章节顺序、栏目设置梳理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系列)中的科学方法。(3)探讨科学方法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和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依据学生形成物理概念、规律及习题知识的心理过程,制定出进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策略并结合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系列)中的科学方法数量多且涉及面广;(2)科学方法在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系列)中显隐并存;(3)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4)科学方法应用于物理概念、规律、实验和习题教学四种途径。这些结果对实际教学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参考价值。

刘尧[8](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六个版本物理教材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不仅是连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中介,也是维系教学双边活动的重要纽带,而且还是知识传承的重要载体。自2003年开始,高中物理教材从“一纲一本”演变成了“一标多本”,先后涌现出了多个版本,大大地丰富了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种类。这些教材虽然“同宗同源”,但也富有不同地区的特种“基因”、编写特色和内容设置;它们既包含各地编者的奇思妙想又兼具当地的文化背景与各式差异。对不同版本的高中物理教材开展研究,不仅有利于各地区教师在深度了解各版本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选择,还有助于一线教师在不同版本中对同一知识点的资源异同与优劣进行取舍;既能为教师“博采众长”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环节助一臂之力,还能为教材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些许借鉴和有益的参考素材。因此本选题既具有学术研究意义又拥有教学实践价值。全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人教版、教科版、沪科版、鲁科版和粤教版六个版本教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法、分析法等方法,着重对不同版本高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进行比较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讲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与意义,其次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说明,最后介绍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是本文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分别对不同版本高中物理教材的力学知识部分的多个知识点进行横向比较,从同一知识点前后知识的安排、知识点的导入方式、物理实验的呈现方式和设计、物理概念的描述、教学逻辑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版本教材在对同一知识点上的处理与安排上的特点,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第四章对不同版本高中物理的力学部分进行纵向比较研究,从核心素养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要素出发对六个版本高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的导学系统、例题系统、课后习题系统、特色栏目等进行比较研究,对每个系统中的核心素养要素进行统计与比较,作出相应的统计图,总结出核心素养在各版本教材中的体现程度。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比较研究的反思与总结部分,基于前面的研究,对六个版本中力学知识部分的编写的特点进行总结,发掘教材的优点与不足,为以后教材的编写、修订和一线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与处理上提出一些建议。

李佳霖[9](2020)在《SOLO分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课改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应多元化,发挥评价对学生发展性学习的价值,并且我国的教育已经步入核心素养时代,学生的科学思维被纳入物理核心素养之中。为了更加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落实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任务,本文引入SOLO分类理论(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译为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的结构)来指导教学。SOLO分类理论是一种按照等级分化的“质性”评价方法,根据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观察,对学生认知思维水平进行等级评价。该理论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注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质”的提高,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笔者在研读大量文献后,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了SOLO分类理论及其相关理论,并将SOLO分类理论融入高中物理教学中,以高中物理知识为素材,把学生的思维水平作为基点,从研读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方式等多个教学环节中对物理教学进行指导应用,并设计教学案例“向心力”。其次,将融入该理论的教学案例实施到教学实践中,监控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并应用SPSS 22.0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译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对实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该理论应用于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性。研究表明:结合SOLO分类理论的物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物理教学,该理论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有利于科学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督促教师的职业发展,并且对教学具有反馈作用。因此,SOLO分类理论对于高中物理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

邹学枫[10](2020)在《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新媒体联盟于2017年在《地平线报告》表示深度学习在以后的5年甚至更久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物理核心概念反应了物理事实中最本质的东西,用物理核心概念组织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对零散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以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高中物理如何以核心概念的形式组织学生深度学习,采取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本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通过对核心概念和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仔细的梳理后,系统介绍了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以及核心概念组织深度教学的价值。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发现核心概念的研究主题方面就物理学科而言主要是与学习进阶与核心素养两大主题结合,对核心概念的深度学习研究较少,且对于深度学习的研究,国外研究内容比国内较为丰富,主要体现在对深度学习定义的研究,由于教育系统内深度学习的复杂性和人类学习的多样性,深度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并未明确。第二,基于已有的深度学习路线,建立了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过程模式,具体模式分为课前准备阶段、课中深度加工阶段、课后反思与评价阶段三个部分。其中课前准备阶段包含核心概念教学目标的确定、预评估、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激活原有知识四个部分;课中深度加工阶段包含选择性习得、整合知识信息、批判性分析、知识的构建与转化和问题的解决与迁移应用共五个部分;课后评价阶段包含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在不改变NRC与Hewlett的深度学习能力框架3大维度下,将原来的6个指标细化为11个指标,构建了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指标分析框架。其中,认知领域为5个一级指标:知识的构建、批判性思维,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自我领域分为4个一级指标:学习动机、自主学习、学习毅力和学会反思;人际领域分为团队协作和有效沟通2个一级指标。并以此框架编制了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第三,通过对585名在校高中生的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现状调查发现:(1)目前高中生在知识的构建和学习动机两个指标相对较好以外,知识的融合、知识的应用、批判性思维、问题的解决、自主学习、学习毅力、学会反思、团队协作、有效沟通等9个指标得分相对偏低;(2)在深度学习水平上高二年级比高一年级高一点,但是两个年级没有显着差异;(3)男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普遍比女生要高,主要在认知领域和个人领域存两个领域有显着差异,但是在人际领域上没有显着的差别;(4)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得知,阻碍学生深度学习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方面,包含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包括教学观、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第四,基于对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深度学习的调查结果分析后,结合本文构建的深度学习一般路线,总结出了如何促进高中生物理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比如在课中的深度学习加工阶段,基于深度学习特点和发生机制提出了四种教学策略分,别是基于任务驱动,提高高阶思维能力;通过概念图、思维导图以及各学科相互融合的方式提高知融合能力,基于问题式和项目式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五,通过圆周运动的教学实践后的测试发现实验班的总成绩、浅层学习成绩和深层学习成绩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班,且本文提出的深度学习模型和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对深层次知识的学习有着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浅层知识的学习作用并不明显,其次对于深度学习能力框架下知识的建构、知识的融合、知识的应用、批判性思维、学习动机、学会反思、团队协作、有效沟通8个一级指标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于问题的解决、自主学习、学习毅力3个一级指标提高并不明显。

二、曲线运动加速度公式的推导和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曲线运动加速度公式的推导和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4)科学本质视野下两岸高中物理力学部分教材比较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诉求
        1.1.2 对我国科学教育现状的思考
        1.1.3 科学史是科学本质教学的重要资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教材
        2.1.2 科学史
    2.2 理论基础
        2.2.1 科学本质内涵
        2.2.2 科学哲学领域的科学本质观
        2.2.3 科学教育领域的科学本质观
第3章 两岸教材力学部分科学本质呈现情况比较
    3.1 两岸课程标准(纲要)对科学本质要求比较
        3.1.1 大陆《课程标准》对科学本质的要求分析
        3.1.2 台湾《课程纲要》对科学本质的要求分析
        3.1.3 海峡两岸课程标准(纲要)比较分析
    3.2 四版教材力学部分科学本质呈现情况定量比较
        3.2.1 教材比较研究设计
        3.2.2 四版教材科学史内容统计结果
        3.2.3 四版教材科学本质呈现情况比较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科学本质视野下力学重要知识点比较分析
    4.1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
        4.1.1 “自由落体运动”科学史及其科学本质价值
        4.1.2 两岸四版教材内容编写特点比较分析
        4.1.3 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本质观的教学建议
    4.2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4.2.1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科学史及其科学本质价值
        4.2.2 两岸四版教材内容编写特点比较分析
        4.2.3 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本质观的教学建议
    4.3 万有引力定律
        4.3.1 “万有引力定律”科学史及其科学本质价值
        4.3.2 两岸四版教材内容编写特点比较分析
        4.3.3 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本质观的教学建议
    4.4 机械能守恒定律
        4.4.1 “机械能守恒定律”科学史及其科学本质价值
        4.4.2 两岸四版教材内容编写特点比较分析
        4.4.3 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本质观的教学建议
第5章 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本质观的教学实践研究
    5.1 教学实践研究的目的与计划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思路
        5.1.3 测量工具设计
        5.1.4 样本选择
    5.2 基于科学本质的“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5.2.1 教学模式的选择
        5.2.2 教学片断案例
    5.3 实践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5.3.1 研究实施过程
        5.3.2 研究结果与讨论
        5.3.3 研究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教材科学史内容统计示例
附录2:教材科学史内容体现的科学本质分析示例
附录3:教材科学史内容对科学本质的体现情形统计结果
附录4:高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
附录5:自由落体运动知识测试卷
附录6:教学效果评估问卷
附录7:教学设计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6)教师专业素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物理核心素养和教师专业素质
    2.1 核心素养
    2.2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3 教师专业素质
    2.4 教师专业素质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影响
3 高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问卷调查
        3.1.1 教师问卷设计意图及分析
        3.1.2 学生问卷设计意图及分析
    3.2 教师专业素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
        3.2.1 教师的核心素养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
        3.2.2 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
        3.2.3 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改进措施与建议
    4.1 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观
        4.1.1 提升教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专业性
        4.1.2 加强教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
    4.2 提升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
        4.2.1 合理开发课堂资源,创新物理教学方法
        4.2.2 注重学科融合,加深物理观念
        4.2.3 有效达成知识构建,培养科学思维
        4.2.4 增强实验技能,助力科学探究
        4.2.5 培养科学态度,承担社会责任
    4.3 提升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
        4.3.1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
        4.3.2 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5 教学实践及效果
    5.1 教学实践
        5.1.1 教师核心素养观的提升
        5.1.2 教师在课堂设计方面的转变
        5.1.3 教师在课堂实施方面的转变
    5.2 教学效果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分类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1.1.2 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存在不足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2章 物理科学方法
    2.1 相关概念梳理
        2.1.1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2.1.2 物理科学方法
    2.2 物理科学方法的功能
        2.2.1 导源功能
        2.2.2 突破功能
        2.2.3 中介功能
        2.2.4 建构功能
    2.3 物理科学方法的层次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4.2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观
        2.4.3 物理科学方法的判定原理
第3章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分类
    3.1 物理科学方法的分类
    3.2 物理科学方法的示例
        3.2.1 观察法
        3.2.2 实验方法
        3.2.3 思维方法
        3.2.4 数学方法
第4章 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内容梳理
    4.1 《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1》中的科学方法
    4.2 《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2》中的科学方法
    4.3 《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3》中的科学方法
第5章 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应用研究
    5.1 科学方法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5.2 科学方法在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5.3 科学方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4 科学方法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
    5.5 物理科学方法的教学策略
        5.5.1 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学策略
        5.5.2 物理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学策略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六个版本物理教材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教材对比研究现状
        1.3.2 国内各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内容分析法
        1.4.3 比较法
    1.5 创新之处
2.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2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2.3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2.4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3.不同版本高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横向比较研究
    3.1 弹力
    3.2 摩擦力
    3.3 力的合成与分解
    3.4 牛顿第一定律
    3.5 牛顿第二定律
    3.6 匀速圆周运动
    3.7 向心加速度
    3.8 机械能守恒定律
    3.9 小结
4.不同版本高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纵向比较研究
    4.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导学系统呈现情况分析
    4.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例题系统呈现情况分析
    4.3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后习题系统地呈现状况比较
    4.4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特色栏目呈现状况分析
5 对六个版本物理教材比较后的反思
    5.1 教学内容的顺序编排要符合知识逻辑的顺序
    5.2 物理概念的描述要清晰准确
    5.3 合理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5.4 关注物理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5.5 关注多学科知识间的交流与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6.总结
    6.1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6.1.1 教师备课要收集各方面教材资料,博采众长、取长补短
        6.1.2 教学中落实物理学史的渗透,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
        6.1.3 教师要充分利用、发挥教材中各栏目的作用
    6.2 高中物理教材的编写建议
        6.2.1 实验探究要有适当“留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6.2.2 适当增加习题的数量与类型,丰富习题内容
        6.2.3 实验探究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6.2.4 设置解题方法栏目,适当补充相关数学知识
    6.3 本文的缺陷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SOLO分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一、SOLO分类理论
        (一)SOLO分类理论的来源
        (二)SOLO分类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SOLO分类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二)鲍里奇有效教学理论
        (三)学习进阶理论
第三章 SOLO分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依据SOLO分类理论系统地分析教材内容
    二、依据SOLO分类理论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三、依据SOLO分类理论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四、依据SOLO分类理论制定优化的评价体系
        (一)落实全新的高考评价体系
        (二)结合SOLO分类理论的教学评价
    五、依据SOLO分类理论制定完善的教学设计
第四章 SOLO分类理论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实践方案
        (一)实践目的与方法
        (二)实践对象与变量
        (三)实践变量与工具
        (四)实践流程
    二、案例课题
        (一)对照班“向心力”教学记录
        (二)实验班“向心力”教学记录
第五章 实践案例教学与数据分析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分析
        (一)细化知识层次,明确目标导航
        (二)突出以学定教,搭建思维阶梯
        (三)教学灵活开放,学生乐学多思
        (四)完善评价标准,科学指导教学
    二、实践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前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二)后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三、教师访谈
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前测测试题之必修一综合知识
附录2 后测测试题之向心力综合知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核心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1.1.2 学生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1.1.3 促进深度学习的急需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核心概念的研究现状
        1.2.2 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
        1.2.3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核心概念
        2.1.1 核心概念的科学内涵
        2.1.2 核心概念的表述方式
        2.1.3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陈述
        2.1.4 核心概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
    2.2 深度学习
        2.2.1 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内涵
        2.2.2 深度学习的特征
    2.3 价值分析
        2.3.1 高中物理以核心概念组织教学的价值
        2.3.2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价值
    2.4 深度学习的学习路线
        2.4.1 Jensen和 Nickelsen深度学习路线
        2.4.2 深度学习过程的构建
    2.5 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认知理论基础
        2.5.1 建构主义理论
        2.5.2 情景认知理论
        2.5.3 分布式认知理论
        2.5.4 元认知理论
3 物理核心概念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问卷的编制
    3.4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3.4.1 问卷的信度分析
        3.4.2 问卷的效度分析
    3.5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5.1 高中生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情况
        3.5.2 性别对高中生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影响
        3.5.3 年级对高中生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影响
        3.5.4 高中生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调查结果与分析
    3.6 对高中物理教师关于深度学习的访谈
        3.6.1 访谈的目的
        3.6.2 访谈对象和提纲的确定
        3.6.3 访谈结果
        3.6.4 阻碍学生深度学习的相关因素分析
4 促进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4.1 课前准备阶段的教学策略
        4.1.1 基于课程标准和对学生的预评估设计教学目标
        4.1.2 构建轻松的学习环境
    4.2 课中深度加工的教学策略
        4.2.1 基于任务驱动,提高高阶思维能力
        4.2.2 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学科融合,提高知融合能力
        4.2.3 基于问题式和项目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2.4 基于混合式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4.3 评价阶段的教学策略
        4.3.1 关注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4.3.2 注重元认知策略,提倡反思性学习
5 核心概念曲线运动的深度学习教学实践
    5.1 实践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和前测
    5.3 教学实践过程
        5.3.1 圆周运动深度学习教学案例设计
        5.3.2 深度学习教学案例
        5.3.3 教学实践反思
    5.4 实践研究结果
        5.4.1 物理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5.4.2 深度学习能力后测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NSSE-China深度学习子量表
    附录2:NRC与 Hewlett的深度学习能力框架
    附录3: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4:学生问卷数据统计表
    附录5:圆周运动测试题
    附件6:深度学习能力后测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曲线运动加速度公式的推导和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及针对优生的教学设计——探究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J]. 徐平川,黎国胜. 湖南中学物理, 2021(09)
  • [2]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维的策略研究[D]. 孙雯.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物理教学中的PBL问题设计 ——以《抛体运动》一章为例[D]. 胡瑕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科学本质视野下两岸高中物理力学部分教材比较与实践研究[D]. 李杏莲.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5]Phyphox辅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D]. 李白灵. 宁夏大学, 2021
  • [6]教师专业素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D]. 肖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7]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分类及应用研究[D]. 董瑞彩.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8]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六个版本物理教材比较研究[D]. 刘尧.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9]SOLO分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佳霖.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 邹学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曲线运动加速度公式的推导与讨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