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清除颅内血肿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微创清除颅内血肿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文晓箭,魏建玲[1](2021)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90例HICH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指标、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情绪功能、记忆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中,能够保障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韦剑锋[2](2020)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科于2017年7月-2019年3月收治的38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针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主要改善其颅内压改变、颅内感染及引流不畅情况,在护理工作中临床护士要密切观察颅内压的稳定情况,保证颅内引流通畅,预防感染发生。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为良好,在治疗基础上,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相应并发症,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

陈昊[3](2020)在《影响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影响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预后因素,探讨其预后的预测指标,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外科2013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29例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意识等级、血肿量、出血部位、术前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入院时平均动脉压(meanarterypressure,MAP)、血肿破入脑室情况、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术后并发水电解质紊乱、糖尿病病史等13种因素,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outcome score,GOS)来评判患者术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显着性水平为p<0.05。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此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合理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肿量、术前意识等级、入院GCS评分、术前时间、破入脑室、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术后并发水电解质紊乱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入院时MAP、糖尿病史与预后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GCS评分、术前时间、血肿量、破入脑室、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中所建立的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64,表明其是合理的。结论:影响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的预后因素众多且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入院时GCS评分、术前时间、血肿量、破入脑室、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应针对这些因素加以干预进行规范化治疗,尽可能早发现、早预防,并且及时处理,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曹忠文[4](2019)在《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脑出血破入脑室占脑出血的40%,是脑出血的严重类型,可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AOH),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差,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传统手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创伤大、预后差、并发症多、患者家属接受度差,近年来临床应用率降低。随着近年来医学科技的进步,新技术、新设备迅速应用于临床,脑出血微创治疗已成为一种趋势。MPST联合LCFD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等广泛应用的新型临床治疗方法。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实施MPST联合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比较分析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在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方面的优势,为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材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住院行MPST治疗的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例94例。入选病例中8例脑出血集中在脑室内,占入选病例数的8.5%;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37例,占39.4%;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2例,占23.4%;脑叶出血破入脑室19例,占20.2%;小脑出血破入脑室6例,占6.4%。根据MPST治疗时是否联合应用LCFD,分为MPST组和MPST联合LCFD组。MPST组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清除套装,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经颅脑CT精准定位后行脑室血肿MPST治疗,术后应用尿激酶对血肿进行纤溶治疗,脑室内积血70%清除后,夹闭脑室硬通道引流管24h,观察病情无加重后拔除脑室硬通道引流管。MPST联合LCFD组53例(其中男27例,女26例),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行MPST后,应用尿激酶溶解血肿,三、四脑室开放,AOH缓解的前提下再行LCFD引流脑室残余积血,增强疗效。脑室内积血70%清除后首先夹闭脑室硬通道引流管24h,观察病情无加重后拔除脑室硬通道引流管。LCFD引流脑脊液颜色、细胞数检验等逐渐正常后拔除LCFD引流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出血量、Graeb评分(Graeb脑室内出血评分表见附表1),两组病例资料类似,有可比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10d血肿基本清除率、平均住院天数、术后感染率、脑脊液漏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率、半年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探讨MPST联合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意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正态分布数据的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有序分类资料采用符号秩和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出血量、Graeb评分,两组病例资料类似,(P>0.05),有可比性。MPST组10d血肿基本清除例数29例,占70.7%,平均住院天数中位数19d;MPST联合LCFD组10d血肿基本清除例数47例,占88.7%,平均住院天数中位数17d。两组数据比较分析:MPST联合LCFD组平均住院天数显着小于MPST组(p<0.001)。MPST联合LCFD组10d血肿基本清除率高于MPS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MPST组术后脑室穿刺点脑脊液漏9例,发生率22%;颅内感染8例,发生率19.5%。MPST联合LCFD组术后脑室穿刺点脑脊液漏3例,发生率5.7%;颅内感染2例,发生率3.8%。两组数据比较分析:MPST联合LCFD组脑室穿刺点脑脊液漏发生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显着低于MPST组(p=0.042,p=0.034)。半年后随访预后情况:MPST组41例,优良7例、轻残14例、重残9例、死亡11例;慢性脑积水9例,发生率22%。MPST联合LCFD组53例,优良19例、轻残19例、重残4例、死亡11例;慢性脑积水3例,发生率5.7%。两组数据比较分析:MPST联合LCFD组半年后的预后情况优于MPST组(p=0.038),MPST联合LCFD组和MPST组死亡率无显着差异(X2=0.476,P=0.49)。MPST联合LCFD可以降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p=0.042)。结论:MPST能及时解除急性梗阻性脑积水(AOH),又能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脑脊液循环通畅后MPST联合应用LCFD引流血性脑脊液,可以加快脑室残留积血排出,减少住院天数、减少脑脊液漏发生率、减少颅内感染率及慢性脑积水发生率,改善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预后。MPST联合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疗效确切,方便快捷、比单行MPST疗效好,值得推广。

刘桂菊[5](2011)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小且效果较好等优点,是治疗颅内血肿的一种重要方法。加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常规护理,总结术后患者观察和护理要点,采取针对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实施健康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能降低死亡及致残率,是手术成功及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周义娥[6](2007)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对策》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价值,探讨护理对策。方法HICH患者91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手术组)51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40例,配合手术进行整体护理。分析对比临床疗效,分析手术组临床疗效与出血量的关系。结果①手术组死亡率(23.5%)显着低于保守组(47.5%),手术组总有效率(60.8%)显着高于保守组(17.5%),Ⅳ级患者显着降低,Ⅰ级、Ⅱ级及Ⅲ级患者显着增多。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后并发症。②手术组出血量<60ml者与>60ml者比较,有效率显着增高(P<0.01),死亡和无效率显着降低(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HICH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内科保守治疗,是治疗HICH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高质量的护理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徐雅彪[7](2020)在《FDFN头架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使用FDFN(For the doctors For the nurses)头架以皮质脊髓束为保护靶点的微创穿刺术和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2040m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符合入组标准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通过前瞻性研究,按照电脑编辑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0例,使用FDFN头架行以皮质脊髓束为保护靶点的微创穿刺钻孔引流术;对照组45例,行内科保守治疗。通过患者的住院时间、血肿吸收时间,患者入院后1周、3周水肿体积变化,入院后FA值的变化,入院3个月后ADL评分、NIHSS评分,死亡率等方面进行对比,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术后1周保守治疗组的脑水肿体积(31.71±6.59)ml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16.05±10.17)ml[Z=-5.634,P=0.000],术后3周保守治疗组的脑水肿体积(19.65±12.32)ml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9.38±6.30)ml[Z=-5.834,P=0.000];术后3周保守治疗组的FA值(0.57±0.03)显着低于微创治疗组(0.61±0.02)[Z=-5.761,P=0.000];保守治疗组的血肿吸收时间(31.56±6.02)d大于微创治疗组(11.31±5.24)d[Z=-7.217,P=0.000];保守治疗组的住院时间(27.71±9.45)d大于微创治疗组(22.07±8.45)d[Z=-3.195,P=0.001<0.05];保守组1个月NIHSS评分(9.96±3.05)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5.67±2.29)[Z=-5.626,P=0.000],保守治疗组3个月NIHSS评分(8.98±4.09)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4.43±1.78)[Z=-5.548,P=0.000];术后3个月保守治疗组的ADL(48.30±19.08)显着低于微创治疗组(61.72±21.56)[t=-2.794,P=0.007<0.05];保守治疗组的死亡率(2.2%)与微创治疗组(3.3%)[χ2=0.000,P=1.000>0.05]。结论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量2040ml的患者,应用FDFN头架以CST为保护靶点的微创穿刺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血肿周围水肿,能够更好的促进皮质脊髓束的恢复,缩短患者血肿的吸收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更好的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图11幅;表8个;参45篇。

桂成佳[8](2020)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小骨窗显微手术治高血压脑出血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小骨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分析,为后期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选择合适的微创手术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断并且采取神经内窥镜微创手术及小骨窗治疗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6例,按照手术方式将上述患者分成神经内镜组(63例)、小骨窗组(63例),同时选择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60例,作为相关研究指标的对照组,在各自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后,进行相关项目分析:各组患者一般社会学资料分析(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基础性疾病、病程时间等);各组患者术前术后临床效果分析(脑积水发生率、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血肿清除率)等指标;各组患者炎性指标分析(CRP、PCT、IL-6、IL-8及TNF-α)等分析;各组患者术前、术后NDS评分、GCS评分及Graeb评分统计分析;各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中、差)比较分析;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脑出血、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电解质紊乱)等比例统计分析;各组患者ADL预后分级统计分析;各组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实验过程中所有患者均签署伦理委员会批准及相关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一般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病情分级、出血量、血肿位置等项目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554,0.450,0.178,0.102,0.090,均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近期疗效分析:血肿清除率和血肿复发:两组患者在血肿完全清除、血肿大部分清除、血肿复发以及患者死亡率等项目分析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24,0.045,0.038及0.049,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脑积水发生率及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两组患者在脑积水发生率及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分析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38,0.046,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项目分析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39,0.029,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偏瘫恢复时间及感染情况:两组患者在偏瘫恢复时间及感染情况等项目分析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49,0.038,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及患者死亡率: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及患者死亡率等项目的分析过程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13,0.025,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炎性因子分析:CRP、IL-6、IL-8及TNF-α:在手术开始前两组患者数据相当,各组数据之间比较,P均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后神经内镜组数据下降幅度要明显大于小骨窗组,各组数据之间比较,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DS、GOS及Graeb评分:两组患者术前NDS评分比较,P值为0.10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NDS评分比较,P值为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GOS评分比较,P值为0.13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NDS评分比较,P值为0.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Graeb评分比较,P值为0.098,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NDS评分比较,P值为0.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术后治疗效果统计分析中,神经内镜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小骨窗组,在优、良、中、差等项目分析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23,0.034,0.045,0.039,0.026,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神经内镜治疗组在患者再次脑出血颅内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要明显的低于小骨窗组,其中脑出血、颅内感染以及发生率等方面,P值为0.035,0.030及0.047,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DL预后分级:神经内镜组术后患者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多数患者处于I~II级,小骨窗组效果较差,多数分布在II~III级。在I级的统计分析中,P值为0.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因素分析:近期死亡Logistic多因素分析:GOS评分、血肿量、脑室积血量、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项目分析中,统计学P值为0.034,0.028,0.037,0.034,0.049,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恢复良好Logistic多因素分析:在脑室积血量、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项目的分析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30,0.024,0.027,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远期预后Logistic多因素分析:在患者年龄、血肿量、脑室积血量、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等项目分析中,统计学数据P值为0.045,0.034,0.032,0.021及0.029,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神经内镜组及小骨窗开颅组在手术进行前具备较为统一的一般社会学资料,在其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病情分级、出血量及血肿位置等项目两组数据差别性较小,给予后期术后研究一定的基础性,为下文研究做好铺垫。(2)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疗效要明显的好于小骨窗开颅术,患者具备较高的血肿清除率、较低的血肿复发率、脑积水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偏瘫恢复时间、死亡率等,证实神经内镜微创术在治疗脑出血患者方面具有更加安全可靠的疗效,值得在临床继续大面积推广。(3)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性效果要明显的低于小骨窗开颅术,患者在术后具有较低浓度表达的CRP、PCT、白细胞介素(IL-6、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同时可以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神经缺损状态,加速患者的神经恢复状态,给予临床一定启发。(4)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相对于小骨窗术,患者可以具有更好的远期预后,充分降低近期的死亡率,其中脑血肿、脑室积血量、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等均是导致患者远期预后不良或者更好的关键因素,充分证实神经内镜微创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方式,给予临床一定启发。

蒋德曦[9](2020)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短期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自发性脑出血(SICH)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特点的危急重症。由于该疾病患者的预后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降低这些危险因素造成的不利结果,对提高患者的预后起着关键作用。本课题通过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做相关分析,为今后HICH患者规范化及个体化的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改善其生活质量。[方 法]本课题通过查阅国内外与高血压脑出血相关的文献资料及目前的研究现状、趋势及研究结果,结合我院神经外科对该疾病的诊疗情况,对2018年08月至2020年01月期间,在我科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并进行手术治疗的205例,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统计。结合目前存在争议及探讨的焦点,通过对临床资料的筛选,将以下可能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数据收集:个人资料(年龄、性别),既往史资料(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术前CT影像学资料(出血的位置、血肿的形态、血肿的体积、脑室是否积血、中线是否偏移),术前的一般情况(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术前脉压差、术前GCS评分),实验室资料(术前血糖值、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是否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术后再出血、是否颅内感染、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NICU住院天数。对患者一个月的神经功能及预后恢复情况选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进行评估,根据评分情况分为2组:(1)预后良好组:患者基本能独立行走,其mRS评分在0、1、2、3分内,ADL评分≥75分;(2)预后不良组:患者不能独立行走,其mRS评分在4、5、6分内,ADL评分<75分。对以上因素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接着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进一步筛选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 果]1.本课题纳入的205例手术治疗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13例(55.1%),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01±12.003)岁,术前收缩压平均为(174.24±27.298)mmHg,术前舒张压平均为(96.67±17.649)mmHg,术前GCS评分中3~8分的患者有110例(53.7%)。血肿位置最多的是基底节区有127例(62.0%),血肿体积平均为(41.64±15.861ml)、血肿体积>50ml的有49例(23.9%),中线移位≥5mm者有98例(47.7%),血肿形态不规则的有46例(22.4%),血肿破入脑室的有91例(55.6%)。选择大骨瓣开颅者有55例(26.8%)、微创小骨窗开颅者有66例(32.2%)、行颅骨钻孔置管引流者有84例(41.0%)。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有82例(40.0%),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有112例(59.5%),发生术后再出血的有52例(25.4%),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有82例(40.0%),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有13例(6.3%),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15例(占7.3%),NICU住院天数≥7天的患者有136例(66.3%)。术后一个月随访结果,以mRS评分预后良好的有97例(47.3%)、预后不良的有108例(52.7%),以ADL评分预后良好的有84例(41.0%)、预后不良的有121例(59.0%)。2.对收集的27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下列15项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收缩压、术前GCS评分、血肿体积、中线移位程度、NICU天数、手术时机、血肿形态、血肿的位置、手术方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是否气管切开、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颅内感染。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mRS评分分组的结果显示,下列7项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危险因素:术前GCS评分(95%CI(0.000,0.125),OR=0.007,P=0.001)、血肿体积(95%CI(0.000,0.096),OR=0.001,P=0.004)、中线移位(95%CI(0.002,0.249),OR=0.021,P=0.002)、NICU 天数(95%CI(0.001,0.151),OR=0.013,P=0.001)、手术方式(95%CI(0.001,0.332),OR=0.001,P=0.008)、血肿是否破入脑室(95%CI(0.020,0.987),OR=0.142,P=0.048)、术后再出血(95%CI(0.004,0.269),OR=0.033,P=0.001)。以ADL评分分组的结果显示,下列6项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危险因素:术前GCS评分(95%CI(0.015,0.337),OR=0.072,P=0.001)、血肿体积(95%CI(0.000,0.800),OR=0.016,P=0.038)、NICU 天数(95%CI(0.008,0.201),OR=0.040,P=0.000)、手术方式(95%CI(0.008,0.678),OR=0.073,P=0.021)、血肿是否破入脑室(95%CI(0.042,0.914),OR=0.196,P=0.038)、术后再出血(95%CI(0.024,0.896),OR=0.147,P=0.038)。[结 论]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经外科治疗的患者,早期预后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本次研究中经多因素分析后发现,下列7项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影响因素:术前GCS评分、血肿体积、NICU天数、手术方式、中线移位程度、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术后再出血。因此,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救治过程中,重视这些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选择个体化、标准化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救治率的关键,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减轻社会及家庭经济负担有着积极的作用。

唐西杨,何世花[10](2020)在《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神经缺损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弹性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
3 讨论

(2)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1.2 护理要点及体会
        1.2.1 护理问题。
        1.2.2 护理体会。
    1.3 观察指标及要点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影响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手术方法
    三、术后管理
    四、临床资料收集与分组
    五、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入选患者一般资料
    二、单因素分析结果
    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四、ROC曲线评估模型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4)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
    2 手术治疗方法
    3 观察比较指标
    4 判定标准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 10d血肿基本清除率、平均住院天数
    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再出血率、脑脊液漏发生率、颅内感染率
    3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半年后随访时恢复情况、死亡率、慢性脑积水发生率
论讨
结论
病例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表
致谢

(7)FDFN头架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纳入标准及禁忌证
        1.1.3 入院检查
        1.1.4 FDFN头架介绍
        1.1.5 治疗方法
        1.1.6 数据采集
        1.1.7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人口学特征
        1.2.2 基线资料
        1.2.3 水肿体积比较
        1.2.4 FA值比较
        1.2.5 术后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之间结果比较
        1.2.6 NIHSS评分比较
        1.2.7 ADL评分比较
    1.3 讨论
        1.3.1 HICH外科手术的理论基础
        1.3.2 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重要性
        1.3.3 HICH的手术时间窗
        1.3.4 微创穿刺引流术细节
        1.3.4.1 微创穿刺术手术穿刺路径的选择
        1.3.4.2 引流管穿刺的深度
        1.3.4.3 rt-pa和尿激酶在微创术后的应用
        1.3.5 微创穿刺术后再出血
        1.3.6 HICH的多靶点穿刺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脑出血的治疗现状
    1. HICH的发病机制
        1.1 长期高血压是血管破坏的病理、生理基础
        1.2 脑内血肿扩大
        1.3 高血压脑出血后对脑组织继发性损害
    2. DTI检查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2.1 DTI成像的基本原理
        2.1.1 FA值、rFA值的临床意义
        2.1.2 评估部位的选择
        2.1.3 CST完整性分级
    3.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3.1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穿刺技术
        3.2 大骨瓣颅内血肿清除术
        3.3.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3.4. 神经内镜血肿抽吸术
        3.5. 神经导航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4. 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常见问题
        4.1 血压管理
        4.2 血糖管理
        4.3 颅内压管理
    5.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神经外科领域的重要性
    6. 现代康复理念
    7.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8)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小骨窗显微手术治高血压脑出血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1.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现状
        2.高血压脑出血病理性改变
        3.高血压脑出血常用手术方式
        4.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选择
        5.高血压脑出血适应症综合分析
        6.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手术过程
    1.4 疗效指标评定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2.2 近期疗效分析
    2.3 炎性因子
    2.4 NDS、GOS及 Graeb评分
    2.5 远期疗效
    2.6 预后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高血压脑出血主要特征
    3.2 微创手术与高血压脑出血
    3.3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论文创新点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神经内窥镜微创手术及小骨窗治疗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短期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2.2.1 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1.2.2.2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
        1.2.2.3 护理实践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评分比较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弹性水平比较
    2.4 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3 讨论

四、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 文晓箭,魏建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25)
  • [2]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分析[J]. 韦剑锋. 人人健康, 2020(13)
  • [3]影响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D]. 陈昊. 苏州大学, 2020(02)
  • [4]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D]. 曹忠文. 青岛大学, 2019(03)
  • [5]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进展[J]. 刘桂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35)
  • [6]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对策[J]. 周义娥. 中国医疗前沿, 2007(04)
  • [7]FDFN头架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D]. 徐雅彪.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8]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小骨窗显微手术治高血压脑出血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D]. 桂成佳.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短期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D]. 蒋德曦.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10]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唐西杨,何世花.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04)

标签:;  ;  ;  ;  ;  

微创清除颅内血肿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