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适航深水资源开发

天津港适航深水资源开发

一、天津港适航水深资源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钟维林,温春鹏[1](2020)在《神华黄骅港内航道及港池适航水深应用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缓解神华黄骅港的疏浚压力、降低维护疏浚费用,开展神华黄骅港内航道及港池适航水深应用可行性研究。通过对内航道及港池内沉积物的密度、颗分、水力特性以及流变特性进行试验,论证应用适航水深的可行性,提出神华黄骅港内航道及港池的适航淤泥密度值,并通过对现场适航资源分布情况的调查,分析应用适航水深的重点区域和前景,为指导黄骅港区适航水深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温春鹏,庞启秀,张瑞波[2](2015)在《连云港主航道适航水深及现场观测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分析连云港的泥沙特性以及港口淤积现状,对连云港主航道的适航水深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室内的流变试验和船模阻力试验确定了适航重度值;同时利用双频测深仪、音叉密度计等仪器对连云港主航道开展了现场实船测量,分析了适航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船舶对浮泥的扰动情况,为连云港港区适航水深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连云港主航道的适航淤泥重度值为12.2 k N/m3;主航道、港池泊位浮泥分布较为均匀,适航厚度基本在1015 cm范围内;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对浮泥产生了一定的扰动,船体尾部出现较为明显的浑浊带。

应强,焦志斌[3](2015)在《根据淤泥的流变特性确定适航重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适航水深对于存在较厚浮泥的港口、航道等水域通航水深的确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而目前对于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大多是经验性的,各地的取值相差很大。通过对淤泥样本进行黏度与重度间关系的测定,得出黏度与重度关系曲线符合三次多项式方程,并以黏度与重度增速相同作为适航重度的判别条件,提出了确定适航重度的方法。

孙保江[4](2015)在《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延缓浮泥沉降及其机理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有众多淤泥质港口,需定期进行清淤工作,给港口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适航水深技术的提出缓解了部分压力,但仍存在因浮泥的沉降而适航厚度减小的问题。有报道提出胞外聚合物可以延缓港口浮泥的沉降,提升适航水深技术的利用价值。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是由微生物在一定环境下分泌的高分子质量的聚合物,主要由多糖、蛋白质等组成。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目标是筛选高产胞外聚合物的菌株,对其延缓浮泥沉降的性能进行测定,了解所产胞外聚合物的性质,进一步对胞外聚合物延缓浮泥沉降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本研究以不同港口所取泥样为原材料,经筛选得到了16株产胞外聚合物的菌株,以zh-14号菌株产量最高。经16S rDNA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为Burkholderia(伯克霍尔德菌)。进一步对其产胞外聚合物培养基进行优化,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优碳源、氮源分别为蔗糖和NH4Cl;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蔗糖、NH4Cl和MgSO4为变量,采用Box-Be hnken设计进行响应面优化,最终确定产胞外聚合物的最优发酵条件组合为蔗糖21.0 g/L, NH4Cl 1.1 g/L, MgSO40.2 g/L, KH2PO41.0 g/L Na2HPO4·12H2O 2.0 g/L, CaCO3 1.5 g/L,变量间两两交互作用不明显。胞外聚合物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其主要由多糖组成,含量约47%。实验发现利用DEAE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后的多糖特性粘度为800.6 mL/g;进一步采用HPLC测定了其单糖组成,结果显示主要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岩藻糖,比例为0.06:0.19:1.00:0.09:0.48,此外还含有少量半乳糖醛酸。最后,测定了不同胞外聚合物浓度下浮泥沉降性能,结果显示随EPS浓度增大浮泥沉降速度变缓,当EPS达到0.8g/L时,实验期间内未检测到浮泥的沉降。通过表面电荷、粒径及粘度的变化,推测胞外聚合物延缓浮泥沉降机理可能为:胞外聚合物与带负电浮泥颗粒作用形成稳定双电层结构,颗粒间产生“空间斥力位能”。由于静电斥力作用,细颗粒间相互接近和碰撞形成大颗粒的絮凝作用受到抑制,颗粒更易于分散为粒径较小颗粒。此外,胞外聚合物的加入改变了浮泥体系的水质条件,体系粘度随之改变,在粘度和电荷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延缓浮泥颗粒沉降的效果。

孙连成[5](2014)在《淤泥质港泥沙研究技术创新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基于天科院多年来在淤泥质港口工程实践中,所开发出的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概述。利用现场实测提出了利用风力推算水体含沙量的计算公式;根据细颗粒泥沙的特性研试了中子活化示踪沙技术;在浮泥运动特性的基础上开发了适航水深新技术;依据港口航道实测淤积规律,建立了一系列泥沙回淤计算公式。各项研究成果在各类港口工程的长期实践中得到验证,并结合港口发展形式对泥沙研究的趋势做了展望。

李岚峰[6](2013)在《海底管线综合探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洋山深水港区进港外航道受长江口及杭州湾湾口频繁、复杂的水沙交换影响,引起航道淤积,在遭遇台风时,可能使航道回淤量大增,其中部分回淤泥沙由于密度较小,对航行的影响不大,可以充分利用,因此,针对台风引起航道骤淤进行适航水深研究,减小航道维护的工程量、节省经费开支、改善水深条件,减少台风期所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经济效益。本文基于洋山深水港区进港外航道台风期适航水深研究的工作需求,通过对港口泥沙来源的分析、表层泥沙分析、泥沙沉降特性试验、泥沙起动试验等内容的研究,论证了洋山港为淤泥质港口,可开展适航水深的研究工作,确定了洋山港进港外航道适航重度,为适航水深测量提供了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包括:1)航道及其附近浅滩底质、浮泥样品的粒度分析;2)分层浮泥样品的容重、海水盐度分析;3)航道沉积物流变特性试验;4)水力特性试验;5)确定洋山港进港外航道适航重度为11.66kN/m3;6)适航水深测量及适航水深图编制研究。

李为华,时连强,刘猛,刘高峰[7](2013)在《河口海岸浮泥观测技术、特性及运移规律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对近期国内外浮泥观测技术、特性及运移规律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的课题包括:(1)现场低频超声声强信号反演浮泥密度、流变特性的关键技术;(2)风暴潮作用下的浮泥发育及运移机理;(3)浮泥对港口、航道回淤的影响;(4)异重流形式的浮泥坡面运移规律。

谭震[8](2012)在《港口水深维护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深维护工作是港口企业生产维护保养工作中所占费用支出最大的一项长期工作,由于港池回淤情况受自然条件的变化影响程度高,导致每年的维护工作量处于随机不可控的状态;从运营角度上看,一旦天公不作美,港池将面临骤淤而影响船舶靠离港口的风险;另外,疏浚船舶因为避让营运船舶及保护码头水工结构的安全,其作业效率低,作业难度大。因此,港口的水深维护项目存在着安全、质量和成本方面的风险。正是由于港口水深维护项目面临着诸多风险,因此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引入风险管理理念,以转移、降低风险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从业主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港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并结合珠江口某集装箱港口水深维护项目风险管理情况,阐述港口水深维护项目风险管理的要点,运用故障树风险方法对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的工作可为其他类似的项目提供参考。

庞启秀,张瑞波,韩志远[9](2012)在《天津南港适航水深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论证天津南港应用适航水深的可行性,从天津南港开挖区域现场采集回淤泥沙,在室内开展了泥沙颗分实验和流变试验。颗分实验表明,天津南港回淤泥沙的中值粒径平均为0.0087mm,粘土含量平均为34%,为淤泥质海港,满足适航水深应用的条件;通过流变试验得出天津南港适航淤泥重度值在12.2~12.5kN/m3之间。

庞启秀[10](2011)在《浮泥形成和运动特性及其应对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浮泥一直是泥沙研究中的难点,主要是缺少大量可靠的现场观测和室内试验数据,导致对现场的一些浮泥现象尚难以给出全面的解析。为了全面解析浮泥的形成条件、基本特性和运动变化特征,进而提出浮泥的应对措施,在现场开展了有关浮泥厚度、浮泥密度、浮泥密实过程、大风作用下的水文条件等测量工作,并在试验室内开展了泥沙颗分试验、浮泥流变试验、起动试验、密实试验、浮泥流动试验、减淤潜堤高程确定试验等多个试验。首先,浮泥的形成条件和发育过程研究成果表明,丰富的细颗粒泥沙来源是浮泥形成的必要条件,大风浪中底床被液化而呈浮泥状态,同时形成高度约0.5m的底部高含沙水体,以异重流形式或随潮流运移到航道而汇集形成浮泥。其次,浮泥基本特性研究发现,宾汉应力随淤泥密度呈指数关系增加;密度10501400kg/m3的泥沙临界起动切应力值介于0.11.0Pa,泥沙临界切应力与密度呈指数关系。再次,浮泥垂向输移、冲刷、流动等整体运动特性研究表明,当理查德数小于10时,水流紊动剪切导致浮泥界面失稳,出现泥沙垂向输移现象;浮泥冲刷系数与含沙量呈正比关系,连云港浮泥的冲刷系数大多介于0.0050.03kg/m2/s;浮泥在水平压力梯度和床面坡度上的重力分力等作用下会发生流动现象;进而解析了半环抱式港池及进港航道(台电煤港)和开敞式航道(连云港)的浮泥运动过程。最后,浮泥应对措施研究发现,潜堤高度可取堤前水深的0.20.5倍;适航水深技术是目前应对浮泥碍航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根据现场或实验室数据拟合出的淤泥质边滩密度垂线分布公式、浮泥流变参数关系式、浮泥起动公式、淤泥质边滩临界起动剖面关系式、浮泥垂线输移公式、浮泥冲刷系数计算式、确定潜堤高程关系式等都可为相关研究使用,而大量的数据,特别是珍贵的浮泥现场测量数据也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二、天津港适航水深资源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港适航水深资源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神华黄骅港内航道及港池适航水深应用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适航水深研究进展
2 黄骅港内航道淤积状况
3 适航水深应用的可行性
4 适航淤泥密度值的确定
    4.1 试验方法
    4.2 试验结果
    4.3 适航淤泥密度值的综合确定
5 适航水深的应用前景
6 结论

(2)连云港主航道适航水深及现场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适航资源应用的可行性
2 航道适航淤泥重度值
3 浮泥分布情况
4 浮泥扰动测量
5 结论

(4)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延缓浮泥沉降及其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背景简介——适航水深技术
        1.1.1 现有淤泥质港口存在的问题
        1.1.2 适航水深技术
    1.2 胞外聚合物概述
        1.2.1 胞外聚合物的产生和组成
        1.2.2 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与特性分析
        1.2.3 胞外聚合物的应用
        1.2.4 胞外聚合物对浮泥性质的影响
    1.3 影响浮泥颗粒沉降的因素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泥样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实验试剂
        2.1.4 主要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泥样中胞外聚合物含量测定
        2.2.2 泥样中胞外聚合物含量与浮泥沉降关系
        2.2.3 产胞外聚合物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2.2.4 产胞外聚合物的发酵培养基优化
        2.2.5 胞外聚合物的收集
        2.2.6 微生物及其胞外聚合物浓度对浮泥沉降影响测定
        2.2.7 表面电荷密度测定
        2.2.8 MLSS、SV及SVI测定
        2.2.9 特性粘度测定
        2.2.10 多糖含量的测定
        2.2.11 蛋白质含量测定
        2.2.12 核酸含量测定
        2.2.13 胞外聚合物中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胞外聚合物生产菌株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
        3.1.1 不同泥样中胞外聚合物含量
        3.1.2 胞外聚合物含量与浮泥沉降关系
        3.1.3 产胞外聚合物菌株的筛选
        3.1.4 菌株种属鉴定
        3.1.5 产胞外聚合物培养基优化
    3.2 微生物胞外聚合物性质
        3.2.1 胞外聚合物组成
        3.2.2 多糖单糖组成分析
        3.2.3 多糖特性粘度测定
    3.3 微生物及其胞外聚合物对浮泥沉降的影响
        3.3.1 胞外聚合物对浮泥沉降的影响
        3.3.2 胞外聚合物延缓浮泥沉降机理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5)淤泥质港泥沙研究技术创新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风天含沙量计算方法研究
    1.1 常用测验方法
    1.2 风浪作用下含沙量变化特征
    1.3 风力与含沙量的通用关系式
2 中子活化示踪沙技术研究
    2.1 信号元素的选取
    2.2 示踪沙的制备
    2.3 中子活化分析
3 浮泥特征及利用技术研究
    3.1 浮泥运动研究[2-4]
    3.2 适航水深的开发及利用[5-6]
4 港口航道泥沙回淤研究
    4.1 港内回淤计算[7]
    4.2 航道回淤计算
5 结语

(6)海底管线综合探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港口航道泥沙淤积概况
    2.1 港口航道状况
    2.2 自然条件分析
        2.2.1 潮汐
        2.2.2 潮流泥沙情况
        2.2.3 风况
    2.3 泥沙来源
第三章 表层沉积物分析
    3.1 表层沉积物取样
    3.2 颗粒分析
        3.2.1 密度计法
        3.2.2 激光粒度仪法
    3.3 结果分析
    3.4 港口类型定性判断
第四章 沉降特性试验
    4.1 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基本特性
        4.1.1 絮凝沉降段
        4.1.2 制约沉降段
        4.1.3 群体沉降段
        4.1.4 密实沉降段
    4.2 海水盐度测量
        4.2.1 化学方法
        4.2.2 物理方法
    4.3 泥沙絮凝沉降
        4.3.1 试验方法
        4.3.2 含沙浓度随时间变化
        4.3.3 泥沙沉降速度计算
        4.3.4 泥沙容重随时间变化
    4.4 试验结果
第五章 泥沙起动试验
    5.1 泥沙起动研究成果简介
    5.2 低密度淤泥起动试验
        5.2.1 试验设备及方法
        5.2.2 起动判别标准
        5.2.3 试验结果
    5.3 高密度淤泥起动试验
        5.3.1 试验设备及方法
        5.3.2 起动判别标准
        5.3.3 试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适航重度确定
    6.1 适航水深的定义
    6.2 适航水深的界定和测试方法
    6.3 流变特性试验
        6.3.1 试验设备
        6.3.2 试验条件
        6.3.3 试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航水深测量及适航水深图编制
    7.1 适航水深测量
        7.1.1 三爪砣与密度计组合测量法
        7.1.2 走航式适航水深测量方法
    7.2 适航水深图编制
    7.3 适航水深测量应用
        7.3.1 测区范围
        7.3.2 使用仪器设备
        7.3.3 测量结果分析
第八章 结论
    8.1 基本结论
    8.2 应用前景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8.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7)河口海岸浮泥观测技术、特性及运移规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浮泥的观测技术
3 浮泥特性
    3.1 物质组成
    3.2 流变特性
    3.3 固结特性
4 浮泥的成因
5 浮泥的运动
    5.1 水流、波浪作用下的浮泥运动
    5.2 异重流形式的浮泥运动
6 结语

(8)港口水深维护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领域的研究现状
        1.3.1 工程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3.2 港口水深维护项目管理现状
        1.3.3 港口淤积问题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2 工程风险管理
    2.1 工程风险
    2.2 工程风险的特点
    2.3 工程风险的种类
    2.4 工程风险管理
        2.4.1 工程风险管理的目标与责任
        2.4.2 工程风险管理过程
3 风险管理在水深维护项目中的应用
    3.1 港区自然环境
    3.2 港池淤积原因分析
        3.2.1 径流输沙分析
        3.2.2 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
        3.2.3 港池回淤影响因素小结
    3.3 水深维护项目风险分析
        3.3.1 故障树分析方法
        3.3.2 分析结果
    3.4 制定并实施风险处置方案
        3.4.1 应用适航水深技术
        3.4.2 科学确定维护水深
        3.4.3 选择合适的船机设备
        3.4.4 预防、控制及应对施工安全风险
        3.4.5 总价合同形式发包项目
        3.4.6 加强承包商资格预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浮泥形成和运动特性及其应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浮泥形成、运动和应对措施研究进展
        1.2.1 浮泥的定义和形成
        1.2.2 浮泥运动特性研究
        1.2.3 淤泥质港口浮泥应对技术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第二章 浮泥形成和分布特征
    2.1 浮泥形成机理和过程
        2.1.1 风浪扰动前的床面浮泥情况
        2.1.2 大风浪扰动下的浮泥形成过程
        2.1.3 航槽中的浮泥汇集
        2.1.4 浮泥形成和发育过程
    2.2 浮泥的形成条件
        2.2.1 丰富的细颗粒泥沙来源
        2.2.2 相对较弱的水动力条件
        2.2.3 较强的风浪动力作用或洪水等特殊条件
        2.2.4 其它促进条件
        2.2.5 浮泥形成条件总结
    2.3 浮泥厚度平面分布和密度垂线分布特征
    2.4 小结
第三章 浮泥流变特性研究
    3.1 流变模型
    3.2 流变试验
        3.2.1 试验泥样
        3.2.2 试验设备
        3.2.3 试验条件
    3.3 流变试验结果
        3.3.1 控制剪应力模式的结果
        3.3.2 控制剪切率模式的结果
    3.4 宾汉切应力与临界起动剪应力的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浮泥界面失稳和泥沙起动研究
    4.1 浮泥界面稳定性研究进展
        4.1.1 浮泥界面失稳现象
        4.1.2 界面稳定性判断标准
        4.1.3 泥沙起动研究模式分类和影响因素
    4.2 浮泥界面失稳(泥沙起动)试验
        4.2.1 长水槽浮泥起动试验
        4.2.2 环形水槽浮泥起动试验研究
        4.2.3 试验确定的临界切应力与密度关系
        4.2.4 试验结果与文献研究成果对比分析
        4.2.5 依据大风浪期间现场实测含沙量资料分析泥沙起动
        4.2.6 淤泥质浅滩泥沙临界起动切应力剖面
    4.3 小结
第五章 浮泥整体运动特性研究
    5.1 浮泥垂向输移和冲刷
        5.1.1 研究进展
        5.1.2 浮泥垂向输移和冲刷试验
    5.2 浮泥流动特性
        5.2.1 床面斜坡上的浮泥流动
        5.2.2 压力梯度作用下的浮泥流动
        5.2.3 水流剪切作用下的浮泥流动
    5.3 浮泥密实
        5.3.1 浮泥密实现象的现场观测
        5.3.2 室内静水密实实验结果
        5.3.3 浮泥密实分析
    5.4 现场浮泥运动现象的解析
        5.4.1 半环抱式港池和进港航道中的的浮泥运动解析——台电煤港
        5.4.2 开敞海域航道浮泥运动解析——连云港主航道
    5.5 小结
第六章 浮泥应对措施研究
    6.1 潜堤高程比选试验研究
        6.1.1 实验原理
        6.1.2 实验设计和开展
        6.1.3 实验结果分析
        6.1.4 潜堤高程的推荐值
    6.2 适航水深技术
        6.2.1 适航水深的概念
        6.2.2 适航水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6.2.3 尚需解决的问题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天津港适航水深资源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神华黄骅港内航道及港池适航水深应用可行性研究[J]. 钟维林,温春鹏. 水运工程, 2020(08)
  • [2]连云港主航道适航水深及现场观测研究[J]. 温春鹏,庞启秀,张瑞波. 水道港口, 2015(06)
  • [3]根据淤泥的流变特性确定适航重度[A]. 应强,焦志斌. 第十七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 2015
  • [4]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延缓浮泥沉降及其机理初步研究[D]. 孙保江.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2)
  • [5]淤泥质港泥沙研究技术创新与实践[J]. 孙连成. 水道港口, 2014(04)
  • [6]海底管线综合探测技术研究[D]. 李岚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S2)
  • [7]河口海岸浮泥观测技术、特性及运移规律研究进展[J]. 李为华,时连强,刘猛,刘高峰. 泥沙研究, 2013(01)
  • [8]港口水深维护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谭震. 大连理工大学, 2012(S1)
  • [9]天津南港适航水深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J]. 庞启秀,张瑞波,韩志远. 天津科技, 2012(05)
  • [10]浮泥形成和运动特性及其应对措施研究[D]. 庞启秀. 天津大学, 2011(05)

标签:;  ;  ;  ;  

天津港适航深水资源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