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具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的超痕量银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具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的超痕量银

一、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Ultratrace Amounts of Silver with Solubilizing Effect of Nonionic Surfactant(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1](2021)在《多枝型硅垢阻垢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油田和蒸汽锅炉等工业的循环水系统中,原水及循环水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硅容易在设备表面沉积,会对系统运行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使用化学阻垢剂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常用的阴离子型阻垢剂对无定型的胶体硅垢防治效果较差。因此研制出能有效抑制硅垢的阻垢剂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发散法将乙二胺(EDA)、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四胺(TETA)作为核心,合成了不同代数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手段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结构与理论结构一致。采用静态阻垢法考察所合成的系列树状大分子对胶体硅的阻垢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各个代数的树状大分子都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硅垢的生成,阻垢效果主要受阻垢剂代数,添加量和体系p H值等因素影响。此外,溶解硅初始质量浓度为500 mg/L,p H=7,阻垢剂添加量为40 mg/L时,不同核心的PAMAM,其阻垢效果都是1.0代最佳,且阻垢率大小为1.0 G(79.61%)>1.0 G(N5)(70.83%)>1.0 G(N6)(64.82%),阻垢率随着树状大分子枝化度的增高而降低。本论文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研究了以二乙烯三胺(DETA)为核的树状大分子与溶液中的单硅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PAMAM对二氧化硅的抑制机理。计算了树状大分子与单硅酸之间的结合能,以及树状大分子中的氧原子与单硅酸中的氢原子之间的径向分布函数。研究发现,结合能大小顺序与实验所得阻垢性能结果一致,说明相互作用越强阻垢效果越好。径向分布函数的研究结果表明,PAMAM与单硅酸之间的吸附作用主要是由静电相互作用,范德华(vd W)相互作用以及氢键相互作用组成,其中静电相互作用的贡献最大。

曹萍萍[2](2017)在《破络—沉淀—微滤处理银氨废水及除铯中试装置设计》文中指出制镜工业中化学镀银工段产生的废水中,银元素主要以[Ag(NH3)2]+形式存在,直接投加硫化钠难以生成沉淀物,因而需要进行破络预处理。探究发现,稀硫酸的破络效果优于稀盐酸。本研究提出了破络-沉淀-微滤组合工艺处理银氨废水,并进行了烧杯试验,考察破络程度、沉淀剂投加量等对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粉末活性炭(PAC)对痕量银的吸附效果,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通过小试进行了验证。此外,在课题组前期除铯小试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吸附/混凝-微滤和吸附/混凝-砂滤除铯中试装置的设计计算,完成了应急处理装备开发的前期工作。破络-沉淀-微滤组合工艺处理银氨废水烧杯试验结果表明,pH值越低,破络效果越好;硫化钠投加量对出水银浓度有显着影响,硫化物过量,银处理效果反而下降。当破络至pH值约为6、硫化物投加量为6.5 mg/L(S2-和Ag+的摩尔比为0.60)、搅拌时间为20 min、G值为182 s-1、静沉时间为5 min时,出水稳定,Ag+浓度在0.410.68 mg/L范围内。PAC对于银氨废水中痕量银的吸附特性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当水温为20℃,原水银离子浓度为0.73 mg/L,PAC对银离子的吸附容量为7.4 mg/g。破络-沉淀-微滤组合工艺处理银氨废水小试试验结果表明,小试试验平均出水的银浓度为0.70 mg/L,而投加PAC的小试试验出水的银浓度仅为0.30 mg/L。PAC吸附提高了银的去除率。两组小试,搅拌器出水平均pH值分别为6.22和6.30,平均浊度分别为3.06 NTU和2.63 NTU,重现性良好,膜分离出水的SO42-和NO3-实测浓度均稳定在600 mg/L和8 mg/L左右,与理论值基本保持一致,PAC对水中的阴离子没有去除作用。膜出水浊度均低于0.20 NTU,出水水质良好,膜比通量下降缓慢。两套除铯中试装置分别采用吸附/混凝-微滤和吸附/混凝-砂滤技术,设计规模均为20 m3/d,设备的主体部分均采用316 L不锈钢。吸附池为直径0.90 m、总高1.85 m、底部有排泥斗的圆柱形池体;膜分离池为上部直径1.20 m、下部直径0.80 m的变径圆柱形池体。砂滤池为直径0.32 m、高2.95 m的圆柱形池体,设计滤速为10.3 m/h,选用圆形孔板小阻力配水系统。

黄晓冬[3](2016)在《微乳液法合成、改性纳米级TiO2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最大增溶水量作为衡量微乳液稳定性的一个指标,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环己烷/吐温80/正丁醇/水微乳液中各个组分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到最优的微乳液配比。在环己烷/吐温80/正丁醇/水微乳液中,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浓硫酸为抑制剂,成功制备出粒径小、分散性高的纳米级TiO2,所得产品晶型均为单一的锐钛矿型,颗粒外形为球形且尺寸分布均匀,团聚度小,粒径为14 nm左右。在环己烷/吐温80/正丁醇/水微乳液体系中,对TiO2分别进行Ag、Fe、Co、Yb、Ce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N掺杂改性的研究,分别考察了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对TiO2晶型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600℃时,银的掺杂不影响二氧化钛晶体结构的变化,为纯的锐钛矿型。当Fe的掺杂量大于0.1wt%时,为纯的锐钛矿;而焙烧温度在600℃时,Co、Yb、Ce和N掺杂的纳米TiO2粉体均为单斜晶系TiO2(常记为β-TiO2)和立方晶系锐钛矿的混晶;煅烧温度为700800℃时,所得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掺杂改性产品均为纯的锐钛矿型,说明这些元素的掺杂有效地抑制了TiO2从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提高了晶型转化温度。考察了各掺杂改性样品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e、N单元素掺杂改性样品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最优,其可见光下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可达80%以上。利用微乳液法对TiO2进行了N、Ce双元素掺杂改性的研究,XRD和TEM分析表明,N、Ce共掺杂改性后的TiO2外貌为球形,平均粒径为20 nm左右。XPS和PL分析表明,Ce元素以Ce4+的形式存在,N原子取代O原子掺杂到TiO2的晶格之中,形成Ti-O-N或O-Ti-N键,且Ce和N可分别作为电子和空穴的捕获中心,共同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以新胭脂红为目标降解污染物,在可见光下考察了N-Ce共掺杂的纳米TiO2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可见光下,N-Ce共掺杂的纳米TiO2对新胭脂红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在90 min可达到95%,远高于单元素掺杂的TiO2,且明显优于纯的TiO2和P25。

孟丽芬[4](2015)在《中草药中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草药是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中草药中重金属污染源于环境的污染和在采集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由于重金属在环境介质中不能被生物降解,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在人体内积累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简便的中草药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方法对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平衡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几种常见的重金属离子含量的分析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希夫碱合成及浊点萃取法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离子的研究1.希夫碱合成及涡旋辅助-浊点萃取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铅和铬的研究以邻苯二胺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新的希夫碱试剂,并作为络合剂用于铅和铬的测定。以非离子表明活性剂AEO-9作为萃取剂的浊点萃取法对中草药样品中的痕量铅和铬进行萃取富集,所得的浊点萃取最优条件为:pH7.0,10μg/mL希夫碱试剂,100μL的AEO-9,平衡温度33℃,平衡时间1Omin,3000rpm离心10min。Pb和Cr的富集倍数分别为24和20,检测限为6.71μg/L和3.2μg/L,在10-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的回收率为90%-11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3.8%。通过涡旋辅助手段,使体系充分混合,增加了萃取剂与目标分析物的接触几率,从而提高了萃取效率。2.希夫碱的合成及涡旋辅助-超分子溶剂萃取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银和钯的研究本节是研究了一种简单和有效的超分子溶剂萃取方法用来分离和富集水样品中的钯(Pd)和银(Ag)。超分子溶剂是由四氢呋喃和壬酸水溶液组成。Pd和Ag与合成的希夫碱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能较容易的被超分子溶剂萃取。不同的影响因素被研究,例如络合剂的浓度,pH值,超分子溶剂的组成和体积,还有外部离子的影响等。在最优化的条件下,Pd和Ag的线性范围都是10-1000gg/L。Pd和Ag在自来水和河水中加标10μg/L时得到的回收率是90.8%-116%。Pd和Ag的相对标准偏差是3.6-4.0%(11=9),检测限是2.8μg/L和1.9g/L,富集倍数是36和18。定量限分别是3.2μtg/L和2.4μg/L,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检测水样品中的Pd和Ag。二、悬浮固相分散萃取(SDSPE)-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铅、铜和镍的研究本研究以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为络合剂,硫酸锌(ZnSO4)和氢氧化钠(NaOH)作为吸附剂、盐酸溶液作为洗脱剂的悬浮固相分散萃取技术对中草药中的铅、铜和镍进行萃取富集,所得的悬浮固相分散萃取最优条件为:5.0μg/mLPAN,0.8gZnSO4,0.5mLNaOH(2mol/L),2mLHCl溶液(1%),平衡时间2min,3000rpm离心5min。 Pb、Cu和Ni的富集倍数均为20倍,检测限为2.4和1.5μg/L,方法的回收率为80.7%-97.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4.3%,在10-1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该方法提高了灵敏度,分析时间短,且没有有机溶剂的使用,对环境友好,并得到较好的回收率,成功用于中草药中铅、铜和镍的分析检测。三、胶体银溶液的制备结合Fe304磁性纳米材料-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铅和铬的研究本方法是以胶体银溶液与金属离子形成聚集物,Fe304磁性纳米材料作为吸附剂、盐酸水溶液作为洗脱剂的方法对中草药中的铅和铬进行萃取富集,所得的萃取最优条件为:pH7.0,2mL胶体银溶液,0.3gFe3O4磁性纳米材料,2mLHCl溶液(2mol/L),涡旋时间5min,3000rpm离心10min。Pb和Cr的检测限分别为0.131μg/L和0.18μg/L,方法的回收率为93%-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3.6%。本方法利用胶体银与金属离子形成聚集物,用Fe304磁性纳米材料吸附形成双重富集,收集产物,洗脱剂洗脱后,进原子吸收仪检测,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绿色环保,灵敏度高,检测限低。

赵诗静[5](2014)在《顺序注射光度分析联用技术测定环境水样中钒的研究》文中认为金属元素的分析在药学、医学、食品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化工、地质、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铁、钒、锌、铜等金属离子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起着重要作用,但当其含量超过一定浓度时会产生毒害作用;铅、铬、汞、砷等一些金属离子对人体有毒性作用,这些离子化合物不仅毒性较高,而且还会在各种有机体中积累,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钒是一种微量元素,被列为抗癌元素之一。目前国内外一些关于微量钒的测定方法中,仪器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繁琐,分析成本较高,限制了分析方法的普及和应用。而分光光度法具有仪器廉价、操作简单、易于普及等优点,对分析测定微量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中,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因其检测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的特点,已成为测定痕量金属元素具有吸引力的方法之一。本文将顺序注射技术与光度分析联用,考察了两个不同的化学反应体系,用于环境水样中钒的测定。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金属元素钒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与元素钒有关的疾病。还对痕量钒的测定方法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此外,还对本实验选题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论文的第二章研究了顺序注射技术与光度分析联用测定环境水样中钒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在常温下,酸性介质中,钒(V)与二甲酚橙指示剂生成的螯合物,其在530 nm波长处产生最大吸收,钒(V)的含量与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一种光度分析法测定钒(V)含量的新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对影响测定灵敏度的物理参数和化学参数进行了优化,该方法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15-20.00μg/mL,检出限(3σ/K)为0.11 μg/mL,对3μg/mLV( V)标准连续11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4%。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钒(V)的测定,回收率在80.4%-108.6%之间。论文的第三章论述了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和顺序注射分析联用技术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钒的方法。该实验基于在一定浓度的硫酸介质中和室温条件下,四价钒(Ⅳ)能够催化溴酸钾氧化二甲酚橙的反应。实验表明,加入催化剂钒(Ⅳ)后,二甲酚橙的最大吸收明显降低。而吸光度的降低与钒(Ⅳ)的含量存在线性响应关系,由此建立了一种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与顺序注射联用技术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并研究了影响催化褪色反应的因素。该方法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5-50 ng/mL,检出限为0.4 ng/mL,对10 ng/mL V(Ⅳ)标准连续11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8%,分析频率为30样/h。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水样中痕量钒(Ⅳ)的测定,回收率在91.0%-107.8%之间。论文的第四章对顺序注射和光度联用技术的实验内容进行了的总结。

徐琼[6](2013)在《共轭亚油酸水包油型乳液物理化学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具有多重生理功效的不饱和脂肪酸,其氧化稳定性较差,对光、热、氧气很不稳定。以亲水胶体为乳化剂制备CLA的水包油(O/W)型乳液可改善其氧化稳定性,扩大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本研究采用改性阿拉伯胶EM2为乳化剂、2种不同黏度的CLA为油相,通过测定乳液颗粒的粒径和粒径分布以及乳液在40oC贮存过程中的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研究了CLA乳液物理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比较了传统阿拉伯胶GA和两种改性阿拉伯胶EM2和EM10在CLA/水界面上的界面活性,同时又采用气相色谱法和液相氧电极法等方法研究了胶浓度对CLA乳液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CLA乳液物理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CLA的黏度,乳化剂浓度和乳化条件。对于2种黏度有显着差异的CLA而言,乳化剂浓度对乳液的物理稳定性有不同影响。增大乳化剂浓度,CLA-1(黏度小)乳液物理稳定性都很好,而CLA-2(黏度大)乳液物理稳定性明显下降。提高均质压力和增大循环次数可以通过减小乳液初始粒径来提高乳液的物理稳定性。2、影响CLA乳液氧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乳化剂浓度,促氧化剂和pH。对于CLA-1(黏度小)而言,在各乳化剂浓度下,乳液都有很好的物理稳定性,在此前提下,提高乳化剂浓度能增强对CLA的界面保护作用,有效减缓乳液中功能性脂质的初级氧化进程和次级氧化产物的生成,降低乳液中CLA的氧化速率,提高乳液的氧化稳定性。促氧化剂能有效加速乳液中CLA氧化,且在较高乳化剂浓度下表现出更为显着的促氧化作用。CLA乳液在pH7比pH3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3、GA、EM2和EM10在CLA/水界面上的界面活性依次为:EM10>EM2>GA,这归因于EM10中AGP组分的含量最高,能够有效降低界面张力,提高界面活性。4、比较GA、EM2和EM10对乳液中CLA-2(黏度大)的保护作用,其乳化活性及物理化学稳定性依次为:EM10>EM2>GA。提高乳化剂浓度,乳液的物理化学稳定性降低。在较低浓度(5%)下的EM10乳液有较好的氧化稳定性,但在较高浓度或高温条件下,EM10乳液的氧化稳定性下降。

冯玉怀,杨丙雨,王军锋[7](2011)在《碱性染料在贵金属催化光度法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传统光度分析中常用的碱性染料在贵金属的催化光度法中得到了普遍应用,该方法操作简便,试剂易得,对贵金属测定灵敏度很高,是一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的分析方法。通过介绍碱性染料催化光度法测定贵金属的方法原理及操作方法,综述了目前已建立并用于测定贵金属的多种碱性染料催化体系及其应用现状,总结方法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对方法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周辉[8](2011)在《超浓盐酸的胶束化构筑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酸催化在现代有机合成等化工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酸催化剂迅速发展。固体酸和超强酸的出现解决了环境污染严重,不易分离,以及对设备腐蚀严重等问题。同时,固体酸和超强酸的强度也远大于普通无机酸,催化效率更高。但它们也存在不足,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容易失活,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很多反应依然采用无机酸进行催化。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提高酸浓度能促进酸催化反应的进行。但常温常压下在水中的挥发性酸如氯化氢的溶解度有限。本论文借鉴取向的次价键合作用的超分子化学思想,探索在纳米限域下,通过氯化氢分子的氢键作用,构建氯化氢动态大分子,以提高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并实现性能的协同与放大。本论文利用基于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反相胶束Aliquat 336/benzene/water的纳米限域作用,通过萃取法和通气法制备了超浓盐酸。通过酸水含量滴定,发现超浓盐酸中酸的浓度可以高达普通浓盐酸的20倍,如此高浓度的盐酸中氢和氯之间很可能通过氢键键接成氯化氢动态大分子。SAXS表征结果表明实现了超浓盐酸的纳米限域和高度浓缩,并测得样品的粒径分别为R=7 nm和R=9 nm。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表征结果表明,体系中的氯化氢确实通过氢键关联形成了氯化氢动态大分子,当水的摩尔分数小于78%时,氢键作用达到饱和,相当于聚合反应完全。通过摸索发现了制备超浓盐酸的最佳条件为:室温,表面活性剂与非极性溶剂质量之比为336: mbenzene=7:3,水含量1-2%,通气时间2.5 h。研究了氢键键接的氯化氢动态大分子不同于传统的小分子氯化氢或盐酸溶液的特殊加成反应活性。它具有高反应活性,在室温和常压条件下,可实现环己烯的高效和高选择性加成。在常温并有水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和苯甲腈、甲醇发生反应,生成苯亚氨基酸甲酯盐酸盐。本论文的研究为实现传统挥发性酸的环境友好和高效有机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韩彤[9](2011)在《Ag/CTS印迹凝胶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银离子的选择性分离和富集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相比传统方法,吸附法对于银离子的回收具有耗能小、无二次污染以及对痕量银作用明显等优点,但目前吸附法回收银仍具有吸附材料制备困难、价格昂贵、吸附后处理困难以及重复使用性能较低等缺点,因而开发一种制备工艺简单、价格相对低廉、后处理简便以及具有优良重复使用性能的吸附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银离子为模板剂、壳聚糖为成球基材,制备了含水型Ag/CTS印迹凝胶球(silver ion imprinted chitosan hydrogel beads,Ag-ICHB)以及干燥型Ag/CTS印迹凝胶球(silver ion imprinted chitosan gel beads,Ag-ICGB),探讨了壳聚糖(CTS)浓度、Ag(Ⅰ)添加量、凝固浴浓度、凝固浴温度、洗脱剂浓度以及洗脱时间等对Ag-ICHB的磨损率(S)、含水率(M)以及吸附容量(Q)的影响,考察了壳聚糖含量、Ag(Ⅰ)添加量、凝固浴浓度、凝固浴温度、热处理温度、洗脱剂浓度以及洗脱时间等对Ag-ICGB的溶胀率(W)以及吸附容量(Q)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壳聚糖质量浓度为2.0%(ω)、CTS:Ag(Ⅰ)(mol:mol)为1:0.1、凝固浴质量分数为22%、凝固浴温度为90℃、洗脱剂硫代硫酸钠浓度为6.0g/l、洗脱时间为2h时,Ag-ICHB具有较高吸附容量以及较低含水率和质量损失率。当壳聚糖质量浓度为2.0%(ω)、CTS:Ag(Ⅰ)(mol:mol)为1:0.1、凝固浴质量分数为22%、凝固浴温度为室温、热处理温度为60℃、洗脱剂浓度为8.0g/L、洗脱时间为4h时,Ag-ICGB具有适中的溶胀率以及较高吸附容量。FI-IR分析结果显示壳聚糖分子内的伯羟基可与三乙醇胺作用,三乙醇胺既是凝固浴,也是交联剂,Ag(Ⅰ)可与壳聚糖中氨基上的氮原子以及伯羟基上的氧原子发生配位作用,亦说明Ag(Ⅰ)可以被印迹,也可以被洗脱;DSC分析结果表明, Ag-ICGB对Ag(Ⅰ)的吸附分为两种形式,一为化学键结合,二是表面吸附;SEM分析结果显示Ag(Ⅰ)进入Ag-ICGB,会使其表面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性能研究显示,Ag-ICHB及Ag-ICGB对Ag(Ⅰ)的吸附容量在浓度为10g/L处达到最大,同一浓度下,Ag-ICHB吸附容量明显大于Ag-ICGB;Ag-ICHB在200min时可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容量为382mg/g,Ag-ICGB在600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容量为231mg/g;颗粒内扩散是Ag-ICGB吸附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液膜扩散控制Ag-ICGB的吸附过程;Ag-ICHB及Ag-ICGB的最佳吸附pH值范围为5.0~5.5;溶液温度对Ag-ICHB及Ag-ICGB吸附容量影响均较小,但在50℃左右均达到最大吸附容量;Ag-ICHB及Ag-ICGB对银离子均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能,其中Ag-ICGB的选择性高于Ag-ICHB的选择性;Ag-ICHB及Ag-ICGB的耐碱性均强于耐酸性;Ag-ICGB具有优良的循环使用能力。结果显示此种印迹球是一种制备工艺简单、价格相对低廉、具有优良重复使用性能的吸附材料,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李乐梅[10](2010)在《荧光探针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其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工作是利用荧光物质萘酐、蒽分别合成新的荧光物质,并分别对有机溶剂的水含量、金属离子进行测定。通过实验考察其性能并研究各种探针在环境分化学中应用:(1)设计合成了一种萘酰亚胺衍生物的荧光分子探针N-氨基-4-羟乙基-1,8-萘酰亚胺(N-amino-4-(2-hydroxyethylamino)-1,8-naphthalimide,AHN)。研究发现,该分子探针对极性溶剂很好的识别。在溶剂中加入不同的含水量,荧光强度和荧光波长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有机溶剂中的含水量的方法。通过实验对荧光的荧光强度与有机溶剂中水含量的变化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到定量二氧六环、乙腈、乙醇中微量水的一次线性方程。该荧光分子探针可用于二氧六环、乙腈、乙醇中含水量为0-4%范围内的荧光测定。对二氧六环、乙腈、乙醇的检测限分别为0.019%、0.038%和0.060%。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等优点。(2)本次试验合成了一种萘酰亚胺衍生物的荧光分子探针N-羟乙基-4-(2-氨基乙烷氨基)-1, 8萘酰亚胺(N-ethol-4-(2-ethylamineamino)-1,8-naphthalimide,EEN),研究发现,该分子探针对极性溶剂很好的识别。在溶剂中加入不同的含水量,荧光强度和荧光波长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有机溶剂中的含水量的方法。该荧光分子探针可用于二氧六环中含水量为0.4%范围内的荧光测定,得线性方程:I=-74.03 [H2O]+808.31(R=0.9989)。对二氧六环的检测限为0.040%。该方法具有灵敏度较高,快速简便等优点,已成功用于有机溶剂水含量的分析检测。(3)设计合成了一种葸衍生物的荧光分子探针BDTA(1,7-bis(9-anthraldehyde)-diethylenetriamine),研究发现,该分子探针对Hg2+和Cu2+有较好的识别。Hg2+和Cu2+的加入使BDTA的荧光发生了猝灭,据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Cu2+和Hg2+的方法。对Cu2+和Hg2+的检测限分别为3.70×10-7 mol L-1和6.80×10-7 mol L-1。该方法具有灵敏度较高,快速简便等优点,已成功用于实际水样中Hg2+和Cu2+的分析检测。

二、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Ultratrace Amounts of Silver with Solubilizing Effect of Nonionic Surfactan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Ultratrace Amounts of Silver with Solubilizing Effect of Nonionic Surfactant(论文提纲范文)

(1)多枝型硅垢阻垢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1 硅垢阻垢剂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1.1 阻垢剂的发展历程
        1.1.2 阻垢剂的发展现状
        1.1.3 硅垢阻垢机理
        1.1.4 阻垢剂评价方法
    1.2 树状大分子的研究概况
        1.2.1 树状大分子的合成方法
        1.2.2 树状大分子的分析和表征
        1.2.3 树状大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化
        1.2.4 树状大分子的应用研究
    1.3 阻垢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3.1 体系初始模型的构建
        1.3.2 选择适用的力场
        1.3.3 周期性边界条件的选取
        1.3.4 系综的设置
        1.3.5 时间步长的选取
        1.3.6 体系的初始平衡
        1.3.7 数据的采集
        1.3.8 分子动力学在阻垢机理研究方面的应用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二乙烯三胺(DETA)为核聚酰胺-胺的合成与表征
    引言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1.2 PAMAM(N5)的合成
        2.1.3 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
        2.1.4 红外光谱
        2.1.5 元素分析
        2.1.6 核磁共振
    2.2 结果与讨论
        2.2.1 PAMAM(N5)产率和合成工艺优化
        2.2.2 PAMAM(N5)的红外光谱分析
        2.2.3 PAMAM(N5)的元素分析
        2.2.4 PAMAM(N5)的核磁氢谱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乙烯四胺(TETA)为核聚酰胺-胺的合成与表征
    引言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3.1.2 PAMAM(N6)的合成
        3.1.3 红外光谱
        3.1.4 元素分析
        3.1.5 核磁共振
    3.2 结果与讨论
        3.2.1 PAMAM(N6)产率
        3.2.2 PAMAM(N6)的红外光谱分析
        3.2.3 PAMAM(N6)的元素分析
        3.2.4 PAMAM(N6)的核磁氢谱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列多乙烯多胺为核树枝状阻垢剂阻垢性能研究
    引言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4.1.2 阻垢性能测定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代数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4.2.2 阻垢剂添加量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4.2.3 体系pH值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酰胺-胺阻垢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引言
    5.1 模型构建和MD模拟参数
        5.1.1 模型构建
        5.1.2 模拟参数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分子模型几何优化
        5.2.2 平衡的判别
        5.2.3 回转半径分析
        5.2.4 结合能分析
        5.2.5 超分子对关联函数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2)破络—沉淀—微滤处理银氨废水及除铯中试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含银废水的来源
        1.1.2 含银废水的危害
    1.2 含银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1.2.1 化学沉淀法
        1.2.2 吸附法
        1.2.3 化学还原法
        1.2.4 电化学法
        1.2.5 膜分离法
        1.2.6 其他方法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内容
        1.3.1 课题研究背景
        1.3.2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2.1 烧杯试验装置及方法
    2.2 小试试验装置
        2.2.1 试验装置及设备
        2.2.2 试验装置运行方式
    2.3 试验材料
    2.4 监测指标及方法
        2.4.1 监测指标
        2.4.2 分析方法
第3章 银氨废水处理烧杯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原水
    3.3 试验结果及讨论
        3.3.1 破络剂的选择
        3.3.2 pH值对出水银浓度的影响
        3.3.3 硫化钠投加量的影响
        3.3.4 反应时间、搅拌强度、静沉时间的确定
        3.3.5 PAC对痕量银的去除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银氨废水处理小试研究
    4.1 引言
    4.2 小试试验方法及工艺参数
        4.2.1 工艺参数
        4.2.2 试验方法
    4.3 小试试验结果与讨论
        4.3.1 银的去除效果
        4.3.2 浊度的变化
        4.3.3 pH值的变化
        4.3.4 出水阴离子的变化
    4.4 投加PAC的小试试验结果与讨论
        4.4.1 银的去除效果
        4.4.2 浊度的变化
        4.4.3 pH值的变化
        4.4.4 出水阴离子的变化
    4.5 两次试验结果比较
        4.5.1 银的去除效果比较
        4.5.2 出水硫化物的变化
        4.5.3 搅拌反应器固相分析
        4.5.4 SF及SS的变化
    4.6 运行费用估算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吸附/混凝-分离组合工艺除铯中试装置设计
    5.1 引言
    5.2 试验装置流程图
        5.2.1 吸附/混凝-微滤组合工艺中试装置流程图
        5.2.2 吸附/混凝-砂滤组合工艺中试装置流程图
    5.3 试验装置设计
        5.3.1 配水系统设计
        5.3.2 吸附/混凝系统设计
        5.3.3 膜分离系统设计
        5.3.4 砂滤分离系统设计
        5.3.5 运行方式设计
    5.4 试验设备的选择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微乳液法合成、改性纳米级TiO2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TiO_2纳米材料的结构与特性
        1.1.1 TiO_2晶体的结构
        1.1.2 TiO_2的光催化反应机理
    1.2 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2.1 溶胶-凝胶法
        1.2.2 沉淀法
        1.2.3 水热/热溶剂法
        1.2.4 微乳液法
    1.3 TiO_2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1.3.1 贵金属沉积
        1.3.2 半导体复合
        1.3.3 离子掺杂
        1.3.4 半导体光敏化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2.3 催化表征测试方法
        2.3.1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
        2.3.2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2.3.3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2.3.4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 Raman)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2.3.6 光致发光光谱(Photoluminescence, PL)
    2.4 光催化性能的测试
        2.4.1 新胭脂红标准曲线的测定
        2.4.2 光催化实验
3 微乳液的合成及研究
    3.1 微乳液体系的研究
        3.1.1 吐温80和Span-85 复配的选择
        3.1.2 吐温80和Span-85 最佳复配的分析
        3.1.3 正丁醇与吐温80质量比的选择
        3.1.4 环己烷用量的选择
        3.1.5 正交试验
    3.2 小结
4 微乳液法纳米TiO_2的合成及研究
    4.1 纳米TiO_2的制备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温度对纳米TiO_2的影响
        4.2.2 水量对纳米TiO_2的影响
        4.2.3 浓硫酸的量对纳米TiO_2的影响
    4.3 纳米TiO_2的光催化降解效率
    4.4 小结
5 单元素掺杂纳米TiO_2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5.1 Ag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5.1.1 Ag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制备
        5.1.2 Ag的掺杂量对改性纳米TiO_2晶型的影响
        5.1.3 Ag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光催化降解效率
    5.2 Fe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5.2.1 Fe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制备
        5.2.2 Fe的掺杂量对改性纳米TiO_2晶型的影响
        5.2.3 Fe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光催化降解效率
    5.3 Co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5.3.1 Co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制备
        5.3.2 Co的掺杂量对改性纳米TiO_2晶型的影响
        5.3.3 Co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光催化降解效率
    5.4 Yb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5.4.1 Yb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制备
        5.4.2 Yb的掺杂量对改性纳米TiO_2晶型的影响
        5.4.3 Yb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光催化降解效率
    5.5 Ce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5.5.1 Ce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制备
        5.5.2 Ce的掺杂量对改性纳米TiO_2晶型的影响
        5.5.3 Ce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光催化降解效率
    5.6 N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5.6.1 N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制备
        5.6.2 N的掺杂量对改性纳米TiO_2晶型的影响
        5.6.3 N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光催化降解效率
    5.7 小结
6 N-Ce共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6.1 N-Ce共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制备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温度对N、Ce共掺杂改性纳米TiO_2的影响
        6.2.2 TEM表征
        6.2.3 Raman光谱
        6.2.4 XPS表征
        6.2.5 PL表征
    6.3 N-Ce掺杂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新胭脂红的研究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中草药中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中草药中重金属污染概述
        1.2.1 国内外对植物制剂中重金属含量的规定
        1.2.2 中药材中重金属的来源
        1.2.3 控制中草药重金属含量的措施
    1.3 中草药中重金属检测方法
        1.3.1 原子吸收光谱法
        1.3.2 原子荧光光度法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1.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3.5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1.4 中草药中重金属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1.4.1 中草药样品的消解方法
        1.4.2 中草药中重金属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1.4.2.1 分散固相萃取
        1.4.2.2 浊点萃取
        1.4.2.3 超分子溶剂萃取
        1.4.2.4 磁性固相萃取
    1.5 络合剂的影响
        1.5.1 络合剂的选择
        1.5.2 希夫碱的选择
    1.6 论文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希夫碱的合成及浊点萃取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第一节 希夫碱的合成及涡旋辅助-浊点萃取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草药中铅和铬的研究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部分
        2.2.1 溶液的配制
        2.2.2 希夫碱的合成
        2.2.3 样品前处理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希夫碱的红外光谱分析
        2.3.2 涡旋辅助-浊点萃取条件的优化
        2.3.2.1 pH值的影响
        2.3.2.2 希夫碱浓度的影响
        2.3.2.3 表面活性剂体积的影响
        2.3.2.4 平衡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2.3.2.5 盐种类和加入量的影响
        2.3.3 方法学考察
        2.3.3.1 共存离子的干扰
        2.3.3.2 标准工作曲线的制作及方法特征性考察
        2.3.3.3 与其它检测方法的对比
        2.3.4 实际样品的分析
        2.4 小结
    第二节 希夫碱的合成及涡旋辅助-超分子溶剂萃取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银和钯的研究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部分
        2.2.1 溶液的配制
        2.2.2 实验过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超分子溶剂萃取条件的优化
        2.3.1.1 pH值的影响
        2.3.1.2 希夫碱浓度的影响
        2.3.1.3 超分子溶剂的组成和体积的影响
        2.3.1.4 乳化方式的影响
        2.3.1.5 离心时间的影响
        2.3.2 方法学考察
        2.3.2.1 共存离子的影响
        2.3.2.2 方法学特征
        2.3.2.3 与其它检测方法的对比
        2.3.3 实际样品的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悬浮固相分散萃取(SDSPE)-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中草药中的铜、铅和镍的研究
    3.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实验部分
        3.2.1 溶液的配制
        3.2.2 样品前处理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金属离子与PAN的反应
        3.3.2 悬浮分散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3.3.2.1 吸附剂种类和用量的影响
        3.3.2.2 络合剂的浓度的影响
        3.3.2.3 平衡时间的影响
        3.3.2.4 洗脱剂种类和用量的影响
        3.3.3 方法学考察
        3.3.3.1 干扰实验
        3.3.3.2 标准工作曲线的制作及方法特征性考察
        3.3.3.3 与共沉淀法的比较
        3.3.4 实际样品分析检测
    3.4 小结
第四章 胶体银溶液的制备结合Fe_3O_4磁性纳米材料-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中草药中铅和铬的研究
    4.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1.1 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2 实验部分
        4.2.1 溶液的配制
        4.2.2 胶体银的合成
        4.2.3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
        4.2.4 样品前处理
        4.2.5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胶体银纳米的稳定性和大小
        4.3.2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材料的表征
        4.3.3 实验条件优化
        4.3.3.1 pH值的影响
        4.3.3.2 胶体银溶液中修饰剂浓度的影响
        4.3.3.3 反应时间对IDA-AgNPs聚集诱导Pb~(2+)的影响
        4.3.3.4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材料的用量的影响
        4.3.3.5 洗脱剂种类及用量的影响
        4.3.4 方法学考察
        4.3.4.1 干扰实验
        4.3.4.2 标准工作曲线的制作及检测限的确定
        4.3.5 实际样品的检测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顺序注射光度分析联用技术测定环境水样中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钒的性质
    1.3 钒的来源
        1.3.1 大气中的钒
        1.3.2 土壤和水中的钒
        1.3.3 生物体和植物中的钒
    1.4 钒的生物学作用
        1.4.1 钒在动物和人体的代谢
        1.4.2 钒对动物和人体的作用
    1.5 钒与疾病
        1.5.1 缺钒引起的疾病
        1.5.2 钒中毒
        1.5.3 与钒有关的疾病
    1.6 钒的测定方法
        1.6.1 原子光谱分析方法
        1.6.2 分子发光光谱分析法
        1.6.3 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1.6.4 电化学分析法
        1.6.5 其他方法
    1.7 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2章 顺序注射光度分析联用技术测定钒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装置
        2.2.2 试剂及溶液配制
        2.2.3 实验原理
        2.2.4 实验流路以及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实验参数优化
        2.3.2 干扰实验
        2.3.3 最佳实验参数
    2.4 分析性能
        2.4.1 线性响应范围
        2.4.2 方法的精密度
        2.4.3 方法的检出限
        2.4.4 分析性能总结
    2.5 实际样品测定
        2.5.1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2.5.2 实际样品测定
    2.6 实验小结
第3章 KBrO_3-XO体系顺序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钒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装置
        3.2.2 试剂及溶液配制
        3.2.3 实验原理
        3.2.4 实验流路及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实验参数优化
        3.3.2 最佳实验条件
        3.3.3 共存物质的影响
    3.4 分析性能
        3.4.1 线性响应范围
        3.4.2 方法的精密度
        3.4.3 方法的检出限
        3.4.4 分析性能总结
    3.5 反应机理
    3.6 实际水样测定
        3.6.1 水样前处理
        3.6.2 样品测定
    3.7 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6)共轭亚油酸水包油型乳液物理化学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功能性食品概念
        1.1.2 功能因子种类及生理功效
        1.1.3 功能性食品现状
    1.2 共轭亚油酸(CLA)简介
        1.2.1 CLA 结构
        1.2.2 CLA 性质
        1.2.3 CLA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3 基于乳液技术的功能因子载体进展
        1.3.1 小分子表面活性剂
        1.3.2 亲水胶体乳化剂
        1.3.3 复合乳化剂
    1.4 阿拉伯胶(GA)简介
        1.4.1 GA 结构
        1.4.2 GA 性质
        1.4.3 GA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5 功能因子乳液物理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展
        1.5.1 乳液粒径大小及分布
        1.5.2 乳液界面性质
        1.5.3 乳化剂浓度
        1.5.4 乳液中油相含量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CLAO/W 型乳液物理稳定性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乳液的制备
        2.3.2 CLA 密度测定
        2.3.3 CLA 黏度测定
        2.3.4 乳液颗粒尺寸分布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2 种 CLA 物理参数的差异
        2.4.2 乳化剂浓度对 CLA-1 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2.4.3 乳化剂浓度对 CLA-2 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2.4.4 乳化条件对 CLA 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CLAO/W 型乳液氧化稳定性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乳液过氧化值(PV)的测定
        3.3.2 乳液茴香胺值(AV)的测定
        3.3.3 pH 值的测定
        3.3.4 ξ-电位值的测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乳化剂浓度对 CLA 乳液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3.4.2 促氧化剂对 CLA 乳液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3.4.3 pH 对 CLA 乳液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3.4.4 乳液的ξ-电位对乳液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3 种阿拉伯胶制备的 CLAO/W 型乳液物理稳定性比较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GA、EM2 和 EM10 分子量的测定
        4.3.2 GA、EM2 和 EM10 在 CLA/水界面特性
        4.3.3 乳液颗粒尺寸分布测定
        4.3.4 乳液颗粒形态观察
    4.4 结果与分析
        4.4.1 GA、EM2 和 EM10 分子量
        4.4.2 CLA/水界面特性
        4.4.3 GA、EM2 和 EM10 乳液物理稳定性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3 种阿拉伯胶制备的 CLAO/W 型乳液氧化稳定性比较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GA、EM2 和 EM10 中 Fe 离子和 Cu 离子的测定
        5.3.2 乳液 PV 值测定
        5.3.3 乳液 AV 值测定
        5.3.4 气相色谱法测定乳液中 CLA 含量
        5.3.5 氧电极法测定 CLA 乳液的耗氧速率
    5.4 结果与分析
        5.4.1 GA、EM2 和 EM10 中 Fe 和 Cu 离子含量
        5.4.2 GA、EM2 和 EM10 乳液贮存过程中 PV、AV 值
        5.4.3 气相色谱法测定乳液贮存过程中 CLA 含量变化
        5.4.4 氧电极法测定 GA、EM2 和 EM10 乳液中 CLA 氧化速率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超浓盐酸的胶束化构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酸催化剂的简介和发展
        1.1.1 固体酸的简介和发展
        1.1.2 超强酸的简介和发展
    1.2 反相胶束及其纳米限域作用
    1.3 非共价键作用的超分子自组装
    1.4 本论文的主要立体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本论文的主要立题依据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超浓盐酸的制备和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及材料
        2.2.2 超浓盐酸的制备方法
        2.2.3 主要表征手段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样品Ⅰ和Ⅱ中酸水含量滴定
        2.3.2 样品Ⅲ和Ⅳ中酸水含量滴定
        2.3.3 超浓盐酸样品的SAXS表征
        2.3.4 超浓盐酸样品的1H NMR表征
        2.3.5 超浓盐酸样品的FT-IR表征
        2.3.6 不同条件对体系酸水含量影响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浓盐酸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材料
        3.2.2 超浓盐酸与环己烯的反应
        3.2.3 超浓盐酸与苯甲腈的反应
        3.2.4 主要表征手段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超浓盐酸与环己烯的加成反应
        3.3.2 超浓盐酸与苯甲腈的反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常规~(13)C NMR用作定量分析方法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原料
        4.2.2 仪器及参数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内标法实验结果
        4.3.2 外标法实验结果——羰基碳
        4.3.3 外标法实验结果——非羰基碳
    4.4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Ag/CTS印迹凝胶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凝胶概述
        1.1.1 溶胶-凝胶转化理论
        1.1.2 凝胶的特性及其分类
        1.1.3 凝胶的制备方法
        1.1.4 凝胶的功能与应用
    1.2 壳聚糖及其应用
        1.2.1 壳聚糖简介
        1.2.2 壳聚糖膜
        1.2.3 壳聚糖凝胶及其应用
        1.2.4 壳聚糖及壳聚糖凝胶球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1.3 分子印迹技术及金属离子印迹技术
        1.3.1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应用
        1.3.2 金属离子印迹技术概况
    1.4 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1.4.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1.4.2 论文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含水型Ag/CTS 印迹凝胶球的制备
    2.1 引言
        2.1.1 三乙醇胺
        2.1.2 本章研究内容
    2.2 含水型Ag/CTS 印迹凝胶球的制备
        2.2.1 实验设备与试剂
        2.2.2 评价指标及测试方法
        2.2.3 含水型Ag/CTS 印迹凝胶球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壳聚糖含量对含水型Ag/CTS 印迹凝胶球性能的影响
        2.3.2 初始银离子添加量对含水型Ag/CTS 印迹凝胶球性能的影响
        2.3.3 凝固浴浓度对含水型Ag/CTS 印迹凝胶球性能的影响
        2.3.4 凝固浴温度对含水型Ag/CTS 印迹凝胶球吸附性能的影响
        2.3.5 洗脱剂的选择及洗脱剂浓度对含水型 Ag/CTS 印迹凝胶球吸附性能的影响
        2.3.6 洗脱时间对含水型Ag/CTS 印迹凝胶球吸附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干燥型Ag/CTS 印迹凝胶球的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1.1 分离用凝胶
        3.1.2 本章研究内容
    3.2 干燥型Ag/CTS 印迹凝胶球的制备
        3.2.1 实验设备与试剂
        3.2.2 实验评价指标及测试方法
        3.2.3 干燥型Ag/CTS 印迹凝胶球的制备
    3.3 干燥型Ag/CTS 印迹凝胶球的表征
        3.3.1 实验仪器
        3.3.2 红外光谱分析
        3.3.3 差热分析
        3.3.4 扫描电镜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壳聚糖含量对凝胶球性能的影响
        3.4.2 银离子添加量对凝胶球性能的影响
        3.4.3 凝固浴浓度及温度对凝胶球性能的影响
        3.4.4 热处理温度对凝胶球吸附性能的影响
        3.4.5 印迹离子洗脱效果的评价
        3.4.6 洗脱剂浓度对凝胶球吸附性能的影响
        3.4.7 洗脱时间对凝胶球吸附性能的影响
        3.4.8 FT-IR 分析结果
        3.4.9 DSC 分析结果
        3.4.10 SEM 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壳聚糖-Ag 印迹凝胶球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1.1 银的回收
        4.1.2 本章研究内容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 吸附性能研究
        4.3.1 初始液浓度
        4.3.2 吸附时间
        4.3.3 溶液pH 值
        4.3.4 溶液温度
        4.3.5 选择性吸附能力
    4.4 Ag-ICHB 及Ag-ICGB 的耐酸碱性研究
    4.5 Ag-ICHB 及Ag-ICGB 循环使用性能研究
    4.6 结果与讨论
        4.6.1 Ag(Ⅰ)溶液初始浓度对Ag-ICHB 及Ag-ICGB 吸附性能的影响
        4.6.2 吸附时间对Ag-ICHB 及Ag-ICGB 吸附性能的影响
        4.6.3 溶液pH 值对Ag-ICHB 及Ag-ICGB 吸附性能的影响
        4.6.4 溶液温度对Ag-ICHB 及Ag-ICGB 吸附性能的影响
        4.6.5 选择性吸附能力
        4.6.6 耐酸碱性
        4.6.7 循环使用性能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结论
    5.1 实验结论
    5.2 实验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附录

(10)荧光探针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其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荧光光谱
        1.1.1 荧光的产生
        1.1.2 荧光光谱的基本概念
        1.1.3 荧光光谱的主要参量
    1.2 荧光分析法
        1.2.1 荧光分析法的发展简史
        1.2.2 荧光分析法定量分析
    1.3 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1.4 荧光的影响因素
        1.4.1 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1.4.2 环境因素对荧光的影响
    1.5 荧光分析法的应用
        1.5.1 有机化合物的荧光分析
        1.5.2 无机化合物的荧光分析
    1.6 荧光分子探针
        1.6.1 概述
        1.6.2 荧光基团和识别基团
        1.6.3 荧光分子探针的识别原理
        1.6.4 荧光分子探针的研究现状
    1.7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第2章 萘酰亚胺衍生物探针测定有机溶剂含水量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N-氨基-4-(2-羟乙胺基)-1,8-萘酰亚胺(AHN)的合成
        2.2.3 仪器
        2.2.4 操作方法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2.3.1 不同溶剂对荧光光谱的影响及其机理
        2.3.2 二氧六环中不同水含量的测定
        2.3.3 pH的影响
        2.3.4 测量范围及线性分析
    2.4 实际样品的分析应用
    2.5 结论
第3章 萘酰亚胺荧光探针对二氧六环水含量的测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N-羟乙基-4-溴-1,8萘酰亚胺(EBN)的合成
        3.2.3 N-羟乙基-4-(2-氨基乙烷氨基)-1,8萘酰亚胺(EEN)的合成
        3.2.4 仪器
        3.2.5 操作方法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3.1 不同溶剂对荧光光谱的影响及其机理
        3.3.2 二氧六环中不同水含量的测定
        3.3.3 pH的影响
        3.3.4 测量范围及线性分析
    3.4 实际样品的分析应用
    3.5 结论
第4章 蒽荧光分子探针合成及对Hg~(2+)、Cu~(2+)的识别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BADT(1,7-bis(9-anthraldehyde)-diethylenetriamine)的合成
        4.3.2 BADT的荧光光谱
        4.3.3 BADT及其与铜离子络合物的红外光谱
        4.3.4 机理
        4.3.5 乙醇含量的影响
        4.3.6 BADT对金属离子的识别
        4.3.7 表面活性剂对BADT的影响
        4.3.8 pH值对荧光光谱的影响
        4.3.9 线性范围与检测限
        4.3.10 初步应用
    4.4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论文接收函

四、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Ultratrace Amounts of Silver with Solubilizing Effect of Nonionic Surfactant(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枝型硅垢阻垢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丽.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2]破络—沉淀—微滤处理银氨废水及除铯中试装置设计[D]. 曹萍萍. 天津大学, 2017(06)
  • [3]微乳液法合成、改性纳米级TiO2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 黄晓冬. 郑州大学, 2016(05)
  • [4]中草药中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D]. 孟丽芬.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1)
  • [5]顺序注射光度分析联用技术测定环境水样中钒的研究[D]. 赵诗静. 东北大学, 2014(08)
  • [6]共轭亚油酸水包油型乳液物理化学稳定性研究[D]. 徐琼. 湖北工业大学, 2013(S1)
  • [7]碱性染料在贵金属催化光度法中的应用[J]. 冯玉怀,杨丙雨,王军锋. 黄金科学技术, 2011(05)
  • [8]超浓盐酸的胶束化构筑与应用[D]. 周辉. 湘潭大学, 2011(06)
  • [9]Ag/CTS印迹凝胶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韩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7)
  • [10]荧光探针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其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D]. 李乐梅. 湖南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具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的超痕量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