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工艺品的思考

上海旅游工艺品的思考

一、对上海旅游工艺品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慧[1](2020)在《上海行业博物馆文创产品体验设计方法研究 ——以上海玻璃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上海行业博物作为上海地域文化资源的聚集中心,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及体验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籍由上海行业博物馆的文化资源所开发文创产品,利用上海地域内是博物馆优势和行业特征,不仅可以将博物馆文创产品以生活化、艺术化、个性化、功能化的形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需求、情感需求、创意需求和体验需求,拓宽上海行业博物馆的文化传播途径,联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促使上海行业博物馆成为传承传统文化及创新文化体验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文献理论研究、实地调研、互联网调研、案例分析、消费者需求分析等多重形式探讨了上海行业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及体验设计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从文创产品的市场分类、产品特性、体验服务及线上平台营销方式现状进行分析,从互联网环境下对上海行业博物馆文创体验设计进行理论研究,并为其创新设计探索相应的方法,选择具有体验特征的上海玻璃博物馆玻璃文创工艺体验服务进行设计实践,提供全方位的线上线下产品体验设计服务,提升文创体验魅力,有效地促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段玉婷[2](2020)在《社区的可沟通:街头广告的多重空间与文化互动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加速了世界文化的流动,跨族群文化研究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的研究对象MG社区全名Mcleod Ganj社区,位于印度喜玛偕尔邦以北、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丘陵地带。作为海外藏人的一个聚居社区,它融合了藏文化、印度文化和其他文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朝圣者、游客和商人,从而形成具有全球性多元文化特征的现代社区。本文借鉴社区传播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从MG社区街头广告入手,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描述广告形式和内容的传播特征,分析街头广告具有的多空间和多文化内容呈现,从整体的视角考察社区文化表征,探究社区文化与跨社区和全球文化的互动与传播,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跨文化社区的文化沟通和民心相通提供具体案例。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文章写作的缘起,借鉴费孝通“社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层面的指导,展开社区研究的实践,从社区的“可沟通”概念入手,全面梳理传播学和社会学的“社区传播”研究文献,提出“社区广告如何呈现多元文化,从而推动社区沟通”的研究问题,搭建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从纵向的历史发展和横向的文化空间视角,对MG社区地理空间、历史发展、族群文化和社区空间等维度展开描绘。首先,基于历史资料,详细呈现了MG社区由边缘的道德社会向现代型准利益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次,详细描述了MG社区广告的多元文化空间,及其何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代社区的文化生态:综合观之,世界各国的人们基于商业、宗教、教育等不同目的参与到MG社区的文化实践当中,社区呈现出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现代性特征。第三章,从本体论的视角,将MG社区街头广告作为研究对象。笔者首先采用田野观察法,详细介绍了MG社区的街道布局、街头广告的空间分布;接着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街头广告文化构成的形式、内容进行量化的呈现,生动地表达了社区多元族群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互动和沟通,为文章的量化分析提供分析基础。第四章,从街头广告是如何表征社区的文化空间?如何建构起人与人、人与社区、社区与全球的联结?等具体问题出发,结合田野案例,笔者首先分析社区广告的主体、空间符码和多元文化表征;其次生动呈现MG社区的多族群文化互动、多空间文化互动、社区与全球的文化互动;最后从“可沟通”概念入手,对社区广告沟通功能进行分析,具体分析的维度是:多元族群文化的融合、街道空间到广告空间的延展、社区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文化融通。结语部分,文章回到“社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总结并反思,社区传播研究在方法论和理论阐释方面的操作性和存在的不足。

郭娟龄[3](2020)在《基于生态视域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民旅游正是消费时,这些年来,说走就走的旅行,诗和远方的美好,成为很多人所最追求的生活,旅游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发展也如火如荼,从物质需求消费到精神需求消费,大众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趋势。然而在这样一个大环境背景之下,逐渐滋生出很多问题,旅游纪念品的过度设计、资源浪费、对旅游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严重影响着旅游地的发展。值得庆幸的是,日益严重的迹象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不论是国家顶层制度还是个人都开始提倡生态理念,也就有了现在一个生态视域环境,设计也发挥着自己作用,助力产品往可持续发展,这些设计也称之为生态设计。目前业内对生态设计理论研究的实践大多数在大工业产品上,在旅游纪念品这类小产品上的较少,论文试图把生态理念与旅游纪念品进行结合,得出生态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和策略。文章主要以生态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策略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并展开阐述。第一章节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对相关研究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包括生态设计理论、旅游纪念品相关理论以及开发生态旅游纪念品的意义和作用;第三章对生态旅游纪念品进行了调研分析,包括样本分析、用户研究与分析、SWOT分析,找出现存问题,构建用户需求模型等;第四章为生态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生态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开发策略和设计评价;第五章为都江堰生态旅游纪念品设计实践部分,通过设计实践对前期生态旅游纪念品理论研究进行验证。论文成果旨在促进旅游纪念品开发,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旅游纪念品,带动地域经济发展,传播地域特色文化,用这些研究作为引玉之砖,为生态旅游纪念品设计提供参考。

高宏[4](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戴天晨[5](2019)在《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间叙事的研究自1960年代起,成为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其核心关注点是空间之于人的意义,包括意义如何建构在空间中以及如何传达给体验者。空间叙事研究能够帮助建筑从业者理解空间之于人产生意义的机制,并总结出空间叙事视角下空间营造的设计策略。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信息的忽视导致了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物质空间与文化意义脱离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旨在结合现有的空间叙事和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成果,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内探索城市的非物质性要素如何通过建成环境的物质性转译向人们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本文强调了非物质性要素在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解析了空间叙事物质基础,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以及城市意象的营造、传播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基于空间叙事理论框架分别选取了三个城市空间叙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出一系列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野方面:从非物质要素的视角研究了城市空间的形成、结构与意义,拓展了以空间叙事赋予城市空间场所精神与文脉联结的研究视野,阐述了非物质性要素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具有的意义。2)理论架构方面:空间叙事是体验者在建成环境中通过参与一系列事件,获得与建成环境相关联的体验、感知和情绪,建立关于此空间意义的认知,建立场所独特性的过程。本文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揭示了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公共空间中的事件和行为,以及大众传媒在城市文化内涵感知中的重要性。3)方法探索方面:非物质性要素通过转译,能够成为物质空间的构成部分,为体验者所感知。本文将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拼贴”、“再现”、“图符”、“隐喻”等经典叙事结构和方法延伸到了建筑领域,提出了空间叙事视角下非物质性要素的设计转译策略,并根据当今的数字技术和信息传播特性,提出了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论文正文约17.1万字,365幅插图。

韩晴[6](2019)在《上海田子坊及M50创意园文化与景观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1世纪这个以创意为主导的时代,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占据重要地位。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自1999年我国首个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四行创意仓库诞生起,其创意产业发展也如火如荼,出现了大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基地。然而,大量创意园区迅速落成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具有过度商业化、公众参与度不高、景观差等创意园区的通病。这一背景下,研究上海具有代表性的创意产业园区,总结其经验与教训便迫在眉睫。本文拟选取上海创意产业园区中形成较早且发展最为成熟的两个典例——田子坊、M50创意园,对两个园区文化与景观层面开展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及收集分析网络数据的方法,在文化层面上,探究园区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运营现状;在景观层面上,根据各景观要素(包括节点、建筑、空间、交通、小品、铺装等)对园区景观空间进行综合评价。经研究,除了得出田子坊、M50创意园发展的成功经验外,笔者还发现了园区各自在文化运营、配套设施、区域规划、绿化景观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关系到两个园区未来能否健康发展。本文一一总结各园区存在的问题,挖掘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尝试提出具有明确针对性的更新策略。具体策略包括:在文化层面上扶持艺术产业、挖掘品牌特色、制定商户准入机制、调整发展路线等;在景观层面上科学规划分区、优化交通流线、增加绿化面积、增强空间识别性、完善配套设施等。本文的研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可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为后续研究提供基本资料,也为今后上海乃至全国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杜淑旗[7](2019)在《语言经济学视域下桂林阳朔语言景观研究》文中指出“语言景观”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学界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这个新兴领域不仅成为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和重要领域之一,还受到了多学科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外对此的研究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语言景观的建构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情感认同等的因素的影响,语言景观的语言选择是不同主体在众多因素权衡抉择后所形成的语言呈现状态。同时,语言景观是一种公共产品,作为公共领域内的视觉符号,它通过多语码的组合呈现构造视觉消费空间,对标牌创设者和消费者而言,对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其实就是对这种语言的投资和消费。所以,经济因素是影响语言景观建构的一个重要维度。就目前研究成果而言,语言景观研究重点考察文本背后蕴含的深层次的语言权势、地位及族群认同等问题,但对语言景观背后蕴含的经济、文化意义却着墨甚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立足于语言资源观与语言经济,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探寻语言景观背后蕴含的经济因素和经济意义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主要运用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阳朔语言景观现状进行分析,以阳朔西街和十里画廊景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图片采集的方式搜集了609个语言景观样本,在SPEAKING模型和场所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语料整理与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官方与私人语言景观的使用现状、特点与差异,更利于了解当地的语言生态和语言问题,同时进一步探析当地的语言规划、语言服务水平以及语言景观背后蕴含的社会经济意义。笔者依据研究思路,将文章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论述本文研究的选题背景,在此基础上综合阐述语言景观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交代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与方法,最后阐明本文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对私人语言景观现状的全面描写,包括行业分类、语码选择、优势语码和字体四个部分。第三部分是对官方语言景观特点的立体描写,包括官方标识的功能分类、语码选择、语码顺次和置放四个部分。第四部分是从语言经济学视角浅析旅游目的地语言景观建构背后蕴含的社会经济意义。主要包括阳朔多语环境下不同语言的经济属性对语言景观的语言选择产生的影响,以经济学的相关核心概念探析语言景观背后的经济动因,语言景观产生的外部效应等。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总结研究成果、研究启示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谌艳霞[8](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上海购物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发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占世界人口64%、占全球经济总收入30%的亚欧非国家的经济合作交流。“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带,更是一条旅游带,是一条聚集旅游精华资源之路,是世界最具潜力旅游之路。实施“一带一路”是我国走向世界的全球化战略方针,这一战略对于我国甚至全世界的旅游产业都将会产生空前的影响。上海是“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和龙头,在此背景下,发展旅游购物,带动上海旅游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国内外旅游购物发展较好城市的案例研究,梳理出其购物旅游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通过对600名上海本地居民及游客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上海购物旅游的优劣势、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发挥上海的优势区位,加快实现由“上海制造”向“上海创造”的转型,重塑“东方购物中心”的地位,提出了具体的发展举措建议。

吴春春[9](2019)在《观光桃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连平县上坪镇小水村桃园为例》文中认为观光农业园在我国起步比较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乡村振兴与扶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背景下,广东地区的观光农业园在蓬勃发展,观光农业园成了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观光桃园作为观光农业园的代表,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证案例等方法研究观光桃园规划设计。首先阐述了观光农业园相关理论,为观光桃园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对上海南汇桃花村、无锡阳山桃花源、南国桃园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用SD语义差异法进行评价,总结出观光桃园规划设计的一般规律及不足,为观光桃园的规划设计提供设计构思;最后以连平县上坪镇小水村桃园为实证案例进行规划设计。全文的研究内容如下:一、介绍观光农业园的相关理论。通过大量文献阅读,阐述了观光农业园的概念、功能、特征以及观光农业园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观光农业园的功能有生态功能、经济功能、观光休闲功能、科普教育功能;观光农业园的特征有:观赏与体验相结合、娱乐与教育相结合、生产与服务相结合、乡村资源乡土性;观光农业园的设计原则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兼顾生产与观光、以人为本、人景交融、注重景观营造、注重植物多样性;观光农业园的设计方法有:营造特色景观、采用合理的景观评价方法、前期调研分析、分区合理规划。这些为观光桃园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二、观光桃园同类案例分析与评价。分析了国内其他观光桃园,并选取有代表性的上海南汇桃花村、无锡阳山桃花源、南国桃园三个案例进行实地调研。首先,解读其区位条件、园区定位、园区布局、功能分区、主要景点、基础设施等,并用SD语义差异法进行量化评价,通过计算得出上海南汇桃花村总分最高,其次是无锡阳山桃花源,最低得分是南国桃园,之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其次,将三个园区的同类景观进行比较和分析,分别为入口景观、水体景观、景观大道、景墙、景观桥、文化广场、景观亭、游乐设施。通过同类景观对比评价得出文化内涵和参与性设计的重要性。最后,归纳总结观光桃园规划设计的一般规律及不足。分别从功能定位、主题定位、功能分区、园区布局、服务设施规划、景观资源、交通区位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总结了目前观光桃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景观文化内涵在园区的体现不够充分,园区特色不够突出,参与性设计有待提升,服务设施有待完善等。这些为后续的案例实践规划设计提供了思路与借鉴。三、连平县上坪镇小水村桃园规划设计实例。结合当地丰富的桃资源,利用前面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借鉴研究结果得出的设计模式,注重文化内涵和参与性设计。园区以“桃”为主题,引入桃文化,打造文化内涵景观,以“寻桃——摘桃——识桃——赏桃——品桃”为构思路线将整个园区串联起来,人景互动,注重参与体验。将基地分为一个园区、三大板块、五大功能分区、21景。三大板块分别为种植生产区、休闲观光区、实验研究区,其中以休闲观光区为核心区重点打造。核心区又分为风情文化区、休闲娱乐区、农耕体验区、科普教育区、儿童游乐区五大功能分区。在核心区设计了桃文化广场、桃花湖、桃花岛、桃花林摄影园、桃李采摘园、农耕体验园等21个景点。园区处处体现桃文化内涵和参与性设计,游客行走其中,体验乡村风情的同时享受一场文化艺术盛宴。最后提出了园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

吴杨[10](2016)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旅游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产物,首先以工厂观光的形态,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城市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城市内部工业空间的复兴带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产城融合、城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趋向为工业旅游提供历史机遇。上海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开发较早。2005年后,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持续提升,资源有机整合,产品创新开发,管理日渐规范,在新一轮城市转型及其功能空间优化、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引发各方关注。那么,上海工业旅游发展从无到有,从微观走向宏观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这些要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构成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形成相应的发展模式,成为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全面回顾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发现工业旅游发展研究存在如下不足:研究视角相对零散,尚未形成体系化的工业旅游发展分析框架,尤其是相关研究中对工业旅游资源等核心概念界定和类型判别未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影响研究的深入推进;工业旅游发展动力研究以初期诱因或动力因素等一般性分析为主,较少基于实证进行解析;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凝练主要考虑供给视角的工业旅游静态产品,较少通过市场认知视角考察其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动态发展模式。鉴于此,本论文尝试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①在相关理论及研究回顾、概念辨析基础上,构建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②运用实证分析,揭示上海市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驱动机制,指出“资源—业态—治理”嵌套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工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之中,推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实现尺度跃迁。③引入游客感知视角考量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并探索性地基于资源类型和业态分布特征建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类型模式与空间增长模式,实现对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过程的初步解析。在“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下,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对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采用GIS空间分析、政策计量等方法,深入解析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要素,发现:①上海工业旅游资源总体上呈现空间弱集聚分布,不同类型的工业旅游资源集聚程度不同;上海工业旅游资源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核心区工业旅游资源密集、通达度高。②上海工业旅游业态在黄浦江东、西两岸分别形成了体验型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文脉型工业旅游业态密集区,具备良好的空间联动发展条件。③上海区级工业旅游治理政策强度存在空间差异,这与区内工业旅游资源丰度、业态开发强度等有关。其次,深入探讨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机制,发现:①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动力因素由外源动力(城市与产业转型)、内生动力(资源与业态的整合和拓展)、引导动力(治理)组成;微观动力因素由权力、资本、创意/技术、市场四种治理要素组成。②因此,“资源—业态—治理”嵌套于上海不同空间尺度内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当中,推动上海工业旅游从点状发展演进为在市域范围内全面兴起。第三,基于“资源—业态—治理”关联视角,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案例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模式:①基于游客感知视角评价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发现工业旅游景点内部文化展示、内部管理、旅游咨询服务条件、娱乐活动条件对工业旅游认同度有显着影响,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导向是注重保存和诠释资源的内涵文化特征,优化内部管理和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动态创新提升旅游体验;②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基于资源类型建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三种微观模式,即文脉激活发展模式、体验激活发展模式、“文脉+体验”双重激活模式;③基于上海工业旅游业态的空间集聚及与国家A级景区分布邻近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三种空间增长模式,包括空间邻近模式、业态共生模式、空间嵌入模式。④上海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需要治理对策响应,认为要实现上述发展模式的超越和创新,需要更新治理理念,改善治理环境,优化治理结构,发挥治理主体的协同效应,突破工业旅游发展的产业和空间边界。

二、对上海旅游工艺品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上海旅游工艺品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行业博物馆文创产品体验设计方法研究 ——以上海玻璃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博物馆文创迅速发展
        1.1.2 体验经济的引领
        1.1.3 上海行业博物馆文创资源丰厚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博物馆文创研究综述
        1.2.2 国内博物馆文创研究综述
        1.2.3 国外体验设计研究综述
        1.2.4 国内体验设计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体验设计的基础理论
    2.1 博物馆文创产品
        2.1.1 博物馆文创产品与博物馆的联系
    2.2 体验设计
    2.3 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体验设计
        2.3.1 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体验设计的关系
        2.3.2 博物馆文创产品体验设计作用与价值
    2.4 国内外博物馆文创产品体验发展现状分析
        2.4.1 国外博物馆文创产品体验发展现状
        2.4.2 国内博物馆文创产品体验发展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上海行业博物馆文创产品体验设计实地调研与分析
    3.1 博物馆文创产品实地调研
        3.1.1 调研框架
        3.1.2 调研目的
        3.1.3 调研范围
        3.1.4 调研方法
    3.2 上海行业博物馆及其文创产品调研
        3.2.1 上海行业博物馆发展现状
        3.2.2 上海行业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现状
        3.2.3 上海行业博物馆文创调研总结
    3.3 上海行业博物馆文创产品体验设计调研和现状
        3.3.1 消费人群及博物馆文创利益相关者关系分析
        3.3.2 利益相关方访谈
        3.3.3 线上线下问卷设计与调查分析
    3.4 上海行业博物馆文创产品体验设计现存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上海行业博物馆文创产品体验设计方法研究
    4.1 多层次感官体验设计
        4.1.1 视觉体验设计
        4.1.2 听觉体验设计
        4.1.3 嗅觉体验设计
        4.1.4 触觉体验设计
    4.2 参与式互动体验设计
        4.2.1 消费者、文创产品与博物馆空间互动
        4.2.2 互联网平台虚拟情景体验
    4.3 优化博物馆文创产品体验流程
        4.3.1 强化博物馆文化与文创产品的高度结合
        4.3.2 线上线下文化宣传与销售
        4.3.3 打造特色文创产品体验区
        4.3.4 文创定制体验服务
    4.4 建设文化可持续发展交流平台
        4.4.1 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
        4.4.2 倡导博物馆与校园资源产教融合
        4.4.3 跨界合作提升文创品牌形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海行业博物馆文创产品体验设计实证研究——以上海玻璃博馆为例
    5.1 上海玻璃博物馆现状分析
        5.1.1 玻璃行业概况
        5.1.2 上海玻璃博物馆现状
    5.2 上海玻璃博物馆文创产品体验调研分析和现存主要问题
        5.2.1 线下文创产品体验调研
        5.2.2 线上文创产品体验调研
        5.2.3 消费者人群和需求分析
        5.2.4 竞品调研分析
    5.3 上海玻璃博物馆文创体验线上平台设计策略
        5.3.1 信息架构设计
        5.3.2 核心功能设计
        5.3.3 视觉体验设计
    5.4 上海玻璃博物馆文创体验线上平台设计实践
        5.4.1 信息架构和功能设计
        5.4.2 页面布局和原型设计
        5.4.3 页面视觉设计和核心功能实现
    5.5 提升博物馆线上文创体验平台设计实践总结
        5.5.1 整合线上线下文创品类资源优化产品销售
        5.5.2 基于用户需求打造自主体验设计交互平台
        5.5.3 丰富线上平台核心功能的感官体验设计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课题研究结论
    6.2 课题研究不足之处
    6.3 后期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2)社区的可沟通:街头广告的多重空间与文化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参与印度课题
        二、社区传播研究关注异质体社区的沟通问题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沟通的重要性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和作为研究方法
        二、可沟通社区研究
        三、“可沟通社区”的研究实践
    第三节 研究价值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MG社区的文化生态
    第一节 MG社区在哪里
        一、MG社区的地理区位
        二、MG社区的历史:英国殖民定居点到多族群聚居社区
        三、MG社区:海外藏人的到来和改变
    第二节 社区中的人们
        一、创建社区的英国人
        二、社区生活的多元族群
        三、社区中的海外藏人
    第三节 社区的文化构成
        一、商业文化
        二、教育文化
        三、宗教文化
第三章 社区广告多元文化空间描述
    第一节 MG社区街道的空间布局
        一、MG社区街道的空间变迁
        二、MG社区街道的空间构成
        三、MG社区街道的店铺空间
    第二节 MG社区街头广告的类型特征
        一、广告的空间分布
        二、广告的文化空间
        三、广告与街道的关系
    第三节 MG社区街头广告内容特征
        一、图片
        二、文字
        三、色彩和造型
第四章 MG社区的文化互动及“可沟通”
    第一节 MG社区街头广告的表征
        一、广告的文化主体
        二、广告的空间符码
        三、广告的多元文化表征
    第二节 MG社区的文化互动
        一、MG社区多族群文化的互动
        二、MG社区多文化空间的互动
        三、MG社区与全球的互动
    第三节 MG社区街头广告的“文化可沟通”
        一、多元族群的文化融合
        二、街道空间到广告空间的延展
        三、社区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文化融通
结语:社区作为一种研究实践
参考文献
附录A MG社区店铺类型、数量、服务门类统计表
附录B MG社区街头广告分析类目表
附录C MG社区媒介生活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生态视域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1.1 生态问题
        1.1.2 旅游业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旅游纪念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1 生态视域下设计的理论体系
        2.1.1 生态理论
        2.1.2 生态设计理念与原则
    2.2 旅游纪念品相关研究
        2.2.1 旅游纪念品的定义
        2.2.2 旅游纪念品的分类
        2.2.3 旅游纪念品的基本特征
    2.3 开发生态旅游纪念品的意义和作用
        2.3.1 景区环境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2.3.2 经济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2.3.3 文化传承和谐共生
        2.3.4 生态教育正面引导
    2.4 本章小结
3 生态旅游纪念品调研分析
    3.1 旅游纪念品市场样本分析
        3.1.1 旅游纪念品市场样本
        3.1.2 旅游纪念品市场样本分析小结
    3.2 用户研究与分析
        3.2.1 卷调查与分析
        3.2.2 构建用户需求模型
    3.3 生态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的SWOT分析
    3.4 生态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3.4.1 缺乏生态理念
        3.4.2 纪念品功能缺乏或过剩
        3.4.3 艺术审美低,同质化严重
        3.4.4 纪念品语意表达混乱
    3.5 生态旅游纪念品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5.1 和谐性
        3.5.2 可持续性
        3.5.3 再循环性
        3.5.4 生态教育性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生态视域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4.1 影响因素分析
        4.1.1 功能因素
        4.1.2 材料选择
        4.1.3 造型设计
        4.1.4 色彩搭配
    4.2 基于生态视域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
        4.2.1 功能精确法
        4.2.2 材料环保法
        4.2.3 造型语意法
        4.2.4 智能生态法
        4.2.5 参与体验法
    4.3 基于生态视域下的旅游纪念品开发策略
        4.3.1 SO策略:挖掘地方资源
        4.3.2 WO策略:提升平台和产品
        4.3.3 ST策略:开发特色产品
        4.3.4 WT策略:借鉴市场经验
    4.4 基于生态视域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视域下的都江堰旅游纪念品设计实践
    5.1 都江堰生态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5.2 都江堰生态旅游文化分析
        5.2.1 都江堰生态旅游概况
        5.2.2 都江堰生态旅游文化元素分析
    5.3 都江堰旅游纪念品市场调研与分析
    5.4 都江堰生态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案
        5.4.1 设计定位
        5.4.2 产品定位
        5.4.3 设计方案
    5.5 都江堰生态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案评价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基于生态视域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B 都江堰生态旅游纪念品设计实践调查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架构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小结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小结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小结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第三节 旅游类型
    第四节 旅游市场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第六节 旅游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小结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第一节 资料价值
    第二节 应用价值
    第三节 研究价值
    小结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小结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第一节 资料收集
    第二节 篇目设置
    第三节 内容建构
    第四节 理论创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地方志
    三、资料汇编
    四、着述
    五、期刊论文
    六、硕博论文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5)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背景及研究对象
        0.1.1 问题背景
        0.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0.2 研究现状及评述
        0.2.1 空间叙事理论研究
        0.2.2 以场所营造为目标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0.2.3 空间叙事的设计转译
        0.2.4 该领域中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0.3.1 研究目的
        0.3.2 研究意义
    0.4 研究方法
        0.4.1 文献研究
        0.4.2 多学科交叉研究
        0.4.3 实证调研
    0.5 研究框架
上篇:城市空间叙事的理论框架
    1.城市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1.1 非物质性要素构成
        1.1.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1.1.2 当代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1.1.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1.2 非物质性要素的物质性呈现形式
        1.2.1 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关联性辨析
        1.2.2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式呈现
        1.2.3 非物质性要素的“图符”式呈现
        1.2.4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图符”式综合呈现
        1.3 本章小结
    2.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2.1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类型
        2.1.1 日常性事件
        2.1.2 周期性事件
        2.1.3 偶发性事件
        2.2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动因
        2.2.1 参与事件的内部动因
        2.2.2 参与事件的外部动因
        2.2.3 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之关联
        2.3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形式
        2.4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之于空间建构的意义
        2.4.1 事件的社交意义
        2.4.2 事件的美学意义
        2.4.3 事件的规训意义
        2.4.4 事件的传承意义
        2.5 本章小结
    3.城市空间叙事的运行机制
        3.1 城市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3.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3.2.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3.2.2 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3.2.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3.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3.3.1 城市意象的营造
        3.3.2 城市意象的传播
        3.4 本章小结
下篇:城市空间叙事的案例研究与设计策略
    4.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
        4.1 案例调研对象
        4.2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4.2.1 对海洋的敬畏和利用
        4.2.2 对形式和表象的重视
        4.2.3 对节庆的热爱
        4.2.4 宗教与世俗的融合
        4.2.5 展示的传统
        4.2.6 分隔与融合
        4.2.7 商人的城市
        4.3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4.3.1 日常性事件
        4.3.2 周期性事件
        4.3.3 偶发性事件
        4.4 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4.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4.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4.4.3 威尼斯本岛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4.5 本章小结
    5.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
        5.1 案例调研对象
        5.2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5.2.1 水上的生活方式
        5.2.2 黄金时代的商业辉煌
        5.2.3 地位群体的非正式界定
        5.2.4 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5.2.5 古典和现代艺术的繁荣
        5.2.6 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5.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5.3.1 日常性事件
        5.3.2 周期性事件
        5.3.3 偶发性事件
        5.4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5.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5.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5.4.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5.5 本章小结
    6.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
        6.1 案例调研对象
        6.2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6.2.1 中国早期的对外贸易窗口
        6.2.2 多功能经济中心
        6.2.3 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
        6.2.4 多元复合的身份认同
        6.2.5 自下而上的商业发展模式
        6.3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6.3.1 日常性事件
        6.3.2 周期性事件
        6.3.3 偶发性事件
        6.4 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6.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6.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6.4.3 上海外滩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6.5 本章小结
    7.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
        7.1 非物质性要素的提取
        7.2 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策略
        7.2.1 异质拼贴
        7.2.2 系统层叠
        7.2.3 图符再现
        7.2.4 意象隐喻
        7.2.5 虚拟呈现
        7.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
        7.3.1 城市意象的营造策略
        1 )日常性功能与标志性建筑设计
        2 )针对性场景设计
        3 )事件再现
        7.3.2 城市意象的传播策略
        1 )大众传媒介入下的城市意象“预设”
        2 )标志性图符的选取
        3 )交互式的城市意象传播
        7.4 本章小结
结语
    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专着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学术成果
致谢

(6)上海田子坊及M50创意园文化与景观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创意
        1.4.2 创意产业
        1.4.3 创意产业园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数据收集与处理
        1.5.3 研究框架
2 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历程
    2.1 国外创意产业园区改造历程
        2.1.1 国外创意产业园区的产生及特点
        2.1.2 国外创意产业园区的改造实践
    2.2 国内创意产业园区改造历程
        2.2.1 我国创意产业园区的产生及特点
        2.2.2 我国创意产业园区的改造实践
    2.3 本章小结
3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概述
    3.1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历程
    3.2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特点
        3.2.1 政府推动
        3.2.2 产业集群
        3.2.3 主题鲜明
        3.2.4 辐射效应
        3.2.5 用地紧张
    3.3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主要类型
        3.3.1 形成方式
        3.3.2 功能定位
        3.3.3 空间载体
    3.4 本章小结
4 上海田子坊文化更新
    4.1 田子坊历史背景
    4.2 田子坊文化历程
        4.2.1 文化集聚——石库门老街区的再生(1998-2008)
        4.2.2 文化高峰——艺术集聚区声名鹊起(2008-2013)
        4.2.3 文化衰退——资本推动园区商业化(2013-2018)
    4.3 田子坊文化运营现状
    4.4 田子坊文化存在问题
        4.4.1 创意产业受挫
        4.4.2 缺乏品牌特色
        4.4.3 商户良莠不齐
        4.4.4 长期客流超载
    4.5 田子坊文化更新策略
        4.5.1 扶持创意产业
        4.5.2 打造旅游品牌
        4.5.3 制定准入机制
        4.5.4 控制参观人流
    4.6 本章小结
5 上海M50文化更新
    5.1 M50历史背景
    5.2 M50文化历程
        5.2.1 艺术萌芽——游散画家入驻迅速集群(1999-2004)
        5.2.2 艺术集聚——商业画廊与工作室并行(2005-2008)
        5.2.3 艺术成熟——打造园区创意品牌体系(2009-2018)
    5.3 M50文化运营现状
        5.3.1 创意园区品牌化
        5.3.2 推广渠道多元化
        5.3.3 项目内容丰富化
    5.4 M50文化存在问题
        5.4.1 公众距离感强
        5.4.2 艺术群体流失
    5.5 M50文化更新策略
        5.5.1 增加公众互动
        5.5.2 扶持艺术群体
    5.6 本章小结
6 上海田子坊景观更新
    6.1 田子坊景观特色节点
        6.1.1 陈逸飞工作室旧址
        6.1.2 田子坊艺术中心
        6.1.3 五号画家楼
        6.1.4 守白海派艺术中心
        6.1.5 门对门和过街楼
    6.2 田子坊景观设计手法
        6.2.1 建筑形态
        6.2.2 空间格局
        6.2.3 交通流线
        6.2.4 景观小品
        6.2.5 绿化设计
    6.3 田子坊景观存在问题
        6.3.1 缺乏科学区域规划
        6.3.2 高峰时期交通混乱
        6.3.3 绿化及公共空间少
        6.3.4 多处消防安全隐患
    6.4 田子坊景观更新策略
        6.4.1 科学规划内部分区
        6.4.2 优化内外交通流线
        6.4.3 增加绿化及公共空间
        6.4.4 整治消防安全隐患
    6.5 本章小结
7 上海M50景观更新
    7.1 M50景观特色节点
        7.1.1 M50创意园区接待中心(5号楼)
        7.1.2 香格纳画廊(16号楼)
        7.1.3 UNDEF/NE画廊(6号楼)
    7.2 M50景观设计手法
        7.2.1 建筑形态
        7.2.2 空间格局
        7.2.3 功能分布
        7.2.4 交通流线
        7.2.5 景观小品
        7.2.6 场地铺装
        7.2.7 标牌导视系统
    7.3 M50景观存在问题
        7.3.1 景观可识别性不强
        7.3.2 缺乏活力开敞空间
        7.3.3 内外交通可达性差
        7.3.4 绿化面积严重不足
    7.4 M50景观更新策略
        7.4.1 打造特色鲜明景观
        7.4.2 提供趣味开敞空间
        7.4.3 改善内外交通流线
        7.4.4 注重植物景观设计
    7.5 本章小结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A 田子坊各年度入驻商户统计情况
附录B M50各年度举办展览/活动统计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7)语言经济学视域下桂林阳朔语言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语言景观研究概述
        1.2.1 语言景观内涵界定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理论框架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现实意义
第二章 阳朔西街私人语言景观
    2.1 商铺标牌的行业分类
    2.2 商铺标牌的语码选择
        2.2.1 语码种类
        2.2.2 语码组合
    2.3 商铺标牌的优势语码
        2.3.1 语码的排列方式
        2.3.2 语码的体积大小
    2.4 商铺标牌的字体
        2.4.1 手书体
        2.4.2 印刷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阳朔官方语言景观
    3.1 官方标识的功能分类
    3.2 官方标识的语码选择
        3.2.1 语码种类
        3.2.2 语码组合
    3.3 官方标识的语码顺次
    3.4 官方标识的置放
        3.4.1 官方标识的外观形式
        3.4.2 官方标识的置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语言景观建构的社会经济意义
    4.1 语言的经济属性对语言景观的语言选择产生的影响
        4.1.1 汉语传播的经济价值
        4.1.2 外语传播的经济价值
        4.1.3 少数民族语言传播的经济价值
    4.2 语言景观建构与经济动因
        4.2.1 成本与收益
        4.2.2 供给与需求
        4.2.3 效率与公平
    4.3 阳朔语言景观的外部效应
        4.3.1 阳朔语言景观的外部经济性分析
        4.3.2 语言景观的外部非经济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上海购物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购物旅游理论和实践
    2.1 旅游商品、购物旅游、旅游购物理论
    2.2 国内外着名城市购物旅游发展的成功案例
        2.2.1 国外城市购物旅游的发展——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本东京为例
        2.2.2 国内城市购物旅游的发展——以香港、义乌为例
    2.3 国内外成功经验对上海购物旅游的启示
第3章 “一带一路”倡议和上海购物旅游的现状分析
    3.1 “一带一路”倡议综述
    3.2 上海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作用与地位
    3.3 上海购物旅游的现状调查
        3.3.1 在线问卷调查(另见附录调查表)
        3.3.2 实地调查——探访上海主要旅游购物场所城隍庙、田子坊
    3.4 “一带一路”下上海购物旅游的SWOT分析
        3.4.1 SWOT 分析——优势(Strengths)
        3.4.2 SWOT 分析——劣势(Weakness)
        3.4.3 SWOT 分析——机遇(Opportunity)
        3.4.4 SWOT 分析——挑战(Threaten)
第4章 “一带一路”下上海购物旅游的发展对策
    4.1 加强培育都市旅游新业态,继续新建旅游项目和景点设施
    4.2 注重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打造旅游节庆活动新品牌
    4.3 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及商务会议,吸引更多的商务旅游者
    4.4 创新旅游商品微营销手段,增强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
    4.5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打造“长三角大旅游区”
    4.6 发挥上海传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中国(上海)制造业”
    4.7 打造上海特色购物旅游路线,加快推行离退税政策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上海市购物旅游资源与行为调查问卷

(9)观光桃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连平县上坪镇小水村桃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传承和农业生产、观光旅游结合发展的需要
        1.1.2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需要
        1.1.3 乡村振兴与扶贫的需要
        1.1.4 社会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观光农业园国内外研究动态
        1.3.2 农业旅游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
        1.4.1 观光农业园相关理论研究
        1.4.2 观光桃园同类案例研究
        1.4.3 项目规划设计实践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查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实证案例法
    1.6 技术路线
2 观光农业园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
        2.1.2 观光
        2.1.3 观光农业
        2.1.4 观光农业园
        2.1.5 观光桃园
    2.2 观光农业园的功能与特征
        2.2.1 观光农业园的功能
        2.2.2 观光农业园的特征
    2.3 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原则
        2.3.1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2.3.2 兼顾生产与观光
        2.3.3 以人为本,人景交融
        2.3.4 注重文化景观营造
        2.3.5 注重植物多样性
    2.4 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方法
        2.4.1 打造特色景观
        2.4.2 采用合理的景观评价方法
        2.4.3 前期调研分析
        2.4.4 分区规划合理
    2.5 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2.5.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5.2 景观美学理论
        2.5.3 农业科学理论
        2.5.4 旅游经济理论
3 观光桃园同类案例分析与评价
    3.1 观光桃园同类案例分析
        3.1.1 案例一:上海南汇桃花村
        3.1.2 案例二:无锡阳山桃花源
        3.1.3 案例三:南国桃园
        3.1.4 其他观光桃园概述
    3.2 观光桃园景观评价模型的建立
        3.2.1 SD评价方法的选择
        3.2.2 样地的选择
        3.2.3 样本的选择
        3.2.4 收集感性词汇
        3.2.5 形容词对和评价尺度的选择
        3.2.6 评价者的选择
        3.2.7 评价步骤
        3.2.8 问卷处理
    3.3 观光桃园案例样本景观评价
        3.3.1 各园区景观总体评价
        3.3.2 同类景观对比分析
    3.4 研究案例小结
4 案例实践——连平县上坪镇小水村桃园规划设计
    4.1 项目概况及基础资料分析
        4.1.1 地理位置
        4.1.2 资源分析
        4.1.3 现状分析
        4.1.4 项目类比
    4.2 设计构思、原则、依据
        4.2.1 设计构思
        4.2.2 设计原则
        4.2.3 设计依据
    4.3 总体设计布局
        4.3.1 总体功能分区
        4.3.2 总平面设计
        4.3.3 道路交通规划
        4.3.4 景观结构规划
        4.3.5 绿化系统规划
        4.3.6 服务设施布局规划
    4.4 核心区——休闲观光区规划设计
        4.4.1 核心区功能分区
        4.4.2 核心区交通规划设计
        4.4.3 核心区绿化规划设计
        4.4.4 核心区景点布局
        4.4.5 核心区景观内容
    4.5 组织管理与运营模式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10)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2.3 数据来源
    1.3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工业旅游概念演变及界定
        2.1.1 国外研究中工业旅游概念的演变
        2.1.2 国内研究中工业旅游概念的演变
        2.1.3 工业旅游概念界定
    2.2 工业旅游的相关理论
        2.2.1 城市产业结构演进
        2.2.2 工业遗产有机更新
        2.2.3 地方性与空间再生
    2.3 国外工业旅游研究进展
        2.3.1 研究图谱分析
        2.3.2 研究进展
    2.4 国内工业旅游研究进展
        2.4.1 研究图谱分析
        2.4.2 研究进展
    2.5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分析框架
    3.1 工业旅游资源
        3.1.1 旅游资源及其分类
        3.1.2 工业旅游资源特征及类型
    3.2 工业旅游业态
        3.2.1 工业旅游业态内涵及特征
        3.2.2 工业旅游业态类型
    3.3 工业旅游治理
        3.3.1 工业旅游治理内涵
        3.3.2 治理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3.4 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业态—治理”机制
        3.4.1 工业旅游“资源—业态—治理”三维分析视角
        3.4.2 工业旅游“资源—业态—治理”综合发展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工业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4.1 上海工业旅游兴起的基础
        4.1.1 上海悠久雄厚的工业基础
        4.1.2 上海快速演进的旅游产业
    4.2 上海工业旅游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4.2.1 发展阶段
        4.2.2 发展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资源—业态—治理”要素分析
    5.1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资源要素分析
        5.1.1 资源要素空间分布分析
        5.1.2 资源要素空间集聚分析
        5.1.3 资源要素空间分异分析
        5.1.4 资源要素空间网络分析
    5.2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业态要素分析
        5.2.1 业态分类
        5.2.2 业态的地域类型
    5.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治理要素分析
        5.3.1 治理政策
        5.3.2 治理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6.1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解析
        6.1.1 宏观动力因素
        6.1.2 微观动力因素
    6.2 基于资源类型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6.2.1 文脉型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6.2.2 体验型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6.2.3 “文脉+体验”型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模式分析
    7.1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评价
        7.1.1 游客感知调研
        7.1.2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评价
        7.1.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指向
    7.2 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案例解析
        7.2.1 国外案例解读
        7.2.2 上海案例分析
    7.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建构与创新
        7.3.1 基于资源类型的上海工业旅游发展微观模式建构
        7.3.2 基于业态分布的上海工业旅游空间增长模式
        7.3.3 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的治理对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研问卷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活动
后记

四、对上海旅游工艺品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行业博物馆文创产品体验设计方法研究 ——以上海玻璃博物馆为例[D]. 陈慧.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9)
  • [2]社区的可沟通:街头广告的多重空间与文化互动研究[D]. 段玉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3]基于生态视域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D]. 郭娟龄. 西华大学, 2020(01)
  • [4]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5]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D]. 戴天晨. 东南大学, 2019(01)
  • [6]上海田子坊及M50创意园文化与景观更新研究[D]. 韩晴.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语言经济学视域下桂林阳朔语言景观研究[D]. 杜淑旗. 广西大学, 2019(01)
  • [8]“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上海购物旅游发展研究[D]. 谌艳霞. 南昌大学, 2019(02)
  • [9]观光桃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连平县上坪镇小水村桃园为例[D]. 吴春春.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10]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D]. 吴杨.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上海旅游工艺品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