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国家“五通”

成人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国家“五通”

一、成教部门对全国“五普”要高度重视(论文文献综述)

齐鹏[1](2016)在《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于2014年2月正式并轨。这是中国养老保险发展的重大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由于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及实施时间比较短暂,既无适合国情的理论指导,也无厚实的实践经验参照,加之制度覆盖人口多,制度不完善,所以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研究成为当前中国国内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本文“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本文在梳理和分析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把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具体分解为五方面,即基金支付能力问题、基金监管能力问题、待遇给付公平问题、经办服务能力问题、政策认同提高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量研究法、访问研究法分别对每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而后又选择在这些方面或某个方面占优势或与中国经济社会实际接近的四个典型国家进行比较研究,以求对中国的启示。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村社实际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解决对策。这是对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研究的补充和发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运用基金支付能力衡量指标,即基金支付率、基金支付GDP占比和基金累结支出倍数,以及相关数据资料,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和各地区基金支付能力问题,并从筹资能力角度分析了成因。第二,通过分析养老保险高效基金监管能力的特征,即独立自治、协调制衡、科学监控、社会监督,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能力问题,并从统筹管理层次、监管行政化及政府责任角度分析了成因。第三,运用年金现值模型,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同类型参保居民待遇收益公平问题;基于地区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及人口指标,比较分析了政府补贴地区分配公平问题。而且,从缴费制度、政府补贴制度的弹性及待遇公平调控等角度分析了成因。第四,基于公共政策认同理论,分析了养老保险政策认同的基本内容和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认同存在的问题,并从待遇保障、政府责任、基层干部养老保险工作作风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利益表达等角度分析了成因。通过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本文结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第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整体压力大且地区不平衡。主要是由政府财政筹资结构上轻下重、村社补助配套政策缺失、基金收益低、缴费累退激励等造成的。因此,必须调整参保、缴费、待遇等制度设计,建立基于政府财政的高效基金筹集及基金平衡制度,建立基于市场的高效基金收益制度。第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能力不足,质量和效率低,突出表现为监管独立自治不够、协调制衡不强、科学监控不足及社会监督缺位。主要是由统筹层次低、监管行政化、法规不健全、监管投入不足等造成的。因此,必须提高基金统筹管理层次,建立独立自治型基金监管机制,建立基金投资风险评定与控制机制,健全监管法规,完善社会监督。第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给付公平问题凸出,缴费收益、地区待遇给付及政府补贴分配等不公平,与城镇职工养老待遇差距大。主要是由缴费“收入关联”弹性不足、政府补贴“梯度层级”不够、待遇公平调控机制不健全等造成的。因此,必须建立比例缴费机制、以县区及其指标为基础的政府补贴“梯度”分配机制及待遇公平调控机制等。第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不足,质量和效率低,不能满足“制度规模”不断增大的需要,主要是镇村(社)经办机构及服务点不健全、经办服务人员少且自身经办能力存在问题、经办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等。主要是由政府对经办服务认识不到位、经办服务政策制定不科学、地方财政投入不足等造成的。因此,必须建立基于政府和社会的高效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第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认同提高乏力,限制了城乡居民参保及缴费档次提高。主要是由制度待遇定位低且待遇调整未规范落实、政府养老保险经办服务建设不够、基层干部养老保险工作作风问题等造成的。因此,除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待遇和加强经办服务建设外,还必须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及转变基层干部养老保险工作作风等。

周彦兵[2](2016)在《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与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各国在其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都出现过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例如,在欧美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也呈现“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不过其剩余劳动力的迁移往往通过一步到位的模式完成身份的转变。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显带有中国标签,具有中国特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式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明显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导致“农民工”这一特殊阶层的出现。所谓“农民工”,就是我国在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的一个跨越城乡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户籍在农村,但在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依靠工资生活的劳动人口。“农民工”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在城市务工并不同程度地融入城市社会,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推动社会建设和发展,参与创造社会财富。“农民工”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阶层,他们“亦工亦农”而又“非工非农”,他们实现了职业转变,但是却没有同步实现身份转换。农民工群体因第二代的到来发生代际分化,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农民工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日益成为该群体的中坚力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生活时代和自身特点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生活,市民化意愿更为强烈,然而在现实中他们市民化的进程却步履艰难,面临被城市边缘化的困境,这种困境给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带来不平不满,同时也给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无可置疑,无论是统筹城乡发展,亦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研究将新生代农民工亟待市民化做为问题的起点,站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放置在群体生命历程的整体脉络中,通过观察分析这一特殊群体生命历程的时空场域转换,从微观角度,从个体及一般,动态的观察该群体生命轨迹发展的历程,具体研究继续教育活动这一事件在该群体生命历程的重要影响。本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是转折点(拐点)、关键事件和生命轨迹等。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法等。本研究追溯了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揭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实际,这也让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不同于国外剩余劳动力的城市融入过程。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即是要求他们在综合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贴近或者达到市民标准。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历程来看,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从劳作农民到产业工人,职业发生重大变化,是否愿意持续学习?是否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如何通过继续教育活动这一关键事件实现市民化?这些成为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本研究提出,继续教育是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突破市民化能力瓶颈的主要路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有效供给,就是要培养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未来的城市市民,内容上加强意识形态和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和公民素养始终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形式上应具有开放、轻量、个性、趣味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向进一步有关部门提出政策保障和经费投入等建议,期望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论文分三部分,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归纳综述论文的相关研究现状,介绍论文的理论框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观点等内容。第二部分正文。即主要研究观点,包括第一章到第八章的内容。第一章,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轨迹和生命历程描述。按照人们对生命周期的常规理解和体验,具有市民化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农民阶段——农民工阶段——市民阶段”。农民阶段是生命历程的初始状态,农民工阶段是农民工生命历程的拐点,拐点的出现预示着农民工生命轨迹的方向发生改变,市民阶段是农民工生命历程的转折点,市民化的完成标志着农民工非农身份的彻底转变。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的阶段,继续教育是关键事件,通过继续教育实现自我提升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路径。第二章,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与阶层解析。本章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出生组特征、群体特点,在城市社会中的角色与困惑。第三章,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勘察与社会定位。本章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谈,从就业状况、岗位特征、职业能力等方面来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转型中的经济生活、政治参与、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生存现状,这种现状亦决定了该群体在城市社会中的定位。第四章,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与自我成长。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市从事非农职业的农民,他们定居城市,具有成为市民的可能,却又没有得到正式市民的资格。农民工阶段是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渡阶段,充满希望而又长路漫漫。这一阶段,要求新生代农民工至少完成四个方面的蜕变:一是职业身份变化,从农民工变为产业工人,即从次属的、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上流动劳力转变为首属的、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上的有专业技术的工人;二是自身素质变化,即通过不断学习,实现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提升;三是社会身份变化,即由农民转变成潜在市民;四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变化。第五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调查分析。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历程中,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其市民化能力的发展。本章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需求(职业技能、文化知识、行为)、经济发展需求、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等角度出发,分析新生代农民对继续教育的应然需求状态。第六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现状剖析。现有继续教育的供给,从课程内容到学习模式,都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应然需求有较大差距,现有继续教育供给只关注到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上岗等的短视利益;很难从长远上帮助他们实现非农职业身份的根本转换。站在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角度,市民化是根本目标,人文素质教育才是关键因素。第七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路径探析。继续教育的有效供给:第一,搭建政府、社会、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四位一体的工作平台,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第二,供给内容应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人文素质教育是促使新生代农民工改变生命轨迹的重要手段;第三,学习方式上应向着开放化、个性化、轻量化、趣味化、协作化等基于信息网络,更以人为本的模式发展。第八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社会路线保障。时代背景与社会变革的力量大于个人奋斗,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有效推进更需要国家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制度创新和制度保障。结论部分对论文做了简短的总结和展望。本研究站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从微观入手,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激励个人成长与蜕变,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生代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的变迁,使他们的生命历程失去可参照的社会标准时间,通过继续教育有效供给模式的构建,帮助他们建立起社会标准时间表,明确社会活动参与的时间节点,这也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政府的主导能更行之有效地帮助该群体实现城市融入。

胡美芬[3](2013)在《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影响研究 ——以S学院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从2008年以来呈大幅缩减趋势。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减少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的最直接影响是造成高等教育机构之间激烈的生源竞争。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历史不长、教育资源短缺、办学实力不强、缺乏特色等因素,将遭受不小的冲击。新建本科院校承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和服务地方经济的使命,其顺利过渡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和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实现。本文从新建本科院校角度,研究适龄人口下降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首先,通过国家人口统计数据考察我国社会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湖南省和S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发现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呈现逐步减少的发展趋势。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的历史发展情况,适龄人口的缩减会影响到新建本科院校的招生规模、办学经费、教育资源、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战略的制定等方面。其次,通过对文献的查阅,了解美国和日本在适龄青年缩减时代,高等教育机构采取拓展生源范围、变革教学方式、灵活管理制度、注重特色发展等措施应对总体生源的锐减;我国高校也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扩大招收比例、加强招生宣、注重校企合作、适应市场需求等。再次,采用数据分析法,通过对案例新建本科院校2008年以来的专业招生情况的变化、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及收入水平变化的分析,获知与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的专业招生情况不理想,进而影响了专业结构的设置。另外,成人教育招生受适龄人口减少影响较大,招生规模呈现逐步下降趋势。最后,通过对案例院校领导的深度访谈,了解到在生源竞争时代,案例院校采取理性确定办学定位、对接地方产业链优化专业结构、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认真部署招生宣传工作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案例院校的生源竞争力,对其他同类院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四东[4](2012)在《中国文化规划研究:内容、层系、方法、案例》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分析了文化规划的内涵、国内外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进展等,从完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视角,构建了我国转型期城市规划体系中的文化规划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并以晋北城镇群、深圳、桃源居社区文化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理论框架主要探讨了文化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若干技术要点,包括规划编制流程、目标价值、主要类型及其内容、基本定位与内容层系、文化规划及其实施效应评估等;方法体系包括文化发展现状评估方法、文化规划的基本规划方法及其实施效果评估方法等。

余秀琴[5](2009)在《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文中认为当代中国经济转型已进入科学发展轨道,当今合作职业教育已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主流,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正稳步踏上新的历史征程。在新的环境中职业教育必须有新的发展特色。目前,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已提上政策议程,但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解决。围绕着实践、理论、政策和策略这四个研究重点和特定环境中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这条研究主线而展开,构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研究框架,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判断和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和问题;研究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创新;从政策系统、政策过程和政策内容角度分析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从战略规划、组织变革、制度建设角度探讨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策略。重要研究结论有:其一,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期不同阶段合作职业教育的表现形式,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渐进性、方向性探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其二,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了政府、市场与职业教育集团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过程中的新型资源配置关系,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好特定环境中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问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合作培养。其三,从政策分析、战略规划、组织变革和制度经济学角度,重点分析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问题的认定和政策目标体系,及三大发展策略,提出了一揽子加快推进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保障和策略建议。主要研究创新点表现为两大层面:一是研究路径的创新:采取了“实践—概括—理论,经由政策和策略,再指导实践”的研究路径。二是部分研究观点的创新:1.丰富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概念体系。2.概括了五个新的理论观点。含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理念;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跨”利基论;职业教育集团与境俱进观;合作职业教育观以及组织集合体概念。3.构建了五个新的结构模型。含职业教育集团类型树;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环境分类及相应关系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目标架构;职业教育集团化组织设计架构以及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层四维战略规划架构。4.梳理出三个新的演进路径。含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适应性探索的演进;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演进以及职业教育集团化政策问题的演进。5.确立了一条职业教育集团治理的首要原则,即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治理主客体责权利统一原则。6.提供了一个制度分析框架和一份政策建议稿。《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笔者在参与“教育部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重大课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研究工作背景下确立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经过历时两年的课题跟进、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应用了职业教育学、教育学、管理学、组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策学等多学科观点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为加快推进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为职业教育集团利益相关者制定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规划发展战略、设计组织结构和开展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王辉玲[6](2007)在《吉林省“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中,人们比较关注的就是职高与普高之间的比例问题,它是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高中阶段的职普比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量关系,而是关系着一定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地位,关系着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等诸多方面。正确确定高中阶段的职普比,为社会主义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不仅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点,而且是落实科教兴国的大事。1986年7月我国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第一次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在1990年前后使全国大多数地区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数达到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大体相当”何谓大体相当?是1:1?还是1.1:0.9?或是其他比值?就全国而言,即使是1:1,吉林省1:1是否合理?故本文从国内外的职普比及人力资源结构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从国际比较来看,不少现代化工业国家为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考虑,对中等职业教育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1997年瑞士全国约8万名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毕业生中,除15%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外,有60%的学生选择接受学徒制培训,25%的学生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即85%的大多数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后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在欧盟15个国家中,有11个国家的高中阶段职普比例超过50%;在德国、奥地利、比利时、瑞士等典型的双轨制国家,这一比例均超过了70%。高中阶段的职普比例由高到低如下:捷克87:13;奥地利83:17;瑞典77:23;意大利76:24;波兰73:27;德国71:29;比利时71:29;匈牙利70:30;法国60:40;荷兰59:41;芬兰51:49。美国是教育单轨制国家,高中后分流,约一半的是公立综合高中,但是美国把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还有相当数量的高中提供技术准备教育,对中等职业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高中阶段的职普教比例为57%和34%。韩国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学生比例从1990年的32:68调到1995年的50.3:49.7。不仅如此,还在普通高中开设了职业技术课,使高中毕业生中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比例提高到67.5%。香港和台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比例基本为5:5。日本1989年与1970年相比,职业科与普通科的招生数由过去的5:5基本降到3:7,近年来受高学历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职高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已降至25%,其中职业教育比例偏低似乎是个例外,但应该看到这是因为日本在高中阶段采用的是校企分离的单列模式,没有考虑到企业内的中等职业教育。根据我国的教育情况来看,近些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全国高中阶段学生数职普比变化如下:1980年39.3:60.8;1985年32.1:67.9;1990年49.9:50.1;2000年49.9:50.1;2001年44.9:55.1;2002年40.6:59.4;2003年38.7:61.3;2004年38.6:61.4。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省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高中阶段的职普比例发展均衡,其比值一直接近于1:1。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一直较小,职普比例较经济发达的省市相比一直很低。1997年为40.4:59.6;1998年为40.1:59.9;1999年为36.9:63.1;2000年为31.0:69.0;2001年为25.0:75.0;2002年为25.7:74.3;2003年为28.9:71.1;2004年为26.7:73.3。从人力资源结构上看,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已完成第二次工业化的25个国家中,中等层次的技术工人、中初级的管理人员,在劳动力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超过50%。此外,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基本都是技术工人,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可见通过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了65%。2002年我国技术工人达到7000万人。在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60%左右,中级工占35%,高级工仅占3.5%。截至到2003年底,吉林省人才资源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的21.9%,大专学历占35.1%,中专学历占43.0%。全省现有技术工人196.3万人,其中初级工92.2万人,占46.9%;中级工90.3万人,占46%;高级技能人才13.8万人占7.1%。根据吉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现有状况,对其人才供给进行了预测分析:2010年及2015年吉林省对高级职称人才的预测量为7.7万人和9万人,而同期对初、中级职称和其他职称人才的预测量为172.3万人和201万人,可见未来吉林省对初、中级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量还很大。中等职业教育与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如何把吉林省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造就数以万计的初、中级专门人才,配置优化人才结构是摆在吉林省各级政府和教育系统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而在这项战略任务的完成中,合理设计高中段职普比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及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的各个时期高中段职普比及人力资源结构的研究,结合吉林省经济发展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吉林省高中段职普比应以6:4为适宜。

王志浩[7](2007)在《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各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但是由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刚性和农村劳动力主体情况,使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有别于它国,形成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出现“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的流动就业模式。农民工流动就业不仅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而且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研究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现象,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分析行为的经济社会作用,透视行为的制约因素,预测行为趋势,提出促进农民工有序流动的对策建设,对推动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具有相当重要意义。本文从农民工流动行为的现状入手,分析其流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流动形式过于单一、流动方向过于集中等问题。对研究农村劳动力的理论进行梳理,发现其存在着研究视角的对立,造成了对农民工问题认识的片面性,并指出我国农民工在流动就业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主体、社会结构和行为的相互作用,其行为表现出结构化特征。提出了运用结构化理论,从农民工流动行为出发,把结构和主体作为行为的两个侧面,从三者的相互关系分析农民工流动就业行为的研究思路。为了对农民工流动行为进行深入的剖析,在研究中首先运用结构化、有限理性、相对剥夺和预期收入等理论对流动行为结构性和主体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度约束、经济结构和主体自身秉赋对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架起研究农民工流动行为的理论模型,提出农民工流动行为的路径,即合理预期、行为选择和行为趋势。为了使研究更具科学性,本文建立了农民工流动行为预期、选择和趋势的计量模型,2006年对黑龙江省两个县六个村3000农户进行了入户调查,对黑龙江省六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数据进行采集。在此基础上对农民工流动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在行为预期研究中,着重分析了由于户籍和土地等制度因素,造成的我国二元经济社会刚性,以及农民工家庭因素的影响,使我国农民工采取流动就业这种形式,其流动目标指向家庭增收最大化。在行为选择研究中,通过对农民工流动行为选择的情况分析,论证了在农民工流动行为选择过程中,尤其是就业区域选择过程中,预期收入和流动成本是行为主体关注的重要因素。并指出预期收入和流动成本,不仅是造成农民工流向过于集中东部发达地区,而且是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农民工流动阻碍的主要因素。在行为选择分析中还发现农民工人力资本整体偏低,存在结构性短缺和总量过剩的状况。主体因素中是否培训和流出方式对行为选择影响较大,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影响次之。在行为趋势研究中,主要对农民工流动行为的长期性进行了论述,对农民工流动行为的规模、流向和结果等趋势进行了预测。通过对农民工流动行为过程中就业不充分,流向过于集中,流出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统筹农民工城乡就业为目标,以城镇化道路和壮大县域经济为路径,以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为引导,以提升农民工素质、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为手段,以制度改革和完善为保障的对策建议。

易元祥[8](2004)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和跨越式的突破,逐步从高等教育政策的边缘走向中心,从规模的意义上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社会的强劲需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特功能表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伟大事业中,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和战略性地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不再是权宜之计式的应景口号,而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真切行动。但是,由于文化传统和教育观念的影响,特别是由来已久的忽视和鄙薄职业教育的社会风气的制约,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曲折跌荡,在传统势力的否定和现实功利取向异化的夹击下,步履惟艰。加之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一项朝阳事业,而且是一项教育实践先于教育理论的事业,因此,“为什么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什么样的高等职业教育”和“怎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等,对这些问题的前瞻性应答和理性审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本文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为题,立足于现实的实践,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力求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制度与政策等多层面、多视角来考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分析各类促进或阻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力量与因素,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特点和办学规律,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改进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深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办学实践的系统认识。研究的目的着力于明晰和解决有关问题,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各种理论的、政策的和实践的问题。研究的基点在于:对实践问题的理论审视和对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化。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第一,发展背景研究(第二章)。通过对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方向、目标及其任务,准确地把握其加快发展的功能价值和深化改革的社会动因。第二,发展现状研究(第三章)。主要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办学机构的现实考察以及办学实践的状况分析等方面,客观地反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WP=4>第三,发展定位研究(第四章)。主要从认识定位、政策定位和发展定位等三个层面来审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有关的理论的、政策的和实践的问题。通过理论研究、政策分析、国际比较和需求调查,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分类界定与发展理念、政策缺失与政策改进,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是高等技术教育。第四,办学特色研究(第五章)。主要围绕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实践,分别从课程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等三个层面,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内在的特点、特征和特色,特别提出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模式、体制和机制。第五,发展策略研究(第六章)。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关策略,主要有:培育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注重引导、规范管理;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体系等。

白玛[9](2002)在《正确把握和处理青海社会发展的若干重要关系——关于青海省社会发展的思考》文中指出

陈凤文,陈兴山[10](2000)在《成教部门对全国“五普”要高度重视》文中指出

二、成教部门对全国“五普”要高度重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教部门对全国“五普”要高度重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
        一、基本概念
        二、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问题及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政府责任理论
        一、政府养老保险责任的争论及共识
        二、政府养老保险责任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公平与效率理论
        一、社会养老保险中的公平
        二、社会养老保险中的效率
        三、社会养老保险中的公平和效率兼顾
    第三节 公共政策认同理论
        一、公共政策认同的内涵
        二、公共政策认同的缘由
        三、公共政策抗拒的起因
第三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及现状
    第一节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试点
        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探索试点的背景
        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探索试点的历程及状况
        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特点
        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意义
    第二节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实施
        一、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的背景
        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的状况
        三、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意义
    第三节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并轨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的背景及原因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的状况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的意义
        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制度特点
        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的效果
第四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后的问题及成因
    第一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问题及成因
        一、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衡量指标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存在的问题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问题成因分析
    第二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能力问题及成因
        一、养老保险高效基金监管能力的基本特征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能力存在的问题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能力问题成因分析
    第三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给付公平问题及成因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内待遇给付公平问题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外待遇给付公平问题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给付公平问题成因分析
    第四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问题及成因
        一、养老保险高效经办服务能力的基本要求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问题成因分析
    第五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认同提高问题及成因
        一、养老保险政策认同的基本内容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认同存在的问题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认同问题成因分析
第五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国外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模式及特点
        一、日本“多支柱型”养老保险模式及特点
        二、瑞典“基金自平衡型”养老保险模式及特点
        三、智利“基金私化管理型”养老保险模式及特点
        四、巴西“公平普惠型”养老保险模式及特点
    第二节 国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共性及趋势
        一、国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共性
        二、国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国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中国的启示
        一、政府养老保险责任履行既要全面又要高质量
        二、养老保险基金要集中中央并市场化运营
        三、养老保险待遇给付与制度设计要公平统一
        四、个人养老保险基金筹集责任要适度提高
        五、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要精确便利
第六章 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推进路径与对策
    第一节 调整和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
        一、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强制参保制度
        二、调整和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制度
        三、调整和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制度
        四、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效果评估机制
        五、协调统一各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
    第二节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效基金筹集与管理制度
        一、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效基金筹集制度
        二、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效基金管理制度
    第三节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效经办管理服务体系
        一、建立垂直管理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
        二、建立灵活高效的养老保险经办服务供给机制
        三、建立养老保险经办经费财政与基金共担机制
        四、建设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
        五、完善基层村(社)养老保险经办服务站点
        六、提高养老保险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
    第四节 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法规及外部支持环境
        一、强化政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供给责任
        二、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利益表达机制
        三、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法律法规体系
        四、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
        五、转变基层干部养老保险工作作风
第七章 结论及局限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与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城市化带来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二)新生代农民工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生力军
        (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遭遇困境
        (四)继续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途径
        (五)市民化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追求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相关研究
        (二)国外移民培训与城市融入相关情况
        (三)国外移民培训的相关理论研究
        (四)相关研究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生命历程
        (二)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
        (三)继续教育
    四、理论基础
        (一)生命历程理论
        (二)社会学关照下的城市与乡村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历程描述
    一、生命历程理论
        (一)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原理
        (二)生命历程研究的历史回顾
        (三)生命历程理论的核心概念
        (四)生命历程与个体发展
    二、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的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
        (一)农民工概念的提出
        (二)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演变
        (三)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发展
        (四)市民化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追求
        (五)继续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重要事件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解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是历史的产物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产生背景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期望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生组特征
        (一)农村未成年人的弱势地位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结构以青壮年为主
        (三)女性在新生代农民工中的比例不断增加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五)新生代农民工出现晚婚趋势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困惑
        (一)中国农民工不同于国外城市移民
        (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边缘化的困境
        (三)新生代农民工如何才能体面地在城市生活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调查
    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情况
        (一)就业行业
        (二)从业质量
        (三)人力资本
        (四)就业环境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特点
        (一)在非国有企业相对较高
        (二)就业领域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报酬相对较低
        (四)就业保障度较低
        (五)就业稳定性较差
        (六)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七)自主创业难度大
    三、新生代农民的职业能力
        (一)素质技能
        (二)工作模式
        (三)岗位类别
    四、职业能力分析
        (一)职业特点
        (二)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职业发展空间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与自我成长
    一、继续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中的意义
        (一)继续教育的内涵
        (二)继续教育在生命历程中的作用
    二、继续教育与新生代农民的社会标准时间
        (一)改变出生劣势,完善生命体验
        (二)建立社会标准时间表
        (三)延缓生命责任承担期
        (四)农民工再社会化,再造同龄群体
        (五)提升生命正向体验
        (六)在城市中找到他们的“青年时代”
    三、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路线的主观能动性
        (一)个人路线
        (二)自我成长
第五章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需求
        (一)教育需求
        (二)继续教育需求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需求调查
        (一)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需求调查
        (二)来自其他方面影响的调查
    三、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需求分析
        (二)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变量影响
        (三)来自产业结构、企业和社会影响的需求分析
第六章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现状剖析
    一、继续教育供给
        (一)教育供给
        (二)继续教育供给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现状
        (一)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与继续教育概况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现有供给存在的问题
    三、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现有供给问题的成因剖析
        (一)认识层面
        (二)体制机制层面
        (三)培训经费层面
第七章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探析
    一、继续教育:树立知识改变生活境遇的坚定信念
        (一)继续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中的意义
        (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继续教育改变命运
    二、建立继续教育有效供给
        (一)搭建继续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对接平台
        (二)明确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目标
        (三)确定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核心内容
        (四)创新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课程模式
        (五)建立专业多元的师资队伍
        (六)健全继续教育多元评价体系
        (七)规范继续教育运行管理
    三、建立社会标准时间表
        (一)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平台
        (二)建立社会标准时间表
        (三)调校社会标准时间表
    四、深圳市案例分析
        (一)深圳市政府相关政策保障
        (二)各级工会组织的定位
        (三)选择行政区开展试点
        (四)深圳市百万市民素质提升计划
第八章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社会路线保障
    一、政府管理的观念变革
        (一)称谓观念变革:防止语言固化农民工群体
        (二)城市观念的变革:促进社会公正
        (三)性别观念变革:促进男女平等
    二、政府主导继续教育建立生命历程指引
        (一)强化继续教育的政府主导职能
        (二)完善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
        (三)推进继续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生命体验
        (一)改变称谓,从歧视走向公平
        (二)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就业体制,保障平等就业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结语
    一、研究回顾
        (一)研究过程
        (二)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 2: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3:访谈提纲
    附录 4:访谈录音整理
后记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

(3)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影响研究 ——以S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二章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变化趋势
    第一节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发展基本趋势
    第二节 湖南省适龄人口变化趋势
    第三节 S市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变化情况
第三章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影响
    第一节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概况
    第二节 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瓶颈
    第三节 适龄人口减少对新建本科院校影响表现方面
第四章 中外高校应对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的措施
    第一节 国外高校的应对措施
    第二节 我国高校的应对措施
第五章 适龄人口减少对新建本科院校影响的案例研究:以S学院为例
    第一节 S学院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适龄人口减少对S学院招生录取规模的影响
    第三节 适龄人口减少对S学院专业设置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 适龄人口减少对S学院成人教育的影响
    第五节 适龄人口减少对S学院发展策略的影响
    第六节 S学院的应对策略对同类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4)中国文化规划研究:内容、层系、方法、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时代背景中的研究选题
        1.1.1 城市文化趋同与本土意识觉醒
        1.1.2 因应时代吁求的课题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的内涵界定
        1.2.1 文化
        1.2.2 城市文化
        1.2.3 文化规划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主要研究问题
        1.3.2 研究内容框架
        1.3.3 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
        2.1.1 以福利政策为核心的观念兴起阶段(1980年代以前)
        2.1.2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快速发展阶段(1980年代期间)
        2.1.3 以社会经济综合目标主导的基本成熟阶段(1990年代期间)
        2.1.4 以地方协作为核心的新型文化规划探索阶段(2000年以来)
    2.2 国内相关研究和实践进展
        2.2.1 文化发展实践历程
        2.2.2 文化发展理论研究
        2.2.3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2.3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评价
        2.3.1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评价
        2.3.2 中国文化规划的动力机制
第三章 文化规划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体系
    3.1 文化规划的理论基础
        3.1.1 文化地域分异性和多样性理论
        3.1.2 文化系统论和文化生态学理论
        3.1.3 文化发展演化和异质共生理论
        3.1.4 文化发展时间--空间系统理论
        3.1.5 城市文化编码与译码互动理论
        3.1.6 城市意象理论和图底关系理论
        3.1.7 地方场所精神和文脉主义理论
    3.2 文化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理论框架
        3.2.1 文化规划编制流程
        3.2.2 文化规划的原则理念
        3.2.3 文化规划的价值取向和目标系统
        3.2.4 文化规划的基本内容与层系设计
        3.2.5 文化规划及其实施效应评估
    3.3 文化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方法体系
        3.3.1 文化发展现状评估方法
        3.3.2 文化规划基本规划方法
        3.3.3 文化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方法
第四章 文化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4.1 晋北城镇群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构想
        4.1.1 项目认知
        4.1.2 发展背景与发展现状多维解读
        4.1.3 文化特色凝练和目标战略谋划
        4.1.4 发展路径与空间布局规划构想
        4.1.5 行动项目规划和关键保障措施
        4.1.6 区域文化规划评论
    4.2 深圳市文化立市战略空间发展规划
        4.2.1 项目认知
        4.2.2 编制背景与城市文化要素评估
        4.2.3 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的战略目标
        4.2.4 文化空间结构体系与规划指引
        4.2.5 规划实施关键保障措施
        4.2.6 实施效果评估和规划评论
    4.3 深圳市桃源居社区文化发展规划
        4.3.1 项目认知
        4.3.2 社区文化背景环境和发展历程分析
        4.3.3 社区文化发展目标与战略
        4.3.4 社区文化体系发展与空间布局
        4.3.5 社区文化发展保障措施
        4.3.6 实施效果评估和规划评论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可能的创新点
    5.3 发展趋势和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情况
致谢

(5)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中国经济转型期特征及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探索
        1.1.2 世界合作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及启示
        1.1.3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形势
        1.1.4 现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不足与思考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四大重点和一条主线
        1.2.2 研究框架图及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路径、方法和意义
        1.3.1 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工作背景和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文献综述的依据和分类
        1.4.2 国外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综述与启示
        1.4.3 国内(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述评
上篇: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和理论
    第二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和问题
        2.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历程
        2.1.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
        2.1.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前奏阶段(1978-1991):“三教统筹、上挂横联下辐射、燎原计划、县级职教中心”
        2.1.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局部探索阶段(1992-2001):在“联合办学、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中,职业教育集团自发地崭露头角
        2.1.4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统筹探索阶段(2002-至今):多种职业教育模式齐头并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开始了战略化、规模化的统筹探索
        2.2 国内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现状调研
        2.2.1 民办教育领域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概况
        2.2.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规模的调研介绍
        2.2.3 职业教育集团的主要类型、分类标准和“类型树”
        2.2.4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模式与模式的选构
        2.2.5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现有成效和案例分析
        2.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问题的调研和统计分析
        2.3.1 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与内容简介
        2.3.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问题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
        2.3.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困惑与关键问题分析
    第三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创新
        3.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理论中的基础概念分析
        3.1.1 职业教育
        3.1.2 职业教育集团:概念的偏颇和补充
        3.2 职业教育集团与相关概念的理论辨析
        3.2.1 集团vs 联盟、共同体或联合体
        3.2.2 职业教育集团vs 企业集团
        3.2.3 职业教育集团vs 职业学校
        3.2.4 职业教育集团vs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
        3.3 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理论
        3.3.1 资源配置与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概说
        3.3.2 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3.3.3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交易及交易费用的节约
        3.3.4 职业教育集团化新构了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理论
        3.4 职业教育集团与环境合作进化论和“四跨”环境利基论
        3.4.1 环境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环境
        3.4.2 发展环境的意义:职业教育集团与环境合作进化
        3.4.3 中国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跨”环境利基
        3.4.4 职业教育集团化创新发展环境理论,开发新的环境利基
        3.5 合作职业教育理论:从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到职业教育集团化
        3.5.1 世界合作教育理念:缘起、演进及合作职业教育
        3.5.2 合作职业教育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应用
        3.5.3 职业教育集团化丰富合作职业教育理论,整合校企、校际合作
        3.6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其他支撑性理论
        3.6.1 组织学视角
        3.6.2 经济学理论和假说对职教集团化的启示
下篇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和策略
    第四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研究
        4.1 公共政策和教育政策概说
        4.1.1 概念诠释
        4.1.2 政策研究内容简介
        4.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系统
        4.2.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概念和特征
        4.2.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主体
        4.2.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客体
        4.2.4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4.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过程
        4.3.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过程阶段模型图
        4.3.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制定
        4.3.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执行
        4.4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内容
        4.4.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方案设计
        4.4.2 一份政策建议稿
    第五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策略分析
        5.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战略规划
        5.1.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5.1.2 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概说
        5.1.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层四维战略规划
        5.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
        5.2.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变革意义
        5.2.2 组织集合体: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层次分析
        5.2.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环境
        5.2.4 组织设计概说
        5.2.5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现状
        5.2.6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理念
        5.2.7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内容
        5.2.8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程序
        5.2.9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模式选择
        5.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度建设
        5.3.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度建设相关概念
        5.3.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定安排意义
        5.3.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度建设原则
        5.3.4 职业集团集团化发展制度建设的比较分析框架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6.1.1 主要研究结论
        6.1.2 研究路径的创新
        6.1.3 研究观点的创新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6)吉林省“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 国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及高中阶段职普比例状况的研究
    2.1 国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
    2.2 国外高中阶段职普比例发展状况的研究
第三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及高中阶段职普比例状况的研究
    3.1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
    3.2 我国高中阶段职普比例状况的研究
    3.3 国内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及高中阶段职普比例状况的研究
第四章 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及高中阶段职普比例现状的研究
    4.1 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及高中阶段职普比例现状
    4.2 吉林省中等教育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4.3 吉林省与浙江省、广东省高中阶段职普比例之间的对比研究
第五章 吉林省人力资源结构现状及预测的研究
    5.1 国际人力资源结构状况
    5.2 我国人力资源结构状况
    5.3 我国人力资源存在的危机
    5.4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目标分析
    5.5 我国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人数与 GDP比较
    5.6 我国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分析
    5.7 吉林省人力资源结构现状
    5.8 吉林省人力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9 吉林省人力资源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第六章 吉林省“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的预测
    6.1 高中阶段职普比例确定的客观性
    6.2 高中阶段职普比例确定的依据
    6.3 吉林省“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的预测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7)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1.5 研究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 农民工流动行为与结构化理论
    2.1 农民工流动行为的现状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视角的对立及影响
    2.3 结构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4 农民工流动行为结构化特征
    2.5 本章小结
3 农民工流动行为因素分析
    3.1 农民工流动行为的结构性因素分析
        3.1.1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变化
        3.1.2 农民工流动行为的制度约束
        3.1.3 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
    3.2 农民工流动行为的主体因素分析
        3.2.1 农民工的有限理性
        3.2.2 农民工的相对经济地位变化
        3.2.3 农民工人力资本状况
        3.2.4 农民工预期收入和流动成本
    3.3 农民工流动行为分析的理论构架
        3.3.1 农民工流动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
        3.3.2 农民工流动行为分析的理论模型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农民工流动行为合理预期分析
    4.1 农民工流动行为的合理预期模型
        4.1.1 模型构建
        4.1.2 模型说明
    4.2 农民工流动行为合理预期模型实证分析
        4.2.1 家庭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4.2.2 家庭总收入与务农收入、务工收入关系分析
        4.2.3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
        4.2.4 相对剥夺感对农民工流动行为的影响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农民工流动行为选择分析
    5.1 农民工流动行为选择因素分析
        5.1.1 选择因素频数分析
        5.1.2 选择因素相关性分析
    5.2 农民工流动就业区域选择模型
        5.2.1 模型构建
        5.2.2 模型实证
    5.3 主体因素对农民工流动行为选择影响分析
        5.3.1 主体因素对农民工流入地选择影响分析
        5.3.2 主体因素对农民工职业选择影响分析
        5.3.3 主体因素对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分析
        5.3.4 主体因素对农民工流出次数影响分析
        5.3.5 主体因素对选择行为影响总体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农民工流动行为趋势分析
    6.1 农民工流动行为趋势模型
        6.1.1 模型构建
        6.1.2 转移方程解释
        6.1.3 模型求解
        6.1.4 转移和收益函数说明
    6.2 农民工流动行为趋势模型实证分析
        6.2.1 黑龙江省农民工流动规模及收益趋势预测
        6.2.2 黑龙江省农民工区域选择趋势预测
        6.2.3 黑龙江省农民工产业分布趋势预测
    6.3 农民工流动行为趋势的进一步分析
        6.3.1 流动行为长期性
        6.3.2 农民工群体规模
        6.3.3 农民工流向选择
        6.3.4 农民工流动方式
    6.4 本章小结
7 关于农民工流动行为的对策建议
    7.1 目标设计
    7.2 路径选择
        7.2.1 城镇化道路
        7.2.2 就近就地转移
    7.3 政府引导
    7.4 主体素质提升
    7.5 市场化道路
    7.6 制度保障
        7.6.1 改革户籍制度
        7.6.2 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7.6.3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7.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2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2.1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2.3 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2.4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小结
3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3.1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3.2 高等职业教育五类办学机构的现实考察
    3.3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小结
4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
    4.1 认识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审视
    4.2 政策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取向
    4.3 发展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高等技术教育
    小结
5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5.1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5.2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5.3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小结
6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6.1 培育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6.2 积极发展,注重引导,规范管理
    6.3 建构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体系
结 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成教部门对全国“五普”要高度重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 齐鹏. 山东大学, 2016(09)
  • [2]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与供给研究[D]. 周彦兵. 西南大学, 2016(04)
  • [3]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影响研究 ——以S学院为例[D]. 胡美芬.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4]中国文化规划研究:内容、层系、方法、案例[D]. 赵四东. 兰州大学, 2012(09)
  • [5]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D]. 余秀琴. 天津大学, 2009(12)
  • [6]吉林省“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的研究[D]. 王辉玲. 吉林农业大学, 2007(02)
  • [7]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D]. 王志浩.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 易元祥.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3)
  • [9]正确把握和处理青海社会发展的若干重要关系——关于青海省社会发展的思考[J]. 白玛. 青海科技, 2002(06)
  • [10]成教部门对全国“五普”要高度重视[J]. 陈凤文,陈兴山. 中国成人教育, 2000(01)

标签:;  ;  ;  ;  ;  

成人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国家“五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