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钥匙生成——评《朦胧诗》意象

橡树钥匙生成——评《朦胧诗》意象

一、橡树 钥匙 一代人——“朦胧诗”意象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林燕[1](2021)在《初中语文新诗的备课研究 ——以南充市为例》文中认为

牛艳莉[2](2020)在《女性书写与诗学形态 ——翟永明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翟永明在中国当代诗坛被誉为女性诗歌的“领头羊”。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她始终保持旺盛的诗歌创造力,在每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重要的诗歌作品。论文以翟永明近40年的诗歌为研究对象,对其诗歌文本、诗学衍变轨迹、独异的诗学主题与艺术探索,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她与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诗歌进程的深层关系。论文共四章。绪论从本论文的研究缘起、问题意识入手,进而对已有的翟永明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以及相关研究发现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已有研究尚存的不足及研究盲点,并就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学术预期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聚焦翟永明的人生道路与诗歌写作。翟永明的诗歌创作可分为:诗歌写作“喷涌期”(1984-1990),诗歌写作“裂变期”(1991-1999),诗歌写作“整合期”(2000-2020)这样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其童年强烈的“创伤经验”的喷涌。在青少年时期的文学积累和198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诱发下,翟永明以独具个性的“黑夜”、“死亡”意识、以结构精致完整的组诗形式出现在诗坛。这一时期她的写作具有明显的“独白呓语”的特点,其女性视角主要集中在女性个体的生命体验及其在男权世界中的苦闷与抗争。第二个阶段贯穿整个1990年代。在时代的急剧转型中,翟永明不断寻求诗歌写作的新变,她告别了相对单一的自我经验,而扩展至与现实、世界的对话与交流。翟永明这一阶段的诗歌有明显的“向外转”的倾向,在广泛涉猎“公共经验”的同时,对其进行“个人化”的经验甄别与提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复杂现实对话的新方式。这一阶段为翟永明诗歌写作的“裂变期”,在“无用”而“沉潜”中不断调整诗歌的书写策略,重新释放出诗歌的活力。第三个阶段是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写作。从“白夜”开始,翟永明的写作开始变得更为自由和开阔,不断地与现实、传统进行对话,甚至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式批评,体现了诗人此时期交流诗学的特色。可以说这一时期,翟永明进入到更自如、更综合的诗歌写作时期,回应现实、回归传统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书写内容;此时期她的诗歌形式也变化多端,诗歌语言趋于质朴,更加注重诗歌的节奏和语感。翟永明这三个阶段的诗歌既与时代语境的转型密切相关,更是其遵循内心、不断追求诗歌艺术精进的体现。第二章对翟永明诗歌中的女性群像进行解读,研究其诗歌对女性经验的挖掘与书写。第一节首先从身体、生育等女性的性别经验入手,分析翟永明诗歌中的女性身体经验。在此基础上,考察她在诗歌中与西方女性(以普拉斯、弗里达·卡洛为主)的对话,这是其精神症候的典型体现。最后,翟永明在诗歌中从“倾听和注视”出发,在对世界的体认中建构起女性主体形象。第二节分析翟永明诗歌中的母亲形象,以及抒情主体与“母亲”的精神交流。与母亲的对话和交流,是翟永明诗歌女性经验书写的贯穿性主题,这在从《母亲》到《十四首素歌》的诗歌文本中有所体现。翟永明对母亲的书写,经历了情感表达上的从独白到对话的方式演变,通过母女之间女性经验的重合与冲突,彰显女性生存的共同悲剧。第三节分析翟永明诗歌对中国古代女性的书写。通过时空并置、灵魂对话和文化透视的多元艺术形式,翟永明对鱼玄机、李清照、杨玉环、虞姬等展开书写,由此敞开了被遮蔽的女性经验,并由历史返观当下的女性诗歌。翟永明对女性的书写由自我隐秘经验出发,题材范围逐渐扩展,写作手法也不断调整,建构了时间跨度大、空间涉猎广的女性群像。她的女性经验不仅在其女性群像中得以表达,而且她也籍此建构了自身独特的女性观、诗歌观。第三章通过色彩诗学、空间诗学、时间诗学、戏剧性诗学等关键词对翟永明的诗歌及诗学特征进行解读,借此发掘翟永明诗歌的内在肌理和文本建构方式,这也是解读翟永明诗歌的关键入口。第一节为翟永明的“色彩诗学”,以《女人》为例,对翟永明诗歌中的色彩运用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黑色、白色、红色在其诗歌中的意蕴。翟永明的诗歌书写有效调动了颜色的暗示功能与隐喻意味,在诗歌中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色彩诗学”。第二节为翟永明的“空间诗学”,以法国思想家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理论为参照,解读翟永明诗歌的多重空间书写。从早期的幽闭空间如“黑房间”、“静安庄”,到消费时代的开放空间如“咖啡馆”、“酒吧”,翟永明的诗歌空间书写有明显的转向。而对“建筑”的兴趣与书写,则使得翟永明以“纸上建筑”的视野重铸诗歌观,深刻地影响了她1990年代后期以来的诗歌写作。第三节为翟永明的“时间诗学”,通过对作为时间意识的“黑夜”的考察,辨析翟永明诗歌中的时间观念。翟永明对时间的感知与书写经历了由紧张而至舒展的过程,由“性别化”的时间感知到“超性别”的时间感知方式,建构了基于自身经验而又极具包容性的“时间诗学”。第四节为“戏剧性诗学”,旨在考察翟永明诗歌的文体探索与结构意识。对其诗歌内部的“用典”、“复调”等进行解读与分析,考察翟永明组诗、长诗的结构技巧。翟永明自幼喜爱戏剧,她在后来的诗歌写作中将之发展、改造,并在与现实的对话中创造性地运用,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戏剧性诗学”。第四章为“当代诗歌史中的翟永明”,尝试阐释翟永明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中的位置与价值。第一节分析翟永明对女性诗歌理论、批评的参与及贡献。自“黑夜意识”提出以来,翟永明一直是女性诗歌的理论支撑者和反思者,她对女性诗歌的真知灼见,影响了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除此之外,翟永明对中国传统女性颇有研究,她有多本散文集涉及古代女诗人,这其实是在对女性诗歌的历史进行溯源,对女性诗学的建构有着不言而喻的价值和意义。第二节考察翟永明与当代诗歌场的关系。40年来,翟永明一直随时代而变,不断矫正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并一直秉持个人化的独立价值立场和审美立场。与此同时,翟永明对绘画、建筑、电影等艺术领域多有研究,她也一直致力于诗歌与其他艺术的跨界融合,这在媒介融合的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翟永明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诗人,她既融入了特定的地域(四川)与代际(第三代诗人),又在一定程度上游离而出。翟永明相对于特定代际和地域的“溢出”与“飞翔”,使其成为一个难以被标签化的诗人。结语部分对整篇论文,也是对诗人翟永明在中国当代诗歌史的特殊地位与价值进行了总结。翟永明开启了当代诗歌的女性写作源头,之后以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作品持续参与女性写作,在新世纪又将其引向更加广阔的外部空间,超越女性自身,实现诗意升华,为女性写作在新诗史留下浓墨重彩。诗歌创作之外,翟永明对女性诗歌理论、批评的高度参与和重大贡献,对当代女性诗学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翟永明艺术涉猎广泛,其诗歌中其他艺术元素的渗透与融合,及其在戏剧、绘画、建筑、电影等诸多领域的跨界建构在媒介融合的当今时代具有相当意义。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翟永明都一直秉持个人化的独立审美和价值立场,以女人的细腻感知和女诗人的独特视角,用诗歌反映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为其诗歌创建了文学史意义!“完成之后又怎样”?让我们期待翟永明在未来的语境中为我们呈现更多的欣喜与奇迹!

张晶[3](2018)在《艾青诗歌的中学语文教材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谈到新诗的发展历程,我们不能不谈艾青的诗歌创作。对生活的感悟,对土地的深情,对国家的热爱,艾青诗歌所表达的这些情感不仅为成年人所忽略,现代中学生更是缺乏,通过学习艾青的诗歌,学生能从朴实的文字中感受到独特的意蕴,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高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本文主要针对艾青诗歌的文本价值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目前中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艾青作品进行梳理,并试图与徐志摩、戴望舒、冰心等其他诗人的入选作品进行比较。经过比较,本文发现,尽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艾青诗歌数目较多,但也出现了增删情况,对此,笔者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本文从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沪教版等五个版本的语文教师教考参书入手,结合笔者自己的阅读经验与教育实习经验,探讨目前艾青诗歌的教学方法,并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希望本文能在艾青诗歌教学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周燕[4](2017)在《沪教版与翰林版高中语(国)文教材现代诗歌课后练习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现代诗歌是中国现代诗人在继承古典诗歌以及借鉴西方诗歌艺术的基础上,吐故纳新,自创新质,形成及正在发展的一套现代诗语。现代诗歌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审美情趣、砥砺品格以及诗意的栖居有重要的作用。高中现代诗歌在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中现代诗歌的课后练习作为阅读和鉴赏诗歌的有效途径,文本的“经络”,在教材编写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不仅要重视对现代诗歌文本的独特价值,也不可忽视现代诗歌课后练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大陆与台湾同宗同源,都以汉语为母语。上海和台湾各自编写的语文教材,因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制度,在设计与编排上有许多不同之处,许多地方值得相互借鉴。所以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沪教版和翰林版的高中语(国)文教材中的现代诗歌课后练习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探索出高中现代诗歌课后练习合理的设计建议和有效的使用策略,从而促进两个版本的语文教材的发展和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提高现代诗歌课后练习的使用效率。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了现代诗歌与课后练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第二章主要是对两个版本高中语(国)文教材中现代诗歌选编的梳理与比较,并分析原因;第三章主要是从现代诗歌课后练习的数量、价值取向以及阅读层面出发,对两个版本高中语(国)文教材现代诗歌课后练习进行比较研究,之后得出两个版本各自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两者的异同;第四章在依托前面章节的基础之上,通过问卷调查提出对现代诗歌课后练习的设计建议以及使用策略。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对高中现代诗歌课后练习的编写以及使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洁[5](2017)在《介入与建构:1980年代的《星星》诗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79年10月,曾因“反右”斗争停刊的《星星》复刊,此时,正值当代诗歌重要的转型阶段,《星星》在这一阶段的诸多作为,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留下了颇为丰富的记录和痕迹。本论文试图在对《星星》诗刊的活动的梳理中,再现《星星》在1980年代的诗学立场和诗学态度,挖掘刊物与1980年代诗歌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绪论部分:梳理1980年代的文学背景和期刊研究状况,从刊物发展与诗歌潮流、国家政策、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对《星星》的办刊历史提出追问,并结合《星星》诗刊研究的现状,打开研究空间,为下文深入细致研究做铺垫。正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考察《星星》与1980年代的新诗浪潮之间的关系。诗歌复兴的号角在1970年代末便已吹响,在“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文学律令逐渐减弱之时,《星星》首先关注的即是老一辈诗人的创作,为“归来”的诗人们提供了发声的平台。同时,风靡198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也在刊物的发展道路上留下了不一而足的痕迹,朦胧诗人运动,先锋诗探索,都在《星星》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本章通过《星星》对“归来者”、朦胧诗潮和后朦胧诗潮的迎拒态度,发掘《星星》的办刊倾向——以支持现实主义诗歌为主导,兼顾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第二章梳理1980年代《星星》的诗歌活动,探讨作为媒介,《星星》对诗歌生产与消费所作出的贡献。《星星》在1980年代通过诗歌讲座、诗歌函授班以及诗歌习作修改等方式与读者和民间诗人对话,对其进行诗歌知识的普及和诗歌写作的引导,从而实现了对于诗歌生产的介入。同时,《星星》也通过各类诗歌评奖、流派专栏的开设,促进诗歌传播,在消费过程中建构经典。第三章主要研究《星星》在1980年代对海外和台湾诗学资源的引介。对于欧美诗歌的译介转载数量,《星星》在不同年份呈现的高低不同的态势,这隐形地揭示了《星星》办刊过程中曾受到过多方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但纷繁多元的海外诗歌也为国人打开了了解异域诗歌一扇窗户。另一方面,在1980年代对台湾现代诗歌的关注中,《星星》成为对台湾诗歌系统介绍的重要一极,它最先发现台湾现代诗歌既古典又现代的写作理念,并引入到内地,这个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内地诗人的创作。论文的第四章,即是对前三章内容的归纳与提炼。《星星》正是在上述三章的诗歌活动中,完成了对于1980年代诗歌理论的建构。在整个1980年代,《星星》对于现实主义一如既往的关注和重视、对古典诗歌的呼唤,映射了刊物对于传统诗歌的坚守和引领。另一方面,《星星》对于现代诗歌的刊载,诗歌评论的同步推进,也体现了刊物对于诗歌现代化的倡导。结语部分,总结《星星》在诗歌创作、诗歌传播消费,异域资源的引入、理论的建构等方面的文学史意义和价值。1980年代的诗歌刊物众多,诗歌事业也十分蓬勃,《星星》诗刊地处诗歌发展的繁荣地带——巴蜀大地。从《星星》诗刊入手,探索地方性诗歌刊物在前进的诗歌浪潮中,如何介入到其中,并参与诗歌观念的建构。从另一个角度窥视1980年代的诗歌现场和文学面貌,从期刊这个视角,展开对1980年代诗坛及其相关文学现象的追踪。

李秀荣[6](2016)在《2014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提出【说明】个别文章在发表时文字或标点不甚规范或有错误,但为了与发表时的原貌保持一致,故不做修改。一月1.《20世纪80年代末诗歌精神书写的"光晕"——从西川、戈麦、多多、王家新诗歌文本解读出发》,周俊锋,《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49—55页。2.《20世纪上半期中国散文诗的审美现代性发现与建构》,张翼,《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139—145页。

李秀荣[7](2015)在《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指出一月1.《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英译与传播研究》,缪佳,《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44—47、51页。2.《白话为诗与新诗正统的确立》,颜同林,《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54—59页。3.《“包容那幽渺的与广大的……”——陈黎读札》,何言宏,《星星》(诗歌原创上旬刊),2013年1月,第140—141页。4.《奔突的熔岩遭遇隐藏的火山——比较诗学中的海子与戈麦》,葛胜君,《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50—52、98页。5.《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精神的再发现》,罗小凤,《长沙理工大

李秀荣[8](2015)在《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提出一月1.《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英译与传播研究》,缪佳,《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44—47、51页。2.《白话为诗与新诗正统的确立》,颜同林,《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54—59页。3.《"包容那幽渺的与广大的……"——陈黎读札》,何言宏,《星星》(诗歌原创上旬刊),2013年1月,第140—141页。4.《奔突的熔岩遭遇隐藏的火山——比较诗学中的海子与戈麦》,葛胜君,《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50—52、98页。5.《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精神的再发现》,罗小凤,《长沙理工大

陈晓琼[9](2015)在《中学语文新诗教学探析》文中提出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新诗是中国现代诗人在继承古典诗歌和借鉴西方诗歌艺术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创新质,形成的并且还在生长的一套现代诗语。新诗教学因多种原因,一直不被中学语文教学所重视,但不能就此而放任自流。本文以新诗发展过程中不同新诗流派衍变的创新价值所带来的教学意义为基础,结合人教版、沪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和《雨巷》《双桅船》这两首诗的教学案例,对新诗教学作相关探究。由此发现,新诗在教材中的比例较少,分布不均匀,新诗篇目过于依赖经典,离“新诗现场”较远;人教版和沪教版的新诗单元按照专题编排,沪教版初中新诗单元在专题组元的基础上,按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轨迹编排,颇具特色;新诗课后练习的设置以主题和意象为主,辅之以语言和内容,手法、结构、节奏和意境则涉及较少,此外,新诗课后练习的设问较少呈现出新诗的个性特点。与此同时,通过两首经典新诗的教学案例,可以总结新诗教学的相关策略:第一,不妨与古典诗歌进行对比教学,但把这些相似点作为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关注新诗受西方诗歌艺术的影响,在对传统文化继承上的创新之处;第二,可以根据新诗流派或诗人的特点,总结相应的解读策略。

崔春[10](2014)在《论北岛及《今天》的文学流变》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北岛、《今天》及其见证下的一段汉语文学史。以北岛的风格流变为主线,以《今天》杂志的回旋起落为副线——将个人与群体的创作活动互引为鉴——勾勒一位诗人、一个流派及其带动下的文学变革的一段生动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语言的演进与社会的转型在过去四十年间是交相映照的:一代又一代的写者集结于“今天”的旗下,从创刊到复刊,历经诗的“崛起”与词的“流散”,三十年如一日地持续下去,其对文学独立品质的坚守和重建经典的野心又是一以贯之的。之所以确定这个选题,是因为《今天》实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绕不过去的一个存在。无论是六、七十年代的“潜在写作”、八十年代的“新诗潮”,还是九十年代以后的海外汉语文学创作,都与《今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梳理《今天》的发展轨迹有助于去蔽溯源,揭示现代汉语在与世界文学或亲或疏、若隐若现的沟通之中艰难生长的生命进程。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时代,语种日益取代国籍成为一位作家的身份标识,拓展中国文学史为汉语文学史也就成为文学史书写的多元趋势之一。本文有意来做一次小规模的开创性尝试。鉴于《今天》文本的浩繁芜杂,本文主要考察北岛——《今天》至始至终的主编及灵魂人物在过去四十年间的文学创作,并辅之以同人色彩较为鲜明的《今天》的部分诗作,同时关注散文、小说等其他文体的突出成就。同以往的研究相比,“越界”与“整合”的思路是本文的新意所在,即超越时问、地域、文化、媒介等的界限,将北岛及《今天》从七十年代至今的语言冒险放置于世界文学的精神谱系及全球文化的“流散”(diaspora)语境中予以考察,再以文学价值为共同点“整合”其文学资源。本文力图突破以大陆为中心的视野局限,广泛搜阅国内及海外《今天》百期杂志、北岛的全部版本的作品、相关的中文、英文及德文评论,并首次披露一些调查访谈资料,努力做到学术无国界,为今后学者的深入剖析和多元阐释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跨国比较和新老对照也使得北岛及《今天》研究获得前所未有的向度拓展,这也有助于揭示《今天》同仁在糅合中西语言优势、古今美学经典方面所做出的先锋性探索。文本的汇集同时凸显了以往被诗歌光环掩盖的《今天》其它领域——如散文、小说等文学门类的成就。此外,系统性地辨析和清理一些历史歧义与模糊地带可以引发我们对既有定论的新的思考:如通过考察“朦胧诗”的来源去脉、其代表作品与《今天》诗歌的关系,以及这一称谓形成时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氛围,不难看出历史概念的约定俗成有着很大的将错就错的成分;通过比较细读也可以得出《今天》小说在思想性及艺术性上明显优于“伤痕文学”的判断,从而质疑其作为“新时期”文学开端的合理性。对北岛早期诗歌如《结局或开始》的创作背景也有新的发现。以下是全文的整体架构:绪论部分简要勾勒了北岛及《今天》三十多年来文学流变的基本脉络,指出选题的价值和意义,考察现有成果及其局限性,阐发自己的研究路径及方法。正文共分上下两编各四章。上编诗的“崛起”(第一到第四章)为国内部分;下编词的“流散”(第五到第八章)为海外部分。第一章追溯北岛的成长和“今天派”的前史。从《今天》首发的《结局或开始》一诗中展露的疑点入手进行文献爬梳和史实钩沉,还原历史现场,指出“文革”爆发时北岛在北京四中的那段经历对他后来写诗及创办《今天》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北岛与四中同学的友谊也拓展到了“白洋淀诗群”的地下文学圈子。“白洋淀诗群”相对于后来的“今天派”有一种前史的关系,其代表性成员早在插队落户之前就已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浸染,并从“文革”中后期的“皮书”风潮中领略了精神上的早春。根子、多多、芒克等“知青”通过语言的创造性运用反抗现实、与世界为敌;在“魔鬼化”和“逆崇高”的过程中颠覆文革语体、呼唤“新语言”,再经由北岛、芒克等人创立的《今天》杂志进入公众视野。第二章主要阐明“朦胧诗”与“今天派”历史命名的夹缠之处。北岛、芒克以及“白洋淀诗群”其他成员在“文革”时期的部分“潜在写作”经民刊《今天》涌流而出,其“震惊效应”更是透过主流媒体的放大而引发了八十年代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崛起”之争。这场并非纯文学性的论争给这类新诗留下了一个其后被广为人知的名称:“朦胧诗”。但“朦胧”称谓本身就是一个混淆视听的含混指涉,遮蔽了新诗形成的历史细节和精神特质,并在后期演变成为一个笼罩一切的口袋——因为“朦胧”本是现代诗歌的总体特质,而它所特指的那一类历史上的新诗曾经作为一种语言叛逆的形式,以其个人的、曲折的美文特质反抗宏大的、直白的朗诵语体,其文脉上可追溯到“今天派”及前驱“白洋淀诗群”,下可延伸至“先锋派”和“新生代”,其美学属性和艺术风格到八十年代中期也趋于丰富和多重向度。第三章评析《今天》的小说成就。与同时代的“伤痕文学”相比,《今天》小说呈现出思想及艺术上的早熟特质:他们召唤“自我”、反抗专制、勇于承担焦虑和绝望,重新发现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在语言及形式探索方面也有自觉的尝试。《今天》作家群中北岛、万之、史铁生等人的小说创作在内容和技巧方面各有所长,如北岛透过冲突凸显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万之凭借细腻的心理分析揭示人与世界的微妙的关系;史铁生则以爱的名义回归生命本真的人文关怀。但就哲学根本而言,《今天》小说渗透着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敢于直面现实的荒谬、人生的孤独和生活的苦难,绝不阿其所好粉饰太平,为文革后中国文学走下神坛重返人间迈出了先行的一步。第四章讨论由《今天》开启的北岛的文学转折。以文本细读和比较细读的方法评述北岛自1979至1986年间的主要诗作,并参照他在相应阶段的个人经历和社会活动,勾勒其风格演绎的大致曲线,指出情诗创作是他1979-1980年间一直被人所忽视的主要调式,认为从《界限》(1980)写作开始,其现代诗风愈显稳健。对语言本体的沉浸及对写作本身的觉悟,主导了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北岛诗艺的变化。同时北岛不仅仅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位译者,不仅通过翻译磨砺他的诗传导利器,还借鉴早年的翻译文体来拓展汉语表达的疆域。通过具体的文本对照辨析陈敬容译的波德莱尔、戴望舒译的洛尔迦、叶维廉译的帕斯,以及北岛自己译的特朗斯特罗姆与北岛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探讨在当代语境中,翻译文学对于促进语言的演进、糅合传统与现代、调解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复杂矛盾所扮演的角色。下面进入到下编词的“流散”。第五章回顾全球“流散文学”的历史背景,指出20世纪的“流散”是一个语言事件,诗人的“流散”即词的“流散”,场域也不仅限于国外。由于共同呈现的“先锋”特质,八十年代被划分的“朦胧诗人”与“后朦胧诗人”貌似“断裂”的关系到了八十年代末实为殊途同归,1990年海外复刊的《今天》成为合流之后的“先锋诗”的发表阵地。两代人都以同样的写者姿态将语言作为终极现实,这也符合汉语文学变革的内在生成逻辑。此外,“流散”语境也使得去国诗人获得了一种反观中西的双重视野和“对位”思考的能力,并在文化差异的设身比较中,产生一种相应的采撷各国之长,同时与传统衔接的内在需要的觉醒。第六章简述由宇文所安的一篇北岛书评引发的世界华语文学圈围绕新诗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所展开的一场大辩论,追踪北岛及其他“今天派”的新诗写作与传统诗学的纵向关联,特别是到九十年代以后,从身体到精神的“流散”使其获得一种对传统的再认识和再思考,摆脱现实因素的负面制约而从边缘出发,到世界文学的海洋中找回自己民族传统的文化记忆。通过细读北岛九十年代的诗歌文本,指出其中的玄思妙想与《庄子·齐物论》存在的相通之处。第七章探讨北岛的散文艺术成就,将其散文分为三类:漂泊路上的随笔、早年生活的追忆、介于诗歌传记和学术漫谈之间的翻译品鉴。其中又以第一类最为庞杂,可细分为“天涯记人”;“闲情记趣”;“浪游记历”;“旅途记囧”。不难看出,生命形态的“流散”与形而上学的“流散”在北岛九十年代以后的文学探索中互为表里,并且汇入到二十世纪流散美学的传统中去。其散文正是落到纸面上的环球漂泊的印迹,不仅与地理意义上的步履书写构成互文关系,也为其诗歌解读提供了线索。也正是“漂泊流散”、“去革命话语”、“世界诗歌”,成就了北岛散文艺术的古渡沉钟。第八章回到《今天》,介绍这份跨地域的汉语文学先锋杂志对中国文学史的重述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今天》接过被迫在内地中断的“重写文学史”的接力棒,在文学的地平线上另辟史学经纬,坚持了十年之久,并最终回到内地出版发行;由“今天旧话”栏目编选而成的《持灯的使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贡献并非简单的原始文献的增补和完善,而是转换视角,在历史叙事上另辟蹊径,迫使我们放弃对一段历史理解的一贯的假设和前提;《七十年代》旨在从经验层面去直面过去,接受历史记忆的挑战,从而思考“人”的变化,重新认识“人”的含义,分析文化变革的源头和流向;《暴风雨的记忆》——北京四中“老三届”学生关于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回忆性文字的结集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记述了这场暴风雨中的个人经历。由此,“结局”又回到了“开始”,正文结束。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反思我们的文学史观和文学精神,提出文学史写作的另一种可能。如果说,以往的历史叙述往往与权力意志有关,将一位作家和一份刊物的命运与一段走过、路过、看过的文学史直接建立连接的做法,则好比打开了一扇观察人文风景的意外之窗,补足了传统文学史所缺失的个人化和细节化的生动呈现,并令文学精神最终落实到一个大写的“人”上。

二、橡树 钥匙 一代人——“朦胧诗”意象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橡树 钥匙 一代人——“朦胧诗”意象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2)女性书写与诗学形态 ——翟永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思路、框架与方法
    四、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翟永明的人生道路与诗歌写作
    第一节 诗歌写作“喷涌期”(1984-1990)
        一、“创伤体验”与翟永明1980年代的创作心态
        二、美国“自白派”诗歌与翟永明的情绪共振
        三、“对抗”诗学与“组诗”形式:1980年代诗歌的阶段特征
    第二节 诗歌写作“裂变期”(1991-1999)
        一、时代转型与翟永明1990年代的诗歌观念
        二、公共经验的个人提取:诗歌经验的扩容
    第三节 诗歌写作“整合期”(2000-2020)
        一、全球化语境下翟永明诗学策略的调整
        二、消费时代的诗歌回应
        三、“在春天想念传统”:古典诗心的回归
第二章 女性群像与女性经验书写
    第一节 女性经验的敞开:身体、生育及其他
        一、“身体”的言说:遮蔽与敞开
        二、“生育”与女性的宿命
        三、作为“镜像”的异域女性与艺术
        四、“倾听与注视”:女性主体的建构
    第二节 “通过母亲回溯过去”:女性命运溯源
        一、《母亲》、《死亡的图案》中的母女经验
        二、《十四首素歌》:追溯母亲的过去
        三、“生者是死者的墓地”:领悟生命与死亡
    第三节 翟永明书写女性群像的三重路径
        一、“时空并置”:女性艺术的共时呈现
        二、“灵魂对话”:遮蔽与发现
        三、“文化透视”:“被书写”的历史
第三章 翟永明诗学多维透视
    第一节 “颜色”的交错融合:翟永明的色彩诗学
        一、《女人》组诗的色彩运用统计
        二、“黑夜”及其扩散:男权枷锁与自我的深渊
        三、“红”:来自生命内部的激情
        四、“白”:澄明之境
    第二节 现实空间与隐喻空间:翟永明的“空间诗学”
        一、“房间”隐喻与“家宅”诗学
        二、“静安庄”与“南部地区”:孤独的诗学
        三、“酒吧”“咖啡馆”:消费时代的精神驿站
        四、“纸上建筑”:空间与形式
    第三节 “夜”的思考与表达:翟永明的时间诗学
        一、作为时间意识的“黑夜”
        二、《女人》的时间隐喻
        三、去性别化的“白夜”
    第四节 文体拓展与“戏剧性”诗学
        一、“用典”:文本内部的“镶嵌”结构
        二、“对话”:诗的“戏剧化”
        三、长诗、组诗的多元结构探索
第四章 当代诗歌史中的翟永明
    第一节 “女性诗学”的建构与反思
        一、“女性诗歌”的理论建构与“在场”守护
        二、寻找女性诗歌的历史源头
    第二节 翟永明与当代诗歌“场域”
        一、诗歌与现实关系的不断矫正
        二、“跨界”的艺术实践
        三、地域与代际视野中的翟永明
结语
附录: 翟永明重要作品及活动(1986-2020)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艾青诗歌的中学语文教材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艾青诗歌教学现状分析和教学价值研究
    第一节 艾青诗歌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艾青诗歌教学的基本价值
第二章 艾青诗歌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分析
    第一节 艾青诗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位置和分析
    第二节 艾青诗歌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位置和分析
    第三节 与其他同期诗人诗歌分布情况对比
第三章 艾青诗歌入选和删除原因探析
    第一节 入选原因
    第二节 删除原因
第四章 艾青诗歌的教学分析
    第一节 《我爱这土地》在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参中的教学分析
    第二节 《大堰河——我的保姆》在人教版教参中的教学分析
    第三节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在沪教版和粤教版教参中的教学分析
    第四节 笔者的教学设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沪教版与翰林版高中语(国)文教材现代诗歌课后练习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现代诗歌与课后练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1 现代诗歌教学
    1.2 现代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2.1 培养审美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1.2.2 启发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
        1.2.3 继承诗教传统,丰富多元文化
    1.3 课后练习的定义与特征
    1.4 课后练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4.1 教师教学的角度分析
        1.4.2 学生学习的角度分析
        1.4.3 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
    1.5 现代诗歌课后练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5.1 现代诗歌课后练习能体现现代诗歌的文本特征
        1.5.2 现代诗歌课后练习有助于学生进行学习迁移
第2章 两个版本高中语(国)文教材的现状比较研究
    2.1 两个版本高中语(国)文教材内容结构比较研究
        2.1.1 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2.1.2 翰林版高中国文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2.1.3 两个版本高中语(国)文教材内容结构的比较分析
    2.2 两个版本高中语(国)文教材的现代诗歌的选编
        2.2.1 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现代诗歌的选编
        2.2.2 翰林版高中国文教材的现代诗歌的选编
        2.2.3 两个版本高中语(国)文教材现代诗歌选编的比较分析
第3章 两个版本高中语(国)文教材现代诗歌课后练习比较研究
    3.1 两地《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后练习编写要求的比较分析
    3.2 两个版本高中语(国)文教材现代诗歌课后练习统计与比较
        3.2.1 两个版本现代诗歌课后练习数量的统计与比较
        3.2.2 两个版本现代诗歌课后练习设计价值取向的统计与比较
        3.2.3 两个版本的现代诗歌课后练习阅读层面的统计与比较
    3.3 两个版本高中语文教材现代诗歌课后练习评述及相关思考
        3.3.1 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现代诗歌课后练习评述
        3.3.2 翰林版高中国文教材现代诗歌课后练习评述
        3.3.3 两个版本高中语(国)文教材现代诗歌课后练习的比较分析
第4章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课后练习设计建议与使用策略
    4.1 高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课后练习的设计建议
        4.1.1 诵读中发现音乐美,培养审美情趣
        4.1.2 多方对比中延伸美,提高鉴赏能力
        4.1.3 写作中创造美,提高写作能力
        4.1.4 个性中展现独特美,培养个性化解读
        4.1.5 加强可操作性,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4.1.6 贴近学生生活,丰富人文精神
    4.2 高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课后练习的使用策略
        4.2.1 教师使用现代诗歌课后练习的策略
        4.2.2 学生使用现代诗歌课后练习的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现代诗歌的“思考与练习”
附录 2 翰林版高中国文现代诗歌的“问题讨论”
致谢

(5)介入与建构:1980年代的《星星》诗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星星》与1980年代的新诗浪潮
    第一节“归来者”集结的方阵
    第二节“朦胧诗论争”发声的平台
    第三节“后朦胧”诗潮中的驳杂声音
第二章 生产与消费中的介入与建构:1980 年代《星星》的诗歌活动
    第一节 培育与再生产:诗歌讲座、习作修改和函授班
    第二节 介入消费与经典塑造:诗评奖和“流派诗歌专栏”
第三章 《星星》的海外及港台诗歌引介
    第一节 欧美来鸿:徘徊于现代与传统之间
    第二节 港台的风:从乡土到现代的引领与植入
第四章 《星星》与1980年代诗歌理论的建构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坚守
    第二节 古典和传统的召唤
    第三节 现代主义的吸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9)中学语文新诗教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新诗教学意义的思考
        1.4.2 新诗教学问题的分析
        1.4.3 新诗教学内容的确定
        1.4.4 新诗教学方法的举要
第2章 新诗的价值及其教学意义
    2.1 新诗的价值
        2.1.1 观念的更新
        2.1.2 意象的创新
        2.1.3 语言的刷新
        2.1.4 体式的革新
    2.2 新诗的教学意义
第3章 新诗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状——以人教版、沪教版为例
    3.1 新诗的选编
        3.1.1 选编的新诗数量
        3.1.2 选编的新诗创作年代
        3.1.3 选编的新诗流派
    3.2 新诗的单元设置
    3.3 新诗的课后练习
第4章 新诗的教学案例分析——以《雨巷》《双桅船》为例
    4.1 以《雨巷》为例
        4.1.1 案例介绍
        4.1.2 案例评析
        4.1.2.1 教学内容
        4.1.2.2 教学方法
        4.1.3 案例反思
    4.2 以《双桅船》为例
        4.2.1 案例介绍
        4.2.2 案例评析
        4.2.2.1 学生活动片段
        4.2.2.2 教师活动特点
        4.2.3 案例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论北岛及《今天》的文学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全球化语境中的一位作家、一份刊物和一段汉语文学史
    第一节 历史歧义与遮蔽
    第二节 度过与回忆中的“青春”
    第三节 回归传统与重建“家园”
    第四节 成果综述与研究路径
        一 已有成果及局限
        二 研究路径及方法
上编:诗的“崛起”
    第一章 “等待上升的黎明”——《今天》(1978-1980)以前的北岛与“白洋淀”诗群
        第一节 北岛与遇罗克:从“结局或开始”说起
        一 与遇罗克并肩战斗过的几位朋友
        二 一九七三年的白洋淀之行
        三 “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
        第二节 黎明铜镜里的“今天”:“白洋淀诗群”的“新语言”探索
        一 根子:以“末世感”毁灭现实
        二 多多:建立精神的整体性的连接
        三 芒克与北岛:承上启下和发扬光大
    第二章 “朦胧”之论与“崛起”之争——《今天》(1978-1980)诗歌的历史辨歧
        第一节 “朦胧诗”:历史的伪概念
        一 “朦胧”:时代的潜台词
        二 “朦胧诗”:“今天派”的代名词
        三 “今天派”:先锋诗的开创者
        第二节 “崛起”:思想解放的关键词
    第三章 “伤痕”深处的存在主义——以《今天》(1978-1980)小说为例
        第一节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今天》的文学介入
        第二节 《波动》:“生活示波器里创巨痛深的一闪”
        第三节 北岛:勇于直面无法治愈的“伤痕”
        第四节 万之:存在主义的心理分析
        第五节 史铁生等:回归本真的人文关怀
        小结
    第四章 “难以想象的早晨,,——《今天》(1978-1980)开启的北岛去国前创作
        第一节 彼岸有界诗意无声:论转折时期的北岛的诗(1979-1986)
        一 情诗之外的“彼岸”的追寻
        二 书写之间的无声的诗意
        第二节 诗意栖居的中间地带:北岛去国前创作与翻译文学关系探析
        一 建立联系:波德莱尔诗歌与中国文学的革命性
        二 跨越语言:从戴望舒《洛尔迦译诗抄》到叶维廉《众树歌唱》
        三 探索“纯语言”:北岛翻译特朗斯特罗姆等北欧现代诗
下编:词的“流散”
    第五章 “重建星空的可能,,——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语境及文学特质考辩
        第一节 “流散文学”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流散”是一个语言事件
        第三节 词的“流散”与“元诗”趋向
        第四节 “流散”语境中的“对位”整合
    第六章 “全球性影响的焦虑”——《今天》诗人的身份危机和创新机遇
        第一节 宇文所安的评论:北岛与“世界诗歌”
        第二节 “今天派”与中国新诗的现代更新
        第三节 北岛流亡之后的诗路转换及传统承接
        一 “纯诗”的美学理念及“元诗”结构的涌现
        二 “莫若以明”:找回民族传统的文化记忆
    第七章 “无人失败的黄昏”——北岛散文艺术的“世界性”探索
        第一节 “漂泊流散”中的全球视域
        一 “天涯记人”和“浪游记历”
        二 “闲情记趣”和“旅途记囧”
        第二节 历史记忆的“去革命话语”
        第三节 文化全球化的“世界诗歌”
        小结
    第八章 “长于一生的归程,,——海外《今天》与中国文学史的交叠
        第一节 《昨天的故事》:“重写文学史”的越界流转
        第二节 《持灯的使者》:“今天旧话”烛照新诗史
        第三节 《七十年代》与《暴风雨的记忆》:汇入历史之河的个人回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橡树 钥匙 一代人——“朦胧诗”意象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新诗的备课研究 ——以南充市为例[D]. 刘林燕.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女性书写与诗学形态 ——翟永明诗歌研究[D]. 牛艳莉. 山东大学, 2020(04)
  • [3]艾青诗歌的中学语文教材教学研究[D]. 张晶.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4]沪教版与翰林版高中语(国)文教材现代诗歌课后练习比较研究[D]. 周燕.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2)
  • [5]介入与建构:1980年代的《星星》诗刊研究[D]. 张洁. 西华师范大学, 2017(02)
  • [6]2014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李秀荣.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6(01)
  • [7]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李秀荣.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1)
  • [8]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李秀荣.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1)
  • [9]中学语文新诗教学探析[D]. 陈晓琼.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1)
  • [10]论北岛及《今天》的文学流变[D]. 崔春. 山东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橡树钥匙生成——评《朦胧诗》意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