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鞋技术讲座第四讲配方设计

胶鞋技术讲座第四讲配方设计

一、胶鞋技术讲座 第4讲 配方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晋江艳[1](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徐云慧[2](2020)在《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性能及机理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橡胶消耗量不断增加,废旧橡胶量也随之增加,其中废旧轮胎量最多,占废旧橡胶制品的60%以上,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黑色污染”,为了响应国家节能环保要求,我国加大了对再生橡胶循环利用的研究,轮胎再生胶(简称TRR)已成为主力军。农业轮胎相对于载重轮胎来说,一般行驶速度慢,但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所以农业轮胎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高速性能要求低,但耐刺扎性、耐啃性和耐撕裂性、耐老化性能要求高,为了满足这些使用性能在农业轮胎胎面中通常采用较高用量的低温乳聚丁苯橡胶(简称SBR)达2050份。为了改善低温乳聚SBR的加工性能和硫化性能,提高胶料质量,做到资源循环利用,提出了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性能及机理分析研究。通过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共混体系及机理分析研究,发现添加1060份TRR时SBR/TRR共混胶为均项体系,相容性好,添加60份以上TRR时共混胶为“海-岛”结构,相容性差,并从共混机理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对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填充补强体系及机理分析研究,制备了具有抗紫外线抗菌功能的新型填充材料TiO2/Ser(简称TK301),并在SBR/TRR共混胶中进行应用,不仅可降低材料成本,而且可提高胶料的致密性、抗菌性、耐老化性能及力学性能等。论文分析了TK301具有优异性能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农业轮胎SBR/TRR共混胶采用新型填充补强剂TK301(15份)与高耐磨炭黑N330(25份)、通用炭黑N660(35份)并用做填充补强体系补强效果最好,并从炭黑粒径、炭黑的结构及炭黑吸附补强理论进行了分析。通过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防护体系及作用机理分析研究,发现选择对苯二胺类防老剂4010NA(1.5份)、防老剂4020(1.5份)与喹啉类防老剂RD(1.5份)与微晶蜡(1.5份)并用会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防护效果最优,并进行了物理防护和化学防护机理分析。通过对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硫化体系及选择原因分析研究,发现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选用N-叔丁基-双(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做促进剂的半有效硫化体系(SEV)最适宜,并通过硫化胶的网状交联结构和性能进行了选择原因分析。通过对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软化增塑体系及作用原因分析研究,将新型橡胶助剂2-乙酰基芘C18H12O应用在农业轮胎SBR/TRR共混胶中,发现该助剂不仅可做软化增塑剂,提高胶料流动性,改善橡胶加工性能,而且可做抗热氧剂,提高橡胶的耐热性能,减少老化现象,并进行了作用原因分析。通过对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方法及性能的研究,找寻出了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最佳的共混方法和硫化方法。最佳共混方法为:先将50份的炭黑与SBR/TRR共混制成母胶,再与NR、BR混炼,然后添加剩余10份的炭黑及其它配合剂,最后加入硫黄和促进剂,采用这样的共混制备方法胶料综合性能最好。最佳硫化方法为:硫化温度150℃,硫化时间t90对应时间,硫化压力15.0 MPa,采用这样的硫化制备方法胶料综合性能较优。通过研究确定了SBR/TRR共混胶的共混体系(即生胶体系)、填充补强体系、防护体系、硫化体系、软化增塑体系相配合的农业轮胎配方和较佳的共混方法和硫化方法,发明了性能优成本低的填充SBR/TRR共混胶的农业轮胎胎冠胶和胎侧胶。最后将该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和徐州徐轮橡胶有限公司合作试制生产了15-24 10PR联合收割轮胎和9.5-24 6PR拖拉机轮胎,既提高了性能,又节约了成本,更大程度上做到了资源循环利用,降低了污染,保护了环境。对橡胶科技发展、橡胶循环经济和社会发展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该论文有图43幅,表74个,参考文献170篇。

李攀[3](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提出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李敏慧[4](2019)在《广州民国(1923-1936)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研究与应用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的广州处于新旧交替融合的特殊历史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造就了广州民国时期特殊的服饰文化。真实记录广州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形象的重要依据是期刊和报纸,《广州民国日报》《现象报》《妇女世界》《图画时报》等报刊资料上有关女性服饰形象信息的记录是研究广州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重要依据。创刊于1923年6月的《广州民国日报》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州地区最有影响的一份日报。报纸是广州民国时期的重要舆论工具,其中《广州民国日报》虽是官方重要报纸,但由于当时报界竞争激烈,也办了许多副刊来增加趣味性与可读性。而这些副刊当中有大量的女性形象插画、广告以及与服饰相关的文章,这些信息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广州民国时期女性的服饰品类、服饰形象和服饰观念。本文以《广州民国日报》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现象报》《妇女世界》《图画时报》等报刊资料刊载的民国时期广州女性服饰形象信息为辅助参考资料,运用实地走访法、统计法、分类法、照片参照法和总结归纳法对广州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形象进行研究。由于《广州民国日报》的办报时间为1923-1936年,因此本论文的研究时间范围集中在1923-1936年。本论文将服饰按来源分为中式服装和西式服装两种服饰类型,其中中式服装主要根据时间变化对女性服饰形象进行分阶段的流变分析,而西式服装由于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则主要根据服装使用的不同场景对女性服饰形象进行分场合的品类分析。本文通过对广州民国时期1923-1936年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的具体分析,利用在《图画时报》中找到的相关素材,与民国时期广州报刊中的女性服饰形象进行参照,对比广州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与真实女性服饰形象的异同。总结归纳出广州民国时期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的典型特征,从这些服饰特点的视角进行探讨,揭示当时的潮流风向与文化内涵,最终形成广州民国报刊女性服饰风格,结合女性服饰设计现状,通过将其与当今服饰设计语境相结合,进行广州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形象的应用设计探索与尝试,使广州民国时期1923-1936年的女性服饰形象中蕴藏的文化意象得以延续,提升广州民国时期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的国际化新形象。

胡晓亮[5](2017)在《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文中提出近代上海是作为全国的多功能经济中心,无论是在金融业、工业、商业、贸易,还是交通运输业领域都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但是由于租界的长期存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也存在许多结构性的失衡。上海解放后,在新中国逐步建立全国一盘棋的经济建设中,经济领域的结构性调整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建国初期,上海的三次工业改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上海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首先表现在生产生活资料的轻纺工业与生产生产资料的制造工业明显比重相差太大,轻纺工业所占比重过高,尤其是在物资供应相对匮乏的五十年代,无法调动足够的力量来供应上海的轻纺工业的生产;其次工业企业规模过小也是上海工业发展的痼疾,上海急需在公私合营之后通过工业企业的裁并、重组,建立稳定的生产能力;再次建国后上海除了小部分的外国资本家或者官僚资本投资的少数大厂之外,绝大多数的工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上海需要通过技术革命,提高生产率。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发表之后,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地区的发展被中央提上了日程,不仅是上海自身需要对其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整改变之前的"失衡"状态,全国对上海的"期望"也日益提升,希望上海发挥自身的工业基础,带动全国的工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开展了全方位的工业结构调整。上海进行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是对工业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组,改变之前的工业结构,使之适应上海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带动全国工业发展。上海建国之后大规模的工业改组总共进行了三次,分别为第一次工业改组(1956-1957年)、第二次工业改组(1958-1960年)和第三次工业改组(1962-1965年),这几次工业改组是由政府指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上海工业结构调整的三次尝试,工业改组根本上改变了上海失衡的工业结构,为其成为"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奠定了基础。其中第二次工业改组是在第一次工业改组建立上海完整的工业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配合了行政区划的变迁、"高精尖"工业方针的提出,在"大跃进"的复杂环境中完成了上海工业结构的巨大转型,奠定了上海当代工业布局的雏形,是三次工业改组中最具有研究价值的一次改组,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在之后六十年代末的第三次工业改组是在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和收缩,上海的基本工业发展方向没有变化。就上海本身而言,第二次工业改组也是影响上海城市发展的重大调整,第二次工业改组大规模的企业裁并改组虽只有半年的时间,但是在改组的过程中,上海整合了自身的工业发展潜力,为行政区划调整、工业区以及卫星城的扩建提供了产业基础,同时通过建立骨干企业打造了一批有生产能力的大厂,在工业改组的过程中,发展"高、精、尖"产业,建设两个基地成为上海工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系统研究了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工作准备、具体实施以及其导致的结果,并对改组过程中管理体制进行了专门探讨。本文以未被发掘过的档案资料、报刊资料为基础,从公私合营后的新工业方针以及第一次工业改组切入,剖析上海的工业结构问题,详细论述了第二工业改组的过程、影响、体制改革等,对第二次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论述。上海工业方针的变动不管是"紧缩"还是"发展","扩建"还是"新建"都是紧紧跟随国家工业发展的整体发展需要,奉行"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在全国现代化建设起步阶段扮演了重要角色。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为国家战略与地方经验关系的研究与探讨,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也是我们研究当代经济史应该重视的研究视角。

付启元[6](2013)在《城市结构的变迁与重建 ——以1949年前后的南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政权更迭之际,中国城市面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转型。城市解放以后,长期在农村战斗和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政权接管、稳定经济社会秩序等任务。由此,城市的命运被重新塑造,城市化的进程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南京作为民国首都,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变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研究以1949年前后的南京城市结构变迁为个案,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尝试用历史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变迁理论、国家与社会理论等,分析城市政权变更与社会变迁的过程与特点。论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横断面进行详细解析,以历史大转折之年透视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代,即强调重点年代,又不忽视与之相关的前后时期,从而使涉及的年代能够相互照应、联系,以系统地展示时代变迁的全貌。本文试图探讨和分析以下基本问题:即中国共产党长期战斗工作在农村,作为一种外来力量是如何成功嵌入城市社会的?是如何实现权力扩张的?如何改造和重构城市社会,解决一些棘手的社会问题?城市结构是如何转型与变迁的?社会变迁是一个长期的错综复杂的互动过程,是众多因素聚合与撞击的结果。“社会变迁是全方位的,宏观社会变迁包括意识形态、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耦合”1。论文从宏观社会变迁的角度,以1949为切入点,对建国初南京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变迁进行了研究。解放后,中共对南京城市进行了成功接管,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改造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共在对城市政务机构的接管和新政权的建设中,彻底摧毁国民党旧政权机构,构建了党政合一的一元化城市管理体制。新政权重建了社会基础,国家权力深入到基层社会领域,逐渐形成国家与社会一体化格局。在经济领域,重建金融与生产秩序,将官僚资本企业改造成国营企业并进行民主化改革,对私营工商业予以扶持和限制、改造,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结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城市经济实施了初步的计划管理,发展方向由消费性城市向生产性城市转型。社会整合与改造方面,新政权努力解决失业、游民乞丐、娼妓、贩毒等现代化过程中极易出现的“城市病”,使旧社会长时间不能解决的一些社会问题得以成功治理。在社会组织变迁方面,新政权通过对社会组织的清理、改造与重建,实现了从“社会团体”到“人民团体”的转变。同时,新政权加强了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通过文教机构的国有化和文化社团的官方化,建立了一个高度国家化的文化组织体系,由过去的多元文化向新时期的一元文化转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接管了旧南京的教育事业并对其进行了调整和改造,改革了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形成高度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与单一专才教育模式。教育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实现了教育机构的国有化。二是确立新闻宣传的新导向,私营传媒经过改造消亡和中共新闻体系的建立使新闻业经历了从旧时代向新时代的转型。三是改造旧文艺,建构了高度一元化、意识形态化的新文艺范式,实现造成了文艺的组织化与作家身份的嬗变。四是进行宗教革新,成功地实现了城市宗教团体的改造与转型,造成“洋教”本土化,实现国家对宗教界的有效组织控制。总之,1949年后的城市社会变迁主要依靠政治力量的推动,是一种有计划性的变迁。这种新社会是国家权力高度扩张,国家社会合为一体的社会。中国共产党通过清除旧的社会结构,并以原来的底层民众为核心重构了城市社会组织体系,建立了一个与国家意志高度一致的社会体系,第一次实现了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整合与控制。其基本特征是社会管理组织化、社会整合动员化、社会生活政治化。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做到了国家权力向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其深层原因在于国共两党整合社会的模式不同。建国初中国共产党建构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城市管理体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治理社会问题,但造成了政府权力的边界无限扩张以及社会中间力量的萎缩,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社会的活力与自主性。

张保岗[7](2013)在《丁腈橡胶微观结构与性能及高性能丁腈磁性橡胶的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橡胶和填料的微观结构是决定其硫化胶性能的关键因素。丁腈磁性橡胶是由丁腈橡胶、磁粉和少量配合剂混炼后,经硫化制造而成的弹性磁性材料。近期应用研究不仅要关注其的磁性能,对其物理机械性能和防老化性能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在研究丙烯腈含量和炭黑对丁腈橡胶性能的影响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磁性橡胶体系中粘结剂、补强剂、增塑剂、偶联剂、防老剂、硫化体系等种配合剂对性能影响,最后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配方进行优化,制备了符合客户高要求的丁腈磁性橡胶。考察了丙烯腈含量对丁腈橡胶加工性能、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硫化反应、玻璃化温度、热裂解反应、红外特征峰及交联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丙烯腈含量的增加,混炼转矩增加,但是少量炭黑的加入,能改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混炼转矩差距减小;硫化速度先增加后减小,丙烯腈含量大约在28%左右速度最快;拉伸强度随着丙烯腈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ACN含量大于28%后,增加更明显;丙烯腈具有促进硫化作用,随着丙烯腈含量增加,硫化行为发生变化;热裂解过程中,由于双键交联和ACN环化放热共同作用,放热峰峰值温度先增加后降低;红外光谱显示,除了C=N伸缩振动吸收峰没有发生位移外,其他特征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兰移,兰移程度依次为:vasCH2> vsCH2>δCH (trans-1,4)>δCH2>γ(C≡N);随着丙烯腈含量的增加,玻璃化温度呈线性增加,且影响程度较大,物理交联密度和总的交联密度增加,化学交联密度先增加后减小。考察了炭黑粒径对丁腈橡胶加工性能、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硫化反应、玻璃化温度、热裂解反应及交联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炭黑对其加工性能影响显着;炭黑粒径对硫化速度影响较小,但随着粒径减小,焦烧时间和硫化时间都缩短;综合物理机械性能N330炭黑的最优;炭黑对硫化反应影响较小,活化能相差不大;炭黑对丁腈橡胶热裂解具有稳定作用;炭黑粒径对胶料玻璃化温度影响也较小;不同粒径炭黑对其物理交联密度影响较小,但随着粒径的增加其化学交联密度显着降低。制备了特效流动剂ZN-1,并考察了粘结剂、磁粉、偶联剂类型和用量及处理工艺、补强剂用量等关键因素,结果表明:自制特效流动剂具有一定增塑作用,改善了磁粉分散性能,且抗老化性能优良:磁粉应选择粒径较小且均匀,径厚大约在3.0-4.0之间,磁性能较好;磁粉用钛酸酯偶联剂重量份约1%左右,并用溶解度高的有机溶剂预分散处理,磁性能最佳;炭黑作为补强剂,使磁粉的分散性能降低,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情况下以少量为宜。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磁粉、增塑剂、防老剂、促进剂,硫化活化剂及均匀流动剂各因素对磁性橡胶强度及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方:NBR3470100; BMXF-5S850;偶联剂8.5;增塑剂5;ZnO5;SA2; N33020;DM2;RD2;防老剂MB1;ZN-17;S/DCP/TAIC0.5/1.5/2.5。并对最优配方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常态及抗老化性能优良,磁性能优异,各方面性能完全符合客户的要求。

李增元[8](2013)在《分离与融合: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与社区融合 ——基于温州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说明自由全面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不过,个体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个体的自由并不是超然于社会的绝对自由。各种社会制度创造着人类有秩序的社会生活,同时,它也可能成为阻碍个体自由发展的重要因素。以自由人为基础的“自由联合体”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自由、融合为基础的人类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基础构成部分,广大农民的自由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特别是在开放、流动社会中,广大农民的不自由性更加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它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精神文化诸多方面。就当前来看,社会流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常态。不过,农民外在的自由流动难掩内在的不自由,流动中的各种公民权利及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生存发展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开放、流动难以掩盖城乡分割、乡村社会封闭、排外的事实。建基于农村社区之上的诸多社会制度既是民众行为的社会规范,同时也往往成为约束个体自由发展的根本因素,致使社会分割、社会融合难以实现。广大农民离土难以真正离乡,城乡居民有流动自由发展不足,有流入难融入,这一矛盾在转变社会中更为突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解放农民,扩展农民自由发展权利,破除社会分割、封闭与排外的弊端,创造有机融合、和谐发展的社会,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命题,也是农民面临的历史性新命运。本文以温州市作为研究样本,对转变社会中的农民自由、社会融合诸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仅仅是本文研究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的一个引子。本文首先以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对建国以来温州社会变革中的农民自由现状进行了考察分析。在改革开放前,基层经济社会制度的变革,都直接地影响着农民的自由,农村基层社会发展过程正是一个广大农民为争取自由发展与国家互动的过程,也是广大农民扩展生存与发展权利与自由空间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城乡社会逐步走向开放、流动,经济政治体制开始变迁,广大农民在政治、经济、社会及精神文化层面的自主发展权利及发展空间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农民独立意识的增长。在现代化发展中,农民从传统小农向现代农民蜕变,逐步走向新的社会发展大舞台。然而,僵化的经济社会制度却内嵌于日渐转变的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中,构造出了外在流动、开放背景下的内在封闭社会,广大农民无法从封闭性社会结构中脱离出来,无法自由自主发展,乡村外部人员也无法自由进入与融入,整个社会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流动与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新时期温州所实施的“三分三改”与“社区重建”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以“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股改”、“地改”、“户改”为主要内容的“三分三改”破除了传统社区的封闭、排外及束缚性,破除了封闭的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促进了农民的自由流动,并保障了流动中的各项权利、权益,为外来人员的自由进入与融入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城乡社会从分割走向融合,改革实践是农民自由解放的新里程碑。在此基础上,温州市进行了农村社区重建,通过社区空间重组、组织体系重建、治理机构再造、治理机制改革,构造“城乡一体型”新社区,推动城乡基层社会对接,努力将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建设成具备政府公共管理服务功能、社区社会自我治理功能,能够为居住在社区内的不同性质居民提供平等服务、保障不同性质居民享有平等公民权利、公民待遇、社区成员权利,为社区居民提供情感归属及精神认同,具有开放性、容纳性的新型基层社会单元。基于上述考察分析,本文继而对建国以来温州农民自由发展历程及特征进行了总结性分析,对当前开放性、流动性社会发展中,温州农村新社区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定量、定性考察,并对温州社会转型发展中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社会融合影响因素进行了判断分析。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仅仅是一个大的历史背景,而流动中的农民自由及生存发展权利与权益才是农民流动背后的实质与根本性问题。正是基于此,本文建基于温州样本的实证研究,对转变社会中农民流动背景下农民自由及社区社会融合这一实质性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本文首先指出了“自由与融合”是社会流动、开放背景中农民的历史性新命题,并对国内外历史进程中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问题进行回顾与分析,探讨国内外农民自由的构成内容,及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关键影响因素。此基础上,本文对所研究的核心内容,何为农民自由、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转变社会中的农民自由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提炼;自由的个体何去何从、融合性社会及社区社会融合何以可能等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对自由、人性、社会制度等抽象问题进行了余论探讨。基于温州样本的微观考察,及社会发展的宏观性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农民自由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层次与差异性。个体是历史的、实践的、具体的,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及阶段性决定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广大农民呈现出不同的自由状况,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及精神文化不同层面。第二,人性解放与发展是农民自由及个体自由的根本内涵。个体自由,外在体现为不同历史时期个体维持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需求,这些仅仅是个体自由的外化,人性解放与发展才是人类自由的根本内涵所在。第三,社会制度是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的关键影响因素。在现实中,存在于特定经济社会结构中的个体及外化的社会关系,都受到嵌入到该经济社会的各种制度的规范与约束,一旦制度规约偏离促进人性自由方向发展,它对人的束缚性就潜在地体现了出来。第四,在解构中构建开放性、容纳性新制度是保障当前农民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破除强制嵌入到经济社会中的一系列封闭、排外社会制度,打破经济社会结构的封闭性、束缚性,建构新制度体系,推动形成各类要素自由流通、个体自由自主流动的新型融合性城乡社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个体权利权益平等,是实现个体自由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五,“自由”的个体内嵌于一个群体性、融合性社会。个体自由的实现是以他人的自由为基础,个体存在的社会是一个群体性社会,只有群体性社会实现了自由与融合发展,个体才能够真正实现自由发展。第六,开放制度体系是实现社区及社会有机融合的重要基础。不同层次融洽和谐社会的形成,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由社区制度、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及人类社会制度等诸多制度构成的开放、容纳性的制度体系,能够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个体社会认同与归属,促进融合性社会的形成与人的自由发展。自由全面发展与人性绽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体现,不过,实践中的个体自由发展与融合性社会的形成,都需要建立在相应的社会制度基础之上。

王真慧[9](2012)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研究 ——以浙江景宁畲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浙江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前沿,民营经济活跃,是我国市场经济的试验田。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现代性建构培育了良好的环境并提供了原动力,然而景宁畲族的经济尚欠发达,其文化现代性元素相对不足,这与其地域优势和市场经济优势不相符合。畲族文化的发展既要有效地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要广泛地吸收有利于其发展的先进性与现代性文化元素,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促进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本文选定市场经济特定背景下,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为田野调查点,通过文献收集、问卷调查、参与观察、重点访谈、定性与定量结合等方法,从畲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入手,通过对民族意识、市场经济观念、开放意识、公民意识、法制观念、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消费观、现代教育观等方面的描述,总结出畲族文化现代性的主动性、灵活性、务实性与客观性的特点。一方面重点分析了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推动因素,即国家话语引导、民族教育提升、市场经济推动和流动人口传播等四个推进原因。另一方面,进一步指出封闭性、消极性、市场经济、教育水平、认识与宣传、主动性不足等的是制约着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原因所在。最后,论文提出了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必须合理利用畲族文化精髓、发挥市场经济的推动力和用现代教育提升等三大路径,同时指出了应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建构共生关系、经济与文化互动关系、文化现代性建构与民族发展关系以及政府与民间协同关系。结语提出:传承与建构是畲族文化现代性发展的动力源泉,促进市场经济与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显性互动是畲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刘小青[10](2012)在《再生橡胶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再生橡胶是可利用的大量的橡胶资源,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以校企合作为背景,首先对实验用再生橡胶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其次研究了再生橡胶作为橡胶使用,分别与天然橡胶和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材料的性能及再生橡胶作为填料使用,与炭黑并用补强天然橡胶的性能;最后研究了再生橡胶发泡材料的性能。现将实验结果简述如下:(1)通过再生橡胶基本性能研究表明,试验所用再生橡胶符合特级再生橡胶要求。热失重数据分析表明,再生橡胶当中橡胶烃的含量52.94%,炭黑的含量24.60%,油和小分子物质含量10.46%。胶粉与再生橡胶的核磁共振交联密度数据对比分析说明,再生橡胶的大分子链断裂和交联网络均破坏严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胶粉不能完全脱硫,嵌入到再生橡胶中形成缺陷。(2)再生橡胶与天然橡胶并用研究发现,随再生橡胶用量的增加,并用胶的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NR/RR为60/40时出现最大值。粘弹性能,门尼粘度,炭黑分散,核磁共振交联密度测试结果表明,NR/RR并用胶两相不能形成均一的连续相,填料不能均匀分散且再生橡胶分子量较低,是导致并用胶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硫化体系研究表明,三种硫化体系中S/CZ/TMTD硫化体系硫化效果较好。(3)将再生橡胶作为填料,与炭黑并用填充天然橡胶,通过研究发现,再生橡胶与小用量炭黑并用时,力学性能随再生橡胶用量增加而降低;再生橡胶与大用量炭黑并用时,力学性能随再生橡胶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并与胶粉/炭黑并用对比,发现再生橡胶/炭黑并用填充天然橡胶力学性能高,弹性低。(4)再生橡胶与氯化聚乙烯橡胶的并用研究表明,随再生橡胶用量增加,并用胶的门尼粘度与力学性能均下降,耐老化性能提高。通过对不同硫化体系活化能计算,复配型硫化剂TCHC在两相中有匹配的硫化速率。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DCP/S硫化体系发现,在研究范围内,DCP用量在3.4-4.5份之间,硫黄用量0.5-0.9份范围内,综合性能较好。考察了助交联剂TAIC用量对再生橡胶/氯化聚乙烯橡胶并用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助交联剂TAIC用量为2-3份时,并用胶的综合性能较好。(5)研究了发泡剂、硫化体系以及填料体系对再生橡胶发泡性能的影响,发现发泡剂H用量为1.875份,碳酸氢钠用量为3.6份时,发泡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随碳酸钙和炭黑用量的增加,发泡效果先变好后变差。碳酸钙用量20份,炭黑用量6份时,发泡体综合性能较好。通过研究硫化体系S/CZ/TT,发现随硫黄和促进剂TT用量的增加发泡体发泡效果变差,物理力学性能变好。随CZ用量增加,发泡性能变好。

二、胶鞋技术讲座 第4讲 配方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胶鞋技术讲座 第4讲 配方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4.2.1 政府机构
        4.2.2 社会团体
        4.2.3 企业内部机构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5.1 社会救济
        5.1.1 灾害救济
        5.1.2 贫民救济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5.2 社会保险
        5.2.1 养老保险
        5.2.2 医疗保险
        5.2.3 伤残保险
        5.2.4 生育保险
        5.2.5 优异贡献待遇
    5.3 社会福利
        5.3.1 民政福利
        5.3.2 职工福利
    5.4 社会优抚
        5.4.1 优待补助
        5.4.2 褒扬抚恤
        5.4.3 安置复员军人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2)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性能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农业轮胎
    1.2 丁苯橡胶
    1.3 轮胎再生胶
    1.4 橡胶共混
    1.5 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2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共混体系及机理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4 共混胶共混机理分析
    2.5 小结
3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填充补强体系及机理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4 填充补强机理分析
    3.5 小结
4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防护体系及作用机理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4 老化防护机理分析
    4.5 小结
5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硫化体系及选择原因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4 硫化体系选择原因分析
    5.5 小结
6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软化增塑体系及作用原因分析
    6.1 引言
    6.2 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4 2-乙酰基芘软化增塑原因分析
    6.5 小结
7 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方法及性能
    7.1 引言
    7.2 实验
    7.3 结果与讨论
    7.4 小结
8 SBR/TRR共混胶在农业轮胎中的应用
    8.1 引言
    8.2 实验
    8.3 结果与讨论
    8.4 小结
9 结论和创新点
    9.1 结论
    9.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一)整顿老社
        (二)发展新社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一)加强组织建设
        (二)强化民主管理
        (三)健全管理制度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一)供应生产资料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四)开展生产救灾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4)广州民国(1923-1936)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研究与应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
        1.2.1 报纸上有关民国时期广州女性服饰的广告
        1.2.2 画报和期刊上刊登的广州民国时期的女性形象
        1.2.3 与民国时期广州女性服饰相关度较高的书籍
    1.3 术语界定
    1.4 文献回顾
        1.4.1 有关民国时期报刊中服饰文化现象研究的论文
        1.4.2 有关广州民国时期服饰研究的专着和论文
        1.4.3 以民国时期纺织品广告媒介为研究对象的专着和论文
    1.5 研究的方法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研究的思路
        1.5.3 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论述
第二章 广州民国时期与服饰有关的背景研究
    2.1 广州民国时期报刊中与女性服饰有关的社会背景
        2.1.1 广州民国时期的“天乳”运动
        2.1.2 广州民国时期妇女服装的约束
        2.1.3 广州民国时期“奇装异服”的整治
    2.2 广州民国时期报刊业与时尚的关系
        2.2.1 广州民国时期报刊中的广告植入
        2.2.2 广州民国时期报刊中的服饰常识
        2.2.3 广州民国时期报刊引入的海外服饰资讯
        2.2.4 广州民国时期报刊中的服饰时尚评论
    2.3 小结
第三章 报刊中广州民国时期女性服装的特点
    3.1 报刊中广州民国时期中式服装特点
        3.1.1 中式两节制服装搭配特点
        3.1.2 中式两节制服装款式特点
        3.1.3 中式旗袍款式特点
        3.1.4 中式旗袍图案特点
    3.2 报刊中广州民国时期西式服装特点
        3.2.1 特殊场景下西式服装的品类及特点
        3.2.2 日常场景下西式连衣裙的特点
        3.2.3 夏季西式分体的服装特点
        3.2.4 冬夏季西式外套的服装特点
    3.3 小结
        3.3.1 中式女性服装小结
        3.3.2 西式女性服装小结
第四章 报刊中广州民国时期女性服装配饰及相关行业的特点
    4.1 女性服装配饰特点
        4.1.1 头部发式特点
        4.1.2 头部装饰配件特点
        4.1.3 颈部至肩部的装饰
        4.1.4 手部的配饰
    4.2 报刊中女性服饰行业特点
        4.2.1 报刊中的鞋业和丝袜业
        4.2.2 百货公司广告上的服装
        4.2.3 洋服店广告上的服装
        4.2.4 报刊中服装面料的品类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广州民国时期报刊女性服饰元素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5.1 粤港两地对民国服饰文化的宣传
    5.2 广州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的创新设计
        5.2.1 服装设计理念
        5.2.2 服装设计思路
        5.2.3 服装图案创新设计思路
    5.3 服装制作中的难点分析及应对方法
        5.3.1 服装制作中的难点分析
        5.3.2 使服装上印花图案连贯的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5)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关于"工业改组"与"经济改组"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各地的工业改组研究
        三、关于上海工业发展的经济思想研究
        四、关于工业改组的相关理论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三、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工作准备
    第一节 上海新工业方针的提出
        一、上海工业发展新定位
        二、中央以及上海市委政策的调整
        三、上海工业发展新需求
    第二节 第一次工业改组始末
        一、第一次工业改组概况
        二、第一次工业改组的遗留问题及其影响
第二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实施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改组概述
        一、改组形式
        二、第二次工业改组的转折
    第二节 重点工业局以及专业公司的工业改组
        一、机电工业局
        二、纺织工业局
        三、轻工业局
        四、冶金工业局
        五、化学工业局
    第三节 工业改组的工作方法
        一、工业改组的步骤
        二、工业改组中的企业管理
        三、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人员安排
第三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中的管理体制变迁
    第一节 行政组织形式
        一、中央权力的下放
        二、工业局-专业公司-工厂三级管理体制
        三、"串管"、""联管""与""统管""的基层企业管理
    第二节 平行部门的协同合作
        一、国际贸易与工业改组的"联调"
        二、商业局对工业改组的"协调"
        三、财政局对工业改组的"降温"
    第三节 工业管理体制
        一、企业管理体制
        二、大中小企业关系
第四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布局调整
        一、旧工业布局的局限
        二、卫星城、工业区的设立
        三、行政区划调整
    第二节 向高精尖起飞
        一、以高精尖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战略
        二、高精尖规划的主要成果
        三、企业的扩建与新建
    第三节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不足
        一、生产方向问题
        二、改组过程问题
        三、街道工厂以及自发户问题
        四、公共关系紧张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1956年卫生工程业经改规划(草案)
    附录二 上海市制笔业工业改组记录
    附录三 经济改组计划表
    附录四 公私合营源鑫中心吸收新城厂工作计划
    附录五 自行并厂调查报告
    附录六 上海市仪器仪表工业公司为请求批准生产改组的报告
    附录七 各工业局要求商品生产排队表
    附录八 经济改组中有关问题的初步意见
    附录九 上海市机电工业局关于局、公司、工厂三级组织职权划分
    附录十 上海市机电工业局关于中小型工厂管理问题的初步意见(草稿)
参考文献
致谢

(6)城市结构的变迁与重建 ——以1949年前后的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理论视角
        一、社会变迁理论
        二、国家与社会理论
        三、历史社会学理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近代城市变迁研究
        二、当代城市变迁研究
        三、南京城市变迁研究
第二章 城市权力结构的变迁
    第一节 对城市旧政权的接管
        一、过渡性政权机构的建立
        二、旧政权系统的彻底打碎
        三、对留守人员的分类处理
    第二节 城市一元化治理体制的建构
        一、党对干部队伍的管控
        二、三级政权体系的构建
        三、城市政治参与的扩大
    第三节 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扩张
        一、城市新政权的根基性构造
        二、“单元式”管理模式构建
        三、乡村权威的根本性转换
第三章 城市经济结构的演变
    第一节 经济秩序的重构
        一、金融系统的综合式干预
        二、生产秩序的结构性恢复
    第二节 公有化企业生产关系变革
        一、企业民主改革
        二、企业生产改革
    第三节 私营工商业的渐进式淡出
        一、生产方向的转变
        二、劳资关系的调整
        三、所有制结构变革
第四章 城市社会的全面改造
    第一节 社会救济方式的变化
        一、国家、社会主导的社会救济
        二、“政府包揽型”的社会救济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多元化治理
        一、失业无业人员的处理
        二、乞丐娼妓的收容改造
        三、禁毒政策的发展演变
    第三节 社团组织结构的单一化
        一、旧社团组织的清理
        二、社团组织的国家化
    第四节 “生活政治”:生活方式变迁
        一、服饰审美的变化
        二、娱乐生活的嬗变
        三、就业方式区隔化
第五章 城市文化的重塑
    第一节 教育领域的变革
        一、高校新教育体制的形成
        二、中小学及社教事业改造
    第二节 舆论空间的“破”与“建”
        一、民国新闻自由空间的缩小
        二、城市解放后的舆论新格局
    第三节 新文艺范式的确立
        一、文学组织建构与作家身份嬗变
        二、艺术的革新与艺人地位的提升
    第四节 信仰重塑:“洋教”的自主化
        一、基督教革新运动
        二、天主教的本土化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建国初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国共两党整合社会模式比较
参考文献
后记

(7)丁腈橡胶微观结构与性能及高性能丁腈磁性橡胶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丁腈橡胶结构与性能简介
        1.1.1 NBR结构
        1.1.2 丁腈橡胶的基本性能
        1.1.3 丁腈橡胶加工特性
    1.2 丁腈橡胶的应用
    1.3 填料/橡胶的传统补强机理
        1.3.1 容积效应
        1.3.2 弱键和强键理论
        1.3.3 Bueche的炭黑粒子与分子链的有限伸长理论
        1.3.4 橡胶大分子链滑动理论
        1.3.5 壳层模型理论
    1.4 磁性材料简介
        1.4.1 永磁材料主要类型
        1.4.2 铁氧体材料简介
    1.5 磁性材料的基本磁学参量
        1.5.1 磁滞回线
        1.5.2 磁场强度
        1.5.3 剩磁
        1.5.4 矫顽力
        1.5.5 内禀矫顽力
        1.5.6 最大磁积能
    1.6 粘结磁体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粘结剂方面研究现状
        1.6.2 磁粉研究现状
        1.6.3 配合剂方面研究现状
    1.7 磁性橡胶在汽车上的应用介绍
        1.7.1 磁性橡胶轮胎制品
        1.7.2 非轮胎磁性橡胶制品
    1.8 汽车用磁性橡胶发展前景展望
    1.9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0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性能测试
第三章 丙烯腈含量对丁腈橡胶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配方
    3.3 胶料制备
        3.3.1 混炼胶制备
        3.3.2 硫化胶制备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丙烯腈对丁腈橡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3.4.2 丙烯腈对丁腈橡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3.4.3 丙烯腈对丁腈橡胶硫化性能的影响
        3.4.4 丙烯腈含量对丁腈橡胶热性能的影响
        3.4.5 不同丙烯腈含量丁腈橡胶的红外表征
        3.4.6 丙烯腈含量对丁腈橡胶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3.4.7 丙烯腈含量对丁腈橡胶交联密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炭黑对丁腈橡胶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配方
    4.3 胶料制备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炭黑对丁腈橡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4.4.2 炭黑对丁腈橡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4.4.3 炭黑对丁腈橡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4.4.4 炭黑对丁腈橡胶硫化反应的影响
        4.4.5 炭黑对丁腈橡胶热裂解性能的影响
        4.4.6 炭黑对丁腈橡胶玻璃化温度影响
        4.4.7 炭黑对丁腈橡胶交联密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性能丁腈磁性橡胶的制备
    5.1 前言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磁粉选择
        5.2.2 磁性橡胶专用均匀流动剂的研制
        5.2.3 粘结剂橡胶牌号的选择
        5.2.4 炭黑含量对磁性橡胶性能的影响
        5.2.5 硫化体系对磁性橡胶性能的影响
        5.2.6 偶联剂种类的选择及处理工艺探索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磁性橡胶配方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设计
    6.1 前言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6.2.1 正交实验设计与实验
        6.2.2 最优配方的性能测试
    6.3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分离与融合: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与社区融合 ——基于温州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农民流动中的内在束缚: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主要分析框架及分析视角
        (三) 主要分析方法及分析单位
        (四) 简短的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一) 理论研究方法
        (二) 实证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 自由及农民自由
        (二) 社区及社会融合
        (三) 农村社区及社区治理
    六、论文研究中几对关系的交代与说明
        (一) 社会转型与转变社会
        (二) 农民流动与农民自由
        (三) 社区社会融合与社会融合
    七、个案介绍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温州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农民
    一、1950-1957:土改、合作化与包产到户
        (一) 土改
        (二) 合作化
        (三) 包产到户
    二、1958-1978:人民公社化
        (一) 走集体
        (二) 大跃进
        (三) 再包产到户
        (四) 社队经济及发展副业
    小结 生存伦理及制度收放中的农民现实自由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农民及现实困境
    一、1978-1984:人民公社后期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 进城与造城
    二、1985-2006:乡政村治时期
        (一) 村民自治
        (二) 经济社会转型与分化
    三、2006年以来:现实矛盾与困境
        (一) 基层治理体系滞后
        (二) 农民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
        (三) “村社一体”、“政经不分”
        (四) 分化、流动中的封闭、分割与排外
    小结 农民自由的扩展及社会流动中的结构性束缚
第四章 三分三改
    一、政经分开
        (一) 政经不分的历史
        (二) 村委会和经济组织的分离
        (三) “身份分离”促进的农民自由
    二、资地分开
        (一) 集体资产的捆绑性束缚
        (二) 土地资产与非土地资产的分离经营
        (三) 资产重组的农民自主及自由
    三、户产分开
        (一) “户产一体”背景下的社区封闭与排外
        (二) 户口与产权组织关系的分离改革
        (三) “产权明晰”推动的自由流动与利益维护
    四、股改
        (一) “人人有份、人人无份”的集体资产
        (二) 经营性资产的量化入股
        (三) “资产量化”的个体财产与经济自由支配权
    五、地改
        (一) 集体产权下的土地要素流动困境
        (二) 农用地、宅基地、建设用地改革
        (三) “地权变革”盘活的土地财产及农民“离土离乡”
    六、户改
        (一) 城乡二元户籍及利益捆绑
        (二) 剥离附属功能、恢复社会管理功能的户籍改革
        (三) “户改”启动的迁徙自由及流动中的公民权利
    小结 “三分三改”突破的封闭经济社会结构及促进的农民自由
第五章 社区重建
    一、农村社区重建的背景及现实基础
        (一) 社区重建的历史背景
        (二) 社区重建的基础与目标
    二、社区地域空间的重组
        (一) 跨越村界的联合大社区
        (二) 突破封闭边界的自由与认同
    三、社区组织体系重构
        (一) 开放性组织体系
        (二) 全覆盖管理、服务中的平等、认同及归属
    四、社区治理机构再造
        (一) 合作性治理机构
        (二) 开放治理中的自我公共空间
    五、社区治理机制变革
        (一) 协商式治理机制
        (二) 多元参与中的自由与认同
    小结 流动背景下社会重建中的个体化、认同与归属
第六章 转变社会中的温州农民自由及社区社会融合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温州农民自由发展历程及特征
        (一) 建国初期:制度建构中的“自由”及“不自由”
        (二) 集体化时期:封闭社会结构中的农民自由及其抗争
        (三) 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革释放的自由及其限度
        (四) 新时期:“三分三改”释放的新自由
    二、农民流动背景下的当代新社区社会融合现状
        (一) 社会融合的多维度因素
        (二) 社区社会融合的指标体系建构
        (三) 基于融合指标体系的温州新社区考察
        (四) 社区社会融合效度考察的基本结论
    三、温州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与社区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温州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
        (二) 流动背景下现代新社区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
    小结 曲折的个体化及艰难的再嵌入融合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制度基础
    一、流动背景下的农民自由与融合: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历史新命运
    二、我国历史进程中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
        (一) 传统专制社会中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
        (二) 建国以来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状况
        (三) 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制度关联性
    三、国外农村基层社会变革中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
        (一) 基层社会制度变迁改变的“农民命运”
        (二) 社会制度构建的“社会融合”
        (三) 国外社会变革中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制度价值
    四、农民的自由及其实现
        (一) 农民自由
        (二) 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
        (三) 农民自由的实现
    五、自由中的社区社会融合
        (一) “自由”个体何去何从
        (二) 融合性社会
        (三) 社区社会融合何以可能
    六、社区社会融合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大融合
    七、基本结论
    余论 自由、人性与制度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部分访谈资料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9)市场经济背景下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研究 ——以浙江景宁畲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田野调查图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文化现代性研究
        (二)少数民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研究
        (三)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研究
    三、主旨、内容、创新与不足
        (一)主旨
        (二)内容
        (三)创新
        (四)不足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采用理论
        (二)研究方法
    五、有关问题说明
        (一)文化现代性
        (二)研究时空
        (三)调查点概貌
        (四)田野工作
        (五)其他事项
第一章 景宁畲族概貌
    一、自然生境
    二、生计方式
        (一)主要生计方式
        (二)辅助生计方式
    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四、主要文化事象
        (一)山歌
        (二)服饰
        (三)风俗
        (四)节庆
        (五)民间故事
        (六)民族体育
第二章 畲族文化的现代性建构表现及特点
    一、民族意识增强
        (一)民族认同意识
        (二)民族自觉意识
        (三)民族发展意识
        (四)民族权利意识
    二、市场经济观念确立
        (一)市场意识
        (二)竞争意识
        (三)质量意识
        (四)服务意识
    三、开放意识深化
        (一)多元的就业观念
        (二)自主的婚姻家庭观念
    四、公民意识强化
        (一)确立国家意识
        (二)增强平等意识
        (三)树立公众利益
    五、法治观念加强
        (一)现代法制意识基本确立
        (二)传统习惯法逐渐淡化
        (三)用诉讼解决纠纷与矛盾
    六、现代生活方式提升
        (一)衣着时尚化
        (二)饮食的现代化
        (三)居住现代化
        (四)出行便捷化
    七、现代消费观念凸显
        (一)消费支出增加
        (二)消费档次提高
        (三)倾向服务消费
        (四)重视文化消费
    八、现代教育及人才观念深入人心
        (一)对现代教育的重视
        (二)人才观念的拓展
    九、主动接受科学思想及知识
        (一)现代科学知识增长
        (二)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三)主动运用现代科技
    十、景宁畲族文化的现代性建构特点
        (一)主动撷取畲族文化精髓构建文化现代性
        (二)灵活借助市场经济加速文化现代性建构
        (三)善用政策区位优势助推文化现代性建构
        (四)正确认识畲族文化现代性发展不平衡性
第三章 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推进原因
    一、政策引导促进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
        (一)政策扶持
        (二)经济支持
        (三)文化建构
    二、民族教育提升文化现代性建构
        (一)教育观念的改变
        (二)教育内容的更新
        (三)多渠道的人才培养
    三、市场经济推动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
        (一)景宁畲族市场经济发展“三条路”
        (二)市场经济推动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
    四、流动人口对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传播
        (一)流入人口:到景宁“授人以鱼”
        (二)流出人口:学艺归来谋发展
第四章 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制约因素及其影响
    一、畲族传统社会封闭性制约文化现代性建构
        (一)社会结构相对稳固
        (二)自然经济运作模式
        (三)相对封闭的心理
    二、畲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影响文化现代性建构
    三、畲族教育水平偏低影响接受文化现代性建构
    四、畲族市场经济水平偏低制约文化现代性建构
    五、对文化现代性建构的认识和宣传不充分
    六、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具体措施不够
    七、文化现代性建设的主动性不足
第五章 加强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对策
    一、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具体路径
        (一)合理利用畲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
        (二)发挥市场经济对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推动作用
        (三)用现代教育提升畲族同胞的文化现代性
    二、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应处理好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传承与先进文化发展的共生关系
        (二)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互动关系
        (三)文化现代性建构与民族发展的协调关系
        (四)政府力量与民间作用的协同关系
结论
    一、传承与建构是畲族文化现代性发展动力
    二、市场经济要与文化现代性建构显性互动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A: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B:景宁少数民族基本情况
附录 C:浙江省畲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10)再生橡胶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橡胶产业现状
    2 国内外废旧橡胶现状
        2.1 黑色污染概况
        2.2 废旧橡胶资源回收利用现状
    3 废旧橡胶循环利用方法
    4 再生橡胶
        4.1 再生橡胶的特点及分类
        4.2 再生橡胶的制备工艺
        4.3 再生橡胶的应用
    5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再生橡胶的表征
    1 实验准备
        1.1 主要实验材料
        1.2 主要设备与仪器
        1.3 再生橡胶性能测试试样制备
        1.4 性能测试
    2 实验结果
        2.1 再生橡胶基本性能测试标准实验配方
        2.2 再生橡胶基本性能分析
        2.3 再生橡胶的红外谱图分析
        2.4 再生橡胶的热失重分析
        2.5 胶粉与再生橡胶核磁共振(NMR)交联密度对比
        2.6 胶粉与再生橡胶微观形貌对比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再生橡胶与天然橡胶的并用研究
    1 实验准备
        1.1 主要原材料
        1.2 实验设备
        1.3 试样制备及性能测试
    2 NR/RR 并用胶硫化体系的探索
        2.1 实验方案
        2.2 硫化性能
    3 NR/RR 不同并用比的研究
        3.1 实验方案
        3.2 门尼粘度
        3.3 硫化性能
        3.4 核磁共振交联密度
        3.5 粘弹性能
        3.6 炭黑分散
        3.7 物理机械性能
    4 不同硫化体系相同 NR/RR 并用比性能比较
        4.1 三种不同硫化体系配方
        4.2 核磁共振交联密度比较分析
        4.3 物理力学性能对比
        4.4 老化性能对比
        4.5 硫化性能对比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再生橡胶/炭黑并用补强天然橡胶的研究
    1 实验准备
        1.1 主要原材料
        1.2 主要设备与仪器
        1.3 试样制备及性能测试
    2 再生橡胶与小用量炭黑并用填充天然橡胶研究
        2.1 实验方案
        2.2 硫化性能
        2.3 物理机械性能
    3 再生橡胶与大用量炭黑并用填充天然橡胶研究
        3.1 实验方案
        3.2 硫化性能
        3.3 门尼粘度
        3.4 物理机械性能
    4 胶粉与炭黑并用填充天然橡胶的研究
        4.1 实验方案
        4.2 硫化性能
        4.3 物理机械性能
    5 炭黑/再生橡胶与炭黑/胶粉并用填充天然橡胶比较
        5.1 硫化特性对比
        5.2 物理机械性能对比
        5.3 老化性能
    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再生橡胶与氯化聚乙烯橡胶的并用研究
    1 实验准备
        1.1 主要原材料
        1.2 主要设备与仪器
        1.3 试样制备及性能测试
    2 再生橡胶与 CM 并用比的研究
        2.1 实验配方
        2.2 硫化性能
        2.3 物理机械性能
        2.4 老化性能
    3 CM/RR 并用硫化体系的研究
        3.1 三种不同硫化体系对比
        3.2 DCP/S 硫化体系对共混胶性能影响
        3.3 过氧化物(TAIC)用量对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3.4 硫磺与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并用对 CM/RR 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再生橡胶发泡性能的研究
    1 实验准备
        1.1 主要原材料
        1.2 实验所需仪器
        1.3 试样制备及性能测试
        1.4 压力发泡工艺
        1.5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1.6 发泡体发泡特性
    2 发泡剂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2.1 发泡剂 H 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2.2 发泡剂碳酸氢钠用量对再生橡胶发泡的影响
    3 填料对再生橡胶发泡性能的影响
        3.1 碳酸钙用量对再生橡胶发泡性能影响
        3.2 炭黑用量对再生橡胶发泡性能的影响
    4 硫化体系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4.1 硫黄用量对发泡性能影响
        4.2 CZ 用量对发泡性能影响
        4.3 TT 用量对发泡性能影响
    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胶鞋技术讲座 第4讲 配方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农业轮胎用SBR/TRR共混胶制备、性能及机理分析[D]. 徐云慧.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广州民国(1923-1936)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研究与应用设计[D]. 李敏慧.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5]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D]. 胡晓亮.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1)
  • [6]城市结构的变迁与重建 ——以1949年前后的南京为例[D]. 付启元. 南京大学, 2013(06)
  • [7]丁腈橡胶微观结构与性能及高性能丁腈磁性橡胶的制备研究[D]. 张保岗.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7)
  • [8]分离与融合: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与社区融合 ——基于温州的实证调查[D]. 李增元.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9]市场经济背景下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研究 ——以浙江景宁畲族为例[D]. 王真慧.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6)
  • [10]再生橡胶的应用研究[D]. 刘小青. 青岛科技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胶鞋技术讲座第四讲配方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