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抢劫机动车罪的特点及对策

盗窃、抢劫机动车罪的特点及对策

一、盗抢机动车犯罪特点及打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雨楠[1](2020)在《传统盗抢骗“小案”侦查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盗抢骗“小案”作为一种持续高发的案件,长期以来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和满意度,不利于社会治安和谐稳定与民生保障。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盗抢骗“小案”依然多发、频发,占全部刑事案件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且犯罪愈加职业化、团伙化、流窜化、产业化。这使得侦查部门常常疲于应对、陷入被动,破案率低迷的瓶颈难以打破。为更好地解决该类案件侦查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以近年来公安部督办以及多地侦查部门侦办的传统盗窃、抢夺、诈骗案件为研究案例,剖析该类案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实地调研情况,梳理案件侦办过程中的困境与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该类案件的侦查模式、预警与打击对策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研究背景,进行了文献综述,阐述了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小案”及传统盗抢骗“小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当前传统盗抢骗“小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从主体、行为和客体三个层面描述了该类案件的发展趋势。第四部分总结分析了当前该类案件侦查面临的困境。为切实解决困境,第五部分详细阐述了侦查对策。该类案件的侦查应坚持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建立刑侦主导、多警种联动的合成作战机制,通过预警模型主动发现犯罪线索,实现高危人员的精准预警。在案件发生后,侦查人员应围绕“犯罪现场”把握研判重点,同步进行犯罪现场勘查、视频侦查、网上研判工作与信息化、智能化的案件串并工作,充分发挥合成作战机制的功能,对串并后的系列案件进行规模化打击。此外,还应重视控赃、追赃工作,创新传统阵地控制方法,加大网上控赃与寄递物流渠道的控赃力度,畅通赃物返还渠道,及时为人民群众挽回财物损失。

杨岚[2](2020)在《应对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机动车作为重要的作案工具频繁地出现在各类刑事犯罪案件中,侦查人员凭借涉案车辆这一线索成功侦破多起案件。当作案人了解这一侦查途径后,往往利用涉案车辆实施反侦查行为,以此来对抗侦查人员的侦查策略。久而久之,涉案车辆这一要素便成为了侦查与反侦查人员共同关注的对象,在两者的博弈中,侦查人员在反侦查行为的识别与应对方面稍有欠缺。本文,立足于侦查工作实践,分析了当前公安机关应对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更好地应对反侦查行为的若干建议。本文大约30000字,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研究创新点,有助于明确本文研究内容的内涵与外延。第二部分是对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的概述。由于目前研究这种反侦查行为的文献较少,笔者主要结合涉车犯罪、反侦查行为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剖析。归纳了涉车犯罪、反侦查行为的相关概念与反侦查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特征。第三部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了公安机关应对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的现状。笔者首先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了带有反侦查行为的相关真实案例,以此来探究这种反侦查行为的普遍性及应对的必要性和应对难度,为探究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做铺垫。其次,以笔者所在的山东省枣庄市公安局的150位侦查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全面了解侦查人员对于这种反侦查行为的应对现状。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当前公安机关应对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应对理念陈旧、应对机制不够完善、能力有待提升、侦查战法有待改善等方面。第五部分针对应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从改变应对理念、完善应对机制、提升应对能力、改善侦查战法这四个方面对症下药,为侦查机关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

杨尚[3](2020)在《安徽省传统侵财案件多发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公共服务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的基础生活需要保证,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传统侵财包括盗窃、抢夺、抢劫及传统诈骗(除新型电信诈骗),近年来持续高发,严重影响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困扰公安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社会治安难题。在开展多次专项整治行动后,仍未有所好转,犯罪仍有反弹。如何有效控发案,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控制犯罪,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笔者在有关专家对传统侵财犯罪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国内外有关文献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传统侵财案件主要特征为:团伙化、跨区域犯罪、技术型及低龄化。案件多发的原因涉及犯罪成本过低、贫富差距的加大、前科人员管控不到位等,针对防范对策,稳定治安秩序方面提出了:坚持牵头负责制,党内问责促政府责任,列好政府责任清单,建好防控体系,完善责任分担机制,集结社会资源等措施。本文在写作过程中综合使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博采众长。其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从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创新等方面说明本文写作的相关问题;第二章,阐述本文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安徽省传统侵财案件多发问题的现状和特点;第四章,分析安徽省传统侵财案件多发产生的原因;第五章,根据前文分析,提出解决安徽省传统侵财案件多发问题的措施及建议;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的创新意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以真实数据及接触的案件为载体,大数据分析为平台,让数据说话,以公共管理学为契机全面掌握传统侵财案件多发的前因后果及打击、防范方法;(2)多维度多角度揭示了影响传统侵财案件多发的原因及内在联系;(3)本文选题新颖,以安徽省作为特定对象,根据安徽省传统侵财案件的特点,结合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传统侵财案件多发的政策策略。

刘黎明,李兴波[4](2014)在《机动车犯罪防控对策——关于机动车强制安装卫星定位系统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机动车犯罪案件数量的增多,犯罪手段的智能化、技术化、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公安机关的传统侦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遏制这类犯罪的需要,而追踪机动车的行动轨迹成为侦查此类犯罪的常用程序,故建议在全国机动车上强制安装卫星定位系统,以此来控制机动车犯罪。立法机关应当把"机动车上强制安装卫星定位系统"的建议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这一技术手段的应用可能会触及公民的隐私权,但其社会的公益性远远大于个人的隐私权,而且公民的隐私权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充分保护。

王静[5](2012)在《盗窃机动车犯罪案件的侦查对策新探》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机动车作为代步工具逐渐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在我国,机动车的个人保有量也呈急速增长状态。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全国范围内的盗窃机动车案件发案数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成为了危害公私财产安全的重大犯罪活动之一。特别是在广东、福建、上海、北京、山东等汽车拥有量大的地区,盗窃机动车犯罪案件频发。这类案件的高发不仅严重地侵害了广大群众的法益,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更损害了执法部门和人民政府的形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的盗窃机动车犯罪案件所包含的内容、使用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较之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很多新的特点,利用传统的侦查措施已经不足以有效的控制目前盗窃机动车犯罪案件高发的态势。作为预防惩治犯罪、维护法律尊严的国家司法部门,公安机关只有清楚的认清盗窃机动车案件的新情况、新特点,准确的对此类犯罪案件进行深度分析才能进一步采取有效的侦查措施遏制其高发态势,从而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结合笔者日常工作实践和2009年调研的经历对盗窃机动车犯罪案件的侦查对策进行以下的分析和探究:在当前的盗窃机动车犯罪案件中,我国经济发达的省市地区成为案件的高发地区,且大多为跨区域作案的方式。此类案件的犯罪主体一般具有团伙性、地域性、组织性,成员为青少年和社会闲散人员居多,且大都具有犯罪前科的特点;侵害的客体主要是中、高档汽车;犯罪分子多在夜间选择易于逃离隐匿的地点作案且作案时间短,逃离现场速度快。在此类案件的销赃过程中,车辆虚假手续制作的日趋专业化、盗车犯罪团伙大多拥有较为固定的窝赃地点和销赃渠道。销赃人员也日趋专业,销赃手段向智能化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平稳高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个人保有量也随之急速增长。而在当前,我国车辆的正规化保管制度不完善,防范意识淡漠以及防盗设备落后,对销赃渠道的管理和控制不严的现状也同时存在。在犯罪分子看来,不仅存在了大量的作案对象,也为其盗车后的销赃提供了巨大的买方市场,且盗车犯罪的“成本小获利大”,十分“吸引”犯罪分子作案,这些都成为诱发盗车案件高发的重要原因。然而,公安机关在侦破此类案件中却面临着侦破难、堵截难、追赃难、刑侦基础工作薄弱、案件信息流通不畅、刑侦协作机制不完善等难题。因此,笔者提出了案件易发地点的阵地控制、及时有效的追击堵截、加强对车辆改装和销售环节的侦查控制、并案侦查等侦查措施以及视频监控、GPS定位等先进的侦查手段用以有效的侦破和打击盗车犯罪案件的高发态势,并且对在如何有效的提高目前侦破盗窃机动车案件侦查水平方而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周孟[6](2009)在《论盗抢机动车犯罪的预防策略 ——以济南市为视角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各类机动车特别是小汽车进入了千家万户。随之盗抢机动车犯罪也日渐突出,愈演愈烈,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安全感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遏制盗抢机动车犯罪的高发势头,我们需要改变思路,认真研究盗抢机动车犯罪的预防策略。本文以济南市为视角,分析了盗抢机动车犯罪的现状,阐述了盗抢机动车犯罪预防的必要性,论述了犯罪预防理论的概念、分类以及价值,介绍了国内外犯罪预防理论的发展,阐明了盗抢机动车犯罪预防的现实意义,系统研究了盗抢机动车犯罪的特点、成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社会预防、情景预防、司法预防为主体的盗抢机动车犯罪预防策略。

漆建坤[7](2004)在《刍议四川省机动车被盗抢原因及防治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省机动车被盗抢原因主要有:车主或驾驶员的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停车场的设置、规划及管理存在漏洞;公安机关打击乏力等。防范措施有:提高车主或驾驶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合理设置停车场,规范机动车管理;加大打击力度。

朱元江,胡晓崇,黄小虎[8](2002)在《建立打击与防范盗抢机动车犯罪专业队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盗抢机动车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国际性问题 ,特别是近几年来 ,盗抢机动车犯罪案件急剧增多 ,且在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 ,然而破案率却越来越低 ,给社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如何能够有效地遏制住这股机动车犯罪的势头是刑侦部门亟待解决的。本文从福建省盗抢机动车犯罪的现状出发 ,探讨了建立专门的打击与防范机动车犯罪侦查队伍的必要性及具体方案

郑震,邹起[9](2002)在《福建省盗抢机动车犯罪现状析评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年来盗抢机动车犯罪一直是刑事案件数最多且易发难破,始终成为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的热点,近乎达到了难以应对和失控的状态。鉴于此,本文对当前盗抢机动车犯罪的现状、原因、特点、危害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析评,并根据目前打击与防范盗抢机动车犯罪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廖锐强,张平方[10](2002)在《盗抢机动车:多发性的犯罪焦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东经济发达地区顺德市盗抢机动车犯罪出现一些新特点,为了更有效地遏制盗抢机动车犯罪,应采取一系列具有一定突破性的现代侦破对策。

二、盗抢机动车犯罪特点及打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盗抢机动车犯罪特点及打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盗抢骗“小案”侦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案例分析法
        1.3.3 调查访问法
2 传统盗抢骗“小案”的概念界定与现状分析
    2.1 概念的界定
        2.1.1 “小案”的概念
        2.1.2 传统盗抢骗“小案”的概念
    2.2 传统盗抢骗“小案”现状分析
3 传统盗抢骗“小案”的新趋势
    3.1 主体层面
        3.1.1 犯罪人员职业化趋势显着
        3.1.2 犯罪团伙地域性特征突出
    3.2 行为层面
        3.2.1 跨区域、流窜作案常态化
        3.2.2 犯罪手段迭代更新速度快
        3.2.3 犯罪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3.2.4 销赃方式、渠道转型升级
    3.3 客体层面
        3.3.1 被盗抢财物形式呈多样化
        3.3.2 诈骗目标的选择有针对性
4 传统盗抢骗“小案”的侦查困境
    4.1 现有的侦查资源难以应对“小案”的高发态势
    4.2 传统的“小案”侦查模式难以跟进犯罪新趋势
    4.3 犯罪现场勘查不规范导致“小案”证据收集难
    4.4 串并范围小、方式落后导致“小案”串并率低
    4.5 赃物控制薄弱导致“小案”涉案财物追回不力
5 传统盗抢骗“小案”的侦查对策
    5.1 转变侦查模式,创新侦查机制
        5.1.1 坚持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
        5.1.2 建立刑侦主导的合成作战机制
    5.2 搭建高危人员预警平台,主动发现犯罪线索
        5.2.1 拓展数据来源,建立高危人员“全息档案”
        5.2.2 构建传统盗抢骗高危人员预警模型
        5.2.3 通过模型嵌入实现高危人员精准预警
    5.3 围绕“犯罪现场”把握研判重点,线上线下同步取证
        5.3.1 规范现场勘验、检查工作,提高痕迹、物证比重率
        5.3.2 全面采集现场视频信息,挖掘视频价值
        5.3.3 充分运用合成作战平台,提升网上研判水平
    5.4 推进案件串并智能化,实施规模化打击
        5.4.1 夯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扩大串并范围
        5.4.2 采用智能化串并方法,提高并案侦查效益
        5.4.3 形成跨区域协同作战的整体打击模式
    5.5 强化信息化控赃工作,及时追赃挽损
        5.5.1 创新传统阵地控制方法,加大网上控赃力度
        5.5.2 搭建寄递大数据平台,加强物流销赃渠道监管
        5.5.3 开通物品信息自助录入通道,畅通赃物返还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应对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现状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概述
    2.1 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概念
        2.1.1 涉车犯罪案件概念
        2.1.2 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概念
    2.2 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主要表现形式
        2.2.1 改变车辆牌照
        2.2.2 改变车辆特征
        2.2.3 使用他人车辆作案
        2.2.4 隐藏作案车辆
    2.3 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的主要特征
        2.3.1 行为的针对性
        2.3.2 行为的普遍性
        2.3.3 行为的局限性
        2.3.4 行为的信息性
        2.3.5 行为的多变性
3 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应对现状调查
    3.1 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数据统计
    3.2 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
    3.3 基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3.3.1 样本设计和调查对象选择
        3.3.2 调查问卷内容
        3.3.3 调查问卷结论
4 应对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存在的问题
    4.1 对反侦查行为的认知有限
    4.2 涉车犯罪预警效果不佳
    4.3 各警种间侦查协作不力
    4.4 以涉案车辆为条件的串并案机制不成熟
    4.5 再生证据的运用能力不强
    4.6 视频侦查技术条件欠佳
    4.7 忽视传统侦查措施与信息化侦查方法的结合运用
    4.8 审讯深挖工作有待提升
5 应对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的策略
    5.1 提升应对反侦查行为的意识
        5.1.1 培养侦查人员的反侦查思维
        5.1.2 强化侦查人员的对抗意识
    5.2 完善应对反侦查行为的侦查机制
        5.2.1 建立以涉车数据为核心的情报预警机制
        5.2.2 完善交警配侦下的合成作战机制
        5.2.3 健全以涉案车辆为条件的网上串并案机制
    5.3 提升应对反侦查行为的技能
        5.3.1 规范培训,提升再生证据的运用能力
        5.3.2 科学规划监控及卡口位置分布
        5.3.3 强化高新技术普及应用力度
    5.4 改善应对反侦查行为的侦查战法
        5.4.1 现场勘查与视频侦查相结合
        5.4.2 调查访问与轨迹侦查相结合
        5.4.3 审讯攻坚,深挖战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应对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安徽省传统侵财案件多发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简要的评价
    1.3 本文逻辑结构及研究方法
        1.3.1 逻辑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意图
第2章 传统侵财概念界定与责任政府理论阐述
    2.1 传统侵财概念界定
    2.2 责任政府理论
第3章 安徽省传统侵财案件现状及特点分析
    3.1 安徽省传统侵财案件基本现状分析
        3.1.1 持续高发
        3.1.2 地域性职业犯罪
        3.1.3 跨区域犯罪
        3.1.4 随时反弹
    3.2 安徽省传统侵财案件特点分析
        3.2.1 团伙化
        3.2.2 跨区域
        3.2.3 技术型
        3.2.4 难处理
        3.2.5 低龄化
第4章 安徽省传统侵财案件多发的成因剖析
    4.1 宏观因素
        4.1.1 犯罪成本低
        4.1.2 跨地区打击力度不够
        4.1.3 经济落后
        4.1.4 经济发展不平衡
        4.1.5 职业教育资源不足
    4.2 警方因素
        4.2.1 缺乏责任担当,前科人员管控不到位
        4.2.2 各部门协调工作欠缺,多警种合作困难
        4.2.3 警力配置欠缺,存在管理盲区
        4.2.4 固定证据困难,流动人口管理松散
        4.2.5 服务群众意识淡薄
    4.3 嫌疑人因素
        4.3.1 暴富侥幸心理
        4.3.2 得过且过,铤而走险
    4.4 群众及技术因素
        4.4.1 防范意识薄弱
        4.4.2 科技转化能力待提高
        4.4.3 刑事技术服务未成体系
第5章 解决安徽省传统侵财案件多发的对策
    5.1 坚持牵头负责制,党内问责促政府责任
        5.1.1 牵头负责促全民防控
        5.1.2 党内问责促政府责任
    5.2 列好政府责任清单,建好防控体系
        5.2.1 理顺执法关系,落实执法责任
        5.2.2 进行犯罪化研究
        5.2.3 引入服务承诺机制
        5.2.4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5.2.5 智能化动态管控
    5.3 完善责任分担机制,集结社会资源
        5.3.1 发挥社会组织协同作用,鼓励警企合作
        5.3.2 首问责任制,加强部门会商
        5.3.3 完善能力建设机制,打造专业团队
        5.3.4 上网追逃,提高打击力度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机动车犯罪防控对策——关于机动车强制安装卫星定位系统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机动车犯罪的特点
    (一) 盗车手段趋向技术化、智能化, 抢车手段趋向暴力化
    (二) 流窜作案, 异地销赃特征明显
    (三) 盗抢目标逐渐趋向于较为高档的机动车
二、侦破机动车犯罪案件的传统方法及其局限性
三、整合全国卫星定位系统资源遏制机动车犯罪的思考
    (一) 卫星定位系统的简介
    (二) BDS在中国的运用现状
    (三) 深圳思路
    (四) 强制机动车安装卫星定位系统的优越性
        1. 预防犯罪。
        2. 打击犯罪。
        3. 服务交通管理。
        4. 保护合法权益。
四、隐私权问题讨论
五、建议

(5)盗窃机动车犯罪案件的侦查对策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当前盗窃机动车犯罪案件的特点
    (一) 盗窃机动车案件的犯罪主体特点
    (二) 盗窃机动车案件侵害客体的特点
    (三) 盗窃机动车案件作案时间、地点特点
    (四) 犯罪区域特点
    (五) 作案手段的特点
    (六) 销赃过程出现新特点
二、当前盗窃机动车犯罪案件高发的原因
    (一) 盗窃机动车案件高发的社会背景原因
    (二) 犯罪分子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三) 对销赃渠道的管理力量薄弱
三、探索盗窃机动车犯罪案件的侦查对策
    (一) 当前侦办盗窃机动车案件面临的难题
    (二) 盗窃机动车案件的具体侦查措施
    (三) 进一步提高盗窃机动车案件侦查水平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论盗抢机动车犯罪的预防策略 ——以济南市为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引言
一、盗抢机动车犯罪预防的必要性
    (一) 犯罪预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 犯罪预防的理论价值
    (三) 盗抢机动车犯罪预防的现实意义
二、盗抢机动车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分析
    (一) 现阶段盗抢机动车犯罪的特点分析
    (二) 现阶段盗抢机动车犯罪高发的原因分析
三、盗抢机动车犯罪预防策略的构建
    (一) 社会预防策略
    (二) 情景预防策略
    (三) 司法预防策略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7)刍议四川省机动车被盗抢原因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机动车被盗抢原因分析
二、机动车被盗抢案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三、机动车被盗抢的防治对策

(8)建立打击与防范盗抢机动车犯罪专业队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福建省盗抢机动车犯罪的打防现状
    (一) 盗抢机动车犯罪案件的变化概况
    (二) 盗抢机动车犯罪几个突出的特点
        1、犯罪方式趋向于集团化、职业化、智能化的特征, 组织严密, 分工明确。
        2、盗抢机动车犯罪案件易发难破。
        3、机动性强, 车子转移速度快。
        4、追赃难。
    (三) 刑侦部门对盗抢机动车犯罪打击乏力, 手段也比较单一
二、成立反盗抢机动车犯罪专业队伍的意义
三、组建反盗抢机动车犯罪专业队的构想

(10)盗抢机动车:多发性的犯罪焦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顺德市盗抢机动车犯罪的主要特点
二、盗抢机动车案件频发的原因
三、遏制盗抢机动车犯罪的对策
    (一)党政齐抓共管,充分发挥整体作战优势,强化社会面的控制。
    (二)必须严格落实防范控制措施,全力遏制盗抢机动车犯罪的高发态势。
    (三)在全市主要进出路口设立卡哨,实行24小时轮岗制,从根本上堵截犯罪分子的出路。
    (四)舍得投入,科技强警,大胆引进“易狗”车辆防盗抢监控系统,提高破案的科技含量。
    (五)必须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涉车犯罪。
    (六)不断加强信息建设和沟通。
    (七)要继续增强各地的刑侦协作意识,彻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枷锁。

四、盗抢机动车犯罪特点及打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盗抢骗“小案”侦查研究[D]. 陈雨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2]应对涉车犯罪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问题研究[D]. 杨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3]安徽省传统侵财案件多发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研究[D]. 杨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机动车犯罪防控对策——关于机动车强制安装卫星定位系统的思考[J]. 刘黎明,李兴波. 犯罪研究, 2014(04)
  • [5]盗窃机动车犯罪案件的侦查对策新探[D]. 王静. 安徽大学, 2012(10)
  • [6]论盗抢机动车犯罪的预防策略 ——以济南市为视角的研究[D]. 周孟. 吉林大学, 2009(07)
  • [7]刍议四川省机动车被盗抢原因及防治对策[J]. 漆建坤.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5)
  • [8]建立打击与防范盗抢机动车犯罪专业队伍的研究[J]. 朱元江,胡晓崇,黄小虎.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2(05)
  • [9]福建省盗抢机动车犯罪现状析评及对策研究[J]. 郑震,邹起.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2(06)
  • [10]盗抢机动车:多发性的犯罪焦点研究[J]. 廖锐强,张平方. 政法学刊, 2002(02)

标签:;  ;  

盗窃、抢劫机动车罪的特点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